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11:4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一、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诗歌之美表现在语言上朗朗上口,使人产生阅读的愉悦感,特别是那些讲究对仗、押韵的古体诗更是美不胜收,音乐之美、韵律之美流溢于诗歌的字里行间。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反复诵读品味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风格各异的诗歌对诵读的要求也是各有差别的,有的诗歌诵读起来要给人以慷慨激昂之感,如屈原的《离骚》;有的是柔情万丈,如李煜的《虞美人》;有的则是低沉舒缓,悲抑哽咽,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在诵读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诗歌,采用多种吟诵方式来提升诵读的效果,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诗歌的语言之美,提升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如食指的《相信未来》的第一、第二节比较适合集体诵读,第三节则适合个别诵读,最后又可以集体诵读。这样的诵读方式可以确切地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胸臆与壮烈的情怀。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则适合配乐朗诵,通过音乐的渲染表达出诗歌悲哀低沉或欣喜高昂的悲喜变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将慢慢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那种美将如春雨润物般,为学生的审美情趣注入鲜活的生机。
二、分析意象,领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它在诗歌中发挥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用。应该说意象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在我国优秀的诗歌作品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蕴含着共性的意象,它代表了诗歌的深刻内涵。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这样的意象,并借助对意象的分析让学生欣赏诗歌的丰富内涵。
比如在学煜的《虞美人》时,我就以词中两次出现的“月”这个意象展开了分析,提问这首词中为什么两次出现“月”这个意象呢?月亮这一意象在通常的情况下隐喻怀念故乡和亲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而今李煜笔下的明月在寄托了他思国怀乡的情感中,又多了无限的凄凉与浓浓的伤感。“流水”在诗歌中常常代表了一种对岁月逝去,人生苦短的叹息与哀愁,请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所表达的含义,才能使他们深刻地体味诗歌的内涵,提升审美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诗歌的审美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实践证明,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诗歌审美感,为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首先,运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由专业的播音艺术家朗诵的配乐配画的经典诗作,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比如,我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时,选取了名家朗诵的配乐配景视频,画面中呈现升国旗的庄严场景、奥运会的壮观场面、老水车、稻穗……将诗歌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形象地展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其次,运用多媒体扩大诗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诗歌的殿堂中欣赏到更多的佳作,汲取更多诗歌的营养。如在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诗人其他的诗词名作,如《七律・到韶山》《卜算子・咏梅》《七律・》等,让学生对的诗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受诗词中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之美的艺术概括和精神升华。
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创作展现诗歌美
“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充满装饰的诗歌,它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让你目瞪口呆,通过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余秀华的伯乐沈睿,用最真挚的话语述说着余秀华和她的诗歌。
写诗时我才是完整的
2015年年初,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病毒般蔓延”,余秀华被许多人熟知。这让她既兴奋又惊讶,没想到自己能被那么多人喜欢。紧接着,《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两本诗集又相继出版,余秀华感叹说:“没想到梦想能够成真。”
出版作品是余秀华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多年里,写诗的余秀华内心是孤独的,没有想要被人发现,没有想要被人熟知。孤独的创作,孤独的生活。而对于孤独,余秀华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只是写我自己的诗歌,不孤独是写不出来诗的,它是我心理的一个常态。”
1976年余秀华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区石牌镇横店村,她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先天性脑瘫,这让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给学习、工作、婚姻都带来了影响。余秀华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自己,没有向命运屈服,并一直不断地挑战自己。
余秀华说:“对我而言,只有在写诗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然而余秀华的创作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还在上学的时候,她就喜欢文学,各种世界名著被余秀华翻看过了很多遍,《悲惨世界》《呼啸山庄》《堂吉诃德》等都是余秀华所钟爱的文学作品。
2003年,余秀华收起游戏的态度,开始认真写诗。2005年,余秀华第一次将自己的诗用信封装起来,邮寄给《钟祥日报》,没过多久,诗歌就发表了。但她从不会把稿子给别人看,她说:“那里懂诗歌的人太少,而且我觉得诗歌是诗人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给别人看的。”“那里”指的是她的家乡,湖北省钟祥市横店村,余秀华很少跟邻居、家人们谈诗歌,“人家都不懂诗歌,你和别人谈这个,别人也会当个玩笑一样”。
余秀华诗歌的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此时,学会上网的余秀华也开始接触更丰富的网络世界,在其中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学习知识,当然,更偏爱的还是诗歌。余秀华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拥有了大量粉丝,成名后,粉丝一夜之间从200余人上升到2000人左右。这时,她知道自己会被更多人所熟知,然而真正理解她诗歌的人却并不一定很多。她说:“懂我诗的人,全世界可能只有一两个,写诗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
破茧成蝶
