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供货商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上,市商委通报了专项整治情况,据介绍,北京市商业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整顿规范工作。一是组织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市商业系统800多个单位组织了学习《通知》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8000多人次,760多个单位组织了法律知识学习活动,参加学习的干部职工达到34300多人次。
二是开展了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工作。全市各大中型企业普遍开展了对企业进货管理制度、结算制度和进货合同的清理和整顿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清理出租柜台、进店费、商品代销协议、进货管理等企业规章,以及各类供货合同5类共9880多份。
三是认真调查处理供货商投诉。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29日市商委设立投诉电话以来,截止到8月20日,市、区政府共处理供货商电话投诉128件,为供货商追回拖欠货款788万元。
四是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一些企业重新修订了进货和促销合同,逐一清理收费项目,制定了供应商投诉与商家和供应商的协商制度。
会上,一直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北京翠微大厦被作为正面典型予以了表扬。该商场开业以来从不拖欠供应商货款,总经理栾茂茹在发言中表示,翠微大厦始终以“善待供货商即善待自己”作为指导思想,规范运做、专人专管,特别是对供应商的结算管理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控制交易行为,实行网上查询、网上结算,给每个结算单位单独制卡,与每个供应商签定合同,保证了供货商的利益,避免了人为的影响。
供应商代表在发言中对北京市商委和工商局为保护供应商权益采取的措施表示赞赏。强调了供应商与商家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市商委负责人则强调,该项工作还将进一步转向深入:一是与工商等部门协调配合,制定并规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商业合同文本,提高经营者的依法经营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建立和完善投诉受理机制。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处理投诉,防止集体上访的发生,把突击治理和长期整顿相结合。
三是发挥商业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通过发表零售商自律宣言和企业承诺等自律手段,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同时,要建立供货商的行业组织,沟通供货商和零售商的对话渠道。
四是发挥新闻媒介和群众监督的作用。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等措施,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商业零售企业进行检查和暗访,在新闻媒体曝光或在企业不良警示系统予以公示,重点解剖几家恶意圈钱的商业企业,以威慑违规经营者。
根据《文山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院对2018年度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管理组织情况。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成立了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本院药品的采购、审批工作,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用药。药剂科负责药品购进申请、质量管理、药品调配等工作,各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并认真执行。
二、药品供货渠道。
我院严格执行上级管理部门关于药品采购的管理规定,
1、我院的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采购是通过云南省药物集中采购交易系统进行采购。采购目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结合临床使用确定,并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院领导批准,由药剂科在采购平台进行采购。
2、中药饮片的采购渠道,药剂科提交采购报告,院领导审批后,由中药饮片采购人员向资质齐全并与医院签订有购销合同药品企业进行采购。我院目前中药饮片供货商有两家,分别为云南金发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美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3、我院对所有供货商资质都进行了建档管理。严格审核供货单位及销售人员资质。
三、药品质量管理情况
1、我院建立有健全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等一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医院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有了较高的提升。
2、药剂科每月都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学习,学习药事管理法规和药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的职工的专业技能盒专业知识。
3、药品库房安装有空调设备进行温湿度调控,药房安装有冷柜、保险柜贮藏相关药品。药房、药库每日上、下午定时对药品进行巡查与养护,进行温湿度检测并做好记录,如超出规定范围,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4、购进的毒麻药品及精神药品按规定管理:专柜存放,设有防盗措施,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专账管理,账物相符。
5、本年度医院没有配制制剂,使用的由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配制的院内制剂有15种。
加工与用餐场所 (所有出入口) , 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 应有网眼孔径小于 6mm 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 2m 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 效“除四害”消杀措施。4 、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 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 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 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 ,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 型切配板。7、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 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幼儿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_幼儿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幼儿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一、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 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 来源合法。
3、 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 QS 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 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 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 货商做退货处理。
6、 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 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 1、 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 (经销商) 直接供货给客户, 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 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 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 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 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 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在贮存位置表 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 容。
