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大概念

高中语文大概念

时间:2023-08-23 16:5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大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大概念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会独立

爱默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靠承袭别人的思想而活在世上,或墨守自己的主张而遗世独立,这都不是什么难事;然而,那种鹤立鸡群而独保自主之芬芳者,才是了不起的。”我们不能保证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佼佼者,但是希望教师在工作中学会独立,创新语文教学,教出专属自己的语文教学。下面笔者将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阐述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独立教学。

1 学会独立教学

的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集思广益能让更多更优秀的教学经验和语文教师聚集在一起,且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信息,能够见识到更优秀的教学方法,能够接触到更为创新的教学方式。但是,为语文教师所忽略的是,这种方式方法是适合每一个集体的吗?是适合自己教学性格和学生性格的吗?这些经验和创新是其他教师根据他们的实际教学情况所得到的。他们经历了,实践了,改变了,总结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创新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教学方式是通用的,也并不代表这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因而,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学会独立教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实际的。学会独立教学,我们才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出对策。在面对语文教学时,每一位教师面对的情况都是有所差异。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的学校风格,这些因素都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学会独立教学,教师才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考虑到这些情况,才不会一味地套用其他教师的教学手法,才不会在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学会独立教学,当遇到教学问题时,教师更多的时候会选择独当一面,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才会醒悟,才会发现一些新的教学信息。这就是教学中的创新,而就是凭借这样的创新,教师才有所成长,才更强大。当然,笔者并不反对教师的经验交流,关键是要学会将这种经验交流独立化,从中悟出一种专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达到经验交流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当然教师独立的性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让他们也学会独立,慢慢地脱离依赖。这也将是教师学会独立教学的一大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就是如此的广泛,教学知识,教育情感,影响性格,影响人生,这就是语文教师的魅力。

2指导独立学习

高中生经历了小学、初中的学习教育,他们开始渐渐地成长,也开始逐渐地成熟。在高中语文的教学阶段,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教学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我们还应当传递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一些能够让学生受益一生、学习一生的东西。这种宝贵的财富需要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去体会,去领悟。因而,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阐述关于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问题。

2.1独立完成作业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确实也是实际教学工作中最为频繁的问题。高中语文的教学其实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他们看来,不管学习语文是否认真,好像语文知识水平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确实,语文是学生从小就接触到的学科,从牙牙学语开始到现如今的语文系统学习。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穿梭在生活与课本中。学生认为就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足以应对作业、考试。因而,在处理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他们往往以一种不认真的态度对待。语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例如数学作业中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但是语文的解答确是自由的、广泛的。很多的学生在面对语文作业时,他们觉得都差不多就这样,而且好像自己都会做。也因此,在完成作业时他们总是不愿意自己动脑筋,而是模仿其他同学的答案,然后交上去给教师评阅。面对这样的答卷,教师当然明了于心。其实往往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上却存在问题。因为习惯模仿别人的东西,他们会忘乎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因此,在处理这样的学生问题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独自发挥。比如在学习诗歌鉴赏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问,让学生口头阐述答案。这是一种及时的、独立的思考,不需要停留太多的时间给学生,给他们产生一种思想上的紧迫感。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借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才能够在考试中独当一面。作业、学习并不像学生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只有设身处地地去学习、去做,才能明白其过程的演变,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东西。独立完成作业,并不是独立完成一份任务,而是独立完成了一份担当。

2.2独立完成思想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人文性;规范性

有位学者曾经这样阐述过“文”的概念,他说:中国原始仪式的一大特点,是对“人”的重视。在仪式中,对人的重视表现在对“文”的重视。在由人而文这一过程中,“文”,终于扩展为代表整个文化的审美对象概念。甚至孔子也借“文”言事,说尧舜“焕乎有文章”,赞西周“郁郁乎文哉”。我想,这大概是对“文”的最好阐释,也正是语文新课程拥有的内容,面对的视野!

犹如轻寒的三月里那缕新鲜明亮的阳光,犹如晨光熹微时那颗晶莹如梦的露珠,新课标让语文这棵参天古木,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舒展起婆娑的绿叶,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是呵,博之以文,这是一个大写的“文”字,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让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然而,我在自己的选修课“江湖夜雨十年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侠义精神”上,却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面对“从杨康(《射雕英雄传》)、郭靖(《神雕侠侣》)的价值取向看中国儒家思想”这一命题时,有些学生竟大力褒扬杨康所为,以为杨康背叛大宋投靠金贼乃人情人性使然,促使金国统一天下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而郭靖以半生精力死守襄阳城,关键时刻为国家民族利益牺牲女儿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在看似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事理的同时,却颠倒了善恶是非黑白,抹杀了起码的伦理价值取向。针对学生的这一错误人生观,我们有必要进行正确引导,纠偏纠正。

这不得不让我们停下来驻足思考,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间平等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讨,强调文本自身的差异性、阅读对话的多义性,是不是让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张扬个性、丰富情感,是否该有底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能否丧失?“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建构对象必须是哈姆雷特这

一典型形象,也就是说个体差异性必须受到规范与约束!必须“约之以则”!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还应该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今社会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人们享有各种民利、言论自由,可以充分张扬个性。那么,在这种丰富的、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时不时发生冲突。如何探求青少年个体素养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无可回避、必须面对的挑战!“文以载道”是一个古老的甚至是背叛“文”的文艺主张,但试想,如果真的没有“道”的融入、贯穿、灌注,那“文”就会纤细、柔弱,就没有了硬朗和磅礴大气,一个民族也就会因此缺乏了钙质!

