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二历史要点

高二历史要点

时间:2023-08-24 17:19: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历史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二历史要点

第1篇

好的成绩源于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养成习惯。在高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预习、记笔记、思考和温习的习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的学习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的学习习惯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

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

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一、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注意比较学习法的运用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结局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小字,插图和阅读课的内容

作为文科班的学生,从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小字和插图是正文的补充,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对教材规定的阅读课也要全面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节和重要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关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章的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这些内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历史“死记硬背”也有技巧

注意中外史结合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或“亚洲革命风暴”,就可以联系“”和“运动”,对两次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产生的影响和运动的地位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和“”,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历程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中外历史的联系,比较,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加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

高二历史的学习方法真正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特征,掌握历史学科学习规律

宏观上而言,历史学科知识是把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纂而成,从而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微观上讲,就是要了解一个个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和大致过程。具有时空概念,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较好的思想准备。

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历史教材采用模块教学,内容结构是中外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混编而成。再加上囿于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识环节是跳跃性的,缺少必然的关联,尤其是高二第二学期的两本选修教材的学习。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疑问和思考走进老师的课堂,将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个学习任务可以是一课的,也可以是单元的。单元导读建议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述,并搭建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而且阐述了本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比如必修Ⅲ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导言首先概述了本单元的内容,展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演进历程,其次,导言概述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要点:希腊先哲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和弘扬;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第三,导言还指出了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掌握好基本史实,建立起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起史实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通常首先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因此,确保45分钟课堂质量是学好历史学科的中心环节和关键环节。保证课堂质量要做到:一听,认真听讲,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思维互动;二记,记录每课的知识框架,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三内化,老师当堂讲述的知识最好能够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消化和吸收,不要给自己留下债务。否则,积累的问题越多,时间越长,学生就会成为“负翁”。四忆;是指对重要史实进行强化记忆。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识记重要史实是必要的,否则,一切都是“无米之炊”。其次,课后的复习和整理,建立起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整本书。比如必修Ⅲ第一单元的知识,核心知识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形成)汉代(出现新儒学,确立主流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末清初(儒学的批判发展)。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历史学科的学习切忌把历史知识孤立开来,形成碎片化的记忆。

历史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够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同课异构;古诗词;课堂教学;有效性

“同课异构”彰显了不同教师(或同一教师)在处理同一教材内容时的教学特性和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同课”并不局限于狭义上的“同一课”,它还可以拓展为“同一课时”“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课时”“不同年段的同一知识系列”。而“同课异构”中的“构”指的是教学结构的建构。“一人同课异构”作为校内“同课异构”的其中一种形式,即便执教主体和教学内容相同,也会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状态的差异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而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教师执教的高二(8)班、高二(11)班分别为文科美术班、文科重点班,人数相当,男女比例分别为3∶2、4∶1,高二(8)班的语文平均成绩略低于高二(11)班的语文平均成绩(相差5~8分)。而且,高二(8)班的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类型,“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质疑精神欠缺,但是书写能力较强;高二(11)班的学生属于主动接受知识的类型,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思考,但解题时常常是“有思路,但无法顺畅地表达”。再者,古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在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中,更是占到11分之多;涵盖的考查要点涉及了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难度系数较大。许多考生只能望“分”兴叹,深思苦想却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借助“一人同课异构”的方式,以《蜀相》为教学实例,对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些许探究,意在透过异同找出差距,摸索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进而达成理想的教学状态。

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我们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地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学会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七律诗中的名作,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教师在执教高二(8)班时是这样引入的:《三国》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神人,他是谁呢?(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左右手,是蜀国的丞相;那么,同学们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诸葛亮在大诗人杜甫的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学生的思维火花顷刻就被点燃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一一展示出来,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在执教高二(11)班时,教师使用另外一种方式导入: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如果让你用“一个____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语?为什么呢?学生甲是这样回答的:“一个才华横溢的杜甫。尽管身处安史之乱期间,但他仍创作了许多显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的诗歌,如《三吏》《三别》,被尊称为‘诗圣’。”学生乙是这样回答的:“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因为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国势艰危、生灵涂炭的现状,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所以由衷地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慨叹。”……洋洋洒洒,在思维能力得到优化的同时,学生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吟诵字句,品出意蕴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借助区区几十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内涵,使阅读的人真实地感受到一个个别具性格的诗人,从而深刻品评出一个个朝代的韵味。执教高二(8)班时,教师让学生在听完录音朗诵的基础上自读三遍。学生在缓慢、低沉的语气中,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伤感、叹惋。

随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问,即:组长将本小组成员的疑难问题归纳出来,并派出代表向其他小组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作者为什么要去“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丞相祠堂呢?2.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我们能否将原诗中的“自”“空”分别用“尽”“皆”代替?3.尾联中的“英雄”仅仅指的是诸葛亮吗?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都能够紧紧围绕“感情基调”进行阐述,“敬仰”和“惋惜”的意蕴也就呼之欲出。执教高二(11)班时,教师则先让学生自读多遍,之后要求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文字和图画表达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这样描述: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作者找到了蜀相的祠堂。只见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发出清脆的啼叫声。可是,春意盎然的美景为什么会使作者发出“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呢?因疑而问,因疑而思:原来,诸葛亮一生功绩显赫;可惜的是,“出师未捷”而病死于军中。除了惋惜和遗憾,字里行间还饱含着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共鸣,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因此,颔联中的“自”“空”以及尾联中的“死”“泪”应该读得缓慢、低沉一些。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身试教,带着感情吟诵《蜀相》。这样一来,学生潜意识地对之前的自读进行了反思,更能准确把握该诗的意蕴了。

三、反思整合,习得其法

在“一人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看到自己在整个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以及达成的目标。此时,教师既要看到教学过程的亮点,也要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即反思)。对于出现的问题,要用理性的态度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集中会诊的模式,找出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以及自身教学与他人教学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与教育理解能力,顺利完成行为反思向观念反思转移的飞跃。

讲授完《蜀相》,教师对“一人同课异构”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即便是同一教师和同一教材内容,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运作。对于高二(8)班,教师觉得必须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多下苦功,将“问题”与“兴趣”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思维潜能;对于高二(11)班,教师应该尽力培养学生“务实”的意识,引导他们用心品味生活、用文字感悟生活,使他们“活在当下”。

确实如此,站在教学一线的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克服“古诗词鉴赏”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领悟“古诗词鉴赏”的技法,“从书本中来,到考题中去”,使学生能够做到“有点可答”“有分可拿”乃至轻而易举获得高分。我们只有注重并且实现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顺利迈出“鉴赏”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张玉新.高中语文教育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赵亚静.从“同课异构”谈课堂有效性的再认识[J].江苏教育研究,2010(3).

