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贷风险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高是金融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银行业经营风险因此增大,为金融危机的发生留下隐患,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因此,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认真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解决中国商行业银行信贷风险高的问题,对于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造成的风险和银行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两个方面。
(一)借款人方面的信贷风险
1.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贷款发放后,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有的虽然具备还款能力,但迟迟拖延还款,使银行信贷风险大大增加。而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作出正确判断。
2.借款人蓄意诈骗贷款。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贷款。他们得手后大多携款潜逃、挥霍或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
3.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管理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协调和互通机制。—些借款人抓住这一可乘之机,报送不完整的个人信息资料,在同一银行各个部门里多头借款或进行透支,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
4.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银行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中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二)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信贷风险
1.基础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缺漏严重。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文字记录,而目前有些商业银行管理工作混乱,大量存在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缺漏。这些重要文件的漏缺,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同时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这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贷前调查往往流于形式。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查账,核实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但有些信贷人员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进行摘录、整合,做表面文章,根据这样的贷前调查报告做出的结论已经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贷中审查不严。在贷款发放过程中,信贷人员对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质押物等审查不严,造成潜在的信贷风险。如信贷人员未发现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等等。三是贷后检查表面化。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是,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却放松了,这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3.银行管理缺乏系统性,致使潜在风险增大。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各部门之间缺乏系统性的信息互通机制,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进行联网管理,从而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证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有效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现在:(1)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长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2)贷款责任无法落实,最终导致无人负责,不了了之;(3)行长经营目标考核办法不科学,助长了行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
5.违规账外经营严重。违规账外经营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违规经营主要采取私设外账、乱用科目、调整账表和绕规模贷款等形式,并主要投向房地产公司或其他高风险收益领域。由于账外经营是在隐蔽情况下进行的,这部分资产没有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甚至参与了违法犯罪活动,因而这部分信贷资产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二、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
综合上述风险的来源,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健全的信贷管理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信贷管理制度、信贷管理机构以及激励和约束系统。信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授权授信规定、信贷工作程序、信贷工作每一程序的内容和目标;信贷管理机构主要解决信贷工作中的权力分工,从机构这个角度确保信贷工作中的权力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分清信贷工作各个部门的职责,并保证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激励和约束系统致力于发挥每一位信贷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明确信贷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加大对信贷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因此,商业银行要建立起一套防范信贷风险的综合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充实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信贷档案的收集、保管、交接、检查等工作程序,并指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考核执行情况。其次,进一步完善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集体审批、贷款“三查”等风险控制制度,同时,上级行要加强对下级行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
首先要真正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将贷款的审查权和批准权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明确贷款审查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规范贷款审批部门的工作制度、审批内容、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审批责任。其次,建立专门的贷款管理委员会,针对大额贷款和疑难问题贷款进行审批决策。第三,由一个独立部门承担贷款风险评估职责。贷款风险定期评估需要独立、科学、客观地对每一笔贷款存续期间的风险状况作出量化评估,为了保证贷款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时效性,这项工作需要一个独立于信贷业务部门的其他部门来独立完成。总之,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是为了防止信贷权力的过分集中,实行信贷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三)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建立,各银行还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信用评价体系可采用积分制,根据积分多少评定个人信用等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系统内交流“不良借款人黑名单”的形式,禁止其分支机构向不良借款人发放新的贷款,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收回旧贷款。
(四)建立可靠的贷款风险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至少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信息、区域经济环境信息、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预测信息、同业竞争市场信息。二是客户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客户财务信息、账户信息、与客户相关的其他非财务信息。三是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可与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相结合,主要包括信贷违规性信息、财务指标异常变化信息、不良贷款信息、客户监管信息。
(五)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制度
在现有的《担保法》基础上,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及时、顺利地变现。其次,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大额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银行信贷的成功经验。第三,国家应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必须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不同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
(六)把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借款者的个人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往往是贷款无法偿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将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起来运作。如银行在发放某些贷款时,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即要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对策;信贷风险;商业银行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商业银行因为资产证券化经营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没有受到过大的冲击。但是因为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并且,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因素。因此,信贷风险还是商业银行关注的着重点,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银行业逐渐认识并关注风险管理起步于1994年,当时,专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商业化改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风险管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了1998年的增加资本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9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从1994年算起,还不到二十年,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是无法比拟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起点低,起步晚。中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位于负债管理阶段,大多数是将存款规模扩张作为发展方向,很少一部分银行可能己经到了资本充足率管理或全面风险管理阶段;第二方面,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冲突。中国银行中,,大范围的规模扩张轻风险管理的现象,对一家银行的评价,一般的评价指标是规模大小,好像哪家银行规模扩张快哪家银行就发展得快,哪家银行规模大,哪家银行就是好银行;第三方面,风险管理的方法手段太少。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方面还有很多空缺,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很不完善,大部分的银行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层次上;第四方面,风险控制体系还不够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缺陷,未构建独立的审贷官序列。
1.2导致此种现状的成因分析
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发生风险产生。第一就是政策方面的因素,中国当前阶段的金融市场不太发达,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是社会融资的主渠道,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保障力量,但经济发展所积累的风险也转嫁到银行,整个社会经济风险向银行集中,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经济发展所付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其次是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包括产品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三种对银行信贷风险而言,后两种不对称的影响更大。最后是预期的不确定性,如果说“信息不对称”是主观性信用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那么“预期”则可能成为主观性信用风险发生的充分条件。其实“预期”是影响人们主观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一个经济主体如果长期缺乏稳定的预期,那么它自然倾向于选择短期行为,不讲信用也包括在其中。
2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很多。首先,在信贷运作流程方面,一般都是重规模轻发展、信贷分析工具缺乏、风险分析浮于表面、风险评级系统不够科学等问题。其次,在信贷运作流程方面,普遍存在重规模轻发展、信贷分析工具缺乏、风险分析浮于表面、风险评级系统不够科学等问题。最后,业绩考核体系的问题较多。我国多数是分别考核效益、发展和资产质量,质量类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滞后性,所以当风险检查不充分的情况下,被考核者可能会通过追求短期业绩来掩饰风险,与此同时,还会通过发展指标的实现而部分实现质量指标。
3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策略
3.1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诚信制度
