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2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的渗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中国文化
众所周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应当在小学德育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利于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是具有两面性的:中国文化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指出小学德育教育中依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
一、小学德育教学情况概况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古往今来,“德为人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德育的传统,发展到当代,素质教育就更是如此。当前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已经加快了专门化、全面化、开放化、规律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大大地提高了小学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说,我国的小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德育仍然缺乏相对稳定的教育结构和教育机制,尤其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还比较陈旧,并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变化。小学德育教育中,道德作为德育的基本价值体系还是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这对小学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基本教育,虽然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与传统德育教育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德育工作内容比较陈旧,可操作性、可遵守性都不高,而在德育教育的实践性方面更几乎是空白。小学德育教育更是与儿童人格和心理塑造基本处在分离状态。
2.小学德育教育目标没有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我国目前的小学德育的目标大多只停留在关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上,对于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并没有留意。
3.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手段较为呆板和单一,德育途径单调,多以灌输、说教为主。
三、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当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在冲突融合,中国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有些小学生已经出现了崇洋的思想。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小学德育教育管理者更应该加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不断完善小学生们的德育观念和德育规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
1.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淡出了小学生的生活,不少孩子甚至不清楚端午节、中秋节的典故,对于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等也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德育教师注意和深思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杰出的表现形式之一。
2.小学德育教师要有意识地遴选有中国特色的书籍作为德育课程的辅助教材。中国的古典文化书籍浩繁卷帙,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书籍能够被甄选出来,作为小学德育课程的辅助教材。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等,这些书籍内容并不很深,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被小学生所理解,而且其中蕴含的道德伦理有理有据、不显得生硬疏远,比一般的生硬大道理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在这些书籍中,《三字经》和《弟子规》被尊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适合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辅助教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由于寓意稍微深远一些,适合小学高年级德育课程使用。虽然我们的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缺陷,但是德育教育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势在必行。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通过这些文化著作在德育教育中的使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中华的伟大文化。
参考文献:
[1]应连心.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德育的不竭资源[J].浙江小学教育,2008(10).
关键词:孝文化;中小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12-01
孝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孝文化是现代人的基本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孝文化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孝文化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小学在德育工作中并未充分发挥孝文化的积极作用,未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这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而言无疑是一大缺失。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在最初之时,仅指古人对待父母、长辈的一种本能及客观行为。随着父权制与等级名分制度的产生与不断发展,国人对“孝”的伦理规范性变得越来越强,孝文化亦更加突出。随后,古人又将孝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体系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孝文化。此时的孝文化不仅拥有了自身明确的含义,更有了严格的标准及体系。在孝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均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从封建社会伊始,孝文化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道德的重要文化系统。孝文化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孝文化包含很多内涵: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传宗接代等。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孝文化渗透
孝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基于此种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应积极进行孝文化渗透。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思品课是中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必须积极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有效地在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例如,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可播放一段视频:一位老人年老体弱,无人照看,人们以为他是孤寡老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老人有五个子女,且经济状况较好。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以“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赡养和照顾老人”为主题的讨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最终会明白:孝敬、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品教材中有很多有关孝文化的知识内容,对于相关内容教师不能忽略,应对其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深刻理解何谓孝文化、何谓孝道。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渗透,应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来抓。相信在思品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孝文化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烙印,成为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
(2)其他学科中渗透孝文化。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不仅是思品教师的重要职责,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渗透孝文化,让孝文化渗透成为学科教学的亮点。例如,语文教师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母亲。从出生开始母亲就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因此,我们长大之后一定要孝顺自己的母亲。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母亲,谈谈对孝道的看法。”问题抛出之后,有学生说道:“母亲每天很辛苦。不仅要做家务,还要辅导我学习。另外,母亲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我长大了也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理解。因此,其他学科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渗透孝文化。作为中小学教师,所有人在孝文化传播方面均具有重要职责。
