时间:2023-08-23 16:5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文学形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利用
提及网络与古典,人们恐怕立即就会联想到“大话”、“恶搞”,对“经典”的戏谑、颠覆、篡改,等等。这里,网络作品对经典乃至整个古典文学的态度是游戏的、嬉笑不恭的。然而,深入网络文学的丛林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颠覆、恶搞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严肃认真的学习、肯定性的模仿、有意识的资源利用。
纵观网络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古典文学资源的蛛丝马迹。这最明显地表现在语言的沿袭上。首先是命名。网络文学的文章命名、作者笔名、专栏名称,多有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古典诗文句子的。如著名的武侠沧月,其名就是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晋江文学原创网(
然后是行文。网络作品颇有在文中引用或仿作古典诗词的,它们或匿名不匿名地点缀于篇中,或被假托为文中角色之作。如起点中文网(
而有些网络作品本身就局部或大部分在模仿套用古典文学作品的行文。如久久的《富贵繁花录》(httpL///readbook.asp?bl_id=31553),号称“男版十二金钗”,行文也是一派《红楼梦》口吻:
今日却实在迟了,回了府里,已近午饭时分,早有家人小童接了,迎进上房去,几个贴身大童儿服侍着卸去宫妆,才歪了歇息,外面有人传:“姑娘来了。”忙掀帘子,已进了屋,初春天气,却没穿大衣裳,着了件雪白的箭袖,下面淡水蓝的裤子,未着靴,散了裤脚,也除了冠,只挽着发,越显得唇红齿白,眼清面润。进来了便嚷热,行了礼,也不上炕,便坐了下首椅子,一头扎在郡马怀里,又说今日如何玩耍,又说何处见到甚么有趣玩意儿,又说认识了什么朋友。郡马摩挲了她道:“我儿,起来说罢,闹了一上午,想是也饿了,怎的才这等天气就脱了外面大衣裳?跟你的那班丫头也是该打,什么都由着你性儿来,她们倒乐得少事,听说出去,连食盒也是不带的?这般不用心,你就该开革几个,换些人才是。你这么身娇肉贵的,不可纵容了奴才去。”
这用词、句式、描绘笔法、对话口吻,在在皆有《红楼梦》的影子。另外,像凤歌的《昆仑》(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利用还表现在意象和情境的化用上。在一些网络作品的场景描绘、景物描写等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意象情境的踪影。如:
水晶在紫藤树下吹了一回短笛,见侍女们要清扫秋千架上的落花,连忙起身阻止。来到秋千架前,脱了鞋,裸着双足踩上秋千架。两个侍女一前一后,配合默契地推送起来,几下冲跌,秋千便高高荡起,架上飞花,扑簌簌撒了满天。水晶衣衫流黄,仿佛绿杨丛中一束娇阳,衣飞袂卷,语笑嫣然。(湖衣《乌夜啼》,
无疑,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花下弄笛”、“绿杨秋千”的典型意境。
梅树底下的清浅池子里,荷叶擎了几个翠绿的尖角出来,两只细细的蜻蜓正停在上面歇息,忽尔几片梅花儿飘下,惊得震翅飞去。(方谢晓《洛书·大荒志·血婴》,
很明显,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的化用。类似的意象情境还有“四季意象”、“江南意象”以及其它山川草木意象,等等。此等情境多数非作者亲身阅历,而出自想象,而想象的素材来源,大多数发自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这些意象虽经网络改建再创造,但其象征意向以及审美趋向大多仍是古典传统中的格局,如“春”之为生机烂漫、“梅”之为孤高清洁、“江南”之为妩媚秀丽,等等。
另外就是故实的摭取。在文学形象的构建创造中,网络文学中不乏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名物典故为依据,而发挥、而营造的。如林寒烟卿的《春色岂知心》(在网络文学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其它形式的古典文学资源利用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性认同
对于与古典文学发生的这种牵连,网络作品是引以为荣的。作品中有引用古典诗文或典故时,作者往往特加注释标明,这固然是不愿掠人之美,却也隐隐透露着“无一字无来历”的得意和炫耀;而评论者的“颇有古风”、“古文功底深厚”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对双方都意味着一种很高的赞誉。这反映了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基本态度:肯定、欣赏、赞叹、认同。
这种认同,首先来自对古典文学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优秀思想传统的景仰和企羡。如所谓的“红楼体”,这蜂拥群集的模仿就肇自对《红楼梦》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人生意蕴的欣羡。又如网络作品中对古典诗文的借用,这常常表现了年轻的们对这些诗文中展示的襟怀气度、精神境界的追慕向往,如《任平生》、《诗酒趁年华》的命名与内容,都表现了对苏轼词中展现的那种超然荣辱、不计小利、豪迈奔放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向往。
这种认同,更主要是对“古典”本身的认同。网络以古诗文命名自己或作品,不仅是表达自我,还有强调自己“渊源有自、出自名门”的意味,正如匪我思存在晋江专栏里说的,“匪我思存,以此ID来标榜自己曾经读过《诗经》”。作品中行文叙事的拟古化、古诗文的托名借用,则是在有意地摹拟一种“古典”的口吻,制造一个贴近“古典”的仿真现场。而那些借用或化用了古典文学意象的作品,其目标主要也不在推陈出新、酿花为蜜,而是借着这些古典诗文名篇中的经典意象、或那些极具鲜明的非现代特色的形象、或若干古代特有的器物名称等等,作为一种“蜜引”,引导人回溯到它的最初意象,从而强化自身与“古典”的牵连,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氛。所以,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资源利用,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借鉴和模仿,而是把它作为“古典”的理想化身而在追求的。
这“古典”指示着一个遥远的起点,一段悠长的延续,一种深厚的经验知识智慧积淀,一种对“起源”的无限接近。当人们遭遇具体的生活疑难乃至陷入对生命本源的迷惘时,它为人们提供本体的支撑,知识论的解释,乃至实用的技术保障。
这“古典”还指示着与“现时”的绝对距离。这距离消解了一切现实社会的羁绊,被压抑的欲望得到骤然释放,自由放逐,作者与读者的“YY”()可以毫无忌惮地横行。
最普遍也最重要的,这“古典”指示着一个纯粹的审美对象与一个单一的审美过程。利用古典文学资源精心构造起来的“古典”,大多用词雅致,句式考究,摹状细腻,绘景绮丽,整个透着一股唯美、古雅、精致的情调。它不看重情节的紧凑起伏,虽然也编织些复杂曲折的故事,但都是伴随着相应的情境氛围的优美描写,缓缓行进。它尤其偏嗜对服饰器物的刻绘,不惜笔墨,精雕细刻,务求穷形尽相,造就出美轮美奂的效果。例如:
他的手指从绿头签上抚过,每一块牌子,幽碧湛青的漆色,仿佛上好的一汪翡翠,用墨漆写了各宫所有的妃嫔名号,整整齐齐排列在朱红填漆大盘里。身旁的赤金九龙绕足烛台上,一枝烛突然爆了个烛花,“噼叭”一声火光轻跳,在这寂静的宫殿里,却让人听得格外清晰……却不想一只手斜刺里过来握住她手腕,那腕上覆着明黄团福暗纹袖,她只觉得身子一轻,不由自主站起来。目光低垂,只望着他腰际的明黄色佩带,金圆版嵌珊瑚,月白吩、金嵌松石套襁、珐琅鞘刀、燧、平金绣荷包……荷包流苏上坠着细小精巧的银铃……(匪我思存《寂寞空庭春欲晚》)
这样详细精致华美的书写,不但使读者沉迷在惊奇、欢喜、贪婪的观赏把玩中不能自拔,而且令作者自己也陶醉在繁复的铺叙编织中不能自已。这样,“古典”被物化为一个“对象”,去满足作者与读者共有的“观看”欲望。这种“观看”不带任何认知与道德的目的,只是沉醉在视知觉的感官中。在这里,对象只是一个“形象”。但对象的物质性质在这里决不是毫无意义的,组成“古典”形象场景的物品往往有着名贵的质地、高昂的身价,如Ane的《好山好水好花儿》(一整座城池通体透亮,全部是由一块块切割打磨均匀约寸许大的宝石晶体堆砌而成,玛瑙翡翠胭脂玉猫眼绿紫水晶玫瑰钻……约两尺见方,映着玻璃外的天光和店堂内的柔和灯光,熠熠生辉,宝光流转,那样强烈的美感几乎要直接灼痛人的视觉神经。”一片奢华、贵重、华丽的形象堆积。所以这其实又是一种影像消费。
因而,这“古典”只是一个意象性的、审美化的乌托邦。它不是一种认知性的、对历史真实的好奇和追溯。虽然颇有在写作古代题材作品时大肆收集史料,在名物制度细节上极力凸显一种“历史的真实”,如匪我思存写《寂寞空庭春欲晚》时,“有大量的史实资料做参考,细节处基本与史实保持一致,比如太监与御医的名字,皇帝得病的时间,祈雨以及地震的时间,包括保定行围的时间都是按史实来的。参考的史料主要是《康熙皇帝的一家》及《清史稿》,以及一些这方面有所研究的朋友的大力支持”。(《当时明月——匪我思存访谈录》,
这种想象的“古典”乌托邦,也不同于古典文学传统中的“古典”乌托邦。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称道所谓的“羲皇上人”、“唐虞盛世”,等等,也梦想着一个遥远的古老时空中的黄金社会,但这种古典的“古典”理想基本上是一种伦理性的向往和假设,是作为当时社会的伦理状况的对照而构建的一种参照系。而言辞再古雅、意境再古色古香的网络作品,其间充斥的,也是完全现代的生活理念——突出的现代个人主义色彩,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还夹带着对某些古代习俗观念的质疑和批判,等等。“古典”在这里完全构不成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它只是经由作品的语言修辞、叙事行文、情境意象等等显现的一个情境,一个背景,一种审美氛围,并不具备一种实质性的内容。
这样的一个“古典”无疑大不同于古典文学本身的“古典”。后者中沉重的历史积淀、深厚的现实精神、丰富的人文意蕴,都在前者里被抽离了,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象”,满足网络文学的审美欲求。因而,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认同,是片面的、架空的审美性认同。
三、网络文学的古典文学“传统”
但这个“古典”并不是网络文学的独造,它本来就蕴藏在古典文学以及传统文化之中。以“古”为尚,崇古、复古的风气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到“古”中去寻求生存根据和解决现实人生问题,这在古代文人那里也形成了一种习惯。而出世、隐逸更是诗人之一宗,对十里红尘的厌倦与对世外桃源的憧憬于古典诗文中简直无时无处不有。而细腻肖似的摹状与华美的形式追求亦是古典文学中不绝之一脉,咏物诗赋、西昆体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因而,这“古典”也可以说是古典文学传统在网络文学中的延续。
从现实的学术发展与文化进程来看,古典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已然断绝。在当代语境中,古典文学已经作为文学遗产被封存起来了,作为生长于现代汉语语境和当代媒介文化土壤之中的语言生物,网络文学实际上已经断绝了与古典文学传统的血脉传承。但是,在民族审美心理模式、民间无意识沉淀以及现代汉语语法中,却仍有启功所说的“血小板”似的因子遗存下来,顽强地活动着作用着,传递着民族文化的最深层的血脉。①所以,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在“古典”这一理想上的契合,并不是偶然的一拍即合,而是有着深远的内在的历史文化关联。总之,网络文学的“古典”理想,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心理趋向,都体现了与古典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关联传承。
但是,现代社会毕竟是现代文化为主体文化的社会,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古典文化只是作为古典残片生存下来,完全不能构成一种有力的、能够自我传承的“传统”。它能够存活、能够起作用,必须依赖现代文化的激活、接济、注入。所以现代社会中的古典文化实际是嫁接在现代文化粗壮的枝干上、赖现代文化才得以重生的寄生性的文化。它“已不再是古代的古典文化本身,而是现代性中的古典传统”,王一川称之为“后古典性”②。
而这传统表现为什么形态,对现代文化发挥什么样的影响,这不由它本身决定,而是由现代性决定的。对生活在现代性社会里的年轻的网络而言,伴随全球化浪潮冲击而来的现代文化淹没了他们,给予他们几乎噎食的餍足,但这不劳而获的文化饲养使他们深深不安,他们想寻找一个根基,给他们一个深远的牵连的幻象,使他们得到安慰;现代社会高度商品化,极端功利,拜金主义盛行,人们丰富的感性和想象被生存的压力挤压成了“单维”,他们需要一块逃离的飞地,使他们得以尽情释放心灵的梦想;现代社会高度技术化物质化,物欲被人为地膨胀乃至影像化、符号化,生存“形象化”、审美化,他们需要一个对象展现足够把玩观赏的细节和精致,满足人们的审美消费欲望。这些需要投射到古典文学传统中,便营造出了这样一个“古典”的幻象。从这一点来看,网络文学的“古典”其实又是对古典文学传统的扭曲、异化、割裂。
如此一来,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呈现出复杂的情态。一方面,它是一种断裂,一种肢解,另一方面,在这断裂肢解中它得以延续前行。网络文学的“古典”理想决定了它所模仿借鉴的对象是有所倾斜的,一般多是一些抒情性较强、偏重于景致的铺陈、比较含蓄婉约的作品,它所营造的“古色古香”的氛围一般是富于形式美、讲究细节、精致、繁复、阴柔的形象。因而,网络文学的“古典”是狭隘的,实际上摒除了古典文学中大量的现实主义的、富于批判性的部分。因此,古典文学传统在这里实际上被肢解了。它里面丰富的人文意蕴,深厚的历史积淀,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都被抽空为一个审美化的“形象”。因而,网络文学里的古典文学传统实际上只是一个标签,一种形式,一个点缀,这“传统”在网络文学中是断绝的,支离破碎的。