信贷风险管理要评估信贷业务,随后进行审核批准,然后是重视贷款经营监督管理。信用评级,客户分类,五级分类贷款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银行把多个单独的工作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期望达到协同效应,针对存在风险的客户,银行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否可持续化经营,银行要对此进行分析判断和监督管理。“银行测试分析借款人的信贷风险,银行综合评价判断借款人的各类情况,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优势是,银行划分借款人信用等级,这样能减小风险。银行根据信用等级划分出借款人经营情况,银行要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的大小判断借款人的风险系数。要对客户门槛的要求和判定,这对风险控制非常关键。务必重视贷款审批环节,银行逐步着重评级授信管理,贷款准入门槛方面,通过客户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出优势来。银行为了客户的实际信贷,不能只是通过批准的信用额度理论值判断,辩证分析判别客户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分析判断客户的财务实际状况,并全方位分析判断客户的整体情况,判断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预估收入以及信贷用途的真实性,信贷用途。严格监测贷款客户的财务以及经营情况,采用反复判别的测试方法手段,银行的信用等级随着客户真实情况发生变化。
3.2建设完整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监管机构
银行具体的做法是,根据贷款之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建立信贷监管机构,分行客户经理负责客户的维护管理;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对贷款的评定和审核工作有这决定性作用,然后交付给分行的专门部门负责开展贷款过程中以及贷款后的工作,总行最终做不良资产的处理。银行在贷款发生的行为中,客户挖掘过程、评估和决策风险、贷款过程中和贷款之后的管理和处理不良资产都必须分开进行,它们相辅相成,银行形成一个完整操作机体。信贷风险机构应该重视有效地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把贷款审批紧密联系信贷业务,银行不能把审核贷款和贷款程序分开进行。信贷风险监管与信贷业务虽然不属于相同的管理程序,银行必须专门开设信贷评定审核部门,银行需要对信贷资产进行相关仔细的检查和评价。
3.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第一,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提升信贷风险监管的效率,缺乏事前的防范意识,关于具体的和完整的定性分析,银行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也少,总体分析能力。银行要创立并使用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对银行进行贷款风险危机调控,同时,银行可以弥补风险反应滞后的判断弱点,所以要提高系统性风险判断能力,同时银行需要强化风险分析的技术水平,唯有如此,商业银行才可以控制好贷款风险。第二,着重风险预警系统各个环节建立。在配置系统指标的过程当中,银行要重视风险源头的控制和重视,银行超前性能就在风险预警体系过程中表现出来。在各个关键指标设置过程中,银行要重视先导指标,甚至银行也要限制那些不具备预警功能的滞后性指标的设置。当银行出现风险时,银行应该多考虑到国家路线准则,并且银行需要听取相关行业专家想法,从而银行建立起可靠的贷款风险危机处理工作的提前发出紧急预告体系,并且银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贷款危机处理工作的提前发出紧急预告体系。重视行业风险因素的提前风险预警机制。
第三,风险预警系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贷前分析效率,对贷中决策质量进行改善。客户风险提前启动预警系统有利于银行对贷款客户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定位工作,首先银行要确定客户在同行业中客户的排名位置。对贷后管理技术进行优化,银行为降低信贷业务风险导致的损失,银行可以把风险预警体系运用到贷后检查和管理过程中,银行要不间断地对客户进行监督管理,并且银行利用完整的分析工具挖掘可能出现的信贷危机,银行只有事先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银行再遇到风险时就能得到化解。目前市场竞争白热化,这会对银行贷款业务制造巨大的风险危机,我们必须勤于做好对企业进行诚信评级工作。不然,它就会影响到银行对贷款风险监管的阐述和评判。
3.4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监管机制
第一,务必要健全独立的内部监控组织机构。银行要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银行需要在业务程序和程序等角度对风险进行管理,而且,银行要建立相互独立和全方面的综合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
第二,务必着重信贷审批和监管流程工作。银行在贷款进行过程中以及贷后监管工作中,负责贷款的工作人员要担负相对应的责任。在贷款之前,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客户进行调查分析,贷款管理人员务必详细查看分析财务报表内容,信贷管理人员也应该到企业内部进行,他们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工作人员出具客观公正的的评估报告。
第三,务必全方位采用电子化监管方式。商业银行研发出专业化的金融软件,此类软件能够应用于内部治理程序,从而银行可以实现使用计算机系统对商业银行进行贷款风险情况掌控。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运作过程中,银行要小心谨慎的管制计算机体系会出现损失的情况方面,银行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要保持谨慎态度;商业银行业务主管部门责任要分开,同时银行稽核监督部门的责任要分开,银行的所有工作人员权限要清楚明确,软件设计、开发等相关人员不得操作实际业务。
最后,健全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银行需要充分了解贷款风险的监管准备工作,银行在考察清楚之后再对呆账进行判断。
4结论
总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己变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商业银行风险意识的逐步提高,同时,也因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激烈的外部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对于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以后的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1]赵晓菊,柳永明.金融机构信用管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12-13.
[2]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28.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24127亿元,是1997年的140.3倍。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偏低、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的现象。
在我国,随着消费信贷的逐年发展,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和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消费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风险。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在监管客户的风险防范方面产生难度,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利用征信系统即个人信用制度,大银行客户的违约率可减少41%,小银行可减少78%,因此我国有必要先在制度上弥补这一空缺。
3.法律风险。国家鼓励消费信贷开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但配套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尚未到位,可适用法规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而这些法规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商业银行将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的政策法规移植到消费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上,不可避免产生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抵押物处置上的矛盾。
4.抵押物风险。一般情况下,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对个人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应该取得对抵押物的处置权,但抵押物可能会因各种自然、人为灾害或周围经济、交通环境的变化而造成价格下降或价值灭失。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保障银行顺利实现对抵押物的处置权,法院往往会从社会安定、和谐的角度考虑,在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法院即使做出了判决,也往往难以执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债权的流动性较差而产生的风险。目前在配套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尚缺乏盘活这块资产的措施。由于目前消费信贷在各银行所占比例还较低,且经济较为疲软,整个社会资金需求不旺盛,因而银行资金充裕,流动性风险尚未暴露。但随着消费信贷的迅猛发展,其比重在银行资产中的增大,资金“短进长出”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当经济高涨,整个社会资金需求旺盛时,若这块资产还不能盘活,银行很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消费信贷的对象涉及不同的个体消费者,且在我国出现不久,各种规章及配套措施尚不健全。从内外因角度来看,导致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银行自身管理薄弱。从银行内部来看,其经营管理的制度是存在缺陷的。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并且,还存在着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力的松懈行为,放松了消费信贷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这是导致借款人多头贷款和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2.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很不透明,居民收入中包含着许多非货币的收入和“灰色收入”,相当一部分借款人出具的收入证明的真实性无从查证,导致银行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贷款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公安、税务、工商、法院、银行、保险、公共事业收费等部门,但目前除银行以外,分布于这些部门的大部分个人信息仍处于封锁状态,银行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取得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个人的信用做出客观、真实、公正的评估,从而难以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做出准确判断。
3.风险防范法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消费信贷法》,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以及一些人民银行出台的办法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其针对性当然不强,并且对现有法规也有不统一的理解,也未出台什么解释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在国内,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与消费信贷配套的制度政策尚未建立或有待完善。由于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配套措施,使消费信贷缺乏完备的操作依据,无疑给贷款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4.利率尚未市场化。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5.信用评分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基础数据,普遍采用专家法评分模型以应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增长。第二,评分模型的种类较少。随着消费信贷品种日益增多,其显现的风险特征各不相同,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除了信用卡业务的评分模型针对性较强外,对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未根据信贷品种、担保方式、区域经济特点的不同开发相应的评分模型,而是一个评分模型“一统天下”。第三,对评分模型的使用还限于贷款申请、审批环节,在贷后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计量方面的运用基本是空白。
三、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首先,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使其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收集和使用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同时兼顾公益性,逐步形成拥有全国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综合性征信机构和众多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值服务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征信机构,形成一个既能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又能适应不同征信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其次,应加快全国统一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战略布局中,可以实行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城市或地区先上的政策,先在一些信用消费发展较快的大城市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类似上海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然后逐步向其他中小城市推广,最后形成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网络。第三,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整合协调和掌握各部门的个人信用数据、运用人民银行的网络形成全国个人征信的数据库,由一个专门性的全国个人信用管理局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定价,产生一个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查阅、购买信息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化的运作。
