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实践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育学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育学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实现教育学课程基本价值的有效教学方式。教育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共同发展的学科,所以在进行教育学教学时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就是基于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突出教育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1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教育学主要是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教育素养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等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教育学专业的基本概念的了解,可以看出教育学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教育人才。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对教育学功能的认知和利用,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的完善和提高。教育学的价值取向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其中理论方面就是教育学课程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育人,就是通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明确教育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是有一定的哲学观基础的,它在理论方面的价值就是对教育规律的认知和深入。因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理论学科,而教育学的实践价值就是在师生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为成为优秀的教师打下基础。教育学的实践价值是其理论价值的客观影响因素,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教育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基本学科,是指导教师实践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互补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学本身的价值[1]。
2基于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哲学。我国始终坚持着以为基础,哲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而且人的本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全部社会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际的应用,那么对于学习者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时间也会冲淡他的所学,但是通过实践来巩固加强丰富理论知识,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将理论知识真正的消化,为自己所用,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真才实学的教学目的。实践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尽快得到反馈,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氛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应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透彻明白。当然,对于所学的知识应该及时的更新,不能一直停滞在某个阶段,理论知识也应该根据实际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与进步进行一定的改革,不能把实践停留在落后的理论中[2]。课程的编制和实施,应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不能让学生把专门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训练作为人生的全部,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应当关注人的身心。不应让学生远离社会,远离生活,应该更好地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感情,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得不到丰富,很有可能走向极端。比如在学生中出现的叛逆和厌学的消极现象,这说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应该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实践当中,为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而服务,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另外,还应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增加与学生在思想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在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同时,逐渐让学生在其中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理性文化和规范行为,也就是说教育学不单单是交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要想让教育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当从传统的思维中摆脱出来,不能一直以过去的经验为主,应当寻求更好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主题的能力决定着教育实践的成效,彰显教育理论的价值。课程实施中,形式化与盲目性都是为我们所杜绝的,那样的教育是机械式的,有的老师与校长在自己的岗位累倒,老师与校长这样的奉献自己的人生,确实值得我们赞扬,但不应提倡[3]。
3结束语
在教育学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是并存的,在进行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实践教育,因为教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是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价值的过程。所以,根据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在进行教育学课程改革是要注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应用。
参考文献:
[1]付安权.论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传统与变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9.
[2]高洪.认知与行动:对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2,(21):3-7.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重头之戏
翻看多种专业期刊,我们在理论天地里看到多种关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文章,但以笔者的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基础来看,这些文章大多是在引进和运用国际上、国内多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上,少有对教育技术学专门领域的理论描述。这不仅使人们产生一种疑问,即教育技术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或者是对这种疑问本身的疑问,即这种担心是否多余。笔者认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存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标志:(1)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2)有自己确定的研究方法;(3)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而对第一个标志和第三个标志的回答,有人会以AECT94定义的描述作为回答,即把人类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资源作为主要对象和研究范畴。而对研究方法的描述中笔者认为其中描述的研究方法即是教育学科学研究方法。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集中了社会学、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诸种方法。因此我们在考察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时,是不是应该有一种对教育技术学本身透彻的精炼的描述,包括对学科属性、研究范畴的较精炼的确定,而研究方法应确立为教育技术学进行自我描述和实践应用的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我们不能对这几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说明,我们就不能对我们所从事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给出一种合适的解释和评价,就实实在在地缺少了一点科学的意味,从而丧失存在的价值。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情况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在绕开这个难缠的题目,笔者想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自己对自己领域的属性和基本问题说不清;二是不清楚这些问题是一个学科成熟化的必然标志;三是认为这些问题不重要,反而以外国人只做不说或先做后说作为对自己功底欠缺的搪塞。笔者近来注意到,目前国内一批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教育背景,怀有对教育改革的满腔热情,积极活跃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的一些中青年学者们正在关注着这个问题,如广州大学李康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李芒先生曾在多篇理论文章中对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建构提出了卓有见地的观点,但仅仅依靠这批人做还不够,还需要一大批真正懂得教育科学、扎扎实实进行实践而不是被所谓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产业化名词弄得不知所以然,反而说不清自己在做什么的浮躁状态所淹没。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构建是所有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共同的任务。通过这项工作,人们会知道有这样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做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工作,唯有此,才能不使人认为教育技术学抢了别人的阵地和饭碗。
