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物科学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丰富生物课堂的人文内容
人文素养在中学各门功课中都有一定内容的涉及,我们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拘泥于生物知识,应该在有利于生物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的人文教育相互渗透,优化人文教育和渗透的手段.将学生在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学习中获得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直接迁移到初中生物知识学习中来,即将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的习得的人文内容与初中生物课学习有机地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带动初中各门学科间的整体学习,学生会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元认知的发展,同时这一做法也带动了教师自身业务素养的提升,因为各学科间跨度较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严谨地分析才能察觉到各科人文内容间的关联性,借此实现教学相长.
二、渗透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比于枯燥的知识文本,生物科学史具有有趣性,更能调节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聚集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来,但是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的功利性太重,很多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舍得在该环节花时间,实践经验表明,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生物科学史,不仅可以展示生物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而且是一种兴趣的激发和意志的渗透,学生能够从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的研究过程中感受到不畏艰难、坚持真理的意志,并受其影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生物科学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冲突和头脑风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知观,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并科学地、严谨地求证,正确的、可持续的学习观继而形成.
三、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是一切生物存活形式,是最原始、最本质的自然现象,生命价值观则反映了一个人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环顾当前的社会现实,有一部分年轻人消极生存,甚至做出危害社会其他生命的事情,究其原因是错误的生命价值观导致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其珍惜自己的生命,还会珍惜他人和一切生物的生命.其实纵观当前的生物教材,教材中就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关于生物繁殖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不仅在于珍惜生命本身,还尊重生命个体所拥有的权利及尊严,保证生命期内的生命活动更充实,更有意义.
例如,和学生一起研究被子植物的生长状况,感悟生命的循环过程:从开花、传粉、双受精再到果实、产生种子再循环,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播,还要和学生一起领悟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艰难,从植物向外联想发散,反观人类的生命循环过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的幸运,由内心出发生成“珍惜”的心理感受.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看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国家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正影响着生物的生命和生存质量,继而在生物课进行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的渗透.
四、借助于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过我们有很多教师很少和学生做实验,初中生物教学变成了培养学生纯粹理性认识的静态化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没有从初中生的特点和初中学段对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出发,是低效的.笔者认为初中生物应重在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应该通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心身边的生物、生命现象、生命活动.
虽然初中生物教材中给学生提供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不过就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活动去观察、去亲身体验,实现对生物知识的“真正”理解,而且是动态的、实时的,而非流于课本插图.实践经验表明,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进行组织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最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先进行实验演示,然后要求学生模仿着进行实验,当然这一过程并非机械化地简单重复,应当要求学生们从老师的演示实验中总结出方法,并由此出发自己建立实验的操作步骤,最后独立完成.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对于学生的疑惑应组织学生共同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在完成实验后各个实验小组在进行实验结果的互换,分享探究过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有些实验现象在课堂上无法观察到,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在家里自主完成,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活动的不容易,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科学品质,同时更加珍惜科学探究成果,对知识的记忆更牢固.
五、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应该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习题教学中,通过习题的编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给学生创设例题、习题或作业的情境时,可以刻意地安排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习题,透过这一窗口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然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价值,由内心生成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愿意,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例如,赤潮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链的中断对链上的各生物的影响、森林的过度砍伐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等等可以设置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习题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科学设置题型
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结合知识本身的特点,对于稍微复杂又属于知会层面的生物知识我们可以设计为选择题和判断题给学生进行训练;对于学生容易理解且具有价值的核心知识、概念,我们应该设计为简答和论述题的形式.
