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时间:2023-08-24 17:1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第1篇

1、是应用知识,属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2、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3、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第3篇

幼儿教育的读书心得范文ƪ1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首先,福禄培尔从自身信奉的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他的教育观。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要顺应人的本性去激发和推动它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上帝的精神并加以发展。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并注重他们的个性的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人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并强调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第二章幼儿时期的人。福禄培尔从婴儿期的发展与抚育和幼儿期的发展与教育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指出婴儿期既是一个吸吮期也是一个抚育期,对婴儿来说,尤为关键的是其身体感官以及四肢的运用。第三章少年期的人。福禄培尔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少年期的发展与教育和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少年期是使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身拥有东西的渴望,这种渴望可能通过游戏得到满足,然而,能充分满足这种渴望的乃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对少年期的儿童来说的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父母应当让儿童学会分担家庭中的事务,不应拒绝孩子帮助做事的自发要求,而应加以支持和肯定,让其自然良性的发展,另外,他认为儿童的情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第四章学生期的人。福禄培尔从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教学内容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第五章整体的概观与结论。福禄培尔指出,由于我们过多地错误压制儿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倾向,因此,极为有害地干预了儿童的本性,尤其要认识到,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中被耽误和被忽视的东西往是无法挽回的,为此他强调,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身上灵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和发展上。

总而言之,《人的教育》一书是论述儿童时期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系统地构建了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尽管我们并不赞成他的唯心主议思想,但他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发展的教育,重视儿童积极的活动,重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以及强调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上教育的连续性等观点,不仅对当时德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种机制的和机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启发意义。

幼儿教育的读书心得范文篇2 这一学期,我园发了一本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有关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早在几年前在幼儿教育学中学习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再一看,感觉也没什么可读之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读。因为我认为只要是书,它都有读的价值,既然发了,就看一看。

当我读到这位教育家的生平时,从中读到了一句很值得我去读并且也很让我佩服的一句话,不是福禄培尔说的,而是他的同事巴普罗说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不重视和不着手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便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我反复地把这句话读了几遍,的确让我振奋。因为谈到家庭教育使我想起当前幼儿家长,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挣钱,把孩子都丢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顾。虽然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却也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总是只顾挣钱。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哪里知道孩子们在他们面前和在爷爷奶奶面前的影响和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认为,有些幼儿的不良习惯,甚至学坏行为直接与家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巴普罗也有一句话证实了父母的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他的这句话具有片面性,他是这样认为的: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因为儿童早期的教育的重啊要性高于一切。他在这句话中只讲了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在儿童教育中居首要地位。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的眼中不能与母亲同等重要,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不单是母亲要精明能干,父亲也应如此。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使是好孩子也会养成不良习惯甚至于学坏的。我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幼儿名叫,在上小班他的一直活泼开朗,喜欢和小朋友玩,谁笑是很好的,然而这两年由于父母离婚,双方又都再娶再嫁,都不问孩子的事,把一个孩子丢在亲戚家。这孩子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熏陶,已经染上了一些恶习。父母不在跟前,作为亲戚好象又不好管教太严,倒至这孩子经常不上幼儿园,即使来到幼儿园上课也不认真学习,不是上课捣乱就是找其他幼儿打架,脾气狠坏,而且嘴里经常骂别人坏话,他的爷爷奶奶对他无招可用,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刀枪不入了,这难道不与他的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因此,我认为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我们学校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材。否则,就是一种缺陷的、不完整的教育。

幼儿教育的读书心得范文篇3  读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作者。而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我最开始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我想知道幼儿园的由来,而福禄培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所以我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拿了《人的教育》这本书。

福禄培尔,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十九世纪新教育的倡导者之一。这是书中的前言的原话,确实说明了作者的地位。其教育理论以德国古典哲学和早期进化思想为主要根据,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为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反映了他对于哲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在这本书中他说: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儿童的喜爱,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热爱。我想正因为他充满着对儿童的深刻的爱,他才能想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最先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才能在儿童教育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即使荆棘密布。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都是一名名幼儿教师。这本书虽都是理论知识,且太深奥抽象,所以我所得到的更多的是希望让自己的心可以和作者一样,去关爱,能够想去为每个孩子做到最好。只有去热爱,才会有心去关爱。只有怀着对儿童的爱,才有机会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人的教育》主要是以福禄倍尔在卡伊尓霍学校的实践为基础而写成的,集中阐述了他关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的思想。这些知识十分抽象,深奥,复杂。我只能讲讲我稍微有些感悟的言语。

福禄培尔讲述了三个比较原则的方面。

1. 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一条永恒的法则,它以一个万能的、富余生命的、永恒的统一体即上帝为基础。

这句话在书中出现了多次。福禄培尔说这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务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而他的基础统一体是上帝。而教育就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一切事物扎根于、存在于、生活于上帝之中的见解,以便学生有朝一日能按照这种见解去处理生活和进行活动。他始终把教育学说建筑于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在现在以唯物主义为真理的时代,我也认同唯物主义。所以我认为这是福禄培尔缺陷的地方,也导致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带有很浓的神秘宗教色彩。《人的教育》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上帝,确实,我认同上帝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人有良好品性的神。其实,各种宗教(不指),他们的神都有教育人的目的。他们的教义都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人的行为。我认为,宗教的本质也是教育。所以,有人一听说谁是信什么宗教的,便会习惯性认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从这一点上说,福禄培尔只是本质具象化,也无可厚非。纵使建筑于唯心主义的限制,他在学前教育的地位也无可动摇。