(3)校园文化中渗透孝文化。在中小学校园文化中,同样可有的放矢地渗透孝文化,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很多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时,均发挥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取得的教育成效也较为理想。例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定期或不定期张贴有关孝文化的文章供学生阅览。又如,在班级黑板报中,呈现与孝文化相关的文章。再如,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孝文化主题座谈会、孝文化主题辩论大赛、孝文化主题演讲大赛等。可见,相关校园文化的孝文化渗透,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孝文化教育成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孝文化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孝的品质,中小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渗透孝文化: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其他学科中渗透孝文化、校园文化中渗透孝文化,让孝文化之花在学生的心头绽放。
参考文献:
[1]赵秀欣,苏春景.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2]张魁.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谈高中生孝文化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
关键词:初中政治;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生活实际
政治教学不仅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在于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是政治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培养初中生良好品德,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德是我们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只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都合格的人才,他们在未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初中阶段是人生尤为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一黄金时期很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等问题。近几年,中学生思想品德形势不容乐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大幅上升,这些情况说明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成必然趋势。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初中政治教学的实际,对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了如下思考。
一、充分认识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在现代的初中政治教育模式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强化和深入,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提倡在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的形势下进行教育模式的改变。德育渗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可采取分工合作或资源共享、理念分享的方式,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前单纯为了考试而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满堂灌、教师划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等,已不适应现代化新课改的需要,也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结合“马加爵”、“大学生伤熊”和“小学生雇人杀母”等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响,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已迫在眉睫,成才先成人也是时代的需求。只有结合初中政治学习观念加强德育建设,将新课改的德育教学融入初中政治课程,学生才会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加广泛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牢固树立德育渗透理念
德育理念已渐渐融入我国初中政治教学,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浮于表面。基础知识的巩固对打初中政治基础的初中生而言非常重要,但如果他们在机械式的初中政治学习中失去了对初中政治的兴趣,那就得不偿失。在进行德育模式的渗透学习中,学生需明确学习目标,而教师则要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素质培养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教师让学生理解所安排的学习情景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要求进行小组式的德育鉴赏,让学生结合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生活实际去体验、讨论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任务,说到底,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新时期教改的必然要求,更是政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它关系到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接班人,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三、采取切实可行的德育渗透对策
(一)教师可在课堂中弘扬传统文化,引用传统文化典故加强学生的理解
以初中教材中的相处之道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元代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思考子女怎样与父母相处?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其他事物代替鲤鱼,有学生认为可以到市场上去买鱼,让学生去探究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建立怎样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去粗取精的学习中渗透德育。在课堂中引入很多优秀的典故、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教师把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实践的方法感受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结合社会的发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相结合。
(二)教材贴近生活,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如九年级第一单元中的环境问题,从我们身边的城市垃圾、人口增多、人口素质不高、城市建设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人口增长快,需要住房,就得毁林地修房,填河、填海造田,排出的垃圾、废弃物就会增多,交通拥堵,私家车增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市民素质不高,乱丢乱弃、捕杀野生动物引发环境问题,城市建设中的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增多,资源浪费严重,建筑垃圾增多等等诸多因素,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意见中引发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爱护环镜,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思考,最终落实在行动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
如九年级的霸权主义问题,可以引出、美国准备在韩国安装萨德系统对中国构成的威胁,让学生思考造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有的学生说中国不够强大,有的说中国的发展影响到美国称霸世界,最终的问题是中国必须强大和发展。这就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鞭策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国家更强大。这样既学习了政治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素养。将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达到了政治教学的德育渗透。总而言之,完成初中政治书本的知识传授不代表着初中政治教学的完成,也不代表教育任务的完结,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将来能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在政治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引入德育情景模式,营造德育教学的氛围,真正落实政治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司建.角色担当与发展:政治教学新手应切的两个维度[J].思想政治课程研究,2016(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证明能力 德育作业 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因此,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语文课堂应当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摇篮。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简称,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选取文学库里的优秀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境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是夯实语文基础的最佳时机,基础不牢不仅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影响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语文学习要贯穿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始终,因此,学好语文非常重要,但现在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停留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层面,忽视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教好语文课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一、重视语言的基础作用