第3篇

步入高二,我选择了文科,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历史课程。历史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喜欢并爱上了这门学科,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摸索学好历史的方法。现将我思考、摸索的方法整理如下。

第一,看历史书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历史书,既包括我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文本资料(历史刊物等),还包括相关的历史学习网站中的资料。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书种类繁多。要想学好历史,除了进行大量的阅读外,没有捷径可循。我一般看历史书的方法是:先看目,了解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结构;其次看前言,了解成书的缘由;最后看正文,知道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对相关史实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要精读重要的历史书。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历史书仅需简单浏览、了解就够了。精读的书要慢读、细读、反复读;对于需要泛读的书可以一目十行、蜻蜓点水,快速地从书中汲取有用的信息。

在平时看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做到“五到”:目录要看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全貌;单元前言要看到,把握具体学习模块的概况;正文要看到,要细读正文里大量的知识点和评价;活动思考题也要研究到,熟悉和研究知识是以哪种方式转化为试题的;最后就是看到教科书后的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对正文的补充。

第二,课堂听课的方法。我听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听,思,记,悟。“听”就是听讲,听的时候要思维集中,把握老师和同学讲话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思”就是思考。一方面思考课堂上听讲的内容哪些需要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思考课堂上的内容是否掌握住了,有无疑问和困惑。“记”既包括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包括对知识要点做笔记。我的历史听课笔记内容包括板书提纲、学习重点、老师对教材的拓展和挖掘等。笔记要简洁明了,以便自己日后进行整理和复习。所谓“悟”,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第三,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搜集历史资料前,应首先确定时间、地域和内容范围。其次,寻找获取资料的有效渠道。我比较常用的渠道:一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多读书,多思悟;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三是在旅游过程中多看、多听、多问。要根据对学习的重要程度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以便在学习中使用、查找、联系。

第四,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老师经常强调,历史学的要求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在运用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前,首先,应对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鉴定,要鉴定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真假、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等。其次,在使用历史资料作证据时,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要选用多且不同来源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最后,要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

第五,做历史练习的方法。我这里所讲的“练习”主要是做书面作业。通过练习,可加深对已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练习可及时发现自己在历史学习上的不足。发现不足要及时弥补,弥补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我做习题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审题,即“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二步,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即“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三步,正确表述事物和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第六,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是学好历史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比如:边学习边记忆,先理解后记忆,有效重复。此外,还可以把学到的新的、比较陌生的历史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比较熟悉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或者将其纳入到已有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去。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第七,复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一般来说,复习的类型有随堂复习、课下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等。我们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整理课堂听课笔记、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诵读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对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掌握历史知识体系等。

第八,应对历史考试的方法。考试过程一般分“看”“做”“查”三部曲:“看”的内容包括题量的大小、分值的分布、试题的难易程度、涉及知识点的分布等;“做”包括审题、草拟答案、核对、作答几个环节;“查”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查看疑问是否得到解决、答案是否完整等。

第4篇

现行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基础年级的历史教学没有很好地兼顾三大功能。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作简要评价,只会识记现成的结论。知识不扎实,方法很机械。

显然,这样的基础无法适应高三的学习。而目前的高考则属于选拔性考试,对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基础年级的学习没有打下相当坚实的基础,使两个阶段明显断层,造成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而高三学习则特别紧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

1.能力培养目标缺乏层次要求。目前,初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一个大纲。它没有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提出能力的分级培养目标,而只有笼统的要求,教师有纲可依,但无章可循。

2.会考的导向有违大纲的目标。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无法摆脱会考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目前会考有两点处理不当。一是能力要求没有体现,且框得过死(如初中会考)。二是高二会考虽有能力要求,但与高考能力要求相比相距甚远。事实上,高三一年的功夫也不可能缩短这段差距,使能力培养一步到位。

3.主、副科观念左右学生思想。在基础年级各阶段,历史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由于平时考试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一些死记零散知识点的学生照样取得好成绩。于是“历史容易学,此无他,唯背熟尔”的观念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教师的讲解成为徒劳。此外,由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连续讲授世界史,没有新鲜感,也淡化了学生的兴趣。毫无疑问,令人担忧的基础年级历史学习现状留给高三年级的是一个“烂摊子”。选修文科的有不少人是在“混科”。让高三这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忙于“收拾”前一阶段,冲刺后一阶段。负担之重,可以想见。也造成高三教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教学。

二、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阶段衔接

为缩短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距离,扭转两段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在阶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毫无疑问,知识体系为能力的载体。无论是历史观点的形成,历史结论的认定还是阶段特点的归纳,都必须依赖丰富的史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而后得出。怎样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呢?

首先,摆脱会考的束缚,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筑知识体系。由于会考是属于评估性的考试,而高考是注重能力的选拔性考试。故整个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能受制于会考这一阶段性目标,要提高起点,瞄准高考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以线索串联内容要点,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基础年级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的较零散,在记忆方法上多采用机械记忆,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识记效果很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讲授新教材之前,先提醒学生看目录,勾勒内容框架,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主要讲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此为主线,以下并列运行三条线: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为起点,发动一系列,中国日益遭到破坏。②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的阶级力量和经济因素产生。③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并探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和途径。以及在中国近代政治和经济急剧变更情况下而产生的近代思想和文化。上述四个方面构成该册教材内容主骨架。起初让学生了解纲目,教学中联系纲目教学,结束后再用纲目统领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内容的前后联系。

另一方面,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可切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经济发展状况,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政治发展的特点等。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到纵横联系的“经纬网”上。

其三,教育学生注意知识的分类和分层。学生头脑中掌握大量的史实后,要进行初步的整理,按方面归类,按级分层。在归类的过程中,体现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联系(如各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另外,要告诉学生注意区分哪些属现象,哪些属本质,哪些是表现,哪些是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在答题时,找准关键词,有的放矢。

2.注意能力培养的连贯性。能力的培养要与年龄发展相适应,与教学阶段相衔接,逐步提高。

①在课堂教学中,训练概括表达能力。学生阅读教材后,要求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要点。经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反应较快,答题精当,切中题意。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基本功训练。

②在单元教学中,训练比较分析能力。每结束一个历史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在感知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得出一定的结论。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一般可向学生提供两个相似点较多的阶段进行书面比较。这类训练有前一阶段的概括表述能力作基础,也容易找到比较点,学生能够接受。如“秦与隋的比较”、“五代十国与南北朝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异同”等。

