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时间:2023-08-24 17:18:39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第1篇

农发行竹溪县支行始终以积极的信贷政策,将县域经济实际和农发行业务拓展紧密结合,积极支持地方民营企业发展。但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发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和服务“三农”的整体功能,笔者针对银行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存在的问题

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链条”脱节,导致龙头企业原材料没有稳定的供应渠道。龙头企业重加工、重流通,轻培育、轻服务,加工企业和基地企业、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仅靠价格拉动增收,靠政策扶持致富,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制约了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如科玛协力魔芋发展有限公司按企业每年加工2000吨魔芋精粉生产能力计算,年需鲜魔芋26315吨,而本县实际魔芋种植面积5.3万亩,年产鲜魔芋40000吨,其中商品魔芋28000吨,完全能够保证该企业满负荷生产,但科玛协力魔芋发展有限公司没有与这些生产基地和生产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导致本地生产的鲜魔芋被外地加工企业大量收购,而该企业又派采购人员在外地采购原料,增加了企业成本,限制了规模发展。

企业诚信意识和市场意识差,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不注重文化建设,管理水平较低,经营观念落后,市场意识差,诚信度低,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与外商签订的购销合同难以如约履行。当供大于求时,产品外销无路,造成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当求大于供时,生产企业纷纷抬价、惜售,错失良机。

财务体系不健全,核算意识差,经营效益低。一是没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约束。二是会计账目不完整,会计报表残缺不齐,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有的企业甚至做假账、做假报表。三是核算意识差,应收货款居高不下。如科玛协力魔芋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累计销售收入523万元,回笼货款202万元,占销售收入的39%,应收货款321万元,占销售收入的61%,有的超过结算期9个多月。仅此一项,企业年增加利息支出13.1万元。四是普遍存在坐支销售货款,销售货款归行率都在80%以下。

建议和对策

建立“企业+生产基地”联营模式,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原材料的需求。企业要按照当年生产计划,及早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一是督促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二是组织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自我加压,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依法合规经营。一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经营。二是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一方面成立应收款清收专办,明确责任,加大考核,多管齐下清收货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对新发生的商品销售,坚持钱货两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树立市场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加强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寻求长期合作伙伴,签订常年产销合同,稳定产品销售渠道,达到“以销定产”,防止产品积压。三是树立“以诚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有计划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内部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银企互动,加强合作。一是银行要进一步转换观念,主动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种市场信息,提供先进的资金结算手段。二是企业要主动接受银行监督,按照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依法合规经营,争取银行最大的支持,从而实现银企双赢。

第2篇

一是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我市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目前,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4538户,占全市科技企业的98.7%;民营科技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已经占到全市企业专利申请量的80%以上,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全市获批数量的85%以上;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的数量占全市获批数量的60%以上。

二是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3年,我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717.1亿元,占全市GDP的54.2%,实缴税金423.5亿元,占全社会税金总额的71.5%,这其中民营科技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一点可以从我市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50名”和“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前50名”的榜单上不难看出。

三是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力军。一批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市的产品结构调整中正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对南方发达地区,虽然我市的民营科技企业起步较晚,但是政策环境却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市是全国最早将民营科技企业纳入政府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城市之一,而且支持的强度和力度也处于领跑全国的地位,例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用地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政策”和“小巨人科技企业发展计划” 等,同时也是全国最先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纳税额”政策的几个城市之一。

例如, 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简称科技16条)。今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中小企业26条)。这两部政策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而且从全国来看,也是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科技16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原有政策的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强度;再有一部分就是针对我市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首次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市的新政策,我们把它归结为“八个首次提出”:

一是首次提出对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业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首次提出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给予资金支持。

三是首次提出对外来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给予资金支持。

四是首次提出对外来的科技型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五是首次提出将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纳入科技计划立项和政策支持的条件。

六是首次提出将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博士纳入人才资金的支持范围。

七是首次提出对企业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给予资金配套支持。

八是首次提出每年从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专项安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和专利发展资金。

应该说,支持包括初创企业在内科技企业发展,是科技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科技政策支持的重点。但是以前我们支持的都是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在“科技16条”中我们提出的这条政策的支持对象是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但是由于缺少创业资金等原因,暂时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实现创业梦想的一批科技人员,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这是我们这条政策的创新点。

从目前我市的情况来看,“企业个头矮、体质弱(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块头小、力气不足(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我市经济实现好发展、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市政府出台了“中小企业26条”,目的就是加快扶持中小企业作强做大。在加快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强做大方面,我们主要推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鼓励支持民办科研院所转型为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做大企业。

二是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大型龙头企业配套自主创新产品,通过提高成本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提高大型龙头企业的地方配套率,延长我市的产业链,扩大集群度,提高我市产业的规模效益。

三是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力度,通过要素和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企业做强做大。

四是鼓励支持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五是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尽快进入规上企业行列,提高我市规上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的比重,增强规上企业的财政贡献率。

六是鼓励支持企业承接大学大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加快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强做大。

今年,我们在继续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支持力度的同时,重点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壮大工程”,进一步提升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加快发展。

1.实施科技创业引导计划。以我市重点高校为试点,重点支持20个左右有创业意愿的研发团队携带科技成果实现创业的梦想。

2.强化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通过建立以提升孵化功能为目标,以绩效考核为手段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的质量和速度。力争使科技企业孵化器增长50%以上,入孵企业新增300家以上。

3.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并对研发投入增长高于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增长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突破55%。

第3篇

1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分析

1.1 金融支持系统具有资金供给的功能

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需要大量资金,单靠企业内部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而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承担的高成本和多风险,使其融资尤为困难。据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获得的贷款类型多为短期贷款或票据贴现等形式,取得中长期项目贷款的非常少。而各种金融机构的存在拓宽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能为民营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1.2 金融支持系统具有价格形成的功能

自主创新过程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支持部门、风险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自主创新的顺利进行和实现的关键在于这些经济主体能对技术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在双方可以接受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达成一致。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金融系统能够自发形成技术价格,并把这种价格向各经济主体传递,使之成为现实的价格。这就为自主创新的相关主体之间交易的达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1.3 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弱化风险的功能

自主创新的高投入、长周期、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自主创新过程存在风险,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创新管理经验往往不具有很强的承受风险的能力,而金融机构则具有减少、分散和转移自主创新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功能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向其提供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比如风险投资、私募、信贷等,这样各金融机构就承担了部分风险,将创新风险转移、分散到了各种投资者的身上。

