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7:0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观经济学难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4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原工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74)研究成果。
1互联网技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工程专业、信息技术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涉及专业多,受众面广的特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微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着重在于经济学思维能力和视角的培养,而目前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很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的必备品,学校学生已经实现“人手一机”。大学生对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同时他们接受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也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如何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产品来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势在必行,《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2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可以从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设计的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四方面入手。
2.1教学理念的改革
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去建设一个在线课程平台,也不是去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既能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也能发挥在线教学的长处。混合式教学既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强调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开展问题探究的讨论交流,遵循“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启发及监督的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必然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及数字资源,《微观经济学》在“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讨论+讲授”的方法,从各个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1)任务驱动法:课前,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学习通、雨课堂、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提前给学生发送课堂任务,包括(1)需要学生事先进行预习的内容;(2)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3)课程相关的视频及书籍。课后,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及时给学生课后习题和思考内容,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所讲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精准而详细的任务清单,逐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节省了学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自主学习法:教师在学习平台给学生发送通知之后,提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根据教师的任务清单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充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学情统计及学情分析,对于没有及时做到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会逐一进行提醒,及时监督和督促学生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3)讨论法:学生根据任务清单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难点和疑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以留言的形式在教学平台,老师和其它学生都可以及时看到这些疑问,并且可以针对这些疑问在教学平台进行留言和讨论,对于大家讨论热烈的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再次进行班级讨论,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讨论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4)讲授法: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讲授,重点讲授课程的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讨论热烈的问题,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师的学习内容,也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3教学过程设计的改革
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上课的过程,还包括课前的学生自主预习过程和课后的复习加深认知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教师提前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上传课程相关内容,并提前两天预习内容,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预习行为,并利用平台的学情统计对没有及时预习的学生再次发送通知,保证每位同学在上课前都做到充足的预习工作。教师上课前翻阅教学平台的学情报告及学生留言,根据学生反馈微调上课课件。
2)授课阶段:教师利用课堂,重点讲授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留出足够时间随堂习题,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针对学生课前在学习平台的留言答疑解惑;引入课程思政,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课后复习阶段:在学习通、qq群、钉钉群课堂所讲课件;学生课后复习及做作业过程中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
2.4《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利用混合式教学进行授课,课程考核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占比为7:3。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提高了平时成绩的占比,《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半,比例为5:5。学生平时观看教学平台视频的时长、参与在线学习讨论的次数、参与在线教学平台测试的成绩等都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通过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提高了学生对于过程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共有教师4人,参与课程班级10个,学生325人。本学期开始前,课程组已经预先在学习通平台建立了《微观经济学》在线课程,同时上传了课程大纲、课程教学日历、课程章节内容、课程相关视频、课程参考资料等一系列相关资料。
本学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四位老师对10个班级325名学生全部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根据学习通平台提供的学情统计来看,学生的签课率为99%,作业平均完成率为96%,作业平均分为87分,章节测验完成率为95%,章节测验平均分为86分,章节视频的收看完成情况为:完成100%的有298人,80%-99%的有24人,60%-79%的有3人。此外,从学生参与线上话题讨论来看,学生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点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了理解,对于老师发起的关于某个知识的讨论也非常积极和热烈,其中有3个话题回帖量高达892个,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从期末考试情况来看,100%的同学参加了考试,及格率为82%,平均成绩为79,而优秀率(90分以上)亦达到了42.2%。这说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良好。
4结论
《微观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的充分实践,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而且是对传统现场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新突破。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过程,增加教学效果,一直是该课程教师所关注与探讨的问题。但是,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现状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过于理论化、数学化,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考评方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学生认为微观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鉴于此,本文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出发,对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看,该门课程特点表现为:
第一,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经济理论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理论介绍中包含各种假设条件,理论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经济学思想、经济数学及经济曲线三者的相互融合贯穿于教学始终。
该课程以其新颖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以量化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图表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同时,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自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因变量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对数学知识掌握应具备应用和分析的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备课、资料准备、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做到每章节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楚,紧紧扣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目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实验。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1.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解该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特点是什么,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关心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以便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边际、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科斯定理等。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
2.增加前沿教学内容的介绍
教学中充分反映学科最新进展,同时结合教师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把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引进到课堂,形成了一种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机制。比如,结合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经济学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科方法的学习,实施方案为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融合的新方法、新背景以及新的挑战和机遇都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研究拓展视野。
(三)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强调改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努力探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课”向“综合性教学系统”转变,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系统。突出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为:从经济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引出课程讲授内容――提问式教学――穿插课堂思考、身边的经济学故事――多种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散文式语言、图表、模型、案例等)――讨论、课堂实验――网络、媒体资料――经济学理论应用――复习小结――课后练习和阅读参考资料加深理解。该过程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通过这样的系统教学,有利于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2.组织微观经济学实验
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发掘自身对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讨论,对于激发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周围的世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对没有修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和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的学生都十分有用。每一个实验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说明部分,对实验进行指导说明;实验讨论部分,提出与实验相关的经济理论;实验报告部分;课后作业。实验和讨论的交替使课堂变得富有节奏。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经济理论和分析结果。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市场配置资源运行机制的规律总结,其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先讲解理论要点,然后引入案例;也可以将案例融入到理论要点的讲解当中,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方法。作为授课教师平时就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联想力,为案例教学准备素材。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以电影票分为成人票和学生票,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
三、结论
微观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思想,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并重,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2008,(1).