语文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语言文字的最佳学习时期是孩童时期。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一种交际工具。一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附着于语言文字,使其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刻的民族精神的积淀。要培养继承、传播并发扬本民族精神文化的人,无疑要从教他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开始,而语言的发展又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二、注重积累,强化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人在社会上生存,随时随地都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和迅速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呢?必须从资料积累入手,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
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多背多记多摘记的良好品质。例如,平日里遇到好的词句或好的现代文,我们要把它背下来,扩大词汇量。把一些名言、警句、格言、熟语、歇后语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化为己有,运用时自然能脱口而出。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对于熟语和古典诗词的背记,其积累的意义和作用是很显著的。另外,还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好的名言警句、格言熟语,我们都要把它记下来。只有完成词汇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力,才能培养最基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重视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并且更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完善小学德育内容。
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丰富小学德育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道德意志,匡正道德行为,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潜力和创造力起着导向、动力作用,推进语文教学工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1.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双方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相互信任对方,老师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2.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积极帮助他们。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和帮助,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
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对有些问题不能畅所欲言,而是保持沉默,对兴趣的培养极为不利。只有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个性品质。
五、提高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不懂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不停地追问,教师应该耐心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永远保持这种好奇心,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班里成绩优异,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是因为他们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阅读能力比较强。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要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完美的整体。
有些“日积月累”的词句,是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品质或文章中的某种情境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加深理解。生活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带学生游玩时,可以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切身感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还可以让学生验证“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语句的准确性。
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美感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是什么?2009年7月9日~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关于武术定义的研讨得出了初步答案,其具体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包含着很多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中小学推广武术操,通过武术教育,继承、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通过武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品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文化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的目标,也是德治社会的现实写照。随着这一理念的提出,中小学德育的目标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实现。武术本身的文化特征即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最能达到德育的教学目标,自然也能够体现德育价值。通过实践活动挖掘出武德在中小学教学的德育价值,从而更有效地寓“德”于“体”之中,使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德育价值,针对中小学生这一群尚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期,正确而有力度地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通过对中学武术教学的德育价值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教师“教”与学生的“学”,使教学活动的效果能达到最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的德育价值,建设美好的精神校园氛围,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以强健的体魄、优秀的道德品质、完美的人格去创设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韩国 小学 德育课程 特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80-02
韩国历来注重道德教育,尤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又处于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韩国已形成了独具本国特色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一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
1.贴近实际的德育目标
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至二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传统道德规范,并付诸实践来发展道德习惯;三至四年级为第二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道德规范,了解遵守的理由,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养成道德习惯;五至六年级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辨析各种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
通过上述目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德育课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敏锐的道德判断能力。该目标贴近实际、层层递进,在整个德育课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放射型的德育内容
韩国小学德育课按照年级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一至二年级,设德育课正当的生活;三至六年级设道德课。道德课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专题组成,每一专题又分别包含五个教学要素,再根据各要素来编排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个人生活包括清洁卫生和整齐、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包括孝顺和友好、仁爱和让步、爱和宽容等,社会生活包括保护环境、公正、遵守规定等,国家民主生活包括爱国主义、热爱文化遗产、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等。其内容体系按照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顺序,明显呈现出辐射型的结构模式。
这种放射型的结构模式体现了韩国德育课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安排德育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吸收,更有助于他们将其付诸实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
韩国小学的德育方法丰富多样,主要有价值澄清法、实践活动法、榜样示范法等。他们不再采用纯粹理论灌输的方法,而是采用讨论、商量等方法来使学生获得价值上的认清和理论知识的获得,通过组织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道德行为。另外,韩国的道德课都有专任的教师且非常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总之,韩国小学德育课在德育方法上,更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4.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模式
为了对小学生德育课学习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估,韩国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从不同方面来考察德育的效果。首先,在对道德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有多选、主观表述等题型。其次,在对道德态度与信念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观察以及面试等方法。再次,在对道德思考能力进行评估时,通常采取情景模拟来让学生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最后,针对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要综合运用前三种评估方法,客观、准确地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德育效果评价。
