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时间:2023-08-23 16: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第1篇

多元共存与彼此包容,是自然世界的基本形态,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是治国理政的基础信条。以包容性为视角,回望反思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与优劣得失,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不仅可以明了自身的传统优势,也可以更清楚地辨别短板与不足。扩充文化和理论上的自觉自信,正视并承认多元多样与包容厚德,努力使不同元素加强和合,发挥其内部凝聚和整合功效,也是探讨中国包容性的根本要义所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考诸中外历史,放眼世界各国,绝不存在涵盖一切的同一性。实践证明,不同的背景、制度、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在共时环境下相互竞争与碰撞,往往是那些最有包容雅量、最善吸收转化,最能主动自信的价值观念最后胜出,也最具有持续经久的活力和潜力。可以说,包容性作为一种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它的致胜之道正是融合了坚守与吸收,继承与创新、自由竞争与普遍得利的辩证关系。

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间断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包容性。一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幅各个民族、各种思想、各种文化相互包容、不断融合的生动画卷。作为中国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和”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标志,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内化为中国人思维逻辑和行事准则,惟有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包容是中国人理解万物起源和运行规则的方式。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经济、社会与政治上的包容性,可以使资源优化配置,并能构建宽松畅通的发展氛围与渠道,使人得其位,物得其所,更能破除社会僵化锁链,消融阶层间的分歧和排斥。更重要的是,执政党通过包容性的政策、举措,赢得了民心,强化了根基,增长了本领,对建设与发展的规律理解得更深刻,运用得更娴熟,从而使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与坚牢。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发展,促进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背景下,认真反思中国社会的包容性特征,理顺一元统领与多元共存关系,完善治理手段,不断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与利益固化的藩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与课题。

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不加鉴别的容忍与吸收,也不是放弃价值判断的一味趋同。坚守底线基础上的包容开放,促进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秉持相互尊重、互惠共赢的务实方针,应是我们长期不变的追求。

在观念世界与现实环境中,如何把握坚守与包容的辩证统一?当用包容性这束光去“观照”现今的制度、模式与观念 ,还有哪些急须补充完善之处?文化上的包容性是如何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生活?作为一种应当长期坚守的战略,包容性元素、特征如何“落脚生根”,不断充实到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划中?

在本期专题策划里,我们将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集中刊发,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这一重要概念的全部内涵,并热忱希望引起理论界、思想界继续探索的热情与兴趣,在辨争论难中形成共识,并推动观念与制度不断创新与前进,最终裨补政事,利于民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编辑部

第2篇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所谓“”,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6、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简单题汇总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怎样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做到: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如何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其基本内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就是问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内涵。所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是“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工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和排斥,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不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闭主义”,也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5.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则 ─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文化创新知识点1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5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第3篇

关键词:历史视角 企业文化

引言

文化研究是当代最具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涵盖历史、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等方面,关于文化研究的专著繁多。人类社会构建于文化之上。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产物。从哲学信仰、价值观念、语言文字,到衣食住行、人际关系,乃至家庭生活等,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围绕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作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等进行探讨。

文化的涵义

文化究竟是什么?李长春同志在2011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有关问题向全会作说明》一文中指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我们将文化划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以美学艺术为主的精英文化

一般而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从美学艺术欣赏开始的。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由知性的作品和活动组成的,以“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刻、戏剧与电影”等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活动,是受过良好教养的人从事的文学艺术和审美追求。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以欣赏美学为主体内容的。但其带有精英主义的性质,在将人类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的同时,又将大众与文化割裂开来,使文化成为少数精英创造,以精神追求为主的,与大众生活有所隔离的纯美学内容。文化主要表达着精英阶层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二)以日常生活为主的大众文化

文化和社会不存在绝对的割裂关系,即使是纯精神上的美学文化,其产生与发展也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威廉斯(1991)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系统阐明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他反对将文化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他认为,文化不应限于高雅艺术的狭隘形式,文化在根本上是“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文化是普通的”。“雅俗”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而应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标准,直接或间接反映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他进一步指出,缺少以生活为主的大众文化,人类社会发展将会失去动力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如果将精英文化比喻成人类社会的果,大众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根。企业文化更多表现的是大众文化“根”的特质。发展企业文化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还有着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文化的作用

(一)文化的作用定位

从功用价值上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须:经济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政治确定人类的行为规则,文化解决人类的精神需求。与经济、政治等功用价值所不同,文化关注的是人及社会本源等哲学命题,文化作用具有更加的稳定性,能更持久地影响人类的发展。诸如宗教、教育、习俗等不同文化的形式,在解决人类精神需求方面起到决定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经济和政治中的深层问题,都能从文化中查找根源。如在国际贸易中,重视并尊重各国在文化习俗上的差异,是避免贸易冲突的要求。在民族冲突中,文化扮演着标识者的作用。尽管现代人的基因差异很小,但由于文化的存在和对民族的标识,民族成为“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陈序经,2005)。在打破政治规则的斗争中,文化影响起到了民族归类、强化认同的作用,进而演化成民族冲突的重要来源。而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作用效果看,文化的作用基础是最为稳定的。应当看到,经济从远古到现代,已经历经多种生产方式的更替,而政治也在逐步完成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程。但文化延续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少民族的礼仪和节日来源,源自古老宗教仪式或代代承袭的生活习俗,进而影响到个人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二)文化的动力源泉

尽管文化的沿袭性强,但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和政治的交互冲突和融合促使文化在不断地改良、融合和发展。文化作用的动力源泉来自于不同文化之间不断的吸收和融合,进而创造出更具生命力、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类型。

这种动力来自人的自利这一兼具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本性。向往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人性需求和体现,无法通过禁欲等手段来消除。从20世纪末至今,移民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现象,其背后所隐藏的,正是各国文化比较竞争的结果。一种优良的文化体系,能够给人提供以舒适愉悦的生活条件,满足人性的需求。从古代人向往长安、苏州的安逸,到现代人喜爱欧洲、美洲的发达,无不如此。

从远古到现在,能够完整保留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少之又少。这些被称为原生态的文化形态,大多是处于原始状态之中,缺少与外部交往,大多是没有被现代社会所融合的原始文化。即使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演化,在历经长期文化交往和融合之后,早已汇集了丰富的外来文化元素,很难区分本土文化的原生元素。在历史长河中,这种文化不断吸收和融合的过程从未停止过。从类型上主要有:一是文化扩散。文化扩散是基于先进文化的优势,通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选择和采纳,将先进文化的思想观念、经验技巧、习俗礼仪等文化特质传播到其他文化的融合方式。如华夏文化数千年拥有的文化优势,其文化扩散对亚洲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朝鲜、琉球、东南亚、日本等国文化形成与发展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华夏文化西渐也曾对阿拉伯文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助力甚多。二是文化整合。文化融合的过程极为复杂。在欧洲,古希腊文化出现较早,文明层次很高,但传承古希腊文化的并不是希腊人,而是好战的罗马人和被称为“野蛮人”的高卢人等。之后,阿拉伯人也承担了保存、传播古希腊文化的任务,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现代变革的思想源头;三是文化吸收。两个以上文化体吸收各自优秀元素形成新的文化体即为文化吸收。如华夏文化源自炎黄部落联盟,华夏联盟的图腾“龙”,便有来自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等各个部落的文化符号,这是华夏文化多元发轫的见证。

