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整理笔记

高中语文整理笔记

时间:2023-08-24 17:1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整理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整理笔记

第1篇

高中学生正开始处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代,自然也容易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热血青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有效的学习方法一 静心读书

对于现代社会劲爆媒体的多年来的狂轰滥炸,家庭校园乃至社会,已经很难有宁静的地方了,然而,宁静以致远,不静下来读书,在高中阶段都难以精心读书,那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个一辈子远离书本的人,一个一辈子读不进书的人,起知识的吸纳是非常可怜非常有限的。要静心读书,要开始读长篇大论,读厚书,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在语文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眼皮下静心读书,并减少一些好心的唠叨与不必要的话语干扰。

二 大声读文

这里主要是讲读古文。因为大声读,才能够暴露一些字音字义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找注释或工具书。读出句读,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读出来,把句子的语气读出来,如果对这些上千年的经典能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情有味,这些千古名篇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逐渐的进入脑海融进血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指导和影响自己一辈子。

三 积累梳理

学习是少不了背诵与积累的,包括学习数学在内,但是,这种积累是散乱的还是有意识的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则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梳理。由少年时代进入到青年时代,在学习上就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学习调控意识,有非常明确的理性追求。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厚自己的学科储备的时候,对于已有的和新摄入的内容,都应该尽可能的进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认识的字,新接触的语词,新领悟的精粹的语句,以及一些文学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四 学会倾听

倾听是吸纳,学会倾听就是学会有效的吸纳。高中阶段的学习由于知识密度厚度的增加,特别需要我们学会倾听。通过倾听可以获得很多丰富的信息,通过倾听也可以提高我们对转瞬即逝的话语迅速敏捷进行捕捉进行提炼的能力。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同学之间的讨论、学术厅里的报告、课间休闲的聊天、公交车上的谈话,都需要我们学会倾听,迅速敏捷地感受与领悟,提取出主题词,从这些无字句处获得丰盈的收获。

五 主动交流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思考与讨论之中,融入到学习的大环境大磁场里,主动的用口进行述说,用笔进行倾吐,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表达倾吐出来,与同学分享,与老师分享,这样也才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得到进一步的讨论指导与深化。特别是用笔进行交流,应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实话实说,直话直说,完全不用去考虑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把写作技巧章法抛到一边去吧。只要自己的坦然真诚的,说的是真化实话心里话,就永远是好的。

高一怎么提高语文成绩1.整理语文知识点

知识整理笔记是用来记录高中语文知识点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语文的学习,绝大部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和语言现象都有接触,但限于理解能力,很多的高中生是一知半解,支离玻碎的,等很多的学生进入高中的时候,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用一年的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字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

2.逻辑答题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高中语文的答题背后还是需要很多的实用技巧的,虽然说语文不等同于数理化方面,只局限于一个答案,高中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些也不能够成为在大腿方面的主要部分。学生们还是需要找到内容背后的答题逻辑,根据逻辑来判断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准方向,才能更好的进行答题,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3.找到自己的不足

很多的高中生在学习高中语文过程中,高中生想要找到自己在高中语文中的不足,并且这些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但这些方面的改正需要高中生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每个人在面对自己不足之处的时候,总是会有意识的避开,所以,想要让高中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将这些不足的地方改正,对高中生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为了能够让高中生提高自己的高中语文成绩,这是都是必须都得做到的。

怎么提高语文成绩1.作为高中生,应该多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只有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程度,语文成绩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2.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就应该上课多听讲,因为老师的经验毕竟比你多,他概括出来的一些做题方法和一些结论是很重要的。

3.文言文方面,应该多积累一些文言常识。

因为高中的考试中不乏有一些固定的文言常识在考试中占有挺大比重的。把这些记牢,可以保证不会低分。

4.想要提高语文成绩,作文是一个重头大戏。

课余时间应该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然后多练笔。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效果。

5.练就一手好字的语文就成功了一半,你的字体会影响评卷老师对你的评分。

因此练成一手好字十分重要。

6.提高语文成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2篇

一.高中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问题

探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文化背景、语言能力以及个性特点等均各不相同,尤其是高中生。由于高中生在情感方面、身心方面以及认知方面等方面发生失衡,导致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男生通常擅于抽象思维,而女生擅于形象思维,因此女生在语文科目上的表现较为优异。其次,喜欢阅读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因此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而记忆能力好的学生比较擅长做笔记,因此语文功底扎实。另外,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对于高中生之间的差异性,授课教师应首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中进行差异性教学的方法

1.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并进行有效处理属于高中语文差异性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期间,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基本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以及拓展视野以外,还要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需求等。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尊重文本,对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进行筛选整理。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的构成包含有多个部分,如语言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诗词鉴赏、课后练习等,因而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对知识点进行分层,以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评价制度。另一方面,以学生的爱好、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学生的诉求,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另外,教师可对高中语文的课堂练习、课外练习等进行优化,在方便教学之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对差异性教学的方法进行科学设置。授课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弹性设计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下限,对于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同时,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问题,尽可能是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通过课堂教学获取满足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另外,在语文课堂练习上,授课教师还可结合学生需求,设计拓展练习、基础练习以及跟踪阅读等多种题型,从而在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之余,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高中生均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除了要进行一些类似讨论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外,应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比重进行适当加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期间,尽可能采取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方式,以分层方式推进教学。

