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典文学评论

经典文学评论

时间:2023-08-23 16:5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文学评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典文学评论

第1篇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着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第2篇

特约主持人: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姚文放教授

主持人简介:姚文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杂志编委。担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600余万字,出版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近300篇次。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主持人话语: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从而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的政治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如果说从凭借文学本身的特质转向根据文化权力来确认文学经典显示了一种“向外转”的趋势的话,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一趋势对美学、诗学、细读和批评的遮蔽而为文学经典找到向文学的家园“归去来”的路径呢?

以下这组笔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的文学经典论做出“症候式阅读”,并从而进行新的理论生产和建构。姚文放的文章对乔纳森·卡勒文学经典论的关键性概念“表征性解释”进行阐释,通过对这一概念在正面意义上的理解以寻求它与“鉴赏性解释”的互补和双赢。蒋继华的文章认为在文学经典问题上相互对立的两种意见,其背后都隐含着因身份诉求而产生的焦虑感。易华的文章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众多与经典相关的文学事件和现象,其生成原因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学生态的权力结构。朱晏的文章以茅盾文学奖为例,指出当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针对获奖者文化身份的“承认的政治”不无干系。王雅琴的文章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认为在世称“文学经典摇篮”的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东方和女性的作家始终是作为西方人想象中的“他者”身份而出现的。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3-0107-18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文学评论;《我的安东尼亚》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94—02中国

一、生态女权主义概述

生态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蓬勃兴起的各种社会运动之中,20世纪90年代达到。生态女权主义首先出现于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斯·德奥博纳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部作品:《女权主义或死亡》和《生态女权主义:革命或变化》。弗朗索瓦斯·德奥博纳号召女性发动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地球,这种生态革命将使两性之间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关系。

生态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生态女权主义者s.格里芬等人强调女性身体功能和自然接近,认为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美国学者伊内斯特拉·金把生态女权主义定义为一场女性认同运动,她声称:“我们为了忠于未来的世界,忠于生命和忠于这个地球而向父权挑战。我们通过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我们作为女性的经历对此有着深刻和独特的见解。”

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女权主义的首要内容是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社会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不仅涉及意识形态,也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活动,是女性为维护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社区,反对由于父权社会、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化主义而引起的恶性发展和环境恶化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第二,生态女权主义的重要论点还包括对西方现代科学的批判,多样化和统一性,对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沉重代价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等。西方现代科学、生活多样化、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等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均是在父权社会观念主导下,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物质丰盈或者追求国际地位所做的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这种掠夺和破坏的意识同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第三,寻求建立联系的原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女权主义寻求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女权主义与文学评论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其思想已经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生态女权主义也随之而起,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含有生态和女性内涵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凡是体现了对整体、相互关系和稳定的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坏性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被批判。

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包括以下内涵:(1)对文学文本中将女性作自然或者将自然做女性描述的梳理和分析;(2)女性作家生态写作的理论概括,及其与男性自然写作的比较;(3)女性文学作家在其文学作品或者文艺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的整理与归纳,批判男性偏颇的自然观;(4)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分析解读文学文本中生态女权主义的回归与叛离,由此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被重新阐释并赋以意义和价值。

有不少评论者运用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如有研究者对威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进行了生态女权主义解读,并认为“生态女权主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女性、自然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贬低性的概念时代而是理想生存模式的力量之源”。还有不少学位论文也以生态女权主义为研究视角,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些从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文学作品涌现出的优秀评论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生态女权主义在刻画女性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与生态之间深刻的渊源,使女性主义与生态整体有了共识——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融洽共处的和谐画面。

三、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我的安东尼亚》

生态女权主义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建设,旨在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相互作用的生存模式。生态女权主义者呼吁建立一种不是基于统治原则而是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因此也赋予了文学评论新的视角和研究价值。

美国现代女作家威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的安东尼亚》是其作品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一部,力在表现“拓荒时代” 的典型人物,思想境界高尚纯朴,艺术风格舒畅清雅。该作品以美国西部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波希米亚姑娘安东尼亚在困境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这位女拓荒者的生动形象,体现了美国早期开拓者的力量和激情,她为寻求自我建构和实践身份认同而不屈不挠地抗争,为超越自身情感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为摆脱性别所带来的不公正命运而不懈努力。

转贴于中国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威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亚》,可以使我们跳出常规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男性中心论,探索自然与女性之间密切的精神内涵,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在于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的相互尊重与友爱相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核心内涵的理解。女主人公对草原的认同,对土地的依恋,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父权制主导下的殖民者用刀征服土地的做法皆然不同。基于这种差异,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如果人类决心变革他们的性别关系,摧毁父权制,就能随之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暗含了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关联,她们都是父权制思想主导下受压迫和被征服的对象,只有意识到这种关联,意识到父权制在整个统治体制中的独霸地位,才能将爱惜自然与珍爱女性联系起来,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

《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的观点,因为作品给我们展示出了内布拉斯加这片土地上繁衍的万物都相得益彰:安东尼亚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经历赢得了“一种无法用世俗的价值观来测度,无法用财富、名誉或者肉体上的吸引力之类的标准来衡量的成功”。这部小说在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达到了自然界万物相宜的理想境界。

首先,《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人物描写蕴含了生态女权主义观点。在吉姆看来,安东尼亚可以是他的妻子、情人、姐姐甚至母亲,“只要是女人可以成为的身份均可”,可见他们的关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关系,更找不到大男子主义的踪迹,而是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以平等的身份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群体。安东尼亚等草原上长大的姑娘到城里去做帮工,雇主,特别是女主人,欣赏她们干活的本领,将她们也当做是家庭中的成员,这里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主仆尊卑,而是赞扬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中吉姆·伯登家是美国本地居民,而安东尼亚·雪摩尔达家却是从波希米亚迁至美国,文化、地位及家庭背景均存在巨大悬殊,但是伯登家却没有因为这些悬殊而鄙视或者欺诈雪摩尔达家,相反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宗教信仰,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其次,文本中不乏对人类(特别的妇女)与动物的描写——动物和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是生态女权主义的另一重要观点。吉姆的奶奶,这个常年在农田忙碌的妇女,总有各种小动物如土拨鼠、獾和菜花蛇等与她为伴,“我喜欢那些土拨鼠跳出洞来看活”,这使她不觉得孤单和疲倦。安东尼亚将受伤了的小昆虫放进自己的头发里——“为它搭了一个温暖安全的窝”,即便是吉姆想帮她把昆虫放进衣服口袋也不能使她放心;“自从我当上了母亲,我就不再杀任何动物了”,中年的安东尼亚更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着动物。在这部作品中,动物不仅与人类同样具有灵性,并且关系十分融洽。

