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公司会计制度

财务公司会计制度

时间:2023-08-24 17:1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公司会计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公司会计制度

第1篇

“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命题,兼并重组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目前,中央企业已经从国资委成立初期的196户减少到目前的136户,按照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减少到80~100家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其中30~50户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财会学习》:兼并重组是企业集团化的捷径,但如何实现1+1>2一直是实务界与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从财务角度上看,应该怎样推动企业融合并发挥出企业重组优势?

蒋占华:企业兼并重组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没有认真分析评估兼并重组可能存在的财务、法律等风险,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重组过程中易导致资产流失、重组后资产保值增值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或者不符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并购对象不属于公司主业或上下游范围,存在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倾向,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兼并重组后的内部整合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重组可能会对部分管理人员与员工造成不利影响,部分下属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抱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容易对兼并重组有抵触反对心理,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

从财务上看,合并企业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都不一样,他们的投资、融资、乃至差旅费管理等财务管理制度也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并且财务制度执行中通常会存在行为惯性,这都加大企业财务磨合的难度。建立统一的完善的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并强化执行力度,是实施兼并重组企业财务成功整合的前提与重要保障。2008年8月,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与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两家央企合并成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吸收合并中,通常是被并购企业执行并购企业原有财务制度即可,在执行力度有保障的前提下,财务融合比较容易。中煤科工集团的成立属于平级的设计院与研究院的合并,打破了以往简单的按照资产关系大小而采取的“大吃小”吸收合并的重组思路,因此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适应新成立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内部财务体制的办法、财务会计制度、纳税办法、核算办法等。在财务部门的建设上,首先建立起总会计师、财务主管负责制,对下属企业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代表集团公司总部对他们的资本运营进行指导、监督,参与财务体制工作,对委派财务主管的任职资格、考核办法作明文详细规定以保障集团财务制度统一执行。

在兼并重组中,鼓励集团公司向下属企业委派财务主管,对收购并入企业必须委派财务主管,委派人选可以集团内部培养与社会招聘相结合。集团委派财务主管对监控下属企业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考虑,第一,集团公司企业往往分布地域较广,在委派人选上有地域难处,必须切实考虑人选的家庭因素,第二,委派的财务主管融入下属企业管理团队困难,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不完全一致,其工作完全向着集团也存在着被下属企业管理团队排斥的问题,第三,委派的财务主管的薪酬一般是由集团发放,如果与下属企业管理团队薪酬差距大,容易产生矛盾不利工作的开展。

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与难题之一。下属企业多头开户。集团对下属企业资金行为缺乏有效监管,集团成员企业各自分散融资、融资困难且风险大,资金分散投资,随意性大,集团重大战略投资缺乏资金足够支持……这些资金管理中的种种问题,使得集团整体资金运营效率和效益普遍偏低。

《财会学习》:目前,企业都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国内很多集团公司成立财务公司实行全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这种形式是不是能很好地解决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弊病?是否还有其他财务管理手段?

蒋占华:资金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各企业集团的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在具体运作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异。资金分散化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风险放大,资金集中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大趋势,但我们要对资金集中管理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可以有效解决资金分散导致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病。比如集团企业专门成立的财务公司需要受到国资委和银监会的双重监管,监管压力比较大,并且掌控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相对比较困难,若向集团外企业放贷,如果风险控制不到位,一旦出现坏账危机,严重时不仅财务公司有倒闭风险,而且容易拖累整个集团公司。若是财务公司服务对象仅面向集团内企业,与向金融机构融资不同,集团内融资基本都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在下属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期,还贷能力不存在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考虑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影响下属企业的偿付能力,不建立一定的保障措施仍会造成较大的风险影响集团中其他企业。在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中,我们有一个最大的困惑,也是财务工作人员亟待思考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资金集中起来干什么?如何创造效益?在目前资本市场波动激烈状况下,投资证券、债券都有比较大的风险。单纯地集中集团资金,不仅没有获取经济效益,而且更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就对集团资金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考验。