(三)文化发展的特点

1.文化发展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是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内容的前提。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连绵最长的文化,在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多数时期是以通过积极进取的交流来发展。开放是中华文化的活力源泉,造就了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一部中国文化史,几乎就是一部随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而盛衰而或进步或停滞的历史。期间的文化交流繁盛,多在中华国力强盛的时期,如汉唐;期间的文化交流弱化,大多是国力逐步衰退、固步自封的时期。明以后,宗族势力在国家的提倡下得到加强,族规乡约对人的束缚日益严苛,作为个体的平民百姓成为宗法网络中的棋子。由于缺少对外交往的空间,个人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使个性萎缩、思想保守、缺少主动精神成为必然。对于国家而言,这种文化锁闭和保守带来的是国力在封闭中的逐渐衰弱,在一次次对外斗争失败中的趋于瓦解。放眼世界史,欧洲兴起各个大国,无不是文化上高度开放的国度。西班牙作为曾经的陆上强国,其由盛转衰历史就是从自信开放转为闭关锁国的开始的。因此,恩格斯认为:“传统是一种巨大阻力、历史的惰性力。”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一旦拒绝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就存在丧失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危险。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时俱进过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再认识过程,同时还是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过程。社会的雅量也同样反映民族智慧的质素。当今世界是文化和科技超区域超时空传播的世界。时下中国面临着一个新的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应以文化杂交、思想杂交去激发一个民族创造力和汇聚社会的发展力,并提倡社会自由自主地思考的精神,让自由思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一味将一种传统的文化、一种传统的思想体系放到一个高高的社会地位上,并以此作为统辖一个国家,统辖一个民族的精神宗庙,这是非常缺乏智慧的。如果没有意识到传统思想对国人的创造力的束缚和压制的话,那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遗憾,也可能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一种摧残。更是对一个民族与时俱进智慧和努力的玷辱。

2.文化发展的包容性。开放性必然带来文化多样性。在不同价值观、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断冲撞中,文化融合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较为宽松和包容的环境。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包容性的文化类型之一,也是其绵绵生命力的所在。孟子认为文化是不以民族为区分的,所谓“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退于夷狄则夷狄之。”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领先的位置,中华文化绝大多数时期是以包容性的姿态来接纳不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这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体现。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而人是这一动力的主要来源。只有在一个包容、自由和开放的文化体系背景下,人的自由和思想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进而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和能力,激发社会的创造潜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尽管建国时间不长,却具有高度开放的文化体系,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反证的角度,发展的文化必然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包容性意味着对不同声音、不同利益的吸收和接纳,保证了社会发展主体的多元性,激励着整个社会的创新欲望和能力,最终实现了整个社会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不断发展。

3.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文化开放不等于要取消民族文化,文化融合也不等于民族文化的消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自身的独立性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丧失了文化独立性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根。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

应当看到,文化的独立性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有机整体:文化开放性所带来的多样性,给本土文化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类似于生态多样性的效果,文化多样性帮助本土文化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持续性相适应;文化包容性所产生的文化冲突融合,是本土文化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多维的思想和视角,并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文明形态的状况和水平,争取个体的解放提供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朝深度发展,所谓欧美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会更加突出,全球性的文化融合将是中华文化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机遇与挑战。

企业文化的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即改变了当今中国人的人文价值观。随着越来越多人拥有了经济自主和经济独立,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分”的等级价值观念受到根本性的冲击。过去以血缘家族、社会单位为基本单元的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在逐步降低,这使得个体可以拥有更多的人格尊严和自由选择,进而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改革提出更多的新要求。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顺应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我们应摒弃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文化建设速战论。在计划经济的思维下,一些同志将文化建设当作运动来抓,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毕其功于一役”,通过展览、表演和教育宣传等方式可以实现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这种将企业文化建设片面理解为外在文化符号展示活动的方法,无法触及信仰、价值观等文化核心内容,自然谈不上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意义和有效作用;二是文化建设放任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同志主张文化建设上的随波逐流,缺少文化自觉和自信,这同样是有害的。文化建设是个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建立在客观的物质、意识和政治基础之上。政治架构与意识形态对文化历来有着巨大的影响。所谓“上有所好,下必兴焉”,就是对这种促进作用的承认。承认政治和意识对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取消文化的自觉作用,而且顺应这种规律的选择。

(一)文化信仰: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妥协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存在和精神生活方式,使人的活动形成以最高信念为核心的完整精神导向体系,调动各种因素为其服务。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必定有自己的信仰作为支撑和归宿,或者出世的,或者入世的名、利、权,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科学、知识、理性和道德等精神产品。宗教是系统化的信仰体系,更是系统化的信仰体系。一般而言,中国人对宗教等具有虚无特性的精神产品信仰较为薄弱,不关心人生彼岸的问题(王学泰,2007),其态度是现实主义的。

从古至今,中国从来就不乏方面的和谐。释道儒在中国的和谐共处,与西方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及近代宗教冲突,形成了极大反差。西方国家的信仰,具有较多的理想主义色彩,为宗教舍生取义的情绪较多。而在中国,的目的主要是以实用为主。如农村在求雨中,对龙王爷是先求后哄,如果长时间的哄求没办法取得实际效果,一些地方会将龙王庙的龙王捆绑出来,暴晒在太阳下,给不做事的龙王以一定的惩罚,注重实用性是中国文化在信仰中的基本特点。

这所产生的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是百年来“中学为体、西学为辅”理念下,我们更为注重西方企业管理体制和经验的引进,重视其在实践中效果,而忽视了这种体制和经验的文化背景和作用基础。在社会转型期,这导致了少数征税人信仰危机的出现。著名历史学家王家范(2000)就认为:“社会转型是一项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转型的过程,现代化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历史文化的变化”。

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有着坚强的内核,能够维持数千年而不衰,自然有着其合理性的一面。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虽起到急先锋的作用,但并不能取代文化的作用。事实证明,文化演变有其特殊的规律,不能完全基于经济决定论。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消除立竿见影和急功近利的想法,采取宽容态度,提供宽松的环境,为企业文化持久发展提供空间。

(二)文化的价值观:激励机制和价值标准的重建

古代中国是宗法制国家,建立规范清晰的等级秩序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措”,利用血缘亲情等伦理关系管理国家,长期以来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在这个基础上,“分”成为评价个人行为的主要标准。个人在社会行为中的价值取向,受到集体意识的影响。个人要时刻注意修正、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社会价值的标准,进而平衡人际关系,缓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达成维护和谐的目标。