一、古典散文对现代散文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诗一样在古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大散文家,汉代的杨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渊明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等等,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散文就开始形成了,并产生叙事以及议论两种形式。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得到进一步发展,哲理政论等等形式的散文体层出不穷,散文家也是数不胜数。唐宋年间散文到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描写景物进而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现了市井民众所喜爱的适情作品。我们现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虽然格式上没有以前没那么严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现代散文有时为了读得更加流畅也会力求押韵,这都是古代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现代 文是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继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锁,继承了其优美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现在的散文。
二、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三、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的《家》等。在我国的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四、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就是主题内容上的影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主题内容方面也对现代文学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诸如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常表现出来的突出主题,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再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闻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将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诸多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苦难,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诸如艾青和鲁迅的作品,都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同时还有《诗经》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应用。《诗经》通过现实主义传统将下层人民群众的辛苦劳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充分地反映出来,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政府救治的渴望。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文学在我国取得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就我国的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而言,现代文学不仅有其独有的特征,而且还对古典文学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古典文学给现代文学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相当广泛的,同时还表现在诗歌、散文以及小说和戏剧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深入挖掘古典文学的精华因素,加强古典文学因素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加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结合,探索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途径,以此来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摄取古典文学的精髓,促进现代文学的持续发展。
作者:刘莹单位:哈尔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
1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均是经历时光淘洗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至今仍保持着生命活力,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厚的人生意蕴。这些文学作品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待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往往能起到灯塔般的指明作用。如杨守森先生在《灵魂的守护》一书中所言:“文学艺术,说到底,总是与现实人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因此,不论文学观念与文学形式发生怎样的变革,关注现实,思考人生,抗拒邪恶,奋发向上,培育社会大众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将是文学永恒的追求。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创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文化旗帜,是导引人类走向理想未来的火炬与灯塔。”而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无疑在这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用,值得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加以关注和重视。古典文学作品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即是推崇儒家思想,古典文学的创作主体大多为受到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士大夫,儒家内圣外王之道被封建时期的儒学教育奉为圭臬,“绅士比其他任何阶层都更加深刻地与中国文化水融,更全面地坚持中国是一切文明中心的主张。他们从孩提时起就接受儒家传统和价值的教育,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积极同这种传统和价值打成一片的行动上”。
2当今时代
对当今时代来说,其中固然有许多需要批判继承的内容,但更有许多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内圣外王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中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内圣即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这种个人道德修为往往要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政治上的外王之道。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忠、信、节、义、孝、悌、勤、谨、仁、礼、廉、爱,从治国安邦之官品到兴家宜室之人品,其优秀的文化精神浸透在古典文学诗词文赋的方方面面,成为古典文学丰厚内蕴的根底之所在,也是古典文学作品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其中诸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仍忠贞爱国的屈原,国家危难之际怀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国情怀的曹植,“一饭未尝忘君”的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更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爱,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忧思。古代先贤深浓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仁民爱物之心,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古典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学生将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有助于他们从中汲取积极的道德力量,塑造健康明朗的人格,对于培养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追求真善美的品质,讲求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种积极的影响力显然不仅限于高校素质教育阶段,更重要的是会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良好品质。中国古典文学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承载着先贤圣哲的思想情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意蕴是这些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古典文学作品与后世读者相沟通的情感基点。古人与今人隔着遥远的时空,社会制度相异,人文环境也不同,然而有许多人类的基本情感却是古今相通,亘古不变的,衣食住行是每个人为生存所要奔忙的,生老病老是每个人所必然经历的,求学入仕、是非荣辱、悲欢离合是每个人难以回避的人生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种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中国古典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与后世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读者的情感与思想。丰子恺先生在《谈自己的画》一文中提到自己的读书感受时说:“欢喜读与人生根本问题有关的书,欢喜谈与人生根本问题有关的话,可说是我的一种习性。我从小不欢喜科学而欢喜文艺。为的是我所见的科学的书,所谈的大都是科学的枝节问题,离人生根本很远;而我所见的文艺书、即使最普通的《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等,也处处含有接触人生根本而耐人回味的字句。我读了‘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便会设身处地做了思念故园的人,或江楼相忆者之一人,而无端地兴起离愁。读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便会想起过去的许多的春花秋月,而无端地兴起惆怅。”
3人生意蕴
正是文学作品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触及人生根本问题的语句,激起了读者的无限情思,影响着读者的情感世界。人们阅读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如同一个和先贤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学习中寻觅到精神上的知音。当代社会,处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学习、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心理压力也成了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诸如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抗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的能力,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问题,对情绪的理性掌控能力等等,常常成为困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追求心理的平衡和生活态度的达观方面,古典文学教学在这方面应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古典文学教学并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输古典文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古人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诠释和解读文学作品的内蕴,把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之中,这既拓展了原著的思想意蕴,更重要的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丰厚的人生意蕴与哲思,众多古典文学家在人生路途中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积极生活态度,都会通过这样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情感交流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和感染力,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格修养。为加强古典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开相关的人文素养选修课应当是值得提倡和实施的。