文本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者对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有学者认为,并非有描写景物的作品就是对自然的关爱,若是描写大自然是为了服务人类的感情表达,那便不是生态意义上的写作。而若是设身处地地将大自然中的景物看做是与人类同样具有喜怒哀乐的生物,才是生态女权主义所秉持的人与自然的观点。文中安东尼亚会在半夜冒雨为她的树苗“披衣裳”;吉姆祖母家的菜园子,秋日里一望无垠的草垛,夜幕即将降临时绯红的天边,备受人们爱护的路边的向日葵,都是人类的伙伴,都让吉姆这个“风光”的城里人眷恋不舍。

转贴于中国

中国 四、结语

生态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拥有一种男性所没有的本性、一种与自然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在《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主人公在追求自己权利、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的情谊,这正是生态女权主义者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回归。这种回归不像环境保护者那样虽然倡导的保护环境,但却以自然为人类服务为目的;也不像女权主义者那样虽然争取与男性拥有同等社会权利,但却仍然将男性、女性视为对立的两种群体;这种回归是女性运用自己和大自然的共性,在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在实现自然的价值,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生态女权主义者倡导女性用自己保护自然、珍爱自然的实践行为构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的生态模式。因此通过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我的安东尼亚》,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的生态女权价值观的理解,也对生态女权主义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国

参考文献:

[1] 孙宏.《我的安东尼亚》中的生态境界[j].外国文学评论,2005,(1).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willa cather.my antonia [m].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5.

第4篇

张新颖

为什么读经典?这个问题往往会被不知不觉地转换成另外的问题:读经典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好处?转换了,我们还以为是同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这么关心用途和好处,那么也就不必回避,直接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用途,没有什么好处。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唯一可以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他在《为什么读经典》里援引了一个故事:当毒药正在准备的时候,苏格拉底还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读完全部经典,没有读过某部经典太正常了;经典一点也不歧视迟到的阅读。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在不同的时期读经典,意义不同。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都是第一次接触一个世界,如同在现实中接受新鲜的经验一样。许多年之后,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读过的书,可是它已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它持续地在我们身上起作用,虽然我们未必意识得到。“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所以,“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称经典呢?卡尔维诺认为:“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必须说,人应该知道他是在哪里、在哪个位置上阅读经典的。卡尔维诺说:“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阅读经典作品,你就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位置’阅读的,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容易漂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因此,我们可以说,从阅读经典中获取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

也可以说,阅读经典,一方面需要把经典里面蕴藏的信息读出来,读到当下的世界里来,读到你自己身上来;同时,也需要把当代的信息读进去,把你个人的信息读进去,读到经典里面去。这个当下的世界和当代的信息,这个你个人,就是你在你的位置上所感受和意识到的,不必幻想你是在桃花源。这就是,你要知道你是在哪里读经典的原因所在。

(张新颖,1967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釜山大学交换教授,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精读》《沈从文的后半生》,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第5篇

关键词:作品;分析;解读;观念;方法;操作

作品分析、文学解读,就是以文学解读现象为研究的对象,探讨文学解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本文对作品分析的观念和方法的操作性问题展开研究。

一、解读文学经典的价值观念问题

文学经典是和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如果真的要给其下一个缜密的定义,那是很困难的。解读文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国传统的文论,没有给我们提供系统的理论。整个20世纪,我国曾经几番大规模引进西方文论。然而,无论引进多么新异的西方文学观念,那都是西方人根据他们的文学经典和文化传统进行的抽象化。有了冲突该如何解决?方法有二: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成全西方文论;二是修改、完善、发展西方文论。

1.真实性和假定性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然而,这种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被动的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写实,它的出现已经在作者的头脑中经过了精神的,灌注了作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同时,为作家的审美理想所照亮。

2.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的概念是指文学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美,能够满足人类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精神需求,能够滋养和提升人类心灵,推动人类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促进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

3.文学价值观念

文学价值观念的内部结构核心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维的、综合的;其内部结构特征与文学价值的多层面结构特点相对应。

二、通过还原和比较进入分析

长久以来,分析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难度很大。究其因,在于直到目前,对于是否存在永恒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从纯粹理论上,仍有分歧。文学评论要以最基本的艺术分析为基础。然而,最基本的艺术分析要落实到作品当中去,就必须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证明和证伪

一般论证的基本原则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也就是说论者根据自己的论点,去组织与论点相关的材料去证明。然而,这种证明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因为这种做法,意味着是在排除异己材料。

2.应该这样写和不该那样写

一般的论者,都把对论点的肯定当作论证的主要任务,这自然不能说错,但也不能算完全对。

3.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

要弄清“不该那么写”,凭借文学大师的修改稿自然是一条捷径,非常可惜的是这样的资料凤毛麟角,因而这种方法很难直接实现。但是它是如此有诱惑力,以至于人们很难完全放弃。于是许多经典评论家往往采取间接的办法,例如: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评希腊著名雕塑“拉奥孔”时,创造了一种办法,那就是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

4.艺术感觉的“还原”

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不同点、相同点,进而探究艺术的奥秘,这种方法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一些经典作品来说,不管是中国历史、传说,还是西方《圣经》、神话题材等都曾三番五次地被加工成不同形式的体裁。然而,即便如此,这种适应性也不见得广泛,它不仅不适用于大多数现代和当代作品,还不适用于许多古典作品,偶或即使适用,也可能因手头缺乏翔实材料而不能进行很好的分析。

5.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艺术家和科学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的感觉不同。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经过了作者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臆造”。正是由于“臆造”过,要进行深刻的分析,不能离开还原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方法比经验更全面、更深刻。

6.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

只有把人物和作家的感觉糅合起来,人生体验和思想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题。许多作家的经验是要善于记住感觉,以记住情绪。现实中,并不是一切感觉对情绪的记忆和表达都是有益的,有些感觉则不利于情感的自由发展。

7.历史的还原和比较

针对这一点,在分析作品内容时,我们要进行历史的动态分析,这就要更高级的分析办法,那就是历史还原。历史还原法就是在研究一些文论时,我们要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就是通常所讲的“就事论事”,只有这样,作品分析才能科学、深刻、实际。

8.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上一点所讲到的“就事论事”说法比较宽泛,不太具体。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语境,都是历史的审美语境。一切审美语境都与形式和流派是密不可分的。

9.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我们分析作品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分析它的特殊点,也就是说某篇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有哪些闪光点,而它的这种闪光点在别的作品中又不能体现。亦即不是和其他作品的相通点。

参考文献:

[1]钟友军.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师,2009.