2.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一是要将消费信贷列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金融法律体系中,从总体上加以规范和完善,要尽快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相关经济、金融法规中的有关消费信贷条款进行相应修改、完善和补充,尽量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放宽条件,使之有利于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的发展。二是要根据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行为的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让居民有参加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和还贷的约束性,让银行有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动力和责任感,形成“居民对银行有信心,银行对居民能放心”的良好格局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秩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3.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首先,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第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的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应当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第四,加强量化考核、质量监测,实行竞争上岗、奖罚分明,完善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促进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第五,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4.采用科学的信用评分技术。首先,由于专家法评分模型的局限性,就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个人信贷业务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建库工作,改进现行的业务系统,加强新受理业务数据录入完整性、准确性的监控管理,特别是对未获批准的申请人信息的收集。其次,商业银行应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发评分模型。建议对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评分模型,由于目前各项基础条件较薄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分产品分步推进。最后,必须将信用评分技术用于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尽快发掘银行内部贷款账户信息,开发欠款催收评分模型、风险预警评分模型等行为评分模型,进一步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账户管理系统、催收管理系统,提高个人贷款贷后风险监测、不良贷款管理的效率。
5.转变消费观念,提高信用意识。我国居民长期以来有着“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负债消费”还比较陌生。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消费信贷,并创新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培育消费者的信用消费观念、创造信用消费需求,实现业务发展和观念转变的互动,使人们增加安全感,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从而积极使用消费信贷。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成强大、广泛的宣传和监督系统,提高社会群体的信用意识,以此来推动和保障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再造信用的一种手段,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用信用的约束来促进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小民.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案例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杨大楷,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7).
[3]匡国建.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J].南方金融,2006,(3).
[4]梁媛,余栩华.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J].特区经济,2006,(10).
[5]邹虎,昝炉君.个人房产假按揭贷款风险防范与监管[J].金融研究,2007,(4).
关键词:高速公路;BOT项目;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58-02
长期以来,中国高速公路项目主要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或国有交通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民营企业难以涉足。
2001年1月开工建设的湖北省襄荆高速公路是中国第一条BOT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已于2004年6月建成试运行通车,2006年6月正式验收通过。项目由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竞标获得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为三十年。但该项目并不是完全意义的BOT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融资中承担担保责任。
2004年12月,四川省政府以川办发[2004]34号文转发《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民间资金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BOT方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了民间资金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可采取BOT、TOT、BT、投资参股和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等五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BOT),并在征地拆迁、税收、收费标准和收费年限等方面明确了相关优惠政策。根据已经公布的信息,“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已有15条高速公路实行BOT的建设经营模式,大型国有交通企业、大型施工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省内高速公路建设经营领域。
一、BOT模式中主要参与者的利益及行为分析
高速公路BOT模式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交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中标人。省交通厅为省政府授权的招标人,地方政府为省政府授权的具体签署和履行BOT特许权协议的实施者,中标人为BOT项目的业主。
(一)省级交通主管部门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减轻交通部门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通过利用社会资金,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区域内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形成高速公路网,带动区域内收费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交通部门仍可依法对特许经营项目建设经营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因此,省交通厅非常欢迎其他投资主体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参与投资偏大的项目,相应地在其职权范围内给予中标人一些优惠政策,如给予部分经济效益相对较差项目经营期限和通行费收费标准等方面的倾斜,促使项目的成功推进。
(二)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
在当前政府考核体制下,为体现政绩,地方政府需要保持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巨大,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快速发展,并能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通过高速公路BOT模式还能引入外地有实力的投资者,有利于双方在多方面进一步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招商引资中表现较为积极,在项目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三)中标人(业主)
1.高速公路线路作为一种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垄断性,虽然其投资巨大,但收费期限长,在车流量、收费标准达到预期的情况下,投资回报稳定,所以是一些寻求稳定收益的大资金的重要选择。
2.在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的过程中,项目业主实现收益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如在项目建设期,通过项目总承包、分包及施工获取相应利润,这部分收益一般能够达到项目总投资的15%~20%,一些大型施工企业中标人由于建设管理经验丰富,能够十分有把握地取得这部份收益。在项目经营期,除取得项目经营收益外,还可通过股权的转让提前实现超额效益,一些有资本运作背景的民营企业更看重转让的超额收益。此外,虽然一些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以此为牵引,通过与当地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以优惠条件取得当地资源(如煤炭、房地产、港口码头等)的优先开发权,从而获取超额收益。
3.通行费收费标准的审批权限在省级政府,中标人一般利用政府引资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心理,通过与政府协商达成有利于自己的BOT条款,达到预期的盈利水平。
基于以上的因素,目前国内高速公路BOT招标进展较为顺利,大型国有交通企业、大型施工企业、民营企业等都积极参与项目投资建设。但由于中标人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项目的真实目的各不相同、建设管理经验的差异明显,BOT项目实际建设经营情况参差不齐,项目信贷风险差异较大,需认真甄别。
二、银行营销高速公路BOT项目应关注的主要风险因素
1.中标人为大型国有交通企业或施工企业。大型国有交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具有丰富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运作相对规范。由其中标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风险较小,银行贷款风险更多地集中在项目经营期:(1)部分中标人注重公路建设期盈利,忽视公路经营期效益。(2)部分中标人到处投标,中标项目较多,资金紧张,资本金不能到位,项目建设受到影响。(3)部分中标人由集团统一进行资金管理,项目贷款管理难度大。
因此,银行应对项目效益进行认真分析,并择优积极关注、区别对待:对于项目经营效益一般的项目原则上应由母公司或有实力的公司提供第三方担保;对于目前中标项目较多的企业,应重点分析资本金到位的能力,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集团统一资金管理的项目,应与借款人签订项目资金封闭管理协议,加强贷款管理。
2.中标人为民营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基本不具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且部分民营企业背景复杂,银行难以全面掌握。由其中标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和经营风险都不能忽视。(1)部分中标人实力不济,资本金难以到位,致使项目难以实施,项目建设可能延期,甚至由政府收回。(2)中标人缺乏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总投资超概可能性较大,成本收入比高,在项目的车流量、收费标准难以达到预期增长目标的情况下,贷款面临较大风险。(3)部分中标人故意虚增投资,达到多贷款、少出资本金的目的。(4)项目贷款还款来源全部为通行费收入或其他特许经营收入,民营企业中标的BOT项目普遍缺乏有力的第二还款来源。(5)部分中标人与政府的谈判能力较弱,经营期短或收费标准低,投资回报难以保证。
因此,对于民营企业中标的高速公路项目,要保持谨慎,除认真评估项目效益外,还要重点分析企业的资金实力、知名度、资信状况、建设管理能力,综合判断项目信贷风险大小,严格把握贷款条件:一是项目本身效益较好,能够覆盖风险。二是企业具备建设、经营管理能力。三是设置可行的个性化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银行高速公路BOT项目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1.科学评估高速公路BOT项目的财务效益,优先支持股东实力强、国家、省规划的骨干路网中财务效益明显的项目。
2.严把项目合规合法性审查关口,落实项目土地、环保、核准等相关手续,审查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否达到国家和银行的规定标准,资本金来源是否真实可靠。
3.审查项目BOT协议、招投标相关文件和施工合同等,掌握项目前期约定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核实项目总投资,合理确定项目银行贷款额度。
4.合理设置担保条件,强化第二来源还款。(1)对所有项目设置特许经营权质押及收费权质押。(2)力争追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1)全程担保。2)附解除条件的全程担保:若借款人能连续若干年以项目收益按特定还款方式测算的本息金额偿还贷款,就可以免除担保人的担保责任。(3)对项目效益有保障、投资人实力强的项目,在无法落实第三方担保的情形下,力争取得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出具的有法律效力的还款承诺函。
关键词:关联交易;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87-0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范围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企业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日趋错综复杂,某些关联企业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空子,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甚至逃废银行债务,给商业银行贷款带来严重风险。如何正确认识和控制集团企业关联交易风险,对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十分及时与必要。
一、集团企业关联交易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当前,集团企业关联交易特别是非正常关联交易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信用膨胀风险。随着集团企业关联方关系的日趋隐蔽、复杂,甄别、确定集团企业关联方关系的难度正逐步加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关联企业成为“漏网之鱼”,游离于集团授信额度控制范围之外,从而有可能发生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与同一集团企业的关联成员之间的交叉贷款、重复贷款的现象,使商业银行面临着集团企业信用膨胀的风险。
(二)资金挪用风险。在集团企业中,从属企业以自身名义获取的贷款往往被控制企业挪作他用,不仅为违规经营提供了土壤和手段,也难以真正体现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由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欠缺及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商业银行银行在实践中很难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真正的监督。
(三)信息虚假风险。由于关联交易在集团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其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关联交易来调整、控制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息就很难做到真实、公允。一些集团企业为取得银行贷款,往往通过关联交易随意调整集团内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很难准确掌握客户真实的资产负债和效益状况,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四)担保虚化风险。在第三方责任担保情况下,借款人的保证人为其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由于这些关联方之间在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当借款人不能偿还债务时,为其担保的关联方也往往会陷入困境,丧失代偿能力。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出于竞争等方面的需要,往往还要办理该种担保贷款,这类贷款也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其中有很多关联担保手续不完备,如未经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授权,法律效力存在缺陷,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
