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生智慧教育

中小学生智慧教育

时间:2023-08-23 16:5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生智慧教育

第1篇

中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亲社会倾向 多元回归分析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自愿使他人获益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赠、自我牺牲等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帮助他人、友善合作以及学会分享等亲社会倾向是他们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的方面,所以心理学者做了大量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潜在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重点研究三方面的内容――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组织环境,目的是帮助个体发现和利用上述三种积极心理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生活品质。自从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在2000年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后,积极心理学引起了教育专家、心理学者的普遍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或者只是从理论上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实证研究较少,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和个体其他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几乎没有。为了填补空白,本研究试图通过测验法来考察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拟证实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其亲社会倾向的出现有促进作用,为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5289名中小学生参加,其中小学生2257人,初中生2401人,高中生为630人。

2.工具

(1)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

本研究采用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来评定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问卷包含六个分量表――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一共有198个项目,适合用于10~17岁的中小学生。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

(2)亲社会倾向问卷

本研究测量中小学生的亲社会倾向是采用寇、洪慧芳2005年修订的PTM(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这个量表包括以下六种亲社会倾向:匿名、公开、利他、情绪性、依从和紧急。其中匿名的亲社会倾向指帮助者在受助者不知道他名字的情形下出现的助人倾向;公开的倾向指帮助者在公开的场合或者有他人在场看见的情形下出现的助人倾向;利他的倾向是帮助者为了减轻他人痛苦而对他人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情绪性倾向是指帮助者在具有情绪唤醒的情形下产生的助人倾向;依从倾向是指帮助者在别人提出请求的情形下对他人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紧急的倾向是指帮助者在他人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六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匿名的、公开的、利他的、情绪性的、依从的、紧急的分别为0.778、0.708、0.755、0.726、0.738、0.56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758、0.494、0.801、0.789、0.800、0.803,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3.统计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表1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注:**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指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亲社会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2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亲社会倾向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逐步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品质的仁慈美德首先进入回归模型1,说明此美德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最为密切,正义、超越自我、勇气与智慧与知识等美德先后进入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

表2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个体拥有越多的积极心理品质,他对别人实施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24个积极心理品质中最能预测个体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是仁慈、正义、超越自我、勇气、智慧与知识这五种美德,共同预测率为53.7%。这告诉我们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亲社会倾向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将详尽讨论为什么这些美德会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倾向出现。

1.积极心理中的仁慈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中的仁慈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首先可能是因为拥有更多仁慈美德的中小学生常常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能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所以容易产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以往许多相关研究证实了这点。例如Staub(1991)通过研究发现人格品质中亲社会行为价值取向强的个体,他们的亲社会动机比较容易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被激活,发现别人有痛苦,他们用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作出反应。又如,Van Lange(1999)和Van Dijk(2004)的研究表明,那些具有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个体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其次,拥有较多仁慈美德的个体更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感受,很容易识别他人心情的变化,容易产生移情。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动机源之一。许多研究证明移情可以增加个体亲社会倾向。Waxler(1992)对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进行过移情训练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相对于没有进行移情训练的儿童明显增加,而攻击明显减少了。李百珍(1993)发现移情训练显著增强了幼儿的合作、助人、礼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2.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正义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正义美德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因为拥有更多正义美德的中小学生更加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善于从大局出发,平等对待团队成员,尊重团队的目标和规范,忠于团队,自觉维护团队利益,为团队建设尽心竭力,所以容易出现亲社会行为。S.H.Schwartz(1977)认为,个体的行为受社会规范影响和支配,利他的社会规范会被内化成个体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义务感、以及价值观,会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出现。另外,拥有正义美德的中小学生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是可以预测的。好的行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奖赏,不良行为将会受到惩罚。这种信念使他们相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好事,施善者会从做好事中获益,所以会出现亲社会倾向。

3.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超越自我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超越自我美德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拥有超越自我美德中的审美品质的中小学生容易发现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件和人物,例如别人的亲社会行为等,根据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们会模仿榜样,从而出现亲社会倾向。同时他们更追求完美,感到重要他人为自己设定了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去追求完美,自己需要达到这些他人设定的高标准。例如张兰鸽(2011)发现青少年为了博取老师、家长和同伴等重要他人的认可,维持自尊,也会表现出更多依从的、利他的和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二是拥有超越自我美德中感恩品质的中小学生意识到美好的事物并心怀感谢,会感谢父母生养抚育之恩,感谢老师辅导教育之恩,感谢别人支持帮助之恩。根据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恩具有亲社会的本性,会激励、强化感恩者亲社会倾向的出现。许多研究表明,感恩有利于亲社会倾向出现。例如,Bartlett,DeSteno(2006)的研究表明常常体验到感恩的个体会作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Peterson等人(1996)的研究认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产生感恩体验的个体更可能对他人做出亲社会行为。

