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文学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宏阔视野 比较方法 诗意行文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95-02
作者简介:师星三(1977―),女,山西和顺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诗性智慧是全人类最原始而又最本质的一种智慧,丰富广阔的想象性和十分强烈的感受性是其主要特点。“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1] (P.2 )然而,多年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教学,用理性思维、理科方式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相反,文学的形象思维、诗性智慧越来越被挤到角落。如何激发、培养和引导人的诗性智慧呢?教育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雅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充满诗意、学识渊博、极富责任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她一直以“诗性教育”的理念引领着自己的教学实践。2012年底,李老师的力作《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它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线索,同时兼顾文体的特征及联系,对古代文学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诗意解读。
一、体例上体现出宏阔的视野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不同于以前的文学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体例的新颖、视野的宏阔。此书在进行文学解读的同时,涉及历史、音乐、绘画、建筑、舞蹈、书法等各艺术门类,充分体现出文学的人文性特征,给人极为厚重之感。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既兼顾朝代的顺序,更主要的是按照文学作为文学本身的历史来阐述文学现象。例如,在论及唐代古文运动的时候,以往的文学史均把它放在唐代进行阐述,而本书把《唐宋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这样,就把唐代的古文运动、宋代的诗新运动之间的承继关系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这本书的体例上还有一个新颖之处就是每个章节前有一段小小的引言,后有延伸思考及相关信息。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说起,引出了《初民的世俗歌唱》――关于诗经的阐述;从楚国曾侯乙编钟说起,引出了《魂兮归来》――关于楚辞的解读;从《簪花仕女图》说起,引出了《唐诗江山》;而且,每章后的延伸思考都体现出作者极为宏阔的视野。比如《理性主义的光芒》一章的延伸思考题二是:“在甲骨文中,一年是用‘春’‘秋’来区分季节的,‘冬’‘夏’指称季节的用法要略晚一些。当时,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其实是四季分明的,为什么古人独对‘春’‘秋’敏感?由此形成的‘春秋’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怎样的含义?传统意象中,‘春’与‘秋’的象征意义,情感倾向又有何不同?”[2] (P.35 )在《文坛巨擘坡》一章之后的思考题之一是:“苏轼是北宋‘湖州竹派’画家之一,他对文人画的贡献在哪些方面?与他的文学观有何联系?”诸如这样的思考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从广阔的文化视角来观照古代文学,对于读者,有助于拓展视野,激发灵感。
二、在比较中突出不同的文体特征、作家风格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特征。在第十三章《宋词庭院》中论及词的美学特质时,不是就词论词,而是与诗作比较分析。
从外观形式上看诗词的区别。诗的句式整齐方正,庄重大气;……从音韵层面上看,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间平仄相对,对称工稳,秩序谨严,给人以稳定感、归属感,像中国的宫殿建筑,庄严、宏阔、大度,易抒发豪迈刚健之情。词则不同,有长有短有错落,是谓“长短句”。长长短短、曲曲弯弯,最契合情意缠绵,尤其是表达矛盾的、复杂的、委婉的难言之情。……一句话,诗庄词媚。庄,宽阔大度;媚,婉转曲折。诗之体如壮士,词之体如美人。诗词之不同体制,如郎才女貌,相得益彰。[2] (P.138 )
如此分析,一语中的,将诗词不同的美学特质说得清清楚楚。作者还注意通过品味作品的色彩来区别不同文体的特征。在十六章《元气淋漓》中有一小节《宋词元曲色彩之比较》,作者说:“诗词与曲的不同意蕴,可以通过音乐与语言来领略,也可以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色彩来感知,这也是通常欣赏诗歌作品容易忽略的一个角度。”[2] (P.174 )作者认为,研究分析作品,不能固守于一般的角度和方法,这样不容易创新,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很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境界。当然,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拓展知识面。只有站得高了,才能看得远,看得清。
作者不仅注重不同文体特征的比较,还注意对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在比较李白杜甫之不同时,单看章节题目就基本把握了二者的风格特征――《青春李白》《沧桑杜甫》。另外在《沧桑杜甫》开头又进行了二者的比较,“比较李白,杜甫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忧国忧民。如果给两人分别画像的话,李白飘逸洒脱,衣袂飘飘,玉树临风,仙风道骨;杜甫则青衫布衣,面容清瘦,一脸沧桑”,两人同处盛唐,形象迥异的原因是安史之乱作为时代的转折点,使唐诗“由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进而得出结论:“同处在盛唐诗歌的顶峰,李白的人生和诗歌折射出的是唐代极盛时期的伟大风采,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而杜甫的人生与诗歌却因盛唐浪漫自信情调的戛然而止,变得沉重而现实。”[2] (P.114 )这样的比较不仅将李白和杜甫不同的风格特征展示出来,而且对为何不同也进行了分析,让我们对唐诗中这对双子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通过比较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特征;使读者便于分辨、理解、记忆和掌握。本书既注重纵向比较,又展开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和归纳,总结出文学现象的共性与区别,使古典文学知识更加系统化。
三、行文中体现出极强的文学性、诗意性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通过对音乐、绘画、建筑、书法、舞蹈等艺术门类旁征博引,从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化本质出发,构建起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历程充满诗情画意。本书具有极强的人文因素,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丰富情感体验,拓展情感世界。本书给人的感觉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僵硬的,而是流动的;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的。捧读此书,宛如走进长长的诗意盎然的画卷中,调动起来的不只是我们的视觉,我们似乎从中能闻到茶香,听到昆曲,正如作者所说:“捧一盏春茶,看卷曲的香叶在氤氲水气中渐渐舒展,让忙碌的耳朵在水磨昆腔中静静开放,让心灵穿越悠悠几百年的时光,慢下来,慢下来……”[2] (P.196 )
中国文化本身应该是极富诗意的,这些文化特质由李雅君老师那极具灵心慧性的文字一表达,倍增姿色。仅看看各章节的题目,就足以让读者啧啧称奇了,《重归桃花源》《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世俗风情》,哪一个不是诗意十足,如此,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最本真的诗意情怀,并让你流连忘返而丝毫不倦,甚至沉醉不知归路。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是一部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旨归的力作,该书展示出宏阔的视野,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面,给人极为厚重之感,以诗意的情怀、诗意的行文,引领读者徜徉于诗意的文学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间古典文学 书籍设计 装帧设计 基本原则 内容设计
书籍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将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结合起来,使之能够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而民间古典文学类的书籍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类书籍的内容具有特殊性。既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又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因此其专业性较强。另一方面,受众属性具有特殊性,除了专门领域的研究人员之外。就是对民间古典文学有兴趣的读者。除此之外很少会有其他人购买这类书籍。这就使得在民间古典文学的书籍设计方面,既要符合特定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又要体现出这类书籍本身的特点。
一、书籍设计基本原则概述
要保证书籍设计的最终效果符合消费者的审美特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
(一)可视性原则
(1)保证文字传递的明快性。书籍内容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核心,其他一切元素的设计都是围绕内容进行的,为了在视觉上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设计文字字体应当简洁明快。
(2)保证空间设计的疏密有致。一本书籍无论是在封面设计还是在内容设计上,都需要做到空间的疏密有致,既要有留白的地方,又要利用文字或者图片加以充实,这样才能够提高书籍的可视性。
(3)保证图像精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书籍设计中常常会用到图片这一设计元素。无论是封面图片还是文中插图。都要使用精美且与书籍主题相符合的图片,以起到解释说明或者美化书籍的作用。
(二)愉悦性原则
(1)纸质工艺精良。良好的书籍材料,不但可以改善书籍的整体质量,提高形式上的美感,优化设计,还能够利用“通感”将触感上升到心理层面,增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2)色彩搭配f调。色彩是视觉效果表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绿色能够让人觉得清新、自然,蓝色给人纯净、通透的感觉,而黑白相间则能够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色彩搭配方面要保证其协调性。从书籍的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色彩来强化视觉效果,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3)文化底蕴深厚。书籍本身具备较强的文学价值或者理论价值,而针对文学类的书籍,在设计方面就必须凸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不同的设计要素有效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体现书籍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例如古风图片的插入、传统字体的应用等,都能反映出书籍的文化价值,从而符合读者的内在需求。
(三)整体性原则
上文中提到。书籍设计中的一切设计元素都是围绕书籍内容而应用的,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保证书籍封面、语言风格、体例转化等方面都要与内容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强化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使整体设计风格看起来和谐统一,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
