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4:3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新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前言:
二、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维度
三、第二部分:理论基点----网络传播特点与网络新闻编辑基本规律
四、第三部分: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五、第四部分: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六、第五部分: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七、结束语:
八、索引与参考书目:
中文摘要
网络媒体-----这一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才出现的全新媒体,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一个全新的媒体、一个全新的传播领域正吸引着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学”是网络传播学众多研究内容中的一个重要且实用的方面。本文选取它作为研究的主题,以受众的多元需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文中的所有考察都与受众密切相联。
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指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此外,本文还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入手,探讨了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策划中的“度”的把握的问题;本文微观方面,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形式呈现”两方面现状的考察,提出相应的内容与形式的良性建构标准。
主题词: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开放式、受众的需求
Abstract
Emerginginthelastdecadeof20thCentury,INTERNETisregardedastheFourthMediaafterPress,RadioandTVandnowleadingawide-rangerevolutioninmasscommunication.Moreandmorestudiesandresearchworksconcentrateonthenewformofmediaandthenewsector.InternetNewsEditingisoneofthemostimportantandpracticalaspectsofthestudies.Staringfrom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thisarticledealswiththeInternetNewsEditingwhichiscloselyrelatedwithaudience.
Thearticletakesthreepointsofviewstocarryoutitsclassifiedstudies:a)amacrostudywhichfocusonPrinciplesofInternetNewsEditingand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b)anintermediate-viewstudywhichfocusoninternetnewsplanningand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andc)amicrostudywhichfocusoninternetnewseditingpracticeand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Theprinciplesofhistoricalfull-coverage,whole-societycoverage,entire-audiencecoverageandall-timecoverageshouldbeappliedtotheInternetNewsEditingsince boundlessnessisthebasiclawineditingnewsaccessinginternet.Furthermore,studiesaregiventothefunctioningcontrolofeconomicroleinInternetNewsEditinginrespectsofthecontents,functionsandcharacteristicsrelatingtointernetnewsplanning.Thestandardsofwell-designedandwell-writtennewsareproposedinthisarticlethroughmicro-studiesgiventocontentsstructuringandpagelayout.
KeyWords:BasicLawofInternetNewsEditing,EditingPrinciples,EditingPlanning,EditingPractice,Boundlessness,DemandsofAudience
前言
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基于“技术”而生的网络特点赋予网络传播一些全新面貌,对网络传媒这样一个“崭新的、上升的”媒体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网络传播学众多的研究方向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研究主题;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中,选取目前网络传播研究中选用较少的心理学视角,从受众的多元需求出发,探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
为了全方位反映“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page_break]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选择方面的“长与短”、“新与旧”、“软与硬”、“深与浅”“真与假”、“原创与整合”的研究;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方面的“网页空间”、“信息编排”“版面色彩”“导航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特殊编排手段----“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的编辑手段”等等专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什么是受众讨厌的?”“什么是受众喜欢的?”、“如何满足并提升受众的喜好?”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传受良性互动与网络新闻的高效传播找到实现途径。
【关键词】网络新闻 可扫描性 建构
网络新闻的受众主体呈年轻化,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讲究效率。此外无论从阅读时间还是阅读效率来看,网络阅读的心理卷入水平要明显低于纸质阅读。同时,网络文本的超文本特征使得网络受众不再是媒体提供什么,就阅读什么,受众开始掌握主导权。网络文本非线性以及网络新闻阅读环境、受众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受众阅读时间短等都使受众为网络新闻阅读构建出新的阅读模式,其特点便是扫描式阅读。
一、网络新闻的可扫描性
Jakob Nielsen在一项关于人们如何阅读网页的研究中发现,79%的受试者只扫描网页,仅16%的人逐字阅读。他建议网络新闻采用可扫描式文本:强调关键词、有意义的标题、一段一意、倒金字塔、缩减篇幅等①。
对于受众具体如何扫描,Nielsen 2006年一项“眼动研究”记录232位用户的网页阅读行为。他发现,网络新闻最明显的阅读模式是类似“F”型。受众注意力首先是水平移动,经过文本区的最上面部分,这就是F字母的上面一横。然后,注意力往下移动一点,接着在水平方向移动,覆盖一个较“第一横”短的区域,这是F的第二横。最后,用户以垂直运用的方式阅读剩下的部分,构成是F的一竖。但扫描模式并不总包含上面的三部分。根据眼动仪记录的热量图,Nielsen总结了三种阅读模式:E型(当受众对文本底层进行水平阅读时)、倒L型(当受众只对最上部分进行水平阅读时)和F型,F型是最主要的模式。②
与传统平面新闻线性的精读相比,网络新闻是一种非线性的扫描式、跳跃式的阅读,不再需要从一由二至三的阅读。然而,这种扫描式、非线性阅读往往使受众在超文本彼此串联链接中,容易出现认知负荷和迷路现象。网络新闻受众非线性且呈F型的阅读模式,需要我们重新考虑传统的故事讲述方法,去解构和重建它,使之符合该种扫描式阅读。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网络新闻的“可扫描性”(Scannability)。
本文所要建构的“扫描性”,是为了使受众迅速、切中关键地获取信息、保存信息而为网络新闻构建写作、编辑模式与方法。本文将这种扫描性构建在三个层面:网络新闻的结构、网络新闻的标题和导语、艺术装饰性的其他元素。对网络新闻而言,网站建设、网页的设计、文章在网站的位置、整合等等也是构建网络新闻扫描性的可行措施,但本文暂不予关注。
二、图纸—网络新闻的组织结构
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结构可以帮助提高观众和读者对报道的理解,加强他们的参与程度。③好的结构本身即是一种标记,这是我们构建网络新闻这座大厦的设计图纸。为网络新闻构建出一种利于扫描阅读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章标记,对信息的获取、理解都将产生促进作用。产生于电报时代的倒金字塔对网络新闻是否适用?还是应该另有一种叙述模式?
网络新闻研究者不约而同采用“层”、“区块”或类似概念作为网络新闻段落单元。Mike .Ward强调要确保每个区块能够独立。人们可以只用阅读任意一区块,而其他区块不阅读,而这一阅读仍然具有完整意义。同时,超链接使一个区块可以与多个区块相链接。而传统平面媒体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是紧密的起承转合,相互勾连,人们无法只阅读其中某段或某块。
层块是组建网络新闻的砖块,我们认定“层块”是网络新闻的基本组织单位。那么,区块和区块、层与层是依据何种模式组织,以便网民在超文本非线性的交互串接的迷阵中轻易地获取信息?