[2]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东西的故事:一件物品的生与死》

《博尔赫斯的面孔》

作者:汪蔚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每月发工资要缴个税;买东西不知不觉缴了增值税;买个外国货要缴关税;投资理财不小心,冷不防也要多缴很多税……国家征税就像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我们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采取不同的行进路线,最后缴纳的过路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既然纳税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那么税务知识就不应该成为一种稀有知识,仅为少部分人掌握,而应成为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所了解的常识。

不懂税,必然多缴税,与其到时候为此付出巨额学费,不如来提前学习吧!

译者:何月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00元

你还在为铺天盖地的财经信息而困扰吗?你可能需要一本帮助你看懂这些信息的通俗读物。《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轻松易读、兴味盎然的小书。它采用短文加地图的形式,通过近一百张地图,将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贸易组织、福利政策等70个重要经济问题清晰易懂地呈现于纸上,读者一看便能了然于胸,对掌握经济关键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了如指掌。它也强调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经济观点,可作为每个人跟上世界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自救工具书。

作者:【美】安妮·雷纳德

译者:范颖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59.90元

你多长时间换一次手机?多长时间升级一次电脑硬件?那些被你淘汰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东西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至少要经历5个环节:开采资源、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消费使用以及丢弃处理。本书从这5个环节出发,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件东西所必经的各个阶段,期间的故事发人深省。在全球日益复杂的经济系统下,在一味担心经济增长衰退时,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看待我们身边的商品。消费者没有错,生产者也没有错,但是事情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了解东西背后的故事,就是改变的契机。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定价:39.00元

《博尔赫斯的面孔》是格非最新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收录他近年来的随笔类文章,包括读书札记、游记、忆旧文和文化短评等。后半部分则是他多年来写下的相对系统而深入的文学评论文章。

以文体优美著称的作家格非同时也是严谨而睿智的学者,友善而幽默的老师。多重身份特质在这部文集里得到了充分表露。他的游记和忆旧文,叙事轻捷,妙趣横生;读书札记和文化短评往往切中肯綮;文学评论则优美耐读,见解深透,兼具学术文章和散文之长,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东西的故事:一件物品的生与死》

《博尔赫斯的面孔》

作者:汪蔚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每月发工资要缴个税;买东西不知不觉缴了增值税;买个外国货要缴关税;投资理财不小心,冷不防也要多缴很多税……国家征税就像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我们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采取不同的行进路线,最后缴纳的过路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既然纳税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那么税务知识就不应该成为一种稀有知识,仅为少部分人掌握,而应成为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所了解的常识。

不懂税,必然多缴税,与其到时候为此付出巨额学费,不如来提前学习吧!

译者:何月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00元

你还在为铺天盖地的财经信息而困扰吗?你可能需要一本帮助你看懂这些信息的通俗读物。《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轻松易读、兴味盎然的小书。它采用短文加地图的形式,通过近一百张地图,将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贸易组织、福利政策等70个重要经济问题清晰易懂地呈现于纸上,读者一看便能了然于胸,对掌握经济关键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了如指掌。它也强调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经济观点,可作为每个人跟上世界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自救工具书。

作者:【美】安妮·雷纳德

译者:范颖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59.90元

你多长时间换一次手机?多长时间升级一次电脑硬件?那些被你淘汰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东西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至少要经历5个环节:开采资源、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消费使用以及丢弃处理。本书从这5个环节出发,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件东西所必经的各个阶段,期间的故事发人深省。在全球日益复杂的经济系统下,在一味担心经济增长衰退时,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看待我们身边的商品。消费者没有错,生产者也没有错,但是事情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了解东西背后的故事,就是改变的契机。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定价:39.00元

第7篇

ぃ酃丶词] 伊莉莎白•贝纳特;人物塑造;《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可谓是传世经典,它不仅风靡于19世纪的英国,而且到了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自1940年《傲慢与偏见》被首次改编成电影以来,该小说不同版本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更是层出不穷,由此而引发的对《傲慢与偏见》的电影文学评论也日趋增多。但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却是屈指可数,仅在近三四年才开始出现。目前有雷兵和张谢通过该电影对白对语言艺术和英语语言使用变化的探讨,有曹晖和于卫平看《傲慢与偏见》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有李志甜从视觉角度评论2005年版的电影《傲慢与偏见》,也有刘冰、辛铜川讲述象征主义在2005年版电影中的运用,更有南京师范大学武月明、蒋丹师徒两人对《傲慢与偏见》的电视剧脚本和电影脚本所体现的文化意义的深入研究。虽然我国学者对于奥斯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对女主人公伊莉莎白人物形象塑造的讨论颇丰,但是对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伊莉莎白的人物塑造的研究却还无人问津。本文即以2005年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为例,来分析该影片是如何使简•奥斯汀所塑造的伊莉莎白•贝纳特这个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成为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人们始终喜爱的文学形象。

毋庸置疑,伊莉莎白•贝纳特是该作品中最讨观众和读者喜欢的女主角,是奥斯汀塑造的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性格最鲜明的人物形象。凯瑟琳和爱玛虽然也同伊莉莎白一样活泼可爱,但是她们缺乏后者的聪明机智,尤其是莉兹机敏的谈吐使她不逊色于奥斯汀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个人物。《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也活泼,但任性、不懂事,没有莉兹的温柔善良;《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玛丽如伊莉莎白般聪明活泼,但太耽于世故,在莉兹的率真坦诚面前显得黯然;即使是同一作品中和莉兹一样美丽的简,由于太过温柔和善而缺乏莉兹的个性,她和宾利的爱情未免显得平淡了些,难以企及莉兹和达西之间的跌宕爱情故事给人的印象深刻。可见,奥斯汀对伊莉莎白这个人物形象极其钟爱,唯独让她集中了所有人的优点,并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她非常厌恶当时的物质婚姻,敢于追求有爱情的理想婚姻,她自尊、自爱,但有时过于高傲,她的伶牙俐齿和匆忙下结论的习惯,也常常使自己误入歧途。但幸运的是,她不固执己见,勇于自我检讨,重新思考,能够及时纠正偏见,放下傲慢,最终收获了圆满的婚姻幸福。在1813年给姐姐的信中,简•奥斯汀曾担心这样的人物塑造会“太轻松、太明亮、太夺目闪光”。但在今天看来,正是这种轻松、明亮、闪光,才使得这个文学人物成为最受世界读者喜爱的形象之一。

