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影视和文学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两大主要媒介,二者在体现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精神存在方面,有着类似的使命。同时我们也看到,多数电影,尤其是优秀影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吸纳了文学的很多元素,因此文学与影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文学与影视制作的融合使文艺创作中分离出文学作品影视化和影视制作文学化两个创作方向。本文拟以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为主线,探讨文学作品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希望该研究对文学作品电影化的理论起到补充作用。
[关键词] 西方电影,文学,关系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文本思维的领域,电影是视听思维的阵地,二者看似互不相关,但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并且一直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也发现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影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那么,文学具有哪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首先,文学对影视的贡献之一在于它的故事性。众所周知,故事性是影视剧的核心。影视剧要用故事的艺术性、情节的严密性,生动鲜明地将故事要素以视听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而文学作品在叙事方面与影视创作有着相通之处。其次,文学对影视创作的贡献在于它为影视剧提供了人物素材。文学作品以或是虚构、或是真实刻画现实主义的人物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塑造,这与影视剧创作人物形象的诉求一致。影视剧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再有,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于影视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文学的语言由描写语言、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组成,影视创作通过镜头和画面来取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语言,但是生动并富有特色的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在影视制作中通常会被保留和利用。由此看来,电影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甚至一些影视评论者认为“电影是文学的”。
二、西方文学在影片制作中的体现
西方电影的文学源泉来自于西方文学。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以《圣经》为代表的古犹太文学,两者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全面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产生于公元前8~5世纪,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戏剧。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电影《木马屠城记》就是根据《伊利亚特》改编的反映古代特洛伊战争的经典之作。而取材于神话的悲剧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学的顶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更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电影《玛莲娜》中,一个西西里岛的青春期男孩讲述了一段美丽又残酷的初恋故事。真正优秀的电影总有着丰富的意蕴,不尽的解读空间,《玛莲娜》也不例外。在这个有着纯净风景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在一群活出了人类各种原罪的小镇居民中,沉淀着《圣经》带给电影作品的想象力。众所周知,《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圣经》的叙述与意象遍布欧洲文学艺术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圣经》,一部西方文学史要重新编撰。欧美各国几乎所有重要诗人、作家都与《圣经》中的观念和意象紧密相关。而《玛莲娜》的导演托纳托雷正是出自意大利这一有着深厚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因此,若在《圣经》的观照中来审视这部电影,用来自《圣经》中的原始意象解读这部电影的人物与叙述模式,能使这部名片的内涵得到更清晰的阐释。这一时期的戏剧除悲剧还有喜剧,最优秀的是阿里斯朵芬的《阿卡奈人》等。古罗马文学主要继承希腊文学而逐渐发展起来,在戏剧、史诗、小说、神话、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合称《新旧约全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一道形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两大源头。
5世纪,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入侵改变并重绘了欧洲的版图,也给西方文化和文学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他们的无知和野蛮一时间使欧洲的历史倒退了几百年。罗马帝国衰亡,欧洲历史进入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会在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文学成了正统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例如,美国电影《埃及艳后》,反映了“奥古斯都”时期的历史:恺撒与埃及艳后之间的浪漫爱情,恺撒的被刺,屋大维对埃及的征服。影片中埃及艳后极具民族特征的美艳、华贵与狮身人面像相映衬的宏大场面,使它成为一部世界经典之作。另外,一部《加勒比海盗》成功地反映出该时代诸多的骑士文学特征。作为电影中两位男主角之一的威廉•特纳因其社会身份的矛盾,在内心深处有成为骑士的愿望。通过威廉的行为分析,可以得知威廉具备骑士的多项特征。具体来说,威廉具备谦逊文雅、英勇正义、保护弱者等骑士应该具备的精神。同时,以这种精神作为指导,威廉的行为也符合骑士行为的准则。从威廉参与的战斗的特征来看,导演有意突出了“骑士比武”这一模式,而电影的主题也和骑士文学关于冒险和考验的主题一脉相承。综上可以发现《加勒比海盗》具有浓厚的骑士文学色彩。这一时期还有《神曲》《罗兰之歌》《贝奥武甫》《亚瑟王之死》《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代表作品。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开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先河。作为对中世纪黑暗的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的反抗、复兴古典主义、张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运动,于十五六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这一运动的到来标志着欧洲文学继古典文学之后的又一高峰,使西方文化经历了空前的变化。它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使长期被禁锢的人的与生俱来的品质和特性得到解放。解放人、解放思想、以人为中心是文艺复兴的主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巨匠众多,成就辉煌。意大利的文学三巨头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等最伟大的代表作家将这一运动推向了最高峰。银幕上的莎剧,光是无声电影时期就有近400部影片,电影进入有声时期后,也有近50部莎剧改编片。1955年美国在电视上播出劳伦斯•奥立弗主演的《理查三世》,一夜之间的观众,就超过了这出戏当年首次演出以来在英国剧院中看过它的观众的总和。据估计,这次观众达6 250万人之多。《罗密欧与朱丽叶》被19次搬上银幕。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三部《奥赛罗》的有声片,两部《哈姆莱特》(再加上一部由英国克里斯托费•普吕默主演的英国电视片),两部《李尔王》。第一部莎士比亚影片是1899年赫伯特•比尔博姆•特里爵士扮演约翰王签署《大》的一个简短记录,拍摄于伦敦堤岸上。1929年,玛丽•壁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在《驯悍记》中扮演凯瑟丽娜和彼特鲁乔,该片发行了无声和有声两种版本。从莎士比亚的全方位传播不难看出,处于不同的异质文学圈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人和群体的社会化,很难设想不需要经过文学传播来进行。
17世纪后期西方文学进入了新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兴起于法国并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伟大的剧作家莫里哀、拉辛;18世纪在英国声势浩大,出现了以蒲柏为首的古典主义派。古典主义继承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主义精神,在思想方面表现、阐述启蒙运动的影响。并与19世纪浪漫主义喊出了“打倒古典主义”的口号。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的刻板保守的唯理论以及各种思想束缚,在文学创作方面提倡作家情感的自由表达、丰富想象力的驰骋、个性主义、平等主义、回归大自然等。浪漫主义起源于德国,是德国狂飙运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发展的结果,然后迅速席卷欧洲其他各国,如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并于19世纪30年代进入美国。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是美国浪漫主义的阶段。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在诗歌领域,最伟大的诗人有德国的歌德,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美国的惠特曼,等等。小说、童话、散文也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创作体裁,如小仲马的《茶花女》,赞扬了美好纯真的爱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等级制度;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社会的官僚作风的倾向。根据这几部浪漫主义杰作改编的同名影片是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鲜明体现。
关键词:温克尔曼 艺术史观 古典意识
一、古典意识的建构与发展
(一)以“纯粹”为立足点
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德国仍旧处在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中:经济上,尽管整个欧洲大环境上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蓬勃的上升趋势,但德国仍没有统一的关税及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政治上,国家分散,领地繁多,多达三百多个领土严重阻碍着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宗教方面,如火如荼的宗教改革与势力强大的反宗教改革相互倾轧,矛盾重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启蒙运动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任务: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心理。再将视野拓展至整个欧洲,此时,随着庞贝古城的开掘,人们又对古希腊这样一个主体自由的时代产生浓厚兴趣,学术界又将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了对古希腊造型艺术的论争上,这无疑对当时迎合贵族上层趣味的“伪古典主义”巴洛克艺术产生冲击。由于现实世界并没有给当时的德国的文艺创作带来可供参考的经验,在于模仿中创立新路的过程中,德国艺术家们将目光转向对古典的追寻。温克尔曼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以《古代艺术史》作为他古典意识思想的集大成的著作,他用古典意识探寻古希腊的艺术遗存,用古希腊“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理想美,去弥补现实生活的自由的缺失。在《古代艺术史》中,他明确的谈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区别性,他认为,古希腊的艺术具有一种原生的典范性,而古罗马艺术则是派生的、是模仿的,因此,古希腊的造型艺术才不同于古罗马的派生出来的诗或文学,具有“纯粹”的美感。就是这种向古希腊艺术的“纯粹”性回归的过程,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心理奠定了基础。