2. 教育要适应自然。

从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成长,它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们知道给幼小的植物和动物提供合适的环境,避免用暴力干扰它们,以便它们能够按照其内部规律完美地发育和健康地成长。却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大多数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行加到孩子的头上。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的发展。这种行为,我想把它称之为控制欲,而它的产生是因为父母对自己人生的不满意,或者自己人生中的遗憾,希望由下一代来弥补,来完成。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他们要的并不是父母给的。教学是开始于儿童的自发活动和本能兴趣,终止于儿童通过教学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福禄培尔说,儿童有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宗教的本能。教育要追随活动的本能,就是要唤起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动性。这句话对我们的教育是有价值的。我想,我们的教育,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对孩子都不是控制的,强制的,而是引导的,尊重的。要顺应孩子的本能,引导他们兴趣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而不是做事。

而自然的引导,所以教育绝对不是压制的,填鸭式的把东西往孩子的脑袋里塞。1839年,福禄培尔建立了儿童游戏机构,还有一所儿童的游戏和活动机构。之前他还设计了一套合乎教学论要求的游戏材料,被称为恩物,我想是上帝的恩赐的意思。我赞同他的地方是,童年时一个快乐的时期,应该填充各种快乐,各种游戏玩乐。而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玩闹中感受到快乐,也学到最基本的知识。

3. 人是一个连续不断前进的、始终一贯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整体。

孩子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他的成长发展也是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必然的幼儿期是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发展才会正,才会快,才会稳。福禄培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幼儿期,第二少年期,第三学生期。。少年期是学校教育时期,主要是向少年传授知识,陶冶他们的意志,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福禄培尔最重视的是幼儿期,这是最影响人的一生的时期。人的一种都在发展,我想在最小的时候让孩子们养成了好习惯,这种好习惯会一辈子跟随着他。

福禄培尔极重视学前教育,与以前的教育家相比,他的功绩在于详细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他曾建立了整个儿童时期教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福禄培尔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图林根省的一个小村子里。在一岁时便失去了母亲。后来父亲再娶,由于继母的虐待,父亲的忽视,是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幸,幼小的心灵在懵懵懂懂时便承受了不该他承受的沉重和压抑。后来他做了见习林务员,土地测量员,农场秘书等。这使得他对自然有极大的喜爱和兴趣,也让他对植物学等等有极旺盛的求知欲。也许正是因为他童年的遭遇,才让他这么关爱儿童,这么重视学前教育。不得不说这是极为有远见的一件事,学前教育也从他开始发展至今,也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福禄培尔是著名教育家佩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主张的拥护者和追随者。理所当然的,他也拥护了佩斯泰洛齐所说的关于母亲和家庭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大作用的主张。也因此,《人的教育》所写,一切教育的基础在于家庭。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而儿童最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高于一切。

《人的教育》这本书虽艰涩难懂,但上段这三句话在我看来,十分高明的讲述了儿童教育的本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大多数人还是不以为然。这不禁让我感叹福禄培尔居然在这么多年以前就看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的发展成就或许看不大出来,但她的人格品性这些跟着人一生的东西却是在小时候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什么都不让孩子决定,长大后你会发现他一点主见都没有。如果你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那么他长大了也依旧什么都不会。我想,我们都希望孩子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自主的能力,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些都是要从小培养的。

一切教育的基础在于家庭。我们都明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而人在小时候是最容易被环境影响塑造的。所以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环境。古时孟母三迁不就是这个道理吗?现代社会有一个现象,那就是留守儿童。父母出去打工挣钱,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这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严重缺失温暖的,缺失言传身教的遗憾和缺失。即使有些父母在家,也光顾着挣钱,对孩子不管不顾。对孩子而言,物质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要的只是爸爸妈妈。所以,家庭是十分重要的。

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对于这句话,我想说,无可否认母亲是重要的,但我们并不能否认父亲同样重要。缺少母亲或者父亲的家庭都是不完整的。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我想《人的教育》是说,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而不是代替。

幼儿教育的读书心得范文篇4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发奋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发奋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能够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教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第4篇

一、生态文化大众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文化当中,人们的社会生活都渗透着内在的文化机理。文化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已经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推进生态文化大众化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生态文化只有被我国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掌握,不断地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价值取向,外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生态文化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生态文化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凝聚、创造动力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中国的文化领域内占据主流地位,生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大众化,能够帮助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武装头脑,使大众树立起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化深化了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大众化能够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其次,生态文化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分,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生态文化大众化最重要的是塑造了具有生态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由生态自觉的人,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最重要的因素。而生态文化大众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经济规律,倡导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可以为推动生态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性的、科学性的指导。就政府而言,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根据生态发展规律,用生态文化理念把握全局,既可以保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又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一股生态文化理念运用于社会实践的热潮,促进经济发展。就企业而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态规律,受生态意识的指导,采用新科技,进行节能减排,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化大众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统领,具有时代的先锋性和理论的容涵性,表征着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最新表现形式之一,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的提法写进党的报告,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以来,生态文化开始逐渐上升到理念的认识高度,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新的价值选择和新时期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化同属社会意识领域,具有内源性和同生性。生态文化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倡导的和谐正是需要生态智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化代表了新时期进步性的文明成果,生态文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也内涵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文明;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人与其他生物体公平地、同等地享有权利的理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的价值体现。因此,生态文化大众化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态学视角下的理论解释原则,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被大众接受、掌握,实现大众化。