③进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训练。这种训练不再提供两个可比对象,而只提供一个历史区段,最好是阶段特点较明显的历史阶段,也可以是某一方面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关系及政治发展特点”等。这类训练比较接近《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及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如1995年高考的43题,它要求学生具有宏观驾御教材的能力,综合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第5篇

一、备课

高二文化生活是新设板块,内容丰富、知识庞杂,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伦理学、社会学多学科知识交汇,正如教材编写者所言,是个“四不像”学科。同时课改要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为此,如何吃准大纲、把握和运用好教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破知识重难点,做好备课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平时,我们的集体备课重点围绕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进行,集中研究新课导学案、复习课复习案的编制和使用;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后训练题的精选和指导学生训练;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等。每次集体备课时间,召集人集合本年级所有教师在固定地点进行备课,任务分解后由中心发言人主持,围绕下周新课在导学案编制和课堂环节方面开展讨论,修改导学案并最终定稿。导学案包括预习案、课中探究案、课堂检测案三个部分。

二、上课

课改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本质区别,教师变“教”为“导”,学生“反客为主”。课改,不是学生不爱听的课要改,不是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而是每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师都要改,特别是我这种自诩为爱讲、会讲的老师更要改。因为你讲得越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就越少,当你把知识讲得越清楚、越明白的时候,学生自主钻研、思考、探究的意识就会越弱,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上就会落空。所以,高度自主、积极引导应该成为我们课堂的主旋律,对于以感悟体会为特色的高二文化生活课来说,这种课堂理念更有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具体的操作环节是: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指导学生搞好预习,预习反馈,为“教”做准备,是为“先学后教”;上课开始先解析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识体系和重难点;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学生分组围绕课中探究案进行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归纳,明确要点和考点;当堂检测,本课小结。

能不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导入和创设情境环节很关键。每节课都用课件,导入环节主要以视频、图片、故事等,注意贴近生活和贴近时政,创设情境力求新鲜感和感染力。如以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音乐导人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杨丽萍的云南印象歌舞和赵本山小品创作过程导入文化创新的途径等;另外,学生的讨论探究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老师的讲被相对限制在有限时间内,这就要求我们非常明确讲什么,点拨哪里,因而老师要深入学生讨论当中,并在学生展示时及时发现思维障碍并有针对性地强调,而不是重复学生已经搞懂了的问题;最后,课堂小结是否到位是本课真正有效与流于形式的分水岭。

三、学生辅导

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政治学科来说非常重要。而能力培养必须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和个别辅导之中,主要有小组辅导和时政辅导两种方式。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建设的灵魂。多数时候课堂亮点是由学科组长去布置落实,通过培训辅导,四个组长负责预习案的问题汇总、组织课堂讨论、布置展示任务、督促课堂检测和课后复习、及时向老师反馈问题,由于小组之间有竞争,他们还得想办法把本组的展示搞得更有新意,想尽办法不让组内任何一个人在讨论、考试中掉队,无形之中,组长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培养,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调动起来了。

第6篇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万历七年秋赐俺答所建庙宇名字为弘慈寺。大召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97年)是土默特部顺义王俺答(阿拉坦汗)在归化城(即呼和浩特旧城)南新建的一座喇嘛庙,明神宗朱翊钧赐名为弘慈寺。召庙中所供奉的释迦牟尼坐像为银铸成,又称银佛寺。

阿拉坦汗死后,于明万历十一年二月(1583年)他的儿子黄台吉(乞庆哈)袭封顺义王。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从青海经鄂尔多斯至归化城。曾到该召主持银佛的“开光法会”。从此,弘慈寺在当时的漠南蒙古地区,成为有名的召庙,也成为归化城最大的喇嘛庙。蒙古语称其为伊克昭,伊克汉译为大,故直译为大召。

明崇祯十三年(1640),也就是清崇德五年,清太宗皇太极废去土默特顺义王俄木布,以古禄格楚琥尔为土默特都统,并命其将大召扩展重新修葺,重修后改汉名为无量寺,这便是今天大召汉名无量寺的起源。

清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赴北京路过归化城,就住在大召的九间楼上。从此,大召的名声日盛。大召的藏语名称是叭圪密的令。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经管理全城召庙的喇嘛印务处掌印扎萨克喇嘛内齐托音二世奏请清圣主应允,动用自己的庙仓(即小召庙仓)财产,主持修葺大召。将殿顶青瓦换成“二龙戏珠”、“猫头滴水”的黄琉璃瓦(喇嘛教尊黄色为上),竣工后共用银五千两。遂改为“帝庙”。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大召扎萨克喇嘛凯穆楚克募缘重修大召。这是解放前大召的最后一次修缮。

1959年,为迎接十世班禅大师,维修了召内部分建筑,并在经堂、佛殿内安装了电灯。

“”以后,大召有过数次维修。近年,增建了东西仓佛殿等,扩展了召前广场。

今天的大召,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召的布局是,进入山门的中间部分,自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含经堂、佛殿)、九间楼凡五层。

早年,进入大召两边的广成门和广化门,各有一长甬道,这便是东仓和西仓,今天的东西仓,已融入大召的红墙以内。东仓内有天王殿、菩萨殿、玉佛殿、弥勒佛殿和早年的喇嘛印务处。西仓内有乃春庙(意为人间护法庙)是由吉祥八塔、天王殿、佛殿、藏经阁、大白伞盖佛母殿组成。

在大召东仓山门檐下挂有一块横匾(原挂在大召山门檐下),上书“九边第一泉”,笔势飞动有力。是用木棍裹上棉花蘸墨从右往左书写而成。据史载,明朝以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头(太原)、固原北方九处要镇为九边。“九边第一泉”系指大召前的玉(御)泉井而言,相传,此泉为康熙皇帝的御马千里驹刨出,可见此泉的名声了。

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起,召庙内再不请活佛。其原因是大召已成为“帝庙”,并在佛殿内的银佛前,经常供着三块用满汉文书写的牌位(中间一块书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左首书圣主汗位,右首书圣母皇太皇)。此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归化城的将军、都统等官吏,都要到这里集体拜龙牌。平时,官吏路经大召时,也要下马下轿。每逢皇帝、皇太后死了举行祭奠,地方官吏也得到大召来行礼。这一活动一直沿袭到民国建立。改为“帝庙”后,大召内喇嘛的民族成分除蒙、藏二民族外,还有满族喇嘛。