以“F”型为主的阅读模式,意味着,对于除文章开头之外的其他部分,受众只做纵向阅读而非横向阅读,受众的注意力只对每个段落开头稍作停留。从受众阅读模式来看,注意力很大程度上从多到少分布。从根本上来讲,倒金字塔就是这样一种原则,只不过它是按重要性的大小排列。因此,网络新闻的阅读模式是要求采用“倒金字塔”模式的。正如艾丰所言,“倒金字塔”的实质就是快速交流的逻辑,既是快速表达也是快速接受。
“不论是在网络还是在其它媒体上,‘倒金字塔结构’都是硬新闻报道的一种主导性结构。这种结构在许多方面都几乎完美地适应了网络媒体,同时它还与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紧密相连”。④保留倒金字塔结构,按照重要性或是相关性来排列区块或层,区块之间相互连接。这种结构是与网络新闻的自身的及时性、互动性、链接等特征以及网络受众注意力分散、阅读速度快、阅读时间短等特点相适应。
三、模型与门户——网络新闻的导语和标题
1、导语—微缩模型
网络阅读的阅读模式以F型为主,为了满足受众的这种阅读模式,我们应当把最关键的信息放置最前面,以便受众能够在开头就能扫描获取关键信息。而这最关键的F的第一横,便是网络新闻的导语部分。
传统新闻的导语一般提供新闻五要素中最关键的某一个、某几个以便吸引读者往下阅读。这意味着,网络新闻的导语要提供尽可能多的至关重要的信息。BBC新闻在线有一个“4段原则”。他们在其记者工作手册《网络记者》(the Online Journalist,2000)中强调,尽可能多的至关重要的信息应该放置在一个故事的前四段,包括上下文和背景,这是为了确保故事会有意义。⑤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互联网用户希望他们的新闻是放在“胶囊”中的,他们想尽可能快地知道谁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新闻的导语可以分为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直接式导语无疑应该是网络新闻的中流砥柱。更进一步,与传统平面新闻相比,这种直接式导语应该像门彻所言具有包裹新闻的“胶囊”作用,也就是说“撰稿人应该努力在导语里面回答五个W与一个H”⑥此种导语类似于论文的摘要,我们不妨把这一层叫做导语层或导语块。它已具备新闻故事所有基本要素,就像网络新闻这座大厦微缩模型,受众单阅读它便可管窥全豹。
2、标题——大门小户
伯恩特学院2000年出版的《网络阅读习惯的眼动研究》再次证明,网络读者首先跳转到标题、题注和故事概要,而不是图形和图片。⑦网络新闻标题大致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就是吸引受众点击链接到正文。其二,即便受众不链接进正文,只浏览标题也能大致明白新闻内容。这是网络新闻标题应具备的双重功能。网络新闻受众往往对标题形成第一依赖,网络标题往往决定是否点击链接。通过提炼突出新闻要点,慎用长题,使用实题等原则。区块化写作要求网络新闻用多级标题。
四、艺术装饰品——网络新闻的其他要素
Morkes&Nielsen认为能够强化网络新闻的可扫描性的元素包括“标题、黑体、制图、主题句、目录”等。这里,笔者认为构建网络新闻可扫描性的第三层面(微观层面),包括文字(字号、粗细、下划线、颜色)、多媒体元素(图片、视频、音频)、目录链接等。
文字方面,网络新闻与传统平面新闻差异不大。由于电脑屏幕对人眼的不适感,网络新闻字号的大小、字间与行间距的适中显得尤其重要,不能过于紧凑也不宜太过突出。
网络媒体是一种超媒体,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媒体元素,这正是网络新闻较传统新闻独特性所在。以图形为例,“在超文本文件中有效地利用图形,可以帮助表达作者的意念”⑧同时,在文前设置目录并链接,这些目录可以就由文章各个区块的小标题组成,点击即可链接到相对应的区块,起到索引作用。无论是图形等多媒体元素还是链接,都可能因为运用不当而造成夸张、误导、分神等情形。图形可能分散注意力,超链接更是可能让人找不到回头路。所以,多媒体元素的应用并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这些元素归根到底要为新闻主题服务。正如克雷格所说,应将网络新闻打造一个内容丰富、信息完整的“新闻包”,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要相互配合、互为补充。这就是说,所有的文本、图片、链接和多媒体都必须为同一条新闻服务。⑨
参考文献
①Jakob Nielsen(1997,October1). How Users Read on the Web.From
②Jakob Nielsen(2006,April 17).F-Shaped Patt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From
③⑥梅尔文·门彻 著,展江 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④⑨理查德·克雷格 著,刘勇 主译: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⑤Mike Ward.(2002).Journalism Online.Oxford:Focal press,112
⑦Mike Ward.(2002).Journalism
Online.Oxford:Focal press,03
⑧林华,《文本呈现模式及讯息设计之研究》[Z]. 台北:中华传播学会1997年年会暨论文研讨会论文
网络新闻专题的分类标准
目前网络新闻专题暂无公认的分类标准,具体的分类标准只能依各网络媒体的定位而言。而目前比较合理的标准按照专题的来源和生存周期划分,可以分为事件型专题、主题型专题、挖掘型专题、资讯型专题四类。①
腾讯的《今日话题》属于挖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网络新闻专题,也是未来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总体趋向。②该类专题重在策划、注重研究,其编辑思路、栏目构架等诸多因素都是编辑根据整体内容,整合了所拥有的新闻资源后做出的,也就是说其每个部分都有编辑二度开发的成果,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和“再加工”是该类专题制作的核心,而提炼独家观点也成为该类专题的一个难点。
优秀的挖掘类专题,其核心竞争力在编辑的策划能力上,而又突出表现为栏目的架构、网页的构思、观点和资源的整合加工。赵启正在《中国网络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中指出,③优秀的新闻专题可以具备“新闻的快、研究报告的深、百科书的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
《今日话题》的网页构思
1.层层推介:直达栏目有捷径
在网络上,频道名称、栏目名称、标题等重要导航路牌都要用最直接、最简单、指向最明确的词语,以避免歧义和含糊。腾讯网的《今日话题》专栏在腾讯主站的首页和各个分站的首页都有推介条。根据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腾讯网首页导航条新闻位居第一的位置,足见腾讯网站编辑对腾讯新闻中心的看重程度。相比之下,搜狐的新闻专题栏目虽然质量也较高,但在首页的推介力度较小,不易被读者发现。
2.页面位置:视觉中心占先机
《今日话题》栏目位于腾讯网首页面积最大的中间栏,并且以较大幅的图片抢占读者的眼球,在子分类的腾讯新闻中心,《今日话题》也位于页面左侧,占尽读者阅读的先机。
3.版式设计:兼顾简洁与美观
《今日话题》最初采用的是非均分的竖二栏版式,这种版式结构在专题页面上运用较多,但《今日话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页面的上下部分错开,兼顾了页面的简洁与美观。
此外,《今日话题》采用了类似报头的做法,将其编辑方针“关注大家的关注”载于栏目页头,并打出“腾讯QQ出品”,运用固定的logo和口号强化栏目的品牌。
2009年6月,腾讯对《今日话题》大胆改版,采用竖式三列的版式结构,每个专题都有独特的提要题,竖三栏版式在国际上比较流行,BBC网站和日本的“共同网”中文版网页都采用这种结构。人民网、新华网等风格比较稳重的门户网站也采用竖三栏编排,竖三栏版式页面屏数往往较少,新闻分栏也较少,标题简洁明快。采取跨栏的形式与图片相结合,专题内容清晰明了。专题的主要内容占据面积较大的中间栏,而左右两栏则用于相关背景的链接、观点PK区和月度热门话题榜。
4.色彩:颜色诠释理性
不同的颜色对人有不同的情感牵引力,色彩可以在美学角度契合和体现网站的编辑风格。暖色系的橙色代表的是热情、活力、轻松,与之相对,冷色系的深蓝色则代表了客观、冷静,而《今日话题》的栏目页头运用的正是这种颜色。
《今日话题》的内容风格
1.题材宽泛,不拘一格
题材的选择与网站本身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腾讯《今日话题》志在“聚焦”,这是与其编辑原则“关注大家的关注”一脉相承的。《今日话题》的选题来源非常宽泛,社会潮流、时尚文化、突发事件不一而足。为贴合“今日”二字,在选题上注重对时事和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和纵深思考,其中不少选题发端于网民的BBS和互动社区,如“网瘾究竟是不是精神病”、“杨佳案”都成为《今日话题》探讨的话题。这种发端于网络的新闻选题,也强有力地保证了高人气和互动的积极性。
2.新闻价值观:网络清流
在网络新闻呈现出泛娱乐化和低俗之风时,腾讯以旗帜鲜明的新闻价值观博得了网友好评。一方面,腾讯追求新闻的快捷和信息的全面;追求特色,注重议题的设置和新闻策划,主张观点的展示和碰撞;另一方面,腾讯秉承了理性的价值判断,不流于浅易的叙述,而加强了观点的引导和输出,着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与不少网站为了吸引点击率而迎合“网络愤青”的做法截然不同,被媒体称为一股“网络清流”,形成了“有良知”的形象。④如2008年四川遭遇汶川地震后,企业家和个人纷纷慷慨解囊,此时吼出“我不捐款”的个别人受到大众的口诛笔伐,《今日话题》于2008年6月13日及时推出专题《我为什么没捐款》,将平常老百姓及80后作家韩寒为何不捐款的原因一一集纳,同时打出了“捐款不是征兵”、“不攀比、不强制”、“愿意捐、可不愿意盲捐”等一系列观点。通过编辑的巧妙编排,赈灾捐款的用途透明化等更有意义的议题得以凸显,而对“捐与不捐”孰是孰非的争吵则被巧妙地引开了。又如在中法关系陷入低谷时,《今日话题》又号召大家要“冷静看待中法关系”,懂得“爱国的艺术”。
3.结构
《今日话题》包括几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导语、网络调查、腾讯网友点评、结语。此外,根据不同的话题,往往配有漫画形式的新闻和相关视频的穿插。在观点的集纳上,编辑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既有“名人观点”也有“舌战网友”,形成了多方观点的碰撞。此外,通过编辑,将代表性观点集结成小标题,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另一方面,编辑的立场也“幻化于无形之中”,巧妙引导受众完成议程设置。
比如,在《与杨佳有关的十个词》这一期专题中,编辑用了“论人”、“论心”、“论事”作为分题,最后在结语中直指对暴力的歌颂是一种“伪民意”,让大家在习惯与“公家”对立的时候回到道德层面的思考。2009年6月,《今日话题》改版,在页面左侧新增了“今日热词”、“一周热点话题”、“月度话题榜”等栏目,方便网友了解最新和近期的热点话题。同时增加了观点PK区,通过参与,网友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他人看待问题的态度,充分调动了网友持续关注栏目的积极性。
此外,页面上还增加了相关视频和博客推荐的比重,栏目的页头也更具品牌意识,将“用常识解读新闻”的栏目理念用特殊字体标出,栏目风格突出,品牌感更强。
注释:
①②张宇:《门户网站新闻专题报道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③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
④《南方都市报――2008年度网络致敬专题》,2008年12月28日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②朱宝奇:《网络新闻专题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③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④董天策主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版
