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世界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在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对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传承;
作者简介:陈华(1978年――) 女 郑州人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 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及当代文化
一、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且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谈谈其中的几种与西方文化中相似但又不同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正如当时的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工业社会高度发展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
2.“自然”精神。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追其根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等观念相关联。同时,自然也是人们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的源泉。这从古代古文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3.“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既是“包容”精神。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民俗礼仪、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乃至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使的当代民众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们对加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在于:
第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激发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第三,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系列社会问题转加教育与当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当代青年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尤其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些社会极端事例出现,它们也一直在为当代传统的传承敲响警钟。
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的重任,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国民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启发青少年一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强化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使人民既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完善传承形式及内容,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系列讲座),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流,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例如高校课程的设置中,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曾经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当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2016年2月1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刊登了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方向。无论是其发言的身份,还是探讨的话题,堪称权威重磅。他强调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期待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习备考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期待。
一、关注文化常识
贵州省采用的全国课标Ⅱ卷在2015年首次出现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由于之前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认为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要加大对文化常识的关注。
文化常识比较零散,需要对其归纳。大致可以归纳为十一类: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古代军制。由于这块知识系统性不强,很多学生在记忆时都靠死记硬背,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我认为可以在梳理的过程中寻找相关知识的逻辑性来满足学生对这块知识的期待。
以科举制度为例,可以将科举相关的知识按学生――学校――教师――学习内容――考试级别――录取这样的思路进行归纳整理。
如考试级别可以归纳如下:
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和联想的基础上来记忆,既省时又牢靠,可以在考试中准确作答。
二、关注文化类人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贵州省采用的全国课标2卷12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几乎都是人物传记,进几年选择的人物涵盖了科技界、军事界、文化界。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在今年的模拟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界人物,如庞朴、汤一介、季羡林、朱自清、叶嘉莹、杨绛、阎肃等。首先,这些文化界的人物本身就是各类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传承的有传统诗词、有文艺散文、有音乐;其次,他们身上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如朱自清先生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叶嘉莹女士一生奔波体了对古典诗词的执着坚守,阎肃老人呕心创作体现了对音乐的痴爱。这些精神和品质对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中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精神之钙。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加大对文化类人物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写作部分积累写作素材。
在具体的积累过程中,又可以将这类人物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
积累了相关人物的素材文章后,可以利用时间集中阅读,寻找类文的规律,畅谈阅读启发。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应对12题的解答,又能为写作部分积累到写作素材,还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三、关注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现代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其宗旨是通过教化而培育人格健全和精神完善的人,然后让这些人走向社会,去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旨在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完善。所以,关注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卷和Ⅱ卷中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更高层面上考查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完善。Ⅰ卷中女儿检举揭发父亲的不当行为,意在引导学生在面对亲情和法律之间怎样抉择,Ⅱ卷中要求学生在三个风采人物中进行比较权衡,意在让学生对不同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无论是Ⅰ卷还是Ⅱ卷,都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注人文精神,可以利用各类作文材料来实现。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大量作文材料的分析,既可以达到审题训练的作用,又可以丰富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志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科学文化素质中,人文素质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人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校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树立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和对个人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精神力量,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三)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高校应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的高素质人才。
二、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过时甚至糟粕的东西,但其灵魂和精华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时时刻刻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自觉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就会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过去的辉煌是祖先们创造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他们这一代人继往开来地奋斗,这在无形中会增强青年学生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礼义,一举一动都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讲情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讲气节:“士可杀不可辱”;讲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所有这些,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务实进取的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实用实践为主导的生活态度,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趋势,“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亦是激励大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对于其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既有四平八稳、强调对称的定向思维,又有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还有夸张离奇、出人意料的想象思维,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和志怪小说展示的就是想象思维。