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代文学典故

古代文学典故

时间:2023-08-23 16:5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文学典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代文学典故

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解析

中国作为一个具备五千年发展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不可计数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使世界各国所瞩目。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认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时效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事实上,古代文学不仅是对当下经济文化及自身情绪的一种反馈,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是文化信息继承发展的物质载体。

一、文学形式与内容方面的价值

(一)古代与当代文化进行文化对比

从本质上看,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类型,都是作为文学形式的集中展示,存在的唯一不同是两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存在差异,作者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存在不同,促使两者对情感表达的形式存在区别[1]。站在大成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代表。当代文化作为一种古代文化的延续发展,当代文学是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础衍生出来的,虽然知识源于社会实践,文学作品源自于现实生活,但是古代文学的存在却为当今文学的发展降低了诸多难度,衍生出新兴文学作品,因而当代文化属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继承与发扬。需要注意的是,此种继承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按部就班的继承,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整合,主要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有益成分进行挖掘,对于一些低效的问题进行革新,简单的说就是推陈出新。如: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览众山小”亦从《孟子・尽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锻化而来,充分体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推陈出新精神。古代文学的存在算得上是当代文化发展至今衍生出的新的沃土,随着时间的推演发展,在国际文化的舞台站稳脚跟,充分绽放出属于独属我国的文化,并保持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二)古代文学价值内容解析

古代文学作品鼓舞了当代人追求优质的精神。古代文学作品中侧重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写实性,隐含大量本体论鼓励当代人寻求真正的美,树立优质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当代文学中最需要增强的内容[2]。古代文学创作比较关注个人学习感受,一些发自内心作品才可以真正打动人的内心;针对社会发展中诸多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而切实感受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这也是就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育人方面的突出价值

(一)古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文化作为一种表层含义,从核心层面进行分析,文化存在的最终价值是使人有所收获,从中提炼出诸多心得。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当下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与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人学,通过有效阅读诗歌可以有效振奋读者的情绪,使其奋发向上,读者借助阅读古代文学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汇集一些兴趣相投的人进行文化情感上的交流,并借助文字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种种不满。“从生活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奉养自己的父母,从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侍奉王朝,还可以在生活中获取诸多有关于花鸟鱼的名称及典故。”这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孔子甚至是儒家学派对于古代诗歌价值的最早最全面的以此评价。

(二)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众所周知,古代文学作品自身具备育人的价值与功能。在今年两会中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r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爱国情感溢于言表,借助诗句的学习充分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感,这也是开展爱教育的主要途径。借助阅读古代文学著作,有效强化人们的爱国观念。《诗经》中有诸多诗句是教育人们要诚信待人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观导向内容不计其数,我国著名文学大家乔梦雪指出:“在当前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有何益处?这也是它最大的价值,不仅可以使你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且可以使你的灵魂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联系,进而不断提升自我文学素养,提升自我存在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及影响力是持续不断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推陈出新,在教育活动中创新使用文学作品,进而促进教育改革工作全面的发展,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愈发的追求精神文化上的满足,而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对古代文学的传播与继承的重视度逐渐提升。国人逐渐热衷于国学的研究,文学界对此现象颇为重视,这无形中促进了我国群众在文化积淀上的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论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进而使国人更加推崇并喜爱历史文化传统,从而继承发扬了古代文化。

一、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古代文学传播

(一)古代文学口语传播

对于古代文学口语传播始于何时,学术界存在不一样的观点与看法。在文学界之中,部分人认为其始于甲骨卜辞时代,但多数人始终认为其始于《诗经》产生的年代。不可否认,这两个历史时期都属于殷商,不过文学传播在甲骨卜辞时代,传播载体是事物的外观,相对比而言,《诗经》传播力度还是较大的。古代文学产生之初,民众多是运用口语交流的方式,进行经验及文化的传播,即口耳相传的方式[1]。如在《春秋》之中便记载了“苌弘碧血”的故事,从记载之中可以看到彼时文学传播的蛛丝马迹,那便是口语交流。然而随着私学的兴起与发展,文学的传播方式便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渐向民间发展,贵族等阶层不再垄断文学。古代文学代表作《诗经》可谓是古今文学巅峰之作,其从传播周期来讲,可以说是古代作品最长者,从内容来分则有风雅颂,各类作品层出不穷,不过民间歌谣为主,首先是宫中诗官整理了之前人们口口相传的内容,最终形成了经典的古代文学开山之作。一直到秦代,《诗经》都是口口相传,并没有现成的文本,内容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而被人所推崇。

