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益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公益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3-08-24 17:18:38

公益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项目 风险 集成管理

一、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管理框架

1.项目风险管理的涵义及特点

在一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每一个不确定性都会对项目发生影响,但最后的影响结果就是由这些不确定性共同作用产生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将项目风险定义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时间的机会对项目目标所产生的累加不利影响结果。项目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险,项目风险大多数,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变化,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性质、风险后果也不一样。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从项目管理目标的最大利益出发,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以及采取相应对策的科学。其目的是识别项目风险,并通过相应的决策以减少风险或采取步骤避免风险,同时,采取的步骤应使相关机会最大化。实质上,风险管理包含着使事情向不利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最小、并对不可避免的残余风险进行仔细的责任划分,整个风险管理是一个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过程。传统的静态风险管理体系通常由项目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后果的估计与评价、风险对应措施的拟定、风险措施的实施与控制、总结并形成文件等过程。其特点是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线性过程,只有风险措施的实施与控制与项目本身直接相关,其它阶段一般在项目实施之前或之后进行,将风险管理的各阶段人为分割。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有学者对传统的静态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文献提出了连续项目风险评估模式,动态分析(DynRisk )模式,建设项目风险周期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LCRM)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献试图将风险识别及分析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可供实际操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事实上,依靠某一种方法解决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

大型公益建设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因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与其它重大工程项目一样,大型公益建设项目也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风险事件的随机性。在大型公益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而且项目风险事件发生是偶然的。虽然学者们长期统计,试图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

(2)项目风险的相对性。项目风险对于不同管理者有不同的影响,因为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人们认识风险的能力也不同,项目的投入和收益也不同。所以项目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3)项目风险的渐进性。项目风险经常是随着环境、条件和自身固有的规律逐渐形成的。这些条件变化,项目风险也会随之变化。指在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项目风险的阶段性。项目风险发展是分阶段的,而且有明显的界限、里程碑和征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潜在风险阶段、风险发生阶段和造成后果阶段。

2.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管理框架

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是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各项活动中,对所面临的风险识别、分析、计划、控制及决策等一系列过程,对风险作出全寿命周期内的全局最优化决策。本文结合大型公益建设项目的特点,借鉴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试图建立一个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管理框架。形成时间维――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逻辑维――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知识维――项目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三维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大型公益建设项目风险集成管理框架

Risk integr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Large-scale public good construction project

(1)时间维――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为项目决策、计划/设计、实施、运营等阶段的整个过程。

(2)逻辑维――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督与控制。

(3)知识维――项目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

二、项目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风险分析过程

在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特质,使之处于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其目的在于通过以最佳成本―效益方式的分析来控制因人为、技术、自然和经济上所造成的风险。而作为决策阶段进行的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更因其对建设阶段和营运阶段的决定性影响,在风险管理中至关重要。

项目风险分析其过程是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和决策密切相关,是决策的科学依据。过程如下:

(1)风险识别。针对大型公益建设项目,考虑备选方案在计划/设计、实施、营运阶段影响其服务功能、进度、安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客观概率”分析。识别影响的主要风险因素,考虑决策者、专家层对风险的态度,进行“主观概率”分析。

(2)风险估计。就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测量,给定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主要任务是综合考虑主要风险的基础上,对随机投入产出流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并对各个流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研究。

(3)风险评价。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风险结果进行解释或定级,并制定风险战略和控制措施。

三、项目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风险分析方法

对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风险,主要方法有:

(1)调查和专家打分法。专家调查法是大系统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优点是在缺乏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专家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风险识别后列出风险清单,设计风险调查表,专家们根据经验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打分,再综合整个项目的风险。

(2)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在对某一特定项目中某一特定工作包进行风险分类和辩识并作出风险框架图以后,遵循如下步骤进行层次分析:

构建因素和子因素的判断矩阵,请专家按照AHP规则对因素层和子因素层间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评判,可求出各元素的权重值。

构建反映各个风险因素危害的严重程度的判断矩阵。严重程度通常用高、中、低风险三个概念来表示,求出各子风险因素相对危害程度值。

利用AHP计算机软件,对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加以检验。如不通过,则要让专家重新评价,调整其评价值,直至通过为止。一般,一致性检验率不超过0.1即可。

把所求出的各子因素相对危害程度统一起来,就可求出该工作包风险处于高、中、低各等级的概率值的大小,由此可判断该工作包的风险程度。

工程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是个主观、客观结论相结合的过程,而对某些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的评价也很难用定量数字来描述,而层次分析法则可以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处理问题的程序与管理者的思维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一致。在考虑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判,并用定量原则检验这一评判的重要性,最后综合成整个项目的风险,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中风险情况的机会,使其决策更为科学。

(3)蒙特卡罗模拟技术(Monte Carlo Simulation)。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技巧或统计实验方法,它是估计经济风险和工程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研究不确定因素问题的决策中,通常只考虑最好、最坏和最可能三种估计。如果不确定性很多,只考虑这三种估计便会使决策发生偏差,而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使复杂情况下的决策更为合理和准确。其基本程序如下:

①编制风险清单。通过结构化方式,把已辩识出来的影响项目目标的重要风险因素构造成一份标准化的风险清单。该清单应能充分反映风险分类的结构和层次性;

②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编制风险评价表;

③采用模拟技术,确定风险组合。这一步是对上一步专家评价结果的定量化。在对专家观点的评价统计中,关联量相对增加很快,这样完整、准确的计一算就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采用模拟技术评价专家调查中获得的主观数据,最后在风险组合中表现出来;

④分析与总结。通过模拟技术可以得到项目总风险的概率分布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项目总风险的变化规律,据此确定风险防范措施。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可以直接处理每一个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并把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在该方法中所有的元素都同时受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由此克服了敏感性分析方法受一维元素变化的局限性。一该技术的难点在于对风险因素相关性的辩识与评价。该方法既有对项目风险结构的分析,又有对风险因素的定量评价,较适合在大中型项目中应用。

(4)模糊数学法。在分析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的性质时,有些风险因素只能用语言描述其性质和变化,而且有些风险因素的结果也是模糊、不确定的,没有统一的准则来评价,难以定量化描述。针对这一问题,可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工程风险,这种方法的结论也没有给出项目风险程度的确切值,只是判断项目大致的风险度。

(5)敏感性分析。它是在假设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只辩识影响项目的某一参数变化的影响。它能初步分析出在影响项目的众多风险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因素中哪几个是更重要的,要优先考虑的。

(6)CIM模型。是对概率或概率分布进行叠加的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Controlled Interval and Memory Model)的简称。这种方法用直方图替代变量的概率分布,用叠加代替概率函数的积分。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需要进行概率分布叠加时,计算就需要“记忆”,既把前两个概率分布叠加的结果记忆下来,再用控制区间即CIM方法与下一个变量的概率分布叠加,如此下去,至叠加完最后一个变量为止。它是一种较成熟的概率分布处理技术。

(7)影响图。影响图是由一个有向图构成的网络。它用直观紧凑的图形表示出问题中主要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可以清楚地解释出变量间存在的相互独立性及进行决策所需的信息流,它既可以作为一般直观的定性分析工具,又可以研究成为由计算机实现的正规数量化分析的手段。在以往的决策分析中,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时,每个风险因素是相互独立的,而实际中各风险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影响在以往的评价中都隐藏在专家评价过程中近似地处理了,影响图技术的提出正好弥补这一空白。在构造出的影响图中,用结点和弧就可以方便、简洁地表示这种因素间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经济评价;探讨

1 项目经济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项目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和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对项目在财务上的盈利性和财务收支方面的清偿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均运用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即费用与效益比较的理论,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采用现金流量分析及报表分析方法,以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盈利性分析指标作为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两种分析评价都要在完成项目交通量预测、路线走向、技术标准、建设规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方案基础上进行。

国民经济评价站在国家和地区的层次上,使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经济参数,计算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项目对国民经济整体提供的效益,分析项目给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大小,考察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依此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可取性;财务评价站在项目的层次上,从项目的经营者、投资者、未来债权人角度出发,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分析各方的实际收益或损失,分析投资或贷款的风险及收益。

项目经济评价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宏观水平上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社会公平分配目标、部门与地区的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目标等宏观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评价是对公路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达到的何种程度所作出评价,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贡献,并且是投资管理部门、经营决策者和投资主体进行决策的依据。

