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组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54―04
引言
在我国师范教育中,为学生开设教育技术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已有好多年了。从80年代初的师范生选修课程发展到90年代的公共课程,再发展到21世纪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日益丰盈,地位不断提升。[1]2004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其目的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自觉性;加强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使中小学教师逐步掌握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加强技术对教育的服务与支持。课程地位的提升这就对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行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通常把技术内容与理论基础分开表述,技术内容依据技术的分类组织,理论内容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各种理论基础的罗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重复感、拼凑感,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了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如何组织、呈
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内容作深入的思考。
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尴尬
1 理论内容与教育学、心理学的重复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中,通常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阐述为学与教的理论、传播理论、媒体理论和系统理论。学与教的理论包括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介绍这部分内容的介绍是必要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相当熟悉这一部分内容,因为他们已经先修学习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用学生的话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教育心理学”。那么这部分的内容究竟还有无必要?如果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从教材中删除,必然损害体系的完整性。如果不删除的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呈现这些理论?
2 技术内容与信息技术的重叠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类课程,其技术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何克抗教授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2],这里的技术手段主要指的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体系中信息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实践体系基本上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特别是PowerPoint在部分教材中占有很大篇幅。以至于学生以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信息技术,甚至就是学习PowerPoint。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内容上的重叠,导致学生认知上的错觉,以为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已经学习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当然也就引不起相应的重视。这种认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危害不可谓不小。
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认识上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内容体系的组织与呈现。首先,教学内容的组织基本上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微缩版,从理论到技术面面俱到,而且各部分相互独立,不成体系,给人的感觉就是“教育”与各种“技术”的拼盘,缺少一种揉合各部分的“骨架”;其次,教学内容的技术部分,为技术而讲技术,这就很容易把教育技术组织成信息技术或媒体技术,理论部分为理论而说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很“教育心理学”也就顺理成章了,也就是说缺少贯穿始终的“魂”。
二 技术为骨:技术内容的组织框架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目的
张剑平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提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3]在《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程的思考》一文中将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师范学生有关学习环境、教学策略与技能、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信息应用的基本能力上。[4]上述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应用必然是其核心所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目的决定了各种教育“技术”在课程内容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该以技术作为撑起课程的“骨架”。
2 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构成
为了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构成,本文统计了2005年到2009年出版的50本教材,在统计的教材中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传统媒体技术、视听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评价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又分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两个子模块。
各技术模块所出现的频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3 技术内容组织框架
(1)依据技术分类组织
在笔者所统计的教材中,技术内容基本上是按物化形态的技术加智能形态的技术的形式组织。这种技术内容的组织形式,其依据都是技术的分类,其优点是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模块一目了然。但是伴之而来的缺点也很明显,这种组织形式给人以堆积感、离散感,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对教育技术一种理解的必然体现――教育技术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依据教学过程组织
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把教育技术解释成“教学中的技术”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的话,那么就会得到另一种组织技术内容的思路:根据教学过程组织、集成各种技术。我们可以把种技术分配到教学的各个阶段,把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即以教学过程为主线整合各种技术。通常我们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5],那么我们可以依此划分各种技术,把上文中统计的技术模块分配到教学的相应阶段,如图1所示。
教学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环境的创设。本文中教学设计指的是微观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完善的备课”技术。为了实现教学设计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创设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的准备包括传统视听媒体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资源的创建、选择和获取。现行的很多教材详细的阐述了视听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的构造和原理,这些内容笔者认为不适合出现在公共课教材中,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但是对公共课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创设和选择教学环境时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要求,考虑到教学环境的应用目标是什么,是辅助教师教还是辅助学生学。
教学实施阶段主要涉及媒体与环境的教学应用。这一部分应该是体现课程特色的关键部分,但是遗憾的是大部分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都作简化处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可以帮助教师在制作媒体资源及创设环境时,却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使用它们。当专任教师无法独自完成时,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可以给予帮助。但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资源与环境时,教育技术人员很难介入到教学过程中给予帮助。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媒体与环境的教学使用方法。这样,即使资源和环境再丰富,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反而使教师忙于应付这些资源与环境。当教师疲于应付技术环境的时候,技术甚至就会成为教学的累赘、障碍。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可能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关注的焦点,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后的评价。但是,对公共课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才更是他们更所需要的。例如,媒体的制作和选择可能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特长,但是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媒体出示的最佳时机呢?我们可能感觉这是教师的事情,但这正是公共课学生所需要的,这也是专业课学生与公共课学生的区别。
教学评价阶段主要的内容是教学评价的技术。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不仅仅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还应包括案例评价、量规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评价的方法。
三 理论为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以技术为骨架,并不意味着重技术轻理论,如果直接把课堂搬到机房,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变成了以培养学生使用各种硬件设备的使用为主,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解成信息技术课,那么也是有失偏颇的。技术的运用应该以理论为指导,理论是技术运用的灵魂。
1 如何凸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必然要与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等这些学科的内容存在重叠。如何才能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以区别于其它学科呢?在上文中笔者提到按教学过程组织技术模块,这只是一种内容组织结构上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彰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黄济先生在《教育哲学》一书的总序中指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在某些问题上的重复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只是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阐发而已”。[6]其实现代教育技术也是这样,关键在于能否论述问题时有别于其它学科。
2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
为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笔者的意见是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视角阐述技术之应用。我们要从系统的视角、传播的视角、教育心理的视角、媒体的视角考察技术的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应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应与技术融为一体,成为指导技术应用的灵魂。理论与技术的融合不仅能消除理论教学的说教感,而且能突出现代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我们可以理解为理论的“技术表达”,即理论体现在技术中。在强调技术的同时,各种教育“技术”以理论的载体的形式表达着媒体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正是凭借此种“技术表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
提到现代教育技术很多人想到的是幻灯、投影、无线广播、电影或电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或因特网等媒体设备及其操作,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的标签。因此,进入教育领域的媒体要体现出区别于一般媒体的特征,就需要融合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媒体的设计、选择与应用要遵循,更要体现出媒体理论的指导,以实现媒体理论的“技术表达”。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媒体的视角审视媒体,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各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更重要是的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即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经由各种渠道(媒体),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7]。各种教学媒体要置于教学传播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媒体要与其它教学要素联合起来,形成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从而实现传播理论的“技术表达”。
通常我们通常认为系统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系统方法不仅仅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也是其它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指导理论。教育是一个大系统,教学是系统,教学资源也是系统,教学环境更是系统。因此,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中我们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研究它们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及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求得最优的方案,以实现系统理论的“技术表达”。
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媒体手段和科学方法,应用目标是为了促进和优化学与教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学与教的原理自然也就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上文的讨论中,笔者提出依据教学过程组织技术内容,教学过程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依据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学和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价,实现学与教的理论的“技术表达”。
四 小结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其特征,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也不是这些内容的拼合呢,笔者的意见是依据教学过程组织技术内容,把理论内容体现在具体的技术中,形成理论的“技术表达”。
参考文献
[1] 张琪,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43-45.
[2]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7-44.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EB/OL].
[4] 李芒,赵小杰.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技术》公共课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1999,(3):38-42.