回首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语文素养的养成中,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展开设计,这里面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有人把“素养”喻为威士忌,它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酿成”意味着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变化。或者称为“内化”,它是需要广博的视野、开阔的胸襟的,而这种“内化”必然是“慢慢的”,需要有一个修习的过程,而且永远离不开“酒桶”这一特殊的载体与环境。所以,我说,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当是“博之以文,约之以则”。

参考文献:

[美]罗伯特・思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姚梅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07.

作者简介:夏晴,女,1977年9月出生,硕士,就职于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第3篇

一、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记忆

字音:考试范围以常用多音字为主,声调不作为重点。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常用多音字”是指不涉及古音、异读现象的多音字,大概有320个,其中需要强记的不超过50个。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自己常错的重要字音,进行强化记忆。

字形:考试内容包括能区分形近字、同音字,辨析错别字等。考点是词语(包括成语)中的形近字、同音字。结合作业和考试情况,我们可以筛选出200个易错词语强化记忆。

词语(包括成语):熟语没有出现在江苏版的《考试说明》中,可以明确熟语不作为复习重点。根据江苏卷和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判断,这个考点最可能的是考“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因此复习重点可放在成语复习上。成语在语境中使用错误一般为:色彩混淆、望文生义、对象不明、前后矛盾、搭配不当、关系混乱六种。同学们可以根据误用类型和误用频率整理出100个应理解记忆的成语。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常见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要掌握的文言实词合计120个,其实经常考到的就那几十个,几十个中大部分在课文后面的练习中,因此文言实词的复习急须回归课本。另外,现在课外文言语句与课内文言语句以实词为纽带结合起来考的趋势明显,应引起重视。

文言虚词:《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要掌握的文言虚词合计18个,江苏版的《考试说明》中明确常见文言虚词有10个,分别是:之、所、以、何、因、为、于、其、而、乃。文言虚词需要在具体语境中把握理解有意义的常见用法,因而要结合例句理解记忆。

名句名篇:总结一下名句名篇的背诵范围: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推荐篇目和诵读篇目中的名句名篇为重点,以《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诵读篇目为一般范围,以课本中名句名篇为基础。错别字是名句名篇阅读中发现的第一“杀手”。好多同学很可惜,整句都会背,但写下来就错;另外,上句空缺导致思维受抑而无法答出下句,也是同学们经常丢分之处。因此,名句复习要重视默写,只有写下来对照正确答案无误后才算过关;而在题型上,不仅练习由上句写下句,更要训练借助下句填写上句的能力;此外,针对高考名句名篇中的动态语境考查题型,也要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以上六点中名句名篇的默写最为重要,尤其是今年名句名篇默写还将增加50%的分值。

二、语文基础能力:强化训练

(一)语病辨析与修改能力。首先要了解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一般采用客观题,修改病句一般采用主观题。辨析语病的基本步骤:首先从语法层面上看,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词语搭配是否恰当,词语的位置是否合适,关联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其次从逻辑层次看,是否把相容关系的概念写成并列关系的短语或并列关系的复句,是否把两种可能性与一种可能性写在同一句话中,是否把肯定与否定理解颠倒,是否自相矛盾;再次从修辞层面看,比喻是否恰当,用词是否妥当,是否重复罗嗦,是否有歧义,表意是否明白无误等。

(二)文言信息筛选与翻译能力。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主要结合理解文意和文句翻译来考查。文言文翻译的关键是“三个落实”:字字落实,句式落实,文从句顺语言落实。

(三)关于现代文阅读的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现代文阅读解题“六字原则”:原文、审题、全面。答案最好在原文的基础上整合获得;认真审题,包括范围、回答角度、赋分情况、得分点的可能个数等等;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阅卷也实行踩点得分的方式,“全面”是多拿分的关键。

(四)诗歌意、象、法的把握能力。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评价鉴赏。把握诗歌“意”的关键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准确领会,把握“象”的核心是对诗歌作品形象的准确理解,把握“法”的关键是对诗歌语言以及表达技巧鉴赏的把握(诗歌表达技巧一般分为三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考查材料的选择以唐诗、宋词等为主,也可以是其他体裁的作品。

(五)作文九大硬伤的消除与高分突破能力。现在学生作文存在九个方面的扣分因素:审题不准,文体不规范,结构不完整,卷面不清楚,标点不到位,没有标题,有错别字,字数不够,有病句。就这九大硬伤编句顺口溜就是“审题文体结构清(卷面),标点标题字数句”。这九个方面是阅卷中总结出来的学生最易出错的方面。根据扣分多少排名:“审题”第一,“文体”第二,“卷面书写”第三。如何进行高分突破呢?根据得分空间大小排名:“文体”排列第一。因此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文体训练是现在高分实现突破的关键。记叙文可以从“丰富”这一角度丰富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进行高分突破,议论文可以从“深刻”这一角度确立有层次的分论点实现高分突破。