3、生态文化大众化可以规范并调控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性、多变性的现状。从大众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出发,将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用通俗的语言和形式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掌握,使其成为广大群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能够规范、引导个体的行为,从而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人们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生态文化内涵地证明,人的生存活动及社会的存在发展必须合乎生态环境的自然目的性和自身生存的目的性,人们不能把自然界仅仅当作手段而忽略其目的。然而,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顾环境的破坏而只管自身利益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也时常发生,这违背了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生态文化在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将古代文化的整体性价值取向与近现代文化的主体性价值取向有机地统一起来,倡导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生态文化大众化路径探索

现代大工业对文化的挤压及其对大众接受者的生存压迫,使得他们更多地关注当下生存状态,关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状态。生态文化如果不采取大众化的路径,从大众的接受心理去引导他们树立生态学的思维模式,将使得生态文化更加不能够被接受和理解甚至遭到排斥。此外,由于生态文化大众化本身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这些都要求我国生态文化大众化应该积极探索合适中国国情的演进路径,才能确保生态文化大众化顺利进行。

1、创新传播方式,采取大众易于接受的途径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再加上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生态文化大众化如果不能首先从形式上吸引大众、激发大众兴趣的话,会降低被大众感知的机会,被冠上说教式理论的帽子,当然也就谈不上被大众所认同了。生态文化大众化要用贴近大众习惯的方式来宣传生态文化,避免大众对传统灌输式的单纯说教产生厌烦情绪,我们要时刻警惕那种不契合大众生活的空谈式的枯燥说教。生态文化只有根植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化民成俗”,以此来达到“大众化”的实际效果。比如,借助传统民间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贴近大众文化生活,将生态文化的思想和理念植入于音乐、戏曲、文学或者公益广告等当中,利用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充分重视和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借鉴大众文化传播运作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大众化传播。

2、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的教育,发挥教育的功用生态文化大众化要加强生态文化理论教育,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层面入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加强学校教育。将生态文化理念植入到青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中。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教育从娃娃抓起”,这种将教化的理念从小植入儿童的启蒙教育中,为生态文化的初识教育提供了借鉴。也许青少年儿童启蒙的时候并不能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但久而久之,随着生态文化的理念根深蒂固在儿童的意识当中,再加上教育环境的影响,也会慢慢形成生态意识。生态文化还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教育的引导、导向等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文化理论渗透到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真正做到把生态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用生态思维去认识、重视当前现实的生态问题。当然,生态文化大众化不仅要有传统的显性教育,还应该内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间接实现生态文化的灌输,减少学生的排斥和逆反心理。其次,注重家庭教育的培养。将生态文化理念渗透进家规、家训中。家庭是儿童人生的第一个受教育学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使儿童受益一生。如果家长从小就从小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讲卫生,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爱护小动物等等,并将这些内容归纳进家规家训中,那么儿童从小也能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等生态习惯,树立起生态意识。最后,注重社会教育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非政府绿色环保组织、群体及环保卫士,他们经常通过或者个体性事件,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宣传环保思想,号召大众学习生态文化,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些群发性或者个体性环保事件经常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并得到大众的支持和拥护,通过社会教育,对于生态文化大众化的推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3、树立先进典型,增强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先进典型是思想道德信息的承载体,是社会对其成员提出的道德期望的具体体现。古语有云:见贤则思齐。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源于生活,源于普通大众,他们工作、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真实、可信,说服力强,感染力强。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善于将真理人格化,是推进生态文化大众化的有效方法。无数的事例证明,先进典型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高尚的道德形象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方向标。由于先进典型本身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树立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崇尚典型、典型光荣的文化氛围,深入挖掘典型的精神内涵,一方面能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模范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使大众通过接受先进典型精神的感染、熏陶,激发和强化其生态道德行为动机,让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树立生态意识。生态文化大众化不仅要培育生态文化建设当中产生的典型模范,还要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和事迹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能引领大众积极践行生态文化的理念,用生态学的思维进行实践活动。

4、将生态文化纳入乡规民约当中,发挥教化作用每一个地方尤其是农村,乡规民约的影响对该地居民影响深远,基层民众的生态意识对环境变迁起着重大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将“乡规民约”注释为“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中社会成员共同制订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又称乡约。”乡规民约是民间为保障并调节本村或本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或为保护某一事物,自发的通过民主商议制定的,乡民共同遵守和认可的,具有较大约束力的制度和规定。它之所以在中国社会广泛生成,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乡规民约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并发挥着法律难以达到的社会调控、制约作用。

第5篇

一、思政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指遵循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依据对学生实际的思想教育现状分析,而制定学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案和建立符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我国的高校应该做好充足的思政教育的教学准备,这样才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学生思政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工作,各大高校要首先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再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情况,制定以及完善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开展方案,这样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和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大高校教师的作用,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高校教师树立模范意识,自觉提升自己的素质。另外,各大高校要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定期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学习,努力提升本校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以及管理水平。

二、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的原因所在

(一)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国的文化呈现着多元的发展状态,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当中,高校的学生由于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制能力以及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被错误的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念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高校学生受到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指导和引导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思想问题或者困惑,帮助指引他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进行正确的抉择和思考。

(二)各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教育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为了在全球化的趋势当中争取更多的竞争优势,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了,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大高校基于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完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要建立和健全思政教育的机制、创新思政教育的模式,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

