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并不是某个人的或者会某个集体所明确的行为规范,它于相对应的科学领域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成型并得到认可,它是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在对应时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综述,是对于该项学术研究的所具有特征的重要标志。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关工作的教育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是其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与相关研究过程中所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拥有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这项工作而言极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在标志这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项常规的科学的同时,相应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项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当社会进步发展,很多社会现状也与当初有着很大的区别,将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套用于今自然会有很多地方产生偏差。
(一)育功能的偏离。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过于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作用,在部分的高校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了对于学生的政治教育,这无疑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错误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其丰富的元素。其中不仅仅是政治教育,同时也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和法制观念培养等。仅仅是作为政治教育的存在无疑导致了对于其他方面教育的忽视。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所需要达成的目标无疑使相左的。
(二)对于学生群体所起作用的忽视。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一直并不重视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的主观意识。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而学生这一受教育者则被忽视,在教育的模式上则是采取的单向的灌输观念。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无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会进一步的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所起的作用。
(三)教育模式的落后。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才去的是生硬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个体细节不予考虑,强硬的将思想理念灌输于所有的学生。这种无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教学模式,终究会由于受到个体之间巨大差异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预期的效果,可谓是说事倍功半。
(四)研究的对象的单一化。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研究的对象往往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对象,并在莫种意义上忽略了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以个体素质与整体素质为例,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更加注重于个体的特定素质,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对于整体的素质发展提升的研究。这样一种定域式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范式形成的工作必须尽快的实施。
二、我们所追求的是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新范式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寻求一种新范式,以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已成为必然,但是我们需要怎样一种新范式,怎样的新范式才能满足需求?
(一)更具思考意识。在当今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中,学术思维的缺失极大的阻碍着该项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在现有的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脱离了社会现实,丧失了对于学术成果的质疑能力。仅仅是停留于对于过去研究成果的不断重复,并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因而我们更应改主张学术思维,对问题以学术的角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以学者的角度去思索正式教育的相关问题;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统一。
(二)注重“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范式应该注重对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能够对发现新的问题,抓准问题关键,并迅速处理问题。在对于已有问题的探讨以及新问题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放眼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需要又有开阔的眼光,拥有世界性。在当今社会整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应当能够拥有普遍性,要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中准确的把握中国的特殊定位,以此来确认其发展方向。同时必须意识到思想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大势所趋,必须在成人这种趋势的同时明确中国核心的价值体系,以此作为思想融合构成中的重心。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之间其实是相通的,因而将教育学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价值,因而高校应该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用教育学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革新,不断进步。
一、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教育学中发展出来的,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进行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研究,虽然两者从研究对象上看存在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而且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实践当中,具体来说教育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离不开教育学理论。教育学主要是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这些认识构成了教育学理论,也可以说教育学理论属于认识理论的一种,而这种理论也是在近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教育习俗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原有的教育习俗认识在教育生活经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和认识,这就会使得教育习俗认识之间产生矛盾和歧义,并且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丰富,这些传统的教育习俗认识也不能够解释很多教育活动中的问题,这就促使科学教育学体系和理论诞生,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认识论的部分主要就来自于生活习俗和教育理论当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来自于日常家庭和学校教育生活当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也往往通过借助于日常的习俗认识来进行,而这些日常教育习俗就是教育学理论诞生的基础部分。并且随着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和家庭也逐渐受到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会采取一些教育学理论上的方法,这些都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基础教育阶段有了很大提升,因而日常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更应该借助于现代教育学理论来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现代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来构建思想政教育理论框架。
(二)、教育学理论能够帮助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育学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到的解决教育方面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因而对于解释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科学解释,教育学能够清楚明确教育问题,这是教育学理论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属于教育问题之一,因而教育学理论也同样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明确界定。再者,教育学理论能够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包括通过专门的术语、概念来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解释,这时日常语言所做不到的,作为教育问题中的一部分,教育学理论也能够运用专门的语言或概念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而且这种解释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基础上的,而不是根据直接感性经验判断出来的,这就使得运用教育学理论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带有了科学性和理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层次提升了一个等级。正是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不断的科学及时,才促进了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知识的增长,对于更加有效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学理论的应用
(一)、培养坚定正确的教育态度教育态度是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体现,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态度能够不断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教育工作者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也能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而消极的教育态度则会阻碍教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教育态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而积极正确教育态度的培养与教育学理论是分不开的,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对于养成积极正确的教育态度,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多积累自身的教育学知识,在用教育学理论来支撑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树立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信念,让自己能够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论素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各项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教育学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理论素质,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不断学习能够不断丰富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让教师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让教师掌握教育方面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而且也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来面对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断用自身的观点和见解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方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关键。再者,深入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够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往往是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自身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方法是比较片面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从多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论证和思考,也没有将自身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结合起来,使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因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学习和浏览教育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一个教育问题的各种观点和流派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一个教育问题进行不同解释,从中体会教育问题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观念和观点中找出最适合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学会将自身的经验和教育理论高度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走出经验主义教学的怪圈,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开阔自身的理论眼界,接触更多国内外的教育学理论和流派,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好理论基础。
(三)、运用教育学理论研究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对多种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现有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整体性探究,而后通过归纳、整理形成相应的理论,在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中非常常见,也是现代教育学研究者比较推崇的一种研究方法,而这种方法也同样适合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中的基础课程,包括很多学科方面的内容,像是心理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体系,而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于涉及如此多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非常有价值的,质性研究方法本身也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借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进行研究,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关注,而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关注于人的价值,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通的,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于突出人思想价值研究主体,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层次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质性研究方法强调意义建构和深度解释,强调对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进行研究,这一点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需求,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深层和最基本的教育问题,通过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究,能够不断深入行为和思想之间,揭示人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本质关系,同时研究人的思想行为来分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从中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认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质性研究方法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和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三、结语
教育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其不仅能够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教育问题,而且还能够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因而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非常高,高校应该充分认识教育学理论的价值,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评《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优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2〕牛倩.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3〕张龙.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现实意义及条件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4〕宋俊成.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内容分析:文本与范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5,(07).