作者:赵红卫 单位:潍坊学院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科研能力 大学本科 教学培育
中国古典文学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一般安排六个学期的时间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与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知识和文学发展流变,而且要具备阅读古籍的基本能力,以及研究古典文学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那么,这种阅读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得以实现呢?笔者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十几年,为本科生开设过四门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得到同学们的好评。现笔者对执教的经验与思考作总结,以抛砖引玉。
一、寓教于课堂讲授之中
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学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文学史的讲授,按照朝代顺序,对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艺术规律,探求其成因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学术研究无止境,后出转精。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点讲述学界通识,又要兼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单纯满足于知识的写录与机械记忆。
以清代散文流派讲课为例,重点介绍桐城派,产生及持续的时间、流派名称的由来,然后分别介绍代表作家及其贡献,随后讲述这一流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关于阳湖派的问题,需要向学生指出,学界有关阳湖派是否独立成派存在不同意见,可分别简介各派的观点及其依据,然后以曹虹教授《阳湖文派研究》的出版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结束这个问题的讲述。
经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清代散文主要流派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并且对学无止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培养他们对于古典文学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第二,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结合文学史的内容,对重点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剖析,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
以明代传奇《牡丹亭》为例。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狂飙运动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即是显证。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汤氏《牡丹亭记题词》进行提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P1153随后,我对《游园》一出戏文进行了讲解,并发动同学对汤显祖的“至情”论展开了课堂讨论。
由此,学生对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对汤氏的创作特色,到明代中后期文学界公安派“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特点在创作中的表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实现了从作品解读到理论批评的顺利过渡。
二、寓教于课外考察之中
除了课堂的讲述,给学生适当布置作业,也是很有效的手段。上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撰写一位乡贤的小传,简介其生平及其文学活动。我特别提了一个要求:要写出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搜集了哪些材料,有哪些收获。
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一是事关自己家乡的古代名人,学生很感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二是让学生走出书斋,放眼世界,将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阔眼界,增强动手能力。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初步掌握了相关资料。接着,利用国庆节放假时间,回到故乡,各展神通,收获很大。
有的同学走访了乡贤的出生地,与其后人访谈,得见了其珍藏的家谱、族谱,得到了第一手访谈资料;有的拜谒了名人纪念馆,甚至独自前往名人墓园,拍摄了珍贵的照片,增进了感性认识;有的去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传主的字画,对其文学以外的艺术成就有了切身体会;有的广泛发动社会关系,趁着放假期间,进入了地方志办公室查找资料;有的甚至找到了少人问津的江苏省档案馆,并遇到了在那里工作的校友,得到了其热情的帮助;还有的同学则去了南京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翻阅了收藏在那里的古籍。在报告里,同学们说:“捧读古籍的感觉,真是不一样啊。”
在汇总、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在世时颇有文名的古人,身后却默默无闻?为什么声名颇为显赫的古人,却没有进入断代史撰写者的视野?这到底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个案,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有了不少收获:完成作业不是简单地坐在图书馆里下载资料,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搜集获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墓园……有价值的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包括书法、绘画、家谱族谱、墓志、书影、访谈录音等。文学研究由此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兴致盎然。
治学固然要耐得住寂寞,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没有耐心是不行的。但是,做学问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当你打开眼界,敞开心扉,就能海纳百川,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年轻学子加入到学术研究的队伍中,学术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寓教于考核之中
考试分数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最为学生动心牵挂。教师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方向进行引导。
每学期开学之初,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常识、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强调对名家名篇的考核,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利用课余时间,大量背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作品。
只有熟悉掌握了足够数量的具体作品,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认知才能真正做到既脉络清晰,又血肉丰满。正如清人张佩纶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足推博雅也。”[2]P616
南师大文学院目前所使用的是本校郁贤皓、钟振振等教授编选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除了选篇典型精当之外,这套教材还在每篇之后附有《选评》,汇集了历代对本作品及作者的点评。学生在背诵时,不仅能够熟知作品的原文和释义,而且能够结合他人的评价,进一步深入体察作家的风格和本篇作品的艺术特色,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
如今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往,科目众多、学分总量和工作诉求等因素都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受到了挤压。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何在这么多科目的竞争中保证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的投入呢?经过这些年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觉得,以考促学的方式是一项值得重视和推广的古典文学教学方法。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形之下,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治学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很容易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误以为死记硬背,就算是学好了古典文学。其实,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激起他们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就开了一个好头。然后,根据本科阶段学生的特点,用心讲授,悉心指导,引领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讨,不断促进他们养成求知求真的思维习惯。在治学的道路上,教会他们不盲信权威,不迷信教材。同时,以阅读原始文献为基础,以理论批评为手段,文史互证,密切关注学界的学术动态,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本科阶段的学生一样可以迈入学术研究的大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书籍装帧;审美艺术;情感表达;应用;文字艺术
中图分类号:TS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53-01
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时代特征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它是人类记录事物、语言和交流感情思想的视觉符号。汉字的起源是象形文字,后来,从象形到形声,声形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可以看出文字本身具有很强的视觉传达作用。无怪乎有的设计师说:“一幅作品,设计好字体就等于设计好了一半,甚至是全部。”书籍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始终与人类的进步密不可分。
一、书籍装帧设计整体形态结构的功能性
把握书籍装帧设计整体形态结构的功能性,“整体性”是书籍装帧说设计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形神兼备”是书籍形态的整体之美的最终要求,也是贯穿书籍装帧设计始终的基本要求。所谓“形”即书籍的结构形态;所谓“神”即书籍原稿的精神内涵。设计时要“形”与“神”和谐发展,使书籍成为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生命体,才能形成书籍形态的整体之美,“形”与“神”若脱节甚至相背,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书籍形态,更不可能有“整体之美”。
二、印刷工艺与材质美感表现
考究的装帧材料和精湛的印制工艺,是构成书籍装帧美感的重要因素。电子计算的广泛的应用,对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与制版印刷带来了革命和繁荣,书籍视觉传递设计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轨道,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制版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对于设计手法本身赋予了强烈的商品竞争意味。
三、书籍装帧设计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设计思想