4.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勇气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拥有更多勇气美德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更好,他们性情真挚诚实、乐观热情、富有感染力,做事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面对压力时意志坚定、不退缩、乐观勇敢地面对、冷静果断地应对。张睿(2011)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弹性高的中学生面临困难时敢于乐观地面对,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别人有困难时,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安慰和帮助他们,出现亲社会行为。也就是说,拥有更多勇气美德的中小学生心理弹性更高,社会适应性更强,容易产生亲社会倾向,具有实施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5.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智慧与知识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首先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中小学生很有洞察力、充满智慧,能够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他们更能够觉察他人的需要和意图,从而产生对他人的亲社会倾向。因为根据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对情境的解释和利他行为意图的确立,其中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起点。其次,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中小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观点采择(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把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或倾向)和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而许多研究表明这两者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高相关。例如,Moore(1998)发现控制被试的年龄因素以后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高相关。Rushton等人发现,被试的道德判断水平与他们是否参加献血、在超市购物中先让别人付款等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四、结论

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亲社会倾向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亲社会倾向的出现有促进作用。中小学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

参考文献

[1] Eisenberg N,Miller P.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Psychology of Bulletin,1987(101).

[2] Park N,Peterson C. 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寇,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4] 张兰鸽,张莉,寇,田启瑞.中学生完美主义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5] 崔杨.医科高职生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特点及关系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1(3).

第2篇

但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3] 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这项活动每届确定一个主题,既有鲜明的导向性、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一定的艺术品位,又贴近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思想感情、艺术活动实践相沟通,受到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欢迎。每一届都有大量的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浓厚的氛围。这项活动对于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书画活动,展示艺术才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遵照教育部有关课外活动的规定,这项活动强调学生自愿参加,不给学生增加任何负担。正是基于以上的情况,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对这项活动是给予支持的。

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的艺术教育有助于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一个人从小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给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艺术教育上舍得投入,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为使孩子今后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培土浇水。这正是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能够得到广泛支持、受到热烈欢迎的基础和大环境。

中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说到“美术”,当然要学习必要的技能技艺,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只重视“术”而忽视了“美”。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教育。

古人曾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这番话对我们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再说书法,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林语堂就说,“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中国的书法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书法讲究“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讲究风格精神和骨力气韵的才是上品,仅仅追求形态漂亮和实用价值的只能是下品)”,正是突显了书法的人文特征。

书画同源,都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就不仅是技法技巧的问题,还有学习文化、积累体验、丰富阅历、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的问题。艺术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重技艺而轻人文,不能在学科上有偏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的中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积累的最佳时期,要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完成学习任务,打好文化基础,同时通过学习绘画书法,引导他们在审美的天地间获得艺术的神采和创新的灵感。

“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孩子都是有待琢磨的璞玉,如何雕琢,如何切磋,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和民族之“器”,这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我们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初衷。

我相信,由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承办的这项活动,一定会得到全国艺术教育工作者和书画界专家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一定会在过去十一届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取得圆满成功!

第4篇

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系统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诵读经典,对青少年来说,就是扎根固魂的育人工程。8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铸造下一代的民族魂,开启青少年的人生梦,使“中国梦”在每个中小学生的内心深处慢慢生根、发芽。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优秀品德,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奠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中华经典古诗文,正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思想精华的结晶。2005年,我们精选诗文500多篇,编写出版《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丛书,免费配发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各学校制订了具体的阅读计划,每天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倡导推行,逐步变成学校和师生的自觉行动。一些学校还以经典古诗文中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为范本,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人数逐年增多,诚实守信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美德。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情怀,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扩容。开启人生梦,必须用蕴含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人文精神浸润青少年的心灵。针对古诗词能诵、能写、能画、能唱的特点,各学校创造性形成了背经典、写经典、画经典、演经典、践经典等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阅读课、书法课、美术课以及大课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阅读、练习书法、做韵律操、跳皮筋、踢毽子中时刻与经典相伴。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时常获得这种文化熏陶,他们的内心世界、人文情怀将变得更为宽广。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立标。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古诗文中了解“中国梦”,坚守“中国梦”,追寻“中国梦”,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我们利用经典古诗文诵读开展自信心教育,使学生在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的同时,唤醒自主学习、改变命运的热情。中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德育内容,在黑板上设立了经典诵读专栏,由学生自己搜集,每天更换、诵读,给学生以心灵的洗礼。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中国精神,为青少年开启人生梦蓄力。中华经典古诗文潜藏着深厚的民族情结,凝聚着强大的中国精神。我们不断拓宽诵读领域,挖掘庆阳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故土文化,编写出版了《我的家乡是庆阳》系列地方教材,免费下发给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小懂得爱国要先热爱家乡,创新必先建设庆阳,进而实实在在地追寻“中国梦”。此外,市教育局出资与庆阳广播电合开办“雅言经典”栏目,引领家长和社会关注经典、亲近经典,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根植在孩子的心灵里,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青少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诵读中华经典,是民族魂的传承途径,是人生梦的实现之梯。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启迪教育智慧,唤醒学生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积极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新行为规范把教育部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精神具体化了。我理解的新行为规范的价值定位是,依托北京古都城市、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和首善之区的教育优势,努力帮助、引导儿童青少年实现自身文化底蕴、国际视野和未来眼光的统一;注重培育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在政治信念、品德习惯、身心健康、生命价值、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关爱自然、善用网络等方面具备健康成长所需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有如下教育特点。

文化维度:

强化价值导向、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文化底N深厚是北京教育的优势所在。儿童青少年是在文化场中成长的,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次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了行为规范教育的价值导向、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1.突出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首善之区的文化力量与价值引领,把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提出的四个教育要求,即“心有榜样,记住要求,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潜移默化到新的行为规范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帮助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崇敬英雄模范、尊敬国旗国徽的具体行动中。如,第一条规定:“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崇敬英雄模范。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声音洪亮。”这种积极的价值引领体现了北京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2.明确了中小学生要热爱我国5000余年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850余年建都史的教育要求,要求中小学生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孝亲尊师品格。例如,在第一条中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第七条强调:“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健康,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外出和回到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第八条强调:“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行礼,主动问好。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同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知错就改。”

3.培育以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本的文化,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强自立能力和生命意识。第二条要求:“学习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学习方法,专心听讲,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科学探索。”第三条要求:“乐观向上,了解自我,有学习、生活目标。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第五条要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

4.新行为规范注重以文化人,强调北京市中小学生要具备现代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新行为规范注重积极、正向引导,尽量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少用否定性语言和表达方式,意图彰显正向语言的积极力量,营造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和谐德育氛围。如,第六条遵纪守法,第十条要求诚实守信,第十一条要求举止有礼,第十二条要求遵守规则,第十五条要求文明上网等,均以积极提倡为主。

国际维度:

强化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

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胸怀是北京居民的固有优势品格,也是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特性的体现。多次强调,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特别是国际交往中心的任务为首都未来发展设定了高远目标,也使首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北京具有中国首都和世界城市的双重属性,自信从容、举止大气、胸怀宽广、敢于担当是北京公民的城市性格。所以,这次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修订不仅基于我国、特别是北京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实践经验、特色的研究,也借鉴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重点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从中汲取了智慧。

新行为规范把尊重、包容作为重要价值进行强调,要求北京市中小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风范,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如第十一条强调:“尊重他人隐私,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在国际交往中真诚友好,大方自信。”

未来维度:

强化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眼光

第6篇

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以下简称"三棋")的活动。并通过三棋进课堂的教学活动,促进了中小学生学习素质能力

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棋类教育功能中小学生学习素质能力

棋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围棋、国际象棋、

中国象棋均起源于我国。1956 年,国际象棋与我国传

统的棋种―中国象棋和围棋同时被批准为正式体育竞赛

项目。三棋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三个棋种,是历史上最

为悠久的、文化底蕴的内涵最为深厚的,拥有爱好者最

多的体育项目之一。棋类运动是一项智力游戏和脑力体

操,具有很高的教育潜力和教育价值,其教育功能的重

要性不亚于音乐、艺术或诗歌等任何一项智力活动。它

是竞技、教育、科学、艺术、娱乐五者结合的结晶。因

此,棋类运动在国内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被称为

"智慧的体操","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一些大中城市

的部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就率先将三棋项目作

为试点开展起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与教学效果。将

棋类活动纳入学校课堂体系,科学的与学校正规教育实

际相结合的棋类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

生综合素质能力;同时通过普及与开展棋类活动,还可

以提高学生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传承棋艺文化,为中华

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人才基础。2001 年 2 月 23 日,教

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三项棋

类活动"的通知》。这两个权威机构联合行文并不是偶

然的,它是对三项棋类活动长期以来进学校、进课堂这

一智慧工程的肯定。如今,棋类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许多

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开展起来,这是因为"在学校

积极倡导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个性的塑造和

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方面普遍存在

三大不足:一是学习动力;二是学习组织能力;三是学

习毅力。原因的造成是中小学生只有学习的外在兴趣,

而缺乏学习的内在兴趣与学习动力。

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方面普遍存在三大不

足,分析产生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不是智力因素所造

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起了较大的负面作用。我们就棋

类运动科学而又独特的教育功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与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进行

分析与论证,以此帮助学生学习素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促进文化课各学科的学习。

(一)棋类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棋类活动给学生的思维等想法提供了一种有限制

然而又是多样化有的、主动因素多于被动因素的,形象

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活动领域和想象空间。围棋的

金角、银边、草肚皮;中国流;中国象棋的过宫炮、卧

槽马、铁门栓;国际象棋的 64 格棋盘区,32 枚棋子进

行厮杀拼斗,这三种棋的各种下法、各种战术组合方式

近似于无限多。在对弈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棋局变化,给

广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有待于分析比较的材料,这大大

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探索欲望。诸如中国象棋棋盘的楚河、

汉界;围棋黑、白棋子的鲜明色彩层次;国际象棋棋子

造型古朴生动、形象有趣,棋子和棋盘的色彩鲜艳、对

比强烈,和中小学生所熟悉的各种玩具、书籍及所喜爱

的饰物具有相同之处,故自然地唤起了学生和三棋的亲

切感,拉近了学生和三棋彼此之间的距离,喜欢学棋和 下棋,从而提高棋艺水平。总之,三棋从棋子外形,各

自的棋盘,直至棋文化内涵,对学生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和巨大的诱惑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三棋的兴趣,充分

调动其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

兴趣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学棋兴趣的增强,棋艺水平的提高,犹如给文化

课各学科的学习注射了兴奋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为下棋与学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有其相同的规律与

特点,其思维组合、知识点与知识结构是相通的,而且

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良好的学习动力,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地学习目的;