当代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维营养,厚积而薄发,然后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实施创新,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而人文教育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人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校重理工轻人文,重技术轻素质,忽视甚至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尚未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鉴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性,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把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选派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使学生有一个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依靠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从中找到登堂入室的门径,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文化古迹,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从一处处文化古迹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每天处于其中的一种人文环境,它的好坏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素质有很大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兴趣、爱好进行正确引导,将传统文化寓于校园文化之中,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开设有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影视作品等。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第二课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可以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四)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传统文化是在过去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有些带有专制时代特点的内容已经过时,如“三纲五常”、“忠君”等。传统文化中的“礼”过去指遵守那个时代的社会规范,现在则应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习惯为准则。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食古不化,唯古人之言行是崇,而应适应时代的需要,讲究权变,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肖继军,孙亮.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考[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 教材既是学生学习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作为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品行?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拒绝;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05-02
当前,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高。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调整,技能的培养成了职业教育的重头戏,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人文教育的缺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职业学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绝不仅仅是以就业为教育目标,还要让这些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当中担当好角色功能,满足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核心,也是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就业”需要人文精神
职业学校以就业率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实现学业与岗位的无缝衔接,需要对各专业输出的职业角色进行精准定位,按需培训。大学生要对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活动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加深了解,以便作出符合社会和职业规范对相应职业从事者的期望行为。
传统的生物医学近百年来遵循“诊断―治疗模式”,将病人看成疾病的载体,忽视了“人”这个本体的特殊性,逐步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成为现代新型医学模式的核心理念。社会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的期许,以护士角色为例,承担着照顾和安慰病人,为其进行诊断和护理的功能,同时还是在帮助病人争取利益时的代言者和维护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时的教育者和咨询者。职业角色功能的多样化表明只懂得“专业技能”的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患者及家属更需要一个能够秉持爱心给予情感关怀的医生,不仅要精通医学技术,还要具有仁爱精神。
2. “立业”需要人文精神
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规范和标准,也就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每一个职员必备的基本品质,也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将这些规范和标准内化为从业人员的基本态度和观念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职业道德的培养应从在校大学生入手。同时,医疗卫生专业的大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义务,高风险的工作和重大的责任压力使得医德建设尤为重要。
特鲁多医生“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名言常常被医务工作者当作道德行为标准。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但由于医学技术的局限,很难做到治愈每一个病人,医生只有用精神去关爱,用情感去温暖。冰冷的医疗器械、功利的卫生服务、机械化的看病流程、紧张的医患关系都在呼唤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精神是道德情操形成的前提,要求大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精神,出色地完成工作要求,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3. “立身”需要人文精神
终身教育原则提倡要求大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以便在其人生就业、择业、升职、创业的各个阶段都能自我调适、和谐生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的光环下存在着高职大学生就业不难稳定难的事实。毕业生频繁跳槽成为常事,用人单位用工难依然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缺乏正确职业观念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多元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导致的劳动力水平难以满足职业要求的提升。个人成长需要人文精神,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而要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多元需求,就业与立业、就业与立身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注,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对价值理想的肯定和追求,重塑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孜孜以求,创造出了博大而辉煌的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互融互补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就是在医学人文方面也能找寻到传统文化的身影。
1. 儒家与医学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深远。儒家和医家都强调对人的关注和重视,尊重人格尊严,满足人的需求。孔子“仁说”的核心就是人,更注重人的内在修养,所谓“仁者人也”;从医者更是和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打交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与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相吻合,只有拥有仁爱之心才能救助他人于苦难。儒家讲仁义道德,医家讲医德医风,身心修养有着良好品德的人才能存仁心、行仁术,视人如己,竭尽心智解除病人痛苦。所以,晋代杨泉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的从医先决条件。所谓治国施仁政、治病行仁术,医儒同道在历代医家大儒身上得以体现。宋代大儒范仲淹就曾经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因此,以仁爱之心治病救人,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历代医家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强调语文教学的语言层面与人文层面的统一。语文有以听说形态的口头语言和读写形态的书面语言构成的语言层面与蕴含于语言深处的人文内容层面。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就人文内容而言,它既包融人类社会生活所涉及的空间,又承袭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孕育对未来的预见。没有人文层面,语言便成为毫无意义的噪音和混乱无序的划痕。刘国正先生认为:“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语言的人文精神。《学记》记学生“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年)考校。一年视离经(析句分段)辩志(志趣所向),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尊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之而不反,谓之大成”。其中虽只有“离经”、“论学”、“博习”等与语文阅读教育直接相关,但其余各项也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人文和人格品质,获得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而为阅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基础。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重视通过各种人文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陶冶了情操,为学生发展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形成语文能力提供了保证。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拘泥于语言层面的“咬文嚼字”,而忽视对蕴含于语言深层的人文内容的挖掘与教育,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第二:重视阅读的文化大语境,强调大语文教育。语境有三个层次:一是文章本身,即字、词、句、段、篇的文字语境;二是与文章直接相关的写作背景,缘由,所涉及的人事和作者意图等;三是蕴含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大语境,包括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艺、风俗、民族的心理和民族历史,乃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泛人文内容。“世事洞明皆学向,人情练达即文章”,能洞明世事和通达人情的人,必然具有宽厚的阅读悟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这个道理。孔子:“多闻以为富”,孟子:“知人论世”,“见博则不速,听聪则不惑”,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遵宪:“说事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必定孤陋寡闻,丧失思考和判断的文化功底,其阅读必然或停留在字面,或人云亦云地学舌,而难有独立的见解。