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设计,必须在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的前提下。如我国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随意的线装古典书籍中,总的分析,并非从简而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从色彩搭配、材料选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韵蕴藏其中。而现代装帧设计,因为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未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仅仅追求古典风格,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 仅仅追求现代风格, 又将使古典文学书籍的装帧缺少古典文学的“气韵”, 同时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求。古今装帧审美学方式的结合,是当代对中国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需要。
四、文字艺术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一)字体造型元素的特性
书籍离不开文字,而字形、字体、笔划、间距等为文字的基本要素。我国目前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字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中文,另一类是外文(主要指英文),这里所说的文字版式设计,主要研究以中文字为主体的书籍装帧设计。协调的组合文字要素可以有效地将书籍的各种信息传达给读者,但如果文字字体之间缺乏协调性,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视觉的混乱与无序,从而对阅读形成障碍。
(二)文字字体间的内在联系
书籍装帧中的文字有三重意义,一是书写在表面的文字形态,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一个就是激发人们艺术想象力的文字,而对于设计师来说,第三重意义是最重要的。为使文字的版式设计与书籍风格特征保持统一,选择何种字体以及哪几种字体,要多作比较与尝试,运用精心处理的文字字体,可以制作出富有较强表现力的版面。创造就是集中、挖掘、摩擦然后脱离。
(三)版式设计的字体空间运用
空间给字体视觉元素界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尺度,如何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使视觉元素显示最恰当的视觉张力及良好的视觉效果,与不同字体负形空间的运用在空间关系上的表现有直接关系。版面中除了字体这些实体造型元素,编排后剩余的空间即为“负形”,包括字间距、行间距及其围绕文字的空白版面,同样对文字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已步入图文互动的必要形式,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计技术加强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操作性,这就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字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在立足书籍的内容特性,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等前提下,重在打破传统思维设计的束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典文学审美特性中正平和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外形典雅、音色美妙,自战国时展至今,演奏技巧相当丰富且表现力强。演奏古曲时,能将乐器本身的优势与原曲的情感结合起来,细腻、准确而又充分地表现不同风格的传统筝曲。
一、古典文学与审美特性的内涵
中国古典文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此处作狭义讲。狭义上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即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
审美特性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哲学家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一书中认为:艺术模仿现实,又表现和激感;审美活动始于劳动,其主观因素表现在拟人化的特征中。所以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人的世界,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是人的心理与外在世界的有机统一,它融合着人的情感,具有反映普遍性的特殊性。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认为文学是审美的。笔者认为筝曲的审美特性是指一首乐曲通过融入作者的创作个性的乐曲结构、演奏技巧、曲风编排等,显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审美感受的艺术特性。
二、古典文学与筝曲审美特性
中国古典文学范畴宽远,作品种类繁多。历代以来,文学作品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繁盛的局面,如儒家倡导“仁义”,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释家强调自身修养,故而筝曲的审美特性也是多样化的,分析其审美性也当从其创作之始讲起。
1.中和之美
儒家学派自来宗尚“中正平和”。儒家乐论与诗论主张“中和”,强调礼乐的“和之美”。“和之美”原是指诗歌哀乐适度、折中,用以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使之心境平和,和睦相处。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善与美的结合,《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主张以美善合一为标准来评价艺术作品,所谓美是指表现形式而言,善则讲的是作品内容,做到“尽善尽美”,即审美与政治教化的结合。这一文学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古筝艺术,筝曲不仅要做到“尽美”,还要做到“尽善”,所谓“尽善尽美”才能达到演奏技巧与内容、情感表达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一种“中正平和”之美。
如筝曲《上楼》,这是河南南阳板头曲中叙事性很强的一首筝曲,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剧作《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筝曲《上楼》描写的就是婢女红娘得知老夫人同意张生和莺莺的婚事后,欢天喜地上楼将喜讯告诉小姐莺莺的场景。《上楼》多采用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右手大量使用勾托技法和大指托劈技法,生动地表现了红娘心中欢喜,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滴滴答答跑上楼的情景。左手辅以滑、颤增添乐曲的余韵,富有表现力。全曲节奏流畅分明,情绪欢快明亮,古筝特有的表现力将曲调与乐曲内容融为一体,使得短短的曲调能够完整无误地表现红娘的性格以及乐曲欢快的情感。
筝曲《渔舟唱晚》,曲名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众多学者认为此曲乃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根据古琴曲《归去来辞》改编而成。琴曲《归去来辞》是依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之意境创作的,意在表现隐士离世隐逸之情和自然闲适之美。娄树华改编的《渔舟唱晚》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辉映下的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表现了一种适然超脱的自然风光之美。乐曲进板速度舒缓,加以左手吟、揉、滑、颤等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法,以舒缓、优雅的曲调生动地描绘了夕阳霞光映照湖面,渔船帆影在天色霞光满怀的湖中缓缓移动的优美场面,更显“唱晚”之意境。而后乐曲速度渐快,情绪渐起,渔人荡舟乘风而归,为原本平静清和的画面增添了缕缕生气。最后乐曲进入快板,运用了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使乐曲在行进中渐入,展现出渔舟飞近,渔人高歌、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以泛音结束全曲,曲终意在,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派的“中正平和”之美。
2.悲情之美
《说文》释悲:“悲,痛也”。《尔雅》:“悲,伤也”。可见,悲的本义是伤痛、悲痛。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渗透于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样式中,包括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等。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战国末期就已初步显现出来,《韩非子・十过》就有对音乐领域“悲情”的言论:
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
如清徵。”......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乎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
西汉文学家王褒在《洞箫赋》中写道:“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泪。”魏晋以后,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音乐中更为突出,嵇康在《琴赋・序》中写道:“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自古以来,不论在何种领域,悲情的作品更能令人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在古筝作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如何占豪先生改编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为创作题材,以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曲调为素材变奏创编而成;演奏技巧丰富,情绪复杂多变,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临安狱中,在赴刑场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
传统筝曲《汉宫秋月》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宫女之怨,正所谓“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乃积悲怨”。汉时,宫女与嫔妃之间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宫女也能被皇上宠幸,如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府之歌女,因入堂献唱被武帝相中,即召入宫中,极宠册后。然而千千万万个宫女久居深宫,却数岁不得见天颜又不能出深宫,是以悲怨甚重。筝曲《汉宫秋月》广泛运用揉颤、按音、下滑等技法,曲速缓慢,乐曲旋律深沉、哀怨。
3.雅致之美
以典雅精致为美是人们最为简单也最为主要的审美倾向之一。“典则不枯,雅则不俗”。典雅的音乐往往清新脱俗,节奏舒缓平和,音节自然流畅,意境深远优美,给人以乘微风沐青阳缓缓徐来的自然舒畅之感。
筝曲《春江花月夜》通过优美质朴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型和演奏技法,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深刻、细腻地刻画乐曲美妙的意境,描摹动人的、画意诗情的场面。抒情悠扬、婉转如歌的优美旋律仿佛带领赏乐人去江南领略那似水缠绵、绵柔悱恻的山水月夜,身临其境而留恋不已,典雅精致而风情万种。正如长诗《春江花月夜》中所写之景、之雅、之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以歌颂佛家文化为主旨,一人诵读佛经为音乐形象的现代创作筝曲《铁马吟》,以其缓慢幽深的曲调,模仿古琴沉静广远的音色,描绘出佛堂寺中:香烟袅袅,风吹铁马,银铜撞钟,经声和谐的祥和宁静,适然超脱的平和场面。乐曲意境空灵、空静、空远,正如诗云:“山峰悄上白玉阶,古墙探出菩提叶,莲花座前香火幽,铁马轻声唤明月”。
此类典雅精致的筝曲以其自身的悠长韵味、美妙旋律,带给听众一幅尽不相同的诗情画意山水美卷。雅致可谓是古筝与生俱来的优美。
结语
正如文学与艺术不可分离,音乐审美与文学审美也是关系密切。与中国文学并进的中国民乐身上有着许多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的审美气质,古筝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有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取精粹而创作,在民乐世界中开出一朵典雅柔美又刚劲壮美的奇花。
参考文献:
[1]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译注.古文观止(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7:241.