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内已有多所院校多年招收了多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之后,我们的博士导、博士生们还不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和完整的描述,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服人的。长期以来,翻开任何一本称之为《教育技术学》的著作或教材,我们都会看到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之后,都要描述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不外是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科学、传播学等等,但都没有对自己基本理论的描述,所谓学科基本理论应该是对这门学科所描述事实的规律性表述。让我们回过头看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大致如下:揭示论证教育基本规律和研制教育行为的基本规范、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师、学生等,一些学者还在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的范畴和表述形式进行争论,但无论如何,以上内容是在教育这个特定领域存在、运动、生成着。在这些内容中几个关键词限定了基本理论概括的主要内容即目的、对象、过程、关系,但往往没有方法、手段、技术这样的操作范畴上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之所以难以描述,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教育技术学的对象和功能缺乏一种准确的定位,对教育技术学所赖以存在的基本标志和背景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界定。如果对这两点能够表述清楚,那么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地确定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学科称谓的前身(电化教育)有过激烈的争论,即电化教育是姓“电”还是姓“教”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争论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只管做,不用管姓什么,因为姓什么的问题标志着一个学科的归属、走向、标志。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争论的当时,也反映出我们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理论上的稚嫩,比较明显的说明是把教育作为目的和“电化”作为途径进行比较的不可比性。后来人们对电化教育趋于“教育”似乎不大存疑议了,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即教育技术学的标志性特色是什么?即是“技术”,还是“技术”和“教育”的在关系的规定性的特征。现在一些教育技术学界的青年学生们重提技术或媒体。认为重塑教育过程中技术或媒体的意义、性质、作用的意义,给出“技术”、“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描述是教育技术学自己的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富有新意的尝试,是在对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长期飘浮不定,没有清晰界限与表述的具有批判性的思考。
教育技术学研究目前似看蓬勃向上,但如果我们真是有一点科学的态度,有一点对我们从事活动的深切反思,多一些学者的求实、求真精神,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研究基础是多么簿弱,众多的说法是多么没有根基,生搬硬套的多种理论和实践模式是多么可笑,其基本原因是我们没有一块基础扎实的理论土壤,缺少一种支撑性的研究背景,也反映出目前研究队伍的基本素质较低,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产生阻碍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步伐,进而影响教育技术学的学术声誉。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下的一门应用学科,不知从何时起有了搞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之分,以招收硕士研究生为例,一个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竟有5.6个研究方向,学生在选取导师时,负责人往往介绍说某某老师是搞理论的、某某老师是搞教学环境的、某某老师是搞计算机教育的等等,笔者对此十分不解。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内部能够存在脱离技术的教育技术理论和脱离“理论”的教育技术吗?正是因为这种缺少基本学识的划分方法,使得所谓的搞基本理论研究的和搞技术开发的人们常常为彼此的作用、地位争论不休,往往相互攻击。例如,搞所谓技术的人往往称缺少理论指导,故断定之目前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实际上,这些人恰恰是自己说不清需要什么理论支撑行为,首先是自己本身缺少进行技术开发的理论基础,缺少的是对教育技术存在背景的大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这些同志如果能首先把教育给自己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表白,或者说能够表明自己的教育理想,更将有助于他们对教育技术理论的选择和评价。搞所谓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人往往又认为技术作为工具永远不能代替理论的明晰、严谨,人的活动的复杂性、工具性的操作往往仅限于工匠级的劳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们往往忘记了离开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的性质、规律、形态、评价方式的描述,教育技术学理论则本来无意义而言。以上现象说明在实际上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始终有一个互相吸收、互相选择、互相促进的过程,严格的划分只能加重彼此的隔阂,阻碍双方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搞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的同志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转化形式,搞技术开发的同志应广泛吸收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把握当代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脉络。双方应具有对理论与技术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任何一方都有义务为对方提供必然的支持,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一种客观的态度,正是由于对方在需求上始终存在着不协调和不满足,才保证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各个分支始终进行生成、分解、融合,才有着互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三、重读经典,使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回顾教育技术学的百年历程,还鲜以为见为整个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和论著,从而使整个教育技术学界始终处于一种看似高涨、实则浮躁,看似前卫、实则落魄,看似轰轰烈烈、实则久旱缺甘雨。因此,多年来人们期待着在自己的领域中建立起独特的,对人类教育过程起着巨大影响的高屋建瓴。这无疑是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但是在这过程中又生出许多遗憾,一方面对前人的、外来的理论不加分析地搬来或不厌其烦地解释,另一方面对前人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一概否定,完全忘记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是因为它是有一定历史的东西,是经受过时间锤炼的;二是因为它是好东西,是值得流传的、学习的。以我们目前国内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队伍来说,我们必须下苦功夫,做真学问,才有资格对先人的、其他人的精神成果进行评价,而不是抓住只言片语妄加指责,从而显示出我们目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缺乏一种文化意蕴。
这种文化意蕴的缺乏在理论上表现在不顾一切地要么照搬照抄,要么轻易否定,在实践上表现为求同、求表面、求大、求规模。在学科解释上无视媒体与人、媒体与教育的多角度关系,使媒体的作用和优势的宣传凌驾于人的价值与功能以及教育规律之上,缺乏对技术应用于教育之中的终极性考虑和有效的联结,这样的研究往往可以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直接跨越到智能导师系统,可以从学习化社会联接到网上教学,可以从创造力到基于Web的教学设计,既没有对这些基本主题的本质确定和深刻理解,又没有展示出足够有效的实现上述主题的具体支持、说的多、做的少,看的多,用的少,显示出在学科研究的内部缺乏一种厚重的感觉,也鲜见诸多真正敢于直言有真知灼见的学者。而在这个领域活跃着一批首先着眼于市场,着眼于中小学校校长的行政指令,着眼于孩子和家长腰包的商人。如果一个领域研究的前提是基于此,那么这个领域的发展将不会长久的。一种极强的声誉功利和商业功利在教育技术领域蔓延的情况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应该祟尚一种对教育真谛的向往,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对教育功能的认定,对技术职能的确认。崇尚严谨的思辩和踏实的工作,崇尚百花齐放的开放性的研究气氛,崇尚海纳百川的研究风度,崇尚让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中教学进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火花,崇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想,崇尚科学、民主、自由、开放、百家争鸣,淡漠权威、门派、地域,祟尚个性的、孩子们欢迎的、教师喜欢的优秀成果,崇尚先人的和别人的一切优秀的成果,祟尚教育这个特殊领域的神圣性,祟尚维护教育的尊严和教育研究者的尊严,崇尚一切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上有闪光点的思想、智慧来技持我们在新的研究环境中体现出蓬勃的生气。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缺少文化意蕴还表现在常常忽略本身的文化传承和创造功能,完全无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比较普遍的部分因素时,就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方式,这种文化方式在各种不同文化土壤中扎根、繁衍、长枝、结果,影响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判断、应用,因此,对于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引起的多重文化效应鲜以有人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引发出的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更应体现出对新质和异质及多元文化状态的解释及对具有符合主流文化惯例的文化的推广,教育技术研究者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思考。如果在我们所标榜的信息资源环境中看到大学生正向儿童化发展,幼稚的心灵正向颓废发展,生动的个体向异化发展,我们还不呼吁新技术应用的文化使命的探索吗?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应该突出文化传承的功能,即使从市场和产业上的角度g也应突出文化的意蕴。而我仍目前缺乏文化意蕴的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缺少对经典的理解,言称现代教育、现念,全然没有一种历史的观点,全然不顾现代的也会成为经典,经典是可以给我们启示,给人们指引路程,使人们少走弯路,在经典之中蕴含着生命的张扬和智慧的火花,蕴含着理性、文明、自主,蕴含着对教育真话的不懈追求和孜孜进取,也涌动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太容易否定了,在没有弄清是什么的情况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情况下就已在否定了,显示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极度文化苍白。所以,回过头来,重读经典,从《爱弥尔》到《大教学论》,从《普通教育学》到《民主主义与教育》,从《教育哲学》到教育过程,追溯大师们关注人生、关注发展的不同轨迹,理解他们求实、求证、求学的意义所在,考察他们在人类教育的领域耕耘的历程,共享他们卓越的智慧成果,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也为他们的失误遗憾。总之,怀着一种真切的、关怀的情感考察教育发展的轨迹,领悟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活动形态的意蕴,理解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展望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向,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基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过程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品位,而不是研究者普遍的为成为书商、电子出版商和出版作坊奔波,这样一种状态是不能完成使学科丰实、发展和有所建树的目的的。笔者无意轻视以上诸行业,但是觉得这种商业功利性和教育的博大情怀不能混为一谈。
四、进行研究队伍建设的深切反思