(一)提高高校学生的自制能力

班级授课时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使得一个班级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关心和了解班级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管理任务繁重,无法兼顾到班级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因此,提高高校学生的自制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各大高校要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和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占很大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对高校的学生进行管理,构建一个学生发展的空中桥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管理的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自觉服务意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互帮互助、助人为乐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大高校要强化学生的自觉服务意识,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自觉服务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鼓励本校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或者公益活动,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当中,体会到服务他人的乐趣,从而帮助他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小结

第6篇

关键词:家庭检查;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家庭环境

一、国外家庭干预的研究现状

早期干预是指为提高幼年儿童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范围较广的活动(Ramey&Ramey,1998),通常包括早期教育、卫生保健以及各种服务等,旨在促进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个性发展或治疗服务。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各种各样帮助家庭促进儿童积极成长的干预项目已经被开发制定,干预项目各有其家庭支持的重点,如父母的教养方式、抚养子女的责任、家庭与社区服务的联系、职业技能等。干预旨在提高那些从出生到5岁期间的处境危险的儿童的健康,其手段包括家访,家庭探视、项目,计划中心的群组议会、个案管理、基于儿童项目中心的某门或一系列课程安排,工作人员直接与家庭接触,由专业人员与辅助专业人员构成。

现今许多研究集中关注早期儿童行为问题在家庭中的表现,其中包括联邦美国的均衡起点评估(1994)及家庭支持计划中的家庭支持国家评估项目(National Evaluation of Family Support Programs,简称NEFSP)的创新性介入研究“与来自低收入家庭占很大比例、遍及全美的妇女、婴儿、儿童项目(Women,Infants,and Children program,简称WIC)的多层次、深入实际的服务性研究等。但由于对家庭在早期干预中因果关系作用的把握过于有限,以致大多数方案模型不能被广泛的扩展与复制。

而今日益对家庭干预增加影响的是“提高家庭实力”(buiM on family strengths)的观念,该观念的优势在于促进个体与家庭的健康,使人们更加关注积极的发展,而不是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消极后果的预防与治疗上。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为使家庭干预更具实效性,美国学者Thomas等在2006年研究开发了一种能被最不受重视的家庭接纳的、低成本的、简洁的家庭检测干预模式――家庭检查(the Family Cheek-Up,简称FCU)。

二、家庭检查(FOU)功简介

(一)研究的发展背景

家庭检查(FCU)起源于青少年过渡计划(ATP),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涉及最初面谈(initial interview),评估(asess-ment session)和反馈(feedbeek session)三个阶段,有专门的门诊医疗服务目,它以Thomas等在2008年开展的早期多点实验(The Early Stops Multisite trial)为实证的研究基础,该试验对家庭干预和治疗采取生态性方法,关注的是在将来会被筛查出有早发型问题行为的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其重要特征就是利用激励性的面试技巧来加深父母对问题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对行为改变的支持力和动力,其研究对象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731个已被发现有高危家庭压力和早发型问题行为的2~3岁的幼儿,他们在试验中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

这种简单的家庭干预对于社会上大多数高危问题家庭是否有效,或者能否就像最近在父母培训的变化分析中预测的结果一样,给更有利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利益,是其能否形成公众健康影响力的关键所在(Lundahl~Risser&'Lovejoy 2006;Reyon&Me-Grath,2006)。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在确定被试的过程中,研究者首先使用了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eur Checklist,CBCL)与Evber儿童行为问卷(Eyber Child Behavior Inventory,ECBI)量表,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测试;其次,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结构包括丧偶、离婚、再婚、夫或妻犯罪坐牢等)及家庭的风险因素(单亲家庭、未成年母亲及低教育水平的父母)进行人口问卷统计;然后,采用问卷、量表及短测验的方式,检测家庭日常因素对问题儿童行为的影响,这些因素涵盖了家长的物质滥用、母亲的产后抑郁、日常生活的养育困扰及母亲同伴的合作质量等;最后,将这些因素依据累积风险指标进行分类,确定家庭的检测指标。

同意参加家庭检查(FCU)的家庭将签署一份评估协议书,然后对其进行两个半小时的家访(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及亲子活动的过程)及完成相应的调查问卷,评估顺序是由不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机械化操作而产生的,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同时,家庭会得到一份干预协议书,介绍家庭检查(FCU)的最初采访、评估及反馈三个阶段:最初的采访犹如一次所有家庭都不知情的随机评估,它是通过家庭内部亲子互动的录像、家庭成员完成的调查问卷展开;评估阶段是家庭顾问(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家庭干预经验的专职人员,他们每年都会进行技能培训并颁发证书)与家长的初次会面,主要探究的是家庭中行为问题儿童的健康问题;反馈阶段是利用面谈策略进行评估总结,目的在于探求父母是否有改变养育行为的愿望,寻求提供精神健康的服务。此后,家庭继续召开的后续会议为家庭检查(FCU)的纵向研究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能够坚持二至四年的家庭将会得到100美元与140美元。

(三)研究结果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潜变量模型(LGM)检测出儿童行为问题的增长是在2岁、3岁和4岁之间,主要风险变量随年龄阶段改变而改变。研究中采用了交互作用模式及累积风险模式,对风险变量数据结果进行了最大化完整分析,得出随着时间的改变,预测了问题行为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种明显的互动因素被发现:其一,在问题行为中,与干预状况相关的低教育水平的母亲预测行为的变化率,即:低教育水平的母亲有好的干预效果,而高教育水平的母亲却相反;其二,单身母亲状况与干预状况相互影响预测问题行为的变化率,即:双亲家庭干预效率高,单身母亲家庭干预效率低。

