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时间:2023-08-24 17:1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制度体系;管理系统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的颁布,国家大幅增加科研投入,科研经费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医院获得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1]。在科研经费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核算模式和预算管理制度暴露出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保证科研经费合理和高效使用,发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经费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科研经费的外部管理部门是科研项目主管单位,其监管作用发生在项目立项环节和结题环节。项目立项时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项目负责人提交的项目预算书,判断科研经费的经济合理性。项目结题时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或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审核科研经费明细账,核对经费支出与预算科目是否一致。科研项目主管单位无法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科研经费的内部管理部门由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组成,各部门相互独立,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科研经费,发挥监管作用。

1.2核算系统不能满足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

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前,旧制度对科研经费的核算未作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导致科研经费收支未列入医院收支管理中。在实际核算中一般列为专用基金核算,科研经费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同一科目下核算,并且未设置明细核算科目,管理粗放。科研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不能准确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无法满足管理需求。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设置了辅助账,根据科研经费预算明细设置明细科目,按照项目进行辅助核算,归集项目收支。经费报销在会计核算系统,明细核算在辅助账中,二者无直接对应关系,给日常经费查询和项目结题带来困扰和不便,也无法达到医院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正式实施,明确了科研经费收支纳入医院收支统一管理,并单独设置了会计科目“科教项目收入—科研项目收入”和“科教项目支出—科研项目支出”核算。涉及医院配套资金的科研项目,配套经费支出在医疗业务支出中反映。1.3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缺乏预算控制科研项目预算书由项目负责人编制,在此过程中一般是根据经验编制,未对项目预算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项目负责人权限过大,具有科研经费的完全审批权。因此,项目活动经费使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执行预算。财务部作为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部门,只是审核费用的合规合法性,由于专业限制,无法审核与科研项目的相关性。

2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科研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中管理项目合同。科研经费到账,财务部门在核算系统中反映经费使用情况。科研经费的使用由项目负责人管理使用,科研部门缺乏有效监管。财务部门接到科研部门的立项和到账通知后,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建账并确定经费性质,经费的使用由项目负责人审核报销。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总额控制,并审核科研经费的形式要件。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自由度过大,导致随意开支情况严重,科研经费是否真正使用在项目目标不得而知。

2.2核算系统无法满足科研经费管理需求

新制度规定单位配套经费在医疗业务成本中据实核算,但是未明确具体科目。在目前科研经费核算模式下,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实际业务中有的科研项目除了外部资金还有单位配套资金,科研经费资金性质不同,使用的核算方法和核算科目完全不同。外部资金的核算在科教项目收入和科教项目支出中核算,而配套资金使用时据实在医疗业务支出中反映,在会计核算系统中无法完整反映科研经费使用明细;其次,会计核算系统按年度结账,在会计核算系统中查询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只能按年度显示,无法连续反映经费使用情况;最后,会计核算系统中能反映项目可用额度,无法统计各预算科目使用情况,科研人员无法清楚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科研部门无法参与经费管理。

2.3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预算控制

2.3.1对预算编制缺乏足够重视

项目负责人项目申报编制预算书时对经费预算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多半是根据经验编制,而且由于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规章制度不熟悉,未将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对经费预算中各科目内容和分配比例计算不准确。在预算编制环节,医院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未对预算进行审核,在预算批复执行后,才发现部门预算内容不合理,影响科研项目开展和经费预算执行进度。

2.3.2对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管

预算书作为科研经费使用的依据,项目负责人在开展项目活动时并未严格按照预算书执行,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科研部门作为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并未对科研经费的相关性进行审核。项目负责人具有科研经费的完全审批权。财务部作为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部门,不熟悉科研项目的内容和要求,无法判定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只能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审核支出的合法性。过度宽松的管理环境滋生了的风险,极少数人弄虚作假、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产生了严重的法律后果。

3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3.1健全医院内部科研经费管理组织架构

传统的科研经费组织管理架构中只有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部门相互独立,各司其职。这种组织架构在科研项目数量小、科研经费金额少的情况下,尚能满足基本科研经费管理要求。新的科研经费管理环境下必须对传统组织架构扩展,建立由院级科研经费管理小组、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采供部门共同构成的组织架构,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采供部门在院级科研经费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全面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院级科研经费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在项目立项、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项目结题、财务结算等环节参与管理和监督。

3.2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科研部门作为医院科研项目唯一直管机构,医院所有项目申报和立项必须经科研部门审核同意。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工作由科研部门牵头,项目负责人主导,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采供部门共同配合,提供专业意见,提高预算编制水平。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预算内使用科研经费,并需要掌握预算科目使用情况,平衡项目进展和经费使用进度。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核算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审核科研经费的使用合法性,并根据管理要求提供科研人员可理解的科研经费使用明细账,统计出科研经费总额和明细科目执行进度,定期向院级科研经费领导小组、科研部门和项目负责人通知经费使用情况。审计部门在院级科研经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抽查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发现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院级领导小组和科研部门通报。审计部门在项目结题财务审计环节,配送第三方审计机构,安排科研经费审计工作。采供部门主要在预算编制环节提供设备或材料的采购意见,提醒项目负责人应遵循的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规定,使科研经费使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各职能部门消除管理障碍,在院级科研经费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密切沟通,有效协作,消除条块分割、管理脱节等现象,形成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模式。

3.3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医院科研经费渠道的多样性,造成科研经费管理要求的差异性。医院院级科研管理小组应协调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采供部门,以科研项目全过程为主线,制定符合医院科研管理水平、满足医院科研经费管理要求的覆盖面广、操作性强和清晰易懂的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既有总则又有细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全面又具有针对性,满足医院科研经费整体管理的需要。利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内在联系,院级科研经费管理小组易于掌握各种经费的管理要求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便于统一和协调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明确了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环节、流程和手续,也明确了预算编制要求和项目经费使用的范围,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减少不符合科研项目管理要求和医院财务管理要求的开支。

3.4建立高效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针对目前会计核算系统核算科研经费出现的问题,结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完善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和预算执行控制等环节。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和资源共享四个模块。项目对外申报前,必须在科研管理系统中提交立项报告,并编制项目预算书,要经过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采供部门审核,院级科研经费管理小组审批才能对外申报。未经科研管理系统审批的科研项目不能纳入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在医院各种评比考核中都不能采用。通过该系统可以解决项目负责人不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问题。项目管理模块包含科研项目管理的功能,满足科研部门的需求。项目负责人新增课题时,需根据科研合同填写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性质、资金来源,合作方等基本信息,信息提交后由科研部门审核。项目经科研部门管理人员审核成功后会自动生成一个项目编码,它是科研经费使用和查询的唯一标识。项目负责人根据系统预算书模板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书,并提交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反馈审核意见。财务部根据审核后的预算明细表中各预算科目的额度和资金性质,将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一一对应。