成名之后,余秀华本身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关于余秀华的诗,网络上有很多评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被人熟知与谈论。过人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然而成为焦点的余秀华同时也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余秀华说:“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这样会把诗歌给推到后面,把身体(残疾)推到前台,把苦难放在诗歌前面是不对的,本末倒置了。我不喜欢别人给我贴标签,‘脑瘫诗人’‘农民诗人’等,任何标签都有局限性,而每个人都是丰富的,写的诗也是不一样的。我不回避‘脑瘫’的事实,但希望人们更多去关注我的诗。”
2015年1月28日,有消息称“草根诗人”余秀华被选为钟祥市作协副主席。但在余秀华眼中,市作协副主席只是个虚职,而是否会利用自己这个身份为诗歌发展助力,她更是想都没想过。“我的生活仍然平淡。”余秀华说道,“我只希望我的诗歌能够越写越好,其他的我不很在意。”
摘要:席慕容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她的诗歌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并且她的诗歌里面包含着满满的故乡情。而祖籍为内蒙古的席慕容无数次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席慕容诗歌便凸显出了较为浓厚的草原文化。另外,席慕容的每一首诗歌都是有感情的,充满了人文情怀。
关键词:席慕容 草原文化 人文情怀
一、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
有一首草原歌曲这样唱到:“草原在哪里?草原在我的心里,草原在我的梦里。在席慕容的诗歌里,大家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真实美好,也让人们对草原多了几分敬仰之情。席慕容满载着对草原文化的深情与渴望,她的诗歌让现在心冷如铁的人们在很久以前曾经纯净如新月。内蒙古是席慕容的故乡,她曾经说:“内蒙古是我的故乡,我缺席了46年。她对内蒙古、对故乡的感情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份如此深厚的故乡情,让她在描写草原的过程中多了几分亲切、几分随意,让人们对草原文化多了几分别样的理解与感受。席慕容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这样写到:“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草原的美曾经令无数人倾倒,也让很多人对草原多了几分敬畏。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与其他诗人描述的感情不同,她似乎在构建一个一个的生命现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草原文化能够给她心灵的启发,让她的诗歌绽放生命的光彩。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还有几分与众不同的沧桑,就像一个从未受到保护的婴儿,看到的人们渴望去抚摸她、保护她。对于草原,席慕容诗歌中总是掺杂着淡淡的忧伤。她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草原,用美丽的诗篇向人们叙述各个角度的草原,让人们走向草原,拥有草原般的胸怀与灵魂。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草原永远不会消失,希望草原永存。对故乡的情愁,她用自己的诗歌这样叙述着,“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二、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席慕容的诗歌题材很广,内容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她写爱情、写人生、写乡愁、写随想,只要她想写的,她就都写。她的诗歌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让人们感动、流泪。例如,在爱情上,她用短暂绚丽、温柔缠绵、美丽动人的诗歌向人们诠释着“爱”,这样的“爱”给人希望,并让人们充满遐想。例如,《无怨的青春》中这样写道: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在《流星雨》中,她这样写道:“年轻的爱,原来只能像一场流星雨”她的诗歌温柔细腻,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人文情怀。在写青春的诗歌中,诗人席慕容时而感叹青春的短暂,时而赞扬青春的勇敢,时而抒发青春的惆怅。在席慕容的诗歌里,人们随着她的思绪飞扬,在青春与爱中思考人生。席慕容的诗歌不论从内容上还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都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她的诗歌情调温馨柔和,风格娇倩婉约。她的诗就像她喜欢的荷花,既鲜明又柔美,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恬淡,意蕴深长,洋溢着清新婉约的柔美情调。总的而言,席慕容的诗字字含情,皆有感而发,处处充满着人文情怀。席慕容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情真意切,温柔委婉,让读者如浴春风。她的诗充满柔情,但是柔中也有着刚强,让人们无可抗拒。例如,她在诗歌《白鸟之死》中,她这样写到,“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羽箭破空而来”,“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爱情如火山爆发,我就是火中的凤凰,超越生死。她的诗非常空灵,让人们感受到超凡脱俗以及灵动,在感受清新淡泊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里面深层的韵味,具有让人们无法抵抗的一种魅力。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还体现在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她的诗让人们感受到无可抵抗的美,温柔委婉,而且诗的形象感十分强。例如在她的诗歌《山月》中写到:“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山风拂发,拂颈,拂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华裳”这样一幅美丽清新的图画立刻映入大家的眼帘,皎洁的月光,柔情似水,明月照透的山林,让人感觉到温馨与甜蜜。最能体现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的诗篇大概是《影子叠上影子》,诗歌中虽然马路是冰冷的,但是心中涌动中的爱恋却是温暖人心的。“我来了站在这一边,影子默默地叠上影子”“任西风刮不走,任落雪盖不住”,这首诗歌让心灵与心灵进行自然的拥抱,不需要任何语言和行动,只需要静静的感受,静静的体会,就会看到风雨中屹立不倒的爱的雕塑。
尽管席慕容出生在四川,早年在很多城市漂泊辗转,但是她对家乡、对草原的情和对民族的爱却浓烈的像草原上的马奶酒,让人回味无穷。席慕容诗歌《暮歌》中写道:“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而黑暗尚未来临。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这是一个奔波和浮沉多年的流浪者对草原、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和人文情怀不轰轰烈烈,但是情真意切,让人们难以忘怀。当人们青春年少的时候,总喜欢在席慕容的诗歌中随意的畅想自己的人生,让人们在诗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情怀。席慕容的诗歌让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自己的青春岁月,让人们依然可以聆听自己的心跳声,感受生命的悸动。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不仅仅只是实体的土地,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她让人们在草原文化中感受到心灵的一方净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她用自己的文字,给人们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暖暖的底色。在她的诗歌里面,内蒙古草原是那样的神圣。在她的诗歌中,似乎有某种力量召唤流着异乡的游子,让人们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愫,也从原先的唯美转向了更加沧桑厚重的美。