中煤科工集团根据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资金逐步集中的模式,目前在京单位已经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未来将实现全国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中煤科工集团没有采用财务公司的管理方式,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属于集团现金池范畴,通过现金池可将集团企业的外源融资转变为内源融资,减少了利息费用的支出。集团母公司加强了内部控制效力。将资金集中方便管理,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投资活动。选择适应集团公司实际状况的资金管理模式非常重要。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的关键要素,构成了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通过预算将集团发展战略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中,预算将全集团的经营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经济指标。使生产经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并落实到集团的各个企业与部门。部分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预算编制“拍脑袋”,预算执行“走形式”,预算分析“靠谈判”,预算考核“无所谓”,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引导与控制作用。

《财会学习》: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管理、控制分、子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但部分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中煤科工集团在预算管理上是否有比较好的经验?

蒋占华: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同样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与经济环境选择预算形式。在公司治理、人员素质等未达到一定高度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不现实,不宜一味求高求全。中煤科工集团建立了自己的预算机制规范,一般每年的7、8月份分、子公司开始编制预算并上报集团,集团对预算编制依据做了规

定。预算以本年度的合同为基础,并合理推测明年的业务量,推测的依据为上年度、前三年、前五年的业务情况。规定了收入、业务利润、资产总额等预算指标不得低于前三年的实际完成数,成本预算指标不得高于上年度的实际发生数,应收款项余额、存货等预算指标应与收入预算指标相配比,且不得高于上年数,经营项目现金流量预算指标不得低于前三年的平均经营项目现金流量,等等。同时给予分、子公司预算编制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其预算指标低于规范,但必须充分说明理由。投资预算则必须由集团批准。集团总部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在集团层面统筹分析后,重新核定分、子公司的预算指标,再下发征求意见。在集团公司内部上下达成基本一致后,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全集团预算汇总,上报国资委,同时正式向分,子公司下达预算。

企业预算是否能起到作用,关键在于执行。预算考核不与业绩评价、员工薪酬相挂钩,其执行就缺乏约束力,形同虚设。比如中煤科工集团就规定了,实际成本费用超过预算指标30%,业绩考核扣分,实际收入低于预算指标50%,在五级业绩考核体系中降一级,从而从制度上保障了预算的执行。发挥预算的作用'还需要及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预算指标,外向型企业如果继续按照在金融危机之前制定的预算指标执行则毫无实际意义,对业绩评价也没有支持价值。

财务监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集团总部基本上仅是负责宏观战略和整体管理的角色,集团总部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下属企业上报相关经营管理信息,分析国家政策,制定集团战略,规范集团管理等,不再具体参与到下属企业具体管理业务流程中。集团总部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建立在上报财务信息之上,集团内部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及时,对分、子公司哪些信息需要进行财务监控,如何有效实施财务监控,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财会学习》:作为决策核心与管理核心的集团总部,财务监控是管控各个子公司的经营行为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有效实施财务监控?

蒋占华:集团总部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监控,应该是“抓大放小”,必须对各个分、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监控,对于非重要财务事项没有必要集团总部进行监管,因为管理成本偏高不符合效益原则。

对重大财务事项监控,首先是投资,中煤科工集团对投资有三原则,第一,非主业不投资;第二,投资不超过企业实际能力,第三,编写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应谨慎,预期投资收益率不超过同行业平均投资收益水平。下属企业只能进行自己业务领域的投资,而新的增量投资必须由集团总部规划进行。对下属企业的消费性投资,集团总部要进行监控管理,如购买公车,集团总部必须审核是否是工作需要,是否与企业收入、利润规模相一致。

其次,贷款权由集团总部集中,下属企业需要贷款,必须经过集团总部批准。规定经济担保只能提供给集团内企业,绝对禁止成员企业对外提供经济担保,集团内资金拆借有偿化。通过实施前面所提到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集团总部出面与银行进行合作,凭借资金集中规模优势,由银行向集团公司提供授信额度,使得下属企业享受到授信额度内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并且借款利率可以下浮10%。