加之学棋所增长的不少见识,使头脑变得聪明,学习方

法的科学、自信心的提高,反映出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增

强,必定促进各学科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进入到一个全

新的领域,使其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二)棋类教育功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

进智力的和谐发展

学生参加棋类活动的学习与训练,在提高一个人

的智力方面,其功能不亚于音乐和美术。棋弈运动能使

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

6 种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处在良好的统一体中,在智力

各因素的组合下产生具有创造性的聪明和才智。因此,

棋类运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因为棋类活动对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的战略战术意

识和注重全局的观点,加强学生的科学性、计划性和灵

活性必定起着积极作用。所以,三棋并不是一般性的体

育竞技运动,而是一种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体育运动项

目。为什么说棋类活动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呢?

心理学家 L・瑟斯顿提出了智力因素的七种主要心

理能力(1)语音理解;(2)词语流畅性;(3)数;

(4)空间想象;(5)记忆;(6)推理;(7)知觉速度。

在三棋的对局活动中跟智力因素有关的至少有三项。[1]

是数在棋局进行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实力交换,究竟

该不该交换,交换以后的棋局对谁有利,这样的问题必

须用实力价值的观点来计算和分析;[2] 是记忆,在双

方对杀过程中,要不断回忆和联想与棋子有关的内容,

例如基本战术、杀法、回忆对方再开局之后的看法思路,

以便推断对方今后的走法等;[3] 是推理,这是棋类活

动与学生的这里发展最为密切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为在双方下棋程中,下棋者在每下一步之前都要根据

不同形式来判断对方将如何应战,棋局将如何变化,采

取什么措施来掌握主动权直至胜利。一个优秀的棋类选

手,是必须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的。实际上,这种推理

属于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棋类活动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如果说棋类运动是一

种竞技性的智力体育游戏,还不如说棋类运动是一种特

殊的思维训练更为确切。所以,在学校内开展与普及棋

类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三)棋类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的形成

学生学习三棋可以培养他们的正确的审美情趣,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有意义的价值取向等。棋类运动博大

精深的竞技艺术、极富人文色彩的文化内涵,都能陶冶

学生的情操,启迪他们向往真、善、美的心理。在我国

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同样的体会,许多中小

学里的"学困生",并不是因为这些学生"笨",智力

上有问题,而是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问题,是非智力因素起了较大

的负面作用。例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认真

用心,学习没有目标,不会科学与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和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中模仿机械成分多,

灵活性、创造性成分少,加之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

上课精神不专一,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学习依赖性

较强,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更谈不上刻苦与勤奋性。

虽然棋类教育活动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但棋类教

育活动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与遵循有关规则、感

悟人生哲理等方面,确实有着科学而又独特的教育功能。

实践证明,棋类活动进课堂,能使学生变得沉稳、冷静、

神情专一。同时在复杂多变的棋弈对局过程中,能培养

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专心的注意力、

综合的分析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辨别力、判断力、

应变力、创造力等,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宽松的

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学习专心、细心、耐心的

良好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这就为

今后的长期学习、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而又牢固的身心

能力基础。

三、结论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棋类运动科学而又独特的教

育功能有助于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智

力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改变和克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方面存在

的三大不足,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与普及棋类活动,在

课堂对学生进行棋类主题教育,调整学生心态,增强自

信心,由原本枯燥与烦心的学习,变成现在既轻松而又

愉快的学习,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充分享受

学习快乐的内涵,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主动与自觉学习、

科学与勤奋有效学习、顽强与刻苦钻研学习的人,由原

来"要我学"的"学困生"转变为现在"我要学"的"学

富生"。让学生成为学习兴趣富有、学习智慧富有、学

习习惯富有,一句话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学习素质能力富

有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锦源 . 浅谈桥牌运动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 影响 [J]. 体育师友,2005,(3)

[2] 李莉 . 论围棋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

[3] 李本华 . 有感于"象棋进课堂"[J]. 校长参

考教书育人(下旬),2005,3

[4] 白涛 . 启迪思维的金钥匙―浅谈棋类教学的

"质疑互动思辨训练"模式 [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18(2)

[5] 周仁政 . 浅谈学校围棋的教育作用 [J]. 贵州

体育科技,2004,(3)

[6] 谢军 . 国际象棋教育与发展儿童、少年智力与

非智力因素探讨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

[7] 周剑萍等 . 加强棋类活动,提高儿童心理素质

[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9

[8] 林峰 . 国际象棋教育―百校国际象棋进课堂研

讨会论文选集 [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 徐茂芬等 . 开展棋类游戏推进素质教育 [J].