大约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统管归化城大小召庙的宗教权力机构喇嘛印务处,就设在大召东仓的东北隅。

在天王殿内供着木雕彩绘的多闻、广目、持国、增长四大天王像,手中分别持宝剑、琵琶、宝伞、紫金龙。

在菩提过殿前竖立着两根旗杆,是用来晾晒唐卡(也称缯子)的。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和六月十五日,大召要举行祈福仪式,届时把一幅绘有未来佛——弥勒佛像的巨幅唐卡,请出来挂在两根旗杆中间晾晒。

在菩提过殿中,摆放着召庙中最大的铜制的转经筒(亦称玛尼筒)。

在经堂前,有一对铸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的铁狮子(亦称铁吼,各高83公分)形象与众不同,卧在那里翘望。是这年九月由大同北草场金火匠人陈二铸成。下面的方形白石座,各高1米五五。上有“仙人对弈”等石雕图案。

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初八、十五、二十五日,大召全体喇嘛都集中在经堂内做佛事,颂咏经文(藏文经卷)。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六月十五和腊月二十九,喇嘛们便穿起服装,扮成各种番像,伴以笙管铙鼓大号等,举行禳灾、祈福、诵经的跳“恰木”活动。

每到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诞辰这一天,召庙内还要举行灯山诵经活动。一到夜晚,要点起一千盏黄油灯。

大召内藏经很多,有木板印刷的一百零八部甘珠尔经,也称大藏经(藏文版),相传,是六百年前印刷的,这是一部及其珍贵的经卷。

在经堂四周摆放着一百零八个铜制的转经筒。在走廊的西边摆放着康熙皇帝赐给大召的孔雀龙凤伞,至今已保存了三百一十四个年头。

当年,由自号“塞外山樵”的画家礼赠大召当家喇嘛的补壁之作,描绘康熙皇帝私访归化城传说故事的《康熙帝私访明月楼》绢画,长一米三,宽三米五,各种人物一百一十个,衣冠打扮各不相同,人物表情生动,充分表现出清代康熙年间的民间民俗。这一十分珍贵的艺术作品,原画收藏在内蒙古博物馆,大召这幅画系复制品。

大召的经堂和佛殿是连为一体的,中间有隔扇和门。佛殿内所供佛像齐全,银佛坐像高二米五五,平放在膝上的一只手从中指到手腕长六十公分,火焰背光为木底银花,银像坐的莲花台为银制成,高三十三公分,宽二米。相传,银佛是用三千斤纯白银铸成,银佛栩栩如生,堪称大召一绝。

在银佛的西边是燃灯佛像(亦称如来佛),东边是弥勒佛像(各高二米五,为泥塑),是佛教中以时间来划分的掌管现在和过去、未来世界的“三世佛”。

在银佛前两根露明柱(亦称通天柱)上盘绕的“二龙戏珠”雕塑,高约十米,相传是用纸精、黏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中间并没有支撑的骨架,外刷一层金粉。也是大召一绝。

在佛殿内还供有宗喀巴大师像(高二米四五,黄教格鲁派创始人),白度母、绿度母(各高一米,即观世音菩萨),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塑像,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塑像,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却吉坚赞的塑像,还有佛陀的弟子塑像,两位护法神站像等。

在众佛像背后的三面墙上,有色泽艳丽,绘制精美的二十六幅描绘佛陀与外道六师辩法的壁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全国所发现的同类壁画中,大召的这二十六幅是保存最完好的。又是大召一绝。

第7篇

“做一天学生”――是我校大力倡导的一项活动,要求教师深入课堂,从早晨第一节课起,和学生在一起听课,直到放学。这里,我结合学习《教育文摘》的体会,谈谈我做了一天学生的感受。

笔者那天听课8节(上午四节:政治、数学、语文、历史; 下午四节:专业---美术)。感受颇多,其中主要一点感受是: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不一样”,要用“不一样”的方式,对待“不一样”的学生。这正同《教育文摘》中的许多论述是一致的。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由于我选择听课的班级也是我的任课班级,所以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我非常了解。有的学生每堂课上的表现都很优秀,也有的学生随学科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小W在数学课上许多基本的知识都不会,但政治课上一个大题有9个要点,他的回答非常流利,语文课上对诗词的解读感悟也很细腻;还有小D和小Y这两位学生,数学学习虽然很努力,也算不错,却不突出,美术课上的习作被作为范画张贴供同学们观摩学习。正应了那句古话:术业有专攻!

由此我想到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允许学生在学习上既有优势学科,也有薄弱学科;既有深入钻研的部分,也有粗略了解的部分,以保证他们有自主发展的可能。

不由得联想起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F。高二刚接班的第一次提问,就让我盯上了他――连最基本的公式都背不熟,这怎么行?于是课上、课下,教室里、办公室,都会有我步步紧逼、他苦苦背诵的情景。两个月过去了,没有成效。我仔细地观察了解他:有礼貌、守纪律,也在很努力地学数学。无奈实在是根本听不懂,一道题抄都抄不利落。把数学比作天书实不为过,每节课都是苦熬。他很苦恼,怎么办?我只好重新要求他:每章节开新课时要尽力学,加深难度后,如果还是学不明白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自学其他科目,但绝不可以荒废课上的时间。他信守诺言,放下数学书,就学语文、英语、政、史、地,认真而投入。高考那年,他数学只考了20分,但语文、英语、文综均是高分,总分达到艺术类考生前列,进入了心仪的大学。

记得《教育文摘》2013年第4期“言论”栏目有一段话,是IB大学预科项目(DP)开发主任安德鲁・阿特金森说的:“曾经,学校总是希望把不一样的学生在将来某一天变得全部一样,都符合学校培养的标准,然后再输送给社会。但是现在以及未来,学校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以及不一样的评估方式把学生变得越来越不一样,让他们越来越像他自己,做他自己,因为未来社会也正需要具有不一样特质的公民。”

结合我当了一天学生的感受,再来温习《教育文摘》中的这段论述,我感到说得很深刻,很有启发意义,我深有同感。

读了这段论述,我更加相信我的策略是正确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教师,我当然希望我的学生对我所教学科都能理解并应用,但是,同时我也应当谅解并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苛求学生全优。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转瞬即逝的现在和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我们就是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打开不同领域的门,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精彩,主动地走进去,快乐地发展!