《傲慢与偏见》首次现身银幕是在1940年,但正如2005年版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制片人保罗•韦伯斯特所说:“《傲慢与偏见》已经成为很多爱情喜剧的样板,而65年间,从没有一部呈现出原著风采的电影。虽然说BBC最近拍摄的电视剧版非常成功,但我们希望打造一改陈词老调的电影版。”于是毕文和费尔纳选择了乔•怀特作为本片的导演,是因为他们发现怀特对影片的设想完全符合他们的初衷。因为《傲慢与偏见》是享誉全世界的名著,所以他们没道理进行再创作,而是按照简•奥斯汀的最初意愿来拍摄。乔•怀特是一位非常注重浪漫的导演,他会用现代的方法进行演绎,而又不致原著。该影片几乎全部在英国外景地拍摄,在演员的选择上,怀特也打算尽量接近于原著。谈到选中凯拉•奈特利扮演莉兹时,怀特说:“起初我并没看好大美女凯拉,因为众所周知她的外型是所有女演员中最出众的,而这种突出的吸引力似乎与一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相矛盾。而以我对莉兹的定位,我在寻找一位不太符合女性传统的演员,伶俐而又有些难以相处,而且坚忍并怀疑一切。”但怀特和凯拉第一次会面之后却改变了他最初的看法,他认为后者身上的顽皮正是这一角色的重要特征。他还发现她的疑问层出不穷,就像个假小子。“凯拉思维活跃,极富幽默感。在拍摄期间,她仍在不断地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禁扪心自问,还要寻找什么样的演员呢?无非是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凯拉全都做到了,而且非常刻苦。”

凯拉也深知扮演这个角色的难度,她说:“扮演莉兹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她是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女性人物之一,我想任何一位女演员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不过,机遇伴随着艰巨的挑战,因为在你读《傲慢与偏见》时,肯定会想象出莉兹的样子,于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莉兹。”当然,凯拉的心目中也有简•奥斯汀所要塑造的,导演乔•怀特要她塑造的,和她自己理解所要塑造的莉兹的影子。

奥斯汀曾经批评过这部作品,觉得莉兹这个形象有时不够真实。于是在拍摄本片时,导演和演员都充分注意这一点,努力让莉兹这个形象在影片中比在小说中更加真实。于是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当朝阳的微光和煦地照耀在树梢上,在鸟鸣幽静的湖光山色中,出现了莉兹手捧一本小说,边走边读的情景。随着她将书合拢,带着观众走近郎博恩的时候,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她手中书的名字是First Impressions,正是奥斯汀原来为《傲慢与偏见》拟订的名字。影片还将故事发生的时间确定在1797年,这也是奥斯汀完成该小说初稿的时间。随着莉兹走进家里,餐桌上的鲜花,女孩们随意摆放的丝巾、织物,无不体现着英国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特征。这种看似无意识的精心安排的细节镜头,既体现了影片所展示故事的真实性,也为下面凸显莉兹这个非常有主见、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悄无声息的铺垫。影片中还增加了简和莉兹从梅里顿的舞会回来后,两个人在被窝里蒙头说悄悄话的现代镜头,使得莉兹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正如于卫平在看电影对文学的改编时所指出的一样,评判电影文本在叙事和主题方面是否忠实于原著,历来成为电影文学批评的主要议题,而人物语言在电影对白和原著文本之间的差异程度更能体现电影忠实于原著的程度,所以2005年版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编剧黛博拉•莫高琪在改编过程中,非常注重奥斯汀笔下的对白,她说:“我其实是在梳理对白,你当然不能对奥斯汀热烈、美妙的对白进行再加工,人们喜欢这本小说,熟悉其中的每个字,所以当发现对白有所出入,肯定会失望和不安。”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影片中人物的大段对白都可以从原著中找到几乎不差一字的相应文本,尤其是女主人公莉兹的对白更是如此。但是由于电影是对视觉和听觉进行极大调动的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并不完全依赖于对于原著文本的忠实,演员的声音表达、表情传递、动作展示、服饰、灯光、音响、配乐、画面设计等因素的参与,使得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远比原著中文本刻画来得生动鲜活。笔者认为影片中最能体现对莉兹形象塑造的场景莫过于那几次她与不同人物的精彩对白。

第一个鲜明对话是莉兹毅然拒绝表兄柯林斯的求婚。在这场对白中,柯林斯让人极其生厌的形象幡然展开,而面对如此唐突滑稽的求婚者,莉兹并没有失去她优雅的风度,但是尖刻的话语也表明了她对物质婚姻的极其厌恶,“Mr Collins,I am perfectly serious. You could not make me happy.And Im the last woman in the world who could make you happy.” 当柯林斯还在不知好歹地继续说着,忍无可忍的莉兹起身断然打断无聊的表兄:“Please understand me.I cannot accept you.”如此明确、犀利的语言,正是莉兹诚实率真、追求有爱情的婚姻的个性体现。

其次,是莉兹拒绝已产生好感但也有诸多偏见的达西先生的第一次求婚。这段雨中对白以及影片最后莉兹接受达西的再次求婚时的表白已经成为《傲慢与偏见》传世的经典对白,其间表现的两个人既相似又不同的个性特征,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一个提及的精彩对话是莉兹与德伯夫人的深夜对话,这场对白充分表现了莉兹最聪明、最睿智的一面,也表现了她性格中不卑不亢,刚毅坚强的一面。当盛气凌人的达西姨妈试探莉兹的口风时,莉兹反应敏捷,抓住了德伯夫人话中的漏洞,质问道:“If that is the case,you can not suppose he would make an offer to me.”当时就使德伯夫人哑口无言了。而当德伯夫人要她发誓绝不会和达西订婚时,莉兹给予了强有力的反击:“…You have insulted me in every possible way and can now have nothing further to say. I must ask you to leave immediately. Goodnight.”将强横无礼的德伯夫人赶出家门。面对权贵的威胁,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不卑不亢,正是伊莉莎白的可人之处。

相比较1940年的美国影片,这部英国影片具有更加清晰的情节起伏,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平淡,但却更适合诠释这种经历时光洗刷的经典题材,也更适合在细腻温情中体现智慧与浪漫的《傲慢与偏见》。《洛杉矶每日新闻》评论道:本片可谓《傲慢与偏见》在大银幕上的最佳版本。该片不仅在全球票房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还获得2005/2006赛季电影金像奖的四项提名,其中包括凯拉•奈特莉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可见凯拉对于伊莉莎白的成功演绎,是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和原著一样受欢迎的经典影片不可或缺的元素。

[参考文献]

[1] David Gilson.A Bibliography of Jane Austen[M].Oxford: Clarendon,1982.