第三: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
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的集中概括。“八荣八耻”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当今社会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如诚信、合作、公正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几年下来,可以看出,大量的文言文学习和背诵对学生、特别是语文学习有直接影响。撇开品行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谈,从通常的外化衡量标准上看也很明显,一考试成绩好,二作文竞赛水平高。这几年清华附中学生作文发稿量的上升率非常明显,学生通过大量背诵,吸收大量古典文化与语言的精华,语言好,有见解,在作文竞赛中也就容易获奖。
虽然,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客家文化研究在注重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各类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汗牛充栋。其中,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四川和台湾、香港等地,研究和出版了诸多颇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了客家文化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客家文化研究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但是,我们通过检索客家文化研究典籍和资料,觉得当下对客家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的缺失,仍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深知千百年来的迁徙繁衍、发展演变,客家的先祖们留下了许多的历史文献典籍。然而,因年代久远,受蠹鱼风化、兵燹水火之影响,大量珍贵的客家文献典籍正日频损毁和失传,为系统抢救、征集、整理古旧客家文献典籍,促进学术文化研究,传播客家历史文化,推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中国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学界整理、研究和出版了许多记述客家历史的古籍文献。但是今天看来,仍然显得十分不足。进入21世纪,学者们对编写整理客家历史文献越来越重视。比如,嘉应学院已经着手组织力量翻译国外学者关于客家研究的著作和史料。广东省社科院等有关机构也已着手组织力量,对年代久远,大量珍贵的古旧客家文献,进行系统抢救、征集、整理,促进客家文化学术研究,传播客家历史文化,推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目前,我们把整理编纂的大型历史文献取名为《客家大奠》。拟首部推出《广东客家文献丛刊》,内容包括:梅州市全境(含梅江区、梅县、兴宁、五华、大埔、平远、丰顺、蕉岭),河源市全境(含源城区、东源、龙川、和平、紫金、连平),韶关市部分(含南雄、始兴、翁源、新丰),惠州市部分(含惠城区、博罗、龙门、惠阳、惠东),潮州市的饶平,汕尾市的陆河县,以及分散在粤东、粤西、粤北和粤中等客家地域的客家史料、客家人士(含寓贤)著述。出版年限:从古代至1949年为限。事实上,每一种文献形态都是了不起的文化创造,有着不可磨灭的文化功绩。以文献为基点来关注客家、进入客家文化、理解客家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客家文献、关注文献和文化的学术思路,通过把握两者之间的多重关系,发掘客家文献的文化特色,理解客家文化形成的文献背景,无论对于客家文献之衍生传承,还是对于客家文化之生生不息,无疑都是强大的推动力。目前,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客家历史文献的整理将持续和深入。
一、在体现客家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展示客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客家文化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一方面,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在一千年多来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融合各地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播和扩散,使得客家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从古代客家的发端,到近现代的流变,成为构建当代客家文化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客家人的迁徙遍布地域广泛,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人文历史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这些地域性质的客家文化既蕴涵着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又具有与其自身的历史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还有一方面,客家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播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没有被中断阻隔中华文明形态,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客家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前工业时代,客家人缘自中原河洛文化,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靠的是以“和合”为核心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时代,客家人遍布于世界各地,善于学习和大胆吸纳西方科学技术文明和先进文化。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客家人重新认识世界,客家文化将为人类贡献具有普遍人文价值的智慧。正如先生概括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瑐瑣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多样共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下,在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正是十分需要在体现客家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来展示客家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开放的胸怀,呼唤“文化自觉”,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挖掘、整理和阐扬客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作为推进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客家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人文精神”的提出由来已久,它是对人类文明这个基本价值诉求的具体阐发和规定。客家民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客家人文精神是世代客家人的灵魂和血脉,是客家文化生息和发展的根本,进一步提炼和传承客家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发扬光大客家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牵引客家文化的灵魂,沿着客家文化的悠久历史脉络,延续独特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加速推进客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促进客家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研究表明,有文化并不代表有人文,因为文化是可以造出来的,但人文就不能,人文需要沉淀和积累。文化是由精英创造出来的,人文则是由一帮人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共融而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特有人文。客家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改造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本、诚信为道、家国为魂、四海为商”的客家人文精神,成为支撑客家人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知识为本。知识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诸葛亮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智无以成学。”宋代朱熹曰:“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只有获取知识,人生才能不断充实和成熟。客家人素有热爱读书、广博知识、崇文好学、温文尔雅的文化传统。客家文化崇文和重教优良传统的延续,使得客家地域具有群星闪耀的知识人才优势,成为推动客家地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辉煌。诚信为道。客家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从商之要,富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正是注重“讲诚信”,才造就了客家商业的繁华历史,客商精神与广东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一道,共同促成了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客商精神是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表征。从客家历史人文资源中体现出来的客商精神来看,表明近现代以来客家历史社会生活的领先性,其中所蕴含着的交换意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都有助于推动客家人文精神的全面确立和发展成熟。客家人文精神体现的是精进务实、温柔敦厚、勤劳精巧,其精髓是卧薪尝胆、坚忍不拔。从农业的精耕细作、商业的精打细算再到传统手工艺的精雕细刻,客家人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用“精进”两个字来概括这种特点是最恰如其分的。客家人文精神历来提倡务实,不爱空谈,崇尚实业,稳健实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自己。这种诚信为道的客家人文精神品性也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诚信已是客家人的美德,诚信为道的民风是客家人文生态的重要内涵之一。家国为魂。客家民系是特别热爱国家和热爱母亲的。