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7:0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梳理探究”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课程理念、教材编者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却是高考没有直接涉及或涉及甚少。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既然高考都不考了,那也就可以不教了。于是“梳理探究”便形同虚设,俨然成为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下的一个牺牲品。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4.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育
高效课堂是相当于教学生命一般的存在,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发挥呢?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指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获得进步。这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那就是学生在情感认知方面,学生由原先的什么也不懂到懂得了知识,从不知道什么是喜欢知道了喜欢等等。因此,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高效课堂深入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时,语文教学活动便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也会受益匪浅。
一、高效课堂要为语文教学注入活水,讲求内容的生活化
要想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少不了要对教材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教材,是一名好教师的职责所在。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不仅包含现在文化,还包括古代文化,同时还增添了不少社会习俗,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的内容,这样显的更具体,全面,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认识立体化的语文,丰富课外知识与生活常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授教材上的课程,只讲不专攻,还应该善于发掘教材,看看它与生活实际到底有哪些联系,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不是在教学时学生问到老师某个问题,老师却一问三不知。寻找生活实际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学习现代语文,知晓古代语文文化,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其思维,去追寻语文的发展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要尽量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做到物尽其用,学有所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局限于教材,还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导入课外的知识,拉进学生与实际的联系。把课本上的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在一起教学不仅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缩短学生与生活实际知识的距离,不仅仅是活在课本当中,脱离外在世界,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对语文的认识;对未来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高效课堂要为语文教学注入趣味性,讲求过程的趣味化
我们知道,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俗话说得好,成功的一半那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将趣味性导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毕竟新颖有趣的知识的导入,是可以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磁铁一样引起学生对于它的极高兴趣的,是能够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这样,当学生的思维兴趣都被带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对语文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对于语文课文的教授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的教学职责就是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所以,问题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时,教师就应该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立,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要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情况来进行提问,使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准确的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思维探究与成功的快乐。这种教学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三、高效课堂要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讲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普遍存在,教学已不在是局限于老师只看课本教学,而且可以采取多种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现在的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影视等进行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官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领会和掌握。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插入图画、实物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增强教材知识的真实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时适度的将故事穿插其中,这样不仅使教材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思维能力。
一、何为“梳理探究”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其的解释是:“梳理”,就是对过去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从中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而对于“探究”只是强调探究并非要学生搞什么发明创造,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精神,以及富有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一种重视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梳理”是对过去学过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学过的知识更好地保存在自己的头脑里更好地去运用,“探究”是在整理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学习方式、行为能力。
二、“梳理探究”的重要性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这15个专题分别是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观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交际中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有趣的语言翻译。这些专题与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与实际生活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吸引力,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爱上语文学习。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梳理探究”的重要性。
(一)知识能力方面
“梳理探究”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对培养语文知识的理解力有重要的作用。文言文向来是学生最不喜欢学的一种文体,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不理解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有关。必修五“梳理探究”的第一节“文言词语和句式”正好弥补了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分散的零乱的文言文知识,通过这节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的梳理学习,可以使学生分散的、不成系统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这对文言文的学习无疑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而下一节的“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古代文化知识,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这些例子是学生之前学过的文言文,经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字词的含义也懂了文言文的语法规律和古代的文化背景知识,文言文对学生来说也就不会那么难学那么不受欢迎了。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梳理与探究”每一个专题下面知识的传授都是有一定逻辑步骤的,对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有推动作用。如必修一的“优美的汉字”,先是介绍汉字的起源,其次是汉字的形体,再次是汉字的构成,最后是汉字文化。对于汉字学生早已熟悉,但这样有系统有逻辑地讲授分析之前并没有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找一个或者几个汉字,看它的起源、形体、构成和它本身的文化,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也就随之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了。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孔夫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如果很喜欢语文,那么他的文学素养、学习成绩不会差。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梳理探究”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梳理探究”不像“阅读鉴赏”中的名家名篇有时与读者、学生有些距离,它离学生很近,并且有些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如必修一的“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二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这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密切,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的热爱语文,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就以必修二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为例,它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姓氏源流、年节风俗和民族探源。高中生在保持好奇心的基础上还有探究的能力,学生会好奇自己姓氏的来源,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对自己姓氏来源的探究。风俗节日更是学生喜欢的,但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节日,为什么有这样的风俗。通过探究,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的节日是有历史渊源的,原来我们的语文不只有深刻眼光视角的名家名篇,还有这样丰富而有趣味的知识。