(四)创造性原则
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借鉴传统的设计经验与设计结果,而是要融入设计师自身的创意。因此设计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设计学知识与美学知识。还要充分了解书籍的内容与主题。并针对书籍本身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使书籍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新颖独特,且符合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书籍的装帧设计,即是通过书籍艺术设计与工艺制造这两种手段对书籍的封面、文字、腰封、插图、色彩、版面、材质、装订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设计过程。下面基于视觉语言表现的几个要素(文字、图形、色彩),分析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一)文字要素的应用
文字是承载书籍灵魂的重要载体。是书籍内涵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作为视觉语言表现的要素之一。文字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封面设计中,文字要素包括了书籍名称、作者名称、导语以及其他一些次要信息,如出版社名称等,其目的是为了展现书籍名称、体现书籍主题,并对内容起到一个提示作用。为了使其符合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其标题应当选择楷书、隶书、行书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字体,并利用加粗使之醒目突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作者名称应当位于书籍名称的后方或者下方,字号不必过大,但需要加粗显示。而在导语性质或者出版社名称等次要信息的文字设计上。则可以利用一般的字体如宋体等。其字号不能过大。否则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文字要素主要是针对书籍正文而言的,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正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按照一般书籍的版面进行设计即可。当然,对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来说。在字体的设计方面也可以利用楷体字与繁体字,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符合古典文学的特点。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常常也会用到文字要素。腰封,即围绕在书籍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书籍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要提升书籍的视觉效果,使之显得更加精美;另一方面,则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往往在上面印刷关于书籍内容的介绍、名人的推荐或者其他宣传文字。由于腰封面积不大,其中的文字设计字号偏小,字体一般为宋体、楷体等常见字体。
(二)图形要素的应用
图形是书籍装帧设计中除了文字之外应用得最多的一种要素,既包括了封面图片,也包括了正文中的插图等,除了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之外。其在正文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与说明。因此不同部位的图片设计效果也是不同的。
首先,在封面的设计中,图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可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用以展现籍的主体。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的图片选择上,一般会使用水墨画或者与民间传说相关的图片,以展现书籍的主题,并体现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中,图片往往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的应用不能过于杂乱。选择特定的一张或者几张即可。过多的图片会影响整体的审美效果。且可能遮挡住重要的文字要素。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插图的应用应当在特定的位置,即与需要说明的文字相关,并加以标注。这部分插图需要根据正文的实际内容来选择,例如《红楼梦》的插图,则可以选择《红楼梦插图集》中的图片作为补充。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同样也可以加入图片元素,但要保证其与封面图片在颜色、内容上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提高书籍的整体视觉表现效果。
(三)色彩要素的应用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主要是在书籍的封面与腰封中。其正文版面空白处是白色.文字则为黑色。为了体现出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以及文化底蕴,在封面与腰封的设计中其颜色往往是以黑色、白色、灰色、褐色、蓝色等深沉性色调为主,而不会使用过多艳丽的色彩。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其封面设计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字体颜色则选择了黑色,十分醒目,而在蓝色主体中又应用了淡淡的白色,描绘出了书籍中展现的人物、场景,简洁而富有内涵。
三、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正文内容的选择、体例的选择、风格的驾驭这三个方面。
(一)正文内容的选择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中,其正文内容应当属于民间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范畴,如果是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正文内容直接刊载原文即可。如果是民间传说之类的,则需在对这些传说故事加以搜集的基础上,由作者本人进行整理编辑,可以加入适当的评注。如果是关于民间古典文学的论著。其正文内容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具有原创性,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二)体例选择
由于民间古典文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其可能有着一定的体例要求。不同的民间古典文学可能有着不同的编写格式。例如民间文学中包括了民间叙事诗、谜语、谚语、歌谣、传说、神话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具体的设计中应当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编写格式。如果在书籍中涉及不同的体例,则需要做到体例转换流畅,保证书籍的文学价值。
(三)风格驾驭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风格的选择是内容设计的重要组成。不同的作者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是必须保证风格的应用与书籍的主体相契合。具有一致性。这样才能够让读者充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体会书籍的内涵,体现出书籍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因此,在进行书籍内容设计时,作者必须从主题出发,驾驭好写作风格,使之能够与书籍的实际相符。
【关键词】村上春树;外国文学;回归
谈到中国文学就会谈起鲁讯、老舍和近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一想起日本文学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日本著名文学大师村上春树。在 1979 年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日本文坛上之后就被认为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欧美文化的影响与文学与传统的日本文学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他本人也曾经很多次表示自己的文化鉴赏、体验、认知都和日本文学关系不大。这就使得当我们研究他的作品时会忽略从日本文学这一个角度去解析、欣赏。
日本文坛对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研究已经很深入了,特别是从欧美文学这个角度,目的就是为了知道世界文学的特征是怎样体现在村上的 作品中,但是却忽略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日本文化对于村上春树的影响,而且影响还不小。从村上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地道的抒情表示手法,同时村上也提到过自己文学的原点还是在日本的古典文学体验。我们国家对于村上春树的研究还是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欧美文学和村上春树的关系;解析村上的作品特点;挖掘村上作品的魅力。鲜有人能够准确阐述村上作品的中国特性,相反更多人却在研究它与日本文学的共通点。有人说:村上的作品虽然受到欧美文学的影响,带着欧美风格的表现手法,但是究其根本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情感、意识深处带有佛教禅学的观念,只是被日本文学给掩盖起来,如果不真正的投身村上作品,去体会他的精神活动、解析精神体验我们是很难发现的。很可惜,对于村上作品的分析都很片面,要么只考虑它作为日本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却忽略了其受欧美文学的影响在结合日本文学所产生的特殊性、要么就只是λ的作品进行浅层次的批评,这就使得村上的作品至今不能全面的解析。
所以,本文旨在通过改变分析的角度,重点分析村上作品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关联,通过分析村上春树对于古典文学的理解来寻找其中文学特点。村上作品的文学主体一直都是在变化,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一变化背后最真实的不变特性,我们就能自然的全面分析村上文学,同时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可以推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村上曾经说过他从没有被日本的文学作品真正的打动过,甚至不喜欢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兼职就是排斥,现在我们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村上的家庭教育来看。村上从小就很讨厌日本文学和日本的家庭教育,这跟他的从小家庭教育有关,村上的父亲是一名老师,并且是喜欢日本古典文学的语文老师,所以从小村上就被父亲灌输日本古典文学知识,还需要背诵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而且谈论古典文学已经是父子交流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村上春树从小也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可以说在成长时期博览群书,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以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为著,升入高中以后具有了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开始接触到原版的欧美小说,而且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最后基本没有看过日本文学。所以村上说他自己并不是依赖于日本小说才成长的。
