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5 20:3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美术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第1篇

一、农村发展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无专业美术教师,教学硬件更无从谈起,偏远的地方连彩色纸,卡纸,水粉颜料,浆糊都买不到。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校才给准备必需品,学生才可以尽情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本来想动员家长支持学生,但是家长大都不乐意把更多的钱用在“非主课”上。美术课作为一种文化,依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有美术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课的喜爱有时超过其他学科。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去挖黄土,自己做泥塑来替代陶塑,自己种葫芦以备雕刻使用。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美术教学应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的自然成长。大多数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我们要有信心去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

1.改变观念,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认识

首先开好课、开足课,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立美术小组来带动其他的同学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像一起出黑板报,海报,宣传画等。这无形之中在改变着校园文化生活。美术可以提高整体观察力,让你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校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老板,专门做广告门市牌,海报等,镇里的多数设计都是他在做。他跟我说“我学过美术,就在第十一初级中学,那时我学了一年的素描,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整体观察,这对我的工作终生受用。”

2.营造氛围,感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10年以来,我们学校把美术设置为特色课程,2011年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成为第一个校本课,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特设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每年十月份艺术节之季,我们为剪纸爱好者举办个人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慢慢地从内心去接受并喜欢它,自然就会动起手去创作了。还有更好的事是,自从有了特色班,学生辍学率明显减少了。因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些中下等的学生,我甚至试图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告诉他们“只要你想来,我就愿意教,美术画室一直招兵买马,无期限。”这是我在画室门口的标语。看着初一的同学踊跃报名,初二的同学积极加入,初三的孩子欣喜到来的时候,我感到欣慰极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绘画的经历,并为之一直坚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3.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只要美术教育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就行,也许他们谁都成不了艺术家,但有一天回忆起初中的美术课起码是快乐的事就好。当没有创作材料的时候,我们一起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材料,如草编、泥土、葫芦、废纸壳、塑料瓶等。只要能利用上的材料,就是好素材。

二、结语

因为农村中学特定的教学环境限制,美术教育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我们不能对它丧失信心,只要我们心存真诚和希望,美术教育会慢慢前进。就像七年前的第十一初级中学一样,它正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当把胸膛挺起,衣袖挽起,带领那些喜欢美术的,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们一起畅游美术世界。既然选择美术之路,我们就有义务去奉献。有时候觉得学生就是我责任田里的小树,我希望每一株都茁壮成长。

作者:王芳 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第十一初级中学

第2篇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当下中学美术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对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术教育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中学生加强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来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更充分的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课程。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 

(一)学校主观认识不够 

当今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特长爱好等发展。美术课不是重点考试科目,绝大部分学生的美术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美术课,或者美术课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被重视,更不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一些学校虽然开设美术课,但是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大部分都是由其它专业的教师替代,如果遇见考试等一些情况美术课往往都是先被停掉或者不上,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校美术教育体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上也存在认识偏差。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价值的体现,对学生状况的研究是专业中能比别人有更高的起点以便于在竞争中能考入上一级的院校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他们所学习的辅导班都是以考入艺术院校的美术和与美术相关的专业为最终目标的。 

(二)教师与教育影响的缺乏 

由于经济条件、就业和环境等多种原因,缺乏专门教师和教学设备落后和供应缺乏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在农村就表现的更加明显,农村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很少,根本不能满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正规的美术教学需求。中学美术教师队伍是中学实施美术教育的根本。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学美术教育质量的好坏。目前,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艺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镇级中学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很少,乡、村所属的学校专业艺术教师几乎是零。其次,现任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也困扰着学校。许多学校艺术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再次,艺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教育发展不均衡 

当前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制约了总体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中学美术教育也不能幸免,教育的合理投入是让全民受到均等教育的前提,也是解决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状的重要保障。但是当今教育情况并不乐观。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不同步,教育改革力度和执行情况各地均有差异。这也是当今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美术教育的改进 

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在当前是比较突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美术教学效果。对于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解决[2]。 

首先,学校应该做到最基本的几点:中学美术课一定要开设;一定要在学生中普遍的开设;合理调配中学美术教师资源,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素质是改善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况的必要手段;同时,学校教育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让美术课堂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美术学科是一个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这个特点就决定着这个学科的知识的更新程度要比其它多数学科快得多,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术教师,要能够面对这种快速的知识更新并且要善于在这种更新的浪潮中完善自己。可见,建立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不仅仅是要解决落后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问题,它也对所有的中学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再次,从大方面来说,教育需要合理投入缩小地域差异。面对目前我国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已经是刻不容缓。首先,城市学校的现有教育设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现有的教育教学需求,有的学校己经超过甚至达到奢华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加大乡镇和边远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的差别。第二,加大对乡镇和边远地区的经费投入也是为全民都受到均等教育而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3]。 

最后,合理投入改善美术教学环境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目前,中学美术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来保证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多年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一直延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它使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环节无法实施。当加大对中学美术学科的投入是实现中学美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 

综上,初中美术教育现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认清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亟需改善的现状[4]。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美术教育必须要确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共同重视初中美术信息的学习,改善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伴随教育改革的大潮流,让学校教育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隋成龙.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赵鑫. 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广州大学, 2007. 