(五)企业经营风险。在集团企业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集团企业的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往往生产配套产品或上、下游产品,关联交易在其生产经营中占很大比重。一旦关联方发生变化,相互间的交易受到影响,其生产经营就会产生很大波动。
(六)资本抽逃风险。在项目建成投产并取得银行贷款后,集团母公司有时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并赚取高额利润,就会利用关联交易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向母公司转移资产、资金,违背了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的资本真实性原则,降低了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把风险留给了贷款银行。
(七)道德缺失风险。当前道德缺失的集团企业不乏其数,其往往通过关联交易将成员企业之间的资产、债务重组及各种形式的改制,蓄意逃废银行债务。
二、防范集团企业关联交易风险的信贷对策
(一)健全集团授信管理制度,防范信贷过度集中风险。统一授信可以避免其因资本或资产的虚增而导致的银行贷款过度集中和信用膨胀,从而可以防止分散授信情况下集团授信总量的高估,同时由于关联交易只是使有关利益在集团内部进行分配,统一考察集团整体授信承受能力可以消除集团内部控制方式造成的人为影响,降低集团企业的整体信用风险。
(二)透悉掌握企业关联交易,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应根据多方面信息,评审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调度方式、集团合并报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重点关注是否有集团公司挪用套取子公司资金的情况,规避资金风险。严格审查集团企业内部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三)全程参与企业资产重组,打击恶意逃废贷款债务行为。一是贷后检查工作要正常化,及时了解集团企业资产、债务重组动态。尤其要关注企业重组、破产、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公告,及时申报债权。二是依法参与借款人在兼并、破产、改制过程中的债务重组,参加破产企业的清算、处置工作,最大限度保全银行的债权,防止借款人借改制、重组之机逃废债务。三是在借款人合并、兼并、分立、合资、联营前,应要求其清偿债务、提供担保、或由变更后的主体签订新的借款协议,落实贷款本息偿还事宜。四是充分运用《合同法》、《担保法》等有关债权保全制度,依法行使撤销权、代位求偿权,阻止借款人放弃债权或无偿、低价转让债权、财产等有损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恢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五是对于在借贷活动中通过违规关联交易骗取贷款、逃废银行债务等造成贷款重大经济损失的借款人,要及时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借助司法、执法部门的力量尽量挽回损失。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成因 对策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一) 内部风险 。
1.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2. 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往往使得贷款风险变得不易控制,有时甚至加大风险。
3. 管理风险。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后管理能否落实到位是贷款能否正常收回的关键。从现行管理机制看,贷后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或不到位的现象,给贷款的安全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外部风险 。
1.经营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一旦银行贷款到手,主动权就转移到借款人这边,贷款使用和归还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贷款银行既不能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更不能干预其经营决策。借款人经营上的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从而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
2.中介风险。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正当收益,会为借款人出具不真实的报告,隐瞒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问题。这种做法使贷款银行在不真实资料的误导之下错误地发放贷款,造成较大的潜在风险。
3. 行政风险。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人事、行政、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管理,但并不等于不受当地政府影响,有时受影响的程度还比较大。
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原因。
1.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以及完善的贷后检查工作。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另外,信贷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2.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关于企业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3.缺乏高素质人才。当前,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既懂银行业务,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既有深厚、渊博的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外部环境因素——金融环境影响。
1.微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产的安全。据统计,国有、乡镇集体企业中的困难企业面达到55%,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50.8%,其结果必然会相应地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也是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一个直接原因。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是银行信贷风险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企业破产失业救济制度没有完善起来,因而银行贷款风险无法直接分散和转移。企业与社会的问题没有解决,直接导致企业把生产所需资金的缺口留给银行贷款解决,形成贷款风险压力。企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使银行无法保全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增加了损失的概率。
3.法律制度约束不力,同样是银行贷款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时间尚短,不论是公民或企业的法律意识,还是国家的立法、执法,都不尽如人意。银行常常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受到挫折。
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努力实现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转变,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全面落实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逐级签订风险责任书,从内部构筑有效的“信贷风险防火墙”。
(二)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假如借贷者的信用意识增强,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就会减小,可以降低借款者违约的概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了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
(三)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部分。将信贷业务“三查”制度细化升级,以客户现金流量分析和客户还贷能力的判断、预测为信用风险度量尺度。保证信贷业务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四)建立科学快速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信贷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信贷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 风险 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10-01
0引言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信贷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发放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发生全部或部分无法收回的可能。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银行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信贷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1.1对信贷风险识别与衡量技术落后
首先,用于衡量信贷风险的基础数据来源不足和准确性较差。基础数据质量差将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不仅无法展开高层次的信贷风险分析信贷资产组合分析,也会使简单的分析工具的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虽然目前商业银行都很注重信息科技,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时间较短,数据样本相对较少,并不能从中提取有普遍规律的信息,基础数据库需要长期积累才会比较完善,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完整的客户数据系统。而且,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不重视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同时加上商业银行也存在各个管理系统中口径不一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各系统彼此之间的冗余也会造成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1.2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
这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条块分割,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制度上没有把信贷风险的计量、分析规定为日常性工作。如,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详尽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
1.3抵押担保缺乏有效性和实际补偿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批阶段常见的思维方式是片面认为有担保的就是好贷款。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发放贷款时关注抵押、担保更甚于对借款人本身偿还能力的关注。原本,强调贷款的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大力提倡。但是,过于强调抵押担保关系则难免矫枉过正,导致不良后果。事实上,将抵押担保作为银行贷款充分条件的习惯思维正成为当前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原因。
1.4贷款期限管理不够完善
在贷后管理中只普遍追求能够偿还贷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首先,还息是来自正常业务收入还是偶尔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经营利润还是其它借款,这些都是银行贷后管理应关注的;其次,能还息不代表能按期还本,也不代表第二还款来源落实。还息可增加银行当期收益,但若不能还本,银行仍得不偿失。对贷款的期限管理不加研究,忽视了客户在贷款到期后挪用信贷资金投入高风险项目,经营状况渐趋恶化的可能。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巴塞尔《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精神与我国《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 我国银行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及独立性原则构造起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 把内控制度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 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
2.2监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
(1)审慎监管措施的内容。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或实行差别资本充足率管理, 根据贷款的类型、期限和货币构成提高相应的风险权重; 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充分考虑到市场风险及其他一些风险。(2)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手段。一是加强对问题银行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系统地检查和监督银行的报表、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 以便及时地识别风险并加以控制。二是加强银行和借款人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的披露规定, 强化市场纪律, 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 限制贷款过度扩张的空间。三是银行和监管当局要定期检查借款人和银行的外汇贷款总额,以便有效监督, 评估未套期保值的外汇贷款。四是加强对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监管, 防止银行通过监管较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以规避监管当局采取的审慎监管措施。五是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对话和交流, 以减少外资银行贷款给国内银行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3)审慎监管制度可以在控制信贷过快增长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短期内难以改变,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速度和运行质量关系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局。审慎监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