3.对高中语文可以用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及时、客观的评价,针对学生层次应用相应的评价指标,是确保学生在得到尊重的情况下,均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给予优生进行评价时,应选择高标准作为评价依据,鼓励优生不断跨越,对其语文基础进行深一步的推展。在给予中等生进行评价时,应委婉点出不足之处,并耐心、细心地指导学生不断进步。在给予学习困难生进行评价时,应多与学生交谈,寻找学生的进步点、亮点,通过及时的鼓励与表扬,给予学生信心,使其积极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当中。另外,在评价期间,教师还要遵循两个主要原则,一方面积极应用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摒弃单一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进行整合。

三、总结

综上所诉,差异性问题属于高中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关怀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自身发展加以重视,围绕学生展开差异性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上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其语文素养。

作者:李颖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生问卷 促进 教学工作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进一步感知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带给广大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同学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教学工作,下面拟出了30个问题,你的答案只表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答出你的真实想法、真实情况。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谢谢!

学校: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请对下列问题选择你认为适当的答案上打“√”,每个问题只打一个“√”,多打或不打的无效。

1、你对新课程改革的关注程度如何?( )

A、非常关注 B、关注 C、一般 D、不关注

2、新课程背景下,你最喜欢的老师类型:( )

A、喜爱学生,喜欢和学生交流,对学生公正。

B、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学生心理及性格。

C、让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注重成绩。

D、文化程度高,知识渊博。

3、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模式(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需要改进

4、在你看来,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否发生转变?( )

A、根本改变 B、较大改变

C、基本没有 D、根本没有

5、在语文学习遇到难题或困难时,你会( )

A、认真对待,动手动脑,尽自己所能去突破、克服或解决。

B、经过看书或思考仍不能解决,就去问老师和同学。

C、想一想就算了,反正老师会讲。

D、经过一番努力,无论解决与否,总喜欢去和同学讨论交流。

6、在语文课堂上,你( )

A、经常主动提问,老师也鼓励提出问题。

B、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但老师很少认真对待。

C、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

D、有时不知道怎么提问题,有时感到题目太死,不好提问。

7、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情况是( )

A、很少提问,只顾自己讲解。

B、有个别提问,但主要在老师与优等生之间进行。

C、有提问,但很少有个别提问,且大都是记忆性和机械性提问,老师一问就可以马上回答。

D、经常提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而且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8、下面情况的哪一种,会使你的注意力不集中( )

A、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

B、受其他有兴趣的事物吸引。

C、上课内容听不懂。

D、上课内容已经懂了。

9、你在语文课堂上最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

A、以被动的听记为主(如听讲、记笔记)

B、以积极思考为主(如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

C、以讨论活动为主(如小组讨论,同桌交流)

D、以个人活动为主(如不听讲,自我安排)

10、你认为老师课堂讲授的时间( )

A、正合适 B、太多 C、太少 D、无所谓

11、预习方法多种多样,你常( )

A、把要学的问题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划出不懂有疑问的地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重点和难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参考资料,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12、同学们有不同的听课方法,你的听课方法是( )

A、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要求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

B、一面听,一面想,不记笔记。

C、一面听,一面想,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D、听课时不记笔记,但喜欢对老师讲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课内课后和老师、同学讨论讨论。

13、复习方法多种多样,你采用的是( )

A、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或把学过的内容背出来。

B、根据老师布置的提纲复习。

C、把学过的内容回忆一遍,抓住要点和难点,找出还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弄懂。

D、除了平时弄懂所学内容外,每一单元结束后,还要系统的整理。

14、你是怎样完成作业的( )

A、做作业中碰到困难,就不能完成。

B、作业中有困难,需要参考同学的作业。

C、做理科作业,碰到困难,常用看例题,套公式的方法完成;做文科作业,常在教科书上找答案完成。

D、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作业中遇到困难,通过看教科书,后向别人请教,弄懂后再完成。

15、你能够全部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吗?( )

A、全部理解 B、大部分理解 C、小部分理解 D、不能理解

16、你对目前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和选修教材( )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D、感觉有些内容设置不妥

17、你最喜欢课本中的( )

A、文学性阅读材料 B 知识性阅读材料

C、写作及口语交际材料D 综合性学习专题

18、你使用语文课本的情况是( )

A、自觉主动地独立阅读,配合教材作进一步地学习。

B、根据老师要求,完成指定的阅读篇目。

C、有时间就翻一翻,没时间就不看。

D、要没有时间,所以基本没有看过。

19、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词语注释( )。

A、不一定完全正确 B、完全正确

C、或许 D、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20、你认为语文课中的理解性问题( )固定答案。

A、全部有 B、大部分有 C、极少数有 D、全没有

21、你( )愿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A、非常 B、比较 C、很少 D、从不

22、你认为高中语文( )需要个性化地阅读。

A、应该 B、偶尔 C、从不 D、无所谓

23、你( )喜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的学习。

A、非常 B、比较 C、一般 D、不

24、你个人拥有下列工具书吗?