在以上五项基础能力中又以作文九大硬伤的消除与高分突破能力最为重要,争取作文从“不扣分”上升到“多加分”。

三、基础应考技巧:强化模拟

语文应考技巧到了模拟运用的关键期,我向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特别推荐六大语文基础应考技巧:

(一)整卷把握。每场考试之前都是提前5分钟发试卷,这段时间相当宝贵,要充分利用,快速地把整张试卷看一遍。一方面,在试卷结构、难度状况、时间分配等大的方面做到胸中有数。150分钟做150分的试卷,应该说比较富余,只要大致根据分值分配时间(3分题给3分钟左右,以此类推)就能够较好地控制考试节奏。另一方面也能缓解紧张情绪,为下笔答卷开张立本。

(二)审题为先。高考时间有限,而且也保证了一定的难度系数,不会像平时考试一样,有充裕的时间让你仔细思考甚至重做。因此,争取一次解题成功而不是通过重做来提高正确率就变得相当重要。一次成功的基础是看清楚题干信息――什么范围、哪个角度、字数限制、赋分情况、如何回答等等。特别是语用题,肯定会出现一部分新题型。考生们应该沉着冷静,以不变应万变,“不变”主要还是指仔细审题,可以用铅笔在试卷上标出关键信息以提醒自己在答题时注意,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三)紧扣材料。这点是语文考试的基础方法,也是平时强调的依托语言材料的文本意识。所回答内容一般源自文本,概括文本,高于文本,最终符合文本。因为不论命题者、阅卷者还是考生获得答案的共同依据都是文本材料。当思维游离于文本材料,哪怕意旨再深邃、文采再熠熠,回答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是会受到影响。

(四)全面答题。主观题是按照得分点给分的,因此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力求“全面”,不能洋洋洒洒只及其一,而要整体把握,“面面俱到”。翻译题尽量采用直译法一一对应,字字落实,不落一个。诗歌鉴赏题起码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形象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来回答,表达也能分为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三块,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注释、背景、简介等,这些也能帮你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名句默写,不管选做几题,争取每空都填,全面开花。现代文主观题的分值不小,更可以考虑“看菜吃饭,看分答题”,4分题起码要从两个方面甚至四个方面答题。尽量答全,不要怕错。但要提醒一下:尽量从原文中找,提取精要――即关键的词语、词组和短句,经过自己整合之后文通字顺地表达出来。

(五)适当草稿。因为是电脑阅卷,主观题答题卡扫描后,放大四倍呈现在屏幕上,涂改、潦草将影响视觉效果,建议主观题尽可能用草稿纸把答题要点拟就,然后再在答题卡上完整表述。作文需要列提纲。列提纲的作用有二:一是可以调节情绪,同学们刚看到题目思绪纷纷,列提纲可以对其加以记录、筛选、整理、提炼,也能促进心绪平静;二是可以总体构思,明确中心,确立步骤,引导行文。利用时间是为了提高效益,这3分钟值得花。

第4篇

一、“诵读”的概念

“诵读”作为古代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在现代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过多次,但是它们都没有对“诵读”的内涵进行界定,而我们平常使用的语文教科书很少用这个词,人们弄不清“诵读”、“背诵”与“朗读”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诵读”的概念进行溯源,看看古人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跟今人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从词源上讲,“诵”与“读”都指出声地念,但又有所区别。“诵”《说文》释为“诵,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为“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读”《说文》释为“读,籀书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1]也就是说,“诵”是带有感情和节奏的吟咏背诵,而“读”不仅仅包括“诵”,还注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含义的推敲。近现代很多大家对“诵读”进行了研究,像叶圣陶、朱自清、黎锦熙、魏建功[1]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诵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是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默读的无声相比,诵读、朗读、背诵都是出声的。“诵读”为“念(诗文)”,“朗读”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背诵”为“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2]可见,“诵读”在这里的意思已经跟古代的很不一样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象不同,现在的“诵读内容”仅仅限于“诗文”,而这个“文”也没有表述清楚到底是什么,是专指文言文,还是也包括白话文?二是手段不同,现在的“诵读方式”主要是“念”,而古代的诵读方式比这个要丰富多了,主要包括“直背文,吟咏以声节之,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通过阅读现在的语文课标,我们发现课标在涉及到“诵读”的时候大概就是借鉴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片面解释,导致“诵读”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诵读”的原意,以便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使用这种方法。

二、“诵读”在大纲和课标中的历时演化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这门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有关“诵读”的表述和规定直接决定了诵读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历代大纲和课标中对诵读的规定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在20世纪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诵读”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大概总是处于被压制、被遗忘的状态。正如黎锦熙所说的:“自废科举、创学堂以来,在语文教学上对诵读问题就渐渐淡漠了。”[3]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蒙学堂章程》中规定:“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要,诵读次之,至背诵则择紧要试验。若遍责背诵,必伤脑筋,所当切戒。”1936年颁布《小学国语课程标准》中规定:“诵读,低年级朗读应多于默读;中年级朗读默读各半;高年级默读的时机,要较朗读为多。”1941年颁布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中有“读书教材的欣赏、诵读、理解、体味、表演及应用”的规定。[4]之后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几乎都没有提到“诵读”这个词,凡是与“诵读”相关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朗读”和“背诵”来代替的。直到21世纪,“诵读”在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才再次复出,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5]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对诵读提出了要求,在教学建议里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6]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课程实施建议里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7]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和调整,它对实验稿中每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里有关诵读教学的要求进行了一些细微的修改,对评价建议也做了一定的修改:“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在不同的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教学建议还保留原来的说法不变。[8]