相对于中国的宗法体制,西方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建立了一套“长子继承制”的财富分配制度:家族的长子可以继承家族的所有财产,但其他儿子则需要自谋生路。商业贸易、游牧,乃至冒险掠夺成为其生存的主要方式。与中国社会定位于“情理”的规则所不同,西方社会在贸易和冒险中,更注重商业契约关系的稳定,其规则自然定位于“法理”之上。同时,欧洲自罗马帝国在4世纪灭亡以来,基本都是处于小国纷争的状况。而且,基督教神权对各国长期有效的控制,使得国家对个人的束缚和限制没有中国古代那样严厉。这导致西方人在价值取向上,更注重商业利益和契约精神,崇尚冒险和挑战。这与我们的集体价值观形成对比。

追求价值和利益是人性使然。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价值标准,能够帮助征税人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合理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既包括物质保障,也包括社会承认,乃至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内容。在宏观方面,及早确定‘规则第一’的法则是极为必要的;在微观方面,可借鉴西方国家做法,帮助企业人及早筹划自身的职业规划,使企业组织的目标与其职业生涯在较长时期内契合。

(三)符号、技术与语言:表征体系的清晰化和便捷化

符号、技术和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载体和表征体系。让社会对企业文化的符号、技术和语言的表述理解更为清晰和便捷,是我们推进这一建设的具体工作。除了信仰、价值观等有待廓清外,对符号等文化要素的表述缺少现代本土化的内容,导致企业文化表征体系的模糊。文化符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层次:一是文化的核心价值,增强文化的吸引力;二是规范文化的行为模式,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三是维护文化的传统典范,保证文化传承的顺利;四是建设文化的传播机制,促进文化的感染力。现有企业文化在建设中采取的办书画展、活动交流等做法,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提升文化感染力的效果,但较少涉及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表征庞杂不清晰,不能很好地表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当务之急,是廓清企业文化的表征体系与结构,使人们能清晰和便捷地接受。技术与语言是中西方企业文化最为接近的内容。百年来,我们一直在技术上紧追西方,学习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在西方技术和语言的背后,是一贯的独立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保持的多元社会价值观,这是其企业管理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缩短与在企业管理等“软件”方面差距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绿江.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M].中华书局,2011

2.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下)[M].同心出版社,2007

3.美:盖伊.彼得斯.税收政治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M].新星出版社,2010

5.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蔡美彪.中华史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南开大学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三联书店,2010

第4篇

例1 历史中,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和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题干要求回答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各自文化繁荣的原因,应该从个性和共性两个角度去找。因为两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就是双方能交流发展的原因,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中“中法文化互相融合”和“都是源远流长”说法不科学,故排除。

答案 C

[文化对人的影响]

例2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③应选。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④说法正确。②侧重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例3 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解析 题中观点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是错误的,应该反对而不是赞同,故排除B、D两项。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故排除A项。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故C项入选。

答案 C

[文化交流与传播]

例4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④符合题意;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体现了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①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答案 D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例5 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解析 材料强调传统美德在今天引起人们内心共鸣,说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D项最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文化创新]

例6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解析 文化融合不代表文化差异的消失,②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④排除。①③表述正确而且符合题意。

答案 C

复习建议

1.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发展文化产业”是近年高考的重点,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有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文化产业的发展等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2)保护文化遗产是命题的热点,尤其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知识。

第5篇

但是,繁盛背后也有隐忧,如果不及时纠正某些倾向,对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之路进行深刻反思。必将从整体上影响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

为了中国盆景艺术创作繁荣、健康、可持续性地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既要继承中国盆景艺术特色的传统,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继承与创新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没有继承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没有创新的继承是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可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令世人景仰,让国人引以为荣。在中国盆景艺术上,也凸现出中华文化烙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如在创作方法上提倡“师法自然”,在作品内容上追求“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在构图上讲究“诗情画意”,在造型上追求“有法而无式”。这些都有别于欧、美、日等境外的盆栽盆景,独具中国特色。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根”。在世界演变成为“地球村”,人员往来频繁的今天,真正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盆景创作者深知,只有表达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才会在世界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遗憾的是,我们有些盆景艺术从业者由于对中华文化底蕴知之甚少,“根”基不牢,盲目崇洋,像邯郸学步那样,结果别人的东西没有学到,自己的东西也丢失了。

我们强调继承,并不提倡抱残守缺,我们要站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锐意创新。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科技日新月异,各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外来文化艺术交流频繁,可资汲取养料。“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这方面,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为代表的一批盆景艺术工作者做得很好。传统的扬派盆景作品将枝叶扎成云片式,赵庆泉先生没有被此传统自我禁锢,而是在不违背中国盆景艺术“师法自然”、讲求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发展了“自然式”,破除狭隘的门户之见进行创新,开辟了水旱盆景这一全新的、更易于为大众所喜爱的盆景艺术形式,为中国盆景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我们期待我国盆景艺术工作者在保留、继承中国盆景艺术传统这个“根”的同时,能够更多更充分地运用现代科技,借鉴国外盆栽种植养护技术和枝干加工技术,融合其它一些艺术形式,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使中国盆景艺术如京剧、国画、书法、中医等国粹一样深入人心,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前30年成就基础上迎来新一轮的腾飞。

二、既要努力保持发扬地方风格的特点,又要破除门户之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如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在《花木盆景》上发表的文章标题:“一方水土养一方盆景”。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气候状况、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民族组成及植物分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造成各地盆景艺术风格及形式都有不同,所以造就了具有地方风格的不同流派。在中国盆景艺术的这片园地里,这些不同的流派如各种奇花异卉争奇斗艳,它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各有所长,不分高下。这本应该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大优势,但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造成了中国盆景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这种不均衡不利于中国盆景艺术的整体和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地区和流派各有所长,并无高下之分。那些盆景艺术发展和商品化盆景生产欠发达的弱势地区和流派,因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也不高,恰恰是潜力最大的地区,只是因交通、信息、市场等因素限制,暂时不能发挥出来。如果处于强势的地区和流派能够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给予弱势地区和流派更多的支持帮助,则取得双赢的同时,更将推动中国盆景艺术这朵奇葩更茁壮更娇艳。

自古有言“文人相轻”。笔者认为,作为中国盆景艺术工作者,我们要有更强大的包容心,有更博大的胸怀。翻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我们发现中华文化和思想最活跃且具创造性的时期,竟然是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这短短的三四百年奠定了中国后来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基础?因为那时的人们更具包容性,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军事家等诸子百家并存,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们畅所欲言,思维活跃,竭力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所以其文化思想影响至今。但自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就没有那么宽容了,除了可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儒、释、道之外,再不允许其它“异端邪说”存在,造成其后的历史“万马齐暗”,其流弊至今尚存。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克服地域观点、门户之见,不应搞双重标准,而应更加扶植新鲜事物。