第2篇

关键词 发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财务模式

一、财务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优劣分析

(一)财务集权管理

优点:(1)便于集团公司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2)有利于集团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成集团统一财务目标;(3)有利于发挥集团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了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4)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

缺陷:(1)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集团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2)高度集权虽能降低或规避子公司某些风险,但决策压力集中于集团公司,一旦决策失误,将产生巨大损失。

(二)财务分权管理

优点;(1)子公司有充分的积极性,决策快捷;(2)减轻集团公司的决策压力,减少集团公司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

缺陷:(1)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有的子公司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公司整体利益;(2)弱化集团公司财务调控功能,不能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3)难以有效约束子公司经营者。

二、发电企业集团财务集权管理模式构建

采用财务集权管理模式,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决策权,包括融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资本运营权、资金管理权、预算管理权、税收筹划、和收益分配权等一系列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权限,全部集中于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做出财务决策,而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决议,各子公司仅仅进行短期财务规划、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一)统一集团标准体系

统一集团财务核算制度、报告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优势,建立起公司内部一体化的财务运作模式,从而对财务集约化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1.统一会计政策

按照国家颁布的财会法律、法规、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集团统一的会计政策,增强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合规性。

2.统一会计科目

集团公司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并与标准成本体系、预算科目体系相衔接,提升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的反映和管控能力。

3.统一信息标准

集团公司制定统一的财务信息分类标准,对业务类型、会计科目、预算项目、固定资产等内容进行统一编码,并与物资、设备等系统信息代码标准相衔接,满足横向集成、纵向管控的需要,促进集团公司各类信息的互相融合。

4.统一成本标准

以作业标准成本和项目标准成本为基础,建立标准成本库,统一集团公司大修项目、材料消耗及管理费用的支出标准。

5.统一业务流程

统一业务的审批流程,包括统一在会计政策、科目体系以及信息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上的职责权限;统一资金管理、资本运作、投融资、资产处置、预算批准、调整等业务的审批流程及权限。

(二)业务集中管控

1.资金集中管理

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集中、统一管理整个集团的资金。在银行账户开立方面,统一管理子公司的银行账户;在财务收支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并依托金融机构的资金结算和归集平台,对集团公司资金采用虚拟归集方式,集中到集团公司账户,实现子公司银行账户“零余额”管理,形成集团公司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池”,调剂集团内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资本集中运作

集团母子公司增减注册资本、资产重组、重要资产处置、利润分配方案、对外投资、对外融资、提供担保及子公司内部技改、大修项目计划等资本运行过程及资本经营活动由集团公司决策。

3.预算集中管控

在企业集团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体制建设、预算制度的建立、集团及子公司的资产经营目标由集团公司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各子公司作为集团的成本中心管理,仅负责执行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

4.财务会计集中管理

集团负责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运行,主要从事财务与会计的业务管理、集团内部财务人员的管理等工作,以保证集团财务与会计工作的规范和高效。在制度上,集团集团公司负责建立健全集团内部会计制度;在人员管理上,集团公司的会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子公司的财务人员由集团公司委派。