客家文化在经历南迁几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后,与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台湾文化等长期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为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形成、巩固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这种血脉情感流淌的客家文化,在认同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迄今仍然是我们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根基之一。研究表明,“客家人普遍存在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和壮大起来的,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我们可以从众多史籍史料中窥见,古代中国社会进入诸侯割据和异族入侵的混乱时期,由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谓的‘河洛’、‘中原’被地域化、专名化、神圣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桑梓’、‘帝宅’和‘神乡’”。瑐瑤在中国历史上,避居异乡的客家先人,既有“寄人国土,心常怀惭”瑐瑥,又为“顾影中原,愤气云踊”瑐瑦。“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原乡的象征,成为他们表达爱国情感的主要对象,这对于今天中华民族大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是非常值得珍视的精神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众多的客家后裔和港澳台客属同胞,或纷纷在家乡投资建厂,或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国爱乡情怀,为振兴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建设,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做出了诸多重大贡献。客家文化生态内含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内聚凝合的情感心理,深深地融入客家子民的血液,成为民族归属、民族认同、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瑐瑧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客家文化对于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四海为商。客家文化自宋代之后取得长足发展后,近代以来又受到海外文化的浸润滋养,由此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随着中国南方沿海地区遭遇异质文化的渗透和冲击,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萌芽,以及历史上多次中原人口大迁徙,包括中原古音、习俗在内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以保留和传承。在广东地区的中西文化率先实现了碰撞、交融,造就了客家文化的包容、接受力强,易变通的地域特性。客家人的吃苦、勤奋、智慧,无论在农耕精细劳作,还是商业经营、贸易交往所表现“和为贵”的气质,轻声柔语的谦让品德,赢得了良好人缘和商机。客家文化显示“乎和淡泊”、“谦和”风范、柔和谦让的品德更使“知识为本、诚信为道、家国为魂、四海为商”的客家人文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繁衍出万象千态纷呈的精神叶片,竞相开放的精神花朵和精神果实。客家人文精神是昨天客家的背影,今天客家的品牌,明天客家的动力。
二、在全球文化创意时代推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全球文化创意时代推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2008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将“文化创意”定义为:“包括想像力在内,一种产生原创概念的能力,以及能用新的方法诠释世界,并用文字、声音与图像加以表达。”瑐瑨这就是说,全球文化创意时代,成功的文化创意除了必须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还必须具备本国家本区域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根源于文化底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足够深厚,就一定可以发展出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产品。2012年,党的十明确指出:“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瑐瑩“文化就是财富”。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是当今全球文化创意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壮大客家文化经济、推进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是当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瑑瑠推进客家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重点关注四个创新:第一,创新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把客家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改革开放精神和时代精神,突出客家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旋律,繁荣创作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第二,创新客家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结合契机点。把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必须创新思路和理念,通过产业化手段、合理的商业运作,使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产生有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对于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来说,用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展现地域文化风采,既是一种鲜明特色,也是一个重要动力。第三,创新客家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把创造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品牌,培育客家文化精品,必须将客家传统文化发展与多媒体、软件开发、信息咨询、创意设计、图书出版、影视娱乐、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将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倾注于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程度上,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专注在于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率上。第四,创新客家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子。客家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下,必须用产业化的方式把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到国外,抢占世界文化市场的制高点;以优秀客家传统文化输出为突破口,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输出格局与模式,提升客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温宪元
关键词:武打影视;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人文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23-04
中国武术与影视艺术的有机结合缔造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武打影视。多年来,《少林寺》、《霍元甲》、《黄飞鸿》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武打影视可谓家喻户晓,令人津津乐道。人们在欣赏精彩夺目的武打画面时,更为其内蕴的武术人文精神所感染。因而,武打影视不仅有力地提升了武术的艺术价值,大大拓宽了武术的传播路径,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而且光大了武术人文精神,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武打影视通过精彩的武术技击画面、精湛的武术技艺展示、多变的江湖风云意象,塑造了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信仁勇的英雄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等都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1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思想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打影视以武术动作为素材,自然脱离不开武术技击的呈现,从而折射出特有的中华人文思想。这也恰恰正是中国的武打影视不同于英国的侠盗片、美国的西部片等关键所在。
打、踢、拿、靠、摔等武术技击元素构成了武打影视所必需的动作素材。众所周知,武术博大精深,门派林立,拳种迥异,因而即使是同样的技法要素在不同类拳种中呈现方式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片,传递着不同思想主旨的人文精神。比如,《少林寺》、《精武门》中的武打场景体现了勇猛迅捷、硬攻直取的武术技击风格,一展“外家拳”的阳刚风范,彰显了中国文化豪迈豁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太极张三丰》、《太极宗师》等以武术的重要拳种“太极拳”为主线,通过武技上的引化拿发、顺势借力等巧劲运用体现了“内家拳”的阴柔之韵,彰显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尚巧、重柔的人文思想。
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动作经影视艺术加工,既体现了攻防技击的武术本质,又消解了暴力色彩,呈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美韵。打斗双方的动作设计也基本按照武术技法中的攻防、进退、刚柔、虚实、屈伸、含展、开合、吞吐等运动规律而展示,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的辩证思想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传统文化精髓。武术技击中的“引进落空”、“随曲就伸”、“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技法原则彰显了“以弱胜强”、“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华人文思想。
2武打影视中武术伦理道德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同样,武术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称为武术道德,简称“武德”。武打影视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以仁义刚健、德艺双馨令人尊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品质修养的人文精神。
1武术道德与武术技击的二律背反