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9

第7篇

一、体育游戏具有健身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一种比较综合的体育手段,因此它对身体具有比较全面的锻炼效果。小学生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采取适合他们身体发育所需求的各种游戏,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使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养成正确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如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身体姿势和活动方式(如竞赛法)等在游戏中经常改变,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他们判断时间、空间的本领,发展他们的判断、记忆和创造能力等。体育游戏中有大量的形式和内容适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因此,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游戏通常与竞争、比赛的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都是以最后的胜利为目的的。完成体育游戏的方法对最终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完成体育游戏的方法取决于小学生们的体力与智力水平。中小学生都愿意展示自己的体力和智慧,都希望比同龄孩子强,会使学生们产生激动兴奋、不甘落后的心理。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能使小学生们受到公平参加竞争的教育。

三、体育游戏具有娱乐作用

体育游戏的内容具有娱乐性,游戏本身的紧张、激烈、新奇、惊险,会给参加者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体育游戏对中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往往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欢笑。即使像“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这样一些传统游戏都可以使中小学生们乐此不疲。中小学生们在游戏中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可以给中小学生们带来欢乐,引起积极思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借助想象,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快乐和有趣的活动中领悟体育的基本技能,得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四、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游戏中为了取胜,在游戏规则要求范围内学生会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在体力中比智力,在智力中比技巧,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力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设计适合自己体能的游戏方法来取得获胜的机会,只要自己动脑动手,都有夺冠的可能。通过体育游戏可以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体育游戏“造句”,进行这类游戏不但能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由于体育游戏大多数是以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形式出现的,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会决定集体的胜负,而且游戏的伙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规定性的动作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学生通过体育游戏活动相互交往,能增加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增加学生们社会交往的知识和经验,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正确地运用体育游戏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

第8篇

从净化自然环境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进入2013年,大半个中国持续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切身感受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空气质量改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开始反省过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声讨引发雾霾的元凶。本文由收集整理

浓重的雾霾也唤起了人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为减少空气污染身体力行。据统计,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的燃放数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这从变少的鞭炮声中能明显地感受得到。

与自然环境同样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对学生而言,则是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学生的成长更多取决于家长和教师为其营造的教育环境。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品行和价值观念。

在数字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以新的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缔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分界越来越不明显的虚拟世界,网络成为学生们社交和娱乐的“天堂”,但这也为家长和教师带来了忧虑和困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能够营造出一种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景、感知学习物理环境、联结学习社区的智慧学习环境,为学生轻松、投入、有效的学习带来了无限可能。

如今,已有学者致力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构筑,以优化教学环境,重塑校园学习生态。本期,我们关注了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以及

学者们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环境的尝试与努力。

本期策划《现实呼唤变革——聚焦“数字原住民”的网络生活方式》对《2012年度北京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中的重要数据和结论进行了摘编和解读,以便读者对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本文由收集整理从而可以有目的地改善家庭、学校、社会与网络共同构筑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未来课堂:多屏学习空间》则通过对教室中多屏幕的合理配置与使用,营造一种智慧学习环境,以有效支持学生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

《stem教育对中国培养适应21世纪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启示》探讨了stem教育产生的国际背景、在美国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对我国技术、工程、数学、科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影响。

从自然环境的优化到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既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动力量,又能看到信息技术在改善教育环境、优化学习环境过程中的潜力和优势。

第9篇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等人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地区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有心理异常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尽管从总体上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一方面由于我国中小学生人口基数大,这样的比例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同时,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也可能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把这一比例与上个世纪50年代的5%。,70年代的7%。,80年代的13%J21进行纵向比较,就足以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加以关注的迫切性。

二、教育失误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家庭教育的不当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应是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对于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学校教育的失误应对其心理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因为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场所。学校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学校教育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功能发挥失调,教育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由于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的依据是社会与人,从而形成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的两种基本倾向,即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也应通过两种不同取向的功能实现其教育目的: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培育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发挥其对人才的选拔功能。

教育取向上过于功利的追求,导致了学校功能发挥上的失调,使得学校选拔功能的过分强化,而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难以发挥。由于学校升学至上的指导思想代替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其选拔功能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最需要道德认知培养的阶段,却遭遇了这方面教育的空白;让学生在充分展示与培养各自的禀性与才能的时候,却遭受着材,法,统一方向的铸模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本该洒满阳光的大地上自由快乐飞翔的时候,却过早地无情地被迫卷入了本该属于成人的激烈竞争环境之下,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除了学校拼命想要达到的升学率外,还有小部分学生己被扭曲人格,极大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师德缺失,行为失范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理论,学习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别人的行为表现获得,这说明了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给学生外,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长期而深远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决定和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发展,是自我概念,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靠教师的良好素质来完成。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构成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生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教师在这些素质方面的缺失,特别是心理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1.教师职业道德丧失、行为失范投射教师心理问题

师德是教师人格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然而,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逐渐丧失,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体罚学生、歧视“差生’、言行出格,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师生间的对立与冲突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从客观上可以认为是教师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下,对学生有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但主观上的原因除极少数教师是因本身素质差品质恶劣外,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丧失与行为失范其心理问题造成。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干群关系紧张,部分教师福利待遇缺乏保障等,对学生的体罚、言行出格、成了宣泄心理压力的出口而这些行为正是师德丧失的表现。

2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却少有人关注

心理学专家王加绵认为,教师在班级的心理场中占主动支配地位,中小学生心理不完善,极易从教师处受到暗示和影响,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可是,在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网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8699名教师历时10天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82.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9%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现代教育报》一记者曾通过网络查找并询问教育工会等相关部门,调查发现,教师心理咨询热线凤毛麟角。在北京,记者没有找到一条专门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热线,浙江的杭州、宁波等教育工会系统则开通了少数几条。专业心理咨询不仅价格不菲,工薪教师群体无法承受,而且还没有专门针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有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所在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0%16^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产生影响: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这说明健康的教师心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为他要通过这些‘同样的东西”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