除了人文环境、造型风格、欣赏趣味差异外,各风格流派因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其自然分布的植物和引种植物均有差异。这些差异是构成该地区该风格流派的物质基础,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如广东的榕树、九里香、福建茶,江、浙、上海的松柏,江西的赤楠,河南的柽柳、黄荆,四川的金弹子,湖北的对节白蜡、榆、朴、三角枫等都是当地极富特色的优良盆景树种。

地处华中的湖北盆景艺术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的带领下,秉承楚文化的艺术特色,以“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为自己的风格,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开创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道路,其动势盆景风格更是给中国盆景艺术赋予了新的内涵。湖北盆景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树种如榆、朴、火棘、枸骨、水蜡等,尤其是独有的优良盆景造型树种对节白蜡,根据其自然生长习性、楚文化风格和因材施艺的造型技艺创作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湖北盆景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包容与借鉴、秉承与创新而又不失其本来特色的成功范例,它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展现时代精神。

三、既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盆景艺术的创作队伍中来,又要大力提升从业者的个人素质。

第6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保险文化;关系

一、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儒释道三家。

儒家文化,讲究的是一种“家国一体论”。倡导血亲人伦、修身存养,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应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佛教是 “慈悲为本”,“皈依三宝”。佛家讲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惩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佛家思想的宗旨是慈悲,核心是“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者虽然立场不同,观点各异,但是最终却殊途同归,其价值观都是以人为核心,因此以儒治国家,以道修身,以释正心就成为了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中国特色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又包括汉族文化。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汇集而成经典的中国特色文化;她讲究修身养性,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厚德才能载物;她还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受到中华文化熏陶的人虽不一定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是会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心理原则,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二、中国特色文化与保险文化的关系

1、中国文化中的朴素风险管理概念

论语有云:“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现在所说的保险只是“艺”中的一小部分。从法家思想到儒家的礼仪仁义,再到黄老之术的无为道家思想,进而再到利他、无我境界的佛家思想,是一个思想的变迁过程,也是文化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保险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好多人都讲保险是纯粹的舶来品,但事实上,保险意识早在几千年前孟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时就已经存在。中国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念死无常”、“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鱼水”等的朴素的风险管理思想,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保险是科学的慈善事业,是一种事前的制度安排,简单来说保险行业的特点就是大家保大家,其意义和功用在于解决人们的财务忧虑、增加人们的财务安定感。这样的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更应该充分汲取中国优秀文化养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行业的文化内涵。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应当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文化,不仅是停留在形式上,更多的要在内容上体现出中国特色。

2、保险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事业的成功与否其实是企业哲学观的外化。保险文化的核心就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坚持诚信、礼仪和道德,坚持风险管理和社会理财,从而真正达到为投保人分散风险,为社会管理财富的目的。

保险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也是保险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修正的过程,始终都贯穿于保险业服务民生的需求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

3、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保险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问题,其表现就是保险从业人员的诚信缺失、为达成保单不择手段、职业道德水准低、业务办理缺乏规范性等。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保险业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保险的概念,在现代完全被保险公司所取代,这是一种偏狭的理解,而且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和勇气的缺失。由保险文化缺失导致的行业社会形象缺失在当前已经成为了制约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用中国特色文化为保险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积极培育保险文化土壤,发展保险行业文化

优秀的保险文化是不赶时髦的。不能把文化矮化,或者是使之成为知识甚至是一个技术,更不能把文化成一个符号。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稳定的保险文化土壤对于整个保险业的从业人员都有积极影响,集中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认知方式、评判标准、精神状态以及言谈举止上。保险文化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本质载体,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保险业才能更加健康和富有活力的发展。

2、从我做起改善行业文化氛围,扩大保险行业正面宣传

要增强保险行业的正面宣传效应,将保险文化中最本质、最有特色、以及最富有感召力的“风险分散,互助共济”等文化理念介绍给大众,着力破解保险文化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还要加强从业人员人本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保险行业实践与文化脱节的问题。保险行业的发展应当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系统化推进行业文化建设,使文化贯穿保险全过程

保险行业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根植于浓厚的中华文化当中,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概念定义中,而应当努力把握保险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提炼总结具有代表性的保险从业人员先进人物和事迹,使保险文化建设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同时还要正确发挥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于保险文化建设的作用,使保险文化贯穿保险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谒基盛.再议保险文化之核心—诚信[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12).

[3]朱进元.不断丰富保险文化内涵 打造行业科学发展的文化支撑[J].保险研究,2009(11).

[4]张瑞.塑造与现代保险业相适应的先进行业文化[J].中国保险,2008(09).

第7篇

关键词:软实力 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85-02

1 前言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他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软实力》一文,首次将国家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势力,即硬实力和软实力,并认为资源、经济、军事和科技四大实力元素构成的硬实力是有限的,而真正有无限力量的动力元素是软实力。2004年,他在新著《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中较为完整地阐述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如果我们的政策是合理的,我们的软实力就自然增强。”在他这里,软实力被归结为一个国家由文化、政治观念的吸引力而在国际社会产生的感染效果。与硬实力(经济、军事)通常依靠直接的“施压”、惩罚或收买而迫使他国非自愿地接受不同,软实力通常依靠间接的“吸引”而得到他国的自愿认同。

2 我国传统文化对“软实力”的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软实力”这个概念,但是却蕴含这软实力的思想。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武是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他认为善用兵者要知己知彼,重视计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些说法,都包含有软实力克敌制胜的朴素观点。另外,我国古代老子也主张“柔弱胜过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些都是我们软实力取得的经验;而“老子化胡”更是软实力成功的典范,通过教化、感化,使其得道,体现了软实力的特点、功能和魅力。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解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其影响;每种文化都各有利弊,在这里我们主要寻求传统文化的特长,充分展现其实力,这样才能做到教化、感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以“更高、更快、更强”为格言的奥林匹克运动,近乎席卷全球的今天,只有提炼、总结自身的特点,弥补其在平衡、养生、教化等方面的不足才能达到教化感化的目的。

3.1 和为贵的民族精神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动态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为贵、谐为美”,这种观点自古至今一直指引着中国人追求人与白认、人与社会的和谐。兰久富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多样化》一书中,认为“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文化最根本的价值理解,和价值追求,赋予整个民族文化以特有的价值倾向和精神气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使整个民族文化凝结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民族精神是维系文化稳定的内在因素,在保持文化独立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下位概念,同样体现着“和”的特点。我国传统体育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没有对自然躯体的支配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如: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气功、太极拳等都是在意念主导下,“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通过意识与肢体的活动使“心灵交通,以契合体道”。它借助于人体内部物质系统的信息流、能量去维持与外界时空环境的有序活动,进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养生命。锻炼过程中多采用基本功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平衡和顺其自然的主题化思维方式。

