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防控意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国家税收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为了使企业的负担有所减弱,增强经济实力,国家不遗余力实行减税、降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发现与避免日常经营中现有的税收风险,同时依照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经营现状,对企业的税收风险制度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
1高新企业和税务风险概述
1.1高新企业的概念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泛指为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通过持续调研、研发同时构成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是主要业务,进行日常经营,在中国境内(除港、澳、台地区)注册满一年的居民企业。
1.2税务风险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风险着重在企业日常经营里面临的无法确定的原因,企业税收中存在的不明确性是税务风险所重视的,特别是由于税收耗费造成的无法确认性。税收风险与常见的商业风险有所不同,收入是随着商业风险的变大而增加,但是企业损失会随着税收风险的变大而增加。所以,企业的税收风险在于日常经营中税务活动和相关政策存在着差异,并且该活动不符合规定,以致而丧失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
2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2.1企业缺乏税务人才储备
现存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税务的工作主要交由财务管理,企业很少有成立税务部,同时企业也不具备专业性强的主要从事税务工作的员工。也有一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设置了财税部门,但是缺少对于从事税务工作的专职人员,有关税务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财务部的资金财税员工进行管理。税务部有关税务的工作仅为计算和缴纳企业税金、填写纳税申报表,还有和税务机关进行咨询与交流等,工作只是为税务基础业务。以全面管理控制角度来看企业,员工不能够准确了解有关税务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及时更新相关的税务知识,导致企业对税务案件的处理方面不够专业,这致使了风险点的出现,使得企业在面临税务风险时无法有效规避,也不可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风险产生的损失。
2.2企业风险控制意识较弱
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大多数内部管理者都有较强的避险意识。但是,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和风险的识别和计算可以看到,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规划造成的税务风险,企业仍然把利益放在首位,仍然是基于实现战略的利益目标。企业的税务风险依然只存在于表面,从而对潜在的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有所疏忽,由此看出,企业仍对有税收风险防控和管理存在局部性,不够全面,对于其可能会造成的危害缺乏深入的了解。根据调查了解到大部分企业很久没有对员工进行专业的税务培训,负责税务工作的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较差。有所涉及的其他部门一些员工也不具备专业的税务知识,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非常薄弱。高技术企业对税收风险控制普遍存在认知比较薄弱的问题,企业需要强化对税务知识的培训,让员工能够意识到税务风险的重要性。
2.3企业缺乏对研发要素的涉税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必不可少的是研发要素,同时作为规避税务风险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财务风险规避不能够点明关键以及不够专业化的税务风险规避工作,这会导致企业在业务处理工作中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企业还未建立一套从研发项目的管制到其产生的费用的核算与整理的全面、合理的计划,导致企业缺少对研发项目管制足够的税收防控,不能够精准地核算和整理研发的有关费用,研发费用受到其核算流程复杂、审批时限过长等限制,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税务风险。
2.4企业未创建风险评估体系
根据研究分析得出,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对其税务工作拟定了相关计划,可是企业依然存在着较严重的税务风险。企业产生风险是因为自身并没有创建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可能会导致自身的税务工作存在于风险的旋涡里。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既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体系,也没有专业性强的员工所组成的风险评估小组,致使企业无法对自身与税务有关的数据实行专业性量化的工作,企业也不能及时地规避相关风险。
2.5企业内部监管力度不强
税务风险的内控体系受到外部条件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企业应该设立全面、有效的监控体系。大多数企业创建了审计部,可是由于该部门员工的职责不明确,还未具有专业的税务水平,企业也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地规避税务行为带来的风险。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其在税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未能有效评估其将会面临的税务风险,不能监控税务风险管控的关键点,这可能会影响企业内部监管力度,导致企业未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的控制其风险。审计部门在工作时常常会大意、敷衍工作上,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发生重大税务问题时方才生效。
3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3.1加强对企业税务人员的培训
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专业的税务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储备的重点取决于涉税员工的专业能力的高低,需要持续对涉税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不仅是企业的违规,还有办税员工无法完全明白税务方面的相关政策,从而造成企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企业从事税务工作的员工需要紧跟国家有关税务方面的政策更新,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税务培训,使得税务工作更合规和准确。以达到不会因自身的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企业有所损失,同时及时规避税务风险。企业也可通过在进行税务培训的过程中拟定激励制度,以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3.2提高全体职员税务风险意识
对企业税务风险意识的提高是在对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不但需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内控意识,也要使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意识有所提升。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意识氛围。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会导致经常出现不确定因素,提高管理层与所有员工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迫在眉睫。设立问责制是企业内部所需要的,问责制所涉及的是企业的全部员工,当然也包括企业的管理层。企业也应该具备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企业实施奖惩制度需要依照考评结果。根据制定的奖罚制度用来调动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对于税务风险的主动性,以达到强化企业全体员工增强风险意识的目的。
3.3强化管理企业的研发要素
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是其开展研发活动,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有被认定的资格与其是否可以享受到优惠的税务政策,这两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会对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受到影响。所以,要想对内部控制税务风险进行及时规避工作,就要强化管理企业的研发要素。企业需要通过对前期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健全项目后期的监管工作来达到优化研发项目管理的目的,以此来管理研发项目。企业不仅需要通过加强研发前期预算的工作,还要合理完善研发费用核算的体系,以实现研发费用科学核算和归集工作的准确性。
3.4建设税务风险评估数字化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不同应用程度,使用的数字化推进方式可采用“探索式”“协调式”“集中式”“嵌入式”这四种。其关键点在于企业是否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数字化的管控组织。在数字化的转型初期,高新技术企业尚未确立好整体的相关推进方案,但是局部试点的条件还是具备的,这时需要采取探索式的推进;之后,随着企业对数字化的应用拓宽和加深,跨部门的协调需求在加剧,向着协调式、集中管理式进行过渡。最终实现的是嵌入式管理模式,整个企业需要在顶层规划下的数字化进行转型。资源层面则是通过内外的IT力量的整合运作方式上,从项目制模式向产品制模式转移;从人员上,初期重点旨在强化IT团队中的产品经理、数据分析、业务架构类等的队伍建设。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企业,在其转型的初期,需要建立适合的转型推进机制,这将是比解决自身技术上的难点更重要的事情。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前,首先,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估制度;其次,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的特点,选择对企业评估方法最适合的方案;最后,总结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与风险出现的概率,可用S、A、B、C、D等级对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类评级自身税务风险,对于企业准确地把控众多税务风险中的严重风险,企业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税务风险产生的成本,这都是有利的。
3.5企业内部严格监督税务风险
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工作,企业需要做到严格监督其内部产生的税务风险,审计部针对企业的财务工作与经营管理进行实时的检查和监督。在自我监督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审计部门,审计部必须定期评估和审核内部的税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审计部在提出有关建议后,企业应确定好内部监管的税务风险的重点,着重于管理对企业影响大和发生概率高的风险点,责令有关部门整改。整改后,审计部门需要对修改后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与测试。
4结论
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帮助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学调研和创新工作。企业需要全面学习并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带来的优惠,落实国家政策指导,提前做好税收筹划,使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规避风险,实现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秀玲.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研究[J].纳税,2019,13(23):42.