温克尔曼提出的古典意识,既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那种缺乏系统理论而以实践为基础的古典回归,也不同于英法新古典主义的那种向王权靠拢的古典主义,德国的古典意识更为的纯粹,越过带有复制与模仿色彩的古罗马,直指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古希腊,目的性也更加明确:摆脱英法长久以来的文化影响与控制,走上独特的、带有德意志文化标签的本民族的文化建设上来。
首先,莱布尼茨以“单子论”学说,奠定了德国在文学与哲学学科上的理性主义的基调,对文学与艺术的研究也将理性主义作为判定的标准,温克尔曼的思想自然也深受莱布尼茨的影响,他认为,古希腊的造型艺术正是由于以理性为创造内核,才使得其造型艺术具有纯粹、高贵、静穆与节制等特点,才使得古希腊的艺术具有理想美的特征。其次,美学之父鲍姆加登正是在莱布尼茨“单子论”学说的基础之上将其理论哲学化、系统化,才第一次真正将美学学科独立的展示在大众面前。受鲍姆加登的影响,温克尔曼在对造型艺术的解读中重视感觉与表现,强调将个体美与理想美相结合,由此开创了以艺术风格的分期及解读作为研究的中心,以发展史、风格史带动整个艺术领域创作的研究。
二、古典意识的审美诉求:基于启蒙视角的艺术论争
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的一句“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开启了考察诗画关系的历史。于十六世纪发现的拉奥孔的雕像群堪称是古希腊雕刻艺术的杰作。在启蒙时代,温克尔曼开启了德国古典意识的研究先河,并发表了《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及《对〈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的解释》,在这两篇论文中,温克尔曼表示了他的关于诗画关系的看法。在对拉奥孔的解读中他认为,尽管拉奥孔被巨蟒缠住痛苦万分,可在雕像中并没有表现出拉奥孔的极端痛苦和强烈的感情,所展现出来的只是微微叹息的表情,就像大海表面偶有风浪,可在深海之处却是平静如水。如此,温克尔曼认为,古典艺术正是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为最高追求的理想之美,由于以节制、静穆为美,他提出能代表这种最高的美的,就是神,而自然存在着的人只能不断的接近这种美,而不可能达到神之美。此外,温克尔曼还将这种静穆之美赋予了道德的内涵,认为希腊诸神正是在以坚忍之态面对困难,面对痛苦仍保持心态的平和静穆,这即是人性的最高的完善,那些稍纵即逝的激情并不长久,而表现出这种感情的狂热的作品也是平庸的。温克尔曼将诗画理论更进一步的理论化,而莱辛则是在温克尔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探讨了美与真的联系。在他所发表的《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一文中,提出了不同于温克尔曼的“道德决定论”的“艺术决定论”。莱辛认为,尽管表现出英雄的软弱,可这并不影响英雄履行自己的职责,具有英雄般的行为,却也有普通人应该有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一个真正有人气的英雄。雕刻成的形象只是停留在了哀痛到达顶点时的一刻,而哀伤只会破坏美感。在莱辛看来,具有人同样的激情与喜怒哀乐才更有个性、更有创造力。这更代表了一种进步的观点――不以抽象的圣人标准将所有人物套上道德的外衣,而是更加注重个性与创造性、改革性,对个性化的特征更加包容,这更加是一种回归古典、回归希腊的精神。
在《古代艺术史》中,温克尔曼将古希腊的艺术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前古典期、古典时期、古典后期以及希腊化罗马期,与此相对应的产生出了四种风格:远古风格、崇高风格、优美风格、模仿风格。在对古希腊造型艺术的深入研究中形成了系统的风格理论。
第一阶段远古风格主要是指菲迪亚斯之前的艺术风格,对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古钱币形成,温克尔曼认为,这一时期在古希腊整个艺术史上持续的时间最长,且认为这一时期的风格刚毅有余但优美不够;第二阶段崇高风格是从菲迪亚斯至留西波斯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是古希腊艺术的鼎盛时期,风格从刚烈逐渐转向柔和,真正表现了古希腊“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特征。第三阶段是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在阿匹列斯到达繁荣,优美风格时期较前两个时期更令人感到愉悦。第四阶段是希腊化罗马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模仿为主,而艺术的衰落也由模仿开始,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模仿仍是以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为主,因此,这一时期仍旧保持着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温克尔曼用发展的眼光划分了古希腊的艺术风格分期,而这种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在赫尔德那里进一步的系统化。
受维柯思想的影响,赫尔德也将历史看做是由理性导向的、不断趋向完美人性的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诗的时代、散文的时代、哲学的时代逐渐演变。在《没落的审美趣味在不同民族那里繁荣的原因》这一著作中,赫尔德并不赞同温克尔曼将古希腊的艺术看做是人类艺术的最高峰,他更加客观的分析了各个阶段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成果。在对从古希腊至近代艺术成果的分析中,赫尔德得出,审美趣味的变化是由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正是具有了良好的审美趣味,才使得古希腊艺术开出美丽之花,而这样的审美趣味也会如植物一样经历成长到衰败的过程,也就是会出现希腊化罗马时期的模仿之风。赫尔德还认为,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是不可能会重新出现的,随着时代变化会出现新的审美趣味。其次,赫尔德认为,通过教育能够培养出天才,而天才则是新的审美趣味形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他用这样的理论,反对德国机械、僵化的一味模仿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种种教条陈规,将审美趣味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去考察,探讨艺术自生的发展过程,将艺术的历史观的方法传播开来,使得启蒙主义在德国有了更具民族化的发展,并由此开启了影响深远的狂飙突进运动。
三、古典意识的文化影响
青年时期的歌德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在那里接受了最新的启蒙思想,他以一种难得的热情,醉心于造型艺术特别是建筑的研究当中。不同于其他哲学家们的抽象的理论建构,歌德更加注重从对艺术的切身体验中获得结论。温克尔曼、莱辛等人开启德意志民族的独立之旅,歌德也同样肩负历史重任,企图用艺术与文化使德国走上民族独立发展之路,并与席勒一起将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推向高峰。歌德的整个艺术研究,是以“特征说”为基础。他认为,那种能显示出特征性的艺术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而特征则与个体的情感密切相关,由此丰富了温克尔曼的艺术理论。在《论德意志建筑》中,歌德关注的焦点转向以斯特拉斯堡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并阐释了自己独特的关于造型艺术的理论。歌德提出,巴赫的斯特拉斯堡教堂可称得上是伟大的天才的杰作,并在这篇著作中体现了歌德古典意识,他提出比例和谐的重要性,在建筑中表现出来的各部分的完美的比例,合乎古典主义的自然法则,歌德认为,依照美的比例建造的建筑能使人产生美感,而以斯特拉斯堡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完美的比例则体现出了最完美的真与美的关系。歌德以对哥特式建筑的赞美抨击了中世纪以来的日益僵化的艺术模式和萎靡迎合贵族的巴洛克艺术,目的则在于唤醒独立的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使德国冲破桎梏,走上民族发展的独立之路。
从温克尔曼开始,德国的古典美学就开启着反对巴洛克艺术的传统。同样受温克尔曼的影响,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深深打上了历史主义的烙印。他所提出的绝对精神具体化就产生了人类历史,而绝对精神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统一。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即理念,存在于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阶段,而由于艺术所表达的是理念的感性的一面,因此,艺术存在于绝对精神的最低一层。温克尔曼将历史发展与艺术变化相结合,将艺术看做一种有机的整体,将时间顺序与空间逻辑相结合,这无疑是温克尔曼的一大贡献,到了黑格尔这里,他同样继承了温克尔曼的分期方法。黑格尔根据在艺术内容中表现理念的不同方式,将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作为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象征型艺术中的理性尚在抽象阶段,仅仅是随意的表现出形象而理念与感性形象并未分离,这一类型的艺术多与建筑相对应;古典型艺术比象征型艺术更多的将理念与感性内容结合起来,多出现于雕刻艺术当中,古典型艺术将精神性的理念更多的融合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中,使自然的东西在这种形式中统一的理想化,从而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浪漫型艺术将古典型艺术的那种理念与精神的统一破坏,精神返回到内心生活,更加注重内在心灵的自由,外在的形式无法捕捉精神的丰富性与无限性,这种类型的艺术多体现在绘画和诗歌领域。黑格尔将美学进一步哲学化,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艺术之美就体现在了对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内在与外在、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过程,而美与艺术的本质就是感性形式与内在绝对精神的统一,黑格尔向我们展现了更为清晰的艺术史的演变轨迹。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资金资助“古典主义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回声――以叶芝、艾略特、奥登为中心”[项目号:YJSCX2016-044HLJU]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邵大箴译,温克尔曼.论古代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杨自伍译,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丁世中译,斯达尔夫人.德国的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童庆炳.文化与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通常情况下,文学史的叙述往往会面临相互纠结的三个层面的问题:作品研究、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文学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形成具有某种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广泛影响的文流。对此,人们一般可从4个层面来对某一文学思潮进行观察和界定:(1)往往凝结为哲学世界观的特定社会文化思潮(其核心是关于人的观念),此乃该文学思潮产生发展的深层文化逻辑(文学是人学)。(2)完整、独特的诗学系统,此乃该文学思潮的理论表达。(3)流派、社团的大量涌现,并往往以运动的形式推进文学的发展,此乃该文学思潮在作家生态层面的现象显现。(4)新的文本实验和技巧创新,乃该文学思潮推进文学创作发展的最终成果展示。在此,笔者主要从文化哲学与文学传统的角度,谈谈西方文学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中坚守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这两个关联性元素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文学是一种审美生命形态。文学史应该通过学科内外部关系的谐和,把握学科品格的核心特征。文学史教学必须讲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里既有文学自身的传统,也有文学赖以置身的文化传统。从概念到概念的历史叙述是无法回到当年的理论框架中去的,必须着眼于发现历史的相关性,并在既定的文学史与概念的反思中探索主体如何在叙述中回归历史或最大限度地切近历史。就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来说,如果不能抓住“人”或者“人文观念”这一红线或母题,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西方文化之精髓,也无法找到进入西方文学殿堂的钥匙。“人”之文化属性,彰显的乃是“人”之精神存在。人之精神自由的前提乃是精神独立,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起点在于发现自身的本质是灵魂。就西方文化而言,正是灵魂之于肉体的独立所生出的个人的精神自由,开启了人之无穷的猜测――实验,西方人才创造了辉煌的科学;开启了人之无限的想象――反叛,西方才创造了丰饶的艺术;开启了人之无尽的怀疑――思辨,西方才有了深刻的哲学;开启了人之无比的敬畏――虔诚,西方才有了博大的宗教。虽然生命哲学和现象学哲学兴起之后的当代西方文化自身内部发生了一些微妙调整,但总体来看,不同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式的一锅煮,西方文化强调灵与肉、个体与群体、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乃是西方古典文化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对立的双方既分立冲突,又互补共生,并最终统一于激越丰沛的生命意识与厚重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正是西方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展开的内在逻辑机制。
