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乡村调研情况汇报

数字乡村调研情况汇报

时间:2023-08-24 17:1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乡村调研情况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乡村调研情况汇报

第1篇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第2篇

周发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案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尽快建立统一、规范、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便在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争取更多的份额。同时,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科学分类,统一标准。对城乡不同类型的困难人群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整合各项救助与保障资源,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下拨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救助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乡差别和不同类型人员补助标准高低参差不齐、补助办法和标准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

将现有的救助资源和职能进行整合,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与安置工作。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社会救助和保障资金,实现救助与保障工作的有机协调。同时加强对救助与保障资金的监管。

提案背后:10年来,我跑过贵州的近50个县份,我省农村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让我很有感触。我看到,我省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城市,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水平亦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如何照顾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为他们创建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实为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我省农村社会保障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陈梅琳: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构建和谐贵州

提案摘要:增加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各级要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相关救助项目列入财政预算,提高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建立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明确各级财政每年增收部分的30%用于城乡困难群众。

以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标准,立足现有农村特困救助制度,适当覆盖部分特困群众之外的农村困难群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民家庭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加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到“十一五”期末,在全省农村基本建成以县、乡人民政府兴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举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切实解决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

提案背后:为全面了解全省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促进我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们部分政协委员,于2006年3月13日开始,先后赴六盘水市、铜仁地区、贵阳市和黔东南州,就我省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听取了当地政府的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与民政、劳动、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工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广泛座谈,深入部分困难企业、乡镇、办事处、社区实地考察,走访了数十户城市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及农村特困群众等社会救助对象。

作为政协委员我加深了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了解,贵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内陆省份,自然灾害频繁,城乡贫困人口多,特别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城乡社会救助任务繁重,深感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于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傅家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实现我省历史性跨越

提案摘要: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

营造良好的科研自主创新环境、培养人才环境、经营投资环境。打破公共信息“部门所有”现象,加强共享信息建设,促进信息的社会化共享。把握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机遇,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数字医学、新型电子信息元器件及智能芯片研发等12个方面入手,制定出我省信息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要下大力气提高我省信息相关产业和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

提案背后:2000年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以来的短短几年,能源电力产业一跃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在调研中我看到,我省尽管在发展,但确实还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单一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可能实现“历史性跨越”。而且,我省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到2010年,包括在建的水电工程在内,我省水力资源已经开发了74.5%,剩下的都是小水电或难度大的项目了。另外,环境的压力,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资金问题,使我省面临新一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我省经济增长方式已显得尤为迫切。

我认为,对产业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发展信息产业,把信息产业建设作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实现我省历史性跨越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景梅: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教育

提案摘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中小学生入学率,减少民族地区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数。

采取特殊措施,办好特色教育。在不通汉话的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推行民汉“双语”教学。办好民族预科教育,不断输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本科学校学习。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常抓不懈。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工作,把全省民族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体现我省少数民族享受教育的公正性、公平性,维护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益。

提案背后:2006年,我与其他2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全省各市、州、地,历时两个多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深入乡镇、村寨对学校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设施配备、师资建设、教学质量、学生生活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我省民族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的同时,也了解到很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当前民族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抓好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是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保障。

唐文元:个性和特点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提案摘要:尽可能保持乡村村落的布局和周边自然环境原貌不受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文化,努力保存和维护现有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消除目前严重存在的景点之间趋同倾向。在文化、经济交流的平台上,注意做到充分重视和发挥少数民族农民的主体作用,帮助、引导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有的文化事项要及时进行商标注册,防止他人为商业目的抢注这些品牌造成经济损失。

提案背后:我多年从事民族民俗工作,有较多机会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的升温,贵州几条主要旅游线上出现了少数几个民族村寨的景点,这些村寨也因旅游而迅速脱贫致富。进入21世纪,更多的村寨纷纷仿效,效果不错。只是看了一些不同民族的不同村寨以后,生出了一些想法和担忧: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开发简单,挖掘不够;相互模仿的现象较普遍,传统民族文化深层的元素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如此发展下去,终有一天,游客会觉得乏味,这样,不仅不利于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有相当一部分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民族村寨旅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刘凤云:以人为本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