第3篇

任何教育都必须以一定目标的设定为前提,高等教育目标是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为导向,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主,从而实现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为此,金融会计应该重新定位为以金融理论和会计理论为基础,在知晓会计基本方法的同时,了解金融业务的基本活动,着重掌握金融企业业务的规范与流程为主要目的。当前,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界定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及所属分支机构等。因此,该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应突出占金融企业主体的银行业业务,同时兼顾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保险业、证券业等业务,以完善学生对总体金融企业业务的知识把握。此前公开出版的《金融会计》教材的编排多数是以金融业业务会计核算为主,强调基本方法和会计记账技能的掌握。无论是金融类专业还是会计学专业,其选修课均有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货币银行学等多门课程。也就是说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记账技能,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如果仍旧照本宣科,讲述每笔业务的借贷记账方法,只能导致知识点的重复和时间上的浪费,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并且造成职业培养与职业目标相脱节的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及课时限制,重新调整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1)进行模块化专题讲座。将整体内容分为三个模块: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每个模块侧重有所不同。其中银行业重点讲述单式收付记账方法在银行会计中的运用、存贷款利息的计算、资金汇划与清算、金融机构往来以及外汇业务中的国际结算业务。保险业介绍保险公司经营的特点、着重突出保险公司会计强烈的行业特色,如成本需要进行估算、负债金额难以从现有合同中直接取得而必须采用精算方法、当期经营收入与成本无法准确配比、实际运作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监管会计两套体系等。而证券业相对简单,只需要介绍证券业务的种类和不同证券业务的核算特点就完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模块内的相应内容。如鉴于会计学专业学生金融理论内容相对匮乏,应延伸业务本身内容,多介绍和引导学生了解该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贷款业务,可增加介绍贷款的发放程序、贷款的管理以及结合贷款管理引申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应掌握主要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等。而鉴于金融专业学生,虽然金融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会计方法掌握得较为浅显,则应更多侧重原始凭证的识别,记账方法以及简单会计报表分析等会计基本技能的强化。

2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的讲课方法一般是板书加粉笔,先进一些的采用多媒体,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教师首先阐明知识点的概念、结构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课后再辅之以阅读、音像、练习和测试等有效方法传递具体事实、原则、系统技术。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灌输”过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交流,往往教师在讲台上激情四溢,学生却无精打采,这种以培养学生系统知识为教学核心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能起到锻炼学生的博闻强记能力,却未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以知识传递和复制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合作性教学———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合作性教学是教师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的综合体现。“大班上课”教学模式,主要突出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提高上课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采取以知识点讲解为主,注重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避免教条化讲述,增强教学互动性。每一模块讲解完毕安排相应的思考题、阅读文献,并对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详细安排,指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和准备分析报告。“小班讨论”则倡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参与性,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平均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指导老师先对本次研讨的问题和学生的发言做简单的提示和要求,学习小组则针对教师布置讨论的内容,在课外做好分工协作,准备好资料,然后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代表作主题发言方式进行交流,期间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自由提问或者辩论。最后由指导老师就研讨问题的深度、发言者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出小组及个人成绩。这种合作性教学方法充分将知识的传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全面促进了教与学的协调发展,教学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

3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金融会计业务琐碎,规范性较强,手续繁杂,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业务流程,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不易理解,难以记忆,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熟悉的经济现象引进课堂,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会计实际工作环境之中,并把课本中抽象复杂、枯燥无味的经济内容变为形象生动的直观实例,以吸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思考。目前,各高校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实验课程的设置通常有这几种模式:单纯进行手工模拟操作;单纯进行电算化操作;将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相结合。考虑到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本身的整体水平与素质,笔者所在的浙江万里学院采取了最后一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灵活的调整与创新。

(1)手工实验采用阶段性模拟方式,在课堂当中进行,以便于教师进行演示与指导。实验内容的设置尽量符合教学及岗位需求,不应求全,而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体现业务核算的系统性、内容的完整性,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实验整体内容综合性要求较高。实验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勤学多问,勇于探索,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具体设置实验进度、方法、要求及考核评价方式。

(2)电算化操作则作为课后补充在课余时间内完成。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专门购买了相关金融会计操作软件,使学生可以在校内任何时间、任何计算机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真实完整有效的金融企业环境,让参与练习的学生通过各种模式扮演金融企业的各个角色,根据不同角色模拟权限范围内的各种业务,使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切身体会金融企业与个人、金融企业与普通企业之间比较普遍的业务流程。因为是利用闲暇时间来完成,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约束,所以在设置实验内容方面,在避免与手工实验雷同的基础上,更着重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如通过实验规范凭证的审核与填列、掌握报单的流转传递顺序、知晓账簿的填列方式等内容,从而达到“在实践学习中提高”的目的。从近几年的实际效果来看,实践教学的合理设计基本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为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金融企业业务处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4补充、完善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