一、理顺教材内容,衔接初高中知识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我们应该根据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与具体要求。分别区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对其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记忆已忘的知识,使其再现并巩固,而不能认为这是初中已经学过的,就不再温习了。例如:在教学“受精作用”时,我们回顾初中课本中植物受精过程的示意图,以及生男生女的图解。通过这样的复习,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学生深入回忆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样,就把初高中知识联系起来。高中阶段有很多要求较高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例如:对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这个实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并且能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其次,还要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于是,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引导学生分析分离现象与自由组合现象。通过对孟德尔研究过程的体验,大大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效衔接初中学过的知识。
二、抓住知识点衔接,优化高中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知识是初中生物知识的递进,同时存在互补关系。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梳理有关的衔接的内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知识,不妨采用展示实物图、列表对比、显微镜下观察等方法进行,调动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对重点与难点知识,除了采用直观手段外,还要重视利用生物科学史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个内容时,先展示初中课本中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再列表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以及用显微镜观察等来引起学生的记忆。这样,逐步深入地理解细胞的复杂结构,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在学习基因的本质、表达、突变时,学生已经对遗传变异的现象与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又利用初中课本中相关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材料,展示生活中典型的遗传与变异实例,引导学生做深入具体的学习,从而有效促进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学习。
三、弄清编写意图,继承并衔接知识
初中生物教学往往突出人体与人类活动的内容,以及生物圈、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包括生物与生物圈、生物与细胞、人及其他生物,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与发展,以及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等。而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模块选择了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现代生物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及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在选修模块中,为了满足学生长远发展而设计较为深奥的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在编写时已经考虑到与初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在新课本中已经删去了人体内食物消化、营养物质吸收、气体的交换与卵式生殖等内容。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对初中内容中某些知识的完善与提高。例如:体液调节这方面内容,课本中先通过列表来归纳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如人体内一些主要激素的名称,以及产生的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然后再讲述一些初中未学过的激素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同时,对神经调节部分内容也做了适当的处理。
四、针对实验教学,采取相应教学对策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应该熟练掌握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熟悉初中生物课本中的各种实验、实习与探究等。弄清楚初高中阶段在实验教学目标与实验内容上的异同点,在知识的层次结构与能力层次上对高中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弄清楚实验教学方法在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的联系与区别。规范学生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同时,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实验教学中,要进一步启发学生主动按照科学的探究方法设计一些可行的探究实验,并与学生一起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由于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初级中学,各初中在实验教学的硬件、软件等各方面条件与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特别对那些在初中阶段实验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熟练掌握高中阶段的实验内容,以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实验内容。
五、教学方法衔接,培养学习生物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成为教学的目标,并将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以及主体作用作为首要教学任务,进而健全教育教学活动。若要开展素质教育,就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新教学模式
1.实施问题、情境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研究知识,思考问题,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动机,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将课堂当中的主要问题作为主线,使学生可以在答疑的过程当中自主学习,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生物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以及空间,使他们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有效开发思维潜能,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此外,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创设生活情境,其内容要贴近生活,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课堂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实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从生动、形象的氛围当中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分层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很多的学生都有很严重的叛逆心理,生物教师要注意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感。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基础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问题。例如,在讲到人体呼吸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并根据每个组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不同的任务,对好的学生所设的问题难度可以深一点,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设置相对简单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
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是环环相扣的,但同时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可以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综合能力。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以及实验法等形式,并时时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关的课程标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合理的课堂氛围,进而实现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生物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要对学生的质疑品质进行培养,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由别的同学或者教师来进行解答。生物教师还要合理把握课堂进度,使学生可以质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无目标地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生物科学史当中的生动故事引入课程当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
感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材内容都是单纯的理论,这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比较大,也会使他们觉得生物课非常枯燥,吸收和应用起来难度也比较大,从而导致他们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时,生物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生物,并愿意集中注意力到课堂教学当中。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课堂知识,当发现学生不能了解生物知识时,教师可以放慢进度,教会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可以带着方法去学习生物,从而在成就感当中获得自信心,提高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生物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创新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秋容.如何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研究[J].俪人:教师,2014(1):181.
[2]郝淑娟.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神州旬刊,2014(5):168.