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 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 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 合食品储存要求。
8、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 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 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 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2、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 触。
3、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不得把直接入 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 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 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 证明后上岗, 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同时进行相关培 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 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 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 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 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 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 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 。即勤洗手、剪指甲、勤 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 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 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 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 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 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 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 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 期组织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 职业道德和法 制教育的培训以及食品加工操作技能培训。
3、餐饮服务食品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 20、50、15 课时。
4、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 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 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 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幼儿园食品验收制度及保管制度 —、验收制度 1、幼儿园实行每天主副食品的验收制度 2、每天验收后及时做好书面记录(包括日期、名称、数量、质量) 。
3、负责人: 4、验收要求: 一闻:对每天购置的肉类等副食品必须闻一闻,如发现变质及时退回。
二摸:摸一摸主食品的干湿度、对蔬菜及副食品要翻开摸一摸是否变 质腐烂,发现问题及时退回。
三看:看食品的颜色、食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及合格证书,严禁假 冒食用油、食盐、味精、劣质酱油等食品进入幼儿园。
二、保管制度: 1、仓库保管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2、食品数量、质量和进、发货要登记,先进先出。
3、有过期及变质迹象的食品及时报告并销毁、处理。
4、包装食品按类别、品种上架存放,挂牌注明食品质量及进货日期; 货物摆放符合有关要求;散装食品的储存容器加盖,并标注食品名称。
5、 肉类、 蛋品等易腐烂食品按规定冷藏或冷冻储存并保持规定的温度。
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仓库内不得存放私人用品及其他杂物。严防 鼠、虫、蝇和蟑螂污染食品及原料。
6、仓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库室内整洁。
7、仓库保管规范化。仓库保管员必须学习和掌握食品保藏知识和商品 知识。 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卫生应有专人负责,成立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 食品卫生情况,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儿童食品卫 生的质量。
2、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各年龄组儿童的食谱。
3、食品由专人按实际需要采购,采购的食品应新鲜优质,并建立 验收簿。
5、准确掌握儿童出勤人数,作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品。
6、各种膳食烹调后,由专人检查质量,合格后根据各班用膳人数 发出,营养员应到各班了解儿童用膳情况,听取对膳食的意见。
7、应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对食品的保质期严格把关。做到过 期不用,生熟分开。
8、建立严格的消毒卫生制度。规范操作。定期检查。
9、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食用。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避免幼儿园食堂发生火灾或伤害事故,预防造成食品污染事 故的发生,防止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保证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 特制定食堂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防止食物污染措施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饮食卫生“五四”制,按岗位责任制要 求,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工作。
2、彻底消灭厨仓库、配食间的老鼠、蟑螂、苍蝇和蚊子。
3、严禁采购,加工腐烂、变质、霉烂的肉类、奶类、水产品、蔬 菜、水果等食品原料,禁止家禽类活物进入厨房。
4、易腐食品应低温冷藏,隔夜食物大多数不宜再用,应作废弃处 理。
5、凡患有皮肤病、化脓性创伤、上呼吸道炎症、口腔疾病者或其 他传染性疾病,应禁止从事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工作。
6、把好食品采购、验收关,防止有毒食物进入厨房,以防误食或 由于加工不当而引起食物中毒。
7、厨房中的非食用或非直接食用品如:面碱、小苏打、明矾、硫 黄去污粉、清洁剂、食品添加剂、发色剂等应分类专门贮存,禁 止与其它物品特别是食品混装。
8、剧(包括杀虫剂)禁止进入仓库和厨房。
9、一旦发生事故,应保持现场应有状态,防止当事人擅自毁 掉可疑食物,应收集食品容器、砧板、半成品或原料、采集病人 排泄物或呕吐物样品,及时送交卫生管理部门,以备检查,听候 处理。 幼儿园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食品留样,是预防师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是食物 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品留样试 尝制度。
1、每餐坚持饭菜留样。配餐员在分配饭菜时,每样汤、菜、饭均 须留样备份。
2、 饭菜留样应留足数量, 分别放入留样盒内加盖并标明留样时期、 品名、餐次、留样人。及时储存于专用冰箱,温度保持在 2—8 摄 氏度左右。
3、饭菜留样必须保留四十八小时后方可倒掉。
4、 留样前, 必须对用于饭菜备份留样的容器进行清洗、 消毒杀菌。
5、食堂厨师必须负责对留样食品的检查,并做好“菜名、餐次、 日期、留样人、试尝情况”等的试尝留样—记录,以备查验。
6、幼儿园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并按食堂当天菜谱记载情况, 逐一对照检查,若发现食堂没有坚持饭菜留样,应按幼儿园安全 责任目标管理和食堂卫生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食堂安全操作、预防火灾、防火措施 1、食堂的设备应符合消防规范,并需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
2 、加强火源管理,油灶、煤气炉灶、电热设备及电源控制柜应 有专人负责,下班前,应将所有的电源切断。
3、随时消除油渍污物,将易燃物品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厨房和 仓库内应禁止吸烟。
第二条办公用品、低耗物资集中采购配送是指学校委托国有资产管理处以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供货商,集中配置货物、分别送达、统一结算支付的行为。