从村上春树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来说。村上春树出生 1949 年,中国胜利,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所以日本就成为了美国的文化肆无忌惮渗透的对象,村上春树的成长时期正好就是日本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得变化深深的影响到了村上春树,同时文化的渗透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文化,学习美国的语言。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在战争后确实飞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不断被渗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一时期的作家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美国文学的影子。很多小说很鲜明的刻画出了日本人屈辱的内心和美国霸道的现象。但是这些作家还是要分两种,一种是已经长大然后经历美国文化渗透,这群人对于美国有仇恨感;另外一种就是在文化渗透下出生的日本作家如村上春树就是。他们对于美国没有仇恨感、对美国文化没有排斥,加上村上春树的家庭教育背景,使得村上春树从小就一直浸泡在了美国的文学世界里,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出来看书村上还是很喜欢爵士音乐的,收集了很多唱片,写过很多关于音乐、外国文学的报道。因此村上这代作家和他父母一代的作家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可以这样说:村上的父亲们对于没有是有着很深的芥蒂,但是到了村上这一代人就基本很喜欢美国了。因为随着美国文化的全面渗透,村上春树这一代的日本人已经接受了美国文化,并且把美国文化看作自己的生活范围以内,在享受这种新新的、舒缓的美国文化的同时很自然的就接纳了,有的甚至被取代了。对于村上来说,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习得了日本的古典文化,另一方面沉迷于美国的爵士音乐、美国小说、虽然在政治上美国是日本的敌人,但是从这些方面来说,美国文学已经根深蒂固了。在村上成名之后又对美国文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批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从以上的两个方面来看,我们知道村上春树确实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而对日本的文学是直接忽略的,从来没有在某个方面把日本作家看作自己的学习榜样、奋斗目标,反而把美国大家看作良师益友。正是如此在使得村上春树和日本文学有着说不清的联系。所有的看起来是美国文学的表现背后都能感受到日本文学的气息。村上春树表示自己只是对于美国文化感兴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思,而他自己也只需要这样一个不同的而已。去除自己和日本文学的关系,在他看来日本文学就是自己的羁绊,所以村上春树才会疯狂迷恋外国文学作品,虽然是有着一点对家庭教育的抗议,但是更多的还是对美国文学的喜欢。
对于村上春树的作品,评论家们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直接批评村上春树的作品跟美国文学太过相像,另外一种以日本文坛大师丸谷才一为首的评论家,他们说村上春树的作品虽有着美国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却有日本古典的抒情在里面,这种手法独一无二,是这位作家独有。村上春树对于这些评论感到很惊讶,说第一种吧,这也是事实,但是第二种就是完全的没有想到,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是想通过英语来写的,这也使得村上意识到自己与古典的日本文学之间确实一直都冥冥中有着联系,不是自己想要切断就能断的,他也不得不去面对这个现实。
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依靠从小的良好家庭教育使得谙熟日本古典文学,同时加上博览外国文学才造就的这种特点,并不是处于那个时代下所有作家的共性。《且听风吟》是第 22 届群像新人奖的获奖作品,可以说这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是村上春树对于日本文学看法的一个转变点,使得村上从心开始看待自己,看待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看待自己从小接触古典日本文学这些联系在当下自身的体现。当他开始寻找的时候,他发现以前所谓的日本文学是一种束缚,其实这种束缚并不存在,只是没有去真正的理解过一次,这可能跟小时候的叛逆心理有关,他发现这很多都是因为父母从小把自己带入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培养了兴趣,从而才会叛逆的时候会去读外国文学,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自己的最初文学体验都是源于古典日本文学。在他的寻找之旅途中,村上开始阅读日本文学,并且从新把小时候父亲
让自己读的日本文学重新看了一遍。他说:“当我想通之后我就开始重新的走一遍小时候的古典文学之路,每次看日本文学我都想把它读出来,但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读是很尴尬的,这与我多年不碰日本文学有关,然后我就一边放爵士一边阅读,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对日本文学的态度慢慢的发生改变,慢慢的接受”。当他慢慢走进日本古典文学的时候,他也开始把自己领会到的日本文学特质加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每次想到日本文学作品我就会想到上田秋成,我自己小时候看过他的《雨月物语》,非常喜欢,所以我就试图让自己的文学作品结合“物语”这一元素”。在他获得新人奖后出版的《寻羊冒险记》可以看出来。在村上看来日本文学可以分为古典文学和在社会的成长中出现的当代文学两大部分。村上从小就谙熟日本古典文学,在寻找之旅中可谓是开始喜欢上了古典文学,但是对于当代日本文学可谓是觉得其毫无亮点,让自己提不起兴趣去阅读,态度不得不说是区别很明显的。这种对于日本古典文学的喜欢不得不说对于之后村上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这跟他喜欢美国文学没有关系,没有影响。
自 1979 年以来,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大家所接受、喜欢。在小说创作的这条路上村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自己的热爱,村上还阅读、翻译了很多的美国文学作品,获奖不断,可谓是在文坛上一路高歌,人气飙升。在 90 年的时候村上为了追求更好的创作环境,新的创作灵感不远千里背井离乡,
在国外开始新的定居生活,并且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教授的身份开始了他全新的创作生涯。此前,村上春树对于日本文学一直保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接受古典文学和拒绝当代文学。所以这就使得村上春树从来没有系统的阅读日本小说,只是在小时候阅读古典文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部分古典文学,对于当代的日本文学的了解是很浅的。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期间村上春树被要求指导日本文学,但是他之前是从没有全面的了解日本文学,所以他觉得这也是一个自己重新的接受日本文学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任教期间村上春树开始全面的、系统的阅读日本文学,思维和日本文学全面的接触、碰撞,让他的文学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在村上开始外国定居的生活之前,在外国读者的心中,村上春树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甚至他的《再袭面包店》被收录在哈佛的文学类教科书当中。村上发现他的作品虽然都被看作是美国文学下的日本文学,但是几乎自己的作品吸引别人的地方还是在于他是一个日本人,运用了日本式的抒情表现手法,可见他的文学作品在外国被人接受不是在于他热爱美国文学。这使得村上春树对于自己的定位产生了疑问,他知道不论自己怎样的去割弃自己与日本文学的关系,都不能让自己完全的脱离日本文学,最起码他的作品是日语类的。村上春树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虽然一开始自己教授日本文学是学校的要求,但是自己在后期的过程中还是具有主动性的去学习,大家说我的作品是日本文学,但是我却没有真正的阅读日本文学,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就欣然接受了,而且我每次回国带来的东西都是我在日本买的各类小说,我发现自己的思维、体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上后来把自己与日本文学碰撞的收获写成了一本书――《为青年读者的短篇小f导读》,在书中,村上的写作风格跟以前大不一样,开始就表明了自己和日本文学长期脱轨,但是随着后期的的全面学习,他开始喜欢上了二战后期在日本文坛上享有声誉的作家,他们这被称为‘第三代新人’,全面解析这类作家的文学作品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分析的期间,村上对日本文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用日语写作的作品早该回归日本文学。村上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期间我才开始全面接触日本文学,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以前为了割弃自己与日本文学的联系而做的事大错特错,而且自己内心也慢慢转变了这种强硬的态度,开始对于回归日本文学有了很大的期待,‘同心圆’的想法是错误的,总之来说就是想回归自己的国家,回归自己本该去到的地方,就像一个浪子,现在想回头了”。村上决定的文学的回归不仅仅是文学,自己从小接触外国文化,对于日本不仅仅是缺乏文学的理解,在各个方面都一样。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探究村上的作品应该从日本文学的角度来看,只有把其中的体验和表现置于古典文学的传统观念中才能理解的透彻。不能把村上文学仅仅看作是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文学是发展的,动态的,应该把村上的文学结合日本文学一起看待,共同进步、相互影响的。我们相信村上的文学之所以被人称赞,不仅仅是由于家庭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独特的‘美国文学下的日本文学’,而是他与日本文学的联系,在村上的寻找之旅上,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位作家不断的打破内心的枷锁,不断追寻自身的‘跟’,他在文学的创作之路上会有更大的突破,会最终成为一位像他儿时所崇拜的的那些大家。
参考文献:
[1]蔡雨. 浅析高校日本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以远藤周作与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为例[J]. 科技风,2016,(04):47-48.
[2]段珩. 还原本来的村上春树――评《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J]. 博览群书,2013,(12):53-55.
[3]王向远. 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使用――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思潮史》及《日本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13,(04):90-98
[4]藤井省三,贺昌盛. 论村上春树的汉语翻译――日本文化本土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变革[J]. 扬子江评论,2012,(04):46-51.
[5]邓英杰. 村上春树文学的暴力性――《奇鸟行状录》的暴力书写[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3):161-162.
[6]陈婷婷,徐F. 日本文学中成长主题的演变――以《破戒》《斜阳》《挪威的森林》为个案[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17-122.
[7]赵佳舒. 开放式历史记忆的书写――论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介入”的局限性[J]. 名作欣赏,2011,(36):98-100+105.
[8]袁惠. 传承“和风” 守望日本――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及其他作品的解读[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05):62-65.
[9]藤井淑. 二つの高度成L期――『Lと共に去りぬと村上春湮难[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04):1-4+10.
[10]刘钟鸣,曾妍. 村上春树的个人理解与宽容――村上春树与他的《地下铁事件》、《约束的场所:地下铁事件2》[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2-94.
[11]李莲姬. 战争对村上文学的影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4):89-93.
[12]吴思佳. 试析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隐喻――以《寻羊冒险记》为中心[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02):100-102.