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备
1.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初中生物学教师要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必须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足够的认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
1.2 教学准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准备中学习目标的确定
2.1 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学习目标”应是“看得见的靶心”,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教师而言,许多目标是“看不见的靶心”,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看得见的靶心”,即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学习结果。
课程标准分解旨在使课堂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2.2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学习目标的确定
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六章、第一节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学习内容对应《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中“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内容标准。课标中的这条内容标准对应到教材中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三节内容。显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可能将“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标中的内容标准作为三节学习内容时的学习目标,而是要在对具体学习内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况和苏教版的教材内容,确定每节内容的学习目标。笔者将“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学习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通过观察和阅读课本材料,能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 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能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 (3) 通过讨论,具有鉴别和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图文资料及相关信息的能力。(4) 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3 分解课标标准为具体学习目标的要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在制订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生物学课堂中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生物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切忌生硬照搬,防止学习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更要注意防止过大的、在课堂上无法达成的学习目标。
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一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利用课本中的材料一“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和材料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的分析与讨论,否定情境素材中有关“亚里士多德”的“植物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得到的”的观点。再通过课堂中以“锦囊妙计”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三“扬・英根豪斯”的实验和材料四“萨克斯的实验”的分析与讨论,达成“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和“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的知识性学习目标。在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中,情境素材、课本中的资料一和资料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料三和资料四等图文资料的课程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信息,对信息的提取与甄别也是本课学习内容中可以达到的能力目标。本课学习内容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在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可以自然达成的情感目标。这就自然地将课标中的“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内容标准分解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并且将三维目标整体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机械地分三个条目呈现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
3 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学习目标走向一致
3.1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评价或检测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即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需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前就要根据目标需要编制适合的评价方案,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预测、反馈与指导,促进教与学都能按照有效的目标导引方向进行。
3.2 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根据三维学习目标的特点,学生学习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应知”与“应会”,“应知”通常对应于知识性目标,比较适合用纸笔测试来评价。“应会”通常对应于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比较适合用表现性任务来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中,对知识性目标的评价,笔者是利用教科书中“自我评价”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进行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中,对应于学习目标中的“鉴别与利用”和“体验”的表现性任务的评价,则是通过制定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评价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能力。在小组合作的分析与讨论阶段,通过小组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小“科学家”的身份来陈述当年的“科学实验”。教师再这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和成员的表现进行适当地评价。在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对自己的学习有何启发时,学生可能会从“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勇于质疑,不断发现新的问题”、“长期坚持的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陈述与表达,这样也就自然地完成了对“体验性”的情感目标进行了评价。
本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引领初中生物学教师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取向的内容,明确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备中,分解课程标准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案,使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案走向高度的一致性,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感。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一种所期待的工作条件,而应当是教师的一种专业责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物
自主学习
培养
新课程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及基于实验的、测量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模拟的、模型的、技术设计的等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就会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被动地、形式地去学习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尝试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
要求学生就社会上有关生物的热点、新闻,联系书本上的知识(包括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的知识)进行解释、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延伸。
2.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实验
如我在《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设计了“检测溶液浓度大小”的实验:在实验中添加了一未知浓度的溶液,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比较该溶液与5%NaCl溶液浓度的大小。
3.运用多种教法,巩固学习兴趣
不断变换教法,使兴趣产生迁移,形成新的兴趣,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让学生自己表演展示,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围绕问题读书,分析教材内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直观……,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源泉。
二、以教材中的科学探索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开展探究活动
新课程中,许多教学内容与科学探索相关,利用这些生物科学史的材料进行探究,是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极好契机,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相关的知识展现为一种活生生的探究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认识探究、理解探究,进而参与探究、学会探究。以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为例,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背后都隐藏有问题情境,这为我们进行情境设置时的逻辑组织顺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实际教学中只要能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计和展示序列化、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就一定能为探究学习提供合理的“支架”,从而引导学生定向探究,持久地进行思维活动,合理地建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体验过程——模拟探究——部分探究——全程探究”这样一种科学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让学生重走科学家探究之路,淡化陈述性知识的建构过程,突出科学方法的“发现”过程。学生通过这种亲身体验,一方面可以获得新知,另一方面也使枯燥的探究理论生动起来。
三、依托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在课堂上渗透探究思想
教科书中每节都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问题探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被编排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是由图片+情景+讨论题组成。探讨中的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有的来自最新生物科技等,对导入新课、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有很好的作用。对于有些“问题探讨”来说,只要能找准切入点,就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比如,在编写“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时,教师介绍了工厂一般都由若干个车间和部门组成,引发学生讨论:“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使学生知道要学习什么,就为学习细胞器的分工合作打下了基础,主动地掌握细胞器的有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恩操,王敬.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J].生命世界,2010,(12).
[2]刘红霞.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研究[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实现学生走向知识,拆除阻隔学生与现实、学校和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呢?