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队伍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研究队伍的中坚力量来自非教育技术专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主要以教育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为主,目前较为活跃的以电子计算机和教育科学两类人士为多。不同的学科背景使这些研究者没有一丝成熟学科的门户之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着鲜明的本学科特征。同时也是暴露出缺少一种鲜明的总体的学术体例和学术传统,更由于研究方法上缺少规范,表现出许多教育技术研究无方法的现象。目前,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人士进入到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大加推广,笔者认为有待于推敲,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不是能适应另一学科研究的全部现象,对于教育技术学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仅凭心理学的方法来说明问题是否全面有待商榷。这中间就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研究者本身拓展知识领域、探究知识内涵的状态决定着这个学科的基本水平。目前,搞教育技术的专做开发,为了说明开发的依据,往往冠之以某某主义的字眼,搞理论的本来自己不懂什么技术,生搬硬套自己也没有用过的技术,其结果是理论和技术往往都被一线教育工作者挡在门外。这说明研究者本身对研究对象、任务、方式、结果都不会给予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描述,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任务极为重要。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话语虽有些偏颇,但是真的有些道理。教师和研究者的素质亟需提高,这种提高应该不分年龄,不分门户,不分流派。全体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同志们都应该认识到我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都应有大的飞跃,否则将难以完成加速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现代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康《教育技术学若干理论问题述评》《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2]李康《试论教育技术及其研究对象》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李龙《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中国电化教育》2001.(1)
1、师范专业师范类,泛指一类高校,而不是具体指某些专业。具体说,过去师范类高校中的所有专业均可算为师范类专业,包括不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心理,教育学等专业。
现在,很多师范类高校改为综合类高校了。因此习惯上将师范类高校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外语、政治、体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科目相关的称为师范类教育。同样,将中小学教育的科研基础性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也称为师范类专业。
学校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2、播音与主持培养目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使考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语言表达、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编的基本训练,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具备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基本素质,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及新闻报道等工作的应用人才。
学校推荐: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等
3、护理学专业名称:护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学校推荐: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宫雪(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师资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39-05
一、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明确
职业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涉及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指作为一个知识门类的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理论体系的明确、建构及完善;另一方面是指生产、创新、传播职业教育知识以及培养本学科研究人员的组织机构的成立、运作及其制度的建设。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伴随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的产生而起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助推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还较为薄弱,对实践的指导能力不强,这是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是基本概念的明确与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即对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职业教育学科著作是学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研究的集中反映,是明确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依据。有研究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若干职业教育著作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1]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若干本影响较大,研究较为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著作进行了考察,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梳理,可以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做如表1所示的类别划分。
表1的框架结构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已有的职业教育研究主题:自右向左是对存在着交叉或包含关系的各具体研究主题进行归纳的过程,自左向右则反映了职业教育研究者们在设计研究框架时所选择的切入点及演绎。
职业教育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对“职业教育是什么”的追溯和阐释。从职业教育的社会活动属性入手开展研究,实际上是对“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即职业教育与个体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它触及的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属性入手,则面临的是“职业教育怎么办”以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的问题,涉及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
由此,本文将“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的本质)、“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怎么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界定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们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是“源”与“流”、本原与派生的关系,它们是职业教育中自在的、原生的、能够支配和决定其他问题的问题,是各个历史时期、各具体领域的职业教育研究者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要充分反映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般原理的普适性,同时也要关注当代社会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给出理论上的指导,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学科的生命力所在。
二、职业教育本质的分析与探讨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决定着职业教育研究对象及逻辑起点的划定,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哲学基本原理和人学思想为厘清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路径提供了指导。
在哲学基本原理的语境中,“本质”与“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反映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和深度的一对哲学范畴。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差别与矛盾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从事物的现象入手,将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分开来,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比、比较中了解该事物的属性,把握它的质,进而从其本质属性入手,把握其本质,了解其发展规律。人学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探讨则为我们提供了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上的借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发现,包含着这样一些结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本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2]据此,本文选择了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内、外部的联系来揭示职业教育的一般(普遍)本质和特殊本质。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育学理论 悟其渔识
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追求高考的高效,还是更要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是关注教师教的高效,还是关注学生学的高效;素质教育的实施与高考质量的提升之间是“非此即彼、有我无他”的关系,还是可以同时兼顾的关系。如能同时兼顾,那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很显然,我们应当追求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高效,学生学的高效,素质教育路径下高考质量的提升。
高效课堂,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轻松地完成所学内容,效率最高,效益最大。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效率最高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最大化,效益最大就是就是要对学生的影响要深远,包括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可现在很多学校尽管都在打造高效课堂,却对高效课堂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很茫然。
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老师上课时学生讨论轰轰烈烈,但是课后检测,学生什么都记不住;还有老师上课精讲精练,学生练量的习题,但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发展性思维都没有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往往也能被评为高效课。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三个主流教育学理论对高效课堂的支撑。