〔5〕张凡.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2,(04).
〔6〕王翠.关于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05).
〔7〕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结构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项重要任务,就是改变、巩固和加强大学生对某种事物、观念及行为的态度。态度属于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待特定对象的认知、评价、判断以及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人的态度具有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阶段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借鉴态度改变理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态度改变研究的主要理论
在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中,影响和应用较为深刻、广泛的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传播学家霍夫兰德把说服看作信息传播交流的过程,提出了说服模型。说服过程,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说服者预定方向的活动。在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相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
根据说服模型,在态度改变的作用机制中,说服对象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之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但说服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信息引发的反驳数量和性质,如果反驳过程受到干扰,则产生说明作用,要么改变态度,要么对抗说明包括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和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是当代西方主要的态度改变理论之一。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到的行为。该理论提出,有相互联系关系的认知因素可能会呈现出两种状况:一是二者处于协调状态,一是呈现出不协调状态,即失调。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二是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这两个条件与认知失调程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如果认知因素之间出现失调,就会使心理上发生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感觉。它会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状况,使认知结构平衡协调。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二是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三是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有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地解决。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调节,个^态度发生改变,实现认知平衡。
二、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要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说服模型和认知失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三个基本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研究表明,人们越是积极地评价信息源,便越可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教育者的权威性与专业性、公正性与可信性、人格魅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
2、教育信息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内容和被说服者原有态度的差距、信息内容的重复性和新颖性、信息内容的情绪特征(恐惧的唤醒)、信息的单方面呈现或双方面呈现是影响态度改变效果的重要因素。适宜性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3、教育情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的说服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和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些背景或情境因素构成了教育情境。教育情境对教育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态度改变理论提出了两种可能会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预警和分心。
三、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和教育情境三个角度的九个方面分析和研究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人们容易信服专业领域的权威,其宣讲的内容和观点也较一般人更有说服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化修养,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备自身的知识体系,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
2、维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正性和可信性
教育者的公正性和可信性与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无关却直接影响被说服者信服程度。教育者是否公正、是否言行一致,说服动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其的信赖程度。即便是公认的专家和权威,如果缺乏公正、说服动机不正确,其权威性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仅是指教育者的外在相貌、风度和气质等,还包括内在修养和品格。教育者整洁大方的外表、端正得体的举止、积极健康的情感、高尚的人格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引起受教育者心理上的心悦诚服和行为上的效仿。
4、选择适度压力的教育信息
在说服过程中说服者提供的信息内容与说服对象原有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期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当说服者在沟通说服中提供的信息和说服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差异时,造成被说服者的认知失调,形成心理紧张,产生改变态度的主动性,重新建立新的认知协调系统。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差距和态度改变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当信息内容和说服对象原有态度的差距不大时,说服对象产生的认知失调压力不足以产生转变态度的动力;当两者的差距过大、超出说服对象的认知承受范围时,说服对象就会倾向于拒绝改变,怀疑和贬低信息源,维持其原有认知的协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了解教育对象原有的态度及其与教育信息的差距,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选择适宜的信息,实现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比外,信息内容和被说服者原有态度的差距也与信息源的可信性有关,一般来说,说服者的可信性越大,越可能以大的差距使说服对象发生态度改变。
5、把握教育信息内容的重复性和新颖性
一个人很难在初次接触某种观点时就被说服,适当重复信 息内容以增加生动有助于提高说服对象对其的接受程度。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在沟通说服中反复呈现观点,不论呈现的观点是说服对象希望听到的,还是不希望听到的,其效果也都呈倒“U”型曲线。信息的重复呈现超过限度,会使说服对象产生逆压乏情绪,引起防御性的反抗,从而降低说服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增加教育信息内容的新颖性是提高沟通说服效果的―个有效策略,因为对许多学生来说,“新颖”包含有“更好”、“更有趣”等含义的理暗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要与时俱进,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避免思想僵化,实现重复性与新颖性相统一。
6、教育信息内容适度的情绪特征(恐惧的唤醒)
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增加恐惧感将有助于增加说服力,提供消除恐惧方法的信息将引起说服对象更多的重视。有研究表明,说服者唤醒说服对象的恐惧感并提出预防办法容易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教育信息的情绪特征把握上也应遵循适宜的原则。在形式政策、职业规划、安全等教育中,适当的引起教育对象的恐惧感,并提供消除恐惧方法的信息,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如果引起的恐惧感过大目无消除恐惧方法的信息提供,则容易使说服对象惊吓得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克服恐惧,消极绝望,甚至否认危险。
7、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教育信息的单方面呈现和双方面呈现
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决定教育者对教育信息采用单方面呈现或双方面呈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同时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然后通过辩驳,接受者自己做出结论,可以更好地引发个体态度改变,说服效果较好。由命令式的给定结论的方式,容易引起说服对象防御性的反抗,使态度改变出现困难。二是教育信息与教育对象原有态度的方向是否―致。二者―致时,单方面信息传递更有效,可以支持和巩固其原有态度。但单方面信息传递的不足在于容易给说服对象以主观、不公正的印象,容易使说服对象怀疑说服动机,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说服目的灵活运用单面论述和双面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沟通说服过程中教育者呈现正、反两方面的信息,采用双面论述方式对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比较好的效果。根据态度改变研究中的预防接种理论,让教育对象接触用适量、轻度的反面论述信息,再帮助、引导教育对象对反面信息进行分析、批判,使说服对象对于类似反面信息产生免疫,如同医学中的“接种疫苗”。该方法对于提高说服对象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观念影响的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8、教育者的预警
预警是指说服对象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预警会促使被说服对象产生防御心理,降低说服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预警可以认为是教育者在进行教育前对教育对象透露相关的教育信息。如果教育对象原有态度较稳固,教育对象与信息关联性强,即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内容处于高卷入状态时,预警会使教育对象产生防御心理,有准备地做出抵触。如果教育对象原有意见不稳固,教育对象与信息关联性不强,即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内容处于低卷入状态时,预警可产生相反的效果,促进其态度改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做出预警,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育目的来确定。
9、教育对象的分心
分心是指在说服过程中,情景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使说服对象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分心的作用主要是干扰目标对象对信息传递的注意程度,从而削弱他对说服的防御和抵制,提高说服效果。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杜威 理论支撑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2003年)中新设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研究性学习吸引了研究者很多的目光,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展开讨论,其有效实施有待于实践的深入探索及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完善。本文试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自然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在杜威的教学理论中,“从做中学”是他全部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从这一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建立了系统、完整、有独创性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针对传统学校中的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见解。