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拆除学生与现实之间的藩篱
学生在课堂上沉浸在远离现实的书本世界,而在课下则生存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汲取着生活的真知,接受着生活的锤炼,造成了学生与现实、课程与生活之间的严重脱节。很多学生会有这样一种受:“我学的知识好像没有什么用处?”“知识离生活很远!”……那么如何拆除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藩篱,构建学生与生物学知识之间的桥梁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多地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进行探究。
1.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增加生物课堂的实效性
相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生物课程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基本理念。这将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也会更加深入。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将更多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生活素材种类很多,比如可以是生活热点新闻(汶川地震中的幸存者与生物中水、无机盐的联系;太湖蓝藻事件;陕西“华南虎”事件与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具体的实物展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说明书与基因工程的联系、洗衣粉以及相关商品的包装说明与选修一相关内容的联系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生物课堂教学的良好课程资源。
2.创设具有时效性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作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寻找学习乐趣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内容中,问题探讨就创设了SARS病毒这样一种问题情境,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认为2003年的“非典”是举国关注的热点,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比较能够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我们从学生自身的心理世界、生活状态来分析,在2003年学生们应该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SARS对我们这里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感触不深。如何能够激发本地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果我们采用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这一世界热点作为问题情境效果应该更好。《生物学教学》中每期后面的科技快讯、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应该都可以作为我们问题情境的素材。
二、通过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拆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藩篱
让学生走向生物学知识,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去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而教室中高高在上的“七尺讲台”,以及学生与教师闻道先后的差异,造成了学生自身在心理上对于老师的“恭敬”,对自己的“自卑”。在这样一种心理的驱使下,使我们传统的生物课堂缺少一个共同学习、探究知识的平台,更多的是学生作为“观众”,而教师作为“演员”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的能力、情感能否得到培养?知识目标的达成率有多少?很少引起大家的关注。
1.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已经不能再充当传统的主角“演员”,而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那么我们在生物课堂中应该怎样来设置我们的问题呢?一般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集中到发散的原则,也就是一开始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解答;然后是综合性的问题,增加学生的思维量,让学生对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把握,最后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是不是尽善尽美了呢?”……这样的问题应该更多地出现在我们课堂的语言中,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情感的升华。通过这种问题模式的设置,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思维方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打破传统集体授课的模式,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动
在课堂的授课模式中可以尽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模式。小组合作模式可以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分工,让每一位学生在一个计划或问题解决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也才能应运而生。打破传统课堂中只有尖子生拥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的现状,真正实现生物课程的目标。
三、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拆除学生能力、情感发展目标与知识目标达成之间的藩篱
生物科学史应该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良好素材。在这部分内容中更多的是渗透科学家在发现生命规律或现象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方法和精神。这正是学生所缺少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对生物科学结论、规律的得出过程进行丰富和还原,精心安排,让相关的历史事件映象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对生物科学史进行有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去挖掘、发现这一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掌握生物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和一般思路。例如,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补充亚里士多德、海尔蒙特等科学家的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丰富学生对于光合作用探索过程的完整认识。同时通过对相关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的一些现象、问题的设置,有利于渗透科学方法、辩证思维的训练,活跃学生的思维。
这正体现了生物科学史在学生三维目标达成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生物科学史进行有效教学,实现它的功能,从而拆除学生能力、情感发展目标与知识目标达成之间的藩篱。
四、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
通过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走出校门,感受自然。其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区实践对于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最为有利的,让学生直接感受整个社会、自然的变化。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春游或者选择某个调查课题,如“市区河道的污染情况调查”“最近三十年生物常见种类比较”等等,让学生分小组深入社会,进行深入社区的采访,书写调查报告。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社会的变化,感受我们周围所生活的环境的改变。通过这样一个切实的数据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让学生珍惜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对传统的生物课堂做出一定的改变,让学生在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中进行生物学内容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走向生物学知识,从而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比原大纲版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变革,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帮助教师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所使用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如每章后面的“网站登录”提供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资源等)。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也是教科书的建设者。教材中的内容(包括知识性内容、活动、习题、讨论题、课外阅读材料等)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全部学习的。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标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或增添。例如,必修1模块教材45页中的“知识链接”栏目就可以在教学中忽略。必修2教材中第4章第3节内容为选学,不是主干知识且删去也不影响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故可以删去。另外,一些探究活动和实验也可以结合其重要性和学校实际条件来决定是否让学生亲自来做。比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可以让学生来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可以通过实验视频演示给学生。
二、将科学方法贯穿于教材
(一)“系统论”方法在教材知识呈现方式上的应用
系统作为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要素(部分)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机的整体性。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1]68。
