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

时间:2023-08-24 17:1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生快速阅读训练

第1篇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新的教学大纲逐渐将英语的听说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由于目前英语阅读在初中英语升学考试中占了最大的比重,总体来说,初中师生都非常重视英语阅读方面的学习。然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与课后训练仍以做阅读题目为主,而且以选择题为主。为了让学生做对题,应付考试,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以讲授为主,只注重语言表层结构的讲解,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文化内涵。

1.2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了应付考试,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往往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都是挑选典型的文章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做好笔记,课后记住要点。这种被动的灌输式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忽视了对于初中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逐渐使学生不去关注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失去了英语阅读的主动性。这从长远来说阻碍了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

(2)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对于英语阅读文章的分析仅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没有对于文章的内涵进行分析,没有透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讲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由于东西方文化和语言表达存在巨大的差异,作为初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背后的原因,而初中生又处于一个思想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阶段,这种对英语阅读文章进行浅显的翻译解读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对于学习英语阅读的意义产生怀疑,从而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

2.搞好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建议

2.1教师要正确认识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英语阅读教学,不要一味追求英语应试与分数,将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定为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分析能力为主。同时要注重听说读写四部分的有机结合,实现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方法能够有效改善。

2.2注重情感教学的运用

初中生往往对喜欢的教师所上的课程更加认真,初中英语教师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加鼓励,这样才能增进情感,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形成教与学的默契。使初中英语教师能够迅速了解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迅速找到克服阅读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建立并保持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自信,尽快消除负面情绪,调整学习状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2.3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第2篇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1.偏重于翻译,忽视了自我感悟能力的培养

部分初中教师在中考的指针下,着重对学生讲授词汇和句式的翻译,强化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将文言文解析为若干词汇和语法,忽视对语言本身蕴含的思想和美感的体会,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自我感悟和体验,降低了教学的层次和深度。

2.脱离文本,片面强调对艺术欣赏技巧的传授

文言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会直接脱离文本,大量讲授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特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但是其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1.提高文言文阅读素养

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必须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其他教学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要确定科学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应该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师和参考书的弊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大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体会,诵读中遇到生字词学生找注解或者资料自学,基本能弄懂文章大概意思,在诵读和自学中增加了语感和语文知识储备。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预习提纲,学生在通读和预习生字词的基础上,按照提纲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再次感悟文言文的精髓和重、难点,提高自主思考能力,实现自我提升。

(2)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文言文内容和形式距离初中生久远,教师应该搭建学生和传统文化的有效桥梁,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增强对文言文中的内容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到文本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讲授《桃花源记》《陋室铭》时可以配上优雅的古琴伴奏,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时可让学生课下收集景观的资料,让他们讲述对景物的了解,教师播放景观的纪录片,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

(3)做好文言文阅读的课后拓展

教师应该关注文言文讲授完毕后的拓展工作,让学生及时归纳文言文知识点,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读写结合,根据不同文章特点,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训练,其中最有效和普遍的方法就是书写读后感。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学生必须从整体到细节对文章有准确和详细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真情实感进行深入挖掘,这就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再研读和再创作,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文言文素养,把握文言文学习的精髓,在不断练习中摸索出文言文考试的规律和考点。

2.加强文言文中考训练

文言文是中考语文的重点题目,因此,教师要在增强学生阅读素养和情感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应试能力,加强对文言文题型的综合性训练。

(1)做真题把握规律

教师可以将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通过训练提高做题效率,了解出题的共性角度、思维等,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联习。

(2)开展针对性练习

①翻译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进行口头即兴翻译,通过课堂比赛式训练和实时练习,提升初中生思考和反应速度,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中考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效率基础。

②有效阅读能力训练:对教材的阅读和试题的阅读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精选习题,在做典型例题中寻找语感,让学生适应考试。教师还要对文言文阅读题进行集中训练,让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进行快速阅读,再根据文言文试题的设问进行回答,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在争辩和改正中提高答题的方向性,总结答题规律。

3.学生自主总结

老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考试重点。学生自愿总结,在总结中发现自己需要复习的重点,老师在其中仅仅起辅助的作用。发现学生关于复结的好笔记时,就拿出来在全班分享,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换笔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复习中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不断研究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制订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兴趣,在阅读中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将古老的文字与现代现阶段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汉字的魅力美和内涵美,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3篇

【关键词】创新;写作;初中;言语规律

创新作文,创新写作,创新写作教学这些术语不仅早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而且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家、研究家和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对其展开研究与实验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理论学习的不深入和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一些学校和老师经常走进创新写作教学的误区。使得创新二字反而成为了写作教学上的一把新枷锁。遍阅探索走出困境的种种方法中,其所依据的理论的本源都是来自中学生的言语规律。

一、初中生言语规律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整体规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三年规划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它能否暗合学生的言语发展规律。