2.3重构和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是不可省略的程序,全过程形成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和风险监控机制。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系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一旦出现风险苗头,立即采取相应保全措施,确保银行资产安全。(2)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策略。控制贷款风险最可行的办法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贷款审批流程体系,审批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硬约束和硬控制。(3)实行“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4)改善信贷风险控制考核和激励机制。要制定和落实客户授信等级评判和监控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信贷风险监控和反馈责任人制度,加强检查、稽核,力促贷款风险管理规范化、监控到位化、竞争高效化;优化信贷风险控制奖惩机制,做到责任明晰、奖罚分明。
总之,只要有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一直会存在下去,但我们可以通过风险防范、管理等一系列的办法,控制风险,在经营业务时,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邦.以监管控信贷: 中东欧经验[J].银行家, 2006,( 11) .
[关键词]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预警体系 信贷管理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而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 如何在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内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立一套实用性较强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信贷预警模型及警管理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2005年末为28.4%,2006年末31.5%,2007年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研究欠缺。个别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投入,加剧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5)信贷风险的产生还会由于国家行政干预,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造成。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之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办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依然存在资产质量普遍差,不良贷款逐年增多,评估预警制度不完善等状况。主要表现为:
1.信贷风险防范流程存在缺陷。其中包括客户初选和信评阶段存在缺陷;贷款审报、审批及发放阶段存在缺陷;贷后管理中存在缺陷等方面。例如,广州某商业银行没根据风险状况制定贷款的最低价格,报批材料缺少,只认定为口碑良好的企业集团,结果造成大数额贷款无法回收。
2.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过分注重存贷款的数量,对存贷款质量和客户关系的维持程度没有详细准确分析,因而不利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稳定发展。
3.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技术落后。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主观性过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不够明显,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技术显得落后。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信贷信息系统(CMIS)所体现的数据质量欠佳,难以建立准确的历史数据。如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LGD)以及VAR模式参数的确定都需要5年以上信贷信息数据。此外,数据的准确率,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理方式不尽合理,不良资产总量的认定不应该取决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置方式主要是有财政出资冲销呆账,或者由国家出面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其结果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动机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不良资产的严重情况夸大,摆脱包袱,造成银行改善经营现状的动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基层信贷市场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对蓝田集团信贷的案件中,由于在信贷流程中缺乏自动有效的 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信贷部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下,不但没发现蓝田集团已经存在的问题,反而盲目加大对该公司的贷款支持力度,造成巨额信贷资金无法回收。
因此,建立健全银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体系,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措施分析
信贷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银行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为银行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建议。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主要由反映信贷风险的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构成,它以银行信贷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贷信息技术为载体,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国内外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状况出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指标系统,评估系统,决策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它通过对指标的分析、筛选、赋予权重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风险预警指数,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起健全科学的信贷风险安全预警、监管体系。
1.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通过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有关市场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资料和实况,利用一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设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客户信用等级等,从中综合统计得到不同等级的信用分数,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分数,分析客户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和风险系数,决定是否予以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和利率。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的指标系统
(1)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 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③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
(2)对信贷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信贷风险权重和等级。及时有效识别预警信号,对信贷各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预警信号是构建信贷风险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信贷风险分类并对其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后进行计分,可通过计算目标层综合风险指数来反映客户信贷风险总体情况及预警状态, 计算公式为
G = ΣRiwi
(其中G表示风险指数,Ri表示各项指标所得分数,wi表示指标权重)
根据预警模型风险指数可将客户信贷风险等级及预警状态设置为5级。客户信贷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和预警状态对照如表2 所示。
表中不但可以得出客户信贷风险总体风险及预警状态, 还可以根据准则风险指标风险指数确定其各自风险及预警状态。
因此,商业银行要集中全行对预警指标体系、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丰富的经验,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信贷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例如:2007年金龙股份公司向工商银行提出巨额贷款以购买原料的申请,在2008年初,工商银行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利用率不科学,于是及时停止贷款项目的实行,后来金龙集团因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倒闭,工商银行及时采取措施由此避免了巨大损失。可见,银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和分析早期预警信号,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能针对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信贷控制管理措施,防范或减低风险。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例如《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等。定量化分析的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如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收益的分析模式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利用定量分析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对信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了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该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证券公司理财专家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对贷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抑制,防患于未然。
4.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并健全预警决策系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置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候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已相当严重的问题久拖难决。近年来,中银信托公司、广东国司,南方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就雄辩地证明这一点。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应根据信贷充足率的高低,把信贷划分为几种情况,监管部门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例如:根据信贷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划分为:良好信贷,一般信贷,微危险信贷,中等危险信贷,严重威胁信贷五个等级。对处于不同信贷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信贷综合评级处于微危险信贷时,必须在60天确定对其处理方案,输入预警警报系统。
总之,通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就可以对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分析发现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涛:信贷风险成因解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经济, 2004 (3)
[2]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J].当代财经, 2003 (12)
[3]高峰: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西安金融,2007(4)
【关键词】 信贷风险;财务指标;预警系统
进入2010年,银行信贷进一步高速增长可能引致未来银行不良资产大量积聚的风险,业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在银行监管层面,“切实做好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成为今年银行业监管的主基调。银监会陆续“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旨在进一步严格执行放贷条件,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促进银行贷款业务健康发展。最近,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个体评级从“C/D”级下调至“D”级,理由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导致两家银行的资本状况恶化,业务的信用风险上升。尽管中国银行业运行总体稳健,包括遭惠誉下调评级的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也都经营稳健,但坚持稳健经营毫无疑问,仍然需要引起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银行着力于“防风险”的意思表示明显。
一、目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机构方面存在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贷款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
2.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且缺乏完善的贷后检查工作。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增多。另外,贷款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3.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关于企业详尽完整信息的数据库,缺乏像美国J・P・Morgan公司那样的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况且,次贷危机的影响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即使是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一样存在着信贷高风险。
4.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缺乏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员,信贷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自觉维护银行整体利益的观念。信贷部门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信贷人员的违章操作、越权、人情贷款、甚至等行为皆有发生。