A、《现代汉语词典》 B、《成语词典》

C、《古汉语常用字字典》D、其他

25、你每天是否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 )

A、充足 B、较少 C、很少 D、没有

26、下列学习能力中,你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有效学习

27、在你看来,新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最大转变是:( )

A、学习理念 B、学习方式 C、学习能力 D、学习效果

28、你对目前语文课的效果感到( )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29、到目前为止,你感到语文学习中最难的地方或内容是( )

A、语言知识和表达、应用 B 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

C、现代文阅读D、写作

30、你认为目前自己较为欠缺的是( )

A、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写作能力D、鉴赏评价能力

二、简答题。(只答要点)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最大效能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竭尽全力的探讨和揣摩这件事情。对于语文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只有把语文当成一个兴趣爱好时,才能发挥他们最大限度的想象力和积极性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因此,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多年的语文教育模式固定了教育者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原本活的内容变成了死的内容,只是在不断重复大致划分,总结内容,找出中心思想等,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让学生失去了对于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下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1)课文导入引用不同方式。课文导入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好的课文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接着读下去、理解内容、提炼中心思想,这时候这节语文课程就成功了一半。课文导入可以分为多种,如《飞向太空的航程》这节课堂,教师可以结合最近的太空报告和新闻进行讨论,吸引学生的兴趣,举出实例引导教程。在朱自清《荷塘月色》这节课堂,在讲解的同时可以结合清华大学的荷塘图片给学生们展示,让学生发现荷塘的美和优雅,再结合课文进行讲解和赏析。再如《我有一个梦想》这节课堂,则可以结合原版的英语演讲,以澎湃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光、声、色这些方面刺激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

(2)课堂中结合童话、寓言、故事和传说等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当教师发现学生在一堂课程中有疲惫的状态时,可以在教程中结合一些寓言、童话和相关故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缓解学习疲劳,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堂课文讲解时,穿插一些有趣的爱迪生小故事进去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中都喜欢听故事和童话,一个小个故事可以让45分钟更加有效果、有意义。

(3)课堂中结合有诗意或者幽默风趣的语句。几句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一节课堂充满愉快活跃,吸引学生兴趣。在一些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文中,结合一些风趣有意思的语句,可以大大改变这节课的教育质量,疲惫的学习因此也会精神焕彩。除了幽默风趣的语句来提高课堂气氛外,还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课文教学中结合诗意,提高语文教学。例如《雨霖铃》、《错误》、《荷塘月色》这些课文内容,可以运用一些优美的排比诗句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在领悟古典文化和优美诗句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优美的语言魅力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南城小镇或北国异乡,充分的发挥学们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将课文联想成一个有画面感的地方,跟随作者心情变动而喜或悲[2]。

(4)联系课外知识。语文科目是一个广博的学科,它博学如渊,包罗世间万象,是与任何学科都有关联性的一门特殊科目。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文的同时,可以就一个知识点提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这节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美国黑人相关历史,可以在几百年历史中研究讨论黑人种族歧视产生缘由和现状,之后进行相关资料分析。再如在讲解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堂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湘西凤凰城相关背景,让学生体会沈从文先生所追求散文诗班的意境。

(5)丰富的课堂活动。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读说写能力,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丰富的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培养说的能力,可以开展一些情景对话、讲故事比赛、辩论赛等相关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意比赛、作文比赛,结合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内容,锻炼、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口语能力和词汇掌握。

二、从多角度发掘学生潜力

(1)语文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时,要着重捉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课堂的反应,布置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发挥创新性,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自主的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对于语文课也会越来越有兴趣。

(2)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关于语文的读书资料,定时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学生挑选好的书籍推荐给自己的同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用审视性、比较性的眼光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做读书卡,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等,增加学生课下的知识累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如果,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让学生在大量的知识链接中广收博取,相互激荡,以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有兴趣高效率地学习。

(3)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教师不能只站在台上,正如有人说:真正地教育者会使自己同学生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所以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更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交朋友,相互沟通,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备什么”的同时,更要多多的思考“怎么教”。

三、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合理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可以预习课文,可以课堂笔记,课后思考复习。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课文讲解之前先查阅生字,了解一下课文内容,作者写文章的背后故事和简介内容,学生自己尝试分析内容,解答疑问。在教师的课堂引导进一步的分析文章、欣赏文章,完成疑问解答。课后进行整理和回顾。

(2)学生对自己薄弱部分应该加强锻炼,例如,若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对生词对发音进行联系,若文言文掌握不好,多练多看文言文,巩固知识词汇等。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学习事半功倍学习。自觉的回顾学习知识和要点,保持好的阅读习惯,主动的摘抄好的课本词汇,并有写作习惯,比如博客和日记。语文是一门长时间积累的课程,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改革、更新,人们对教育的发展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努力探索出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晓红.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语文学报,2009(37).