(一) 初中生外部语言发展规律

进入初中阶段,无论各科课本还是集体活动开始要求学生领会比较复杂的要求,而且要求他们能够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与小学阶段相比,首先,他们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对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和理解也更加深刻,初中阶段培养的就是他们能否运用深刻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这个时期的学生写作对象范围逐渐扩大,并由模仿写作发展到独立写作,同时由记叙发展到说明,再到议论。

(二) 初中生内部语言发展规律

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思维特点:1、初中生(12―15 岁)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的思维特点是个体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分开,可以摆脱具体事物而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2、初中生善于联想和想象,能粗略概括内容,但分不清主次,不能全面概括文章。3、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得到发展。他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常常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思想。但由于缺乏经验,他们的思维品质还存在片面性、表面性等不足。

(三)初中生的情感特点

初中生情绪的发展表现出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特点。首先,他们的情绪既有强烈、冲动的一面,也有温柔、细腻的一面。他们可以为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也可以为一点成绩而兴奋不已。其次,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初中生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并不深刻。所以,容易从一种情绪变为另一种情绪。再次,情绪的内向性与外露性共存。他们的情绪表现既有隐蔽的特点,又有外露的特点。自己的隐私不太愿意对家长、老师讲,而更多地和同龄人、好友分享。

二、中学创新写作策略

新课标中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完全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考试和比赛的影响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追求所谓的“主题明”、“表达巧”、“构思新”、“语言美”等。尤其是以文学创作的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也背离了初中作文训练应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的根本目标。所以,创新写作的第一步,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回归。

(一) 弃绝胡思乱想,回归真心实意

自从韩寒那届“创新作文大赛”之后,一次次的优胜者作品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与众不同即是创新,之后在一系列作文比赛中创新已经不止于体裁上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了,内容上也越发的无拘无束,甚至连意识流都出来了。

韩寒之类的文思奇才毕竟只是少数,这种比赛的优胜者所带来的启发应该是他如何用这种光怪陆离的形式准确、深刻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而教师往往在知道普通学生写作的时候流于表面,光注重训练学生的天马行空了。

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要注意“紧扣主线,进行发散性写作”。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表达容易分不清主次,所以,教师要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紧扣主题时采取涟漪式的发散性的指导训练。也就是说紧扣中心的同时由某件事引发开来,产生联想,生成自己的感悟。这种训练既符合创新写作的个性化要求,同时又避免了胡思乱想带来的主题不清的情况。

(二)弃绝一味高大全和漂亮话,回归个人体验

有些教师容易将写作课技巧化,认为得到高分无非在几方面,首先是立意深刻,叙写人事要全面,同时文章要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在作文结尾把话说高尚,把话说激昂,或者在作文中穿插一些漂亮的、思想高尚的、情绪激昂的语句。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发展,如此训练,最后只能让学生思维混乱。

所以,在平常的写作指导中一定要给学生松绑,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去细心感受周围,挖掘内心感受,虽然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学生的作文还比较“幼稚”,但只有经历这个阶段,学生才能根据文题,信手拈来身边事,轻松抒发心中情。尤其在开始训练阶段,避免使用套路、模板去限制学生,因为它作为细琢层次的技巧在初中生开始的阶段并不适合,这个时候要想让学生增加感悟和人生的哲思,一定要做好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课的时候能够和经典对话,体味经典。然后与自己对话。

(三)切莫一味批评,努力采取鼓励态度

初中学生相对比较敏感,而在平常的批改过程中,许多老师会不自觉地从审题立意、选材、语言、结构、格式等多方面进行审视,联系初中生的言语特点,这就属于求全责备的标准了,因此讲评的过程也会倾向于批评,逐渐会把学生逼成 “无论如何都写不好作文”的消极心理。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文体知识

初中阶段的基本文体知识,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类。学生需要在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清晰了解每类文体手法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区别,继而在回答相关的文体知识的题目时表现出专业性和明确性。一般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会通过课内教材内容的教授和课外语文知识的练习,指导学生们逐渐加深对各类文体知识的辨析和理解能力,从而保证今后独立解答相关文体类题型的正确率和完成度。初中生对文体知识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文体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第二个阶段就是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中实现对文体知识的辨析和运用,继而完成对文体知识的语言和行文的理解运用。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案例,笔者认为文体知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文体知识的主要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修辞手法类文体知识

初中生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对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们能够快速地辨别和表达出来,而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修辞手法的教学,在小学了解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具体来看,语文教师可以从阅读理解和作文两个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领悟能力。

首先,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层面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向学生们介绍每个修辞手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运用的作用以及好处。学生们只有掌握了修辞手法的各个形式和作用,才能在今后的各类阅读理解中体会语言运用的美妙和作者的个人感彩。例如,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手法,往往会使得表现的内容和形象更加生动和丰富,从而增添文章的感彩;拟人手法的运用往往会赋予被拟人的物体以动感,增添文章的活力;排比手法的运用往往会增添文章的气势,表现作者的感情态度;夸张手法的运用往往会从夸大和夸小两种层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增添文章的语言感染力。诸如此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为文章行文的结构和感情服务的,有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生发。