第三条校内各单位使用学校事业资金采购办公用品、低耗物资均适应本办法。校内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应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办法,报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后,自行组织实施采购。
第四条办公用品、低耗物资集中采购配送管理坚持实事求是、满足需要、勤俭节约、提高效益的原则。
第五条集中采购配送物资范围:
(一)办公用品指办公文具、纸张、墨盒等办公所需物品。
(二)低值品指单价100-500元(不含500元)的仪器仪表、工具量具、科教器具、电子产品(U盘、移动硬盘、电话机、打印机、刻录机、收录机等)、电器产品(电风扇、电暖器等)等物品。
(三)易耗品指玻璃器皿(投影机灯泡、各种灯具等)、元件、零配件(用于升级和更换的CPU、主板、硬盘、内存条等计算机配件等)、窗帘、打印机硒鼓等物品。
第六条物资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学校统一组织招标,确定物资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公告物资采购的具体名称、规格、型号和单价(以下简称“物资采购清单”,由国有资产管理处统一编制)。
第七条物资采购实行计划管理,采取集中申购、分别送达、统一结算支付的方式进行。
(一)各单位按照学校年度物资设备购置计划编报要求,编制年度办公用品、低耗物资购置计划,并按计划申购物资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金额等安排支付预算。办公用品、低耗物资购置经费在各单位相关经费中列支。
(二)学校每年集中两次安排办公用品、低耗物资采购配送,具体申购期为每学期期末前三周。各单位应在每学期期末前三周内在公告的“物资采购清单”上选择并确定具体申购所需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报国有资产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汇总“物资采购清单”后向供货商下达“供货单”备货,供货商按照“供货单”分别在每学期开学三周内将物资送达各申购单位;各单位物资设备管理员验收所供物品的数量、规格、型号,审核付款金额,在“供货单”(一式四联)上签字后,开具“用款单”;国有资产管理处汇总审核签收的“供货单”和“用款单”后与财务处统一结算,付款给供货商。
(三)申购期以外由于工作特殊需要和物资存量不足需临时采购的物资,可按上述程序另行向国有资产管理处申请购置配送。
第八条加强物资供应使用管理,定期清查存量,做好相关帐务核算管理工作。
(一)国有资产管理处定期对供货商所供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务等进行监督检查。各单位对商家供货中存在的问题有相应的记录,对不认真履行供货合同、服务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的供货商,国有资产管理处将按学校招标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消其供货资格。
(二)各单位应加强对物资申购计划、验收结算及发放、库存和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对在编制计划、申购物资中发生差错导致采购回的物资不能使用,未严格验收入库和发放手续以及库存物资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物资设备管理人员和单位分管负责人要承担管理责任。
(三)学校对办公用品和低耗物资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处对办公用品、低耗物资设置总帐和分户帐,进行量价核算控制和管理。
各单位对办公用品设置收发登记薄,做好收发物品管理;对低耗物资应按国有资产管理处的要求设立二级分类明细帐进行数量核算并依据有关凭证做好增减记录。
国有资产管理处定期与各单位对低耗物资进行帐、物核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对报损、报废的低耗物资各单位应及时报国有资产管理处办理有关帐务核销、报废物品回收处置工作。
第九条由于工作需要,对于招标供货商不能供应、购置金额较小的物品,可以报经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同意后自行采购,财务处依据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同意的购置清单办理报销、支付手续。
第十条本办法试行期间,对个人科研项目和学院自行组织的其他办学所需的办公用品、低耗物资购置,暂按原采购方式进行。
关键词:耗材采购 创新策略 采购管理 降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66-01
1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采购管理是公司为了实现生产或销售计划,在确保适当品质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厂商,于适当的时期和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采购管理在公司管理中重要作用突显。公司采购成本占总成本均超过50%以上,公司成本控制重点和源头都是从采购成本开始。有研究得知,采购成本降低1%,利润就会上升5%~10%甚至更高。采购部门不仅仅是发生成本的部门,更是公司利润来源关健的部门之一,因此,公司不断创新采购管理策略,有效的控制好采购成本,使之逐渐下降,是一个公司不断降低费用成本,直接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
2 耗材采购管理现状及分析
(1)公司2009年前,复印机打印机耗材采购渠道为单一的市场采购满足生产办公需求。单一采购是仓库保管员根据库存量情况,通知相关人员,由采购员进行采购。耗材系公司主要办公用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耗材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办公耗材在日常生产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采购的耗材是否质优、价廉、及时对公司日常工作过程的效率、稳定运行、办公成本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零库存采购创新之前,公司复印机打印机耗材品种、规格繁多混乱。公司的采购一直延续传统的为库存采购方式。基本路径是:每个月末,根据办公用品下一个月耗材需求品种、规格、数量,采购部门到仓储部门核对库存,根据库存要求编制月度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这个采购计划,寻找所需货源,邀请三家以上组织招标,确定供应商与其签订合同,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策划组织到货、并验收入库,满足公司逐月办公所需。
(2)传统的采购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如果复印机打印机陈旧或报废会造成耗材“沉睡”。形成资金占用,增加采购费用。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供应商太多,合作关系松散,耗材质量不稳定;对供应商的评价是看供应商的合同履行能力;在交货方式方面,是供应商安排,按合同交货;每次到货都要检查;一次采购耗材的品种、规格繁多混乱,造成配送频率低,周期相对长。
(3)耗材采购由过去传统单一市场采购,向以零库存采购的创新策略转变。随公司发展,其耗材的采购需求规格、品种进一步规范。同时公司的资金支付有新规定,要求赊购有所增强。诸多要素的整合和办公费成本逐年增高,采购成本降低的潜力,促使公司耗材采购由过去传统单一市场采购,向以满足公司办公需求零库存采购的创新策略转变。为耗材采购降本增效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3 耗材采购创新策略
3.1 实施耗材零库存创新采购策略
耗材零库存采购实施源于公司耗材采购实践获利机遇。根据现市场供大于求境况,寻找多家供货商,与其洽谈,最后确定与一资金能力、赊销能力、技术能力完全能满足我公司办公耗材需用的公司签订相对较长期供货合同。采购程序为公司哪个部门需要办公耗材由哪个部门提出所需用耗材的品种,数量,采购部门根据实地需求进行采购,由供货商将货送到公司所需部门,维修免费,赊欠资金周期为4个月,最大限度减少我公司资金占用,做到零库存采购。哪个部门的设备不好用自然不需耗材,免除了耗材的“沉睡”现象。经测算减少资金占用和维修设备一项降低采购成本每年3万元左右。零库存采购使公司及供货商双赢,公司力推零库存创新采购策略。
3.2 健全采购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公司耗材采购创新策略来说,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的相关制度,用制度规范耗材采购的创新策略管理实施,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达到其目的,由公司主管部门制定《耗材采购条例》,《公司办公用品耗用登记制度》,《耗材采购计划》,《各单位办公用复印机打印机耗材申领制度》,《公司定期办公用品领用情况通报》等管理制度约束相关部门,确保公司耗材采购创新策略实施。
3.3 耗材采购创新策略实施效果
公司耗材采购管理的创新采购策略。在健全采购管理制度支持和约束下,零库存采购减少库存存放,减少库存保管费用,减少公司流动资金占用这两项,为公司节约费用几万元。实施零库存采购后从未发现质量、供货周期、配送混乱等问题。由供货商将耗材送到使用部门,方便公司办公,提高办公效率,保证我公司所需。公司从耗材采购创新策略中获得采购降成本和质量双嬴效果。
4 结论
耗材采购管理创新策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要高度重视采购管理创新工作,用制度约束和管理规范为采购管理创新策略有效运作提供可靠的保证。耗材采购管理创新策略运营实践获得质量、效益双赢成果,有效促进了采购成本的降低和公司效益的提高。采购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控制好采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采购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济钢装备部.积极推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J].做好备件管理工作.
[2] 张振伟.深入质量体系检查强化供应商管理[J].管理现代化,2005(4).