武术滥觞于先民们的生存需要,催发于冷兵器时期的古代战争,因而决定了“攻防技击”的本质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力”的强势,尤其在先民初期,对“武力”的崇拜甚至成为时人的风尚。然而,当“武力”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客观存在时,提升习武之人的思想境界以规范武术技击的滥用,维护群体乃至社会的和谐成为武术发展之必须。于是,武术界的一些门规戒约等成为择徒的标准、武术比武较技时的禁击部位和禁用技法等都成为了武德的规范举措,竭力在弱化、规避、消解“武力”。因而,武德一方面规范技击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武力。可以说,正是武术技击成就了武术道德的历史生成,又在一种阴阳合体与对立统一的二律背反的态势下维系着武术的和谐发展。这种二律背反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武术”所具有的阴阳对立统一的一致性。“武德”的思想根底源于中华文化的伦理思想,它既脱离不开公民大众的思想道德框架,又有自身特殊的精神内涵。武打影视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文化选择,揭示了武术文化深层的伦理价值,透视出中华民族文明仁义的人文精神。
2.2“侠义精神”是武术道德最深层的人文积淀
“侠义精神”是武术深层的人文内涵,是“侠者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武术文化意象,是武术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思想主旨大都体现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较量,而最终正义必胜,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义”的精神内核,体现了武术特有的“侠义精神”。
武打影视中透视出习武之人重“义”的人文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民族内部。面对邪恶不法之徒,习武之人见义勇为、惩恶扬善,为维护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侠义”行径。民族之间。表现出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并随时为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民族“大义”精神。当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武术界仁人志士以“铁肩担道义”的“侠义精神”寄予了“忠义”的爱国思想。那种“舍生取义”的大丈夫行径,是中华民族英雄气节和正义精神的体现。《霍元甲》、《黄飞鸿》等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题,将霍元甲、陈真、黄飞鸿等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义仁勇的爱国英雄刻画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习武之人精忠报国的拳拳爱国之情,给人带来一种武打影视有的审美体验。屈原《九歌・国殇》所发出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正谱写了一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侠者悲歌。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武林中人侠肝义胆的写照,武打影视所折射的武林人物形象往往体现出武者“勇猛”的胆略心志,体现了武术道德中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知死不辟,勇也。”《史记・太史公本纪》:“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这些都是对“勇”的思想诠释。当正义受到污熏,民族尊严受到践踏,武林豪杰敢于挺身而出,并采取坚决、果断、勇敢的侠者行径,勇往直前,不怕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为维护正义行径,捍卫民族尊严,甚至流血牺牲也毫不畏惧。如《霍元甲》中对“津门大侠”霍元甲的精神刻画,表现出了对外国大力士嚣张气焰的临危不惧,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彰显,折射出中国人威武不屈的“勇”的人格品质。这种“勇”反映在武打影视中又与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自强不息的“勇者”精神。“见义勇为”体现了武术道德中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
伴随着“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声,作为千百年来积淀的武术“侠义精神”,在历史的国难当头之际都充当了凝聚中国大众民心的“强心剂”。当这种精神通过武打影视这一特殊的载体的历史再现呈现给大众之际,那种对侠者的赞叹、对民族力量的震撼、对侠义精神的敬仰都内化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精神的自觉提升,显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强大的教育价值。
2.3“守信承诺”是武术道德中的立身之本
著名武术家佟忠义在《武士须知》中说:“信义为立身之本,进之源,昔季布一诺,楚人许以千金;关公三约,匹马终于归汉。可见古人于守信赴义之道,虽利诱势胁,不能变其志也。”武打影视展示了侠者“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铮铮铁骨,体现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铿锵行径,透视出中华文化“守信承诺”的传统美德和人文思想。较技双方不管输赢,都会做到“言而有信”,遵守承诺,否则将难以立身江湖。“活跃在风云多变的江湖世界,侠者正是以‘诚信’这一道义精神进行着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肝胆相照的交往。”这也是我们立身于世的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荀子・富国》“已诺不信则兵弱”及《礼记・经解第二十六》“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等等,都体现了“信”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诚信”关切到人际交往中的人格信誉,是彼此坦诚交往的心理基础,是置身社会的立身之本。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武打影视中塑造的武术人物守信承诺、一诺千金的仗义豪举无疑会给大众带来深深的启示。
2.4“追求和谐”是武术道德的人文精神旨归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始终恪守着“和为贵”的人生信条,以“和”为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汉代硕儒董仲舒认为“天地之美莫大于和”。武打影视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之一就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如《英雄》中,一个大大的“和”字升华了人物形象,提升了电影的深度。
武术道德透视出中华民族自古以“和”为贵、以整体性的民族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是当今“和谐社会”理念的影射,对当代人无疑具有思想启迪与教育价值。
3武打影视中武术艺术教育思想
武术是中华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给人带来诗情画意的审美愉悦。诚如当代著名武术家蔡龙云所说:“武术运动创始以来,始终是从‘技击’、‘舞蹈’这两个方面在发展,因此我们看武术,必须从它的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来看。”由此,武术的艺术性潜质,再加上影视本身的艺术色彩,武打影视展示的武术艺术风采不言而喻。
3.1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折射出不同的武术艺术风采
影视是生活的视窗,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武打影视的历史生成同样紧扣时代脉搏。1928年由香港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火烧红莲寺》,开创了中国武侠片之先河,中国武术与影视的首度联姻,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武打影视在形成初期还仅处于一种新的影视艺术模式的尝试阶段,那么随后的发展则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武打影视艺术。
20世纪60年代末,李小龙以其精湛的武术技艺将武术的技击本色通过影视荧屏诠释得淋漓尽致。《唐山大兄》、《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等力作通过李小龙精干强健的身姿、无与伦比的技击展示了人体健力之美、武术技击之美、武术精神之美,充分体现了“技击武术”的魅力风采,给人带来撼人心魄的艺术享受。
随后崛起的香港武打影星成龙以幽默诙谐的武术动作,彰显了“灵、巧、活、变”的武术技法特色和“趣味武术”的艺术格调。《醉拳》、《我是谁》等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欢快愉悦、刺激新异、巧夺天工的武打影视艺术风格,展示了武术的趣味性、娱乐性风采。
随之,作为5届全国全能冠军的李连杰以其标准规范、俊逸潇洒的武术动作,彰显了形神兼备、内外合一、高难美新的武术艺术风范。《黄飞鸿》、《霍元甲》等同时贯注了爱国主义情结,以“现代武术”的艺术风采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1世纪初,在高科技浪潮的冲击下,《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一部部武打商业大片充分利用影视“蒙太奇”影像,将武术艺术升华,充满了“科幻武术”的憧憬。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将中国艺术的写意手法贯注其中,给人们带来玄虚、刺激、炫目的视觉盛餐和时空交叉的审美意象,从较深层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张力和武术艺术的深化。
3.2高科技成为新时期提升武术艺术的催化剂
现代高科技推进了武打影视的艺术化发展,一方面使观众获得身体上的放松,精神上的松弛,心情上的愉悦;另一方面,从较深层面反衬中华文化和武术人文精神。如《英雄》壮观宏伟的场景、妍丽的色彩搭配、含蓄的写意手法把武术与艺术结合得令观者大饱眼福。纵观中国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从一招一式的拳打脚踢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嬗变,武术艺术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直板叙事手法,进入了一种精神意识的境界提升。
武打影视经过高科技手段和影视“蒙太奇”影像运用,将武术动作的造型美和表意性融合一起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减少了血腥,弱化了暴力,让观众在更深层次理解角色形象的同时,也欣赏到一种所谓“暴力美学”的壮美。轻松和谐的氛围淡化了打斗的杀气;原本凶残的搏杀得到唯美化处理;肝胆热血、柔情侠骨的英雄人物的刻画等都给人们带来一种浪漫主义英雄情怀和人文精神。
武打影视中对技击水平高低的评价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身体接触的血腥厮杀,而是通过穿山越涧、翻屋登高来体现武术轻功的高低;通过动作的动迅静定体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武术艺术风采;通过动作瞬间的迅捷完成已决胜负,避免了血腥搏杀,体现了“高手不带形,带形必不赢”的拳理;通过模拟动物的神态体现武术艺术的审美意象等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为现代人构筑了精神匮乏、信仰缺失、思想困惑的家园。武打影视通过荧屏展示了武术艺术化风采,给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武术形象,富有一定的文化艺术色彩。对于培育大众的武术审美情趣、武术艺术修养、武术人文素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4结论
武打影视是以武术为载体,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扇窗口。它通过影视影像,带给观众一个扣人心弦、风云多变、奇诈怪异、柔情侠骨的“江湖”意象,从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的不同层面透视出隽永深长的中国武术人文精神,其基本的人文思想彰显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刻画和民族情结的体现。通过武打影视这一特殊的平台,对于提高人们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都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刚,殷优娜.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武侠审美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4).