第8篇

虽然很多人都做不到提前预习,但是事情正是因为难能才可贵。提前预习是为了上课时更轻松,更有目的,使学习效率更高。预习的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不看,关键是对那些不懂的问题要通过课堂来解决。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保定学大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 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保定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1、保定学大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

【中央峰景校区】——保定市 新市区【山水华庭校区】——保定市 北市区【七一路教学点】——保定市 新市区

2、保定聚智堂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1578

【诚明校区】——保定北市区【少年宫校区】——保定新市区【新市场校区】——保定新市区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学大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中考、高考命题和阅卷任务。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

教育心得:

增分空间分析.结合考生成绩,充分挖掘考生潜能,分析其在升学考度中的提升空间,预测增分趋势。个性化增分方案制定.学科老师组建分团,以总分为目标,围绕各学科增分要点,进行靶向定位的强化训练,制定行之有效的增分计划。效果跟踪.学历管理师程监督指导,确保方案执行深度和力度无偏差,定期回访,及时反馈,随时修订辅导方案,使考生处于佳状态,冲刺高分。个性化辅导执行.中考试命题专家把握命题趋势,专职老师1对1授课,天科免费陪读答疑,心理专家激发斗志,调节心态,向知识、技巧、心态要分数。

第9篇

新课标指引下的历史新授课,如何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有机的衔接,以实现新授课教学效果最大化呢?关于新授课的教学,我认为“忆讲议练”的教学模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高考考试需要。

一、忆----效果检测,知识链接

1、课前提问是忆的主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层次有:(1)提问具体的知识点,如的内容。(2)对课本内容的复述,如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可以使学生从全面的角度注意本章节内容,引导学生课时积极复习,课内认真专注,将课内带动课外延伸到课外促课内。(3)提问对某一事物(事件)的感受,如是否是西方国家维护“正当贸易”的措施。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的根本目的,性质,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巨大危害。(4)提问学生熟悉其它科目的相关内容:如的《・七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效引导现实新课导入。

2.课中回顾是忆的核心。课中回顾,能有效地将所学前后相关联的知识线索有机联系。如:必修三向西方学习中,问题:前,“岛夷”(英国)与清政府有哪些社会差异?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必修一的政治,必修二的经济,必修三第二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学生在横向比较两国社会差异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已有已学相关知识的链接整合。

3.课后巩固是忆的有效保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课后通过对当天、当周、当月的知识线索回顾,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同时,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理解章节知识线索,以更好地把握章节知识的隐性规律,如必修三第一单元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除识记先秦、汉、宋明、明清、时期儒家代表思想的理论成果以外,学生巩固章末的主流思想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阐释,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忆”阶段的特点。课前提问、课中回顾、课后巩固贯穿始终,知识学习的效果检测,必修一、二、三的相关知识链接,在新授课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讲――精讲重点,巧计难点

讲的功夫,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由衷体现,也是教师灵魂的操守的有力估证,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极力反映。那么,在新授课中,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讲多久?便是我们需要研究打磨的,而如何讲好则是我们需要深究的。

1.精讲重点――突出核心,直击考点。每一节的重点都是依据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的,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考,对重点知识的精简讲述由为重要。如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重点是: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的内容。根据学习史实之后重新置入标题,则较容易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经济、经济逐渐产生并发展。而的主要内容则需要老师结合课本资料,精练扼要点明创办军工事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四方面,既突出了核心重点内容,又便利于学生考试作答信息的有效提取。

2、巧讲难点――搭建梯子,有效引导

对于难点、很多时候会面临讲了也不会,不懂的“境地”,因此,对于讲的深浅程度把握很重要,巧讲,实现搭建梯子,引导,实现目标达成。同样,以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为例,难点是:如何评价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学生会纳闷,近代化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巧讲:近代化的含义、范围。这样,言简意赅的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再通过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的民用企业促进经济走向近代化、近代军事、兴办近代教育,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从而成评价的终极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阐释,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讲阶段的特点:精将重点、巧讲难点、突出核心、顺梯而上,在新授课中具有灵魂阵地的作用。

三、议――拓展思维,合作创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提及合作探究学习,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僭越的条件。那么,师生合作探究,生生合作探究的动力又在哪儿呢?

1、师生合作――结合史实,形成定论

师生合作,把问题深入解读,让学生再结合已经学过的史实资料,分析归纳,整合成书面文字,然后形成定论。如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的学习延伸资料,学生读完资料可能会不知所云,教师此时应做到:简化问题,简化资料确定问题的用意,实则是考查:英国人认为鸦片是维护商业的“正当贸易”,对不对?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答此道问题了。

2、生生合作――开拓思维,训练表答

学生合作探究,将有争论。有疑问的问题公开化,在激烈的讨论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也能让教师发掘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法侵略求民主潮流后学生可以就李鸿章到底是签订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卖国者,还是积极改良的救国者?进行讨论,辩驳,评价李鸿章其人以达到活学活用,史料整理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阐释,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议阶段的特点。合作学习,精妙选材,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在新授课中具有点睛升华的作用。

四、练――精选精练,巩固效果

练习,是学校“30+15”课改的硬性条件,也是学校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检测方式,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成果。

1.精心选择题,层次梯度明确。一般课堂检测是5分钟左右,选择题以近五年有代表性的高考题为母体,着眼高考考察趋势,一易一难为最佳,情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由少到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如:2014年广州卷15题和全国卷20题。

2.精选材料题,清晰可见,便事作答。课堂检测材料题目的选择,贵在精炼清晰,原则以独特地,有代表性地高考化的试题为主,也可使用一些高频材料。课堂多采用幻灯片展示,如若材料太多,太长,则客观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检测。精选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多学,多看,多做,才有选择的余地,也就使精选精练环节着有成效。

通过以上分析阐述,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练阶段的特点:精挑细选,当堂检测,巩固学习效果,在新授课中具有夯实基础作用。

第10篇

笔者班里一共有7个学习小班,分别有一位班长负责协调本小班的学习活动。在笔者这类学校,班级里面语文学习基础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寥寥无几,一般笔者确定好学习班长后,会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培养,指导他们有效牵头成员,对照要求开展自主互助学习活动。所以在论述类文本复习的初始阶段,笔者先带领各班一起回眸了江苏近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情况,并分小班重点研究了近三年的命题方法及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力求找到命题的突出倾向,做到对考点考情了然于心。

一、指导学生研究命题方法和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把握设题规律

(一)层次思路分析题。这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这一题型江苏似乎是年年都考,是相当成熟又具有价值的题型,出题的形式有两种:局部段落论述层次概括和整体文章论述层次概括。