(四)考试成绩方面
无论怎样改革,高考始终作为一根指挥棒在无形地指导着我们日常的教学内容,目前我们仍无法摆脱高考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状态,但我更想说的是如果你有知识、有能力还担心高考吗?并且高考除了古诗文背诵已经很少直接考书上的知识。现在高考更重视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查阅了辽宁省2010年-201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发现除了上文提到的古诗文背诵,没有一道题是在语文教材中能找到确切答案的。而“梳理探究”这15个专题就是在提升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通过必修五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学生在文言文知识能力方面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对高考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的帮助与提高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大题的分数高达36分。“梳理探究”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不仅仅就在古诗文阅读方面,更在其他的方方面面,比如阅读、写作等等。这些提升不仅提高的是学生的知识更是学生的能力。
三、如何指导“梳理探究”
“梳理探究”有许多的优点,但如何在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来对他进行指导?依照现在语文课时的情况,把“梳理探究”全安排到课时计划当中是不现实的,更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笔者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打破每册书的界限
“梳理探究”这15个专题分布在五册必修教材中,教师指导的时候可以不按每册书依次来讲解,把一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结合到一起,安排一个课时来探讨多个板块。如必修一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二的“成语:中华文化的微观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三的“交际中语言运用”等等,可以进行整合。
(二)善于取舍
在“阅读鉴赏”中标出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我们在“梳理探究”中可以参考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都要讲解,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喜好进行选择,不仅是版块间的选择更可以是一个版块中各个部分的选择。
(三)与“阅读鉴赏”相结合
“梳理探究”是对原先学过知识的梳理,我们可以在最初学课文的时候就把“梳理探究”加进去,例如教材中有大量的文言文课文,我们完全可以在讲授文言文课文的时候把必修五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加到其中去,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增加了系统性、逻辑性和趣味性,还减少了日后课时的安排。
(四)激发学生兴趣
课时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的课下时间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有问题找老师进行探讨,或者安排一两个课时对学生自学的版块进行答疑、梳理和指导。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宗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而在一些学校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往往注重字句的积累,轻视文本的人文感悟与文化积淀。如对古文语言文字现象分析“精雕细刻”,字字落实,归纳梳理,知识传授明显,但对文本的文化蕴含则“轻描淡写”,反复强化的也就是字词句的特殊用法,对应考试的方法演练,缺乏文化引领下的品味感悟,学生自然无法品出文章的精彩和深邃,得不到熏陶感染。因此,语文教育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人格和文化实践力。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与进行文化教育的语文课程,如何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立人的作用,尤其值得面对心智逐步成熟、有一点理性思维、有一定分析能力的高中生的语文教师去深思与实践。正是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并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二、在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实施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高中古诗文选文中有恣肆、纵横捭阖的秦汉篇章,有情韵飘逸、恢宏豪迈的盛唐文墨,还有情深遒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也不乏张扬个性与尽表世俗的元明清佳作,文脉清晰。经典文本所形成的学术文化体系是庞大的,思想是精深的,凝聚的是先辈们的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睿智与情趣,渗透着先辈们的人生心路历程和生命意识。教师们应广泛学习,认真钻研,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中国古称“华夏”“华”指“章服之美”“夏”指“礼仪之大”。可以把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分为以“章服”为代表的“形而下文化”和以“礼仪”为代表的“形而上文化”两类。形而下文化,指的是有具体可见外形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服装、饰品、用具、手工工艺等器物,也包括必须依托器物或外在活动而存在的节日风俗、人际交往、农业商业经济模式等民族行为习惯。而形而上文化,则是指宗教(儒、释、道等)、哲学、艺术(诗文、音乐、绘画)、价值观等以精神活动为依托的思想成果以及可能需要器物支持,但也可以独立渗透在人们内心中的礼仪、术数、意象象征等民族心理习惯。教学时以此为依托有意识地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去品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挖掘文本中孝亲敬长、珍视生命、敢于担当等优良品德。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学生也就没有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就会被架空。2.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随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在教材阅读教学中,以文本的语言、结构与思路分析为切入口,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在思路;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在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对文本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在教学《六一居士》时,可以从文化视野中来设计文言文教学课堂,定位在知其文晓其情,懂其人悟其志。教学环节紧扣文本,由文本到文人再到探究感受人文文化。(1)知其文(文章):感受主客问答的形式,体会课文的数字之妙,在文中找出“六五四三二一”各代表什么,并用六个数字串联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兴趣,进而理解作者一心归隐的情志。(2)懂其人(文人):从三贬三号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3)悟其志(文化):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最后实践延伸,布置学生为自己的取一个字号。在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入手,认识作者的情感及情感表现手法,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引导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体会作品深邃或清新或豁达的情怀,以及流淌在文本中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丰富强烈的人生意识。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容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传统节日意识日渐淡化,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危险,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校本课程材料“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源流及其诗词鉴赏”,在高一年级每周三的发展性课程中开课,结合课堂的古诗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古代文人在民族节日中的悲喜忧愁情怀和人生思考,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拓展其文化视野。4.开展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1)认识理解汉文字的造字法,了解字的结构意义,正确认读和书写。开展认字大赛,既认读汉字,也认知汉字构成,对阅读、理解古诗词有帮助。(2)文化常识理解与记忆比赛。将了解趣味与高考备考结合,紧扣文本(文言传记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3)古诗词创作大赛。让学生在古诗词艺术技巧鉴赏中,进行传统审美情趣和传统伦理取向(诚、孝、义、忠等)教育,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三、结束语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践传统文化教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是如何以潜在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教与学的心理,影响师生的互动交流、社会交际、学习思维以及待人接物等?面对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因素的交融,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形成长久性的策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优势,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体味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体味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思想,学会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关注社会改革与进步。同时,教师只有唤醒传统文化魅力,赋予其现代化之魂,才能让新形势下的语文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D].湖南师范大学,1996.