关键词 企业赊销 风险 控制
赊销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和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赊销行为将会越来越多。虽然赊销具有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等功能,但是赊销也存在如下弊端:虚增企业的经营成果;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延长企业的营业周期;加大企业坏账损失的可能。
赊销是一把双韧剑。如何在充分利用其扩大销售等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赊销成本,控制赊销风险是各个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控制赊销带来的种种问题。
1 组建信用管理部门并完善信用管理部门职能
在国外,大部分企业都会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一些小企业也会有相应人员或机构,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应该保持完全的独立性,不能是销售部或者财务部的内设部门。销售部门希望做大业务量,往往盲目赊销,忽视信用风险,而财务部门为了控制财务风险,又容易处于保守状态。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显然更加科学。完善信用管理部门职能,建立系统性的管理非常重要。表现在一些具体业务上,比如完整的客户档案是信用管理的基础,客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客户基本资料、客户信用资料、赊销合同、以往交易记录等。信用管理部门依靠完整的客户资料评价和跟踪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对逾期账款进行有效管理。客户档案应从与客户建立交易关系前就着手建立,并在客户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予以及时补充和更新。
2 加大事前控制力度
2.1 事前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
为了尽量降低货款风险,营销部门有必要在赊销前对零售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信用等级评估。对客户实施资信评估,一方面可淘汰那些信用不佳的客户,另一方面,也便于为客户设定一个"信用额度",从而确保货款的安全回收。但多数供货商往往忽略了这个环节。由于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没有销售任务那么迫切,供货商对于潜在客户往往事先没有做全面的了解。一旦开始了业务往来,就来不及做深入了解,而只能根据部分资料匆匆做出交易决策,同时也为以后留下了货款风险的隐患。既然已成交易,就更没有特地去搜集客户的信息,不再对客户资料进行补充和动态追踪,错过了采取补救措施的机会,一旦成了呆账坏账,就已经追悔莫及。很多供货商就是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只有对客户财务状况、市场网络、销售能力、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充分了解,据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模式和预警机制,才能加速客户应收账款的回笼,有效降低坏账率。分析评估零售客户的资信状况后,有的放矢地给予客户信用账款、账期,才能确保供货商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千万不能为急于赊销而不对零售客户做信用评估,开始赊销时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轻率地把产品交给其赊销,到后来收款时又怕得罪客户,造成呆账、坏账越积越多。这样一来,供货商忽视客户信用调查和资信评估,最终遭受损失的是供货商自身。对客户信用评估,由于交易性质不同、金额大小有异,调查在内容上、程度上也各有不同。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的经营状况、客户的财务状况、负责人的个人资料、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相应政策等。
2.2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还应设立赊销批准的职级权限。要有一个严密的赊销审批权限的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避免赊销中的个人意志,避免随便放宽赊销政策。如有的企业规定营销员只有一定权限的赊销额,超过这个限度须由上级或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来决定,而上级也有一个总的赊销额度,以避免盲目赊销。其次,营销员同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需经企业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然后经主管销售业务的负责人审批,方能按合同规定发出商品,严禁无合同发货。
2.3 制定鼓励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
供货商要制定刺激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一般的做法是确定一个结算日。供货商要制订相应的销售奖励政策,鼓励客户采取现购方式合作,尽量减少赊销的方式。对货款回流及时、销售量良好的客户给予奖励或给予优惠的销售政策,可以在返利上做出一定让步,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特别优惠,刺激客户付款的积极性,加快货款的回笼。
2.4 注意赊销技巧,减小收款风险
为了减小收款风险,必须遵守以下几条原则:供货商必须根据自身的信用政策选择赊销对象、赊销额度、赊销期限,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决不能赊销;对于新零售客户,赊销额度要小,赊销期限要短;小批量分期结账。实行小批量、多品种、优惠促销、现结账的形式,要比大批量、少品种、高利润、月结账的赊销更稳妥,尤其对小客户,此法更为适用。
2.5 注意债权保障机制,即在签约时保障或转嫁信用风险
很多企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笔生意风险较大,可是利润也非常丰厚,做不做呢?可以做,前提是将风险加以转移,使债权得到保障。一方面是通过外部力量转移风险,比如银行提供的担保、保理,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险,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等;另一方面是自身控制风险,如客户签署人的担保、物的担保,抵押等等。
3 完善事中控制措施
3.1 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企业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不一,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已经逾期。一般来讲,逾期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坏账。所以财务部门应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向业务部门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数据及比率,催促业务部门收回逾期的账款。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应把逾期的应收账款作为工作的重点,分析逾期的原因:客户的信用品质发生变化了吗?还是因为市场变化,客户赊销商品造成库存积压?客户的财务资金状况因什么原因恶化?等等。考虑每一笔逾期账款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收账方法。
3.2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无论一个企业的货款回收政策制定得多么完善,落实得多么彻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坏账损失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有的是因为债务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有的是因为债务人破产,有的是因为债务人突然死亡,有的是因为债务人涉及诉讼案件,有的是因为新实施的法律法规对债务人不利,有的是因为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商品供过于求等等原因而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暂时或长期的恶化。这些都会导致该项应收账款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因此,按照财务谨慎性原则要求,应根据账龄逾期的程度或应收账款的总额合理地估计坏账的风险,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当发生坏账时,用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抵补坏账损失。
3.3 建立动态的资信评估和账款跟踪管理制度
要确保供货商应收账款有效收回,就必须建立动态的客户资信评审机制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保障供货商及时了解每个客户的资信走向,还能确保供货商信用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有效,更可以确保供货商坏账损失率降至最低。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隔一定时间根据前期合作情况,对零售客户的信用情况做重新评定。因为客户的信用是不断变化的。客户资信评审是个动态、长期的过程,账款追踪分析和账龄分析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应做到月评、季检和年审,做好账款风险管理的预警工作,挖掘出资信好,高价值的客户,给予优惠的信用政策,剔除资信差、低价值的客户,或给予更严格的账款管理。惟有这样动态的客户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才能保障供货商货款风险降至最低。
3.4 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账制度,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账和坏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建立定期对账制度,供货商要对客户每月发出对账函,由业务人员到对方财务部门取得签章认可,以确保货款数额无差错。同时,还应建立应收账款定期会议制度。
3.5 密切关注客户,时刻留意危险信号
对赊销铺货需要经常性的管理与服务。货一旦赊出去,就必须密切关注客户的运作情况,对一些不良征兆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赊销期满才过问,否则,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客户经营状况不好,往往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营销员在日常拜访中,要把检查客户的经营状况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由于货款风险的发生前必然会出现一些征兆,所以应密切观察,努力去发现这些危险信号,这对货款安全有警示作用,然后依此迅速采取行动,可以有效减小客户给自己带来的经营风险。
3.6 在内部经济责任制中加大对信用风险责任考核的力度
