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级审计和中级审计

初级审计和中级审计

时间:2023-08-23 16:5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级审计和中级审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级审计和中级审计

第1篇

本文主要研究审计人员在技能上的水平对审计执行力的影响。《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第十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符合规定的学历,通过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不得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美国政府审计准则》(2004)中的一般准则也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行了规定,“准则要求审计组织承担责任,保证每一审计和鉴证业务是由整体上具备完成这项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员来承担的。”

1.1样本来源

本文从知网数据库下载整理了安徽省17个审计局2005—2009年审计年鉴,共85个样本。同属安徽省审计局,在财务和人事关系上,各审计局都一样,因此控制了审计机构在独立性上的差异对审计执行力的影响。

1.2研究假设

在控制独立性的影响下,一般说来审计人员的技能越高,审计执行的力度就越大。审计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学历教育,才能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提出第一个假设:Hl:审计人员学历越高,审计执行力度越大。审计工作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要求很高,审计人员的经验越丰富,其专业判断就更可靠,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更为敏感,更容易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背事项。为此,提出第二个假设:H2:审计人员经验越丰富,审计执行力度越大。

1.3变量选择

本文研究的是审计人员的人力资本与审计执行力的关系,因此选择的被解释变量是审计成果。审计成果的财务效益需要考虑审计机关给纳税人带来的财务收益,主要用安徽省17市审计局查出的违规金额来度量。另外,审计质量往往很难用货币来度量,对审计质量的判断需要独立第三方的评价,因此,各审计局的审计报告被上级部门采纳的数量可以作为对各审计局审计质量的直接度量因素。为了检验假设1,本文选择安徽省审计局人员的学历结构作为度量学历的解释变量。为了检验假设2,需要度量审计人员的经验。因此,选择各审计局审计人员的职称结构来度量审计人员的经验,具体变量的定义见表1。

2.描述性统计

表2描述了安徽省17个审计局不同类别人数的时间序列。从该表中学历这四栏可以看出,研究生和大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大专生及以下学历的人数经历了短暂的上升后,又逐年下降。从职称结构三栏来看,高级职称的人数经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中级职称经历下升、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初级职称的人数每年上下波动,并不稳定。表3描述了安徽省个审计局汇总的人员结构百分比。从学历结构来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大专生及大专以下的比重不断降低;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员比重一直在上升,初级人员的比重先下降再上升降又下降,初级职称的人员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表4选择2008年的横截面数据计算了各个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从表4可以看出,各个审计局无论是审计查出的违规金额,还是审计报告被采纳的数量都存在较小的差异,因为这两个指标的标准差都很小。从学历结构来看,各审计局在高学历人员比例上的差异较大。从职称结构来看,特派办在高级职称以及初级职称上的差异相对较小,而中级职称的差异较大。

3.人力资本与审计执行力的回归分析

3.1模型建立

根据前面的假设1、2,我们构建回归模型:MODEL1:D1=α1+α2level+α3seniorn+α4I+α5primary+εMODEL2:D2=β1+β2level+β3seniorn+β4I+β5primary+η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人力资本对审计执行力影响,也为了消除各人力资本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我们对各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别根据模型1和模型2构建以下几个模型。MODEL1-a:D1=α1+α2level+εMODEL1-b:D1=α1+α2seniorn+α3I+α4primary+εMODEL2-a:D2=β1+β2level+ηMODEL2-b:D2=β1+β2seniorn+β3I+β4primary+η

3.2人力资本与D1的相关性检验

根据假设1以及回归模型MODEL1,笔者运用spss17.0进行回归检验。MODEL1-a单独检验了政府审计的违规金额查处力度与高学历的关系,结果表明(表5),违规金额查处力度与高学历显著正相关。MODEL1-b单独检验了政府审计的违规金额查处力度与审计人员经验的关系,结果表明(表6),违规金额查处力度与高级职称人员显著正相关。MODEL1检验了审计的财务效益与诸解释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表7),审计的违规金额查处力度与学历、高级职称仍显著相关,与初级职称出现不显著负相关。

3.3人力资本与D2的相关性检验

根据假设2以及回归模型MODEL2,笔者运用spss17.0进行回归检验。MODEL2-a单独检验了政府审计报告的采纳数与高学历的关系,结果表明(表8),审计报告采纳数与高学历显著正相关。MODEL2-b单独检验了政府审计报告的采纳数与审计人员经验的关系,结果表明(表9),审计报告采纳数与审计人员经验呈正相关。MODEL2检验了审计报告采纳数与诸解释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表10),审计草稿采纳数与学历、初级级职称仍显著相关,与初级职称出现不显著负相关。

4.研究结论

第2篇

1、财务管理可以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书、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CMA)以及税务师证书。

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有机会获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高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参加高级资格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人员,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自行下载打印考试合格成绩单,3年内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有效。

3、注册会计师又称CPA,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4、税务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税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从事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科目:《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实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65-02