韩国小学的评价方法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知、情、意、行,比较客观与准确,能够很好地衡量小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
二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的特色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凸显了其本国特色,具有深深的韩民族色彩,其特色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儒家伦理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
韩国自古以来就深深地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广泛地影响着韩国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从其道德课就可以看出儒家伦理的深远影响。首先,道德课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而儒家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韩国德育课的编排渗入了儒家理论。其次,个人生活中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内容与儒家伦理中的自我克制、三省吾身等思想相一致。再次,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中,很多都强调要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这与儒家伦理中强调仁的思想是相似的。最后,韩国非常注重爱国,这也是传承了儒家伦理中的忠孝思想。总之,在韩国的小学德育课程中,随处可见儒家文化的精髓。
2.注重国民精神在德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历史上,虽然韩国曾先后受到美国、日本的统治,但其并未失去本国的民族性。韩国人非常爱国,这与其在小学阶段就强调德育课中的国民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韩国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中,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占据了整个道德课20%的比例,它向学生弘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和民族生存能力。韩国对小学生的国民精神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就使得韩国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注重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非常注重德育课中的道德践行,除了在教学中采用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外,还非常注重通过日常礼仪规范训练来进行德育。他们在德育教学中会开设专门的礼仪课,学校也会配有专门的礼仪训练教室,里面有韩式家具、传统的韩服等。礼仪课上老师会教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长辈问好、如何与同伴好相处、如何向老人敬茶等礼仪,通过这种日常的礼仪规范训练,小学生们会把他们课堂中以及活动中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运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这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保持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对中国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开展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并且着重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通过对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以及特色研究,可以为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1.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之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宋明理学以及红色文化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量借鉴西方文化,却逐渐遗忘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积极设置德育课程,强调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我们要像韩国重视儒家文化在德育课中的重要作用那样,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使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有一个大的飞跃。
2.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中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小学阶段就强调要爱国、爱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的小学德育课是将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较低,若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撑,他们很难认识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虽然韩国非常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但其教材是以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放射开来的,学生在对个人、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会爱社会、爱国家。所以说,中国在进行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在个人生活的实践基础上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这样不但不会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激起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3.将道德实践贯穿德育课程的全过程
目前,中国小学德育课大多还是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不深刻,而且还会觉得枯燥,更不用说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去了。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方法,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商量、讨论等方式,让小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加深对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道德的内涵。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习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吸收和内化。如此,将道德实践积极融入德育课的全过程,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道德理论知识的吸收,还有助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践行,这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将德育评估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拓展
中国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对小学生德育的评估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的。因为德育课程的性质,很多老师都认为德育的评估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校采用文化课的成绩来评判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道德品质也好,这就对德育评估产生了巨大的认识偏差。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估,并不仅仅就此将其界定,而是要鼓励、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在进行德育评估时,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德育评估方法,不仅要进行笔试,还要采取观察、面试等方式来考察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道德课程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如此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才能保证德育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剑丽.韩国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4):42~45
[2]苏振芳主编.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侯越、戴茹.韩国德育特色化研究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7~78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而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完成好小学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更是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认知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对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与成长。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加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来适应教育改革。新课程的改革赋予了学校德育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对德育形成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与践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培养,可以让学生逐渐发展成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教育充分融入语文教材中,使语文知识和思想道德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道德素养。以下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策略。