1 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说:“现在课程最大的弊端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按照成人的目的设计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目的不相同;根据科学发展的逻辑设置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但儿童的生活连贯而一致,这不符合儿童的经验;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世界是抽象的、逻辑的、符号式的,儿童的生活则是具体的、丰富的、多样的。”因此,杜威主张改造课程,使其真正适应于儿童的生活。1896年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具体实践了他的以儿童的社会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编制论。他规定,实验学校的课程编制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生活关系密切?第二,怎样才能使历史、文艺、科学的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重要的价值?第三,如何使读写算等正式学科的教学在平日获得的经验之上实施,并同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第四,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杜威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不否认社会与知识的课程基点,但更关心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儿童自身的经验、儿童自身的生活,并从儿童出发来把握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的关系,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
在我国,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中可以看到,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各自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制订相应的课程计划,确定最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杜威教育思想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2 杜威思维训练说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的结构,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他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深入探讨了思维的五个阶段与教学的关系,认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等同的。于是提出了相应的探究教学程序,即“问题教学法”:“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为了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教学就应当创设“经验的情景”,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杜威认为,教学不应当是学院式的,而必须与校外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创设能够使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的生活情景――“经验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中,儿童与环境持续地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儿童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杜威认为,如果儿童在教学情境中自己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进的、多种多样的、富有创造性的,那么,即使教学方式一般。其效果也是好的。
研究性课程实施的过程正是这5个阶段的实际应用。也就是说,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科领域的前沿信息,使学生开阔研究视野,了解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为选题作前期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能力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课题不受学科限制,可以是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课题。课题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经讨论共同拟订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确立研究方案。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收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获得有关课题的信息,对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归纳,提出初步的课题解决方案。而后。针对初步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进行考查,探究和分析,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最后,课题研究小组对实施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并证明其正确性,而后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答辩,大家共同探讨此次研究的成功经验,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二、杜威的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感性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显然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支架;分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57-01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该理论阐明了教学和学习者的发展关系。该理论认为教学在学习者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要走在学习者发展的前面。“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教学的内容要始终高于学习者的知识水平,但又不能过高,教学应处在一个“跳一跳摘桃子”的合适位置。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学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并没有进行分层次教学,这很容易造成好学生不想学、差学生听不懂的课堂教学问题。“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制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常常发现学习者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兴趣低,不重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学习者在课堂上,经常进行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无关的活动,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等。
1、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无兴趣跟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目前,高校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不强,一些思政教材建设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
2、学生自主性不强
内因决定外因,自主性就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因,学生的自主性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却恰恰忽视了学习者的自主性,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堂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依靠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抹杀了学习者的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3、无差别教学的缺点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必修课程,各级院校必须坚定不移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都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进行,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依然以院系专业的行政班级作为大班教学的教学单位,来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种形式忽视了班级内部学习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无差别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使低水平的学习者跟不上课堂教学的步伐,而高水平的学习者则觉得教学内容太过于简单,最终会导致所有学习者都“学无所获”,而使他们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失去信心。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支架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知识建构的概念框架,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支架。支架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摸清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下限,科学配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拉大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幅度,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然后,教师应让学习者进行独立探索。最后,教师应对支架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可以通过练习、考试、学习者自我评估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支架式教学的步骤,以完善教学效果。
2、“交互式”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形成它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交互式教学的概念最早是由Brown提出的,他们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式教学的概念。教师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使用交换式教学可以遵循以下一些步骤。教师要启迪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学,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交换意见,各取所长,然后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最后对各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加深学生的思想教育知识的印象,从而起到加强学生认识的作用。
3、“分层式”教学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分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目标,把学习者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典型的应用形式。教师在进行“分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受教育者各种事故案件的触发点,使本来有可能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能够转化的学习者,由于教育者的放纵和遗弃,使其滑入深渊。二是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僵化看人的目光,转变单凭依靠老经验、老框框辨人识人的标准,以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新世纪的广大受教者三是要用渐进的眼光看待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赵 南.徐利新.对教师支架类型体系的理论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7):23-25.