[2]冯蕙,朱贻庭等.简明哲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33.
[3]童庆炳.文学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宋婕.避世逸隐之心声―――简论古琴曲“归去来辞”的意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
关键词:高校 文学素质 素质教育
一、市场经济大潮洪波汹涌的今天,传统文化在大众传媒中越来越变味走样。中国文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人文学科又以其重要的份量,成为素质教育的“先头兵”、“重头戏”。那么,中国文学在高校教育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应是我们人文教育的传播者首先思考的问题。
1.文学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国民素质是21世纪中国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社会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不仅需有精深的专业素质,而且应具备相当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及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使很多青年学生的自身素质畸形发展,思想贫乏,兴趣不广,境界不高,孤陋寡闻,有的甚至连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修养都不到位……这样的患了“软骨病”的人才无疑难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业。针砭其“病”因,则是人文精神内涵的极其弱化。我国教育部早在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此后,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在积极地呼吁并切实地从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开设一系列的人文素质普及课,开阔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对于实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2.文学作为珍贵的精神遗产仍然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实用至上的学习理念呼声日高,文学作用于精神的作用被漠视,文学的价值被淡化。特别是古典文学,往往与无人问津的“故纸堆”一词联系在一起,成为曲高和寡、望而生畏的象征。与国门外的热销相比,中国文学在本民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不受重视。时至今日,青年一代已被西方现代生活方式严重浸染,甚至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而本国的传统文明却迅速流失。
3.中国文学对学生感情世界、心理气质有着微妙而持久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国文学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文学作品中内含丰富的“人生意蕴”,包括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观念、人生哲学,乃至生活情趣、审美心理。文学作品简直就是各代知识分子如何体验人生的“心灵文献”以及如何颐养性情的“经验总结”,其心理指向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世界,激励、净化、升华,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等。
二、高校素质教育虽然已倡导多年,多数高校也都以各种形式,多层次有节奏地开设文学素养课程,无疑为在校学生涵养丰富人文知识底蕴提供了可能。但教学过程中所暴露出来负面因素同样促人深思。
1.起码的古典文学常识的缺乏为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的在校生多为80年代生人,读书不多,阅历尚浅,知识面窄。多年来,学生主要面对应试教育的教材,其中古典文学知识含量极低,必然缺乏起码的古典文学常识。加上主修专业的观念很深,对选修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轻视,学习十分被动。作为任课教师,虽然不奢望学生对选修课投入过多精力,但起码的文学常识的缺乏的确为教学带来障碍。
2.已有的文学知识多由大众传媒得来,难免断章取义。据考察知,在校学生获取古典文学的途径主要通过大众传媒: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等,由于传播形式所限,只能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学风浮躁无法静心读书,又想走捷径,利用古典文学装饰“门面”,注重收集所谓的“名句”,不求甚解,常背离诗文原意妄加运用。这种急功近利、囫囵吞枣,不想通读全诗、全篇的“快餐化”行为,使原本就浅尝辄止式的授课更加浮光掠影,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空谈。
3.注重故事性、传奇性,对小说戏曲与诗歌散文厚此薄彼。多年的教学中可见,学生对于戏曲小说的兴趣则明显超过诗歌散文。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前者或郎才女貌,或英雄好汉,或神仙妖怪,既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有相当的传奇色彩;二是往往不再需通读全诗、全文,由老师来复述情节,可跳开通读全文、全诗的枯燥环节。虽然这种行为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显然差异的课堂氛围不能不令人堪忧。诚然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深刻的哲理与严肃的思考已不再为人所追求,但将曾在凝铸和塑造中国文人思想性格和文化心理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古典文学的“正宗”――诗歌、散文轻易抛之的确可惜可叹。
三、高校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与研究应该突破传统的授课范式,建构起自身的开放的模式,全新的文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多向度、广视角、开放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文学知识应当内化为个人素养的教学观。著名的美学家叶朗曾经谈到:人文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是包含价值导向的教育,在于向受教育者传达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引导其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当前时代语境下,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文学教学观念,把“文学”和个人的素养结合起来,不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而应强调对文本本身的整体关照,可以不求甚解,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学素养”的教学观,让广大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塑造出健康的具有开创力的精神品格。
2.遵循学术性、趣味性与时代性、应用性并举的课程教学原则。当下,传统文学所面临的反对的声音无非是内容过时,缺乏应用性等几方面。学者吕永林说过:“必须将时代性和世界性作为两个重要元素带入其中,尽可能的避免教材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以便更好地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此外,课程应有一定的学术品位,内容涉及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链接文本,引入课堂;同时,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文史知识、耐人寻味的作家生平、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任课老师不断发掘,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的教学效果。
3.将教学内容课题化,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专题化教学是指运用以文本为中心链接相关知识内容,向四面八方发散,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既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对老师提出要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将课堂涉及的冰山一角,号召、指导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自己去丰富、充实、掘取,并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然后提供交流平台,这有利于双向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自我运用知识的分析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素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虽像韫玉怀珠那样重要,但却与时代语境存在着难以某种程度的悖离。在市场经济的巨浪滔滔中,一名教育工作者唯有对文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其尴尬处境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为更好的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詹效之:《燕喜词序》(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有人坚守传统,有人崇尚创新。有人倡导自由作文,重在激趣;有人要求严格训练,循序渐进。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提高写作水平无妙招可言,所有的方法都是建立在阅读积累、勤奋练习之上的。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只知埋头苦干不行,投机取巧、走模仿的捷径更不行。教师必须了解语文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了解作文教学的最新动向、发展趋势及内在规律。作文教学改革并非一定要提出新思路,采用新方法,走出新路子。只要能够在教学中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成功的教学。写作讲究的是基本功,是悟性。所以,花里胡哨的方法在这里不管用,本色化才能真正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为此,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打好基础,适当提高