2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1)财务评价,即根据国家现行则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顶测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从项目的财务角度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则务状祝,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即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项目的效益:降低运输成本、旅客节约时间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评价时应对效益和费用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计算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投资行为的经济合工里性。

3)不确定性分析,即对各种具体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的研究。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用来判断项目在财务收支上的平衡情祝,是评价项目财务收益的重要方面,也对项目的财务问题,如运价水平做出判断的依据:敏感性分析用来判断项目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时,经济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以及项目可能承担风险的能力:风险分析用来对项目的风险程度作出定量分析,研究和计算各种因素在指定变化范围内对经济效益指标期望值的影响和概率分布的一种方法。经济评价应加强风险分析。主要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则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 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因素分析

1)工程造价。多年来,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一直作为公路工程造价确定的依据,因其是国家主管部门进行编制、管理,企业实际并无定价的自,因此,公路工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不过是一种特殊计划程序的执行过程,按照现行的确定方法确定的公路工程造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计划价格,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现行的公路工程造价确定方法越来越显小出很多弊端,需要进一步探索。

2)远景交通量。远景交通量即远景年分配在路段的交通量,通过交通量预测可以得到远景年的路网交通情况,从而为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提供依据.区域未来的路网交通量的确定,也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以及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的基础.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并考虑交通诱增、交通转移以及道路收费对道路交通量的影响。交通量预测的大量基础数据都来自预测和估计,难免有不确定性。

3)相关参数的取值。在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选取方而,也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如:( 1)上地的影子价格:各地区上地的稀缺程度和机会成本差别很大,应分别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测算其影子价格;(2)影子工资: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劳动力的素质、创造价值的能力也相差很大,不同项目的劳动力影子价格也有很大差别,那种利用全国人均GDP作为全国劳动力的影子价格,或者主张由国家公布一个全国都通用的劳动力影子价格转换系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3)社会折现率:现在普遍认为应该由国家公布一个统一的社会折现率,然后要求各地区的所有项目都使用.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金机会成本不一样,因此,采用统一的社会折现率也不可取;(4)影子汇率:由于外汇的稀缺性及在我国受到管制,各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创汇能力及外汇的稀缺程度也有异,因此,外汇对不同地区的经济价值也应有所不同。

4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效果

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扩大工农业生产、商品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和地区财政收入的效果;对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对地区增加就业人员和工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效果;对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如文化、卫生、科技、经济、政治等)的效果;对地区产运布局合理化的影响;对减少物资消耗,如燃料等的影响;对地区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及土地、水资源占用等影响;地区公众心理、国防安全及其他的影响。

5 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后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决策。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准确性又依赖于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项目评价基础的统一性,以及不同项目乙间的可比性。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尽快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建议在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适当考虑项目外部效果的定量计算,以期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第3篇

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形势,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面对未来进行投融资等项目决策,不经过数据分析论证就简单的决定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已经渐渐的被人们认同。所以,只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进行投融资,期望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就必须加强数据分析工作,对投融资意向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项目数据分析

1、什么是项目数据分析工作

项目数据分析就是研究将经济学理论用数学模型表示,并应用于项目投资分析的方法论。项目数据分析过程是:提出项目(研究机会)、初步可行性研究(市场、技术、资源、环境研究、效益、风险分析评价)、测算经济效益、评估和决策、可行性研究(市场、技术、资源、环境研究、效益、风险分析评价)、评估和决策、项目实施。

2、项目数据分析工作的内容、特点

(1)项目分析工作的内容

一般来说,项目数据分析的内容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项目的风险分析和项目的比较选择。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在假设项目没有风险情况下的经济效益,主要针对非贴现指标(会计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和贴现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获利指数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项目的风险分析,主要是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项目的比较选择,主要是独立方案、互斥方案和不完全互斥方案的设计、评估等选择。

(2)项目分析工作的特点

项目数据分析工作是一门边缘科学,其特点是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分析手段,通过分析翔实的数据进行项目的论证得出定性结论,并以定量数据进行说明。显然,项目数据分析,必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涉及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预测学。

(二)什么是投融资

1、项目投融资的概念。

投资是指 “为了在获得预期的收益而作出的确定的垫支或牺牲的各种经济行为” 。因此,投资并不局限于与基础建设相关的经济活动,还包括证劵投资、信贷投资和信托投资。

2、项目投资的特点

项目投资的特点是现在投入资金进行经济效益的博弈,通过对该项目的管理进行长期或者未来的收益,不仅具有时间性,而且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其本质就是获得预期的收益。

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通常都由一家专业的财务顾问公司担任其项目的财务顾问,财务顾问公司做为资本市场中介于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中介机构凭借其对市场的了解以及专门的财务分析人才优势,为项目制定严格的,科学的,技术的财务计划以及形成最小的资本结构,并在资产的规划和投入过程中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三)项目数据分析工作对投融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数据分析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无论是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数据分析工作都是进行决策和做出工作决定之前的重要环节,数据分析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

2、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拥有中国项目数据分析师资质的专业人士为他们的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以便正确决策项目;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把中国项目数据分析师所出具的项目数据分析报告作为其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及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中国项目数据分析师课程作为其中高管理层及决策层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把中国项目数据分析师培训内容作为其职业生涯发展中必备的知识体系。

二、从事项目数据分析工作的感受

(一)从数据分析师的角度,项目数据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才可以为被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有价值的投融资报告。

1、真诚服务

所谓真诚服务,主要是因为投融资报告的价值来自于数据分析师精湛的业务能力,细致的数据搜集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无论是竞争性项目、还是基础性项目,由于数据分析工作时一门边缘科学,需要对真实和翔实的数据进行定量或者是定性分析,需要对国家或者国际政策进行审读,需要对经济形势进行判断,需要对项目所属的行业进行科学的宏观把握,因此,项目数据分析师在搜集相关数据,在分析相关数据时,在阅读国家或者国及政策时,在斟酌行业趋势时,都需要真诚的付出,否则,闭门造车或者移花接木式的投融资报告,只能是危害客户,只能给客户带来更大的风险,而不是丰厚的收益。

2、真心服务

所谓真心服务,主要是指项目数据分析师在服务客户时,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项目数据分析师,是从属于某公司,因此从公司利益出发,需要为公司赚取一定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就来自于数据分析师所服务的客户。从客户角度思考,实际上客户委托数据分析师针对企业的项目意向而进行的数据分析,实际是希望数据分析师提供的项目方案,不仅是可行的,能够为公司获得预期利益,而且是风险较小的,可以操作实施的投融资报告。

3、真实服务

所谓真实服务,就是指数据分析师在进行项目数据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科学性的、前瞻性的、科学性的、可操作性的投融资项目预测报告时,需要是真实服务。一般来说,客户在提出项目设想时,是充满了憧憬,也具有天真的幻想,那么数据分析师提出的可行性报告如果是刻意逢迎客户的主张,那么对客户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4、真情服务

所谓真情服务,主要侧重于项目付诸于实践中,项目数据分析师跟踪调查项目实施的禁毒,以及修正项目风险分析和比较选择。

(二)从数据分析师所服务的客户角度来看,客户也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信赖数据分析师的服务

对数据分析师服务的企业来说,信赖数据分析师是必要的。一方面,投融资项目报告,制定严格,具有科学性,是理性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

2、忠诚数据分析师的服务

3、诚挚和数据分析师的合作

数据分析师在进行投融资项目分析时,一方面,客户的意项是否描述清晰、完整、完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投融资项目报告的起点和方向;另一方面,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也对项目报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企业需要同数据分析师进行诚挚的、真诚的合作,否则,项目数据报告就存在不可预知的、本可避免的巨大风险。

三、为项目方和投资方案例分析

支持创新 不忘避险—“倍爱康”生物科技项目作为股东类项目,“中投信保”为“倍爱康”提供4笔贷款担保,累计担保余额1900万元,实现保费收入28.5万元。

“倍爱康”是由冶金自动化研究院投资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磁分离酶联免疫检测系统等医疗器械和试剂的购销与制造。企业贷款用途为引进加拿大的磁酶免系统。但贷款后对该产品的市场推广未见成效,研发费用又较高,在销售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使得公司的净利水平偏低。同时,下游各地方医院压款情况严重。虽引入的国外先进技术不如预期般成功,企业仍按时还贷,该项目顺利完结。