[4]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初中生 问卷调查
国画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学教育中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于中国国画了解甚少,反映了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艺术文化方面存在着重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初中学生关于国画认知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面对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增加初中学生对国画的认识和喜爱,提高初中学生对于国画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一、国画学习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推崇的对象。在古代,一个文人的基本修养是通过他在琴棋书画方面的能力进行评定的。古代文人将绘画当做抒发个人内心情感的手段,在评定绘画水平的高低时不单单取决绘画技法的高低,还看其“画外”所蕴藏的修养,进行综合判定。因此,绘画也成为文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现代我们的美术教育较之古代综合美术教育来说要粗糙简略得多。
初中生作为从儿童向少年过渡,相对于儿童时期的懵懂,这一时期开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学习能力增强,处于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最容易受外界干扰、被外界浮躁的事物所吸引的。因此要高度重视初中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在个人方面,国画的独特魅力使得初中生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素质和自我修养,使初中生积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集体方面,学习了解国画不仅仅是对这一国粹艺术的继承,同时也有利于初中学生培养出浓厚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正因为国画教育对于初中学生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展开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共140份,对初一至初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2份。问卷共设置了10个关于国画的问题,以选择题和问答题为主,包括:对于国画艺术的感觉;你喜欢哪种国画技法;喜欢哪种国画绘画题材;知道哪些优秀的国画作品;如果有机会学习绘画你是愿意学习中国国画还是西方油画等。
如下图所示,通过122份有效问卷了解到被调查的初中生的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数,为表示喜欢国画53人,占总人数的44%;对国画没有感觉的为32%。这些对国画没感觉的同学表示不知道国画所表达的内容,也不了解有关国画的知识。最后表示不喜欢国画的学生多是完全不了解国画,也不知道任何国画作品。但这些不喜欢国画和对国画没有感觉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表示,相对西方油画更愿意学习中国国画,因为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展现了国画的魅力。表示喜爱国画的初中生中有29人表示愿意学习并了解国画,但在这29人中只有16人能明确地说出学习国画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对国画这一门艺术有一定的了解,而另外13人只是因为国画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一门艺术,从而表示对此感兴趣,国画学习能产生民族自豪感,但同时表示目前并不了解国画知识。在列举的著名国画作品中大多数同学熟悉《清明上河图》,但是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国画的著名作品只了解《清明上河图》。其次,被学生所知道的著名国画作品是《富春山居图》和《洛神赋》等巨幅国画作品或与其他学科相关的作品。而这些巨幅国画作品被大家所知道了解,离不开大众媒体对其进行的报道和追捧。调查中,只有少数学生提到《双喜图》、《溪山行旅图》等这类非巨幅作品且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大众媒体关注较少但优秀的国画作品。同时,我还发现,在学生自己列举出的这些巨幅或非巨幅的国画作品中,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这些画作的作者。
三、调查结论
从上述的问卷调结果中笔者推断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1)学生缺乏对于国画学习的兴趣;(2)对国画的审美能力缺乏;(3)对于国画常识知之甚少;(4)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5)学生对于巨幅且被社会媒体高度追捧的画作有些许了解,但其他著名的画作知之甚少。
四、解决方法
以上结论最重要的是对于国画兴趣的缺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国画的兴趣,成为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提高初中学生国画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国画教学应以动手实践为主。绘画作为一门靠画者利用画笔和颜料等媒介在画纸或画布等物体上进行创作的艺术,最重要的是必须动手才能完成,动手的过程就是学习了解的过程。在国画的绘画动手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墨的浓淡而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所带来的趣味,同一支毛笔但不同的用笔方式给了我们画面的惊喜。因此,没有什么比实践绘画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了,这是再好再精彩的欣赏课程都达不到的效果。同时,动手实践也符合初中学生这一特定时期的成长特色,初中学生好动叛逆,对于传统的欣赏课程没有了小学时期的兴趣,实践动手绘画更能迎合他们的喜好,从而更有利于他们提高对国画这门艺术的兴趣。在动手绘画中了解国画,学习国画,提高对国画的审美能力,最终达到真心喜爱国画这门艺术。
其次,应适当增强国画作品的故事性。在赏析优秀的国画作品时可适当地和学生说说画作背后的趣闻。面对初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希望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长,有自身的想法和个性,同时又保留着和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大多会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而国画是一门历史悠远的艺术,最不缺少的就是有趣的故事,并且中国文人雅士的趣闻乐事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文人雅士的故事不仅仅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的绘画风格和绘画原由。因此,将画作的故事和画家的趣事结合知识点一并向学生介绍,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记住这幅国画作品和画家,加深对作品本身的了解,避免出现只知画作不识画家这一尴尬的场面。
最后,初中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同样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希望社会大众媒体增加对于国画艺术的重视。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凡是社会大众媒体所追捧的画作,学生了解的程度明显较高。如果现代大众媒体能够增加对国画发展的重视,那么初中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会加深对国画了解。同时,媒体对于中国画的报道必然会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以上是我对于提高初中学生对于国画学习兴趣的认识。国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需要我们好好地传承和发展。同时,国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是美术教育史重要的一部分。希望这门国粹艺术能被更多学生(不仅是初中生)所喜爱,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画教育中的缺失[J].术之友,2005(6).