關键词:教育生态学;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使其具备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然而,目前“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从新的角度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了“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失衡现象,并提出开展生态化教学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实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方法应用在教育学中的成果,它将教育视为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致力于探索和完善该系统中各组成因子(如教师、学生、教育机构等)之间的作用机制,由美国学者克雷明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体现了系统观、动态观、平衡观相统一的理念,其目标是运用生态智慧来建立和谐有序的教学模式[1]。
随着研究的深入,教育生态学逐步进入微观研究的阶段,并在课堂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生态学视角下,“微观经济学”教学系统中的各因子历经长期的发展磨合,已达到兼容稳定的状态。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失衡现象的生态解读
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内部的各因子均应处于合理的位置,系统内外部能量与信息应交流顺畅,系统内结构应处于稳定状态,面对外部冲击应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然而当外部冲击和干扰的强度超过系统自我修复和调节的能力时,系统原有的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且难以恢复,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失衡。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欠佳是教学失衡的体现,而失衡则是由生态系统中自组织能力欠缺、生态链脱节以及最适度原则被破坏等因素造成的。
(一)自组织能力不足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面对外部环境改变时具有识别、分析和调节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即为自组织能力。学生群体作为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其适应性、创造性和协同性均应来自于“自组织”,而非“他组织”。自组织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主动识别与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生态化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反对过多的外部“权威”和“指令”。然而源自系统内部的惯性和惰性使得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呈现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学生依然处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被调动,独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愿望低下,自组织能力匮乏。
(二)最适度原则被破坏
在当下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由于其具有图文并茂、信lTrKJHPu/p1Z8r7ByjGUDpez/eTbmMWQD2bCXCqRfZE=息量大、节约时间等优点而受到教师的青睐,并被大量使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此时最适度原则已经受到了破坏。在生态学中,任何生物的发展都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子间最科学的组合推动着生物的健康成长。任何一种因子数量过多或过少,都无法使生物达到最佳状态[2]。多媒体固然有多种优点,但其无法清晰完整地展现数学模型的推理步骤和几何图形的推演过程,大大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导致其产生疲倦和反感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的过多运用挤占了其他教学方式的空间,超过了最适度水平,变为了教学效果的限制因子。
(三)开放性特征缺失
根据生态学理论,开放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从外界不断输入的物质和能量为系统带来了维系其平衡稳定发展所需的营养。如果一个系统趋向于封闭,则其中生态因子的生命活力就会大大降低,适应阈值也会不断减弱。就教学内容这一重要因子而言,“微观经济学”教学系统的开放性不足。目前“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基本源自西方经济学的早期版本,未能实现与国外最近理论同步,数据与方法偏老旧,且缺少对中国自身经济问题与现象的研究分析[3]。这使学生缺乏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生态效果评价体系不健全
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现有“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在期末采用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学生个体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应得到尊重和发展的。目前的评价方法过于重视一次考试的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的测评。个体的认知差异和个性品质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无法得到体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也无法实现教学生态系统中知识流和信息流的循环交互。
三、微观经济学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生态失衡的问题,本文基于协同、平衡与联系的生态学原理,探索生态学与“微观经济学”间的契合点,从师生角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优化教学生态的对策。
(一)重塑教学双方角色,提升学生的自组织能力
学生自组织能力与师生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当教师从“讲授者”变为“规划者”和“引领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发现者”和“建构者”时,课堂的主动权会由教师过渡给学生,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自主调节能力的提升。结合“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可以在合适的章节,如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垄断力量的市场影响部分引入经济学实验。精心设计的实验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还原和主体行为的模拟,为学生亲自检验经济学的假设与结论创造了条件。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问题的体验和感受,还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加深了其对抽象理论的理解[4]。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并能使其初步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教师除了介绍实验规则和总结发言,并不直接参与实验活动,只是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这对学生独立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控制限制因子
要实现“微观经济学”教学生态的优化,就必须衡量教学整体对任何一种教学因子的耐受范围,发现并消除限制因子的作用。要消除因多媒体教学不当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应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案例以及小组讨论等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摆脱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其次要精心制作PPT,用简明的文字勾勒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利用图表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来对经济现象和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应合理地控制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在放映幻灯片时做到有张有弛,使学生有时间消化吸收其中的内容。
(三)引入慕课和微课,强化“活水”效应
为满足时展对大学生经济学综合素养的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生态就必须与其环境实现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以微视频为载体的高水平慕课和微课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输送给学生,对于实现课堂教学与外部世界的多元互动大有裨益。教师作为教学生态中的主要因子,将名校名师开设的经济学慕课介绍给学生。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弥补教材中知识陈旧的缺陷,还可以获得与授课名师互动的机会[5]。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提问,并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实现观点的碰撞。慕课和微课就像富含营养的活水,其带来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生态因子的共生与协同发展。
(四)加强过程评价,优化评价体系
生态化的“微观经济学”评价体系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多样性,并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督和评估,综合体现学生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和网络课程学习等环节的表现。学生以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参与其中,能够更为全面和准确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终结性评价以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为依据进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的综合评价体现了生态教学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理念,不拘泥于单次考试的表现,更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更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LBL”双轨教学法;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PBL+LBL’双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GZD-17-17-7)
[作者简介]刘瑛(197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252-04[收稿日期]2020-02-02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專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消费者、生产者等市场主体对稀缺资源最优配置问题,进而探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微观经济学所提出的许多规律及结论,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术界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仍采用LBL教学法。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和术语繁杂,经济模型较多,一些经济理论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探索性地设计“PBL+LBL”双轨教学法,尝试性地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具体实施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措施,为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提供改革的方向。
一、“PBL+LBL”双轨教学法的内涵