作文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它在语文,乃至各门学科中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作文教学败不得。作文教学若一味拔高,那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基础抓起。基础是什么?就是各种文体的写作。老师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到了初三高三,本应产生质的飞跃的学生作文却没有飞跃。可以说,话题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松绑,让学生在自由王国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写出有文采、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来。然而事与愿违,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成了四不像,教师苦无对策。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打得不牢靠,在必然王国中还没走好,你就硬把他拽到自由王国里,他怎能自由,怎能生存?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急于对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要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记叙文是基础的基础,教师要以此文体的训练为主,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记叙文所适用的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最能锻炼,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所以,记叙文练好了,作文便成功了一半。议论文是中学作文的另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虽然现在的教科书对议论文的训练不是太多,但是议论文能反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成功的习作有不少就是议论文。其他诸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也要进行严格有序的训练。各种文体都训练到位了,就不可能出现四不像的话题作文。此外,教师要擅长写作,要通晓各种文体。一个没有技术的师傅要想带出好徒弟,这是不可想象的。学生有了好的写作基础后,教师就可适当提高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让其专攻一体,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二、课堂为经,生活为纬
学生写作的最大难题不是不会表达,而是没有内容可以表达。现在的作文已经走出了道德说教的藩篱,开始正视生活,贴近生活,叙写生活,演绎生活,这正是当今作文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趋势。怎样才能把生活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教师可根据学情适当调控。毫无疑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理论、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主要是在课堂上获得。作文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要到点到位,丝丝入扣,从积累素材到审题、选材、构思,到动笔写作,修改,誊抄,一步不让。各种结构形式、表达方式、写作技巧都要教师一一传授,反复训练。课堂训练要有计划,不能跟着感觉走。要有梯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作文是生活的再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求新求活,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是惟一的方法。“功夫在诗外”,课堂教学只能解决基本问题,成功的作文教学必须走课堂与生活结合之路。但是现在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所安排的社会实践很少,少得可怜的休息日也被大量的课后作业所占用,上课、考试、分数是他们的全部生活。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鼓励学生尽量挤时间接触生活,汲取生活中鲜活的养料。同时还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收集信息,以记日记的方式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热点,即社会上一段时间引起反响的事件。可以随意点评,也可以作深入思考,以此进行间接的生活积累。
三、培养情智,学会思辨
好文章从不停留于浅表的客观叙说,它往往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理性观照,智慧之光时时闪亮,思辨之语频频出现。就近年的高考而言,不少作文题需要你用辩证思维方式去写。有些题目为考生作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作了一些暗示,便于考生把握、发挥。有些题目粗一看就浅而又浅,一眼见底,没有任何深化主题的指向性,缺乏情智的深度诱导,也无思辨的立足点。学生如果在平时缺少情智、思辨方面的训练,写作就会在感性层次上徘徊而流于肤浅。情智的培养应该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盲区。在追求考试成绩的今天,老师们都看中智商而忽视情商。殊不知智力超群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属于中等智力。在这一大群人中谁会脱颖而出,谁会逐步沉沦,关键是看情商的发展。具体落实到作文教学上就是情感的体验、勃发。如何培养情智,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在阅读课上,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激感,让学生充分体验、领悟作者贯注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作文课上,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他们方能充满睿智和激情。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小到身边琐事,大到国际国内的新闻热点。看多了,听多了,想多了,必能有所感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除向学生渗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外,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不管写什么内容,要想得深一点、透一点,问题的答案不要单一。要想一想有没有多种答案,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
四、多读古典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文明
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特殊的魅力,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时代都有大批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这些作品构思精巧,立意深远,韵律和谐流畅,辞章凝练华美,语调铿锵有力。那些国学大师们从小就受这些民族文化精髓的熏陶,即使是年逾古稀,仍能大段大段地背诵古典文学名篇。可见他们的成功是有着多么雄厚的国学基础。建国之初,那些漂泊海外的大批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贫穷落后的祖国,是民族文化巨大的凝聚力在召唤着他们。一位教授在美国留学时,一次,老师要求他朗诵诗歌,当时他朗诵了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那些外国学生根本不懂诗意,但都被美妙的诗歌韵律所陶醉,于是班上掀起了一股唐诗热。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竟如此之大。现行的语文教材,不管是何种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古典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逾来逾大。这就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古典文学对学生语文素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多读古典文学作品,除能提高文化素养外,还能为写作进行有效的积累。熟记―些名言警句,了解一些文学人物、名人轶事、文化典故,在写作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从而更有效地传情达意。如果能把古人的炼词炼意的精神学到一二,必然能使作文登上一个新阶梯。
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勤于积累,打好基础是关键。
(作者单位:江都市嘶马中学)
这里所说的一位与文学结缘的数学大师就是美籍华人丘成桐。谁是丘成桐?一般人可能并不了解他,因为数学多少让人望而生畏,他就是那个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与R.舍恩合作解决了正质量猜想,开创了几何分析领域的数学家。他是继导师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数学家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他的研究工作,他们是否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事了呢?其实很多数学家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以陈省身为例,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金庸迷,而他的徒弟丘成桐也是一位文学迷,只是丘成桐更偏好于文学创作。
父亲的影响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在香港长大。父亲丘镇英曾是香港崇基学院的哲学教授。丘成桐小的时候,父亲经常要求他背诵古文诗词。这为丘成桐日后良好的文字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丘成桐10岁时,父亲让他模仿柳公权的字,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还买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要求丘成桐背熟书中的诗词。丘成桐很快就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红楼梦》却只看了前几回,就没有兴趣再继续看下去了。
丘成桐14岁时,父亲去世了。丘成桐在悲恸中,想起了父亲生前的教导,重新拿起了《红楼梦》,此时此情,让他对这部悲剧小说产生了共鸣。感情上的巨大波动使丘成桐躲入古典文学的世界寻求安慰。他开始大量阅读和背诵秦汉、六朝的古文,读司马迁的《史记》等,借此抚平自己悲痛的心情。
数学诗人
丘成桐对《史记》尤其着迷,不仅被其文字优美、音调铿锵而吸引,还因它叙事求真、史观独特而折服。直到现在,闲暇时他仍愿意拿来品读。
大量阅读古籍的另一个好处是,丘成桐对做学问的兴趣忽然变得极为浓厚。“人都有悲哀的时候,有人发愤图强,有人则放弃理想以终其身。”丘成桐说,“立志要做大学问,只不过是一刹那的事,往往感情澎湃,不能自已。”他认为,四十年来,自己研究学问、处世为人、屡败屡进未曾气馁,这种坚持的力量可以追溯到父亲去世时感情的迸发。
他在接受采访时曾介绍过“中国文化的美是如何带领他去求索数学王国的玄”。他也曾以《数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为题在中国艺术科学院做过演讲,演讲中他将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的内在规律阐释得鞭辟入里,其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使人们惊叹不已,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数学家只懂得数字与符号的固有偏见。