财务管理模块独立于会计核算系统,可以根据科研经费管理要求多层次、多维度反映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既可以反映科研经费收入、支出和余额情况,也可以反映预算科目明细使用情况。该模块还集成了科研费用报销功能。在该系统中,根据预算科目完成的会计凭证可根据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自动转换成会计核算系统中的凭证,且在科研管理系统中显示会计系统中对应的会计凭证号,方便日后科研经费审计查询工作。预算管理模块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查询等功能,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有对应的权限。相比在会计核算系统中核算科研经费的模式,项目负责人方便查询预算执行数据,清晰了解预算使用情况,容易接受预算管理的方式。预算管理模块还可以根据结题时间定期提醒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部门,强化科研部门的管理作用。资源共享模块是开放式模块,可以根据医院管理需求,将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数据有条件的向各职能部门开放。如科研部门可以查询医院所有项目的预算执行数据,对于即将结题而科研经费预算不好的项目,科研部门可主动联系项目负责人,了解项目开展和经费使用存在的困难,帮助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科研项目目标,达到项目结题和财务结算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蔡秀芳.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27:79-81.

[2]马娅丽,孙淑岭,胡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5,(2):87-89.

[3]张兆许.基于预算管理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15,(2):52-53.

[4]孙小瞻.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2015,(5):77-78.

[5]李兴灵.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提升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5,(3):77-80.

[6]黄波,陈晓丽.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5,(1):128-129.

第2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控制科研队伍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人员经费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科研管理队伍管理水平不高,制约着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随着国家、地方财政和医院对医疗科研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医院获得的科研经费成倍增加,而科研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医院的科研管理团队包括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总务部门等,有些医院的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年龄老化,学历不高,新招聘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经验,从医疗护理部门抽调到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缺乏科学研究的实践,无法为科研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精神,各部门之间因沟通不畅,主次不分,经常为科研项目预算、经费使用进度、项目结题等问题产生矛盾。各部门之间不能发挥管理团队的整体优势,不能高效开展工作,从而影响了医院科研管理团队为科研服务的能力。

(二)科研经费监督控制不利

医院科研处、财务部、医院审计机构对科研经费监督不够,科研经费管理控制不到位。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需要预算调整的项目未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导致科研经费预、决算不符。医院财务部门未设置专职人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不了解科研项目各节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物资采购无申请单、材料费无明细清单也能入账。医院审计部门对经费管理监督措施乏力,科研项目负责人通常为专家教授或科室主任,他们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权限较大,有些支出项目不经过科研部门和院领导的审批就直接到财务部门报销,并且对经费审查有抵触情绪。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科研经费时,对科研管理人员抹不开面子,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大打折扣,无审计部门的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就更弱了。

(三)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缺乏高效的手段,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医院非常重视HIS系统的开发,却很少关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少,在研课题项目多,没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他们只能粗放化管理,注重课题立项管理,忽视科研经费管理,重视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忽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

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科研管理团队服务水平

人才是医院科研活动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科研管理团队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科研发展水平。医院应从优秀的科研人员中选拔科研管理人员,补充到科研管理队伍中,他们不仅具有权威性和领导力,还可从宏观到微观,做好医院中远期科研发展规划,同时理顺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团队的培训制度,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掌握了解国家科研管理部门及单位制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还可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经费使用导航和制度汇编了解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流程、财务报销制度等。科研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财务部门应设置懂科研业务流程的人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牢固树立为科研一线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我单位在经历了多次科研部门人员调整后建立了以科研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为首的科研管理团队,使科研管理水平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科研水平获得了发展,医院的竞争力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二)加强科研经费各环节的管理控制活动,确保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贯彻执行

1、在课题申报环节,重点保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医院应适时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向切实制定医院科研经费配套办法,向符合医院科研发展方向的项目重点倾斜。科研经费专职财务人员应充分了解科研项目情况,积极配合项目组测算各环节使用的经费数额,根据单位制度客观的确定国家经费和单位配套经费的比例,科学的编制项目预算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项下的各类支出额度。

2、在课题经费使用环节,重点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流程管理

项目负责人应按照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流程使用经费,经费使用时,首先由使用人填写申请单,科研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来源审核,经项目负责人或院领导签批后执行;经费报销时,财务部门对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审核,经项目负责人或院领导签批后入账。费用签批要科学合理设置审批权限,在预算内开支的经费,一定限额内的项目负责人拥有签批权,超限额的由院领导签批。

3、在科研经费使用中控制预算的执行率

科研管理部门要针对预算偏差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确需调整的科研项目应按规定报委托部门审批。对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沟通协商,并形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使得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得到落实。

在课题经费使用环节,还需加强科研物资的管理。科研物资的采购应由医院总务部门按照国家政策统一集中招标采购,总务部门对物资采购的送货单、实物和发票要认真审核,核对无误后将货物转交课题组使用,实验室设一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物资管理,减少科研人员采购物资的负担,提高科研物资的使用效率。

4、在结题环节,重点加强项目决算的编制和结题后科研经费的结转

财务部门专职科研经费管理人员应了解科研项目整个过程的经费预算情况,融入到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及时配合项目负责人做好课题决算,预算经费分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的决算时要准确科学的分类填报。对已结题有剩余经费的科研项目医院给予结题项目半年到一年的后续研究期,到期解除限定后按会计制度规定办理结转。

(三)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促进科研经费管理能力的提升

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绩效指标可保证科研项目的成效,使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医院科研部门要制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项目资源、项目管理和科研产出对科研项目进行科学评价。科研经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重点考核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率、经费使用情况、经费结余率。通过医院科研项目评价小组综合评定,最终得出每一科研项目的绩效分值,医院将按绩效分值与课题经费配套比例、完成课题奖励挂钩,对绩效分值低的科研项目课题减少下次经费配套比例、减少本课题完成奖励金额直至为零,对绩效分值高的课题要加大奖励力度,并对以后的课题申请经费配套比例给予政策倾斜,逐步形成良性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

(四)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科研项目信息系统的建立可有效解决医院在研课题多、管理人员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难落实的弊端,能极大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的流程,保障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模块是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包括经费使用导航、预算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评价、结题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和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共享同步运行,财务信息适时传输到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课题负责人可随时查询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财务收支及结余情况,还可查询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掌握预算数与支出数的差异。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可设置业务提醒,提高各环节的管理控制。预算申报时,无财务部门审核意见,系统将提示请财务部门审核,经费使用时,无经费申请单及各环节人员网上签批,系统提示某部门未签批财务无法报销,结题时系统自动提醒需要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需提出申请组织项目验收,经项目主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方能对外申报。

三、结束语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项目信息系统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还要通过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来管理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能动性,管好用好科研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实现医院科研水平的跨越,以科研促进医疗的持续发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适用新医改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1]蔡秀芳.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9)):79-81