[2] 徐永芳.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0(09).

第5篇

一、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动力

高三的语文学习,对语文课堂的气氛活跃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高三语文学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意识。不仅能够简单地把课堂知识学会,更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要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真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化,真正准备充足,打好高考这一仗。

诗词鉴赏通常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因其是高考重要考点,所以,考生由于心理焦虑,考到的题型也大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交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讲解王之涣的《凉州词》时,

试题: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我让学生理解,概括景物的诗句,需要深刻理解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完成的。通过时间、地点加以想象,当时是何种情景,作者写诗的用意,根据这些特点,概括和发挥自己的思维,去了解和感知当时的场景,据此,我们了解,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通过描写黄河,使画面具有动感;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通过这一描写,达到作者所要渲染的气氛。学生理解了解题思路,根据自己的思想来完成答题,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再如,讲解诗歌炼字这一考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以下答题步骤:

第一步,了解该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第二步,该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三步,把该字在原句中的语义弄清。

第四步,点出该字的作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五步,指导学生点出该字的作用要考虑该字是什么词性。如果该字是动词,或者这个字有几个词性,在句子中用到的是哪一词性,为什么;如果该字为副词要知道副词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是用来突出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规范答题格式,通过一系列的联系,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限制答题格式,教给答题技巧,却不限制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信心,使学生能够对课堂上的学习更有兴趣,为高三语文复习打好基础。

二、确立目标扎实行动,力争得分万无一失

高三语文的学习,最主要是为了高考,我们制定的大目标,都需要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来完成,也就是说,小目标全部实现以后,大目标也就跟着实现了。不妨把高三语文学习中的难点都找出来,一个一个攻克。

1.背诵部分,确保满分

诗词背诵是高中语文的一大块,诗词的背诵不仅仅要背下来,还需要闭上眼睛就知道这句诗里的每一个字的写法。这不是死记硬背,需要对文章有较好的理解,针对每个字都仔细推敲,理解之后不论是名词动用还是通假字,都能够很好的把握,确保背诵部分都能万无一失,拿到满分。记住了以后,要在高考前反复背诵和默写,确保考场上不会因紧张而丢分,忘字。

2.文言文翻译,争取字字能落实

文言文这一块,所出题型不仅仅是背诵默写的程度了,要确保文言文拿出来一句话,能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诉求,能够理解文章含义,逐字逐句的斟酌、推敲,不论是实词还是虚词,都需要明确理解,争取把着重点落实到每个字上。

3.写作部分,规范合题意

写作,可以说是高三语文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多数学生头痛的一项。每每作文练习的时候,能顺利理清思路,看好命题的人,少之又少。那么在复习写作的时候,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切合题意,不歪解材料,语言流畅,中心明确。不论是什么文体,首先要确保行文流畅,让读者能够明白写作思路,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将这些素材适时应用到写作中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切实提高听课效率,有效落实考点知识

高一、高二的课堂都是针对教材的,偏向于语文素养的熏陶涵养。而高三的课堂是针对高考大纲上的考点逐一复习的,偏向于知识点的记忆,为高考语文能打高分打基础。因此,学生的听课习惯要有所改变。

1.学会调控情绪,尽量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高三学习要注重考点,将语文的考点放在首位上逐个复习,精力高度集中到重点上来,为的是能够在高考中拿到优异的成绩。

2.适时、及时地做好课堂笔记

高三语文需要学生在教师讲考点的时候着重记忆,通过教师的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再配上勤动笔、记笔记的好习惯,通过对笔记的利用,适时翻看,也能提升效率。

3.争取在课堂中便能掌握知识点,甚至能够运用

高三是和时间在赛跑,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充分利用。然而,繁杂的复习题,如星星般的考点,都要求高三学生这一年要更加用心。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一定要强迫自己在课堂上就能够记住,并且应用的时候能顺利运用。

四、选择做好讲义练习,及时整理“高考宝典”

高三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教师教的考点,更能够在课下,将这些考点整理到一起,经常复习,经常记忆。如果认为这个考点弄会了,就不再看,等到高考时,一旦出现,你会发现你已经忘了。高三的强化记忆就是要多看多记,勤思考勤动笔。争取把每个教师要求着重记忆的考点都弄懂,争取把每个教师所要求掌握的题型都做会。而不是在茫茫题海中泛舟,却没有着重点。

在高考前,学生最容易盲目做题,不管是不是知识点,只要题做得多,总有题型能碰上。先不说能不能碰上,题海战术,做的题太多了,反而不利于考试,有可能因为记忆不牢固做错题,高三时间本就不多,盲目做题不仅浪费时间,还起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如何复习很重要,平时将老师要求着重记忆的知识点整理到一个笔记本上,根据笔记来复习,效果更好。