参考文献:
[1]刘学云.席慕容诗文中乡愁情结及其表达[J].文教资料,2007年16期.
关键词:安妮;格律;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02-01
作为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安妮・布拉兹特里特(Anne Bradstreet,1612―1672)也是第一位在生前就将诗集付梓的女诗人。
安妮・布拉兹特里特出生于英格兰的诺汉普顿,其父托马斯・达德利是林肯伯爵的管家,由于从小就受博学多才的父亲的指导,加之可以随意出入林肯伯爵的私人图书馆博览群书,安妮具有良好的古典文学功底。安妮十六岁时嫁给了西蒙・布拉兹特里特,在1630年的“大迁徙”中,布拉兹夫妇和达德利全家一起乘坐“阿拉贝拉”号船抵达美国。安妮经常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诸写作,她对政治、历史、医学、神学等都有所著述。据称她的个人藏书多达八百多部,其中大部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这件事在“记1666年7月10号家中失火”一诗中有所体现。
1647年,安妮的姐夫约翰・伍德布里奇将其诗在伦敦结集出版,命名为《第十位穆斯在美国刚刚诞生》。后来该诗集经安妮增删修订后重新命名为《饱含机智和学养的若干诗》,在她去世后于1678年面世,其中包括著名的“致我亲爱的丈夫”和“沉思”等诗。
安妮的大部分诗着重描写宗教和家庭主题,以女性的细腻敏锐体验在诗歌中抒发对天国的向往和对俗世的热爱。她最著名的诗歌有“序言”、“肉与灵”、“记1666年7月10号家中失火”、“致我亲爱的丈夫”、“沉思”等。这些诗清新隽永,富含生活的乐趣,因此历久弥新,至今仍受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
一、诗的格律与韵律分析
“致我亲爱的丈夫”这首诗为五音步抑扬格, 也就是在一个诗行中有十个音节, 每两个音节是一个音步, 共有五个音步。每个音步里的两个音节中, 前一个是弱读音节, 后一个是重读音节, 称为抑扬格, 因而称作五音步抑扬格。这首诗两行押韵,形成了aa,bb,cc,dd,ee,ff的押韵格式。下面我们看看整首诗是如何押韵的。
If ever two were one, then surely we. a
If ever man were lov'd by wife, then thee; a
If ever wife was happy in a man, b
Compare with me ye women if you can. b
I prize thy love more than whole Mines of gold, c
Or all the riches that the East doth hold. c
My love is such that Rivers cannot quench, d
Nor ought but love from thee, give recompence. d
Thy love is such I can no way repay, e
The heavens reward thee manifold I pray. e
Then while we live, in love let's so persever, f
That when we live no more, we may live ever. f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里重复使用了“if/then”的结构,运用逻辑辩论来展示了作者与丈夫之间真挚的爱情。而在第二节里,作者放弃了在第一节的逻辑辩论,采用比喻的修辞来形容自己对丈夫无比炽烈的爱。“整座金矿”与“东方所有的财富”也难以企及作者对丈夫的爱。在诗歌的最后一节,作者又回到了第一节里辩论的口吻,得出了一个独特的结论,她和丈夫之间的爱如此之深,即使他们死后,他们的爱情还会一直存在。
二、诗歌的主题与思想
“致我亲爱的丈夫”是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爱情诗里颇为经典的一首。在这首诗里,安妮热情讴歌了自己对丈夫的爱。像安妮这样如此热情地讴歌爱情,在她生活的时代实属少见。
在殖民主义时期的新英格兰,男性作为社会的统治群体,掌控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著名的萨勒姆审巫案便是女性处于社会边缘且受传统习俗和男权势力压制的明证,十七世纪后期的马萨诸塞清教主义文化甚至把女性看作撒旦在尘世的同谋。
安妮珍视家庭之爱,婚后相夫教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妮甘为男性的附属,事实上,安妮在生活中十分勇敢,她提倡男女平等,敢于同歧视女性的社会偏见做抗争。萨勒姆审巫案因其对妇女的不公待遇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污点,安妮在生前并没有见证这一历史,但是她看到妇女在那个时代里处于不利的地位,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作为一位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诗人,安妮将自己的情感诉诸诗歌,在诗中表达了她对种种社会不公和性别歧视的不满,她的这种反抗意识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美国女权主义思想的滥觞。
总之,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的诗歌情真意切,富有魅力,这才使得她的诗歌在几百年的文学史中焕发出无限生机。“致我亲爱的丈夫”是安妮・布拉兹特里特一首非常优秀的短诗。它不仅在格律与韵律上非常完美,在内容上也有着深刻的思想。
关键词:《昨日之歌》;情感节制;意象
“五四”时,有为了提倡白话作诗而写诗的,有为了提倡民主自由的“五四”精神而写诗的,也有为了从诗歌的写作中表达自己零碎的思想。表一时之感触而写诗的。人们用诗表达真理,表现自我,表达内心。在这众多诗人中,冯至无疑是极少数能用诗获得内心表达与救赎的诗人之一。鲁迅在三十年代称冯至为二十年代“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也为冯至那幽婉柔和,音韵和谐极富现代意识又兼具古典美的叙事诗打动,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那么,冯至又为何能赢得鲁迅、朱自清等人如此的赞誉呢?主要缘于冯至写于1923年的诗集《昨日之歌》。冯至发表《昨日之歌》之时还只是一个在校学生,纯粹出于对文学的喜爱而从事诗歌创作。正因为创作时这样一种单纯的状态,加上生而拥有的文学天分,使他的诗集《昨日之歌》的诗界于大白话似的白话诗和严格追求格律的古典诗歌之间,表现出界于古今之间又不流于俗的独特的诗歌气质,这样的诗歌气质形成主要缘于《昨日之歌》创作中的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一、自由的诗歌形式与不自觉的情感节制相结合
“五四”前的古诗多由一事一物触发。情生文,文生情。但在情生文的过程中,严整的格律形式束缚了情绪的天然流露,诗人不能充分表达诗情,读者也不能充分体会其诗之情。冯至的《昨日之歌》则充分体现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实绩。大量口语方言入诗,音韵自由,打破古诗形式的束缚,这种自由形式的自觉追求使诗歌文情结合,情绪表达自然流畅。但是,正如新月派诗人所言,“如果只在感情的旋涡里沉浮着,旋转着。而没有一个具体的境遇以作知觉皈依的凭借。这样的诗。结果不是无病,便是言之无物。”这就是说,任由情绪泛滥会影响诗意的凝聚,诗也需要“情绪的节制”。
处于青春期而未脱稚气的冯至显然不会去刻意追求诗歌情绪的节制,但在《昨日之歌》里。我们又常常可以感觉到冯至在不自觉地追求情绪的节制。他常常在诗歌中运用客观叙述者的身份叙事以避免因个人情绪的直露破坏诗歌的含蓄。如:《绿衣人》用旁观者的口吻叙述一个绿衣邮夫投递信件的过程。表达对生命的关切和对未来的茫然与绝望。《晚报》通过讲述凛冽狂风中卖报童子卖报的遭遇,表达对卓微生命生存境遇的同情,在这同情中又多少带有自怜的成分。
在一部分抒情诗里边,情绪的节制还表现在意象的选择上,冯至在诗中故意选择一些与情绪相符合的清新、含蓄而又哀怨的意象,在情绪转化为意象,意象转化为诗意的过程中,延宕了情绪的表达,使情绪蕴藏深厚,绵延不绝。有人曾说冯至早期的抒情诗具有象征主义的倾向,这实际上就是借用意泉使情绪得以缓冲后的效果。如:《蛇》通过蛇这样一个冰冷意象对“草丛”的向往。表达内心对爱的渴望和追求,蛇其实就是内心无爱的意象化。《我是一条河》也同样如此。河是内心对生命热情,对爱情,对友谊的渴望。河的流向也就暗示着情感的流向。
转贴于
二、古今意象的混用