一.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只有正确强化某些行为才能加深刺激,反应才能灵活,迅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牢固,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这需要是正确的强化,正确的强化包括表扬,夸奖,鼓励等,不正确的强化包括惩罚,讥讽,批评。只有正确的强化,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从而刺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反之如若不正确的强化则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里,丧失学习的兴趣,消极抵制。这种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较为流行,它的优点就是对于知识性技能性和经验性的教学是相当有效的,基本理论或是基本概念往往需要教师的讲解,老师讲解的内容需要学生记忆理解,那也就需要学生多这些基本理论或是基本概念进行强化。它是缺点在于在班级这一群体中,往往会只有一部分人得到正确的强化刺激,另外一部分人得不到正确的刺激,还有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对学生的独立性不利。但是它在短期内的积极性仍是有效的,乃至是高效的。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内,只能对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讲授时强化行为,刺激反应,这样的课堂也仍是高效的。
二.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学生在行为上产生变化,而是心里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学生对某种知识的认识总是从无到有,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认知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与加涅。
布鲁纳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都享有盛誉的学者,主要从事人的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一系列研究。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是文明社会赖以发展智慧能力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目标应是最好地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获得各种优异才能。布鲁纳倡导发现法,要求重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主动精神。布鲁纳的组织原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课堂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去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发现法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而要受制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经验与价值观等,所以我们对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能过分强调,应该因地适宜的使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的得到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同学之间的交流,教师的指导,资料的查阅,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唯一的过程,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自己的学习背景,经验教训,对知识产生认识与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知识,理解知识,解释相关现象。现在大多数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的学校基本都是将他们的教育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上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主动去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只是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当然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不是适合所有的课程,所有的知识。
关键词:蒙授初中;汉语教师;基本素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其基本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学生能否较好地融入到中华大家庭,能否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第一,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对所有教师要求,特别是初中教师。初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的青少年,为此作为初中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立场观点、思想品德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第二,要具备基本理论素养。即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修养、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修养、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文化方面的知识修养。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它能够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掌握教育学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前提。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了解教育学,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才可以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很好地驾驭教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繁重,由此形成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地分析学生,准确地了解学生,从而预测并干预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特别是学困生,可以针对存在的有关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它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的是一般性理论指导,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特定问题的具体模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因人、因事、因时灵活地进行,创造性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汉语教师要熟练掌握汉语语言学的知识,最主要的是现代汉语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一页纸,教师要储备几本书。现代汉语知识是蒙授初中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从语音方面看,声调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首先能够说标准的普通话,并清楚轻声、儿话、变调等语音现象。从文字方面看,蒙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教师应了解汉字的造字法、构造、书写规范、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适当地讲解一些关于汉字的结构、含义、用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好基本的规范汉字。关于词汇方面,教师本身应积累大量的词汇,并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中附有的“要求掌握的现代汉语常用词”中所列的词汇。在教学中应结合语境讲清词义,并交待词语运用的语言环境及习惯用法,且不可只照搬词典中的解释。关于语法方面,教师应熟练掌握。但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在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即可。绝对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汉语教学最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教师就要相应地掌握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加强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研究,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所代表和附在期间的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真实、地道的汉语进行表达。这不是仅靠准确的语言知识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学生了解汉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49-02
特殊教育学科教学法是特殊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指导学生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学科教学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基本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从事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能力。但是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工作后表现出小学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明显欠缺的问题,需要盲校、聋校花费较长时间来培训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小教专业的毕业生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扎实,进入工作岗位马上能够适应教学工作,致使许多盲校、聋校在招聘时宁愿选择小教专业的毕业生。这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特殊教育教学法的设置是否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对师资的需要?应如何有效地设置特殊教育教学法?本文试通过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的教学研究,使学生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满足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其他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讲授特殊教育学科教学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
笔者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2012级和2013级学生――分别是98人和80人为教学对象,根据该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听觉障碍儿童教学法的教材进行梳理整合,剔除其中重复的内容,重新编排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实施教学,边教学边调整课题方案,不断完善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的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本课题是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一边实施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教学,一边调整教学计划,使现有的特殊教育教学法的设置逐渐符合特殊教育学校需要。
三、研究过程
本教学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