三、“诵读”在2011版课标中表述的科学性

通过查阅历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我们发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比21世纪以来涉及到“诵读”的四部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能够比较明晰地看出诵读在课标中的表述更加详细具体。在此,我们重点将2011版课标和实验稿课标进行了比较,发现诵读在2011版语文课标中的表述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为:

(一)继承实验稿的科学理念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将小学教育分为高中低三个学段,之后的实验稿和2011版都开始分学段来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因此,课标中有关诵读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都是按照学段来设定的,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也使得教师在使用诵读进行教学时有章可循。课标的修订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对于历代课标中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延续是非常重要的。2011版的课标在修订的时候并不是随意乱改的,而是有所扬弃的,它继承了实验稿中的合理成分,有效地保证了课标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二)语言表述更加科学严谨

2011版的课程标准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细微的修改和调整,语言表述更加科学严谨。如将实验稿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中的“童谣”改为“儿童诗”,将“想像”改为“想象”;将第二学段的“领悟内容”改为“领悟诗文大意”;将第三阶段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改为“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第四阶段的“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改为“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通过修改后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语言的表述上更加严谨,也更加符合汉语言的表述习惯。

(三)诵读评价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性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诵读评价层面增加了“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相比于实验稿中简单地提出“鼓励学生多诵读”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去诵读课文,而不是被老师逼着去诵读。后面又提出“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不仅详细说明了诵读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而且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特征。

四、2011版课标在诵读层面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一)不足

1.对诵读的概念理解不清

诵读这个词语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往的文献中没有说明,课标在使用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地关注它的本义,只是简单地将它和背诵、朗读进行了区分:在说到具体的背诵篇目的时候使用的是“背诵”这个词,在提到念诗文的时候用的是“诵读”这个词,而“朗读”适用于念所有的课文。课标在使用“诵读”这个词时,基本上就是借鉴了《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并没有深入地挖掘其原有的意思。课标作为一种纲领性、指示性的文件,应该对“诵读”的概念有很清晰得了解,尤其应该对它在古代的内涵和使用方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毕竟这个概念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现在的课标既然重新使用这个概念,就说明课标编写者想要将这种古代的学习方法引入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那么使用它原来的意思是不是更加有利于诵读这种学习方法的推广和实施?

2.缺少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

诵读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古人使用了几千年的诵读,只是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说法,因此现代人总认为它是一种腐朽僵化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脑科学是比较发达的,却没有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系统的研究,致使我们的课标在对诵读进行规定时没有科学的论据作坚实的后盾。比方说,2011版的课标规定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种说法科学吗?背诵50篇的量合不合适?第二阶段的小学生应该不应该比第一阶段的学生背诵更多的优秀诗文呢?这些规定都应该是经过科学论证后才能出现在课标中的,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得不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3.对诵读的内容没有合理的规定

实验稿和2011版的课标都出现了“诵读优秀诗文”的规定,那么何为优秀的诗文呢?难道只要是优秀的诗文就适合学生学习吗?还有实施建议中出现的“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那么到底哪些诗文应该让学生诵读呢?对此课标并没有做出一些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样会使学生在选择诵读材料的时候无所适从,最终影响诵读效果。

4.对诵读的实施过程没有具体规定

诵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的,如今的语文课上基本听不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更别提诵读的声音,学生只能在早自习的时候抓紧时间背一些课文,根本达不到“体验和领悟”优秀诗文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应该多诵读一些优美的诗文,语文课上不给出时间让学生读,那学生还能在什么时候去诵读课文呢?语文课上应该不应该给出时间让学生诵读课文,哪些课文需要给出具体的诵读时间,应该给出多长的时间让学生去诵读,课标对此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影响诵读有效地开展。

5.学段内容和目标的要求笼统抽象

第一学段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四学段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11版课标在对“诵读”的内容和目标进行规定时,比较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第一学段就开始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体验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到第四学段还是要求学生注重“感悟”,提高“品位”。这些“体验、感受、领悟、体味、感悟”等侧重于个体内在情感变化的词汇的使用,使得课标的操作性不强,教师在使用“诵读”进行教学的时候,看不出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太理想的。

6.诵读评价的可测性不强

2011版的课标规定:“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增加积累”中的“积累”包括哪些内容?各个学段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发展语感”中的“语感”应该怎么测评?“加深体验和领悟”中的“加深”应该深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应该给出明确的标准。因为课标作为一种纲领性的文件,教师的教学都会依据它进行,所以课标上的每一个要求都应该使教师看过之后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使教师在看过之后难以实施。诵读评价的可测性不强,就会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老师也就无法有效地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反馈,有可能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议

1.对“诵读”的含义做出一些解释和说明。

2.对诵读材料做出具体的规定。课标中仅仅推荐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这些古诗文肯定是适合学生诵读的,但是还有一些现代文也适合学生诵读,课标也应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现代文。

3.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属于他们的诵读时间,让他们在诵读优秀诗文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4.对诵读进行科学研究,每个学段应该诵读多少篇优秀诗文,每天应该给出多长时间进行诵读,每个学段诵读和默读所占的比重是多少,这些都应该经过科学的论证,而不是凭感觉说话,语文学科也是有其科学性的。

