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时间:2022-02-28 07:4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第1篇

摘要:多媒体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接的感官刺激迅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教师应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探讨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从而探究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中应该如何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目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一样,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国家教委颁发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义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使语文课堂引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背离这个出发点,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也要遵循中学语文大纲要求。

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多媒体的引入为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听觉冲击。语文多媒体教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作为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教学应包含以下功能:

1.多媒体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电脑一样,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发展智力、形成能力。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授较多的信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扩大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增加课堂的知识量。

2.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既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又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既教授这些文章时,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力不从心,收效甚微;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

3.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又利于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应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选取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的内容。

2.科学合理。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条件之一,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3.简洁明了。课件所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蒯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容易干扰学生的感知。

4.要有艺术性。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所以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

5.恰当运用。就是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要“满堂灌”),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质疑。

多煤体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能激发语文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扩大教学容量强化教学信息。但不可以包办一切,使用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恰当、适度。

6.要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第2篇

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整合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发现机遇并抓住机遇,将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这种完美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强化阅读效果等一系列显著优势。它强大的表现力、扩张力、宣传力等一系列先进功能,更是成为了在校园谈论的主题。以高中语文教学为视角,谈论如何与多媒体进行整合以及整合的好处。

一、改善学习被动性,调动学习主动性,加强沟通能力,改善表达障碍

处于高中期阶段的学生,是将叛逆特性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年龄,如果教学方式是受排斥的,是让高中生处于被动受学的,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受社会不良风气所染,怕求学好问被身边不爱学习的朋友孤立,甚至嘲笑。多媒体教学的第一项优势不仅表现在改善学习被动性,调动学习主动性,而且加强沟通能力,改善表达障碍。这种多媒体教学将文字,画面音频视频等用科技结晶完美的凝结在一起,多媒体声情并茂,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对学习的被动转化成了主动,使学习成为一种效应。而且多媒体与语文的整合,大幅度增加了互动环节,这不仅仅是作为师生,也是作为同学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渠道,敢说话、敢表达,真正促进心智与专业知识一同成长的双赢效果。

二、师生角色换位,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由老师作为主导带领学生摘取知识的果实,老师摘取,学生得到。这种方式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只懂得应该获得知识果实,却不会摘取知识果实,这种过分的依赖行为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而导致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整合多媒体的应用做到了完善。它通过现代科技教育手段以丰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在学生面前塑造出了一个更佳的学习天地。在这主体氛围强烈的环境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综合能力,选择适合自己领域的教材进行选修,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知识去了解自我想要什么,然后实践是否适合自己,使整个选修学习中生成一个完善的学习体系。而不是被动地把一切交给老师实践,认为自己只要遵循老师的安排就是听话的好学生这种错误观念。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选修体系,为学生做一个参谋长给予宝贵意见,去指引,根据自身能力引导其走向正确美好的学习道路。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主导权,树立主导意识,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播受益,还能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取知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网络,真正做到知识双渠道吸收。

三、跨越课文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导语的设计充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语设计得好,学习兴趣也会受到激发,并潜意识地想要进行下去。多媒体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一关节,可以说面面俱到,举个例子:如果将鼠标轻轻点击提前设计好的文字,可以出现新颖的图片动画,如点击“魔幻”这个用语言无法准确言传的单词,就会出现一组唯美的神奇的色彩丰富的烟雾图片,这种无法言喻的景象,可以很轻松地将学生的好奇心全部激发到临界点,使其气氛高涨、欢呼鼓掌,这样主动意识自然就提高了,有了问题,就会主动去寻找解决途径。

在教学的初期,最重要的是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使学生在智慧的结晶中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运用此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一定得到提高。

四、明确背景,突出课文核心

俗语说,熟读三遍其义自现。从这句话的分析可以得出,对文章的理解在语文上的重要性有多大,语文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解课文上,而时代背景对语文来说更是需要理解的重点,只有理解课文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掌握课文知识,对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以往的语文对课文的题解主要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虽然这有增加朗读的能力,但是就孰轻孰重而言,理解课文在考学中往往比朗读课文更实用,所以站在以理解课文为首要目的时,传统的阅读就显得枯涩无味,甚至没进入理解课文的状态就失去对了对课文理解的兴趣。导致本应该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演变成一次45分钟的刑罚。多媒体彻底解决了以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为必须路径的局势,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生动形象地将需要理解的背景知识展示出来,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深入了解,大幅度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强化作文写作能力,做到触类旁通