(一)积极引导,促进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懵懂期,在他们的思维认知形成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充分认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文化的引导学习,还能够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进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传统美德,这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前提。(二)在教学任务中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本中,让学生在知识的熏陶下,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小学语文的课本知识大多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让学生理解人生哲理,但是这些知识都比较零碎,很少有教师会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课本知识与思想道德充分结合,通过不断创设学习环境和综合训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完成对道德素质的提升。(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与思想品德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适时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使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此同时,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在课外为学生适当开展课外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和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外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又可以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针对性,课外活动要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调查报告显示,学生积极参与由学校举行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课文对话、阅读、写作等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身的素质。为了应对新课程改革和整体教育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摘 要:当前,一些中小学的孝道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建构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要真正实现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必须重视孝道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内容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衔接,在教育模式上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孝道教育 传统文化 德育
作者简介:陈建浦,男,浙江省浦江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沈卫华,女,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今,面对社会变革、制度变迁、全球化挑战下的道德困境,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再次受到中小学的青睐。许多学校为缓解学校德育的困境,尝试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将孝道引人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在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教育模式方面尚未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只有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孝文化潜在的现代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一、孝道教育既要实现道德教化功能,更要重视文化传承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伴随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面临巨大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力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起点和基本内容的孝道,更因其独特的德育价值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作为“德之本”的孝,其最初的涵义是敬亲养亲,是一种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的人伦道德。它既符合人类的自然天性,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又符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同时,孝道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信条,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在各地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将其引入学校德育有利学校开发和利用本土化的德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破解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生活的难题。另外,孝的内涵经过不断的理论改造与创新,范围从最初的家庭道德向社会道德、政治道德乃至人类道德拓展。这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利其与学校德育的全面对接,从而在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以及理想人格的养成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因此,为破解学校德育的困境,许多中小学纷纷把孝道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希望借助这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
然而,现代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又不应止于此,孝文化本身的传承以及以此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是其更重要的目标。学校教育历来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使命,这一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沉重与迫切。这是因为全球化的浪潮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带来不少的冲击:异域文化的强势入侵消解着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被破坏,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核和文明土壤,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是国家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个体的精神家园和自我认同的精神之根。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保护、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促使年轻一代树立文化主体意识。而孝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征决定了以它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孝文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德行标准、政权维护的思想工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民族文化的演进和传统政治的进程。它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儒家思想的仁、爱、智、信、义都可以从孝文化中找到渊源,而且也是释、道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可以说孝文化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绕不开的内容。同时,经过几千年统治政权的推广与强化,孝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层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和生活基础,这为孝道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推行孝道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孝文化,并以此为起点了解和认同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精髓和时代特点,形成文化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校德育需要孝文化,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要借力于学校的平台。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借助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要以此为切人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当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通共赢时,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才得以真正全面地体现。
二、孝道教育内容的构建应与学校德育衔接,注重规范性与系统性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一些内容已不符合时代精神,甚至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这就需要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语境的表达,才能使学校孝道教育真正发挥德育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功能。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对孝道的现代解读往往比较随意,各行其道。大部分学校把孝道教育等同于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使孝道仅局限于私德范畴。另一些学校则是从孝道思想中随意截取部分内容,组成几个相互独立的主题,突击搞几次活动、作几场讲座,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种对孝文化碎片式的解读和随心所欲的肢解使学校的孝道教育零碎而分散,缺乏有机统整,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与理解孝文化,更难对它产生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孝道教育与学校德育无法全面融合,优势互补,难以产生持续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改造必须在系统梳理孝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融合。