引言

《会计信息系统》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审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如何解决本课程存在的重理论轻技能、重某一特定软件技能轻其他软件技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脱节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与维护》、《会计综合实验》等课程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等问题,一直困忧着高校任课教师。CDIO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意思,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作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CDIO教育大纲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本文基于CDIO这一教育理念,探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财会审专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置存在名称不统一、体系不完善、内容不规范问题。在课程名称上有的称《会计电算化》,有的称《会计信息系统》;在课程体系中理论及技能初级中级与高级层次不清晰、定位不准确、内容欠规范。比如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考试指定教材,规定初级会计电算化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计算机基本操作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等五大内容,技能方面使用用友T3教学软件,包括账务处理模块基本操作、工资功能模块和固定资产功能模块的基本操作。广东省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试指定培训教材,围绕“会计电算化”的体系结构,主要讲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控制和审计技术,包括: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基本核算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资金集中管理与预算管理子系统;成本管理与核算系统;会计信息的综合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制度建设;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级会计电算化中侧重理论,基本没有涉及电算化技能。又如会计信息系统,以出版版次较多的吴扬俊、沈文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例,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加6个附录。上篇(1~7章)会计信息系统基础,包括:会计信息系统概论、账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其他核算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ERP沙盘模拟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下篇(8~11章)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介绍在中国广泛使用的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U8软件、金蝶软件集团有限公司KIS软件,重点介绍其中的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该书虽然理论技能均有涉猎,但存在电算与手工的脱节且不同软件使用各自的会计数据不便于信息比对。薛祖云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概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子系统;采购与应付子系统;存货子系统;销售与应收子系统;职工薪酬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控制;信息系统安全与风险防范;管理决策报告与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化审计。较多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技能训练。饶艳超主编,大连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运营、信息系统计划、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和审计、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应用等。王振武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信息系统,阐述了信息、网络、ERP和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讲述了业务流程、交易循环及其信息化后内部控制的过程与技术;讲授了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技术,还介绍了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模型构建原理。现有的诸多教材均或多或少地存在重视理论忽视技能、重视某一特定软件技能忽视其他软件技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脱节问题。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解决会计信息系统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与维护》、《会计综合实验》等课程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可考虑将《会计信息系统》分设为《会计信息系统基础》和《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两门课程。在课程定位上《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主要解决会计信息系统入门知识和技能,以获取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达到会计从业资格会计技能要求为目标;《会计信息系统运用》则强调会计信息系统拓展知识和技能,以宽口径方式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基础》讲授从业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包括理论和技能两个层面的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计算机基本操作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五大内容。《会计信息系统运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将基础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放在技能培养上。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会常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软件处理能力。在内容分配上,《会计信息系统运用》应以代表会计软件较高水平、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大的专业软件为例,如金蝶系列财务软件和用友财务软件。分别编辑适应小型企业的金蝶KIS软件、用友通软件,适应大中型企业的金蝶K/3软件、用友U860软件四个教学案例,从建账、账套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工资处理、固定资产处理到期末处理及进销存处理模块的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根据学生水平及专业课程要求,实验中有关的项目可以根据授课对象及课时数灵活选择使用。教学内容上,设置一套特定会计数据,同时应用于手工会计系统和电算化会计系统,实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的融合,学生使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相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使用不同的会计软件对相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致的会计信息。使学生既可明了计算机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又可以相互验证会计数据录入、处理及输出的正确性。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会计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储存和处理,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向使用者输出所需会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管理、预测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为了使学生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CDIO大纲设定的预定目标。教学中,我们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以外,需要更多地使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体验式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软件初始化过程中,要求学生拟定会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会计单位名称;软件应用模式;账套参数及基础资料等。在会计处理中,虚拟会计单位的各类业务,包括:外币类业务;存货类业务;往来类业务;多项目核算业务;固定资产业务;自动转账业务等。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会计软件操作技能训练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不同系列(金蝶、用友)不同版本(KIS/K3/T3/U8)的会计软件完成建账、账套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工资处理、固定资产处理、期末处理及进销存处理基本模块和辅助模块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得出及时、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代入角色,体验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员、审核员、记账员及预算员、资金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学生做作业就像玩游戏,无论是一个同学在一个账套内依次完成不同角色的转换,还是几个学生组成团队分担一个账套中的不同角色,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完成技能训练。在考核上,会计信息系统宜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力求准确界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论

经过如上改革,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理论及技能初中级与高级层次得以清晰、内容相对更规范。特别是通过内容整合,把手工会计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加入会计信息系统,学生使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相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把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知识技能联系起来,在比较中加以固化。比如证账表处理中,手工填制凭证与计算机制单的区别——手工填制凭证只需在第一条分录书写摘要,计算机制单必须给每条分录输入摘要,计算机制单可以通过辅助录入窗口丰富凭证反映的核算内容;手工环境下,所有经济业务发生后都需要手工填制凭证,计算机环境下除制单员录入凭证外,计算机功能模块会自动生成凭证,如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增减变动、期末损益结转、存货的收发存等等;手工环境下,会计工作存在证证核对、证账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以及表表核对,计算机环境下只要凭证录入无误(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相符)、表格公式设置正确,会计处理中的记账、报表生成就显得轻松多了。