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信息,拟定课题方案,整合教材。笔者和其他课题组成员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根据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两类儿童的特点和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使用天津出版社的《听觉障碍儿童教学法》和《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作为教材,选用《小学新课程教学法》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训练》小学数学教学法和网络资源等为教学参考资料,通过对《听觉障碍儿童教学法》《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及其他教学参考资料的整合,形成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理论知识。
(二)第二阶段――实施教学阶段,调整教学计划
1.理论教学。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其中第一部分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数与代数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和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2.实践教学。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应通过实践课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特殊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突出本课程的实用性。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构成,校内实训主要通过课内讨论、试讲、说课和评课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校外实训则是利用见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顶岗)实习等机会在基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地教学,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作专业指导。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学校为例。该校与广西南宁市盲聋哑学校、百色特殊教育学校、北海特殊教育学校等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见实习基地,为学生见实习提供很好的实践场所。另外,这个阶段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选编及录制了部分学生教学录像,以配合教学。
3.教学方法的选用。本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和实践型教学法等。
4.考核手段的选用。在考核上,改变传统作业与考试方式,将每部分教学理论与特殊教育小学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写教案、试讲、制作课件等作业形成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本课程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讨论、教学计划设计、观摩课的评析、校内实训(试讲、说课和评课);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为随堂考查,为指定教学内容按照要求设计一份教案,并选派小组代表在限定时间内进行试讲。
在第二阶段,笔者采用行动研究法,一边实施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教学,一边调整教学计划,使现有特殊教育教学法的设置逐渐符合特殊教育学校需要。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这个阶段笔者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法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件、教学案例集和学生实践作品集汇编成教学资源包,这些既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讲授特殊教育学科教学法提供参考。
四、实践效果及反思
本课题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对师资的需要,通过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的教学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的教学获得学生基本认可,学生在见实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技能也获得见实习单位的肯定,2012级学生现已毕业,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用人单位对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非常认可。
【关键词】 比较警察教育 研究体系 基本理论问题
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含义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长,一般把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提出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作为学科创建的开始。比较警察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和警察教育学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历史更加短暂,对它的研究是当前我国警察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整体来看,学术界罕见关于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理论体系的努力,对该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研究方法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研究。以致于比较警察教育在当前看来更像是一种研究方法或是一种研究思路,而不是一种理论体系。
从我国警察教育实际出发,比较警察教育研究可定义如下:从建设和发展我国警察教育出发,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警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国外警察教育制度和模式在中国适用的可行性及其中国化问题,找出世界警察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和发展我国警察教育的借鉴。这种结合本国警察教育发展要求而展开的对外国警察教育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眼界,提高对本国警察教育制度和自身教育工作的认识,同时可以通过对外国警察教育制度的了解,有选择地吸取其有用的经验,为本国警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译介或描述国外警察教育的基本现状:二是就某个国家的警察教育或某些专题进行中外比较,提出借鉴性意见或启发性建议;三是系统地提出比较警察教育的理论体系。整体看来,学术界关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而第三层次的研究则极为少见。
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要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的完整体系,首先必须研究其基本理论问题。基本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就更谈不上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理论体系了。比较警察教育目前必须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是比较警察教育的定性和特征问题。
关于比较教育的定性,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比较教育并不只是研究外国教育,它是评价、分析外国的教育实质,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对比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或者说是研究当前世界教育理论和教学、教育发展中的共同的和特有的特征及趋势,并解释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他们各民族的特性。比较警察教育亦是如此。
关于比较警察教育的特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跨国性或国际性。比较警察教育主要不是研究单独一个国家的教育,它是跨国性的,即研究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国家的警察教育与培训状况。为此,比较警察教育的起点是必须对比较对象国的教育有正确的了解,要对每个国家的警察教育进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2.跨学科性和综合性。一定警察教育体制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各国警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就必须结合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为此,研究者就需要具备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今天的警察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只靠单一的方法、单一的研究和单一的学科是不可能研究透彻的,必须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
3.可比性。指我们在研究中提出来考察的问题或因素应该是真正可比较的。比较警察教育的研究,首先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个教育问题进行比较。其次,对同一问题要在对等的水平上进行比较。
4.现实性。比较警察教育从时间观点上看,应是以现在为重心,以现行警察教育为主要对象的。警察教育史对警察教育变化发展的研究,是从时间上和纵的关系上进行考查,而比较警察教育是以现在为中心,从空间上和横的关系上进行研究。这一点正如比较法学把有关过去的法的比较研究排除于外一样。
二是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的成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比较警察教育研究要走向成熟和深入,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我国警察教育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应包括三个层次:
在第一层次的方法论上,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将它作为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基本指南。
在第二层次的方法论上,必须坚持区域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以问题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充分认识到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而问题研究则是区域研究的深化。具体而言,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的警察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问题研究是比较研究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警察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问题研究按照比较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两类:专题比较和综合比较。专题比较就是把各国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例如把各国的警察教育行政管理、中等警察教育、高等警察教育以及各级警察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各科教学法等问题分别排列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各国的特点和共同趋势。由于教育现象极其复杂,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因此比较研究一般从专题比较开始为宜。所谓综合比较是对国际警察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各国警察教育培训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判明警察教育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历史文化传统等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在第三层次的方法论即具体方法上,要坚持多种方法并用的原则。除了因素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两种主要方法外,还可辅之以描述法、统计法、历史法、社会学的方法等。比较研究的方法决定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纷繁复杂就决定了必须坚持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因素分析法的使用是比较警察教育走向科学化的开端,是通过说明形成各国教育制度和性质的诸因素,以达到真正理解外国教育的目的的方法。辩证因素分析法认为通过内发因素和外发因素的相互作用,教育制度就像生物体一样,经历成长和发展的一定过程。比较分析法是最能代表比较研究的方法,它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记述,即通过运用地图表示法、图表法等方法,对比较对象国的警察教育作详细的记述,客观而全面地描述其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二是解释,即对所记述的教育事实,用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观点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事实所包含的意义。三是并置,即将记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分类整理,按可能比较的形式并置,设定一些比较项目,对事实加以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定的假说。四是比较,即通过同时比较,详细证明并置阶段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合理。