LBL(Lecture-BasedLearning,讲授式教学法)与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实现同一教学目标下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二者在教学效果体现上各有千秋。LBL教学法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目前高校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该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用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以课程结束后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有着较成熟的教学范式。该法的优势在于能有效节省教学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系统性及连贯性,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悖于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次引入医学教学领域,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各专业课程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并且围绕专业问题展开分析的教学方法。该法激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研、讨论来解决专业问题,教法灵活多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法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1]。
如表1,“PBL+LBL”双轨教学法是传统LBL教学法的进一步改良和创新。该教学法将PBL和LBL教学法的优势综合起来,建立起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利用LBL法建立课程理论框架,确保理论体系完整性;同时利用LBL法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学习、自我实现的教学目的[2]。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引入“PBL+LBL”双轨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传统式LBL法仍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教师通过“注入式”教学方法传授课程内容,教师多教少教、问甚至不问,即便教师提出问题,也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设计的,并不能启发式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现实问题产生的情境;在另一方面,学生则多是被动接受,少主动思考,甚至不思考。他们多是按照教师的逻辑被动地回答问题、搜寻答案,主动思考及解决解决问题方面锻炼少。所以,传统的LBL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变得逐渐丧失学习意愿及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严重缺失。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理论体系综合性强。该课程以资源稀缺性为前提,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构成。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学派众多,研究成果颇丰。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经济模型,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引入“PBL+LBL”双轨教学法,无疑可以打破LBL教学的封闭情境,为学生营造开放式、互动性的教学氛围,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依托,结合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这也顺应了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改革的要求。“PBL+LBL”双轨教学法符合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平台,逐渐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3]。
三、“PBL+LBL”双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践
(一)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级会计班(PBL+LBL班)和2017年电子商务班(LBL班)为教学班级,每班各50人左右。两个班学生的年龄、男女比例、入学成绩、学习偏好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教学全程PBL+LBL班采用“PBL+LBL”双轨教学法,LBL班则采用传统式LBL教法授课。
(二)研究方法
1.授课内容。选用的教材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张宏军、付爱敏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时长51课时。
2.教学模式。LBL班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通过多媒体PPT、板书、视频资料等形式把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注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详细讲解。PBL+LBL班引入PBL教学法,每章节先用LBL法讲清重要概念及基本原理,再用PBL法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模块(见表2)[4],组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和点评。
3.教学评价。目前采用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闭卷考试是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集中考试,总分为100分,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重要概念、问答题、计算题、作图分析题等。评分标准为90分以上优秀,80分至90分良好,70至80分中等,60至70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
问卷调查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向LBL班和PBL+LBL班的学生分别发放问卷。问卷调查表设计为两项,包括学生自评表和教师满意度调查表,采用不记名答卷方式,调查表回收率100%。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培养目标,将学生自评表评价内容及相应分值设计为四项:学习力(用于学生学习效果及效率评价,分值40)、思维力(用于学生使用经济学语言进行系统思辨能力的评价,分值30分)、应用力(用于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分值15分)、创新力(用于学生课外延展活动能力评价,分值15分)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及相应分值为:兴趣引导(20分);学习驱动(20分);教学设计(30分);教学效果(30分)。
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组内均数比较采用方差(ANOVA)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组间等级采用秩合极检验(Kruskal-WallsH检验)双侧检验,设p<0.05有显著性差异。
(三)实践结果
1.闭卷考试结果。二组比较,PBL+LBL班成绩要有明显高于LBL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比两个班级的数据(见表4、表5),学生认为应用PBL+LBL双轨教学法在教学效果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对教师满意度较高。
3.结果分析。本研究将LBL和P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应用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利用LBL教学法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结构有个全局的认识,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然后结合PBL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相关知识得以拓展、深化。这种双轨教学法既解决了传统LBL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习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又弥补了PBL教学中基础理论薄弱,内容零散等不足,是目前比较适合国内微观经济学教育的一种模式。结果表明应用“PBL+LBL”双轨教学法,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学生自评表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均比较认可。
四、优化“PBL+LBL”双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建议
引入“PBL+LBL”双轨教学法,既保留了LBL教学法的优点,又发挥PBL教学法的长处。此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授课教师和学生群体提出不少挑战。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根据学生学情,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保持师生全程双向互动。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需要主动参与,认知及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现象。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表明,“PBL+LBL”双轨教学法,优于LBL教学法,确实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更佳的教学效果,但此法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困惑,如: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如何合理配置LBL和PBL的教学学时?在组织课程教学中,如何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如何更好地发挥“双主体”作用?如何做到有效的课程管理和全程考核,如何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在此,我们提出如下优化“PBL+LBL”双轨教学法的建议。
1.搭建教学平台,合理配置LBL与PBL教学学时。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LBL注重理论传授,而PBL则注重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PBL+LBL”双轨教学法并不是两种教学法的简单结合,在学时安排上自然也不是均分状态。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计划大多处于50—60课时之间,授课教师大多感觉学时有限,即便是使用LBL教学法都难以保证课程的完整度,更别提有时间去实施PBL教学法。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要保证“PBL+LBL”双轨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需要全程把控。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慕课等教学平台,将课中较易理解的内容移至课前,前、后测,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效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精简教学理论,梳理教学重、难点,理性匹配问题,将学时合理配置,既要防止理论碎片化,保证理论体系的延续性,又要紧密联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真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改进教学流程,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师生双向互动。
本课程实施“PBL+LBL”双轨教学法,具体包括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归纳总结及课堂巩固“四步走”环节,尽可能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立体化,教学流程如图1。课前,通过“帮助预习”和“协助导课”两环节,预设教学情境,导入问题,启动PBL教学法。课中“自主学习”“解析难点”环节,师生双向交流,教师讲解新知,答疑解惑。学生则围绕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课后“固化知识”“拓展视解”则是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及升华。