论文摘 要: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培养重心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该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应该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以及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与此相适应,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从本质上而言,古代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它通过研究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和符号,探索以审美心理为主的古代人类心灵运动轨迹,又通过古人的心灵感悟了解各时代社会的全貌。它与探索古代人类认识发展的哲学史一起,构成了一部有层次的人类精神史,进而与主要研究古代人类物质活动的一般历史科学一起,构成了整个古代社会的立体透明复原图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带有深厚历史积淀而又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学科,其发展的空间经受了种种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唯有不断更新和改进古代文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挑战和考验才会转变成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现实。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准确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塑造。这里所说的“研究生人才”,具体是指学历在本科层次以上的硕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当前学界对古代文学专业的本科层次教育―通识教育探讨甚多,而对该专业研究生层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中国大学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宁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一文,该文从学习重点的差异、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过程的艰难三方面对怎样培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精英素质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宁教授所论皆为凿凿之见,然笔者读后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故作此文以论述之,聊作宁教授文章的一点补充。
当今学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学者已露头角,学术刊物不断增多,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就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而言,老一辈学者渐次凋零殆尽,而以新时期培养的博士为主体的学者全面占据了学术舞台。整体而言,学术的传承完成了顺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命运却有一丝隐忧,担心在当今学术体制的制约下古典文学的内在精神逐渐消亡,担心未来古典文学界的话语霸权被毫无古典情结的学科带头人所占据,担心未来的新进博士最终以现代学科建设的名义‘革’掉古典文学的‘命’”[1],这种忧虑绝非空穴来风,当前学界的古代文学研究确有沦为其他现代学科附庸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保持古代文学内在精神的纯一性,要想让古代文学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学科的侵袭之中,根本环节还在于对从事该门学科研究事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也是古代文学学科能否发扬光大的命门所在。
一、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
外在行动发生于内在品格,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品格。
首先必须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摒弃将古代文学作为历史附庸、技巧渊擞的狭隘理念,树立将古代文学视为一部与当代相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心灵史的文学观,具有宏观的大文学意识。古代文学学界倡导宏观研究已有数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题目大才是宏观,于是有了许多大而无当的东西。其实,倡导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学者陈伯海说:“于是我联系唐诗的发展,晚唐诗坛的分派,乃至由唐诗向宋诗、宋词转变的轨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历史地位,写出《宏观世界话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进入唐诗总体研究,由唐诗进人中国文学史总体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陈先生阐释了他本人治学的轨迹,即由宏观步入微观,再由微观回归宏观。由此可见,没有宏观意识的宏观研究实为微观研究的大杂烩,却失了微观研究的严谨扎实,正是一种空疏无用的学风。形成大文学意识观的客观依据是: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以审美心理为主的整个心灵世界感受客观现实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形态;作家的心灵也就是民族心灵的浓缩和积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灵也就是民族的心灵,体现了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因此,就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古代文学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心灵史的科学。此外,不能满足于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绎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脉络,还要探明那些消极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导现实,人为消除某些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消极民族心理的不良影响。这里的大文学意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科界限和专业分工,而是强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尽可能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尽可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具体体现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三是打通古代文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联系;四是打通研究与创作的关联。
其次,应该具备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从实践和理论上把握客观世界,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也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古往今来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总是与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紧密相关。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具有实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对象,但它没有事先设定用它进行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层次,出神入化地运用某种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客体都有自身规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规定性外,还要寻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泽厚认为:“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基础、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例如有人适合于搞精确考证;有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长于分析;有的喜欢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静的客观描述;有的则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3]他主张在多样的方法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只有靠苦读积累才能把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似可采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为手段,舍筏登岸,决不可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机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观的限制,又需主观的努力和识力。也许正因如此,当前古代文学学界我们看到的运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还不多。
再次,应该具有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能够拥有今日之辉煌,靠的就是历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识之士所组成的这支中间力量的开创性探索,假使没有魏晋以来大胆主张文学脱离史、哲而另立门户的有识之士,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文学研究或许长期只是游离于文、史、哲研究之间的“四不像”,假使没有进行纵横贯穿、探索规律的开放式研究的有识之士,古代文学研究也只会停留在诗话、词话式的小本经营;假使没有建国以来大胆主张古代文学研究应不拘于单一社会学模式的有识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学研究又岂能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并非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前沿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已难以像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时髦学科一样,有着施展创新才能的广阔天地。这种偏见促使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在业务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遑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创新与开拓的余地将永远是难有穷期的,正如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前进而难有穷期一样。从问题的多端性,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假设;从问题的伸缩性,可以改变思维;从问题的新颖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生人才而言至关重要。
上述三种品格,即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与该素养相适应,研究生人才还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对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也应有基本了解。总之,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关于人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汉民族学说的知识。
二、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的各种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于学术的推进,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学术界其它领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是一场序幕。本世纪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掀起的“新方法”热及“宏观研究”热,其意并不是某种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单纯倡导,实质上是借助当时思想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新的话语方式,旨在清理长期盘踞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旧的政治一元论霸权,扬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由单一的政治批评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美学、文学批评,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的的话,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系统的更新转变具有战略性的价值意义。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们认为:老年学者和大部分中年学者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使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其范围主要包括在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研任务的人员,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科研的人员,在校学习深造的研究生,大学生以及部分青年业余文学研究者。他们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过广泛接触各门人文学科及其前沿动态,并广泛接触新科学方法论知识而转变成新型人才。而在这些人员中,研究生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实现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转变?首要条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当前学术界发展状况而对古代文学现状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改革需求,这是转变的内在动因。此外,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和观念的相应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改革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建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将古代文学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识而盲于现实,无益新知的“掉书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开动智力去鉴别,评价所学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由此出发去发掘创造新知识。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独立查阅文献,要求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写综论或述评,并争取在有关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对研究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与分析能力、汉语的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还应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从入学直至论文撰写阶段,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科研基本功训练上、知识面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指出,使之加以充实改进。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并与其及时交流。同时,导师也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才能有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创新人格。
其次,与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要调整古代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方式。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要适当根据学科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的兴趣和要求,广泛开设人文科学各学科的选修课,对于一些相关性密切且研究生兴趣浓厚而本院校却不能开设的课程,应允许并积极支持研究生跨校选修。所有选修课程都应该采用多提示、低课时的(包括提示学科重点、主要书籍文献和解疑)的教学方式,而不必进行规定性考试,研究生在学习中确有所得者,可作自选题论文呈教师批阅。只有做到广泛开设选修课与讲授方法的改变相统一,才能使古代文学研究生既不致因课程繁多、考试频仍而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从而泯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多、快、好、省地获得形成创造力所必须的广厚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全新文学观和宏观研究气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变古代文学研究生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保障其信息来源。不仅保障其一般信息来源,如各类古籍文献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杂志,而且要重点保障那些传达相关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新技术革命和新科学方法论最新成果的信息来源。不仅要保障其静态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类书刊和网络资源,而且也不能忽视动态信息来源的摄取,允许、支持并积极组织古代文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教师不要以自己习惯的传统治学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和思维,不要将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学观念及其所运用的新方法视为旁门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误和偏差来否定其研究,而应该在责任中加入对其勇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关方面都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生采取宽容谅解乃至支持的态度,那就必然会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转变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释:
[1]周裕锴:《原文阅读与经典模拟》,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2期。
[2]陈伯海:《中途小识—谈谈我对文学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
[3]李泽厚 :《在多样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和自己的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4]董乃斌:《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和新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j].文史知识,2003,(5).
[4]宁稼雨. 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李素娟.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高教,2004,(6).