传统孝观念经过历代儒家的理论拓展和统治者的实践强化,已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让学生理解孝道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孝道思想包括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等多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关注孝的爱亲养亲的内涵,更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具体性的爱亲向一般性的爱人转化,进而爱社会,爱整个人类,爱世界万物,把孝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结合起来。这样,孝道的德育资源才真正全面地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孝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现代意义及未来趋势,完成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全面融入学校德育实践中。首先,这种现代的诠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与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保持一致。由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是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源泉,因此把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的做法。事实上,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历代正统学说对孝观念的道德教化价值进行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挖掘、拓展与完善,才使它得以从最初祭祀祖先的宗教伦理逐渐演变为家庭伦理乃至政治伦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提升个人修养、维系家族、凝聚社会,衍续文明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传统孝道只有被赋于顺应时代需求的解释和理解,才能在当下发挥其潜在的德育价值,才能面向未来绵延不断。所以,学校的孝道教育必须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统一性,把孝道教育与青少年德性养成结合起来,并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与学生心理需求给予符合现代语境的表达。其次,针对孝文化内容庞杂的特点,为了使孝道教育更好地融入学校德育实践,我们可以采用“模块”的理念,把逻辑关系紧密、教育目的和手段相近的内容整合成主题化、综合化的德育模块,如规范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和立志教育模块等,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体规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其中规范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自然和社会,具体包括生命知识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学习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具体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立志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形成学生的生命自觉,促进学生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发展,内容有“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意志毅力教育。这样,孝道教育既可以全面地渗入学校德育,从而经常化、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又能为学校德育注入新元素,使之更具开放性与生命力。
三、孝道教育的模式应强调平等地对话与交流,鼓励反思性建构与批判性思考
孝道历经千年传承,文化资源丰富,经典读本层出不穷,民间孝德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孝道教育也因此离不开经典教材重温,传统民间孝德故事学习,古代优秀德育思想借鉴。但是现代孝道教育要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蜕变,迸发活力,彰显新价值,除了正确的目标定位、现代化的内容改造以外,在教育模式上也应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其实质是关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而不是如当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孝道教育那样,教育者凭借权威地位,以“独语”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孝道的知识与外在的规范体系,辅之以机械的操练与模仿,形式大过实质。
第一,在教育中应改变单向度传递信息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要借力传统孝文化提升实效性,不能只满足于对孝文化知识以及伦理规范的浅层认知。孝道教育的旨趣远不是孝知识与外在规范体系的传递,而是在于孝文化精神内涵的影响,目的是要让学生不仅从认知上,更重要的从情感上、信念上对孝文化的精髓产生认同感与亲近感,在道德情感与动机上认同孝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并自觉地外化为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孝德知识,释义古代经典读本,讲述古代民间孝德故事,未必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事实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对孝道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中国近代对传统孝文化的落后性和消极性进行过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孝文化远离学校教育,许多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主要源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往往与“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等同,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伴随外来文化的夹击,孝文化在这些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常是保守而封建的,落后于世界和时代,应该被淘汰。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学生内心的这些认知与情感上的冲突,通过平等对话,双方敞开内心,共建彼此信任。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对孝文化的前认识。对于那些有悖于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如绝对的长者本位、服从权威等思想,不是一味地回避遮掩,而是应当允许学生质疑,甚至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分享,观点的碰撞、反思与修正,形成视界的融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孝文化的两重性:认可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理解和悦纳其中具有继承价值的如孝亲敬长、珍惜生命、忠实诚恳、承志立身等思想;对孝文化的局限性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观察,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非理性地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探索如何突破这种局限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能让他们在对孝文化全面认识与理性反省中,萌发文化主体意识,完成对孝文化在知、情、信、意上的反思性重构,激发自身在孝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责任感,并赋于孝文化以新的理解和内涵。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实现孝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道德判断力与道德情感的过程。
第二,孝文化教育的形式与取材要回归学生生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要。这是德育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孝文化的载体一一古代经典读本以及民间孝德故事,大多以古文的形式出现,对学生来说艰涩难懂,年代久远,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遥远,不易勾起兴趣,更难引起共鸣。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到传统孝文化与学生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通过开发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孝德知识与观念、构建“孝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展主题和形式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来推进孝德教育。让抽象的孝文化转化为学生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在理解、体验和践行三个层面上引发学生道德思考和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在教育内容的取材上,应避免哗众取宠、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脱离学生生活的形式主义做法。教育案例、活动主题、隐性课程资源等都应尽可能地源自于学生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能反映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世界的冲突与矛盾,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资源。如举办“助力高考”、“草坪养护行动”、“光盘行动”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开展“孝义之星”的评比活动,利用校园文化长廊、黑板报、升旗、集会等形式和场合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地域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访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深层感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传统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文化受益感。