“认识你自己!”这是写在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名言。这一名言正好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不断探寻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执著的探寻精神,乃西方文化演变的深层动因。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蕴含着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内涵,从而形成了绵延不绝的人文传统。自文艺复兴始,西方文学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现象,形成了思潮流派更迭相继的独特发展模式,而贯穿这些思潮流派的恰恰是人性探索、灵魂拷问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传统[1]。
学术界向来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简称“两希)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然而,对这两大源头在文化内核上的异质互补特性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西方文学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对这两大传统在西方文学中如何延续与发展,更是缺乏深入阐释。尤其是对这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如何影响近代西方文学,并在西方文学中既对立又互补地得以延续,没有作深入的阐释。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其间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童年时期那的天真、浪漫的人性,蕴含着一种放纵原欲、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作为西方文学的另一源头,希伯来文学中虽无古希腊文学那样的对自然人性的与张扬,却有一种内敛式的人性追寻。它重视对人的精神、理性本质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蕴含着一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人本意识。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型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冲突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两希”文学对人性追寻的这种对立与互补,构成了西方文学人性探索的基本价值核心,也是西方文学贯穿始终的人文主题。
中世纪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直接地接纳了古希腊―罗马理性哲学精神的影响,体现了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与人文性的互补。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引导人放弃自我努力、放弃现实而追求超现实世界,这固然有重神而轻人,使人的主体性萎缩的一面,但这种文化与文学在抑制人的自然原欲的同时又把人提升到精神层面,这是人对自我理解的一种进步与升华,合乎人的理性之本质,因而也有其人文性。中世纪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的这种宗教人文传统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时期,这个时期“两希”传统在经过了冲撞与互补之后形成了新质人文传统。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主要是古希腊―罗马人文传统的“复兴”,呈“原欲+人智”形态;后期人文主义则吸纳了希伯来―基督教人文传统,呈“原欲+人智+上帝”的形态。可见,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并非古希腊―罗马传统的简单“复兴”,同时还有中世纪宗教人本传统的弘扬。因此,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在人文传统上并非断裂的而是延续与发展的。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对“古典”的崇尚侧重于古罗马文化与文学,汲取了其中的政治理性意识。这种“政治理性”投合了当时欧洲人的“王权崇拜”心理,它在科学精神催化下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加深了人对宗教宇宙观与世界观的怀疑。古典主义文学中的“政治理性”体现了这一时期人对“人间上帝”的追寻,也体现了“两希”传统的新形态。
18世纪启蒙文学借助“自然原则”张扬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本传统和近代科学理性,同时又从道德意识的角度使宗教理念世俗化,使古希腊―罗马式的人本意识在希伯来―基督教人本意识的牵引下向着道德理想的方向提升,从而形成了基本稳定的“两希”人文传统的现代构架:既张扬自我,重视个体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又寻求道德律令对自我的约束,寻求理性与原欲、灵与肉、个体生命的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之间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近代“人道主义”范畴。这说明,“人道主义”乃“两希”文化传统融合之产物,其中蕴含着古希腊―罗马世俗人本意识,也蕴含着希伯来―基督教宗教人本意识。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属于近代范畴,但已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人的自由生命的热切向往,“回归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观念与生命意志之寄托。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意识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理性束缚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的人性意蕴与人文传统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充溢着被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识。同时,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带有非理性色彩。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细致地展示物化社会人的生存现实,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人总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们犹如处在物质世界的“炼狱”之中,在经受心灵的磨难之后,有的向“天堂”飞升,有的则向“地狱”沉落,人性处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在这些“人”身上,既有强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识,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又始终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规律,灵魂深处蕴积着灵与肉、善与恶的冲突而生的心理张力。
在自然主义文学中,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被用来解释人的私欲、“恶”以及永恒的破坏力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学中那高贵的“人”的形象,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母题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极端,蕴含着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表现出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和人文传统上的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值得重视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许多作家又热衷于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与“上帝”,表现出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观念的又一新趋向。这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高意义上的回归[2]。
历史是断裂的碎片还是绵延的河流?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涉到“文学史观”乃至是一般历史观的科学与否。不用说,国内学界在文学史乃至是一般历史的撰写中,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反科学倾向,在西方文学史教学和教材编写中也不例外,一味强调“斗争”而看不到“扬弃”,延续的历史就被描述为碎裂的断片:20世纪现代主义与19世纪现实主义是断裂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断裂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断裂的,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是断裂的,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是断裂的,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是断裂的。这样的理解脱离与割裂了西方文学史发展的传统,也就远离了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握住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深度关联的本原性元素。其实,西方文学因其潜在之人文传统的延续性及其与思潮流派的深度关联性,它的发展史便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而不是被时间、时代割裂的碎片。因此,从人文传统和思潮流派的更迭演变入手解说与阐释西方文学,深度把西方文学发展的“红线”与“基脉”,就切中了西方文学的精神实质,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有了学理的前提与根基,而这恰恰是我们所缺乏或做得不够深入的[3]。
参考文献:
[1] 蒋承勇主编. 外国文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关键词:巴洛克艺术 文艺复兴 巴洛克文学
1、巴洛克的背景
十七世纪的欧洲可以被归结为三个词:动荡,怀疑,探索。政治,宗教,道德以及经济利益的冲突使得欧洲的政治平衡倾倒于天主教,封建贵族以及中产阶级。这些冲突不可避免的会影响那个时代的文学和艺术,巴洛克的艺术特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1)十七世纪也被称为理性的时代。经过笛卡尔,莱布尼茨,帕斯卡尔等伟大哲学家的构建,形成了一种理性的哲学思想。笛卡尔认为所有物体或是他们形式的变化都依赖于运动;宇宙中不存在静止的物体。