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美术的魅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了解基本的美术常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由于自身性格和生活环境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使学生具备独特的鉴赏能力,这对其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美术课作为一门艺术类的课程,与数理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美术课堂中教师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大,也更为灵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挖掘教育因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笔者看来,人美版《美术鉴赏》教科书具有很强的视觉呈现力。在教学中,笔者会结合教科书中的图片对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时,就结合教材中古代绘画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中国古代美术的特色,并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方面来直观感受艺术魅力,再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等大环境去感受。同时让学生就中西美术创作的大轮廓进行对比,从而认识两者最主要的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只是在重现教材,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真正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的绘画特色。
笔者还认为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挖掘教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如笔者通过比较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与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来说明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巨大差异。这样不仅使学生分清了二者的区别,还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分辨意象艺术的定义和主要特征等等。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教材表面进行美术教学,就会让学生产生教师在“自说自话”的感觉而对美术失去探索的热情。
二、借鉴各种美术教材,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取符合学生实际而现行教材中没有编排的美术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时,由于是高中的第一堂美术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堂变得有趣。笔者在课堂导入中就采用了提问“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课内外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让学生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不论是美术创作还是美术鉴赏,教师万不可用成人的意志模式及公式化的教条去强制学生机械模仿,束缚他们的手脚。如在讲授“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节时,笔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的分析鉴赏。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笔者在上课时就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画中某个人物和某种场景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具象艺术”,以及画作所体现出来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等艺术特点。
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只有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光靠教师的讲解或者对教材进行多方面挖掘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对美术作品的不同呈现方式,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
1.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影像、参观、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在教学“抽象艺术”时,可以先通过图片这样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作品,让学生鉴赏一下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最后结合爵士乐《蓝色狂想曲》,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从而展开对冷抽象的讲解。这样不仅不会让课程内容过于深奥突兀,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并进行交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某一课时的内容,自己组成小组进行视频制作,并在下次课上进行作品展示。这种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且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再如教学“冷抽象与热抽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这些作品,并进行对比分类。课前的相互交流也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兴趣。
3.提倡人文关怀,培养独特个性
人文关切包括:对人的尊重(包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自然世界及优秀文化传统的关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价值观念的宽容;合作精神和群体生活态度。美术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比如在教学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做扇子等活动,并对一些美术知识进行拓展讲解,将一些内容进行转化,这些都体现着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而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为人处世以及长远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关注个性的生成和发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美术魅力,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其展现出来。笔者在日常的美术鉴赏教学中,也会尝试带学生去逛校园,让他们细细感受平日被忽略的美景。
四、总结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身为炎黄子孙、孔孟传人,“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小学课堂开展国学教育,旨在通过国学经典传承教育实践的研究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通过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全面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内化做人的信念。就目前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国内不少教学机构都开设了相关的国学课程,但国学依然没有完全编入正统的学校教育的内容,而是以较为单一的形式在私人教育机构开展较多,教学内容和思想也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模式。如何把国学的精髓、传统道德、历史智慧与当下的课堂教育相结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国学教育待提高――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学情分析,小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活泼好动,因此在小学国学教育中需要教师针对其特点进行“故事法”授课,从而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采取深入浅出、创设情景等形象生动的方法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内容,不断启发、点拨,以顺利达到国学教育的预期目标。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小学国学教育虽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班型过大,导致国学教育开展效率过低。古代蒙学课堂人数较少,有利于“先生”与所有学生进行交流并频繁抽查,达到逐一过关。而现在小学班型一般在五十人左右,不利于国学的深入普及。其次,国学教材阶段性不明显,导致教学内容层次不清。据了解,现在小学生使用的国学教材一般是教师直接从古代蒙学教材中选取篇目,具有随意性。再次,教学方式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教师国学素养的差异也影响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效率。
二、欲成其事唯善道,国学教育需妙招――加强小学生国学教育的途径
(一)编写适于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教材
小学生国学教材的编写应具有严格的要求。首先,选材要科学。小学国学教材编写者应充分了解当下小学生兴趣爱好,在熟读经典国学篇目的基础上筛选出故事性较强并能够将教材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的篇目纳入教材。其次,分类应合理。将表达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篇目进行科学归类,例如分为启智篇、育德篇、尚美篇等。最后,编写要有梯度,应针对学生心理接受情况以及知识认知水平分年级编写教材。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从学情分析,小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活泼好动。教师针对其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情境设置法、小组探究法、经典诵读法、游戏活动等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增广贤文》中提到“乌鸦反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假设自己在动物世界的情境里,想象面前有一只乌鸦,它是怎样被妈妈喂养的呢?等它长大了,又是怎样喂养妈妈的呢?充分发挥小学生想象能力,既可以调动小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又可以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能力。
(三)提高教师教学智慧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就对教师自身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要拥有教学智慧,传授国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将国学知识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三、潜移默化见功效,德智美育效果好――国学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塑造学生品格
塑造学生品格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国学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篇目中含有大量的育德篇章,通过指导小学生诵读这类篇目能够使小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孝顺”、“谦虚”、“善良”等高尚品质。
(二)丰富学生内涵
国学教材中如《增广贤文》、《千字文》等经典篇目不但涵盖了文学、历史知识,同时对自然科学、生活常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有所涉及,因此小学国学教育对丰富小学生文化内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提高审美趣味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学国学教育篇目中加入《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古诗文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真正起到小学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在国学教育被国家重视并且已经起步的今天,从初等教育开始重视国学教育,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文化素质。对社会而言,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注重人的品德和修养,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国学教育可以在社会中建立起道德准则,使得这一准则深入人心,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对个人而言,加强国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小学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德,提高学问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提供智慧的启迪。
总而言之,小学国学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育者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真正使小学国学教育成为教师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7.
[2]朱殿庆.中国古代蒙学文本选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58-0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字经》吗?
1.踏着音乐,齐诵《三字经》。(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古代,不仅有光辉的文学,而且有灿烂的数学。《孙子算经》就记载着这样一道数学趣题(课件)。
师:谁知道题目中的“雉”、“几何”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雉”就是“鸡”,“几何”就是“有多少只”。
师:这道题的意思是……?