编者按:教育部在2014年3月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构建和谐社会。那么,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小学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如何进行内容的甄选?如何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校、课程层面又应该如何落实?本期,我们特邀几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收获。
要学传统中的美德而不是学传统的形式
文化传统是一种完整的历史遗产,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礼乐、孝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途径。首先是个人修养――刻苦、诗书、仁义、忠厚;接着是家庭美德――孝、俭、勤、礼;再就是社会美德――仁、忠、信、廉。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来看,“孝顺、刻苦、勤奋、节俭、忠厚、仁爱、礼义、诚信、廉洁、诗书”都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传统美德中,有些是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如孝顺、诗书;有些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如诚信、仁爱;有些表达上有中国特点,实质上却也是世界共通的,如刻苦、勤奋、忠厚、廉洁、义气等。
我们一方面要用尊重的态度去继承与发扬,一方面还要用审辨的精神去改造和创新,吸收其优秀的精神内核,扬弃其过时的外在表征。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要继承的首先是道理层面的文化,虽然其中也有需要扬弃之处,但基本上说,道理层面的文化和美德是弘扬的核心所在。不同时代,在落实同一道理时的制度和规范不完全一样,且应当与时俱进。今天在弘扬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时候,有些人有不同看法,大多是在制度与规范层面。问题更多的是形式与行为层面。如果说时代不同,制度与规范可以并且应该有所变化,那么,在形式和行为层面,就更需要进行改变。不改变,就会使规范难以落实,就会使道理变得难以理解、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教育 重要性
近些年,现实生活中一系列道德沦丧的事件使人感悟到现在社会人情的冷漠,道德的缺失已逐渐渗透到成年人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中,青少年做为社会未来的思想主导者,要从小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育,因此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德育是中华民族灵魂,是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引路明灯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年多年历史文明古国,集聚传承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向善、崇德的良好品质,是我国在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教师和家长忽视。学生心灵是纯洁无瑕的,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所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少年儿童的思想不是天赋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而来的。这一阶段他们容易受到正确的引导,同时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要使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德育教育成为人生初级阶段的指路明灯。
二、德育教育是其它教育教学事半功倍的催化剂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对其它各学科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使学生自己能够辨别真、善、美、丑,能够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对自己的行为有掌控能力。表现在其它社会活动方面,就会习惯性的朝着好的方向、正确的道路延伸下去。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抓好德育教育就是抓实未来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小学生作为一支传承中华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生力军。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很大潜力的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教育与世界接轨,让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融合,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让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四、正确的道德观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的立足社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蒙学教育
我国古代将“文”与“化”联系起来,首见于《易•贲•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文”来教化天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蒙学以及作为其核心内容的蒙学教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对蒙学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人的成才与否,当自儿童始,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较为一致的看法。早在《周易o彖辞》中就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之说,即主张在人幼小的时候便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培养。中国的教育起源甚早,有史可稽者能追溯到大舜时代。《五经》中的《书经》记载舜帝设有掌管教育的学官。到夏朝便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周朝有了大学、小学之分。大学是对成人的教育,小学则是对儿童的教育。也就是说从周朝开始我国就有了最早的蒙学。蒙学教育虽是早时的启蒙教育,但在传承文化和普及教育上却起了巨大的作用。蒙书,即蒙学教材,虽是早时的启蒙读物,但其丰富的内容、明快的形式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不朽的价值。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在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时代,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蒙学,学习蒙书是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的。
二、蒙学教育的概念界定
严格意义上,蒙学教育就是指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一种甚为严格的理制教育,自下而上等级森严。对于当时所谓的蒙学教育,是为培养适应并遵从封建等级制度“官本”思想的人才而发展的。其所宣传渗透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也主要是为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起到教化人才的作用。而在日益开放和发展的当代社会,蒙学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启蒙教育是有所不同的。这里所讲的蒙学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启蒙早教,它更多地被界定为思想认识最初阶段的培养教育。宽泛意义上,蒙学在当代以“人本”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教育环境下,其更多地被指定为社会人发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教育,以及其积极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启蒙培养教育。任何知识和财富只有发展创新才会经久不衰,我们也要用发展创新的理念来学习和发展,为知识财富注入源源不断新鲜的血液,使其历久弥香。蒙学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概念的界定,正是发展创新的体现,而蒙学教育中德育的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应认真了解并发扬光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当代社会的发展。
三、蒙学教育中体现的德育及其发展
古代教育主要分官学、私学两种形式。传统的蒙学则完全是私办,故称私塾。私塾是蒙学的主要形式。中国的古书大都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蒙学时期只需了解字面的大概意思,其中的深意则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在人生长河中去慢慢体会。所以蒙学时代读背过的书往往成为学生的宝藏,终生难忘,终身受益。蒙学教育的兴盛与伦理道德教育有关。蒙学教育对入学年龄、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蒙学教育中普遍渗透了德育教育。蒙学教育分为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字教学和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封建社会非常重视封建的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些方面也都渗透着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在封建社会初期,蒙学读物仅限于识字教材。最著名流传最久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字经》叙述封建纲常、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朝代等,最后以历史上勤奋好学的典故结尾,教给青少年从小懂得尊敬师长、刻苦学习、相互谦让等做人的道理。梁武帝时期周兴嗣编的《千字文》,内容也涉及伦理方面。作为阅读教材的韵语读物、散文故事中有不少伦理说教的内容,寓理于故事之中,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唐代李翰的《蒙求》每句各讲一个典故,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孙康映雪,车胤取螢”。明代程登吉的《幼学琼林》也有伦理方面的典故。蒙学教育中也有集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编写了许多浅近的伦理道德读本,如《性立字训》《小儿语》《续小儿语》《名贤集》和《增广贤文》等。唐代的《太公家教》述封建道德的规范和待人处事的格言。《增广贤文》几乎通篇是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这些书以编者的伦理道德观教化学童,甚至具体规范行为准则,宣扬作者及当时社会的处世哲学。还有些读物通过规范日常行为来培养良好的道德,最典型的是《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李毓秀所作。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其中“财务轻,怨何生”“凡出言,信为先”“见人善,即思齐”等思想在今天仍适用。安史之乱之后,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统治者对百姓的思想控制也日益加强,理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应运而生。理学家比过去的儒家学者更懂得从小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性,非常提倡蒙学教育,亲自参与编写教材,如朱熹编写了有关历代圣贤嘉言懿行的《小学》,制定了规范儿童行为的《童蒙须知》;王守仁撰写反映自己蒙学教育主张的《训蒙大意》。从另一个角度看,封建礼教也是通过蒙学教育来进行最初的影响和灌输的,中华优秀文化通过蒙学教育延续。魏晋南北朝受战乱影响,学校经常处于衰废的状态,该时期许多家庭采取家学的形式教育子孙,当时曾出现一批家诫、家训的作品,其中最典型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此外还有《朱子家训》,其中“自奉必须俭约”“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的节俭思想和“见富贵而生谄容最可耻,遇贫穷而作娇态者贱莫甚”的为人处世态度值得借鉴。不少蒙学教材,即蒙书,像《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还被译成多种外文,传播于世界。蒙书重视将知识教学与品行教学结合起来,并把品行教学放在首位。这也是中华文化向来重视道德教化这一特点的体现。品行的培养几乎贯穿整个蒙书。蒙书内容相对稳定又随时增修。许多蒙书历时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蒙书在使用过程中又有后代不断地修订增补,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蒙书的地位。蒙书的品格也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德育、智育、美育并重的体现。