(二)抄写式的古代文学传播

抄写是传播古代文学的主要方式,它开始于秦汉时期。在秦代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了刘汉王朝,古代文学传播抄写传播占据主体,例如只有殷商先人拥有典册,这是出自《尚书》的话,便能够发现当时的古代文学传播,已开始使用抄写的方式。自从始皇帝对车辆和文字进行了统一规定,以及后期汉朝颁布的“废挟书令”,古代文学通过抄写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应用。但是,抄写的传播载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简牍绢帛纸质的演变过程,简书主体是竹子,从秦朝出现,而后两种材质则是在东汉时期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抄写载体的变化,均未影响到古代文学传播的效果。

(三)印刷式的古代文学传播

印刷技术出现于隋唐时代,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推动了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改良了抄写媒介,扩大了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使其传播力度得到强化,对传播内容的多样性,有着极大的益处,同时印刷材料相对轻便方便携带,易于流通,直到纸的出现。中华文化在历经了长期以纸质当作载体的传播方式之后,印刷术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及质量,也的使得纸张的质量大大提高,纸张成为一种常见载体,使用范围也明显增大,特别是自古的科举制度,为古典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契机,随着人们执着于科举,政府在纸张上印刷了大量的古典文学,这些综合原因极大的推动了印刷技术的你不断发展[2]。在科举制度盛行期间,各种民间书籍印刷量增加,社会因此形成了浓厚的书卷气,特别是文学爱好者的书藏,对印刷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了推动力。佛教典籍《金刚经》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一个采用印刷术制成的作品,文学性强,也因此而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之后文学作品传播大多采用的是调版印刷术的纸质产品。所以研究古代文学传播,就必须要了解调版印刷术。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探究

(一)语言式的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第一,口头语言的传播方式。在文字还没有发挥传播作用之前,这种传播方式是主体,这是人们以声音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交流,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经验的累积,口口相传仍然占据了主体,为古代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就是古代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实现传播的,在我国很多的小说,比如《封神榜》等主要是通过弹唱等演艺方式流传下来,后来文字出现了,这些信息得以明确记载,才逐渐运用文字传播的方式,将此类历史文化记录并流传下来。例如《诗经》当中的风、雅、颂,均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传播,并传承至今。第二,乐工说唱式传播。他们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演义方式来传播古代文学,这种传播方式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到了隋唐开始兴盛,在这段时间之内,大量的文学作品出现,比如诗歌和古代散文等等,而说唱者通过自己擅长的曲艺形式传播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也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类人群会向文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以此来交换他们的作品。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文人骚客获得了丰富的回报,同时自己的作品在艺人们的说唱之下广泛流传,打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号,演绎着和创作者彼此借力形成双赢。正因为这样有好多文人骚客愿意为说唱艺人写词献宝,大量的诗歌于此阶段诞生,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柳三变”,他是言情诗词的代表人之一,当时记载此人游荡于妓馆之间,活在妓者身旁,他的成名虽说和他才情有关,更和妓者们的说唱传说有关。第三,古代文人雅客常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中国的许多著名诗歌也是即兴佳作,而且这种创作方式在文人骚客的推崇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例如,《滕王阁序》便是当年王勃去豫章赴宴时所作。此外,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书式地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其原创作品并未广泛传播。相反,它们通过几代民间说书人的讲述,逐渐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二)文字式的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在古代文学传播的发展过程中,文字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变化。在其出现之前,人们使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交流,这种方式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明显,文字以符号形式存在,打破了这两个限制因素,还能对口头传播的信息进行更正,避免了其存在的不足,印刷技术出现以后,文字传播效能达到了高峰,所以了解古代文学传播,除了了解印刷术,再就是要了解文字的变更[3]。第一,题壁的传播方式。如今,大多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题壁的摘录获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学作品。唐代的“唐石经”即“开成石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得益于题壁这种独特的传播媒介。第二,文本传播。印刷术出现以后,带动了中国文学典籍作品的扩散,人们因此更加方便借阅摘抄,这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读书方式,正因此,古代求学氛围极浓。也出现了“牛角挂书”这样的典故。除此之外,在古时候,一些禁书不会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为了防止此类书籍失传,只能够通过抄写文本的方式对其进行保存,从而使得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性提高。

三、结论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课程教学 研究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或名“选读”,下文统称为“阅读”)课程,是在尊重文本固有的内容——作者及作品的情感基础上,以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养成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最终培养大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相应的人文素质。通常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中国文学史”两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后者是中文系甚至其他相关院系传统的必修课,其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必言。然而,长期以来,后者的独立性甚至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课程的吸引力不大。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相应的对策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研究要点举隅如下。