[2]佟忠义.武士须知[M].《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2.
[3]蔡龙云.从擒拿法与剑舞来看武术运动的技击性与艺术性[C].蔡龙云.琴剑楼武术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5.
[4]贺业志.关于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的宣传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16-18.
当今在新课改条件下,人文素质的地位在中学教育中日益突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在眉捷的任务。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立足于教学改革前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语文课堂,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教学中要注重传授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我们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我们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我们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教学中要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广为传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教学中要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拒绝;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我们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总之,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就会让学生摒弃枯燥,受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双重熏陶,从中细品慢嚼,有所思,有所悟。将一定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张伶俐(1977—),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文学。
摘要:长期以来的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化成的人文教育理念,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与体制下的主导性的核心追求。却忽视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达的人文理念下的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开掘。而当今全球国际化背景下的对创意模式的高度认同、呼唤与实践,已经促使21世纪的教育主旋律过渡与演变为创新型教育。本文主要结合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达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设性与创造性心理场域的营造所形成的创造性个性特质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人文视域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期望为今后我国国内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创新教育范式的全面推进、拓展与提升,为中华人文精神重塑中的当代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品格的视域融合提供启示。
关键词:人文视域;学生群体;创造性潜能;开发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以儒学价值观为主流意识的中国华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来的社会变迁而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而注重弘扬“人文化成”的化俗成雅即人文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学生群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的精神理念,强化国学教育并提升心理审美品位与处事能力,以及弘扬在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中的和合理念。培养学生群体的拥有现代博雅人的知书达理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现状,普遍因为国内高校的推广的形式僵化与重视力度不足,而导致了学生群体的心理上的漠视、机械性的模仿、道德伦理的缺失以及缺乏深刻的人生实践等等。即表现为客观机制下的过分强化“才”的表层形式,而疏忽对最为根本的“人”的自身潜能的开掘的教育弊端,致使高等教育中的根本的人文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缺乏人文属性。引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的缺失与遮蔽,已成为时代精神下的国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引人深思的生存困境。因而新世纪以来的教育学者们对学生群体的教育方式的研究、开发与探索,已突破与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复制知识的习惯性思维,而更为注重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正面发挥与深度开掘。这构成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梦”的发展教育的重要论题。
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长期以来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下的人文关怀取向,而且也是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在教育学范畴内注重与倡导的本质核心。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对于人文精神有过两次大讨论,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围绕这两次大讨论,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失落与否、以及人文精神的重构问题等三个问题最为根本,并始终为人们所关注”。[1]因此,迈入21世纪这个新的象征高度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意义的时间阶段,国内的众多人文学者与教育学家们大都主张弘扬与重构人文精神,塑造国际化背景中的中国文明与东方文明体系下的新的民族文化精神。这构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下的教育体系与发展理念的核心意识。从而必然映现在转变传统思想教育观念与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上。“进化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可以用不同方式储存语言信息并贴上特殊的‘标签’。科斯米迪(Cosmides)和图比(Tooby)声称,人由于具有‘信息处理的经济学’而在‘如此众多不同特色的世界上’独树一帜。这种认知信息处理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人类的认知建构允许我们以有待修正的方式储存特定信息。他们认为人脑中的再现受到‘范畴操纵器’的控制,虚构的小说就是一种典型的‘范畴再现(scoperepresentation)’。人的认知系统已经进化到可以分辨不同再现的程度了。”[2]因而,今天国内外教育学者们注重与倡导推进教学改革中的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深度映现21世纪的人文视域下的教育认知体系与传统理念的转型、突破及飞跃。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哲学价值观是深具人文精神的。国内知名学者许苏民阐释了人文精神的概念含义,人文精神即“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这种追求表现着人类对于自己所从来的外在自然和自己的内在自然(动物式的)的自觉超越,使人的感性生活具有日益丰富而高级的文化品位,从而把人与自然界区别开来;这种自觉超越同时又意味着人能够以自身的尺度去从事自由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地从精神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3]传达人文视域下的“以人为本”的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关注与开掘。这不仅是当代的中国学者与教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论题,而且也是美国等西方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寄寓在人类文明视域下的后现代精神的本质体现。例如“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主任大卫·格里芬看来,创造性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他的原话是: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4]传达了位于实践性品格基点上的人类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理念。而本文探讨的人文视域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深层开掘,主要是从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场域的营造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折射了时代精神下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教育范式的人文创意。
一、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