企业应明确规定信用管理决策人员、信用管理专职人员、营销人员、财会人员等相关的信用风险责任人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并采用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促使这些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在对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的考核中,应设置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逾期应收账款控制比例。 4 加强事后收账管理
4.1 确定适当的讨债策略
[关键字] 质量 管理 施工 控制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到众多方面系统化工程,非常容易受到施工地点不统一,施工工艺多种多样,自然环境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也为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综合实践经验总结和各种资料参考还是可以找出共性的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1.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1.1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必须合格。建筑施工质量是由工作在一线的施工人员来保证的。施工人员技术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一是,要招聘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确保施工人员有着良好的施工技术素质;二是,要做到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三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观念,对建筑施工标准用数字量化,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清楚了解施工的质量。
1.2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监管人员的技术必须过硬。建筑施工质量监管人员在建筑施工质量监管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很多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都要由监管人员发现的。监管人员一般分为:建筑内部监督和人员和第三方监督人员。企业内部应该对监督人员定期考核和培训,努力增强内部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提高监督的独立性,加入第三方监督,完善监督体系。
2.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要突出材料优先原则。
2.1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严把材料采购。目前市场处于买房市场下,需求带动生产。受制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非常多的“回扣”现象,。因此,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严把材料采购。施工材料的采购要遵循专人负责,可靠人负责原则,避免在材料采购中出现“回扣”现象。
2.2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严格审查供货商。一是,材料采购时应该找具备国家相关资质的供货厂家。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供货商提供的材料做批次检测,做到材料质量准确无误。一旦发现材料出现问题,要严查到底,按照记录的途径追查,如果是供货商出现问题要立刻全部退场,并按照相关的合同规定与厂家做后续处理。
3.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要以技术、工艺为保障。
3.1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要做好计划。要建立严密的系统。一是,要在施工之初
就做好建筑工程的工程图纸,工程进度表,工程阶段性验收标准等相关资料。二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实时监控,跟进工程进度采用多种检测手段来检测建筑施工质量。三是,要做好工程验收标准。跟进进度表建立质量控制点,认真做好对关键部位,关键工艺,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重点检测。
3.2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加强工序、工艺的操作和使用。一是,雇佣掌握合格技术的人员,做好分工工作,将工作细分下去,既可以降低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认真做好试验,选择合适工艺,在不同的建筑施工进度中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
4.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根基。
4.1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建筑施工时管理权责清晰。一个严格而清晰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人员管理清晰,施工质量监管管理清晰,责任制度清晰。管理制度清晰一方面可以在出现问题时追查到具体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政出一门,避免多项政令带来的管理混乱和工作效率低下,进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
4.2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要建立严格的工程工艺检测管理制度。一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既对施工的材料用质好坏有非常好的了解也对施工工艺工序十分了解。二是,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除了内部人员监督以外,作为业主方的委托人,第三方质量监督也很重要。第三方质量监督是站在第三方角度上来看建筑施工质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因此更有利于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3 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实行量化表决制度。量化表决制度是以施工质量达标量化的数据为依据,一项不合格即工程不合格制度。这个制度主要是应对我国建筑施工现状,我国建筑施工多采用对外承包制度。如果建筑施工不符合量化数据标准则工程不合格,项目不合格则投资资金不能立刻拨付,这样真正的做到了涉及施工方的各层利益群体。因此通过量化表决制度可以增加建筑施工方对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
总结语:建筑施工质量保护性措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必须要对每个环节认真负责研究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在我国目前的外包型建筑施工类型下,在管理、技术、人员、工艺等微观角度研究的建筑施工保护性措施已经取得了很多的共识和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微观角度会出现更多的保护性措施。
[参考文献]
[1]毛鹤琴.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 ]. jE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启文. 对工程项目 质量控制的探讨. 广东科技, 2008, (03)
[3]马红宾. 试析提高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 , 2008, (04)
[4]沈炳良. 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科技资讯,
2007, (12)
[5]陈方丽. 建筑工程项 目 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的探讨. 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 , 2008 , (03)
由于冷链物流环节多,交接条件变换,技术要求高,还要考虑节能措施,降低成本。作为整个运营体系来把握难度较高,除了温度外,影响冷链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还有卫生、包装、环境和时间等管理因素。因此,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规范化显得更为必要。
而当前国内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类食品冷链物流没有科学明确的统一规定;冷链运营和管理不当,操作交接马虎,效率与效果较差;冷链设备与设施不足,技术性能欠优,选择有限,总体开发创新不够。因此,大力推进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化是当务之急。
一、食品冷链物流中各类商品温度要求
不同温度带流通是食品物流的核心概念,流通的基础,冷冻冷藏食品更是如此。千百种低温食品根据各自保藏要求,除一些特殊商品之外,都必须有严格标准来执行
二、食品冷链中几个需要规范的操作温度波动控制范围
冷冻冷藏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包括食品原料采集)各环节温度控制,每个生产厂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出厂商品在流通中虽有名义基准温度要求,由于环境变换,交接需要,温度会有起伏波动,需要统一操作规范。
1.冷冻食品冷链名义基准温度为-18℃以下
(1)运输过程温度的回升限度为-15℃,并要求尽快降至-18℃。
(2)冷藏车装载货物前,车厢内温度应预冷到-10℃以下。
(3)冷库应建有15℃以下的封闭式站台。
(4)冷库昼夜温度波动不超过±1℃。
(5)冷冻食品温度超过-12℃,拒收。
(6)冷冻陈列柜上货后要保持-15℃以下,短时间温度回升不得高于-12℃。
2.冷藏食品冷链名义基准温度4℃以下,冻结点以上
(1)运输、商品交接、食品品温回升温度限度均为7℃(有些果蔬除外)。
(2)冷藏陈列柜短时间温度回升不得高于10℃。
3.冷冻与冷藏食品预包装环境温度实际情况15℃以下为宜;冷藏陈列柜外部空气温度不超过24℃和55%RH
综上所述:操作温度波动控制范围,参照依据:CAC/RCP08-1976《速冻食品加工、处理操作规范推荐性国际法典》、WFLO(世界食品物流组织)《成功的冷藏》(2004版)、JAFIC(日本食品产业中心)《标志与食品运输、配送管理指南》(2001版)、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260号《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以及我国已经颁布的各类冷冻、冷藏食品行业标准。
三、完善冷链各环节设施,健全相应管理制度
食品冷藏链各环节均需投入必备的设施和设备作为基础保证,加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冷链各环节共同密切配合,才能把握冷链整个运营系统,保全冷冻冷藏食品的品质,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保证品质的关键如下所示。
1.冷藏运输
必备各种冷藏运输工具,如冷藏车;测温记录仪;清洁消毒器具等。必要的车辆保养维修制度;装卸货规定和交接手续以及车辆调度制度等。
2.冷藏储存
必备冷库及封闭式站台;测温记录仪;装卸运货车辆等。必要的冷库清洁、除霜和维修制度;交接验货手续;食品贮期管理规定等。
3.销售终端