2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剖析

2.1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民营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不断完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2.1.1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不断完善

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给予支持,大大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为加大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力度,党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启动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地提及科技部将涉及创业投资、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债券等,初步形成了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三是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政府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如扩大贷款规模、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方式等措施,来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2.1.2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4年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市场正式推出。中小企业板重在为中小企业或创业和创新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此外,三板市场也得到一定的健全,到2008年为止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三板” 试点取得了成功。新三板的萌生为科技含量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园区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随着资本市场层次体系的多样化,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展。

2.2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困境

虽然近几年来金融支持在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是就现阶段而言,金融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2.1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仍然远远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金融投入总量少。由于政府科技投入体制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少投入企业,而将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的则更少在前几年发放的支持企业科技活动贷款总量中,民营企业所占的份额不足百分之十。其二,近些年来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更加审慎,民营企业由于资信差、寻保难、抵押难,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其三,国有银行在贷款上具有“重国有轻民营”的特点,银行信贷绝大多数资金用以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了1/3GDP的民营企业拿到的银行贷款不到总额的10%。

2.2.2资本市场结构仍然单一。目前,我国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上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结构依然较为单一,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有严重缺位现象, 如天使投资、创业板市场迟迟难以推出。此外,现有的中小企业板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它基本延续了主板的规则,例如上市条件、监管标准等几乎与主板市场一样,因此资本市场内部结构并不清晰。

2.2.3风险投资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缺乏风险投资的专门人才。风险投资的专门人才必须有比较全面的金融、风险投资和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冷静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投资的实践。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其次,风险投资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风险资本有限,资金主要来自一些私人基金、机构投资者等,且大多为短期资本、风险承受能力差,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对风险投资的战略需求。第三,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

3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资金不足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之一,融资渠道不畅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不足的关键因素,当务之急是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拓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3.1 积极完善相关金融政策,创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除了来自民营企业自身的力量外,还来自政府政策支持的力量。政府应该通过完善金融政策来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是完善当前的货币信贷政策。加快民间资本参与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的出台,鼓励民间资本介入。二是放宽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限制。放宽银行贷款利率和交易费用的限制会使利率富有弹性,以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来扩大银行的盈利空间,提高银行对民营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三是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性信贷投入,将开发性金融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进出口银行可以设立特别融资账户,为民营科技企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重要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资金支持。

3.2 积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改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发达的的国家一般都建有不同级别的资本市场,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我国资本市场却比较单一。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第一,加快中小企业板市场的建设。首先,将现有已通过发审委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小盘股聚集起来,在深交所设立科技板块。其次,加强对中小企业板的监管。民营企业所特有的家族企业的缺陷,如一家控股、家族经营等,导致对中小企业板上民营企业的监管有别于主板市场上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板块应当在市场定位、完善主板市场的缺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第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以企业信用为担保,为企业直接融资,能向投资者提供相对较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工具。因此发展债券市场是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债券市场化建设;二是加强市场的监管体系,建立企业债券兑付风险预警机制,并定期了解企业偿还债务、筹资渠道及筹资计划等情况,以便于对潜在的兑付风险及早防范。

3.3 积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扩大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

我国的风险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要更好地发挥风险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是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极度稀缺,培养专门投资人才势在必行。首先,在各高等院校增加风险投资这个新专业,以便储备风险投资人才。同时,安排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课程。其次,让素质较高的一些人员到国外留学,学习外国在风险投资方面的经验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是增强风险退出机制的顺畅性。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和高回报性,建立一个可行的风险退出机制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关键环节。应该借鉴国外风险投资经验,建立上市标准较低且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创业板市场,以避免风险投资公司无法收回资本,使风险投资循环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金融支持对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白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我国民营企业能够持续高速发展,建立完备有效的金融支持系统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建华,王书贞.等.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建立我国二板市场[J].经济学研究,2005,(11):42-48.

[2] 聂峰,苏华兴.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233-234.

[3] 钟永生.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春天[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2):10-13.

[4] 邓道才.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思路[J].安徽科技,2006,(3):39-40.

[5] 张日红,陈赣洪.对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6):15-16.

第4篇

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是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措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吉发〔2013〕5号)要求,现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意义重大。农村民营经济是指经营主体座落于乡镇(包括所辖村),民间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城乡统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富民强省,才能推动农村事关全局的重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民营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改革开放,抓富民强省,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突出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全力推动我省农村民营经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二、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总体要求与目标

(二)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要按照“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富民强省”的总体要求,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阳光工程”等工程,着力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农村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振兴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三)主要目标:通过五年努力

——到2017年,农村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

——到2017年,农村民营企业实缴税金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占全省税收的比重达到20%。

——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500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12年翻一番。

——到2017年,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到2017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50000个,比2012年增长60%以上;加入农户180万户,比2012年翻一番。

三、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措施

(四)鼓励和支持农业系统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和创办企业。委机关人员经批准,可以脱岗进行为期不超过两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根据本人意愿,两年内可以回原单位工作,原则上按原职务级别安排工作。超过两年的要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辞去公职的,辞职前工作年限,视为社会保障缴费已缴年限。委直属事业单位人员经批准,可以脱岗进行为期不超过三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并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允许三年内回原单位工作,享有与连续工作人员的同等待遇。超过三年的要办理辞职手续。

(五)建立完善农民创业辅导服务体系。今后五年,形成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农民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立完善适合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围绕当地产业资源和发展方向,建立一批孵化设施完善、孵化作用突出的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创业有关项目及政策信息;充分依托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开展小微企业小老板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同时以县(市)、乡(镇)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在“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工作中,增加农民创业培训内容,具体进行创业辅导。

(六)支持结合农村发展建设开展创业。鼓励企业和个人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鼓励支持发展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鼓励在农村组建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联社;鼓励支持创办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鼓励采用集中采购、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方式,整合农村的代销店或中小型门店,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七)支持农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农村民营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重点向符合条件的农村民营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民营企业,有关专项资金优先给予支持。

(八)强化农村民营经济融资服务。2013年起,整合各类省级涉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农民创业就业项目。鼓励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发展,开展面向农村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涉农担保公司发展,拓宽应收账款质押等动产担保范围,鼓励降低担保费用,积极支持农村民营企业融资。

(九)扶持发展棚膜经济。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大户等投资建设棚膜经济的给予优先扶持。对集中连片建设棚膜100亩以上,日光温室比重超30%的规模化棚模园区,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并对棚膜园区技术负责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