第4篇

关键词:PPP模式;建设项目;风险分担;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风险无疑是贯穿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不可避免的非自然因素, 保障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便是有效的管理风险, 而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模式。正因如此,怎样实现建设项目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合理分担,达成PPP模式建设项目既定目标,保证PPP模式的成功施行对建设项目的完成十分重要,也成为了PPP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及难点。本文将就建设项目针对风险分担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

一、PPP模式建设项目主要风险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有公众反对、政府信用、决策与审批延误、政策变更、官员腐败等风险。

公众反对是由于有的建设项目如基础建设,关乎于公众的切身利益,假使项目费用上涨会引起公众的反对;政府信用是指新政府也许会因持有不同的政治目标和态度和目标而终止项目;决策与审批延误则是因为政府审批过程复杂、对PPP项目不甚了解甚至有所误解而造成项目时间延长、成本提高;官员腐败风险是因为高官利用职位进行的不合法利益取得加重项目成本支出。

2.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的出现是由于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时的变化、合同风险等。由于许多国家不健全的法律环境以致监管不力;涉及PPP项目的法律法规有很多,它们的变更会使项目实施困难;合同的签订存在争议使合同双方出现利益冲突而阻碍项目实施。

3.金融风险和融资风险

通货膨胀、利率、项目外汇可兑换、汇率、等造成金融风险。通货膨胀和利率的相应变化会使得原材料、人工价格的波动,影响项目的成本及投资人的利益;项目外汇可兑换及汇率的不定变化会直接影响国外投资最终兑换成本国货币的金额。

不健全的金融市场、不合理的融资结构等因素易引起资金不足,出现融资风险。PPP项目中标者必须在与政府签订的协议规定时间内筹足资金,否则会取消项目完成资格并没收保证金。

4.不可抗力风险

自然灾害、工厂设备遭意外损坏等不可抗力因素都是项目风险的来源。这些是无法预见的、不可防范的、不能避免的风险,一旦发生,可能造成项目延期甚至是失败终止。

5.建设成本和完工风险

造成项目建设成本或是完工时间超过预期值的原因有很多,如:新技术的运用、建筑材料上涨、相关标准变化、设计变更等会使成本增加;而不合理的施工方案、不及时的设备供应则会造成完工不及时。

6.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该建设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是服务的市场价格及需求量的变化对项目实际收益造成的不利影响。

运营风险则是指投产运营时期,因为管理经验和水平、生产故障等各方面原因使得运营公司无法有效的管理并运营该建设项目。

二、我国PPT模式建设项目风险分担现状及问题

1.国内风险分析方法落后

我国对于PPP模式下建设项目公共部门的风险分析还仅仅是将国外经验照搬于待建的建设项目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析方法尚在建立。没有真正的将PPP模式所具备的特点融入到我们的风险分析中,没有结合国内本建设市场的具体情况,不能将风险分析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2.参与方对PPP模式及其风险缺乏认识

不少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只是把PPP模式建设项目当成解决政府资金短缺、设施不足的手段,而私营部门则是把其当做更好的攫取利益的方式,两者都未全面认识到二者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公共部门往往不会自动自发的承担一部分项目风险,而私营部门一定意义上纵容了这种做法,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承担来自项目的所有风险。

3.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工期较长、金额较大的PPP模式建设项目不确定因素颇多,需要参与方面临非常大的风险。正因如此,公私双方应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分担风险,达到效益最大、风险最小。

三、采取有效措施使PPP项目风险分担合理化

1.专门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针对PPP模式

目前,我国法律对PPP模式建设项目运营的规范较少,急需通过立法手段界定PPP模式项目的法律性质、制定详细的PPP模式项目运作规范,衔接现行的法律体系,以保证PPP模式建设项目在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律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保护好公众的利益。

2.建立高水平分析机构

国内的PPP模式建设行业需要我们去建立独立的,具有唯一服务性的PPP模式技术咨询组织,针对PPP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并解答不同层面的人员的问题,在一开始对整个项目做出全面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担等分析过程,确保各个层面的工作顺利进行。

3.建立公平、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项目参与方应共同的分担不同的风险,政府部门负责承担法律变更的风险、政治风险、国有化风险等,投资人主要承担建设、经营等风险。另外,政府应建立独立的专门的机构来承担一些额外的风险。最后,PPP项目需要其它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例如,在适当的时候减少对PPP建设项目融资的条件限制,提供一些咨询服务给参与方等。

四、结束语

我国PPP模式建设项目在持续运用发展中,但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此文对PPP模式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担合理化做了相关研究分析,望今后的PPP项目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参考文献:

[1]何涛.基于PPP模式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分担合理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田萤.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D].重庆大学,2014.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speed to speed up, investment is also grow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highway project to be whole optimization,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effects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funds, must to the project's economic benefits of evaluation and 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Keywords: highway projects; Investment analysis; Financial analysis; Risk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投资力度也日益加大,而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其不同方式的使用和用途必须经过仔细、全面的分析。为了使高速公路项目得以整体优化,提高投资的效益和资金的合理利用,我们必须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以及投资风险进行分析。为此,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行了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方式的浅析,以求达到帮助投资企业找到正确分析工具的目的,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分析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分析是指用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从工程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对拟建项目所进行的计算、分析、评判。以考察投资行为的合理性。建设项目经济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它是在项目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采用现代分析为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侧、研究、计算和论证。比选推荐最佳方案.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结合交通量预测和工程技术研究情况,比较项目的建设费用和效益,多方案论证.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作出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其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一样,可分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本文重点介绍的是从企业财务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费用与效益,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清偿债务能力,以及外汇效果等财务状况,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3. 项目投资分析方法

任何投资项目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投资者在关心取得或提高某种使用价值,即物质方面的效果外,也一定十分关心投资后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因而经济效益评价也就成为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为确保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投资项目的动态评价指标不仅计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大多数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收入与支出的全部经济数据。因此,它们是比静态评价指标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指标。本文主要介绍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动态分析方法,是考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动态回收期法、净年值法等。

3.1 净现值法

净现值是指某个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与投资期内的各年投资额的现值总和的差额。即项目整个期间内所产生的各年NCF的现值之和,或说是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差。

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为净现值;Bt为第t年的效益金额;Ct为第t年的经营费用,不包括折旧;It为第t年的投资;i为社会折现率;n为项目使用寿命。

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则该项目可行;如果净现值小于0,则项目不可行。 如果有多个互斥的投资项目相互竞争,应选择净现值最大的项目。净现值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理论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是最常用的投资决策方法。

其优点:1)考虑了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较合理地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正的经济效益;2)考虑了项目整个期间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3)考虑了投资风险性,因为折现率的大小与风险大小有关,风险越大,折现率就越高。

3.2 净现值率法

净现值率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之和的比值。净现值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净现值率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投资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可用于不同投资规模的方案比较。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投资I的现值;NPVR为项目净现值率。

3.3 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法是指投资项目在经营期内各期的净现金流量现值总和与原始投资额现值总和之比。如果现值指数大于1,投资项目是可行的;如果现值指数小于1,则投资项目是不可行的;对于多个互斥投资项目,应选择现值指数最大的投资项目。

现值指数法的优缺点与净现值法基本相同,但有一重要区别是,获利指数法可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在实务中通常并不要求直接计算获利指数,如果需要考虑这个指标,可在求得净现值率的基础上推算出来。

3.4内含报酬率法

内部报酬率法是指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即使投资项目在经营期内各期净现金流入量现值总和与原始投资额现值总和相等的贴现率。它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一般讲,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越高,其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内部收益率(%);1为试算的低折现率;2为试算的高折现率;为采用低折现率1时的净现值的绝对值;为采用高折现率1时的净现值的绝对值。

4.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

投资项目财务分析是从项目财务角度,分析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关于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据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项目经济分析的第一步,是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重要决策依据。

4.1项目融资前财务基准收益率

项目融资前财务基准收益率,是以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25%和项目贷款75%的规定,按照资本金机会成本进行计算确定为4.46%。

4.2营业收入

本项目的运营收入主要是依靠运营期内各收费站收费组成:

运营收入=收费标准×收费交通车辆×公里数×天数

其中收费标准参考项目当地的相关规定,类推本项目车辆收费为0.5元/车・公里。本项目实际建成后,能够取得0.55元/公里的收费许可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本项目与既有高速具有相同的服务功能,存在分流竞争的问题,因此,不能单一地从项目自身条件确定收费标准。另外,考虑其它支出费用的逐年增长,收费标准按每年递增3%考虑,每5年提高一次收费标准。根据当地的公路收费标准,本项目中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和桥梁作为单项工程进行单独收费。