参考文献:

[1] 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第4篇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也带来了医院管理的“新常态”。新常态是指: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发展方式由依靠资源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医院的管理也变得更加的集约化、精细化。所以,内部审计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也变得更加的重要。特别是对于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及提高医院经营绩效来说。所以,改进完善现有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我将简单的介绍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根据已有的内部审计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指: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是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为组织实现战略目标及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变得更加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发现问题,完善内部控制

因为医院本身公益性的特质,所以在其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执行。通过审计医院内部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相关部门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及时发现制度缺陷的同时,进行修改订正。医院的内部审计不但要及时的向医院各个领导及时的反映医院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还要监督医院的经营活动,确保其正规经营。医院内部审计在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上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通过对医院经营活动性质的探究审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避免因工作上的失误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提升绩效,促进医院的发展

通过对医院经济工作的审查,搜集所需要的资料信息,然后在将资料信息进行归类分析,探究经济差异现象的具体原因。总结现有的经济运行全过程中所存在的内部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医院的内部审计就是通过医院已有的财务数据进行探讨分析,真实的反映医院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医院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群众得到了好处,医院得到了发展,政府得到了民心。要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就需要利用其信息反馈的功能,控制不合理的增长医疗费用;杜绝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切实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再有,禁止医院的不合理支出,对医院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确保医院的稳定长远发展;最后,就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避免其贬值。

二、医院内部审计现有的主要问题

根据2006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条令可知:在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或者床位在3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必须建设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能够更好更清楚的了解医院内部审计现有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某市11家三级医院的调查了解来简单的介绍。

(一)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根据从医院是否审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的层级及医院领导是否要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表示,在这11家三级医院中,有7家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剩余的4家医院则没有。有3家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医院的主要领导负责,1家由中级层面的领导负责,剩下的7家则没有人负责。在对于是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上面,仅仅只有2家医院进行,剩下的则没有。根据这个结果分析探讨可知,大多数的医院内部审计机制的不完善,医院也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部审计不能正常的发挥其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因为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及内部审计体系,在没有完整内部审计依据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依据的交叉和缺失的现象。而仅仅依靠现有的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体现出内部审计的针对作用。在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因为审计人员没有将各种的制度及内部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失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人为的增加了内部审计所带来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够全面

医院内部审计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工作范围也相当的广泛,所以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根据对某市11家三级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家医院配备了专业独立的审计人员;副高等级的审计人员只有2家,中级的有5家,剩下的则是初级或者初级以下的。在是否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上面,11家三级医院没有一家进行这项工作。所以,从调查结果来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不够全面。

(四)审计问题整改不到位

根据对11家三级医院的调查统计分析,在其中7家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医院中,每年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有5家医院;在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的角度来看,仅仅只有2家被采纳;在审计问题整改上面,全部都没有整改到位,有2家医院进行了部分整改。总的来看,在医院内部审计这个问题上,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引起重视,虽然在年终总结大会上经常会被提到,但是真正进行完整整改的却很少。内部审计后,出现的问题不进行及时的整改,那么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会被极大的削减。

三、医院内部审计完善建议

现代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治理机制,作为医院内部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应用也更加受到管理者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医院管理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医院内部审计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简单的介绍。

(一)加强领导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关系到医院经济活动的很多方面,所以医院的管理者要重视内部审计的预警功能,而非单纯的强调事后处理。第二,树立内部审计是为医院服务的理念。加强内部审计的宣传管理工作,提升医院各个部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理解;引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将监督管控贯穿到整个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去;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创新。第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决策作用。内部审计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决策;医院应该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医院经济活动中的缺陷,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医院的管理绩效。

(二)规范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

医院应该健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应该熟悉的了解掌握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手段,并根据医院的工作流程结合风险防控建立完善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医院应该改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手段,依靠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整改,将内部审计变得信息化。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是十分有利的。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管理程序、治理环境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发生了许多的改变。与此同时,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所以,为了适应现有的工作环境,审计人员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道德素养。在提高其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其履职能力。医院领导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培训,全方面的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能力,为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打下基础。

(四)落实审计问题的整改

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管理绩效,同时降低经营风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的医院仅仅只是为了应付医院的等级评审才进行内部审计的。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真实作用。所以,医院的领导层面要重视这个问题,要落实审计问题的整改,促进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已有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的经济管理工作;所以,很有必要去发现内部审计现有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完善的措施。完善的内部审计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是必要的,同时还能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中华.新常态下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若干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5,12:66-68.

[2]臧海鹏.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322+324.