(十)扶持发展特产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大户等农村民营经济主体种植人参和养殖林蛙给予优先扶持,并由特产部门指导参场和林蛙养殖场开展技术改造,免费进行技术培训。

(十一)支持民营农机企业发展。对民营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免耕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急需的产品,优先纳入补贴范围。将种子精选加工、烘干、包装、播种、收获等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

(十二)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到海外开展农业合作。把民营企业纳入我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参加我省海外农业产业合作区建设。

(十三)加快发展民营种子企业。积极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向种业投资或兴办种子企业,在农村建立便民、利民的种子营销网络。充分利用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营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联合建立稳定集中的规模化、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对民营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十四)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承担国家和省有关涉农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等涉农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鼓励合作社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财政奖补。对农机合作社购买补贴额在3万元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年度内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数量放宽到8台(套)。

四、改善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环境

(十五)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舆论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创业覆盖面和参与度,使有创业愿望的人及时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树立农民创业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在“12316”“12582”等综合服务平台增加民营经济发展专家,专门负责解答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软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

(十六)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规范涉及农民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公开制度。各级政务大厅要开辟农民创业“绿色通道”,采取专人限时办理,为创业者提供“零保障、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十七)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村创业主体在合法竞争环境中做大做强。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经贸展洽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展位。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内外论坛,开阔视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

(十八)协助农村民营企业办理国际认证。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农产品准入体系,获得相关准入认证,为扩大农村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创造条件。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开展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22000/HACCP等认证和相关培训。

(十九)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作用。调动各类涉农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行业自律中发挥作用,开展有益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活动,在招商引资、创业辅导、职业培训、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组织保障

(二十)成立组织机构。省农委成立全省农村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

组 长:省农委主任 李国强

副组长:省农委副主任 于文波

成 员:马成武、岳宏、贾志翔、郑建东、王军、

吕子臣、侯晓华、高剑峰、张大明、成洪、

麦朝、王忠华、李伟华、秦吉

办公室主任:马成武

办公室成员:吕中伟、张云学、马宏山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政策制定,服务体系建立和政策落实,针对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答疑、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日常工作。主要掌握发展动态、总结典型经验、推进有关工作、考核发展情况。

(二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及配套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我省农民创业增收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5篇

努力开创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在全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暨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暨表彰大会,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全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在发展我区民营经济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动员和部署我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刚才,区长宣读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表彰发展民营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民营企业、出口创汇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个体工商户的决定》。建筑工程公司等六家单位从不同侧面做了书面或口头发言。下面,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就做好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讲以下三点:

一、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区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不断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使我区民营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缓慢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历程。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在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高服务业水平、参与改制重组、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是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截止××年底,全区民营(非国有)企业已达到户,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户。××年,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区的,与××年相比提高了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呈稳步健康发展态势,已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民营企业特别是今天受到表彰的企业,勇于拼搏,争先创优,为促进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如:××年实业有限公司被评选为河北省百强民营企业,开创了我区民营企业入选省百强民营企业的先河。的产品荣获“河北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在我区争创名牌产品活动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等等。这些荣誉,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荣耀,而是全区共同的荣誉。希望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以优秀民营企业为榜样,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二是涉及领域逐步拓宽。近几年已有多家民营企业通过兼并、租赁、承包、竞价购买等形式参与企业改制工作,实现了民营企业发展与企业改制重组的有机结合。截止××年底,全区共有家民营企业参与了企业改制,盘活资产亿元,既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提升了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实现了双赢。如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对所购投资多万元改造后,成为我市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民营药品批发企业。去年,酒业饮品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到国家放开准入的城建体制改革参与了环卫作业区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的公开招标,并竞标成功,成为河北省第一家介入城建体制改革工作的民营企业。前几天,该公司又成功的赢得了两个作业区的清扫保洁权,开创了我省由民营企业介入城市建设工作的先例。

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近年来,特别是当我们遇到突发灾情和暂时困难的时候,各民营企业展现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精神风貌,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主动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积极参与助教、救灾、助残、扶贫等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责任感和大局观念。就在昨天,境内民营企业还为慈善捐助事业捐赠资金万元,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多年来支持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先进县区相比,我们的民营经济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一般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缺乏科技、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一、二产业中科技型企业较少。从产品结构看,初级产品多、粗加工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技术密集型产品少、终级产品少,名牌产品少。二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管理方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缺乏那种开拓进取、追求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个别企业遵章守纪、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法制观念淡薄,政策观念差,坑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三是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上位不高,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上存在偏见,服务意识淡薄,为民营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环境不够宽松等。

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深刻表明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抓好“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新形势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以思想认识的飞跃,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加强领导,优化环境,进一步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省、市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具体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从行业准入、融资、税收等方面制定了更为优惠的政策,并制定了对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的标准,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今年,我们更是要把优化环境做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抓好、抓实、抓出实效。

一是要高度重视强化服务。各单位、各部门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要不折不扣地抓好中央、省、市和我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环境。要把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日程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服务监督到位推进我区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关心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以促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部门都要增强以民为本的意识,为民营企业多出实招、多办实事多解决难题。这里,我强调一点,凡是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不违反法律政策规定就要努力设法解决促其健康发展。各乡、街要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职能,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振兴本区域经济的重要措施,用足用好政策,满腔热情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把民营经济发展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依法管理,规范有序。要把强化服务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一方面提供各全方位的服务,关心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强化监督和管理,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建立自律机制和自我创业辅导体系,营造民营经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促使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确保我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客观分析形势,坚持“政治平等、决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坚决把中央、省、市各项政策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全面提升我区民营经济实力,力争使民营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以上。

一是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在多领域发展。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商贸市场建设、社区服务、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等所有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以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加企业效益、增加财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和社区服务型的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生产出口创汇、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积极支持和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医疗、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便民服务业,推动民营经济向主体多元化、业务市场化、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是鼓励有市场、有潜力的优势民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联营,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民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要积极引导民营经济进入国家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投资领域,实现民企与国企的在准入领域的平等竞争,通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资合作,以及兼并、收购等形式,学习国有企业中的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强化民营企业“技术为先,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的意识,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和企业素质,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增强我区税收收入发展后劲,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第6篇