必修模块的教材就是遵循了系统的观点进行了内容上的编排。比如必修1教材主要就是围绕细胞这一基本生命系统展开学习的,除了第1章外,把必修1教材可分为微观的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组成细胞的分子、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器、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系统的功能(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系统的发展和变化(细胞的增值、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这三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也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编排的。比如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节内容,细胞膜一节中由于本模块的第4章将会详细介绍生物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因而对细胞膜的结构只字未提,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也是点到为止,避免与第4章重复,从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细胞器的学习也不再一一列举其结构、功能,而是作为一个系统的组分,既讲到不同细胞器的分工,也讲到它们之间的合作。细胞核主要以模式图的形式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文字部分阐述了DNA、染色体、染色质之间的关系,既承接了第2章的核酸部分,又为第6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本章的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系统的观点确定教学的次序和重难点,在第1章学生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系统的观点来让学生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认识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通过各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并充分联系学生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来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按照系统的观点认识教材,找出不同模块、不同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出高中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来安排教学进度、确定讲授内容的繁简、把握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当然,必修1模块的教材也是非常侧重观察和实证的科学方法的,这从必修1教材中九个实验、四个探究可以看出。
(二)“假说——演绎法”方法在教材中的体现
科学假说是人们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运动规律及其未知事物的存在或尚待发现的预期事物的形象等所做出的推测性解释。假说必须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成为科学理论,而假说的可检验性同假说的演绎展开的可能性是紧密联系的。观察、实验所检验的常常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所以,“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1]71。
必修2模块教材就主要体现了“假说——演绎法”的应用。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后来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实了萨顿的假说;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以及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以及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等等。这些都是“假说——演绎法”的案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即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众多事实面前试着提出自己的假说,并进行逻辑的演绎,领悟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模型建构方法与教材知识的呈现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出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就是物理模型。如必修1中“尝试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构建细胞的微观结构。必修2中“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建构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由学生完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真正的“做”科学的过程,既能学到知识内容,又能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生物学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性的模型[2]33,概念图是其主要形式。如图解式解释模型很好地阐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杂交过程图解事实上是一个概念模型,它按遗传学的规律用文字和箭头等把杂交的过程简单化,来体现杂交试验的过程并解释杂交实验的结果,并可通过演绎和推理来预测某些杂交试验的结果等。
3.数学模型
按照必修3教材描述,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具体来讲,数学模型就是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2]34。必修3很好地运用了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如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可以建立坐标曲线图式的数学模型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J”型曲线也可以建立数学方程式的数学模型Nt=N0λt;标志重捕法也可以建立数学方程式的数学模型■=■(N为种群数量的估计值;N1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种群个数;N2为第二次捕获的个数;N0为第二次捕获的个数中被标记的个数);种间关系如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可以建立坐标曲线图式的数学模型;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也可以建立坐标曲线图式的数学模型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对生物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总结。在模型建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抛砖引玉,训练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
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综合和对探究过程的理解。是运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感觉兴趣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的科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给定课题的实验性探究是常见的探究性学习。比如必修3模块教材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在课时紧张等条件下,这些探究性实验没必要全部都通过实验去探究,而是选择几个典型的可行的探究性实验重点去做,让学生掌握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可。探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概念,掌握实验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所以,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另外,碍于学时上的限制,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不一定要做探究活动,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探究性的思维方式。
教材在每一节都以“问题探讨”开始,正文中穿插提示性的问题线索,并将探究活动与课文整体化安排,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另外,很多章节都是以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为素材,让学生间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必修2模块教材就是以科学家发现基因、认识基因这一历程安排模块整体框架。有的是将科学探索的线索作为资料呈现出来,让学生间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1]78。如必修3模块教材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再如必修3模块中《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中的“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等作为探究的资料让学生间接体验科学探究。
四、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在《生物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强调了“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理,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3]。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重视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必修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以生物科学史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展现了独特的教育价值。例如,必修1模块“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材料非常普通,但他却利用简单的设计得出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这一重要的结论,激发了学生设计生物实验、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他的实验却没有发现光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补充实验来证明光的作用,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实验设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卡尔文的研究中,14C成了主要工具,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实验要借助科学有效的工具才容易成功,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介绍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再如,必修3模块“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中达尔文到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从发现问题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验证,涉及许多生物学知识,其中巧妙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更是值得学习借鉴。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演绎当年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如对于达尔文的实验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如果想知道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外界因素,你会怎么做?实验材料如何选取?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实验原则?”,“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还是下面部分?怎样通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哪一部分结构感受单侧光后发生了弯曲生长?生长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面部分?怎样设计实验?”等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另外还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促胰液素的发现”等内容可以成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很好素材。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不能靠教师简单的“讲”一带而过,要给学生“看”、“思”、“总结”、“探究”的机会。
总之,人教版新课标必修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构建;加强了教材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了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蔡萍.谈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2,37(2).