在检测和干预的变化分析中,由于主要的风险变量显示出了不利的影响(Dumas&VCahler,1983;Reyon&MeGrath2006),因此这种干预试验不能产生一种更加普遍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与那些不太困难的家庭相比,是否会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能为更困难和贫困的家庭做出贡献。使干预更有效。现在的研究表明家庭检查(FCU)在阻止高危的,无参照性个案和处理如父母养育技能、产后抑郁症等重要的风险因素中的行为问题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可以预测它是接触到一些边缘化家庭的一种更方便的途径。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其不能被高收入家庭和较低风险的家庭广泛使用,

而且也不适用于有儿童行为问题指向的家庭。

现有的研究包括广泛多样的案例,但就研究成果而言,家庭检查(FCU)的研究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在对家庭养育环境的检测中,因其是由评估进行驱动,对于在低收入者的案例中可能为高风险的参与者选拔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从早发型儿童行为问题的纵向研究中得到数据为基础(Shaw等2000,2003),因此它的创新性是值得肯定的;当以面谈策略为基础的技术被广泛应用时,干预效果将会提高,因此它也是目前为止大有前途的检测干预模式。这种低成本的模式不仅对干预儿童早期问题行为具有潜在的有用性,同时也将对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具有影响力。

三、我国对家庭检查(FCU)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目前特殊儿童家庭干预现状分析

我国的学者普遍的认为特殊儿童家庭干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环境中对身心异常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由特殊教育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对象是因某些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学龄特殊儿童和学龄前特殊儿童,同时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二是,由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其重点在于通过儿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习惯,配合学校做好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研究重点侧重于父母的养育技能的缺失、父母不良的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与双亲关系不良的发展,但研究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的问题儿童早期能够在特殊机构中受到教育,绝大对数的早期问题儿童只能呆在家中,这些儿童在家庭中的现状表现为:行为问题发现较晚;接受早期专业机构教育人数少;获得社会支持较少;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家庭环境的封闭性使问题儿童在0到3岁关键期内身心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引发了青春期更多的社会性问题。

鉴于现今国内关于家庭干预模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改善家庭养育环境的理论层面,并且研究的对象局限于发达地区的特定儿童群体,家长在育儿方面的专业支持需求很高,迫切需要得到康复机构及老师的帮助,很少顾及家庭环境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对问题儿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借鉴国外家庭检查(FCU)模式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检测评估体系,开展贴近实际的研究。

(二)研究家庭检查(FCU)的理论价值

家庭检查(FCU)作为一种以家庭为中心风险因素的检测评估,涉及家庭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对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境内开展此类评估活动不仅能够降低特殊儿童出现率,提高生育质量,同时有利于家庭根据潜在的风险因素改善自身养育行为,把握风险问题出现的关键期,及时调整养育策略,客观的面对现实,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对于探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有关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基本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已经出现特殊儿童的家庭,家庭检查(FCU)得以实施的前提是家长能够提前意识到儿童的行为问题,积极寻求相关帮助,因次,检测本身就可以拓展家长的专业知识,提高家长的养育技巧。只有家长明确的意识到了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才能在家庭顾问的指导下对特殊儿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尚未出现特殊儿童的家庭,家庭检查(FCU)推广的家庭养育知识,将使家庭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此同时。积极主动的与家庭顾问保持有效的接触不仅有利于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改善,同时也会使家长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信息,进而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支持。

家庭检查(FCU)有一系列严密、精细的评估检测步骤,每一步骤的实施都包括具体、可操作的科研论证。在涉及量表、问卷的选择与制定、家庭顾问的培训及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方面,需要在科研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开展持久的研究,这同时将促进我国家庭干预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

(三)研究家庭检查(FCU)的实践价值

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接连出现,由家庭关系而导致的家庭问题直接影响儿童早期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的行为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能够及时对问题儿童的出现及发展进行预防与干预,而处于郊区、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家长,只能任由问题儿童“自由”的生长与发展,甚者对其破坏行为放任不管……针对上述问题,家庭检查(FCU)能以其低成本、简洁有效的特性为更多不同文化水平的家长尤其母亲提供精神及物质健康方面的帮助与服务,为减少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做出贡献,尽力使每个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同时为家庭树立健康的生育、养育观念,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身体素质、文化素养提供相应的实际指导。

第7篇

    闻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盛赞陈鹤琴“确实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一个很淳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热爱儿童,儿童也才能喜欢他。他为什么能对孩子们那样诚心诚意,体贴入微,以致能考虑周到,设想细致呢?那是因为有一颗赤炽的热爱孩子们的心。”

    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应当以“循循善诱”为依归,不应当以力迫威胁为能事。虽引诱和威胁都使得小孩子服从,但小孩子心里的愉快与不愉快则不可以道理计了。

    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假如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做父母的不可经常用命令式的语气指挥他们的小孩子。……假如必定要命令小孩子的时候,那末一定要叫小孩子服从的。

    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表示赞许和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小孩子生来无知无识,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儿在后天形成的。……平日做父母的对于善恶是非显出一种态度而小孩子听了看了无形中受着影响的,也是一个方法。

    幼稚期(自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轻易建造了。

    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小孩子不仅喜欢做事的途径,也喜欢得着做事的结果。我们现在遽尔叫他半途中止岂不是剥夺他对于做事成功的快乐,岂不是使他养成一种有始无终的坏习惯吗?