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们完成对修辞手法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之后,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修辞手法运用的辅导。初中生正处于对语文语言学习理解和运用的关键阶段,对修辞手法的扎实掌握和运用,一方面可以凸显他们对文章行文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他们从修辞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作文的形式表达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成果。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600字左右的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时,通常可以鼓励学生们运用两到三个修辞手法,在提高作文表现效果的同时逐步实现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二、表达方式类的文体知识

在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修辞手法技巧之后,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每种表达方式之间的细微差别。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既是不同文体表现内容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表达特定感情的语言手段,初中生在学习此类文体知识时,需要尽力体会每个表达方式的特点和差别。

首先,在课内和课外的阅读理解教学层面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们介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类表达方式的特点,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学习这五类表达方式的技巧。例如,记叙是初中语文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叙说和交代,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学会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记叙类文章的大意,从记叙文六要素或三要素出发,以精炼的语言得出最完美的回答。

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作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训练,指导他们通过对五种表达方式的写作和思考,体会中文写作的语言魅力和情感态度。具体来看,记叙是初中生作文的主要写作手法,而对人物外貌、心理、语言、神态的记叙往往需要学生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从正面和侧面两个维度进行描写,在写作情感性比较强的文章时,初中生往往还需要借助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达到自身抒情的最大化和真实化,从而提高文章写作的感染力和写作色彩。初中生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会逐步掌握每个表达方式的技巧,提高语文作文写作的水平和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中文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三、表现手法类的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还需要重视对表现手法的讲解和运用。学习和了解多样的表现手法,往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借鉴意识,将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从而提升自身作文的文采表现力。

首先,在阅读理解层面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们介绍常见的表现手法,指导他们了解每种表现手法的形成结构以及背后蕴含的深意,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各类文体的表现手法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主要呈现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主要呈现为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除此以外,表现手法除了依据不同文体呈现不同的形式,往往还与艺术手法相一致,常见的象征、想象、烘托、反衬、渲染等表现手法往往会在阅读理解中加深文章的说服力和情感力度。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 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途径

数学阅读能力主要考验学生对数学教材或习题中的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是为促进学生数学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针对性教学。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拓展知识;对于课外而言,学生高超的数学阅读能力减轻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难度,使学生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

一、初中数学阅读独特之处

1.阅读方式。初中数学的阅读不同于普通阅读,需要运用独特的阅读方式。例如对于阅读速度的要求,对于日常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速度、慢读和反复阅读。而数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利用短时间内阅读清楚题目要求,而且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寻找多读内容的主旨,并分析思考题目的出发点,推敲题目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构建解题思路。

2.阅读内容丰富。对于初中生而言,接触的有关数学的符号较普遍,因此在数学阅读材料中,包含有关图像、图形、字母。而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理解数学基本符号是基本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阅读中仍考查学生对抽象符号的认识和掌握,并可以熟练地将其转变成语言文字,供学生解题。

3.阅读目的。文科类教材的阅读需要学生认真针对课本内容的每一字、每一句进行认真琢磨,并判断其运用的表现说法,进行想象。而数学语言需要短小精炼,其阅读内容的每一句话都富有深刻的含义,对学生解题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在阅读数学材料时,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总结能力和联想能力,根据简短的文字理解出题者的目的。除此之外,尽管数学文字表现直接,但数学文字的抽象性仍然成为部分学生的困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要注重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根据问题联想到相关公式定理。

二、初中数学阅读的作用

首先,无论对于数学阅读还是文学阅读,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现问题的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发现问题,说明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数学一类抽象式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脑海中存在的思维模式,数学思维的形成主要依靠大量数学阅读的练习。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探索知识,并快速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接触的事物比较单一,对于数学学习中的空间模型想象能力较差。为了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即为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拟数学模型,充分利用自己本身具有的思维能力理解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符号千变万化,教师的死板式教学,使学生对数学公式和符号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往往不能取得意想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次接触数学公式,这些独特的数学语言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锻炼了数学习题的解答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数学知识,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途径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数学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或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训练,引导其进行数学阅读练习。

1.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面对枯燥抽象的阅读内容,初中学生不能主动进行阅读训练,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例如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教师在课前布置一道相关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并告诉学生题目答案在明天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会带领其进行课前预习,在对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进行解答后,阅读数学教材内容,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继续编织脑海中有关方程的知识网。这种带着问题阅读的训练使学生养成数学阅读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进行边画边读。数学问题的阅读材料短小,教师可培养学生反复阅读的习惯,但复读的内容并不包括教材的所有阅读材料。例如在有关几何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本章小结中有一项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内容,这些内容均为编者细心挑选所编写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带领学生解答习题后,安排学生反复阅读这段文字,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画下对自己有用的文字,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方便日后复习。