[5] 柳斌.课堂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494.
[6] 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7]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Sketched with Technology and Induced by Theory: Discus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Content
LIU Chun-zhi1ZHANG Wei-min2
(1.College of Education,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5, 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内涵结构;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5-0173-02
0、引言
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现代化水平要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教育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教师素养问题。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素养更多内涵,教师除了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而提升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将从根源上解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高的状况。
1、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内涵结构
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的总体水平。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并对比《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笔者认为: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技术素养应由信息意识模块、知识与技能模块、应用能力模块和创新能力模块构成,且模块之间有固定的组成结构。其中每个模块的地位、意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其结构如图1所示。
1.1 信息意识模块
信息意识是教育技术素养内涵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其它模块中。师范生的信息意识是指其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取向,主要反映在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和教学应用意识上。
1.2 知识与技能模块
知识与技能模块是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结构的基础。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常见媒体的选择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律等;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常见现代媒体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常用教学软件的操作方法、信息资源的检索、加工与利用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等。
1.3 应用能力模块
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外化形式,指运用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能力总和口]。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利用教育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利用教育技术与他人共享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教学的能力。
1.4 创新能力模块
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能力模块包括两部分:一是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科研,将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提炼为理论并指导实践,从而促进学科发展;二是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2、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现状
为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现状,笔者从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养现状和需求期望两个角度对浙江师范大学558名师范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9%的师范生对“教育技术”这一概念感到陌生,甚至将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课程,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意识;78.4%的师范生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表示“一知半解”,不能把信息技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个人发展有机地结合;只有43.5%师范生会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开发教学软件;78.7%的师范生缺乏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教育的意识和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大四学生,由于受实习学校硬件条件限制以及部分在职教师错误的教育技术观的影响,有高达80.2%的学生对教育技术应用前景持悲观态度,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教育技术素养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自身教育技术素养的匮乏。
3、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培养和提升策略
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国家教育政策、学校信息化环境、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学习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结果,从4个方面提出了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提升策略。
3.1 将教育技术素养列为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目前我国实施的教师资格认证条例中,对思想品德、学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心理学知识、普通话、身体条件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没有作出要求,这与当代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及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不符。因此,国家应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和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提出教育技术素养要求,适时执行“教育技术标准”,增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
3.2 加强教育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主阵地,其教材内容体系与教学模式应体现教育技术的专业性。首先,教材内容体系应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等课程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为技术基础展开。其次,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开展。
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性,学校除了组织好课堂教学外,还应利用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教育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等,帮助师范生获取较为系统的教育技术知识。
3.3 着力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笔者在对调查对象中的大三、大四本科生进行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希望教育技术的课程教学中能够增加实践内容。尽管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可是普遍感到软件技术难以掌握,并且当他们真正面临教学问题的时候不能将理论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指导。为此加强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师范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是提升教育技术素养重要措施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经历经验,认为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是提升教育技术实践技能的重要时机。
3.4 学校应提供长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技术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针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提出明确规定,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上,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内容解读
《标准》是面向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三个目标来制定的,面向这三个标准的整体结构相同,三部分《标准》要同步推进和协调实施,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系统保障。教师要理解《标准》制定的意义和要求,在实践过后进行评价与反思。反思过程与反思结果相结合,通过反思促进应用。《标准》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有关要求,也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了相关要求。如果三方面标准能协调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会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而且会对一线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我国针对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普遍滞后,同时,各地、各校、专门的技术人员配备并不齐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不能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标准同步。如果后两个标准不能同步实施,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在应用时很可能会得到不必要的理解和支持,挫伤一线教学人员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并对《标准》的整体推进、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产生难以预料的不利影响。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师范生的要求
(一)改变思路,做新型教师。
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多,在教学中应根据文理科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知识的更新,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使用方法,并运用到教学中,做一个新型教师。
(二)培养师范生的学习能力。
在各种媒体大量涌入课堂教学的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成为当代教师的基本技能。而在学习教育技术的过程中着重师范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有开放知识体系的师范生,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方面理应为其他学科树立榜样。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精神。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学习新的技术能力方面比较困难,使得基础教育的改革举步维艰。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开始下工夫,使未来的教师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素质,才能真正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
(三)全面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理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的特点及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支持作用,尤其要着重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教育技术的影响。教育技术就是在通晓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促进人的学习和行为的变化,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大胆尝试,注重学习,掌握方法。
提高师范生自身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教育技术学习时就必须克服害怕心理,不怕操作错误,不怕丢人。在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方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常使用的软件都附有较为完善的“帮助”,它能为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地查阅,这是很多学习者往往所忽视的。还有,网上“搜索引擎”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面越来越广。我们更要把它看做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信息化技术学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硬件缺乏,实践操作不强,缺乏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环境氛围。
由于近年来学校扩招,学生大量增加,加上学校经费欠缺,教学设备、软件资源不足,教学资源紧张,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大大减少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机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学习力较弱。许多应该动手操作的机会被授课老师的几页PPT取代,介绍操作要领就结束。配套实验课程的缺失,大大降低课程的质量。学校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措施和考核制度,缺乏教育技术方面的探讨和交流,缺乏应用教育技术的氛围。
(二)高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目标不统一。
由于近些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师资力量显得有些紧缺,直接导致有些教师一人分饰几个角色,肩负多门课程的教学,再就是各个教师之间沟通不足,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多而杂,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很多院校都是根据自己学校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没有科学地安排和制定课程,导致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上缺乏一定规划,课程结构、课程安排不合理,虽然开设了《大学计算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课程的开设时间也有统一安排,但各门课程之间没能很好衔接,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授课方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上机实践。
(四)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媒体使用不当。
大部分师范院校几乎都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授课方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上机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学生众多、课时多、师资有限,大多数是采用集体授课,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有些教师一方面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自己却不注意教学方法。他们教育技术观念落后,课堂中很少使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对教与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对师生的教与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一种方式是统一的理论考试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势必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所谓的知识点,忽视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另一种方式是检验学生的操作水平,考试只在计算机上完成。先进的课程性质与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3]。
四、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一)开放学习资源,营造教育技术学习的环境氛围。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学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之一,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开放型的实验条件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可利用Blog、Moodle等平台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随时感受到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下的学习,体会其效果,提高他们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注重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开展。经常举行教育技术学术讨论活动,交流和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问题与学科动向等,在全校引导建立学习、运用和研究教育技术的热情和风气。
(二)增加课程实践,加强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目前师范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应与之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之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所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将是现代教师的一个重要素养。
(三)学目标。
高校教育技术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或授课时,可以首先进行研讨,确定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统一方向或目标。如,每学期开学后,教师可以开会商讨并发表一些个人意见,规划一下本学期的课程准备如何进行或者过程准备如何实施,使各门课程很好地衔接起来,做到教学目标的统一,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突破传统思维,改革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五)丰富评价方式。
应用传统的学习评价与网络学习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看学习的内容,又要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同时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课堂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可随时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通过课堂、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考试、在线测验等定量评价与课堂项目学习成果汇报、学习心得及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定性评价相结合,准确、科学地对学习者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2]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A].2005,63-4.