一、毕节地区民营经济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毕节地区大力实施“六个计划”,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民营经济生产总值从90.6亿元增加到237亿元,年均增幅24.3%,2010年提供财政收入37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9%,年均增长32.6%。2010年全区民营经济占GDP的38.9%比重高于全省相同比例的3.9个百分点。然而,与沿海发达地区和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相比,毕节地区民营经济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贡献率偏低、市场竞争不强等问题。一是主体少、规模小。2010年底,全区注册民营企业总数仅为7672户,注册资金214.7亿元,所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仅为75163户和4642户,尚无一家民营集团公司和上市企业。二是结构不合理、贡献率低。全区个体私营商业、餐饮等行业占比较大,而工业、农业比重极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全区民营企业总数的7.49%,科技型、上档次的大型民营企业几乎为零。2010年股份制、私营企业实现税收8.33亿元,仅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5.64%。三是融资渠道单一、间接融资少。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银行授信仍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2011年9月末,全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仅为27.24亿元,占全区各项贷款余额的7.9%,获得贷款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2.34%。2011年,毕节地委行署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照贵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三年倍增、五年跨越”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32%以上,新增就业3.4万人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0%以上。金融业如何抓住机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依靠民营经济带动全区经济增长,以此推动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项课题。

二、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矛盾性问题

(一)内部原因制约了金融支持力度从毕节地区民营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起点低,规模小,实力不强,自身素质不高,短期化经营行为较为凸出。

1.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条件不足,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生产经营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几乎是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公司企业经营意识,经营发展机制弱化,高、精、尖的企业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为零,特别是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大部分限于代加工和传统产业,易受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

2.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不全。多数企业未建立帐簿、报表,不从事经营成本核算、效益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甚至部分民营企业为故意“逃避税”,使用“两本账”,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运作透明度不高。

3.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对银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有的用流动资金贷款来扩大固定资产规模,造成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短期贷款长期占用的做法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进一步支持的积极性。

(二)社会及政策因素导致金融支持弱化

1.担保机制不健全。一是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担保方式单一,多以房产、设备等不动产抵押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较少。2011年9月末辖内通过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担保贷款余额仅为3.6亿元,且多数为区外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二是担保公司在办理担保过程中担保费用较高、手续繁琐,担保费用多数为2~3%,最高担保费高达5%,此外还要经工商、评估、公证等部门收费办理。三是担保公司规模小,难以满足业务需求。目前毕节地区虽成立了14家担保公司,但注册资金仅为5.05亿元,担保放大比例多数为5倍,2011年9月末辖内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余额为1.6亿元,仅占贷款总额的6%。三是担保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担保机构补贴、税收减免等较为完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四是国有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缺乏认同。由于担保机构规模小,尚未达到国有商业银行门槛要求,导致全区目前尚无一家担保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记录。

2.银企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银行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不了解,企业的有关信息散布在各个金融机构和政府各职能部门,银行难以全面收集信息,很难确定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贷前调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企业不熟悉国家的金融政策、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难以创造符合信贷的条件,一些拥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实质条件已具备,形式条件仍不具备,房产证、土地证等产权证不齐全等,造成“贷款难、难贷款”的尴尬局面。

3.地方政府政策目标与信贷政策目标相悖,信贷政策缺乏差异化区别性对待政策。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行政干预银行内部动作,促成金融机构加大对某个行业或产业信贷投放,影响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正常有效合作,不利于银行市场化运作和风险控制。与此同时,信贷政策“一刀切”模式忽略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资源占有较少,资金聚集能力较弱,信贷总量单一调控将导致银行在信贷资金配给上优先选择大型项目和优质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陷入资金短缺恶性循环。

(三)金融服务缺陷导致民营企业金融资源的稀缺金融服务的缺陷集中体现信贷投放的市场导向机制致使银行资金过分向大型企业集中,民营企业金融资源的稀缺。

1.信贷主体缺位与资金需求刚性增长不相适应。在民营企业迅速扩张,资金需求量日趋增大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一般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农业发展银行逐渐退出民营企业发展市场。在此情况下,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大都寄希望于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而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受市场定位等因素影响,更倾向于组建大项目社团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明显弱化。村镇银行受自有资金制约,支持民营企业作用较弱。小额贷款公司虽以其灵活、方便、快捷的贷款模式解决了部分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但由于“只贷不存”,自有资金趋紧,利率定价偏高。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有力无心”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有心无力”,使得县域金融对民营企业总体信贷投入明显不足,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对称。

2.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不相适应。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高度集中的贷款管理模式,全面上收基层行的信贷权限。县支行除小额抵押贷款及消费贷款外,其他贷款必须实行单笔报批,这种严格的权限分配,不仅对县级银行的贷款发放形成了刚性制约,也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急、频、快”的资金需求特点。二是对具备了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各金融机构争相放贷,较易获得银行贷款。而大多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具有强烈的信贷资金需求,但因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状况,即使符合贷款条件,也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3.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信贷管理制度,信贷决策权集中,同时贷款审批、发放各个环节的责任相应强化,尤其是加强了对信贷人员的贷款风险约束,对信贷责任人实行终身追究制度,在强化风险责任约束的同时,却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项目准、效益大的没有相应奖励。这种普遍存在的贷款发放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信贷资金错配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的金融满足。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要核实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贷前成本高,贷后管理难。同时,中小民营企业一次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信贷管理成本大大高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大项目贷款。这使得银行宁愿选择上存资金获取稳定收益,而不愿选择风险大收益低的中小企业贷款。

三、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固本强体,积极加强自身建设

1.不断充实扩大自有资金。民营企业在实现利润后应首先补充资本金,通过加强自身积累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努力创造获得贷款的条件,减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2.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并按照银行贷款的程序要求,及时、如实地提供财务各项报表和资料,使银行全面准确地监控企业整体经营状况。

3.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合理确定投资方向,瞄准市场定位,减少盲目投资、低层次重复建设带来的风险,通过加快改制、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和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积极打造结构完善、产权明晰、经营合法、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企业主体,以增强对银行放贷的吸引力。