[2]黄小琼.浅析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11):39-40

第3篇

1低值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1.1低值物资的购置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高校的固定资产购置属于政府采购范围,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与固定资产不同,实验试剂耗材类产品因其本身在采购周期、质量控制、保存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特殊需求,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这部分物资不适合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统一购置,另外,根据实验进度和实验结果的不同会对所需试剂耗材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往往使得科研项目中材料费的实际执行情况与申报时的预算明细有一定出入。

1.2低值物资的涵义发生变化

一直以来,高校低值物资的概念是指价值在500元以下、不够固定资产标准又不属于材料范围的仪器设备,或易于损耗的物品[3],也因为这些特点,使得长期以来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近些年的实际工作情况显示,在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在高校固定资产中的数量增加的背景下,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耗材已经不能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低值易耗品了。单价几百元至上千元的试剂已经作为常规试剂,同时高值试剂及耗材在科研经费中所消耗的比例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以我校为例,2013年单价大于或等于5000元的试剂耗材支出经费占我校试剂耗材科研经费的大约36%,单价大于或等于10000元的试剂耗材支出经费占我校试剂耗材科研经费的近21%。这些数据体现了科研水平的深度及广度,反映了客观需求,但也由于试剂耗材的使用过程和去向具有难于追溯的特点,成为容易滋生腐败的一个因素,这是科研经费管理引发越来越多关注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资产管理部门,规范这些消耗性物资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1.3政策背景

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学术风气的健康与否,影响着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影响着教职工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4]。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加强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与形成的固定和无形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学校资产管理”;《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要求:“高校科研、财务等职能部门,要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指导、管理、监督”、“科研人员要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坚持科研经费统一管理原则,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经费,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得违反规定转拨、转移科研经费,购买与科研活动无关的设备、材料”;《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要求:“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整合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建立全面涵盖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项目、人员、设备、经费等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机制”、“以保障科研活动健康顺利开展作为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申请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

2低值物资管理工作实践

2.1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严格验收环节管理

我校的低值物资管理特别加强了验收环节的管理,部门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试剂耗材的验收工作,这些管理人员具备医学、药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常规药品的使用及保管特性。学校用户以及各附属临床医院用户都要求在指定地点,与供应商、我处管理人员一起进行试剂耗材的验收工作,同时考虑到各临床医院用户的工作性质,以及某些特殊药品的储存要求,我处特别安排了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的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工作,做到即来即验,兼顾质量与效率。另外对于高值试剂耗材,要求用户在合同中列出清晰的明细,对比货号、名称、规格,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进行验收,并要求用户对药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周期等做出相应说明。

2.2即时结算保证科研经费支出进度

在财务结算环节,以往的工作模式中项目负责人自行负责财务结算,在项目经费支付进度要求的时间点以及项目终止的时间点,常常出现突击花钱、集中报销的现象,这不仅给财务部门带来大量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科研经费的合理规划和使用,针对这种现象,我处改由专门的管理人员统一负责与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基本杜绝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并且由于科研经费能够定期支付,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可以及时了解,统筹安排教学和科研活动,更有利于项目执行的经济合理性,同时又保证了按时完成支付进度。对供应商而言,回款率普遍提高,曾经出现过的因为项目负责人在国外学习,经费款项几个月都未能结算的情况不再发生了,因此这种做法也得到了供应商的普遍认可。

2.3注重部门沟通与配合,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有效性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强的工作,科研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导致了经费管理的复杂性[5]。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人才强教”和“科研计划”的一些项目在执行时有一个项目负责人,再由这个负责人将项目经费分配给若干名教授负责具体执行。这些教授研究的领域不同,也可能属于一家或几家附属临床医院,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求管理人员理顺其中的相互关系,同时在遇到问题时随时保持和学校人事部门、科技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各附属临床医院的沟通和联系。另外,在结算的最后环节经常出现因为一些原因无法支付的情况,或者在项目终止时间点还有来不及支付的经费,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和相关的用户及部门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4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材料费使用全程管理

是否存在以购买实验材料为名和挂账等形式向校内、外截留转移科研经费现象[6],是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内容及重点。信息公开是国家以及北京市对经费改革的总体要求之一,因此结合试剂耗材的管理特点,利用数据简便、高效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建设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把试剂耗材的购置、验收和结算都纳入到统一的开放式平台上进行管理,实现对经费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对材料费使用过程的各项数据的存储、汇总等,实现对每条操作的真实、准确记录,在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有利于各方监督,而采购合同的实时动态查询、分析和统计也简化了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管理的工作量。

3通过加强低值物资管理,推动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升部门保障职能

低值物资的购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本着规范又灵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低值物资管理制度,结合当前资产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逐步完善低值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明确材料费的开支范围、审批权限和报销规定,方便项目负责人及时了解项目的支出情况,进而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内容,坚持正确引导、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最终形成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又具约束力,界限分明、程序规范、简洁易行的管理制度体系。

3.2加大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宣传指导力度

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课题预算评审制度,课题预算一旦审批通过,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7]。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的具体执行通常是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实验室的一个或几个教师或者研究生负责,有些教师或学生在不熟悉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情况下,用购置试剂耗材的材料费购置固定资产,在被告知不符合相关规定后,再办理退货等一系列手续;还有些科研人员认为资金是自己争取来的,自己能随意支配[8]。这样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日常的科研工作,还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作为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以保障学校科研活动健康顺利开展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应协同相关管理部门,特别加强对科研人员、新职工和参与科研工作的研究生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宣讲政策法规、责任及监督机制,指导他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科研活动、依照预算合理使用经费,同时大力弘扬优秀学术文化,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确保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另外,还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条例的普及和宣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可以通过校园网或制作科研项目指导手册等多途径和多方法促进学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3.3提高认识,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科研服务队伍

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是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9]。试剂耗材这部分科研经费的管理属于预算执行这一环节,科学的管理工作要求资产管理人员不仅具备资产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对项目申报、执行以及监督的各环节乃至全过程都要有深入、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对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规章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从而实现对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确保项目经费预算支出内容要与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关联匹配[10]。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有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预警和防范,提升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另外,根据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趋势,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形成理念创新、结构和规模合理的专业化、高素质科研服务队伍,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科研人员一起共同促进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

3.4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注重费用支出原始资料管理

试剂耗材的单次采购金额几十元至几万元都有可能,因此会产生包括采购合同、验收单据等大量的原始文件。这些由基础性资料组成的信息源,一方面是日常工作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是部门主要工作的集中体现,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整理,也就是对以自身工作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这些资料也是实施科研项目审计的重要文件,因此致力于构建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档案管理体系,是实现低值物资和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措施。