生:意思是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揭示课题。
师:如何解决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这个数学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评析:在琅琅上口的中华古诗文吟诵中,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既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把题中的数据改小一些,成了例1——
把原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来教学,以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理解题意。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这8个头是鸡头还是兔头?26只脚呢?
生:8个头是鸡和兔的头,26只脚是鸡和兔的脚。
师:题中还隐藏有什么条件?
生: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师: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属于生活常识,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在题目中不用写出来。
师:题目的意思是……?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从下面数,有26只脚”是说鸡脚和免脚一共有26只。
评析: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挖掘隐含条件,为探究解题方法和思路做好准备。
3.探索问题。
(1)猜一猜:
师: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一猜看。
(引导学生从8个头去猜,从26只脚来验证。)
师:你们觉得谁猜对了?为什么?
生:冬冬同学猜对了。鸡有3只,兔有5只,正好8个头,脚正好有26只。
师:用“猜一猜”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不好?
生:不好。
评析:使学生在不断地猜测验证中自然产生有序思考的内在需要,为后面的列表法、假设法,做好了思维铺垫。
(2)列表法:
师:是啊,不好猜。当头和脚的只数很多时,就更不好猜了。
师:刚才,我们是在随意猜,其实还可以有顺序地来猜。请大家填课本P113的表格。
师:通过填表你发现答案了吗?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鸡有3只,兔有5只,它们一共有26只脚。
师: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吗?
生:也不好。
师:是啊,也不好。当头和脚的只数很多时,我们列的表就会很长。
师:我们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生:有8个鸡和0个兔?
师:也就是说笼子里全部是什么?
生:笼子里全部是鸡。
师:再看表格中右起的第一列,0和8又是什么意思?
生:有0个鸡和8个兔?
师:也就是笼子里全部是什么?
生:笼子里全部是兔。
评析:引导学生有序填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同时,还渗透了极端思想,对表格首尾两栏的理解,顺理成章引出了“假设法”。也正因为这两栏才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假设,沟通了列表法和假设法之间的联系。
(3)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课件)
师:笼子里全部是鸡,就是把兔看作鸡,这时头和脚有什么变化?
生:头不变,还是8只,脚变少了。
师:脚为什么变少了?少了多少只?
生:1只兔有4只脚,看作鸡后,1只兔就少了2只脚。一共少了26-2×8=10只脚。
师:现在少了10只脚,10÷2=5得出的是兔的只数还是鸡的只数?
生:是兔的只数。
师:为什么假设全是鸡,求出的是兔的只数呢?
生:全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实际有26只脚,少了26-16=10只脚,把1只兔看作1只鸡,1只兔就少了2只脚,一共少了10只脚,所以就有10÷2=5只兔,鸡就有8-5=3只。
师:你真聪明啊!说得非常好,把“兔”看作“鸡”求出的是兔,可不能张冠李戴啊!(课件演示)
②假设全是兔
师:反过来,把鸡看作兔,头和脚又有什么变化?
③小结
师:在列表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假设全是鸡,先求出兔的只数;或假设全是兔,求出鸡的只数。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评析:假设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马老师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在理解“为什么假设全是鸡,得出来的是兔”这一教学难点时,精心设置了“如果把兔看作鸡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一个问题步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脚数比实际的少,是因为每只兔少算了两只脚,所以少的脚数就是兔的脚数。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为什么假设全是鸡求出的是兔”这一难点了。另外,老师还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搭建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促进了学生对假设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
4.解决原题。
师:现在用“假设法”来解答“鸡兔同笼”原题(师生评讲)。
师:看课本P114的“阅读资料”。了解古人是怎样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
(课件演示“抬腿法”)
评析:当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原题之后,老师又与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中古人的“抬腿法”解题,带领学生走进了古人的数学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领略我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文化。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课本P1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你认为“龟鹤算”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2.课本P1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师:可以假设全部租大船,也可以假设全部租小船,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评析:老师让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认识到“龟鹤”问题、“租船”问题等均是“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鸡兔同笼”问题的实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鸡兔同笼”成为这些问题的模型,渗透建模的思想。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巩固了“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使之真正成为个人经验并能加以应用,深化对假设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1.猜一猜:(略)
2.列表法:(略)
3.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有:8×2=16只脚,
少了:26-16=10只脚。
兔:10÷(4-2)=5(只)。
鸡:8-5=3(只)。
答:兔有5只,鸡有3只。
假设全是兔:有:4×8=32只脚,
多出:32-26=6只脚。
鸡:6÷(4-2)=3(只)。
兔:8-3=5(只)。
答:兔有5只,鸡有3只。
总评: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鸡兔同笼”一般都作为奥数的内容,它的思维含量必然很高,想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解题策略,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2011年11月,马壮荣老师在金城江区中老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中就执教了《鸡兔同笼》这一课,他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传承数学文化,让数学变得丰富多彩
数学教学除了提供给学生知识、工具和技巧以外,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理智、情感和文化意识,提升人格素养。马老师的课,课初踏着音乐,齐诵《三字经》,学生在琅琅上口的中华古诗文吟诵中,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有光辉的文学,而且有灿烂的数学。从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到古人的解题方法,使数学课堂也沐浴着人文气息,在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品味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有了理性的深邃,也有了感性的快乐。
二、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强化解题思路,做强假设法
我们都知道,“贪多嚼不碎”这个道理。“鸡兔同笼”的解题方法有五六种,而教材就安排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就一节课时间,学生无法把所有的方法都理解和掌握,因此,马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在教学时做了合理安排,简略感受列举法,舍弃课本上的代数法,把它留到下一节课去研究,着重探究假设法。确实,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列举法和方程解法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是一个假设一计算一推理一解答的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集中精力做强假设法教学,把假设法讲透,让更多的学生能经历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性相对较强的教学策略。
三、注重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解答鸡兔同笼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马老师能够抓住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由找规律,过渡到假设法,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尤其是表格中8只鸡和0只兔或0只鸡和8只兔这两栏,很多老师教学时从不去考究,而马老师在这里就处理得非常好,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假设法”。
四、语言简练,恰到好处,但又不失幽默
马老师的课堂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热闹的场面,但设计缜密,内容紧凑,思路清晰,给人感觉很平实。整堂课,老师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一个提问,每一句过渡语都恰到好处地点出问题的关键。而且马老师的语言还不失幽默,如“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属于生活常识,地球人都知道”等,这些幽默的语言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那么,如何高效优质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本文试结合接受美学来进行探讨。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 理论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而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建立了一门全新的“读者学”。其中姚斯承袭海德格尔的“前结构”,伽达默尔的“理解视野”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的“期待视野”概念,对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有很大借鉴价值。