3.快速寻找阅读内容的重点。根据长时间的数学阅读训练,我们总结经验发现数学阅读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理解数学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平行线及平行公理”这一内容的阅读,“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刚刚接触定理的学生甚至不懂得怎么读这句话,其实学生只要抓住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的关系即可快速理解平行的概念。所以教师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筛选,自我总结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

结语

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教育与引导,用最简洁的语言使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上文提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面对数学阅读材料不再恐惧,快速有效地提取阅读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实现数学阅读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方式最有化研究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2]王爱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分析猜想――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3(05):205.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容易体现效果的是语文课。《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读”。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读,在读中去感悟、品味,从而吸收和借鉴。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及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一、加强“读”的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多读书不仅能增加阅读知识,更能培养阅读能力。而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多讲少读”或“只讲不读”的现状,这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变这一现状,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提高阅读能力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一般阅读课文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来读。例如七年级下册课文《丑小鸭》。第一步,整体阅读。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利用看拼音,查字典自学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读后梳理字音,集体订正较难读的“嫉妒”“丑陋”、“讪笑”“ 气势汹汹”等词,发现错误,立刻纠正。第二步,感知性读。默读课文,粗知大意。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第三步,理解性读。引导学生逐段逐句精读课文,理解思想内容。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老师问:它们是怎样欺负丑小鸭的?把文中有关的词划下来。学生找出“咬”、“啄”、“讨厌”三个词,先指导读词,理会词义,再指导读句,读出重点词的重音。第四步欣赏性读。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再如《丑小鸭》在花园的一部分,在读词读句的基础上,把丑小鸭勇敢的追求美与幸福,善良、美好的心境读出来,从而更好的理解主题: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印证了阅读的三个环节,即浏览、细读、品读的过程。

二、开展各项活动,使初中生读好书

1.讲。我让我们班学生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读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或说一段新闻,或讲一个故事,或明一个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这样既能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可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2.赛。可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诗歌朗读会、辩论会、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目前每月都要定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对前三名的获胜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所以学生都踊跃报名参赛,这样就可以调动初中生对读书的兴趣和劲头。

3.展。①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可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②摘抄展览。可让学生摘抄平时在阅读时遇到的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从而鼓励学生多阅读。

三、创造轻松快乐充满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因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每周第一节课,我都要问学生:“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和老师在一起什么时候最快乐?”同学们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谈心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辩论问题的时候,就在老师营造的这种充满爱的宽容中,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燃烧起了学生的智慧之火,这样的课堂必然是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读促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阅读对于写作来说十分重要,是其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需要积累大量阅读材料,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够有所写;学生通过阅读拓展视野,在写作中有所依据,可以模仿他人优秀的写作方法与结构布局等,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的重要意义

1.1、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双过程。阅读英语材料是获得英语输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也是关键途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了解不同单词和语法的固定搭配,逐步掌握和提升遣词造句与结构布局的技巧与能力。

1.2、大量的英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在写作中尽量避免“中文式英语”现象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更准确的英语写作规范,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1.3、英语写作作为知识的输出过程,也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综合应用的创作过程,可以根据阅读经验进行模仿,迁移英语知识,并且帮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所掌握的句型、结构和词组等,产生新的写作思路与灵感,使写作内容丰富、饱满,解决在写作过程中思路不通的问题。

2、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的具体应用

2.1、教材阅读,促进写作。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首先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材料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初中英语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较为优秀的写作素材,其语言丰富、结构严谨、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并且内容包括多个方法,像教育、科学、季节、影视和音乐等。而且教材中的课文是根据初中生的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所选取,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对教材中课文的阅读,并且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从而提升英语写作水平。例如,在《Welcome to our school》教学中,教应该帮助学生掌握make things、borrow books、和often等词组和单词的用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流利的英语来表达学校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这些重点单词或词组进行造句练习,为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产生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2.2、课外阅读,丰富积累。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中的文章质量较好,可以帮助学生打下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由于数量有限,为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应该鼓励他们在课后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丰富阅读内容,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包括英语名著、英语报纸和英语杂志等,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还能够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另外,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如《English weekly》、《English Salon》和《The 21st century》等报纸;《Jane Eyre》、《The Old Man and the Sea》和《A Tale of Two Cities》等国外名著。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外英语阅读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一些优秀的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并且背诵,学习其写作技巧和方法,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2.3、读写结合,巩固知识。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使用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最有效的途径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且帮助学生通过参与、感知和体验产生互动和合作学习,从而提升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巩固英语知识。通过阅读体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进行升华,对阅读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A green world》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主要是保护环境,教师可以保护环境为话题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认识和学习plant more trees、save water和save energy等词组,然后快速阅读文章,并且把握课文的主旨与要点,最终能够准确运用英语知识来进行保护环境方面的表达与写作,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

2.4、巧设问题,寻求答案。为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使用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时,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阅读材料,发现文章的重点与关键词句,从而掌握一些的写作技巧,有利于在写作中确定主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巧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框架,从而把握文章的体裁,提升阅读效果。