在《昨日之歌》中,冯至总有意无意地选择一些具有古典美学意味的诗歌意象,如:“月”、“泪”、“秋”、“夜”、“落花”、“暮雨”、“黄昏”等。在这众多带有中国古典美学情味的诗歌意象中又偶尔会进出一两个极具现代意识的意象。如“厨娘”、“牧歌”、“天堂的门”、“西方”等,这些极富现代意识的意象给充满古典情味的诗歌注入现代的诗意美感,于是,古代那些伤春悲秋的故事被不经意间转化成现代意味的情绪表达,诗中的情绪因古典悲情意象的渗入变得越发的伤感,这种伤感又通过现代意象的转化,转化成为现代人普遍具有的苦闷情绪。如:《初夏杂句》第三节:“恹恹地又度了一春,春已尽,自家还不知觉/夜雨潇潇/唱着‘所罗门’的牧歌可怜的牧童啊。就是羊儿,都寻也寻不着了!”前三行是古典的意象,如“春”、“夜雨”,语言也是极富古典诗意的,于字里行间逐渐透露出具有古典气息的伤感,从第四行起,“牧歌”这一极具现代意味的意象的加入,“所罗门”这一西词的出现极自然地使诗歌由古典的情景转化到现代情景之中。“牧童”带有诗人自我的影子,“牧童”的出现以及寻找的落空。诗歌中牧童寻求的悲剧性结局,使诗歌的情感由古典的感伤进入到现代的寻求无所得的悲剧情感之中,无意间用现代人的悲剧意识去解读了古典的感伤意境,这样,整首诗就表现出古典的感伤和现代的悲剧意味两种情绪,使诗歌情绪在古典与现代间很自然的转换。
三、浓郁的情感色彩与素朴语言的天然交融
关键词: 克里丝蒂娜・罗塞蒂 爱情诗 诗意感受
克里丝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1830-1894)是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先拉斐尔派诗人,著名诗人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ussetti,1828―1882)之妹。她性格内向、矜持,极重感情,曾两次坠入爱河,但都因虔诚的上的分歧而南辕北辙。她过人的才华,以及女性特有的敏感、多情造就了她的诗风除抒情与神秘之外,还弥漫着丝丝婉约与悲哀,并形成了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清丽、凝练、精巧、细腻、动人心弦。对宗教的迷恋又使她的诗清新空灵、超凡脱俗。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曾这样盛赞她:“你的直觉是那么准确、那么直接、那么强烈,它所催生的诗像音乐一样在人们的脑子里回响――像是莫扎特的旋律或是格鲁克的曲调。”(郭嘉,2009:235)
罗塞蒂的重要作品有《诗选》(Verses)、《新诗集》(New Poems)和《小妖精的集市和其他的诗》(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她写过许多宗教诗,但主要诗歌成就却体现在她的抒情短诗上,尤其是她表达爱情的诗作。本文旨在通过对罗塞蒂两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爱情诗的仔细研究和解读,再现她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她所流露的炽热的情感,她对爱情孜孜不倦的求索,以及她表述爱情的独特方式,揭示其非凡的诗歌艺术所彰显的诗意匠心。
一、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鸟儿
《生日》(A Birthday)是罗塞蒂久富盛名的一首爱情诗,也是她表达爱情,展现其爱情诗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饱含深情地写道:“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鸟儿,/居住在溪流的陡坡的上面;/我的心像一棵苹果树,/累累的果实把枝条压弯;/我的心像一只色彩斑斓的贝壳,/漂流在平静的海洋;/我的心比这一切都快乐,/因为我的爱来到我的身旁。”
细细品味,这一诗节洋溢着主人公满心的喜悦。她用一系列的诗歌意象传达给读者她那喜不自禁的心情。无论是鸟儿也好,苹果树也罢;无论是贝壳,还是别的美好的事物,所带给她的幸福都比不上来到她身边的爱人。鸟儿可谓自由飞翔,苹果树可谓果实累累,贝壳可谓色彩斑斓,海洋可谓蔚蓝壮观,而溪流仿佛在涓涓流淌……这一组组意象令人陶醉,使人心花怒放,然而这一切在诗人的笔下,依旧比不上爱来到身旁。对比之下,她的爱情、她的爱人才是她人世间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寄托、所有愉悦的源泉。在表现手法上,诗人除了采用丰富的意象以外,还运用了一连串工整的排比句,读来合辙押韵,如美妙的乐曲动人而又合拍,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在这一诗节中,意象符号的运用、浓郁生活氛围的描述、炽热情感的涌动在艺术缔结的广阔空间里得到了统一。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不但有客观上的元素,而且溶入了感情的元素;不但有理性的成分,而且有直观的感受,这就是诗意的想象。正如《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诗中鲜活的比喻,构成了诗歌命脉中的主要成分,这样的诗艺在《生日》中一览无余。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为了爱人的到来,她想象着要为心爱之人将一切都好好装扮一下,以自己最美的姿容和最怡人的环境迎接恋人的到来,于是,诗人又娓娓说道:“为我造一座丝绒铺就的高台,/挂上毛皮和紫色的饰品;/雕刻出鸽子和石榴树的图案,/还有长着一百只眼睛的孔雀;/用金色和银色的葡萄来装点,/再饰以叶子和银色的鸢尾花;/我的新生已经来临,/我的爱来到我的身旁。”
在后一节诗中,我们发现,在爱的滋润下的女主人公为她的爱人的到来所精心准备的一切实在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如同看见了那丝绒铺就的挂上毛皮和紫色装饰品的高台,又好像欣赏到雕刻师刻出的鸽子、石榴树和长着一百只眼睛的张开羽翎的孔雀,至于金色、银色的葡萄和银色的鸢尾花那更是引人入胜,美不胜收。各种色彩的“跳跃”使诗歌的感情密度在不断攀升,诗人通过对色彩的着力渲染促成了明晰的视觉性,也造成了读者心灵的震撼。
全诗最为独到和精妙的还在于最后两句,前面所有的内容都只是一个铺垫,虽然诗歌的题目叫《生日》,可上述诗行有关生日的字样只字未提。诗人直到最后两行才道出原委,诗人之所以欣喜若狂完全是因为爱情来到身旁,“生日”其实是爱情赋予她的新生,诚如诗人所言:“因为我的新生已经来临。”从而将自己对爱的憧憬、对爱人的期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爱来到身旁的欣喜刻画得入木三分。整首诗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对主题――我的爱来到我的身旁――的烘托达到了最,感人肺腑,也唱响了对新生命的礼赞。这种巧妙的构思和格局给读者带来的是意外和惊喜,更是一种由衷的钦佩和诗意的美的享受,也佐证了诗人卓越的诗歌艺术及表现形式。
二、不要为我唱哀伤的歌曲
罗塞蒂倾诉爱情的另一名篇是《当我离开人世,我最亲爱的》(When I Am Dead,My Dearest),反映了罗塞蒂爱情诗的另一种同样出色又风格迥异的特点。诗人用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的口气写道:“当我死了,亲爱的,/不要为我唱哀伤的歌曲;/别在我的坟上栽种玫瑰,/也不要栽种成荫的柏树;/只要盖着我的青青的草,/畅饮着雨水和露珠儿;/如果你愿意,你就想起我,/如果你愿意,你就忘了我。”
比较《生日》的欢乐颂基调,《当我离开人世,我最亲爱的》因为以死作为诗歌的主旋律,所以显得阴郁、忧伤与无奈。据说这首诗是罗塞蒂写给她曾经的恋人詹姆士・柯林逊(James Collinson)的,虽然两人情深意笃,然而因为信仰的不同,罗塞蒂依依不舍却又决绝地与他解除了婚约,这首诗便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爱情、对生与死的探求和对爱人的依恋。在这节诗中,诗人表白,在她离开人世时,她的爱人不要悲伤,也不要为她做什么,记得她还是忘记她,悉听尊便。玫瑰鲜艳,柏树葱绿,它们是爱情和永恒的象征,难道都打不动她的芳心?于是,诗人在第二节中交待:“我再也看不见柏树成荫,/也感觉不到雨露的滋润;/我再也听不见夜莺的歌唱,/述说心中的哀伤;/我活在昏暗的梦境里,/看不到日出和日落。/也许我会记得你,/也许我会把你忘记。”
原来,即使爱人奉上青草和露水,她也看不见;即使夜莺通宵啼啭,她也听不见;日出日落她也会浑然不知。所以,死亡将一切阻断,自己也许会记得爱人,也许也会把他忘记,因为她将无声无息地离开人世。
整首诗清新典雅,超凡脱俗,看似平淡却做足了功夫。首先,诗人用了“Thou”(你)、“Wilt”(愿意)、“Haply”(或许)这几个古朴的字眼,以表达对爱人的敬重;其次,巧用词汇构成头韵,如:Dead―Dearest;Sing―Sad―Song;Green―Grass;Shall―Shadow,从而营造出韵味十足的诗行,读来不仅合辙押韵,而且像抒情歌曲动人心弦地萦绕在读者的心田。表示否定的词Not出现了三次,No、Nor各出现了两次,使整首诗如同披上了拒绝、否定的外衣,既流露出面对死亡的淡淡忧伤,又表露出欲爱不能的无奈。诗中关键词的重复不断唤起读者重视,磨砺了语势,渲染了气氛。诗中平行对照修辞法的运用,比如:“如果你愿意,你就想起我,/如果你愿意,你就忘了我”、“也许我会记得你,/也许我会把你忘记”在结构上构成对仗,在文字上形成对照,读来朗朗上口,叫人难以忘怀。