“期待视野”指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文艺的大众化》)可见,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才能初步读解文学作品。如读《诗经·伐檀》第一章。首先,穑(sè)、廛(chán)、县(xuán)、huán@①(huán)等字音要会读。坎坎(砍树声)、干(河岸)、稼(种植)、穑(收获)、廛(一亩半地)、尔(你)、县(通“悬”)、彼(那)、素餐(白吃)等词义能解。“置之河之干兮“即置之于河之干兮”这个省略句式能懂。其它如知道伐檀、@②猎是怎么回事。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扎实地 学习 古今汉语知识,广泛深入地体验生活,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语文实践”(新大纲),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
但是,文学作品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雪花大如席”,依现实生活逻辑看这是荒唐怪诞的,但这种文学语言却极富审美功用。因为“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加以表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我们读出的只是《伐檀》的表层意思,而读不出深层意味。读解文学作品必须能对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 内容 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他认为“期待视野”由几方面因素构成:“类型的先在理解”“已经熟知的作品形式与主题”“诗歌语言与实践语言的对立”。这就告诉我们:(一)要熟知并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文体的主要特征。这样阅读时就会有选择地采用一定的 方法 去解读作品。如不能用读戏剧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能用读诗歌的方法去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也就是说平时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体裁知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第四册主要是文学作品。我们可在作品教学前让学生阅读《 中国 文学鉴赏》(袁行霈)、《谈读诗与趣味培养》(朱光潜)、《散文的 艺术 魅力》(佘树森)、《现当代小说鉴赏》(杨义)、《古代小说鉴赏》(吴小如)及《现当代戏剧鉴赏》、《古代戏剧鉴赏》等知识短文,也可选修《文学鉴赏常识》、《戏剧影视欣赏与评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二)充分了解某一类作家及其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内涵、形式包括题材、情节、主题等,即需要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新大纲中也强调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 发展 简况”。新教材第四册也附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和《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另外,还可选修《文史常识》等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仍有16篇外国文学作品,所以也应介绍相关的外国文学简史。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具备一定的文学史知识即建立了一个参照系。(三)积累一些文学创作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虽然新大纲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但近年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即可写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以平时不能只要求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应用 文等实用文体。尝试文学创作,更能把握作者的匠心,有利于文学鉴赏。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这三方面形成“一种既定的先已构成的期待视野……它可以引导读者的(大众的)的理解,造成全面接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与否将决定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如《西游记》,小孩读出的是八十一难的惊险、孙悟空的神通等,而专家读出的是情节模式的变幻莫测、人物塑造时神、人、物三性合一的高妙新奇。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与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式,对 音乐 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 内容 意义”(《文学 理论 》)。文学阅读鉴赏就是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作品)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以求适应)。姚斯认为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文学作品之间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每次对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并由新经验再产生新的接受意识,这就造成“视野的变化”。皮亚杰倡导的发生认识论也认为,就一般而言,个体每遇到新刺激时,总是试图以原来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产生愉悦,而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在同化与顺化、暂时平衡与新的平衡交替过程中逐步深化。相应地,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不断调整、重组,日臻完善,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图式才能使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产生变化呢?姚斯指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 艺术 性。”反过来说,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越高,越能加大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越有利于内在图式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而“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根据流行趣味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可见,阅读言情、武侠之类的通俗娱乐作品是难以提高鉴赏水平的,必须经常、反复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所以,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我们平时进行文学教学,不能仅把课本当书本,要让学生将课本与《语文读本》结合起来 学习 ,更要自读新大纲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甚至更多的经典作品。
总之,只有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起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豹去勺加亘
@②原字扌加守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 趣味数学 数学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3-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转型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师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也使得幼师的数学教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在幼师教育阶段,数学学习是幼师学生从事未来职业的需要,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开阔视野的需要。同时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幼师的学生基本以女生为主,学生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薄弱。但培养幼儿的数学素质已成为幼儿数学启蒙改革的根本性目标。如果幼儿教师本身对数学不感兴趣,则对幼儿的培养也少了这方面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发展幼儿的思维结构、以及要将幼儿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等。而在实践中幼儿教师能否做到这些,与其自身数学素养密切相关。同时现在社会发展需要优质的幼儿教育,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幼儿园教育的需要,提高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没有考上高中的,虽然在艺体方面基本素质还可以,但文化课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且基本以女生为主,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兴趣,更不用说有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已经对数学产生恐惧感,当他们面对数学学习时会产生畏怯心理,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同时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幼儿园教师只需要能唱会跳、能说会道、能弹会画就可以了,因此更是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在每年入学时都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测评,发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的不系统,应该必备的数学常识也掌握较差。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不到10%,无所谓喜欢的占20%左右,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占了70%以上。根本不想学数学的有30%左右,甚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是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数学了。问学生为什么要学数学,有85%的学生说学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因素首要的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普遍反映:数学教学内容太难,看不懂,而且逻辑思维和跳跃性又太强,更别提让他们理解、把握及熟练运用了。