第6篇

一、教师“后台运作”,积累和梳理有条不紊 

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有效积累和科学梳理,让积累和梳理相辅相成,从而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率。因此,我们改变过去模糊积累和笼统梳理的做法,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借助教师本身学识优势、资料优势和时间优势,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情况,按语文一轮知识点的复习要求精心梳理并编辑成《语文必备知识点》小册子。虽然这样做教师辛苦了些,但是学生获益很多,复习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凌乱的情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虽然这本比较实用的《语文必备知识点》诞生了,但是教师如何让这本小册子的作用最大化,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因为难免会有学生认为,有了这本小册子,语文学习可以高枕无忧了,甚至语文课不需要听了。针对学生这种想法,教师首先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必备知识点》不是学好语文的法宝,更不是包治“语文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学好语文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其次还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因为小册子只是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知识模块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扩展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整理成一本“量身定制的笔记本”,从而把积累引向纵深,为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量身定制的笔记本”,并不是将小册子上的内容机械地复制到笔记本上,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点拨、指导下,再次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归纳、整合。如果学生能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积累和梳理习惯,那么考前就能从容不迫地复习了,更能切实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学生“前台操作”,积累和梳理卓有成效 

高三语文第一阶段复习的特点是课堂容量大,知识点比较多,如果不及时积累和梳理知识点,那么一轮复习结束,学生的头脑中会是一盘散沙。头脑中装了许多零散的知识,就像有很多零件的工厂车间、仓库,要用零件的时候却找不到。因此要能及时、快速地调出所需的知识,学生必须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这个工作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学生亲自操作。 

1建构框架 

知识的归纳整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要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系统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建构知识框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思维模式图如下: 

诗中开头句子的作用①概括句子内容(点明时令、地点、交代 心情) 

②奠定某种情感基调或渲染某种氛围 

③点题,总领全诗或领起下文某一内容 

2抓准重点 

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时,往往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重要的,分不清重难点。比如,进行诗歌鉴赏模块复习时,教师要求学生梳理这一模块的知识点。检查后发现,有的学生将印发的讲义完全复印下来;有的学生东抄一点西抄一块,不成体系。学生在整理时,教师虽不能包办,但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整理要求。如诗歌鉴赏中形象类、表达技巧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观点评价类等是整理的重点。 

3小组合作 

第7篇

1995年暑期的一次全国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与董旭午老师初次相见。当时的旭午老师三十出头,是全国青语会的一名积极分子,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朝气和干劲儿。记得那次见面他就曾对我讲,他已经开始搞“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了。没承想,他这一搞,就十多年过去了。也正因为如此,一提起语文教学生活化,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旭午老师。说心里话,我很欣赏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这主要源于三点:

一是他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相融,使教学回归到生活本源,智慧、实在地教语文。在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系中,“生活”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指作品内的生活、作者的生活、课文成文所依据的生活情理、教师生活阅历和体验、学生生活阅历和体验等。“生活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板块,即课堂学习板块和课外实践板块。课堂学习板块具体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现实生活情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作者的生活和作品内的生活,进而从作品、作者、读者、现实等维度更深刻地体验感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理由;课外实践板块具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用眼看“语文”,用口说“语文”,用耳听“语文”,用心感悟“语文”,用手历练“语文”,把读写、听说、思辨、积累等语文学习和探究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真正养成习惯,成为习惯好、思辨强、素养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毋庸置疑,这个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彻底打通了语文课堂通向现实生活的壁障,确保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生命的对接,一以贯之地坚持教读和历练,必会收到实实在在的良效。

二是他把育人贯穿到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按语文教学规律办事,使语文教学自然而然地就担当起了育人的使命。在教读环节,旭午老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内生活,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体验和感受,从生活本源处启拨智慧,让学生真正悟透说话写文章的奥妙。旭午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充分感受、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有益,对学生学好语言、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升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则更有益。在写作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做口头作文、写每周随笔,节假日都不间断。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似的说写历练,实际上他在指导、督促学生多读多看,多思多悟,在不间断地读书观察,思辨感悟,自助式地修养、成长和提升。比如,旭午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做思辨性口头作文、写思辨性随笔,日久天长,这对学生思辨智慧能力和自主人格的形成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积累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自主积累词汇,整理课文背景资料、课堂笔记,晨读古典诗词,做美文摘抄作业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普通的教学环节,可贵之处就在于生活化,就在于天天如此地坚持不懈。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砺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地茁壮成长。

三是他能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跟风不赶时髦,也不善于给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定一个更新潮、更扯人眼球的招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旭午老师有句格言:用忠诚捍卫神圣,用生命点燃未来。他曾与我聊过,这“忠诚”就是对语文教学事业的忠诚,这“神圣”就是语文教育事业的神圣,就是自己一定要教好语文、不误人子弟这个使命的神圣,这“未来”就是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旭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有22个年头了,虽已拥有了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之类的头衔,但他始终坚持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教文育人搞科研。用他自己的话讲,教学一线是不能离开的,离开了教科研也就没有土壤了。这一点,我认为,在当今的世风背景下犹为可贵。