[3]杨丽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N].教师报,2009,4:2-3.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产业化 理论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乃至其对社会的重要性就迅速凸显出来了。教育技术具有第三产业的属性,应该将之引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教育技术产业化的涵义
产业化通常指的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讲的科研成果通过中试、试生产或试运营最后以企业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过程,即所谓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仅是“产业化”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教育技术产业化是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教育技术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促进教育技术产业形成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产业,为产业服务,二是教育技术自身产业化,直接参与“产业经营”活动。其产业化具有基础产业特点、第三产业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特点[1]。
二、教育技术的产业属性
把教育技术和产业化联系起来,把它当做一项产业抓,目的是使作为教育至高点的教育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因为教育技术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且与新型系统科学密切相关,牵涉到的面很广,知识很繁杂,需要很多部门和人员共同努力。比如,政府部门、教育部门、技术部门、一般企业、生产教育产品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和部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提供了相近的商品――教育技术,在相关价值链――围绕教育的技术上共同构成,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集合。它的主体是多部门的集合,核心是教育技术提供的技术性商品或人才。教育技术具有以下产业属性:
(一)遵循供求规律,以市场为导向。
“适应社会需求,讲求社会效益,特别是直接社会效益,是我们每个人从事任何工作所遵循的一条带根本性的原则[2]”。“定制培养”、“订单就业”、“岗位业务培训”成为各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上最大的亮点。很多大学今后将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按照“订单”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岗位技能培训,一出校门,即可进厂上岗,熟练操作业务。
(二)重视投入产出,追求效益最大化。
与其他产业一样,教育技术产业在运行中,也要重视投入产出,加强成本核算,强化内部管理,力争取得最大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技术是一个高投入的领域,因为它总是与许多新兴的技术相联系。教育技术投资是开展教育技术的物质条件。它和其他产业一样需要投资,包括赢利性的投资和作为公益产业的公益性投资[3]。
三、教育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教育技术是连接教育和技术的桥梁,只有将新的贯之以教育理论的相关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育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而这种过程的实现,需要的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这种全才实际上是很少的,也不易培养,所以研究技术学更需要合作,应当形成一个“万金油”式的团体。作为一种产业,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使教学资源的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应采用系统论的方法,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企业家,以及第一线的学科教师,形成一个有机的团队,认真分析教育教学的需求、社会需求等,提出恰当地运用技术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成果,形成产品、开拓市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4]。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如果说教育是明天的生产力的话,高等教育就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站。教育技术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必要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支持和理论指导。发展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技术必然成了教育改革的先导。
产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阶段[5]。目前,在信息技术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要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步伐,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都急需教育技术;高等教育领域利用校园网络实现教学信息,图文资料和信息的管理、搜集、存储、检索、调用的现代化;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教学现代化,以及在高校开展远程教育都需要教育技术;另外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教育技术类企业及一般企业都会很需要教育技术。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教育技术产业搞好。
(三)知识经济理论。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主要特征有: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6]。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发展生产的主要要素已转移到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之上,而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是由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生产出来的,教育已成为生产知识的产业,知识的生产、更新、创新和传播都依靠教育,而教育及教育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
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产业化是教育产业化的基础,教育技术产业化必将极大促进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循环。教育技术学发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教育产业化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顺利实现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需要。
只有把支持教育的技术搞好了,教育的实际水平提高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最终目标实现了,科技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而教育技术本身又属于科技的一部分),经济建设也才能更快更好地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才能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走社会投入之路。因此,只要实行产业化经营,教育技术必将成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热门领域。
四、结语
总之,教育技术产业化是有足够的理论依据的,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在现实中也将是非常可行的。事实证明,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整个教育包括教育技术也正在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恰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现实和规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叶之红.教育产业的概念内涵及政策取向[Z].新华文摘,2000.5:23-25.
[2]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9:3-8.
[3]绿茶.浅谈信息社会的教育技术产业化.BOKEE博客网,2006.6.5.
[4]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来源[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7-20.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文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双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对“双主”教学模式的支撑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促进学生素质提高进行了全面论述。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把“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所遵循的核心理念,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双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两个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跃能力的必然选择。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双主”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重点
我国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是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深度改造为切入点的,大量已有研究体现出重视教育技术视域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这一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如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改变习环境,促进互动交流的同时,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正向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等教育技术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正从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深度改造,过渡到关注于对教学模式创新的支持和改善。
二、“双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
1“双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什么地位,是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历来受到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类高等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学习理论。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容易得到发挥,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充分体现,致使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该理论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和探究。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完成或发生偏离。
因此,随着教育改革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双主”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学,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下主导的教。
2“双主”教学模式的内涵。
“双主”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相互依存、统一协调的教学活动系统。这个系统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始终扮演着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指挥控制、统筹协调、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角色;学生是这个系统中学的主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知识内化和建构的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强调两个主体都要积极参与和交流,否则,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目标。
“双主”模式的教学理念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在教学互动中,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过程体验中,变“学会”为“会学”,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双主”教学模式的支撑
“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所构建的教学环境在“双主”教学模式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功能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对教学手段的改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不再仅局限于粉笔、黑板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活动增添了活力,因其图、文、声、像等信息,使教育信息的表达更为生动和直观。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宏观世界的天体运动、星象活动;微观世界的核裂变、细胞分裂;各种危险场面的核爆炸、火山爆发;各种机床运转、刀具切割等过程在声音、形像、光色等方面形象地模拟出来,这样的效果是靠教师的语言、图片无法企及的。这样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益。另外,应用现代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传输、处理和呈现,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的目的。
2对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双主”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所实现的对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化,尤其是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等特点,构建民主的教学过程和氛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平等和合作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有利于开展合作和协同式教学,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此而带来的教学评价、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改造,如采用小组互评、在线学习或者角色扮演等教学要素的应用;二则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如建立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webquest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优化方法。可见,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化,不仅仅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更为重要的是由此而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对“双主”教学模式的支持。
四、现代教育技术完善“双主”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极大丰富了大学英语的授课内容,改善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使得“双主”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得以实现。
1教学情境创设的多样性。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双主”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持,首先体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教学情境创设方面。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个性。要掌握、学好这门语言,提高听、说能力,在教学中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能够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构建的教学环境,将教学目标融入到营造的教学情景之中。通过巧妙的情景设计,运用例如直观、生动的多媒体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很好的将语言文化和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得到迅速的提高。在所构建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在“高效”的课堂中得以提升。
2教学方式手段的灵活性。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支持大学英语“双主”教学模式改革。网络教学方法,是典型的灵活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译能力方面,教师可以采取网络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利用将教学任务通过网络发送邮件给学生,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体介质就可以得到信息指令,并针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指导;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可以扩展学生间交流话题,实现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促进教师与学生更为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双主”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在“双主”教学的理论体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所构建的教育环境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纽带,一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这个桥梁的功能,才能保证“双主”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带来的成效。