[2]罗海霞.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类别分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商界论道,2020(4):181-183.
关键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46-02
运用风险防控的理论和方法,在行风建设和营销服务领域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既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切入点,也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干部员工廉洁从业意识的重要举措。菏泽供电公司选取营销业务中较为重要及电力客户反映问题较多的环节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一基于风险防控的行风廉洁管理提出的背景
1.构筑全面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适应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反腐倡廉建设“反腐败”长效机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向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过渡。
2.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各界对电力行业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广大客户对电力供应和供电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通过开展行风形象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客户认同,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3.保护干部员工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开展行风形象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将防控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细化到权力行使的每个具体环节,使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岗位风险更加清楚、化解风险措施更加得力,对于干部员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风险防控的行风廉洁管理的内涵及主要做法
菏泽供电公司以行风形象廉洁风险防控作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力求以行风形象风险防控管理的具体实践与成效,促进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做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行风形象廉洁风险即在电网调度和供电服务领域影响行业作风和公司形象的行为表现。菏泽供电公司在成果实践过程中,采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和监督改进的工作机制(见图1),实施行风形象廉洁风险防控,并健全了组织保障、文化保障、技术保障和责任保障体系。其主要做法如下:
1.对影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因素进行识别。
为做到廉洁风险排查准、全、深,菏泽供电公司以岗位为基础、以部门为单位、以流程为依托,以八个途径为抓手,定期、不定期地收集行风形象廉洁风险初始信息,并进行筛选、提炼、分类、组合,为进行风险评估创造条件。
(1)行风形象风险收集的途径。
①坚持优质服务工作日通报、月例会制度。②坚持每月领导接待日制度。③坚持“一季一查一通报”制度。④完善“三公”调度监督体系。⑤落实“三项工作”要求。⑥积极参与各类热线上线工作。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联系。⑧坚持行风投诉举报季分析制度。
(2)行风形象风险提炼原则。
①通用原则。风险点应具有普遍性,是社会关心、群众关心、纠风和行风建设的重点,包含了“三个十条”的主要内容。
②侧重原则。风险点应主要反映对外与客户相关联的工作环节,或易引发客户意见建议的服务工作内容,不涉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内容。
③控制原则。行风形象风险点的提炼均应符合“可控、在控、能控”原则,对于已知风险点强化预防措施,对于新生风险点完善内控措施,对于未知风险点进一步识别与防控。
2.对影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因素进行评估。
此步骤即对于风险发生之前或之后,给企业形象、品牌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即量化测评某一行风风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参考国网公司《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基本框架》中有关内容,采取专家咨询、研讨会、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数据汇总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界定其风险重要性水平,并在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分类登记汇总,建立台帐,制定防范措施,编制风险防控矩阵,通过办公OA在一定范围内公示。通过此步骤,为确定廉洁风险的管控次序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对影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因素进行控制。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对识别评估出的廉洁风险,按级别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在对影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因素进行控制时,可参考四种方法进行实施。
(1)风险回避法。
即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一般只有在其风险更低、无能力消除或转移风险、无能力承担该风险,或承担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等情况下才采用此方法。
(2)损失控制法。
即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于风险的控制主要采取该方法。
(3)风险转移法。
即通过合同和保险,将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主体的风险程度。
(4)风险保留法。
即风险承担,如果损失发生,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无计划自留即风险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而不是在损失前作出资金安排。有计划自我保险即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的方式来实现。
4.对影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因素进行报告。
将行风形象风险防控情况作为向监督工作委员会报告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型风险、突发性风险,做到即时报告。按照分层分类管控原则和岗位-部门-单位-上级归口专业部门及廉洁风险管理机构的次序,建立逐级廉洁风险信息逐级报告机制;以部门为单位,建立横向沟通机制,实现岗位、业务廉洁风险信息共享,形成防控合力。
5.对影响风险防控行风廉洁因素进行监督改进。
业务部门、监察部门按职责分工对每一项行风形象风险的防控流程特别是风险管理策略、解决方案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监督、检验,确保防控有效。建立各单位、部门自我评价与上级机关检查、抽查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廉洁风险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检查、检验并做出评价。
6.风险防控行风廉洁管理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菏泽供电公司建立了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惩防体系建设和监督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依托协同监督联席会议,加强各职能部门、监督部门的横向联动,形成防控合力;发挥业务部门作为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将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到重要岗位,实现风险防控的纵向贯通。
(2)文化保障。
菏泽供电公司坚持教育先导,循序渐进,逐步培育干部员工“我要找风险、我要化风险”的防控意识。充分宣传廉洁风险定义、开展防控工作的意义、风险防控主要措施、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重点学习和领会,提高了思想认识和自觉开展防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了防控工作合力。
(3)技术保障。
充分利用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ERP等系统的技术优势,将营销业务各流程、各环节实施情况及完成情况以文字或图表形式呈现在系统中,实现了在线、实时监控,防止了暗箱操作和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4)责任保障。
菏泽供电公司将防控机制建设环节纳入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通过员工评议、询问座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干部的评优评先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下管一级,上究一级的原则进行管理考核,对失察、失管、失教或出现违规违纪的,依据相关规定,严格问责。
三基于风险防控的行风廉洁管理的实施效果
1.维护了企业良好形象。
实施行风形象廉洁风险防控以来,菏泽供电公司受理的各类投诉举报数量持续下降,未发生被各级新闻媒体曝光并经查证属实的行风事件。先后获得 “全市资源服务型企业满意度第一名”、“全市最佳公共服务单位”、“2012年上半年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公共服务类第一名”等多项荣誉称号和优异成绩,获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干部员工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提高。
实施行风形象廉洁风险防控以来,菏泽供电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廉洁从业意识普遍提高,营销服务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的规范服务意识明显提升,未发生各级人员腐败违法犯罪案件,未发生严重违纪违规行风事件。先后荣获了“山东省第一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菏泽市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崇文区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活动资料汇编[G]
[2]魏昌东.完善中国国家审计腐败风险控制机制之构想——基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腐败风险控制机制的思考[J].江海学刊,2010(06)
[3]谢一帆.关于廉政风险管理的理论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关键词:高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83-02