不多说了,一晃我们又十多年没见面了,真想有机会再坐下来好好聊聊语文。十多年来,旭午常在电话里或书信中称我为师,于是我们也就自然成了情投意合的师生了。说心里话,我是很喜欢他这个“学生”的,喜欢他的朴素和坚定,喜欢他的淡泊与坚韧,喜欢和他一起分享成功时的快乐与幸福。记得2005年11月,旭午老师曾请我为他的专著《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题词,当时我高兴地题了两句:“归生活情理之源,导语文教育之流。”这既是对旭午老师那本专著内容的提炼,更是我由衷的期望和祝愿。愿旭午老师能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教好绿色语文,走好生活化之路,在自己的园地里踩出更坚实更深厚的足迹。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69-01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决定学生实现自学质量的高低的重要因素是自学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身所蕴藏的学习潜力和价值像金子那样充分发挥出光芒,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内在的学习潜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学效果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教师从“危机”的心理重压下解脱出来。

一、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的现象以及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仍热衷于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以讲代练,不分主次地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此,师生关系演化为一种主宰与臣服的关系,在学生表现出来的“越轨”,“异端”倾向或暴露出缺点时,常常斥责讥讽挖苦学生,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变成“主宰”,而是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指导学法的意识,学生自然不能很好领悟自学规律。随着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再多,其作用的范围也应是有限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以后必须要加强自学能力。因此,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生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受用一生。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传授课本知识更为重要。

二、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训练学生自学能力

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那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努力便成为信息交流、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的关键。因此,要求学生在充分的课堂预习和充足的知识准的基础上,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分析。在听课时,教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 未搞清楚的易错、易混、理解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尤其是经老师讲解仍 不懂的,都要及时记在笔记本上 (或者标注在书页的字里行间),还要对照反思。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学习小组可以开展专题讨论,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畅所欲言,提高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当一节课上完后,书本上就能附注了“大”或“小”的标记,这种笔记法不仅能掌握好课堂知识,还能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便于以后复习。

三、建立有效的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机制,树立自学理念

1、进行“课外阅读”考评制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一个人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至关重要。所以,笔者在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在班级开展“每日一读”活动,全班轮流,每人一天,然后要求学生勤做笔记和思考记录,每周的两节语文课用来交流、展示与讨论,由学生打分,可以给予一定奖励。

2、重视自学课堂自我评价环节 发挥自我评价的教育作用

为了把培养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落到实处,让学生拥有率真灵动的学习激情,每周拿出一节阅读课在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自学为主,致力于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决问题。 具体指导的方面有:

(1)自学前,应引导学生认读目标,从整体上感知本课学习任务,并制定自学提纲。要求具有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2)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养成先独立思考,然后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的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合作。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探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里的合作与讨论,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了在面对问题时如何多方面的思维,以寻找最佳答案。(4)展示成果,推广经验,促进共享。学生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作品等,交流自己的收获, 让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中的收获,回顾、巩固知识点,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

3、科学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第9篇

第一点: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介体,也是课堂重点内容的体现。做好导学案,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课堂教学目标,也能够加强学生的自测能力。导学案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知识积累(作家作品和创作背景)、课文中重点生字词注音填空、梳理课文内容层次填空、课文中重点词翻译填空、及句式的用法填空(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知识点整理填空等。[1]

第二点:分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任务

导学案一定要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使学生能够有时间把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部分完成,实现预习目标。

第三点;课前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一定要及时检查,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能够督促学生积极的完成。

第四点:课堂小组合作及个人展示

课堂小组合作及个人展示是新课程标准下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本环节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

1.读课文,梳理内容层次

在了解作家作品和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层次。由学生主动举手完成学案中注音题,其他学生可以举手质疑,并达成共识。通过大声齐读、分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朗读全文,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把握整篇文章大致内容,克服心理上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进而逐步消除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代沟”,达到初步理解文章的目的。

2.翻译重点词及句式

按照文章内容层次,小组合作交流将有疑问的知识点提出来,并由其他学生举手解释,当大家都没有疑问的时候,提问各小组某个编号学生逐一翻译PPT 中展示的重点词及句式,翻译完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并解答。教师适当点拨,达成共识,形成笔记。这样做学生对重点词的敏锐度增强了,对重点词能够积极思考,能够及时完整地记笔记。[2]

3.翻译句子

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古人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小组内自行分工翻译句子,篇幅较长的部分一人负责一小段,然后互相交流各段文言文的释义。完成后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由其他学生举手答疑。教师在适当时候对规律性的知识加以梳理,这样做,所需时间大大减少,且在互帮互学的竞争中,人人都有发言交流机会,人人都有成果可展示,学生自信心大大增强。学生阅读障碍就会越来越少,信心增强,兴趣大增,学习自觉性也大大增加,他们甚至主动提出要轮流当老师,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也会变得更为轻松。

4.分析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

关于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也相当重要,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解读。可以安排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后总结,代表发言。教师点拨,达成共识。