〔关键词〕古典文学审美特性中正平和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外形典雅、音色美妙,自战国时展至今,演奏技巧相当丰富且表现力强。演奏古曲时,能将乐器本身的优势与原曲的情感结合起来,细腻、准确而又充分地表现不同风格的传统筝曲。
一、古典文学与审美特性的内涵
中国古典文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此处作狭义讲。狭义上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即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
审美特性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哲学家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一书中认为:艺术模仿现实,又表现和激感;审美活动始于劳动,其主观因素表现在拟人化的特征中。所以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人的世界,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是人的心理与外在世界的有机统一,它融合着人的情感,具有反映普遍性的特殊性。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认为文学是审美的。笔者认为筝曲的审美特性是指一首乐曲通过融入作者的创作个性的乐曲结构、演奏技巧、曲风编排等,显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审美感受的艺术特性。
二、古典文学与筝曲审美特性
中国古典文学范畴宽远,作品种类繁多。历代以来,文学作品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繁盛的局面,如儒家倡导“仁义”,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释家强调自身修养,故而筝曲的审美特性也是多样化的,分析其审美性也当从其创作之始讲起。
1.中和之美
儒家学派自来宗尚“中正平和”。儒家乐论与诗论主张“中和”,强调礼乐的“和之美”。“和之美”原是指诗歌哀乐适度、折中,用以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使之心境平和,和睦相处。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善与美的结合,《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主张以美善合一为标准来评价艺术作品,所谓美是指表现形式而言,善则讲的是作品内容,做到“尽善尽美”,即审美与政治教化的结合。这一文学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古筝艺术,筝曲不仅要做到“尽美”,还要做到“尽善”,所谓“尽善尽美”才能达到演奏技巧与内容、情感表达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一种“中正平和”之美。
如筝曲《上楼》,这是河南南阳板头曲中叙事性很强的一首筝曲,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剧作《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筝曲《上楼》描写的就是婢女红娘得知老夫人同意张生和莺莺的婚事后,欢天喜地上楼将喜讯告诉小姐莺莺的场景。《上楼》多采用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右手大量使用勾托技法和大指托劈技法,生动地表现了红娘心中欢喜,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滴滴答答跑上楼的情景。左手辅以滑、颤增添乐曲的余韵,富有表现力。全曲节奏流畅分明,情绪欢快明亮,古筝特有的表现力将曲调与乐曲内容融为一体,使得短短的曲调能够完整无误地表现红娘的性格以及乐曲欢快的情感。
筝曲《渔舟唱晚》,曲名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众多学者认为此曲乃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根据古琴曲《归去来辞》改编而成。琴曲《归去来辞》是依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之意境创作的,意在表现隐士离世隐逸之情和自然闲适之美。娄树华改编的《渔舟唱晚》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辉映下的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表现了一种适然超脱的自然风光之美。乐曲进板速度舒缓,加以左手吟、揉、滑、颤等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法,以舒缓、优雅的曲调生动地描绘了夕阳霞光映照湖面,渔船帆影在天色霞光满怀的湖中缓缓移动的优美场面,更显“唱晚”之意境。而后乐曲速度渐快,情绪渐起,渔人荡舟乘风而归,为原本平静清和的画面增添了缕缕生气。最后乐曲进入快板,运用了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使乐曲在行进中渐入,展现出渔舟飞近,渔人高歌、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以泛音结束全曲,曲终意在,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派的“中正平和”之美。
2.悲情之美
《说文》释悲:“悲,痛也”。《尔雅》:“悲,伤也”。可见,悲的本义是伤痛、悲痛。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渗透于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样式中,包括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等。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战国末期就已初步显现出来,《韩非子・十过》就有对音乐领域“悲情”的言论:
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
如清徵。”......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乎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
西汉文学家王褒在《洞箫赋》中写道:“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泪。”魏晋以后,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音乐中更为突出,嵇康在《琴赋・序》中写道:“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自古以来,不论在何种领域,悲情的作品更能令人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在古筝作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如何占豪先生改编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为创作题材,以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曲调为素材变奏创编而成;演奏技巧丰富,情绪复杂多变,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临安狱中,在赴刑场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
传统筝曲《汉宫秋月》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宫女之怨,正所谓“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乃积悲怨”。汉时,宫女与嫔妃之间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宫女也能被皇上宠幸,如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府之歌女,因入堂献唱被武帝相中,即召入宫中,极宠册后。然而千千万万个宫女久居深宫,却数岁不得见天颜又不能出深宫,是以悲怨甚重。筝曲《汉宫秋月》广泛运用揉颤、按音、下滑等技法,曲速缓慢,乐曲旋律深沉、哀怨。
3.雅致之美
以典雅精致为美是人们最为简单也最为主要的审美倾向之一。“典则不枯,雅则不俗”。典雅的音乐往往清新脱俗,节奏舒缓平和,音节自然流畅,意境深远优美,给人以乘微风沐青阳缓缓徐来的自然舒畅之感。
筝曲《春江花月夜》通过优美质朴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型和演奏技法,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深刻、细腻地刻画乐曲美妙的意境,描摹动人的、画意诗情的场面。抒情悠扬、婉转如歌的优美旋律仿佛带领赏乐人去江南领略那似水缠绵、绵柔悱恻的山水月夜,身临其境而留恋不已,典雅精致而风情万种。正如长诗《春江花月夜》中所写之景、之雅、之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以歌颂佛家文化为主旨,一人诵读佛经为音乐形象的现代创作筝曲《铁马吟》,以其缓慢幽深的曲调,模仿古琴沉静广远的音色,描绘出佛堂寺中:香烟袅袅,风吹铁马,银铜撞钟,经声和谐的祥和宁静,适然超脱的平和场面。乐曲意境空灵、空静、空远,正如诗云:“山峰悄上白玉阶,古墙探出菩提叶,莲花座前香火幽,铁马轻声唤明月”。
此类典雅精致的筝曲以其自身的悠长韵味、美妙旋律,带给听众一幅尽不相同的诗情画意山水美卷。雅致可谓是古筝与生俱来的优美。
结语
正如文学与艺术不可分离,音乐审美与文学审美也是关系密切。与中国文学并进的中国民乐身上有着许多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的审美气质,古筝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有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取精粹而创作,在民乐世界中开出一朵典雅柔美又刚劲壮美的奇花。
参考文献:
[1]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译注.古文观止(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7:241.
[2]冯蕙,朱贻庭等.简明哲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33.
[3]童庆炳.文学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宋婕.避世逸隐之心声―――简论古琴曲“归去来辞”的意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分析
张爱玲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她的作品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喜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她的作品无论从选材、立意、内容、叙事、塑造人物、语言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彰显个人特色。张爱玲把前人的特点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使两者的思想产生融合,形成张爱玲体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这种独特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她苍凉的生活环境分不开,语言反应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映射张爱玲生活、情感的境况。张爱玲热热度不减的原因之一,与她不同凡响的语言风格密切相关,她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点。
一、比喻手法的应用
首先,张爱玲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比喻,这些比喻生动深刻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是别人不可能写出来的。张爱玲有着高贵的气质,这与她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与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这就影响了她的文学作品,使其作品华丽,尖锐,对世界看的过于透彻,她运用的比喻尤其突出,常令人拍案叫绝。她的比喻对故事情节的深刻阐述,塑造人物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她把生命与圣经结合起来,“生命像圣,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她把生命比作圣经,这是空前绝后的,这是她的独创,为她的小说增添了不一样的风格和亮色。再比如:“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张爱玲运用了不一样的比喻把天上的月亮竟然比作了太阳,不同凡响,与众不同
二、古典小说意味的应用
张爱玲的语言具有古典小说的意味,她的外婆是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人,他的这一观点也影响了张爱玲的父母,张爱玲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熟读《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等文学作品,所以在她创作的作品中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红楼梦》对她的影响尤为突出。例如作品《金锁记》中两个奴婢的对话与《红楼梦》的语言风格非常相似,“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箫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候人家的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这样的对话与红楼梦里的语言风格很是相近,容易让人想起大观园。张爱玲的古典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她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在她的其它作品中也体现的比较明显。
三、西方现代小说的缩影
张爱玲的作品还具有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子。在她的作品中,不仅仅是古典小说的翻版,还融入了外国小说的元素,加上她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张爱玲进行了作品的创新,写出了经久不衰的作品。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位生活在旧时代的新潮女性,她曾经多次出国留学,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张爱玲出生后母亲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从张爱玲小时候母亲就亲自教她文学艺术、绘画、音乐、写作、英语,使得张爱玲受到西方和东方教育文化的双重影响,这使她眼界大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例如在《连环套》中人物有中国的、印度的、英国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有中国、日本、英国,人物的生活习惯中西各占一半,即有西方的文化韵味,又有中国的传统风俗。张爱玲的好多小说都是用英文写的,她对英语的运用非常流畅。
四、通俗易懂的表达手法
张爱玲小说的另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具有市井小说的特点。这与她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张爱玲成年后生活在上海沦陷区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接触到的人大部分是社会的底层,对于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苍凉残酷的语言
张爱玲的语言特点具有苍凉残酷性。从小她的父亲就对她异常严格,比较冷漠,曾经把她关在家中险些丧命,给她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生活在沦陷区的经历让她冷眼面对世界,艺术风格苍凉残酷。例如“无缘无故的毛骨悚然”,“一级一级没有光的存在”,“她趴在李妈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等,无不透露出苍凉残酷性。
张爱玲的作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她吸取了市井小说、古典小说、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的优良风格,在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深刻解读,大胆创新,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鹿义霞.一种故事的两种讲法--丁玲与张爱玲小说对比性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韩晶.试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板块一:读文本,“学”表达
1.品读课文“一打”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横线画出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时,白骨精、孙悟空、唐僧各有什么表现。谈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给学生预留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找到书中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指名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
预设:从“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等处可以看出白骨精的阴险狡诈、贪婪;从“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眼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等处可以看出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从“唐僧连忙扯住悟空。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等处可以看出唐僧一副菩萨心肠。