2013年,高校普遍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总的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廉政风险防控通过梳理权力事项,按照权力事项的运行绘制流程图,从流程图中查找廉政风险点,根据廉政风险点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据此修订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从而建立防范廉政风险的长效机制。从廉政风险防控的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廉政风险防控是运用管理学的内部控制理论,以制度为根基,从程序的角度来约束权力的行使,使之在可控的范围内运行,因此对于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此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由纪检监察部门主导推进的。就各高校而言,校级领导层面都能够认真对待,但一些高校的中层单位存在着被动应付的现象。他们在思想上没有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改进工作、预防腐败的重要抓手,而是认为这是纪检监察部门分派给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可有可无的“走形式”,甚至是对他们正常工作的“干扰”。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些中层单位的领导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力度不够,他们往往不是身体力行,而是把这项重要工作交给下属去完成,有的对此甚至毫不关心,不闻不问。这就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廉政风险点查找不全面不准确
廉政风险点是权力运行过程中易发生廉政事故的关键节点,同时往往是权力汇聚的节点,也往往是缺乏有效监控的节点。因此廉政风险点的查找是廉政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廉政风险点查找准确,才能抓住蛇的“七寸”,才能有效遏制住腐败的多发易发环节,才能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受到有效的监控和制约。在这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高校有些部门尤其是有的重点权力部门,对于权力运行过程中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不够全面和准确。有的以工作职责替代廉政风险点,有的查找标注的并非廉政风险点,更多的是遗漏了重要的廉政风险点,在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中存在着“盲点”、“断层”和“缝隙”的现象,没有对每项权力行使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地毯式排查,没有把所有岗位的廉政风险点查全、查深、查透。
3.防控措施针对性全面性不强
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能够对症下药,有效防范廉政风险点所产生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成了一句空话,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针对某一廉政风险点的防控措施一定要全面,要从各个角度对廉政风险点进行防范和制约,从而形成对廉政风险点的包抄围堵之势,使廉政风险点真正无缝隙可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制订就乏善可陈。用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标尺来衡量,其防控措施往往不达标。有的防控措施力度不够,轻描淡写,不着边际,无关痛痒;有的防控措施不具有针对性,驴唇不对马嘴;有的防控措施只是从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对廉政风险点进行防控,缺乏全面性;更有的防控措施采用了“加强XX制度”等字样,毫无操作性可言,明显就是为了应付检查。
4.制度完善不彻底
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最终必须要靠制度。制度是廉政风险防控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廉政风险防控,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靠措施来防范,靠制度来规范,建立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管机制。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从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入手,制定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应对措施,同时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使流程更简化,更科学,更透明,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此基础上,针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体系,力求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在制度的规范和制约之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止步于防控措施制定阶段,对于制度的完善工作做得很少;有的即使按照上级要求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也只是挑选个别制度,做一些非实质性的修订,没有根据防控措施全面地修改完善制度。
二、原因分析
1.法制观念淡薄
廉政风险防控归根到底还是要形成制度的良性运行,靠制度来约束权力,使之不被滥用,以避免廉政风险的发生。但是在当前,我国还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包括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还相当淡薄,权大于法的思想意识还根深蒂固,对于法律和规章制度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因此,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教职工对于廉政风险防控不够重视,认为即使做了这项工作也只是改改制度,即使改了制度也不一定遵守执行,所以廉政风险防控最终也不过是走形式、走过场,做得好了未必管用,做得不好也没有什么,存在着应付工作的思想。
2.主体意识欠缺
这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自上而下,由纪检监察部门推动开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预防腐败的决心。应该看到,廉政风险防控实质上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本身是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同时也是廉政风险防控的主体,应具有相应的主体意识并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而由纪检监察部门亲自操刀,主持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肯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对于高校也具有一定的廉政教育意义。但对于高校而言,这项工作由“我的”工作变成了“你的”工作,是“我”在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工作完成好坏的责任在“你”而不在“我”,其自身所应具有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有所削弱乃至欠缺,造成被动应付工作任务,没有充分发挥主体所应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三、解决的对策
1.加强高校教职工现代法治思想的学习教育
思想先行。任何思想的转变都要从学习开始,社会观念的转型也要从思想启蒙开始。就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来说,加强现代法治思想的学习教育,促进高校教职工法治观念的养成并非老生常谈,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公民包括很多高校教职工的思想观念还很落后,还有很多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其法治思想以及公民意识的养成,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相当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教职工现代法治思想的学习教育,真正树立起法大于权的思想观念,为深化改革,建设法治国家打好思想基础。
2.提高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主体意识
廉政风险防控说到底还是高校内部管理机制问题,属于高校的内部事务。具体到某一高校而言,实际上是属于高校各级层面的内部管理事务。因此,由高校自主推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好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主体意识,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责任观念,使高校真正成为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的主体,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一点来说,纪检监察部门如果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交还给高校自行完成,高校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相应地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交还给各个部门自行完成,从而从事无巨细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力量做好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实行廉政目标管理,变“运动员”的角色为“裁判员”,似乎更为适宜。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高校应认真查找每个阶段、每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拾遗补缺,抓好整改,细化工作程序,狠抓落实,坚持规范职权运行工作不动摇,紧抓风险防控职责不懈怠,健全风险防控措施不放松,继续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工作,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才能为学校持续、科学、健康地发展保驾护航。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sk
TAO Zhi-ming
(Supervision Depart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关键词】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委和纪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预防和惩治腐败,各种腐败行为得到了明显遏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廉洁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解决好当前遇到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深入细致地分析廉洁风险形成的原因,认真查找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每一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时制定有效措施,建立廉洁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做到潜在问题早防范、有了问题早发现、一般问题早纠正、严重问题早查处,超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类易发生腐败的风险,最终使腐败行为不发生或者少发生。
一、分析廉洁风险形成原因,是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
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应从分析企业廉洁风险形成的原因入手,把好脉、开好药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做到有的放矢。纵观近年来企业发生的腐败案件,特别是从这些腐败案件当事人的忏悔录中不难发现,他们都曾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但是在面对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种种诱惑的时候,慢慢放松自我约束,从自认为不是问题的事情做起,从小到大,一点一滴从量变到质娈,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也正象俗语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腐败问题的发生,往往是由一般性问题逐步发展转变为腐败案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主观自律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风险防控意识淡薄、不注重党纪法规学习等因素外也有客观因素如:风险防范宣传不到位、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或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制度建设有漏洞、纪检监察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也是腐败问题发生、发酵、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产生廉洁风险点的主要原因。找到病因,就能开出良方,因此分析这些导致廉洁风险的主客观因素是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