(一)完善制订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自身是影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最基础的元素。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性或行动的可能性,是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重要中介,反映了理论成果指向实践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面对学术规范的衡量、实践需要的期盼,应该自觉把推进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纳入学科整体性建设的范畴中来,主动为理论成果设计实践转化的行动计划,加大研究成果实践转化的自觉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理论上的“实然”并不等同于实践中的“必然”和效果上的“应然”,只有以详细的行动计划来指导、规范和调整,才能实现理论成果的有效“落地”。自2006年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出版和发表的专着、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尽管有许多理论研究者不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关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指导实践”,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整日凌空蹈虚、空话连篇,忙于构建所谓的学术框架;一些研究人员醉心玩弄词藻、废话新说,痴迷于构建华丽的话语体系。”有的理论成果仍仅具有典型的个体利益特征,忽视成果的社会实践效益,缺乏实践指导价值;有的理论成果仅仅停留在理论自洽之中,满足于“形而上”的研究意图,很少关注或没有关注到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问题,难以实现与现实需要的有效对接。可以说,理论成果忽视或缺乏实践性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相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5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存在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研究繁荣”背后实效缺失现象的存在。改进这种风气蔓延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学术研究要直面现实,始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策。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基本方式;推进学科建设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实践转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问题;二是对正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升问题。就前者来说,在学科建设中,通过编写教材、调整教学计划、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适时地把学科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专业的时代适应,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成果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与时俱进。现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来自于后者,即如何运用学科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问题。仅以高校辅导员队伍为例来说,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源多样、专业背景各异,成为理论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意识不强、能力不高、成效不显。有调查显示,只有31%的受访者能做到经常浏览他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只有24%的受访者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应用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理论成果进不了教育实践者的头脑、成不了教育实践的指导、进不了教育实践的平台,以致于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许多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因素,找不到理论归纳和指导,对于一种行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能成为“经验中的存在”,基本上是围绕自己工作的反复总结和重演。而一线工作者的经验性成果恰恰又被理论研究者所难得一顾,导致了双向转化均存在断裂的现象。可见,在人才培养培训上,“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脱离理论或摆脱理论,这是双重脱离,也是双重失范。”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
政策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政治属性,更加需要运用制度支持、政策保障等手段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必须尽可能地转化为政策规定,由此推进理论成果转化效应的长期性、稳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独特的咨政功能。从目前来看,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时,都能较好地吸纳和借鉴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由于受到目前理论成果自身实践性或实践转化不足的制约,也给这种吸收和借鉴留下实践的遗憾和操作的空白,一些政策规定过于宏观,重导向轻操作,缺乏现实操作的指导意义和规范要求,难以落实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逐层衰减、边际效应明显。
(四)加强指导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还表现为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指导。一是以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二是以已有的理论为起点,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逻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水平。因此,能否有效指导实践研究也是检验理论成果生命力的重要指标。要鼓励和提倡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以“脚底板”式的实地调查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一公里问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起有效的勾连与融通。而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受到研究团队构成中实践队伍吸纳不足、现实问题价值“过于微小”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之外,实践操作性课题难以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竞争中获得立项也是重要因素,这就进一步助长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研究导向,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着力点
(一)加大理论研究的实践取向,增强研究成果的实践自觉
实践发展是保持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来源,也是检验理论正确性和生命力的向度。一是研究的视野要向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以实践问题促研究,提高理论成果的现实针对,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二是要进一步增强理论成果的实践自觉,尽可能地把理论成果变成可以直接实践的行动计划,或者把行动计划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提高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效率。三是要加大实践研究的政策扶持,在各级课题立项、成果评选中给予倾斜,着力于引导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难,打破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瓶颈,以实践探索的经验和成效来丰富和发展理论成果。四是要增强学术刊物的实践取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术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类刊物要转变唯理论、纯理论办刊倾向,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总结类文章以一定的刊发空间,这既有利于调动一线实践者的研究热情,促进实践探索,也有利于理论研究者了解实践的进展情况和问题,使学术刊物成为沟通两支队伍、展示两方面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增强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互补,实现研究成果的整体价值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涉及到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三支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程度还取决于这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深度。当前,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各自开辟了两个不同的领域,尽管这两个领域在实践意义上存在交集,但在现实运行中却处于“平行不相交”局面,而又同时影响着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显然,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政策制定中,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话语往往超过实践工作者的现实呼声,使得许多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却依然停留于理论论证上,难以彻底地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三支队伍之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联系。一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听取、吸纳三支队伍的不同意见,做到既尊重理论规律,也关注现实问题,使政策落实到解决问题上来。二是优化研究队伍结构,重视吸收一线工作者参与理论研究,加大研究成果的实践取向,同时鼓励理论研究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现实资料,使理论研究能够与实践发展需求相一致。三是在政策制定中既要问政于专家学者,也要问需于实践工作者,既要着眼于推进学科理论的发展,更要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教育实效的提升。