第5篇

财政学需要考的证书有英语四级证书、初级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等。财政学最需要考试的是注册会计师证,还有其它具体的与财政学专业和就业方向相关的岗位所需的证书。

注册会计师简称CPA,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后颁发《注册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事审计、统计、经济等专业性工作。

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需要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着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企业集团的不同组织结构

企业集团与其核心企业关系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集团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集团决策机构与核心企业决策机构合一;二是企业集团与其核心企业之间表现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关系,组织结构上实行“两套班子、两块牌子”,集团决策机构与核心企业决策机构分设。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组织结构具体构成如下:核心企业的有关职能处室就是集团本部的职能部门,核心企业的厂长(或总经理)就是集团的董事长,集团本部仅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设置少量的、与集团业务有关的协调部门。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仪征化纤集团等都采用了此种类型的组织模式。

“两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组织结构也称为总部集权型。集团与其核心企业各设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机构,分别从事整个集团和核心企业各自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各自拥有自己的牌子。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正是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下文就分别以这两种组织形式为基础展开讨论。

内部审计框架的设置

(一)“两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企业集团考虑到集权制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建立企业制度的原则,应该建立如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网络框架。

第一层次: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企业组织中的决策、经营和监督“三权”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作为企业集团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应该隶属于企业集团总部的监事会,而不是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因为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是负责整个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该机构存在的基础在于对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进行监督,若将审计总协调机构设置于董事会的领导之下,该机构产生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因此,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设置于集团监事会的领导之下比较合理。

第二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股东大会下设立监事会,对基层法人企业董事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同时向基层法人企业的股东大会和集团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提供报告。

第三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基层法人企业总经理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基层法人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提交审计报告。

第四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总经理下设立审计部,对其下属的分公司或事业部经理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向各位总经理和各自的审计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

在上述的内部审计组织网络框架中,各层的内部审计组织同时接受本层委托方和上层内部审计组织的领导。如果内部审计组织只受本层委托方的领导,就会不利于将整个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不利于发挥其整体效应,也不利于各层内部审计组织之间信息的沟通;如果内部审计组织只受上层内部审计组织的领导,那么内部审计署存在的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双重领导的形式。

(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企业集团,设置内部审计网络框架的原理与前述相同。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如下的内部审计网络框架。

第一层次:在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

对于这种组织结构,集团总部的职能部门就是核心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因此,在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就是在核心企业(或集团公司)的内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该机构属核心企业的监事会领导。

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的设置方式和职能与前述基本相同。

从总体来看,上述内部审计组织网络体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三权分离”的要求,并且体现了前面所述的内部审计组织建立的原则,应该能够适合现代企业集团的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合理确定审计的

内部审计的范围:在集团内部,除了有核心企业,还会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企业,点多面广,特别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控制和评价业绩,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就一般范围而言,一个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主要包括有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合同审计、建设投资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电算数据信息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审计要有重点、分层次:由于集团成员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对各个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也就应该有所差别,而不应一视同仁,应该按照各基层法人企业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

核心企业业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对核心企业应该进行全面审计,包括上述的所有内容。

紧密层企业业紧密层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该比较全面,包括以上的范围,但是由于其在企业集团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企业集团总部的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对其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可以适当的窄一些。

半紧密层企业业根据半紧密层企业的特点,主要是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利润及分配的真实性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松散层企业业松散层企业与核心企业只有互惠性的协作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协议来决定的。因此,对这一类企业仅仅只对其提供协作的事项进行调查,以及对协议合同审计。审计的范围比较窄,内容比较单一。

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

人员结构: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构:

一是人员的业务水平结构。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高级、中级和初级审计人员的配套和合理的比例。对于集团总部的审计总协调机构,应有高、中、初级审计人员的全面合理配比,对于审计部,则可只配中、初级人员即可。

二是人员的专业技术结构。集团总部的审计总协调机构要尽可能做到“四师”配套,即由师(审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人员组成。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署部门可主要由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组成,并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律师兼职人员或临时聘请他们参加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经营管理、技术和知识。

第7篇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建设任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院会计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并以会计专业为核心,以会计信息管理、审计专业为支撑建立会计专业群。从会计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出发,探析高职财经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主要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基本技能要求,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由若干个紧密相关或专业技术基础相同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需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一,,是否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实践教学;其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是否共同拥有。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既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又要体现产业变迁的最新要求,进而适应经济运行机制的最新变革。从这个角度讲,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群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以会计专业技术为依托,按照社会岗位的需求来开办的一些类似或者相近专业的集合。其具体专业有,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等。

三、财务会计岗位群

高职会计专业群的建设应该以会计职业岗位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会计职业包括的岗位主要有:出纳、核算、监督和管理等岗位,则相应的高职会议专业群也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出纳和会计核算这两个岗位的业务能力是所有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而管理岗位则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必须能力,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岗位则是拓展能力的主要依托。所以,各岗位的要求不同,相对应的专业也各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制定审计策略、对审计计划进行拟定、对审计程序实施、通过审计方法运用、对审计证据进行收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总结、撰写审计报告。

对实施审计所需资料能熟练收集;对审计程序、审计时间能熟练确定;掌握审计约定书的要素以及签订的方法;掌握审计整体计划及项目计划的编制;通过审计证据的收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意见的阐述方法;能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协助相关人员完成审计工作;整理审计资料并对审计档案进行保管。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是大前提,立足于中小型企业组织自身的业务和特点,和高职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岗位的设计出发,高职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实践和职业的综合特性,高职会议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方向应该以中小型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等机构。其就业定位要求高职学生可能要具备一人多岗的能力,以适应中小型企业和单位的要求。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尽可能的有交叉和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财会专业群的每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交叉到其它岗位群中的岗位去工作。