3.精心设计问题模块,实施课程内容改革。尽管大量事实证实,相较于LBL法,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信息管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问题设计,PBL教法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问题选择上既要做到与教学目标一致,同时又要做到合时宜、接地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问题分析上,教师要做到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头脑风暴”,注重研究方法应用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效實施“PBL+LBL”双轨教学法,授课教师任重道远,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稔熟课程逻辑,能结合学情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心设计问题模块,发挥教学全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自私假设;无关性命题;教学困境;研究式教学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构
微观经济学常被定义为研究人的行为选择的学科,或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的学科。这两种定义只是视角的不同。在A.马歇尔所奠定的新古典主义框架中,自私假设、稳定性偏好、需求定律、理性选择模型、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共同构成了微观理论的内核。从效率或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当约束条件变化时,自私个体通过行为选择调整,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微观分析模式,可以被精炼为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该模型旨在阐释,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以价格机制来引导个人的行为选择,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状态,即帕累托效率状态。传统框架中的理想条件通常包括:任何参与者都没有市场势力,而只是市场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市场中同种交易对象在品质方面没有任何差异,从而交易对象可以简单地以一个数量来指代;市场参与者可以自由进出退出市场,或者说不存在市场进入与退出的壁垒;以及参与交易的各方不存在信息方面的差异,并且知道所有会影响收益的重要信息等。当交易满足这些理想条件时,市场交易行为将在某个特定价格决定的交易数量下达到均衡,亦即参与交易的个体都在这一价格和数量下,达到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优化。对于偏离理想状态的现实世界,则需要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为蓝本,通过实施政策干预等使其向理想状态靠拢,典型的操作是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如反垄断、外部性干预和公共产品的提供等。概言之,通过构建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微观理论为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统,并以之服务于经济政策的提供和评价。
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剖析
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为统率的微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具有封闭特征的演绎逻辑。从理论的实践功用看,如何将这种封闭的演绎逻辑运用于对真实经济世界的分析,会遭遇很多的困难。倘若不能妥善克服这些困难,微观经济学将只能是R.科斯所说的黑板经济学,只是一套基于自私假设的重义反复式的演绎推导,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是自私假设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工具化,以其作为阐释工具,揭示自私假设这一经济学本体在变化不居的约束条件下所体现的不变本体特征。马歇尔说,一寓于多,多寓于一;中国儒家哲学说,理一分殊,体用不二;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等。这些哲论可以被认为是对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与应用之间关系的认知途径或法门。随着观察的角度不同,或对考察经济活动的假设条件处理不同,自私假设可以表现为一套无关性命题或相关性命题,它们是同一本体在某些前提条件存在与否时的两种不同表现。从无关性命题的角度看,有表现为经济效率与产权制度无关论的阿罗-德布鲁范式,资源使用效率与产权初始配置无关的科斯定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的MM定理、金融理论中的有效市场假说和格拉欣法则、国际贸易中的一价定律、契约理论中的契约形式与效率无关论;税收与公债的巴罗-李嘉图等价、费雪效应、货币中性乃至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等。而从相关性命题的角度看,这些无关性的判断都不能成立。其间的关键点在于对于约束条件的假设处理不同。例如,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经济效率与产权制度无关,但现实世界的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因此,需要将无关性命题限定为一套观察经济现实的参照系统,通过测量现实约束条件的变化来解释经济现象,回到相关性命题上来。
问题是,因缺乏交易费用等分析理念和技术的支持,传统框架中表现为一价一量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分析结论遭遇着重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框架很难将诸多的重要经济现象纳入经济分析,譬如,在分配理论中分析劳动动报酬的决定时,因局限于交易对象同质化假设,导致劳动市场上复杂多变的劳动契约形式和签约行为大多被经济分析漠视。显然,基于传统框架的分析结论和政策措施必将因忽视了约束条件的差异而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将其逻辑体系运用于分析经济现实,传统框架缺乏一套有效的关于测量与假说验证的操作体系,至少是在这方面缺乏系统清晰的阐释。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首先,课程时序设置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将微观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很强方法论意义的课程大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也缺乏基本的科学方法论、逻辑和哲学素养,新入学的大学生们大都很难对该课程形成相对准确而清晰的理解。其次,课程在逻辑体系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复杂多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的困难。如何在课程的讲授中,以不断变换地处理约束条件变化与行为选择调整之间的联系为载体,展示无关性命题与相关性命题之间区别和联系,使同学们得以认识和体悟到两种看似矛盾的命题是自私假设本体的不同表现,如何巧妙引入形式多变却又源自一体的无关性和相关性命题,如何选择详略并突出重点等,都需要相对深厚的教学技能和经济理论素养的支撑。再次,如何通过引入交易费用的理念,以考察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假设条件的理想化,并处理好有关假设条件是否应该具有现实性特征的争议等,通常都超出了授课对象的理解意愿,问题是,这些内容大致上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所在,不对其进行阐述将无以明晰学科的中心理据。最后,如何以交易费用理念为支持,通过考察约束产权界定竞争的多样化契约,对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为核心的传统分析框架进行拓展和完善,以弥补其对经济现实解释能力低下和解释范围狭小的局限,并最终回到对经济理论或命题判断与经济学本体之间关系的阐述和体认上来,似乎更加超出了对理论缺乏足够好奇心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关于测量体系的特征、假设处理与假说检验的关系等问题该如何处理,虽属必要,但往往因为内容太难而只能稍作介绍,从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递进角度看,通常只能以具体的内容构成进行暗示而不明言。
四、以研究式教学作为困境的对策
鉴于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可能的困难及其性质特征,本文认为,应该在教学内容设计和形式安排上积极运用研究式教学方法,以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和应用体悟。研究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定研究计划书,计划书的具体构成包括:以对认识学科理论和建构假说提供帮助为指导,确定切实可行而有价值的研究议题和研究目标;进行相关文献回顾,以考察其他人使用了哪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技术,对该议题进行了怎样的描述,是否存在缺点或可改进的地方;选择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确定可资利用的资源或资料来源,以及收集处理方法;根据理论指导确定并妥善定义研究议题的主要变量,同时确定测量变量的方法体系等。作为体悟微观经济学体系及其本体和变化关系的支持手段,研究式教学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文献研读、围绕专题的实地调研分析和案例教学。这三种形式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阐释着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自私本体在不同约束条件或应用领域内有着怎样的变化表现或具体理论形式,如何处理与约束条件密切相关的假设条件,如何围绕经济理论来构建假说判断,并如何遵循科学方法论的准则对相关假说进行验证或否证等重要内容。虽然一寓于多,多寓于一,但认识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初始阶段更多地需要通过聚焦于“多”的具体含义来暗示“一”的恒定性及其内涵。通过将问题界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问题的重点和相关处理方法得以特别强调和烘托,这些形式为经济学入门者提供一个体认经济学体系,模仿假说构建和约束条件测量等学习理论和经由模仿转入理论的运用实践的良好小生境,它使得入门者得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议题的局部性重点上。再通过研究议题的变换和教学控制者强调暗示各研究议题重点之间的联系等操作,将能够较好地实现微观经济学预定的教学目标。
五、研究式教学的条件支持
以研究式教学这种手段来应对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困境,需要一些列条件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简要地刻画并强调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体系,摒弃一些缺乏现实解释力的理论构成,并重点强调关键性经济学概念在体系中的逻辑联系和方法论意义,以期为学生形成一个指导认识现实的理论框架和不断体认反省的理论体系标的。其次,需要放松常见的严格课时考核管理,为研究式教学提供富有弹性的教学时序安排和课时设计等支持。再次,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一个具有多种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学师资团队,以便对学生提供多个方面的指导,为有效开展研究式教学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支持。这包括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论指导,文献搜集与研读方法指导、研究选题方法和研究计划书的编写指导、相关调查研究方案设计与相关方法指导等服务内容。最后是设计科学有效的研究式教学效果的检测、控制和反馈方法。总之,研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推广,本身就需要一套理论方法的支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对于研究式教学法的研究是另外的课题。
六、结论
微观经济学在经济管理学科中具有强烈的方法论意义,甚至可以将其视为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其中心内容是,自私假设这一经济学本体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会表现为不同的具体理论。随着对约束条件进行不同的假设处理,源自自私假设本体的理论可以表现为看似矛盾的无关性命题和相关性命题。更为困难的是,由于缺乏交易费用理念的支持,传统框架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分析交易主体和对象复杂多变的经济现实,缺乏清晰而系统的交代。相关的内容要么表现为经典文献,要么需要借助相关理论指导,才能够从一些特殊经济现象或前人提炼的案例中解读出来。这些都是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当然,研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些列条件的支持,包括方法论的指导、课程教学设计调整、师资团队的构建和具体的研究调查分析方法指导等。
参考文献:
[1]许成钢,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J].比较2002(1).
[2]谢作诗,李平.《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缘起、内容及再解读[J].世界经济,2007(12).
[3]张五常,科学说需求[J].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疫情前日常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