[2] Deirdre le Faye.Jane Austen’s Letters(3rd ed)[M].Oxford:OUP,1995.

[3] E Copeland,J McMaster.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ne Auste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高新艳.觉醒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J].小说评论, 2009(S2).

[5] [英]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英文对照)[M].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6] 钱青.英国19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 张伯香,龙江.英美经典小说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2005年最火的是超女,2006年谁又最火呢?非超男莫属。

不过,这里所说的超男指代的可不是东方卫视主办的那个选“花样美男”栏目“加油好男儿”,而是特指年龄不同、长相各异,却因在各自领域有着超凡脱俗表现而在2006年引发超级震撼并给自己带来超高人气和超大争议者。

一号超男――超级男声:黄健翔

“风在吼,马在叫,黄健翔在咆哮!”在意大利与澳大利亚争夺世界杯八强入场券的淘汰赛最后一秒钟,罗马王子托蒂关键时刻一记致命的点球,终结了神奇教练希丁克的“黑马神话”。那一刻,坐在现场评论席上的解说员黄健翔继承了意大利男高音的光荣传统,以高分贝“美声唱法”为自己挚爱的意大利队奉献出了一首激情澎湃的“我的太阳”(此时此刻的黄健翔真像是帕瓦罗蒂灵魂附体)。在湖南卫视挖掘出让全民沸腾的“超级女声”之后,我们又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发现了一个“超级男声”(简称“超男”)――那是一个失去控制、无所顾忌、特立独行、激情四溢的中年男人。如果说“超级女声”的精髓在于“想唱就唱,唱得漂亮”,那么这喜出望外一声吼的“超级男声”则同样彰显了八个字:“想喊就喊,喊得响亮!”

二号超男――抄级男生:郭敬明

曾经红极一时的少年作家郭敬明因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庄宇的《圈里圈外》而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著作权官司,最后败诉不说,还在媒体那里得到“抄级男生”(简称“抄男”)的雅号。谁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又有不少动漫迷指出,郭敬明去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夏至未至》与日本著名少女漫画《NANA》雷同:“不仅《NANA》中很多经典的散文独白,就连故事走向、人物性格都极其巧合。” 而迄今为止,郭敬明对外一直奉行“不表态、不认错、不道歉”的“三不政策”,由此让一些“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者忿忿不平:“抄级男生”是否真的要将“抄袭事业进行到底”?

三号超男――吵级男声:韩寒

今年,韩寒相当忙碌,倒不是因为他出了一本销量继续惊人的长篇小说《一座城池》,而是一直埋头于创作的他突现文学评论阵地,先是“枪挑”资深文学评论人白烨,接着又与老作家陆天明、电影导演陆川、音乐人高晓松展开了“贴身肉搏”。一番“厮打”之后,又向“无趣的三个中国中年男人”(韩寒原话)余秋雨、陈逸飞、陈凯歌进行“炮轰”。韩寒与诸多前辈间的“过招”一股“火药味”,完全不像是心平气和的理论,倒像是拉开架子的“对吵”。韩寒“吵功”可谓一流,其语言之犀利、气势之逼人、态度之强硬、意志之坚定让对手“望风而逃”,有的干脆挂起“免战牌”。北宋词人宋祁曾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鉴于韩寒独一无二的“吵功”给渐趋冷清、乏人问津的文坛增添了几许“闹意”,将“吵级男声”(简称“吵男”)的头衔授予他实在是恰如其分。

四号超男――草级男生:Acosta

新浪网终于出现了首位千万点击率的“草根博客”,这位名叫Acosta的博主只是一个20出头的花样美男,姓甚名谁、身份职业始终是个谜,但他漫不经心地在博客里摆个poss就引来上千万点击率,据说连徐静蕾、洪晃的博客都不由自主地“链上了”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是名副其实的“草跟明星”(既是“校草”级帅哥,又有无数粉丝紧跟)。“草根博客”外加“草跟明星”,称之为“草级男生”(简称“草男”)也当之无愧了。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2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微课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并逐渐走入我们的课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起初我对这个舶来品懵懵懂懂,更不知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应用,总是对它敬而远之。可是这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推动着我也不得不做一些尝试,于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几个不同的课型进行了微课教学,与它的几次亲密接触让我越来越了解它,越来越爱上了它。

1.文言文语法教学中,它令我欲罢不能

我首先在文言文教学中使用了微课。文言文语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前的课堂上,经常是由我先来例句示范,然后规律总结,最后进行一些练习巩固。一个班内,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常常出现老师反复强调,而学生呢?已经掌握的更明白,没有掌握的更糊涂。于是,我拿出了一个小的知识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尝试。我的微课设计是这样的:

首先概述文言文中所谓的词类活用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的。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先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做以巩固复习,再对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作以分析,就会发现在文言文中,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于是顺势列举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一般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等(使动和意动用法先没涉及,在后面的学习中有单独的训练)。下面就是例句讲解:"尉果笞广"中"笞"的用法。我们分析一下:"笞"本意是鞭、竹、杖等,是个名词,可是放到句中,翻译成"尉果然鞭子广"就不通顺了,此句中"尉"是主语,"笞"是谓语,带后面的宾语广,谓语应由动词充当,所以"笞"只能活用作动词,翻译成用竹、杖、鞭打,其用法是名词作动词。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会得到以下的规律:某个词语它原本的词性不是此处句子成分所需的词性,它只能根据需要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所需词性。这种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的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然后再给一例进行讲解:""中的"传"的用法。通过规律讲解,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有了根本的认识。最后再给学生几个例题小试身手。

这个微课总计5分钟左右,我是用文字加讲解的方式录制的。我把这段微课放在了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学生在家可以反复播放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重复播放。上课后,我先用五分钟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了"传不习乎"和"尉果笞广"两个例句,请学生讲解,再完成练习,最后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几个词类活用的例子并分析其用法。一堂课结束之后,我发现用这种方法,同学们的掌握率能达到90%,远远高于以往单纯的老师课上讲解。课后,我进行了反思:(1)微课在语法教学中能够提高效率,并且掌握面广,因为每个学生的掌握速度和掌握程度都不一样,所以一个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兼顾所有学生,而利用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学习速度和练习程度,而且还可以反复学习,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2)微课放在课前预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先学后教,有的放矢。(3)这种语法教学的微课可以完成一个体系,这样掌握比较好、接受比较快的同学可以先学、多学,所以我又随后制作了《文言文中的使动和意动》《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等微课。(4)微课的使用如果和导学案相配合,不仅听,而且练,重点突出,效果更好。