四、结合岗位群的财务会计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岗位、课程、证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和会计职业规范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规范标准组织教学,重组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内容,明确课程要求,探索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致、课程内容与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的一致,使学历文凭与会计职业证书制度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按照会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引导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及实训教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使教与学双方实现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由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师资队伍

以会计专业为核心,提高专业群内各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把完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为重点,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

首先,选好核心专业带头人,鼓励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海外培训,使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增强;其次,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计划,推动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资产评估师等专业资格考试,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强化中青年教师到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大中型企业财务部等进行顶岗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在专业群建设中依照师资共建和共享的原则,聘请具有丰富财务经验的行业和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发校本教材等工作中,建立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作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市场调研分析,借鉴国际会计认证标准,参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构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知识和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操作》等课程中,将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内容融入到《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纳税实务》、《初级经济法应用》和《中级经济法应用》等课程之中,将ERP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会计电算化操作》等课程之中,实现课程与职业证书的对接。从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职业证书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会计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内容均包括:课程定位、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学习情景安排及学时分配、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教学实施条件和教学建议等项目。建设特色教材。并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案、教学录像、习题集、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等课程资源补充完善,增加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自检参考指南,网上自测题库、技能训练库、考试题库、虚拟企业实践教学案例、案例精选(或选读)、其他教辅资源等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建设共享的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基础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建设财会专业群的实训基地要求以会计专业技能做为基本基础,对校园内外的各方面资源进行融合,建设一个综合性强的会计综合中心。其项目可以有,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手工实训室、审计、税收实训室、银行业务实训室等。通过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对设备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也节约办学成本。也可以在相邻各校之间协商共建实训中心,进行办学模式的创新和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马必学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山东省

会计考试含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会计上岗证考试)、专业资格考试(俗称初中级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正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领军人才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行业类考试专门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会计领军人才考试属于新兴考试,分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和省市级领军人才。其余四种考试被广大会计人员统称为会计考试系列。

2009年,财政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完善,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级次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上岗证考试,通过考试取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也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可以说,该证书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也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起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进而进行职称考试对会计能力加以强化和认证。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定位

(一)会计从业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从业资格是从事某一专业所学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尚处于“学徒”阶段,属于各单位最基本、最基层的会计实务辅助操作人员,一般从事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应当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财经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等。

(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含会计员、助理会计师),是会计专业职称序列中最低的技术职称。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掌握运用会计从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协助会计主管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应当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

(三)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当于会计人员中级职称,一般具有能够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具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负责并组织开展某一领域会计工作,能够协助会计部门负责人或独立完成相关财务会计的领导工作。因此,要求中级会计资格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较为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会计等财经法律制度,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草拟本单位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等。具备对一般或常规业务的分析处理和专业判断能力,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显著特征。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现状和特点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现状和特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定位,山东省从2007年第四季度试行,08年正式开始网络化考试,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止已经考试1272881人次,其中08年法规基础考试183769人次,电算化考试29987人次;09年法规基础考试253365人次,电算化考试73275人次;10年法规基础考试181074人次,电算化考试146991人次;11年前三个季度252484人次,电算化151936人次。山东省的会计从业资格网络化考试能够做到一年内多次考试当场显示成绩,考点一旦运行可反复使用仅注意定期升级即可,报名点可在网上自行选择,与纸质考试相比节省了组织者的人力、物力,节省了考生的时间,方便了考生。网络化考试通过四年运行显现出几个特点:

1、考试人数逐年提高,考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参考人员水平不高。从每年的考试人次可以明显看出考试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考试人员素质没有明显提升。从近年来初中级考试通过率来看,2011年初级合格率为22.19%,而10年合格率20.24%;中级合格率11年两年滚动合格为13.59%,10年滚动合格率为17.87%,近年通过率降低。侧面反映了有部分会计人员一直停留在会计最基础水平上,自身基础不太理想自我提升较为困难。另外从2011年财政部要求全国范围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有者进行的信息采集工作,通过这一工作反映出部分会计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对于自己的职称认知不准确等问题,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素质不高。

2、考试考点逐渐增多,考试软硬件趋于完善。目前全省16市(不含青岛市)已经拥有39个考点,每个考点都通过了省市两级的审核确认,考试机、监控等软硬件达到了考试标准,各考点运行良好。

3、考试流程已定形。目前从开始的不定时考试逐渐过渡到每一季度第一个月月底报名,第二个月考试前期准备,第三个月考试,每个季度第二个月月底或第三个月月初在山东会计信息网公布成绩这一规定程序。考试时参考人员携带身份证进入考场,使用二代身份证读卡证验证完毕后,按照随机生成的座位号就座参加考试,全程网上答题,提交后直接显示成绩,考生当场可知悉自己成绩。