疫情发生之前,本课程日常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并不多,绝大多数任课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线下多媒体教学。从硬件来看,因对网络和线上学习条件要求较高,高校受信息技术和软件等因素限制,本课程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从教育理念来看,《微观经济学》开课多年,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与实践应用,有些老师不愿放弃多年的PPT教学,教学资源信息化程度低。而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更新和重构。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效
疫情防控期间,笔者领导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采用了以社会慕课+直播+QQ群为主,以雨课堂、Blackboard平台、微课为辅的立体化网络授课方案。授课前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精心预设前期互动,通过课前布置自学慕课任务,布置与课程相关的经济讨论题,用“经济小沙龙”的形式为直播课堂预热。授课中借鉴“知乎社区”模式和直播模式营造线下课堂氛围;授课后,及时搜集教学评价并反馈,为学习者设计趣味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本共布置了7次在线测试作业和3次小组作业,配合在线推送财经类文章;通过“学霸讲题”和“优秀作业展示”等补充环节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授课教师对于延伸到线下的互动任务,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取得超出预期成效,一方面,学生到课率和课堂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互动环节发言积极,小组作业的形式也从以往的文字版或者PPT版扩充到了音频、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技术和团队条件已经锻炼成熟。通过在线培训、群内组织教学研讨及集体“云备课”等方式,教学团队已经掌握大部分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线上教学内容的创新、线上教学资料的共享、线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工作均已熟悉。
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路径
根据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后疫情时代微观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原则确定为:师生在一个共同空间进行线上、线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再辅课外的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
通过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拓宽线上课堂。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LearningSociety)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课堂的延伸拓展。根据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外三个维度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除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同时添加了鼓励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拓展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具体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推送资源与交流: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激活课堂:课中学习慕课(30%)和面授(70%)融合翻转课堂,重点难点/系统梳理讲授,开展教学互动,通过课堂练习检测课前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讲授解,组织思考和讨论,并选择性答疑。面授教师全程督学导学,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课后虚拟学习社区:课后利用SPOC平台进行测验,讨论题并反馈,完成在线扩展学习;包括课后分组项目活动与互评与教学问卷调查等。
多种教学工具交互使用实现多维度立体教学。构建基于“慕课SPOC+Blackboard平台+QQ群+原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多维度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前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全部课时的30%释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翻转课堂,开展教学互动进行讲解,组织思考和讨论;课后可结合Blackboard平台等进行课堂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工具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可有效避免完全背离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以上模式主要通过教学、考核、反馈三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双师教学”模式确保线上线下全程督學导学。利用教学团队分工优势,主讲教师一主要负责课堂面授,主讲老师二主要负责线下的学生互动、辅导性教学及拓展性讨论等,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导学功能最大化。主讲教师(第一课堂):负责实施翻转课堂和探究式教学,进行交互式的实体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式+发散思维+交流互动教学内容为主,并将讨论结果上传至慕课平台,进行二次交流,大课精讲。辅导教师(第二课堂):辅导计划的制定、组织学生课前学习、随班听课、组织学生答题、批改作业等;第二课堂和创新项目团队还分别建有各自的微信群、公众号和豆瓣小组,教学活动可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技术指导教师:为教师、助教和学生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学生管理与课程考核评价。考虑到《微观经济学》基本都是大班课堂,首选手机而非电脑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全员参与,是一种更有效的交互手段。同时增加高质量学生作业,通过分组,布置至少3次有评价标准的主观作业,并实现同业互评。助理教师管理网络讨论区交流和虚拟学习社区构建,打造高效果的教学互动场。最后通过大数据的学生行为画像实现教学监控,利用线上学习数据(签到、打卡、听课时长等)动态跟踪学习者在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进展。
一、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先期课程作为支撑,比如《经济史》、《高等数学》等课程。比如通过学习《经济史》,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产生意义。在接触《西方经济学》时,对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会加深。现代经济学中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公式推导以及图形,需要以《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为铺垫才能完成这些知识的讲授。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以及生产者均衡理论,都离不开《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求导运算、函数求极值运算。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刚刚升本的院校,缺乏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深层次理解,在课程设置上忽视《经济史》,有的院校虽然开设《高等数学》,但是却将其开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后,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缺乏必要的数学储备,教学效果不理想。
2.体系过于庞杂。《西方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又包含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包含了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么庞杂的内容,有的学校将其压缩为一个学期讲授,只能浅尝辄止。即使在一个学年讲授,学生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演算能力,知识点环环相扣,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后面的学习。在许多学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往往出现高分率低、不及格率高的现象。
3.教材选用不合适。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往往选用国家规划级教材,比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数学推导、数学公式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中级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国外经济学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非常多,而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多是对理论、模型的书面阐述,案例非常少,即使有案例往往是从国外教科书上搬下来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比如在说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时,国内教材多用大炮和黄油的产量来说明,黄油不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东西。在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总是在咖啡和茶叶两种商品间进行选择,都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所差距。这样案例分析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侧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记忆,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数高校的经济学课堂,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制作精美的课件讲解相关理论,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在经济学图形方面清晰,又由于其信息量过大,学生往往跟不上节奏。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依然不能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可以在第二学年开设,在第一学年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先期的支持课程,比如说《经济史》、《经济学说史》、《高等数学》等课程,为学生后续的《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奠定基础。《高等数学》课程应该与经管类专业的学科特点相联系,多增加一些经济应用知识,有利于学生以后经济学学习中的数学公式推导和演算。一些管理类的专业由于课时有限,可以将《经济史》课程开设为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开设学术讲座。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开设专题性质的学术讲座,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当前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学校也要积极聘请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获悉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激发其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2.科学选定教学内容。经济学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即使用完整的一个学年来学习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关联,突出重点和难点,紧紧把握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所以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上,要做到合理划分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坚持以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主,非重点内容简单一提或者让学生课下自我阅读,增强实践性。