第3篇

论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要求,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使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体。而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美育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开发学生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使他们能在生活中认识美和创造美,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重树立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新课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美术新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为美术新课程服务。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别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的速度加快,他们的审美心理也明显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在美术课的审美能力培养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欣赏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直接获取的表象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欣赏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借助生活表象,打开想象空间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比如把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的某一部分抽象出来,加以分析,了解它的意义,然后借助想象,把各方面再结合为统一的一个整体,重新在头脑里形成新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形象思维舍弃了人物或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突出和保留了它们的感性部分和本质部分的特征,从而使对象的形象更加生动、清晰、具体。让我们在想象中,领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三、辨明是非,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在培养孩子审美素质时,必须使之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才能辨别美和丑,从而爱美,并接受美的陶冶。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教师的审美观点对他们也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教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如: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直接看到教师作画的具体过程,让他们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感受教师的每一笔和每一画所表现的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观。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范例及大师名作来进行讲解,感悟作者的审美品质。

只有当孩子们养成健康的、正确的、高尚的、积极的审美观和精明的识别能力;面对一幅幅美术作品时,才能够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分清它们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水平,增强他们热爱真、善、美和憎恨假、丑、恶的感情判断能力,从而可以达到我们真正的育人目的。

四、苦中求乐,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这是一种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人们呕心沥血,勤学苦练,并学习一些技法理论才能提高。1469年 ,还是儿童的达·芬奇开始学画,老师对他要求很严格,要他照着鸡蛋写生,他一开始还挺认真,后来画得不耐烦了,便马马虎虎画些圈。老师批评他说:“在1000只蛋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一只鸡蛋,只要变换角度去看它,形状就不同了。我叫你画蛋,就是训练观察、把握形象、表现事物的能力,这是基本功,不能轻视!” 达·芬奇于是专心画蛋,终于成为大画家。

其实,寓学于乐是审美教育的一大特点。画一幅画时,我们可以唱一支歌、跳一个舞,或读一首诗,在磨炼中自寻快乐。如在画鹅时,可以读《鹅》这首古诗,在画《春天来了》时可唱上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在制作完成一件头饰后,可让学生带上头饰跳个舞或扮角色表演,这些都是小学生们喜欢的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学生又学到了知识,他们在玩中学,也在玩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与乐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的范畴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养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绝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是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要把学生引向自然、走进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参阅文献:

[1]《当代贵州教育论丛》2003年春,主编:肖劲松,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美学教育;艺术人生;审美意义

一、引言

大学阶段是大部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长时间学习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个人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了鲜明个性,确立了伟大理想,务求服务于当代社会,体现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伟大理想。不过细究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各学科的不同类别均有明确的划分,虽略显繁琐却繁中有细,这对于我国目前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目标相悖,却难以避免。美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学教育的开展对完善教育系统有重要意义,也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积极影响。

二、人类精神特性简析

美学教育的关键就是对人类精神特性的探索,这也是美学教育本质得以凸显的关键,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这更是大学生掌握学习教育的核心所在。从人类本质特性方面分析,现在除了美学教育与人文素质相关联之外,其他的辅助课程都鲜少涉及此类问题。具体专门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是人,应是认清并永葆人类精神活动特性,而所有专门的知识学问不过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

所以对人类精神本性的探索才是追根溯源,才能获得对所有专门知识的最根本的理解。若只是注重事物客观方面,而忽视对人的主观方面探究,就会本末倒置,不利于大学生未来人生方向的确立,无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尤其是处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渐发达的社会中的人们更易被外物所左右,更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淹没在滚滚的商品潮流之中,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创造的本性。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皆来源于精神特性,对自身的认识。人在社会活动中,一直处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从实践中磨练意志,发现人性之美,发现自然之美。人类在此循环过程中,创造丰富物质资料,并进一步达到精神需求的满足。

人性发展最早始于穴居野处,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发展到现在高楼大厦、服装与美食多样化、文化知识程度不断提高。美好生活的创建也是人类的追求。这种追求集中体现在对美的追求中,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中。

三、大学美学教育审美意义

1.自我认知

美好事物和新鲜事物被发现的过程就是人们追求美的脚步。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人们的身心会有极大愉悦之感,并且其良好品质得到培养。人性品质的高贵会体现在,人的各种举动与人们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从人们的举止行为以及语言中,给他人以不同的印象。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追求美,能够发现自我,加深自我认知。美好事物的创造与建立应该以人的自我认知为基础,必要时要对自我行为进行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上书有“认识你自己”的名言,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研究。

美学教育与个人认知有很大关联。大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对于人性美进行研究的只有美学。大部分课程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更多,重视从某专业的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并未运用更远更高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也无法兼顾到每个人。但是美学教育更多讲的是人的精神,其中涉及对人身心的研究,研究内容注重的是从自我认知角度分析,勇于发现问题。