指导学生将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教师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通过“读课文、画句子、品词语、悟形象”的方法学习了孙悟空“一打”白骨精的过程,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学“二打”、“三打”白骨精的经过,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学习“二打”、“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感情朗读。
3.思考讨论:
在学习完“三打白骨精”的过程后,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既然孙悟空本领高强,为什么不能一次就打死白骨精?写“三次棒打”究竟好不好?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对文章表达方式的思考,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白骨精变一次,孙悟空打一次,虽然打的内容相同,但是每一次的情形却不一样。从三次棒打白骨精我们不光看到了孙悟空的本领高强,还看到了他的机智、忠心、勇敢……这就是古典小说中的一种写作手法:反复叙事。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反复叙事”这一写法的好处:能使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设计思考:高年级的学生对文本应该有篇章的意识,能从整体把握。这篇课文尽管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改,但是情节上依旧采用反复叙事的手法,这一表达方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于是,第一个教学板块主要就是让学生认识反复叙事的手法,体会文章这样表达的好处。
板块二:设情境,“用”表达
1.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绘制成简单的表格。
2.引导学生根据反复叙事的手法,抓住“三打”的不同之处,复述课文。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是《西游记》诸多故事中最吸引人,流传最广的故事,这和故事本身精彩的情节是分不开的,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好呢?就需要在相同之处找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表格,抓住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以及唐僧的“二责”复述课文。
3.练习有感情地讲一讲故事。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讲故事,推荐讲得好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做示范。
设计思考:通过第一板块的教学,学生只是知道了“反复叙事”这一写作方法,如果想让学生真正地学懂,会用,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使用,这样才能将学生头脑里静态的知识激活。首先就是能按照课文原有的表达方式复述课文内容。有了复述这一言语实践的平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于课文表达方式的认知会更加强化。
板块三:广阅读,“品”表达
1.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反复叙事的手法比较常见。
师:在你平时的阅读中,还有哪些故事或章节是在表达上和《三打白骨精》相似?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在古典文学中,还有相似表达的,学生可以列举出《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
3.出示《三借芭蕉扇》
学生品读反复叙事的手法,说说在《三借芭蕉扇》中吴承恩是如何通过反复叙事的手法表现孙悟空的英勇机智,铁扇公主的狡猾。
设计思考: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反复叙事”这一写法,在学生以前的阅读中肯定出现过,只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表达方式,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将现在学到的知识建构在以前的课外积累之上,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节课学到表达方式其实早有接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难度。
板块四:巧迁移,“练”表达
[关键词]初中古典小说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60-01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文质兼美的瑰宝,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鉴赏性。选入人教版初中九年语文课本的《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更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可是语言的障碍、生活境况的不同和现当代的写实小说和虚幻浪漫小说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优秀的古典小说渐渐淡出初中生的视线。
作为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古典小说?如何很好地吸收其丰富的养料?在教学实践中,我巧妙、适当、适时地运用人物图片、影视片段、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既拓展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又生动形象地创设了鲜活的教学情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由此,显示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古典小说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声情并茂,动心弦、荡火花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简单说教,因而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干枯的讲授,学生只会有文字的记忆而没有具体的形象。不易于学生的深刻记忆,也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适当、适时地运用人物图片、影视片段、文字材料等形式铺垫、造势、渲染、引领对学生形成多感官的不同刺激,不仅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荡起思维的火花。
如:教学《杨修之死》初始,屏幕出现了《三国演义》中经典的故事情节,杨洪基那雄浑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缓缓而起,生动的画面、激情的演唱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历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音乐营造了氛围,图片再现了人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比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泛泛讲读要好得多。
二、资源共享,知人世、悟乐趣
古典小说所展示的内容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距甚远,如何帮助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很好地融入到小说所描绘的境界中呢?
《儒林外史》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生活。是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范进中举》就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为了使学生很好地融入到小说所描绘的特殊的历史情境中,我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的资料,并在学生交流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如吴敬梓的生平及坎坷经历、《儒林外史》的成书过程及后人的评价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共享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的资源,也了解当时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同时学会了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和补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增大容量,提高效率、拓展延伸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知识是非常庞杂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不知道,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
多媒体可以加大课时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并能尽可能地拓展相关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香菱学诗》故事情节浅显,人物个性鲜明,学生容易理解。由此,我把与本课有关的《红楼梦》的重点知识,运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如:幻灯片显示贾、史、王、薛人物关系示意图,学生清晰了解众多复杂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图片形象生动的展现性格特征及其暗示命运的判词;经典影视片断的节选——“林黛玉进贾府”“香菱学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通过教学的实践深知:运用多媒体手段要适时、适宜、适度。不要求多而全,而在于精。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运用好这把武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灿烂夺目。
【参考文献】
[1]欧阳珍.关于明清小说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7(1).
[2]朱伟民.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2).
【关键词】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文学赏析 舞蹈赏析 绘画赏析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gh10171。课题名称:高师声乐课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研究。
古典音乐泛指西洋古典音乐,即中世界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一种承载厚重、内涵丰富的音乐形式。而现今的乐界,古典音乐多用来特指1750-1820年这段时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创作出来的欧洲主流音乐,是一个独立的音乐流派,艺术手法考究。
古典音乐,在乐界,因其主要体现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被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所谓的“严肃音乐”。[1]在我国,80后、90后这些从出身就带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一代,更多地把个人喜好放在了情感宣泄自由的浪漫主义音乐上,逐步远离了带有强烈“严肃”色彩的古典音乐。因此,在自由主义蔓延的当代,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年轻的音乐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就成了音乐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难题。[2]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因其耳目一新的授课方式,而更容易被学生所关注和接受。通过对古典音乐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文学赏析课程
1750-1820年的欧洲,恰逢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巴洛克文学的兴起,无不体现当时新文化新思潮的改革,随即出现了昌盛一时的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于当时文化科技繁荣的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当时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它和古典音乐的特点类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古典文学课程赏析,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对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容易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背后诠释的文化的融会贯通。往往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复原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大时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再对比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自我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和创作,更有效地吸收了古典音乐的精华,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舞蹈赏析课程
舞蹈是在三度空间内用身体为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是用人体的运动来体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舞蹈往往借助音乐伴奏,用形体的动作更加丰富地诠释音乐的力量。舞蹈赏析是通过观赏舞蹈时,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思考的整个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伴有自我思维的升华过程。舞蹈作品很直接很形象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情感特点、舞者对于生活的自我审美,是一种全方位多人共同参与表达的艺术形态。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芭蕾作为欧洲古典舞蹈的经典流行并逐渐职业化。芭蕾在发展过程中有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要求女演员穿特制的足尖鞋立起用脚尖起舞。在古典芭蕾舞剧的赏析课程上,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重现18世纪的场景。我们的课程设计上,尽量模拟18世纪的欧洲剧场,前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舞剧简介,对接下来赏析的舞剧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接着通过对《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的赏析,有一个全面直观丰富的体验。最后,在课程结束前通过简短的讨论和提问来对比古典舞蹈配乐和整个舞台效果与真实的古典音乐之间的差异,理解所谓的欧洲现实生活和欧洲当时理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轻松地理解所谓古典音乐严肃背后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来达到每个学生的自我理解消化,且所提问题不当堂解决,留为下一节课程的授课中心,学生和老师共同准备下一堂的教学内容。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绘画赏析课程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常将绘画称为“猴子的艺术”,指的是人类如同猴子一样通过绘画的方式模仿人类活动,因此绘画是一种临摹自然的艺术,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也有自我
的独特性,绘画里面通过夹杂了画者不同的自我风格,而体现不同的意识流。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加入对理性主义的“拉斐尔前派”作品的赏析,因为这个学派往往取材于神话、宗教传说以及一些文学作品,通过画者的理解和幻想而表达出来的,如《世界之光》、《盲女》、《基督家庭》等代表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不但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当时西方很多的神话、宗教故事等文化起源的故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18世纪欧洲的画家对于文化起源的理解和自我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文化时代的意义,也理解到所谓“严肃”音乐在那种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何“严肃”的原因。[3]