(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成果转化能力
实际工作者的理论转化能力是关乎转化效率的能动因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或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或形成实践的惰性和惯性,不少人持有一种保守态度,不想或不会尝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也不会主动地思考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转化能力将成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一是要提高对理论成果学习的自觉性,做到主动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理论成果;主动思考,把理论成果作为化解现实困惑、工作困境的有力武器。二是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依托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等,开展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培训工作,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作为能否从事这个职业、晋升职务职称的考核指标,以此增强推进学习的约束性。三是调动实际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活力,深入开展实践问题研究,形成研究意识和研究自觉,增强对理论成果的认知和感悟,使实践者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从而形成两支队伍、两个领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有效互补、良性转化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阿普尔;课程理论;研究综述
阿普尔是一位具有国际性批判教育研究的大师级人物,他对教育政治的批判,对权力文化的解读,对教育改革的诊断,对民主教育的推崇,都具有独到的价值思想。《意识形态与课程》、《教育与权力》及《教师与文本》是阿普尔教育思想极其重要的三部曲,他在书里面提出的教育问题及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阿普尔课程理论的研究,国内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关于阿普尔课程理论的研究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找和现有资料的整理后发现,学者们关于阿普尔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章,相对于阿普尔的其他各类研究而言,它是属于研究和探讨较多的一类。在这一类研究中,按研究主题分类包括对课程改革观的研究、对课程文化观的分析、对课程知识观的考证等方面的研究。例如,南京师范大学的葛春教授在其《阿普尔的课程改革思想述评》(2006年)中,通过研究和深入探讨,他认为,阿普尔所倡导的公正的、民主的课程改革,能够经得起道德性和历史性的反思和批判。在文章的最后,葛春认为,阿普尔的课程理论中关于课程改革的思想过于强调课程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目的比较明显,但他追求社会公正、投身教育实践、坚持教育民主的学术品质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成龙教授在《阿普尔批判课程观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2012年)一文中,从课程改革角度谈论了课程与官方知识、意识形态的关系,充分了解到课程背后的霸权统治,将学校知识运用到社会环境中,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薄膜,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关于阿普尔教育理论的研究:王占魁的《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批判逻辑》(2012年),提到了阿普尔的教育理论的来源和分析方法。他认为教育来源于他的家庭背景和早期的学习经历。阿普尔对美国移民、黑人和女性的关怀体现在对教育的人文情怀上,他通过对影响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分析,以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为目的,并且由于他擅长运用哲学分析法,严谨的、科学的分析了现阶段全球经济、政治发展和各国意识形态对本国的课程设置的影响。他们对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教育与权力》、《被压迫者的声音》以及《官方知识》等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很透彻地分析了阿普尔的课程观和教育观点,认为阿普尔的课程理论具有系统性、政治性、民主性、批判性。
二、关于阿普尔教育思想的研究
宋庆华在硕士论文《迈克尔・W・阿普尔学校观述评》(2010年)中,只是就学校观这一方面对阿普尔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同时也探讨了学校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在这些不同的关系当中,通过对阿普尔教育思想的研究,她认为,学校充当了多重身份和政治利益角色。同时,我们对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关注,基本上都还集中在工具理性的层面,在这个过程中,统治阶级和政权在不断更迭,但是,课程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意识形态教育一直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世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划时代的问题从此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并且成为制定课程的一个重要根据。这种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促进了教育改革,使社会大多数人真正得到教育公正。
近日,张万红教授等人在《官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新论――基于阿普尔的批判教育思想》(2016年)中,从官方知识和权利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指出“在我国的教育传统和实践中,如何处理意识形态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1]这就说明,权利和官方知识对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他们对权力与官方知识关系问题的这种研究,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具有某些启示和借鉴意义。此外,阿普尔的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是他教育思想较为显著的特点,深入挖掘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某些启示意义。
三、关于阿普尔课程理论价值的研究
龚孟伟、陈晓端在其《试析阿普尔批判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局限》(2008年)中以阿普尔批判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为线索,进一步对阿普尔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期初探讨了霸权―意识形态再生产理论这件的关系,同时也赞同阿普尔的观点认为,霸权就是通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来维持社会秩序。他们认为阿普尔的教育思想逐渐产生了转向,是因为阿普尔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阿普尔指出“意识形态和社会的稳定部分地有赖于我们大脑深处对于统治现存社会秩序的原则和常规的内化”[2]这是又一次强调了意识形态再生产理论的重要性。文章中间部分,这两位学者还认为阿普尔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对追求主体解放、秉承教育民主、强调社会公正等理念。但是,他们也指出阿普尔的教育思想也存在着较强的意识形态性的理论局限和不足。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很多研究者分析了阿普尔的课程观点、学校观点以及批判式的教育观点对于学校教育的进步作用,但是很少提到如何将他的理论具体运用到中国的教育课程环境中。阿普尔的教育理论因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很难分类。通过对意识形态化的课程理论观点的学习,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力度和投入力度势在必行,提高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华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用正确的观点看待西方文化,有利于增强中西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且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指导作用。笔者在知网、百度、Google和威斯康辛大学官方网站搜索了与阿普尔相关联的资料,查阅了阿普尔的著作,以及翻阅了国内外学者对阿普尔教授的教育理论的期刊文献和与课程理论相关的资料,力图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笔者了解了有关课程设置理论的历史和现状 ,并且确定研究课题和形成关于课程以及课程设置理论的一般印象,有助于学习和观察其他学者对课程理论的观察研究,在分析资料和阅读的著作过程中,对其他研究者的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比较,进而更广泛地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
【注 释】
[1] 张万红,冯 琦,周治国.官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新论――基于阿普尔的批判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16(5).