考虑到通过本项目的车辆中有少量特种车辆不需要交纳过路费,如执行公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等,故实际交通流量按预测交通量的98%计算。经推算, 可直接计算出投资高速公路项目在30年运营期间的收费收入总和。

4.3营业支出

本项目的运营支出主要考虑由财务费用、经营成本、税收及附加组成。其中拟建本项目贷款还款方式按照15年等比本金偿还方式偿还贷款,贷款年利率按5.35%计算。经营成本主要包括养护、管理以及大修费用。根据2007年3月16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所得税税率按25%计算。经推算,可直接计算出投资高速公路项目在30年运营期间的运营支出总和。。

4.4财务分析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工具的综合分析,高速公路投资企业可获悉如下效益测算结果:1)项目的运营年限为30年的收费收入总额;2)考虑到资金折现率(取银行现行利率),项目在评价期末累计盈利净现值;3)项目前期亏损年限及亏损总额;4)投资财务的内部收益率;5)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这些数据指标就可以帮助投资企业判别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价值。

5.风险分析

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弄清和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经济效益评价的影响,避免项目建成投产后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润或造成亏损现象,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下结合某高速公路项目,进行项目建设经济风险分析。

5.1投资风险分析

1)远期宏观经济的衰退,项目存在一定的融资压力;2)与既有高速公路的分流竞争,存在与既有高速公路公司协商确定收费标准的问题;3)与既有铁路复线的客运竞争;4)重大控制性工程的的建设风险,如特大型桥梁和特长隧道等;5)存在断头路的风险。

5.2财务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分析

影响本项目财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收费收入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增加、工期延长、建设资金短缺等。1)运营收入风险。该风险基于交通流量和收费标准。尽管交通流量测算考虑了诱增、转移和旅游增量,但是综合运输和经济发展速度取值偏高,由此导致预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另外,收费标准考虑以最近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批复为参考,本项目的实际收费标准以最后批复为准;2)投资增加风险。现在的投资总额采用工可报告的估算值,待初步设计批复后,投资概算存在超过估算的可能性;另外,征地拆迁费用过高直接导致投资利润降低;3)运营成本增加风险。拟建项目潜在的交通事故、项目公司管理水平不确定性以及电价上涨等因素将造成项目运营成本提高,财务收益降低;4)工期延长风险。特大型桥梁和特长隧道的建设技术要求较高,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贷款资金来源未落实、资金能否按期到位将直接影响工期延长,由此导致投资成本增加、财务收益降低。

6.结语

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分析大多是基于高支低收的原则进行分析测算, 考虑到区域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结合以往道路运营实际情况,未来实际的交通流量可能比分析报告中的预测值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项目未来收益增长幅度在本报告基础上将会有所增加。通过对高速公路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可帮助投资企业如下得出分析结论:1)在拟定的收费标准以及资金筹措情况下,项目融资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否大于基准收益率的要求,以判断项目的财务评价是否可行;2)项目运营收入、运营成本、投资增加和工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财务可持续性综合风险可否通过优化设计或者采取补偿措施来规避和控制;以保证项目投资的可持续性3)无论项目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投资项目的企业也应在与地市政府谈判时应力争取较低的征地拆迁费用、配置土地、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以更多的冲抵掉前期亏损,以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BOT项目财务决策

引言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走上了新型发展的道路,B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正确的财务决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对工程BOT项目来说,财务决策分析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项目公司可以根据财务决策分析中预见的风险,提出应对相应风险的策略。

1.工程BOT项目的简介

1.1 工程BOT项目定义及特点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建设-经营-转让”。是一种用于公共基础建设的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BOT 就是通过政府和项目公司达成协议,由项目公司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与建设以及经营的一种方式,由政府向项目公司颁布特许,允许项目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之后由项目公司(或由合作伙伴)经营管理该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特许权协议,给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双方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所有权归签约项目公司所有,并且在协议期限内政府允许项目公司向设施的使用者收取合理的费用,以让项目公司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回报。当政府颁发超过了政府允许的期限后,项目公司就应讲基础设施无偿地转交给政府机构。

工程BOT项目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同时政府也能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具体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能够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②为政府的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③项目公司承担项目的大部分或全部的风险;④工程项目本身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且建设周期长。以上就是工程BOT项目的主要特点。

1.2 工程BOT项目运作方式及实施过程

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工程BOT项目的运作和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①BOT(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遵循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在有意争取新项目建设特许权的项目公司中,政府机构常常选用BOT运行模式。这种方式就是某些财团通过融资投资项目的建设,之后由项目公司或合伙公司对建设好的设施进行管理运营,在特许期满后移交给政府机构的模式。②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就是遵循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的模式。这种模式和BOT的主要区别就是项目完成后遵循BOOT模式的项目公司在政府特许期内拥有所建成的项目或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③BOO(build-own-operate)就是遵循建设-拥有-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和前面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项目公司不用将项目或设施转交给政府机构,只要在特许期内建设运营就行。[2]

1.3 工程BOT项目风险分析

工程BOT项目是一个高投资高收益的项目,但是也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工程BOT项目存在的风险有:①政治风险,主要是由政局的稳定性与政府的政策等有关;②经济风险,这主要由汇率的变动、市场物价的升降、经济危机等经济因素引起的;③法律风险,主要跟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劳资关系这些因素有关;④运营风险;主要跟项目公司的管理经营以及市场作用有关;⑤自然风险,主要是有那些不可抗力(地震、台风等)的因素引起的。

2.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

2.1 财务决策分析方法及要点

现代财务决策分析已成为经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财务决策分析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业绩与经营现状的评价与剖析的方法,主要是评价项目公司的获利能力、偿还债务能力以及对贷款利息和股利的支撑能力等。

项目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策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根据流动比率指标来评价项目公司短期的还债能力;②根据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指标评价长期还债能力;③根据资产收益指标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④根据利息保障倍数和税后的净利润来评价项目公司对利息和股利的支撑能力;⑤根据预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财政保障。

2. 2 工程BOT项目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就是在项目长期投资的决策分析中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在单个长期或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判断净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零,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相应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成本。在多个方案的选择当中,项目公司不能只看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大小来进行方案的选择,方案的内含报酬率的最大不能决定方案的净现值就是最大的,同时,方案的净现值最大也不能决定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是最大的。因此,项目公司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4]

工程BOT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就是工程项目在长期投资方案实施后所期望达到的报酬率,工程项目公司的现金流要通过这个报酬率来进行折现。可以说,工程BOT项目内含报酬率分析就是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内含报酬率分析,就是用工程BOT项目的各个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大小来确定净现值是否大于零。然后在根据净现值确定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投资方案的筛选方法。如果工程BOT项目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即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那么该投资方案就可行;如果工程BOT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即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那么该投资方案就不可行。在内涵报酬率都大于资金成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的方案中,项目公司就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来选取最优的方案。

2.3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的意义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是把收集、审查与项目公司财务状况有关的信息为起点,并以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为财务决策分析的重点,并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工程BOT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与评价项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目的是评价项目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但要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项目公司还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在财务循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工程BOT财务决策分析就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同时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②财务决策分析可以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来实施决策。项目公司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决策分析不但可以了解企业获利情况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可以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情况,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③降低工程BOT项目财务风险。财务决策分析已经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满足债权人以及投资者所需要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④为项目公司内部管理者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发展潜力、找出薄弱环节,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⑤有利于对项目公司资源的整合。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可以找出未利用资源,然后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项目公司向价值最大化目标前进。

3.降低工程BOT项目财务风险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项目公司具备承受各种风险的思想准备,把风险看做提高项目公司水平的机会。认真积极地分析引起各种风险的因素,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不但要利用好风险的盈利机会,还要认真分析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2 提高财务决策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财务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对公司的决策者很重要,项目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①不断拓展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②缩短财务报告周期提高时效性;③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④完善财务指标体系;⑤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3 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对策

对工程BOT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比如:面对项目的政治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寻找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现行的政策作一定的保证,可以通过政府书面协议来降低项目的政治风险;面对项目的法律风险,项目公司可以通过聘任当地的法律顾问来降低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面对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寻求更大的集团公司支持;面对经营风险,项目公司可以通过需求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解决;面对不可抗力的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对项目进行投保。

4.结束语

工程BOT项目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不但可以解决政府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对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了项目公司的发展。工程BOT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只要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工程BOT项目的财务分析数据,做好面对各种项目风险的准备,项目公司就会达到预期的结果。(作者单位:上海吴淞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立军. 谈承包商在承建BOT项目的理性反思与实践经验[J]. 山西建筑, 2011,(21)

[2]毛青松. 关于BOT项目运行机制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7(32)

[3]黄文财. 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风险控制[J]. 建筑, 2011,(15)

[4]冯幻子. 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比较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5)

第7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PP project failu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y of PPP project failure and PPP project failure risk factors, and summarizes main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the failure of PPP project from 6 aspects. By means of system dynamics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actors,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ird parties, this paper builds and analyzes three subsystems, identifies feedback loop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s a key risk factor of PPP project failures, in the most central position. On this basis, it analyzes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feedback system, clear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k factors of PPP project failure in each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ducing PPP project failure rates and developing effective risk control strategy.