细细斟酌,到底是“记住”还是“忘记”,诗人在诗中劝说爱人放下这段情感的同时,自己却难舍曾经的缠绵。最后,诗人告知人们要看破红尘,生命本身就是生死轮回,解释了自己因对上帝的忠诚而舍弃情感的豁达和恬淡,但同时又用自然界的草木、花卉、雨露、夜莺、日出、日落来转达自己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淡定。对宗教的奉献使得这首诗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幽幽天国的雾气。尽管“我主”、“苍天”、“上帝”这类的字眼一个不见,但是,在遐思中,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空灵的仙子飘然升空时,轻轻煽动着羽翼。全诗没有一丝说教的成分,然而神的灵光好似就在眼前。以理感人,以情动人,这便是罗塞蒂的过人之处。由此可见,罗塞蒂的爱情诗有着非同凡响的表达方式和许多诗人无法企及的艺术特质,从而拓展了其爱情诗的深度和广度。
三、结语
对宗教狂热的信仰,对爱情过于完美的追求,以及爱情的挫败和幻灭使罗塞蒂的爱情诗既脉脉含情又哀婉动人,既平静如水又激流涌动,“具有双重张力:虔诚宗教下的爱情企盼,清寒自制里的热情奔放。这种看似矛盾实质统一的诗意境界,才是她真实的精神与诗歌风貌”(傅守祥,2003:155)。
罗塞蒂通过种种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写就的爱情诗堪与她那个时代任何一位诗人的诗作相媲美,也是其诗歌成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用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话来说:“在英国女诗人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名列第一位,她的歌唱得好像知更鸟,有时又像夜莺。”(郭嘉,2009:238)
参考文献:
[1]郭嘉.英美诗歌精品欣赏[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徐翰林.最美的诗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摘 要:王小妮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写作姿态,这是诗人独具魅力的精神意味通过诗性世界的建构而形成的一种“自在之美”。自然天成的内在品质、本真挚爱的诗意情怀和自由凝视的审美姿态是领略其诗歌“自在”之风韵的最佳路径。其“自在之美”的世界无疑证明诗歌可以超越一般的审美游戏而成为人类精神存在的一种引领。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人的中坚,王小妮可能是那一代诗人中惟一还在坚持诗歌写作的女性。而今,她作为诗人的“身份”是无法用哪一个名词可以简单概括的。她以内心对世相的敏悟为写作自由度,从不受外界影响而刻意改变什么;她拒绝做明星似的诗人,从不在喧嚣的话语场域闪现身影,她将沉默的声音和低调的行为转化成诗歌写作的韧性和耐力,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写作状态。在个人心情与日常生活互为容纳、相互分享的境界中,诗人把对生命本体的领悟分解为“人性美”的因子,通过诗性世界的建构,将其变成提升自己和人类的“精神事实”,凝成独具魅力的精神意味,进而创造一种包容时代生存和个体生命活力的存在之美。而从王小妮的写作姿态和人格素养来分析,这更是诗人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存共振而成的“为我”的“自在之美”,是她将“个我”的、“自在”的美的质素与作为诗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机能高度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品与诗品的自然渗透,是情怀与诗意的相互凝结,更是心灵与艺术的自由放飞。
自然天成的内在品质
作为诗人,王小妮是从自身的“生活覆盖层”①出发,找到了一条心灵与诗歌对接的诗意路径,进而建构起具有“自然”风韵的诗性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人不是在居高临下的诉求和想象中抒绪和情感,恰恰相反,读她的诗有如把酒临风,可以直接聆听诗人生活的节奏和旋律,洞悉诗人心神的品质与格调。她“一日三餐/理着温顺的菜心”,她“像随手打开一缕自来水”顺其自然地“一呼一吸地活着”。诗人对生活磨难和际遇嘈杂过滤之后,将所有可以舍弃的都毫无保留地舍弃,只“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寻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而放弃现在的价值的体味和创造”。这种把玩“现在”的真功夫是诗人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正是多年出乎本性的生命体悟与情感锤炼,使诗人所追求的生活质感与精神操守伴着她的诗歌款款步入新世纪。如《十枝水莲》(组诗)般散发出自在之美的光晕:
猜不出它为什么对水发笑。//站在液体里睡觉的水莲。/跑出梦境窥视人间的水莲。/兴奋把玻璃瓶涨得发紫的水莲。/是谁的幸运/这十枝花没被带去医学院/内科病房空空荡荡//没理由跟过来的水莲……不是个平静的日子/军队正从晚报上开拔/直升机为我裹起十枝鲜花……水莲花粉颤颤/孩子要随着大人回家。
这首《不平静的日子》一开篇,诗人的疑惑就是基于对大众欣赏鲜花习惯的拒绝。诗人赋予植物水莲以人的意识,为“跑出梦境窥视人间的水莲”而遗憾、叹息,“流水出复入,苔华载沉浮”,水莲花美丽的生命将在装饰、慰问的礼节中黯然消色,这种实用价值是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短暂功利。“没理由跟过来的水莲”何尝不是爱好浮夸、追名逐利之人的欲望写照:世间人常为某种不切实际的利益和虚幻的功名而改变自己,希望能有意外的收获和灿烂的惊喜,然而这些外在于心灵本质的物化追求究竟“是谁的幸运”可以真正拥有的呢?面对欲望所引发的“不平静的日子”,人何以不选择自然的心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像“孩子要随着大人回家”一样合乎生活的自然逻辑。由此,诗人追求自然的心态和品格跃然呈现,不言自明。在另一首《水莲为什么来到人间》中,诗人透过水莲花的另一“姿态”,从时间的维度思考人类对生存态度的选择:“花不觉得生命太短/人却活得太长了/耐心已经磨得又轻又碎又飘。”在生活面前人经常会失去耐心和沉静。那么,我们“怎么样沉得住气/学习植物简单地活着”呢?“像导师又像书童/像不绝的水又像短促的花”,结尾的表白既是诗人自己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智性选择,也是对人们发出的一种理想心态的吁求。水莲的独处与默守,水莲的简单与宁静,其实已成为诗人自我鉴照的“镜像”,一个本真的自由境界在诗人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审美态度中生成。
王小妮自然天成的品质追求,还在于其将平淡的生活和高致的品格凝结于创作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这是诗人确认精神价值的生活定位和捕捉诗意感觉的审美能力的升华。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远离功利生活和诗坛纷争的诗人,在庸凡的生活中以平淡至极的悟性反思激活了高妙的诗意,那么,在新世纪,她诗歌所拥有的智慧光泽和悠远诗意则完全是因其不断升华的审美趣味而赢得的。女诗人以简致的生活态度和高致的品格追求为创作的精神元点,以走向祖国家园为捕捉诗意的提升策略,画出一幅极具动感的诗意交通图。《从北京一直沉默到广州》《在夜航的飞机上看见海》……还有组诗《在雪天去山西》《滇桂黔记》等,缪斯的世界鲜活地动了起来,犹如一只自由的大鸟“能飘飘浮浮飞向很远,也能踏踏实实落在谁也插不下脚的峭壁上”②。诗人的创作似乎跳出了自己的生活,但这实在是她生活内质和精神韵味的丰富与提升,诗歌渐渐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生命气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诗人大都从身边的事物和具体的行为情节中寻觅生活的本质和问题的真谛,而到世纪之交的《我看见大风雪》《荷塘鬼月色》《月光白得很》等作品,可明显感觉到,诗人已在四时转换、风物山川、宇宙星空的“自在之美”中努力体会贴近生命本真的微妙感受。其源自主体本性的生活质感和精神纯度使诗作的意蕴更是浑然天成,多姿多彩。
自然天成的内在品质还验证着王小妮把持本性的韧劲与耐力。本性使得诗人拥有挚爱的情怀,韧劲与耐力又支撑起她熠熠动人的诗歌情感空间。在王小妮本真挚爱的诗情面前,我们将再次体验到感动和澄明。
本真挚爱的诗意情怀
可以说,吸引王小妮写作的并不是别人说“好”与“不好”,相反,她是凭借写诗从中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诗在她这儿更多地意味着生活的味道和质量。或者是,王小妮的诗歌其实就是对自己全部经历的诚挚感谢,是她抛开诗艺的炫耀所进行的原本而真实的心灵敞开。
在以日常生活情景入诗的《我妈在电话里说话》,诗人以白描的笔法将相隔千里的母女对话写进诗歌中,“我妈说了,又下雪了……过一会她又说雪停了/没事儿了”。浓烈的亲情被诗人用轻描淡写的诗句做以冷处理,每一句诗都看似波澜不惊,却犹如遥远路途中那渐行渐近的声响,愈来愈惊起人心灵的痛感,这渐渐包围过来的彻骨的痛,终于在诗歌的最后凝结,“我放下电话/眼前全是白的/我的雪一下子全部落了地”。在不是询问的平静叙述中,母亲既掩饰了自己的孤单和对儿女的思念,又报了平安——“没事儿了”。但母亲哪里知道,电话这端的“我”虽然只是倾听,但她的每一句话都刻在了“我”的心上,噙不住的泪水簌簌落下,就像故乡弥漫着的大雪。这更是“我”思念母亲之时内心的巨大隐痛,因为一个不愿意说出的不祥预兆——“从此以后也许真的没事儿了”——凝冻了“我”的心。至此,诗人本真的情、诚挚的爱,不需多余的议论,因为诗作本身就在验证着诗人自己多年前的论断,“在最平实的语言里含着多少东西,是一个诗人的本事。生硬死涩的,总不是纯净的艺术。外在的东西像过期唇膏,能打扮一个人几小时,却不可能使一个人内心豁亮”③。