[2] (美)迈克尔・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3.
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理论研究现状来看,一方面,执政党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尚未真正生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研究也缺乏应有的专业深度和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感,进而生成自我认同。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形成有效规范的学科研究,未能达成是其所是的自我存在理据和信念,从而极大影响了其作为现代性学科的合法性认同,更与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理应担当的使命存在较大距离。
在此背景下,河海大学学院的金林南教授立足学科范式立场,运用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深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成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家园的一次尝试,是金林南先生多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反思的思想成果。全书立场明确,逻辑严谨,表达清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过程、价值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一、学科范式: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立场
“范式”理论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是其历史主义哲学的核心。所谓“范式”,是由一群经历了相同的教育、技术训练以及共同的经典文献阅读的从事者组成的“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们所共同具有的东西。显然,库恩是将范式理解为科学家集团的共同教育背景、思维框架、共有的传统和学科信念。“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同时,库恩又进一步指明了范式的历史性,即新范式会不断取代旧范式,而科学知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展的。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理论方法假设,范式包含了不同时代的科学家集团群体在阐释科学现象时所具有的不同方法、传统及信念。“因此,就学科研究而言,库恩的范式理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学科认识工具或学科研究视域,尽管很多思想家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批判。”需要指出的是,根本而言,学科范式强调以学者身份对研究对象进行学术思考。
借助于库恩的范式理论,通过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作者指出已有研究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进行思考;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思考;三是具有浓郁的理论与实践混同色彩”。这些特征清晰地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学科范式――即未能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分析“元点”,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也没有成熟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因而,为了更好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式。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进行研究,就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家园,其意义在于:其一,让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地位。依据范式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就应当有自己的理论逻辑架构、问题意识和问题群、价值定位与诉求、思维方式、理论风格和学术传统。其二,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拥有特定的理论平台。如此不仅可以产生本学科内的理论交锋和思想争鸣,而且能够以自身独特的学科存在与其他学科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其三,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学科归属,真正实现职业认同、价值认同和自我认同。这其中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是基于学术性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以学者身份来进行思想理论表达的。
二、哲学反思: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向度
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最为深刻的方式,试图寻找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支撑点。哲学的特点在于其批判性、反思性,即哲学总是对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逻辑规则、思想本身提出质疑,形成新的提问。哲学始终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哲学以特定的思维前提和方式去解读世界的存在,而同时又对自身的思维前提和方式产生质疑。这一矛盾是哲学发展的内在张力,亦是哲学的精神所在――永无止境地怀疑、探索、求真的精神。
马克思实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其伟大意义在于: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从观念意识走向实践空间、从单纯的抽象思辨变为现实的具体生成。因而,在现代实践论哲学语境下,一方面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观照,另一方面每一门学科哲学就应当表达该学科的理论信念、方法论以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就是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确立学科理念和价值,奠定学科思维方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形而上、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学科范式的‘灵魂’”。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沉思中,金林南先生提出了颇具见地的思想观点。
首先,不同的哲学观将产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哲学观是人们对哲学的根本看法、观点,有多少种哲学观就有多少种对哲学的认知,而由此带来的则是哲学反思的不同的思想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活动。”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形式化的定义,它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应当不囿于某种单一的哲学理论,而需博采众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保持哲学应有的时代精神特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思维资源。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具有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特征,其意义在于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追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和理论、革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
其次,立足实践视域,金林南先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现实空间架构和具体生成活动之中,对其做出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全新的解读方式。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下,金先生以意识的政治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理论假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追问的三个平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历史的梳理和深入阐发后,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领域展开的以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政治实践”。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性解读。与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静态结构分析不同,这一全新的解读方式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其生成的不仅是理论观点,更重要的是思想和实践智慧。
最后,运用学科范式理论,金林南先生深层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学科范式与实践范式等,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已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成果的思想观点。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本质是对意识形态政治权力运行的研究,其主要空间不是思想观念意识,而是它们的载体,其研究立场也不仅仅只是立足于如何让受教育者简单地接受教化等。这些观点的提出,不仅表现了金先生的哲学智慧、学科自觉和学术自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尊严感。
三、公共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空间
范例是学科范式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为此,本书的最后一章作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的范例分析。这是对学科范式的操作化、工具化的运用,同时公共性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命活力的空间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公共政治生活之中,但其公共性却始终未能获得学者们的真正关注口。就公共性的基本意蕴而言,公共性意味着非私人性、共享价值和独立的社会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政治,是现实的政治活动。而政治的核心在于参与,参与最重要的则是有公共空间。因而,探讨公共性便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应有之意。
在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西方和公共性理论进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金林南先生重点解读了公共性视域的生成。他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人手,以劳动与历史作为马克思阐释公共性理论的重要平台,深刻揭示出马克思劳动的政治哲学的意义在于塑造了最广泛而具体的公共性基础,而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的具体的有主体的历史弥合了在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无法弥合的政治公共性中“是”与“应当”之间的鸿沟,给出了人类文明生成的整体图景。劳动与历史构建的是具体生动的社会空间,是人在其间生产同时又生产人自身的空间。公共性视域生成就意味着必须有公共性关怀和实践。公共性理论为现代公共性理论提供了最为扎实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理论;问题;发展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整个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自古就有,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方向。因此,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未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方向,从而提升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现状