三是确定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问题。
这是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起点问题,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警察教育制度的比较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警察教育都是相对独立于普通教育而自成体系的。警察教育由警察行政机关负责,在学校设置与教师配备、经费划拨与使用、招生与分配、教学与考试、学位授予等方面一般均不受普通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制约。
(二)警察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各国的警察教育管理体制因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文化历史传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集中管理制,即中央和地方的警察教育都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中央警察行政部门设置专司教育培养的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警察教育。
第二种是分散管理制,即中央与地方警察机关没有直接领导关系,地方警察教育只接受地方政府或地方警察机关的领导。
第三种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既保持中央警察机关对全国警察教育的领导,又实行地方警察教育接受地方政府或地方警察机关领导的双重管理体制。
(三)警察教育模式的比较
各国警察教育主要有警察职业教育和警察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主要是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警察工作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警务技能,这种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专业学位。后一种模式是除上述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警务技能的培训之外,还要进行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即警察职业教育与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这种教育模式与相应的学历、学位挂钩。
(四)警察院校比较
不管警察教育体制和模式如何不同,世界各国都把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警察院校作为警察教育训练的主要基地。警察院校列入警察机关编制,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学生入学即入警,具有警察身份,享受警察待遇,同时身着警服,必要时可外出参与警务活动。
(五)警察教育内容、方法的比较
综合来看,世界各国警察教育的内容均强调切合实际,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实践服务。其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在教学中注意讲授警察实务工作中的最新情况和问题。二是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安排学生到警察实务部门进行实习,边工作,边学习,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六)警察学历的比较
世界各国招录警察普遍都有学历要求,大多数国家要求新招录的警察必须具有高中或中等专业文凭,有的警种则要求具有大学学历。各国还十分注重提高警察文化层次,培养警察学硕士、博士。
(七)警察录用、晋升的比较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点,世界多数国家实行警察录用、晋升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所有新警察的录用和在职警察的晋升都必须在警察院校进行严格的正规化教育,未经教育培训的人不能当警察,在职警察也不得晋升。
(八)警察教师队伍的比较
在警察教师队伍的配备方面,各国都十分重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警察教育的质量。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严格挑选教师,挑选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秀警官来担任专业教师。二是多配备警察实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兼职教师。三是实行教师双向交流,警察院校的教师与警察实务部门的警官要经常进行交流,以确保教学不脱离实际。四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加强进修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五是教师待遇提高。
比较警察教育对象和基本内容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的研究有明确的范围和逻辑线索,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材料面前不知所以,难以下手。除了学术界已有研究中确定的某些专题,如警察教育行政制度、教育模式、警察院校等作为研究内容的做法以外,还可进行一些横断的综合比较研究,如世界初级警察教育比较、中级警察教育比较、高级警察教育比较、警察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比较研究,甚至还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如世界警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等。在比较研究的单位上,也可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如可加强有关民族、文化区域、宗教区域内的警察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
总之,就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比较警察教育理论整体上还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今后学术界应注意吸取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在解决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警察教育的特点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比较警察教育研究提供指南,为公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2]陈东升.公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3]王大伟,付有志.世界警察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4]王彦吉,杨鸣.中外刑事警察教育训练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5]曾忠恕.美国警务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舞蹈创作教育;表现力
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对于舞蹈的创作,既有一定的形式要求同时其内容也非常重要。好的舞蹈作品可以在舞蹈形式以及内容的结合作用下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舞蹈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因而舞蹈这门艺术来说,创作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学原理通过理论研究来探究舞蹈创作的规律,可以为我国的舞蹈创作教育提供有用依据。
1.教育学原理概述
教育学原理也被称为“教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学中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其研究成果是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以及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在教育学范围内,教育学原理属于基础性学科,因而舞蹈教育学就是站在教育学的角度,通过教育学中的规律和原理来探索舞蹈教育方法的学科,是舞蹈学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其根本意义就是为了实现舞蹈教育实践。高师舞蹈教育的目的是既能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进行舞蹈创作的复合型人才,将教育学原理应用其中,可以加强舞蹈创作实践与教学活动的协调性,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由此可知,在舞蹈创作教育中,教育学原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进行舞蹈创作的必要条件
2.1 基础舞蹈知识
创作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是对已掌握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运用,在整合过程中实现创新, 因此相应的基础唔到知识是创作的最基本条件,具体包括舞蹈美学、舞蹈流派、舞蹈语言、舞蹈史论等。基本舞蹈知识的掌握可以让舞蹈创作人员更充分地认识到舞蹈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了解舞蹈艺术。
2.2 生活体验
艺术来自生活,必要的生活体验是舞蹈创作的基础。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帮助舞蹈创作者提升对舞蹈情感的认识。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直观感受对其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生活阅历的增加可以让舞蹈创作者更深刻地感受各种情感,加强对生活的感悟,进而将这些感受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因而对于舞蹈创作者来说,生活体验也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必要条件。
3.教育学原理对舞蹈创作教育的干预
舞蹈创作过程离不开教育学原理的指导,其是学生在舞蹈创作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依据。对于舞蹈创作来说,如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高雅的创意、新颖的动作设计的结合来体现舞蹈的艺术美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鲜明、准确、生动的身体语言来塑造角色和反映生活,进而达到吸引人、感染人甚至影响观众思想感情的目的。在这样一项复杂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很多遇到问题并不断寻求最佳解决方法的环节,因此对于舞蹈创作来说,创作教育的地位至关重要,只有利用好教育学原理中关于舞蹈教育的相关规律,舞蹈创作才能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在教育学原理对舞蹈艺术的种种阐释以及剖析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以及创意对相关舞蹈材料加以运用,创作出带有个人思想与灵魂的独特作品。
具有创作精神的舞蹈家,都会特别注意通过身体语言的创新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比如《丝路花雨》,其是以敦煌壁画为原型创作出的舞蹈艺术作品,在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独特舞蹈动作的改编而创作出的优美舞蹈,让我国的民族舞蹈宝库更加丰富。而《奔月》则是将戏曲舞蹈作为创作的“动机”和“元素”,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作为创作出发点,通过对元素的分解、变形以及嫁接让舞蹈的主题――奔月得以体现。而在教育学原理对舞蹈所做分析的基础上对舞蹈元素的分解以及嫁接可以有效提升舞蹈的自身表现力与艺术魅力,让舞蹈所塑造的后羿、嫦娥以及逢蒙等艺术形象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美。