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7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是“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此段的思路很是清晰,不存在阅读障碍;层次分明,不存在理不清的问题。另外还有2016年《成人不自在》的第17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是“文章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接着写孙悟空成长,发觉自己空间险隘、生命有限从而反抗,奋斗,接受约束,戴上‘金箍儿’,阐述‘不自在’的原因;然后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对自我进行磨砺、修心境,最后成为‘斗战圣佛’,阐述‘不自在’的意义;最后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

(二)语句含义理解题。这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6题,“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6分)”答案为“‘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此题比较容易,但是此题亦有想不到的地方,即是“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再说,这也不是“个”的含义,如果这句话设分的话,考生就吃亏不小了。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如2015年《罗丹的雕刻》的第18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答案是“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解答此题,先要弄清这句话的意思。这是一个比喻句,联系上下文完整表述应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是‘开向生命的窗子’”。“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代指罗丹的雕刻作品,“窗子”比喻观察外界的通道;同时这一“窗子”是开向“生命”的,则说明我们观察的对象是“生命”。

(三)概括整合内容题。这主要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如2015年的《罗丹的雕刻》第17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是“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这也是一道传统题型,通观全文,“根本性的变革”主要在第2至第4段中。分别找出其中的观点句、概括句、评价句、总结句等,如第2段中的“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3段中的“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4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等。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关键性语句,再将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整合。难点主要是在“观念”、“内容”、“形式”这三个“类”的关键词的提炼上。

通过各个学习小班的认真研究,大家发现从命题角度看,近年来江苏省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套路,文本的选择,甚至每道题的赋分,都有固定的套路。“分析文章思路”与“概括作者观点”是命题的两个基本考点;“理解重要句子含义”与“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是两个基础考点;“分析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是容易忽略的潜在考点。同时第1学习小班的周童士同学还发现《考试说明》中“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能力点“理解(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用的是“含义”,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用的是“含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如此解释的:[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含义深奥。也作涵义。[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用“涵意”的句子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用“含义”的句子,我们能理解其包含的意义就行了,不知这样解释是否合理。

二、通过实战训练,共同分析答题失误类型与原因,内化规范

在这一阶段,我们遵循大家在复习前期总结的命题规律,紧扣训练点,精做了学校备课组选出的10篇结构典范、思路清晰、命题规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结合标准答案,我们分小班进行互批细批,并进行辨误归类,引导大家形成规范,举一反三。

各小班归纳出来的答题失误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概念与文本脱离,答非所问

2、答案繁简失当,要点不全

3、逻辑性不强,表述缺乏连贯性

失误原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浮躁盲目,急于求成,分析概括能力薄弱,答题习惯较差。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让各学习小班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第3学习小班提出的总体解决对策:

1、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句时,要注意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的关系。

2、在归纳文本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观点态度时可以由标题着手,也可以关注文本的开头与结尾,同时还要结合文体特征,从目的、启示处着手。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时要注意文章结构与文章思路的关系。

4、明确论述类文本的考点要求和命题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5、学会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准确表述。

以下是第4学习小班对“分析归纳中心意思”考点的解决对策。

1、摘句法:寻找中心句(段),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法:ふ腋鞫沃行木洌合并后提炼概括。

3、提炼法,有的文章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三、进行小班化合作命题,促进学生对考点的融会贯通

笔者的小班化目前选择的是小班与小班之间定期变换组员,一般是半个学期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分班,或者在某一特定语文主题学习时安排学生自由分班,比如高一课本剧表演,高二唐诗宋词、史记选读等资料搜集,高二升高三暑假附加题复习,高三作文专题分享式复习等。

进入论述类文本复习的后期,笔者给7个学习小班分别指定了篇目,让每个小班按照江苏高考要求对此文本命制三道题目,要求考点明确,有清晰的答案解说,小班内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命制,各学习小班班长负责本班篇目的课上演示说明。因为在前阶段,学生经过实战训练对论述类文本的命题规律和题型已经比较清楚,所以合作命题这一环节还进行得比较顺利。

以下是第5学习小班对朱光潜《诗与直觉》(原文略)命制的题目:

1、请简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论述思路。

(能力层级为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参考答案:首先,引出话题并引起思考:“见”如何才能升华为“诗的境界”;接着通过分析“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几组概念的区别亮出观点,集中论述诗与直觉的关系;最后,指出思考、联想对于诗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2、诗的境界的形成与哪些方面有关?

(能力层级为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直觉,思考,灵感。诗的境界的形成必须起于直觉,但通过艰苦的思索,会产生灵感,使诗的境界得以突现而出。

3、如何理解第三段中“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这句话?

(能力层级为B和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的境界是指诗所写的情境,即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直觉的“知”是指通过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对象本身而见出形象本身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名理的“知”是指借助思考、联想而见出事物的意义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本句是作者的观点,指出“直觉”与“诗”的关系,并以崔诗为例,表明读诗时必须要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对象本身,才能直觉出诗所写的情境(即诗的境界)。

市教研专项课题《以小班化组织形式承载“积极语用”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兆平,胥照方.近年江苏卷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格局及应对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10).

[2]张振.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教学与答题策略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3.

第11篇

一、重在夯实基础的单元复习

从高考的改革来看,突出能力考核是大势所趋,但能力并非空中楼阁,需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再现、灵活运用体现出来,“双基”是能力的基础,缺乏必要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就很难有坚实的立足点。为此,我们在第一轮总复习中,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采取“四环节”复习法。

第一环节:把握主干,抓“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经过高一、高二两年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甚至有不少属于“夹生饭”。所以高三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具体可采用“点辐法”,即教师指导学生以主干知识为中心,辐射这个知识点相关的主要知识,形成一幅知识辐射图。为操作方便,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课为单位,结合教辅资料,构建章节的知识网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落到实处。

第二环节:解析考点,抓“本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经过第一环节,学生虽然将知识网络构建起来了,但对考点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仍有疑惑。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结合知识点辐射图,找出本章节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易混点,并做逐一讲解。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设置情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做既能弄清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又突出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使学生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烂熟于心”,在必要时可熟练地进行知识鉴别、再现和迁移。

通过以上两个复习环节,教师可帮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上建好知识体系,为提高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第三环节:关注热点,抓“应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我们要坚持“小课堂”与“大社会”相联系,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以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师生双向互动方式。即一方面由教师从大量的课外资料中进行精选,先让学生作答,或进行单元测试,再进行解题指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充分利用背景资料提供的点滴信息找到教材中的理论依据,并着重加强了答题的规范性训练,要求要点全面,对词(特别是对“政治术语”)的运用要准确,条理清晰,格式对路,逻辑性强。