多媒体可以应用在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写作上,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关于写作的模拟,如情节、场景与人物等素材,不但可以因素材激发出写作的灵感,还将语文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

六、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与专业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不仅是文科,而是整个教育机构大力支持的对象。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和必备条件。要想高中语文与多媒体整合,就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落实学生作为主体的理念,自主、自律、自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严格遵循多媒体的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原则,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有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飞.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115-116.

第3篇

关键词:个性;创新;多媒体;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03-02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如同行人一般,不同的行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样不同的语文教师所教的课程也就有不同的风格。而有个性的教学则是每一位教师期盼已久的,然而如何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个性”呢?这就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成了辅助我们教学的必备技术

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极富有情感,又极具有个性,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具有独特的作用。“个性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层次性”。新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差异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文内容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要转变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操作为中心,以小组互助、团结合作为辅助,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技能教育。这一系列的转变让我们许多的语文教师茫茫然,不知所措。当然了,适者生存,要想适应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在教学中教出自己的个性。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个性教学的重要开端,它是“个性”教学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导入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比如在《匆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进行作者简介。其次重点说到朱自清的散文,说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电视散文MTV,请大家欣赏美画,听美文(出示幻灯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导学生为《匆匆》一文拍电视散文MTV。同学们本来就对《荷塘月色》非常感兴趣,这样激发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让学生更深一层感悟散文精美的意境,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在《卜算子·咏梅》中,我首先出示幻灯片:飞雪交加的日子一簇簇梅花绽放其中。同时介绍梅花坚贞不屈,傲立风霜的品质,正是由于它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主席的赞颂,除此之外,我又让学生聆听了一首赞颂梅花的歌曲《红梅赞》。这样的导入,让同学们立刻明白了本节课内容与梅花有关。这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个性的体现。

精彩的导入,只是“个性”教学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实现“个性”教学就离不开创新教学,正如有些专家们所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二、没有多媒体技术,“创新”难出“新”

创新能力通常是指人们打破了旧认识、旧观念,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作为创新教学,多媒体技术抛弃了旧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它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这样从时间和空间上将语文知识向外延伸了,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求得知识的能力。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课文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我抓住这类文体的特点在教学这一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处理,并以简洁、明了的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出示学习提纲,在生动形象的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引导他们利用资料,小组合作,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对本课主题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还要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在以往的教学中难以实现,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有现代技术的支持,新的教学模式作后盾,语文教学会更上一层楼。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只能依靠一块儿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去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我们可以将无形变有形,无声变有声,有形有声,把那些生硬无活力的死知识变活了,让课堂更愉悦,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下猜谜语这种游戏进行导入,既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展示图片,再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一下教学内容。

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第4篇

一、模拟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持有的,目前学校电化教育辅助教学也基本上属于这种模拟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等,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等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模拟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模拟教学,特别适用于跨越时空的事物再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以及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东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真实景象,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

二、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源于斯金纳的机器程序教学法,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和系列配套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形成以及鉴于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实现个别化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课程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及时出示学习内容,并且可以向学生提问,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给出反馈。若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它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度过难关。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所学知识就会不断得到巩固,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首先做好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设计的程序分支越多,预想的情况越丰富,就越能全面为学生服务,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从而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且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的优秀学生。

三、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多媒体CAI课件是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因生动有趣,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

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首先要透彻地领悟CAI教材实际的意图。其次,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认真的备好媒体(即媒体展示的时机、语言的组织等)。再次,教师在运用CAI课件时,不能以课件为中心,应以文学教材为中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5篇