此外,学生在运用教育学原理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整体进行把握舞蹈的框架和所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在舞蹈创作教育的引领下以情感为主线确定整体风格,之后再根据舞蹈艺术美感的需要进行细节的修改以及润色。站在舞蹈创作教育的角度,舞蹈是通过特殊的舞蹈手段来刻画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因此舞蹈的形式歧视是依附内容而存在的,为舞蹈内容以及情感的表达服务。对于好的舞蹈创作来说,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让舞蹈的形式服务于舞蹈内容以及思想才是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学是在舞蹈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指导舞蹈创作的总论以及抽象理论,也是舞蹈创作教育的依据。在舞蹈创作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教育学原理对学生创作过程所带来的启发作用,让他们在基础舞蹈知识以及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创作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达到为国际哦培养优秀舞蹈创作人才的目的。(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萍.中国舞蹈著作权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4)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②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③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④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以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⑥ 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计算机软件;
4、金融/投资/证券;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其他行业;
7、教育/培训/院校;
8、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算法工程师;
2、数据分析师;
3、数据挖掘工程师;
4、图像算法工程师;
5、高级数据分析师;
6、数据产品经理;
7、高级算法工程师;
关键词:培养模式 教育理论 学科专业 实习
一、常见高师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百年来,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的不同,世界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概言之,主要有定向型、非定向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的发展模式。
定向型模式,又称封闭式独立设置模式,指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师范院校是国家培养训练教师的专门机构,也是教师在职进修提高的专门场所,它作为有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独立体系而存在于国家的总体教育系统中。定向型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以中国传统的师范培养模式最为典型,尤其是二十世纪末期高等师范教育蓬勃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教师,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我国基础教育对师资的大量需求。这种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师资,在学科专业水平上与综合性大学的相关学科所差无几,基本上达到了学科专业化的要求。
但是,首先,由于师范院校封闭式的独立设置模式,使得其与校外学术界交流较少,内容陈旧,且课程设置固定,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不够宽广,不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其次,几十年来对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基本上维持着稳定的格局,即所谓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或学科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这三门课程的确是教师职前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但是随着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仅仅靠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很难满足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需求。再次,在这种封闭式的独立设置模式中,基本上是学习四年的学科专业课,而被视为教育类课程的“老三门”也只是作为公共课而开设的,往往被学生视为非专业课程而轻视,使得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和效果都远未能满足教师专业化对教育理论专业化的要求。最后,学生的教师基本技能较差。平时只注重学科专业课的学习和考查,对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只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中进行,而实习时间又较短,一般为八周甚至更短为五周,而且大多只是个形式,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非定向型模式,又称开放式教师课程模式,指通过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师资的模式。这些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通过开设面向全校各系的教育学士或教育硕士课程,为某些将来拟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师职业方面的专业训练。综合型模式,即师资的培养既有独立设置的师范大学、教育大学,又有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在一个国家中兼有两种师资培养模式。这两种师资培养都倾向于把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前面,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后面,并且把二者完全剥离。这种分阶段的学习模式,首先达到了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论是对于学科专业知识的宽广扎实来说还是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专业程度来说,都达到了专业化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又使其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但我认为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和延续的过程,分阶段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虽然能够使师范生接受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大学时间有限,要么是留给教育系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时间较长,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不够完整,要么是留给教育系培养教育教学技能的时间太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不扎实。第二、把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分开学习,不能从一开始就以教育者的眼光来分析学科知识的系统结构及表现形式,会产生知识教育中过于重视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来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逻辑起点、个性特点以及创新性等问题。
二、高师培养模式的重新建构
1.模式介绍
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可以采用“3+2”模式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此“3+2”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三年本科学科专业教育加上两年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反其思想,走一条三年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两年学科专业教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育实习)贯穿其中的道路,且这两个阶段的学习不是完全分离而是有一定的融合度。
具体来说: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的高中毕业生经一定的考试合格后进入高等师范院校,首先进行为期三年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每个学生每学期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将来要从教的方向选修两到三门其他的学科基础专业课,如高等数学、物理电路或无机化学等等,以便于一方面与所学教育理论的结合,另一方面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另外,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每学期要进行为期四周的教育实习,真正地走人中小学的课堂中去体验,切实地看到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哪儿,区别在哪儿。之后在第二阶段进行为期两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再加上该学科的学科教学法,主要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并在每学期进行六周的教育实习,真正地把先前所学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去实践。此外,公共基础课和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则应该贯穿始终。而且,每学期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已拓宽知识面,适应全面发展的需要。
2.原因分析
(1)教师双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里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如果承认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者等是一种专业人员的话,就需要从业人员不仅仅具有多门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专门的教育理论和技能,就需要严格按照从事教育工作的资格标准来要求教育工作者。这就是说具备教育理论及教育技能才是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诚然,目前我国所存在的高等师范院校的非教育学院的师范生似乎也符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但究其实质来看,他们是具备了专业化的学科知识,而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对于他们而言往往是作为公共课来开设的,也就是说被视为非专业课程从而被学生忽视和轻视,且教育理论课程比重低,内容陈旧,教育实习时间短,质量差,因此单从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化这一方面来讲,
他们只是片面的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不仅指学科专业化,更指教育理论专业化,因为这才是对教师的专门要求。
(2)新课改的需要