帕斯卡尔反对笛卡尔,但他却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运动观。他认为我们的本性依赖于运动,完全的静止就等于死亡。他把人类比喻会思考的芦苇,人类的神圣之处就在于思考。而热衷于运动的巴洛克风格正是这种哲学思想的外在表现。
2)十七世纪是欧洲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对宇宙结构的探索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一系列的科学和技术发明应运而生。这些发明的出现证明了整个宇宙,从外太空到人体自身甚至于构成物质的原子都处于运动和不断变化的状态。
3)宗教的影响在十七世纪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为了抗衡新教,天主教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加大投入。例如,加大对奢华繁缛装饰物品的使用。教会抛弃了中世纪阴暗的风格而追求巴洛克的艺术形式。这使得拥有巴洛克风格教堂成为了剧院及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似的人们能够享受到来世的快乐及天堂的幸福。
宗教改革及引发的战争是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中,人们内心开始感到不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都深感人生如过眼云烟,这也就使得享乐主义盛行。文艺复兴中人的解放导致人欲望的扩大使得人文主义世俗化。享乐主义和的加强看似矛盾,但实则在混乱社会人们精神的不同反应。
4)连年的天灾,战争以及信仰的分化是十七世纪欧洲的显著特征。宗教战争的进一步激化导致了从1618-1648年的国际性战争。而连年的战争又使许多国家陷入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中。专制主义在十七世纪得到加强,而艺术也成为了专制主义的宣传工具。为了宣传贵族的神圣,威严,辉煌壮观,庄严宏大成了艺术地追求形式,巴洛克夸张的表现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总之,巴洛克时代是一个宗教与非宗教,信仰与科学空存的时代。巴洛克艺术不仅是宗教改革的产物也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产物。
2、“巴洛克”的起源
十六世纪末到是十八世纪,出现了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建筑风格不再尊崇庄严肃穆,而是更倾向于使用波动的曲线,复杂的几何图形来营造一种动态感;绘画上,画家们偏向于不对称的结构及惊人的画面来制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也采用人造光线来表现空间的立体感,深度感及层次感;雕塑上,优美的想象取代了静态的姿势;音乐方面,人们更多的追求动感的旋律;而在文学方面,夸张,怪异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巴洛克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barooco”,意思是荒谬的;也有说它来于西班牙一词“barroec”,意思是一个小石头或是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或说来自葡萄牙语的“barroc”,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起初,它是一个贬义的词,指不完整,丑陋甚至怪异,但是也有其新奇的一面。钱钟书在文章” Tong Gan”.把它译为“jue(奇崛)”
总之,巴洛克文学是对推崇积极精神及平淡,和谐审美价值的文艺复兴的反叛。它表现了一种消极的,运动的及怪异的审美风格。
3、巴洛克文学
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包括多种类别,有音乐,绘画,建筑等。巴洛克风格在文学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巴洛克文学是介于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重要文学思潮。矫揉造作的语言,怪异夸张的文学技巧以及复杂的形式是它的主要特征。
它是多元认知风格与价值标准的矛盾复杂体。也就是说,它有文艺复兴的因素,但同时,它也反叛文艺复兴中的理想主义及对古代文化推崇;它有现实主义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也具有虚无主义的厌世情绪。
巴洛克文学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陈规,强调文学形式的改变。作家们偏爱感性表达及对奇喻,夸张,比喻的运用。警句主义,贡戈拉主义以及玄学派诗歌都是它的表现形式。宗教主题依旧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生如梦是它的主题,现实主义的手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作家们的关注。
3.1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1) 修辞手段的运用
在巴洛克文学中, 反讽、反语、对比、双关、词语误用、矛盾修饰等修辞手段的广泛运用,更彰显了其特有的语言魅力。但恩的玄学诗就是善用奇论、悖论、反讽等修辞手段奇喻的运用,在约翰邓恩的 《分别 莫忧伤》中,就运用了奇喻。
…
即便我俩的灵魂不是一体,
也会像圆规的两脚那样若即若离;
你的灵魂,那只固定的脚,
看似不动,实则会随另一只而移。
尽管它稳坐中央镇守,
但是倘使另一只真要去远游,
也会斜着身凝神倾听,
待君归来时,才又直身相候。
你对我正是这般,我定要
倾身围着你转,就像另外那只脚,
你的坚定成就了我的圆满
使我抵达终点时又重回起点报到
用奇喻在两个明显不同的事物或情境之间做出非常机敏巧妙或极富想象力的对比,或在毫不相干的事物间找到共性。诗人就把爱人比作一副圆规。虽使诗歌变得怪异,但是同时却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2) 细致夸张的描写
巴洛克文学强调的是对事物细致的描写。这种手法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巴洛克意象。
在《痴儿西木传》的第八章中, 作者就用了这种细致,夸张的手法。作者借教士之口将西方古代奇人异事娓娓道来, 涉及到了一大批国王、诗人、隐士、奴隶主; 故事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 充满想象力。
3)对形式美感的追求
不论是德国小说的华丽,生动多彩;还是英国玄学诗歌的巧妙,智慧;抑或是法国小说的精美的场景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它们都彰显出巴洛克文学对形式美的追求
虽然巴洛克文学不仅只属于贵族阶层,但刻意追求形式审美感的法国的贵族沙龙文学确是其典型的代表。
然而对于当时的法国贵族来说,这还不足以彰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需要更多形式上的东西来显示他们的高贵。在这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系列上层社会的规范,其中包括穿衣,语言,礼仪等。例如,许多贵族妇女喜爱蕾丝裙;男人们喜爱有着夸张羽毛装饰的帽子。他们说隐晦的话语,盲目追求优雅,独特。
魏特教授研究认为《痴儿西木传》的作者必定有渊博的知识,因为其小说的结构遵循了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可以说是遵循自然而追求了形式上的美感。从而说明了巴洛克文学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注重作品的形式, 最大限度地获得外在、感官上的震撼效果。
4.巴洛克文学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sm
巴洛克风格和审美的追求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和艺术中有有所表现。
作为现代主义主要文学类型,表现主义跟随了巴洛克风格的步伐。同巴洛克一样,表现主义追求变化,动态。巴洛克文学中的流浪汉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托马斯的《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运用了巴洛克是的虚实风格及美学技巧。在卡发卡的《变形记》中,他对诡异的偏爱也彰显了巴洛克的风格。
在一定程度上,巴洛克文学可以被认为是在现代主义之前的最有价值的一次尝试,虽然它没有现代主义那样影响深远,但是它可以说为现代主义的到来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结论
巴洛克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术语,它是介于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文学思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涉及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及建筑等方面。
巴洛克不能根据其原始的意思―不规则 ,怪异来定义。在意思上,也不能仅仅被看作为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历史断代。作为一个特殊的现象,巴洛克艺术正被人们所研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推动艺术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
Reference
[1]约翰但恩: 《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 傅浩译,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年.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2.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是
A.《理想国》 B.《会饮篇》
C.《诗艺》 D.《歌集》
3.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16世纪西班牙最的流浪汉小说是
A.《羊泉村》 B.《小癞子》
C.《巨人传》 D.《堂吉诃德》
5.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大学才子派”的是
A.约翰·李利 B.马洛
C.罗伯特·格林 D.托马斯·莫尔
6.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是
A.“冰山原则” B.“人物再现法”
C.“三一律” D.“心灵辩证法”
7.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塑造的伪善者形象是
A.答丢夫 B.阿巴贡
C.史嘉本 D.奥尔贡
8.法国启蒙文学中成就的作家是
A.伏尔泰 B.卢梭
C.拉封丹 D.狄德罗
9.《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是
A.德国作家 B.法国作家
C.美国作家 D.英国作家
10.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是
A.骚塞 B.柯勒律治
C.司各特 D.华兹华斯
11.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是
A.《高龙巴》 B.《卡门》
C.《萨朗波》 D.《情感教育》
12.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作者是
A.冈察洛夫 B.奥斯特洛夫斯基
C.涅克拉索夫 D.车尔尼雪夫斯基
13.斯丹达尔的第一部小说是
A.《红与黑》 B.《巴马修道院》
C.《阿尔芒斯》 D.《意大利遗事》
14.《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
A.伦敦和巴黎 B.伦敦和柏林
C.伦敦和罗马 D.伦敦和雅典
15.被称为“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是
A.左拉 B.莫泊桑
C.都德 D.福楼拜
16.苏联文学“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是
A.法捷耶夫 B.肖洛霍夫
C.邦达列夫 D.阿·托尔斯泰
17.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代表作是
A.《嘉莉妹妹》 B.《永别了,武器》
C.《珍妮姑娘》 D.《美国的悲剧》
18.高尔基早期创作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是
A.《切尔卡什》 B.《小市民》
C.《海燕之歌》 D.《伊则吉尔老婆子》
19.后期象征主义名作《海滨墓园》的作者是
A.叶芝 B.布勒东
C.庞德 D.瓦莱里
20.美国意识流小说家福克纳的代表作是
A.《尤利西斯》 B.《追忆逝水年华》
C.《喧哗与骚动》 D.《押沙龙,押沙龙!》
21.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
A.“历史传说” B.“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传说故事”
C.罗摩和悉多的故事 D.罗摩漫游的故事
22.印度古代文学被称为“宫廷九宝”之一的作家是
A.沙恭达罗 B.优哩婆湿
C.迦梨陀娑 D.豆扇陀
23.《万叶集》中的名篇《贫穷问答歌》的作者是
A.山上忆良 B.近松门左卫门