3、总结

总之,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符合英语教学的需求与特点,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在英语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五字自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62-02

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的“五字自学法”,略谈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五字自学法”,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初中生语文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知、学、赏、练、创”五种自学语文的方法或五个教学环节。

一、知,即感知、了解、知道

知文体,即了解课文属于什么体裁。知道文体,学生便于根据文体特点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知作者,即在初读课文时,大致想想作者是何时何地人,有什么主要作品,再查查资料,问问老师,以便知人解文。知内容,即看课文写了何时何地的何人何事何景何情,表达了什么思想见解,阐说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等。知结构,即大致看课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还是分总或总分结构,是顺叙还是倒叙等。知写法,即大致感知课文采用了什么写法。知人物塑造,即初步了解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等。让学生学会“知”,可训练学生快速感知文章、快速获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阅读、理解、欣赏文章的水平和持续、终身的发展。

二、学,即学习、掌握

学,包括学字、学词、学内容、学构思、学结构、学写法、学语言等内容。学字,即学习掌握课文中生字的音形义,读准课文中异读字、多音字的音。学词,即学习掌握课文中不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其特殊意义及感彩,积累优美词语,学会其用法。学内容,即通过熟读理解课文内容,较准确地把握课文主题、感情及蕴含的意义或哲理。学构思,即学习课文的构思方法,把握课文思路,并能借鉴运用。学结构,即学习掌握课文巧妙而独特的结构技巧,积累结构知识和结构文章的经验。学写法。每篇课文大都带有典范性,其写法都有新颖独特之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

有关写作知识和技法,丰富写作经验,不断培养运用意识。

学语言。任何文章都是语言的艺术。学习和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最根本任务。

课文语言具有表情达意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审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吟诵玩味体悟积累,以不断丰富其语言宝库,培养其语言素养。

三、即欣赏、赏析

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语言艺术享受的重要手段。只有欣赏,才能真正体悟文章的妙处;只有欣赏,才能进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赏妙词佳句。语文课文之所以能成为典范的学本“例子”,就因为其语言具有音乐韵律美、绘画色彩美、结构建筑的对称美或错落参差美、修辞美、风格美等特点。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品赏课文的优美语言,不但可培养其语感,而且可以培养其语言审美能力,提高其锤炼语言的认识能力和自觉性。赏课文中创造的优美意境。初中语文课文,不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无不描绘色彩斑斓的生动画面,无不创造优美感人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尽情欣赏这些意、象、情、境构成的优美意境,不仅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而且可使学生体会到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增强学好语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赏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初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或借事寓理、借形说理,或借物喻理、设譬明理、警言论理的文章。体察赏析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能培养学生感受哲理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经验,懂得许多人生道理。

赏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初中语文课文里有许多塑造得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如韩麦尔先生、白求恩、无名战士、愚公、法国女人等。指导学生赏析这些人物形象,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百态,增强热爱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思想感情和情操,完善高尚人格。

四、练,即训练和练习

练就是让学生亲自进行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练包括练读、练背、练赏、练作等内容。练读,即在课内课外进行大量朗读吟诵课文的实践,包括有声的朗读和无声的默念。读是中国语文教学法的优秀传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练习,让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练背,就是将一些名家名篇尤其是古诗文让学生口诵心记,烂熟于心。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段,让其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而且会使他们受益一生。练赏,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进行文章赏析的训练,前文已述,再不赘言。练做,即做各种练习题,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课后练习和练写短文、读后感、日记等。练是学生获取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练习,尽可能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加大练的力度,使学生在反复的语言训练中学习语言,理解积累语言,掌握运用语言。

五、创,即创新、创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是指在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指导下,学生创学、创思、创问、创答、创写的立体多功能语文创造能力训练培养活动。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在初中教育阶段,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类课程,主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并且教学优势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难为易、化静为动,降低生物知识的学习难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教材中的知识体系。

1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首先,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主要运用教材阅读、口头讲解和标本展示等方式,学生在学习这些难点与重点时往往比较吃力,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一些生命规律和生物结构,以更形象生动的方式阐述生物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效率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和声音呈现到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再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思维或生物知识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从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分清主次应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分清主次,把多媒体技术定位于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量使用,其并不是生物教学的主体模式与主要内容,教师不能为了盲目追求“先进与科学”而使用多媒体技术,这忽视了教学内容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的主次地位。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工具,不能把初中生物课堂变成放映室,重点仍然是生物知识的传授和教学。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分清主次,以知识内容讲解和传授为主,使自己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者和操控者,通过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初中生物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2.2适时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注意时机是否恰当,应该适时适度应用,并且不能盲目使用。如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图片或播放的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在具体讲课过程中,可以针对部分教学难点或重点使用,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有利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课外知识拓展时使用,但是要注意所选取的材料是否合适,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多媒体展示课”的现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经过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筛选之后再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2.3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作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需要更加精心,投入更多的精力,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学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体现其具有促进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该尽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加入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可以参照别人课件中的一些亮点与先进手法,但是不能直接借用别人的课件。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对别人的课件进行二次加工和改进,然后在加入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想,使教学课件更加完美,在设计完课件之后,应该认真检查,查漏补缺,以免遗失部分教学内容。