1要正确认识教师主体的主导地位。教师主体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始终担当着设计、组织、统筹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选择运用恰当的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力启发学生,充分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努力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要正确认识教师主体的职责。作为领导组织的教师主体,传授知识、引领方向是教师主体非常重要的职责,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善于捕捉、分析、判断、吸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课件制作中,教师除了对教学信息资源收集、筛选、传输、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外,教师主体还更要增强对信息的敏感意识,注重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把握正确的学术方向。
【论文摘要】当前教育技术学主流研究范式存在单维不合理性,对其分析思考后,提出教育技术学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以顺应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实践和学术需求,不断挖掘和实现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定性研究传统仍然占主导地位,这己成了以应用为取向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梗桔。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充分认识到方法论的重要性。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研究方法不断引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来,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混合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等新型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逐渐兴起。有学者(张斌、张文兰等,2009)认为“多元化研究范式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必然走向,我们需要打破单元的思维,放弃寻求普遍的万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模式,走向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的确,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多元性、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的多样性以及当前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上的迷乱困境等都要求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本文在库恩范式论对研究范式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思考,提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应当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一、库恩范式论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发展的启发
范式一词是由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托马斯浑恩(thomass.kuhn)在其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一书中提出的。库恩认为“范式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fzl“研究范式”概念的核心要义是科学共同体共同具有的信念、学科的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研究的框架结构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不少学者对研究范式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库恩赋予研究范式的意义,正如有些学者(蔡建东等,2006)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也认为与库恩范式的“替代性”和“不可通约性”相反,教育技术学不同研究范式之间是“共存”的,而且是“可通约”的,是交替互补的关系。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多元性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必须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就像日常生活中使用劳动工具一样,不同劳动工具的功用和效率是不一样的,也没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适合某种劳动的工具一样。因此,教育技术学需要尝试、引入和发现多种研究范式及其应用领域和使用范围。在进行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当前教育技术学所使用的各种研究范式进行梳理和思考。
二、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简述与思考
我国教育技术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一片繁荣、理论观点不断推陈出新,学科体系也不断完善,论文和著作也是与日俱增。然而,教育技术领域对自身研究范式的探讨并不多见,并且研究结论也不清晰一致。就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教育技术研究者对研究范式的分类及所持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科的研究范式可划分为理论研究范式和实践研究范式两种基本类型。2、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己经形成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3、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主要存在“实证主义”与“解释/建构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4、黄荣怀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范式的演变经历了“经验总结一对比实验一系统整合”三个主要阶段。5、近年来也有学者(张斌、张文兰等,2009)提出教育技术学应当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从以上分类和观点可以看出,教育技术领域对其研究范式并没有形成一致性认识,各种观点处于离散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研究传统的限制,先前教育技术研究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很少有人对研究范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教育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范式难得统一。好在这种现象也表明了教育技术领域正在日益重视研究范式研究,这应该是一种好兆头。
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进行分析思考后,我们认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存在单维不合理性,应当突破单维的思维模式,引入并尝试使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至于从其他学科领域引入的研究范式是不是适合教育技术研究需要,这需要理论思辨的支持,更需要实践的检验。
三、教育技术学也要使用跨学科研究范式
1什么是跨学科研究范式
“跨学科”一词较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但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有组织管理和规划的跨学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许多学者对跨学科及跨学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尽管对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以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合作以及个人探索等方式,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技术、手段和策略来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灵活且融合的研究方法体系的研究策略。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关注点都是多元的。它可以由科学的求知欲驱动,也可以由实际的需求促发;可以由单个研究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组建团队来实施。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学科拼凑在一起,而是追求各个学科在思想和方法上的融合,通过学科间的商讨与合作,建构一个共同的研究框架,获取一个整体的或系统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方法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以及研究者群体在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就构成了跨学科研究范式。根据对跨学科研究及其范式的理解,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更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使得各相关学科的方法、思想等有机融合,更好的为学科发展服务。
2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首先,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呼吁跨学科研究范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教育)不是一门学科的学者能单独解决的,而需要会同相关学科的学者,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发展出相关学科间共同的工作假设、共同的理论模型、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语言。也只有相互协作共同探索才能解决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单独解决得了的。鉴于此,许多学者撰文呼吁跨学科研究,并论证跨学科研究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对跨学科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对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重构综合整体的观念、促进学科的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口各学科所谓的研究领域并不是它独断的专有领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跨学科研究是促进学科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己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学作为科学研究队伍中的一支,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为促进学科融合、解决多学科复杂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复杂的研究对象要求使用跨学科研究范式。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并且明显具有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教育技术学所研究的问题不是纯教育学的,也不是纯心理学的,也不是纯技术学的,而是多学科综合性的问题。例如,远程教育不仅要遵从教育教学规律,也要关注师生分离状态下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心理问题,并且要采用恰当的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其中管理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影响远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再如,学科主题网站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交流互动平台的建立等等,都不仅仅是技术实现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上的突破。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应用理论的杰出典范。教育技术学的这种包融的学科性质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就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研究必然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也只有这样,教育技术学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第三,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开阔创新视野。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在科学的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己经建立起来的部门(学科)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8]n。教育技术学己经冲破了“被忽视的无人区”,但是教育技术学还没有成为“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尤其是缺乏突破性的创新。而跨学科研究范式给教育技术学科研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跨学科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教育技术学单维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这种突破不是对原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断然摈弃,而是在吸取和完善原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可以消除相关学科之间界限隔阂所造成的壁垒和视野遮蔽,强调以研究主题为中心的有机协调与合作,增加学科间的交流,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有效解决教育技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复杂问题,有助于促进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学术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学科体系创新。
1.1概念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及认知状况.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前提之一.1)公办园从概念的了解程度来看.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大概了解的占比为100%。也就是公办园全员对此概念都有所了解这一良好状况得益于郑州市自2006年至2010年整整五年对全市中小学教师f含幼儿园教师)所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考核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相对公办园而言.明显处于认识不足状态。民办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大概了解的仅占到51%.听说过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的为22%.完全不知道此概念的人数占比为27%。
1.2学科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认知.影响着教师在日常活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各项活动中.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情况。1)公办园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有46%的教师.即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与学科的整合。26%的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18%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另有1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教学软件开发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幼儿园82%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民办园有五成以上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是很令人鼓舞的。有22%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与学科整合.1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应用.另有8%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软件开发。
2数据分析
2.1概念认知
1)幼儿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仅限于浅表层次河南省郑州市自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按照地理位置分片区、分批次进行了强制培训与考核.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知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教师的认知仅停留在浅表层次。
2)公办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民办园教师从师资来源上分析.民办园大多数教师为河南本省的幼JUJili范学校毕业生.本省的幼儿师范学校均未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处于无知状态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相关部门强制幼儿园必须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故民办园教师认知水平较弱。
2.2学科认知
1)大部分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依照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郑州市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提到现代教育技术一定是对计算机某方面的应用。不难理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本专业以外的人员从表面看.很容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等同起来。