注释:

叶圣陶:叶圣陶先生论及阅读教学时,鲜用“诵读”一词,他把诵读分解成了“宣读”和“吟诵”。

朱自清:在《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论诵读》等文章来讨论“诵读”,还专门辨析了“诵读”的概念。他在《论诵读》中说:“我在别处说过‘读’该照宣读文件那样,但这句话还未甚明显。李长之先生说的才最干脆。他说‘所谓诵读一事,也便只有用话的语调(平常说话的语调)去读的一途了’。”

黎锦熙:黎锦熙在《中小学诵读教学之重要》中说:“说到小学,现在国语课本的诵读更不成话了,简直完全消灭了诵读的技术训练。第一是用土音读国语,别扭可笑;第二是读字不成书,没有句读,不管意义,两个字复合的词可以砍成两截,字字拉长,没有一点儿轻重高低,抑扬顿挫。”在《新著国语教学法》中认为“诵读就是儿童将声音与意义结合的一种‘发表’。”

魏建功:1946年12月23日,魏建功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了“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邀请了28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专门讨论“诵读”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书店出版,199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陈士林,周定一.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记录[J].国文月刊,1947,(53).

[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人文素质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组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之一, 2010年7月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创新型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首要的是加快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更是基础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实行目标。中小学是培育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的基地,师旷曾经对晋平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可见,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从青少年抓起,甚至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说在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小学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世界各国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定义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但是,内涵却大同小异,以前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角度予以解读,国外主要是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等外延较窄概念去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界定也日益缜密,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并重,强调知识基础与“智以择向”的并重。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首先是人,是一位合格的公民,不仅拥有科技素质,更应该拥有人文素养,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类的发展。

语文教学,在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语文新课程标准》所界定的语文的课程性质就能够明白语文课程在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中重要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是明确了语文教学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特别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重要方向。尽管人文素质与语文素养不能划等号,但是他们二者之间交集还是相当明显,这也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学在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

希望教师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指引。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依赖语文教学完成,但是语文教学可以承担重要的责任。

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理解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以及语文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冲动、对科学原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科学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科学价值判断、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习惯等。而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语文课堂天性就有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在工具层面的文化探究、知识层面的文化传递、经典层面的文化积淀、精神层面的文化浸染和教学过程的文化追求。教师大概理解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语文素养三者之间的异同,才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促进了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发展。

第二 、深度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课本,激活静态的作品语言,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的言语,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情感意识,体悟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懂得以儒家"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为人生的做人标准是一种骄傲,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家思想作为社会和谐标准之一是一种责任,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修养去追求是一种幸福。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拥有学不完的人文精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令人倾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令人敬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旷达让人五体投地,杜甫的“三吏三别”惊天地泣鬼神。这些课本中经典之作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佳精神粮食,是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动力的不竭源泉,也是青少年培养创造精神,开拓新视野的优质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轻枯燥说教,重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行传承这些人文瑰宝,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认识语文是人文学科的特点,讲究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使学力形成和人格形成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生命价值得以升华,创造精神得以激发。

第三、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教材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范本,但不是唯一,学生就是把所有的语文课本烂熟于心而缺少必要的课外阅读量,是难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从而难以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多元性,耳濡目染式的教育方式比较可取,循循渐进式的方式值得学习。强化训练培养不出人文素养高的后备人才,填鸭式的教学培养不出科技创新人才。教师要以教材为源头,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引导学生加强相关联的课外阅读。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作为课外阅读的阵地,建立班级图书馆,建议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过的好的书捐献给班级图书馆,增加同学阅读的机会,增强阅读的氛围。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要好的同学之间开展图书交流阅读活动,在相互帮助和相互监督中,阅读效果得到提高。其次,语文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够形成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持之以恒。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活动,也是读者了解别人的世界和重新构思新的世界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景点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品味,所以说课外阅读对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活动

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中国文化光辉灿烂,外国文化璀璨夺目。阅读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寻求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对象,开展朗读活动、背诵比赛,可以迅速有效的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希腊的戏剧发达,可以以希腊的悲剧为对象,进行话剧改编和表演。近现代各国的竞选激烈,可以寻找经典的演讲稿作为版本,让学生参与演讲活动。

总之,语文教学对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舞台,挖掘经典文章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金鹏《第31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坛上的发言》2011年6月

[3]雷实《谈谈“语文素养”》(《 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2期)。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的训诂理论通过各种语言实践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解释文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能指导今日的语文教学实践。如何让传统训诂理论与新的语言实际相结合,又成了今天的语文教学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传统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大成效。本文主要利用训诂学理论弥补语文课本注释中的一些不足。

自2004年秋季开始推广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新课标的首要要求。新教材中文言文入选的篇目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比旧版本更胜一筹。教材编写者在文言文方面下的功夫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就总体而言,课文的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对语文教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是出于校对或其他原因,语文文言文课本注释有着少许疏漏和失误,还需要加以补正,使其尽善尽美。因此只有灵活地运用传统训诂条例和训诂方式,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帮助准确发现和纠正已有注释的谬误

(1)《孔雀东南飞》:“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注:“非奇,不宜。”(必修二,2004年版,22)