2.4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是对一些生物理论知识的验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虽然多媒体技术可以快速展览实验过程,不过并不能完全替代实验教学,只需适当辅助即可,坚决不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回放实验过程,把结果直接告知学生。由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与操作能力,而生物实验则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生物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关键途径。因此,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难以展示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和原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从而降低对实验操作的内容,同时对实验内容和验证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教学。

3总结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分清主次,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适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要保证多媒体技术教学针对性,不能盲目使用,全面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173-174.

[2]刘培荃.论多媒体应用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促进和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58-59.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新课改要求初中生能熟练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和写能力的平衡。阅读在我国初中生英语学习中占据较重要的作用,是较快提高英语成绩的方面,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导致很多学生在摸索学习过程中较为苦恼,形成了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明显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本文分析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及思考,提出了一些积极措施,为其他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1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1.1教学方法僵硬死板

初中生的词汇量及语感一般不够扎实,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偏向于单词、短语、语法等讲解,往往将一句完整的句子拆分成最简单的单元进行释义讲解。对阅读段落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造成了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积累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得他们在进和阅读时照搬方法,导致不能从整体对文章进行把握,极少数的陌生单词或词组便造成阅读困难。

1.2教学主体地位错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绝大部分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参与机会不多。教师在讲授阅读课时,强调对学生知识内容的灌输,而没有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将其演变为词汇和阅读的混合课,而学生总感觉词汇量及语法掌握程度不够,希望教师事无巨细的全讲明白。这样做法无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不能理解英文写作的基本套路和规则,对中心大意掌握的能力会极大的打折扣。同时,使学生对阅读形成错位认识,拥有足够量的词汇是掌握阅读能力的关键,这样对他们今后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形成无形枷琐。

1.3课堂枯燥乏味

在熟能生巧的传统思维下,很多教师和学生仍在恪守这样的认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阅读在试卷中的分值较高,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多少篇阅读理解题。在课堂上,教师也是先用大量的资料和习题填充课堂,然后再按传统的授课方法给学生讲解,学生在这种反复而枯燥无味的环境中不自觉的养成了厌倦英语阅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题海战术给学生的阅读速度、词汇量及语感带来了较大的进步,但方法运用不当。各种题的写作手法本来不够地道,学生阅读没有什么意义,很难找到区分精读与泛读的范围,机械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高。

1.4业务技能有待提高

初中生自律较差,学生方法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正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然而,一些初中的英语教师本身技能不够过硬,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虽然大多数教师接受过英语专业学习,但并不能表明其自身的阅读技术过硬。学习英语方法很多,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这种需要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这才是关键所在。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阅读教学手段,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强调学生阅读的大局观,让学生由变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2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措施

2.1调动主动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本教学过程中,很多文章很适合精读,教师对不同体裁风格的文章进行深入剖析教学。一定要进行授课前提问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带着问题去自学阅读文章,问题要有层次感和难度梯度,让学生用扩散性思维找答案。正式授课时,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热烈的探讨,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并形成自己授课风格,避免一些学生课外不闻不问不管,导致教学时陷入教师唱独角戏被动的局面。针对课前布置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可以以小组形式,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方式,最后根据学生一致的热烈讨论形成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从文章整体架构上进行分析,给学生讲解作者这样写的好处,以及地道的表述风格,让学生明白正常的英语写作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格式或套路,将复杂的文章不断的逐层细化。这样,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了解后,无论是精读、泛读或是考试题中均能按照此种方法,以较短的时间抓住阅读段落的中心意思。

2.2营造阅读氛围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写作方式迥异,初中生对英语文化了解深度不够,不能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初中英语毕竟为基础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为学生创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深入到写作背景中去。在如今多媒体时代,教学的手段丰富多样,音、像、字等均完全能实现文章中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致过于枯燥无味,使他们认识到英语阅读文章是有血有肉的整体,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 和成就感。在一些可以角色代换的阅读课时,让学生扮演文章中不同主人翁角色,进行模拟还原真实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其对阅读的兴趣。当然,阅读氛围的还有很多种,但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除紧张和恐惧感,让学生在身心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英语能力。

2.3突出重点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逐词逐句的进行翻译讲解,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完整进行翻译,这样既费时间又让学生掌握不到学习的重点,使学生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掌握足够多的词汇,碰到不认识的词汇便不能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语义,给阅读带来较大的困扰。教师要改变上述教学陋习,突出教学重点,即教授学生根据不同题裁文章进行学习能力,避免拿起文章从头到尾完整的读下来,却不知道文章的中心大意,往往需要反复不断进行阅读。结合中文阅读经验,要学会舍掉一些修饰性语句,抓住关键核心所在。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切不可完整进行翻译工作,要从宏观整体上对文章进行赏识,突出学习能力的掌握,会辨识文章体裁及写作套路,便于直接找到文章中心句。