(二)打造平台,极力优化外部环境

1.严格执行行政审批简化流程,积极发展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引导其发展现代特色产业。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严格执行好对民营企业税费减免政策,降低民营企业信贷成本。同时,要选择性地培育部分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积极推进民营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权等融资工具融资。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以此带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2.建立民营企业激励长效机制,搭建金融与民营企业信息沟通平台。由地方地方政府牵头,民营企业主管部门、工商、税务、商业银行等单位参与,一方面每两年开展优秀民营企业评选活动,银行对获评企业推行信用贷款和贷款绿色通道,放大抵押担保比例,更好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民营企业网站,搭建民营企业与银行信息沟通平台,提供民营企业产业发展、财务指标等相关信息,介绍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和商业银行信贷产品、信贷政策等内容,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3.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在担保体系建设上: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政府出资或参与出资的担保公司,规范其经营行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进担保机构向集团化发展,壮大资金实力,达到大型商业银行担保条件要求。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互助型担保机构。由财政出资为主,民营企业出资入会,专门为民营企业会员承担贷款担保。三是引进和推动商业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地方政府出台财税政策鼓励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发展较为规范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入驻,降低民营企业担保成本。四是,积极组建辖区担保机构行业协会,发挥其行业组织协调作用,将零散的担保公司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担保贷款额度,实施联合担保、再担保等业务,解决个别担保机构因资金实力不足而难以跨越银行门槛问题。在信贷政策满足上,改革全国单一总量调控模式,将信贷总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拓宽渠道,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1.…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信贷政策,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政策及措施;城市商业银行要以支持民营企业为主,并逐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份额;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好“三农”的同时,加大对涉农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要在支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评级信贷条件,充分利用其资金优势,积极支持区域性特色产业民营企业。

第7篇

激发创业热潮个体工商户转小微企业有补贴

《意见》提出,要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更多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引导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掀起全民创业新热潮。对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型微型企业,以及创办并稳定经营的微型企业,政府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到2017年,安徽省力争万人拥有企业数、个体工商户数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和增长50%以上,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同时,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强企工程,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民营企业集中,支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和企业家。

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民营企业规模近年来不断壮大,去年民营企业达到30.4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1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8倍和3.1倍。截至2012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1.8%。不过,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民营经济在规模总量、产业层次、发展质量等方面均存在不小差距。加大财税支持每年安排11亿扶持民营经济民企要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

根据《意见》,今年起,连续5年,安徽省财政将每年安排11亿元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转移支付方式直接安排到各县,用于充实县担保公司国有资本金,支持工业、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研发和担保贴费等。此外,对符合政府投资支持方向的民间投资项目,在中央投资项目、资金争取和省级政府性资金安排上,将享受与其他项目同等待遇。同时,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底前,对微型企业月营业额未达到2万元、日营业额未达到500元的,免征营业税;对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民间投资兴办的医院、学校自用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切实为民企减负。此外,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迁入我省的,3年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安徽省新设的股权投资企业,其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奖励给企业。

有关专家称,目前安徽省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受宏观形势、要素供给等因素影响,许多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据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安徽省23.8%的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下降,41.6%的企业利润出现下降,下降比例在20%至30%之间。究其原因,负担重是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拓宽融资渠道企业成功上市可获百万元奖励

《意见》提出,安徽省将全面放开投资领域。民营资本可参与国企改制重组、可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亦可兴办医院、非义务教育、和社会中介机构……。在注册资本方面,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意见提出,允许注册资本货币零首付,可在法定期限内缴足注册资本。此外,允许使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止,尚未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用语作为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表述用语。针对民企融资难、渠道狭窄等问题,也有了新的奖励措施。

根据《意见》,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省和同级财政分别将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因上市而改制的企业,改制当年应补缴和辅导期内超改制前基数部分企业所得税,省和同级财政将按地方六成给予等额奖励。而对于成功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债务融资工具、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的中小企业,财政部门将按发行额度3%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75万元。《意见》要求,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涉农、小型微型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确保两类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省各类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

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支持民企引进和培育人才

今后,在我省,民企大项目可优先拿地。在保障企业用地需求方面,《意见》也有明确要求。除了将民营企业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外,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将优先安排用tt娱乐城地指标。同时,《意见》也鼓励企业节约用地。对建设3层以上标准化生产性厂房的,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补助。而对租用政府投资多层标准化厂房的小微企业,3年内给予租金优惠。为缓解企业用工难,《意见》提出,对职业中介机构为民营企业招人的,按签订6个月以上用工证明和1年以上劳动合同人数,给予120-25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而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也可获得200-1200元的培训补贴。同时,支持民企引进和培育人才。对民营企业引进省外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万人计划人员并签订3年以上合同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20万元的补助资金。并且,将民企的各类人才纳入享受政府津贴等优秀人才选拔范围。

为民企送来政策红包我省民营经济将走进春天里

刚刚出台的这份《意见》,为安徽民企发展带来了政策红利。3月7日下午,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发展的马鞍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这份《意见》的深入落实,必将大力促进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我省民营经济将走进春天里。

第8篇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于民营企业的转型改革,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我国日益增长的人民需求和社会需求,同时也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文章主要通过以下分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的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1.1 生产要素成本的提升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相关材料资源的不断减少,使原材料的价格也不断提高,这要求我国的民营企业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成本的日益增长。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物价的不断上涨为许多的企业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企业的经济利润提高的同时,原有的原材料成本预算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价格增长,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民营企业的成本资金压力,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健康发展。[1]

1.2 资源环境的约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意识到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浪费问题,资源的逐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污染不仅限制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的综合发展产生了阻碍。为此,我国提出了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要求和引导下,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模式,从而进一步的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需要。

1.3 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引导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在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中,大部分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整体的发展情况和水平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综合发展。[2]与此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低,无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造成企业的经济发展缓慢,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整体经济水平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必须实现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加快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提升其综合的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以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2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经济的压力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使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逐渐无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一些先进化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政策都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综合经济的建设,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提出对于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改革。[3]与此同时,在民营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压力导致企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加,使得我国的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市场经济压力的制约。

2.2 资金的短缺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改革,而资金的短缺也成为影响企业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通常都是中小企业,流动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对于实现改革的资金更是严重缺乏;同时由于政府的相关支持力度较低,也无法实现企业的大资金贷款等措施;另一方面,国家政府部门在积极支持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改革资金无法成功下发到民营企业当中的不良社会现象,这是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现象之一。

2.3 融资体系的不完善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成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融资体系的合理建立,将有效地缓解企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中的融资体系都不够完善,许多的相关制度建立都缺乏合理化和先进化,从而导致融资困难造成的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改革。[4]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不全面,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也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3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对策

3.1 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中,许多政策和法规对于民营企业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弱,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市场经济压力,从而限制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国家必须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加大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应当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放宽政策,加强对于部分民营企业的管制,促进非公有制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加强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

一方面,国家可以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实现对于民营企业资金合理利用的有效监督,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也可以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放宽民营企业的要求标准,扩大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强对于银行的保证,使银行可以建立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政策优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问题的同时,具备更多的流动资金对企业内部进行优化升级,实现现代化的转型改革,加快民营企业的综合水平提升。[5]