一、面临的挑战

1.社会大环境:文学边缘化

从外部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文学日益边缘化。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熙熙攘攘,多为利往。在这重功利与实用心态的影响下,由于文学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故其重要性日益为人所忽视。目前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商品经济的实行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学习动机。高额的薪酬、丰厚的福利、稳定的工作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追求目标。即使是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在考虑学以致用的问题。考量所学知识对将来毕业找工作有没有用处、有多大用处,并以此来权衡和规划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多少。结果很多文科学生,甚至低年级的大一、大二学生,就已经把精力更多地投入考研、考证、培训班甚至驾照的学习中去。只是由于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为了完成学分顺利毕业,学生才来到教室,心不在焉地听课,甚至有的同学通堂在玩手机、打游戏、网络聊天。这一点背后的尴尬和无奈,在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2.学校小环境:课程被压缩

在市场化和功利化专业设置的影响下,学校的许多基础课程,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这样相对似乎更为冷僻的课程,在大多数大学里更加变得似乎可有可无。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普遍受到严重消解,以至不得不让出部分教学时间,甚至被直接砍掉,以保证那些市场反应灵敏、应用性强的时兴课程。如前几年的高级文秘、现在的播音主持等热门课程的开设。

3.文学教育自身的断层和割裂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从入小学起就开始接触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在其后直至步入大学后的十数年学习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在学习时采取的学习方式侧重字词翻译和作品背诵,而忽视文学的审美愉悦作用。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被动灌输,导致不小比例的学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当步入高校再次面对古代文学作品时,积久成习的学习方式和惯性思维使得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听讲,放弃了能动思考,更谈不上对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人文精神的学术钻研意识,因此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非常肤浅、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

二、困境产生的原因

1.教育指导思想的制约:中文系培养的是学者而非作家

1925年,立志当作家的李健吾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时任中文系教授的朱自清先生对其说:“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三十年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接1955级新生入学大会上,系主任杨晦教授的迎新辞语惊四座:“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两处典故的语出文献虽不可一一确证。但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今天的共识。虽然有的大学有这方面的努力,但或已经偃旗息鼓。如前几年,浙江大学聘请金庸做博导,后来无疾而终。近年来,上海大学有“美男作家”之称的葛红兵教授开设的“创意写作课”,其吸引力和能否改变中文系课程教学多年积习的具体效果也有待观察。

2.教育实践中的误区:颠倒了“治学”和“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混淆甚至颠倒了古代文学的“治学”与“教学”的关系,侧重对“治学”的努力,忽略了“教学”的要件,也很少考虑现在中文系学生的实际水平。现在这些大学生上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之前所读到的古代文学作品仅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人不能独立阅读古文,不少人甚至即使参看现代注释也看不懂古代诗文。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以“治学”为中心,海阔天空地讲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或只是泛泛地讲什么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那么学生即使把文学史背得滚瓜烂熟,次次考试都得满分,也无法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髓和内涵。

2.教育实施者的刻意缺位:为了实现趋利避害的最大化

如今,教师在课堂上讲文学史可以尽情挥洒,给学生以知识渊博、角度新颖、新见迭出、气场十足的深刻印象;讲作品选则受文本限制不得随意发挥,没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深厚的功底只能老生常谈,令人生厌,甚至捉襟见肘、发言惟艰。所以讲文学史容易出彩叫座,而讲作品阅读课程很难弄巧藏拙。同样的两极分化也体现在课堂下,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教材编撰上。从事文学史研究可以名利双收,选注或解析作品选则吃力不讨好,成了明日黄花。在学言学,除去经济利益的巨大驱动力不谈,单纯从做学术、培养学术交往圈来看,一套教材的编选,凸显了主编者自己在主流学界的泰斗地位,大有登高一呼,从者云集的感觉。被邀编写者或是主编认可其成就,或是被接纳,也有蒙受知遇之恩,自感通过教材的编写,从而进入掌握学术话语的阶层。而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研究者,由于人文学科凸显个性化的自身固有特征和需求,你认为好,但很难得到别人的共鸣。更严重的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你越是说好,别人越是唱反调,最后孤芳自赏,斯人憔悴,或主动或被动地远离了主流学术圈子。

三、对策及建议

1.结合时代特点,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对症下药。

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不仅是开启学术殿堂的钥匙,还有照亮人生旅途的烛光。在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堂讲授实践中,只有通过智慧的启迪,才能有效地穿透“时光燧道”,使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点燃生命的火光,也使当代读者同古代贤哲直接发生心灵的碰撞。笔者认为,仅就这一点而言,以五千年文化为积淀、富含丰厚营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精神大餐,无论实际的益处,还是吸引力,肯定超过社会上“心灵鸡汤”快餐式的阅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打破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无用之见,树立其有用之貌。当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长远的期许后,其学习兴趣就会被大大激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对症下药。