提案摘要:当前医患矛盾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工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对医学科学内在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对医疗执业环境的三大难题:即如何合理确定医疗事故赔偿金额?怎样有效解决“医闹”问题及如何推行医疗责任险?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此外,还要改革现有的药品支付制度,让政府成为初级医疗卫生的购买者,是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对从医者医德医风建设要常抓不懈,针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希望尽快出台防控长效机制。

面对当前不理想的执业环境,医务工作者仍应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多一些人文关爱,尽己所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全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工作者自身的进一步努力,构建起温馨的就医环境,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新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案背后: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对医院的期望值也随之增高。再者,近年来国民的法制意识、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知情权、选择权等)意识均大大增强。医改后,人们从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现在看病要自己掏一部分医疗费,由于药价虚高,医务人员中确有收受红包等医德医风问题,以及医疗改革的不如人意,这无形中扩大了医患矛盾。

医务工作者很少得到社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医务工作者,我认为以人为本,优化医疗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已显得尤为重要。

张世俊: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提案摘要:设立专职机构,明确职责。建立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将廉租住房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明确目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一是坚持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保障方式;二是摸清底数,建立完善的保障对象档案和廉租住房管理信息系统;三是根据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拟定近期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方案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案背后:廉租住房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为解决收入困难和住房困难的“双困户”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之后,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由于不能通过市场解决,而部分地方政府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对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忽视了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导致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

第3篇

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求进步,全心全意谋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呈加速度发展,尤其在“十五”期间,**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两业一城一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2803万元,同比增长14.4,比2000年增加68405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088万元,比“九五”期末增加571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647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9450万元。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5915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89043万元,年均增长8.52,粮食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4万吨以上。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市属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7697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4932万元,年均增长29.4。以化工、竹加工、电力能源为主的三大门类工业已成为工业经济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以竹业和旅游业为主线,以农业“四大产业”为重点的地方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现。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05年,全市竹林面积达102万亩,开工建设黔北20万吨/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竹业综合收入实现9.5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2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58.6万人次,门票收入1520万元,旅游总收入实现2.65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93、660和185。以“竹、畜、药、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41。**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审查验收。柚果产业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十五”期间,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两纵两横四连一环线”骨架公路和**河水路运输网络,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农田水利投资8000多万元,有效治理病险水库7座,完成坡改梯19265亩,解决农村80437人饮水困难,农田保灌、防灾抗灾、农村人畜饮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建设和国土资源治理成效显著,实施天保工程封山育林3.2万亩,森林覆盖率比“九五”期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免征农特税、农业税。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市政公用事业、财政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殡葬改革、农村金融和科教文卫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12元,比2000年净增711元,年均增长6.88。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五年共脱贫3900人,贫困人口下降到9500人。“两个确保”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得到社会更多救助和关注。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以“两基”巩固提高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全省领先位次,计生率95.46,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3.7‰下降到2.28‰,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速度,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4.97。

二、正视差距,认真分析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由于我市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切割较大,加之我市大多数水利工程均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施工条件、资金投放等因素的限制,造成工程质量差,且不配套,多年来因我市财力有限,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多年的运行,许多工程隐患开始暴露,水利工程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全市的进出口通道交通困难。通村公路通达深度、通达里程和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二)扶贫工作需加大力度

我市共有重点扶持乡镇6个,重点扶持的乡镇占乡镇总数17个的35.29。重点扶持村132(老村,以下同)个,占村总数257个的44.44。2005年底,全市农村低收入人口(625—865元)2.03万人,占**市农业人口的9;未解决温饱人口(625元以下)1.01万人,占**市农业人口的4.53;经估算,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68元,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比2005年全市平均水平(2512元、670公斤)分别低1544元、190公斤。无劳动力收入来源,需民政救济2438户,8759人。贫困地区有劳动力3.7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45万人,初中文化3.1万人,高中文化0.26万人。我市有近200个村处于气候条件较恶劣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带,有85个村不通公路,101个村无卫生室和文化室,63个村无学校,分别占贫困村总数的64.4、0.75、87.14、47.7;有50个村广播电视未覆盖,有5.5万多农民和5.3万头牲畜未解决饮水问题。非凡是在条件较恶劣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区,由于资金的匮乏和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待加强