注意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适用范围,保证新闻信息适度开发。网络新闻报道单元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在网络从事较为重大或相对复杂新闻事件报道时适合使用网络新闻报道单元这种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这类事物所含有的信息容量所决定的。所谓重大事件,主要指会对其他诸多事物形成较强影响的事件,当我们考察重大事件的价值时,如果我们的目光仅触及事件本身是很难对其有一个客观认识的,只有从中跳出去,从其意义、影响等外部角度考察才有可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因为价值并不直接在本事物中显露,它总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通过其他事物来证明本事物的价值,所以要想报道好这样的新闻事实,一定要善于用普遍联系的眼光分析报道对象,把握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通过其他的相关事物来认识所报道的事物,从被影响者的角度出发判断该事物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复杂事件的认识多为从事物本身的内涵上分析事物,它既需要记者编辑能把握事件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又善于捕捉每一种矛盾的特殊性,从事物内部不同角度去反映事物。重大事件在与周围事物的发生的关系中,复杂事件在自身的内涵上都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它们的信息容量较之一般的新闻事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网络媒体在选择新闻报道方式时,必须考虑的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适应内容的,而不是为了形式而扭曲内容,削足适履,这是由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所决定的。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规模化的报道方式,是对应于较大信息容量的内容的,而不能不顾报道对象的实际,片面追求规模效应而使用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应避免对网络新闻报道单元方式的滥用。
换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对于新闻信息的开发要注意适度原则,适度原则是相对事实信息的客观量度和受众接受的心理阈限而言的。②一件新闻事实,它所包含信息的质与量是客观的,只有在一定的量度内的信息开发才是适度的、符合事实本来面目的。如果超越这一客观量度,把小信息夸大为大信息、把弱信息说成是强信息、把一般性新闻信息奉为重大新闻信息,把小事当大事,必然造成对事实信息资源的过度开发,这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炒”。现在一些网络媒体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新闻事实本身所容纳的新闻信息是相当有限的,却非要将其“放大”,对其大炒特炒,特别是注重在报道形式上做文章,拼凑一些相关度不高的稿件,实际上是违背新闻原则的,是不负责的做法,这种情况下占用再多的页面空间,集合再多的报道都是徒劳的。
另一方面,“如果新闻事实本身信息丰富,对其开发的程度却达不到应有的程度,报纸组织的报道不能展现出事实信息本身的多向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意义,必然会形成对事实信息的低度开发,这在新闻传播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冷’,这也是一种不应有的现象,受众应知、欲知的新闻事实信息报纸未能及时传播,也有违新闻的职业性质”。③因而,对于新闻报道方式的选择,信息的开发程度,应科学、严谨地以新闻事实的真实情况为基础,内容决定形式是一条必须遵守的铁律。
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应注意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符合实际。如果我们对新闻事实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一件新闻事实总是可以相对地划分为许许多多具体的事项。根据各事项在整个新闻事实性质、形态影响的程度,划分出这样几种事项:主要事项、次要事项、背景事项、关系事项、边缘事项等”。④各事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除了主次、背景、关系、边缘等各种限制外,它们之间还会呈现出因果、并列、交叉包含等关系”。⑤
“正确把握和处理这些关系是实现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重要基础。”⑥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与新闻事实的各个事项相对应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个部分能否有效地表现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不仅是取决于根据事件的不同层次信息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新闻报道个体是否真实,还有赖于表现各个事项的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不同层次部分之间的组合结构是否能够与实际组成新闻事实的各个事项的彼此关系相一致。因而对于网络新闻报道单元而言,将各个部分维系在一起的逻辑关系必须恰到好处地与新闻事实相吻合,否则形成的组合新闻报道就有可能失实。
从新闻事实内部事项的角度来看新闻失实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部分事实的事项在报道中不真实地表现;二、对事实各事项的反映不全面也就是遗漏了一些应报的事项;三、报道中所形成的各个事项在新闻事实中的地位与实际不一致,把次要事项、边缘事项等当做了主要事项而主要事项则放到了次要位置,即事项错位。网络新闻报道单元要力避这些问题,特别是后两种情况更要在网络新闻报道单元中予以注意,要正确厘清新闻事实中各事项的地位与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作为报纸形成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线索,从网络新闻报道单元中集合的每篇稿件的内部到整体所形成的结构都对应地体现出来,避免出现失实。
基本的调查采访工作不能忽视,编辑记者要加强沟通。对于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分析应放到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要吃透报道对象,有编辑的全局观念,编辑也要有记者的敏感,从多方面进行判断和分析。
从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形式上看,其形式结构与新闻事实信息的层次相对应,可以全面、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但是要想构建一个合乎新闻事实而又为受众所乐于接受的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结构形式,其前提是作为事实与受众中介的编辑与记者一定要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这是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网络新闻报道单元所应对的新闻事实往往是复杂的,所以要想做好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单凭形式上的漂亮规模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新闻调查、采访工作,仍是搞好报道的最基本因素。
此外,由于网络新闻报道单元有时需要组合一些不是自己原创的信息,这种情况下编辑更要加倍小心,细心研究,把握新闻事实的真实情况,加强核实工作。
一些网站的一些“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大多处于一种松散组合的较低层次上,只能说是一种“准网络新闻报道单元”,表现为各个组合部分关系松散,未形成强劲的合力,体裁还相对单一,多是一些表面的现象报道,而分析与评论性的文体较少,信息表现过于平面化,缺乏深度,各篇报道有信息重叠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记者对新闻事实采访不够深入,并未透彻了解报道对象外,还可能是编辑与记者沟通不力所造成的,如果编辑与记者两者未形成合力是很难组织成功的网络新闻报道单元的。一组好的网络新闻报道单元一般来说是与记者深入的采访和编辑周密的策划所分不开的,编辑对于整个报道即使不能做到“了然于胸”,至少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对记者的采访重点提出指导性意见,也要对记者反映的情况对报道策略及时作出调整。而不能“你写什么,我编什么”,处于一种“等米下锅”的完全被动的地位,记者编辑双方要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并由记者中心制逐渐向编辑中心制转化。如果记者编辑缺乏一定的交流,记者完全按自己的视角、兴趣来写稿,没有适当的集中,其稿件组合在一起也会是“貌合神离”。
组合的报道体裁多样化,体现报纸特色和提升品位。参与组合的报道形式要尽量避免过于单一,因为过多单一的体裁容易使报道的新异性降低,受众兴趣度减弱,同时过于单一的体裁对于信息的表现能力也是有限的,因而,应在网络新闻报道单元中尽量保证体裁多样化,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适时地组织一些分析、评论文体参与其中。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富有特点,且分析独到的新闻分析与评论是体现一家媒体特色与品位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以“短、频、快”为特点的网络媒体,并不是与新闻分析评论格格不入的,而是完全可以从平民角度出发,适当地组织一些新闻分析、评论来提升报纸品位的。
另一方面,在网络新闻报道单元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可视化元素,如照片、图表、示意图等,做到图文并茂,强化视觉效果。此外,参与组合的报道数量上要适可而止,不宜太多,每篇稿件也不宜过长。
注 释:
①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第219页。
②③④⑤⑥杨保军:《新闻事实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网络的成熟对新闻的呈现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冲击不只展现在速度与新闻量上,尤其是博客的出现带动平民参与网络的兴起,在这个趋势下,我们看到了新闻事业更大的发展空间,看到了一个受众更加被重视的未来,而这也凸显了对网络新闻受众的研究需求。
媒介受众研究是传播领域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受众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产生极为不同的研究风貌。美国的传播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对宣传技巧的需求,与战后商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背景之下,发展出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用大量统计资料来解读受众行为的受众研究传统。而欧洲丰饶的人文社会思想,则孕育出以符号学、结构主义、符号互动理论、文化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等为基础的全观式研究传统(翁秀琪,1996,1-6)。由此可见:环境、历史与文化等因素,将受众研究这一个课题引领向不同的发展领域。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比传统媒体的受众更为模糊,而且往往具有多重身份,本文以过往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网络特性,试图为网络新闻的受众研究提供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方法论。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研究的核心议题