二、认真查找廉洁风险环节,是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前提
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任务是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腐败发生在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风险找不到、找不准、找不全,建立防控机制就会缺乏针对性、丧失实效性。因此,必须认真查找廉洁风险点,找准防控的路径和着力点。在查找廉政风险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三种方法:(1)全面查找。首先是列出单位权力清单,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流程图,全方位查找本单位所有岗位及权力行使所有环节中容易产生不廉洁或影响工作绩效的风险点;其次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入手,梳理每一个流程节点,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从大额资金使用、物资采购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分配等环节逐一梳理。采用这种方式能较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的风险。(2)科学查找。针对举报和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腐败诱因,确定廉洁风险防控点;同时,突出查找重点,把领导岗位、管理岗位、重点岗位以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作为查找重点。(3)全员查找。从上到下都要结合岗位特点与工作实际,人人查找、相互查找、公开风险、评议风险,集体研究确定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廉洁风险点信息档案库,逐一分析固化。查找风险点越具体,防控措施就越有针对性并越行之有效。
三、搞好思想风险意识教育,是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起点
坚持教育在先,积极组织开展廉洁风险防范教育,培养员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员工廉洁从业最基本、最关键、最可靠的保障,是反腐败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是廉洁风险防控的起点。因此,要把党风廉洁宣传教育纳入企业年度工作的总体部署,与党政工作同步安排、检查、总结和评比表彰。同时,廉洁风险教育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不但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还要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寓教于乐,突出实效,使之达到思想受教育,行动受约束的效果。如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廉洁风险教育中,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针对广大员工思想动态,从“四个结合”入手,即把廉洁风险教育与重要时节教育相结合;把廉洁风险教育与党员轮训工作相结合;把廉洁风险教育与重点岗位培训相结合;把廉洁风险教育与中层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廉洁风险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强化廉洁风险责任意识,是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重点
为了确保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企业要把推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党政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明确主要职责,完善工作制度。企业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督导检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格局。如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时,突出强化了廉洁风险防控责任意识:首先是在每年工作安排中,公司纪委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制定下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把腐败风险防控工作分解成几个方面,细化成若干项,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相关部门,每一个部门既是牵头部门也是责任部门,通过工作任务分解,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其次是在每年年初,公司纪委针对不同部门和单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与司属各分公司、各车间党政主要领导、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这样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既是推行廉洁风险点防控工作的指挥者,又是实施者。他们带头查找廉洁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职责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保证了“一岗双责”的实施,确保了廉洁风险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而且在年终还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通过自查和年终检查等方式,对廉洁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通过以上措施强化了责任意识,促进了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立。
五、切实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
针对查找出来的廉洁风险点,切实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构建起严密的廉洁风险防控网络:(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以防控工作制度化推进防控工作的常态化、长期化,这是有效防控廉洁风险的关键,是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2)把廉洁风险防范与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各个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达到“以廉促管”的联动效应,避免出现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各抓各的“两张皮”现象。(3)把视野、触角和措施,落实到那些重要环节和关口的具体岗位和每个责任人,细化到权力行使的各个具体环节。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风险防范任务就落实到哪,保证风险防范措施跟得上、跟得紧、能管用、见实效。(4)要形成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纪检监察机关协调推进、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5)加强监督。积极推进党务、厂务公开,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允许员工参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监督,培养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提高监督力度。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规范化、科学化。企业想要在当今社会获得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方面入手。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与经营者也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注热情。从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企业内部推行效果来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质量,改善了企业内部管理环境、提升了企业的总体经营效益,为企业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我们所忽视。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控目标设定不科学
不论何种类型的管理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明确、切实的管理目标,这样才能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具体执行流程。许多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虽然知道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愿意在自己企业大力推行内部管理,但在目标设定方面却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且过于简单等问题。
(二)内控环境建设力度不足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推行离不开一个健康有序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不仅包括内部控制度及相关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内控管理的积极氛围,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在内控环境营造中的作用非常重大。
(三)缺乏风险防控意识
企业从事任何经营性活动或者其他经济活动都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与风险,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所以风险防控意识在内控管理中必须加以有效树立。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并无太多风险防控意识,他们不知道如何规避市场竞争风险、不知道如何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等。这些都是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给我国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在思想上造成的深远影响。缺乏了积极的风险防控意识就会影响领导者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就会让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定上就缺乏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让企业置身于风险的隐患当中而不自知。
提升企业内控工作质量的措施研究
(一)科学有效的进行内控目标定位
在内部控制目标设定方面,首先应该遵循前瞻性原则以及务实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就是在内控目标制定过程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公司这个小范围内,更要放开眼界,将公司管理放置于整个中国具体发展的国情大环境中加以考虑,从而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向性。