关键词: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动态反馈

Key words: PPP project failure;risk factors;dynamic feedback

中图分类号:N9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98-04

0 引言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水务行业。此种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在“十三五”规划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起着积极的牵引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PPP模式有利于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调动市场积极性,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大大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有效性,发展空间广阔。

据统计,目前我国实施的PPP项目已经多达8000多个,领域涉及水厂、电厂等能源类,桥梁、隧道、道路等交通类,医院、污水垃圾处理、住房民生类,体育馆等娱乐类。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推介了1043个项目,总投资达1.97万亿元。每年有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到公共项目中,并且有大量的PPP项目在开工、建设、运营、收益。因此,如何控制PPP项目失败的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采取一些措施提高项目绩效,从而减少失败,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另一方面,PPP项目失败的一系列风险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目标达成,从而形成一个抑制性的负反馈回路。项目投资系统的复杂性及其交互的动态特征十分符合系统动力学结构关系、时间信息等对系统行为的影响[1]。因此,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深入研究PPP项目失败的关键风险因素,对于找出失败关键风险因素,规避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具有适切性。

1 理论分析

1.1 PPP项目失败理论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指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等合同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合作模式[2]。

x村洋太郎教授将失败定义为:“失败是指人们参与一个行为后,出现了不希望见到的结果,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3]。PPP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整体利益虽然一致,然而由于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各个体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对于PPP项目失败的理解也不一样。根据失败的定义以及PPP项目本身属性,我们认为PPP项目的失败指在PPP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在人的作用下,出现了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或没有达到项目预期的目标,这些结果或者目标的未达成是人为而非自然因素,导致了PPP项目的合作破裂。PPP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公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及配置合理,使PPP项目产品按照预定的设想得以实现,公私双方都能在合作中实现各自利益以及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统一,满足大众对PPP项目的需求,并且在预期中,没有出现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损害、合作破裂等事件[4]。

1.2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

系统动力学是基于系统论,综合控制论、信息论和协同论,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一门学科。系统动力学以系统结构为研究基础,把系统看成一个具有多重信息因果反馈机制[5]。因此系统动力学先是经过剖析系统,建立因果关系反馈图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之后再转变为系统流图,用于描述系统要素的性质和整体框架。通过对整体系统各个影响因素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过程的分析,建立系统动态反馈系统,其反馈系统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6]。

系统动力学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两者相辅相承。它从系统内部结构与其动态行为的关系入手,剖析系统,进行建模,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内部结构与其动态行为的关系,并寻求解决的途径。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主要是由内因决定的,外部因素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2 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分析

本文在总结PPP项目失败的潜在因素过程中,对其进行汇总,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识别出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文献研究法识别PPP项目失败因素主要借助中国知网搜集与PPP项目失败风险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然后对文献分类,提取、整理文献中涉及到的失败风险因素。最后按照研究需要,将提取、整理出的失败因素有逻辑有条理地陈述出来。通过文献综述识别出的因素,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对象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因此,考虑中国的国情和PPP项目的特点,又通过访谈、讨论,对失败风险因素进行了修正、调整和补充。最终确定了6大方面共23个导致PPP项目失败的风险因素,见表1。

3 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的动力学分析

在以上导致PPP项目失败的风险因素中,依照与PPP项目本身的相关性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作为外部环境,尽管与PPP项目相关联度相对较弱,概率相对较小,但是它所发挥出的能量却是巨大的,它所导致的失败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外部环境的可控性不大,甚至容易失控,它不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和改变,如果把重点放在外部环境上,那么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效果也不理想,会因为因素较多而产生混乱。所以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时,重要的还是从内部出发,研究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所有内部因素相互运动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PPP项目的整体行为的发展方向。

PPP项目失败不是一簇而就的,它是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他们相互作用[8]。下面将用系统动力学对23个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系统动力学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为了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其相互关联关系,就要对6大类因素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动力分析。政府方面、建设方面、法律及合约方面、金融方面、组织方面、运营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类,这6个方面涉及到的子系统有3个,分别是政府、私营部门和第三方。PPP项目的失败一般都是从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第三方开始的。所以研究他们的动力机制就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

3.1 失败风险因素反馈总系统

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在信息不对称下,会加剧PPP项目的失败,但是二者又是相互作用和依赖的。政府借助私营部门的资金、管理和技术等优势促进PPP项目的顺利开展,私营部门借助政府手中的政策资源为PPP项目保驾护航,发挥出双方的最大效用。公私合作中,在共赢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风险分配的最优化,当达到最优平衡点时,私营部门就会积极的应对风险,从而避免风险的转移,提高运营效率[9]。作为第三方,主要是社会公众、社会的监督机构、民间组织的力量,由于PPP项目一般都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而出现的,其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第三方在与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中,更多的扮演了监督者和舆论者的身份,PPP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第三方所影响的[10]。在这三个利益相关者之间,他们又是直接和PPP项目的失败相关关联,发生着交互的作用,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构成这6大类的因素分别是政治方面、建设方面、法律及合约方面、金融方面、组织方面、运营方面。因果关系图以反馈回路为其组成要素,反馈回路为一系列原因和结果的闭合路径。反馈回路的多少是系统复杂程度的标志。下面通过系统动力学对这2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动力分析,从而找出反馈路径,如图2所示。

在这个动力模型中,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有些因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通过反馈环,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构成了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在这个系统动力模型中,系统的演化决定了系统行为模式的变化,无论是哪一条反馈路径,都可以找到导致PPP项目失败的回路。从PPP项目失败的演化过程入手,揭示系统的行为模式,进而揭示系统的结构。在这个反馈系统中,用箭线来表示各导致PPP项目失败的各风险要素之间关系的图。这其中有正因果关系和负因果关系,“+”号表示促进作用,是正作用,“-”号表示抑制,是负作用。当两个因素过程正因果关系时,他们的变化方向一致,都是会导致PPP项目失败的因素。正反馈环有自我加强的功能,负反馈环有自我减弱的功能。在这个系统总图中,风险分配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它也是个系统功能图交汇的一个重要节点。

3.2 失败风险因素反馈子系统

PPP项目失败反馈子系统包括三个,分别是政府部门子反馈系统、私营部门子反馈系统和第三方反馈子系统。

政府角度子反馈系统有3条回路,如图3所示。

反馈回路一:政府信用政治、政策匮乏合约合理性建设变更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

反馈回路二:政府信用政治、政策匮乏法律体系完善性建设变更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

反馈回路三:政府信用政治、政策匮乏风险分配建设不可抗力建设变更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

私营部门方面,有3条反馈回路,如图4所示。

反馈回路一:运营管理组织协调回购建设不可抗力建设变更风险分配私人投资者变更运营管理;

反馈回路二:运营管理组织协调回购资源管理技术能力风险分配私人投资者变更运营管理;

反馈回路三:运营管理组织协调回购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建设变更风险分配私人投资者变更运营管理。

第三方子系统共有4条反馈回路,如图5所示。

反馈回路一:公共需求风险分配私人投资者变更融资能力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政治和政策匮乏政治不可抗力影响宏观经济事件公共需求;

反馈回路二:公共需求风险分析私人投资者变更融资能力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政治和政策匮乏合约合理性运营管理环境保护公共需求;

反馈回路三:公共需求风险分配建设不可抗力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政治和政策匮乏政治不可抗力影响宏观经济事件公共需求;

反馈回路四:公共需求风险分配建设不可抗力审批和许可政府信用政治和政策匮乏合约合理性运营管理环境保护公共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PPP项目失败的这个因素,有相互很强的促进和抑制的互动反馈关系的。系统动力学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结构方程进一步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反馈回路的产生也为结构方程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3.3 PPP项目失败动态反馈系统特征