四、蒙学教育对当代德育的作用
在当今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中国,教育发展、优先德育更是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航标。德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的积极作用,对于发展当代社会的德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基石阶梯性的推动作用。成才先成人,一个没有良好道德品格的人,即便再有才干,终将会被社会抛弃。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格需要从小培养形成,更要伴随其发展一生。当今社会,少儿齐颂《三字经》、员工共学《弟子规》的社会现象广为人们认可和赞扬,这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蒙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注重道德教育,既关键又有效。当然,封建道德中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我们应该鉴别。如果抛弃蒙学教育中封建的君臣、男女、尊卑封闭等糟粕,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华。古人将立德视为一切之本,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并且提倡刻苦学习、清廉宽厚、尊老爱幼、勤勉俭朴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古人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今天也更应该重视发展。蒙学教育中用经验教训警示人、启发人的道德教育方法和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并发展创新,使之服务于当代社会,推动当代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能极大的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道德的养成。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融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的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自身包含着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就显得非常方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是其它学科不能比拟的。
(一)层次分明
小学的语文教材是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知识构架以及对世界的真实认知程度进行编写的,能够较好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吻合。所以,小学的德育渗透也就显得具有层次化。
(二)渗透性好
语文的教学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泛,除了正式的语文教材之外,一些课外读物、作文教学都能够使德育工作进行很好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阅读,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对一些关键点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从学生的内心深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作文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良好方法,作文是学生吐露心声的重要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多的是使学生加强对生活思考的能力,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行动的良好品质。
(三)共鸣性高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文章都包含了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和感情,很大程度上 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是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在对这些文章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对字面上的信息进行了解,更要挖掘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和作者之间形成情感共鸣,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学生的分数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分数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同时,学校对学生升学率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通常是以分数为前提,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考试的重点进行重点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对于渗透也就无从说起。
(二)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理念了解不完善
由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因此,对德育教育理念的了解不全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不深入,不能够体会到教材更深的含义,从而导致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很好的融合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工作,所以,德育教育也就变成一纸空文,还有可能降低学生的素质水平。
(三)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
德育渗透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是在实际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一般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也就不能够针对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良好的德育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情操。对于上述德育渗透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从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品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立足于教材运用情感熏陶法,丰富语文教材内容,最大限度的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讲析理解法,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完美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并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最大支持,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在喜欢语文课程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从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德育渗透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演讲和文章朗诵等,在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从课外阅读中融入德育
课外阅读是拓展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重要作用,把德育融入到开外阅读中,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兴趣,为学生推荐不一样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在课外读物中提升思想觉悟,进而加强品德教育。
(四)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的实践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开展德育渗透,更有利于使品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质性。首先,教师本身的行为举止要规范,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才可能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德育渗透。其次,科学的整合也是必要的,实现语文知识和道德的完美结合通过掌握学生的个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加大德育渗透力度。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的。
小学的德育渗透,旨在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人生观。通过德育渗透,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少卿.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5,06:91.
[2]于振军.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赤子(中旬),2014,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