3.2 包容性与吸收转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从我国文化自身来看,本事就是一种由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缔造,融多元为一体的文化,不仅包括汉族文化还包括其他几十个民族的文化。从我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来看,虽然我们有过闭关锁国、抱残守缺的教训,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题。比如,汉、唐时期印度的佛教、西域的文化传播;又如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大量传入中国,马克・波罗、利玛窦等人大量外国人来中国游学、传教、经商,更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融合。另外,就我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而言,形成了一种能在保持民族主体意识基础上的强大包容力,能够超越血缘、地域、种族、宗教的差异,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我国各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因此古代中国又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等;除此之外,我国还比较与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如:儒文化、佛文化、道文化等。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种类的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我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文化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以我国传统武术为例,它分为套路和格斗,套路又分为单练、对练、集体项目等,而单练有可分为拳术、器械,拳术主要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每个拳种又都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各种流派之间相互借鉴、吸收,相处十分融洽。除此之外,套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一些舞蹈、美学等特征,使其在演练过程中更具有艺术效果。

3.3 整体性与养生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论重视天地人为统一的整体,注重整体观,就价值取向而言,“仰取向于天,府取向于地,中取法与人”,即立人处事要从整体考虑。中国传统体育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对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均来自于内省、内关、内悟过程,因而导致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均建立于混沌型整体认识的思维模式之上。它反映在两个方面: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即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保健性、康复性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传统得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随处可见整体生命观的影响,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从而建立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整体优化生命的养生体育体系。它力求以综合的方法反映人体在养生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整体内在机制和功能,以及这种功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动态过程,采用的是由合到分的策略,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较好地把握了人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取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

3.4 道德礼仪的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的实现。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将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看作生命价值之所在。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在其创造的文化中,道德水准常常被作为评价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准。武术由于受其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武术文化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武术中很重视对武德考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武德胜过武技”。武术谚语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德要求,充分显示了武德教化在武术传授过程中所表现出“道德至上”的文化特征。

4 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广阔发展空间

任海在《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一文中提出:“西方体育在竞技运动的价值观方面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整合。靠西方体育文化本身无法克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种种不足,必须从其他的文化形态,特别是东方体育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和物质手段。因为,西方体育之所短,正是东方体育之所长。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体育比赛的价值观方面,重精神,轻物质;重过程,轻结果。在体育实践中,重练内,轻练外;重神,轻形;在练习步骤上重整合,轻分解。”在奥林匹克近乎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只有认清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实力,从而才能在体育领域更好的推广、传播我们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瑟夫・奈,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

[2]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

[3]淮南子・泰族训.

第8篇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而全球化浪潮也使得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大量地传输到世界各地,进而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其自身建设,使之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更好的促M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优良。而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基本出发点。以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也是古往今来中国大地上,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一切文化成果,而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又具有重要意义。

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以及道德理念等。既可以启迪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可以启示治国理政。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全球化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甚至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不仅如此。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疏忽了精神领域的完善,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它在社会中的巨大整合功能。与现代生活之间产生了分离,使原来的伦理价值以及规范体系与现代社会生活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造成当今社会不少人价值观的偏离以及道德的缺失:多少人还记得“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多少人还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执着精神?多少人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精神?多少人还记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真心真情?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祖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独特性。既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主体性、延续至今的连续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扬弃地继承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既要汲取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又要认真分析、综合思量,将其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

首先,要充分重视对广大青少年以及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当下,很多年轻人信仰迷茫、道德缺失、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差、道德精神默然,这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和思想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时代价值中,坚定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有能力抵御多元文化中不良成分的冲击。要以青年人的“中国梦”为纽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院校思想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青年人的道德修养;加强例如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教育平台的建设工作,发挥好其文化育人的功能;还可以以名人讲堂、讲座、演讲等各种形式,邀请文化名家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培养青年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就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发展。既要保留其合理内核。又要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多元文化相融合。保持强大的活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当下倡导的时代精神,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利用好历史名人故居、博物馆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等一切社会文化资源,作为古今中外文化传

承发展的教育纽带,做到古今结合。相得益彰。

第9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体育强国;价值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植根于数千数中华文明之中,至今仍然是中国大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强国”的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变迁乃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作为历史的连续体,武术文化的价值模式和价值取向仍然会保持其历史个性,仍然会发挥它的价值。武术文化的价值是客观的,又是历史性的,同时也是以人们的实践为基础的。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对武术文化新的价值认同,也是武术被继承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依据。

1武术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武术的价值是指武术这一活动主体的特殊活动形式,以及自身的活动和功能,在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对于主体所产生的效应。武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表现为武术文化的价值。价值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取决于客体自身的结构,而且也取决于主体的活动,是与主体的需要密不可分的〔1〕。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2〕。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文化以体育和文化为载体,广泛地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的占有过程,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回归过程”〔3〕 。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健身、锻炼、竞技和娱乐等生活方式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一种以动作技能、运动技术为文化符号的人体文化〔4〕。

2武术文化的价值及其内涵

2?郾1武术文化的价值

武术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并对今日世界产生全方位的重大影响,皆因为武术文化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武术文化的价值。武术文化作为客体是一种社会客体,总是与人的需要和利益直接相关的。

武术文化具有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等,这些共同构成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系。它是寓竞争、娱乐、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形式。武术文化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健康价值观和与此相适应的养生价值观,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其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人们健身和体育活动,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2?郾2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同属于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武术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武术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以儒家“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等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武术文化历来提倡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相和谐,这些应该也是世界大家庭不灭的理想,这与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精神相得益彰〔5〕。武术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人依赖于自然,又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武术文化,在体育形态上强调整体观和意念感受。 武术文化价值,主张利用体育活动修心养性,将体育活动纳入治心、修身、为国的教化过程中〔6〕。

武术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武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武术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3武术文化价值的特点

3?郾1时效性和多元性

武术文化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人们对武术的社会价值标准不断地改变、更新、转移和提高。武术文化价值的时效性取决于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需要的不断变化。价值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文化的传承中会发生变异,会不断地赋予新的价值取向。

人在为自己不同的需要进行武术活动时,希望获得某些价值的时候,其价值的体现可能是不同的,这就使武术有了价值多元性的特点。武术文化的价值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防身价值、健身价值、修身价值、医疗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交流价值、观赏价值等。

武术文化价值的多元性还表现为同一时期、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不同人群所体现的价值标准有所偏重,并且有主有次。

3?郾2客观性和包容性

武术文化的价值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 武术发展于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的社会,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武术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它的功能属性是客观的,武术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了武术文化价值的客观性。

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武术文化价值的包容性,具体表现为武术文化对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是惊人的。武术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交融,彼此有着深远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宗教、中医理论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同时武术与舞蹈、杂技、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武术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这是其他任何体育运动所没有的特点。对异质文化的吸收最好的例子是对佛教文化的吸收。另外,中国散手就是吸收了西方自由搏击的精华结合传统武术的技击动作创建的〔7〕。