【关键词】建筑工程 成本控制 材料采购
1.建筑材料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长、施工人员多、施工地点不固定、以及建筑材料种类规格多、监管难度大等原因,使得施工企业对材料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建筑工程一般所需花的时间比较长,在这期间无时不刻都需要用到材料,而且材料的使用是分散在多个施工地点,材料的规格种类难以登记记录清楚,这就使得监督管理的难度大。即使施工企业有考虑要对材料实施成本管理,但考虑上面原因,也就渐渐的忽视了材料管理的落实,慢慢地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越来越淡薄。
1.2材料使用过程中损耗严重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的原因,材料难免会发生有意无意的损耗,这些损耗在运输、储存、施工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材料损耗情况也不尽相同,一些小零件、小配件更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丢失、操作不当而破损。但归根到底还是材料管理机制的缺乏,才会导致材料出现严重损耗。有时候,一些材料因为施工地点的转移而转移,在这转移前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转移运输计划,那么在运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损耗。此外,如果保存过程中方法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材料的丢失和损耗,材料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从而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
1.3材料成本管控缺乏监督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一般很少重视对材料的成本管理,在他们看来,成本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负责处理的事务,而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材料的成本管理是全体人员都必须参与的一项工作,而且还要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但在现实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成本管理制度的欠缺,对材料的使用状况监督不到位、不严格,往往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没有落实到位,而且也没有进行阶段性的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出现超预算时没有及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从而纠正问题。
1.4材料成本控制信息化水平低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很多的人工操作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来操作代替,但信息化管理方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所以施工材料的管理很多还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所以材料库存信息比较零散,调阅起来比较麻烦,影响工作效率不说,即使发生丢失也无法反映出来。此外,很多的建筑企业在材料存放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限额领料发料,最终导致材料数量对不上,造成材料的浪费。
2.建筑工程材料成本管控的对策
2.1控制采购价格
首先,建立起询价机制。配备专业的材料采购人员关注了解市场上相关材料价格的走势水平,并将获取到的价格信息整理到管理系统里,这样就可以对相关材料的历史价格水平有个认识,这不但有助于采购人员对比价格,也能对未来价格水平的走势做出判断;其次,在采购前货比三家。在确定供货商之前,至少要拿到三家以上供货商的报价,以判断价格水平、质量水平,在质量过关、诚实可靠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有优势的供货商;最后,采用竞价投标机制。对于小批量低价值材料的采购可以通过前述的方法来选择供货商,但对于高价值大批量的材料采购则要通过竞价投标的方式来选择供货商。这么操作一来可以规范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二来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有实力、资质高、价格优势的供货商来参与投标,从而利于企业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就能采购到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2.2从材料运输环节控制成本
运输成本是材料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控制好运输环节的成本,可以立竿见影的控制材料的整体成本。首先,要先清楚了解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用到的建筑材料的情况,包括了材料种类规格、材料的数量、材料需要用到的时间以及材料施工的地点,根据这些情况来制定一个科学的采购计划,比如哪些先采购、哪些可以一起采购等等。其次,在价钱合理和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距离施工地点比较近的供货商,这样可以节省运输距离,减少成本。最后,在材料进库之前先预置好存放的场地,最好是将材料存放在施工地点附近,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施工地点的转移而造成的二次运输的费用。
2.3从施工环节控制成本
施工过程是材料被不断消耗的环节,同时也是浪费和损耗最多的环节,所以在施工环节要严格控制好材料的使用量。首先,要进行用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负责部分要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用到的材料种类、规格和数量进行规划,具体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预算需要用到的数量,并制成计划表。在使用过程中,在确保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要对使用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将实际使用的量跟预算使用到的量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严重超出预算的话则要查明原因并予以及时纠正,或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材料的供应量,从而保证材料的充分利用,防止丢失或是浪费。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对用剩的材料进行回收,这些回收的材料也许还可以再次利用,不可随意丢弃、浪费,可以减低材料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4从监督管理环节控制成本
加强材料使用情况监督,可以有效抑制随意浪费行为、促使材料的发放和使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因此需要建立监督制度,以更好地监督成本控制的落实情况,督促各施工部分严格按照监督管理制度给予积极配合,保证材料成本控制工作合理开展。对于违反企业铺张、浪费使用材料或是违规超额领取材料的行为要加以制止并严肃处理。从加强监督这个环节出发,让每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够树立成本控制意识,自觉做好材料成本控制的细节,以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2.5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控制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材料种类非常的多、各种规格尺寸、质量档次和价格都各不相同,如果依靠人工的手段来处理这些信息的话是很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所以,可以信息化处理技术,建立起信息化数据库,利用其便捷性来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对材料的数量、种类、价格、入仓发出数量进行统计和查询,也可以明确材料的采购计划,避免过多造成浪费、积压资金,也可以避免过少影响工程进度。同时,将各类材料的价格、规格等信息资料录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价格的历史水平呈现出来,这对正确了解市场行情、收集各供货商的价格情况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做出正确的采购行为提供很好的数据依据,从而节省材料成本。
3.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本的控制关键又在于材料成本的控制,因为材料成本占据建筑工程项目总成本的六成左右。但在实际中,管理部门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监督没有落到实处、施工过程材料浪费和损耗严重等现象制约着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因此,为全面开展成本控制,建筑企业应该从运输成本控制、价格采购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监督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来进行材料成本的控制,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燕.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中材料的成本控制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3(09):23
关键词:合同管理 采购 流程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63-01
物资采购合同是烟草企业联系专卖体制外市场与企业的桥梁、纽带,是烟草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和环节。对合同风险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烟草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内容与现状
1.合同管理及流程
合同管理一般指的是合同当事人为实现单位的合同目的,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依据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合同进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合同管理换分为四个阶段:合同准备阶段、合同签署阶段、合同履行阶段、合同履行后管理阶段。
2.合同范围及内容
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烟草行业涉及的合同分为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三大类。
3.合同管理现状
在组织管理上,烟草行业实行的是合同授权管理,合同管理机构一般设于法规部,审计、财务、其他部门配合履行相应管理职责,同时委托第三方单位(律师事务所)进行合同会审。