并且数学公式记起来很困难,在没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只能死记硬背。其次是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公式和逻辑的讲授,并不注意课堂形式的设计,致使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昏昏欲睡,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简直是听“天书”。同时现在幼师使用的数学教材内容几乎和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内容是一样的,也是以在体系结构上追求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型教材”。这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部分内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基本用不上,这也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通过分析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结合幼师数学教学的专业特点,认识到了改革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性。我们重点从课程改革及课程设置入手,遵循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幼儿教师数学课程内容,使数学内容必须与幼儿教育、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选择和确定上,以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为主,加强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文化的认识。通过开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对将来幼儿园工作的重要性的J识,积极寻找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探索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幼师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选编开设适合学生数学学习程度的幼师趣味数学课程。
对于趣味数学的教学内容,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基础性,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依据幼儿教师岗位的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专业特点,注重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实际衔接,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学习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紧紧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选编教学。
学生是最喜欢猜谜语的,但不能只是让学生猜谜语了,要让学生知道数学谜语是什么?常见数学谜语的谜目有哪些等?以及如何制谜和猜射谜语?怎样通过谜面猜得一个正确的谜底?制谜和猜射要遵循的规律,猜射数学谜语的常见方法有哪些等?以及灯谜与数学的关联表现,猜制灯谜的方法以及编制数学谜语的主要规则。一条条数学谜语,它或在谜面上运用数学知识或在谜底揭示数学知识,有开拓智力之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既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而又易于理解掌握的快速心算方法。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速算法道理不深,方法不繁,规律不多,动感性强,所以,学生都爱学。而且这种速算法,学生连续学上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基本掌握。通过学习速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打好运算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问题不同于其他数学问题,它主要是运用有关的逻辑知识,从已知的一些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分析,排除一些不可能的情况,逐步归纳,找到正确答案。通过学习和解决有关逻辑推理的问题,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更加严密合理,会有根据的想问题,而不是凭空设想。同时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让人左右为难、无法分配的问题,于是我们重点让学生学习推理使用的形式逻辑的四个基本规律,即什么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解答推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以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学生学习美术,我们选择了一笔画理论。系统的讲授了大数学家欧拉(Euler)建立一笔画理论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欣赏一下这位数学泰斗精彩绝妙的数学思维。同时学习欧拉解决问题的那种新颖、独特的方法,也在欧拉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数学概念,一笔画定理的证明方法以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同时结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幼儿一笔画实例。
结合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分类、排序、对应、比较以及对幼儿数的概念、计数和运算、量与计量、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的教育内容,选择拼摆图形类、移动火柴棒和图形的分割拼接等智力游戏,以及探索数列,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等内容。通过学习探究解决这类问题,使得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能获得思维上的提高。而且这类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在未来从事幼教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组织小朋友玩图形游戏,在幼儿园教小朋友运用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分配礼物。这样做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国的数学也曾经在世界数学史上长时期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在教材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最辉煌的成就以及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形式新颖独特,朗朗上口,饶有兴趣的字画.对联、数学诗,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魅力并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每章节后面设立阅读材料,便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四、趣味数学的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
由于我们教师备课时把注意力开始从教材、教参更多地转移到学生身上,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的衔接等。学生由于能够听得懂了,可以大胆怀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测,进行假设;大胆尝试,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案,因此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选取的趣味数学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能正好适合我们学生的数学程度。教学中关于数学的一些小知识,具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学生乐于接受、想要接受。通过趣味数学的教学,使之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起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改变了课堂过于单调乏味的模式,增强了课堂教W的趣味性,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趣味数学的教学,95%以上的学生对学习趣味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高于以前的数学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情绪反映,进一步分析研究,我们得出学生喜欢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从而进一步制定应对措施,这也为我们探索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通过趣味数学的教学实验,观察结果,对比成绩,探索规律,总结数学教学经验。进一步开发适合幼师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幼师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北京
[2]杨立敏.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J].《新课程(中)》.2010年第07期
[3]陈俊.幼师特色数学校本课程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改革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现行语文教材中对古诗词都非常重视,高中语文课本上收录了很多名家名篇供学生欣赏、学习。然而, 由于这些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用语精炼,用典较多,用词、表意含蓄,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肤浅,导致学习时倍感枯燥,接受起来有难度,难于理解。有些学生,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忙于数理化,无暇静下心来细心品读古诗词,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认知审美能力的原因,所以对古诗词失去兴趣,即使是要求背诵积累的诗词也是强记硬背,过后很快就遗忘,极少学生真正有兴趣去感受古人情怀。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探索。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播放音乐渲染教学氛围、转换角色融入教学情景、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等方法。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组织大家配乐朗诵这首诗。当《春江花月夜》乐声扬起,同学们一面聆听着朗诵者的咏叹抒情,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体验那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在动听的朗诵中进行了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然后再让学生也随音乐诵读,在悠扬如桃花春雨般飞扬飘洒的旋律中,个个都仿佛身临其境。