    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重游戏的环境,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

    小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个人的感情去刺激他作事的动机,年纪大的的候,我们须教他明了作事是要顾到公共祸福的。

    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模拟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

    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的东西玩,相当的事情做,要晓得不玩不做,不会发展的。

    人之爱人须要天天做的,不要我今天爱人,明天就不爱了。尤须在小的时候学习的,小的时候已经有爱人的行为,那末到了成人的时候,自然而然也能够爱人民了。……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了。

    做父母的要他们的小孩子将来成为有道德的人物,当小的时候即须教以顾虑他人安宁之道。

    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母或做教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有例外的动作。

    我们经常看见做父母的偏爱子女,适足以害子女。所以做父母的,假如真正爱子女,就不应当偏爱子女,不应当偏憎子女,须以公平正直的手段对待子女。

    做父母的,当小孩了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第8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升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由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升华到了“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奋斗目标。它要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要求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全体公民的根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然而在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道德领域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正常经济秩序。

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是一项重大的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一)不断深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加强宣传教育

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研究关系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让他们明白坚持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让学生自觉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让他们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课堂教学和有效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加强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

(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建设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发展,既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既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了新的空间,也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建设、发展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广大师生适应和运用网络的要求,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领域、发挥作用的需要。

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针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在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中所进行的,它是现实空间教育的补充、延伸与扩展,是一种新领域、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主动在高校占领、建设网络阵地,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之成为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引导大学生适应和运用网络的有效指南。

第9篇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1.3 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1.4 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2 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柔韧性不够好,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喜欢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3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策

3.1 学校方面的应对措施

3.1.1 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 高中教育以学业为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易被忽视,带着高中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加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新生有可能在遇到一点小挫折后就将原先存在的问题加强化,以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研究表明,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沃土,而校风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应加强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等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同学们在其影响下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情绪特征。

3.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由于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鉴于此现状,校方很有必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对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加强认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3.1.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到应对措施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而且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有心理健康档案,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其大学四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归类,评价并记录在案,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3.2 家庭社会方面的应对措施

3.2.1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娇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一旦进入大学独立面对生活的考验时,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同学关系紧张、不适应寝室集体生活、报复心理强、不关心他人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家庭,解决方法自然也得从家庭着手,现代社会的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过去那种全权代劳的呵护方式往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积累生活经验才是健全的家庭教育方式。

3.2.2 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并不少见。巢传宣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在自杀意念的产生中可发挥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的学生相对而言产生自杀意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预防大学生自杀工作中,应考虑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3.3 学生自身方面的应对措施

3.3.1 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从认识上入手,学生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应该学会自我调适消极情绪。正确的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聊天散步购物等,以便及时释放负面情绪。此外,郝霞研究表明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且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鉴于此大学生可以积极培养采用幽默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3.3.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同样,由于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思路

4.1 完善研究的操作方法,努力推进研究本土化 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评估量表及问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4.2 拓宽研究的视野范围,努力推进研究具体化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还要将研究视野扩大到家庭及社会环境等领域,密切关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细化和具体化。

4.3 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努力推进研究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生群体逐渐融入各大院校。对外国大学生来说,国外长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校方在着手研究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些群体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对外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路文焕,徐炳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9-450.

2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

3 李淑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中国校医,2008,6:761.

4 王定福,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4,5:185-188.

5 王鲁慧,张扬.认知心理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1203-1204.

6 杨彩云,潘素芳,刘建宏.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兰台世界,2005,7:59.

7 巢传宣,刘建平,付茶英.江西某大学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1:87.

8 郝霞.幽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9):84-85.

第10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大学生就业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必将推进和谐校园文化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1三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1生命教育的内涵

1.1.1生命教育的含义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1.1.2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除此以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及人文精神的欠缺等因素决定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面临社会环境复杂化。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外来的文化和观念涌入国内。大学生面对激变的社会环境,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冲击和影响。外来不良的思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体很容易被迷惑,一旦遇到困境便会措手不及。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现在,高等学校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但往往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学生缺少人生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知识,不懂得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在遇到重大挫折和打击时,便会选择放弃生命,逃避困难。这与目前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3)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欠缺。人文精神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而现在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大大忽略人文价值,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一个人内在精神品质的体现,人文的缺失直接导致价值和信仰的缺失。

1.2生存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2.1生存教育的涵义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大学生的生存教育的内涵包括:个体学习参与认识客观物质世界,认识和参与家庭、社会的分工,学习建立社会关系及处理感情地实践活动,为获得社会生存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和生活的技能)而自我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生存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存的各种技能的培养。生存教育与德育是并行不悖的,但必须看到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自我教育和修炼的一部分,有特殊性和个人的能动性。对于学校来讲,由于生存教育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因此生存教育在学校德育课中可以加以引导。与生存教育相关的学科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世界经济、社会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和德育等学科的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1.2.2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相对滞后,对学生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缺乏引导作用,除了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遇到各种现实生存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态度反映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位或迷失,应该关注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生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德育的一部分,学校需要在德育中积极加以引导。

(1)德育理念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直接形成和发源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学校的德育观念、德育模式更是延续和继承了过去的传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比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成果对当前中国的高校教育产生很大影响,但这更多表现在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商务管理等领域,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便是当前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之一,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变化,而学校德育理念却相对滞后,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的要求,是造成学校德育僵局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的激荡,现实的问题和思想的困惑,给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非主流思想观念,已经对社会主义主流观念产生了严重遮蔽。这表现在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金钱至上观念、享乐观念、权力意志等,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2)思想迷茫,迷恋自我。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定位,就业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盲目求高心理,还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社会关系、家长及亲戚、学校和老师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能够做好一切就业工作,招聘信息和组织招聘会,自己则对求职信息很闭塞,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以及完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1.3生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人类最早的教育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成为一体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2三生教育在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影响