伴随王小妮世纪初诗歌内质的丰富与扩大,将真诚、博爱的心怀转向对底层世界的关注,更是诗人精神流量中撞击人心的一环。经她观察的《背煤的人》是个“漆黑的驼子”,“他的眼睛受不了大明大暗/成了一对木珠”,在目睹命运回馈给背煤人欲哭无泪的生存麻木中,诗人内心被震撼了。王小妮对个体生命的观察大都是将其放在具体生活的布景中,以自己博爱宽广的胸怀、真切质朴的情感、敏锐精致的思考行走在字里行间。在2005年创作的《乡村十首》中,诗人以一种松弛、和缓的心态,把从不同视角介入的观看行为凝定于乡村生活的细部场景:矮小的耕田人和他的伙伴“好像犁的前后两个亲兄弟”;摔倒了的老太婆“在树影的迷乱里鹅一样大笑”;还有那个在晚上“护着那油灯飘摇出门的人”……诗人的目光在乡村世界里徜徉,用怦然心动的感觉捕捉着个体生命雀跃的存在,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矫情的抒发,大地的养育之恩、人畜的亲昵情分、乡村人行为的爽朗豁达与性格的执拗倔强,似乎都在诗人气定神闲的目光中悠然自得地呈现出来,自然的爱的情怀在乡村神奇、美丽、质朴、坚韧的光影中获得增容。
作为一名女诗人,在新世纪的诗坛上,王小妮既不经意而又十分有耐性地坚持着女性生存的本真。诗人拒绝加入躯体写作潮流,弃绝跟随和套用西方女性话语,恰恰是这些“因子”扩大着王小妮的“光晕”,因为“王小妮性别意识的‘浓淡相宜’,构成她某种悖论式的巧妙平衡”④。在她的写作实践中,女性书写、母性书写也构成其诗意的丰富景观。但诗人不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看待生活、选择生活,而是从生活本身出发,在性别对立视野之外,展现女性丰富的人性品质。《南下的交通工具》便是诗人从自我的生存境遇出发,自内心体验源源而来的女性叙说,“北方大雪的晚上/把我的心一分为二”,因为“我的儿子在火车上”,“我的丈夫等待别人让他起飞”,只留下“我空空地站在夜里”,离别的意绪犹如“雪落大地”压在心里愈来愈厚重。在日常描写中融入了女性特有的生命韧度和情感温度,透过诗句我们可直达诗人内心的真切情境。
自由凝视的审美姿态
在诗人世纪之交的诗作中,我们总会读到“我看见……”一类句型的诗句:“我看见日月/把安详的光扑撒在地面”(《悬空而挂》);“我看见南面的海/呼叫着”(《台风》);“我不愿意看见/迎面走过来的人都白发苍苍”(《我看见大风雪》)。我们说,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每个人都是自己时代与人生的承担者,而写作正是承担的一种见证,这种见证也体现了写作者理解世界的方式。王小妮正是通过“看”把写诗作为自身存在的基本证明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但诗人的观看绝不是从日常生活实用目的出发的那种最为初级的认识活动,它是诗人站在诗学高度对主体自身获得艺术自主性过程的深刻领悟。因为从诗学的角度来理解,现实中任何人的观看都是在一定的场域内进行,观者的观看一方面要受到观看环境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观者自身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到艺术与商业、政治及文化的关系等许多非艺术因素的干扰和诱惑。这种现实性的场域使得观者在艺术场域中的自主性受到极大挑战。这种挑战决定了诗人在把“观看”作为一种积极探索世界的工具时,在艺术场域中更要积极进入一种相对的自主化过程。诗人尽可能祛除遮蔽在主体自身和来自客体条件的双重局限,以充分自由的状态去“看见”世界,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判断并穿透各种视像的表征,用心灵的智慧揭去蒙于其上的面纱,以此达到“对不可见之见”这一观看的诗学所欲追求的最高目标,使主体在情感、精神和尊严等方面获得更充分的自由。以《华山积雪如淡淡的胭脂》为证:
是什么质地的绸缎迎面陡立/是什么人/敢把感觉放到那么高。/我发现华山原来是一座女山/我以为我看见她/其实只见到淡淡的化妆品……有人总想给坏心情涂一点脂粉/让它也好看起来。//想在雪天接近华山多么难/悲伤也自然露出了它的高傲……她让我们看见了悲伤的了不起/让我们空下来慢慢怀念。
诗人作为审美主体所独具的直觉和敏悟,使华山具有了人格化的魅力,并以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引导着诗人主体的审美体验,自觉的审美态度应运而生,使诗人在对客体华山的“观看”中运用“距离矛盾”的审美原则进入了艺术自主性的场域。一方面,诗人除去了世间饮食男女了无生趣的观赏目的,使积雪中的华山美景得以超出常人的需求和目的范围,以独到的审美眼光在观赏层面与客体华山相分离;另一方面,在对华山审美凝神的冥思观照中,诗人又与其相融进入一客观、超然、自由的审美境界:人世间女性的悲伤似乎总是缠绵悱恻,将悲伤隐藏起来,是大多女性面对悲伤而采取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救助,而积雪交融的华山的姿态犹如一位女神,其高傲而富有生命感的气质静静氤氲着诗人的心魄:我们不能阻止悲伤的降临和掩饰,但我们可以学会将悲伤的感觉“格式化”,像那座“叫华的山”一样将悲情置于心灵的最高处欣赏、化解。艺术自主性的充盈使诗人始终保持着自由凝视的审美姿态,最终从对一己之悲伤的关注升华至对人类共有的精神悲情的关怀。如果说,性别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诗人的“自由凝视”,但恰恰立足性别的视角,诗人又挖掘出生命中总是被常人误读、埋没的精神因子,在最终意义上又超越了性别,这仍是其身心摆脱现世语境的同化而创获的一种自由,是诗人帮助他人在精神的困惑中走向自救和超越的一种引领。
众所周知,二十多年前,年轻的王小妮与“大名鼎鼎”的朦胧诗人们一起容身于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的潮流,以他们特有的激情和表达方式为新诗写作开启了富有成效的创造空间。而今,朦胧诗的风华岁月已染尘埃,在颇具革命热情和运动性质的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发展历程中,王小妮对诗歌一如既往充满默默的温情,其写作进入一个非常自由和快乐的境界。在诗人用自然、本真和自由建构的“自在之美”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通过诗人个体的感受、记忆和琐碎的日常经验完成的,正如王光明所言,“诗从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回到个人心情和与心情联系最紧的日常经验,不只是经验和诗歌题材的解放,也是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精神放松的表现。这不仅对王小妮本人,而且对中国诗歌都有不可小觑的意义”⑤。“重新做一个诗人”的选择,使王小妮新世纪的诗歌具有了自省和救赎的双重精神意味,其忽视诗人的身份而看重诗歌本身,决定了她只能在诗坛“边缘”把持着这种精神,但与那些在“中央”快乐舞蹈的诗家们相比,诗人“边缘”的无声行动所产生的力量却是质地纯粹的,永远值得期待的。
①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② 王小妮:《半个我正在疼痛》,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 王小妮:《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诗歌是轻便的小武器”
本届书博会的“主宾国文学之夜”是在北京798艺术区内举行,刘震云、舒婷与韩国作家黄哲Q、黄东奎相聚一堂,互相用本国语言朗读对方的作品。
舒婷朗诵了韩国著名诗人黄东奎的作品,不过要她朗读自己的作品,她便赶紧推给了台下的读者,为了怕读了自己作品的黄东奎老师觉得不够尊重,舒婷赶紧解释道:“要读自己的诗,实在很难过,现在不大喜欢我年轻时候的东西。”
谈到当年写诗,舒婷打趣道:“因为我识字不多,没什么文化,不像刘震云老师可以洋洋洒洒地一写就是几百万字。刚刚读了我的诗,大家都知道,我用字用词很通俗,小学四年级就认得了,就可以读懂。”开罢玩笑,舒婷也不忘严肃地给出答案:“对我来说,诗歌是轻便的小武器,用着顺手。同时也是我的梦想。”
黄东奎在韩国是非常受喜爱的诗人,而谈到为什么写诗,年过七旬的诗人打趣说:“我年轻时候的梦想是想当作曲家,可是发现自己五音不全,虽然不是完全跑调,但也小小的有些不全,所以只好放弃作曲,选了跟音乐相通的诗歌。”
“诗的热潮不再是浮在表面上”
在与读者交流的环节,有一位读者的提问非常有趣,“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两个人喝高了打成一团,回头起身,可能会说一句,‘兄弟身手不错,想必诗写得也好吧?’不过现在,诗歌好像不再像当初那么流行了。我去应聘,老板问我有什么爱好,我都不好意思说喜欢诗歌。”
面对这一问题,几十年拒绝接受采访的舒婷却立场鲜明地当即反问:“说上世纪80年代诗歌繁荣,您看到了吗?”