(2)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正常确立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领导方式,还要通过自身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来建立与学生的关系。但是,如果教教育教学研究师本来就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从而造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就曾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学生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学生在学校主要通过老师的课堂授课来获得知识。然而知识的获得又与课堂气氛密切相关。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学生,会让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三)学校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薄弱,性文化教育缺乏

心理健康、法制与性文化知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适应;通过对法制知识的掌握,不但可以让学生懂法、守法、保护自己,还可以起着引导和防范的作用;通过对性文化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过好青春期,以便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因此应加强对中小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但是我国中小学在这二方面的教育都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观念落后,方法简单,在法制教育方面,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完全忽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遵纪守法观念的培养,使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法律知识极为贫乏,法律意识极为淡漠,出现不知法、不懂法、犯罪而不自知的状况。在性文化教育方面,由于无论是我国以前的教育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没有对性教育内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绝大多数学校都是避而不谈,更不用说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性教育课程,其内容也往往只停留在“性生理知识、性心理常识、性道德规范”的层次上,并未意识到性文化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然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小学生正是对性的好奇与探求时期,由于从正常渠道得不到正确的性教育,心中的困惑得不到解决,从而形成心理问题。

三、从学校存在的问题着手,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学校应平衡各类失调,为学生创造有活力的心灵成长空间

有些中小学里存在着各种不协调,如学校功能的失衡,校内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不和谐,校内管理者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不合作等,正是由于这些状况的存在成为滋生学生心理问题的土壤。因此,应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校的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学生有活力的心灵成长空间,最终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从事教育上作的奠基石,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长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加强性健康与法制教育

学校德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倾向,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要让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或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第10篇

关键词: 中小学课业负担 素质教育 对策措施 减负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整体质量的“顽症”,并逐渐成为制约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教育的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全新的教育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危害性,深刻领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一、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现状透视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即减负。讨论减负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学生的负担”。所谓学生负担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所承担的全部目标与责任。我国对适龄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定的、强制性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特性,因此,中小学生完成国家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减负”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而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减负的同时还要增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一再强调将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减下来,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某些学校甚至愈演愈烈。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许多学生早晨7点钟左右就前往学校,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有些还有晚修课程。

第二,学生作业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许多初高中学生每天作业量至少在2小时以上,毕业班学生的作业更多。如此沉重的作业负担确实令学生苦不堪言,有些学生甚至到晚上12点还不能完成当天作业。

第三,教辅资料和讲义多。目前学生书包里有名目繁多的学习资料,有的是学校订购的,有的是任课老师要求购买的,有的是家长给学生买的。如各种习题、教材同步训练与优化设计等。各种学习资料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拉杆书包”现象从侧面显示出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第四,考试多。考试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评估手段,但现在许多学校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考试名目众多,单元与章节考试、月考与段考、各种模拟考试及统考与会考等,考得让学生抬不起头来。特别随着年级的升高,考试将越来越多,学生的担子也将越来越重。

第五,培训项目多。许多中小学生周末忙于参加各种培训班,既有文化补习方面的培训,又有各种兴趣班。假期也不例外,学生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身心疲惫不堪。

第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心理负担重。某些教师将考试、课堂提问等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利用考试分数排名安排座位,对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讽刺、挖苦、责骂。学生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不少学生甚至出现紧张、焦虑、恐惧、逃避、退缩、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等现象,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

二、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表层原因,又有深层原因;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又有教育本身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除去众多学者与教师的研究所提到的现行学校教育体制、招考制度及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外,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忽视。

(一)名校崇拜观。

我们以往的高考教育一直都是“严进宽出”,“严进”构成了中小学畸形教育的总祸根[1]。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严重膨胀,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这一价值取向愈演愈烈,转变为对学生的过高期望值。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强烈的“名校崇拜”情节。长期以来,公众对于子女升入名校抱有狂热的期待,日益火爆的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是这一观念的产物。

(二)学历的压力。

现在社会上“唯学历”、“唯文凭”和“唯考试”的一元化选拔方式直接制约了孩子的成长模式,很多人把通过考试当成了发展个人前途、改变自己的命运、升迁晋级的途径,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迫使学生只能埋头于沉重的学业当中,以求得将来的金榜题名[2]。在各个单位的用人机制方面,只注重文凭、学历而不注重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只需要有较高的学历文凭,就能够较容易地找到好工作。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广大学子拼命地在考学的道上“挤独木桥”,逐渐形成争夺高分的恶性竞争局面,导致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三)传统观念的影响。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深深扎根于传统伦理文化中。这种思想折射到学校教育,就形成了读书人的苦学观。“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学习历来就被认为是苦差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知被多少读书人奉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应试教育”造成的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是科举制留下的后遗症,古代为了走科举之途不惜十年寒窗甚至白首而空归[3]。从学生的角度看,苦学才能求得学业质量的现象给他们带来了过重负担,而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分析,学校与学校之间以学生的平均成绩论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也使得学校在教上向教师加压,在学上向学生加压。而教师所承受的压力又再一次转移到学生身上。此外,家长对学校、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把所有的期望聚集到子女身上,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很多家长身上存在着,强迫孩子多学、苦学,逼使子女成才,这无疑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其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很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危害