2.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它令我欢喜令我忧

在语法教学收获的喜悦中,我又尝试了在阅读中使用微课。一开始,在微课的设计上,我充满了困惑。应该设计一段什么样的微课才是有效的呢?课堂上什么环节需要微课呢?阅读特别注重的是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如果放在课前讲解,学生就会有先入为主之感,还怎么产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如果放在课中,老师完全可以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为什么还要插入这个"第三者"呢?于是我尝试在课后使用微课。《孔乙己》这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更是初三语文学习的重点讲解课文,这篇文章,句句带有深意,带有思想性,众多文学评论家都对它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是如果面面俱到,课堂时间不允许,也会冲淡重点。于是在三课时的课堂学习之后,有的同学仍感觉意犹未尽。我为他们准备了一段微课,这是几位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篇文章的解读。然后我给他们留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文学评论。这个作业我知道要求有点高,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所以在微课中我也加入了文学评论的写法。没想到第二天的作业中不乏惊喜之作。于是我想:1、微课完全可以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内容,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每天学习的微课可以是不一样的,这样既不难为学生,也不放低学生,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想这是它与课堂上一位老师,一个进度,一种方式相比,优势最大的地方。2、阅读教学中微课的使用,一定要权衡好师生对话交流与单纯分析理解之间的关系。因为微课往往是一方只是教,而另一方只是听,却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缺少了思想火花的碰撞,最好是既有讲解,又有问题思考,又能互动。

3.作文教学中,它令我豁然开朗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细节描写是一个训练的重点。以往我们总是会用悟文析法的方法,将范文中典型的细节描写抽取出来,具体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将它写细致的。在平日教学中,我们最喜欢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的一段作为范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段文字详细地描绘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情景,作者是如何将这一情景再现的呢?就是将父亲当时的动作放慢,进行分解,然后分别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描绘。每当讲解到这时,都感觉很抽象,都需要学生进行想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于是我制作了一段微视频,将这段文字真正地用动画表现出来,先是慢动作分解,并且每一个动作的呈现,都让学生想想还可以用哪些动词来描述,比较一下用哪个动词最合适。这样学生就真正体会到了这段细节描写的感人之处。而且课堂也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对细节描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片断练习变得轻松愉悦,一改之前对写作的抵触心理。这次作文教学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之前许多抽象的讲解,都可以用微课来让它变得具象化,变得生动,清楚。

通过与微课的几次亲密接触,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学确实不能一成不变,许多新鲜事物看上去拒人千里,但当你真正地走近它,开始研究它,你会发现其实它也没有那么高深。想着它,用好它,它会不断地给你制造惊喜。

第10篇

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收录他近年来的随笔类文章,包括读书札记、游记、忆旧文和文化短评等,后半部分则是他多年来写下的相对系统而深入的文学评论文章。

格非是以文体优美著称的作家,同时也是严谨而睿智的学者,友善而幽默的老师,多重身份特质在这部文集里得到了充分表露。他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既体现深厚的世界文学素养,又能曲尽汉语的美与微妙。他的游记和忆旧文,叙事轻捷,妙趣横生;读书札记和文化短评往往切中肯綮;文学评论则优美耐读,见解深透,兼具学术文章和散文之长,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其作品素以玄奥著称,但近年来却知音日众,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找到共鸣。

对于一个喜爱并想更多了解他的读者,此书可谓一个窗口。对于更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此书的后半部分相当于一门精彩不容错过的文学公开课。

小说

《在乡下》

博比・安・梅森/著

方玉、汤伟/译

2014年3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35元

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南方肯塔基一个少女的故事。她和母亲、舅舅(一位越战退伍老兵)生活在一起,过着正常的生活,家中只有一件事让她不能释怀,那就是大家对于越南战争决口不提,而她的父亲,正是死于越战。直到她发现了父亲的日记后,决定去寻找关于那场战争的信息。

书中讲到大量美国七八十年代的流行音乐、电视剧等,在看似平凡琐碎的生活描写中,揭示出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真谛,反映了战争与文化传承对新一代美国南方人的影响,并刻画了一幅乡村流动的影像。

传记

《七十年代》

北岛、李陀/著

2009年7月

三联书店出版社/42元

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

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小说

《长玻璃脚的女孩》

亚利・肖/著

王剑南/译

2014年3月

燕山出版社/28元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犹豫、爱的极限、爱之无奈的故事。 艾达患了一种怪病,身体正慢慢地由脚开始变成玻璃,她来到危险的圣好达兰群岛寻找根治的解药,在这里,她遇见了孤僻的摄影师迈达斯。迈达斯长久以来一直活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对爱充满了恐惧。他遇见艾达后,被她的坚韧深深吸引,逃避的本能与爱的召唤同样强烈。他们最需要的是时间,可是,时间真的不多了……

本书充满了令人震惊的想象力,可谓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作者把各种梦幻场景完美地植入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用极其优美的文笔书写了一首似梦非梦的爱之挽歌。

经济

《动物精神》

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著

黄志强、徐卫宇、金岚/译

2012年12月

中信出版社/34.00元

第11篇

“美国梦”这一贯穿于美国两百多年文学史的文学主题,虽然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均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其内涵也在不断地积淀、发展,然而探究“美国梦”的历史文化渊源,却不得不提到它与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正是从宗教这一视角,解读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创作,探究其创作主题“美国梦”的宗教思想渊源。从《圣经》中的人类重返伊甸园之梦到清教徒开拓天国之梦,这些深邃的思想文化渊源使得菲茨杰拉德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他的“美国梦”的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为了渲染他的“美国梦”,他又从集文学与宗教特色于一体的《圣经》中借用大量的人物原型与意象原型,更增强了其作品的深刻性与厚重感。

1.《圣经》与西方文学

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学与宗教,无处不在并共同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和文学,在人类历史上,又曾高踞上层建筑之端,左右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文学与宗教之间不仅存在积极与消极的相互影响、联系,而且存在互补与对立的共生关系,以及跨文化体系间的转型复合关系,等等。“文学与宗教的联系,在本文化体系中它们是相互影响彼此共生的关系。首先,它们总是在一定的时期以一定的方式,既在事实上与其历史有联系,又在理论上与其概念相融通,从而形成其文化、文学传统。其次,文学与宗教都同样由意义这一文化资源构成,并以各自的方式组成同一文化中的意义范畴。文学启发式地运用含义,以显示他们的意义所指及其关系的产生;而宗教则寓言式地运用含义,阐明它们的意义和相互关系的次序,以暗示它们的来源和出典。因此就意义而言,它们起同样的经验作用:通过象征帮助人们去理解和对待人同精神的与物质的环境之关系。再次,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无论是看作下意识的信奉,还是看作有意识或无意识构成的世界观或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它都会给文学作品提出同一文化体系中的程度不一的神学或信仰等思想问题”。