另一方面,由学生自行组成“时政述评”小组。具体做法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最好是前后桌同学进行组合,每小组4人,他们共同寻找当年时政重点热点问题,分别从经济、哲学、政治三个角度对该现象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要点突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课前用5分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在学生进行评析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板书,帮助学生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点评,既要概括出此类问题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点,又要对该材料的特殊性给予必要的说明,从而实现政治答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这一复习环节,既能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复习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求学生备好“错题本”,并适时进行记录、纠错。

由于前三个环节是对各章节内容的复习而言,故在第一轮总复习结束前,有必要做好以下步骤,即

第四环节:串点成线,理线织网,优化整合

我们可把高一《经济常识》八课的知识内容以经济的科学含义为线索,织成四张网:基础理论、生产部分、分配部分、交换与消费部分。高二《哲学常识》织成四张网:唯物论部分、辩证法部分、认识论部分、人生观价值观部分。高三《政治常识》以政治的科学含义为线织成四张网:国家制度、政党与政党制度、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和我国对外政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各个板块的联结点。这样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形成脉络清晰、相互交织的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结构网络化。

总之,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做到三个字:细、慢、实。

二、重在提升能力的专题整合

专题复习有两种形式:一是按教材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二是以时事为载体的专题复习。由于有第一轮复习的铺垫,我们习惯采取第二种复习方式。我认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研究《考试说明》,关注考点变化

考试说明是每年高考命题的依据,而且每年都使用加减法。仔细分析这些考点,参照十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高考试题涉及的频率,区分高考内容的必考点、选考点和盲点。对于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进行复习;对于选考点特别是当年新增加的考点必须倍加重视,并且要与当年时政热点(焦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作为政治总复习的重中之重;对于未列入《考试说明》的考点不必浪费过多时间。

2 选取、整合、剖析热点

高考政治试卷以“社会热点”作为背景,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围绕一个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多学科提出各种问题,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到底哪些是社会热点?我们应该如何来选取、整合和剖析呢?

(1)热点的选取

热点选取时可按如下原则进行:①当年社会生活中突出的、影响较大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②要善于捕捉新的热点,特别是“典型案例”的收集。③要选择不易引起负面效应的热点。要选择那些对社会有积极影响,体现党和政府所积极倡导的,能够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热点材料。如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再就业的新举措;倡导人们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关于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关于鼓舞民心、体现国家地位等等。④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探讨人类生命价值的话题。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⑤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的典型事件。

(2)热点的整合

一年来的社会热点很多,即便是按照上述原则去选择专题,专题的数量仍然很多,这就需要对热点专题进行整合。一般说来,可以把所有热点分为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公共安全、国际关系等几个大的方面,然后像在电脑里建立文件目录一样,在大专题下建立小专题。

(3)热点的剖析

就高考试题而言,能“猜中”高考热点的人不少,但能“猜中”热点命题切入点的人几乎没有。热点有限,而命题切入点无限,以所谓有限的热点分析角度(指运用

政治学科理论知识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角度去分析)去应对无限的命题切入点,无异于盲人摸象。它既束缚了考生的思维,又违背了高考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意图。

那么,到底怎样分析热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重点分析热点本身。可是很多热点涵盖的观点很多,涉及的知识很广。我们知道,高考命题一般不外乎三个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因此,对每个专题或其下辖的核心观点和理论的分析,同样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分别展开。

3 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学生课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知识就是记不住,就是不会用,这是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深有感触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而要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构建和获得知识。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学、教、练三者关系,贯彻和实施“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为本,留给学生空间。要坚持精心的质疑、释疑和解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多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如我们在高二哲学常识的复习教学时,就要求学生适时自行整理哲学原理,教师给予方法指导,最后教师将哲学常识的所有原理整理给学生,以解决学生在整理中的困惑。这样,为我们复习哲学常识节省了时间。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第三轮复习时,教师要尽量将时间还给学生,如果在省质检后,语、数、外三科能为综合科让出一点时间,则是提高综合科复习效率的最佳途径。

三、重在实效的综合训练

训练应做到“少而精”,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做好以下工作:

1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注重课文的目录、导言、小结、总结、黑体字等等,做到由此及彼、纲举目张。

2 总结整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结论性的语句,争取拿到加分部分,力求答案有所创新。

3 倡导同学之间在互动中整理思路、探究问题。

4 领悟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消化错题本。

第12篇

2017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上学期以来,我班班班风比较稳定,学习风气浓厚,所以这个学期我们班就要在班风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学风建设,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继续抓好班风建设,带动良好的学风。

1.重视卫生,宣传评比。

评比是班风的重要体现,去年我们班的评比成绩比较好,所以今年要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从而保持班风的稳定。

2.继续规范好仪容仪表。

学生的仪容仪表也是良好学习风气的一种体现。我班上学期曾有个别学生不按照学校要求,有衣着不得体和长发现象,因此,本学期我要在学生仪容仪表上下大功夫,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努力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

3.狠抓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不好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所以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要保持好课堂纪律。这个学期我就准备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不但要班干部认真做好记录,还要求各科任老师配合,我平时也多到班上看一看,了解好班里的纪律情况。

二、 加强差学生的辅导转化工作。 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这是提高全班成绩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学期一定要抓好对中下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制定好计划,在班中全面铺开,平时尽量多下班,了解差生的学习困难,尽可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班总体成绩。

我还计划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联系,以对学习困难者联手帮助。针对各科的特点,我要经常性地与各任课教师讨论各科的学习方法,并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以完善其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教给其点石成金之术。另外,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学习小组来帮助差生转变态度观念。

三、 进一步提高卫生、两操水平。

卫生、两操是良好班风的体现。因此,每一个班都必须提高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打算在这个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出有关这两方面的更加详细的奖罚措施,以便在以后对学生的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使这两项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再上一个台阶。

四、认真抓好活动课程建设(主题班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今年是升学的关键,所以我准备利用活动课开展各类的学科趣味竞赛或游戏,这样不但对学习有好处,而且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还要多召开关于理想,前途教育的主题班会,使他们能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中考。

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坚决执行学校制定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经常性地深入学生间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加强学生在诸如教室、校园、回家途中甚至在家中等地点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六、严格落实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制度,严防死守,杜绝学生打架斗殴、包夜上网、谈恋爱、吸烟、喝酒现象的发生。