过重课业负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无益,还对学校教学及教育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一)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学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影响了身体健康。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除了身体上的摧残,过重的学业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把学生逼得精神紧张,惧学、厌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造成心理失衡。过重的学业负担扭曲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失去了纯真、活泼、快乐的幸福童年,也使他们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生动、浪漫和朝气蓬勃,降低了日后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降低教育教学水平。

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育以获取知识为主要任务。它违背了教育规律,使广大师生整天陷于大量的重复性、技能性的讲解与训练中。过重的负担降低了教育教学水平,不仅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形成,还影响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和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阻碍素质教育实施,影响教育改革发展。

将应试教育简单地等同为考试,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让教育沦落成了一种工具——学生升学、就业的工具。这样的教育其实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压抑、摧残人,甚至是扼杀人。

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对策措施

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需要多方的协力合作,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义说,从目前全国发达地区有关学生减负的成功经验来看,坚持把健全法律法规作为规范办学条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4]。具体来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操作层面的对策。

1.改革教育管理

首先,必须理顺各部门的管理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及“管理真空”现象,实行统一管理。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管理社会化、社会管理统一化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保障。其次,在学校内部,也要对教学质量评估方式、教师工作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必须对评估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变封闭为开放,将以分数为评价标准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

2.完善课程设置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必须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该精简的就精简,该合并的就合并,该取消的就取消,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3.改进课堂教学

谈“减负对策”提的最多的就是“提质减负”,“提质”从何而来?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中,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会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还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其后的30分钟是一般学生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之前的7~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趋于衰退[5]。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自身的规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优化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教师在研究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指导学生怎样完成作业方面做得不够。由于有现成的练习册、作业本,又没有作业时间限制,教师留作业只说多少页、多少题,随意性很大。再加上重复性作业和惩罚性作业,使得作业量大一直是学生过重负担的主要成因之一。压缩作业总量,降低难度对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固然重要,但使作业变得更富有创造性、趣味性,从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更重要。

5.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过去教师要在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教师要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增强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让校长和教师变被动“减负”为主动为学生“减负”。诺尔研究发现,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教学效果的等级有显著相关;苏罗门等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与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6],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观念层面的对策。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除了操作上和制度上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外,人们的观念乃是“减负”的最后堡垒,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

在教育价值观上,应该明确人是教育的核心,最理想的教育价值是人的完善发展。不只看近期,更要看长远、看终身;不只看少数,更要看多数、看全体;不只看分数,更要看全面的素质。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指出:“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不要以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此为荣辱。”对待成绩,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教会学生用平常心看待,能客观地查找问题,寻求解决和提高的办法。这样,成绩才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7]。

在人才观上,要破除学而优则“才”的观念,不能认为只有成“家”才是人才,要承认每个人的素质潜能各异,各人成长的道路不同。用一个统一的“高分标准来要求、塑造每一个人,这既不科学,又失之公正。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改革评价制度和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有奔头、有作为。在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中,当其或多或少地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而不是教师的积极性时,才是更加有效的[8]。

总是,“减负”不仅仅是减去学生过重的负担,而且还要注意在减掉不必要的负担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技能,不能片面单纯地强调“减负”。

参考文献:

[1][3]宁本涛.“沉疴新疾”与“刮骨疗伤”——中小学生“减负难”还能“难于上青天”[J].基础教育,2011(2).

[2]李舒宇,温凤姝.影响中小学生“减负”的因素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3(02).

[4]龚正刚.减负决不能减质——省教育厅厅长王嘉义谈中小学生减负问题[N].甘肃日报,2013-4-1.

[5]汪刘生.现代教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第11篇

Ma Yongjun;Ma Hongwei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延安 716000)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武术散打在中小学校开展的情况,以及普及推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这项运动的健康发展提出可参考意见。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observation, survey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free comba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make availabl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is sport.

关键词: 中小学校 散打 现状 普及推广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free combat;the status quo;popularization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12-01

0引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然而,学校武术教育正面临危机,武术正在悄然退出体育大课堂。作为传统体育文化基础教育阵地的中小学校园,许多几乎处于“零武术”的尴尬。如何修复和巩固这一“教育链”已为有识之士所倾心。

1我国武术散打开展现状

随着少林寺主持释永信率武僧团的环球表演,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看中国功夫,学习中国功夫”的热潮。国内一些武林志士远渡重洋,到世界各地执教、办学校,使中国武术文化传遍全世界。尽管,武术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武术在学校,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学校园中开展的情况并不尽人意。

2开展散打运动的社会意义

2.1 传承中的地位近年来的大量相关调查显示:武术散打以其对抗性、体育性、民族性的特点,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发展心智、培养竞争意识等的作用,愈来愈被青少年学生所钟爱和接受。散打不同于拳击、柔道和跆拳道等搏击项目,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体现了传统医学、美学、兵学、养生学等多种学科内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少年强则中国强,关乎民生大计。中小学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民族智慧传承洗礼的重要阵地。能否抓好这一时期的国术教育,意义重大。