在古代的学前教育中,《周易》“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倡导重视早期教育。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和一些先进的学前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如:的“儿童公育”思想。后来,一些先进的学者如陶行知、陈鹤琴积极学习西方的教育观念,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出了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大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理论发展而来的,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方法论的问题。在学前教育界,还存在忽视或者轻视理论发展的这种情况。这种对理论的反感,对于学前教育的理论和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一些学者认为研究学前教育就是研究幼儿园里的现实问题,这就忽视了幼儿园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层面的研究,忽视了幼儿园背后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研究,也忽视了历史层面的研究,这种忽视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学科建设。2.古今的问题。认识“古”有利于认识“今”。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有许多理论和思想对今天的学前教育也起到支持的作用,例如,《周易》《礼记》中的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虽然传统文化为当今的学前教育带来了许多正面积极的因素,但也存在许多负面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读经运动,当然不可否认里面也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儿童读经运动所宣传的“记忆”理论和“填牛”理论,弘扬的只是传统教育学中的糟粕,儿童读经运动将儿童单纯看作文化传递或文化上传宗接代的工具,因而儿童成了传统文化祭坛上的牺牲品。3.中西的问题。受到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改变,但是在吸收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精华的同时,也吸收了一些糟粕,从而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儿童教育思想,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观念也随即产生。4.发展方向的问题。儿童中心论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核,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立场的儿童中心主义,应该是难以撼动的。然而,有许多教育学者总想把儿童期缩短,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儿童最终深受其害。儿童中心论的立场,是儿童教育思想现代化过程中的主线和基本立场,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接受这一立场,中国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就无法与人类的儿童教育思想宝库相对接,就无法从这一宝库中获得珍贵的思想资源。
三、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未来发展建议
1.古今融合,古为今用。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如贾谊的“及早教育”、朱熹的“儿童教育是基础”、陶行知的“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等。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同时,不能忘记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家给我们留下的先进的文化和思想遗产。应当将古代的思想积极融合在现代的教育理论中,并将有利于我国儿童发展的理论加以运用,古今融合,古为今用。2.中外融合。当前,国外的学前教育理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先进和深入的,值得我国的学者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应该在综合和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之下,联系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吸取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的时候,要避免照搬照抄、形式主义。应当将国外精华的部分与我国实际相对接,中外融合,形成本土化的学前教育。3.加强对学术研究的重视。我国学前教育在学术研究上是比较欠缺的,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于实践结果的研究。然而我们应该认清的是,只有理论和学术研究成熟和完善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才能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相关学者尤其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对理论的研究和学习,适当地将理论和实践积极衔接,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虽然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学前教育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将探索出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作者:赖新丽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J].教育学报,2010.10
[关键词]学科交叉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韩卓丽(1981-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张辰琛(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4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当中,人们开始利用交叉学科的原理和思想观点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利用学科系统集成的方式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交叉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应从多学科、跨学科及超学科研究这三个不同层面来把握和分析。多学科研究是指:合理借鉴运用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性问题。跨学科研究是指:我们要通过分析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总结出学科之间在认识观和方法论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综合研究。超学科研究是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的哲学研究,超越狭隘学科的界限,采用全景式的分析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纳入一个没有学科界限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当中。这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使学科之间能跨越界限,促使高校中的所有学科形成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
一、学科交叉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理论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真正地独立。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从原来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断向学科教育的方向转变,又从学科教育向科学的形态进行转变。随着科学日益成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向着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学科,所以凡是关于“人”的学科都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都应该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
(二)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传统的社会秩序、社会心理以及道德理念都发生着重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思想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包括了多个方面,例如学业压力、家庭生活环境、大学生情感问题、就业压力等方面。如果只是靠传统的单一学科视角去分析这些问题,很难找到良好的解决途径,并且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其他学科交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现如今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不能有效解决的复杂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科交叉并不是单纯学科之间的叠加、拼凑与合并,它的目的在于学科之间的知识能够相互地交叉渗透,从而使知识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学科交叉的形式来弥补单一学科的不足,最终真正实现学科的发展。
(三)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完善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理论性课程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表现得不明显。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能够使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方法以及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观点和新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其他学科好的教育经验和方法能够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来,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更为深入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交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尚未发展成熟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只是在一些领域和专门的人员中进行,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研究者群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只能从少数学者的理论文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范围过于单一,并没有向其他学科真正地展开,这使高校的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在一些高校中还出现了许多急功近利的现象,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而把所有知识都试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这反而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明显跟不上课程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易造成阻碍
我国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包括以下的四个方面:第一,在学科性质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了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希望能够利用其他学科的优秀方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二,在内容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心理、道德等多种方面内容,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第三,在对象上,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多样性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所以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具有多样性;第四,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人的认知、信仰、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造成了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科研究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想要发展,就必须有许多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人员来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现如今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员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他学科。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积累的不足,造成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科交叉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很多都利用其他学科固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很难构架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大学生也很难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大学生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混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