2)大部分教师重视技术学习.轻视理论指导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在授课中使用计算机就认为自己已经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极大地忽略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的指导作用。电视的用途就是用来为幼儿收看各个频道的动画片,与教学无关教师热衷于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视教学课件的制作,但在实际应用中纯属课件搬家.很少关注教育教学规律。
3对策研究
3.1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强调认知的系统性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教学中.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今社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JN论各有所好,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却走向了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似乎成为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幼儿园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之下,才能有效发挥起作用。
【关键词】教育技术;05定义;AECT;思考
Abstract:This Article assay the development of AECT’s definition simply and compare 05 definition to 94 definition precisely,from which can be got some thought and revelation to Chine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educational technology; 05 definition; AECT; consideration
1、AECT05定义的翻译及从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来理解05定义
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以下简称AECT)的94定义至今有10年了,在我国也讨论了近十年。它不仅作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基础定义被许多教育技术类教科书广泛引用,而且还是教师讲授教育技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基本原理,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思路。2004年7月,美国AECT定义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教授在参加中国·长春2004年教育技术国际沦坛会议上, 首次提出了AECT05教育技术新定义。因为AECT协会将于2005年5月正式发表新的教育技术定义,所以,准确地说,新定义应该被称为AECT2005定义。新定义的不可避免的会掀起国内外的同行(包括专家、老师和同学)对它的一番激烈讨论,对它的理解也会略有不同。新定义的原文表述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讨论中对它的翻译也有所不同。
彭绍东教授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老师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刘志波博士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便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
上述翻译中,主要内容的意思都差不多,只是个别用词有所差异,本人比较赞同彭绍东教授的翻译。然而新定义会给我国的教育技术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从新定义中又能获得什么启示和思考呢?要想明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新定义有深刻的理解。新定义是在94定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94定义又是在以前定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育技术定义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从萌芽到发展,从发展到初步成熟,其内涵和外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教育技术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修订。因为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定义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从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路程。教育技术定义由最初的63定义发展到如今的2005年05定义,经历了由媒体论、学习资源论、过程论到系统论的演变过程。其定义演化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教育技术实践的促进作用等。
AECT于1963年提出第一个教育技术定义(即63定义)后,又提出了72定义、77定义、94定义和05定义。其中94定义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05定义是最近才提出的,它正处于人们对它的讨论和逐步的理解中。教育技术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科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也在日臻完善。
63定义是:“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分支,是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以高效率的利用传播中的每一种方法和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为目的。
72定义是:“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以有利于人类学习”。比较63定义和72定义,可以看出63定义将“视听传播”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即作为一个学科的归属,还没有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而72定义中已发展为教育技术,并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77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方面,与人类的所有学习方面都有关系。”77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77定义是随着教育技术软硬件开发的不断深人,在教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已经开始使用系统方法来解决人类学习的过程。
94定义原文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常用的翻译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94定义将教育技术定义为理论与实践,清楚地定义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与工作范围。94定义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影响也最大。
2、AECT05定义与94定义的具体比较
94定义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使教育技术领域也不断有新的进展,也需要新的定义来适应它的发展以及给它有力的指导。2004年,AECT在94定义的基础上总结近十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在讨论中大家发现,AECT2005定义(简称为05定义)在1994年定义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为使读者能进一步深刻理解05定义的含义,以下将具体比较94定义与05定义的不同。
1.定义中使用术语的不同
(1)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改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教育技术定位在教育概念上, 而教学技术定位在教学概念上。教育指的是支持学习的各类活动和资源,而教学指的是由学习者以外的人组织的、指向特定目的的活动。显然,教育的外延要比教学的外延宽泛得多,教育包括了教学,即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这一广义概念的一个子集。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门学科或者领域的定义,教育技术比教学技术能更好的描绘出领域的现状,涉及更广的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theory改为study
研究(study)指的是超越传统研究(research)意义上的知识收集和分析,它包括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以及其它形式的研究,如:理论化的分析、哲学化的分析、历史调查、开发项目、故障分析、系统分析和评价等。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领域,需要不断地以“研究和反思性实践”来建构其理论体系。
(3)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改为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ECT2005年定义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合为三大范畴(创设、使用、管理),这三大范畴形成一个统一的、互相衔接的整体,而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05定义中的创设代替了设计、开发,创设包括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用来设计、开发有效学习必需的材料、扩展资源和支持条件,也包括了设计、开发。创设是一种比设计、开发要求更高且具创新含义的过程,更能表达21世纪人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
05定义中用一个较简单的词using(使用)代替了utilization(利用),“使用”这一术语是把学习者引入到学习环境与资源中去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应用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而且“使用”包括了利用、推广革新、整合、制度化等,范围也比“利用”更广。
05定义中把management换成了managing ,“managing”是动名词形式,包含管理的过程与状态双重含义,而“management”是名词形式,表达的只是事物的一种性质或状态,因此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05定义中将评价职能整合在创设、使用、管理三个范畴中,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对领域的职能的描述更加广泛,使其更加有弹性。05定义中认为每一个范畴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实际上都包含有评价,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将评价过程融入创设、利用和管理之中了。
2. 05定义中新增的内容
(1)practice前加了限定词ethical
一般把ethical译为“符合道德规范的”, 强调实践应该合乎道德规范。这一限定词第一次出现在定义中,说明人们开始反思教育技术中的规范性问题,反思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否对社会有价值和特殊贡献。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关注道德规范的论题将会越来越多。道德规范不只是“规范”、“期待”或“新的规范”,而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道德规范的考虑,教育技术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教育技术实践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两个目的:facilitating learning 和improving performance
05定义中目的的表达比94定义更具体,94定义中只是笼统地讲:for learning, for learning 与facilitating learning意思相近,但05定义中增加了提高学习绩效(improving performance)这一目的,运用教育技术能更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绩效。在04定义中,学习绩效是指学习者能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对于教育技术而言,“提高学习绩效”就意味着对效力的要求,对学习效率的追求,以更少的时间、努力和耗费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强调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对学习绩效的关注也使得教育技术更加联系现实世界,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教育技术的目的从为了促进学习扩大到便于学习和提高学习绩效。
(3) process和resource前增加了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05定义中过程和资源前加了修饰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说明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教育技术区别于其他教育领域中过程与资源的本质所在。定义中的“技术性的过程”是指基于有价值的目标的研究过程、反思性的实践过程。“技术性的资源”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各种媒体(硬件与软件)。同时,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还应是合适的,即必须注意到学习者、教育者、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学习资源等的具体情况。“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的应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注意合适性问题,遵循“最佳使用”原则。
3. 定义所处背景与条件不同
(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94定义主要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而05定义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2)技术基础不同:94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刚刚起步,对人们来说比较陌生;而05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已经飞速发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3)问题的提出不同:94定义时,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有很大的向往,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05定义时,经过10年的发展与大力投资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结果。
3、AECT2005定义的思考
在对05定义理解的基础上,下面简略阐述从05定义的理解中得到的一些思考。
教育技术新定义的引进应该本土化,即应该符合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05定义是建立在对一系列新现象、新理论、新技术、新实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后得出的,也是对美国教育技术发展新动向的总结,代表了美国的发展水平。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但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定义、理论、实践,从而更好的指导和促进我国教育技术。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引进和消化这个新定义。
要加强从业人员及使用者其中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学生的道德规范。新定义中首次提出了道德规范,极力强调了道德规范。教育技术是一门职业,既然是一门职业,就应该有从事该职业的道德标准及基本的职业道德。其实,教育技术也具有双重作用,利用得当,可以极大地推动教育改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极大贡献;利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劳民伤财,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工具。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中,有些“技术至上者”一味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求新、求时髦,而不考虑它的实用性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本人认为我国的各级教育(技术)管理部门及组织有必要制订并实施教育技术专业道德规范,加强行业伦理道德规范。
教育技术过程与资源应该是合适的。在实践中,教育技术的使用要和实际的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具体的情况相结合,而不是为了追求花样、形式使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情况,如重视教学形式,忽视教学效果;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忽视教学理念的建立,其实质是“换汤不换药”;注重硬件设备的置备,忽视软件资源的建立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由此造成很大的浪费,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力),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实施和选用合适的教学目标、策略、内容及教学媒体。
要树立教育技术的绩效观。做什么事都要讲求效率,讲求投入与产出,教育技术也不例外。如果不讲求效率,则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其学科的发展。最近几年,由于对教育技术的重视以及新技术的向往,人们对网络教育、网络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也包括人力的投入,但却没有取得与投入对等的产出,更不用说大于投入的产出。所以要重视对教育技术高成本投入的分析,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教育技术的绩效水平。
总之,我们应该透彻的理解05定义、把握它,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一个好的指导作用,但应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当然,教育技术的定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AECT05定义并非是完美无缺的金科玉律,定义也不会停滞不前,随着教育技术的向前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教育技术定义的表达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焦建利教育技术定义fDB/OL].http://6]144.23 75/ret/bhs/
[2]刘志渡.李阿琴.ARET2004定义解读_JJ电化教育研究,2004(l2).