基于PPP项目失败动力系统的动态反馈分析,PPP项目失败有如下特征:

风险分配在PPP项目失败的项目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处于失败因素的核心位置,这对于研究PPP项目的失败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政府部门子系统、私营部门子系统、第三方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都有各自的反馈回路,他们的反馈回路的起点分别是政府信用、运营管理和公共需求。从反馈图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反馈路径都是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在总系统中,政府信用和运营管理、公共需求又通过因素之间的传导,最终回归到风险分配。

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合理的公共产品定价机制对于避免PPP项目失败至关重要[11]。风险分担越合理,对私营部门的激励作用越大,再谈判就会相应的越少。PPP项目中的私营部门,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如何把风险降低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和较少风险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风险的分配是否合理,风险的分配是否有效,对于私营部门来说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很多的PPP项目中,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对于私营部门的积极性是有着负相关作用的,阻碍了民间资本参与PPP建设的进程,削弱了私营部门的信心[12]。为了使双方达到利益最大化,政府部门就应当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将繁琐的审批简单化,兑现对于私营部门的承诺,主动承担起私营部门无法承担而政府却可以承担的风险,将风险的分配更加的合理。

4 结语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PPP项目失败动态反馈系统动力模型,全面系统分析了引起PPP项目失败的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通过系统流程图,可以明确PPP失败风险动态反馈系统是一个负反馈系统。系统中每一个风险因素的变化都将引起其他风险因素的变化,PPP项目失败的各风险因素之间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任何一种风险经过传递和影响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因此对于PPP项目失败风险应需要从多维度和多角度进行有效合理控制,才能保证项目成功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丙亮,游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风险分配研究[J].经济论坛,2009.

[2]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2015(01):78-89.

[3]Dima Jamali.Suc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 PPP )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The Inter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2004, 17 (5) :12-16.

[4]Rama murit,Roo Can Governments Make Credible Promises. Insights from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Emerging Econom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03, 9:253-269.

[5]陈子龙.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5).

[6]尚伶,郭汉丁,马兴能.ESCO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动态反馈系统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141-146.

[7][11]郭富仙.基于风险视角的系统动力学投标决策模型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10).

[8]徐霞,郑志林.公私合作(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探讨[J].城市经济,2009(3):104-106.

[9]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4):31-35.

第8篇

摘要:随着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力建设与经营从由过去的国家一家出资办电,转为国家、地方、独立投资者、甚至于外方共同合资的多家办电的格局。正是由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出现,形成了一批由投资方组建的独立发电公司,这些公司在具有垄断性质的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经营风险已引起各投资者的特别关注。研究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并探讨相应的社会防范措施对于电力项目的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电力项目 投资风险 社会防范措施 在电力项目投资管理全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因素和环节,哪个因素和环节没有处理好,就对整个电力项目经营产生风险,从而导致项目投资风险。所以,做好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电力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项目风险的来源及特征分析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国内经济形式不稳定、政策与法律变动、市场需求变动、竞争对手出现等等。第二、项目本身的复杂性。第三、项目的设计者、建设者及运行者能力的有限性。电力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运行单位在人才资源、人才结构、人才素质及经验上的有限性:项目开发商在资金实力上的有限性,以及在技术储备、生产基础、市场通道等方面的有限性。我国现阶段的发电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具有一定天然垄断和公用事业性质的能源企业,它将与电力市场、资金、技术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按照电力生产的特点,从发电企业的内外两方面分析,发电企业外部的制约因素有:电网送出线路、社会用电量、经济增长速度、国家产业政策及电力系统改革、原料的供应、不可抗力等;内部制约因素有: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投资方及其管理模式等。就风险的性质分有两种:纯粹性风险和机遇性风险,在电力项目中,除不可抗力属纯粹性风险外,其他的均为机遇性风险:其基本的特征为,各项风险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相对的关联性,可表示为:F(投资风险)=F(政策风险、技术风险)+F(市场风险、技术风险)+F(技术风险、管理风险)+F(金融风险、政策风险)+F(政治风险)+F(不可抗力),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但相关之间的风险有的为正相关,有一些为负相关,在具体分析时应注意各子项之间的关系。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是指电力项目开发、建设、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设计者、建设者能力水平的有限性而导致电力项目失败、终止、达不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能性。 二、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规律解读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与开发时序上三个阶段有关风险构成,即:前期开发风险,即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市批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风险;建设期的风险,即从项目开上建设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所存在的风险;经营阶段风险,指电厂投入商业运行进入市场后所存在的风险。虽然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同时它也遵循风险投资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 (一)风险收益对称规律 电力项目开发的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越是高风险的电力开发项目,越能使该项目开发的成功者获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低风险只能带来低收益。若要多获得一份收益,就必须多承担一份风险。 (二)风险一安全栅栏规律 对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在项目完成之前,其风险构成了一种逆向的阻碍力,这是不利的一面。而项目一旦完成,风险便会成为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一种屏障,对成功这是一种安全保护。因此,风险就像一种栅栏,在跨越之前是一种障碍,在跨越之后则成为防线。 (三)风险决策权衡规律 传统的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总是以项目的预期利润率作为选择的依据,但在电力项目投资时这并不是唯一依据。决策者在进行新项目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逾期利润率,而且要考虑风险,要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对于一些保守性决策者来说,虽然某些项目的收益很高,但他也会由于风险太大而放弃该项目。 (四)项目投资测不准规律 由于电力项目周期长,开发过程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设备价格、贷款利率、设计变更、及国家政策调整等原因发生变化,因此其开发建设的总投资很难进行

第9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BOT 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94-02

吸引民间资本的BOT融资形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BOT项目结构复杂、涉及利益相关方众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临的风险比一般项目多。因此,在BOT项目中,风险的管理十分关键。国内外项目建设理论和实践均表明,BOT模式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于识别BOT项目涉及的各种风险,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在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担。

本文通过引入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如何通过有效地协调,实现BOT项目风险在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平衡分担,从而使BOT项目合作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1 我国现阶段BOT项目风险分担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BOT项目中单方风险管理通常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第三方风险保险或担保等方式,但在同一BOT项目的多个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风险分担仍缺乏有效的手段。

(1)BOT项目风险分担合同存在的相关问题。目前的BOT合同大都以某种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合同文本作为参考来进行风险和利益的约定,有关风险种类的认知、分担方式和相关补偿的规定均直接套用现成条款。但不同情况下各利益相关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可能不同,风险分担的原则和方式也是不同的。由于每个BOT项目具有独特性,不同BOT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大小,以及风险作用方式不同,要求风险分担的模式随之改变,而标准合同文本强调的是普遍性和通用性,在一定的时期内其条款订立的原则和思想相对固定,难以适应具体BOT项目的要求。同时由于标准合同过于死板,易导致各利益相关方以降低和控制自身风险为目的,不进行有效协作从而使BOT项目的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分担不能系统进行。并且,BOT合同中缺乏相关的调整条款,一旦出现预测不到的情况,现有风险分担机制将无法作出合理的处理。

(2)现行的BOT建设实践中,风险分担不均衡。引入BOT的初衷是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相关风险由政府转移给私人投资者,但是,这种转移并不是无限制的。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私人部门还是政府,没有谁会喜欢风险,即使最具冒险精神的冒险家,也不会喜欢风险,而是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回避风险。目前的BOT建设中,私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过大,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的风险也转由私人投资者承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政策变更风险,这严重打击了私人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BOT项目的顺利完工,甚至可能造成项目的失败。

(3)风险分担过程缺乏监督与激励机制。我国目前BOT项目风险分担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对利益相关方的监督与协调,可能导致风险分担一旦缺乏公平合理性,如某一方承担了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的风险,没有相应的纠正及保障措施。并且,如果没有第三方对BOT项目的监督,即使风险分担机制设计如何合理,也很可能出现BOT项目的各利益相关者不按照事先机制设计的规定切实实行,机制设计就成了一纸空文。另外,BOT项目风险分担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各利益相关者以积极的态度管理、分担风险。

(4)有关风险分担的相关法律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涉及BOT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担保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房地产管理法》、《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外汇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境外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外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境外机构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列出的约定合同方进行工程担保和保险的条款属推荐性质,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的BOT项目起到了指导作用,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它们己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BOT建设的需要,表现如下为法律阶位较低,存在许多立法空白,政府监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2 站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BOT项目风险分担的必要性