2.1有利于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构

和谐文化,是指以提倡和谐思想为内核的价值理念,而和谐的视野则是以和谐文化为主导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方向性的视阈。和谐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融合、宽容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必将促使校园文化更加和谐,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当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大学生群体在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得到锤炼,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强化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2.3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竞争和就业意识

由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竞争意识不强,认为就业是大四才应该考虑的事,因此往往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就业准备不足,与工作失之交臂。就业意识是指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认知、意向所持的主要观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早日走上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岗位。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训体验、教师垂范、学生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通过资源整合强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永红.浅谈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广西大学学报,2007.12

2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广西社会科学,2004.9

3靳凤林.窥视生死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沃瑟曼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69

5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

第11篇

【关键词】衔接;认识;探讨 【abstract】"prim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nk up", see from the typeface meaning, is primary school and high school this two which learn a segment of in front and back and with each other connect with each other;if"link up" this kind of to put "teacher with living, teach with learn" this education teaching of basic antinomy medium go to investigation, "link up" of meaning very extensive, mission very the jian be huge.it is main should solve how to pursue studies to living cushion to take bridge, lead to lead them smooth transition, urge "teach with learn, teacher with liv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against time mutually orientation, moderate operation, strengthen school of development delay effect.

【key words】link up;understanding;study

 

“小学与初中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若把这种“衔接”放到“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中去考察,“衔接”的含义则非常广泛,任务十分艰巨。它主要应解决如何为学生铺垫搭桥,导引他们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初中招生改革,生源划片、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逐步增大,“两极分化”提前,流失学生增加。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无论在课程理念、功能、目标等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促使中小学阶段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实施课程的三级管理等,尤其是“在保证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的政策出台后,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改革中的一个亮点,随之出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校内“课程菜单”、“课程超市”等自主实践,自觉研究的氛围日趋形成。为此,作为基础教育中基石的小学教育,如何接受新的挑战,如何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产生可迁移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时俱进,这值得研究。

小学生进入初中和初中教师接任初一后,“师与生、教与学”双向适应较差,其原因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从教师角度看:初中教师相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大,学历较高,有居高临下之势;但由于他们对初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小学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管理方式,以及农村的教育教学现状等方面认识不多,对学生往往估计过高,教育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主导作用发挥不好,以致下力不少,收获不大。从学生角度看: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后,其生心理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幼稚性等错综交织的状态。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眼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门数多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象小学教师那样,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差异趋大,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学习规范等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落伍,出现滑坡;特别是少数学生由于接受的信息量少,知识面较窄,基础不扎实,顺利完成初中学习生活的跨跃难度就更大。

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又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这种“衔接”进行研究探索,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对导引小学生实现顺利过渡,使他们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以及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等,都是很有意义的。

解决这个矛盾的钥匙是:搞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包括:让初一教师提前“立体”地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教育对象,系统地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现行的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让学生提前对自己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规范、要求,新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有初步了解,使师生双方都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

我们要了解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的根源,摸清初中教育教学的起点,组织研究人员通过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的教材,研究新课标要求,尤其是与初中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小学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达标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的可迁移的教育内容,再通过对小学毕业生进行摸底测试的问卷调查,分析出造成学生知识、能力掌握得差的原因,找到衔接教育的薄弱点,为搞好衔接提供切入点。然后结合初中教育的教学现状,摸清其存在的问题,寻找出衔接的最佳方法。

我们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的学生管理及评价体系,该体系要跟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每个阶段的足迹和进步。它必须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成绩,向参与者提供有关学生进步的有规律的信息。

我们要树立大教育观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新体系。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知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研究和帮助后进生,保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向发展。突出以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教育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最终探索出对六年级进行衔接教育的最佳理论体系、教学规律及基本模式。发展学科间的联系,教会学生把知识作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延伸学科体系,拓展学科面,设计出语文、数学、英语活动课的衔接内容;编出新课程目标下的校本教材。拟定学校、家庭、校外教育对培养学生顺利进行开放性衔接教育的环境要求。

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开设心理咨询室,激发、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身因素,排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用良好的习惯武装学生,用丰富的活动感化学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魅力的课堂。更新评价的手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重视他们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方面的进步变化;专设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我们要加强中小学教研交流,注重教师衔接意识培养。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但却同是义务教育阶段。同为基础教育,其间必然有很多地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甚少,小学教师不管初中培养目标,中学教师也不读小学教材及课程标准,出现了一些教学脱节现象。各类教学活动,中小学之间少有联系。小学教师不知中学课堂教学形式,中学教师也对小学课堂也没有观察和体验。加强中小学教师衔接意识培养,加强中小学之间教研交流,是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要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 主要靠教师指导, 比较缺乏独立思考和自制力,学习以记忆为主。进人中学, 教材的容量、知识的深广度以及学科的设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深入钻研, 独立思考。在学习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 要求能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 并注意自己学习的质量。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求有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仍然沿用小学阶段的方法去掌握知识, 就不能适应中学的多学科、多思维的特点再用机械记忆方法进行学习, 势必应付不了多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七年级学生仍是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起始年级必须认真扎实地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勇于提出问题,自觉订正作业,及时整理消化等习惯。