(二)会计职称考试现状和特点

山东省2011年度会计职称考试初级共报名85580人,比10年79134人增长8.1%,中级资格11年报名人数36222人,比10年39717人,减少9.65%。11年初级合格率为22.19%,10年合格率20.24%;中级合格率11年两年滚动合格率为13.59%,10年滚动合格率为17.87%。初级参考人数呈逐年增加,中级参考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三、考试存在的问题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过4年的运行也突显了几方面的问题:

(一)题相对简单。由于网络化考试使用题库,经过近4年的考试,山东省的试题已被众多培训机构所熟悉,从08年的不到15%的通过率和11年的近60%的通过率比较可明显看出11年通过率提高,当然不排除参考人员素质提高的可能性,但从目前掌握情况可以看出民间培训机构获取了部分试题,通过培训使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可以说,任何使用题库的考试都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参考人数逐渐增多,题通过参考人员记题、网上讨论等多种方式流出,相关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等方式仅需背题就可以通过,这是任何题库考试都存在的问题。

(二)早期确认的考点与新上考点相比,硬件设备上有些老化陈旧,有时考试运行与新考点相比较慢。

(三)考试无法复查。任何考试的复查都只是对考试每道大题的分数进行核对,由于网络化考试当场就出成绩,并不显示每道题的成绩无法对其进行像纸质考试的复核这一程序。对于这一点目前没有任何办法进行解决,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一般不可能出现简单加法的错误。

会计职称考试从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

(一)高科技作弊时有发生。当今作弊手段随着考试人数增多、要求提高也在不停升级。由原始的纸条小抄升级为电子扫描、隐形耳机、橡皮隐形扫描等。每年职称考试都会查处数起高科技作弊。

(二)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职称滚动成绩造成前期考试成绩无效。中级成绩两年有效,如果第一年通过两门而第二年剩下的最后一门没有通过,通过的两门也已失效,此种成绩累计方式无形中对边工作边考试的同志增加了考试难度。

四、相关对策

(一)提高准入门槛。现在考试仅需要高中毕业证即可,在大家只要想上大学就有学上的当前高中毕业证已经普及了,具有高中毕业证并不能代表可以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和会计技能的使用。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准则陆续,这些作为大多数会计需要熟悉使用的制度法规都需要会计人员自行学习,因此做为会计这一职业极需要专业素养和自学能力。目前很多持有会计证的人员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能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上岗证如何定位,何种人员可以参加上岗证的考试是提高人员素质的第一关。由于各省甚至各市的教育水平不一,建议财政部给予省级部门这一权力规定考试所必须的学历水平而不统一规定。

(二)定期更换题库,最起码一年一次。对于考题流失这一问题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但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如何使考试更加体现出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长期课题,这需要更多专家、更多管理人员的投入。同时仅会计基础、法规、电算化这三门考试是否能够测试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也有待商榷。

(三)定期软硬件升级。出台相关文件将定期升级作为必须的要求。山东省将每隔2年或3年对考点硬件强制升级,软件每隔2年进行升级。这样可以解决硬件设备的问题。

(四)运用各种防作弊方式。一般出动无线电巡逻车、启用监考大师,随机抽取监考老师等方式。随着作弊水平的提升,防作弊水平也要不断提升。

(五)对于成绩累计方式建议财政部适当降低最后一门合格门槛,比如如果前两门已经通过,第三门59分也算作通过。

参考文献:

第9篇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3、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模拟实验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学生尽管目前就业前景尚可,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提高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都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做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有机结合,会计实践教学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要形成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划分与功能定位

会计实验教学环节可分为三部分:课程试验教学、综合模拟试验以及专业实习。

(一)课程试验教学

课程试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融合于每门课程中。实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每门课程理论知识,通过试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感知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1、主要课程实验设置:

(1)初级会计学课程实验。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进行建帐、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及编制各种报表的实务操作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掌握基本核算方法的应用。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

(3)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根据不同企业产品的性质,采用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核算产品的制造成本。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分批法、分步法等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

(4)财务管理课程实验。了解财务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的全过程,通过提供科学的财务分析信息,为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财务活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要求学生学会采集企业的财务信息,掌握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进一步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5)审计学课程实验。通过对典型会计案例的分析和审计,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实际运用的过程。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实验的实施方式

课程试验教学可采用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单项模拟实验方式

单项实验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验。如在《初级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验,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实验,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等;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实验,累计折旧计算表的编制实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实验,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实验等;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实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实验,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编制实验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整体模拟实验方式

在学生学习完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模拟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学完《初级会计学》以后,可设计一整套关于企业帐务处理流程的实验,让学生完成从建新帐开始,逐步完成处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基本会计业务;在学完《成本会计》后,可设计一些涉及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燃料费、折旧费、修理费等费用的结算和分配业务,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使学生熟练掌握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的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会计综合模拟试验

综合模拟试验一般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验是把—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并利用会计实务完成的会计资料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审计实务模拟操作等。综合模拟试验的内容可涵盖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大部分会计专业课程。综合模拟实验的实验资料,可以采用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通常为12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