3.3 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应当在企业内部制定符合企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融资体系,使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充分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可以在良好的资金环境下进行转型和升级。对于国家来说,可以加强大中型金融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积极扶持发展中的民营企业,通过资金的稳定保障,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9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对策;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69-02

一、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呈现出速度、效益、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态势,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民营经济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8%。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83.3万户,比上年增长3.4%,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71.4万户、个体工商户165.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2.5%;从业人员568.3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23.1万人、个体工商户334.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4%。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994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7.6%,实现增加值466.9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76户,超10亿元的企业有14户。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由2002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6.7亿美元,年均增长9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11%提高到2007年的73%;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由1家发展到24家,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力量。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0 199户,比上年增加了300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20亿元,利税1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和16%。

2.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大量闲置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近三年,我省民营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国企改制,盘活国有资产35亿元,安置国企职工近4万人。通过参与国企改制,有54个民营企业项目获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国债支持,总投资55.2亿元,分别占全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总数的40%和总投资的20%,形成了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活力。

3.是技术创新的活力源泉。我省近些年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全省50%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已有170户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近千户企业实施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300余户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是进一步扩大开发、推进开放的投资主体。我省2007年民营经济投资总额1784.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2.3%。

5.优势特色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全省中小企业已呈现出优势特色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省级中小企业园区发展到80个,形成特色产业集群82个,企业6492户,从业人员25.8万人,年销售收入239亿元。大庆市20个工业园区,2007年新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2l亿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05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占地方工业的62.5%,初步形成了轻纺、大豆加工、纸业包装、皮革、橡胶等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了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十六条”文件,虽然明确了凡法律无明文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个体私营经济都可以平等准人,享受同等待遇,但从现实情况看,行业准人进展缓慢,一些垄断部门和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准入门槛依然很高。

2.融资难问题突出。在金融方面,对中小企业信贷仍有诸多条件限制,使一些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好、管理先进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难以大踏步发展。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缺少为个体私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个体私营企业在政策法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对接、项目研发、人才培育以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难以获得有效的市场支持。一些部门以检查收费来代替服务和监督,没有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还不优越。在一些地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时有发生,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经常不断。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

5.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一些企业对其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出现了缺乏诚信、账目不实、偷漏税款、逃废债务、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形象,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1.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在城镇和农村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弹性高、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就业门槛低的特点,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乃至机关干部创办、领办小企业。

2.重点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示范功能。积极搞好创业辅导、项目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撑等活动,落实补助资金,扶持发展创业项目;积极扶持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群体;积极扶持拥有专利技术、管理科学、资本运作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3.发展一批配套中小企业,延伸优势产业链。通过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技术扩散、零部件加工,带动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对接活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围绕我省乙烯、汽车、飞机、电站设备、重型机械制造等骨干企业发展好配套项目,搞好零配件加工和延伸加工,发展专业化的配套企业。

4.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集群,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按照布局合理、土地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改善产业集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业依托。积极发展一批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石油化工业集群、医药制造业集群和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5.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发挥好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和农产品总量大、品质好的优势,促进民营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引导民营企业围绕粮

食、畜禽、亚麻、马铃薯、山特产品、乳制品、果蔬加工等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鼓励和支持大型民营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工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活动。不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产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研发应用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并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推广节能、减排、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3.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努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资金问题。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全面开展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和企业诚信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诚信度。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自然人创办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分散机制,降低担保、贷款风险。

4.提高对民营企业项目开发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辅导工作,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5.建立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和扶持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为民营企业培养国际经贸合作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民营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

1.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和领域。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非营利性领域和营利性领域。

2.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在省、市财政预算中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

3.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

第10篇

乘势做强 三年翻番

贵州百强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之君

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领导多次提及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激活民间资金,推进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这是我们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大好机会。

作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本土企业,贵州百强集团一直在努力做出成绩、做成样本,尽力为贵州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013年,我们将沿着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脉络,稳健发展,抓住机遇,把公司做大做强。

首先,公司主营的制药业要以40%的增速向前发展,争取3年内规模、盈利、效益都翻一番。同时,保证其他产业扎实稳健发展,既重视品质效益,又能在规模上有所发展。

其次,延长产业链,增加投资项目,加大对制药业上游的种植、养殖业的支持。同时,我们还与省外公司合作,计划开办一家胶囊厂。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制药原材料的品质,又能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再次,加快转型,不仅是产业转型,更需要观念转型。按照“实业立本、投资发展、创新驱动、品牌引领、融合联动”的五环战略,让企业融于全球化、融于中国发展的趋势、融于贵州经济发展的未来。

我相信,贵州会一天比一天好。只要能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改变观念、解放思想、结合实际、做好规划、具体落实,贵州民营企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牛头牌要“上市”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克林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高工业经济、城镇化率、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四个比重”;要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要努力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3%。这些规划让我这个民营企业代表深受鼓舞。

2013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力争实现各项经济指标增长20%以上。

永红公司的主业就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013年,我们要抓好大龙乡长征村万头牛肉养殖基地的启动建设工作,续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品改牛投放基地饲养,逐步实现原料生产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农户创收。同时,充分发挥“牛头牌”中国驰名商标的效应,进一步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产品质量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围绕产品质量这个核心,从原料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层层把关……我们要用良心做产品,用真心做企业。

现在,我们公司新建的冷冻食品生产线已投入经营、市场前景可观。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开发建设,把产品从休闲食品延伸至餐桌食品,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永红公司要成为上市企业,实现销售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解决就业5000人以上。

“贵三红”产值今年将破10亿

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广芬

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我非常兴奋。省委、省政府的考虑确实到位、规划确实长远,特别是在发展民营企业方面提出了很多策略,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希望这些规划能够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能够实现跨越发展。我相信,在贵州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进程中,民营企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我也希望,贵州省能够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尤其是在资金贷款方面给予支持。希望贵州各地都能多帮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多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得到支持,农民得到实惠,当地的经济也能得到发展,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2013年,我们公司异地搬迁扩能技改项目将全面竣工投产。搬迁过去以后,公司的生产量和产值都会成倍的增长,预计产量能达到10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可以解决当地400名农民工就业,带动遵义县及周边地区辣椒生产基地10万亩,带动种椒农户5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还可以带动全县蔬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带动企业周边交通运输、餐饮文化及劳务经济的发展。这是贵三红发展的新起点。