只要音乐教育者肯下功夫,结合时代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学,古典音乐也必将冲破“严肃”音乐的局限性,被年轻的音乐人和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宋莉莉.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佳毅.浅谈中国古典音乐现状及发展前景[j].声乐舞蹈,2012,09:119.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思考
高中美术课改已经进行了几年。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及美术老师对课改精神的不断领会与探索,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越来越好,本人也在这课改中认真钻研,勤于探索,在教学中所有体会,有所感受,有所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美术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的结合
坡曾语:“观王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看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就说明文学与艺术相通的。无论是“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的意境,还是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面部刻画,无不显示出文学与艺术的内在关系。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推倒文学与艺术的篱笆,用艺术去关照文学,用文学来阐述艺术。
我在教《美术鉴赏》讲到审美需要时,引用李白的诗《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审美需要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一览名山大川胜过名菜佳肴。讲到艺术美时,引用屈原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荷马史诗》中描绘美人海伦美的句子不多,“好一位标致的美人”,“貌似天仙”,“长裙飘舞的海伦”。在这里文学的想象胜过艺术的描绘,用文学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似乎更有感染力。讲到和谐美、对比美时引用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的画面啊,多美的诗句呀!落霞与孤鹜二者齐飞,给人以融洽感,天长与秋水都是清丽的景物,放在一起,天水一色,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的引用不仅很好地拓展了美术教学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科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室内练习与室外写生的结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选修的是《绘画》模块,内容包括中国画、素描等。这些内容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其绘画技巧是一个大问题。新课标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所以我在教这个模块的内容时让学生室内练习与室外写生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在教《绘画》模块中的《中国花鸟画》这一课时,室内练习让学生感知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体验毛笔的中锋、侧锋、逆锋的用笔,体验墨的浓、淡、干、湿的用墨;让学生了解小品花鸟绘画的技巧。室外写生要让学生知道取舍、概括,这样画面才有感染力,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于是,金黄的迎春、淡紫的藤花等都成了同学们描绘的题材。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绘、热烈的讨论,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充满着春天般的盎然生机。
三、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法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是一个既系统又复杂的过程,然而正确的理论指导却能够让我们的实践找到正确方向。我在《书法》这册书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我教《隶书》这一课时,让学生了解隶书的书写规律――“横向取势”,“蚕头雁尾”,特别是不同的碑帖具有不同的特点。《乙瑛碑》结体方正、雄伟,端庄;《礼器碑》结体典雅凝练,疏朗俊秀。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隶书的特点,再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演示,练习起来笔画才更加到位。我教《行书》这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是“无形之象,无声音乐”。书法艺术中线条与质感所对应的情感因素与审美特征是书法艺术的主要载体对象。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创作环境,不同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的作品具有不同的内涵。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情感的表现上截然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临习实践时,学生的思想会随着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跌宕起伏,这样学生的实践会更上一个层次。
四、课堂教学中不同评价方式的结合
心理学认为:鼓励是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增强信心。我教《美术鉴赏》时,对于问题回答很好的同学报以肯定的目光,欣赏的话语及鼓励的掌声。学生对于一幅绘画有独到的见解时,就让其形成文字并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全班同学听听他的灵感与智慧。我教《绘画》模块时,带着摄像机把学生作画的过程都录拍了下来。每次上课时,都感觉学生格外得认真。老师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奖赏,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丰满。课后把学生优秀的作品拍成照片投于报刊,或参加省市级的书画比赛,或举办校园学生书法展。不同评价方式的结合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肯定学生、鼓钛生,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带着自信、带着成功的喜悦参与到我的高中美术学习中来,这是我所需要的。
如何搞好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课题。本文只是本人在这几个模块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感受和思考,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教师的不断探索,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我国教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方式过分追求功利性,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却缺少了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创新能力和想象意识,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各种“考证”“考级”方面,将学习重点都放在学习具有实际效用的学科方面,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方便。在思想上,也没有自己的观点,总是人云亦云地随大流。这都是缺乏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后果,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严重不符,大学培养的是人才,不是“工匠”。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的,而“工匠”才是只具备一种专长的。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敢于创新,有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辨识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只有通过语文学习,从中吸收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获得。所以说,造成目前高校学生过于现实,一半是由于社会上就业压力大产生的急躁心理,另一方面也是语文教学没能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导致的后果。我国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片面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不是认识汉字,会写作文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掌握其中的人文知识,并将这种知识转化到生活中,使自己的审美情趣能提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能识别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懂得感恩,懂得与人友好相处。有一年,在高考中有篇作文题目叫《战胜脆弱》,很多学生都写了自己的父母有一方突然去世,自己在悲痛之后战胜脆弱的经历。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凭空杜撰的,这些学生的父母都好好活着。这样的行为,一方面说明了学生严重缺少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在他们眼里,只有父母死亡才是生活中的不幸,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灾难。明明父母尚在,却编造谎言说他们去世,这是情感严重缺失的结果。这也说明了,在语文学习中,忽视了对情感抒发的教育。写作应当是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不是为了获取高分来造谣的手段。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审美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最关键的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唤起学生审美情感的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就要成为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教育者。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语文教师具备积极乐观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语言,才能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相反,教师满腹牢骚,对社会不满,对生活绝望,他的情绪也会使学生深受影响,觉得生活不过如此。教师的审美情感修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生活充满激情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对生活充满激情,能用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语文学习中。在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交流,交流的方式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将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平等交流。这样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勇于发言,甚至敢“冒犯”教师。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生活中的一员,语文教师的心态和不谙世事的学生肯定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烦恼,比如家庭关系、房子、孩子的教育,都会困扰着教师,影响教师的情绪。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将自己的这些生活烦恼传染给学生,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中。从另一角度看,教师还要具备艺术家的特征,把课堂当做表演的舞台,一登上舞台,就要将积极的一面面对学生。
(二)真情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积极和学生交流之外,在课堂下也要和学生多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知识的交流,也可以情感的交流。无论是哪种交流,教师要做到的都是“情真意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情真意切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流时,感情要真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讲套话、大话,做表面文章,这样的交流反而令学生生厌,因为高校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了。情真意切还体现在和学生交流要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学生的贫富、学业上的差异而产生偏见,嫌贫爱富,喜欢活泼的,讨厌木讷的,这样也会引起学生反感,一旦学生从心理上对语文教师有偏见,在课堂上就无法听教师的授课。
(三)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
教师在传授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言传的作用远不及身教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就要表现得积极向上,这种积极向上是热情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在生活中,当别人有困难时,能最先站出来;面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要勇敢指责;不参加赌博之类有损形象的活动。也就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出来,这样才能像司马迁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如何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除了教师本身要具备美的品格之外,还要利用语文教材来进行审美教育。我国的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都是诗词、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组成的。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些内容去发掘文中的人文素质,提高审美情感。
(一)通过诗词感受品格和意境之美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由于古人有“诗言志”之说,因此我国古典诗词大都是体现古代诗人思想的承载工具。在古诗中可以感受到杜甫《新婚别》中的忧国忧民,从《离骚》中体会屈原的追求,在《饮酒》读到陶渊明的超俗,还可以从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体会爱国者对国破的痛心疾首。古典诗词除了表现作者的个人情怀,让人体会到他们的品格之外,还有许多描写爱情的优美篇章,像白居易的《长恨歌》,《孔雀东南飞》,陆游的《钗头凤》,诗经中的《上山采蘼芜》。以及一些有优美意境的诗歌,如《春江花月夜》,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这些优美的诗歌将个人情感、志向抱负、自然景观以及意境都通过琅琅上口的诗句体现出来,学习诗歌,不仅可以体会情感、意境还能通过诗歌的结构形式感受到音律之美。
(二)在现当代文学中感受到自然和人情之美
高校语文中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不仅有我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还有外国作品,台湾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通过细腻传神的笔调描写自然景物,像朱自清的作品;有的通过一件小事来歌颂人情之美,如欧.亨利《最后一片树叶》,还有的则是痛陈诉说,如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而沈从文的作品又描写了我国湘西那一方净土的美好人情,如《三三》。这些作品由于离当代人较近,容易引起当代人的共鸣,而产生美好的审美情感。