1、综合模拟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先进行会计实务流程的模拟操作练习,即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报表”进行相关实验,原始凭证内容应涵盖企业全面的经济业务,包括诸如成本计算等业务;第二步,根据会计实务部分提供的凭证、账簿、报表以及模拟单位的其他相关会计资料等进行企业的财务分析,并进行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政策的模拟处理;第三步,在模拟过程中同时进行全过程的审计控制。

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要求实习用材料、包括凭证、帐表等均与实际相同,以增强真实感,使学生容易进入角色。综合实验应由学生唱主角,通过理论学习与职业思想培养,他们的业务技术应是精湛、规范的,职业作风应是严肃认真的,教师应在综合实验中当好配角,做好引导与服务工作。

2、综合模拟实验组织方式

(1)个人独立运作

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单独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内容,其优点有:学生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全面系统的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其缺点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的工作量较大,材料消耗也大,会提高实验成本。

(2)分工运作

把学生进行分组,在每组中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情况,进行分岗位操作。其优点是:增强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能熟悉明确各种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其缺点是:实验过程组织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低于个人独立运作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岗位轮流的方法解决。

(三)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要求在校外进行,即让学生走进企业,去进行真实的会计业务处理。专业实习一般可通过假期实践或毕业实习进行,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通过实习,学生应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消化和深化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现行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和实务操作技能,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自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二、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首先应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定位。明确谁是处于模拟实验的主体地位。

1、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实验学习的环境氛围,是实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环节。例如:在模拟销售库存商品10000元的经济业务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设计在模拟实验中需要的角色(销售人员、出纳人员、库存保管、记账人员),然后根据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会计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角色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处于企事业单位或公司财务人员的位置,面对一系列的经济业务,运用所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处理,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尽快进入教师为他们设计的角色中去。例如在采购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中,采购员首先应说明其借款的程序:先填制一张借款3000元的借据,经有关领导审批后,交出纳员,出纳员审核无误后,方可将款项借给采购员,出纳员将款项交给采购员时,要在借据上加盖“现金付讫”戳记,据此记账员编写会计分录如下:借:其他应收款——××采购员3000贷:现金3000将此笔会计分录输入到记账凭证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不同的角色,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预借差旅费的结算关系是企业与职工的往来结算,它的实质是企业将要发生、但尚未发生的费用。在费用尚未发生前,不能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必须先作为企业的应收债权核算,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待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时再转入“管理费用”账户。通过这样一个模拟实验教学,学生很容易便掌握了这类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

三、对会计实践教学发展的思考

1、将会计模拟实验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会计实践教学不是一、两门课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前提,但最终必须付诸实施。首先应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一般可根据情况加大到20%左右的比例,由此体现实践教学的地位,切实解决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其次可以将会计模拟实验作为一门课程,列为考试课,编制教学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等教学性文件,使教师在指导实验时有可依据的标准。

2、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电算模拟实验结合起来。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手段都停留在手工阶段,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学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这种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共同进行,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配备有经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

目前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或者实验员担任,而这类指导人员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而往往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操作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指导教师的解释不够准确,脱离实践,缺乏权威性。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纸上谈兵的状况,学校可以选择那些既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会计人员,担任学生的实验指导教师。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增加学生实验的现场真实感。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年青教师来说,学校应该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先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后,再去指导会计实验,以保证实验质量。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第11篇

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是所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核心。该专业属于基础型专业,就业面较宽。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比较多,因而接受数学专业的严格训练的优点是: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能够想到的技术方面的职业,重新择业改行相比其他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发展。

选择数学专业,最好能有同步自学的计划。先打好数学专业的基础,再从其他方向寻求发展,会更容易突破就业局限。毫无疑问,自学课程最好是经济、金融、管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主干课程。

面对就业问题,数学能力仍然停留在各类毕业生的软实力上。若想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工作,就有必要培养一定的非数学的专业技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前景

一般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为:数学或相关科研院所;在科技、管理、经济、金融、证券、软件、通信、IT等行业以及国防科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决策、风险管理、软件开发、信息安全等研究及应用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信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工作,都离不开数学专业知识。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技术专业工作的基础。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据有关专家分析论证,我国未来人才就业的特点如下:

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形成的就业专业化和职业化(一辈子从事一种固定职业);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和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改行跳槽与职业再选择。而职业的变换只有以某种基础专业知识作为依托,才能有效地进行转换。有关专家对IT行业230名成功人士抽样调查表明,以数学专业或其相关专业为依托实现职业再选择的人数占87%。

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聘任制的全面推行,普通中学师资的来源正在打破行业地域界线。拓宽师资渠道,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为报考综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同时也表现在质量上的提升。

综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资源优势。报考综合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仅有利于未来就业,也有利于个人将来的发展。

统计学专业前景分析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为:相关专业的相关科研院所;从事经济、金融、保险、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环境与工程、高校等单位的科研、管理、教学等工作。

考取相关的统计会计类证书也可以为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助一臂之力。各类证书包括以下几种:

1. 国际注册统计师

国际注册统计师分为一般统计专业和经济统计专业两类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出现国际注册统计师的初衷。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2. 国内的会计证书

目前国内的会计证书考试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级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级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根据国家规定,在我国所有欲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报考人员要符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自主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依据财政部的规定,凡在2年内参加4门考试成绩合格者,考试结束3个月后可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可保留1年。必须提醒的是,考试人员必须到财政部指定的报名地点报名。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人,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

(3)注册会计师考试(CPA):但凡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考试科目包括审计、税法、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共5科。依据相关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试1门专长科目。考试实行滚动式,从第1门单科合格成绩取得之年限算起,5年内必须通过所有科目,才可获得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考生一次可报考5科,也可报考部分科目。同时,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籍公民专门安排。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前景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 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35-0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愈加开放,会计行业开始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选择了会计专业,各大高校也竞相开设会计专业,即便是一些理工类学校也是如此,原本低调的财经类院校更是名声大噪。新的经济形势,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社会需求无疑对当前高校会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高校会计教学的地位和责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

一、我国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丰富,但教学目标模糊,界限不清

早在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率先开设会计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会计人才。在这之后的40余年间,我国只有单一的会计专业(或财会专业)。直到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国家急需大量审计人才,南京审计学院创办了国内首个审计专业。1994年,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批准下,我国开始在全国20多所院校成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班,填补了我国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空白。1998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设立财务管理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于当年正式开始招生,旨在为我国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培养财务管理人才。2001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建了我国第一个ACCA方向班,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院校开设ACCA方向班,同时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班。这标志着我国高校进入会计专业国际化培养阶段,会计专业设置逐步完善。

但是通过查阅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计划,笔者不难发现存在教学目标模糊,专业界限不清等问题。以某财经院校各专业培养目标为例,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在企事业单位、政府及会计事务所等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在企事业单位、政府、证券公司、投行从事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财务专门人才。审计专业是培养从事CPA审计,内部审计的审计人才。资产评估专门是培养从事房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项目评估的评估人才。还有ACCA是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在专业课开设方面,更是存在交叉重复问题,没有明显的区分度。试问什么是会计人才,什么是财务人才,审计人才又跟前者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学本科会计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如何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专业特色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课程体系完善,理论性强,但实践性不足

会计学科设立伊始,我国引进苏联教学模式和教材,开设四门会计专业课,分别是会计核算原理、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行业财务管理,这为我们后期会计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到了20世纪中期,我国学者开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比如厦大教材编写组编写《会计学原理》,人大编写的《工业企业会计》很受欢迎,为这一时期的会计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落实,我国开始引入“西方会计学原理”“西方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使得我国会计课程体系趋于完善。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会计学科已经建立了以初级、中级、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为主干课程的学科体系。

但是,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可读性比较差,学生普遍反映太枯燥,甚至有学生反映看不懂教材。另外,目前在校学生80%的学时都是课堂听课,期末的教学实践或者课程实验多半也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质内容,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还是无法应对复杂的实务工作。

(三)教师队伍素质高,但实务经验欠缺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群体中,拥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职称的人数占到60%。毕业生调查问卷显示过半数毕业生认同老师知识渊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授课能力强,但是实践能力不够。过半数的会计专业老师表示自己没有过会计相关实务工作经验,大都是出校门,入校门,即本硕博读下来之后,就直接进入高校做专业课老师,相对于外面的实务工作,自己更擅长于理论研究。但是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对本科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师资队伍是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

二、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的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如何设立会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是高校会计界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笔者认为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资产评估都是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会计学中分化出来的专业。它们理应具有别于会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但与此同时,会计又应该作为它们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就是说在会计学的基础上突出各专业特色。比如审计学,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晓会计准则,掌握审计方法、审计路径,并具有一定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大一时候要先开设基础会计学,中级会计学,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准则的规定,大二要开设审计学原理,作为学生审计入门课程,让他们了解审计的目标、审计的方法,之后再开设财务审计等专业性更强的课程。另外也可以引入国际审计学等双学课程,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视角,为以后走向国际化提供基础。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尤其对于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在教材编写方面,我们不妨加入一些实务案例,可以效仿国外的教材,在一章内容开头给一个小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这样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要做好关键点点拨工作就好。另外,学校要落实期末的教学实践活动,务必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务会计工作中去,可能的话购买些模拟软件,让学生扮演会计角色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培训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可以联系一些企业或事务所作为自己的实训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鼓励教师们到实训基地培训,除了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外,还要多参加实务工作方面的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即不但是教师,也是会计师。从而为学生更好地服务。另外,学校也可以引入实务界杰出人士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这些人士可以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企业财务总监,高管等专业人士。最后,我们应该加强教师与实务界人士的联系,高校教师可以了解财务会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而实务界人士也可以了解到当下财务理论发展动态及前沿,从而更好地指导实务工作,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陈之举.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罗勇.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幂[J].财会月刊,2006.

[3]杨伯坚.以实践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