随后舒婷反驳了读者的观点,“现在的诗歌也很发达。诗歌的刊物有几千种,在民间,有大量的诗歌节,每天都有一个诗歌节在举办。只是诗的热潮不再是浮在表面上,上世纪80年代诗歌热的时候,可能一个诗人写了一首好诗就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可能还会收获爱情,太酸。现在求职,就像你说的,可不能跟老板说喜欢诗。所以诗歌正常化了,沉淀了下来,诗歌以外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才越来越接近诗歌本身。”
“诗歌在韩国也处于期”
说到诗的流行,黄东奎谈到诗歌在韩国的情况:“我很庆幸,诗歌在韩国从来没有低潮过,只要有一本诗集出来,就能卖个一万以上,要知道韩国只有4000多万的人口。在韩国有150多种诗的书刊发行,所以诗在韩国没有低潮,这可能在全世界也是很独特的,《三国志》上提到我们的民族说喜欢歌舞,在韩国走上一条路就能看到两三个练歌房,我想歌舞正是诗歌的基础。不过这样的流行,可能使诗低俗化了,或许这也是我们的不幸。”
关键词: 克罗斯蒂娜・罗塞蒂 爱情 诗歌
克罗斯蒂娜・罗塞蒂(1830-1894)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拉斐尔前派女诗人和虔诚的盎格鲁天主教信徒。她的诗歌主题涉及爱情、自然、幻想、死亡等,她还创作了一些儿童诗歌、祈祷词和散文。[1]她的诗歌轻灵、飘逸而又忧愁、伤感、洗练、隽永,富含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一、对于尘世之爱的悲观想象和天堂之爱的虔诚向往
诗人被人们称为先知,他们用敏感的心灵去洞悉世间种种,揭示生命的真谛,克罗斯蒂娜尤其如此。年幼的她对女情命运有独到和犀利的见解,然而超乎我们想象的是十三岁的罗塞蒂就对爱情持一种悲观的态度。这种情感在她1843年创作的诗歌“爱情与希望”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这首诗中,说话人谈到了爱情和实现它的可能性的问题。诗的第一行以一种令人沮丧的口吻明确地告诉读者“爱情永远存在于天堂”,而世人只能无助地空期盼,却得不到它,正像诗歌中提到的那样,“那是希望无法踏足的地方”。在这里爱情与希望被截然分开,似乎人世间爱情的实现只是痴人说梦,颇有杜甫《赠花卿》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意境。接着在第二节说话人又点出:
爱于心灵最深处根植,
它不会终止,
即使当生命的血液喷涌,
我们感受到它的多情,
从那才下唇边,
又上心间的名字。
在外部世界,爱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可是任何艰难险阻也不能熄灭在心中熊熊燃烧的挚爱与激情。本诗节逼真地描绘出了一个失恋者的微妙的情感:表面上对爱侣避而不谈,然而在内心深处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关于爱人的记忆。进而在诗的最后一节,说话人强烈地肯定了爱的永恒,并向世人宣布她将和爱人:
飞升苍穹,
希望虽然应该放弃,
甜蜜的爱情将得到永生,
因为天堂那完美的爱与福佑,
将是我们的宿命。[2](第83页)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世间的爱情无望了,但是诗人寄希望于天堂的爱情。
二、对爱情性质的认识――多变与短暂
如果“爱情与希望”强调的是人世间爱情的渺茫,把实现爱情的希望寄托于天堂里的幸福,罗塞蒂的其他诗歌则表现了爱情的无常、易逝。理所当然,悲伤和无助代替了欢快和乐观的语调。在“短爱”中,爱情被拟人化了,成为了一个恋爱中的少女,温柔、可爱,天真、纯洁。然而,尽管她可以在晴朗的夏日里如花般绽放,但是她只能在自己的闺房中蹉跎青春,就像花朵纵然美得无以伦比,可是“隐藏在人迹罕至的泉边”也是惘然;虽然她的温柔如春风般温润,但是没有爱人的关爱她只能“在低矮的树丛中叹息”;虽然天后能统治一切,但是她只能是默默无声的。更糟的是,即使是在闺房中的“花朵”、隐藏的“泉水”、叹息的“微风”和无声的“天后”也无法逃脱香消玉殒的恶运:
而晓风的温柔吹拂,
也常常伴有瘟疫袭来,
流水也会被沾污,
在奔腾入海之时,
花儿必定会快速凋零,
爱也只能存活一天而已。(第84页)
在这首诗中爱的拟人化、花儿等意象,和现实的爱情交织在一起,并在不知不觉中互相转换,以自然事物的易逝来比喻爱情的短暂。在看似简单的诗句中,不仅向读者展示了爱情的这一性质,而且也体现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过着非常被动的生活,她们不可以踏出房门,唯一能做的是一边消极地等待爱情的到来,一边忍受着生命在叹息中枯萎的无奈。然而爱情的到来却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在短暂的甜蜜之后是永恒的消逝。
正如批评家杰罗姆・麦克甘说的那样,克罗斯蒂娜・罗塞蒂“是十九世纪英格兰最难以琢磨的女性”[3],在她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女性情感的真切描述,并且也体现出其个人思想的矛盾和辩证性。一方面她在诗中强调人世间的爱情是无望的,短暂的,另一方面又对在天堂中实现永恒的爱充满了信心。在诗人看来,尽管爱情是易变而短暂的,但是它仍然值得歌颂的。例如在“博爱”中,说话人勇于直面和接受爱情的短暂,以及其它美好的事物的易逝,并且赞颂那昙花一现的美丽。然而,即使是在美必然消亡的“凄凉的世界”中,说话人却始终坚定对爱的信念:
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死亡,除了爱,
因为信仰和希望将在上帝的博爱中融合。(第84页)
这里罗塞蒂转而向求助为诗中的说话人寻求慰藉。
三、“爱情”――对爱情的想象性理解的形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五行,却已集中地体现了她对爱情意义和内涵的非凡的诠释。
爱是所有的幸福,爱是所有美的化身,
爱是头上的皇冠花白;
爱是唯一永恒不变的责任;
爱在无数故事中记载,
并激发出无尽的荣耀。(第97页)
诗歌的第一行将爱情描绘成能够带来所有美和幸福的神奇事物。第二行爱情被比喻成花白的皇冠,这一比喻使人联想起耶稣临死前所戴的荆棘之冠。这两行诗暗示着人间堕落的爱情可以通过上帝的爱来得到救赎,因为上帝是为了拯救人类才创造了耶稣。第三行爱情被理解为“永恒不变的责任”、第四行表明爱情作为“无数的故事”中永恒的主题,不仅反复出现在诗歌和烂漫传奇等这些易变的、堕落的、尘世的文学作品中,而且暗示了上帝自身的“无数的故事”,在上帝永恒的爱中包含并取代了这种文学作品。在这首简短抒情诗中,蕴含了诗人对爱情的全部感悟,并集合了她在以后诗歌创作中,对爱情探索的全部主题。
总之,这些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早期爱情观,而且还倾注了她对于女性情感的描绘和对女性如何面对爱情挫折与背叛的思考,尽管在那时她还不能对这一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为她今后探索女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Everett,Glenn.The Life of Christina Rossetti.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Martin,1988. .