丘成桐对于古代文学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阅读上,他还曾模仿前人,写了许多古体诗文,只可惜如今遗留下来的就只有中学毕业时写在同学录上的短文了。后来丘成桐忙于数学研究,所以少有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一直到1997年才重新开始诗文写作。
丘成桐喜欢中国古体诗,在研究数学的同时写了很多诗。2011年9月岳麓书社出版的一本名为《丘成桐诗文集》的书中,收录了丘成桐从1997年至2001年所创作的将近200篇文章以及诗词。在该书的序言里,丘成桐写道:“余生也贫,父母师友,待我之深恩,不可忘。余无父亲,无以知古今德业,无以思来者。余无母亲,无以得哺育,无以至刚强。余无良师,无以知当世之学,无以知所处。余无贤妻,无以安家业,无以固良知。至于兄弟姊妹亲子,手足深情,骨肉连心,一生所宝也。”这可以看做是丘成桐对人情与世事的感悟,对人生的深切认识。
《丘成桐诗文集》中现代白话文很少,自由体的白话诗也寥寥可数,多数文章为古文或半文半白,诗为古诗、律诗,包括各种献辞、述怀、游记、赠序等等,所填词为《蝶恋花》《永遇乐》《念奴娇》等古词牌,皆工整可观。由此可见,丘成桐所习惯的自我表达方式是传统的、古典的、而非现代的。
关键词:阅读生活;关怀伦理;原乡情怀;游戏精神
阅读着,生活着。从本质而言,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生活是一种完整的生命过程,思想永远醒着,状态永远鲜活,交织着关怀与感动,熔铸着传统与现代,彰显着智慧与品质。
从阅读生活的视域审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流弊诸多:技巧演绎,模式叠出,浮华之后是浅薄,热闹之后见躁动,阅读教学的文化品位、智慧光华渐渐流失。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把师生的生命放在中心,从阅读生活的向度再审度,再出发,让生命于书香雅韵中次第展开。
用关怀伦理照见阅读中的学生
阅读生活手记一:执教《蜗牛的奖杯》,寓意在充满思辩的对话中渐渐揭示。课近尾声,理解能力向来偏弱的小诚突然发问:“奖杯应该是金灿灿的,可是,画面上,蜗牛的奖杯为什么是土黄色的,颜色有点暗?”虽然直觉这个问题没多少价值,但依然认可并尊重它的存在,“有意思,为什么奖杯是土黄色的呢?”学生们商讨、纷纷发出了声音,给出了如下理由:①课文里说蜗牛成天背着奖杯,得意洋洋地炫耀嘛,奖杯是金属做的,它天天被蜗牛背在身上,接触空气,就要生锈,颜色当然要变暗了。②是蜗牛的自大害了奖杯。再金光灿灿的奖杯也不能这么成天背着,太阳暴晒,大雨浇淋,自然要失去光泽了。③奖杯原本很喜欢会飞的蜗牛,可是,后来,它感觉蜗牛太自以为是了,觉得和蜗牛在一起做朋友很没意思,心情灰暗,于是,颜色也就变得灰暗了,成了土黄色。④画家有意画成这样,他想通过奖杯颜色的变化来反映蜗牛的悲剧。那一刻,突然明白,阅读生活的美丽在于尊重并倾听儿童的声音,让每一个儿童成就美好的存在。
认真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只有珍视学生的真实需要,才可能真正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让他们有机会站在学科教学、课堂生活的正中央。如果不去考虑并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教学是目中无人的。
将关怀伦理的哲学迁移到阅读教学实践中,旨在引导教师用与儿童真实相遇的生命哲学对教学进行品格定位、价值省察与细节关注,从而寻找到适切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路径。
关怀伦理,启示教师用“陌生人”的理智视角来关照学生 长期的教学,容易使教师对学生积淀出某种“看法”,且会沿着特定“看法”去看待学生。教师应该回到每一次与学生相遇的事实本身,用“陌生人”的眼光看学生,看清儿童世界的多样可能,这是儿童语文阅读教学公平的内在诉求。“陌生人”的视角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教学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视域、情感、氛围,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关怀伦理,启示教师要始终如一坚持学生本位的高质参照 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入对话的过程。我们应立足在学生的经验世界,并以此为教育参照,这样才能有效抵制教学中的成人镜像,发现学生需要什么,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许会流于琐碎甚至零散,但这正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儿童的原因,这也恰是最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起点,允许它进入教学,意味着教学过程将成为凝聚着真实的对话与交流、交织着理解与感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状态,调整教学流程,寻找适切的阅读生长点。应以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意趣,以情悟情,以心契心。这种关怀才足够真诚。
关怀伦理,启示教师为学生阅读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敞开道路 教师应该努力建立儿童本位的科研观,认真琢磨、反思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阅读实践。通过事实基础,彻底了解学生的状态,真实触摸他们的学习心路。比如,我们可以经常开展聚焦于阅读实践课的“细节研究”与针对个别学生的“教研活动”,我们应该用一个师者的美丽情怀与丰沛智慧建构完满的精神生活,提升其阅读品质、生命价值。这是一种深度的关怀。
关怀伦理的终极指向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看得见每一个人,这种看得见不仅仅是指看得见学生自然呈现的外在表情、学习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看得见他们灵魂与思想深处的模样。
用原乡情怀延续母语根脉
阅读生活手记二:一则触目的新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情节被“恶搞”――宝黛初会是宝玉“性骚扰”,黛玉成了“二奶”,宝钗又有了外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叹被篡改――“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面对经典文化遭受的肆意解构与蓄意败坏,众多学子却广为传诵,奉为“潮流”。“蒹荚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雉鸠,在河之洲”……抚摸这些远古的诗句,除了对美的感动,内心隐痛:它正渐渐远去!台湾资深学者李敖说:“中文是一个活的语言。”这语言有交错的目光,有感情的余温,有流淌的血液,有亡灵的经验,有民族的精髓。
“原乡”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借用原乡的意蕴观照我们的母语,这是世界上最有原乡意象的语种。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有着纵横五千年的渊源宗系,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信息容纳其中。汉语文字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具有可充分挖掘的自身优势,并在大数据时代凸现出历久弥新的文化光辉、现实意义。
然而,在走向现代化乃至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母语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千年传承的薪火文明一旦失落,人类社会无疑回到了“蛮荒”时代。请让我们记得住乡愁,用原乡情怀去延续母语的根脉吧!
记得住乡愁意味着阅读教学要拒绝古典之殇 中央电视台《看见》节目主编王开岭先生说:“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作为在母语中浸润的华夏子孙,难道不应该为古典之殇而深刻省察吗?古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是我们民族共同的根,母语教育的衰落将带来中华文化生存状态的日渐逼仄,带来民族精神的逐渐失落。这是有志于母语教育的人所不愿看到的。
于是,我们领着学生走上了打通五感的复苏之旅。钱钟书先生在《通感》里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不分界限。借助媒介,开设“古典文学书影”课,通过赏析影视古典名著,让学生看得见古典文学的体态神韵,引发阅读古典文学的向往之情;设计“打捞一轮千年明月”为主题的微课研讨、微博故事会、微型吟诵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听见古典文学的声韵节奏;组织“小小易中天”“小小于丹”等论坛活动,让学生联系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来解构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经由讲述、争讨、思辩,学生开始多维度触摸古典文学的气息,闻见了古典文学的芬芳优雅,感受着古典文字郁郁葱葱的生命活力。我们坚信,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他们的生命将因此熔铸出某种深度,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优良的美德。
记得住乡愁意味着阅读教学要回归文化命脉 语文是在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的,是滋养每一个儿童精神世界的丰沛源流,是用语言为基石和载体编制的文化。如何才能让儿童经由母语文化的熏习,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优良的美德,视母语为心灵故乡?①浸润濡染。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秉性,借助开拓阅读的疆域,来开拓文化视野。比如建构人文主题文化课程,意象主题文化课程等。②活动为媒。设计一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语文活动。比如朗读、观察等认知性活动,强调的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比如品味、体历、感悟等陶冶性活动,以音乐链接文学作品,以文字诠释美术创作,寻找语言文字的诠释,以山水神韵打开思维,释放灵感。让儿童通过角色置换或扮演,从角色立场展开学习。③融贯综合。儿童的语文素养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并尊重个体经验的积累,用主题视野统领教学内容,设计综合性体验活动,敞亮学生的内心。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语文,博大精深,真正适合她的阅读教学既需要“入世”的锋芒,又需要“出世”的境界,其终点皈依是雕塑师生的灵魂,而不只是认知文本。
用游戏精神回到阅读的“百草园”
阅读生活手记三:2014年开春,许久未雪的江南竟然雪花漫舞。因为雪,阅读课堂的门窗推开了。百草园里,有了一群仰着脸迎接雪之吻的孩子,他们追着雪跑,追着天空跑。这一天的阅读作业就一个字“雪”,没有任何技巧策略的提示,没有任何文体的限制。创意纷呈。有孩子合作了绘本版《流浪雪》,图文并茂,意蕴深长――“我在百草园遇见了雪,它正流浪,我问它为什么来,它说为了一朵开在春天的玫瑰。”有孩子用小诗的形式表达着一种儿童的直观哲学:“雪,是天上的时间,当它回到大地,就会成为河流的一部分。”;有孩子搜集并摘录了名著、诗词中与雪相关的语句;有孩子研究了雪的形成撰写了一段类似科学小品文风格的文字;最有趣的是,一个孩子练习纸的一角湿漉漉,他这样写道:“老师,我想把雪留在这张纸上,它还是走了。但毕竟,它真的来过。”雪,感动童年的梦想!