在研究文学与宗教问题的学者中,曾有人出语,西方文学的历史实际就是一部宗教的历史。这一命题虽然有失偏颇,但对于宗教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圣经》是基督教经典,其艺术性不仅仅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原型意义上,更重要的是由圣言之“经”而引发的千年之久的人言之“释”所形成的基本教义和基督教文化积淀,与文学之间结成了根深蒂固的内在关系。如果说《圣经》是西方文化之根的话,那么万紫千红的西方文学之花就是从这条根上发芽、成长、开放出来的。“《圣经》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作家”。柯勒律治这样说过:读了《伊塞亚书》或者《保罗书》之后,荷马和维吉尔令人生厌,弥尔顿也只能勉强一读了。许多西方的作家都从《圣经》文学里汲取题材进行过创造性的再创作。“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圣经》文学,就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学”。西方著名文学评论家诺思罗普·费莱把《圣经》称作“文学象征渊源之一”。南京大学朱维之教授说:“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圣经》是世界最幽遂神奇而富于魅力的书。从中世纪以来,它成了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文字、艺术、历史、哲学,随将处遇到《圣经》的内容。”“《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源泉或传统之一,不读《圣经》便不能很好地理解西方文学。”《圣经》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原型,各种文体,并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永恒的母题。

2.人类重返伊甸园之梦

《圣经》中说,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为违犯了上帝的禁律,被逐出了伊甸园:这是人类犯罪的开始;该隐嫉妒并杀害了弟弟亚伯,被上帝判决并游离飘荡在地上。这是人类犯罪的继续。自此以后,人一直生活在罪孽中并渴望着天主的救赎。“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因罪而远离天主,而又因天主的仁爱和圣崇回归天主的历史”。人类始祖在偷吃“禁果”后就开始承受神的惩罚,神曾许诺人类,如果能在尘世中找到从伊甸园中失落的“神圣之果”,就可以宽恕他们所犯下的罪过,重新进入伊甸园。人类寻找时,心里充满希望和梦想,只为了寻找“神圣之果”,踏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梦想着找到那“神圣之果”请求神的宽恕,梦想着自己能够重返伊甸园。

纵观《旧约全书》及《新约全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圣经》总体上讲述了上帝造物、惩罚罪恶、引导和拯救人类的历史。无论是从上帝造人、人类始祖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大洪水、上帝与挪亚立约并以彩虹为记、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出埃及、上帝与摩西立约、上帝与大卫立约、巴比伦囚徒及荣耀冠冕等故事和典故来看,还是由犹太人的伦理规范、民事律例及饱含哲理与对上帝的赞美的文学作品和其他组成部分展开研究,《旧约全书》中贯穿着上帝对人施行创造、惩戒、引导和拯救,同时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梦想着能够重返伊甸园。《旧约全书》还提到因为犹太人一再违约犯罪,上帝决定结束旧约,派圣子耶稣以肉身降临人间,与人类另立“新约”,实施救赎。《新约全书》的最后一卷《启示录》以生动形象和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末日审判图景及经过了末日审判以后出现的“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城中的美好景象。这更加突出了耶稣对人的引领。《圣经》认为,人因偷食“禁果”而犯下原罪就是自身偏离上帝的开始。但上帝从未停止过给人类提供各种悔过和消罪的机会,上帝以艰难困苦警醒和考验人,以圣子耶稣引领人回归乐园。虽然人类心灵距上帝的神性时近时远,然而人类却从未离开过上帝的慈爱和拯救。在上帝的安排下,圣子耶稣在人间布道传教、匡世救人,最终使人的灵魂重归乐园。从“失乐园”到重获“新天新地”是人苦苦追寻的梦想,也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人类蒙上帝之神恩圣助、受上帝之惩戒训导、生诸多卑小与罪愆、历种种磨难和考验,最终在圣子的教导与引领之下,人才会重返伊甸园。这就是人憧憬未来、追逐梦想的雏形。

人类对前景的期盼、对未来的展望,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和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对各种不同梦想的追逐。这尤其体现在美国文学的发展中。当美国人刚从欧洲大陆迁来不久时,在他们眼中,新大陆就恰如生机勃勃的伊甸园,他们自己就是伊甸园中的亚当。美国独立文化的倡导者爱默生说过,这里站着古朴率真的亚当,以单纯的自我面对整个世界。美国许多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了新的乐园和新的亚当。库柏在《皮袜子故事集》中塑造了一个亚当式的人物纳蒂·班波,他远离文明的城镇,只身来到美洲的原始森林,看到的完全是一幅亚当在伊甸园中如鱼逢水、悠然自得的图景。惠特曼的名著《草叶集》富于浪漫气息,充满讴歌创造与进取精神的激情。他描绘的虽是美国蒸蒸日上景象,却很像一个新时代的乐园神话。书中有一组名为“亚当的子孙”的诗歌,直接表现了伊甸园的神话意象。

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和波及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使人们痛感“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彻底破灭,取而代之的是悲观苦闷,这恰与人类始祖被逐出乐园后的境况暗合。艾略特的《荒原》本身就暗示人类已丧失万物竞生的乐园。后期象征派诗人叶芝也认为世界上到处一片混乱,血色迷糊的潮流奔腾汹涌,要免于沉沦,只有等基督再次降临。他的《基督重现》一诗正表现了诗人的这一世界观。

当代大量西方文学也开始了世俗化,文学主题大多是表现孤独情绪和失落感。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这些形形的失落感正表明了上帝的失落。因此,这些文学反映的仍属于深层次的“宗教精神”,仍可以从基督教神学中找到根源。在西方世界,不论作家信仰基督教,还是反对基督教,不论他们所选的题材是宗教的还是非宗教的,他们的文字绝不可能与《圣经》不发生关系。《圣经》中的谚语典故及精神早已融入西方文化之中,什么都不可能把它们分开。所以,“假如没有《圣经》,一部西方文化史要重新撰写”。

正因为如此,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便毫无例外地沿袭思想渊源,在20世纪初美国特定的历史时空和语境下,抒写出了具有自己独特气质的“美国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焯荣.中西宗教与文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1:406.