美学知识的学习和讲解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每个人自身文化知识积累、性格气质以及日常生活等会受此影响。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其对这个世界真实想法的真实体现与反映。

由于审美因素具有较大自由性,人们能够从中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感受到身心的最大愉悦,建立与拥有自己的世界,更加尊重自身感受,能够让人感到豁然开朗,用忘我精神创造一个新世界。日常生活中,我们甚至因为过于忘我,出现“欲辨已忘言”的情况,而人对于美的享受与感知的最高境界就是“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我国著名诗人李白曾言:“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诗人之所以有此感慨,敬亭山美景固然美好,但也能感知到诗人的忘我境界,已经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表现出“此中有真意”的细腻情感。归根结底,是因为李白擅于发现世界之美、自然之美,在发现中修身养性,因此做出传颂千古的伟大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巨匠,对后世形成深远影响。而读者从这两句诗中不仅可看出敬亭山景色的美好,也能感悟到诗人已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的忘我境界。

自我认知的前提是发现自己的缺点,是个人精神境界不断受到熏陶,得以提升的伟大境界。美学课程能够集中学生对新鲜事物与美好事物的注意力。国内外很多艺术作品与伟大作家思想精神为现代人的奋斗指明方向,帮助大家创造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曾提出“仁者爱人”,劝诫年轻人要“文质彬彬”, 从内心深处建立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个人的内心境界,努力奋斗,学会为人处世,完成“克己复礼”的人生使命。佛教的禅宗精神也对我国审美意识与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禅宗精神有别于儒家所提倡的观念,同时与道家提倡的超越自我又截然不同,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主张万物皆是空,空即是万物,世界是精神所创产物,这跟世界心灵本性相近,让人体会到物我交融的感觉。因此,被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田园诗人王维的诗歌与大自然更加亲近,韵味无穷,给人心旷神怡的,能让人体会世间万物的宁静之感。

西方国家的美学研究方法与我国传统审美文化有别,有其独有的西方魅力与神韵。古希腊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是西方文化形成的开始,很多哲学家用尽毕生精力对美学展开研究,表现他们的审美追求。如被世人推崇的苏格拉底勇于求知的精神以及柏拉图的理想式爱情精神等。哲学家在其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性的展现、个性的释放、对独立自由的追求,这样的精神给后人带来重大影响。

2.观照人生

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春之烂漫,夏之浓烈,秋之静美,冬之孤寂,皆在美的氛围中传递给每个人。美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沉思警醒,让人感受悲怆、丑恶甚至荒诞等,让人以高度理性能力去把握生命真理,去认清生命的本质。这些对于即将要踏出学校校门,正在确立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大学生来说,有着珍贵的意义,也是学习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必要阶段。

大学生若只是针对某学科学习,忽略其他学科知识,将人性与人生问题抛之脑后,就会舍本逐末,迷失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人性也就无从谈起。生活应该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如果生活之中缺少美学,那么生活会犹如一口枯井,毫无价值可言。大学生作为推动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对人性与美学有自己的观点,懂得生存的意义。只有体会到生活的真谛,用擅于发现美的心态过好生活,才会敬畏生命,勇于发现,对于人生道路的不和谐之处有应对之策。

3.和谐发展

美学教育的各种内涵与真谛,能够启迪人生,指引人生方向,美学更加注重人的自身感受,不仅关心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同时对人的精神涵养提出更高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对美的发现应该建立在与社会充分接触的基础之上,要充分体验生活,进而树立远大志向。大学生只有对社会有充分了解,才能够了解真实世界。

大学生综合能力决定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水平,各专业技术的掌握与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生应该与大自然多多亲近,从课堂、图书馆等地方之外,从实践中领悟美与生活的真谛。若只是钻研课本知识,则如“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给后人的警示,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不够完善的,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美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与现实世界接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结语

大学美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美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加深自我认知,锻炼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促进其思想与个性独立;美学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崇高的精神世界,使其站得更高,欣赏更美好精彩风景;美学教育能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与现实世界“亲密接触”,用热情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世界之美,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何林军.庄子美学基本精神新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2]李中军.高校体育文化“美学”观念的创新与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23-125.

[3]李 芳.流行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3(10): 157.

[4]王旭婷.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2(9).

[5]黄春霞,梁 露.美学视野中网络新闻的视觉呈现[J].编辑之友, 2011(10).

[6]张 伟.美是向上的力量――浅谈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2(9).

[7]赵 东.论美学课程的审美教育理论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径――以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审美教育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4):9-11.

[8]刘晨洁.浅谈高校艺术理论教育的改革――从艺术美学课程谈起[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48.

[9]原晓苑.浅谈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美学教育的作用和方法[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1):41-42.

[10]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4.

[11]彭 聪.论艺术欣赏教学对高校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2(4):156-157.

[12]张欣然.浅谈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美学教育课[J].甘肃科技纵横,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