(三)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高校语文中,对于古典文学,除了诗歌这一特色题材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散文小说,这些作品不仅渗透着浓厚的中国美学人文特征,学习它们还可以传承中国历史文化,这些作品具有细腻的景物描写,也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些作品,不仅有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老子》四章和《论语十则》,还有一些生动的人物故事,既有严肃史笔描绘下的生动形象,像《左传》中的《段于鄢》和《史记》中的《周亚夫传》,也有《搜神记》的怪诞和《聊斋志异》的神奇;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刻骨铭心的友情,也有大观园女儿《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题》的浪漫。学习这些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人的思想、道德、行为带来的人文教育,和他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之美。当前,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随着网络的普及,外国文化已经在中国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盲目跟风,对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反而漠视,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加大古典文学作品的分量,让他们在学习审美的同时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文字阅读的审美能力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已经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也由于多媒体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文字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审美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要阅读,在今天的社会,电视和电脑的普及,使青少年将阅读的兴趣都转移到看电视剧和视频上去了。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反作用于阅读兴趣的提高,具体的方法是,可以让学生先读一些名著,然后再来看这些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用对比的方式来体会阅读带来的美感。像学生都喜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教师可以选一个小说的片段让学生阅读,然后再播放这个片段的电视剧,让学生讨论一下影视剧改变的优劣,如果觉得电视剧改编的不好,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一段试试。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提升阅读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结语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名著阅读教学四大名著研读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然而对于目前的中学生阅读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学生不热爱阅读;学生不热爱经典阅读;学生特别不热爱主要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经典阅读。这样的阅读状况,可能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的语言文化素养;从长远看可能将会影响到一代人的价值观、生活趣味、文化趣味和审美趣味。文学与生活是同构的,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理解生活与人生;也可以更好地整合其它的各种知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特别是古典名著阅读,如何把名著教学落到实处,却成了当今语文课堂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基于以上背景,同时结合我所在外语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语文组开展了贯穿七年中学学习的“四大名著研读”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保留成为我校的传统项目。今天我想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语文名著教学和语文高效课堂,以高中《三国演义》、《红楼梦》研读为例,剖析原因,进行教学探讨。
一、走进“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效”字是关键。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发生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具有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了才能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指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让思想冲撞,让方法启迪。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高效课堂有三大系统。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是两者文化的形态和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灵活也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而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将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变为“惟学”,打造一个“阳光、开放、向上”的课堂文化。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称之为“以学评教”系统。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么以学评教系统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它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从“高效课堂”角度评价一堂好课要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
曾经,“高校课堂”在教育这个海洋里掀起了一股热浪,涉及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二、文学名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现状
古典文学名著无疑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它们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因此,名著教学应该成为整个中学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文学名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阅读文学名著能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能使他们感受独特的思想魅力,能使他们形成批判性思考。美国学者莫蒂默?阿德勒博士说:“一个成熟的人,他的心灵已因历尽沧桑而变得深刻与广博,显然比羽毛未丰的儿童更能了解伟大书籍。但在少年时期,在心智、习惯尚未僵化,尚未习惯于接受真文学与真思想之前,让他们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接受一些伟大书籍中的优秀片段,将会产生很多益处。”通过把古典文学名著引进教学,能够展现前人留下的人文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促使他们思考尊严、使命、责任、理想等人生问题,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文学名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清代学者唐彪在其《父师善诱法》一书中也讲到“阅者必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识狭窄,胸中不富,作文无所取材,文必不能过人。”这些都说明了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语文素养的提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历年的高考统计得分情况时,我们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题、古诗鉴赏题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率较低。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加强文学名著阅读对语文高考提高分数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结晶,往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生通过细心品味、体验、感悟,能够感受作品语句所表达的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透过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这无疑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供了最好的空间和材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增强。从写作技巧上看,著名文学家都是语言大师,他们驾驭文字的方式、谋篇布局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手段等无不为后人树立了写作的榜样,提供了极佳的范例。很多著名学者如朱自清、余秋雨能够挥洒自如,都源于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钟爱。
但是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们喜欢网络小说不喜欢名著,为什么规定我们必须读《红楼梦》?”“我们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为什么要求我们必须读原著?”这些是当下学生对阅读名著发出的质疑声,抛开该生对选修课的理解偏差不谈,其对名著阅读的抵触心理,真实反映了目前许多学生的阅读困惑:在动漫铺天盖地,快餐、速溶大行其道的数字化时代,学做人有处世宝典,学写作有写作指南,要娱乐有各种明星、各类游戏,要休闲有各种文化快餐,那还需要读名著吗?大多数名著都有影视版,还要读原著吗?快餐时代的阅读困惑确实成了名著阅读的最大障碍。
2、课业负担重,学生的阅读时间被挤占。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针对没有读过课外书的14-17周岁人群中,有31.5%的人表示是因为“因功课而没时间读书”,选择比例占各种不读书的原因之首。江苏省从2008 年起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科生加试题部分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可惜即使是像江苏省如此明确的将名著阅读纳入高考考试范围,对于那些要考名著名篇阅读的文科生而言,却还是没有时间去读名著。学习时间长,作业多、教辅多、考试多,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安排好课业与课外阅读是学生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3、缺乏读书的氛围和必要的指导。
“放羊式”的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方法指导。高考的压力棒下,教师只得追求分数的最大效益,观念上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缺少可操作的指导方法,难以进行有思考、有具体策略、有效果的阅读指导。
三、以名著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成功案例与作用
如何走出当下中学生名著阅读的困境,同时又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以名著阅读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成功做法。
下面我再来总结下名著教学对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首先:名著教学培养了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其中包括独立思考的阅读能力,有深度的阅读鉴赏力以及广博的阅读迁移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一言堂”的课堂局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主动查找相关的分析材料和评论性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展丌争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虚心面对学生质疑,决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例如:《红楼梦》的“悲剧性”毋庸置疑,作为一出中国文学史中旷世独见的大悲剧,学生的理解各异:“金玉良缘”的爱情三角崩裂;女性遭受迫害;封建大家族的没落;传统文化下的人性挣扎……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在拥有材料同时深入阅读,运用对比方法多角度分析人物,提出一些具有深思独见的研究观点,并将其表述出来,形成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这种研究成果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课题认识的深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所使用方法的是否科学,为他们进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古典文学名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名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在名著研读的过程中我们处处可见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学生确立课题之后明确分工,收集、整理、筛选材料,对于课题内容、框架的互相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PPT展示时演讲者与电脑操作者互相无间的配合,甚至还出现在班级中脱颖而出的小组得到班内其他同学的技术支持,以求能够在年级展示中获得佳绩。而这些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是很难做到的。
第三:名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助于学生考试、竞赛。
阅读笔记、读后感、论文的集中写作夯实了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于如何谋篇布局、拟题能力、深化文章立意等都有了充分的训练,也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厚的的素材。
同时,名著阅读已正式纳入考试要求和高考试卷中。江苏省的2010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文科生在三年时间内读完十部文学名著,在语文附加题中有15 分的名著阅读题。例如:在2010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中,有一道6分题:《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文学名著阅读的现实意义――高考得分也不容忽视。
而“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中每年对于名著尤其是四大名著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分值,例如:在团体决赛中曾有这样一题: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了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与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似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矛盾论》)这种“三叠”式结构方法是由我国古代的口头故事创作演变而来,具有民族传统的形式。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像这种强调以“三”为标志的情节安排还有不少,如――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请你结合其中的一个实例,谈谈这种“三叠”式结构的艺术魅力。
可见学校的“四大名著”研读活动对于学生获得这项竞赛的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语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让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能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习得过程,而文学名著是积累这一过程的载体。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是将学生引入更辉煌文学世界的一盏明灯,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开启学生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名著教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语文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炳亭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 山东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