基于这些内在缺陷,着重研究财务指标体系对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合财务预警系统,进行指标系统的确立,从新的角度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
二、财务指标分析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企业财务分析是信贷风险管理中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
1.贷款风险决策管理是以风险度为核心开展的贷款决策活动。根据:贷款风险度=企业信用等级系数×贷款方式系数×100%,其中,企业信用等级由企业经营者素质、企业经济实力、企业资金结构、经营效益、信誉状况和企业发展前景等六类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决定银行贷款方式的选择,对企业资信状态的评价,必须以真实的财务信息和准确的财务分析为前提,否则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有误,贷款方式选择上产生偏差,以贷款风险度为重要依据的贷款决策将会产生失误。
2.在贷款投向管理上,通过优化贷款增量,调整信贷结构,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对信用等级在AA级(含)以上企业,简化贷款程序,并在服务手段上给予全方位满足;对A级企业贷款需求,有条件投入,严格实行贷款担保;对BBB级企业贷款需求,以短期贷款和贴现为主;对BB 级以下企业,以压缩贷款存量和清收原有贷款为主。如果不以真实的财务信息和准确的财务分析为前提,企业信贷等级评估有误,将使贷款投向出现偏差。
(二)企业财务分析是贷款操作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信贷风险管理将统一的贷款操作程序分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三个环节。贷前调查要求严格调查企业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及考察各项财务比率等,贷时审查要求严格审查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的资信等,贷后检查要求严格检查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和财务能力等。在贷款操作程序中,每一环节都包含有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财务分析是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预警信号
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建立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和预测方式,包括预测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体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项目迅速变化的早期财务报警信号、经营状况变化的早期报警信号和银企关系变化的早期报警信号。其目的就是在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之前发现问题,使银行及早作出决策。
三、财务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一)指标分析
在对目标贷款企业进行财务审查时,首先要关注其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通过对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作出初步的风险等级评价,设置准入门槛,将一些财务风险比较高的,偿债能力差的企业拒之门外,预防风险。其次应从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入手,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营业利率率、税前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等,了解并掌握企业一段时期之内的盈利水平和利润指标,降低信贷风险水平。再次应该从发展能力指标入手,对企业的各项资产,利润增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且预测未来年份的发展水平与能力,为银行长期贷款的信贷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提高银行未来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对以上三项指标及其相关的企业财务资料与银行标准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和银行设立的安全控制标准,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的额度,系统地降低未到期偿债的风险指标。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财务危机通常是指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所引发的危机。国外有关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起步很早,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则刚刚起步。一般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选择并不适用于银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可以追溯到Fitz-Patrick(1932)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他以19家企业危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企业划分为破产与非破产两组。Beaver(1966)首先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发现营运资金/总负债在破产前一年的预测正确率可以达87%;Altlnan(1968)将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引入到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并得出著名的Z――Seore模型。Ohlson(1980)使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企业财务危机问题,并得到了高于90%的预测概率。结合银行的特殊性,目前而言生存分析模型―Cox模型将成为商业银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较好选择。
引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事前对企业的指标分析,进行银行的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达到二者的融会贯通,形成统一的财务分析模型,提高银行的预防信贷风险能力。银行风险预警部分包含对象企业资金链监控、负债规模评测、偿债能力分析、异常波动预警等内容,基本上涵盖了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的主要方面:
1.资金链监控。资金链断裂情况频繁出现,如何监控企业资金链,预先知道企业是否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可能,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一大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资金链情况提出了基本意见:(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主要判断当企业一旦出现信任危机,会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如果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缺口将会是多少;(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通过企业长期性资金缺口是否存在的判断,可以确定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从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观察企业经营活动是否存在资金缺口。
2.合理负债规模计算。首先根据企业报表所反映的经营情况,计算了企业当前经营活动正常所需要的短期资金、长期资金和资金总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目前的资产负债关系、周转速度和盈利水平,计算了企业有能力在一年内偿还的无风险负债规模和企业在二年、三年内有能力偿还的负债规模。从以下五方面内容入手:(1)短期资金需求;(2)长期资金需求;(3)总资金需求;(4)一年内可偿还期负债规模;(5)一年以上可偿还负债规模。通过企业能够偿还的负债规模和银行实际已经给企业发放的贷款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目前是否负债不足或者负债过度。对于放债不足,可以追加贷款。对于负债过度的,应当提出补救或保证措施。
3.现金流量分析。基于现金流量的分析,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银行和企业的重视。本系统从现金流动结构、现金流动的有效性、现金流动的充足性、现金还债能力、现金盈利能力等角度,对贷款企业的资金状况、还债周期、还债能力、造血功能等进行分析,并从现金角度揭示信贷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水平。本部分包括四方面内容:(1)现金流动分析;(2)现金流动充足性评价;(3)现金流动有效性评价;(4)现金还债能力评价。
最后,针对以上提及的盈利,发展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一样设置相关的指标体系,形成全面的财务预测分析模型,充分判断银行的信贷风险,从而调整信贷规模,合理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宋雪枫,杨朝军.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M].国际金融研究.2006(5)
[2]李利娜.财务分析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M].广西金融研究.2002(6)
【关键词】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综述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风险性。包括两部分的风险:既包括由于借款者到期不能偿而使银行承担的实际风险,也包括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1]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信贷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环节。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运用系统地、规范的方法,对各种可能导致贷款损失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分析、防范、控制和处理以降低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提高贷款质量,从而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损失补偿能力的一种贷款管理活动。[2]能否准确掌控和防范信贷风险,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金融安全,关系到商业银行盈利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贷风险管理中尚未建立起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监控是个系统工程,对其管理包括管理理念、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评估、规避化解风险等几个方面。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尚未建立,高级风险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很多银行没有建立起直观的、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尽管一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中涉及定量分析,但是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的研究、量化风险的技术还停留在最初阶段,对于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方法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引入阶段,尚未在实践中具体运用。这些原因导致了商业银行无法建立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分析控制指标体系,无法准确掌握风险、识别风险、规避风险。[3]
2.2信贷风险管理中内控制度较弱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够健全,是在银行信贷风险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乏力,各职能部门注重对具体业务操作环节的控制,却忽视了对内部各管理层次、管理岗位等的相互约束和相互牵制,对此决策者又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其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监督部门的授权不够、权威不足,独立性不强。而内部审计还缺乏相应的权限,审计手段也相对落后,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等低级操作阶段。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内部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各商业银行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自从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软约束阶段。[4]因此,这种信贷管理内控制度不适应商业银行现代经营发展的需要。
2.3不健全的信贷风险监管体制
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首先,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对信贷风险的监管只是片面注重对市场准入的监管,缺乏持续监控,对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尤为不足。例如,对银行业普遍开展的“银证通”、“一柜通”等金融创新,如何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如何与国内其他监管当局协调配合,都缺乏深入研究并形成有效的监管制度。其次,在监管过程中重视强调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这种方法不能及时、客观、有效地反映银行风险,市场敏感度低。而有效的风险监管体制应在识别、防范风险中能够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能够应对所有潜在的金融风险,及时、有效地处理风险、规避风险。
2.4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缺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大部分信贷人员对风险一收益最大化、预期损失和信贷组合管理等原则缺乏足够的理解,对待风险的态度呈两极化倾向,要么忽视风险的存在,以牺牲质量去追求规模增长和短期利益,要么惧怕风险,一味以“惜贷”来回避风险。同时,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仅停留在贷前对相关风险分析和预测,忽视贷款潜在的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
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1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价体系