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本身就不符合学生的身份。再加上现实情况是学生把手机当成是娱乐工具,玩游戏、聊天,甚至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被一些不健康思想影响,利用手机浏览“黄毒”信息,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为此,手机一日不坚决禁止,校园一日不安宁。

另外,我班上学期期末,发生了因学生矛盾而引发的斗殴事件,事件平息并处理后,我深刻意识到,一些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想问题、遇事狭隘、易冲动的特征往往会使他们失去理智,甚至犯下弥天大错。

早恋,是中学生身上不可避免的现象。强行压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现象,但这样做往往使得学生更加叛逆,还会适得其反。因此,对待学生身上的这一顽疾,我准备利用班会课宣传、个别学生保密谈话、与家长紧密沟通和严格要求的方式,来做好这一项工作。

2017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全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8人,通过高二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在纪律、卫生、学学习成绩上都有不少的进步,班级凝聚力增强。不过也有部分学生相对比较缺上进心,自制能力差,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仍存在班级尖子生数量不多,后进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两极分化问题。

二、工作措施

1、进一步抓好学生德育的常规管理和制度建设,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班级考核制度,发挥班委在德育工作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班级管理常规化、养成教育经常化、行为习惯规范化和组织活动实效化。

2、抓好学习、文明礼貌、环保意识、卫生、生活等行为习惯地养成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指导学生人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学之间有矛盾要正确处理,对开口说脏话、动手打同学、特别是有计划、有准备的打同学或请他人威胁甚至打架的学生,要当日上报,严肃处理,增强处理的教育性。二是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不在墙壁、走廊乱涂乱画,不浪费水电。三是要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注意仪容仪表,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佩戴首饰,不吸烟,不喝酒,不进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厅和网吧。对以上问题要反复抓,抓反复,抓出成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加大教育力度,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经多次教育不改的学生,该处分的要坚决处分,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和年级组长,当日内上报教导处,及时处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从交通、学习、校园等方面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创建平安、文明、卫生、和谐班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义务劳动等安全。学生有病、有事必须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无故不到校者要在当日放学前与其家长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并根据其情节做出严肃处理。

4、做好班级常规考核和学生德育考核工作,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考核,做好对学生迟到、旷课、早退、教室卫生、自习纪律、学生仪表、住宿生住宿情况、环境卫生等进行全面考核。对德育量化不合格的学生,与家长提前取得联系,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5、加强班级学习、德育、文化、卫生、活动管理。紧紧围绕德育工作重点,和各课任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确定班级德育目标,美化、亮化、净化教室环境,在教室悬挂具有激励学生学习品质的标语,积极开展读好书、看名著、学生作业评比活动。

6、利用节日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根据政教处统筹安排,利用“学雷锋活动”、“五一”“五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对学生进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尊师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学生中开展“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教育活动。

7、开展好主题班会系列教育活动。坚持“思想教育依靠行为管理有力、工作出勤到位、班风班纪良好”的工作方针,切实改变德育工作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的问题,提前做好主题班会的精心策划,扩大班会参与面,营造教育,根据教导处安排开好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要有设计方案和实施记录。

8、强化从细节入手,从学生入学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强化班级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抓好两头学生,促进中间学生。

9、继续抓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开学凡是带来的都要上交,加强管理初见成效。

为了使高二四班能成为更加优秀的班集体,全体同学都会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全力以赴,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2017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为了让本班学生在高二第二学期继续养成良好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力争更高更快地发展自己,为高三冲刺奠基,拟订班级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是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组建,是四个文科选修平行班之一,共有学生55名学生,女生31人,男生24人。经过一年的教育,从学情观察来看,大部分同学应该纪律观念强,学习态度认真,上进心强,有活力,有朝气,是一个有很大可塑性的集体。但重组新班的分班成绩两极差距大,学困生面积比较广,进三分之一;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缺乏领头羊,凝聚力比较弱;极少部分学困生的负面影响和破坏力还很大,严重干扰班级正常的管理。

二、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校长室、政教处的工作设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抓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前提,以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保证,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入社区、家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培养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精神,塑造高明四中学生勤学奋进的新形象。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设想,主要是在班级管理当中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强化学生习惯养成、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为下学期步入高三做好准备。

三、班级工作目标:

1、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为抓手,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培养一批有竞争实力的学生,努力营造“团结奋进,相信自我、立志成才”的班风和“自信、合作、奋进”的学风。

“一个中心”是指:以学习为中心。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两个基本点”是指:保证纪律和卫生;

“三个学会”是指:学会做人即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学会学习即学习上要不断进取,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要持之以恒;学会处事即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正当利益为标准。

2、积极配合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德育工作,如黑板报出版、安全教育、文艺活动等活动。

3、为 6月9日的学业水平考试积极备考。

四、具体工作要点:

1、熟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由于本人任教整个年级的历史课程,进入高一时对本班全部学生就开始认识,又经过一年半的直接管理,对班级情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但还需加强沟通,特别是与其家庭的交流,加强情感交流尤其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加强习惯养成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具体工作分全局统筹(刘树华)、学习(罗婉欣)、课堂纪律(麦丽苹)、劳动卫生(姚靖欣)、体育活动(何振飞)、班级文化宣传(谭晓媚)五大方面,将制定具体的班级制度,有专人负责,让学生自主管理。由班委、团委成员、组长为骨干,加强对学生的早读、早操、卫生清洁、晚自习等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及时反馈。由此树立和谐的班风,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室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3、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设置值周班长,由值周班长,带领本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一周值日工作;及时反馈班级纪律情况,保证日常学习的正常进行;加强纪律约束,严格执行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德育管理细则;对迟到、旷课和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绝不姑息纵容,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4、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引导自主学习

计划在开学初,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要发挥优生榜样的作用,引导优生形成一个积极向学的学习氛围,以他们勤奋学习来感染和带动其他人,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全班形成共同学习、齐头并进的局面;对后进的一些同学个别谈心,让他们树立信心。通过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纪律和考试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通过班会课、个别教育和榜样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每次考试结束要求每一位学生写出考试的得与失,查找经验与不足,并列出整改计划和下次考试的目标,为明年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进入高二第二学期,学生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压力无形中增大,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使学生高效学习,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此,计划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阅读关于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资料,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如何保持考试的良好心理;如何树立自信心;如何进行考前复习;如何进行查缺补漏;如何从考试中发现知识缺陷;考后如何调节心理等等。做好这些以便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

6、开好系列主题班会

根据政教处的安排,本学期根据不同时段举行不同主题的班会,利用各种形式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