(二)以企业文化促内控环境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精神,是能够给予员工引导力与感染力的积极健康的企业氛围。积极建设与内部控制相协调的企业内部文化能够极大的提升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能够提升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要通过文化营造让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情的牵绊,让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让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向心力与工作合力。从而让员工深切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再通过对内部控制积极作用的宣传引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管理,让员工能够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当中来,从而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三)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关键词 税务风险 内险成因 防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1税收风险防控必要性
企业的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承担纳税义务的一种责任的不确定性,如企业被税务机关检查、稽查,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或是引发补税、缴交滞纳金和罚款的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这种风险的存在,对企业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加强税务风险控制,该交的税款不少交,不该交的税款不多交,能够做到在税款征期内完成各项税款的申报缴纳,合理的规避税务风险,保障企业利益不受损失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的目标就是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确保税务风险被控制在法律边界内的同时,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2企业税收风险成因
(1)企业对税法和相关政策理解不够。在我国,各项税种繁杂,税目条款众多,由于有的税法条例规定不明朗,理解上的误区,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根据自己对税法政策的理解,相关的涉税业务处理的不适当,形成了多缴税款或者少交税款的税务风险。
(2)企业内部管理缺陷,导致无意识税务风险。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都设定税务专门管理人员,这就使其他部门都认为涉及到的税务问题都是税务管理人员的问题,在处理相应的业务时,各个业务部门专注于自己的业务范围,缺少相应的配合和必要的沟通,从而增加企业不必要的纳税风险。
(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税务管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局限性。随着企业业务的多元化,涉及业务范围广泛,整个生产过程中,必然涉及不同种类的税种,有的属于增值税范畴,有的属于营业税范畴,尤其2013年8月1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施行营改增政策,有的业务仍需要财务人员和管理者自行判断理解,增加企业税务风险。
(4)税务局和企业之间理解差异和沟通。由于可能存在税务局方面信息传递的缺失、政策的宣传和执行的力度的不够,很容易误导纳税人,使其跌入税收陷阱。使企业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相应的税收政策,税、企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企业只能按照不变的政策进行自我理解去处理业务,就会导致应该计提的税款未计提,应该享受的税收优惠而享受不到。
3税收风险防控措施
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把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以形成既拥有风险管理防御能力,又有战略管理规划,使税务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效地融合。
3.1树立清晰的纳税意识,加强税务知识培训
企业想控制好税务风险,首先必须树立起清晰的纳税意识,企业有强烈的纳税意识是税务风险防控的基本,知道如何纳税,如何进行税务管理是税务风险防控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税法知识的学习。针对国家税务法规的多种繁杂,不定期开展一定的税务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聘请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也可以聘请社会专研税务法规的税务讲师来企业授课。企业也可以通过印发各种税务知识的小册子,在企业内部开展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企业从管理者到员工,从财务人员到其他人员,都能够对税务知识进行了解,在处理各种业务时,能够考虑到税务方面带来的风险。
3.2加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
企业是纳税义务人,税务机关是税收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企业只有与税务机关之间树立起良好的税企关系,进行必要的沟通,对控制好税务风险是尤为必要的。企业可以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务法规,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维护合法权益,防范税务风险。同时,税务机关经常不定期的对涉税企业进行各项检查,如果税企关系处理不好,就会被税务机关作为重点稽查的对象,不但检查范围广泛,检查周期长。在检查过程中,税务机关就会根据税法条框严格审查,对于企业无意识的存在的税务问题,利用税法里面规定的苛刻条款对其惩罚。企业不但要承担税务检查接待的费用成本,还要接受惩罚给企业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
3.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各部门之间结合
企业内部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制定详细有效地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结合,是防控税务风险的关键。
通过各部门间的结合,企业信息畅通,针对具体税务业务,可以全面考虑。部门间的沟通,可以采取座谈、交流、讨论的形式,共同商定探讨,最后再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协调从而解决问题。
3.4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
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都要加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的人员,并把风险防范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财务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知识,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还要财务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将财务知识和税务知识、税务法规、条例等,融会贯通,并及时掌握国家最新税务政策的,吃透税务条款的意义,对潜在的税务风险做出预判和评估,并处理和解决好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
3.5定期进行税务自查,规避税务风险
【关键词】农村社会风险;防控行为主体;协同治理
一、协同治理理论介绍
协同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元素相互协调、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之目的。协同治理的前提假设是“多中心”理论,强调上下互动的权力向度与资源有效整合。
二、农村社会风险协同防控概述
(一)农村社会风险概念。农村社会风险是指受自然灾害、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引发的农村社会失序和社会动荡。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风险类型多样,主要包含农民人身风险、农村组织方面的风险、农村文化风险等方面。
(二)农村社会风险协同防控概念。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得出在农村社会风险发生时,除了要积极发挥政府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还应当最大可能的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协调合作防控危机的局面。
(三)协同防控主体的角色定位。(1)政府的定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从过去的“全能政府”逐渐向“掌舵型政府”过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作用的弱化。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经验看来,在防控社会风险,处理社会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这一特殊组织凭借自身天然的优势,拥有强大的国家强制力、领导协调能力、财政支持力和法律约束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其他社会主体所不具备的,因此,在社会风险防控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统筹规划的主导地位。(2)其他社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认为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存在多个治理主体,这些主体之间互相独立、不存在上下级领导关系,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竞争关系。协同网络中的各个参与者保持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限制,是协同的前提条件。
三、农村风险协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意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都普遍只关注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对危机教育涉及非常少。长期以来危机教育的缺失,导致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同时,政府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社会风险的防控。作为国家的指挥者,既没有利用自身的优势,对社会公众进行危机教育,普及风险意识,也没有调动社会多方资源形成全方位的风险预警机制。
(二)缺乏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在协同防控农村社会风险过程中,由于各个协同主体的相互独立,受农村地域广,社会组织分散,技术水平和人才滞后的影响,社会风险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经常发生。防控主体具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如果缺乏一个综合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风险防控中的各个机构就会呈分散状态,社会资源也无法被整合利用,甚至会出现资源浪费、权责不分、责任推诿等问题。
(三)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缺失。在我国,风险防控还处于起步阶段,既缺乏专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风险的专门性处置机构,也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国家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外趋利避害,谋求国家安全;对内有效缓和矛盾,抑制社会危机。