二、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识别
1.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是否存在一套管理制度覆盖到物资采购合同行为的每个方面,能让企业采购合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是按照合同管理制度在进行,这就是合同管理制度健全程度的风险。
2.合同策划的风险
是否能够准确评价、确定合同对象。在合同调查阶段,首先要确保没有出现“寻租”或内外串通的情况,确保参与合同对象调查人员的独立性。其次,在评价合同对象时,应对被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给予准确的评价。
3.合同文本拟定是否严密、明确
经过合同谈判,合同文本的条款内容己大体确定,但在文本拟定阶段仍然会存在风险。主要是条款是否严密、清楚、明确,并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若合同条款内容表述不当使对方产生误解会给将来的合同履行带来没麻烦,甚至造成损失。
4.流程设计的合理有效性
对于合同的前期调研,招投标、谈判、审核、签定、履约、终止、登记等流程,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适合自身的规范,但是,不管业务流程怎样设计,都必须要适应企业自身的业务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内外部环境。
5.合同验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采购人或者委托的采购机构应当组织对供应商履约情况的验收。验收的主体包括采购人、采购机构和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实际验收中采购机构基本不介入合同的验收,也鲜有委托法定的检测机构参加验收。
6.人力资源的风险
首先,只有领导层重视合同管理工作,才能从战略上引导合同管理工作,从大局出发预防和规避风险;其次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是更影响合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最后是相关专业人员配备的充足性。在对合同管理岗位进行调查的发现,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非常医乏。
7.合同违约或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
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自身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或者是对合同条款内容理解有出入双方不能统一,造成供应方不能恰当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是合同履行阶段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三、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1.强化签约前管理与监督
首先通过公开招标建立各类物资的定点供货商库,每类物资确定3―5家定点供货商,对供应商进行首次遴选,其次在采购实施阶段,大金额的项目需进行公开招标,小金额的项目可选取定3家点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最终确定供货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提升采购管理质量。
2.严格进行合同内容管理
招标文件和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的投标文件中既定的实质性条款不能做任何改动,所签合同要与其保持一致性。采购人必须无条件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尊重依法产生的招标结果,尊重而不要挟供应商;供应商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文件规定,不得再对设备配置、质量要求、售后服务、付款方式等实质性条款进行协商谈判。
3.加强合同履约过程管理
合同纠纷是合同履约阶段主要的风险之一,合同纠纷处理措施中可以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岗位分工。
4.完善合同管理流程
企业应根据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及日常业务中发现的问题,遵照采购合同的管理周期,改进和优化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将合同前期准备、合同谈判、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结算、合同归档分析等步骤纳入统一的合同管理流程中,从而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合同管理效率,降低合同管理风险。
5.加强合同的验收环节管理
一是引入专家力量,验收专家可以由采购人自行组织,也可以向采购管理部门组建的专家库抽取专家。二是可以考虑让采购项目的其他竞标人提供专家参与验收,把握好了验收关,才能真正实现采购项目的完整性,也为双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6.合同管理人力资源控制
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学习《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及《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采购工作人员掌握在合同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义务,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应具备的法律条件,所应遵守的规范程序,政府采购合同变更与解除的前提、内容、要求、方法等政府采购合同方面的法规知识。
7.制定合同管理审计监督及绩效考评办法
要制定适合自身的合同管理审计监督办法,以开展合同管理审计工作,对合同管理工作的准备、谈判、拟定、签署、执行、变更、结算、归档等各环节业务状况进行全面审计监督,督查考评部门与合同业务管理相关的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及有效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参考文献
[1] 沈敏.合同风险研究.成都:四川大学,2002:21-55
[2] 李天昊.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风险的产生与控制.电力技术经济,2005, (2) :45-48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1.对计税基础、税率以及计算方法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并不是简单地降低所有的税负。对于一些人力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营改增”的政策提出以后,反而增加了其增值税销项税[3]的税额。其中,进项税的税收金额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由此可见,增值税销项税的增加不但没有减轻部分企业的税收压力,反而会造成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降低资金灵活性,很难满足企业后续发展的需要。2.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从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相关要求来看,在填写财务报表的“主要营业收入”金额一项中必须将“含税收入”[4]纳入其中。但是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财务报表中的增值税不再属于利润一项,企业的主要营业收入也不再包含“税后收入”,由于这一变动,造成财务报表中的主要业务收入一项的金额大大降低,相应地,也使营业利润率发生较大变动。3.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就目前“营改增”的相关政策来看,当前的税制虽然不能使所有的纳税人都能获得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但是对于其中的两类纳税人而言,还是能够在改革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税负减免,这两种纳税人之一就是小规模纳税人。根据我国相关税制规定,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营业税的税率按3%和5%计算,具体为3%或5%[5],是根据纳税人企业的规模和具体经营情况来确定的,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下调为2%明显要低于此前的3%或者5%,这一微小的差异也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除了小规模纳税人之外,还有一类纳税人也实现了税负的减免,就是一般纳税人。在没有实行“营改增”调整之前,根据我国相关税制规定,服务行业是不可以进行税额抵扣的,自“营改增”调整以来,在对一般纳税人的规定中,做出相关调整,除了增加可以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的类型和数额以外,还特别提出,在“营改增”过程中,将运输中可以进行抵扣的项目,根据改革的相关比例规定将税负自7%调整为11%。4.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营改增”的税务政策的推进相应带来了一些政策上的变化,对企业在风险管理上带来一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对部分税收的归属情况进行重新整理和划分,所以在各类增值税务的核算过程中,是否按照我国财政政策的相关规定进行入账、冲减以及进行销项等,如果企业在进行税务核算过程中出现疏漏,很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损失。其次,在税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纳税人如果使增值税的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与会计收入所规定的时间不匹配,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履行纳税义务,或者没有及时确认收入实现和销项税额,很可能会对企业的税收项目构成产生涉税的风险。最后,在描述进项税额的增值税的抵扣项目过程中,所描述的信息是否与实际业务范围一致,如果不能进行抵扣的进行税额被描述在抵扣项中,就会形成涉税风险。