现代儿童理论认为“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游戏精神就是儿童的精神,渗透、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全过程,演绎着儿童生命与成长。
【关键词】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文学赏析 舞蹈赏析 绘画赏析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gh10171。课题名称:高师声乐课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研究。
古典音乐泛指西洋古典音乐,即中世界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一种承载厚重、内涵丰富的音乐形式。而现今的乐界,古典音乐多用来特指1750-1820年这段时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创作出来的欧洲主流音乐,是一个独立的音乐流派,艺术手法考究。
古典音乐,在乐界,因其主要体现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被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所谓的“严肃音乐”。[1]在我国,80后、90后这些从出身就带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一代,更多地把个人喜好放在了情感宣泄自由的浪漫主义音乐上,逐步远离了带有强烈“严肃”色彩的古典音乐。因此,在自由主义蔓延的当代,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年轻的音乐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就成了音乐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难题。[2]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因其耳目一新的授课方式,而更容易被学生所关注和接受。通过对古典音乐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文学赏析课程
1750-1820年的欧洲,恰逢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巴洛克文学的兴起,无不体现当时新文化新思潮的改革,随即出现了昌盛一时的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于当时文化科技繁荣的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当时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它和古典音乐的特点类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古典文学课程赏析,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对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容易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背后诠释的文化的融会贯通。往往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复原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大时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再对比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自我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和创作,更有效地吸收了古典音乐的精华,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舞蹈赏析课程
舞蹈是在三度空间内用身体为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是用人体的运动来体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舞蹈往往借助音乐伴奏,用形体的动作更加丰富地诠释音乐的力量。舞蹈赏析是通过观赏舞蹈时,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思考的整个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伴有自我思维的升华过程。舞蹈作品很直接很形象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情感特点、舞者对于生活的自我审美,是一种全方位多人共同参与表达的艺术形态。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芭蕾作为欧洲古典舞蹈的经典流行并逐渐职业化。芭蕾在发展过程中有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要求女演员穿特制的足尖鞋立起用脚尖起舞。在古典芭蕾舞剧的赏析课程上,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重现18世纪的场景。我们的课程设计上,尽量模拟18世纪的欧洲剧场,前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舞剧简介,对接下来赏析的舞剧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接着通过对《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的赏析,有一个全面直观丰富的体验。最后,在课程结束前通过简短的讨论和提问来对比古典舞蹈配乐和整个舞台效果与真实的古典音乐之间的差异,理解所谓的欧洲现实生活和欧洲当时理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轻松地理解所谓古典音乐严肃背后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来达到每个学生的自我理解消化,且所提问题不当堂解决,留为下一节课程的授课中心,学生和老师共同准备下一堂的教学内容。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绘画赏析课程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常将绘画称为“猴子的艺术”,指的是人类如同猴子一样通过绘画的方式模仿人类活动,因此绘画是一种临摹自然的艺术,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也有自我
的独特性,绘画里面通过夹杂了画者不同的自我风格,而体现不同的意识流。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加入对理性主义的“拉斐尔前派”作品的赏析,因为这个学派往往取材于神话、宗教传说以及一些文学作品,通过画者的理解和幻想而表达出来的,如《世界之光》、《盲女》、《基督家庭》等代表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不但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当时西方很多的神话、宗教故事等文化起源的故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18世纪欧洲的画家对于文化起源的理解和自我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文化时代的意义,也理解到所谓“严肃”音乐在那种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何“严肃”的原因。[3]
只要音乐教育者肯下功夫,结合时代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学,古典音乐也必将冲破“严肃”音乐的局限性,被年轻的音乐人和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宋莉莉.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佳毅.浅谈中国古典音乐现状及发展前景[j].声乐舞蹈,2012,09:119.
因为我酷爱中国古典文学,而且相关的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布鲁克老师非常喜欢和我聊天,谈论中国古典文学。那天上午,我们正坐在活动室的一个角落里谈论着《红楼梦》。突然,一位名叫乔尼的学生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他冲着布鲁克老师喊:“布鲁克,你能过来一下吗?”
布鲁克很快微笑着站起来,向乔尼走去,向他讲解了一些什么。
我心里一阵纳闷,一个中学生,称呼自己的老师怎么直呼姓名呢,那样不是太不尊重老师了吗?我又转念一想,或许那位乔尼是布鲁克老师的邻居或亲戚甚至是家人吧,否则没有一位学生胆敢直呼老师的姓名!
布鲁克老师回到我身边后,我们继续谈论着中国古典文学。也就在这过程中,又有一位学生兴高采烈地对布鲁克老师大声喊:“布鲁克,我太开心了,中国的文化远比我们之前了解到的要丰富多了!”
布鲁克老师笑笑说:“那当然。这也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目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发现所有的学生在称呼布鲁克老师的时候,都是直呼姓名的,更为奇妙的是,年近六旬的布鲁克老师似乎对此习以为常,并不介意。这时,我意识到我之前的想法出错了:如果说乔尼是布鲁克老师的邻居或亲戚甚至是家人,那么怎么解释其他同学呢?布鲁克老师的家族再怎么大,也不可能这几十位学生全部是亲人吧?
我终于抑制不住心里的好奇,便问布鲁克老师,说:“你不介意学生们直呼你的名字吗?我觉得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一种非常不尊重老师的表现!”
布鲁克有些惊讶地说:“非常不尊重老师?不会啊!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老师。老师只是一个社会职务,是一份有偿的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学生们对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尊重。老师的社会职务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而学生的社会职务则是接收知识,这两者是完全平等的,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感恩戴德。在芬兰,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会鼓励和提倡学生直呼老师的姓名,因为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与老师建立平等关系,所以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没有距离感,也正因如此,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才更好。”
布鲁克老师接着说:“在芬兰,平等与尊重是同时存在的,学生们尊重每一个人,但同时他们也与每一个人都平等。别说是老师,哪怕和总统也是平等的。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总统,都只是一个社会职务,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和人民服务:而因为地位平等,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总统,只要没有做好,任何学生和公民都可以提出抗议。如果一味地强调尊重,强调高低之别,那么这个国家的平等意识又从何而来呢?所以表面上的尊重并不算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用功学习的同时,为自己的内心塑造一种强烈的平等意识,那才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