3.5强化部门协同管理,理顺管理流程

目前,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尚未联合制定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多数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对科研经费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11]。通常高校的科技、财务、资产等部门都承担项目管理的部分工作,只是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包括了预算编制、立项管理、项目执行、验收结题、资产管理等方面,其中某2个环节的衔接不到位,都会产生管理脱节的问题。在低值物资的管理过程中,与各部门的沟通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科研经费的支付进度及规范化管理的各方面。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使财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达成共识[12],因此强化部门间的协调管理、理顺各环节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是规范经费管理的重要保证。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等院校在科学技术研发及技术创新方面优势不断提升,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持快速增长趋势。自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我国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0%以上,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几千项,充分显示了我国高校科研技术水平和实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我国高校研究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科研经费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缺口严重,高校科研经费账目混乱,暗箱操作猖獗,许多学术研究俨然成为权钱交易,严重影响了校园风气,并给社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重立项,轻预算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运作首先需要高校内部以及政府部门的审核,在审核通过之后予以立项,才可以正式运作,并提供科研项目经费。目前,我国高校在科研项目的立项方面管理较为严格,对科研项目的审核流程比较复杂,从项目的可实施性、价值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地考核及评估,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之后才能够获得通过。但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却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经费支出没有严格限制,导致经费预算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二)支出结构不合理

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当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不同科研项目由不同部门或者团体进行支持,如政府财政拨款、学校自筹以及社会捐赠等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科研项目实施之初有着非常详细的科研经费预算计划,并且能够按照预算开展研究,但是部分科研项目却缺乏科学的预算计划,支出结构非常不合理,许多必要环节资金匮乏,而其他环节资金消耗严重,而这也是导致科研经费超标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监督及考核机制

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对于促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高校科研经费应该由专业的部门予以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保证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落实。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部门和组织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管理和监督,没有起到应用的约束作用,导致经费管理缺乏,科研项目经费居高不下。同时,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并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高校内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考核机制,强调研究结果却忽略了对研究过程的管理,致使经费账目混乱,科研经费超标等现象的发生。

二、高校科研经费问题原因分析

(一)立项与经费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针对高校科研项目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管理和费用的控制,并定期协同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账目进行核对。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出现了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的问题。同时高校科研项目是高校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靠,高校科研经费的核对并不严格,高校科研经费核对往往流于形式,导致许多科研项目经费用完后项目研究却并没有结束,以及经费超出预期等各种问题的出现。

(二)各部委的制度与高校管理脱节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能力和重要性的凸显,我国政府各部门逐渐加强了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各部委都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指导意见,以规范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控制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维持高校科研项目产出和投入的平衡性。但是,高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部委所提供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制度实施,许多高校为提升自身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不断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轻视经费管理和经费审核,由科研项目小组自行分配经费,使得部委制度与高校管理相脱节,高校科研经费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预算与实际需求脱节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拨出的重要依据,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直接反映出高校科研项目的开支水平,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往往和实际的经费支出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许多内容都存在超标的问题,并且跟实际的科研工作无关,如服装采购、办公用品采购等等,都与实际需求相脱节,造成资金浪费的同时,还出现了经费流入个人腰包的现象。

三、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对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首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一套详细的经费管理制度和办法,并成立专门的经费管理小组,由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保证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经费管理与审查工作。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经费预算的管理和审核,将业务费、差旅费、交流费、设备费、材料费以及协作费等进行等级划分,并严格按照制度和办法进行规范,如某项经费超标,则必须进行重新核算和修改,保证经费预算灵活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落实。

(二)对纵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要依照各部委制度和指导意见对研究小组下达经费预算计划,在规定期限内由科研小组提交经费预算报告。之后,科研管理小组结合研究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并发回科研小组进行整改。高校必须要做好纵向科研经费支出的全程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经费审查,如存在和预算不符的问题,必须要予以严格追查,杜绝不正之风的出现。

(三)建立信息平台加强沟通和交流

为确保高校科研经费信息能够及时获取及分析,高校必须要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完善信息管理流程。高校可以对其他优秀高校信息平台建设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完善信息平台,对经费的开支情况、经费余额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收集,并做好实时的监控,检查开支是否合理和准确。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与高校多部门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针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讨论和意见征集,并对经费管理问题进行优化和解决,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政府方面应该加强经费管理部门的组建,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实施外部管理,坚决打击中饱私囊等现象,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高校内部也应该积极加强和政府方面的沟通,共同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利用专业知识对高校科研经费实施管理,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使科研经费支出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基地,也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依靠。高校科研项目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技术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长足动力。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问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予以严格、系统、科学地管理,结合政府、社会组织控制科研经费支出,杜绝不良风气,保证高校科研活动的权威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2]何军.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27)

[3]陈兰.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09(12)

[4]刘勇,王茜.关于建立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5)

第5篇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越来越受重视。总理曾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把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大科技投入,把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75%提高到2.2%。”

随着我国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加,在科技经费的支撑下,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尚需完善的问题。 科研院所如何更好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课题经费,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投资的作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申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应与课题任务目标相关, 符合有关政策法规且经济合理, 在不影响课题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然而,在现实的预算申报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预算申报不科学、预算内容不合理、预算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预算不能正确地反映项目所需资金数目。

1、国家科研经费管理要求与现行政策和制度脱节

从国家层面来看,首先,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院所属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然而,课题经费全额预算管理体现的是权责发生制的特点,这种会计政策的不配套,导致固定资产折旧、间接费用分摊、管理费用计提均缺乏合理依据。其次,在预算管理体制上,对科研人员的重视仍然不够。 这突出表现在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经济认可,大多数科研项目都不允许正式在编人员在项目中列支人员费,他们这些智力投入在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下很难得到补偿。 因此出现了承担项目越多,经济上越吃亏的现象,这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很不利。

2、预算编制过程缺乏沟通、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致使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

从单位层面来看,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主要按照部门职能划分,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及合同管理工作,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下拨及日常收支核算, 课题组控制科研经费的支出。 目前的状况是项目预算多由课题组根据历史经验来编制, 编制过程中缺乏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参与指导,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经费管理流程来规范项目组成人员进行项目管理,预算编制过程缺乏沟通,致使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同时,预算编制随意性也较大, 一些课题负责人在编制经费申报预算时, 为提高其竞争力而夸大预算,导致科研项目无法按预算执行;一些科研人员往往只是凭以往的经验估算,缺乏财务的科学规划性,往往只注重科研经费中直接费用和实验相关的费用,例如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一般对于科研过程中将发生的间接费用往往不清楚,因此间接费用往往申请很少或不申请,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题组实际耗用的水电能源往往不能体现在,不能完整的核算科研成本,另一方面挤占了课题承担单位的事业经费。