4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

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变迁乃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作为历史的连续体,武术文化的价值模式和价值取向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历史个性,并同时发展创新。武术在扬弃、融合、纳新中发展,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新旧文化的拼凑,而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结构在新的文化积累中实现的推陈出新、去伪存真。〔7〕这种突变和飞跃离不开原有的民族文化积累,离不开这种积累所形成的遗传趋势。因此,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是武术文化价值更高形式的延续。

4?郾1武术文化的传承价值

武术这一经久不衰、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文化的存在,充分说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具有文化继承的深厚土壤,显现出民族体育传统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这些都源于长期的农耕文明和儒家学说教化下所形成的固有的价值观和价值思维模式。随着中国渐渐崛起,必然要求民族文化复兴,这是武术文化价值重塑的重大契机,更是寻求传统体育文化自身更新的良机。而这将是继中国在经济上崛起之后,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的与时俱进。

4?郾2武术文化倡导的健身价值

中国人历来重视运动,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所以在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和中国养生导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凸显了它的健身价值。以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武术为例,轻柔缓慢的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它松静自然,气沉丹田,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着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陶冶性情、缓解压力等,在体育强国的构建中有更重要的意义。武术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生活,陶冶情操,从而使人们由于工作、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大脑的疲劳和情绪紊乱得到积极的有益调节,获得积极休息,从精神上得到享受。

4?郾3武术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产业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武术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在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上体现出独特价值,并以体育文化旅游、赛事推广等形式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武术在产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可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和商业化途径,为自身发展筹集资金,促进自身的推广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当前,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化的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距离体育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故而应积极开发民族体育经济资源,培育民族体育市场,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多渠道投人机制,以增强武术文化事业自我发展的活力。

现代社会中以武术为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越来越多。这些作品既给人们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享受,又可以使人们从中了解一些诸如历史、武术流派、武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据调查,许多青年人就是通过看武术小说和影视才迷恋上中华武术的。而在国外有些人不敢欺负中国人,也是影视武术的宣传在起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挖掘武术的文学艺术价值对弘扬中华武术具有重要意义。在进一步深入挖掘武术的文学艺术价值时,应以弘扬民族精神、重振国威、教化后代子孙等方面为题材进行创作,多出精品,以发挥武术作为重要文化载体在教化后代中的积极作用。〔9〕

4?郾4武术文化要拓展武术的竞技价值

武术文化要想更好地与世界主流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就必须坚持创新,拓展武术的竞技价值。对符合现代奥运会的要求、适合改良的武术项目加以科学整理,如竞技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风筝、龙舟竞渡等项目,力争逐步走向世界,实行武术的“奥运战略”。突出竞技性,借鉴奥运会的竞赛、管理体制,使其不仅作为世界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媒介,而且要让它们真正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4?郾5 武术文化弥补了奥林匹克倡导的精神价值

当今的武术文化,已经不是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人整个社会的发展当中。奥运前我们对武术文化目光多凝聚于对传统体育的挖掘与继承,而奥运后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武术的创新与发展。要让世界现代体育真正接受武术文化,关键在于武术文化是否能够始终不断地为世界体育文化做出新的贡献。武术提倡人文关怀、性命双修的思想理念,更好地吻合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能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是奥林匹克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武术文化也能很好地借助现代奥运文明塑造武术文化的新形象。武术活动是以身体运动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而这些正式奥林匹克运动所欠缺的。

4?郾6 武术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将实现价值互补

我国武术文化正受到西方奥林匹克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依赖于科技的、物理属性的强势体育文化,它突出的是在国际体育中只倡导西方单一的竞技体育文化模式,而排斥其他的体育文化类型。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极大地忽视了各国武术的发展,拒绝其他文化的广泛参与,因此也强烈制约了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10〕。但是,武术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公正、诚实、仁爱等文化特质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完善需要的。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武术文化,必须注重展示与推广的策略和方式。我们应该加强“世界视域中的中国”之意识,注重中华武术文化发展与世界主体体育文化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既要警惕民族主义高扬情境下文化保守倾向,同时还需要坚持多样化的追求。现代世界体育的主体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其多样化是其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多元化互补、互动的过程。只有强化武术文化价值认同,寻找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新的定位,不断实现传统体育价值体系的自我更新,才能使武术文化不至于失去自我,使它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彰显,进而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5 结语

我们在体育强国的构建中展现武术文化的价值,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让外界了解、理解、欣赏中国武术文化,而不是一定要别人学习或接受。对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人类要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包容,面向世界的中国体育文化更应该有自信、包容的气度。武术文化不仅具有体育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文化的价值。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取向、道德升华、心理感受、价值观念、文明导向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在体育强国的构建中,武术文化的价值拓展途径有:对我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应借鉴融合先进文化以及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扬弃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前?郾哲学原理 〔M〕 ?郾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8.

〔2〕卢元镇?郾中国休育社会学(修订本)〔M〕?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黄莉?郾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6〕文闻?郾体育文化及其价值〔J〕?郾中华文化论坛,

2009,4.

〔5〕孙鸿?郾浅谈多元文化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

同〔J〕?郾中国,2010,7.

〔7〕白晋湘?郾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研究?郾国家体育总局网站,2006,11.

〔8〕邱雪?郾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郾中国体育科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影响;作用

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会贯通,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外部表现方式,能够给予观察者和购买者最为直观的视觉享受,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感召力和艺术表现力,成为世界设计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元素逐渐受到世界各国设计师的追捧,纵观我国众多的包装设计比赛,不少设计师正是由于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比赛中的佼佼者,并获得了较高的人气和知名度,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元素对其的深远影响,并进行创新新的应用,提高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艺术特性。

一、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

(一)现代包装设计

设计是一项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将自身的思想构思通过外在形式的有效转换,实现实现无形产品到有形产品的艺术升华,在设计过程中,其目的性和根本性较强,设计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以一种计划性的方式进行客观改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质量[1]。现代包装设计要遵循审美原则和艺术原则,对所设计产品进行结构和内涵的深层次解读与剖析,结合自身的设计理念,充分运用颜色、图案、样式等元素对产品进行重新解构,进而形成具有创造特色的现代包装设计产品。现代包装设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性和艺术性的合并过程,能够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升华技术紧密联系,并寓于同一产品整体之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同时也是我国艺术设计领域蓬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发展之下,人们对于产品的整体不单单局限于其功能、用途等方面,更多的侧重于外观的新颖、别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受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影响,产品若想充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就需要从材料、外观、色彩等方面入手,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二)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之中,通过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方式,能够有效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思想文化理念、价值核心观念等内容,从这个层面来说,传统文化是思想理念的核心统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深远且广泛的意义[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再到中华民族精深,这些内容无不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铸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垂青史,为世人所传诵。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之中,世界各国在进行经济交流的同时,也逐渐在加强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以其巨大的感召力深受众人的向往与熟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成为各国人民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艺术当中,书法、乐器、书画等内容作为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重要方面,由儒学、法学和导学等内容构成的传统哲学文化元素,由十八罗汉、如来佛祖、凤凰等内容构成的传统神话文化元素,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并对艺术创作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