本文设下一个讨论前提:“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将因网络媒介特性,产生与传统新闻读者不同的媒介使用方式与媒介效果。”近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以及实证观察,都证明了网络的媒介特性让使用者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展现了与传统媒体大相径庭的行为,诸如网络匿名性、信息对称性、互动性、可复制性与实时性等,都在传媒研究与受众研究方面,引发出很多新议题。而由网络特性所引发的研究风潮并不止于传播学领域本身,网络的虚拟社群概念、网络沉迷、真实与虚拟社会结构认知、个人角色行为等,诸多由网络媒介所引发的延伸效果,也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产生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网络媒体在传播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正体现了麦克鲁汉于上世纪60年代起所提出的一连串以“媒介形式及技术决定传播过程与效果”的中心思想与“地球村”、“媒体即信息”等延伸概念,在今日保罗・李文森(2000)更进一步在今日的网络世界中演绎其思想,将麦克鲁汉当年的主要概念,放在今日的网络环境中来讨论。本研究所持也是相似观点,但重心不在于网络研究要讨论哪些议题或是针对某一议题的探究。本研究的重心,在于“研究方法”本身在网络情境下,网络的受众研究该如何进行,如何与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接轨,而网络科技又有哪些方式来增进研究的品质。因而形成如下几个子题: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特性与网络研究的关系。讨论网络受众的特性,所造成在传统研究方法以及传统受众研究上的改变。目的在于理清网络受众和传统受众在研究对象本质上的差异,以及进行研究时所要考虑的要素。
网络新闻受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讨。由研究方法论上的逻辑思考,讨论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变量众多的情境下进行归因或推论。也同时对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在网络研究上的立论争议及信度效度问题作探讨,为网络研究方法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提供基础。下文将就这两点分节讨论之。
网络新闻受众研究议题分析
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特性与网络研究的关系:
去边界性所造成的研究对象模糊性。去边界的性质,在网络上同时指涉两个层面,即“新闻受众的时空特性”与“网络信息的形态”。在新闻受众时空特性上,研究目标无法再以传统的地理疆域界定,时间也因全球性时差的关系无法统一。传统社会调查中抽样母体的取得,因为缺乏完整的母体定义,遭受到极大的困难,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网络社区成员增加了调查对象的歧异性,研究对象的同构型假设必须降低,甚至必须做更进一层的检定,来理清研究对象与研究议题间关联性的强度。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形态”的去边界,是关于网络信息被新闻受众认为是哪一种形态信息的模糊性。以往,报纸、杂志就是文字,广播就是声音,电视则是影音。研究者可以很清楚地界定信息研究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关系。而今网络上的多媒体性质,使研究者很难界定其信息形式,换句话说,更难为单一信息与新闻受众效果作归因。这样的双重模糊性,使研究者在研究时必须更明确地思考研究议题与研究对象间的关系。
媒介使用中的科技涉入性。传统媒介的使用接口很单纯,也不会常变动,即使是最复杂的电视,操作上仍有其固定不变的流程,使用者在使用媒体时并不会面临太大的技术问题。但网络的使用却有很多的科技涉入,从上网的方式、上网的系统,甚至离服务器的远近都影响了网络媒介的使用。更进一步,网络上的诸多功能是必须配合特殊软件或程序来使用,因此,对于科技了解或有能力使用的程度就直接影响了网络媒体使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个科技涉入程度还是动态、且变化快速的,科技的特性已经成为网络新闻受众整个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研究议题,或是对象在此一方面的影响。
去除线索的新闻受众自我认知。当网络上不再具备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社经地位或身份的线索时,个人的角色认知会产生改变。新闻受众在网络上可以拥有一个,甚至多个新身份。斯特恩博格(2001)在讨论网络行为时就提到:于网络上虚拟社群规范的塑造与“规范的实行与被破坏行为”、“不同网络环境”与“网络角色认知”等因素都会有相关。心理学上的角色认知相关研究也显示:很多社会调查的结果都会因受访对象的人口特质、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不同。这样的结果显示:同样的议题,在不同的新闻受众身份、角色认知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思考,将冲击到定性研究对个体的深入探讨等研究议题,使研究扩张到心理以及造成心理变异的其他相关领域。
二是网络新闻受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讨:
质与量的论证。“归因”与“推演”是研究方法的两种基础逻辑,一个是透过对多个事件的观察来建构某一现象的实存性,一个则是透过逻辑推演来推论事实发展的必然性。定量的研究思维,总想透过对事实的观察与测量,企图透过一再被实证的结果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而定性研究的思维,则倾向去讨论每个关联性背后的形成原因,企图找出现象间的本质性的因果关系。在研究执行上很难同时兼顾这两样逻辑,尤其是针对社会科学,很难同时观察所有与研究议题相关的客体,并深入地讨论每个客体与议题间的关系。
新闻受众研究必须同时顾虑到个人人格心理与社会系统中不可见影响因素有关的“质”,又必须注重媒介使用者的“量”,尤其网络是一个由“量”变的变动而造成“质”变的媒体,各种新技术在网络上的使用者效应就像滚雪球一般,越多人使用就无形中形成一种规范;技术的界限性,使新的使用者要与该群体沟通,就必须强迫其成为一员,使用者的“量”决定了网络主流典范的存在,而使用者则受其技术的影响而改变了自身的“质”,微软window系统就是一个最好例子,它逼使用者去适应,甚至形成各种通讯标准。
在理想上质与量在研究中应该是并重的,因果推论的逻辑需要事实数据的累积、验证;而事实数据则需要深入的因果逻辑分析来详析其发展脉络,网络上很多行为都可以经由服务器的记录来记录,跟传统社会研究比较,数据收集可以更为广泛及确实。但这些数据的解读,需要更精确及深入的质性探讨。新闻受众研究在网络上,有更多客观资料可以获取,也面对更艰难的理论或模型验证,是机会与困难并存的研究空间。
客观性以及研究框架的讨论。客观性一直是进行各种观察最受争议的部分,“绝对客观”明显不存在,“相对主观”的概念取代了客观性一词。相对主观概念中的“相对”指研究者参考某种标准或其他研究者的标准形成一种比较式的客观概念。但面临网络的模糊性,所谓“相对”的合理性也被更加质疑,面对多元变量是不是也存在着相对多元的参考标准?这些参考标准的合理性又如何?由于很难客观地定下衡量标准,又同时去讨论研究问题所涉及不可见的“意识”或“权力”,所以间接地也引发新闻受众研究在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上的争议。
另一个由客观性衍生而出的议题,就是研究框架的问题。尤其是在定性研究上,研究者所抱持的价值观或框架,将导致对研究结果的偏差解读。早期文化研究传统将重心放在“阶级”相关的焦点上,最近则转移到性别以及种族的议题上,但这些方法都无可避免地被以一种方式批评,波博(1988)的新闻受众文化研究,分析了“黑人女性”作为影片的“文化读者”之身份,其欲了解:特定的新闻受众怎样在主流文本中创造意义。这篇论文在方法上曾被批评为本质主义(essentialism),认为其隐含了本质至上的论调,在此之下形成的分析类目被质疑其设定了某种类目为最主要分析类目的正当性。更著名的研究如莫利的“全国观众”研究也受到类似的质疑。(冯建三,1995)进行网络新闻受众分析,即使已经刻意避免,也难免站在某种预存立场,而且,当分析对象是跨文化时,更易遭受到文化差异性解读的质疑。关于这点争议,除了统计工具或相关参考资料的佐证之外,更该被重视的是一个研究者开创性的精神,即使如前面所提之例子,研究者的立场受质疑,其研究也提供了对事实某个角度的呈现。相同的,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也应在此观念下,努力扩展新的议题。
结论
以上从传播研究方法的数个传统学理观点出发,为网络的新闻媒体受众提出在传统学理方法上需要注意的新概念。以下总结性地提供几个整体性建议,借以串连这些思维:
建立严谨的研究思考逻辑。一个好的研究,从研究背景、目的、研究结构、采用的方法、文献到结论形成之间的每个步骤是要严格地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要审慎地检视和上一个环节是否有连结,连结之间的逻辑性对不对。
对网络或其他传播技术性知识的增进。要研究媒体就要对媒体有深切的认识,一般社会研究学者往往会对科技层面的知识有排斥性,但对新科技的了解可以知道有什么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信度效度的提升,也可以由另一种角度来切入问题,避免研究的盲点,如同网络研究中,如果知道网络数据传送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来解读服务器上的数据,进一步分析网络新闻受众行为。
更多研究领域的涉足。仅仅从传播理论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将陷入以管窥天的谬误,新的学术领域是各个学科交互激荡后的产物,传播学理论需要从更多角度来验证或修改。
与新闻业界的结合。传播的研究常涉及广泛的调查,研究者一人之力难以独撑,此时媒体的配合可以帮助研究者取得更详实的数据。当然,研究者也必须提供媒体在研究成果上的相对利益,因此研究者必须有市场的敏感性与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感同身受,才可以挖掘出与大众利益相关的研究课题,在科学研究领域由大企业支持科学实验,共享研究成果的模式已经存在很久,传播学研究也希望能有类似合作模式,在更多人力与物力支持下提升研究整体的素质。
本文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为网络新闻受众研究画出一个框架,毕竟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研究考量。而是希望透过这样对研究过程思考的描述,提醒研究人员在面对研究问题时,要保持对研究的敏感性,随时将研究的基本要素、信度、效度与逻辑合理性放在心中,进一步去开拓更好的研究方式。
参考文献:
①冯建三(译).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M].台北:三民出版社,1996.
②岳鸿雁,张国良.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最新报告[J].新闻与传播,2004(9).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302-01
一、引言
当代文体学研究是运用现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文体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它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极为密切的寄生关系,新的语言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会导致新的文体学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产生新的文体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新闻文体作为典型的功能语体,是文体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它的研究以文体学和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框架。笔者根据语言学、文体学和新闻文体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按照我国新闻文体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不同,以年代为参照系,把它分为以传统修辞学和文艺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转换生成语法和形式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功能主义和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和以功能主义、话语/ 语篇文体学、社会历史/ 文化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旨在分析我国新闻文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指出研究中的分析层面和存在的问题。