1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语文教学特点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语文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师教授的只是理论知识。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将优质的语文教学资源低成本地传播与扩散,网络多媒体大大增加了语文教学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信息容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主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而不受地域、年级等因素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短时间即可获得网上大量的最新信息,传播速度快而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优质教学视频穿去,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2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语文教学研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决定要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凸现课堂教学主体。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极大地便利了教与学的沟通。师生可以在线上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可以在线布置语文设计作业,学生可以在线完成语文作业的设计等工作。相比于以前语文设计教学大都在黑板上或者教科书上,在线语文设计的教学极大地优化了语文教学的实践。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跨区域地进行学习的交流,语文课程学习得到更多的实践和交流,尤其是实践中的交流更为重要,能够为学生之间提供实时的交流平台。网络多媒体技术使得语文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实现跨年纪的学生在虚拟空间进行多媒体信息(语音、文字、图画等)的交流,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实现跨班别、跨年级、跨区域的学生之间的沟通。

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同时也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来保障。首先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的课堂互动模式,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其次要有创新的素材,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石,不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教材是培养不出来创新思维的,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出生在网络时代,显然素材如果与网络脱节严重,学生可能厌学弃学甚至不学,这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3 结论

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名副其实地实施个别化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培养了特长生;它能突破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学习的局面,扭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旧模式,形成一种教学相互驱动,师生良性互动的生动喜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澎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

106.

第6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力有效的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及其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教师适当点拨抓住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教学更是形象教学的最佳手段。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图像、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激发学生审美感受,调动积极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其实,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有精彩的开始,还需要有完美的结尾,正所谓“有始”还需“有终”。既要有效导课,也要巧妙结课 。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正是学生大脑疲劳, 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这时,如果老是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来组织教学,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重新进入活跃状态。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散思维是触发创造才能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象几种可能性。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

三、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注重丰富的阅读材料

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 ,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学《动物》、《赤壁之战》、《聪明的乌龟》时,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的阅读需求随时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兴趣,因此,网络教学轻而易举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广泛阅读时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个人会终生受益。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同作用优化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的标准,它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去恰当选择电教媒体,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随着人类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能较好地避免了教师教学中的局限性,它将声、像、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活力,对生字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作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如,在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学生围绕“古寺”一词进行资料查询后,围绕一个主题 《话说李时珍》,学生利用word 制作成自己的演示文稿形式,与大家共享交流。学生在学习时,获得的信息不仅来自老师、网络,也感受同班学习的成果,师生的得到时的交流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提高,教师对新的信息体验也受益匪浅。这样,教与学的目的都能达到优化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影象、声音、图片的能力,能做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显示了其辅助教学的非凡才能。再加上软件设计时,有多种不同的响应方式可供选择,所以它更能承担起教学信息传递的任务,在课堂上形成“教师——媒体——学生”的三元双向反馈机构。不仅能优化教育环镜、提高课堂效率,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乐趣,更重要的是它在突破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具有任何一种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

例:《回声》中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图片来突破难点,《黄山奇石》中黄山风景的秀美,《雷雨》中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又都可采用影像来突出重点,同时在学习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或诗歌时,可选择一段优美而略带伤感的音乐来渲染情感,以突破情感的教学,教好指导朗读,而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又可选用一段优美而轻快的音乐来增添美感……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利弊;辅助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势头良好,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影片、配乐朗诵等材料丰富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但是也有不少语文教师对多媒体运用掌握不够,导致出现师生情感互动不够、禁锢学生思维等问题。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时,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利用音像等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因教学课件的限制,也容易存在课堂上师生情感互动少、制约学生学习想象思维的弊端。

1.1不利于师生间课堂情感互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让学生接受了新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艺术的魅力,产生情感共鸣和思辨火花,这堂语文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学课件通常贯穿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思路时,容易被课件束缚,只能将学生带入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思路中。师生间的课堂情感互动将会从人性化变得机械化,就如同机械运作般按照课件流程一步步向下走,这时多媒体的运用将会妨碍着语文教学,不利于教师接受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

1.2 制约学生对语文学习想象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直观,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语文之美,更应该教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文章独特的意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仅仅是直观的图像,容易将学生想象思维禁锢在屏幕画面中,虽然在一段时间里能够吸引学生,但是缺乏主动的思考联想,这将极大限制学生对语文艺术的感受,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得到的好处