(四)风险防控主体间力量发展不平衡。首先,政府主导风险管理缺陷显现。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成为公共管理中的绝对中心,在风险防控的过程中,政府也始终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掌握着大量社会资源,而其他社会组织、公众几乎都长期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之下。其次,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中介组织面临着数量少、规模小、人才流失、缺乏专业技术支持、法律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导致其在风险预警、风险防控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完善我国农村社会风险协同防控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法律体系。社会风险管理法律体系应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标准相结合,不仅要包括风险管理的总体规定,还应包括相关实施细则,完善应急法律机制,二者互补,完善风险管理程序。另外针对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现状,还应完善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监督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强化农村社会风险管理。首先,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风险防控过程规范化、效能化,为风险防控提供硬件支持,是构建有效风险协同防控网络的前提条件。其次,完善农村社会风险预警机制。从我国国情和我国农村现状出发,建立标准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和应急基金体系,针对农村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因地制宜,探索新型社会风险预警方式和手段。
(三)完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首先,强化协同治理理念。在农村社会风险防控中,政府应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引导、激发农民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参与自主性和积极性,保障农民各项权益,获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构建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协同治理局面。其次,应加强防控主体的道德建设。加强防控主体的道德建设,积累“道德资本”,有助于强化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巩固农村风险防控网络的有效运行。最后,还应深化改革,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强有力的农村文化队伍,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和素质水平,培育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四)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是构建农村风险防控网络的必由之路。首先,政府应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的成长,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在相关制度和政策层面给予农村社会组织便利和优待,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各个部门合力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新局面。
(五)加强信息交流。针对风险信息失真和有效信息缺失这一困境,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应急资源信息交流平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通过这一平台,快速收集、整合农村社会风险信息,提高各地区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能力。
参考文献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伴随风险,风险如不防控,会使企业自己消灭自己,市场竞争日以充分今天,风险危害更加复杂,要想使企业生存发展,务必加强风险防控管理。
关键词:
风险因素;风险管理;风险防控
诺基亚因发展战略失误,曾风靡全球十五年手机老大,如今销声匿迹;三鹿奶因三聚氰胺事件断送性命;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迅速发展,管理决策风险爆发使巨人集团轰然倒下、天津瑞海公司因爆炸事故造成灭顶之灾等;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为什么衰败?原因在于发展过程,对于出现各种风险因素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以至于让风险造成的危害不断恶化不知不觉消灭自己。
目前很多企业感到市场急剧萎缩、盈利降低、经营艰难等,这些不良的表现是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缺陷形成危害的直观表现,是风险因素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就是人综合利用各种因素条件,实现企业运行目标的管理过程,有的因素是在某条件下发挥有害的作用,因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风险,就要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把风险的危害消除或降低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是生命攸关的大事。
一、企业风险管理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有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的作用,控制其内在因素,改变外在条件,就可以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同样企业风险管理就是依据这个原理,通过控制其内在因素,改变风险发展变化的条件,减小风险在企业经营中的危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健康运行。风险管理是相对的,同样事情,在不同条件作用不同。如合同来签订,合同量已满接这份合同风险较大,不满接合同是优势。市场形势差,粗放管理的风险就凸显出来。
二、风险管理分类
1.行业风险同类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来自企业外部,直接影响的不利因素。行业协会从宏观分析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各类风险信息预警。行业风险主要有:产品受政策(政治)限制;上、下游企业危机引发本行业系列问题;同行之间无序竞争引发市场混乱。
2.经营风险企业自身缺点为内因引发的风险,这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经营风险包含企业战略决策、战术部署、经营模式、组织结构设置、涉及产供销,人财物,涵盖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具体项目有:资金、市场、并购、原料、体制、机制、;新上项目、事故及引发的反应等。
3.环境风险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周围高危险企业、环境污染等。
三、风险管理就是做好“防、控”
“防”是提前防范风险,防范风险就需要提前分析风险萌芽,在萌芽状态消灭风险发展的因素条件,代价最低。重要危险苗头一定消除,如高危企业不安全因素;资金密集型企业的资金危险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保密;机械制造企业粗制滥造等。“控”就是控制已发生风险的危害。已发生风险危害,立即组织力量科学控制风险事态进一步恶化,防止诱发其他风险产生。风险管理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的识别,排序和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序性,有效性。
四、风险管理流程
1.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在市场形势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过程很多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以削弱企业竞争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在哪些方面降低市场竞争,那些方面就是风险防控的重点,只有做好防控风险,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否则企业很容易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2.风险管理的全员意识风险危害存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涉及各个部门,因此只有提高全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才能及时全面发现风险苗头,利于遏制风险的发展,同时为收集风险信息奠定基础。
3.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起包括日常监管,运营规划,危机管理在内的风险管理构架,从资本和体制上保证风险的管理效果。为了便于工作开展,成立风险防控组织结构,成员有部门的领导组成,并加强成员风险管理教育,提高成员的风险意识,是开展好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人员,务必具有客观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危机意识强、本着为企业生存发展负责的精神;确定风险防控的目标、职责权限、运行方式等。风险防控第三方独立控制效果最好。
4.风险防控的流程分五步(1)风险信息收集:①企业外部:国家政策导向;行业政策规定;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可能对本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同行的运行发展态势;跨行业新技术使用等。②企业内部:企业战略战术、经营模式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各个部门提供信息,并深入挖掘调查研究风险信息真实情况;(2)风险信息识别: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企业风险评估提供依据,要求企业有效建立风险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广泛持续收集与企业各种风险相关的内外初始信息,对风险信息统计分类,利用先进的分析途径,定量或定性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或模拟测算,来判断分析可能会造成危害的风险信息。(3)风险苗头评估: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目的在于评价所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和风险价值,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等。(4)风险管理应对策略:依据风险的优先次序,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确定风险承受度和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出适当的风险承担、规避、转移、转换、对冲,补偿和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工具;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才物的配置原则;定期总结分析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及时进行修正或调整。(5)制定各类风险防范预案:依据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根据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级别防范预案,如资产财务的呆坏账的准备金;防火预案等,企业风险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也要制定相应防范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高,如果在企业各个环节效率快速运转的过程,环节存在风险没有及时发现解决,风险形成的危害也在快速扩散,最终会损害企业利益,有时会使企业生存受到重创,甚至破产,因此加强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王洁云.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90-191.