C.松尾芭蕉 D.井原西鹤
24.《一千零一夜》的重要艺术特点是
A.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 B.学习英国的讽刺艺术
C.框架式结构全书的方法 D.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
25.希伯来文学中最早出现的独立成篇的小说是
A.《申命记》 B.《约伯记》
C.《路得记》 D.《以斯帖记》
26.中古波斯作家萨迪的代表作《蔷薇园》是
A.诗集 B.散文集
C.歌集 D.故事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7.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有
A.宣扬人性,反对神性神权 B.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C.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理智对感情的胜利
E.主张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28.17世纪欧洲文学主要包括
A.教会文学 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骑士文学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E.巴洛克文学
29.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
A.自强不息 B.积极进取
C.勇于探索 D.怀疑一切
E.否定一切
30.下列属于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的有
A.克洛德·西蒙 B.贝克特
C.罗伯一格里耶 D.尤奈斯库
E.加西亚·马尔克斯
31.左拉描写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有
A.《小酒店》 B.《萌芽》
C.《娜娜》 D.《崩溃》
E.《金钱》
32.集中反映川端康成创作美学特征的作品有
A.《浮云》 B.《雪国》
C.《千只鹤》 D.《古都》
E.《舞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3.市民文学
34.唯美主义
35.“复调小说”
36.新小说派
37.《雅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39.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40.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鉴赏者通过运用视觉观察感知,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体验、判断的欣赏过程,能够使鉴赏者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的美术鉴赏活动,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衡量学生的素质、修养,离不开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作为审美艺术的美术鉴赏教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起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作用。然而,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教学思想陈旧,而且缺乏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艺术作品表现的精神和生命力,从而得不到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阶段需要实施美术鉴赏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
一、关于美术鉴赏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堂,主要以鉴赏为主。美术鉴赏课不仅要求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有一般的欣赏,还要培养学生有能力对美术作品做出判断,包括作品的艺术成就、美学价值、内在涵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知识,美术课不能与其他学科分裂开来,需要很多学科的知识养料才能真正的理解美术作品,比如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地理常识等。要有对艺术以及美学的见解,还要熟悉社会背景、人文风俗等。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一)教师主导型
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法应该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审美心理和能力,要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提供更多的图片、影音和实物,加强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等。这样才能突破教师的“一言堂”式的美术鉴赏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以新古典主义派画家大卫的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为例。
我们要运用到多媒体,上课前要准备好包括文字的、图片的和相关影音的资料,做好课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这幅作品,用语言讲述作品的背景。
这幅作品创作于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大卫选取了一件震撼人心的古罗马的传说作为创作主体。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弟中却有婚姻关系。画面中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
此处以教师的语言讲授为主,在讲解完作品的背景后,我就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于英雄主义情结的理解,学生们被作品背景深深吸引,也对画面中人物的命运唏嘘不止,学生的对于这种战争更多的注入了人文主义情结。这样开头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画面的特征。
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这样便能够使学生对于新古典主义绘画具备了基本的认识。
深入分析作品:作者用明暗及其所形成的渐变关系来处理点、线、面以塑造形体,使之在空间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体量感。明暗的渐变使形体产生了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立体感。再次观看作品,同时播放激昂、凝重的角斗士背景音乐。
此作品的鉴赏,运用了多媒体图片和音乐的穿插教学,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的真谛和真实的情感。此鉴赏以教师为主导,加入了互动环节,也很好的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师生互动型
互动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真正有勇气把美术鉴赏活动看成是自己参与的主动性活动而非对老师观点和技术模仿的被动性活动。进而真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此方法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鉴赏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判断能力的条件下方可运用。
同样以新古典主义流派的代表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为例,事先准备好此画的高清图片,设置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和学生共同讨论。比如:马拉是谁?作品表现了什么?个人怎么理解这幅作品?怎样去鉴赏这幅作品?等等。我们通过这么多问题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鉴赏,传递知识。
(三)学生自主型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具有主体个性的人,教育教学影响只是在得到学生主体意识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独立性、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包括游戏法、探索法、观察法和纠错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重要的不是学生外表的活跃,而是学习强度和效率的提高,是学生独立、能动、富有创造性地解决”美术鉴赏课题。
以本课为例,在鉴赏并讨论了两幅代表作品之后,请学生自己总结新古典主义作品特点,以此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然后,我又选取了大卫的另外两幅作品,请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加以分析。并引入新内容,展示一幅浪漫主义绘画,请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关键词 《拉奥孔》 莱辛 启蒙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莱辛以批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直至温克尔曼的观点,打破在此之前“诗画同质”的传统,诗画相区别的观点为西方文艺界广泛接受。书中,莱辛流露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对于古典主义的反叛,表达对于建立本民族文学的愿望。
1民族文学
民族启蒙思想是莱辛启蒙思想的核心部分。十八世纪法国文化大规模入侵德国,此时德国的民族意识还未觉醒,民族文化没有形成。莱辛深切地认识到建立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性,要求摆脱法国古新典主义对德国文学的影响。《拉奥孔》就对于“单纯的高贵和静穆的伟大”这一古典主义倾向直接提出反驳。
虽然来自同一神话,拉奥孔在史诗《伊尼特》中痛苦嚎叫,在雕像中却不哀号。温克尔曼认为“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优异的特征一般在于无论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它们都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莱辛认为画中的拉奥孔不哀号不是主动自觉地表现这种“静穆”,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因为画的独特的形式的限制所以不能表现哀号,因为哀号会产生“丑”,这会破坏了艺术品的美感。虽然绘画的题材无限宽广,但是在莱辛看来只限于美,寻常和较低级的美都不能入画。画及其代表的造形艺术所要表达的就是美,美是画的最高规范,诗却因为阅读过程的冲淡作用而可以不回避丑,这也是画所不能模仿诗的地方。
莱辛在书中选取的例子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很少有寓意画和历史画。他认为这些作品混淆了诗画的界限,偏离了画发挥影响的途径,更是因为“这类画是与封建宫廷的人生理想和文艺趣味分不开的” 。在论述自由创造和宗教用途的雕刻之间的差别时,他指出“一切带有明显的宗教祭奠痕迹的作品都不配称为“艺术作品”,宗教的要求束缚了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表现,阻碍了艺术的发展。
2人本主义倾向
《拉奥孔》作为一部文艺批评的著作,却冲充满了激情和论战的斗志,具有强烈的莱辛的个人色彩,也使整本书具有了人本主义倾向。
莱辛在探讨诗画异质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借助了想象的作用,强调欣赏者发挥想象才能使作品完整,诗人表现空间物体时,也需要想像的帮助。就如荷马描绘阿喀琉斯的盾,虽然是展现空间并列的组成部分,但是荷马在每一句诗中都加入“他在那里制造出”,“他在那里雕成”,“他在那里摆下”,使得盾的再现过程变成一个制作过程。如果缺少想象,这个制作的过程也不能形成,诗人想要描绘的空间并列部分也无法更好地展现。在莱辛看来,完成艺术的欣赏需要人本身丰富的想象力,不被束缚,自由发散。
莱辛在《拉奥孔》还提出了“有人气的英雄”的观点。他认为浮夸不能激起英雄气概,哀怨也不会使人软弱,赞扬人类的感情,英雄也具有普通人的感情的,“只是比普通人具有更高尚的品质,是一个有血有肉生活在现实中的优秀人物。”他批评温克尔曼“单纯的高贵和静穆的伟大”,认为“哀号”是身体最自然的表情,“确实是和伟大的心灵可以相容的,那么,要表现出这种伟大心灵的要求就不能成为艺术家在雕刻中不肯摹仿这种哀号的理由”,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天性,追求人的个性解放,肯定人的现实生活,英雄也要显示出“人气”。
3理性精神