大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被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身上承载的责任不可谓不重,然而与重任相对的则是个体能力和素质的不足,甚至低下。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具体表现为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融入团体、抗压能力差、不愿吃苦。有的学生,毕业两年换了数十份工作,严重影响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有的一蹶不振,闭门不出。更有甚者,因为一时受挫,就想不开,寻短见。此类事件,屡见报端和网络,不胜枚举。

在面对重大挑战如何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一点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苏轼《定风波》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之所以为苏轼,正是因为他能从苦难中超脱出来,更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从中可以学习到得出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

再如,讲到大学生感兴趣的爱情诗词时,如晏殊《鹊踏枝》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可以联系到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能够联想到辛弃疾词作《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可以引申到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并引导学生就这三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理解。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人定好目标,坚持不懈,绝不轻易放弃,最终希望的曙光会在前方出现。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语句,让学生感受到意气风发的恢弘气势,从而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注意专业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在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的讲授时,要注意他们专业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有的放矢,进行有意识的教学调整。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灵活机动,结合他们未来工作的需要,激发其主动探索的精神。

比如在给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讲授《诗经》中的爱情诗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截取电视中常出现的钻石广告,分析其中广告语诸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中包含的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寓意。并进一步指出,广告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心灵深处的渴求与呼唤。古人那种“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其实正是现代人所不相信但又渴望得到的。好的广告语的产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对人类共性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

再如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上课时,讲授一些古代山水游记的同时,就可以展示一些电视上的游览录像,或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分析景点介绍词编撰的优劣。由于编撰者的能力有限,景点介绍内容错别字满篇、常识性的错误屡见不鲜,这极大影响了景区的吸引力,可谓是“面目可憎”“大煞风景”。如果是教育基地,则非常严重地削弱了其教育意义。而相反,古人的山水游记名篇则言简意赅,韵味无穷,咏之能歌,可品可赏,故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旅游胜地广而告之的招牌语言。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无可替代的。

3.对诵读本位的回归与改革

现在的大学校园,大多时候只能听到朗朗的阅读外文书籍的声音,而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的传统经典诵读不经意间已经成了“绝响”。即使是校园广播里,除了卿卿我我的情歌,就是英语听力广播。可以说,古代文学的诵读氛围就整体而言,已经所剩无几,而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要顺利展开,诵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诵读是积累的捷径,是把知识储存起来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读得多,积累得自然丰厚。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是需要记诵的。学生如果在阅读中能记诵大量的古诗文精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畅意达、文从字顺、精思于胸、下笔成章,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让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的教学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4.教师要动口也要动手,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一些博士生,数年间,可以写出多达几十万字的厚厚专人或专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然而实际上,他可能从来没有读完任何一种研究对象的作品注本,更不要说是全本、善本。不能全面掌握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却写出了号称煌煌大作的博士学位论文,这让人觉得几分滑稽和无奈,但却反映了古代文学研究者的一个现实。多年来,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完成的,教师只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向学生讲授一长串线索、一大堆概念、一大批作家,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名篇却很少通读过,也很难读懂。更不要说古代诗、文、词习作了。有些教师表面看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事实上,古代文学的精髓是什么,在哪里,他们自己很难知道,更谈不上准确掌握并以之育人。教古代文学的教师自己没有受到过诗词写作方面的训练,成天被论文级别、课题经费折磨得心浮气躁,致使他们没有写这些东西的心境,也就很难具备写作古文旧诗的能力。大学中文系很多教古代文学的教师一辈子没有写过文言文和旧体诗,甚至一辈子没有写过一幅对联,这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教学是非常不利的。高校提供给教师一个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时间和精力的安排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教师在动口讲授的同时,还要动手写作。只有这样,才能讲得深,讲得透,讲得好!

第4篇

【成语原文】:龟鹤遐龄

【标准发音】:guī hè xiá líng

【繁体写法】:龜鶴遐齡

【龟鹤遐龄是什么意思】: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龟鹤遐龄成语接龙】:不待蓍龟 龟鹤遐龄 无龙龙了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龟鹤遐龄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龟 ① jūn 龟裂;② guī 乌龟③ qiū 龟兹。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第5篇

【成语原文】:打死虎

【标准发音】:dǎ sǐ hǔ

【繁体写法】:打死虎

【打死虎是什么意思】: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打死虎成语接龙】:非刑拷打 打死虎 虎不食儿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打死虎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dǎ sǐ hǔ】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第6篇