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使得课堂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课堂气氛由于多媒体的介入而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1 生动的呈现课文情境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灵活地运用声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学生能积极地学习,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靠语言描述,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像互补,动静结合,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更加全面地使学生感受语文之美。《桃花源记》短短三百多字描述了一个和平恬静的世外桃源,如果辅以悠扬的音乐、优美的图像,将会比单纯地语言描述更能营造平淡和谐的气氛,再通过故事形式将文章创作背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情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信息量

抽象的文字信息通过多媒体的转化,可以变为容易理解的图像,分散的基础知识也能通过多媒体进行编辑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教授给学生,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容易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也可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网络等资源查找更多教学相关背景资料,再通过多媒体以图像、声音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理解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变大,将会使初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2.3 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好处之一。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课文朗读和分段讲解的形式对文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而这往往受到教师各自教学风格的影响,单一的形式也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小说名著时播放一段精彩视频、在感受古诗词时有悠扬的音乐应景、在学习散文时提供更多背景故事,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大大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勃勃生机。实践中,用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是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单纯地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代替其他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扬长避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多总结,使得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结合得更完美,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克成.多媒体,想说爱你不容易――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5):193.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优势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而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利就有弊,多媒体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每名教师应该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并以此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创设情境教学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较好途径,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创造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在画中,这样就使学生的内心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与文章作者共同体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的重大意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只有在体验中才会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对象进行交互,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无疑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1.2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包括广泛的自然与社会知识,有一些文章的内容很难被理解,即使语文教师有再善辩的口才也无法描述抽象的事物,再有就是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较少,阅历很浅,有些知识无法理解和把握,如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重在说明事物的外在特征、内在联系、相关性质、事物成因、作用功效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学习说明文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到实地考察、观察实物或观察过程,显得抽象难懂。那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文字说明、声音进行巧妙融合,将图像的辅助理解、视频的绘声绘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弥补说明语言的语言抽象性,以致突破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二句中“两肩”、“各”、“几乎”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通过图示,学生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持久。如在教学《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1.3 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领域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使信息更丰富,加快了资源的共享。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和知识舞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适时地拓宽了教学领域。有许多课文的时代离学生实际生活相隔久远,有的课文涉及大量的具有地域性质和人文性质的事物或要素,学生不可能去实地考察,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明讲解,不能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不能形成形象的直观感知,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相关的图景、事物形状等,还可以跨越时空,再现与文章时代背景有关的文学知识,再现当时时代的生活场景,展现实地情况,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2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任何事物总有它不完美的一面,语文教师既要认识到还要理解到,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毕竟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语文课堂的“主宰”。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脱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

如果课堂上教师过度迎合学生口味,一味追求新奇、刺激,只大量堆砌图片和音乐,大玩花样,就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从而导致学生脱离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品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2.2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像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学生所欠缺的那些经验情境,多媒体更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凡事皆有个“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2.3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抑制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是力求将课件设计得非常全面,从导入、提问、分析、答案、板书到作业甚至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语都全部放进了课件中。这种固定的教学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教师的能动性难以很好地发挥。学生也没有机会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阅读感受,一些学生很有创意的、丰富多彩的见解也没有机会得到肯定。长此下去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2.4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少教师将大量的资料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这从正面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有些东西学生还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理解就过幕了。

第9篇

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逐步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创新源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运有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和教学手段的整合,以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谈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求知的向导。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胡同文化》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展示北京的胡同实景图,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胡同,对之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它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胡同内走走看看呢?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再进入新课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这种教学手段,将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不仅可以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亢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优化的教学情景

苏联心理学家安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

如教学《这个世界的音乐》,课前为学生录制、播放自然界的各种“音乐”,然后让学生欣赏对动物叫声进行模拟的二胡曲《空山鸟语》。这样就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深入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含义。

讲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配上一曲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让动人的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朗读对领悟文章主旨,增强语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中,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引领学生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的优秀作品,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扩大教学的容量,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音像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容量,既能使教学内容在多层面、多形式或多感应达到良好的组合,又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体投入的激情。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人文精神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72-01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教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又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多媒体的运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双翼。