建立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价体系,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为此商业银行可实行行业和客户数据库,构建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对此,可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信用评级的基本准则。其宗旨在于提出维持资本金8%的比率不变,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提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选择方案、对操作风险提出多层次衡量方法和市场风险衡量方法。 [5] 对构建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2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屏障,是有序地、有效地开展业务的规章制度保证。全面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可成立由管理层直接推动的内控机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是由管理层发起越易取得成功,建议成立由行领导直接推动的建设机构并争取整个管理层的支持。其次,强调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最后,启动内部审计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使其长期处于有效状态。商业银行只有完善信贷内部控制,才会在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控制风险。[6]
3.3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督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督,要广泛拓宽信息来源,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范风险。同时,要发挥银行同业信息共享功能,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而采取的欺骗行为。再次是加强与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监督检查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做好防范工作。
3.4建立以风险收益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商业银行可将传统考核中盈利目标与风险评价相挂钩,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考虑为非预期的资本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应用此方式到绩效考核,可以使管理者采取有效的奖罚措施引导各级分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各级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励他们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目标,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高收益。
3.5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商业银行应加紧人才的引进,充实风险管理的各个阶层,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信贷岗位专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要提高现有职工素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来鼓舞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4.结论
在当前的全球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尤为突出,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金融机构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国商业银行应全面加强防范信贷风险,不断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以确保金融资本的安全、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此基础上,兼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张红莉.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经营者管理,2008,10:79-80.
[2]林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30-32.
[3]李冠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1,04:124-125.
[4]年四敬,赵鸿雁.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08, 08 :66-69.
[5]林水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其管理与防范[J].金融论坛,2001,11:44-46.
[6]闫大广.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管理[J].价值工程,2010,04:44-4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40-02
一、引言
信贷业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但同时信贷风险也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从内部环境来看,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施行股份制改革,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但这并非是基于体制上的根本改革,贷款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外部环境来看,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金融风险正在日益加剧。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必须正视这些风险,尽快构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完成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现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银行业承受的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9月15日,央行消息,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六年来首度降息。政府积极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银行信贷投放量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就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跟前几年相比有所改善,但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显示,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有所改善。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5.2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比以往有所下降。从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持续好转,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仍然较高,信贷资产质量也较差。因此,信贷风险仍然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重点,中国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三、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正不断凸显,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正在经受着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的考验。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仍无法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形成自上而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具体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分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尚未建立专门的信贷决策机构,管理部门只能按传统的比率指标进行经营管理,无法保证整个信贷机制的有效运作。虽然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但信贷组织机构仍不健全,缺乏较强的独立性。银行内部信贷权力分配不合理,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的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的混乱。
(二)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大多数还停留在合规检查的范畴,风险的内部监控程度还不能与风险程度相匹配,具体表现在:一是风险发现存在时滞现象,控制效果不明显。从发现风险到对风险做出反映并采取措施再到最后产生效果都存在着时滞的现象,滞后性的存在使得银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信贷风险;二是风险监控手段单一,监控系统存在漏洞。中国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更多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同时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潜在风险的预见,降低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和应对能力。
(三)贷款结构不合理,信贷风险集中程度高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以行业为主要导向的信贷政策指引,不能有效地达到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目的。近年来,银行的贷款多集中于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这类企业一般既处于高增长的行业,又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高而风险低。这类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重点扶持,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往往会导致贷款隐性成本高且定价低,一旦形成风险则呈集中暴露趋势,并且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会因受政策影响难以取得实效。
(四)客户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信息的集中,初步建成了信贷风险信息系统,但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协调和共享,一些重要的内部信息仍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完全真实的公布出来。中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主要是根据客户过去的经营状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其信用等级,而对信用风险分析缺乏使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如: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这样使得银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贷信息中隐含的各种消息,降低银行贷款的质量。
四、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2008年,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建设敲响了警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由此中国未来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控监管机制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运用现代化风险管理技术,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订详细的风险资产标准来筛选客户,客观反映客户资产的风险状况。其次,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管理之外,还进一步强调横向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商业银行要实现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的转变,建立起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识别体系,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降低信贷风险。
(二)合理配置信贷资产,优化信贷结构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调整阶段,政府4万亿财政资金的信贷投放,必然会导致未来坏账的上升,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因此,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判断,及时了解国家经济金融调整政策,密切关注产业政策走势,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控制信贷投放总量,调整信贷结构。要高度重视对产能过剩行业已授信客户的授后管理,及时跟踪了解政策、市场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有效识别和衡量信用风险,研究制定积极的方案,规避过剩产能调整带来的风险隐患。同时要优化贷款担保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均衡发展各种业务品种,合理确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投放比率,优化抵(质)押贷款质量。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少数大型企业和少数项目,尤其是财政刺激项目。例如,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国家项目,票据融资大多面向信用好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投入量很少,融资难度高。银行可以在规避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加快对资金需求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投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利于银行分散集中风险。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应顺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的发展局面。
(四)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
银行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增添客户新的信用信息记录,完善和充实现有数据库,使征信体系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对此,人民银行不仅要与各商业银行建立相关的信用信息协调机制,而且要不断与政府等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料的采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映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二是客户的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客户基本面信息、合同信息、账务信息、清偿信息等;三是进一步采集非银行机构的信息,如中小企业信息,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四是建立建全个人征信体系,进一步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切实防范个人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王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3]李勇,谢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方向[J].经营管理,2009,(1).