1和谐教育之境需得到实践印证

在《大学生和谐教育新论》一文中,我们对“和谐教育”进行了重新论定。在文中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看法与学界对“和谐教育”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不同,我们的重点在于其目标和效果上,简单地说,即达到和谐境界上。我们认为这有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即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这四个方面都有所实现的话,那么,即可认为达到了和谐教育之境。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达到如此效果。我们认为,不管从理论上面探讨出了多少内容,不管这些内容是多么光鲜,最终必须要能在教学实践上得到印证;也就是说,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它。如果不能在教学实践上予以印证,那么,这些理论的探讨终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具有实现性。尽管不能说这样的理论探讨没有必要,但至少是有所缺失的。为此,我们选择从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探讨。为何如此呢?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下面我们从四个衡量标准入手进行分析。

2从身心和谐来看古代文学教学

就身心和谐来说,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解中,适当加强审美鉴赏和艺术熏陶方面的教学比重,可使学生增强身心和谐。本来文学课就是审美鉴赏课。学生在审美鉴赏的熏陶下,可以放飞其心灵,纯洁其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美,有快乐的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从而具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胸怀,进而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其实就是身心和谐的人的表现。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抒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纯真而深沉,完全消除了宫体诗那种“猎艳”的低级趣味,而把爱情描写恢复到《诗经》中的民歌和古乐府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净美、纯洁的格调。同时,诗人又把这种男女相思之情,同对于人生真谛、宇宙奥秘的探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诗的思想蕴涵更为深邃,富于哲理意味。以江月之常有与人生之代换,提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永恒矛盾,把离愁放到短暂人生中观照,越增其忧郁深邃。这样欣赏文学作品,确实能培育学生的美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达到身心和谐之境。

3从人际关系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际关系和谐来说,我们认为,这可以在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作者介绍。基于类似的人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很多同时代作家之间都有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尤其体现在——当一方遭到不幸时,他的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进行声援,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二是作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送别诗、赠答诗,这些诗歌可以说是古人人际关系和谐的反映。例如: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歧路分手的共勉,展示出诗人放眼四海的豁达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句意,用来表现不能为地理距离阻隔的友情,但这比曹诗提炼得更精确,概括度也更高,遂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赠别的格言。在这些教学中,可以适当讲解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朋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他人”的理解,当然就有助于促使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4从人与社会的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与社会的和谐来说,可以在那些忠君爱国的作者身世介绍中、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分析时,进行探索和启示。以作者身世简介来说,比如杜甫,他对君王、对朝廷一往情深的眷恋,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窘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对于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从而达到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以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来说,比如杜甫的《望岳》,全诗围绕“望”字驰神远思,前六句写泰山的高峻雄伟、气象万千,结尾处用典故写想象中的登山远眺,展示出诗人抱负非凡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这首诗不仅高度概括了泰山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壮美景色,而且表现了作者把大自然的浩气纳入胸怀的豪情,在观望名山的兴会中,寄托了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前程万里的乐观和信心。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可以视为盛唐气象的生动再现。

5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来说,可以在讲解山水诗、山水文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实现。山水诗、山水文乃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他们深刻理解自然的重要性的结晶,对于他们的创作及其作品,在今天很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能力,当然能促使他们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山中新雨,空气格外清爽,月光泼洒在松林间,山泉叮叮咚咚在石上流淌。静谧的秋夜里,忽然从竹林迸发出归村的完纱姑娘们的喧笑;荷叶晃动,原来是渔舟唱晚,顺流而下。显然,这普通的山村,已被诗人当作心目中的纯美天地——人间的桃花源来描绘的。

作者:曾毅 张华林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第7篇

【成语原文】:炙凤烹龙

【标准发音】:zhì fèng pēng lóng

【繁体写法】:炙鳳烹龍

【炙凤烹龙是什么意思】: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炙凤烹龙成语接龙】:无病自炙 炙凤烹龙 龙举云兴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zhì fèng pēng lóng】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对应近义词】:烹龙炰凤、烹龙炮凤

【炙凤烹龙的造句示例】:

面对炙凤烹龙的酒席,我一点胃口也没有

第8篇

【成语原文】:宿水飡风

【标准发音】:xiǔ shuǐ cān fēng

【繁体写法】:宿水飡風

【宿水飡风是什么意思】: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同“宿水餐风”。

【宿水飡风成语接龙】:弋不射宿 宿水飡风 风不鸣条

【宿水飡风成语解读】: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宿水飡风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宿 ① xiù 星宿,二十八宿;② xiǔ 半宿(用以计夜)③ sù 宿舍 宿主。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第9篇

志冲斗牛。

2、标准发音:

zhì chōng dǒu niú。

3、繁体写法:

志沖鬥牛。

4、志冲斗牛是什么意思:

斗牛: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5、志冲斗牛成语接龙:

各从其志 志冲斗牛 牛之一毛。

6、志冲斗牛成语解读:

(1)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形容怒气很盛。

(2)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冲 ① chōng 冲锋 冲击;② chng 冲床 冲子。

(3)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7、对应近义词:

气冲牛斗。

第10篇

【成语原文】:狼嗥鬼叫

【标准发音】:láng háo guǐ jiào

【繁体写法】:狼嗥鬼叫

【狼嗥鬼叫是什么意思】:形容声音凄厉。

【狼嗥鬼叫成语接龙】:贪如虎狼 狼嗥鬼叫 叫叫嚷嚷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狼嗥鬼叫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láng háo guǐ jiào】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第11篇

关键词:《何典》;典故;消解;反叛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05-02

《何典》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小说,自诞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虽然单纯从艺术成就来看,它并不是一部经典著作,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了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因为它走极端,所以必然会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遭人诟病,但同时因为它走极端,才能产生对传统最大的冲击力。《何典》,从题目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部为反对用典而量身定做的小说,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何典》的反对用典的表象,更应该关注它反对用典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用典这一传统及其历史内涵谈起。

一、用典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使用典故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习惯,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尊圣崇经,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孔子就成了圣人,孔子的言行演化为典故被后世频频引用。而先秦经典《诗经》和《离骚》更是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其诗句、意象被频频化用。在这种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文人具有浓厚的崇古意识,文学作品中的用典正是这种崇古意识的折射和反映。尚古、尊古的观念已经深入古代文人的灵魂,用典就是这种精神的直观显现。

另一方面,从民族性格来看,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处于农业社会,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注重经验的。长者对于天气变化的判断、对于耕收时令的把握,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能力都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是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比肩的,所以有句俗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道理就在于此。在这种生产环境下,要求年轻人要尊重长者,崇敬祖先。因此,在中国,认为越老的东西越好是有其深层的民族性格原因的。从这来看,我们如此执着于在文学作品中用典似乎就从我们自身民族性格――崇敬祖先这里找到了支撑。

二、清朝用典的情况

从我国文学发展历史来看,用典从先秦发轫,经过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至唐朝日趋成熟,到宋代就进入了用典的雕琢期,元明清则出现了守成和解脱两种趋势。

因为《何典》产生于清朝,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用典的情况。从诗文来看,文人们执着于守成,他们作诗为文仍然固执于“无一字无来历”的主张。虽然有人批评当时的这种“填书塞典”的风气,但大多数人仍然在钻研如何在诗文中更好的用典。从小说戏曲来看,用典已经从士大夫的典雅走向通俗,尤其是古白话小说,把一些过于典雅的典故都淘汰了,普遍开始使用已经广泛流传在口语中的通俗典故,而且新的白话的戏曲小说又为小说家们提供了新的典故,出现了用典的新趋向。

《何典》就是用典解脱趋势的代表,它不仅淘汰了典雅的典故,它走得更远,全文充斥着方言俚语,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的反叛。其实,我们在前面努力挖掘用典的深层意蕴和历史根源,无非是为《何典》对典故的突破的重大意义找依据。也就是说,用典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越深、传统力量越强,那么《何典》的突破传统的意义越重大。

三、《何典》对典故的消解

(一)命名“何典”

作者分明不屑于用典故,却偏偏取名何典,仿佛是在向那些绞尽脑汁用典故填塞文学作品的人们示威,向他们询问自己的作品“出于何典”。书名发问“出于何典”,书的内容描绘了鬼世界、运用的语言是俗字秽语,这就很明确地给出了答案“不典”。而且,作者在通篇结束时,用一首诗作了最好的结语:“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这意思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显然,题目取为“何典”,是作者对用典故填塞作品的行为的最好的讽刺,也是对封建文人盲目的崇古、尚古意识的强烈的批判。

(二)诗词中摒弃典故

古代的章回小说每回前,往往以“诗曰”、“词曰”开头,用一首诗或词来介绍一回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情感,也常常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等韵文,有的在结尾时也用上诗词。而这些诗词,都是小说家们施展自己用典功夫的地方。《何典》的作者索性不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就更谈不上什么用典不用典了。而另一方面,《何典》的作者又基本上承袭了每回前以“词曰”开头的写作模式,但是在典故运用上却捣起了鬼。他在第一回一开篇的词中就写到:“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他不但写词不用典故,居然还说自己“一味臭喷蛆”,全部用的大白话,一点雅致全无,这分明是在给那些顽固的卫道者们打预防针,希望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开篇词已是这种状况,全文可见一斑,看后莫要咬牙切齿。而其他九回之前的九首开篇词也是因袭开篇词的风格,语言俚俗直白,放荡不羁。写词尚且能写得如此村俗粗鄙,更何况小说呢。作者的这一捣鬼,一下把处于文坛正统地位的诗词硬生生的从圣坛拉了下来,这难道不是对于文学传统的最大的冲击吗?