1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 开展有成效的生物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实体,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依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学校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加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备课组也是开展生物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抓好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要重视研究和制定教研组的详细发展规划,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善加压力,为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动力支持;二是生物教研组长要重视帮助每位生物教师确立明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重视发挥组内名师和骨干教师等的帮教作用,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合力;三是重视设计和组织好每次生物教研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分工、有讨论、有总结,建立有良好合作氛围的生物团队;四是应以案例研究及反思为主要的生物教研活动方式,建立规范有效的活动方式,争取使不同的教师都能从每次活动有收获、有提高,目的是要将案例的研究深化,善于通过活动使教师心得从理性认识转化为教学成果,促进教学经验的理性升华,从而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开展有实效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学习应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中如何才能组织好生物的探究教学?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使教师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不能仅为追求探究而进行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探究学习是学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第二,因地制宜,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尽量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调查、考察等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探究活动设计的泛化和探究点的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探究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重视二个转变:一是改变课堂教学的目标观,即要把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转变为让学生产生新的疑惑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二是改变问题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即要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四,重视营造宜于探究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善于鼓励学生表达和争论各种不同的观点,并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听取和表达不同的观点的习惯,为探究成果的达成和共享提供良好的机会和课堂心理氛围。
4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4.1 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演示实验具有直观形象、鲜明性的特点,而且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如果能较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与初中生物学相比,高中生物学已经明显不那么具有可触摸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初中阶段有所减退,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挖掘教材,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4.2 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情境,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4.3 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生物学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的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联系现实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选择生物课外活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力求做到科学性、可行性、新颖性、趣味性。
5 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教师再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通过训练,使学生将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形成一种默契,训练时应坚持“由易而难,由意识到行为,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生物课教学;人文教育;理念渗透;教育价值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和教授人文精神,在生物课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能够精确的把握生物教学课的特点和发展流程,并找出生物课教学与人文教育间的相似之处,将人文教育协调的插入到生物课教学当中。当前,我国生物课程教学中还未实现对人文教育的全面运用,导致生物教学课程整体水平低以及人才培养素质单一等问题,也使得生物教学课程失去了社会实践价值。通过全面贯彻人文教育可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一、在生物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一)落实人文教育之目的分析
如今,全国的中等专业学校基本是按照新课改的有关要求和基本精神对现行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渗透人文教育,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并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合作方法,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实现“全人”发展。
(二)落实人文教育之要求分析
单纯的学科教学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但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层面,使得课程所开展的教育过于狭窄,在单一的学科教学当中,无论老师如何广泛的搜罗学习资源,那也一定是和该科目有关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实践能力和生存技能始终被限制在这一科目范围当中。如果不能落实人文教育,学校必将教授出更多空有学识没有思想,或以错误思想指导人生发展的学生,而将人文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当中,就能提升科目教学的深度,拓宽学科教学的层面,摆脱学科教学的限制,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具有实践价值和生存价值的技能与思想,让学生从学会做人开始,学会生存,学习提升生活品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落实人文教育的选择
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结构,使得市场更加看重工具,例如将学校教育视为一种经投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来的就业结果视为参与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并非是重视学校所实施的精神教育和受教育学生的人格价值、人性境界,因此,学校似乎也牢牢的被这一市场规律牵制着,并以此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科学技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忽视了其原本传授心性精粹、塑造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端正生活理念的人文属性与教育意义图。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落实人文教育再一次将精神教育提上议程,实现了工具与价值的统一,学校在为市场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才的精神价值和思想素养。
二、如何在生物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以哲学思想为内容之一渗透人文教育
生物教学属自然科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例如唯物主义思想、客观精神等等,这也是它与人文教育的共通之处所在之一。哲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分析方法,有效的解决生物课教学中的难题。
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也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中的部分无机物正是呼吸作用分解形成的物质。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使用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便可以迅速的摸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规律以及原料输入、产物输出之间的关系,以一个点的记忆和学习穿透整个章节的学习,小范围的记忆敷设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展开人文教育
生物科学讲述的是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公关成果,可以说,生物科学史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价值观教育书,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一事物的时候,严格的遵循着客观主义精神,以坚韧不拔人格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这正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学生最缺少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个时代人事物更加注重物质生活,他们参与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金钱,而鲜有人与关注科学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科学精神和专研精神十分缺乏的时代。通过生物科学史开展人文教育,让学生们在熟悉生物学发展的过程中也感受那些科学家的贡献精神,例如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他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花费了五年的时间环球远航,研究植物和地质发展,他的研究彻底的摧毁有神论者们对自然界的妄议,解救了多年以来被有神论束缚了思想、残害了生命的穷苦百姓,其在心理学、哲学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无惧无畏等精神,达尔文才通过自己的研究改变了那个封建社会下人们的思想。
(三)通过校园生物文化建设渗透人文教育
丰富多彩并合乎时宜的校园生物文化建设牢牢的抓住了这个时代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以生物学文化建设渗透人文教育以捕捉学生们的心理爱好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对生物的喜爱。建设校园生物学文化要懂得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从情绪上、情感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话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结束语:
渗透人文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分解人文教育的内容,实施关联内容教学,如上文提到的哲学教学等等,全面充分的利用有效教学资源,不断提升生物课教学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涂晓红.论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2):163-164.