[3]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
[4]尹俊华,庄荣霞. 简评教育技术的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7)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业务能力
该同志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管理、研究等方面努力探索,成绩显著,受到好评。
该同志在举行的**区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同年代表**区参加**市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又获得一等奖,论文、案例多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工作之余该同志通过书籍和互联网不断的充实自己,巩固、更新理论基础,提高业务能力,独立制作完成了**市十三中校园网,并在获**市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为优化思想品德和历史社会学科,促进此学科的最广泛的交流,该同志于制作了思想品德网站(fanwen.chazidian.com),该网站运行不到一年就受到全国思想品德和历史社会学科老师的欢迎,注册人数突破10万,资源库容量突破800g,目前该网站资源库已被纳入**区资源库。为了提高学生课堂效率,该同志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自主开发了一套学生上机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在代替《学生上机登记本》的同时,添加了许多实用的功能,该系统能跟踪学生上机的整个过程,从整队进入机房到整队回到教室,之中的每个过程、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分值,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阅,随时比对自己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杜绝了乱涂乱画、抄袭作业的不良行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积极完成;该系统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设置了卫生、眼保健操、纪律、下课善后小组长,这些组长通过系统管理班级。完善的教师后台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上机的登记、作业等情况,通过翻阅记录还可以了解学生之前的作业情况。该系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把精力放在教学上。
该同志还陆续开发了网络考试系统、校园净菜预定系统、成绩录入系统,内容涵盖了学校教务管理、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并与兄弟学校积极交流共享这些成果,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共同进步。该同志还多次代表**区在**市信息技术年会中发言,积极推广**区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先进技术,分享硕实成果。
二、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该同志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能积极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教学应用、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积极主动帮助同行、学校解决教育技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至今一直致力于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每学期初组织信息技术老师进行会议讨论,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分派培训任务,从扫盲阶段的文字输入、windows基本操作,到进阶阶段的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再到提高阶段的网页制作、动画制作,面向全集团所有老师(包括教工),5年来无数个夜晚的付出换来了集团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质的飞跃,现在集团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每个老师不但熟练地掌握windows、office的操作,而且还能通过网络搜索、下载资源,制作课堂教学课件。部分老师具备了解决常用计算机故障的能力,随时协助计算机老师解决同办公室老师的电脑故障,集团被顺利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在新一轮评选中被授予“**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
该同志一直担任省、市领雁工程指导教师一职,采用“实践--点评--交流--诊断--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模式,通过上指导示范课,指导学员备课、上课和评课使学员有效地转变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执教能力,提升了专业引领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
该同志于完成了对集团骨干教师的英特尔核心课程的培训,使集团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积极活跃、成绩显著
论文摘要: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途径是:关注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并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与对话中能够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1实践理论解析
实践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主体,它体现了教育技术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教育价值。“实践理论基于规范的哲学理论与一般的科学理论,但并不是二者简单机械的拼凑。因此,不能把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看作是一般科学理论的逻辑推演与简单延伸,它是以规范的哲学理论和一般的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合理的抽象中建构而成。教育技术实践经验主要指一线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老师和其它各学科老师,他们是教育技术重要的实践者)使用教育技术(目前也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和体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领域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形成的领域,而这里的“实践领域”不是单纯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它是基于教师固有的“实践性知识”与“实践性思考方式”基础之上的复杂的、丰富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笔者认为,一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者值得挖掘的财富,因此,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下文有详细阐述)。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使命在于,通过与一线教师的合作性的、实践性的讨论和反思性研究中,一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性研究(如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并参与到其中,一方面将这些实践性研究所形成的个人实践理论进行合理的提炼和抽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
2对话视角的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
2.1关于对话
对话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基本话语,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诸多形式之一。在学术层面上,它又是个重要的学术话语,其覆盖的内容极其广泛,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呈现多样化。
对话哲学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从社会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对话理论,在伯姆看来,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他认为,究其本质人类的思维并非是对客观实在的完全、真实再现,它只是一种有限的媒质,生成于集体之中,并在集体中维持。
狄尔泰式的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式的解释学对话、德里达式的互文性对话,哈贝马斯的交往式对话等等有关对话的种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阐发了各自关于对话的基本哲学观点和理论视角。
“融合”构成了对话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融合”是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多样性的交流样态,“理解”是“融合”式的交流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理解需要对话双方搁置己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仔细的审视自身和对方的思维假定,对话的目的不是对话本身,对话的最终目的是对话双方的反思性实践,因此对话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的自我超越。
2.2在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对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传统提出了挑战,“多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验证假说作为方法论核心的”。人们普遍认为基于假说验证的因果关系判明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然而这种忽略教师个体活生生的存在,仅靠因果关系推定式的独白思维,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会得到支持吗?笔者认为,对于一线教师,因果关系并不重要,而指出“今后该怎么做”却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因此教育技术需要开展对教育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即实践性理论)而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开辟了一条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要克服停留在象牙塔里独白式的因果推定研究,需要他们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在教育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教师的生活,以教师个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基础,从关注教师的个人体验和实践性知识开始,与一线教师展开“深度汇谈”,在相互合作的反思性实践中形成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从而共同完成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1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要建立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首先必须确认的是教育技术研究首先是实践性研究,其主体是教师,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研究的内容在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而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往往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密切相关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带有浓厚的个人私有色彩,它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伽达默尔曾经指出,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变化,并通过具体运用来发展和充实一般。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各领域研究者之知识的教师固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与其说是在“理论的实践化”中发挥功能的知识,不如说是在教师的实践情境中支撑具体选择与判断的知识。我国著名学者陈向明教授将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她认为前者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后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 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实践智慧是教育技术实践论研究的重要“素材”,它们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赋予了实践性,教育技术究者在指导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展开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并鼓励教师公开交流它们的个体经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与教师们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尊重教师的个体生活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并将个体教师独特的关于个人如何实践的体验和反思进行合理的概括和抽象,在对这些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研究中,形成一条“自下而上”的探索之路,产生教育技术对教育世界独特的理解视角,在这样的理解中教育技术说出自己的话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2与教师组成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要素包括:共同的问题、为问题而聚集在一起的共同体成员,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反思性实践,问题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共同体中待沟通和解决的问题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从国外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演绎出来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教育技术研究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思路,不是从自己的实际问题出发,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而是恰好相反,是从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路出发,来寻求自己的问题。)共同体内部不存在专家学者自上而下的指导,也不存在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服从,不存在实践与研究简单的二元对立,教育技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形成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是圆形的,动态的,互相渗透的,是平等的不分等级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围绕着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表达和聆听各自的困惑、心得,互相纠正和补充。在平等的对话中,共同体成员成为每个人用于返照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们之间实现着意义的共享,体验并分享着集体思维的强大力量。共同体成员特别是参与到其中的研究者需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倘若我们只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度远远的观望着教育实践,做教育实践的观察者,而不去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的话,那么教育技术理论永远也不会具备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者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中,他们自身方能感受到作为生命整体与教学生活世界融为一体的存在,才能理解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2.3一个不该忽视的群体—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队伍中的重要分子,应将之纳入到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群体之内。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需要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这一群体在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为其他老师做课件、打材料,不仅仅是上好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理论研究者所看到的信息技术老师吏应该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素材提供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应用的创新者和推广者。