第五点:课下完成导学案第六项,知识点整理填空。

第10篇

一、课前充分准备,做好预习工作

高中的课型主要是新授课和作业课及考试讲评课。教师要根据课型的特点安排好学生的预习。对于新授课,学生的预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求学生的预习工作要和教师的讲课速度同步,这样的预习有一定的时效性。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多,既有必修内容,又有选修内容,要求教师在高中三年的课程在两年内完成。这就决定了高中语文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如果不预习,或是阅读不到位,不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师预习的安排去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听课没有针对性,缺乏目标。正确的预习,可以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基本梗概,对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需要教师课上讲解才能明白的内容便于主动解决。预习是独立学习的重要环节,自己在预习时对内容理解是否正确,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把握是否准确,在听课中得到检验,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方法,不可忽视。对于作业课,是检查自己学习迁移能力的好办法。做作业存在的问题,必然表现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听课就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至于考试讲评课,更是对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检测,做好预习,找到问题,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就能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抓好课堂教学,发挥指导学生学法的主渠道作用

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关键在课堂。听课效率的高低就看学生会不会听课,它直接关系着学习效果。一节课上,学生精力集中,能够紧紧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要善于将讲课思路、解题方法乃至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渗透到讲课内容之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举足轻重。对于新课,要弄清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前后联系。哪些是基本的方法,哪些是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对于作业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听知识的来龙去脉,听教师的分析问题过程。在听课的过程,学生要用心听,用心去领悟,既知道是什么,又知道为什么,更要明白自己错在何处,应该怎样作答,作答的思路又该怎样。还要进一步了解其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对于现代文阅读,随着年级的增高,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越高。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勤动手、勤动笔,善于做笔记,尤其善于整理错题,或者是典型的类型题。一次好的听课笔记,对于课后的复习巩固很重要,今后复习起来也会轻松自如。教师指导学生听课,能够明确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使自己对问题有更全面地认识,把知识学得透,运用得活。

三、做好课后复习巩固,保持长久记忆

对知识的及时巩固,克服遗忘,是使知识持久保持的重要措施,它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节新课,课后要及时复习课上的知识要点,及时做好相关作业,这既是消化新课知识,巩固相关知识点。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教师还要进行课本知识的扩充,适当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既是对课本内容的延伸,又是新知识的扩展。做语文题,讲求一个字,就是精。把一类题做精了,相关的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四、善于把书读活,灵活运用

语文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读书就是先将书读厚,不断积累丰富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重在活用,根据需要取其所需。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是“由薄到厚”的过程,需要大量阅读,需要大量积累。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学完后,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概括,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对于知识的纵横联系,目的在于使知识系统化,能够学会提炼出文章的精神实质。一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线索,并掌握基本思想方法,对全文有一个系统地掌握,那么,就会对知识有一个居高临下的理解,这是读书“由厚到薄”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否,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自信,对不过关的知识或者还有疑惑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解决,不能有侥幸心理。

五、关注细节,养成习惯

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是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它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它靠学生平时学习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在习惯中累积功夫,培养素质。而习惯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把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之后,积累知识获得能力就会迅速。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良好习惯为基础,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学法指导在新课程中实施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找对了基本方向和方法,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并且坚持不懈的坚持,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成效就会逐渐显现,更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锋 单位: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

第11篇

一、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实践中,我们将教学设计为这么几个部分:

第一阶段:“放羊式阅读”。这是第一节正式的阅读课,是学生第一次进阅览室。一是考察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能主动整理书本,不乱动),如果有不足老师会马上予以制止,并进行适时的总结;二是考察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生的笔记,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以后的对症下药提供参考。

第二阶段:主题性阅读。在这阶段我们让学生明白选择性阅读的重要性。同时给学生规定,一要“不动笔墨不读书”,准备笔记本,边读边记,每节课都要有读书札记。二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规定主题进行阅读。

第三阶段:研讨并确定阅读成果展示课。

二、阅读教学展示课的教学实施

2009年12月10日,青羊区“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高中语文研讨会在树德协进中学多功能教室举行。针对学生们学习和领悟到的新东西,教师也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开始了新的探索。一场名为《突围》的研究性阅读教学展示课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学校高2012级五班的同学们在课堂上纷纷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和阅读成果。

课后收到的五十余份《现代课堂听课观察反思表》记录了老师们在听课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有老师这样写到:“平和安宁的课堂更让人感觉冬日阳光的温暖,虽然它也许不如夏日阳光的热烈,但我更喜欢这样的课堂:深邃,有意义;互动,不仅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开放,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脑子互相交接,然后反复集成的智慧,让每个人拥有十种思想”。

这一节课让学生体会书本交流的乐趣、与作品对话的感动、与同学分享的喜悦,从而为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陶冶高尚情操打下坚实的基础。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牟佳与认为,“新课改”重在突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将逐渐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语文阅读课进行的积极探索,求新求变,完全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成都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程一凡老师指出,树德协进中学的语文阅读课注重了学生的思维参与,不仅有思维的宽度,更有思维的厚度。对学校新课改理念以及“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的探索表示肯定。