“奇”义有歧解。闻一多《乐府诗笺》注此诗:“奇事,犹佳事也。”按佳事即好事。“奇”在汉末魏晋有“美好”义,如《读史述九章·管鲍》:“奇情双亮,令名俱完。”“奇”“令”互文。文中这句诗的意思就是现在违背跟丈夫的结誓情义,恐怕这种事情不好。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经验方》:“或涙痒,则加生薑粉些少,时以铜筋点之,绝奇。”“绝奇”即绝妙、绝好。《晋书·律历志中》:“弃其论,背其术,废其言,违其事,是非必使洪奇妙之式不传来世。”这里“奇妙”属同义词连用。今仍有“奇妙”一词。“奇”有“妙”、“好”之义,在陶渊明诗中常见,如《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读史述九章》:“奇情双亮,令名俱完。”另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汉语大词典》释为犹佳,妙,例证即《孔雀东南飞》此条。

(2)《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注:“必,一定,实在。”(必修四,2005年版,70)

“必”当为果真、假使义。《辞海》103页“必”条有释,并举此例。又杜甫《丹青引》:“将军尽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颜氏家训·文章》:“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唤操笔。”三例中“必”均为果真、假如义。体味上下文,蔺相如说的应该是“大王如果无人,我愿意捧璧出使。”释成“一定”,不合文意,故误。

2 帮助准确解释文选中当注未注之处

(1)《琵琶行并序》:“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必修三,2005年版,41)

此句中的“暂”字课本无注。《说文·犬部》:“默,犬暂逐人也。”《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可知“暂”有“碎然”、“突然”义。“暂逐人”即突然追逐人,使人猝不及防。《史记·李将军列传》:“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是说突然跳上胡儿马。可知白居易诗中的“声暂歇”,也应是声音突然停止的意思。而“银瓶乍破水浆进”句紧承“凝绝不通声暂歇”,描摹声音突然停止后又突然爆发,生动地写出了当时的音乐效果。下文“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课本注:“暂,忽然,一下子。”就很准确。

(2)《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注:“加胜于赵,胜过赵国,意思是占赵国的上风。加,动词。胜,这里作名词。”(必修四,2005年版,72)

旧版中学课本以“致胜”释“加胜”,新教材大概考虑到“加”字从来没有“致”义,删去了此说。但把“加胜”理解为动宾关系,“加”字如何落实?难怪新教材只说是“动词”,避而不谈其具体含义。其实,“加”“胜”都是动词,属同义复用,是“凌驾、超过”之意。“加”字古有“陵(通凌,下同),逾”义。如《左传·襄公十二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杜预注:“加,陵也”。《管子·五辅》:“少不陵长,小不加大。”陵,加,互文为训。《礼记·植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郑玄注:“加,逾也。”“胜”亦有“陵、逾扔义”。《礼记·乐记》:“乐胜则流。”孔颖达疏:“胜犹过也。”(按,过、逾同义。)《全唐文》卷528顾况《信州刺史刘府君集府》:“行加人,言胜文……物恶其上,自然不容。”加、胜对文,亦是二字同义之力证。因此,课本的“分字注释”可改为:加,胜,均为动词,义同,凌驾,超过。

(3)《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一也”一句,课本注“(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必修三,2004年版,48)

这样解释意思是对的,但对其中“用心”二字的理解有误。现代汉语中“用心”是一个双音词,指专一、注意力集中,而本文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用”即“因为、由于”,“心”即“心思、思想”。全句意思是:这是因为(由于)思想专一的缘故。“用”释为“以”,讲为“因为、由于”,前人早有论述。王引之《经传释词》注云:“用,词之‘以’也。《一切经音义》七引《苍颉篇》曰:‘用,以也。’以,用,一声之转。凡《春秋·公羊传》之释《经》,皆言‘何以’,《谷梁》则或言‘何用’。《书·皋陶谟》曰:‘信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清人吴昌莹《经词衍释》和近人杨树达的《词诠》的注释大致同此。今人也有依其说的,如徐仁甫先生的《广释词》和尹君先生《文言虚词通释》等。《常用文言虚词词典》说得更清楚:“用,连词。连接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等。”并征引数例。其实,在古代典籍中,“用”的这种用法并非鲜见。如《诗经·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礼记·礼运》:“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史记·赵世家》:“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例子甚多,兹不赘列。课本之所以误注,是因为将这里的两个单音词看作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故《劝学》中“用心一也”中的“用”当释为“因为、由于”,始为合理。

3 帮助正确运用训诂术语

在各类文言文教材中,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的解释一般都有固定的术语,如通假字常用“某字通某字”;异体字常用“某字同某字”;古今字则常用“某字后来写作某”。但在新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这些术语用得十分混乱。

3.1 用“通”“同”注释古今字

上古汉字数量很少,常常用一个字形表示多个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兼职”情况对书面交际越来越不利,人们就又造了一些相应的新的字形,去分担旧字形的“兼职”。这样就产生了古今字,可见,古今字是一个历时的概念,今字的意义只是属于古字其中的某一义项,而不是今字承担了古字所有的义项。对于古今字的注释,教材中大多地方都用了“同”或“通”这一术语,显然是错误的。下面就以个案具体分析。

(1)《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注:“共,通‘供’。”(必修一,2005年版,21)