就信息技术教师本身而言,他们要具有为教育技术研究服务的意识,能够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实践智慧,加强和学科教师的合作,培养与他们沟通和对话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缺乏沟通和配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在中学里的地位一直不尽人意,很多人埋怨学校的不重视,埋怨学校的条件差,埋怨客观条件他们的不利,我们是否更应该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
摘要:在对前人教学设计定义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重新界定为:在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活动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并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将教学设计理论分为经验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三种。
关键词:教学设计理论;经验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非线性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30-05
一、引言
作者在厘清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学的关系及层次后,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教学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学、教学方法、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及教育学等概念之间的语义结构网络[1],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学的应用性学科性质,及其与教学的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关系,但在教学设计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然存在困惑与分歧,如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分类等,本文中作者拟从学科视野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一点认识,即作者认为[2]: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学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把教学设计笼统地称为“一门学科”或“一种理论”。如果教学设计特指对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安排的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对该活动进行系统化、理性认识的产物,教学设计学是理论演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教学设计活动古已有之,原先是一种经验化的形态;教学设计学是近代才发展成熟的,主要是一种理论化的形态。教学设计学是以教学设计(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学设计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以教学的理论(the theories of instruction)为指导,通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将这些来源于教学实践的理论再应用到实践中去,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是一门将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的桥梁学科。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成熟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是在教育技术学母体中孕育和发展成熟的,所以,教学设计学是教育技术学的次级学科。
二、教学设计的定义
(一)前人的定义
教育技术界的前辈对教学设计的界定不胜枚举,在此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加涅)[3]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4]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5]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以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6]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乌美娜)[7]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样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李伯黍)[8]
教学设计就是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南国农)[9]
(二)分析与理解
针对上述定义,可以对教学设计作出以下分析和理解。
1.笼统地强调“教学设计利用系统方法”并不定准确
因为教学设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传统教学设计(即平常所说的备课)、教学系统设计等,而传统教学设计并不强调系统方法。
有学者批评了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线性模式过于僵化和呆板,它将原本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的子目标、独立单元,在这种学习中所习得的知识是彼此孤立的、部分性的而非整体性的[10]。
2.教学设计的概念正在发展之中,应分类型、分层次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
分类型定义“教学设计”,如:传统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等。例: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一种教学设计[1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12]。
分层次理解“教学设计”,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等。例:教学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统一或相结合的活动[13];设计是指在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或者解决新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式的系统计划过程[14];教学设计学是研究教学系统设计,揭示教学设计工作的规律,并以这些规律的知识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5]。
3.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运用一定方法;(2)强调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3)它是一个对教学活动、系统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作者认为,第三点是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不管教学设计如何发展,它总是在教育教学之前规划一个实施教和学的优化方案。而教学设计的新发展也表明,现在笼统强调运用系统方法以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并不准确。
(三)新的定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应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着手,在揭示其本质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不把教学设计局限于系统化教学设计,目前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在介绍教学设计时反映了这种倾向),也有利于我们构架教学设计理论的体系。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教学设计可定义为以下内容。
教学设计就是在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活动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不只一种,指导理论不同相应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并且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先进行规划和安排,然后经过实施后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理论的分类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学系统设计,笼统强调系统方法,但系统化教学设计也有不足,其线性模式过于僵化和呆板,它将原本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的子目标、独立单元,在这种学习中习得的知识是彼此孤立的、部分性的而非整体性的[16]。根据以上对教学设计定义的分析可知,区分不同教学设计理论的标准主要是指导理论,指导理论相同相应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这一标准作者认为教学设计理论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理论,在此作者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将教学设计理论分为经验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三种。
(一)经验化教学设计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加涅。但在此之前,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是历来有之的,在教育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对各要素如何协调、如何控制的问题从而萌发了一些科学地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的原始构想,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教育就存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但当时并没有“教学设计”这个概念,而我们经常听到的或从教育学书中看到的大多是“备课”、“写教案”之类的字眼。当教学设计作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时,它就应包含此时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理论,所以,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教学设计的概念出现之前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理论称之为经验化教学设计,意指教学设计活动古已有之,原先是一种经验化的形态,具体可定义为:经验化教学设计是在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运用五段教学的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
1.经验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9世纪以前学校教育发展缓慢,虽存在教学设计活动,但教学设计经验非常零碎,尚不能上升到理论形态,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了科学教育学,将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这时起教学活动受到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教学设计方面受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的影响,形成了经验化教学设计理论。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四个阶段。戚勒则把“明了”一步分为“分析”和“综合”二步,其余仍为三步(与赫尔巴特相同),而成为“五段教学法”。戚勒的弟子莱因认为戚勒所用的名称不当,改五段的名称为预备、提示、比较或联想、总结、应用。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五段教学法”。
2.经验化教学设计模式
由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发源的五段教学法影响下,经验化教学设计也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应用。
现将这五个部分说明如下:①复习旧课就是使学生回忆过去的经验和有关的事实,为学习新教材做准备。并说明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知道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有引起动机、明确目的含意,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解决问题的心理。②导入新课就是教师提出新教材或一些事例让学生观察。此时,是由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教材或事物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观察,并不是由学生去搜集材料,所以,仍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前一个步骤是教师要使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及与此有关的旧经验。在这一步是教师要指示学生与此问题有关的新材料。③讲授新课就是用问答讨论等方法,把提示的教材加以分析和说明,然后与旧经验相比较、分类并加以排列,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④课堂小结是分析比较的结果,综合概括成结论或原则。⑤巩固应用就是给学生习题,使学生应用所得的原则或知识结论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对新知识、新原则有更深的了解,并验证结论、原则的正确性。
3.经验化教学设计的局限
经验化教学设计的这种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师教的活动,忽视了学习者的特性分析。如果不考虑具体条件机械套用,会使教学过程僵化,但若在某些教学情况下灵活应用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二)系统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真正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在系统科学方法引入之后,同时,受到行为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连接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应用学科。杜威在1900年曾提出应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它的任务是建立一套与设计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学设计作为一门理论和一门新兴教育科学,却是孕育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被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年代里,在教育技术学形成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系统科学被引入教育领域,教育技术也已发展到系统技术阶段,系统研究教学过程的思想逐步得到人们的注意。与此同时,许多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将系统论及其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实际研究,并应用于教学设计的各个层次,由此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渐形成起来了。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