以微观经济学的讲授为例,讲解内容涉及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内容,但是每一部分要突出重点,重点的多讲,不重要的少讲或者不讲。比如弹性理论要重点讲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以及供给价格弹性可以少讲或者不讲。在讲解需求价格弹性时,重点讲其计算、分类,特别是需求价格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要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详细讲解“薄利多销”、“谷贱伤农”问题,让学生用抽象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本着“基础、实用”的原则选择教材。《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也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基础、实用”为原则。一方面教材要注重对基本原理、概念、模型的解释和阐述,对于一些很复杂的数学证明可以适当省略。比如在介绍利润最大化原则时,注重对原则的理论解释,极限求导运算可以忽略。在介绍短期生产时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关系时,可以通过举例来讲解,没有必要构造生产函数通过求导来运算。有些教师在讲解中过分注重对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忽视了模型本身的经济含义。以文科生为主的经管类学生本身数学基础比较差,对数学推导接受起来难度大,又不理解模型的经济含义,进而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教材中的案例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均衡理论时,不一定非要用咖啡和茶叶作为消费者抉择的商品,完全可以换成同学们更加熟悉的商品,比如是馒头和大米之间的选择、雪糕和饮料之间的选择等。宏观经济学中在讲解就业理论时,应该多讲讲我国的就业现状。在讲宏观经济政策时,财政政策要给学生讲清我国近年来政府支出的规模、税率的变动,货币政策要给学生讲清楚我国非市场化的利率变动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政府这些政策的目的所在。这样学生会感觉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掌握有关理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一是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这类教学模式首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然后再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社会收入分配、大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也可以采取《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办法。《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是对实际经济环境的一种模拟,由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经济角色来做出不同的经济抉择。比如通过市场均衡价格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会相关经济理论,这往往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进行《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学生增强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其团队合作能力、口才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一定提升。二是注重案例分析教学。案例是沟通抽象的理论与客观实际之间的桥梁。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注重两个原则。一是所选用的案例应是生活热点,广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案例讲解中融入有关经济理论。比如“公交车让座”问题近来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教师可以从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角度去分析。年轻人是纳税人,他购买了车票,理应有座位;老年人免费乘车,如果将座位给老年人,似乎有悖于效率原则。但是长远来看,老年人为社会做了一辈子贡献,如果不让座给他,似乎也不公平。二是所选案例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比如讲商品效用时,可以讲大学生看电影的效用来的快,时间短暂;而努力学习的效用来得晚,时间长久。将机会成本时,可以给大学生算一下其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提高其学习兴趣。
作者:张艳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关键词: 需求量 需求 关税 差异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对需求曲线的试题考查中,如何区分需求量与需求的改变是一个重点。有这么一道题如下:
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该题的答案是给出的设计如图1。在现实的分析讲解中,对此答案的描述是否完全合理有很大的分歧。
为了理解本题,首先可以将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用两个坐标系表达,并分别论述。先看D1曲线可能的变化。
按照学生的一般思维(记住,我们的学生没经过西方经济学的正规学习),在关税出现后该高档化妆品的价格从P变成P,需求量相应从Q变成Q。现在的问题是该化妆品的市场价格从P变成P,导致需求量从Q变成Q,如图2所示。还是国际(国外)价格(P)未变,需求(量)却从Q变成Q,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是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3所示。总结成一句话,该题在这里到底是需求量的改变,还是需求(曲线)的改变。
这时候,图2和图3到底哪一个是符合事实的变化,就是争论的第一关节点。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顾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说法。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经济学》第12版第116页明确阐述了沿曲线变动和曲线的移动的区别。我们结合该题可以这样理解这一区别[1]116:
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点在既定而且不移动的需求曲线上移动(如图2)。
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这里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3)。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争论的关节点的关键:关税到底属于价格因素本身,还是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同样是《经济学》第12版,萨缪尔森明确在第636页的注中说:“让我们暂时假定,(政府)通过降低其他赋税,以便保持总收入相等而使赋税收入又流回到消费者手中。而且再说一次,其他条件相等……”[1]636也就是说,在分析这道题之前,“不考虑其他因素”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这一征税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收入,我感觉这确实有点复杂。我倒觉得萨翁还不如直接假定:“需求量只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在这种假定下,萨翁用一幅曲线图阐述了征税后商品需求量沿原来的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环节是比较复杂的,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赘述,我们在这里假定只是平移。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第241页图16.3为了寻找征税后的均衡,认为到底移动谁并不重要,最后得出的均衡价格是一样的。该书的相关辅导材料认为对生产者征税将导致供给曲线上移(左移),对消费者征税会将导致需求曲线下移(左移)[2]1。
在这道题中,我们先假定不知道关税到底是向谁征收(虽然最后多少都会落实到市场价格上),分别假设。
先假定关税对生产者征收,我们画一个图形(图4)。这时形势将会如下演绎:未加税前的均衡价格为P,供给曲线是S,需求曲线是D,现在加税了,生产者要想得到P的收益,就要将价格涨到P(P+税),吓死人的近一倍,这样生产者认为扣除了关税后,依然获得P的价格,这样他愿意生产Q的产品。但此时消费者见到的价格是P,按照原有的需求曲线(因为消费者除了看见价格改变,其假定都没有改变)支持的需求量只有Q。供给量和需求量相差巨大,市场无法形成均衡,价格也就无法确定。此时市场产生博弈,生产者供大于求,价格将下跌,下跌后需求将上涨,这时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均衡将从A1移动到A2(S1平移关税额的量到S1′产生A2),这时候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将是P3,但生产者只能得到P4,差额部分就是关税,给国家了。最后我们发现关税将被部分转嫁,P3-P0是消费者付出的,P0-P4是生产者支出的。如果稍稍再说深一点,A1A2A3三角形部分的面积就是社会福利损失。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接近得出图1这种说法了,但图4和图1也不完全一样,图1中的A2和图4的A2不一致。虽然都是沿着不变的需求曲线移动,但参照不一样。图1的情况怎么才能产生呢?只有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即厂家只愿意接受一种价格即P,所有的税必须转嫁,而且绝不降价,当然也不涨价,这样曲线图5就产生了。还有一种垄断的特殊情况,即是价格可以改变,但供给不变,如图6。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需求保持恒定(比如紧俏商品的饥渴销售),需求量不变。供给曲线变无可变,需求曲线到底变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中高低档化妆品的需求量好像就不会增加了。
结论:关税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既有一个价格和关税相加,还有一个市场价格博弈的过程。某高档化妆品市场要形成寡头垄断,感觉不符合实际。所以那种认为关税只是属于价格本身,不会造成任何其他影响,应该是要商榷的。
我们再假定关税对消费者征收,我们再画一个图形(图7)。这时,生产者面对的成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征税前没有改变,所以其供给曲线也不会改变(实际生活中很难是这样的),但消费者面对的价格增加了。如果生产者销售的价格依然是P的话,消费者将支付P的价格,这时候供给量Q和需求量Q产生巨大差距,市场是不平衡的,无法形成均衡价格。此时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关税额的量,与S相交于A点。此时均衡价格产生,在消费者看来市场价格是P,但生产者获得P的价格,产生Q的供给。再支付给政府P-P的关税。此时市场的价格既不是P又不是P。到这里我们再看一下图3,图3即使画对了,但无法得出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让别人认为市场价格依然是P,只是需求量减少了而已,这对研究市场的均衡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误导大家对经济学的认识。
我们现在再把这个分歧转换成:“关税是对消费者征收还是生产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本题涉及的是进口货物,所以应该是收货人纳税,我们可否理解这个收货人就是消费者?那么不就是对消费者征收了吗?
写到这里,认真读一下这两幅图,并思考萨缪尔森和范里安的观点,可否理解本身就是学术争论?如果学术有争论,我们的命题者倾向于范里安的观点。但范里安在图16.3后面对税收的影响分析文中,主要依托的供给曲线移动,这就不知道他最终的观点了。
到这里大家以为本题的分歧应该解决掉了,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试题就有问题;按照范里安的观点,试题应该还是有转机的。
我们这时看到了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254页习题12中涉及两个问题[3]:(1)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20%的关税,(2)征收50美分/加仑的汽油税。这两个供求曲线怎么变化?其提供的答案是:前者会使需求曲线逆时针转动,因为是从价关税;而后者是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因为是从量关税。税种不同,对需求的影响不同,如图8。要是这样,这题更复杂,还要讨论需求曲线旋转的问题。为了简单一点,我们只能假定本题征税是从量,然而个人的观点化妆品实际更多的是从价税。所幸对我们这个层次的水平的老师来说,也不应考虑到那么多。我们还是假定图7表述符合该观点就可以。
最后简单谈谈本题可能的其他几个思维误区。其一,由于我们的同学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微观经济学训练,在需求曲线图上不出现供给曲线是否会让同学误解。比如如图9,同学会不会觉得如果市场价格是p.6的情况下,国内中低档化妆品和国际高档化妆品具有同样的需求量?这好像不符合实际。所以离开供给曲线这个需求曲线到底有什么意义?