二、新闻文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一)传统修辞学和文艺文体学是我国20 世纪80 年代的文体研究
由于文体学和传统修辞的界限尚未划清,主要是以传统修辞学为理论基础。传统修辞学研究语言的一般修辞手段、讲话艺术、语言对人的影响和吸引力等,是对语言规范的研究,忽视了语言表达成分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全面深入地揭示语言表达的规律。以传统修辞学为理论基础的文体研究往往不能全面深入的揭示文体特色产生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的文艺文体学研究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文体学只强调文本语言的自然效果,忽视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的新闻文体研究以传统修辞学和文艺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主要是从对读者(听众) 的影响来研究新闻文体的修辞特点。其分析涉及利奇(Leech , G. ) 提出的词汇、语法、修辞格、语境和衔接五大潜在文体特征中的前三种,对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体裁、语域等特点阐述不多。如陈怀杰指出为了便于听众理解,特别英语(Special English) 有“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和清楚流畅”,以及“消息多,易理解和有趣味”的文体风格和口语化、用词简单、句子较短的语言特点;但未涉及这种风格产生的其它原因,如广播媒介的局限性等。
(二)转换生成语法和形式文体学转换生成语法是我国20 世纪80年代文体研究的另一理论基础
转换生成语法以二元论为基础注重语言的本体研究和语言的自然效果。二元论认为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内容是意义选择而文体是形式的体现,文体价值体现在语言适合性和文体变体比较之中。转换生成语法在文体分析的途径上与二元论结合在一起,它以句子为基本分析单位,认为句子的逻辑含义可以用一组基本命题来代表,这些基本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构成这个句子的“深层结构”或“语义表现”;这些基本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词或相同词的不同组合形式来表达而不改变其基本意义, 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构成这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即文体变体。但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对文本内容分析很少,对文体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几乎是零,文体分析大部分局限于纯语言层面。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的新闻文体研究以转换生成语法和形式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主要是考察新闻文体的语音(字位) 、词汇、句法结构特色。其分析除涉及利奇提出的词汇、语法、修辞格、语境和衔接五大潜在文体特征中的前三种外,还包括了张德禄提出的字系和音系特征,对新闻语篇的文体特征及其社会文化因素论述较浅。
句法结构使用省略,有简洁、生动幽默和讽刺等文体特点,是典型的以转换生成语法、形式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新闻文体研究范例。尉瑞星指出,由于时态、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转换运用而产生了报纸标题简洁明快、扼要概括、引人注目的文体特色,但他没有论述句法结构上的特点。罗建国分析了新闻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原来以短语或从句形式出现的后置定语开始以过去分词、连接符号构成的词的前置形式表现出来,没有提及新闻文体的语体特征。
三、结论
一、增大实践环节,普及新媒体技术
新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注重实践是其中一项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及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等原因,在新闻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专业实践机会较少,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甚至认为新闻无学,对新闻专业失去兴趣。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在教学环节放大“实践”成为一种必然。新闻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只有熟练应用摄影、摄像、电脑图文设计、网页制作等多媒体技术,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有优势和竞争力。
要增大实践环节,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学校要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实践类型,充分运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在实践中要结合各民办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人特长,创新实践形式,开展以支农支教、新闻素养普及、社会公益、挂职锻炼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最新传媒技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从学生角度说,要增强实践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校内外实践平台开展实践锻炼,掌握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基本技术技能。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生源质量等有一定的差距,全面提高实践设施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对实,如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中增加新闻摄影,在网络新闻课程中增加一些网页制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新闻摄像内容。在引进外来师资中要注重向技术应用型教师倾斜,以此弥补民办院校教师偏理论的不足。鼓励教师走出去,去新闻专业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此外,可充分利用校内实践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去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进行锻炼,学习媒体工作流程,并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锻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学校重要新闻事件为契机,开展校园新闻竞赛,并把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校内平台上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获得技能提高。鼓励校内新闻社团的建设,如摄影协会、摄像协会、微电影协会等,学校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派老师提供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多媒体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新媒体新闻工具的使用主要侧重对网络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及网络调查、网络寻呼机、网络论坛等各种网络工具的学习。以搜索引擎为例,教师可讲解搜索引擎的种类、检索方式,并根据需要开展网络信息的检索等实践。要求学生根据报道题目进行相关检索,然后根据获得资料进行报道练习。网络调查的学习可结合社会重要事件展开,让学生设置调查问卷、挑选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写作报道。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社交型媒体的学习与实践“社交型媒体(socialmedia)是一种用于社会交往,可得便利、可扩展性强的传播媒体。它基于网络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互动式传播,推动了知识与信息的民主化进程,使公众从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信息制造者。”社交型媒体是近两年发展最为迅速也是在新媒体领域最受关注的媒介类型,常见的社交型媒体有Twitter、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在我国,相同类型的社交型媒体有新浪微博、人人网、优酷等。普通民众甚至传统媒体和正式记者也成为社交型媒体的拥趸。社交型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视域。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社交型媒体开展教学,鼓励指导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信息、提出话题、开展讨论。
(三)案例教学新闻媒体上每天报道的新闻事件众多,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向学生讲解案例的报道背景、类型、特点、报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相关的价值大的方面发表看法,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另外,可让学生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改写。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在不断的案例锻炼中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专题学习对新闻媒体上的报道专题进行分析,内容可涉及专题的构成、多媒体使用、版式特点等。也可以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设计报道专题,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分工协作开展报道。新闻作品可采用纸质的展示方式,也可以在校内网络媒体上发表。四、变革考核方式,重视实践成果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和质量的重要步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考核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实践要占到足够高的比重。实践的方式可采用作品或媒体实践、专业实践的方式。审核可采用水平较高的新闻作品代替期中考核。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毕业论文的形式外,可采用正式发表的报刊作品、摄影作品、微电影作品、FLASH作品,也可以是竞赛取得的成绩、调研报告、参与的媒介项目成果等。