1.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2.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朗读训练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时表现形式和方法的局限性,仍难以达到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效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学生学习课文,进入意境,领会旨意,但最主要的还要体验。而这些又不是孤立地一项一项地进行的,是在意境中。在这中间利用多媒体优美的图像,悠扬的音乐,精美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的朗读更深入、更入情、更体会朗读的魅力,那么如何具体来使用多媒体进行朗读呢?我想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1)范读朗读:这种方法是教学录音机的翻版,但它比录音机更先进,因为我们在范读时可以加进音乐和画面,使范读更形象、生动,更能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朗读的情景中去。这种方法几乎可运用于任何课文的朗读,只要我们能选择合适的音乐和图画。(2)配画朗读:这里的画包括课文插图,优美的风景和特定内容的某个画面。在学生朗读时,在学生面前显现这些图案也有助于学生情绪和积极性的调动。以《桂林山水》为例,我们教学时利用媒体再现桂林山水的独特韵味,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看到和作者一样的场景。(3)创设情境朗读:这种方法和上述方法的不同点在于这种方法可以显现动态的画面,近似于录像。这种方法比呈现一幅画更能打动学生的心情,比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台湾蝴蝶甲天下》中"蝴蝶谷"一段的朗读等。

3.多媒体能够丰富学生想象,拓展学生思路

当前的初中教材,有很多语言优美、立意新奇、意境高远的文章,学习这些文字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会给他们美的陶冶和启迪。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任何工具辅助,只凭借嘴巴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再精彩的文章,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感想象。多媒体教学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能够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生成求知欲望。一旦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就会因此萌生学习动力,会自觉地进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关注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爱学乐学、有着轻松氛围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

例如,学习《小石潭记》的时候,笔者在网上寻找了一些表现小石潭的深幽、清雅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加上配乐朗诵,综合视觉和听觉的运用,达到声像兼备的效果,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小石潭的清幽雅致,体味作者临潭感怀,想象作者心中那种淡淡的忧郁感觉。学生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加强了,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再如学习《敕勒歌》的时候,学生都觉得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文字直白,没有什么深意。这时笔者在教室里播放了天山草原上牛羊奔跑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想象蓝天下草原上放牧牛羊的场面。画面一共播放了四幅,每一幅的展现都让学生眼前一亮,因为他们看到天地之间那种辽阔的意境和大自然的恢宏场面。同时教师在一旁引导说:为什么诗中直到最后才出现牛羊?是草木茂盛,掩盖了牛羊,还有牧羊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充分领略了这首诗的美妙意境,并由此感叹祖国山川的辽阔壮丽。

4.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并非"万能",它同任何事物一样,也有自身的弱点:

4.1 易缺乏情感交流。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一大区别就是非常强调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多媒体教学中不乏精彩的画面,但课堂中更应该有教师精彩优美的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的甘泉。如果课堂从头到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那么教师俨然是一个"放映员",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11篇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化解课标中的难点、重点。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可以把我们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可欣赏的画面、音乐、视频,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同时把各种知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融为一体,有效地化解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沁园春▪雪》先播放这首歌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情怀所折服,产生探究课文内容的求知欲望。因而利用多媒体能更好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文创作需要源于生活,现在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课上所苦恼的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而且更多的学生并非是内心没有写作素材,确实不能激发出来。恰当运用多媒体,通过与之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二、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运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多媒体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它也只是我们教学手段之一,过多追求和利用多媒体,会让一个教师成为一个解说员,形成了“以机代人”、“以机代教”的现象,从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

2.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给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还重在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性格特征,以及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在这些面前教师对于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的培养不是靠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文里行间的品读和体味。

3.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可以说我们语文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就是朗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得多不仅锻炼其记忆能力,又可以发展其思维能力,同时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利用多媒体上课,有部分教师往往只注意完成学习目标,而在教学设计上很少注意到朗读环节。

4.多媒体教学容易形成教师的惰性心理。现代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远,很多优秀而精彩事物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有部分教师上课的课件便很多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只是简单的修改甚至于不经修改就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来,往往造成了自己的教学跟着课件走的现象,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被严重削弱。多媒体的便利使得这部分教师不能坐下来深入课本,不能认真分析学情,也就造成了课堂的混乱或学生不能融入课堂,从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县九龙镇肖庄小学)