展示课结束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年级各班则开展了多种主题式的阅读,分别给学生规定阅读的主题,在完成任务后才同意学生看自己爱看的内容。比如,为配合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摘抄相关的论据;为加深对细节描写的认识,要求学生摘细节描写;为迎接考试,让学生摘录复习方法等。

同时,年级备课组还经常根据需要,让阅览室阅读和教室阅读交叉进行,但主要还是以阅览室阅读为主。各班都在教室里建立了读书角,各类书目由教师开出,同学自己从家里带来放在教室书架上,教室的阅读以一些短篇的文章为主,侧重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希望在交流中撞击学生个性阅读的火花,培养学生用心读书的意识。

三、阅读课实践中的一些反思和启示

阅读课的开设不是应付新课改的权宜之计,更不是教师偷懒的表现,在阅读课中我们体会到:

1.教师对阅读课的认识必须正确,要将阅读课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语文理念的一种实践,是语文走出课堂的尝试。

2.教师要作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兴趣。所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必须及时指正学生存在的不足,要从最简单的行规抓起,告诉学生阅读的规矩。

3.教师还要及时地作一个评价者。在批改阅读札记中,如果发现学生的札记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么就应适当地进行表彰、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的快乐。而不能随意地打个分数就草草了事,这样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及时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一种激发。同时,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评价给学生的个性阅读以充分的肯定。教学中,年级组除了复印张贴优秀札记外,还组织学生刊出优秀札记的手抄报。

4.教师还应作一个参与者,要参与学生的阅读过程,要给学生做出榜样。在阅览室里,教师除了及时督导学生,防止学生不按要求阅读外,还要自己认真阅读做笔记,并将自己的阅读笔记和学生一起展示,给学生一个示范。在教室阅读中,教师要参与阅读,参与评价,也要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告诉学生。

5.阅读课的开展也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图书资料不足;阅读学习的课堂管理有待进一步深化;阅读课学习的评价有待改进。但这毕竟是一个积累、交流、分享的过程,在取得经验的同时,我们需要有试错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坚毅。

6.阅读课的开设对学校规定课时的完成似乎有一定的冲击,但从一个学期的教学情况反馈来看,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较快,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高,语文成绩的提升较快,所以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大巧若拙的事情,在下期我们将继续开展,并通过一至两次大型的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第12篇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唱主调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至今仍然被一些老教师沿用。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部分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迫使学生一味地听老师讲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缺少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语文素质差,实践能力欠缺,没有创新意识,因此,课堂教学成效很低。

(二)只重模仿形式,忽略内容

近几年来,多地在小学及初高中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多次派遣教师到课改示范校进行观摩学习。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针对多年应试教育下,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但在真正的改革过程中,外出学习这部分教师,仅是学到了示范校新的教学模式,而对内涵理念的研究并不透彻,所以他们回到所在学校后只是将新型教学模式传播给其他教师。多数教师也只是模仿这种教学模式,但简单的改变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效,反而这种突如其来的改革让学生们手足无措,他们无从下手,只能是应付了事。教师们从课堂中被解放了出来,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是这样的教学成效反而更低了。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在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了针对高中生应该有的阅读量和相关的知识积累,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高考应试的问题占据了主要位置。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成绩,学生手中更多的是备考资料,更多的时间是用于背诵一些文言篇目和示例文章。对于学生本身来讲,他们每天徜徉在题海中,他们只能在问题中获得一些知识和信息,真正的文学方面的知识他们掌握的并不多,高考过后,留给他们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文学知识,很快就会忘记。

二、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一)积极转变高中语文教学理念

要想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就要抛弃传统的陈旧的语文教学观念。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领会中学素质教育的本质,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正确定位,就好比旅游景点的导游,风景美不美要游客自己来发现和体会,导游讲的再多,也只是片面的。所以语文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是引导和辅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针对教育教学现状和学生情况,结合新型教学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教师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所以,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教师本身要对课改新模式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借鉴,在内容上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教学方式,尽可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进行有梯度的预设,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问题和学习内容,在对问题的解答和展示的过程中,也可以调动起后进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展示自我。讲解《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对朗诵感兴趣的学生尽情展示他们的朗诵才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味文本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对我们的课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成效也会提高。

(三)构建有效的教学过程

1. 有效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有效备课需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以教材为基础,并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联系与融合,精选教学内容,为每一节课制订可行的学习目标。二是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实践体会既要有感性认识,还要有理性认识,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课型的内在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提高。三是教学设计要真正实现从“教”向“学”的转移,以“学”定“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四是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确定好教学的难度、坡度、角度,加强提问的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

2. 有效的问题设计。

(1)问题要有预设性。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问题设计这一环节,围绕文本内容和学习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做到环环相扣,增强课上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2)问题要简洁明了。要实现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做到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若出现学生可能在回答该问题时所需的生僻词汇、术语时,教师应提前给出解释,或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查找相关的内容和资料。

(3)问题应具启发性。要想使语文课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学文本,独立思考学习内容并组织答案。教师要避免提出一些花哨的问题,因为问题会让学生觉得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

(四)增加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