(三)对典故的荒诞运用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诗词中尚且不愿用典故的张南庄,是怎样在小说中用典的。

在《何典》的第一回中,写活鬼与形容鬼离开家门上船时的一段文字:“形容鬼伸着后脚,跨上船去。只见那船直沧来,几乎做了踏沉船,连忙拔起脚道:‘姐夫,怎么叫这只船?如此卜ǎ 活鬼笑道:‘亏你做了阴间秀才!难道连孟子的说话都忘记了?’形容鬼道:‘有甚说话,我却不记得。’活鬼道:‘《孟子》上说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只两来船,你用了大脚力踏上去,教他怎么不玻俊”孟子的这句话本是讲述王道的,结果作者通过王、驳男骋簦将“然而不王”偷梁换柱,变成了“然而不病保而且二人的谈论还煞有介事,仿佛确实如此。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亚圣的孟子说的话,在这里竟做了这样的注脚。作者不引典故则已,引用典故居然是如此的荒诞离奇,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无疑是对引用典故的一种讽刺和揶揄。另外,其中对那些盲目引用典故的自作聪明的文人也是一种绝佳的嘲讽。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三家村的达人穿了赤膊大衫向大成至圣先师拱手,甚而至于翻筋斗,吓得‘子曰店’的老板昏厥过去……这一个筋斗,在那时,敢于翻的人的魄力,可总要算是极大的了。”①张南庄对于经典的这种花样翻新,的确是极具魄力,他居然拿儒学经典开这样的玩笑,这无疑是离经叛道,是公然的与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宣战。

为了显示此书无典,作者行文中多用口语,尽量少用成语典故,即使运用典故,也故意将成语典故的意思弄反。这样,作者表面上在用典,实际上又没有用成语典故的意义,不能按照约定俗成的意义来解释,将该书的滑稽效果推向了极致。如,金饭碗,本来是比喻待遇优厚的职位,在书中,却成了一只饭碗,而且还是被叫花子拿了来讨饭吃;狗咬吕洞宾,本来是比喻好意没有得到理解,可是在此书中,却说“请到了狗咬吕洞宾”,狗咬吕洞宾原本是主谓宾结构,现在俨然承担了名词的作用,指吕洞宾;梁上君子本来是指小偷,而在书中的语境中却成了体体面面的正人君子;班门弄斧本来是指不自量力,在书中却成了斧子的一种;“挡箭牌’常用来比喻推脱或掩饰的借口,在书中则用来指一种盾牌;“有眼木头”原本用来比喻反应迟钝、呆头呆脑的人,在书中却真指称一种木头棍子。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从文本上,作者是用了一些作为典故的短语,但是按照语境仔细体会,这些短语并没有承担典故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也就是说,《何典》通过语境的营造,将嵌入其中的典故所携带的深意消解掉,使得典不成典。当然,《何典》的这种做法由于突破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获取了一种幽默效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将典故玩弄于股掌之间,表达了他对用典这一传统的蔑视。

四、《何典》对传统的反叛

古人用典,有其积极地一面,可以用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但是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和理解障碍,特别是当用典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接近传统文学尾声时,用典越来越脱离它的原本的意图,越来越多的人纯粹为了用典而用典,借用典来炫耀才学,结果不能为作品添彩反损害作品的艺术效果。其实,用典也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文化现象,本不该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知道,要对一个行经千年的传统说“不”,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冲击力,要获得最强的冲击力就需要站在与用典对立的另一端。也就是说,如果要遏制典故泛滥的趋势,不能做一个典故运用的表率,这是不会起大作用的,因为两方争斗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各让一步,做表率效果不明显;要做典故运用的颠覆者,哪怕二者取其中间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何典》对典故的颠覆也是形势所迫。