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元素及灵感,能够极大程度上则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艺术特性,为观看者和消费者带来了最大限度的视觉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看者的审美意识,对提高观看者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紧密联合,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民族性,对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代包装设计中遵循整体性和寓意性的双重原则,在为消费者或观看者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注重其中的文化传承,而这种具有传承性的设计风格正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其中的元素进行有效的渲染和高效重组,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包装设计产品。近年来,随着现代包装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相关的设计比赛也在不断涌向,纵观优秀设计师的参赛作品,从中不难发现,这些设计师的作品当中均包含了不同程度的传统文化元素,并成为众多参赛作品当中的一抹亮色,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会贯通将现代包装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彰显无遗,使其独特魅力挥洒的淋漓尽致。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不单能够有效保护产品这一简单功能,更多的是传递一种人文主义精神,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能够有效的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和注意力,则需要从现代包装设计这一环节入手,充分调动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实现外在视觉冲击到内在审美意识的高效升华。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其创作设计的空间,并对商品的成功销售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具有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的现代包装设计的商品能够为增值提供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并逐渐成为商品销售中的一大亮点。现代包装设计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部分不确定因素制约其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方式的多元化,人们在追求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在逐渐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审美水平随之上升,这就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变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迎合消费者和大众的审美眼光,立足于市场发展,实现现代包装中艺术性的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浪潮,推动现代包装设计朝向另一个全新的高度发展。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材料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要重视传统材料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提高传统材料元素的利用效率和应用效率,为现代包装设计增添一丝独特的韵味。一方面,要重视传统非人工材料元素的应用,如草木、竹藤等天然传统材料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和敬畏之感也愈发强烈,天然材料元素在现代包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所传递的传统文化精神也不言而喻,将当前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紧密融合,为消费者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要重视仿传统材料元素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研发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人工合成或对某些非人工传统材料进行在加工,使之形成新型的传统材料元素,这种材料的出现极大的满足了现代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

(二)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要重视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突出传统文化的人文性内涵,极大的丰富了现代包装设计的设计意蕴。中国传统图案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之中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并备受传承与追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图案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人们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设计过程中,要以产品的实际情况为主要出发点,结合其产品的功能效用,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图案元素进行筛选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图案进行有深度的分析和解读,准确把握图案传递的效果和力度,实现外在形式到内在意蕴的本质转变。同时,在空间结构的应用中,要讲究饱满厚重、圆润大气的空间审美标准,将产品与包装元素构成同一整体,提升现代包装设计的整体空间感[3]。

(三)传统语言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要重视传统语言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充分利用语言文化的象征意义,将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意蕴美和形式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水到渠成。传统语言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较为宽泛,特别是在品牌或标志的形成过程中,衍变出了别样的个性化字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书法作为传统语言文化的重要标志,其中体现的不单是作者笔法的功力,更多的是书法名家当时的内心情绪与审美清华,以波澜不惊的笔墨将自身的浩瀚情怀书写于纸张之中,因此,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对传统语言文字进行统一的标牌和处理,将书法汉字应用于包装设计中的关键部分,进一步提升商品的核心价值。

(四)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要重视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充分抓住消费者的视觉眼球,进而提升消费者的审美意识。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红、青、黄、黑和白是基础性色调,以此为基础可以调配出不同颜色的色板,将此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能够形成一套别具一格的色彩表达方式,并对现代包装设计的色彩组织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产品的功能、销售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色彩选择,每种色彩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也不尽相同,如红色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感,是热烈、危险、喜庆等意蕴的典型代表,黄色则是明亮、尊贵、优雅的表现形式,十二生肖中的龙一般都是黄色的,这边是尊贵的标志。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多元化的创作灵感,是提高现代包装设计质量和艺术特征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要从材料、图案、语言和色彩四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包装设计风格,提高我国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龙英.论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18:112-114+127.

[2]周子鸿.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兼谈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转化与改造[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03:14-16+55.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 设计 工艺 美术 应用

引言

很多的专业人士认为,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建筑来推测历史的进程与变迁,可以通过这些建筑寻找到不同时期的民风民俗。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期需求的不同,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也大有改进,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比如说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工艺美术的设计就逐渐运用到建筑中来,从而为现在的建筑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谈一下在建筑设计中工艺美术设计的应用分析,并在浅谈的过程中,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及相对应的对策。

一、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概述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住房质量方面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对于公共场所的建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他们不再仅仅的关注于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建筑是否美观。所以说,工艺美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就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运用工艺美术设计,可以为建筑设计各种各样的造型,从而也能解决人们在建筑时所遇到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变换造型的瓶颈。

就笔者观察,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很多的建筑在美观上面,都下足了功夫。但在这过程中,工艺美术的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将工艺美术的设计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是对于人真实生活的一种体现,也为工艺美术很多时候是根据人们的意愿而进行构造的。所以说,运用工艺美术的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从而提高建筑的美观性。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不同时期,对于工艺美术在建筑方面的运用也是不同的。你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一些古老建筑,比如说故宫、颐和园等等[1]。当然在现代很多建筑中,运用这种技术,大多也会用到庄园建设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就来源于生活,我们现在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将技术和工艺美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为建筑也带来好处,从而促使建筑业的繁荣。

二、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创新

在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想在工艺关术设计中实现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创新,需通过独特的审关文化来体现。但如何更好地去体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方面有助于建筑和外部空间产生一种逻辑性。当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如果能够很好的创新工艺美术的思想,那么就会在建筑技术中呈现出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从而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另外,笔者一直认为,对于建筑的设计创作,它从来都不是一个个体,因为它包含着很多的因素,它需要和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捕捉到那些有重要意义的东西。让建筑看起来不仅仅是建筑,而是能够体现出人文情怀的建筑。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效地添加工艺美术的设计,并且结合当地的人文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达到设计的完美融合,又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既有独特性,又有一种包容性的美。当然,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也要考虑到设计造型的表现力以及冲击力。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其他的元素,使其看起来更加的饱满。之后再运用工艺美术的设计使其更加的简单大方以及和谐。从而给人们更好地视觉效果。