师生之间存在的主体与主体的平等与平衡的主体间性关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追求下的单向或异质的主体性教育困境。它主要通过以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的媒介体得以实现。而这种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下的“情感教学”方式,克服教育体制弊端中的注重应试教育的直觉思维的倾向,以及简单机械的习惯性认识程序的压抑与束缚等。构建与创设注重探索性原则与超逻辑思维的新型教学氛围。更为有利于大学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锻炼与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构建围绕人格整体教育为核心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但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现状是除了少数综合性大学外,大都缺乏创意而只局限于某种单一或封闭的传统学科设置与研究方式,不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的联系性、拓展性与互动性。而包含哲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的课程体系,展示创造性学习与示教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的拓展及完善,以及人文、科学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的诸多思维观念。即寄寓在学科视域融合下的包含多门课程系统的人文学科课程新体系,需要按照知识性、工具性与鉴赏性课程等的课程结构的人文创意设置与优化。从而深度拓展学科交叉后的宽广性、复合性与跨越性的宏观知识结构。例如“英国的萨塞克斯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修人文课程,其每门课程均由浅入深地分为入门课程和专题课程,如哲学课,除讲授哲学概论外,还开设逻辑学和认识论、历史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等课程供学生选择;牛津大学开设了哲学和数学、生理学和哲学、经济学和工程科学等文理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5]这种极易诱发积极性与肯定性情感因素的创新教育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下的可塑性。同时可以促使教师吸取前沿性与创新性教育科学成果,运用情感教学法则与探索原则来贯彻教学环节与教学要素,积极引导学生产生探索求异的学习兴趣与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群体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创新问题意识。克服传统教育中的模式型心理结构与单一化思维定式,促使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建立开放、立体、丰富而多元的人文话语场域,建立一种注重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下的互动及共享平台。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策略下的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折射主体间性关系下的弘扬人格整体意识的现代人文培养目标。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主体与主体的视界融合的教育方式,更利于唤起学生主体的认知冲突引发大脑意识主动产生积极思维的驱动性。而教师对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认知冲突与问题意识的尊重、引导与解惑,需要根据学生群体具有的天然的类型化的认知特色。通过在课堂激励机制中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认识与区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中的个体差异,构筑潜在的对于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唤起与诱导的心理认同机制。构建与促成含有积极的与热烈的情感因素的教育认知能力,达成“逻辑混乱——逻辑整合——超越逻辑”的整体创新思维意识。为塑造主体间性关系下的富含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追求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教育途径的整体和谐与多元统一,发挥创造性教育功能与提供科学的评价体制之间架设桥梁。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掘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与建构创新能力的时代构想,塑造国家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型中的主体的自我实现的智能潜力与价值目标,成功地实现人文精神熏陶下的智慧启迪、创新构想与心灵润泽。
二、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场域的营造
国内外学者主张将每个人的创造性潜能视为天经地义的人性本能。而这种如同人的接受性本能同样重要的创造潜能的释放与达成,应通过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下的心理氛围,以及铸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理念下的心理氛围。营造弘扬学生群体的蕴含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场域。从而激发与诱导学生群体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的重塑及完善,有助于非智力心理因素下的丰富多元的创造性个性特质的培养,达成建立在高校的人格素质教育基点上的高创造性的精神状态与最佳效果。
(一)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下的心理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伦理道德精神下的人与人以及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理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际上主要是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礼乐’与‘仁义’。”[6]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铸就了积极、健康与乐观的人文氛围。这与中国政府致力于社会主义特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取向一致。因此,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相关的国学教育下的社会实践进行广博的知识文化滋养,培养学生群体的积极的进取精神与高度的责任心,建构深刻而广泛的中国特色的爱国精神与励志情怀下的价值观念。深度映现“儒家文化是一种勇于入世的人生观,一种重义轻利、兼济天下的价值观,一种牺牲自我、委屈求全的处世观和伦理感化的教育观。”[7]达成儒学人文价值观下的“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与观念信仰,激励学生形成学思并重、拼搏进取与精业无涯的深度专业精神。构成学生群体的健康向上与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的营造,孕育了发挥人性潜能的建设性与创造性心理场域的构造的重要因素。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思潮关注焦点与价值体系中的创造性个性特质,传达人文视域下的“学无止境”的学术境界与专业精神的崇高追求。
(二)铸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理念下的心理氛围
著名的中国美学学者李泽厚阐释与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而著名的人类文化学者先生曾提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审美理念。而上述观点构成对当下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消费欲望膨胀与享乐主义的浸染的解构,尤为倡导人通过精神境界与外部世界的超越来促成与引导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化与完善创造性教育体系下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及改革的有机整合,必须重构学生群体的弘扬精神突破与超越的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与力量。而“人格因素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格特征,如坚持性、好奇心、自信心、恒心等本身就是创造性的组成因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力仅仅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它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曾对大批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成就大多为自信、有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人,而成就小的多半缺少这种品质。”[8]映现将传统教育机制下的“师传生授”的模仿式与机械式教学结构,转移到以人格凝聚与塑造为新课程内容中教育轨道上的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创造性心理场域与结构中的人格力度、精神元素及心理因子等的不断重组,唤起与调动创造性认知形成所必需的强烈的好奇心理、主体意识与创造欲望。学习自主地识别、提炼、储存、判断、评价与整合可利用信息体系,培养偏离常规的发散性思维、灵感思维与整合思维下的超逻辑推理能力,实现学生想象思维下的个性特色的创新能力的凝聚与培育。构建人文视域下的创造潜能达成的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铸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理念下的创新教育、现代文明与主体精神。
当下的高等教育应注重在学生群体的系统化、科学化与动态化的知识网络的基点上,提倡结合课堂的启发式与网络化教学模式吸取知识,进行实践进程中的科学真理的追寻、研究与探讨。提升学生主体的象征时代指数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激发其对原有单一封闭的教育知识体系的认知的突破与飞跃,塑造一种充满活力与健康向上的青春特质的人文氛围。传达“‘为创造性而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人的创造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9]的“育人为本”的人文教育观的建设性策略。而当代大学教育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视域融合,对于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关注与培育,构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高远的有机整合精神下的多元和谐的人类发展理念,发挥着重要的主体性作用。构建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下的普世意义的人类文明,已经构成新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论证了“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这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10]的21世纪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已经转化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弘扬,以及负载着塑造人格整体教育中的创新品质的神圣与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2010:14.