BOT项目一般组织结构复杂,利益相关方众多,各方都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如果对BOT融资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分担不合理,势必影响各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最终导致BOT融资项目的失败。而且运用BOT模式的建设项目基本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由于风险分担不合理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一般项目,将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在BOT项目中,如果不加规范,各利益相关者都尽力使自己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而忽视项目的整体利益,因此在风险分担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结合各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要求进行风险分担的设计。BOT是一种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必须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使BOT项目的资源得以优化。

如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风险得到了合理的分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利益相关者产生积极合作的意愿。BOT项目的执行过程就是风险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担的过程,其实质即达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实现各自利益、争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如果风险分配不当,就会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伤其合作积极性。因此,如何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是BOT项目改进效率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BOT实践活动中还没有比较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风险分担缺乏客观、可操作性的标准,尤其是尚无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系统地研究BOT项目风险分担的文献,因此有必要在分析、评价风险和认清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BOT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3 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BOT风险分担的切入点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只有考虑到所有能影响企业又受到企业影响的群体的利益,企业的目标才可能实现(Freeman,1984),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BOT项目:BOT项目必须重视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要求,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而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单项风险完全由对该风险偏好系数最大的参与方承担时,整体满意度最大。风险偏好系数即为风险收益和风险成本之差(满意度),这里就有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风险分担的结合点,可以把BOT项目风险分担中要考虑的风险收益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相联系进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BOT项目风险分担研究,为项目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自身价值的实现和BOT融资项目的成功。

4 BOT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分析

要想合理的在BOT项目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风险的分配,必须首先分析其利益要求。BOT项目中,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处于风险分担的第一级,特许权协议的签署首先是在两方展开,然后项目公司再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合同条款等进行二级风险分摊,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BOT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要求。

4.1 政府的利益要求

政府采取BOT模式的动机主要是利用私人资本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发挥民营公司的高效率,从而使项目能够按时按量完工,最终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改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获得项目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政府的根本利益要求是保护和实现公众利益。

4.2 私人投资者的利益要求

私人投资者是BOT项目的主要出资人,参与BOT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项目的经济收益。并且,为了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私人投资者会寻求各种法律、政策、金融、税收方面等保护和优惠,从而产生与此相关的利益要求。

在分析BOT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与之结合来设计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担与利益要求相得益彰,能更好更合理发挥风险分担机制的作用。

(1)合理进行风险分担,使BOT项目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相互协调,能保证BOT项目既定目标的完成。

由于BOT项目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在设计风险分担机制时如果充分考虑、满足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歧才能模糊化,将能促使他们在BOT项目整体目标下相互合作,努力实现项目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合理进行风险分担,使BOT项目各个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合理的风险收益,能有效地激励他们为项目努力。

BOT项目众多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动机、行为和目标,也有惰性,所以就需要激发各自的主动性。各利益相关方参与BOT项目的最大的动机就是利益,如果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相配比,即使没有强加外力,各利益相关方也将愿意自觉实施有利于BOT项目整体目标的行动。建立合理的风险分配方法,达成各方的互利互赢,将能保证BOT项目最终成功。

5 改善BOT风险分担机制的几点建议

结合以上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改善BOT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议。

(1)促进政府在BOT项目中的角色转变。BOT项目属于公私合作模式,政府与私人投资者的关系问题成为BOT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BOT项目的融资、建设、移交、运营、监管、服务等诸多方面,政府与私人投资者都紧密关联着。因此,政府部门应从直接的运作者和行业监管者转变为指导者和辅助者,只有这种转变才能使政府真正代表公众利益,保障BOT项目正常运行。为此,政府部门应该保证融资各方和公众的利益,根据情况对BOT项目的收益进行某种程度的保证,减少政策风险(如政策变更,批准平行竞争性项目等),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2)加快政策法律环境建设。由上文分析可知,BOT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分担不合理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政策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当前,中国在涉及BOT的许多方面还是采用暂行条例来实行政府管理,正规法律建设滞后,法律阶位较低,再加上政策变更等现象时有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私人投资者对BOT项目的风险预期值。当私人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变差时,必然通过各种正当或者非正当的手段向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转移风险,导致风险分担不合理。因此,应进一步加强BOT相关政策与法律体系建设,改善BOT项目风险分担的制度环境,减少项目风险分担不合理的现象。

(3)加强独立第三方的监管机构在风险分担机制制定和运用过程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应有一个第三方在BOT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制定的过程中,站在独立于利益相关者各方的立场上,对BOT项目的风险作客观的识别和评价,然后对各方在BOT项目风险承担对象和承担额度的交涉进行协调和监督,以保证风险分担的公平合理性,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具体的执行情况给予监督,以保证风险分担机制的顺利实施。

6 结语

在目前的BOT项目中,风险分担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换一个视角,在利益的协调中涉及风险分担的机制,平衡好各方的风险和利益关系,将能保证BOT项目的顺利开展及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提高BOT项目的效率,实现各方的共赢。本文从这个角度给出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力求理清交通BOT项目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合理分担项目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4):31-35.

[2]刘雅桢,谢瑞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31.

[3]邓小鹏,华建革等.PPP项目风险分担方式研究[J].建筑经济, 2008,(12):62-63.

第10篇

关键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b.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3)资金营运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资金的营运过程是指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资金收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①现金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现金风险主要指企业现金短缺或者现金持有过量所形成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要掌握各部门对资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资金的支付时间,来确定合理的现金余额以防范与控制现金风险。图3是现金成本分析模式,即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寻求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经常采用赊销方式,但往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由于长期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性。

为了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首先,应当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在采用各种信用政策的时候,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评价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谨慎签订合同,综合衡量各种得失,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其次,采取适当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如定期分析账龄分析表,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根据不同账龄制定收款政策,必要时可依靠诉讼方式,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3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反馈系统主要由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组成。

(1)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是指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准确性、检查财务风险处理对策的针对性、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应有一个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后评价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开,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后评价的主要步骤为:

建立后评价机构

确定评价项目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总结与反馈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财务风险管理前做出的风险预测及对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②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③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是对实施风险处理方案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再评价,并与财务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前指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通过对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具体来说,通过明确本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企业特点、产业政策、本企业或同行业历史经验,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以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 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樊丽,张晓霞.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北方经贸,2004,(7):114—115

[3]冯建.财务理论结构研究[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郭复初.财务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5]侯红兵.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健全财务风险管理[j].财经论丛,2003,(5):60—62

第11篇

Zhu Chunyi;Wang Yongxiang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摘要: 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与市场、融资以及运营与效益三方面风险, 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价。

Abstract: Taking the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for research object,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analyses the risks of policy and market, financing and operation and benefit i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project and conducts the risk assessment for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by using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模糊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Key words: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risk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301-02

1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准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1]。

合同能源管理是专业化能源管理公司(EMC公司)通过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有:①节能效率高: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率一般能达到10%-40%,最高可达50%;②节能更专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可以提供能源诊断、方案评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资金与财务计划等全面,全面负责项目的能源管理;③客户零投资:项目的全部设计、审计、融资、采购、施工、监测等均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负责,不需要客户的投资;④客户风险低:客户不用投资大笔资金即可使用节能产品及技术,服务专业化,风险很低;⑤提升竞争力:客户实施节能改进,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成本支出,改善环境品质,建立绿色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优势;⑥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为客户承担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风险。

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合同能源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经营模式。我国自1996年引进之后,发展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迅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对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以量化的风险指标进行系统识别与归类,结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对影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整理,构建以政策与市场风险、融资风险、运营与效益风险为主体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着与之相关的多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

P1 政策与市场风险

Z11 行政救济风险与司法救济风险目前,我国缺少能够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稳定健康发展的法律,不健全的节能政策法规是主要的风险隐患之一。国家虽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但企业没有主动节能的动力,因此愿意接受节能改造的企业数量极少,同时,在税收、金融、财政等方面缺乏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我国实施的政策风险[3]。

Z12 技术风险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在技术选择、技术购买、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带来的风险。在建筑物合同能源管理中,由于不同项目所采用的建筑节能技术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节能技术本身的节能能力就不同,所以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方案设计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4]。

Z13 设备与原材料采购风险目前我国的节能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进口。尽管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有担保,如果所安装的设备运行情况不佳,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仍然会为解决有关问题而承担额外费用。同时,上游客户市场紧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备的生产成本。