3、预算变更、评审随意,缺乏严肃性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虽然制度规定“预算一旦通过, 不应随意更改” 但部分科研人员无预算意识,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随意支出, 超越了预算范围, 使科研经费预算在执行中存在较大偏差,使预算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在预算评审时, 财务评审专家不一定是该课题研究领域的行家, 因而最后审定预算经费时, 往往是根据盘子大小任意分割,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预算失去了科学性。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按照有关规定, 应对不同渠道或不同的科研项目分别进行核算。目前,一些单位仅将科研经费按课题主持人进行归总核算, 当需要上报数据进行结题审计时再对数据进行处理, 致使科研项目上报数据与财务报表不符。

2、存在违规现象

在现行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下,由于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负责人自己通过努力争取来的,所以在经费的支出上拥有较大的自。而大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虽然是本专业领域的精英,但对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却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合理,甚至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如科研经费开支大部分用于汽油费、招待费、人员的劳务费、学生助研费等方面;通过虚开发票等手段,进行财务报销等。

3、成本管理未考虑单位因素

如水费、电费、试验场地费等,在科研项目的支出中并没有被列支,全部由单位自有经费负担。导致科研项目不能真实反映科研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本,增加了单位本身的财政负担。除此之外,还存在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或购置后长期闲置,配套经费不落实等情况。

3、项目结题验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教【2011】434号文件明确规定“课题结余经费应按原渠道收回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由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科研院所的项目在结题后长期挂账,对于结余经费采取报销的方式进行消化,随意性很大,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和管理。

三、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认真贯彻课题预算管理要求,强化预算编制过程管理,加强预算法制宣传

首先,预算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控制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是科研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政府部门作为预算法规的制定者应深入贯彻课题预算管理要求,重点在预算合理性方面加强建设,将预算工作进一步细化,做到按科研性质分类评审,杜绝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对于经费管理办法与会计政策上的不一致性,应出台具体衔接办法。

其次,要在单位内部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之间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要靠各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课题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经费的各项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预算的管理办法;财务部门要掌握科研业务的基本内容,提高对科研经费的业务管理能力。最终三者之间建立并形成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的操作流程、统一的课题编码,实现对课题预算全方位的管理。

(二)规范核算开支范围,建立全成本核算模式,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加强监督检查

为进一步改革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2011年的财教[2011]434号文件对经费开支范围进行重新调整,调整后开支范围建立了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建立全成本核算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 在会计核算上,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 另一方面要细化科研经费支出的具体内容, 按照实际发生数进行核算,全面反映科研经费的收支状况及预算的完成情况。鉴于科研院所项目多、经费量大的情况,应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在课题立项时即对每一个科研项目设置专门的项目编号,并且实行科目控制,对该项目的明细科目设置预算控制额度,通过网络在财务和课题组之间建立动态沟通渠道。这样在课题使用过程中,既可以做到自动监管,又可以随时沟通信息,与人工方式比较在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方面都大大提高。针对不按规定的开支范围或违规使用经费的问题,院所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过程监控,通过定期检查、绩效评价、特设账户管理等方式降低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违规风险。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健全特设账户管理体制

专项经费在银行开设特设账户,当项目结题验收后,结余经费通过银行系统自动上缴科技部,由科技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若国家重大专项通过验收后,课题承担单位在规定上缴期限内及没有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将强制完成结余经费上缴工作,这样就杜绝了结余经费处理不当的行为。

综上所述,科研经费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科研水平,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尽管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建全监督管理机制,这些问题会得以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第6篇

在综合性医院中,医务人员既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还肩负大量教学任务,并且许多医院目前的科研基础薄弱,科研经费不足引致科研实验条件差,开展科研课题存在困难,更缺乏高水平、高素质、负责人的科研技术人员。再加上,综合性医院科研投入不足,难以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科研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科研人员缺乏有效培养,导致医院的科研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二、综合性医院科研管理改革的有效建议

1.科研机制改革

本人是医院科教科的科研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我院科教科参照我国、省、市相关医疗政策及法律法规,再综合我院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科研活动管理制度,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医院科研课题申报、项目实施、科研经费管理、和成果申报等,逐步让科研管理制度制度化、系统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真正克服科研管理上存在的盲目性、被动性问题。此外,也要有效改革医院现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全面提高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根本上提高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2.组织运行机制改革

为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发展科研人员创新个性,应有效改革科研人员的组织运行机制,可借助医院自身机构横向化和网络化来实现组织运行机制的改革,即改革传统的垂直管理组织体制,尽可能减少组织中间层次,落实基层人员的决策权、信息处理权,自主进行横向协调,实现医院内部科研各部门间知识和信息的自由共享。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科研主题与市场沟通,又真正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双向交流和知识产业化。网络化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激活组织的僵化机制,通过立体连接和互动信息的沟通交流方式,将科研管理工作的平台连接到各科研人员,为她们提供更迅速、更便捷、更系统全面的科研信息,全面增强科研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医院更好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实力。

3.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医院科研必须依靠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发展,因此,医院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尽心负责、专业优秀的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第一,医院要积极挖掘创新改革型科研人才。科学发展迅速,国内外医疗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医院应强化科研人才的培养,重视开发科研人员的发展潜力,培养科研人员的创新观念、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大胆将有实干才能的科研骨干人员放置科研工作的重要位置上。第二,医院要多关心科研人才。为提高科研成果的研究质量,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应得到足够的支持与配合。为此,我院科研管理部门认真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不仅强化物质奖励制度建设,还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培养科研人员的主体精神,增强科研人员的自主自强、自立自觉、自尊自爱的独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力,全面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

4.构建新型科研平台

医院应积极转变各科室科研“各自为政”的科研管理模式,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构建新型医院基础研究平台、诊断技术研究平台和治疗技术研究平台等。同时大力建设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投入一定资金建设网络图书库,逐步丰富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扩充书刊藏量及各方面的医学信息电子资源,开发建立完善的医院医学信息网站,以满足科研人员知识需求,便于科研人员查找和获取医学文献,构建良好的科研平台,为医院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科研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三、结束语

第7篇

1、超预算范围列支其他经费

首先,农业受不可控力影响较为明显,如:天气、温度、湿度、病虫害的防治情况等,这些大部分不能人为控制,由此造成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准确。其次,农业科研人员缺乏相关的财务专业知识,仅仅关注项目经费总额及最终完成情况,对于执行过程中哪部分需要多少经费,缺乏分部了解,项目开支的随意性较大。再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往往有外单位、外省、市的其他科研单位参加,参加协作单位预算编制缺少必要的控制。

2、会计基础工作不到位

农业科研院所,在会计规范化方面还有待提高,如:缺失重要的附件清单,开据材料费、咨询费、劳务费等无具体明细清单;个别科研院所还会出现发票与附件不符的情况,如开据资料费发票,实际报销的为专利论文奖励等。