[2]范圣宇.叙事、认知及进化[J].文艺研究,2003,4:151.
[3]许苏民.人文精神论(引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9.
[4][美]大卫·格里芬.王成兵.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
[5]朱大峰,孙国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途径的多维度分析[J].天中学刊,2009,2:78.
[6]蔡洪声著.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载蔡洪声等主编.香港电影8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44.
[7]李友平.香港电影影响研究——香港电影的“中国印”与“国际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48.
[8]崔景贵.创造性心理场域研究述要[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5.
【关键词】 传统 人文精神 中学政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56-01
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中学政治课堂,不仅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增强学科人文教育功能,而且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深层次的情感态度教育从来都应该是隐喻的,这一课堂的构建,要求传统人文精神不应生硬地强塞到政治课堂中去,而应与思想政治课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情境相统一。
1 传统人文理念的引领
“仁爱”是儒家传统思想之“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教师首先要从思想深处具备这一人文关怀精神,要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要认识到能够实现对人的影响,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是教师的职业价值所在,而且这一价值是崇高的、最光辉的。其次,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的精神。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有宽容心、耐心,积极打造完美课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敬业责任心本就是出于对学生的爱心。最后,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认真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充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为不同个体的发展确立相应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礼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行为规范,“和”是“礼”的最高宗旨。培养学生传统人文精神,要努力形成礼让、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基本礼仪要规范化、常态化,礼仪本就是形式的东西,即便是这样,也切不可仅流于形式。从严谨规范的礼仪中,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礼仪背后的真谛。民主是和谐的基础,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实现课堂民主的基础,师生要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
2 教材资源与传统人文精神的整合
所谓“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自身的关系,相应所形成的和合精神、仁爱精神、忧患精神及人本精神,与当前中学政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模块教学的内在要求存在普适性,与中学政治教学的价值追求存在诸多的统一性。和合精神、仁爱精神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忧患精神体现了公民国家意识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本精神突出了中学文化生活和哲学常识教育的道德指归。教学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在一定的目标引领下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新课程改革强调要走出纯粹的知识目标的狭隘,努力追求更高的能力和情感目标。构建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师首先应增强这一意识,充分认识到渗透传统人文精神教育对政治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以一定相应的传统人文精神目标引领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采用和环节的设置。
教材资源与传统人文精神的有效整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教材人文教育目标与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相统一的,如,《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生活与哲学》引导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文化生活》强调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等,可以借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来说明和佐证。二是在不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情况下,可以广泛地搜集和挖掘彰显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素材服务于政治课教学,如孔子对不同孝道的论述就可以很好地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博大的“孝道”,接受了一次传统“孝道”的洗礼。
3 传统化育之道的运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挖掘和阐发优秀的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就要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肩负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任务,所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就成为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构建,是为学生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以及完成这个框架的方式和条件。通常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特征,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的30多年间,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1]虽然不断变换着目标,但有一点是始终未变的,就是强调实现实用型和技术型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方面,都将重心放到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因此,不论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抑或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都要求的是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形成了一种定势,即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而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脱离职业技能培养这条主线。
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缺陷
由于过度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或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从社会职业的需求入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由此形成了提法不一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但总结种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都可以概括为“三合一”的结构形式: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必需、够用”的尺度如何把握,全凭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因此“必需、够用”就少了许多教学科学规律的成分,少了许多人文素质的成分;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由于片面地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只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考虑眼前培养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专业技术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专业技术应用,强调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而真正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却很少顾及,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健康人格培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美德观念淡薄、生存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乏、耐挫能力低下、相处之道拙劣的困境难以摆脱。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的人缺乏健康人格的“才”、缺乏人文关怀的“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才”。
三、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如何转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的状况,就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不论哪个层级的教育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果只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只强调本领而忽略人文,只强调技育而忽略德育,复旦研究生的投毒悲剧还会发生。那么,如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的德育教育我们从没有间断过,并且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优秀文化积淀,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文化”,它如同空气一样,和我们须臾不离、息息相关,但我们又浑然不觉未加重视。[2]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贵和持中的精神表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强不息的典范抒发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践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品格;重德尚义的理念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境界;有容乃大的风范树立起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可见,整体思维、和谐稳定、自强不息、勤劳务实、道德仁义、团结协作等中华优秀精华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培养职业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方式
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契合点,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又不使优秀传统文化游离于高职教育之外,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体现:
一是在教育方针上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我们的国情,人才培养体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院校的支持。在高职的教育方针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片面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了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育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3]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懂技术的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机器”。
二是创设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在课堂之外的更广泛区域协调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职业技术的二者关系。要将院校的环境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联系起来,通过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设施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高职文化完美结合的肥沃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想,把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引导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是构建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构建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伦理、艺术、科技、文学等文化瑰宝作为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使学生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是实施“责任师傅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责任师傅”,通过“责任师傅”的全程跟进,将以往简单的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人才培育的环节,使学生的思想、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五是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礼仪践行、美育怡情等活动,通过参与广泛又喜闻乐见形式,开展有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并逐渐形成校园的特色文化产品,使学生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体味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最终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高职教育的“中国梦”应当是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的锻炼和思想品德的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朱冬英《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1期
[2]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刘云霄 兰宇新《职业》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