[4]吴小平.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7).
[5]赵洪丹,李海红.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J].时代经贸,2007,(88).
[6]毕桂凤.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2).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5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21-02
中小企业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的战略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当中80%左右来自银行信贷,但是在如此高的信贷比例中,银行却仅仅把约20%投放给了中小企业。而在中小企业群体中,约有80%企业是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款的。可见,在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环境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这一方面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特性及管理特性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与银行对信贷资产安全要求高愿意开展低成本、低风险的业务有关。
一、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贷款违约风险普遍高于大中型企业,这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特点所决定的。研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首先要了解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中小企业基本特征。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区别除了规模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上与大企业明显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
1.组织架构简单,管理不规范。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上,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多以家族经营为主。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主要职务往往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集中于企业主或其家族成员,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
2.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中小企业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差。由于生产销售规模有限,中小企业在行业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普遍较小,属于市场上的跟随者,只能被动成为市场环境的接受者。因此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小企业若不能及时适应,将面临销量下滑甚至破产的情况。
3.中小企业人才素质偏低,人员流动频繁。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以及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期不高,中小企业一般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自身员工变动频繁,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风险,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存在上述特点,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还是不可小觑的,其信贷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道德风险。由于中小企业行为主要依赖于企业主的个人素质,因此存在着较大的道德风险。部分中小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银行套取贷款转嫁企业的经营风险。存在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伪造业务骗取银行贷款、抽逃资金恶意不归还到期银行贷款、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变更贷款用途等诸如此类的情况。
二是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管理模式中往往存在缺陷,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权、管理权、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一人手中,一旦出现经营决策失误,甚至会出现破产倒闭。另外中小企业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比率都比较高,自身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第一还款来源的还款能力容易出现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企业一旦在生产经营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基于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存在较大风险,经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的特性,客观上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一方面源于上述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内部信贷业务操作不当或风险控制机制不足。
一是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以及完善的贷后检查工作。存在贷前调查不细致不全面,贷中执行不严格,贷后检查流于形式的情况。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很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流向及企业日常经营情况进行必要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银行不能提前预警信贷风险的发生。
二是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
三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开展信贷工作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信贷员应该能够做到懂银行业务,懂企业生产经营,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但在实际业务操作层面,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普遍缺乏合格的抵押物,导致企业信用低、风险大,这是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所无法回避的。但是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把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针对上述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及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内部风险控制的不足之处,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控制:
一是应当打造全程风险监控。做好风险控制前置工作,在项目申报阶段,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贷款风险管理,做好客户分级、产品对应设计和产品定价等方面工作。加强贷款调查,从信贷业务源头开始控制风险。做好风险控制后置工作,在贷款发放后,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变动。
二是应当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要过分考量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等传统指标,而应更多考量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指标,如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在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中重视项目审查的弹性和柔性,重点突出中小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审查,注重资金封闭运行和过程化管理。
三是应建立工厂化的审批流程。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核、面签、征信、审批、出账等业务模块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在信贷工厂模式下,信贷审批发放首先要做到标准化。在贷款过程中,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监督人员专业化分工。信贷工厂集中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及业务操作,并以先进的IT信息系统和内部工厂化的业务流程强化后台集中作业。
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组织结构设立专业部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因其对象的特殊性,与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存在较大区别,特别是一些创新产品的推广,致使商业银行无论在贷前审批还是贷后管理上都得改进或重新设计,所以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设立专业部门,专项研究制订发展规划、发掘营销渠道、组织开发小企业产品、负责机构准入退出、组织专业化培训、负责机构考核。
(二)组建专业化队伍。商业银行应在中小企业信贷专业部门设置市场营销岗、风险监控岗等各种岗位,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面向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各个具体工作环节的人员,组建一只专业的队伍。对市场营销岗的客户经理队伍,要求应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踏实的工作作风等。对风险经理团队,要求对中小企业信贷有准确理解、对风险收益有较好把控、当地经济有特别了解、对信贷政策能合理把握等。
(三)强化贷前风险调查。贷前调查是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贷款决策的基本组成部分。贷前调查的主要对象就是借款人、保证人、抵质押人、抵质押物等。信贷人员在开展贷前调查时,应围绕这些具体对象进行全面调查。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与精力,通过现场调研和其他渠道进行严格而详细贷前调查,获取、核实、研究与贷款有关的信息。
(四)严格监控贷款资金流向。贷款资金应遵循实贷实付原则,既指银行要根据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以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其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有条件审批、有条件放款”的操作,严格监控贷款资金流向,确保企业贷款用途与企业真实要求一致。
(五)贷后监管不能流于形式。贷款发放后应针对借款企业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等变化情况,以便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确保在信贷资金发放后有效落实批复意见要求;贷后管理不能流于形式,要对企业重要经营变化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跟踪;贷前制定的风险防控措施不能仅做表面文章,要有效落实;贷后不能盲目相信企业口述的经营状态,要主动调查分析企业的重大经营变化及人动,以便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根据合同约定及时采取提前收贷、追加担保等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刚.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外资,201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