3、支付劳务费、分析测试费没有签订合同或协议

部分科研院所开据劳务费、分析测试费发票没有签到相关的合同协议。无法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测试化验加工费用如果是委托外单位完成的,必须签订合同或协议。

4、对协作单位缺乏必要的控制监督

农业科研项目多为跨单位、跨行业、跨省市,需要各单位合作完成,而主持单位多将协作经费直接拨入参加单位,对其如何开支缺乏必要控制,参加单位存在不能按项目预算执行的情况,经费开支的随意性较大,对于主持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审核其账务的配合程度较低。

5、农业科研单位自筹资金落实较为困难

农业科研单位多为全额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一,基本为财政拨款,而农业科研收益缓慢且科研存续时间较长,但为了申请科研项目往往在编报项目预算时加入自筹资金,而农业科研单位的资金来源又无法满足相关自筹资金的要求,就会出现虚报资金、夸大预算、科研项目之间、同一主持人在不同项目之间,重复相互利用自筹资金从而变相弥补配套资金不足。

6、超标准计提所管理费

部分单位以提取科研经费管理费为名,超标准计提。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新财教〔2009〕133号“第三章项目经费开支范围第十一条(十三)管理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燃料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严禁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管理机构计提管理费。”的规定严禁项目承担单位的管理机构计提管理费。管理费应采取根据该项目管理费用实际发生额分摊方式,不应直接计提。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1、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控制相关支出,在课题执行期间如要变更,请按规定的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新财教〔2009〕133号第二十条第二款“项目支出预算科目中人员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报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单位财务部门备案;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承担单位上级主管科技部门同意后报科技厅批准”的规定。

2、严格按规定、按用途及时使用资金,做到开支有预算、报账有依据,核算应规范,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领导管理、决策服务提供真实的依据。

3、将财务科研管理与项目科研管理有机结合。有计划的编制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特殊性、时令性、季节性必须将财务科研管理与项目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加强财务和课题组之间沟通、协作和配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对经费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农业科研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必要的财务相关知识,严格按照科研项目合理需求,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的编报预算,细化项目具体到每个会计科目,努力提高农业科研财务管理水平,并与本单位财务部分及时沟通,提高科研项目预算的准确性。

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前要给予合理的建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也要严把资金领用和使用关,对现金使用要进行必要的额度限制,严格合法票据使用,严肃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严处蓄意用假票、伪造票据报销的恶疾劣行,财务部门要尽职做好原始票据的鉴别和查验,杜绝违规票据进入核算流程。对于参加单位定期进行相关财务检查,加强对外单位项目资金控制,可以委派内部审计人员到外单位进行跟踪审计,杜绝由于距离较远缺乏必要控制。

强化项目主持单位和项目参加单位的职责,项目主持单位是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课题预算调整审批程序,财务验收申请,配合做好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等工作,及时按照规定办理财务结账手续,最后,项目主持单位还要对项目的执行力、结余资金等进行相应的控制。这不仅需要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提高相关的财务水平,也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预备必要的科研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4、完善自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自筹资金后续管理

第8篇

关键词 医院 科研管理人员 综合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大多都设立了科研管理部门,一批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也逐渐形成,但相对于医院专业科研人员和科研具体工作来说,医院对科研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笔者结合自身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体会与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医院科研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1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

1.1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人员不要将管理当做权力的象征,而是要牢固树立管理及服务的理念。医院科研工作包括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奖励申报、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工作量大、繁琐且涉及面广。因此科研管理人员要培养积极、热忱的服务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一切管理工作的重点都要围绕科研人员及其科研活动,尽可能地简化工作程序,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便利,营造一个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成长和科研成果产生的环境。

1.2科研道德

科研道德能够为提升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科研管理人员应加强道德修养,严格管理医院的科研活动。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项目和每个科研人员,尊重科学、崇尚真理;要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严格做好科研管理的保密工作;严防违规造假行为,注重调查研究,确保科研的纯洁性;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公示制度,保证科研工作的公正性;加强科研学风、科学诚信培养的知识讲座和警示教育,提高全员科研道德素养。

2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2.1医学知识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院的科研管理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掌握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领悟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获取准确的医学科技信息,从而密切掌握各专业科研动态,寻找突破口,在科研方向、选题上给予科研人员正确的引导,协助做好顶层设计,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2.2管理知识

医院要转变科研管理理念,加大对新时期科研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择优选择有志于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体系和评价、激励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要紧跟医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水平、科研能力、综合实力的发展而动态进行调整,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同时要建立科研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医院要营造重视管理的良好氛围,将管理人员培训纳入医院人才建设的轨道上。

2.3相关知识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培养。科研工作经常涉及到科研合同签订、成果专利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培养有利于保护医院和科研人员的权利。加强财务知识的培养,科研工作涉及大量的科研经费审核工作,要熟悉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和开支范围,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3政策解读能力的培养

3.1政府科技政策解读能力

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科技法规、政策是医院开展科研工作的依据。医院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国家各个部门、省和市的科技有关政策和科技工作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等政策解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对社会、民生关注的医学热点问题的敏锐感知能力,以便更好贴近政策和民生需求,对接重大科技项目。

3.2科技需求对接能力

医院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长期与全国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相关的各种社会团体和医学企业接触,经常参与社会团体和企业举办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活动,因此应加强对企业及社会有关机构医学相关科技需求的对接能力,从而为临床各级科研人员提供多方位的科技合作机会。

4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4.1学科交流能力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渗透融合和紧密协同的“大兵团作战”,多学科多中心协同作战的重大项目逐渐增多。科研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同行科研院校、科研专家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可以与有关的科研单位建立稳定的科研协作关系,拓展医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4.2项目协调能力

任何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都会涉及到许多部门和人员。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充分协调好合作单位、研究科室、课题组、科研、后勤及财务人员等诸多关系,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保障科研项目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科研管理人员要和科研工作者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协调解决如经费使用、奖金分配及成果分享问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医院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4.3行政沟通能力

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投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加大了对医学科研的支持和投入,与行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掌握科技信息,拓宽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的申报渠道,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学研用的结合提供服务。同时,可以将医院的重点学科、科研实力、科技成果及时传达给各个政府部门,提高他们对医院科研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有利于及时反馈相关的科研信息给医院,甚至可以引导相关部门凝练科研方向,前瞻性地设计一些项目定向委托医院进行研究。

第9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099-01

综合性大医院最重要的三大功能[1]是医疗服务功能、科研教学功能和医院辐射功能。医疗服务功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科研教学功能是反映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及医院创新能力,医院辐射功能则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医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医疗这个中心进行,为这个中心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浅谈一下我院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在提升医院功能方面的一些方法。