1.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系统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有的学者认为还包括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当中,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即系统具有要素性、结构性、功能性、整体性等特征。将这种思想引入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认为:教学系统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要素组成稳定结构、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分析诸要素,发挥其合力,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正是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系统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而在设计阶段它基本上是受到学习理论的影响,起初遵循了行为主义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选择教学媒体来强化知识的传授,并依据反馈原理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后来增加了认知主义,如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教学策略方面考虑激发学生动机等;最近又有倾向于建构主义的趋势,如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等。
2.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式
系统方法引入教学设计以后,各种教学设计模式不断涌现,美国学者Andrews & Goodson在1980年时就已经确定了60个教学设计模式,现在已不胜枚举。何克抗教授认为[17]:在教学设计四种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传播理论)中,除学习理论之外的其余三种对所有教学设计模式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学习理论在不同教学设计模式中的体现才有显著的差异。根据这一原则,他将教学设计分为三代: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其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加涅的“认知-联结”学习作为其理论基础,其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系统理论贯穿于三种模式始终,余胜泉、何克抗等提出了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18]。
3.系统化教学设计的局限
系统化教学设计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一个程序化的、可操作的教学流程,详细规划教学系统的每个要素,以优化教学,但其缺点在于容易使教学过程变机械和僵化。
(三)非线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在经过系统化教学设计的成熟之后,逐渐繁荣起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教学设计设计产生影响的理论不仅仅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教学设计的模式也更加多样,教学设计的应用领域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微观领域,而是逐渐向宏观教学设计、企业培训领域扩展。此时,教学设计理论逐渐摆脱系统方法带来的“机械”和“僵化”,更多地呈现一种非线性的方法,所以,笔者称之为非线性化教学设计理论,其中,学者们讨论最多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1.对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产生影响的理论
非线性化教学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这种多元化首先体现在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只一种,它突破了以某种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局限,还突破了传统系统理论的局限,多种学科的理论都对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产生了影响,这些理论包括:认知心理学、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2.非线性化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非线性化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其发展趋势的多样化,主要有:“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活动设计理论、关系论教学设计、网络化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教训系统设计与企业培训相结合、教学设计理论向具体学科深入、宏观设计论、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混沌理论的教学设计等[19]。
上述就是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理论构架,表1从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共同本质三方面对教学设计理论作了总结。
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也是发展最成熟的理论,笔者的上述构架只是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而进行的阐述,并且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上述分类局限在学校教育领域,视野相对比较狭窄,若要全景展示教学设计理论,如:广义的教育系统设计,这个构架还需修改或扩充。
参考文献:
[1]马启龙.教学设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地位——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论关系谈起[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7,(4):6-9.
[2]谢克仁,马启龙,白继芳.教学设计学与教学论的语义结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46-49.
[3]加涅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
[4][5][6]转引自: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7]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
[8]李伯黍.教育心理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8.
[9]南国农.电化教育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30.
[10][16]李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
[1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第2版)[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4:1-2.
[1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75.
[1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14]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
[15]张祖忻,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5.
[17]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上)[J].电化教育研究, 1998,(2):4-9.
[18]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素质;培养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影响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过程的优化成为必然。
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部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各高校用于购买现代教学设备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将其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却远未达到理想的数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常常是其制约因素。因此,它对教育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当承担起传播教育技术和培养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双重责任。
1何谓教育技术素质
可以认为,教育技术素质应是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即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促进学习、提高教学效益的能力和素养。教育技术素质应包括教育技术观念、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这三个主要的方面。
1.1教育技术观念
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确定的认识和看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技术新定义明确反映了现代教育观念,即以“促进学习”为目的,从关注教师“教”的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从传授知识转向为学生创建有效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以达到促使学生“有效认知”的目的。信息时代为教育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得以创建,从而促进了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术观念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①主张新的教师观。即教师的角色应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资源的选择、开发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者个人的咨询者,学习者品德形成过程的示范者,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和朋友的多重性转变;②主张新的教学观。即由传递知识向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性、个性和创造性及实践能力转变;③主张新的学习观。即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向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转变;主张新的教学组织观,即由单一的班组授课制向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协作学习课堂互动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转变;④主张新的教学评价观。即由单一的知识评价向多元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综合评价转变引。
1.2教育技术知识
教育技术知识包括有关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对象、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及教学媒体的理论、功能和使用方法等内容。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有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教学设计是在上述理论基础指导下,为优化教学效果而“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媒体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媒体不但包括黑板、粉笔、幻灯、投影、录像等传统媒体,也包括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现代媒体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制作和应用。
1.3教育技术能力
掌握教育技术知识的目的是使获得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依据教学设计的原则对所担任的课程进行学习需求分析、阐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的能力。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对一切教学资源的系统开发和综合利用。
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和评价信息、组织和保持信息、传译和交流信息以及使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力包括选择、使用、维护教学媒体的能力。在这里特别强调运用的能力,是为了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媒体优化教学环境,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育技术观念、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构成了教育技术素质的三要素。三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观念是先导,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
2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我国教育界也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创造型人才。 转贴于
而教育技术恰好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利用教育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和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第二,利用教育技术有助于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身处一个充满智慧、快乐和美感的课堂,可以把学生的负担化作学习的愉悦,把学生压力变为学习期待,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从而优化教学质量;第三,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第四,教育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基于资源的学习能力。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可能指望在学校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让学生学习完有关的知识,而应教育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陶行之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英特网、教师、专家等丰富的资源帮助个人进行有效学习,从而使学习者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可见,既有现代教育观念又能利用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的教育、环境的熏陶、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对网络信息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互动式教学、学生自制教学课件等教学实践的磨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该如何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素质呢?
3重视教育技术意识和观念的培养
人的观念和意识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重视对学生教育技术意识和教育技术观念的培养是教育技术素质教育的关键_。实践证明,营造一个教育技术的环境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是教育技术的人文环境。比如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将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教师能在自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促进教育技术意识和观念的形成。其次,是教育技术的物化环境。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网上资源帮助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形成良好习惯,逐步减少或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目前,不少学校已开展网络教学、精品课程等资源共享,利用校园网给学生提供讲课文稿、发通知,网上交作业、提问题、教师解答问题等,这对增强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和观念是十分有益的。可见,既有现代教育观念又能利用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4加强教育技术知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