其二,题干中说:“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怎么理解这个垄断?何谓垄断?垄断到什么程度,是寡头还是有竞争?同时我们在分析曲线倾斜角度的时候难免要用到弹性,但课本上没有讲述弹性,只是涉及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区别,我们不知道高档化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高档耐用消费品?还是其他什么的。这种题不是不能出,但出了应该在题干中交代一下。
到这里,通过对一道试题的探讨,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虽然不一定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思维本身的进步一定会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著.高鸿业,译.经济学(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关键词】 教学;留学生;电力市场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许多国家提出了电力工业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电力市场建设。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美国要建立坚强智能电网的改革计划,实现在美国东西两岸电力的高效传输。同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公布了将于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
电力市场是一个以电力系统为对象,结合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分析电力这个特殊的商品,实现从发输配电到用户所有环节的智能交流,优化生产、传输和使用的自愈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电力市场引入后,大量智能技术的致使电网具备了许多新的功能,如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接入,支持用户需求响应的市场交易机制,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等。智能电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了电力市场的发展,智能电网也促进了电力市场的改革。
因此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本科留学生,有必要学习《电力市场概论》这门课程。本文详细介绍了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课程评价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电力市场概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力市场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以及电力市场化的意义;熟知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交易理论;掌握电力市场的电价、输电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新的环境下电网规划、运行和管理能力,了解中国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和基本的市场运行规律。
1、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微观经济学。
后续课程:无。
2、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国、内外电力市场分析加之以案例讨论。
重点内容:在“保护竞争”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下,制定合理的电力市场交易方式、制定电价。
难点内容:对电力市场交易的理解与“公平”原则的实施,交易计划的确定和电价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一)电力市场理论基础
包括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运营模式、运行规则、电价制度、发电竞价上网、电能转运、用户管理,辅助服务和监管体制等内容。
(二)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包括电力市场的主要成员、组织结构、交易类型和交易模式。
(三)Pool中的拍卖方法
包括市场参与者的报价形式、拍卖方法,着重讲述实时电价和阻塞管理。
(四)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
包括频率控制、发电备用容量、无功功率的管理方法。
(五)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包括报价处理系统、交易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数据网络系统和通信协议、发电厂报价及发电管理等子系统。
(六)国外电力市场
包括英国电力市场、加州电力市场、PJM电力市场以及其它电力市场的运营情况。
(七)中国电力市场
包括中国电力市场的构想、体制改革情况以及浙江和山东电力市场的运营情况。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加深留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上,采用“理论”与“项目”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选取典型项目,分析和演示,之后将学生分组,分别讨论项目的解决方案及具体实施方式。然后留学生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项目机理、交易及运营方式等。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建议见表。
《电力市场概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理论基础 2 2
交易模式 4 4
Pool拍卖方法 4 4 2
辅助服务 4 4 案例教学
技术支持系统 6 4 2
国外电力市场 6 4 案例教学 4
中国电力市场 2 4 2
总计 28 26 2 10
五、课程评价设计
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同时,平时表现也要作为考核总成绩的组成部分。因此,本课程的考评方式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者综合的考评方式。考虑到留学生的特殊性,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因此在西方经济学通识课中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人与社会的经济关系的深层次思考,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探索人与社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中,了解专业知识是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生观的基础和载体。从学生的角度看,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教师的授课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用来做学问,还可以用来指导做人,帮助学生完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通识课的最终目标。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性。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由于选修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教师的授课内容就不能太深奥,甚至要寻求深入浅出的方式授课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逻辑性。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的方法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是以实证分析为基本的方法。许多经济理论需通过经济学特有概念、大量图形和数量实证分析去理解,很多经济变量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比如微观经济学是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拥有者的决策规律。
它通常要利用数学模型推导演绎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形象地解释经济现象,即对经济个体的基本假设、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而证明结论的推论过程符合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针对通识课的教学对象,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地交代模型或理论的来龙去脉,适当进行逻辑推导和分析,注重对学生经济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3.互动性和多样性。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过,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应用性很强,一些原理需要在运用中加以体会,互动式教学必不可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通识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多样,教学方式也要多样。基于上述特点,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应为兴趣、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统一。通过经济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常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的经济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经济知识、探索经济活动规律的兴趣,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方法探析
鉴于以上对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的分析,该课程建设的教学理念应为,在教学目标上坚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经济常识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经济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经济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体会学习经济知识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思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1.案例教学法。由于课时所限,西方经济学通识课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深入社会参观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案例教学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问题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知识掌握的不足或知识薄弱环节,进而及时弥补,促使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相互提高。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的教学中,首先可以选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如:公共物品可以通过“灯塔”和“搭便车”的故事来阐述;外部性原理可以通过米德的“蜜蜂和果园”的例子来阐述;科斯定理则可以通过“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来阐述。这些经典的例子具有不可替代性,使经济学不再是一门“沉闷的科学”。但是,仅分析这些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必须开发与我国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案例。例如在讲外部性原理时,可以用“退耕还林”的案例,在讲授通货膨胀理论和宏观调控政策时,可以借助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CPI数据予以分析。此外,还要选用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当今大学生是选择就业和还是选择上学这个实际问题来说明。教师选择案例时应考虑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宜过分复杂,要做到少而精,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源于欧美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由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从教学的基本规律说,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消极和被动的过程,而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启发和引导。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资料,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的交流和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
参与式教学适合运用在社会经济热门话题的讨论课中。学生对于社会经济热门话题的讨论往往最为感兴趣,最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的国债到底该不该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出路在哪里等。在这些话题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为若干讨论组,每组讨论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授课方式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书本,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其一,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插入生动的图片、安排适当的经济资料、使用讲授内容动画播放等,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二,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承载综合案例,以动态形象的画面直观演示或智能化模拟特色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领会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例如在讲授通货膨胀的理论时,可以用视频或图片展现俄罗斯、德国等国的例子,使学生对通货膨胀产生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识。其三,多媒体教学能提高知识的传递质量和教学效果,在黑板上讲解经济模型中的曲线位移费力费时,改用课件加以描述不仅可以节省作图和板书的时间,还能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加大传授的信息量。如讲均衡价格波动时可以选中曲线并移动,用不同颜色区分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等。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经济学分析;优化;有效运营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针对服务区有效运营的经济学分析
(一)形成员工的自觉服务意识
这里主要强调“自觉”二字,这与传统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还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机制只关注工作结果,却很少关注完成工作的个体。这不仅背离了人本管理原则,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员工队伍。而作为自觉服务意识则不同,它是内化为员工的主观意识而积极参与到服务区的运营管理中来。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可知,若要实现这种自觉服务意识,则需要围绕着“激励兼容”原则来进行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二)服务意识驱动下绩效提升
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提到,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关乎高速系统的形象,也成为高速公路利润创造的源泉。因此,通过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来增强服务区的运营绩效,便成为落实上述两个要件的基础了。这里着重考察利润创造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将消费者行为理论纳入到对乘客消费偏好的把握上,从而在货品选择上做到有的放矢,最终提高资金循环的速度。这里需要指出,以上经济学分析所得结论未能考虑服务区现状。若要增强优化模式的可操作性,还需要对现状进行反思。
二、分析基础上的目标定位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目标定位。
(一)主体意识方面
从高速公路系统的组织管理来看,服务区并不是主要功能区,而是为高速公路服务的辅助单位。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员工配备还是员工岗位素养考核上,都不及处于主要功能区岗位上的职员。长此以往,便逐渐使该服务区工作的员工产生一种被边缘化的情绪,这一情绪又内化到个体的思想意识领域。为此,高速公路公司管理层应明确该问题的严肃性,进而在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的促进下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
(二)客体绩效方面
使服务区员工获得组织归属感后,便能有效激化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然而,服务区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并不一定能由此增强。因此,岗位培训便成为优化措施的重要方面。实践表明,随着自驾车的增多以及旅游产品的多元化,高速公路上的乘客在服务区的消费也逐渐发生演变。但作为起辅助作用的服务区服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一来,将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衍生效应。
三、定位驱动下的优化措施构建
(一)突破传统组织管理的格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延伸,也意味着今后使用高度路出行的客源和货源会不断增加。在多元目标驱动下,高速公路公司管理层需要重新审视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应从目前的起辅助功能定位转换为互补型功能定位。这样一来,在人事制度和薪酬分配体制上便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突破。最终,在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关系作用下,不断提升服务区员工的工作自信和岗位自觉。当然,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在面对组织变革时都会遇到障碍,从而遵循先易后难的变革路径。