1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医疗服务功能首要在于提高技术水平,而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反映医疗技术水平,还决定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我院以创建省重点专科为契机,重新修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我院学科建设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在设备投入、人才培养、经管方案等方面对专科基础扎实、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给予一定倾斜政策,为重点专科穿凿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提高常规技术水平的同时,根据省重点专科的标准,有针对性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对传统技术通过扶持不断向纵深边缘发展,提高技术质量,拓展技术范围,从而带动相关专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我院腔镜、肿瘤诊疗、体外循环等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设规章制度,完善质量检查标准

制度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标准,结合工作实际清理各项医疗制度和诊疗常规,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医疗安全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医疗风险预警管理方案》等,同时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汇编成册,形成一套完整的医院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针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我们制定了明确和可衡量的指标,每月安排检查,并与奖金挂钩进行奖惩。

3 加强学风建设,实施科教兴院

科研教学水平的高低反映学科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团队作风。我院将科教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创建“学习型”医院这两方面。对科研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对每个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进程、结题、鉴定全程监管,获得经费支持的项目给予1:1配套,实行科研经费本管理。通过药品临床试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电。加强院内各学科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密切与上级医院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推动科研的横纵向联合。

在教学方面,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资格,提高科教能力,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参与医学院校教材编写,强化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带教老师的三级负责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估机制,奖励在科研、教学、学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创新热情。通过院内外授课的形式提高本院医生临床教学能力,培养医务人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重点在普通话、表达能力、台风上下功夫。协助做好学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医院绝大部分专业在区域内的学术“龙头”地位。

4 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医院辐射功能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既包括设备、技术、质量、服务、环境等因素,也包括市场品牌的因素。要整合各种因素提高医院辐射功能,首先要树立医院品牌,拓宽医疗市场。我院在江汉平原地区有着良好的声誉,这是几代荆医人辛勤汗水浇注的丰碑,更是荆医人拥有的巨大资本。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了这个优势,并立足重点,扩大优势。有品牌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根据我院的《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对专科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一类专科重点扶持,把“有条件、有市场、有能力、有潜力”的专科做大做强做精,讲求效益;二类专科重点助推,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扩大影响;三类专科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寻求突破。强化过程管理,定期考核评估,通过“看水平、看贡献、看发展”,掌握各类专科建设现状,以重点专科为龙头,不断辐射,带动其他专科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整体优势强、区域影响大的“拳头”学科群。对传统的优势特色技术学科群,要不断创新技术,丰富内涵,拓展市场,进一步稳固在区域内的“龙头”地位,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宣传方面,在培养品牌的基础上善于包装品牌,在创立名科、培育名医和发展特色技术上下功夫,积极传播品牌,立足实际,向院内外医务人员和病人推销品牌,从而扩大影响,广泛吸引病人。

通过对医疗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医院各项功能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建立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增进职工的服务理念,在医患沟通、信息反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切实可行的措施[2]。总之,我们要按照“管理年”要求的“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将综合性医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护理科研;课题;科研管理

科研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从而发现与发展对有关事物的认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研活动,护理科研能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临床护理研究是研究临床护理中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它有助于推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临床护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护理科研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为此,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的护理科研状况进行分析。按照学科自身特点和固有规律,寻找护理科研管理思路,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和医院护理科研的发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我院共3l项院级护理科研课题;200篇护理论文,其中核心期刊53篇;10项有护理人员参与的科技成果奖,其中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省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l项,市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我院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办法有:科研课题的申报、审批制度,各种科研配套经费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论文、著作奖励规定,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评选办法等。

1.2方法

通过我院科教处及护理部查阅科研档案资料,对科研课题的来源及经费情况、情况、科技成果奖的等级及获奖人员排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我院科研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及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办法等进行分析,提出护理科研管理的思路。

二、现状分析

2.1护理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院设有科研管理机构,并有一系列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条例,但未配备专职护理科研管理人员,未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和条例,无护理科研专项经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科研的发展。因为护理学和医学均为健康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医学主要任务是寻找疾病的原因,研究由于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它从分子、原子、基因等方面研究健康和疾病。而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映,它关注的是整体的人,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2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我院护理人员本、专科学历占85.26%,但系统的学习过科研知识者较少。各层次护士在使用和培养上没有明确的区分,无论学历和能力高低都从事一样的工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护理管理者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的完成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忽视了护理人员获取信息能力、阅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护理人员难以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

2.3护理人员自身的科研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每天超负荷运转,整日忙于完成大量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没有养成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没有主动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习惯,一些护理人员为了晋升撰写论文。缺乏科研选题、设计等知识,缺少课题申报、成果报奖的信息。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推动学科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

三、管理思路

3.1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

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决定着一个群体的科研意识,护理管理者要从思想观念上把护理科研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认识护理科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由护理部一科研小组一护理人员三个层次组成的护理科研管理组织。科研小组由护理部一名副主任负责,科研小组成员应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较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较好的中英文阅读能力、较强的探索和创新意识。科研小组负责收集和最新护理科研信息和动态,负责全院护理科研课题的审核和申报,负责科研成果鉴定的申请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科研管理制度,推动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

3.2培养护理科研领军人才

护理科研的进步必须依靠科研人才,护理管理者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规范的科研知识的学习,如科研设计、卫生统计、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引导她们主动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护理科研选题的方向和趋势,挖掘她们的科研潜力,指导她们将临床工作经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一支想做、敢做、会做的护理科研队伍,以此带动全院护理科研工作,逐步提升整个护理群体的科研素质。

3.3指明护理科研方向

护理科研的任务是研究、探索、防治、护理疾病,维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护理科研的目的是将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先进的护理手段进行实践,并探索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护理方法。英国的Vincent保健中心改变了对护理科研的固有看法,鼓励护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即由创新性研究转变为应用性研究。护理科研应以临床应用性研究为主,把丰富的临床实践作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鼓励护理人员研究患者的需求和安全,研究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暴露的问题,研究和选择最合适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等,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意识。

3.4开发护理科研资源

在院内争取设立护理科研专项基金和政策上的扶持,与多部门合作,拓宽科研基金来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申报护理科研课题,规范科研经费资助程序,争取学会、厂矿、企业、个人等资助。

四、小结

护理科研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护理科研的管理水平影响着护理科研的发展速度,建立完善管理方案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科研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对护理研究的责任感,有利于护理科研的深入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惠,吕久余。护理研究概述[J].现代护理,2004,10(5):489.

[2]杨红叶,那文艳,姜晓冬,等。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内科,2008,3(1):121.

[3]肖春秀,姜小鹰。从管理的五要素浅析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缺陷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5):29—31.