[2]谭艳秋.谈在生物课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12(03):420-421.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导课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24-01
新课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里根据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如在讲《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时,通过复习茎的结构以及韧皮部,木质部的构成导入新课,为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作铺垫。
二、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骨的结构时,先发给学生纵剖的长骨,让学生观察,在观察时,教师提出观察的重点,提出思考的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 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 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 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 这种导入方法,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突出了重点,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结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实验操作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进行实验,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四、用生物学史或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
生物科学史知识是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生物学史或科学家的传闻逸事,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讲述一些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或现象时,最宜采用这种方法。如在学习《细胞》一节之前,先简介细胞的发现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软木是由许多蜂巢状的“小室”构成的,他给这个“小室”起名叫做“细胞”。从此,“细胞”一词便诞生了。其实这个“小室”是死去的软木细胞的细胞壁,只是细胞的一部分。那么,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是怎样的结构呢 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问题,于是引入新课。
五、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如在讲到《组织和器官》时,我先提问学生:“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问:“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植物体的呢 ?”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片刻后,我告诉学生:由细胞构成植物体,先要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那么,细胞又是怎样构成组织和器官的呢 进而转入新课。
六、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教材中包括封面封底的彩图,以及正文的黑白插图若干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若用形象化,模式化,简明化的图形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学习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在讲到《花的结构》这部分时,因时令已进入深秋,鲜花少,不宜运用实物教学,而这部分的知识又很重要,怎么办 我选择了课本封面的“金茶花”图导入新课。一上课,我对着这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两朵花的结构吗 学生每节生物课都接触到这幅图,却很少有人思考它,而现在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我乘势指出: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花的结构”方面的知识。
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学生一进入情境,就会与画面,老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起来必然有兴趣。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等手段作为导言,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如在讲《生存斗争》一节时,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而是在黑板上展示一幅“蛇岛的春天”彩图等,然后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是蛇岛的春天,满山春色,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你们没想到吧 在这百花盛开的密林里却存在着残酷的斗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地分析这里的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出蛇岛上存在的斗争现象。或者放一段动物世界录像作为导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八、导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课导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不限于以上所述,重要的是各种方法的目的是一致的:想方设法让学生迅速投入,使他们快速集中注意力,提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要他们“愿意学”、“乐学”。
一、补充方法,发散思维
在初中《生物学》教科书里,除了运用实例详细说明了科学探究方法的概念,如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外,技能训练还对探究方法做了具体的补充。观察与测量和计算都是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也是生物科学由定性到定量并跻身于科学行列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比较观察马与驴的不同点、马与牛的相同点;兔与猫双眼的着生位置;洋葱鳞片叶肉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后的长度,进一步推知该细胞的实际长度;大致测量和计算肺的容积,利用数据解释胸廓容积的变化;计算细菌的繁殖速度,对细菌的生存环境、分布广泛的解释以及巴斯德的实验设计有较强的说理性等等。此外解读实验数据,区别事实和观点,观察与测量和计算,生物分类等都离不开比较观察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观察过程中,从图片到文字再到数据,从具体到抽象再到透视,其中的教学意义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评价研究价值等发散思维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后面的数据、资料、实验、推理和评价教学打下基础。
二、辅助教学,拓展视野
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设计、获取数据、记录和整理解读实验数据、运用数据做出选择和预测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起到拓展视野,辅助教学的作用。以“运用数据和图表,测算产蛋率”为例。在指导学生思考时,不妨尝试这样的分析角度:第一,图表与数据的表达内容,表头、横、纵坐标交代的事实性的信息,显示的已知条件;第二,说明数据和图表的变化趋势,上升还是下降,保持不变还是波动;第三,比较变化的原因;第四,归纳、总结和换算结果。产蛋率除了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外,还与能量、取食量、环境因素、预防接种等方面有关。
技能训练从运用生物学知识解读实验数据到生产应用,其中的教学意义就是以实际为背景,通过量化选择最佳的配制鸡饲料的方法,训练学生多向思考,综合数据、图表和计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或者找到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论联系实际。
三、提高技能,引深内涵
科学探究能力就是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它讲究实践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得出结果得出结论反思六个环节,但是不同的探究课题有不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技能训练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一般技能外,在教学中尤为侧重提高技能,引深内涵。具体表现在: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光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昆虫都有趋光性吗?设计对照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等等。