(二)增强服务区组织文化建设
受到服务区岗位在空间布局的影响,该单位长期围绕着辅助服务来开展工作,而忽视了内部组织文化的建设。组织文化不仅起到凝聚力的功能,还能产生振奋士气的作用。因此,结合当前的践行群众路线活动,单位管理层应充分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以帮扶作为推手沿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进发。而这也将为强化员工的岗位培训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
(三)强化针对员工的岗位培训
在目前的绩效考核办法下,服务区员工在工作态度上并不存在太多问题。但这也是上文所指出的,其是在制度压力下而形成的。因此,在员工培训中需要使员工明确自身利益与服务区发展利益的关联性,从而在趋利避害的作用下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自觉。另外,在岗位技能培训上除了应加强外语口语训练外,还应突出一线销售服务人员的营销技巧。
四、实证分析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上必不可少的设施,能够为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提供服务,对保障行车安全、保证运输效率、缓解驾驶员在生理上的过度疲劳和车辆使用上的极限状况十分重要。
2011年5月26日,交通运输部正式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都以50公里为标准间距设置,在进行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时一般采取成对设置的方法,即道路两侧各设1处服务区。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本文主题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进行,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五、小结
本文认为,微观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效率,将这一思路具体到经济学分析中,可得到两点结论:形成员工的自觉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意识驱动下绩效提升。因此,需要在突破传统组织管理的格局、增强服务区组织文化建设,以及强化针对员工的岗位培训等三个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高速公路公司管理层需要重新审视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应从目前的起辅助功能定位转换为互补型功能定位;以帮扶作为推手沿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进发;在员工培训中需要使员工明确自身利益与服务区发展利益的关联性,从而在趋利避害的作用下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自觉。
参考文献:
[1]韩爱军.高速公路管理的主要难点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
关键词:翻转课堂 优化课堂教学 高等院校 “西方经济学”课程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更加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很多学习者缺少创造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这一情况,许多学者将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国内并付诸实践,以便能够彻底扭转这一局势。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进行知识答疑、互动交流和协作探究等活动。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征、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拓展了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方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研究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案例还不够丰富。本文将在介绍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介绍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教授Robert Talbert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翻转课堂的系统结构。翻转课堂包括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等活动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课中,学生通过快速完成少量的测验、解决相关问题等活动来完成知识的内化,然后进行总结和反馈。该教学模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做主线,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在课中完成知识内化和提升,颠覆了传统教学中课中完成知识学习、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和提升的顺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但是这一教学模型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学”,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容易使教学走入极端,影响教学效果。
在以上教学模型的基础上,钟晓流等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和Benjamin Bloom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用于翻转课堂中,构建一个太极环式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并重的翻转课堂模型。在太极环式翻转课堂中,师生充分运用社会环境、云端资源、学校环境和学校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包括课下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知识的记忆理解、课上师生互动完成的知识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环节。在该教学模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高等院校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以便为后来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目标为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的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研究的方法为个量分析、基本假定为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整体,研究目标为资源的充分利用,研究的中心理论为收入理论,研究方法为总量分析,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微观经济学部分比较贴近现实,稍微容易理解一些,宏观经济学部分距离生活较远,抽象性更强,比较难理解。西方经济学整个内容体系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扎实的数学基础并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然而,学生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与社会观察能力,且高校招收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文科出身,其数学基础略显薄弱。为此,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感觉困难,甚至厌恶或者放弃其学习。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一些专家和任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便能够解决现存的困境。本文将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包括课下知识传递和课上知识内化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分别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构成。
1.课下。教师要首先要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初步完成资源的学习,以此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例如,弹性理论,教师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作PPT课件、教学视频和测试题库等学习资源,其中PPT课件中包含弹性的概念、计算公式、经济意义、类型、影响弹性的因素、基本的应用等内容,教学视频是对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将商品分为弹性无穷大、富于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和完全无弹性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如何改变等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测试题库中是一些针对弹性概念、影响因素、基本计算和简单应用等设计的题目。学生利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或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交流工具获取教师制作的学习资源,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自身情况观看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参与网络课程、检索网络资源、进行自测练习等活动。如果懂了,学生可以迅速跳过:如果没懂,学生则要将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反复观看,并仔细思考或做笔记,把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电话等交流工具向教师或同学求助,或者将其拿到课上进行解决。通过课下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对弹性的概念、原理、基本应用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实现了知识传递的过程。
2.课上。教师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接着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然后师生协作完善问题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针对反馈后的问题,师生活动进入下一个互动循环,以此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还是以弹性理论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以“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个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经济现象创设情境,抛出“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总收益也低,而有些商品价格虽然低但是总收益却高”的问题。学生根据课下学习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给出问题的答案,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不同,这些答案并不一致,有些答案不对,有些答案虽然对但是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提示学生要从需求价格弹性的视角考虑,指出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即使价格降低但需求的数量也提高不了多少(因为维持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粮食数量是一定的),而生活奢侈品(比如珠宝首饰)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价格稍微有些降低需求的数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因为珠宝首饰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装饰品,它的需求量可以是零也可以是无穷大),并给出实际的数据,让学生自己计算结果以便其能够深刻体会出需求价格弹性的奥妙。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抛出“为什么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富于弹性”“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生活中哪些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哪些商品又是富于弹性的”等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答,逐渐构建了关于弹性理论的知识体系。教师用“如果你是化妆品厂中负责销售的主管,你会提出降低产品价格增加厂里收益的企划吗?为什么?如果你是药厂(不生产滋补药品)的呢?” 这个实践应用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已经掌握弹性理论这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如果解决得不好,说明有些内容还有待于师生进一步互动、协作,直至完全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践。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作,学生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内化及应用创新。
四、高等院校翻转课堂教学实现的对策
为了保证“翻转课堂”模式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者需要重新定位,共同努力。
1.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督促者,不仅要提供课下的学习资源并监督学生课下的学习情况,还要组织课上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进行综合测评。学习资源包括自制PPT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灵活驾驭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专业知识,还要会使用屏录软件制作课件,并掌握必要的视频拍摄、录制、剪辑的技术。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很多活动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并能够熟练操作。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课下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和PPT课件,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并在互联网中查找相关的资料或者用网络或电话等工具向同学、教师求助或者用笔记下到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讨论,自觉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课上要积极地独立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仔细倾听教师、同学对该问题的看法,不断地反思并完善该问题的解答。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需要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完成其学习活动。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律性和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3.学校。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保障者,主要从时间、资源等方面进行保障。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完成学习资源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安排作息时间表,例如,要把自习课的时间让给学生自主安排,要控制作业的数量让学生课余有可支配的时间等等。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课下教师学习资源的制作和传递、学生学习资源的接收和学习,还是课上师生互动和协作研究,都需要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等资源,学校要这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以确保这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转课堂在教学软环境和硬件设施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社会。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社会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主要从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支持。在政策方面,要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更新等,以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在技术方面,提供更多的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快速课件和视频的制作工具,开发学习支持系统以便教师能够实时追踪每位学生课下的学习过程、锁定多数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研发配置性能高的服务器以提高网速等,以支持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翻转课堂要求社会在政策、技术方面给予更高、更好的支持。
五、结束语
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翻转课堂中,首先是课下知识传递,其次是课上知识内化,而在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和督促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以及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具体情况,以确保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
[3]王彩霞,刘光然. 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职教论坛,2013(6).
[4]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
[5]周路. “翻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