语言的美在诗歌中体现得最为鲜明。孩子们在赞赏诗歌或歌曲的时候,犹如听到了语言的音乐。在优秀的诗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揭示出民族语言最为细腻的感调。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喜欢背诗。当孩子重复铭刻于心的语言时,能得到真正的享受。(《育人三部曲》,第230页)
朱永新解读: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在儿童走进音乐的世界时,他们同时应该走进诗歌的世界。诗歌与音乐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介绍他是如此用诗歌进行教育的:“我极力使孩子们感觉和体验诗的语言的音乐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当孩子们陶醉在周围美景之中的时侯,我就给他们念诗。他们感觉到,在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的词句中会产生语言的音乐声响,它不仅赋予语言新的感调,而且还展示周围新的美景。在世界一流诗文优秀范例的影响下,孩子们创造音乐性语言的意愿被激发起来了。孩子们欣赏着春天的美景,试图把话说得带有韵味。孩子们的心充满了诗的灵感:男女学生都赋起诗来。”
亲爱的父母们,诗歌的简约、诗歌的韵律,是天然地符合儿童的情趣的。当儿童心中涌动着诗的灵感时,那些生意盎然、朝气蓬勃的语言就会自然流淌。我们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把那些最美妙的诗歌,尽早带给最美好的儿童。
之二:每个孩子都是诗人
童年时代每个孩子都是诗人。当然,期望孩子凭某种神奇的灵机一动就产生诗的灵感,那是太天真了。我并不为天赋所动,也不认为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在人的心灵中激发出诗情的是人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如果不培养这种情感,学生就会对大自然和语言的美无动于衷,他会觉得往水里投掷石子和向一只正在啼啭的夜莺投掷石子是毫无区别的。使孩子能感受诗的灵感的欢乐,在他的心灵中开拓诗歌创作的生气勃勃的源泉,这是与教他读书、解题同等重要的事。(《育人三部曲》,第232页)
朱永新解读:
每个孩子本质上都是诗人,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诗人。
诗人是需要诗歌的滋润的。如果没有大量阅读和欣赏诗歌的经历,如果没有学会语言的淬炼,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不可能真正地写出诗歌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写诗,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这是正常的精神激奋、普通的创作火花,是充实的童年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他也反复提醒,不要把儿童的诗歌创作看成是天才的征兆。所以,他在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小小的诗歌作品图书部,把那些最优秀的诗歌作品提供给那些热爱诗歌的孩子。
亲爱的父母们,就像没有音乐不可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没有绘画实践不可能培养出画家一样,没有诗歌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诗人。
之三:体验本民族语言的美
语言是人民的精神财富。“我知道多少种语言,我就做了多少次人。”这是一句民间的谚语。然而一个人若是不掌握本族语,感觉不出它的美,那么体现在其他民族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对他来说就是不可企及的。一个人对本族语言的细致之处体验愈深,他对本族语言文字在语气上的变幻感受就愈细致,他就更具备掌握其他民族语言的才智,他的心就能更主动地去体验文字的美。(《育人三部曲》,第216页)
朱永新解读:
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段文字的时候,想起了干国祥老师在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2013年新年致词的题目《汉语是我的祖国,汉字是我的故土》。是的,一个没有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在精神上没有祖国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他精神修养的一面镜子。“本族语言的美好和伟大,力量和表现力是影响孩子,并使他的感情、精神、思想和体验变得高尚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一个人越是能够体味本民族语言的细微之处,越是能够把握本民族语言的美和纯洁,就越是能够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
所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本民族语言的教育始终被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他“极力使这一生意盎然的源泉――本族语言的财富,从孩子们学校生活一开始就展示在他们面前”。
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汉语、汉字是我们的生存之根,是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汉语,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之四:让每个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
任何一个少年都不应感到自己在智力发展上是不幸的,是命中注定要落后于人的。少年的许多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此,一个人感到自己是不合格的,他就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不幸福就会酿成孤僻、戒备、对人不信任,以后发展到最可怕的境地就是不相信人,残酷。(《育人三部曲》,第475―476页)
朱永新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成功的标志,不仅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是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对于理想的追求和知识的热爱。他坚定地认为,“不培养学生去热爱知识、教育、科学、书本的学校,就不是真正的学校。”他的教育底线就是:决不允许一个人走出学校时不仅没学完学业,而且对知识态度冷淡。所以,他感慨地说:“一想到在许多学校中课桌后面坐着一些神情忧郁的、存有戒心的或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学生时,我就不能不感到心痛。”
亲爱的父母们,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就能够驶向遥远的彼岸。
之五: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
我曾试图设想我的每一个学生长大成人后将是怎样一个人。使我惴惴不安的是:孩子,你将成为怎样的公民,成为怎样的人?你将给社会带来什么?什么是你的欢乐?你将赞赏什么,憎恨什么,你将以什么为自己的幸福,将在世上留下怎样的痕迹?(《育人三部曲》,第239页)
朱永新解读:
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你是否也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严肃地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你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怎样的公民,怎样的人?你要把他带向何方?他将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有没有这样问过,认真不认真这样问过,孩子的明天也许是不一样的。
学习重点: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揣摩、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学习方法:反复朗读,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1.说一说自己眼中的“秋”――你是独特的!
(提示:可以采用“在我的眼中,秋是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也可以运用词语或者短句,最好能用修辞表述。)
2.搜集作者的相关材料,准备交流――你是充实的!
3.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者按字注音――你的字是最美的!
qī_____息 乌jiù_____ 梦mèi_______ 清liè_________
丁丁__________ 青鳊________鱼 枯涸______寥_______阔
4.释义(至少选用三个词编写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你是善于思考的!
丁丁 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清冽 梦寐
二、初读感知
读“秋”――你的感情很丰富!
指导:①听读诗歌。②朗读:要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要有感情等。
(提示:朗读的时候,其他学生想象优美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并创造新的形象。)
三、自主探究
品“秋”――你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独到的见解!
指导:“品”就是从诗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诗句,读一读,赏一赏。
自主探究:①品评、欣赏自己喜爱的诗句,然后美读。②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③给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诗命名。④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合作、交流、展示
赞“秋”――你的展示是最棒的!
指导: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赞美“秋”呢?例如:画画,展示秋的图片,用文字描述(散文或者优美的片断),背诵自己喜爱的有关赞美秋的古诗词,甚至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
①学生准备(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独自完成)。②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五、课堂检测
(略)
六、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我懂得了
还有哪些疑问?
七、写作演艺厅
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 、“冬雪”(也可以是一季中的任何一景)中选取你感兴趣的题目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运用的修辞、写作方法、好词好句等。
八、预习
1.熟读15课诗歌。2.搜集相关资料,完成15课的学案。
九、课堂检测
一、我努力、我积累、我快乐(必答题)――你能得三颗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 ) 栖息( ) 寥阔( )
枯涸( ) 清洌( ) 梦寐( )
2.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3.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
(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肥硕:___________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梦寐:___________
二、延伸拓展,开阔视野
1.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改正――你很善于辨别!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相对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笔下秋天的沉积、荒凉的特点。
2.读艾青的诗《盼望》,回答问题(选答题)――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间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