西摩尼德斯认为“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莱辛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大胆地否定,“发现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诗和画在模仿的对象和方式上各自有自己的范围和特殊的规律。诗歌和绘画在媒介、题材、感受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相互借鉴,对于诗中关于美的暗示可以在符合画的原则的情况下被绘画采用,但是对于比喻这类手法产生的效果,画很难借鉴。他对于陈旧、错误的观点的批判是尖锐的,因而整部作品具有很强的论战性。莱辛创作《拉奥孔》的目的就是“反对这种错误的趣味和这些没有根据的论断”。
但是,莱辛在论述诗画异质的同时,也看到了诗画相互影响的一面。“诗人关于特殊的物体美的暗示才被古代艺术家们辛勤地利用过”,艺术家们也要“从诗人荷马的精神中吸取营养”,认为“只有在这一个类似的特点上它们才是协调一致的”。
莱辛在有关拉奥孔雕像群年代的论述中,引用温克尔曼提供的资料,否定想温克尔曼所说的那样古老的年代,一步步仔细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现实出了文艺理论家的科学态度。
别林斯基在谈到德国文学的诞生时说到:“德国文学的革命不是从一个伟人的诗人开始,而是从一位聪明而又有魄力的批评家――莱辛来完成。”莱辛在《拉奥孔》中表显现出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民族文学的要求,投身到市民戏剧的创作,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他强烈地批判将身和科学理性精神,指引明德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德国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莱辛著.拉奥孔[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某种程度上,“叙事性”的提出以及对纯音乐作品中“身份”的关注,对于长期以“形式自居”进而上升为为“绝对音乐”的器乐音乐来说或者相对于西方音乐文化传统来讲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当然这也是此文章整体架构的关键和亮点之处。不难发现,文章标题已经隐含着某种倾向性,这与西方传统过分关注和分析纯音乐形式的方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文章题目提示我们音乐不只是形式,它同是社会文化里的一种独特符号,具有社会与伦理的属性。“叙事性”和“身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叙事文”的架构形式――事件和人物的相互穿插。以下是笔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解读:
“叙事”属于文学范畴领域。对“叙事性”的理解可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可以将其视为“言语”或“话语”的表达方式,叙述某个事件;亦可将其视为一种解释或分析,用以理解某种事物。或理解为通过一些新的视角和新的探索,能为多方面的理解、分析音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弗雷德・伊弗莱特・莫斯在《古典器乐与叙事》一文中指出:“有些音乐学家已经认识到,应将探索非标题性器乐作品和叙事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它为解决关于意义的理论难题和批评的实践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①不难发现,这较形式主义的理论分析方法更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也正因此人文学科的丰富性和精神意义方可得以体现。麦克拉瑞即是认识到“音乐”与“叙事”之间的某种联系,将纯音乐与话语、解释、分析、和理解架构在一起,旨在对传统西方古典音乐概念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的阐释。以探索音乐的意义而非形式为目的,对传统西方古典器乐音乐进行新的解读与评论。
麦克拉瑞对“纯音乐”的解读主要基于音乐学领域的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叙事学、解释学领域的理论和观点,详细分析了“纯音乐”中“调性”的运用与“奏鸣曲式”的构成问题。因此,本篇文章是“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作者将“纯音乐”作为一种文本看待,并尝试分析文本之中的隐喻和被隐喻的角色。麦克拉瑞从历史音乐学的角度对古典器乐音乐中“调性”与“奏鸣曲式”的形成作了历史脉络的梳理与解读,指出其形式背后深刻的文化与历史寓意。在对“纯音乐”的历史追溯中,作者指出,纯音乐的产生与德国浪漫主义的兴起挂钩。作为专业术语的使用源于瓦格纳和爱德华・汉斯立克对有无文字的音乐作品的辩论。作者指出隐含在早期浪漫派器乐作品中的“主观超念”和“神秘倾向”与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民族主义情节和政治寓意。之后纯音乐的发展在神秘和民族主义的观念之上逐渐演变为“客观主义”,即“唯形式”的观念――由纯粹的构造形成,不受语言文字、故事情节甚至的感情的污染。用以表明这是西方“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并为此总结了一套形式主义的理论分析方法,不容对其作除形式结构以外的任何评价与阐释。基于此点,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即便无文字的音乐中也充满着社会指称符号,这从古典器乐中有规则可循的定式中就可发现。正如作者所阐述的:“因为纯音乐像19世纪的其他文化产品一样,表现的是同样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信仰和社会矛盾。”作者认识到“纯音乐”中“调性”与“曲式”范式的形成于深刻的社会语境中,依赖于强大的感情符号。因此,作者将纯音乐中“主调”与“他调”的关系,奏鸣曲式中“主题”与“副主题”的关系解读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男性和女性的化身,与当时社会存在的性别问题、女权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或许也是作者为何选择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曲》作为分析的缘由。勃拉姆斯作为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捍卫者,坚守者古典器乐音乐的叙事范式并进一步深化贝多芬作品中采用的“突出自我表现”的特征。由于作品中主要角色的个人意识突出,勃拉姆斯处于传统创作范式和个性主张的尴尬与挣扎之中。就像作者阐述的那样:“勃拉姆斯不仅继承了一种模仿古典的叙事模式的愿望,而且同时继承了对这个模式带来的限制不太信任的态度。”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勃拉姆斯作为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其创作的作品可能会存有差异性,包括对作品角色的设定、对情感语汇的选择和对作品的整体架构等都与传统古典主义的叙事范式存在着联系又夹杂着不同。麦克拉瑞认识到了这种差异,详细分析了《第三交响曲》中的“调性”与“曲式”的架构,并将其解读为是对社会秩序、性别问题、女权主义的体现。来看一下作者对《第三交响曲》中调性的解读:
在呈示部的第一部分,勃拉姆斯奇特的动机乐句并没有遵循调性句法结构的二元对立,相反,这个乐句试图开拓自己的道路。它在主题下面就像一根根“万能工匠”游戏的积木棒或者一连串DNA链条那样,头尾相接的复制自己,结构形成了一系列和弦,似乎在遥远的关系大小调之间任意游荡,彻底摆脱了当时很普遍的调性句法结构,也正是由于这些架构给音乐作品披上了某种所谓理性的外衣。
从麦克拉瑞的解读中不难发现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中调性句法结构的建构与传统古典器乐的叙事范式之间存在的差异。《第三交响曲》中“他调”及“动机乐句”更具灵活度和自由意识,对主调与主题乐句的归属感、服从感下降。主调与主题乐句的主导势力减弱,古典器乐中象征着“男性主题”与“女性主题”的坚决对立感被弱化。结尾部分并未结束在主调F大调上即是一种体现。麦克拉瑞将这种“差异”解读为是对社会等级变化与女性主义问题的隐喻。作者认为古典纯音乐叙事的定式严格遵从着西方叙事文学中普遍的情节模式,此模式深植于西方社会文化传统,并逐渐成为纯音乐创作的“标准”模式。
麦克拉瑞的文章属于“音乐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音乐学”领域的“女性主义”音乐学研究。作者从传统的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思考、重构了西方普遍认同的“音乐”的概念。这是新的学术环境下,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有意义的对话;音乐学者与作品的融合。对音乐作品进行价值与意义上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除音乐形式分析之外更多的理解语境。
本文麦克拉瑞对“纯音乐”的分析、阐释无论是基于个人审美经验或是旨在做出解释学层面的论断或评论,都为我们理解、分析音乐作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积累了新的经验。这种带有个性色彩的判断和评论对于整个西方音乐文化来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麦克拉瑞对“纯音乐”意义的解读、读者对麦克拉瑞文章的分析构成了双层面的理解与阐释方式,有助于我们在音乐学分析的层面上对音乐、音乐文化作不断地反思。正如,刘经树在《前理解、游戏、音乐的理解――埃格布雷希特的音乐分析解释学》一文中阐述的那样:“分析是把音乐的意义以及在这种意义里显示的内容,在音乐自身里证明。” 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音乐学”学科理论的升华。
注释:
①(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主编、申丹 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参考文献:
[1][美] 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主编、申丹 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2][美]提摩西・赖斯.音乐的属性[J].中国音乐(季刊).2014-1
[3]刘经树.前理解、游戏、音乐的理解――埃格布雷希特的音乐分析解释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
[4]申丹.《经典叙事学究竟是否已经过时?》[J].《外国文学评论》2003.2
关键词: 《拉奥孔》 美学思想 美丑
哥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Lessing Gotthold Ephraim,1729―1781),被认为是德国思想史上一个深刻复杂的人物。他被西方世界一度认为是启蒙理性信条“自由、平等、博爱”的捍卫者;在我们这样的意识形态语境中,他又被称作“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思想斗士,恩格斯称其为“我们的莱辛”;然而,在现代性批判如火如荼的今天,他又因其部分宗教神学思想而被解读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拉奥孔》是莱辛的代表作之一,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莱辛的美学思想理论基础和原则。
17―18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启蒙运动中。1687年,法国诗人佩罗(Charles Perrault)在其作品《路易十四的时代》中断言今人并不比古希腊罗马的作家逊色,并由此在欧洲文学理论界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古今之争”,其核心问题直指诗歌。在德国,则表现为高特学特派的新古典主义与瑞士派浪漫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为波特默和布莱丁格)的论争。鲍桑葵在其《美学史》中说:“据说,《拉奥孔》主要就是针对瑞士派而发的,正像《汉堡剧评》主要是正对高特雪特、高乃依和伏尔泰所发的一样。”莱辛的《拉奥孔》将枪口指向了瑞士派。
《拉奥孔》又名《论画与诗的界限》,是一部“审美教育的工具书”。莱辛在《拉奥孔》中,对诗与造型艺术的分析立足于反对传统的诗画一致论,建立自己的诗画异质论的观点,他同意温克尔曼的关于希腊造型艺术的前提,即古希腊造型艺术基本的最高的规律是美的形式和谐的结构,但他反对温克尔曼关于艺术美理论中的所谓“静穆”,即反对从道德的角度去解释古希腊造型艺术是所谓的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这一法则。为此,莱辛在书中通过对古希腊史诗中的拉奥孔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解读,来阐述自己的美学思想。莱辛赞同“诗画异理论”, 据说,早在公元前一世纪迪昂就指出:诗的领域比绘画要广阔得多。莱辛从诗与画各自媒介的性质中推出两者的区别。在这样做时,莱辛无疑成了近代美学真正道路的开拓者。
鲍桑葵给予莱辛很高的评价:“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指出,不仅从他的成绩来看,而且从他的风格和方法来看,他都比前人进了一步。的确,有人说他是一个富于理解力的人――从唯心主义的哲学赋予理解力一词的技术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说,他是一个充满尖锐对比的人。这类对比的对立面是不能彼此解释的,只能当做是终极的对立面。不过,首先,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现在所谈的是美学的资料,而关于明确的经验性的对立面的清楚叙述,在一批资料中并没有什么不好。其次,理解力和理性的真正区别当然是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种类上的区别。我们不断地指出过,这种对比是加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头上的,尝试把事情归结为原则,这在什么时候都是调和和统一的开始,而这种种尝试确实莱辛的特色。因此,他的风格表现了富于理解力的人的最好的才华。”