总的来说,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只有审时度势,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建构一种良好的学理教育与技能训练相适应的教学生态,才能培养出有更加丰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眼界以及多种技能,能适应媒体变革的新闻人才。
作者:周铁菊单位:仰恩大学
一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国家允许民主言论的出现是新闻评论发展的精神条件与法律依据。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据记载,近代第一张印刷报纸是威尼斯新闻,1566年由手抄改成印刷。而报纸上新闻评论的出现却晚得多,直到18世纪才引起重视。既然新闻事业是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什么它们不是同时产生并同时发展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统治者根本就不允许“评论”。所以新闻评论是与民主思想的出现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赋予人们真正的言论自由权,这使新闻评论可以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使新闻评论有了发展的空间,有了快速发展的可能与动力。
二是今天的新闻评论在继承传统评论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评论样式。例如在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三是虽然社会的发展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新闻评论自身的优势,以及它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是新闻评论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所在。我们不妨就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说明。美国的军用飞机为什么撞毁中国的战机,表面上看是偶然,但实质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就在中国邻海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军事基地,部署了重兵,对中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包围圈。中美撞机看似偶然,实质偶然中蕴涵着必然。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当前,人们阅读文章,并不仅仅满足知道一件事,还需要了解事情的本质与深层含义,这样,新闻评论借助自身优势当之无愧地被推上时代的浪尖,成为时代的宠儿。
新闻评论的发展让人们有目共睹,然而发展是双刃剑,由于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在新闻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边界模糊。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例如在网络上,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有人身攻击、反国家的言论出现。毫无疑问,新闻评论需要规范,没有规范,任何一种力量都有可能被肆意削弱或者泛滥,规范是保证这种力量的手段。国家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新闻评论的权利需要法定,新闻评论的责任也需要法定,依法保护新闻评论权利的同时,对新闻评论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要进行处理。这是法治时代规范新闻评论的根本所在。
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的评论文章,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怕与媒体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因此,在制作新闻评论时,在不影响文章基调、不会引起歧义的前提下,不妨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时尚语、俚语甚或流行歌词。
某些新闻评论员缺乏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以及应有的素质。2003年6月山西繁峙金矿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的事件,以及2004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两名工作人员贪污受贿事件,使得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问题变得抢眼了。2004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调查报告》与1997年在全国、2002年在上海的同类调查对比,情况差不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对于基本职业规范的遵循状况,仍然十分低下。时间过去6年但依然没有进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暴露。关注我国新闻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可能将成为以后一个重要话题。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新闻评论快速发展这一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发现并找出问题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让新闻评论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走好。面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从而总结出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我们相信,新闻评论一定会在法律制约的前提下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倪祖敏著:《报刊传播业经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屠忠俊、吴庭俊著:《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陈力丹著:《中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的课题设计》,中华传媒网,2005年1月14日。
⑥武鸿鸣著:《报纸更深层次变革――“新闻评论”对报纸品位的改变》,《媒体安都》,2004年6月24日。
利用搜索引擎,对新闻关键词进行多角度或多时段的搜索、统计和研究,可以使网络传播得到有效、全面、系统化的量化评价。本文以讲述新闻网络传播中关键字的作用为切入点,对关键词如何选定进行阐述,并探讨建立关键词库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而列举以新闻关键词的搜索和统计为基础的网络传播量化之方法,期望能为现实中的新闻宣传实践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网络传播;量化研究;新闻关键字;选词原则
根据2013年初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所的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5.6亿,2012年度新增网民共计超过五千万人。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并将互联网融入自己的生活、娱乐和学习当中。互联网对于新闻传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通过网易、新浪等新闻门户网站或者微博、人人等社交软件获取新闻资讯,并进行社会讨论和发表意见。面对当前中国网民日益增多、网络效应日益明显的现实状况,如何更好地优化新闻传播方式,使新闻信息得到更快更好的传播,以更好地增加新闻的关注度,实现新闻的价值,是当下新闻从业者值得深思的课题。新闻关键词,就是具有高度凝练性的、高度概括新闻主题的、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缩影或符号。新闻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搜索引擎来进行量化,通过对其所出现在不同地域和时间的频次进行搜集和统计,并加以量化分析和聚类对比,能够得出该词的升降变化,从而能够反映新闻热点的转移和形成过程。通过上述的一系列过程,人们能够从中得出新闻在网络传播上的效果以及现实状况。
1新闻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新闻关键词,就是指能够对新闻主题进行准确反映,并对核心内容有精准解释的关键词语。这一词语首先来自于传统媒体,而后被网络等新兴媒体所使用,并被使用到新闻检索、新闻标引当中,在新闻网络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关键字具有以下多个特点。首先,它具有简洁醒目的特点,它的出现形式通常是词的形式,这样便能确保新闻的速读性,使得大众的注意力被迅速抓住,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其次,它具有高度凝练性,通常是一个对事件有高度概括的词语,能够使人们对事件核心一目了然;最后,它具有易记易传性,往往简单直白,极具特色,容易被人们记住,也易于被社会大众口口相传和简单搜索。这些简单直白、形象生动而又凝练的新闻关键词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宣传、渲染的最佳推手。对新闻关键词的作用进行挖掘研究、认识和探讨,是当前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当下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2新闻关键词的选定原则和词库建立
2.1选定原则首先是专属性原则,即必须选取与新闻主题、新闻内容的范围相适应的关键词,关键词范围既不得过于宽广,也不得过于狭窄,否则会导致在传达新闻信息中心内容上达不到精准的效果。比如《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今顺利建成》该文中,若新闻的关键词选取“实验室”则显得范围过于宽广,因此该新闻的关键词选取“国家实验室”则最为合适了。又如《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开始推荐》,该新闻关键字就应当选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如果选取“技术奖”则会显得范围太广,难以体现新闻的中心内容。其次是通用性原则,即关键词应当具有通用性,是能够被公众所熟悉和知晓的。关键词不能采用过于罕见和生僻的词语,这样大众难以对其进行辨识和记忆。只有当关键词有着较高认知度和辨识度的时候,社会大众才会对它有较深的印象和记忆,这样的新闻才能更容易地被群众记住,才能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实现新闻的价值。再次是全面性原则,即关键词应当全面、简洁而精炼地反应新闻内容。它应当具有高度凝练性,通常是一个对事件有高度概括的词语,能够使人们对事件核心一目了然。只有具备高度概括性的关键字才能使人们瞬间能够抓住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减少人们获取信息的阻力,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比如《APEC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领航亚太和平发展》一文,关键字应当是“”“APEC峰会”“亚太和平发展”,而不能只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关键词。最后是专业性原则,即关键词不能是与专业内容无关的词汇,应当选取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词汇,突出文章的专门性和深度,使得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性大大提高。比如《特高压直流套管关键技术研究获突破》一文中,不应选择“技术”或者“研究”这样的非专业性的词语,而应当把“特高压直流套管关键技术”作为新闻的关键词。