第11篇

关键词 中医院校 科研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and Thoughts on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ak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U Xiaoli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Analysis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tatus in higher TCM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summed up the current problems,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Currently, the lower secondary leve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and docking personnel, financial and other systems are not yet perfec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sufficient contact with the school,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issues such as restricting the lack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our school.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management, strengthen system security.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level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studies;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of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①高校随着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的不断增加,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专利也不断增加,过去完全依赖人工处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也严重制约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②为了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网络化,必须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 我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校科研管理系统主要有科研办公、科研队伍、科研平台、学科建设、纵向项目、横向项目、项目经费、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科研获奖、学术交流、系统维护共12个板块;实行院系领导和校级管理员二级审核制度。主要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1 全面管理

全方位的科研管理,为所有教师以及附属医院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管理个人科研活动的网络空间平台,有效避免手工重复填写,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我校科研人员、项目、成果等情况,有助于深入分析我校科研现状。

1.2 动态管理

动态、全面、精确地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通过科研人员填报、科研秘书或相关负责人审核。系统可以即时动态地显示全校的科研情况,项目状态、经费到账等信息随时更新。校级管理员可以及时动态了解当下每一个项目的完成状态;科研人员亦可及时发现问题并查漏补缺。

1.3 分级管理

系统采用二级管理制度,学院科研秘书作为二级管理员,审核所在单位的数据,审核通过后,校级管理员再进行二次审核。分级管理让二级管理员能及时关注所在学院的科研情况和科研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不仅有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提高数据准确率,也有效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4 数据分析

系统可以进行各种科研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并能形成和输出直观的分析图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从而为学院和学校相关领导提供各类科研动态,辅助科学决策。系统按照学校现有的考核评价发难,量化分类各指标,提升科研考核奖励的透明化与量化水平。科研人员也能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及时了解个人全年的科研业绩和科研奖励。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二级管理水平较低

原有的以科研处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均以科研处为主,学院科研秘书在科研管理活动中主要起“上传下达”的“传话员”的作用,学院科研主动性发挥受限,难以充分调动广大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学院在科研管理上的作用。学院不能完全发挥管理作用,进一步加重了学校科研处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限制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

2.2 与人事、财务系统缺乏关联,影响数据的及时性、动态性

系统在人员信息和经费到账、使用等数据上尚未与我校的人事系统和财务系统集成,目前人事调整、职称变动和经费到账等等问题主要依赖人工录入和完善。科研处的项目经费预算目前无法传输到财务系统,财务在处理业务时就缺乏相应依据,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和应对。倘若能实现与这两个系统的对接,科研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性和便捷性将能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2.3 附属医院与学校联系不足

我校的3家直属附属医院既是二级学院,同时也是独立法人单位。在科研管理上,医院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实体,对本单位的科研工作进行整体管理;但在大多数课题、成果奖励的申报上,则以大学为申报单位,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既要对本院员工的科研工作进行管理,又要做好与学校科研处的交流沟通。附属医院的科研考核与科研奖励根据医院的相关制度执行,与学校的方案不一致,故部分附属医院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管理系统的积极性不高。

2.4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

目前系统在误删数据后,无法将数据进行恢复。在突发事故或操作失误时,系统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而不应造成系统信息丢失和破坏。同时,科研管理系统含有院校科技合同、人员、科研经费、统计、成果等重要信息,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也有较高的要求,这些信息不但应满足数据共享,同时还应提高系统的保密性,以确保系统不发生泄密。

3 对策

3.1 充分发挥学院科研主动性,提高二级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整体素质

二级学院应当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奖励申报、科研考核等多方面进行把关,发挥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与本院教师有更多接触,熟悉其研究方向,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二级学院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能提高全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2 实现与人事、财务系统对接

只有与人事、财务系统有效对接,实现人事、财务数据实时更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录入的工作量,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下一步需要与这两个系统的开发者互相沟通,互通有无,完成几个系统的无缝对接。首先第一步要完成财务系统对科研管理系统项目经费预算的信息读取,有效从源头控制经费使用,提高项目经费使用透明度。

3.3 附属医院实行二级管理,系统独立,更适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完善学校和附属医院的科研业绩与科研奖励的考评方案,使学校与附属医院的考评方案相互一致,即附属医院科研人员参加科研业绩与科研奖励考核的数据从科研管理系统中填写的数据中提取、计算。此举将进一步提高附属医院科研人员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录入数据的积极性,提高科研管理系统数据覆盖的完整性。

3.4 增强系统安全性

系统应不断完善安全性,使其能抵御一定程度的恶意攻击,保证系统中科研人员信息、经费、成果等数据不被泄露。科研人员和管理员在使用系统过程中若发生大量数据误删等情况时,系统管理员或维护人员能采取措施保证信息恢复。只有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才能确保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系统的认可度,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循环。

本课题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3SY15

注释

第12篇

加强技术带头人培养促进医院基本现代化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__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意见,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组的指导下,我们切实抓好对培养对象的培养管理和考核,不断提高我院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医院基本现代化进程。具体做法如下:一、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管理体系。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了规章制度的健全,着力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培养管理体系。我们坚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每一批培养对象首先与他们签订三年目标责任书,切实增强这些高级人才的目标责任意识;坚持档案管理制度,经常与培养对象联系,全面掌握他们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取得的业务成果和考核、奖惩情况,并做到将他们的有关情况及时存入其个人档案;坚持定期报告制度和领导与专家联系点制度。院领导与4名“__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建立了联系,经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科研经费、科研设施等各种困难,使他们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精力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

二、重视宣传工作,营造双尊氛围。

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我们着力加大优秀知识分子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了高级人才典型事迹宣传活动。全院高级人才,得到不同形式的宣传表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都得到宣传报道,院部进一步加强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单位的合作,明确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由他们派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利用《医苑之窗》特聘通讯员,组成宣传小组,配合做好宣传工作。通过这次活动,总结宣传了这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的奋斗业绩,展示了他们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投身于科研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我们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高知识分子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了切实提高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引导他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组织各类拔尖人才,包括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学习政治理论,进行了知识经济、医院经营创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__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讲座。通过培训,大家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促进了观念转变。选送部分培养对象到外地参加业务进修、学习。与此同时,还组织培养对象报名参加与南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课程班,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

四、落实上级政策,搞好优质服务。

为加强对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尽量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促使其尽快提高学术技术水平,根据市、县两级有关高级知识分子培养管理办法规定,我们真心实意地为知识分子办实事、做好事,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确保津贴的发放,确保科技项目资助经费的到位。另一方面还坚持每年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五、逐一对照标准,认真实施考核。

自收到海委人才办[20__]5号组织“关于做好我县20__年以来确定的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管理期满考核工作的通知”后,召集院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相关培养对象,专门开了会议,并要求各考核期满的培养对象,围绕《__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双向目标责任书》履行情况,就政治思想表现、学术技术水平、主要工作成果实绩等方面进行总结。院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培养对象的总结进行逐一对照评比,经过认真考核,4人在考核期内都能按照自己所定的目标,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