莱辛在其作品《拉奥孔》中阐述了自己对于美与丑的定义。
美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困扰着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大思想家。莱辛对此并没有作直接、正面的回答,而是在《拉奥孔》的前言中描述了三种人,一种是艺术爱好者,第二种是哲学家,第三种则是艺术批评家。从其中哲学家的观点,我们会看到莱辛自己的一些思考: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的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美可以激起人的,而问题是这的源泉在哪里?其次,美的概念之所以会产生,在于客观上存在着“具有一些普遍规律”的“有形体的对象”。再次,美的事物,是美德普遍规律分别运用到事物的形状或行为和思想的结果。
由于莱辛坚持美的概念产生于客观对象之中,作为物体美也产生于客观对象中。他说:“我关于一般物体对象所说的话,如果应用到美的物体对象上去,就更有效。物体美源于杂多部分的和谐效果,而这些部分是可以一眼就看遍的。”物体美源于杂多部分的和谐效果,这是古希腊以来古典主义的传统看法。“寓杂多于统一”,就见出形体美。形体丑则是“不完美”,只是杂多,没有统一,没有和谐。
接着莱辛讲到人的美丑,认为最高的物体美就是人体,就是有充分发展的自由人的形体美。因此造型艺术并不是去追求“寓意”,不是去表现冷冰冰的抽象的美的理念,而是去再现物质世界的美,去“模仿美的物体”。他反对温克尔曼对“拉奥孔”雕像所作的解释,认为英雄不是超人,仍然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时会因极端痛苦而哀痛号叫,情感冲动这都无损于英雄的伟大,也并不违背艺术理想。也就是说,要让情感自然地流露,而不是矫情造作。
莱辛同样对与美相关的丑作了探讨和研究,他认为美与丑的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于美,每人都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理想,这和最高的真正理想多少有些距离。诗人要从这种理想中所提出的一些个别特征也是如此,它们不可能对一切读者都产生同样效果,而他却要对一切读者一起同样的概念。所以他能让每个人的想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而满足于让人从效果上去判断主要原因的威力。
关于丑的概念,人们却比较一致。通过分解丑的组成部分,丑所赢得的却多于它所丧失的。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在莱辛看来,丑的概念可以从对象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和谐、不完美、不完善而直接被人一眼看出。相对来说,丑的概念要比美的概念简单、直观多了。相对于形体美的形体丑,莱辛认为:“看起来不顺眼,违反物品们对秩序与和谐的爱好,所以不管我们看到这种丑时它所属的对象是否实在,它都会引起厌恶。”美感的愉悦和丑感的厌恶,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另外,莱辛也对丑的心理效果作了分析。他认为,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利用丑作为一种组成因素,去产生和加强某种混合的情感”,“这种混合的情感就是可笑性和可饰性所伴随的情感”。丑以它的不完善来对比、反衬作为完善的美,可以造成可笑性的混合情感。比如尊严和礼仪的表象和可嫌厌的东西形成反衬,就会变成可笑。
莱辛的美丑观在德国启蒙运动中很有典型意义,既不同于高特雪特崇拜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义法和理性,又不同于温克尔曼提倡的静穆精神。他更多的是从狄德罗、博克那里吸取营养、面向现实的。鲍桑葵评价道:“在莱辛和温克尔曼以前,我们笼罩在传统和空洞公式的重雾中。经过他们的努力,我们就走上了把各个时代联结在一起的光明的人烟稠密的人生康庄大道。”莱辛论美与丑是在这样一种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流贯中进行的。无论是形体美、美的心理效果,还是形体丑、丑的心理效果,他都以具体的现象或事例作为论说的材料支撑。既不乏严密的学理论证,又处处充满着现实气息和人文关怀。为西方此后的美学研究和文艺评论写作(如尼采等人)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歌德说:“这部著作把我们从一种可怜的观看的领域里引到思想自由的原野。”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主题;人和自然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120-01
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在“人和自然”的主题方面存在差异,是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和研究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作品的重要线索。
一、英美文学发展的分析
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长期以来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英国文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英国与美国语言因为同属于一个英语体系,长久以来认为美国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两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外在力量的影响,以及遵循文学内部自身规律,其文学发展历经了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维多利亚、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战后则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中古英语时期的文学较以前在扩展主题、丰富类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而且深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传奇小说及诗歌逐步流行。
二、英美文学中人和自然的主题分析
尽管英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多元化,但社会的存在无外乎人和自然,世界上好多文学作品都是反映“人和自然”这一主题的,当然英美文学也不例外。
英美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力图揭示在特定条件下主宰人的行为的两种力量:一方面是遗传,是人内在的力量,具体来说是描写人对其生物本能的依赖,即人追求爱情、金钱和享受的不可压抑、无法阻挡的欲望。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是外在的力量,是作家对人所生存的社会的研究,具体来说,是描写高度文明的社会给人造成的威胁与围困。民族传统依据每个民族生活的社会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能长久地在民族成员中保留下去。
自然,既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又是人类的敌人和战场。这种矛盾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的自然观念中,便是两种对立的心态: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这种对立一直贯穿英美思想、文学传统的始终。就文学家个体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及其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显示出一种深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和变动性。有的礼赞、崇拜自然,有的在对抗、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显人的尊严和价值,有的聚焦于特殊的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有的呈现出一种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的交融,有的显示出超时代的远见卓识。
三、我国文学作品中人和自然的分析
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故事含有丰富的泛神论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毁坏,因为一切都是从一个叫“”的巨人身体长出来的―――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云,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传说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人类应该爱护自然和其他一切生命。
四、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中“人和自然”对比分析
在探讨英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时,实际上是包含着比较与借鉴的意图的。通过通读惠特曼、梭罗等人的作品,我们了解到他们都是受到过我国宗教和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天人统一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事实上,现代西方某些哲学、伦理学在理论建构之际,就已经吸收了一些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统一的智慧。德国学者格罗伊从东西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以印度佛教和我国道教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人与自然”与英美作品中反映的“人和自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遗憾的是我国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急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大量引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忽略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建设与更新,如今已面临比西方国家更为严峻的自然问题。目前我国在大力倡导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在这样一个思潮巨变的历史时刻,一方面,作家们应该大力弘扬我们祖先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大力推出优良作品;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有责任感,要注重社会的我和自然的我的统一。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所以在实施这种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而要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才能更好促进外语学习的成效。
一、英语语言文化简史及概要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不可能不谈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出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发展趋向。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全球大约1/3的人口每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它;并且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都能比较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诚然,这种在14世纪的英格兰只有“下等人”才讲的口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演变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外语教学要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要避免成为某种优势文化统治的工具,就应当遵从“双向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使外语学习者在自由运用目标语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即同时超越本土和目标语文化的狭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多文化现象,又对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审视,使自己成为思想开放的双语文化的新时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被淹没的境地。