2.2建立词库的策略分配汇总关键词、建立新闻关键词库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意义,它能够使新闻关键词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作用,使得新闻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取得显著的传播效果。关键词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分类汇总的类别,包括专有项目类、人物类、工作内容类、单位名称类,综合类、重要时间段类、其他类别等等。将新闻关键词依据上述各项类别进行分类汇总以后,一个较为体系化和完善化的关键词库便诞生了。这个关键词库对于提高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里,新闻关键词库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根据某种挑选条件和标准,对关键词进行有效挑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同样内容的新闻信息进行表达方式上的统一,防止内容相同的新闻关键字由于表达方式各异而出现在不同的搜索结果当中,进而难以被人们所搜索和捕捉到。比如,将“艳照门”事件统一表达为“艳照门”而不是“艳照泄露”、“不雅照片泄露事件”等等的各种表达,能够使该新闻有更好的传播效果,降低人们对该事件的辨认难度。同时,将“艳照门”作为新闻的关键词,能够使人们更直观地搜索到与该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建立规范的系统的关键词库,对于工作人员选取关键词、提高新闻工作效率、增强新闻传播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基于新闻关键词的搜索统计而进行的网络传播量化之方式
现阶段,国内网民进行新闻信息搜索的最常用、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关键字搜索”,当前众多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谷歌和百度。这两个引擎所分别提供的两种工具——谷歌关键字以及百度指数,能够让网络用户较为直观地感知以及分析关键词的传播效果。本文选取的分析工具是百度指数,以“神舟十号”作为搜索的关键词,以开展对网络传播量化的研究和分析统计。打开百度指数的页面以后,在搜索栏中输入“神舟十号”,并进行搜索,便会呈现出百度指数在一个月以来关于这个关键词的媒体关注度、用户关注度以及这两个参数的表述趋势。在这个页面当中,百度指数会依照用户的关注度高低,把同一时期里所出现的新闻报道罗列在右侧,并附上对应的标注,这就能让使用者得知关于这新闻的网络传播情况以及量化的指标,通过分析新闻用户的关注度的量化指标,使用者就能够从某个角度获知网民当月所关注的热点。百度指数不仅可以获取以月为单位的量化指标,还可以得知以季度、年、半年或者多年为单位的量化指标,供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获取不同时期内网民对于网络热点的关注程度以及相关的变化趋势。
在同一个页面当中,百度指数还会针对同一时期里的不同区域的网民搜索该关键字的数量实施量化的统计对比,并分类为不同色彩,分别一一标注于全国的地图之上。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个现实网民所在的城市分布的柱状图。百度指数还能根据入群的属性,对搜索了该关键词的网民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年龄分布、学历分布、性别比例、职业分布等等各方面,经过统计和分析之后,用柱状图或者饼状图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在使用者面前。针对上述的各个示意图开展系统化、全面化的分析和树立以后,用具备高可比性的其他关键字来进行辅助,所得出的量化结果和统计结果,能够使使用者较为客观全面地对该关键字的传播效果和现状进行总结和统计。经过对多年来新闻热点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新闻从业人员就能够更加科学地对今后网络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性客观性的预测、定位和研究,也能更好地部署、调整今后的网络新闻的宣传工作。
4结束语
通过对网络传播中的新闻关键词之重要性和作用进行定位和分析,能够对关键词的选定方法进行掌握,从而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关键词库,能够发掘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和统计来进行的网络传播量化指标和规律。利用搜索引擎,对新闻关键词进行多角度、多时段的搜索、统计和研究,可以使网络传播得到有效、全面、系统化的量化评价。本文以讲述新闻网络传播中关键字的作用为切入点,对关键词如何选定进行阐述,并探讨建立关键词库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而列举以新闻关键词的搜索和统计为基础的网络传播量化之方法,期望能为现实中的新闻宣传实践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现状与经验
自2001年以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地方各大重点新闻网站,都先后推出了原创评论栏目,组织起一支评论员队伍。但总体来讲,我国各网络媒体的网络评论发展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很不平衡。尤其一些地方官方网站,基本没有搞网络评论,也就无从发展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研究国内外网站发现,那些网络评论工作开展得好的网站,他们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有:
(1) 网络评论员选拔视野比较宽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是国际上非常重要的华文网络媒体,该网站有一个“名家专评”栏目,汇集了阮次山、郑永年、胡忠信等一批有影响的华人专家学者。上海东方网在建网之初,已建立一支特约评论员队伍,一年多时间就发表网络评论2000多篇。东方网现正式的特约评论员已有十八位,还邀请了许多著名人士加盟。江苏宿迁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当起了网络评论员,市委书记经常上网通过《网上宿迁》的“政务之声”频道写“博文”与市民交心。
(2) 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工作制度
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本质上是网上思想理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科学的管理工作制度是必需的。浙江台州网对选拔网络评论员的政治条件、业务条件、网络评论员的业务职责、网络评论员的阵地、网络评论员管理和业务指导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湖南大学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管理意见(试行)》对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管理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
(3) 重视网络评论员的培训
网络评论员在作网络评论的时候,具有与传统媒体不同的要求。网络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想舆论工作平台,需要加强对网络评论员的培训。目前,国内网络评论搞得比较好的网站,都十分重视网络评论员培训工作。
2 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网络评论队伍建设取得一定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 对网络评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全国大多数市、县地方网站至今还没有网络评论栏目,也就无所谓建设网络评论员队伍。有的网站虽然有网络评论栏目,但网络评论形式单一,没有组建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2) 有关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评论”的研究论文很少,而直接关于“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论文更少。我国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滞后性由此可见一斑。
(3) 网络评论员来源单一,涵盖面窄
如有些大学的网络评论员主要由学校有关部门的干部或者在校学生组成。有些地方政府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由宣传部门和有关网站负责人组成。这种单一的网络评论员结构,优点是有利于解决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问题,但对国际、国内等全局性的问题,应对起来就比较困难。
3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全国范围来看,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为推动各网络媒体的网络评论工作,必须加快推进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工作。
(1)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要搞好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相关部门和领导重视十分关键。各级宣传部门开专门会议,统一部署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工作,动员各网站设立网络评论频道,并组建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2)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规律研究
由于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在我国还算是个新生事物,成熟的经验和成熟理论极少。所以,加强对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十分重要。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努力,对网络评论员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奖惩机制、淘汰机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3) 积极总结各网站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经验
尽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还是个新生事物,但也毕竟有一些新闻网站和党政机关网站在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中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和一些省级新闻网站,还有江苏宿迁市的“网上宿迁”(),都有一些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 加强网络评论员培训
网络评论员培训班是必要的,应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网络传播与信息安全、网络评论与网上舆论引导、网络新闻采编及论坛管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应对等内容进行培训。