三、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分析

如果想要我们国家的建筑事业能够发扬光大,就必须不断地去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而想要提高设计水平,就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工艺美术的内涵。还需要立足于现在的建筑现况,不断地汲取新的设计技巧以及构思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在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的就是要认真对待工艺美术设计,因为它在建设设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工艺关术的思想[2]。作为设计者,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让整个的设计空间充满灵性,准确的说让它无时无刻都存着一种美态。也正是因为工艺美术这种独特的设计手法,使其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说现在的科学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在建筑设计方面,也不能忽视掉传承之美。倘若要在建筑上体现出传承之美,就不得不使用工艺美术设计。运用它,能够很好的找到建筑的平衡点,而且能够在整体的建造中,找出适合体现年代感的角度,再结合当地的风俗,加入一定的要素,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设计,就会构造出不一样的造型,从而形式一种“艺术品”。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质”的现状,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处处充满造型感以及美态感。从根本上来说,人们这种需求讲究推动了工艺美术在建筑方面运用,因为无论何时工艺美术所带来的造型都会值得人们好好欣赏一番,专业点来说,也即为工业美术的运用,是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美学,也正是因为工艺美术设计的运用,使得我们国家的建筑越来越有中国味,使得我们国家在建筑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突破,有助于我国建筑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组画;艺术风格;表现特点

一、组画形式的表现特点

组画的表现特点是每幅作品都能独立成画。了解组画,首先要明确,组画创作手段与人们常说的组图和常见的连环画没有整齐一致的画风,且不存在情节先后的故事联系、单张成画,每幅画都有着自身独立的表达含义,每幅画面都能够向观看者表达一个完整的创作意图,能够清晰地向外界展现出创作的意图、画面的结构,色彩的搭配等基本的绘画要素。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不需要左思右想顾忌如何保持整组作品画风的绝对一致,和而不同,自由洒脱是组画创作手段的一大重要特点。组画的创作手段给了绘画者更加宽广的创作空间,使绘画者能够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作出一系列独特、深邃的绘画作品。表现统一主体性。运用组画创作手段创作的绘画作品每幅画独立成画,不存在条条框框的桎梏与牵连,但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必要的联系性,具有鲜明的关联性。而联系这一系列画作的纽带,正是画作的共同创作主题。同一组画遵循着同样的创作主题,可以是宗教故事、可以是历史典故,可以是人文风俗等等。这一主题的确定为创作带来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令创作者能够有的放矢,围绕着既定的主题进行选材,进行加工,继而创作出主题明确的绘画作品。在创作中,艺术创作者在既定的主题框架下,根据生活积累,以及知识储备进行绘画意象的构思,进而进行组画的创作。例如,当确定主题为“野趣”那么创作的意象就不能选择宫廷阆苑、珍禽异兽,而也该参考“徐熙野逸”的芝兰野竹、水鸟渊鱼的山野情味,表达出高雅素淡的情怀更加突出作品整体的“野味”使作品更富表现力,主题更具完整性。组画创作手段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那就是同组创作中画作之间互不影响的绝对独立性,不但每张画作的整体画风能够保持独立,每幅画的色彩、构图、构成要素等都可以保持自身的特色,可以不以同组其他画作作为考量标准,能够按照创作需要进行画面布局、色彩搭配以及内容的设计,不会因为色彩的跳跃而影响组画的整体表达效果。例如,进行“岁寒三友”主题组画的创作。“松”“竹”“梅”这三种意象所存在的环境色彩有所不同,尽管同样表达了高远圣洁的情怀,但三者在配色、构图上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梅之高洁,表现在傲雪绽放的倔强傲骨,红梅艳丽重在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震撼。竹之琪姐,表现在风骨,巍然而立,修长笔直,竹的创作重在意象的线条表现。而松之傲然表现在睥睨天下的高绝,通常与山峦相映衬,因此,松之桀骜能够通过画面中其他意象来进行映衬。运用组画进行这一主题的表现时能够摆脱色彩、元素、线条、构图等元素的限制,尽情发挥,灵活运用近景和远景,将主题表现的更加深邃。

二、组画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为绘画作品取材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素材,大大开拓了绘画艺术的创作题材,丰富了绘画创作的内容与形式。我国的国画艺术建立在丰富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是孕育国画作品的肥沃土壤。另外,宗教文化也是我国国画创作的重要主题来源。例如,观音像就是我国国画画师热衷绘制的绘画题材,事实上,观音像分为很多种如提篮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等等。这些画像人物形象千差万别,色彩各有侧重,但都能够充分展现出佛家慈悲仁爱,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的的绘画作品比比皆是,能够充分展现出组画的和而不同,将不同层次,不同时代,不同时间的片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得博大精深,展现出国画无限的包容性。国画的创作技法也十分丰富,绘画者可以根据创作意图表现主旨来确定运用的笔法及色彩。国画中包括丰富的笔法,如勾、擦、点、染等,时而线条细致精美,展现绘画者的精湛画工,时而洒脱不羁,突出国画作品的意境幽远。国画作品色彩运用浓淡相宜、挥墨自如,能够从充分展现出我国国画艺术创作的精彩之处,令人惊叹。组画的创作形式为绘画创作者采用不同的笔法提供了充足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形态,绘画者可以通过组画形式赋予作品更多的色彩组合,带给色彩更加出色的表现力,使观赏者站在画前,认真观看,就能感觉到不同色彩带来的视觉震撼,让人们清晰感受到隐藏在色彩、线条、构图当绘画要素背后深邃的创作主题。组画手段创作出的国画作品与普通国画作品相比较,无论是笔法还是色彩,都更加成熟、更加丰富,更加能够为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加深了人们对国画艺术背后的厚重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得国画具有更加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国画的意象表现具有极强的层次性,近景、中景、远景搭配具有着很丰富的层次变化,不同的元素对国画表达主题的呈现具有着不同的影响,画面的布局层次也对画面的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运用组画手段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不同的画面层次、背景、布局能够保证画面整体更加符合所要表达的客观情境,同时更加贴近主题,表达创作主旨。例如进行"花”的主题创作,不同的花卉具有具有截然不同的气质与风貌,要用不同的层次布局来呈现。例如,兰花,素有空谷幽兰的美誉,兰花的绘画不宜与大量浓艳的花卉在一起,要制造一种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飘渺已经。兰花的绘画笔墨上毋须太过精致,寥寥数笔,重在神形。荒凉渡口,人迹罕至,斑驳的木桥边、石缝中,野生兰花傲然绽放,与远处的水,近处的石木融为一体,简单低调,但却有着无穷的韵味,富有层次感。运用组画的创作手段,国画创作者能够根据表达需要进行不同画作画面的布局,利用不同的取景方式表现不同的思想和主题,将画家的思考与创意凝结在笔墨间挥洒在画面中,为观赏者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三、结论

总之,组画的创作手段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表现力,运用这种手段进行国画创作,能够将不同的意象、色彩,将不同的时间、空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自然地形成一个彼此独立,又能够折射统一创作主题的绘画体系。研究组画形式的表现特点,有助于创作者更加深刻地掌握这种自由灵活的创作手段,为国画的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洋.对麦绥莱勒木刻组画现实主义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赖菲.八邦寺《噶举金鬘》唐卡组画艺术风格研究[J].艺术科技,2012,0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