一、责任目标
风险管理部、担保业务部和还贷周转业务部等相关部门具体落实“三控一保”风险防控要求,层层建立责任制,完善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员防风险的良好氛围。
二、责任范围
部门成员是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对部门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和执行负总责;分管领导根据分工, 对职责范围内的防控工作负主要责任。
三、责任内容
㈠依法合规经营各项业务,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㈡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贯彻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防控组织架构体系实行定岗、定责的工作制度,切实落实防控主体和责任人的职责,夯实风险防控工作基础,强化风险动态管理,建立风险防控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
㈢各级责任人根据岗位要求,履行岗位职责,要充分认识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牢固树立“持续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风险防控理念。
㈣各部门要将防控工作纳入本部门经营管理活动总体发展规划中,强化内控管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建立健全、修订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优化操作流程环节,加强监测与风险提示,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㈤各部门负责人和责任落实人要认真排查日常业务中潜在的风险,梳理主要风险点,并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风险点,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同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认真落实各项履职检查,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保持风险防控和追究问责的高压态势。同时应加强员工风险防控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员工防控意识,筑牢风险防控思想防线。
㈦各级责任人应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或监管部门等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部署制定防范措施, 落实整改要求,并提出有效建议。
四、责任追究
各责任主体部门要认真履行风险防控责任,对因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引发风险事件的相关责任人,依照公司相关制度规定严肃问责。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大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纪委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财政局被列为6个试点单位之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纪委对财政工作的关切和重视。作为试点单位,我们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和领导干部腐败风险防控,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所需。当前,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认真查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就是我们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主要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预防,推动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重点,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反腐倡廉客观形势所急。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坚持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具有特色惩防体系的有效途径。把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作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关心爱护党员干部所在。保证干部成长安全重于泰山。我们财政干部手中大多数都有着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财务开支、物资采购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但同时这些权力和资源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的个性和特殊性采取预防措施,增强了教育、制度、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职责清楚,目标明确,便于检查和考核,防止权力滥用。在党员干部出现腐败苗头,未构成违纪时,及时予以提醒、预警和处置,促使党员干部正确、健康、有效地履行职责,以免铸成大错,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心、挽救有腐败倾向党员干部的有力措施之一。
二、深刻理解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具体内涵
廉政风险: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的可能性。
预警防控: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
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了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其中,前期预防措施解决了预防工作覆盖面的问题,规范了预防工作的措施体系;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
三、全面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工作程序和重点
(一)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按照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修正完善四个环节进行。
1、制订方案。成立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目标,制订实施方案。
2、贯彻执行。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建立风险库,制订执行防范措施。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结合自身实际,在从上到下或自下而上清权明责的基础上,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二是分析廉政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认真分析廉政风险存在的原因、根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三是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程度的高低,提高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制订并执行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五是建立廉政风险库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廉政风险库,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把握重点,提炼共性,及时修正防范措施。同时,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3、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工作要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
4、修正完善。按照年度运转,周期循环的推进方式,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完善防控制度等,推动工作进入新一轮循环。
(二)工作重点
查找风险点,是预警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试点工作风险点查找的对象包括全局干部职工。
1、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方法
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法,从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审批程序、公共服务程序等业务流程方面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
2、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类别和程序
(1)廉政风险三大类别: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
(2)廉政风险查找程序:第一步,针对个人岗位查。查找对象对照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通过查找风险“五步法”,认真查找并分析评估自身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各股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第二步,针对各单位职责查。各股室、单位对照“三定”方案和业务流程,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并分析评估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3、把握查找风险的重点部位
重点围绕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民生等领域的重要环节的风险点查找;突出围绕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及人、财、物管理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的风险点查找。
4、把握查找风险的四个关键步骤
(1)清权明责。对行政管理权力或业务处置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确认,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通过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明确各个单位和岗位职责,并依照运行程序绘制业务流程图。
(2)找准风险。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点和环节,而不是找工作差距。查找风险点一定要在“自己找”的基础上,通过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等形式查准找全。
(3)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和违法、违纪、违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制订措施。针对已经查找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采取工作措施的力度,有计划地研究制订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5、把握制订防范措施的“五强”原则
一是岗位措施对应性要强。对应风险点的岗位措施要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确保“双安全”,即确保在勤政方面有效履职,廉政方面不出问题。
二是防控措施衔接性要强。要避免单位与单位、岗位与岗位、正职与副职之间的防控措施互不衔接,防止出现空白点和断档。
三是公示公开监控性要强。要加强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建设,强化外部对单位、岗位执行职能的监督,做到岗位责任人的自控。要加强网络建设,把风险点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在局域网进行公开,提高网络的监控性,规范工作程序。
四是制度建设可操作性要强。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制订,又要注重执行;既要注重实体要求,又要注重程序要求;既要注重廉政建设的制度,又要注重勤政,以廉促勤,使廉政勤政相得益彰;既要注重正面要求,又要注重责任追究。
五是廉政教育针对性要强。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控措施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要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单位措施、网络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分析危害,启发主观防范意识。
四、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我局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各股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本单位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确保防控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狠抓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做到人员、时间、措施、效果四落实。
【关键词】集团企业 财务共享 风险 防控对策
一、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特点