研究科学史中经典实验的设计技巧、设计思想和蕴藏的科学方法,其中的教学意义就是要求学生如何控制变量,思考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充实生物生命活动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可见,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方面上有较高的要求。
四、综合运用,灵活多样
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综合运用和灵活多样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它涉及对科学探究特征的认识(探究活动、收集证据、评价科学性、正确解释、表达和交流等)。在技能训练方面具体表现在: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验方案、综合和概括、体验分类等。下面以“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为例加以说明。
在三组实验中,找出不严密的地方所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整理正确的实验设计思路,把不严密的地方显现出来。一方面,逐一比较三种方案,寻找控制变量(有无接种),无关变量(实验材料、接种前是否高温灭菌、培养条件是否相同等),反应变量(树叶是否腐烂)。经过比较后的结果,方案3设计较为严密,能够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增强实验的可信度。这个评价过程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理性思维,让他们说明实验方案的可疑点,为设计实验可行性的评价打下基础。
还有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知识广泛,特别是对形态学知识要求很高。我们主要引导学生在形态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以及生物资源按照用途分类。其中的教学意义是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学习定下基础。可见,技能训练中的设计实验、评价实验方案和生物分类属于较高的层次,其中的教学意义就是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思想。
五、运用证据,逻辑推理
关键词:情境教学;课堂导入;初中生物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导入。一节成功的课,不但要有水到渠成的过渡和顺理成章的结课,还应有引人思考的导入。“万事开头难”,导入设计的成功可以在上课的形式和内容上增强趣味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具有引导性、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具有启发性。也为整节课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情境是一种感情境界。情境教学是指为学习者创设的能引起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就能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背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十分重视教学情境设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融合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本文拟在自己日常的教学中,就创设情境教学在导入方面略作讨论:
一、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贵于思。思贵于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置教学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活动。如何在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比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因前一节课学生学过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在导课时,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然后问“那么他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谁能列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学生就会互相讨论甚至有的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他所知道的,如酿酒、制作面包、药用等等,都需要利用细菌和真菌,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活跃了。为整节课定下了基调。讲授“鱼的侧线”这部分内容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
情境:众所周知鱼是高度近视的,可在它们的生活中随处是暗礁却不易触礁。为什么呢?从而引人深思,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地在轻松愉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侧线的作用。
二、通过创设亲身体验的生活情境导入.加强学生体验教学
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见到过的生活原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但在设置生活情境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积累;第二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现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如.在讲到“用药和急救”这一节时,学生对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出血都有体会。并知道怎么处理。但对动脉出血以及急救方法还是不深刻。去年笔者在讲这节课前,刚好学校一个学生出了意外。手腕被玻璃割伤到动脉,很多学生都看到了那种情景。在笔者的指导下:打120,用毛巾在上臂处压迫止血,包扎伤口,再送往医院。所以,在上“急救”那节课时,在讲到动脉出血应如何处理时,学生就可以争先恐后地回答,并能通过记忆把处理方法讲出来。
三、设置实验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常用仪器,具备一定的式样操作能力,还要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要对生物学问题具备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等。生物实验的直观、生动、鲜明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生物学兴趣。在初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观察鼠妇,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学生很少接触这类小动物,就急于想了解、知道鼠妇。在上课时,每一组的同学都带来了几十只的鼠妇.再通过上课的小组合作探究方案,实施探究实验,最后展开交流等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鼠妇的生活环境,而且自从那节课开始。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四、设置科技情境导入。拓展学生的生物学视野
生物科学是自然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力求在课堂中切人最新生物的科学技术。如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和到2003年死亡,2001年2月上海人民医院商庆新教授研制成功的“人耳鼠”:说明我们在克隆技术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为我们人类的疾病治疗带来了福音。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授及其研究的杂交水稻。1999年我国跻身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
五、巧用诗歌、谚语创设情境导入
知识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界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可以选择一二插入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色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完成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除以上情境的创设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模型、文学、回顾科学史、交流的情境进行导人。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积极主动地去听、去想、去动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真正使上课回归到生活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但在创设情景教学时也不是为了情境教学而情境,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创设。如果只是为了丰富课堂活力,而过度重视情境的创设,为情境而情境,则失去了创设情境的真正意图,反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所以,还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适时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不能伤害学生心灵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徐土昌.构建教学情景的创设m中学生物教学,2009(14).
[2]伊敏.感悟生物教学的情境教学田.中学生物教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