如教苏轼的诗词,可以用讲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讲“东坡鱼”“东坡肉”等典故来点燃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词、句在诗词中有什么特殊功能,对整首诗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接着教师再进行积极引导和点拨。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他们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学习古代汉语语法,从中找出异同,作出比较,便于全面掌握语法知识。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以及六种虚词的用法,特别是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广义上的通假字包括了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狭义上的通假字就是音和本字相同,古人在作诗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使用本字,而是用读音相同的字代替了本字。学生在学习一首古诗词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以及文学常识去判断这个字是不是通假字。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结合上下文可知“竦”的意思与山岛形态不符,因此,“竦”在此为通假字,通“耸”。可见,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归纳,能够正确识别通假字,对这一语法现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让学生在阅读和翻译中掌握特殊句式的用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并翻译古诗词是掌握古诗词语法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古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翻译错了不要紧,只要在翻译中能够正确掌握古诗词殊句式的用法和意义,便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宾语前置是倒装句中的一种。在文言文中,作为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特殊的条件下,往往会将宾语提前。教师应该在讲解古诗词时,挑出典型的宾语前置的诗句让学生去翻译,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个诗句使用的是特殊句式,那么如何正确翻译呢?此时,教师再针对宾语前置的特点和句子形式进行指导教学,学生就能够轻松自然地接受这一语法知识。
四、设计充满趣味的作业让学生重新认识古诗词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上公开课的雷区。在我所听众多公开课、比赛课上鲜有教师敢选取文言文开课,能将文言文上得精彩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常规课中,文言文是许多教师特别喜欢的,很多教师将其作为来不及备课时的救急之用。文言文教学颇有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味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常规课基本以讲授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为主,文章内容不多深究,强调“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这对语文教师而言是熟门熟路,毫无难度,但这些摆上公开课的台面,却稍显单薄,很难出彩。
在“字字落实,逐句翻译”的基础上,文言文能否上得厚重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应该上得厚重一些。教学中要多讲文化常识、文字知识、历史典故、文化现象等传统文化,让文言文教学多一些人文味,多几点生气;让学生多一些趣味,多几分知识。
一、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2011版)总目标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是必不可少的。后两点则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除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之外,文言文“文学熏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失。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渗透很有必要。
二、现实意义
抛开理论依据不论,这种做法在现实教学中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它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以看出文言文是不受学生喜欢的。其一,教师偏重词句翻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其二,许多文言文脱离现实,字词意思复杂多变等原因使学生大感头痛。如“旦”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句话中“旦”的意思分别为“天亮”、“早晨”和“日子,天”。如果学生死记硬背,则效果不佳,且容易混淆。如利用《说文解字》对“旦”的造字解说:“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用白话给学生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其本义“天亮”,进而让学生体会各句的意思,发现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那么学生既能清楚理解“旦”的几种意思,而且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生活时代久远,有时会给学生理解文本带来很大的障碍。简单介绍作者典故、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文本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教学《人琴俱亡》一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学生对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很难理解。教师如果能简单介绍魏晋文人一些独特的思想性格特征,如“重自我,重个性,追求超脱的风度”等,再列举《世说新语》中记载有关他的故事,则对理解王子猷此时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文末的“恸绝良久”,理解文章兄弟情深的主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恰当引入比较阅读材料,如教学《出师表》(苏教版初三下册)引入《后出师表》;适当讲解作品写作背景;介绍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等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意识形态等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更可以从中汲取精髓,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在《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下列句子: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诸生学于太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这三个句子分别涉及古代的称呼、科举和文史典籍。教学中,由此处的《诗》、《书》,介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使学生对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有所了解,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另外,教学《岳阳楼记》时,结合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课堂回忆或课外搜集古代先贤智者、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在塑造优秀品质、陶冶情操等方面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文言文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不错素材。
4.有利于维护母语的纯洁性。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王蒙先生指出的那样: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具体表现在: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音译词和缩略词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出现;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文字更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尤其是后者,对汉字的发音、字义,句子的成分等带来不小的影响。如把“我”说成“偶”,“丑女”说成“恐龙”,“我先走了”说成“我走了先”等,势必在一定时期内给汉语带来混乱。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古文字知识,如汉字的造字法、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形体演变等。这样,学生对汉字的本义、形义发展变化有所了解。这样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关注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增强学生自觉主动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从而保持它的纯洁性?
三、几点说明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对当代文化仍有影响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这决定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涉猎的内容很多,但必须选择具有传承和发扬价值的内容。
2.要使文言文教学厚重,教师必须是厚重的。
教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的理解,具备广博的知识。这一点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实现。
3.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了教师的讲授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合作探究、延伸阅读等方式。应坚持适度原则,控制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喧宾夺主,毕竟“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才是基础。
四、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众多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当今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但如不能很好地传承其精髓,保持其特质,就会失去生命力,同样会消失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这个角度看,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使文言文教学显得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峥嵘.文言文教学中的”文”霸权与”言”霸权[J].语文教学通讯,201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