2.4培养阅读基本功

在初中生以升学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在有限时间内抓住文章的基本大义,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基本功的培训。教师在平常阅读课中,在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快速阅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总体把握,可以培养学生精神高度集中的习惯。同时,使学生对不认识的词汇或短语进行快速的猜义,而摒弃以往学生碰到陌生词组就查询词典的坏毛病。对于较长的文章,要让学生先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能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意思进行总体把握,在阅读过程中养成速记的习惯,避免对文章无用的多次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一些长短结合的段落给学生阅读,培养限时阅读、扫读、找主题句、归纳大意等技巧,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另外,教师在平时的各种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常用、相近词汇及词组的积累,特别是一些固定搭配、习语、句型等进行识记,培养学生阅读的语感,使他们对文章有一种本能反应。

2.5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不一定成正比,教师只有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学生才能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教师除了加强自我专业技能学习,要向一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请教,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首先,教师本身要具有亲和力,学识能力较强,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其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亲力亲为,多关心他们学习情况,千万不能抓优等生而放弃劣等生。再次,要加强自身心理学认识,掌握礼仪、社交、用语等方面技能,举手投足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意。最后,要借用网络知识,学习其他地区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予以应用。

3结束语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教学本领,正确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同时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 蒋中华.初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4,7:58-59.

[2] 马志刚.浅谈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4,7:57.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阅读理解;解题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要求学生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能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核心是阅读,它具有双重性:(1)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阅读,使学生不断学到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考试,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是考查的重点。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阅读理解解题的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解决学生的英语阅读量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阅读视野得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践中做了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加强阅读理解训练,要改掉过去对课文教学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使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注意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在教Reading部分或有关阅读材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材料,坚持以学定教,切忌以教代学,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的。

如,在教学7 B Unit 6 Reading时,设计这样的问题:(1)Where did Alice see a white rabbit?(2)What did Alice do then?(3)Why did she do that?(4)What happened to Alice after she jumped down the hole?(5)Could Alice go through the small door?(6)What is the central idea of an article?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首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别忙着立刻答题,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其次,要了解文章梗概,做到胸中有数。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文章的首句和尾句,因为它往往是主题句。最后,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个别词意不够明确的地方,可先跳过去,把文章读完。克服畏难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个别较难的问题,学生可分组讨论,选择正确答案,通过长期的精心训练,学生对阅读理解题不再望而生畏,应试的信心和能力增强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课外阅读资源,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这一要求正是对过去学生阅读量不足所提出的硬性指标,即要求初中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得少于200字的文章。那么,教师如何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呢?笔者认为,可要求学生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如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配套的《听力与课外阅读》材料外,还可组织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如,阅读《21世纪英语报》系列及《初中英语学习报》《牛津英语分级读物》《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生世界》《新概念英语》等丛书。同时指导学生网上学习,可登录维基百科网、牛津英语教研网、学习方法网、阐单学习网、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中少在线等网站学习。那么网上阅读,如何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呢?教师可建立“英语学习群”,以便上缴作业,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学习体会。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阅读视野得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因特网上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英语学习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网站资源英语课程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所以大家应充分有效利用。

三、加强解题策略研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阅读理解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通过加强解题策略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判断、推理、综合、归纳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快速浏览,把握大意

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一遍文章,这包括识别短文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别忙着立刻答题,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其次,要了解文章梗概,抓住线索,理清脉络,做到胸中有数。应遵循“由大到小,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因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主题思想,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文章的首句和尾句,因为它往往是主题句。最后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个别词意不够明确的地方,这时不能停下来苦思冥想,可先跳过去,有时个别生词并不妨碍理解文章的大意,一定要沉着,耐心地把文章读完。千万要克服畏惧和急躁情绪,要有良好的应试心理。这样你就能循着短文的思路,抓住短文的中心思想这根主线来正确答题。

2.快速跳读,查找信息

跳读是在快速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特定信息,阅读理解试题中常考查学生对年代、数字、人名、地名、词汇和句式等信息。这时学生不必重新阅读全文,可带着问题快速跳读,查找相关信息。阅读材料中有少量未列入课程标准的生词,通常达到2%~4%。不过考生可以通过上下文语意、逻辑关系来帮助理解语篇,例如,考生要注意同位语、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语法、从句以及标点符号等,有时这些对理解文章起作关键性作用,答题时可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顺着文章的文理和脉络,边看边进行推断,选择正确答案。

3.认真研读,合理推断

认真研读是领会文章的细节,判断文章所含的言外之意,力求作出符合情理的逻辑判断,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及其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捕捉并记忆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思考―合理推断―综合概括”这样一个思维过程,选出最佳答案。