首先,风险存在于财务共享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实施前对实施财务共享前提条件的判断、确定共享目标、选择共享模式、地点,实施中对人员的安置和转型、流程重新设计与整合、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实施后是否衔接顺畅、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流程是否存在执行和操作问题等都充满风险。
其次,风险涉及范围广且变革因素多。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主体一般存在财务职能机构多、核算重复性高、财务人员多、系统和流程不统一、各地税务环境差别大的特点,因此实施的风险体现在整合流程、建设系统、财务人员变革管理、业务变更、外部法律环境和税务环境等多方面,重新调整难度大且变革因素多。
最后,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共存。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时,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共存,其中客观风险来源于财务共享模式本身的特点以及外部法律税务的宏观环境,例如票据大量集中核算、出错率高,流程链条加长造成风险发现时间晚、票据流转频繁等;主观风险来源于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主体风险意识、应对能力、人员沟通和管理的能力等。
二、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1)战略规划风险及防控对策。战略规划主要进行对财务共享实施前的准备和规划,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业务范围界定不合理、计划准备不足、风险认识不足、模式与目标选择不合理、选择地点不恰当、资金投入风险等。
战略规划风险的防控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方面,引起高层重视,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整个过程各个组织和人员的风险意识,循序渐进地实施变革,例如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提高风险管理职能组织或部门的地位,加强对风险问题的宣传与研究,充分倾听与融合各部门意见,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另一方面,以战略目标为起点来充分做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部平级或安排在总部财务部之下的模式,如果评估结果不能满足实施前提,例如集团企业资金不足、规模太小、缺乏专家和经验、信息技术水平落后,那么也可适当考虑外包(BPO)方式。
(2)组织管理变革风险及防控对策。组织管理变革是实施财务共享引发的组织层面变革,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业务变更不适应、组织内部冲突、制度制定不合理、组织结构调整不恰当、服务水平协议不合理等。
组织管理变革风险的防控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财务共享后的组织结构划分与分配上,要着重从核算与管理分离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情况,加强前端的会计监督作用,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划分组织职能和职责,可设置业务财务岗位,使财务充分融入业务;在组织管理上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增强中心人员的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服务质量环境,注重双方互动,对意见反应较强的客户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3)人员变革风险及防控对策。人员变革是针对财务共享后财务人员的转型,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工作性质枯燥、人员发展不合理、人员变革抵触、人员沟通难度大、人员操作风险等。
笔者认为,人员变革风险的防控重点在于:实施财务共享的前期宣传和人员安抚工作做到位,并持续进行后续理念的宣传,消除人员抵触心理;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双向知识培训,加大对不规范操作人员的惩罚力度,将错误单据、错误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加强对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定期安排检查;健全人员考核办法,从财务共享的目标出发,设计具有价值创造性的绩效指标体系,比如运用平衡记分卡、六西格玛法等先进管理工具。
(4)流程变革风险及防控对策。财务共享改变了原有以部门设置为中心的情况,而向业务流程为中心转变,提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和精简化,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新旧流程衔接不通畅、流程标准化统一与设计部合理、新流程应变力不足、流程后续优化跟不上等。
流程变革风险的防控可以从如下工作入手:财务共享使流程标准统一,容易导致部分环节出错而引发全流程出错,因此要加强关流程事前预防,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充分识别关键节点风险,比如资金支付环节,审核单据环节,可设置多层次审核方法、提高审核人员素质等措施从源头遏制风险的发生;及时解决流程执行问题,加强对执行过程中的服务跟踪,例如对债权欠款问题,应包括前期客户信用调查、信用标准批准、欠款情况分析、以及该过程中客户态度、服务评价,并进行其他疑难问题和售后服务等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将全过程控制系统嵌入财务共享工作中去。
(5)税务法律风险及防控对策。实施财务共享使本应由下属单位各自进行属地纳税和税务管理的情况转移到财务共享中心,因而造成税务法律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税收政策选择风险、税务政策反应不及时、税务稽核难度大、法律法规风险等。
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对策包括:①建立柔性税务管理平台,例如系统中可增加对国家与各地税收政策的及时更新功能,能根据不同地区税务要求出具不同的报告。②在业务部门设置税务专员,在集团内建立税务研究小组。通过前端税务人员的设置,可及时与当地税务部门进行沟通,配合税务稽核工作;及时发现纳税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汇报;针对当地新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及时将相关政策进行反馈。
三、结语
集团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财务共享实施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存在差异而导致预期目标无法实现,如实施后成本的上升、财务业务处理效率的下降、财务业务工作无法开展、人员的流失、提供的财务服务不被服务对象认可等,最终导致实施失败。基于此,集团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流程变革风险、战略规划风险、人员变革风险、组织管理变革风险、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方能确保财务共享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钱颖.国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和形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9).
关键词:企业会计;风险;防控
1引言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当前企业能够掌握更多自,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但是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对会计风险而言,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与扩大化。对此企业要高度重视会计风险,及时做好会计风险防控措施,为自身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企业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2.1客观因素
主要是企业会计活动中不可控的风险,内容有:第一,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会计规章、制度和准则都显得过于滞后,根据其对会计数据进行计量时,很难将实际情况如实反映出来。第二,对于企业会计主体、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等会计假设而言,都有着不确定性特点,极大增加了企业风险。第三,会计报告结构变化很快,极大提升了会计风险。第四,会计期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风险。第五,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很大局限,会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第六,过多的进行估计和判断,让会计信息变得不够可靠。第七,计算机系统将为会计信息带来损害,形成会计电算化风险。
2.2主观因素
从会计系统运行情况来看,因为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经验,能力不强,同时在局部利益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下,不能正确把握好风险生产、发展和后果。一些会计人员把握失准,没有第一时间做好风险防控措施,这样也引起了风险,如技术风险与道德风险[1]。第一,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强,这样会造成技术风险。第二,因为信息不对称,所有者和经营者出现目标不一致情况,引起道德风险,技术风险为无意的,而道德风险是有意的。
3企业加强会计风险防控的对策
3.1提升会计风险防控意识
为保证企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管理者与会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会计风险防范意识。第一,新员工在任职时,企业应做好对其的风险控制工作。第二,企业要加强对管理层与会计人员的风险防控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风险防控工作水平,同时做好督促与检查工作。这样企业相关人员才能保保持冷静的思维,出现发现后可以立即处理,合理采取解决方法。第三,企业要定期开展对所有员工的培训工作,给予他们更多学习的机会,并充分认识到会计防控的重要性,逐步提升防控意识,避免自己工作中出现会计风险。
3.2采用先进会计风险防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部门要重视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如近年来网络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会计电算化应用也更加广泛,企业要将会计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加大对会计风险的防控力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能够加强对内部的各个会计环节的控制,如会计记账、登账和报表输出等工作[2]。这样能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纳入会计各项工作业务,合理授予各岗位会计人员操作权限,设置多级安全保密措施。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权限与程序进行操作,保证会计处理工作更加规范。
3.3加强企业内外部控制与监督
企业在控制会计风险工作上,内部控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企业通过实行合理、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各部门的相互监督与制约,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这样全部交易、事项能够通过正确金额在规定会计期间内记录在账户中,确保报表编制满足会计准则规定。确保对资产与记录的接触和处理得到合理授权,做到账实相符。同时企业还要将外部监管部门力量利用起来,主要有社会监督与国家监督,其中前者借助社会中介结构,即会计事务所监督企业会计活动,保证得出监督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后者是借助国家相关部门按照法规,对企业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及时消除存在的会计风险。
3.4培养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会计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对此要尽快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会计人才队伍,避免会计业务活动中出现风险,为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一,企业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让他们学习并掌握更多现代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第二,企业要尽快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企业要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继续教育的机会,逐步提升他们的执业水平与能力,不断提升会计工作水平,将会计风险防控措施做到位。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开展会计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各种会计风险,很难完全消除。不过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会计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会计风险的具体成因,有针对性采取解决对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促进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朱憬怡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