二、语言文化对人类文化发展所起的认知作用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而文学作品又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因此,开展外国文化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有效提高外语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在语篇选取时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愈益显得重要,教材中便可以选入一些反映深层文化的语言材料。
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注解,实践,对比,融合等都是常用教学方法。
另外在课外补充上要下大功夫。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主题概括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要掠读,有的要精读,还有的就要反复咀嚼,以此来大量摄取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整个语言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和环境去学习和了解语言文化。
关键词:艾略特;宋诗;诗学
一、绪论
艾略特是20 世纪英美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是世界级现代派诗歌大师,其诗歌代表作《荒原》荣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诗学理论方面,他的“传统观”、“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等理论主张成为西方后期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对英美新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早将艾略特介绍到中国的是新月派文化才子叶公超先生,他在其弟子赵萝蕤1937年《荒原》译本序《再论爱略特的诗》中说,“爱略特之主张用事与用旧句和中国宋人夺胎换骨之说颇有相似之点”,“他主张我们引用旧句,利用古人现成的工具来补充我们个人才能的不足”。[1]这提示我们,艾略特诗学理论与宋诗之间存在着穿越时空的诗学关联。据此,本文试图从两者的理论中寻找其内在相似点,融通古今中西诗学理论。
二、艾略特诗学与宋诗的相通点
(一)、回归传统而自立创新
任何艺术创作都不可能割断传统,创新应该是在新的意义上对传统的延续和发展,艾略特诗学和宋诗都注重借鉴传统而又主张自立创新。
艾略特认为,传统不是简单继承得到的,不是盲目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意义广泛,传统中包含着历史的意识,历史的意识即是对于过去的领悟,既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也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诗人不能漠视和抛弃传统,而需要将其精炼化,复杂化,意识到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因为他意识到的现在正是对于过去的一种认识,从这一点上说,诗人能够超越过去,得以发展。诗人的作品中,最好的部分、最有个性的部分,显示了前辈的不朽传统打下的印记。”[2]首先,传统是过去性和现存性的历史意识的结合,“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2]诗人或艺术家的整体意义就不只在于他本身,还包括他和他之前的诗人或艺术家。其次,传统是新作品与艺术经典的理想秩序。在处理与传统的关系时,“我们所应坚持的,是诗人必须获得或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2]
透过艾略特的传统观,观照宋代诗人对待前朝诗歌遗产的态度,可以发现二者可以相互印证。面对巍巍唐诗高峰,宋诗只能另辟蹊径,变“唐音”而高唱“宋调”,成为与唐诗分庭抗礼的诗学原型。宋诗也因与唐诗的审美标准相去甚远而饱受攻讦,宋诗“非诗”、“宋无诗”等言论从未间断,在给的信中也说宋诗“味同嚼蜡”。姑且不论宋诗的优劣,仅从“唐音”到“宋调”的转型,仍然可见宋诗“变唐”与“学唐”分不开。宋代成功诗人多转益多师,学古而不泥古,能自出机杼。几乎所有的宋诗流派都效法唐人,西昆体学李商隐、白体效白居易,晚唐体习贾姚,江西诗派宗杜甫,贯彻学古通变的精神,对艺术承传的“宗”与“源”格外重视。宋诗的别树一帜是在充分领悟了“过去”后才有反传统之说。从这个维度看,宋诗颇能体现艾略特所说的“历史的意识”。
艾略特“融入传统”的方式是在诗中大量使用生僻的历史文化典故,并直接混杂使用读者不熟悉的外来语言。《荒原》全诗用典近百处,时间从远古洪荒时代到当代,地域从西欧到印度,内容既包括莎士比亚戏剧和但丁的《神曲》,也有英语读者鲜有耳闻的佛经,甚至一些新闻报道和民谣等。叶公超指出:“《传统与个人才能》就可以用来说明他在诗里为什么要用典故,而且还不只用文学一方面的典故,也可以用来说明他在诗里常用旧句或整个历史事件来表现态度与意境的理由。”[1]爱略特的“历史的意义”就是要使以往的传统文化能在我们的思想与感觉中活着,所以他主张我们引用旧句,利用古人现成的工具来补充我们个人才能的不足。
艾略特的诗歌惯于用典,宋诗讲究“无一字无来例”,用事贵精切自然变化,所谓“用事工者如己出”,如黄庭坚的“脱胎换骨”说和“点铁成金”说。山谷言:“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又《蔡宽夫诗话》有云:“荆公尝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
艾略特诗歌和宋诗都喜欢用典,书卷气浓郁,文人化倾向明显。同时,这也造成了他们“涩”的风格,从接受学角度看,他们的受众群体并不广,艾略特诗歌相对流传于学术层面,宋诗却被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的耀眼光芒所遮掩。
(二)、节制情感而富有理趣
艾略特与宋代诗人都主张“以理节情”,避免情感的泛滥,同时他们的诗歌充满了理趣和思辨色彩。
艾略特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和传统,节制情感,着重描写一般性和永恒的观念原则。他坚持将诗人个人情感从诗歌中驱除,提出“非个性化”观点。“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只有一个特殊的工具,只是工具,不是个性,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于是有了这样一句具有颠覆性的论断:“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2]据此,诗人创作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冷静无情感的心理状态,使思想感情变得客观化,避免浪漫主义式的滥情。
文学与历史一样一张一弛地前行,宋代承唐朝奔腾东去的大江之后,潴而为湖,由惊涛汹涌静为清波容与,其情思深微而不壮阔,其气力内敛而不发扬。宋人意识到,与其凭激情作诗,不如保持冷静来作诗,因此宋诗表现出冲和平淡、旷达超远的“濂洛风雅”,多追求“冷静的美”。[3]宋人重读书和才学,“以才学为诗”是宋诗的重要特征,宋诗尚“理”,以理节情,创作中客观理性的色彩突出,多经验性思想,少自我、至情的宣泄。宋代诗人客观冷静地审视本体,表现人生经验,与澎湃的情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与艾略特主张逃避感情的“非个人化”理论基本倾向一致,且都是在对浪漫抒情诗风的反拨中形成的。
艾略特诗歌整合了大量意象、场景、典故、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表达出特定的复杂情感,主张表现经验,强化知性,开启了相对于“主情诗”的现代“知性诗”潮流。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概念,强调用艺术的形式使思想知觉化,“主张以一种代表的简单的动作或情节来暗示情感的意态,再以字句的音乐来响应这意态的潜力”,“把古今的知觉和情绪溶混为一”,认为“诗人的本领在于点化观念为感觉和改变观察为境界”。[1]
宋诗崇尚“理趣”,注重将外界的事实变成感觉的经验,追求自然之理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自觉将自我命运纳入国家历史形态以及社会道德伦理框架内。典型的就是理学家或者与理学家有密切关系的诗人参与宋诗的创作,前者如杨万里,后者如王安石。透过古典诗歌的外衣,我们可以感触到宋诗包含着的知性诗歌的“现代”因子。
阅读宋诗和艾略特的诗,读者都需要有丰富的学识,要自动地思想,要有敏锐的知觉活动,不然味同嚼蜡。不过宋诗更多的是通过对日常事物极为敏感的体察和细致缜密的表达来体现诗人的感悟和智慧,而少有艾略特诗中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感受。
(三)、修身内圣而关照社会
艾略特和宋代诗人强调个人的内在修炼,艾略特最终在宗教的世界里得到天堂,宋代诗人在理学的熏陶下重视崇高人格,追求内圣;同时他们都关注社会,心忧天下,主张以文载道,充满人文关怀。
爱略特曾说,在政治上他是保皇党,在宗教上他是英国天主教徒,在文学上他是古典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一种内心的改造,人类必须恢复信仰,在枯旱的“荒原”上祈求甘霖的滋润绝不是一时的虔诚可以得到的,人类还要悔罪克己,涤净内心一切私欲。
宋型文化中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重视崇高人格的倾向,讲求读书养气,以“探经术、养性情”练就个人修为,强调对一己之私的超越,追求内圣,并把这种思想和超越看成是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需要。宋代士人谈论得更多是在品格、思想道德和名节上有突出表现的英雄,对于历史上战功赫赫的英雄谈论得比较少。陆游诗歌常提及诸葛亮,但他重点推崇的不是其三分天下的功劳,而是诸葛亮旨在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志向和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艾略特关心社会、文化、伦理和宗教,希望通过拯救现代人精神荒原,他的诗介入现实的人文色彩十分突出,主张诗人把政治、哲理、以及生活的各方面纳入诗的范围。《荒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很大程度在于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作者的道德诉求。艾略特指出诗人“特有的情感尽管可以是单纯的,粗疏的,或是平板的,他诗里的情感却必须是一种极复杂的东西”。[2]他提出了“艺术情感”概念,认为诗歌应该从单纯的自我表现转化为普遍的艺术情绪。叶公超先生说“假使他是中国人的话,我想他必定是个正统的儒家思想者”,他的诗“具有深刻表现的手法、古今错综的意识和为整个人类文明前途设想的情绪”。[1]艾略特的人文主义同宋人追求的道德理性和人格范式十分接近。
宋代诗人遵循儒家诗教传统,讲求“明道见性”,宋诗自觉介入现实人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努力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缔造出仁者情怀,展示自然超逸的达者智慧的理想人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情结几乎是宋代士人的一致追求。
虽然艾略特本人主张“非个性化”,但即使他本人不承认,他也是公认的最具个性化的诗人,他在《荒原》中所表达的对重生的强烈向往,也无可否认地表现了强烈的个人感情倾向,这也是其诗歌传入中国后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宋诗流派虽多,但是有成就的诗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自己的诗歌贴上了私人商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诗人们自身内在气质与他们在对社会进行细致审视与积极关照时滋生的复杂感情难以避免地通过笔端印刻在了诗歌中。
三、余论
比较艾略特诗学与宋诗诗学理论,我们发现中西诗学是相通的,古典诗歌的外衣下掩盖着现代的质素,旧诗风也有其现代的一面。我们应该多从传统中吸取营养,立足本土文化,以开放兼容的姿态拥抱世界文化,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潮流中。反观40 年代的西南联大诗人群、七月诗派,乃至当代的知识分子写作,在象征和玄学等知性元素的追求方面,以及对外部现实和内心体验的表达方面,已经以比较隐蔽的方式延续了宋诗的传统,树立了艾略特所谓的“历史的意识”。同时,透过艾略特诗歌和宋诗,我们既可以总结出主题共鸣与形式新颖的正面经验,又可以发现内容艰涩的负面教训,同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情感因素和个性化风格不容忽视与回避的客观重要性,这些对于我们在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科学地促进异域文化的输人和民族文化的输出都具有启示意义。(作者单位:无锡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子善.叶公超批评文集:再读艾略特的诗[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