首先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上改变自己。教育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感不是仅凭一年匆忙的理论学习所能形成的,或者仅靠三门教育、心理基础课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所能考出来的,他们是在长期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是一种无形之中的宝贵资源,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失去,在以后的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中,也很容易自觉地去接受、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3+2”教育模式要求教师首先学习三年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是教师所必备的,而且是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首先具备扎实、广泛的教育理论知识,对其有着深刻透彻的理解,达到内化于心,形成一种教育思维,才可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运用教育机智去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这样也为他们从教后不断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在前三年对教育理论的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的时候,他们将会转变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即已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且会去关注教师的授课方式、讲课技巧、怎样做到由浅入深又能深入浅出、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教研关系等等。转变思想后,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即如果是自己站到讲台上该怎样去做,就会以一个教育者的眼光去看问题,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样一种教育思维习惯是非常可贵的,这些都是先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生所做不到的。
其次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的专家,其首要任务与技能应该是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分辨信息、获取有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教会学生学习。以前我们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是这位教师能有效地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现在则不够了,还要加上能教给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的准教师已不能仅仅是学科专业较强的学者型教师,而更应该是一个具有教育家眼光的、知道如何“授人以渔”的教师形象。因此,高等师范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知识和实践的指导和培训。未来的准教师如果没有足够扎实、广泛的教育理论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能形成教育思维,不能时刻以一个教育家的眼光去看问题,恐怕很难做到以“育人教书”为职责。“3+2”培养模式给予了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以足够的时间。至于谈到两年的学科专业学习时间不足够长,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足够精深,这点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在职前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终身受用,“一劳永逸”地任教。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学习、探索新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这时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最后要求教师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用老经验、旧理论难以解决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加以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每个教师自己都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要使高师学生成为未来:的研究型教师,就必须在高师的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种一模式把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实习交替进行,使学生首先熟悉了科研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实习中有机会很好的运:用、内化,从而提高科研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加强师范生实习的需要
“3+2”培养模式中给予了实习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贯穿于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实习环节薄弱而提出的。现有的培养模式大多时间较短且实习目标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技能,导致多数高师毕业生缺少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高师阶段的教学实践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这种模式在前三年的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中,每学期进行四周的实习,意在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现场观摩、评课议课,汲取营养,吸取教训,取长补短,看到课堂中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的理论差距在哪儿,区别在哪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与真正教师的差距又在哪儿,并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第二阶段的两年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每学期六周的教育实习,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把前面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争取做到上岗前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固然,教师都是要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成长的,但这个成长过程应该是从合格到优秀的成长而不是从不合格到合格的成长。
关键词:高师院校 公共教育学 实践教学 措施
公共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师资培养的质量问题。但是,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却一直受到教学质量问题的困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现象十分突出,其处境十分尴尬。教学内容的空洞、教学方法的刻板、教学手段的落后和学业考评的形式化,直接导致了公共教育学教学的低效,从而带来了人们对公共教育学的种种偏见和责难,使公共教育学在高师院校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其改革势在必行。
一、对高师公共教育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发展过程的加快,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高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发生了质的转变,从以往的数量要求转变到了注重教师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二是综合性的高等院校也渗入了教师教育培养的领域,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高校毕业生成为了教师队伍的一员,加剧了教师职业的竞争性。三是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获取的唯一途径。这些都要求高师院校的课程必须进行改革,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毕业生。
二、目前我国高师院校中公共教育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方法还是沿袭着“以讲为主, 逐章教学”的做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仍然成了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场所,这往往导致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消极倦怠,学习兴趣比较低,学生在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如玩手机、看小说、背英语单词、睡觉等等。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法。
(二)教学内容偏向理论化,缺乏时代感,操作性不强
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制度、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班主任工作等。而当前的许多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沿袭着国外的经验,内容比较陈旧、落后,偏向理论化,缺乏时代感,对国内外教育理论界有关教育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观点更新比较滞后。教育学原理强调,教育理论必须是来自于教育实践,而又能对教育实践进行有力解释、有效指导和科学预测,突出它的应用性。学生通过学习,应能初步形成运用教育理论、教育观点去分析、研究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自觉遵循教育规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公共教育学教学仍然十分重视教育理论的灌输,轻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过少,无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到的是一些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教育教学事件中用不上,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不能有效地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公共教育学的评价一般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考核,用量化形式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考试题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由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组成,对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核,但基本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
三、推动我国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学科知识体系,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使公共教育学走出困境,就要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优化,精选教学内容,而首要的工作是抓好教材建设。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借助现代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前,公共教育学教学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对班级的调控难度加大。教师即使备课很充分,讲课很精彩,但往往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根据笔者的经验,公共教育学应该结合多种方法使用效果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等, 但学生陷入被动的地位,课堂教学陷入死气沉沉之中。笔者经常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考核机制
教学考核是检测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和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 是教育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考核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