P2 金融风险

Z21 融资风险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不投资而更新设备、节约能源,因此,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筹集资金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己有示范性节能服务公司使用的资金大部分是自有资金、世界银行贷款以及其他贷款,融资模式比较单一。如果融资出现风险,则该节能项目将面临失败。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以及选择好的项目或者是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Z22 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可能造成当地的工资水平、物价水平大幅度上涨甚至货币贬值,这将直接导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营成本上升,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产生巨大影响。

Z23 银行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利率波动风险是指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由于利率波动直接或间接的造成项目收益出现损失。而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税后净现值等指标的分析和确定都是基于一个预先设定的汇率和贴现率,因此汇率的波动也会对项目的财务基础产生巨大影响。

P3 运营与效益风险

Z31 内部管理风险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内部管理风险包括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水品和项目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涉及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人力资源的规范管理、施工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计划能力等。一般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不足,会造成合同不能顺利地履行、工程中断、工程安全和质量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甚至会使企业处于破产境地。

Z32 能源价格及节能量风险能源价格变化将直接造成项目的节能效益评估结果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客户的效益分享发生变化。不能准确合理的计算项目节能量,为节能量的计算误差留出余地,确定合理的误差幅度,这也将会影响项目的效益评估与分享。

Z33 客户风险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在进行项目前,应该了解和分析评价客户基本情况、客户财务情况和客户的支付信用。必须确保所选择的客户业务状况良好,财务制度健全,能够按项目的节能量支付给能源管理公司应分享的比例。国内少部分接受节能改造的企业没有诚信,不遵守合同约定,甚至故意不支付分享利润,影响了双方的深入合作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3模糊层次分析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模型

3.1 设M为目标层,p为判据层(有m个元素),z为指标层(有n个元素),则可建立层次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又设m个不同领域专家组对n个同类对象进行评价,第k领域评判组pk给出的评判矩阵为:

A■=a■■■其中k=1,2,…,m;i、j=1,2,…,n;

A■的可信度为a1(i):a1(i)=M■(i)∑M■(j);

A■的第i行可信度β(i,k)为:β(i,k)=N(i、k)∑N(j、k)。

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值u=∑u■■a■,其中u■■=u■■/∑u■■;u■■=∏(a■)■。

3.2 Ak的一致性检验和各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设一致性指标为CI=■,查RI取值表可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RI,则当:CR=CI/RI

指标层z评价元素权重可由目标层权重、准则层权重决定,即:

u■■=∑u■■u■■

其中,u■■为指标层z第i个元素对目标的权重;u■■为准则层第j个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

4模糊层析分析法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某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在对一商场空调进行节能改造前,请了三个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风险考察,其结果可由如下分层序列结构图2所示。

图2中:M为目标层,即商场空调节能改造项目的风险评价。P为判据层,该合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包括P1.政策与市场风险、P2.金融风险和P3.运营与效益风险三个风险因素。其中,P1.政策与市场风险包括:Z11. 行政救济风险与司法救济风险、Z12. 技术风险、Z13. 设备与原材料采购风险:P2.金融风险包括:Z21.融资风险、Z22. 通货膨胀风险、Z23. 银行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P3.运营与效益风险包括:Z31. 内部管理风险、Z32. 能源价格及节能量风险、Z33. 客户风险。

4.1 由AHP可得到如下判断矩阵Mk,Pik

M■=1 1/3 1/6311/262 1 M■=1 1/2 1/8211/282 1M■=1 1/3 1/5311/252 1

P■=12 41/211/21/42 1P■=13 51/31 21/5 1/2 1P■=14 51/41 31/5 1/3 1

P■= 1 43 21/411/2 1/21/32 11/21/22 2 1P■= 1 53 21/511/2 1/21/3212/31/22 3/21

P■= 1 3 2 11/31 1/2 3/101/22 11/2 110/3 2 1

经计算,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如表1。

从表1结果表明: CIi

4.2 指标层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u■■=∑u■■u■■可得到:

u■■=(u■u■…u■)■=(0.060.0240.0110.3820.1540.070.1330.030.0530.085)

4.3 投标工程项目风险等级的评价由各组专家给出的等级隶属度评定值可得如下权重矩阵:

u■■(C■■)=(2.32.93.2)(2.63.23.2)(6.86.33.2)(5.14.84.2)(4.95.44.9)(7.26.07.8)(4.54.04.8)(2.93.92.7)(6.04.86.9)

由a■=∑a■a■可计算出各组专家组对指标层的总权重值为:

a■=(0.3330.3300.3327)

则:F=■F■a■=4.7表明该项目风险较小。

5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能充分调动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节能工作中。目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还处于推广阶段,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建立适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的定量分析,能够使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更好地认识和控制风险,从而有效地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我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宏宇.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202-203.

[2]尚天成,潘珍妮.现代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7,(3):214-217.

[3]孙善臣.合同能源管理新政呼之欲出[N].中国财经报,2010-2-10,(8).

第12篇

【关键词】 风险投资项目; 净现值; 价值评估

风险投资项目是指蕴含较大风险,可能为投资者带来高额收益或对投资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风险投资是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将资本投资于具有高成长价值的固定资产项目或创业公司,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通过项目营运,而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许多企业的风险投资项目经营实践表明,风险投资项目是推动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另一方面,风险投资项目因为其内在的风险性以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投资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风险投资项目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可能成为导致企业经营发展失败的原因。

风险投资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投资决策问题,正确的投资决策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投资项目的价值准确评估。二是对投资项目风险准确识别并加以测量。投资决策就是在收益和风险这一对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中寻求均衡。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是在充分考虑各种风险的作用下,对投资项目收益与投资额的测算与比较,也就是对投资项目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关键问题。

一、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高收益、高风险性。正是由于高风险的存在,风险投资家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筛选,以尽可能承担较小风险。风险投资项目价值的评估关键在于对投资项目收益与风险的评估。目前,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一般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定性方法主要以因素分析法为主,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各种因素与投资项目收益的相关性分析,从而筛选出一些主要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应方法对各指标赋于不同的权数,对各指标进行打分测评进行的投资决策。因素分析方法并不能对投资项目实际价值进行计算,仅是一种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方法,并未真正对投资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定量的分析方法主要以净现值法(NPV)为主要方法,净现值法是根据投资项目从建设到终结的各时间期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来计算现值,从而对整个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净现值法是一种最为传统,应用最为广泛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定量方法。现金流量贴现法将风险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仅适用于处于成熟阶段、现金流量稳定并可准确预测的风险企业,适用范围较小。净现值法是一种静态投资评估方法,局限性明显。

无论是定性分析的因素分析法,还是定量分析的净现值法,从实践来看,现有投资项目评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弃对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而把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转化为一种决策方法运用。二是在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注重投资成本而忽略了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定量计算。三是在对投资项目收益计算时,以一种静态的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在风险情况下,其收益的变化。尽管如此,净现值(NPV)法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理论的经典方法。净现值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没有考虑投资项目本身所具有的选择权价值。实物期权评价法弥补了这一缺点,实物期权评价法是在考虑投资项目各阶段所具有各种选择权价值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价值进行评估的一种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方法。按照实物期权方法,投资项目价值为NPV与选择权价值之和。与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相比较,实物期权的思想方法不是集中于对单一的现金流预测,而是把分析集中在项目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问题上,即现金流的所有可能变化范围,用概率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项目未来现金流的概率分布状况。实物期权是一种考虑投资项目柔性经营策略的动态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方法,但实物期权的方法过于复杂,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这是因为:第一,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对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时,很难识别投资项目具有的所有期权;第二,对各种选择权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如果不考虑投资项目的柔性经营策略价值,净现值法(NPV)是目前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最为理想的方法,优于其它评估方法。但净现值法没有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以静态的观点对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价。如果在净现值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对净现值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那么,利用修正的净现值法进行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将更为准确与符合实际。目前,利用净现值修正模型进行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净现值法的调整方法分析

净现值法(NPV)是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主要方法。所谓净现值法是指将投资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各个期间的净现金流,按一定的投资报酬率(折现率)进行折算,在投资项目起始点的现金流的折现累计值,并把折现累计值与项目初始投资额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项目从起始点到终结点的现金流,并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其表达公式为:

n: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

CFt:资产在t时刻产生的净现金流;

r:折现率,通常为项目的无风险折现率;

CF0:项目初始投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