三、学科交叉背景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主动创新与兼容并蓄之间的统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创新发展,必须进行自主创新。首先,应当立足于的基本理论,把充分结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通过对理论地探讨,使实现中国化,从而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继承优秀的教育形式和方法,采用创新的思路和知识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兼容并蓄;其次,通过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流和互动,合理借鉴它们的教育经验、知识体系以及学习方法,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进,以适应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最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整合和创新,运用多学科的资源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这个创新过程中需要经过量的积累才能最终达到质的飞跃。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从低到高、由浅及深、从虚到实、从旧到新地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地来进行发展。高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基础,不断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之中推进多学科之间的研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思想,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理论的碰撞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要鼓励其他学科的力量进入到思想政治学科中来,使学科之间形成合力。高校也可以通过研究会以及学术论坛等形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联合攻关的形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特性。
(二)注重学术分化与系统整合之间的统筹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把学科研究的中心从低级逐步向高级渗透和融合,使学科之间的理论得到互补,促进学科之间的共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只改良学科的局部或某一个因素,必须从整体着眼进行统筹协调,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到不同学科对于某一种问题的共同理解,在不同学科之上达到知识体系的统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还要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整合效应,最终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在制度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没有阻碍,学科之间能够分工合作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应当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
(三)注重政治纪律与学术自由之间的统筹
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使学科跨越边界,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利用理论体系,构建出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网络。一方面,促进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起对问题的统一共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具有统一共识的科学语言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观点,从而有效避免因学术语言的交错转译而使学科交叉研究陷入分化的局面。另一方面,按照一定的路线、方向构建出更为规范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用我们日益完善的研究成果,把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整合,寻找出一条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刚.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2]顾海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J].高校理论战线,2011(1).
[3]杨素云.稳定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0).
[4]刘华政.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29).
[5]简福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改革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2).
一、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方面,尽管学术界提出了一些学科研究方向方面的意见,但是在学科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方向性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在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上还很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自身特色的形成和学科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就形势追踪形势,就热点炒作热点的表面层次上,尽管有些研究有相对明确的方向性,也有很高的立意,但是要么随意性大,凝聚力弱,方向性的周期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么持续时间短,变化迅速,属于短期行为。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定位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学科因何而存,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是学科研究方向最根本的问题。在宏观建设层面上,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世情、国情和党情,来确定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方向。在微观建设层面上,学科研究内容应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变化与发展,深入探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特色及规律;学科研究方法上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拓展思路,发掘适应学科发展和保持学科方向的研究手段。学科基础理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支撑,但由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不明以及学科归属不清,其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一是理论成果缺乏创新,很少有人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真正把本学科作为一门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的学问来研究;二是存在“两大块”现象,即从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上进行研究的很少,大多数是着眼于理论研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学科发展需要学术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学科,而在我国,就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情况而言,学术队伍的培养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与同类学科、学科自身性质所决定的“生命线”的战略地位相比,本学科在学术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影响力太小。从整体情况来看,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其影响力还很难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提并论。
二、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学科发展原则———兼收并蓄与综合创新。学科建设应当集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从时间角度来看,要古为今用,积极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以完善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空间角度来看,要洋为中用,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超空间的精华,为本学科的建设所用;从学科界限来看,要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汲取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深化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在有效汲取各方面成果的同时,要注重学科发展的综合创新,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应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世情,从本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出发,不断拓展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加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同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学科内容来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哲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毋庸置疑,本学科要深入研究的理论、科学原理以及现实发展。然而,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方法来说,学科建设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外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内化的育人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即从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在教育方式和方法方面,加强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理论和精神来正确武装和引导人们,同时实现育人功能和方法研究的有效结合。在本学科建设过程中还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的外延问题。事实上,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与本学科不断探索的课题、深入研究的内容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精神来武装人们以及通过科学理论来正确引导人们的问题。不同领域和群体在育人功能以及育人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本学科不同方面和内容的研究。
第二,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实现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需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实际上,“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学科所包含的有着内在本质联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学科而不是两个学科;在本学科中,理论应该研究其教育的内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规律;其重要结合点是带有很强政治性的“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作为政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夯实学科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围绕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为指导、有效凸显政治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不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意识形态性以及强烈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第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考虑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界的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本学科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权益;二是各级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实际的扶持政策,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对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给予合理的倾斜;三是建立全国性的学科学会组织,为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课题集体攻关和学术交流、研讨的重要平台,相关部门应主动提供更多的访学、参观机会,让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能够更多地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理论研究积累实践经验。
作者:吴炜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