二者应为古今字关系。“共”的本义为两手同举一重物,供给义是在“共”这一意义上的引申。但是“供”只是“共”的后起字,因为“共”还有“供”所不具有的义项,二者不能判为通假字关系。

(2)《鸿门宴》:“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注:“内通‘纳’。”(必修一,2005年版,24)

这两个字之间的关系应该判为古今字更为合理。“内”《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桂馥《义证》:“凡自外入为内,所入之处亦为内。今人分去、入声,而入声之内以纳为之。”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使人才贤士进入家门,就可引申为收容、接纳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由于“内”承担的义项很多,而且表示接收、接纳的意义不是太明确,于是后人在“内”左边加上一个“糸”部,用以承担“内”的接收、接纳之义,使它的表义功能更加明确,并且也区别了其他的义项。《说文·糸部》解释为“纳,内也。”因而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判为古今字更为准确。

(3)《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注:“景,同‘影’。”(必修四,2004版,31)

《说文》:“景,日光也。”日光照在物体上就会有影子,引申为“影子”,表示这一引申义的“景”后又写为“影”。《颜氏家训·书证》:“如此等字,皆当为光景之景。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为景……至晋葛洪《字苑》傍始加‘ ’。”这里“景”字则用来表示本义“日光”。 转贴于

3.2 误把音近义通字看成通假字

本文所指音近义通字,是指古音相同或相近,形体上没有直接联系,但本义有某一共同词义特征或两字在后来用法上有相同之处的字。区别于古音相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同时共存的本有其字的通假字。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通假字,两字之间就似一条平行线,起点不同(即各有其本义),在引申义上也没有交叉或重复的地方,意义上各不相干,只是由于读音完全相同而互相借用而已。而音近义通之字就不同,两字在意义上是有重合之处的,要么起点上有重合(即本义有某一共同词义特征),要么两条线的中间有重合(即在引申义上有共同词义特征或者有共同的后起意义及用法),但是两字形体上又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这就区别于形体上有直接联系的同源通用字或古今字。

(1)《六国论》:“当与秦相较”,注:“当通倘,如果。”(必修三,2004版,84)

《说文》:“当,相值也。”段注:“值者,持也。引申之,凡相持,相抵者皆曰当。”当的本义为相值,即对等,向着。《说文》没有倘字,《集韵?荡韵》:“倘,止貌。一曰自失貌。”“倘”的本义是惊疑欲止貌。“倘”比“当”晚起,两字不同时共存,且“当”属端纽、阳部,“倘”属透纽、阳部,古音不完全相同,因此把它们看成通假字是不够准确的。至于二者的关系还应与“傥”字有关。

《说文新附·人部》:“傥,倜傥也。”“傥”本义为倜傥,洒脱不拘,卓越出众。按理说“当”、“倘”、“傥”三字本义不同,也没有任何共同的词义特征,有可能是音同或音近而通用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通假字,但“当”与“倘”上文已排除是通假字关系。事实上,“当”由对着、向着实词意义转化为副词、介词或连词的用法在先秦及汉代就已经开始并频繁使用。据《汉语大字典》收录的“当”的副词、介词及连词用法就很多且全面,而且所引的例句大多也是先秦和汉代的。如:“当,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倘’、‘假如’。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当,与傥同。’杨树达《词诠》卷二:‘当,假设连词,若也,如也。与傥音近字通,故用法同。’

(2)《五人墓碑记》:“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注:“曷,

通何”(必修三,2004版,99)

《说文曰部》:“曷,何也。”曷的本义就是用作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什么”,如《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孔颖达疏:“曷何同音,故曷为何也。”曷的用法以疑问代词、副词为主,一般在古书中多归为语气词,没有实词意义。又《人部》:“何,儋也。”段注:“何俗作荷,犹佗之俗作驼,儋之俗作扌詹也……凡经典作荷者皆后人所窜改……按今义何者,辞也,问也。今义行而古义废矣。”甲骨文“何”字象人荷戈之行,因此“何”本义为担、挑,今天写作“荷”,后借用为“谁何”之“何”(即语气词),而且这种借用在先秦已基本完成,且用作疑问代词、副词、助词已经定形并广泛使用。“曷”属匣纽、月部,“何”属匣纽、歌部,古音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二字判断为通假字实属不妥,同时,“曷”本身就训为何也,也就是“曷”本身就表示疑问代词“什么”的意思,本义可以说得通,注释又多派出一个通假字。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古人对前世文化遗产,尚有如此求实作风,更何况我们呢。以务实的态度,看待课本的文言文注释,在训诂学方面多下功夫,增加积累,提高能力,能够使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文言文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博采众长,不断吸取新的科研成果,直接关系到中学教学质量,也是中学语文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湖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3]王引之.经传释词[M].湖南:岳麓书社,1985.

[4]徐仁甫.广释词[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5]尹君.文言虚词通释[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陈淑萍.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两个问题[J] 合肥学院学报,2007(6).

[9]王敏红.谈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注释问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4)

[10]黄昊.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J].中学语文教学,2006.4.