2.2 健身强体,培养竞争意识中小学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较旺盛的精力和较低的能力水平,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相互交错产生[1]。因此,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将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散打,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徒手技法的现代“再现”,是两人斗勇斗智、激烈对抗的搏击运动。其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追求成功的竞争意识、克服心理胆怯的坚强意志才可以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地发展。青少年经过一段时间散打的练习,成人以后,进入社会的竞争行列,将会更加朝气蓬勃而又充满竞争活力[2]。

2.3 民族自豪感的教化随着各国各民族的“零距离”接触,外来文化逐渐在冲击着民族文化的阵地。“国学思潮”彰显出民族意识的觉醒。小学教科书加入了“三字经”的学习,高等学府要求学生课外诵读古诗经典。这一切都在给我们传递一种信号,学校教育不能缺少民族文化的教化。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贯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儒、道、孟、法、墨等思想的融合体。在中小学增开散打项目,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在参与中释放自我、塑造自我、张扬个性。

3普及推广中的制约因素

3.1 散打整体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散打整体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中央电视台又是中国电视台的龙头老大,你可在每周看到直播的“NBA”、“F1”、“各国足球联赛”,美国NBA凡有赛事连中央台新闻节目也毫不吝啬黄金时间,总有播报。但你很难看到直播的一场散打比赛,连国内外重大散打比赛也很难在电视上见到。电视台应固定栏目,固定时间,介绍散打,直播散打比赛,以期扩大影响。将武术散打宣传成像NBA那样的大牌节目,也让外国人来竞相购买武术散打争霸塞的电视转播权。

3.2 许多中小学生对散打认识不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生更偏爱跆拳道。反观我们散打运动员穿着分不出到底是拳击或是散打,毫无民族特色。缺少吸引力使得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散打关注较少。甚至有许多青少年把散打运动误认为是拳击,掌握格斗技能或误认为是打架。

4普及推广的建议

4.1 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改革创新没有创新,一个民族的发展就失去了灵魂。坚持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现代散打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不断筛选,淘汰和发展而来,但毋庸讳言,在技术层面并不能真正全面反映出我国武术的技击特点,虽源于武术,但毕竟要沿着现代竞技体育要求的目标发展[3]。在中小学推广散打,就必须按中小学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同时考虑以后的发展,编制出科学的散打训练大纲。

4.2 加大政府的介入力度中华武术如何薪火相传,学校教育是最基本途径。但是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武术文化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重视,导致武术散打的普及和发展与学校教育脱离。在这种状态下,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3 加强宣传交流,把散打推向全世界散打真正走入中小学少不了宣传,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和配合,报纸、刊物、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广泛宣传武术散打运动,介绍有关知识,激发全国人民为武术文化的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4.4 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要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要特别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06.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01.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平台;青少年;中小学生科创;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51-02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集中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1]。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因此,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它的顺利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以创新教育为主,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外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手中来,通过政策导向与学生兴趣来实现创新教育。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接触科创、文艺、体育等项目,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在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因此,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教育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是,科创老师课外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指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3]。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4],通过搭建网上科创平台,使学生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使科技创新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网络创新平台的作用分析

网络创新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一座桥梁,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创新平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中小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感官细胞,产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想要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自己也动起手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的行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现能力及物化创造能力等。网络平台配有名师视频教程、机器人程序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创新平台中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不但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色并茂的动态教材,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非线性链接和灵活跳转。网络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从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展中小学生的创新实施思路

网络是一座为学习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的宝库。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任何资源,还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发现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浏览和查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动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构建网络创新平台

由于网络创新平台对中小学生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搭建了如下的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主要由赛事动态、科创教程精选、文件下载、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组成[5],每部分的功能如下:

(一)赛事动态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适合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下几十种,包括国家、省部、地市等举办的各级青少年科创、机器人比赛,乐高、慧鱼等公司主办的科创大赛等,其中以下两项国内最为权威:一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于网络平台,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大赛的基本情况与参赛注意事项。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指导学生参加哪个竞赛、怎样参加竞赛、怎样开展竞赛项目的研究。

(二)科创教程精选

联合机器人专家、科创指导老师,将其在教学中的录像汇总后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学习到科技创新教程。

(三)文件下载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下载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积累下来的科研报告、教学视频、文档和图片等,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我校老师的科研情况,使自己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得到参考和受到启发。

(四)成果展示

汇总大赛作品图片、作品视频,将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的视频和图片以及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也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以便学生借鉴。

三、网络创新平台的实现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搭建网络平台并丰富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框架的实施见图2所示。

(一)采用ASP语言设计创新网络平台

采用ASP语言开发打造创新网络平台,不仅仅局限于与HTML结合制作WEB网站,更重要的是能与XHTML和WML语言结合制作WAP手机网站,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浏览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

(二)制作指导视频

针对不同的赛事制作教师的指导视频,学生创新活动都存在机构制作、想法实现等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对其进行定期指导,网络平台汇总往届教师对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录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三)收集文档和图片

每次学生参加比赛,会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新思维、新创意记录保存,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总,并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或者图片,方便后来者参考和学习,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曹艳青.以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2011,(30):174.

[2]刘春元.网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2005,(04):47-48.

[3]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