我们要研究小学高年级教材,加强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中学课堂不能只关注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更要关注学生能学到些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或者会产生什么潜在的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七年级教师需要比较系统地钻研小学教材,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学生在小学所学过深度,掌握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在知识上应达到的标准;同时了解小学毕业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实际掌握了哪些知识,以达到自然衔接。我们要在七年级着力推进课改,提倡“先学后教”,从学生的已知出发,选择和研制最切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以达到课堂上的高效。

我们要研究学生生理与心理变化,促成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在生理上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身体长得快;二是能量代谢快, 活动量大, 精力充沛, 好奇心强;三是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 及时开展青春萌动期教育, 及时关心他们思想行为的变化, 尽心引导教育, 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这些特殊情况。同时,中学教材本身要求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方面的要求比之小学有显著的提高。而从个性心理来看, 小学生对家长和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但到了中学,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 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 尤其是评价别人的能力发展很快。因此,家长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注意做思想工作时, 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要尝试开设“初中预备班”教育教学,探求中小学衔接教学发展的新途径。初中理科及英语学科普遍的问题是教学压力大,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第一年七年级基本处于对初中生活的适应期,第三年初三又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中间只有八年级一年过渡,学生一旦跟不上,往往来不及调整,容易造成学习困难和初中阶段的两极分化现象。如果能在小学与初中之间开设预科班,拓宽初中教育的空间,有利于合理安排课程,尤其是中小学衔接过度的内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拓展课等内容。从学生身心特点角度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学龄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普遍呈现提前和早熟趋势。对进入少年初期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继续留在儿童化特点较强的小学环境接受教育已不适合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很多校都是实行四年制初中教育,他们近年来的初中教育改革的经验,也许能为开设“初中预备班”教学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蓝本。相信如有条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是可以为中小学衔接教学寻求到更合理的发展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不能照搬上海模式,我们可以利用小学毕业的假期到初中报到之前 开办有针对性的衔接班,这也不失为一种折中方案。

如果“衔接教育”能真正围绕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探索出语数外等学科小学与初中知识点衔接的简单渗透层次、整合层次、创新思维层次,并辅以一定范围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既拓宽知识的横纵向迁移,也使各学科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就会大大提高知识的迁移性与运用的灵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更精彩。

第12篇

关键词:和谐班级;学习潜能;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班级能够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来建设平等和谐的班级呢?我有以下的一些认识: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级的先导

班主任是教育学生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学生班级管理的第一要务,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直接关系到和谐班级构建的成败。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端正学生观,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师生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也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是平等、 信任的关系。班主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自我高高在上的“神坛”,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班主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真正的公平、公正,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既要对学生独特个接纳,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地发现自己、表现自己,体验到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感。再次,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不足,班主任要宽容地对待。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变化微妙,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只有民主,学生才能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才会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严而有度,严而有人情味,这也是伟大的师爱。

二、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和谐班级的基础

与其他的社会群体一样,班级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和谐的学生关系,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和谐班级。只有学生关系和谐了,这个班级才有凝聚力、战斗力,“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班主任要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既激烈竞争又携手共进、和睦相处、诚恳帮助,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充满友情的温暖。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同时又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让学生在互相学习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来到这个班集体,我们就是一家人,同学就是自己的亲兄弟姐妹,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团结友爱。只有做到这几点,我们才算是“亲人”。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要学会自我解决,是自己错了,就要主动道歉;是对方错了,要心平气和地给对方指出来,并帮助对方改正。你友好地对别人,别人才会友好地对待你。

三、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和谐班级的保障

要构建和谐的班级,离不开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学校对学生的各项教育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如果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与家庭不一致,就会相互抵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学生在学校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家访,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和学习表现,适时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学生家长也可以随时把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提高教育方法与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谐相处,教师和家长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双方应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四、在日常工作中着力构建和谐班级

1. 充分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在班级有获得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教育中教师必须融入学生之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就容易引起共鸣,容易实现心理沟通。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对学生一视同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善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教师,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2.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古代儒家用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以构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在人类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但事实上,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自己特定的组织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在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事务整合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所发明、发现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同时,班级也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建构起来的一个集体,为了满足自身运作及学校、社会的要求,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否则班级就无法正常运行。基于此,班级文化就是班集体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班集体每个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班级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习惯的总和。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是指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在共同的价值观念约束下,在舒畅的心理气氛中,在友善、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中,相互理解、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充分发展的班集体。因此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有力保证。

3. 结合高中三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好每次家长会

高一新生的家长会,主题是介绍学校发展,重点介绍高一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如何安排九个科目的学习,使得家长认清高一学生应该转变在哪里,更好地指导学生。高二学生的家长会,主题是文理科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二分科以后,学生再次走进不同的班级,而且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所以要针对文理科的不同,让家长们清楚文理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方法。高三学生的家长会,主题是针对高考如何复习。应该使家长了解高三复习的特点是什么,进而可以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分享这个过程,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和生活起居的调整。建立多渠道的家校沟通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学生的进步也要及时告知家长,虽然有个别学生做错了事,但家长没有做错,所以要热情主动地和每个家长交流,这样才能有和谐的家校关系。

4. 分组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

要让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必须让他们经历集体诞生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集体是与众不同的。班主任可以发动全班同学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充分利用运动会、户外郊游、班会等活动,在活动中,邀请科任老师参与。学生会真切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集体的未来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这样一下子就把全班同学的心凝聚在一起了。学生有了共同的长远的奋斗目标,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集体荣誉感陡增,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他会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就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