据调查,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33434人,初中学历67583人,小学学历55903人,文盲2036人。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不到6,多数劳动力仍滞留在本乡本土,外出务工人员并不多,仅占劳动力总数的26.23,外出人员绝大多数也是无一技之长,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还不到2。对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需求脱节。就业观念及其指导存在误区。农民工外出的组织化程度低。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体体现在:一是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基础设施差,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师资队伍水平相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农村教师队伍相对不够稳定。二是村级卫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设备比较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气构73个,床位528张,平均每千人1.8张,村卫生室142所,村级卫生员385人,平均农村每千人1.75人,乡村医生300人。三是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治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从这些年违法生育的对象中,至少有90以上是在外生育,并且绝大多数是流入外地生育,给计划生育治理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四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些电视网络设备,加之原有的电视网络比较老化,导致闭路电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缺乏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文艺人才,导致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艺活动难度较大。

(五)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民群众在民主意识上存在偏差。部分群众不会、不能、不善于行使自己的民利;二是少数村组干部受文化修养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政治素质不高,办事缺乏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民主参与、民主决策;三是多数村的《村规民约》针对性不强,应当纳入规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没有纳入。有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但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落实。

(六)“四在农家”创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部分农户对“四在农家”创建内涵熟悉还不够到位,创建热情还没有全部释放出来;二是由于部分农户资金有限,室内外环境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三是部分农户的陈规陋习还没有彻底转变,创建点上的环境卫生保持得不够好,存在有卫生死角的现象;四是由于工作繁杂,在总结和提炼“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经验上还显得不够。

三、理清思路,研究制定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1、围绕竹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壮大农业四大产业,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竹产业:以竹基地建设和竹加工开发为两个重点,逐步形成制浆造纸、竹建材、竹家俱、竹工艺品、竹食品、竹保健品等六大竹产品体系。至2010年,力争全市竹加工产值突破40亿元,竹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0。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4A级旅游区为重点,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协调配套的大旅游产业格局。到2010年,力争接待旅游人次达到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把**建成中国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黔北地区川黔渝金三角的旅游明珠。

着力推进“竹、畜、药、果”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全市特色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市竹业产值40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药业产业5000万元以上;柚果产业稳定现有面积,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加强以产业协会、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认证制度,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增收工程。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村村通”为目标,加快出境公路、乡际公路、旅游公路、通村公路、竹基地公路建设,至2010年,初步形成水陆运输优势互补,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沃土工程”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护“三同时”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切实防治耕地和水污染。

(二)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生活宽裕。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土地征用和流转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制、县乡财政治理体制和农村金融等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继续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坚持实施结对帮扶和整村推进,基本消除所有重点扶持乡镇(村)的贫困人口;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移民帮扶的力度,努力帮助其解决好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非凡贫困人口实行长期社会救助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加大对农村危房的改造力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帮助其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努力帮助脱贫。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做到农村乡风文明。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力争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环境,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经费占GDP的1.5以上。三是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市外优秀人才,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市、乡、村三级文化场馆建设,巩固和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构建覆盖全市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五是着力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到2010年,90以上的农村医务人员达到中专以上水平,80的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六是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加快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市生育政策符合率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到农村村容整洁。

1、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水利、人畜饮水、农业浇灌,“十一五”期末力争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010年力争高速宽带网到镇,全市通程控电话的行政村达到100,电视普及率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80,建设“数字**”。加强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解决好农村用电公平和安全问题,全市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2、推行生态农业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把退耕还竹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等措施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后续产业,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之计;继续实施好天然林、长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至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3、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治理”的要求,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供电、供水、供气、防洪、排污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四民社区”创建,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和调控,加快经济强镇(办)建设步伐,促进全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把**建成黔北地区川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到村务治理民主。

一是搞好民主选举,选出农民拥护的好干部。切实让村民通过手中的投票权,直接施行民利,选出最能代表自己意志的优秀人物组成村委会,协调村内的关系,治理村内公关事务。二是落实民主监督,实行村务“阳光操作”。民主监督是农村治理民主的保障性环节,只有有效的民主监督,才能约束村干部的行为。三是转变村委会角色,保证村干部尽职尽责。村委会的基本职责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和协调,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转变成为委托代表关系,实施民主监督,防止村干部营私舞弊。形成激励机制。给予村干部合理合法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真正使村干部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行其权,获其利,取其荣,咎其过,惩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