【关键词】电视新闻 微博 新闻生产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①微博的诞生和井喷式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播产业结构和媒介竞争格局。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代表,不仅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电视生产中。
BBC将社交媒体视为一个拓展内容的平台、一种新闻采编工具和一种聚合受众的新方法。据路透新闻研究所7月公布的2012年数字报告显示,在英国,社交媒体已占新闻入口市场的20%,在美国和英国,28%的新闻读者每周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年轻人收看传统电视新闻的比例正在下降。
一、微博成为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也称新闻源或信息源,是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②传统媒体的消息来源一般包括记者采访、通讯社发稿、通讯员或线人提供线索、读者来信或群众爆料、内部文件等。新技术的使用使得记者与潜在采访对象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如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站、搜索引擎、网络视频等等。微博以其低门槛的特征吸引了大量“草根用户”,这些人都成为潜在的“公民记者”,他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其中蕴含着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欧美国家的媒体已经将Twitter视为重要的消息来源,他们设有专门的编辑监看Twitter资讯。
微博具有首发效应。微博传播的时效性、来源的多样化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网民爆料的首选方式。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微博在信源提供和信息收集上的优势已显现出来。2011年7月23日,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微博:“D301在温州出事了”,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报道动车事故早了两个多小时,这条微博截图后来多次在电视媒体报道中被引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如央视大楼着火、石首事件等众多热门新闻第一手信源均来自于微博。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2009、2010、2011年微博首次曝光的事件比例依次为0%、16%、22%,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微博率先披露,传统媒体而后跟进、关注成为全媒体时代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模式。微博用户正在成为电视内容生产的贡献者。
除了首发效应外,微博在“议程设置”方面也崭露头角。2011年6月下旬,新浪微博上一个被认证为“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年轻女孩“郭美美baby”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她的炫富引发了一场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中央电视台调查栏目《新闻调查》和《东方时空》都播出此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博导沈阳教授负责的武汉大学ROST虚拟学习团队的《2011年2 季度网络舆情报告和微博问政报告》显示,在2011年4—6月发生的25件热点事件中,“郭美美事件”位列榜首,而“局长微博开房”、发于论坛而止于微博的“会理县悬浮照”也跻身前十。③
不可忽视的是,在微博传播中,由于网络“把关人”角色被弱化,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从“金庸被去世”到“张国荣被复活”,一系列虚假信息不经核实的传播给受众带来了诸多困扰,增加了传播风险。因此,面对微博上的海量信息,记者们在寻找线索的同时还要学会核实信息、辨别真伪。
二、微博成为互动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播媒介的变化,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式沟通”正在成为现实,电视正向受众自主选择节目、甚至参与修改节目的方向发展。④微博就为这种“远距离交互式沟通”提供了平台。
交互性是微博最主要的特性之一。微博打破传统传播的时空限制,多样、便捷的终端使得微博能够“随时随地”,缩短了反馈时间,受众与电视台、电视记者能够在沟通过程中实现实时互动。另外,微博点对点、点对群、群对群的传播特点,让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更加容易开展,针对性更强。借助微博与受众间的互动,可以培养受众的忠诚度,提升节目在受众间的影响力。⑤
微博与电视的互动能以“微博墙”的形式嵌入电视节目中,节目现场同步显示网友的微博内容,使场内外观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和交流现场信息。《非常静距离》节目中,李静采访嘉宾时,现场的大屏幕会切出一面微博墙,摘录出网友们在微博上对嘉宾的提问,由嘉宾现场作答。这种互动形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丰富了节目内容。现在很多综艺节目甚至新闻节目都引进了微博墙,与观众实时互动。
在电视节目播出后,微博互动也能对电视内容起到补充作用。2012年7月,浙江卫视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热播,第二期节目结束后,7月24日,新浪微博组织当期的学员做客微访谈,畅聊自己的音乐之旅。一个小时的访谈互动不仅加深了粉丝对“好声音”学员们的了解,也宣传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学员们和节目组的粉丝量显著增长,提升了《中国好声音》的网络影响力。
三、微博提供信息反馈
受众反馈越来越被视为网络新闻生产的重要一环。网络媒体最具特色的特征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受众,并将他们的反馈整合进新闻采集的环节中,这些是传统新闻媒体所不具备的。⑥微博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汇集大量网友的反馈意见,即时、直观地反映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看法,节目的优点或缺点能够得到展现,引发讨论和互动的。
目前,国内许多卫视、电视节目组都在各大微博网站开设微博并获得认证,他们通常以节目预告、节目看点等形式来吸引粉丝,塑造品牌。有的甚至在微博上对电视热播的节目进行“图文直播”。观众可以边看电视边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浏览其他用户的评论,展开交流,节目组可以根据用户的意见设置话题或发起投票,引导观众参与,进行良性互动。江苏卫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在微博上利用节目内容经常制造话题,如“你认为年龄差距和地域距离是爱情的屏障吗?”这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情感问题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引发大家的讨论。从讨论中可以看出受众的婚恋观,从而完善节目策划,使节目内容与受众关注点保持一致。
四、 微博聚合UGC之力
“自媒体”时代,用户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中,“人人都可成为记者”。这种模式又被称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参与式新闻依赖用户对其周围发生的事物主动报道和传送,即“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
UGC是Web2.0时代的核心特征之一。从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上看,用户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受者”,而是可以自己信息、主动生产内容,成为“传者”。随着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个人互联网时代到来,草根阶层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微博让“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导致大量原创内容被爆发性地生产出来。⑦用户自己上传的视频和照片等等都可以成为“内容”。
微博充分体现了UGC的聚合力量。2011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随手拍”官方微博开通5天就有1万余人关注,300多条乞讨儿童信息其上。网友们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到各地方电视台都对此事予以报道。
不过,学术界不乏有对UGC的批评声音。首先,它可能会导致网络上虚假信息的泛滥。其次,一些用户没经过专业训练,对消息的处理比较粗糙,观点难以深入,会造成新闻质量的降低。
结语
本文以微博为分析对象,尝试在繁多混杂的信息中找到微博是如何改变传统电视的内容生产的。借助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初步探讨了微博在电视内容生产中的运用。
研究结果显示,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交互式平台,提供让人们展示、分享和交流信息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从传播者上看,从专业班底制作到“人人皆为报道者”;从传播对象上看,用户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分享信息;从传播内容上看,从系统的专题内容到碎片化的填充;从传播模式上看,受众成为渠道,终端更加多样,这些都影响了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微博上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进行信息的传播和观点的交流“链接了整个社会的神经末梢”。电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也受到微博的影响并作出改变,以电视台、电视栏目的名义进驻微博平台,获取最新资讯、寻找新闻线索、加强粉丝互动、监测舆情反馈、树立品牌形象。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未来电视和微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微博与电视的互动将拓宽传播渠道,重新设置内容。为了更好地抓住机会,电视媒体必须找到与观众互动的切入点,打造吸引观众的电视内容,在新一轮的媒介融合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①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30
②马颖,《浅谈消息来源》[J].《新闻世界》,2011(10)
③王腾,《“博”斗·合作·融合——浅谈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关系》[J].《新闻世界》,2011(9):151
④尹德刚:《新传媒与新闻传播观念变革》[G].《传媒·思考·新世纪:首届京沪新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同心出版社,2000:394
⑤求剑锋、管妍敏,《电视新闻栏目融合微博之我见》[J].《视听纵横》,2012(2):126
⑥曹洵,刘兢,《“采制分离”与“记者角色转型”:当代西方网络新闻生产的新变化》[J].《新闻界》,2011(1):99
⑦李淮芝、蔡元:《新媒体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M].北京:中国测绘出版社,2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