研读不是再通读全文,由于受时间有限,只能对问题所在的区域进行认真研读,这样才能对问题作出合理推断。在合理推断的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结构的恰当搭配,如习惯搭配、词组搭配等。因此要看清楚句子结构要求和上下文句子的意思,把上下文连起来思考,看看所选答案是否符合逻辑,还要注意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时态、语态。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选用时态时要注意整篇文章时态的一致性,时间状语、从句中的时态,主谓的一致性等。从多方面考虑,修正错误,弥补疏漏,作出正确的选择。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将课文教学与阅读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训练,拓宽阅读视野,加强阅读理解策略研究,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通过加强对阅读理解的解题训练,学生对阅读理解的考试不再望而生畏,解题更充满自信,正确率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永琴.依托高三英语教材,拓展阅读理解训练[J].中学生英语,2009(12):20-23.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思维品质;培养方法

引言

“听”英语是“说”英语的重要保障。只有听准英语,方可顺利地开展英语对话,否则学生学习的英语会变成“哑巴英语”,这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出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变革听力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刻不容缓。推断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品质是学生“听”准英语的重要保障[1]。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是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逆向思维品质的培养及应用

逆向思维是指人们从反方向思考问题的能力。英语听力教学如果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听力题干的信息及内在含义,就可以提升其听力的有效性。逆向思维方式在英语听力中的应用主要涵盖了四个关键步骤,即阅读题目、听英语录音、思考听力内容、记录与记忆关键信息[2]。英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英语听力的录音,引导学生思考和明确录音中的一些关键内容,接着引导他们用几个关键的英语单词、短语或一句话来对听力内容做一个记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听力录音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再对比自己记录下来的信息,从而明确自己在听英语过程中理解不正确或存在遗漏的地方。例如,在为学生播放一段以“Rulesaroundus”为主题的英语录音时,教师可以先为他们展示不同类型的标志图,以恰当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Doyoueverseethesesignsinyourlife?Doyouknowwhatthesesignsmean?Whatmustwedowhenweseethem?”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期间,教师可以提前使学生了解与“Rulesaroundus”主题相关的语言结构和内容,以便更好地辅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来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能力。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英语课程的特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初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锻炼自身的英语听力。教师在初一阶段应适当选择一些简单的文章来让学生开展听力练习,可以让学生以完形填空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听到的内容。在初二阶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类似中考英语考试的听力题。到了初三阶段可以适当增加听力试题难度。在整个听力训练期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相关的听力知识以及技巧,确保不断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预测思维品质的培养及应用

面对不同的英语听力内容,初中生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听清楚全部听力内容,这时可以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英语知识来预测那些没有听清楚的听力内容,从而显著提升英语听力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同样可以从强化学生预测思维品质的培养入手,具体主要包括听前预测、听中预测和听后预测三个环节,各环节的预测思维品质培养要点如下。

(一)听前预测

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听力题目以及相关的选项来预测听力材料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关背景,借此使学生提前了解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降低学生的听力难度。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听内容之前快速地阅读和浏览听力题目的题干及选项,如在对于Thisisme!这节课开展听力练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相应听力练习题目的问题和选项,使学生可以提前预测英语听力的内容可能是好朋友之间的相遇或讨论运动器材等。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上的图片来引导学生预测听力内容。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进行积极想象,深入地思考这些图片同听力内容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大致了解听力材料的方向,如针对“Whichsportisnotmentionedinthepassage?”这个问题,通过预测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到听力材料中可能包含运动名词,这样其在后续听力过程中会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二)听中预测

听力训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时间较短,所以,要想听得清楚需要持久地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否则容易听不准、听不全。英语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听力训练期间预测相应的听力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听力材料中抓住一些关键的英语词句,如实义词、名词以及关键形容词等。通过预测和理解这些关键词来把握听力材料的情感倾向,如在Shopping这一场景中,就要重点听一些关于打折或价格的词句。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听力材料中的转折词,如yet,however和but等,或者becauseof,for和as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等,这些对于学生求解听力题目可能会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

(三)听后预测

在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分析刚才听过的信息,通过对比听力材料来明确自己的听力漏洞。听完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听力题干中涉及的人物关系及其行为的前因后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借此来纠正听力前和听力中出现的预测错误。例如,Food这一课的听力训练涉及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食物,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无法对不同生活方式和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简单的记录后,回顾刚才听到的内容以及自己漏掉的一些信息,这样有助于完善学生的听力思维,提高他们的听力准确度。

三、发散思维品质的培养及应用

发散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其同样对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作用。发散思维就是充分利用可以用到的各种资料和工具对相关听力题目进行预测和分析,这样可以促进初中生对听力题目进行更好的理解。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听英语时可能存在不理解的情况,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认知有限,不能理解材料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风俗,从而造成判断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了解一些文化背景,促进他们发散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听力题干信息中出现“Halloween”“ThanksgivingDay”和“Easter”等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万圣节等的相关文章,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挖掘题干信息中的隐含条件。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