[11]周建成,冯汝汉.以今律古究可叹-中学文言文注释商兑[J].咬文嚼字,2000(8).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自主学习能力;质性研究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同时,自主学习的发生需要内在学习动力的支持和积极情感的投入[1]。目前,自主学习相关理论探讨的思辨性研究[2]、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3]、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业成绩关系的量性研究[4]等已开展,但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及情感体验研究鲜见报道,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经历及体验是教育者应深入研究的领域。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学生护理技能自主学习[5]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及行为表现,分析促进其自主学习的因素,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启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015年7月至12月接受基础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表达清晰,愿意参与研究。遵循信息饱和原则确定样本量,即访谈内容中不再出现新的概念,最终访谈8名学生,均为女性,年龄17~18岁。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课题组在阅读文献及研讨的基础上,围绕护理技能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拟订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经质性研究专家、护理教育专家审定修改及预访谈测试,最终确定访谈内容如下:培训前,护理技能采取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及课后复习情况;培训中,自主学习计划表和自主学习评价表给你学习带来的变化,操作课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小组代表操作—师生评价、纠错—分组练习”,你的感悟是什么;培训对今后学习的影响。2016年2月,选择交谈方便、不受干扰的教室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遵循保护隐私、知情同意的原则,经研究对象同意,全程采用录音、笔录等方法进行记录,及时确认研究对象的感受或观点,访谈时间以不出现新信息为止。1.2.2资料分析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每次访谈结束后,将录音及观察资料转录为文字,文字资料的分析由3名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成员包括基础护理任课教师、护理教育专家、现象学研究专家。小组成员仔细阅读、深入讨论,找出有意义的内容进行编码和分类,并提炼主题。将主题及相应的解释返回研究对象处征求意见。为保护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以A~H的编码代替研究对象。

2结果

通过现象学研究法的分析结果,提炼出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3个阶段,共7个主题。

2.1培训前主题1:技能训练机械模仿。学生已习惯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护理技能教学中,学生采取听、看、背及模型上机械训练。A:“教师怎么示教,我就怎么练习。”D:“有时忘了教师示教的步骤,看看周围同学如何做的,几乎不向教师请教,差不多会就行了。”主题2: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欠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低下,表现为自我规划几乎为零、自我监控时有时无、自我评价时常空缺、自我管理处于被动执行状态。E:“我平时不制订学习计划,期中期末考试时制订很粗的复习计划,即哪天复习哪门功课。”H:“晚自修主要做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抄写实验报告,再有时间就背技能操作步骤。学校实训室课余时间开放,每周一次的课后实训室训练因没有有效的监督,人多,轮流练习一下就好了,也不管做得对与错。”

2.2培训中主题3:培训开始参与意识不强。课前需完成“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课后完成“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阶段性书写“技能项目反思日记”等,绝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C:“好烦啊!”F:“其他同学参加,我也参加看看吧。”主题4:学习准备度的提升。“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由我的学习目标、我的学习资源、我的学习措施、我的学习时间等组成。A:“刚开始,制订的学习目标不符合要求,在教师指导和同学帮助下,能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D:“以前偶尔课前会预习,只是翻翻书,大概看一下,现在要制订学习计划必须熟悉内容,课前会认真看书,看操作视频,同学间交流一下,争取制订一份较好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全班展示我的学习计划,受到表扬有点小得意。”主题5:学习投入度的提升。传统的技能操作教学,学生是旁观者,学习投入度较低,“小组代表操作—师生评价、纠错—分组练习”教学顺序,使得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投入度提高。B:“课前反复看视频、看书,上网搜索微课,多次到实训室训练,请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同学指导,设置临床情景,组织好与患者交流的语言,组内同学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甚至梦中都在练习技能。”F:“之前看教师示教没有压力,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现在同学代表操作后,组内要展开讨论、评价、汇报等,我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题6:学习专注度的提升。“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反馈信息,携带小册子随时记录评价内容。B:“以前处于模仿做一遍、走马观花看一遍的状态,现在会认真完成,而且同学会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仔细观看同学操作,发现自身和同学操作错误之处,相互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问请教教师。我更喜欢技能操作。”E:“课后或晚自修,组内同学集合,给对方提供评价记录,再次讨论、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各自书写评价表。”

2.3培训后主题7:延续自主学习的思考。经过一学期培训,学生渐入佳境,如何延续则是教育者应思考的问题。G:“我们有阵痛、有收获、有乐趣……如果下学期没有这种学习氛围,大多数同学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

3讨论

3.1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持续引导

本研究中,培训后学生表示“下学期如果没有这种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表明常规教学中教师自主学习指导缺乏或不足。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诸多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6-7],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价值,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应思考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扮演的角色,精心设计教学情景,频繁地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3.2任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本研究显示,学生缺少对学习进行计划、评价、监控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设计了对自主学习技能进行直接指导的“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和“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作为任务,“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引导学生先“学”起来,做好具体学习准备,“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营造了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氛围,专注于“做中讨论”“做中评价

”“做中反思”,并延续到课堂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3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样本数偏少,还需要在其他高职院校范围内对本研究结论做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张美娟,顾婷,陈露露,等.新课程改革下我国自主学习研究进展[J].职教通讯,2016(3):27-30.

[2]刘宁宁.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张宏,涂玮,郝玲,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本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30-33.

[4]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培训元认知策略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J].外语学刊,2011(2):109-112.

[5]张美娟.元认知策略培训探析———以“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6(5):71-74.

[6]刘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反思[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