二、“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管措施。“营改增”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营改增”的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收税的情况,但是对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营改增”相关的政策实施,企业必须严格税收制度,避免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税务、会计的相关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企业内部由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的扩大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使“营改增”相关规定的落实能够切实推动企业的发展。2.强化对发票的管理。这里所说的发票类型主要是针对营业税的发票而言,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的调整,营业税的发票需要有专项的增值税发票来完成税务的抵扣[6]。营业税发票的内容出现了变化,对于税务发票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法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企业而言,应强化对发票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和监督办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对发票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则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企业首先应对“营改增”过程中对于发票的改革工作进行仔细的研究,并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现有发票的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制定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开据发票、使用发票以及发票的上报环节,应强化相关管理制度,以减少由于发票管理失误为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除了应加强对发票的管理工作,还应对供货商进行适度管理。在进行供货商的选择上,首先,应将对供货商的选择上升到企业的发展策略上来。对供货商进行选择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考虑所选择的供货商是否有能力为本企业开具增值税的专用发票。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考虑供货商的选择是否能为企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尽可能选择能够降低企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风险的供货商进行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4.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营改增”财政政策的实施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纳税筹划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完善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提升[7]。作为税务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金融、会计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对涉及财会专业的法律常识以及国家关于财务政策的相关规定都有所了解。并且具备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有一定预见能力,能够协调处理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只有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高效完成纳税筹划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企业应主动搭建学习平台,组织会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以及对专业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只有不断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收益的最大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税制变革极大地缓解了重复征税的现象,有利于减轻企业压力,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能够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调整企业资金的投入方向,使投资资金带动供给,再由供给刺激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经营模式及运营状态的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行业内企业的转型,必将带动产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全国的经济模式的转变,进而实现我国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重组。“营改增”这一税制的改革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企业首先要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特点以及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纳税人类型,利用现行的优惠政策,控制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作者:王乐 单位:西安航天总医院
参考文献:
[1]关杰.“营改增”后企业财务战略变革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4,(13):87-89.
[2]张颖慧,.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16,(32):57-58.
[3]段凯.关于“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税收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6,(30):322.
[4]易娜,覃新蓉.“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J].财经界,2015,(5):272.
[5]史秀芹.“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30.
发展改革委、卫生部部署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为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发展 改革委、卫生部近日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工作,力争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用 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一个适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 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会议明确,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拟重点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一 是增强应对能力,提高救治水平;二是调整资源结构,促进合理布局;三是健全救治体系, 完善救治功能。核心是加快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根据《规划》,今明两年的建设任务有四项 :一是在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分别完善或建立1个规模不同的紧急救援中心;二 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分别建设1个病床规模不等的传染病医院(病区)或后备医院 ,在县级区域依托综合医院建设病床规模不等传染病病区;三是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 在全国建设若干个职业中毒、核辐射应急救治基地;四是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建设所需 资金,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地方财力和利用国内外优惠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解 决。
进口废物政策即将变化
从湛江海关获悉,我国将改变对进口废物的监管政策。新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对废物进 口加工企业造成极大的冲击,海关提醒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相关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做到未雨绸缪,确保废物进口规范运作,尽可能减小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进口废物政策的变化有以下方面:一是国家质检部门将对境外供货商实施注册管理制度 并限定国内进口废物口岸。从10月份开始,供货商要向质检总局提出注册申请,经审核合格 的予以注册;对未经注册的供货商,不受理其报检;已经注册的供货商,如发现有不符合环 控标准的废物进入我国,则要取消其注册资格。二是针对目前各口岸检验检疫人员、检验设 备的配置情况,质检总局将对各废物进口口岸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口岸方准进口废物。三 是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今后废物加工企业只能设在园区,园区内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 废物焚烧处理等环保设施。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建成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1911项、行业标准3144项、地方标准5463项, 一套涉及多方面的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国质检、农业、水利、经贸、林业 、气象、粮食、烟草、供销、商业等部门,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优势农 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主线,以推进种子工程实施、围绕深化粮食和棉花流通领域改革、配 合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为重点,普遍加大了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力度。这些农业标准涉 及农业基础管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业、饲料、林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动 植物检验检疫、农药的合理使用、土壤与肥料、农林机械与设备等方面。
这位负责人说,农业标准化的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如江苏洪泽 湖的有机稻米,通过从产地环境、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到加工全过程按标准化管理,顺利打 入城市超级市场。北京平谷区在发展大桃种植业中,通过建立标准体系、科研体系、检测体 系,培育出的"平谷大桃"年产值达3.2亿元,果农增收30%。
工商总局确定重点监管食品市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确定10个重点监管的食品市场,今后将加强对它们的指导和 督促检查,以确保食品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