作为一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一家工厂,兴一项产业,富一片百姓,活一方经济”,企业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椒农致富,解决当地留守妇女、老人的就业问题。

2013年突破技术瓶颈

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震

作为民营企业经营者,我在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有一些思考。

第一,贵州不断优化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和发达地区比较贵州民营经济份额并不高。提升民营经济份额、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希望省委、省政府继续出台更多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加快融资创新改革步伐,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第二,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却时常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技术人才匮乏、基础工人素质较低、人才流动性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开展岗前职业基本素质培训教育,大力督察劳动法的贯彻执行,强化劳动合同严肃性,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熟练工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结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千叶塑胶公司在2013年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药包材异地技改扩能工程项目的完工,公司新建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生产线3条,购置主要工艺及测试设备75台(套)。这样一来,我们突破了技术瓶颈,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总产能达到1.5万吨/年,药品包装容器年产能达到1.5亿套/年,还能够提供就业岗位230个。2013年,预计生产经营目标收入同比增加30%。作为一家本土民营企业,我们尽力为贵州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以自身发展助力贵州经济腾飞。

提升贵州民企软实力

贵州阳光西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 炯

以前,我们更多地强调发展速度,现在不但强调速度,还强调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贵州省以投资拉动内需,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民营企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同时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贵州民营企业还处于创业或发展的初期,企业组织尚未壮大,很多经营者仍在沿用经验式、摸索式、苦干式的方法来管理企业,往往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错误。如今,企业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软实力。经过多年的调研,我认为,贵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好。我经常到企业去,那些特色产品总能给我带来惊喜,很多国外的的朋友也啧啧称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贵州应该展现民族特色,让产品走出去。不只在包装上改进,更要学会做品牌,包装企业而不是包装产品。

2013年,我们想为更多的贵州中小企业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帮助企业走向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软硬兼顾,增强实力,我相信,贵州的经济发展能够再上一层。

围绕“五个100工程”大展拳脚

贵州顺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龙其凡

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我感觉到,贵州省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强更大。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个100工程”,我们要围绕着这个计划大展拳脚,开发房地产项目和旅游项目。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公司规模翻两番,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贵州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赵克志书记强调,要彻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打破民营企业发展的桎梏。这让我深有所感。

在贵州,民营资本投资仍然受到限制,看得见但进不去,所谓的“玻璃门”、“弹簧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还有,民营资本受到很多方面的“歧视”。贵州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高达70%~80%。

事实上,民营资本的作用非常巨大,不仅能解决就业,增强市场活力,还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民营资本的份额紧密相关。因此,希望省委、省政府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实,打破阻拦在我们面前的“玻璃门”、“弹簧门。”

总而言之,我认为贵州民营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广阔的前景。贵州进一步开发、开放,民营经济发展的机会就更多,贵州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快。

为贵州民企发展做好“杠杆”

贵州鼎盛鑫担保投资公司董事长 郭镇华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贵州明年的发展划定了路线图。许多代表都提出建议,要大力支持贵州民营企业发展,扩大民营资本所占比例。

目前,贵州民营经济的份额较低,而发达省市的民营经济比例往往高于60%。民营经济所占比例越大,意味着一个地区更发达。我认为,贵州要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发展民营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关键。贵州的中小企业,处于资本金字塔的下层,规模小但数量多,一旦成熟以后,沉淀下来的都是优质企业,对贵州的贡献非常大。贵州民营企业底子薄、渠道少,必须通过担保公司来借贷、盘活资金。作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中介,担保公司充当着“杠杆”的角色,与民营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因此,我建议贵州大力支持担保行业,在放宽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建议由省政府牵头,成立再担保服务中心,为中小型企业贷款加持双保险。这样一来,政策利好,结构合理,贵州的担保行业能够得到大发展,通过杠杆效应发挥出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有助于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对于我们贵州鼎盛鑫担保投资公司来说,2013年我们有三大计划:一是在六盘水、铜仁等地开设分公司,扶持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增资扩股,在全国开设分公司,让贵州企业走出去;三是重点打造我们的品牌产品,为更多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全力打造高端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中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校瑜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很好的规划,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相信,只要实实在在、不打折扣地落实这些政策,贵州就一定能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11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 政府行为 发展

金华市的民营经济发展在浙江省位居中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但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政府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尚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因此应当借鉴省内外市场经济发达市、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一、当前金华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势下的政府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从一个“农业大市”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大市”,民营企业活跃,2006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18.75亿元,同比增长26.0%,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比重为78.9%;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6.93亿元,同比增长26.0%。十一月份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3.23亿,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比重为61.8%,首次超过百亿元。民营经济已成为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见表1、表2)。从1978年至2005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9.8亿元增加到1063.5亿元,增量的86.57%来自于民营经济。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金华市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转变思想观念,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金华市认为发展民营经济是夯实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重要保障,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国有工业总产值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广泛涉及民生问题的农村、农业、一般服务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中,需要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带动更为广泛的就业,促进社会力量在各个事业领域的广泛参与。民营企业在贴近市场需求、灵活调配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发展民营经济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局面”的本质体现。因此,金华市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始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努力消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注重改进和加强政府指导和监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能力。