《何典》的作者张南庄全盘抛弃了“言必有据”的传统,给当时的文学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正统观念崇拜文字的威力,张南庄偏偏用游戏的心态来写作。历来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坛主导的诗文还是一直处于文坛末流的小说,其语言一定是纯洁、高雅的,并且运用典故合乎古代圣贤确立的意识形态,以此证明其创造力的合法性和取得更广泛的支持,就算再叛逆的作者也热衷于从经史著作以及典范的文学作品中寻觅典故,以此来企求传统力量的支持和庇护。而且,从历史上来看,即使那些带来革命性变革的人,往往也要从古人那里汲取力量,打着复古的旗号,唐朝大诗人韩愈当年发动文学革命,反对绮丽文风时,不是也以效仿“古文”相标榜吗?很明显,韩愈并不是要真的复古,他只是借用“复古”的名义,从传统中寻找支撑,这样就会减少革命的阻力。而《何典》却拒绝从公认的意识形态中寻找支撑,而是要花样翻新独立地创出一片新天地来,结尾的诗句“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表达了一个近代个性主义者的自豪。张南庄否认时代能继续在远古圣贤的阴影里前进,认为尊重他们的遗训也已失去意义,因而引经据典的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推重历史的崇古、尚古意识也变得极为空虚可笑。虽然说,作者张南庄在嘲笑历史和传统后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他的抛弃典故的作品尝试也没有成为经典,但是作为特立独行的存在者,因其反叛性、挑战性,《何典》无疑成为文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没有《红楼梦》那样的经典性,《红楼梦》是集大成的作品,《何典》当然不是,它是行路先锋,是在为以后产生集大成的作品扫除荆棘,它是可以占据从古代文学观念发展到现代文学观念、从古典白话小说发展到现代白话小说的转折点的位置的。

注释:

①刘运峰编.鲁迅序跋集.下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85.

参考文献:

[1]祝鼎民著.典故 知识 查检[M].知识出版社,1992.

[2]李光信.古代文人的用典与崇古意识[J].文教资料,2009(2).

第12篇

闲笔本性难移文/观鹅会意

落笔文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左传》记载齐国太史直书“崔杼弑其君”的典故。崔杼弑父篡位,命令太史把他的恶行改过来,不要太直露,太史坚持不改,结果被杀死。又换其弟为太史,还是不肯改用曲笔,又被杀死。后来又换了一个弟弟为太史,还是不愿意改,崔杼只得妥协。这些太史不仅仅是刚正不阿,鄙人认为是他们人品上的本性难移。

每个人都有其本性,本性之形成是个需解之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讲人之本性的改变,比改变江山都困难。看来一个人的本性积习难改,也就有了喻那些有不良嗜好之徒,“狗改不了吃屎”的俗语。

一个人本性的积累形成,主要是家长的言行教育,我有一友,抱养一女,这小孩走路都学父亲的八字步,无人能看出来不是亲生的。还有一朋,夫妻二人脾气暴躁,一天,夫妻二人又在院子里打闹,10岁的儿子放学回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操起来一把铁锹,不分青红皂白照着玻璃窗户就是一顿猛砸,夫妻二人急忙去夺儿子手中之锹,其父在外对朋友说:“这家伙是我的种。”有的孩子刚刚牙牙学语,张口就是二饼三条,不用问他是跟妈妈在麻将桌旁长大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在中国是家喻户晓,聪明、忠诚、善良,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无数,再受唐僧冤枉误解还是嫉恶如仇见妖必杀,真是本性难移呀。急性子、慢性子、暴脾气,你就是在后天怎么去改变,骨头里面的还是难以改变。

鄙人认为人的各种癖好不是与生俱有的,比如爱好学习、爱吸烟、爱喝茶、爱赌博之类的习惯。我的儿女从懂事起,我们夫妻就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氛围,从他们上学前班开始陪读的任务就是我的,陪读不是监督他们学习,而是共同学习,他学习他的,我学习我的。我喜欢看他们的语文书,里面的美文百读不厌。从一年级语文书一直看到了大学课本,儿子大学是汉语言专业,什么写作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小说史等等,都是我的必读书,追着孩子们的脚印去学习,成就了我的癖好写散文,写书法,写诗歌,他们也受我的感染爱好书法艺术。

鄙人认为家庭就像一件古老的编钟,只有把一个个钟按照音阶排列起来,它们才会演奏出震撼人心的重音。( : )

一邻居嗜赌,今天赌赢了带家人下饭店奢侈挥霍。一天,他不仅把住的楼房赌输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孩子说:“妈妈,咱们和他离婚吧。”看看这样的家长给孩子留下个什么影响。

谁一出生就会有宏大的抱负?谁一出生就会是一个大学生?谁一出生就会是一个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呢?“前世无财当过客,今生爱书未为贫”,“埋头觅句常忘老,秉烛操觚不觉疲”,“爱书如命书为宝,惜墨如金墨舞龙”,贤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训联,这些惊世之联需要崇高的后者去感悟,高山流水的典故,就是说伯牙惊世之琴与钟子期这个崇高听者的相遇。

博大的海洋孕育着无休无止的生命,文字的海洋也滋养着高贵的灵魂。时令的声音足以让勤奋之人振聋发聩,上古之风送来了屈原吟唱离骚之悲歌;黄河浪为你捎来了李商隐在黄河边“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的无奈;零丁洋为你诉说着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愿自己的本性难移不要改变,在文学的海洋里逐浪随波,做一位高尚的听者,无憾自己的草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