第1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创造思维

近年来,多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进入语文课堂,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其直观化、形象化、真切化以及便捷化等特点,突破了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使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得更加宽广,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极大地扩展了空间,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面对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实践现状,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了“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的感叹。下面结合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多媒体的使用要有明确的应用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课程为主,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主。使用多媒体的目的要绝对服从于课堂教学的目的,服从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根本目的。

【案例】《安塞腰鼓》教学片段

(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安塞腰鼓的热烈场面。画面除了过程性展示以外,还有精彩瞬间的特写镜头。接着老师让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情景。两分钟后)

师:同学们,刚才画面上的情景印在你的脑海里了吗?

生:(振奋地)印在脑海里了!

师:(荧屏空白,播放安塞腰鼓的鼓声)大家看了、听了安塞腰鼓,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安塞腰鼓?

生1:声音雄浑,震天动地。

生2:动作整齐而有力。

生3:技术高超。

生4:场面恢弘,十分激动人心。

师:还有吗?(众生相视,摇头无语)

师:同学们,我相信大家都被安塞腰鼓的场面和鼓声所激动、所振奋。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用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安塞腰鼓的舞姿和声音,使别人也产生跟我们同样的感受呢?这就不是刚才大家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请大家阅读课文,看作者是如何对安塞腰鼓作精彩描述的。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在课件演示完毕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把自己刚才的描述与课本中的描述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描述的单薄与语言的贫乏,而课文的描述是何等的精彩生动,从而达到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这样多媒体的使用才是有效和必要的。

二、多媒体的使用要能激发思维,培养创造

提倡教学方式的改革,决不能做秀,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使用到何种程度,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要求而定。教师如果过分依赖课件的设计来推进教学进程,那么教师将不得不让所有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不得不让自己的教学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这种“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怎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呢?

所以,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一定要本着激发思维、培养创造的原则。在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笔者剪辑了许多影视资料中有关宇宙、天空的音像图片,运用多媒体进行整理后展示在屏幕上,学生看后,仿佛身临其境,就像自己来到了宇宙中漫游、畅想,在脑海中立即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想象。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点击各个时期古今中外的名人对宇宙空间的大胆描写,这样不断刺激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高涨的创新欲望,然后水到渠成地要求学生运用“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写一段描绘天空风景的文字。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千奇百怪的想象令人眼花缭乱。多媒体这样的使用,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很好地理解了课文,还培养了创造力。

三、多媒体的使用要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多媒体的不当使用,导致文学作品的图像化,他取代了学生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取代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体验,取代了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取代了学生对文句的涵咏咀嚼,取代了对诗文意境的美好想象。这样的课堂只能是信息技术的展示课,而不能算是语文课。那么多媒体的使用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下面的这个案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播放课件合成的电视剧《水浒传》中与课文相关的一段)

师:同学们说说,课文的描述与电视上的表演哪个更能引起你的兴趣?

生1:我觉得电视表演更能引起我的兴趣,看着镇关西被打倒在地,我觉得十分痛快。

生2:电视上能看见人的动作,课文里看不见。

师:是课文还是电视表演更能突出鲁提辖的思想性格?请大家认真看书,思考一下。(生看书)

生3:我发现课文里的一些意思电视里表现不出来。如课文中“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师:课文中这个地方的描写,对刻画鲁提辖的思想性格有什么作用?

生:突出他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

生:表现他力气大、武功强。

师:你读了这几段文字有什么感觉?

生:我可以想象到鲁提辖挥拳打镇关西的情态。(做动作)

生:我读了这几段文字觉得鲁提辖打得非常有力,大快人心。

师:那么,你们脑海中的鲁提辖,与刚才屏幕上的鲁提辖一样吗?

生:不太一样。

师:同学们,文学作品以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它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者通过对字句的品味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是电视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们要求大家精心研读课文。

这个案例巧用了影视资料之“砖”,引出了文本思考之“玉”,通过电视表演与文本内容的比较,引导学生对课文细读、精读,抓住词句,反复揣摩,达到文学鉴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