2、改进工作方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金华市政府十分重视政府行为的转型,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看,金华市走了一条从政府无为而治到有为推动的路子。金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民间诱致加政府推进的发展模式,金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市政府和民企关系与时俱进、良性互动演进的过程。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金华市适时调整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方法,逐渐减少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和干预,较早地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为企业实体,增强政府的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逐渐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近几年,金华市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和机关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市级机关审批事项减少50%以上,各地普遍建立了办事大厅、便民中心,政务公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金华市积极开展了政策措施的清理、调整和完善工作,实施了重要举措以助推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是推进园区建设。围绕“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积极促进现有园区完善功能,为进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工商登记和管理服务。二是打通融资瓶颈。建立完善重点私营企业发展档案,推荐更多的私营企业进入市银企合作贷款盘子,继续大力支持担保公司发展,协助担保公司面向私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三是开展培训工程。发挥个、民(私)协会作用,定期组织面向私营企业和业主的培训讲座,促进个、民(私)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善待弱势群众。规范执行国家、省、市对国企下岗职工、应届高校毕业生等特殊人群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优惠政策,引导帮助其自主择业,降低创业成本。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适应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3、实行政策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金华市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一是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允许国内民营企业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在投资核准的条件和程序、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市级财政设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市及各县(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出台相关财税政策,积极安排中小企业专项扶持、重点扶持资金。改进和加强信贷服务,努力改善民营企业的金融政策环境,支持各商业银行有效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机制、开展信贷产品创新,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金华市地税局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采取措施规范涉企收费,凡涉及向企业收费的行为必须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坚决杜绝乱罚款、乱摊派、乱培训、乱评比、乱排序;同时规范纳税环境,依法治税,规范执法,通过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案件,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三是提升对民营经济的社会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组织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和务工农民素质培训等工程。四是推进民营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市政府充分调动产业规划与宏观调控功能,在《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进行高强度、高品位开发,推动金华市区与义乌进行相向互动、集聚优质资源、拓展产业空间;突出金东经济开发区的节点作用,形成两市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并辐射带动其他市县的城市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对城市群发展的带动作用,以贸兴工,以工促贸,进一步提升市场辐射力。要充分利用现有块状经济优势,从中择优培育多个有发展潜力、国际竞争能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比如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小商品制造、五金机械制造、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兴高附加值产业等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完善核心制造平台与物流体系,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与营销网络,配套加强信息、人才供给等服务功能,继续强化产业集群的服务平台支撑,促进部分区域块状经济转型为国际性产业集群。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政府不规范行为的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行为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但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也对民营经济存在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的排位,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粗放经营方式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招商引资中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忽视项目的质量以及公众利益;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有的甚至引发了官民冲突、群众上访事件及群众暴动事件。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在其发展之初,尤其是法制不健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短期化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与地方政府对此打击不力度不够,甚至暗中保护、纵容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基层政府对这种地方保护行为更加突出,其原因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污染环境等形成的利益由本社区独享,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却由比它大得多的区域甚至整个国家来承担。有的地方政府只顾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出现上述问题时,表现出了地方保护主义。

2、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金华作为经济大市,地方政府本应承担的培育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优化投资环境、保护资源环境等公共服务职能却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

3、有的政府部门存在寻租行为

权力部门利益化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约束。审批环节多,把服务、管理变成收费,部门之间推诿以及名目众多的部门检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部门或集团利益驱动下的政府管制,往往是没有节制、自发而盲目的,致使政府行为偏离目标。

三、金华市地方政府行为的发展方向

1、地方政府在促进本地民营经济发展中应该有所作为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适时、适度的调控和干预,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第一,地方政府要转变过去那种只关心大中型企业的工作方式,把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创新工作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务实有效的服务。为中小企业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个人和法人依据国家政策法规投资设立中小企业。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继续清理和修订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领域。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明确市场准入标准,搞好资质管理,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法人规范进入。第二,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采取“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方式,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加强管理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市场营销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及时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健全民营经济服务机构,发展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中介组织,转变服务观念,开拓服务渠道,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加强行业自律。第三,要推进自主创新和人才开发。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针对制约金华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抓紧制定鼓励民营经济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投资政策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健全技术服务网络,为民营经济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民营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重视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营经济人才培训、职业教育的支持。

2、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及相关机制的改革

进一步精简机构和职能,对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可进一步合并,以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与此同时,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那些主要考虑部门利益而设置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背离的审批项目,并积极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推行网上审批,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要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和完善银行体系,发展一些适应民营企业贷款特点的地方金融组织。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服务,创新产品,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提升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为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更多更实的方便。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巩固完善证券市场上的民营企业板块,继续扩大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创业和风险投资机制,疏通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的渠道,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完善民营企业发展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3、支持民营企业要从政策优惠向改善发展环境转变

虽然税收优惠、补贴等直接的支持手段对一些企业的选址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民营企业更注重一个城市的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技术支持、政府办事效率等。因此,政府应更多地将原用于补贴和税收减免的地方财力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研究机构的建设上,及时了解民营企业对政府的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企业诊断等投入少、见效快的服务项目,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还要做好有关管理工作。要针对民营经济的特点,把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资源开采、土地使用等方面的监管,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肃查处假冒伪劣、盗版侵权、商业欺诈、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民营经济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整合监管力量,实行联合执法,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陆巍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6(9).

第12篇

现将我行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安排和具体措施汇报如下:

一、充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繁荣市场、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实现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对于那些有利于促进“一个中心、四个基地、产业集群”建设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项目,金融机构应积极给予支持,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外、新”的方向发展。

对于有市场、有效益、有前途、有信誉、能增加就业及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方案,对于其中的优质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机构在信贷工作实践中,应加强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针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应积极贯彻中央的支持下岗实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小企业贷款。

对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在符合金融机构信贷原则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评估及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较难的问题,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多种担保方式,探索动产质押、权利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积极拓展符合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特点的融资模式。

二、有针对性地制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

(一)基本理念

为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我行将在总体信贷政策“提高资本效用,把握行业动态,推行组合管理,创造结构优势”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客户结构,客户群体从以往的优质大型企业为主,逐渐过渡到优质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并重的结构。目前,我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优质中型企业,要在培育客户忠诚度的基础上,加大信贷业务合作,支持其成长为我行主流客户群体;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试点工作,鼓励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域进行尝试。我行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合作的原则是:“区别对待、择优支持”,坚持以特色金融产品介入,用产品控制信用风险。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为:

1.积极支持、认真挖掘、抓紧培育忠诚度高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

坚持以“优质”为标准、与区域特色市场相结合选择客户。积极追随区域特色经济确定市场定位,积极介入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中排名前列的企业、区域特色市场中的主导企业。重点支持管理和工艺先进、有技术或成本优势,能依托大企业经营发展,有稳定的上下游客户关系的生产加工型企业;拥有比较完善销售网络的物流企业和具有特许经营权和销售网络优势,在细分市场上销售收入居前的工贸结合型企业;行产品前景广阔,经营模式先进,符合发展潮流的优秀成长型企业。

2.坚持以特色金融产品介入,用产品控制信用风险

积极进行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坚持以适合其生产经营特点,能有效控制与授信相关的资产和现金流的特色金融产品介入中小企业,并通过增加合法有效的第二还款来源,有效控制风险。重点支持抵(质)押贷款、担保贷款;鼓励围绕商务链开展业务合作,包括保理业务、有货权/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标准仓单质押业务、厂商回购的保兑仓业务、以大企业作为承兑人或贴现人的商票贴现业务以及客户账户透支业务等。

(二)具体措施

1.合作原则:积极探索和尝试与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业务合作。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原则:一是有选择的开展小型企业信贷业务,以经济发达、金融生态环境良好、信用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