[2][美]勒兰德·莱肯著.徐钟译.圣经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P13.

[3]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

第12篇

    一、研究者的阅读能力与层次:

    t1、阅读能力:

    t 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关。因为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只有多方面掌握古代语言的文字、声韵、语法等知识,能够自如地阅读古文,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内容。以广为流传的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为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城阙”“三秦”“五津”“宦游”“比邻”“歧路”“儿女”等字词的意思,是无法理解这首诗表现的内容的。

    阅读能力还包括对作品内涵的领会能力。譬如有时须了解作者的 背景与写作动机,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说法是“知人论世”,也就是作者因何要写这首诗?这就需要许多历史、传记、文化背景、创作情况资料方面的积累,下许多考证的功夫。

    t 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历代评论家都有感于它的难解,它难解在什么地方呢?不在它的字、词、句意,而在于它的背景与动机。关于此诗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诗人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是一首悼亡诗(见《玉溪生诗笺注》);有人说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见《缃素杂记》);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见《玉溪生诗笺注》)。持这些说法中的任何一种,从诗的字句都分析不出来,都要有材料为依据,要有考据查证的功夫,如果不了解牛李党争、义山与王茂元之女的婚姻、王氏的夭亡、王义山自己仕途的坎坷,无法做出悼亡、感遇的推测;如不知旧版李商隐诗集以此诗为首,也很难判定其为诗序、诗论;至于王氏是否精通音律与偏爱锦瑟,这就更需要过硬的材料了。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扩大知识领域为基础。

    t 研究要精,阅读则要博。读书的面不妨宽一些,古今中外文史哲,都应涉猎,这样才能有利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t 在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很少有人能得到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那样一致的承认。陈寅恪先生治学的范围非常广,除隋唐史外,他还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除历史学外,他还研究佛学、文学、语言学等,并在如此众多的治学领域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仅就治学工具——语言的掌握,他不仅超过了乾嘉巨子钱大昕,而且比王国维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同时代人回忆,他在欧美除了学习欧洲一般语言外,还学习梵文、巴利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土耳其文,回国后又学习满文。因此,在占有资料方面,很少有学者能与他相比。

    t2、阅读层次:

    t 读书可以分几个层次,就古代文学研究而言,阅读主要分为读文学史、读作品选和读学术经典三个层次。

    t (1)读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遗产非常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熟悉。如游国恩、王起等人编写,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等一类的着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发展的历史,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概面目,对于一般水平的人来说,读一种或几种公认写得比较好的文学史很必要。

    t (2)读作品选。为什么要读作品呢?因为整部文学史就是由许多时代的无数作家一起创作出来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是由当时许多作家一起创作所形成的,一个作家的成就也就表现在其平生遗留下来的作品上。所以无论是对一个作家或一个时代以至相续几个时代文学的研究,都必须立足于作品的研究。

    t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产物,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结着作家高尚纯美的感情,并以优美独特的手法表达出来,有着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读者的精神境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如研究宋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多为词人的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的丰富多彩,而且注释通俗完备,评析精当,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宋词选本。但如果是研究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就应该尽可能读完他的全部作品。

    t (3)读古代典籍。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首先应有个大致的了解。中国古代图书自唐以来一直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古典文学属于集部,但若要深入学习古典文学,对于经史子三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典籍都应了解甚至熟悉,这是研究古代文学基本功的一部分,不能忽视。

    经部,收录的是儒家经典。主要包括十三经、古乐、文字等方面书籍,以及解释经书的着作,儒家经典了"十三经"为代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后《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种,《春秋》分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种,加上《论语》《孟子》《孝经》《尔雅》成十三经。

    t   史部,主要是各种体式的史书,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别史、杂史等。研究古代文学,应注意其历史背景,一定要读有关的史书。比如研究先秦两汉文学,要用心读《史记》《汉书》;研究唐代文学,要读新旧《唐书》等等。史部还包括地理着作、政书、目录书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的着作。此部范围广,收书也比较复杂,有哲学书,也包括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农学、军事、艺术、宗教的着作,也包括笔记小说和类书。子部中也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书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等及其有关书籍。儒家思想,主要见于《五经》《四书》;道家之书以《老子》《庄子》最为重要性,儒道之外,法家的《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文辞优美,应加以注意;小说家中的《世说新语》记载魏晋名士言行,隽永有味,对后世影响很大,也应阅读。

    集部,收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着作。一人着作的集子称别集,多人着作合编一起的集子称为总集。别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韩愈的《韩昌黎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全唐诗》等。文学评论,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

    t

    t二、收集材料的注意事项:

    t 1、广搜博采,多多益善。大量有系统地阅读有关文献,可以借助于目录学,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补正》等书的指引,一部部地查找。一定要宽泛一些,以免顾此失彼。

    t 2、透彻理解,发现问题。重要的材料是一字一句地读,反复读,方能获得透彻的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注意于古人行文的细小处发现并获得对问题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搜集材料,要有耐心和恒心,注意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花工夫记下有价值的材料和心得体会。

    t 3、避免先入为主。应该做到一切从材料出发,而不是根据已有的观点来对材料进行取舍。例如要研究一位诗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读他的作品集,读他的有关资料,了解前人对他的研究状况。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你所发现的有些问题前人已经研究过了,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有研究的必要;但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有些方面你认为值得研究但是别人尚未涉及的,另一种是有些问题别人虽然研究过,但你自己的体会有所不同,或者别人的结论与你所掌握的材料有矛盾,或者你所掌握的材料正好可以对前人的某一观点做补充,那么,这些独到的体会都将是适合你研究的课题。这样确定下来的选题比先主观地选个题目,然后很辛苦地往下做要容易得多,写起来也不会泛泛而论和流于一般化。

    t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资料检索工具。研究古代文学过去主要靠背诵,现在背诵当然不能荒废,便在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像旧时读私塾那样用很多时间背诵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而可以运用网络,但要注意披沙淘金,如学术期刊网等。

    t三、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

    t 研究方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手段,手段是否有效,如果撇开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主要看它能否与处理的对象相应,研究方法应该是根据研究对象而确定的。

    t 近二十年来,古代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与研究方法的更新与多元化有密切关系。我国传统的考据、点评等批评方法,的美学的、历史的、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仍然被广大研究者所运用;此外,现代西方众多的文艺研究方法,如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语义学、符号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新批评方法、信息论的研究方法等都有所尝试,而且在运用这些批评方法时,还常常交叉、灵活地运用。从研究对象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