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理论与方法

语文教育理论与方法

时间:2023-08-25 17:0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理论与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理论与方法

第1篇

教学重点、难点:《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求、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

教学内容与过程:

《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

一、基本概念:

《语文教学法》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的建立:

它的建立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P1—3页)

语文教育是社会、民族以及个体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教育,它对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好地传播科学和文化起着日益普遍而又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科学领域中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门崭新的语文教育学,从更高的层次对语文教育加以研究.

它的建立是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P3—5页)

我国的语文教育,曾经发生三次历史性的转变,21世纪初,21世纪初,我国语文单独设科,并因此实现了语文教育由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向"文字—语言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21世纪年代开始,我国的语文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而今语文教育正在实现向"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教育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展,语文教育观念、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许多问题都是以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法"所无法涉及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全貌和运动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

它的建立是教育学科发展和语文教育自身理论发展的需要

当代科学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二学科内部的高度分化.语文教育学既是语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教育学本身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建立符合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就语文教育理论本身发展来看,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论述语文教育的理论著作,只是在有关教育的论着中有零散的论述.直到21世纪,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才经历了由一般教授法到本学科教授法,再到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直到语文教学论以及今天的语文教育学的发展.由于语文教学法学科侧重于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加上其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也束缚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使之更趋科学化,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学科的研究对象(P6—9页)

〈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是以学校语文教育为重点的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四、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二)特点

实践性

综合性(P9—11页)

五、学科的结构体系

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系统语文教育目标

语总体方面的研究语文教育历史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文语文教育比较语文教育评估

教语文教科研语文德育语文教学系统

学学校语文教育语文智育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法语文美育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结本体方面的研究社会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构语文教学卫生

体家庭语文教育课外语文教育语文知识教学

系语文教育对象阅读教学

主体方面的研究写作教学

语文教育者听说教学

六、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P11—13页)

1、哲学原理研究法;

2、跨学科研究法;

3、历史文献研究法;

4、比较分析研究法;

5、观察调查研究法;

6、经验总结研究法;

7、实验实证研究法等.

学习语文教学法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这门课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教育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

知识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对于树立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正确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决心,形成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和教育实习的成绩,对就业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要求

这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实践很重要,考试有教学实践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实习.学习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听——认真听课,做笔记,还有听教学观摩课、看教学录象等;

说——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小实习(微格教学)等;

读——通读教材及参考资料(专着、杂志等),通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参等;

写——作业、心得、听课评议、论文、教案、作文等;

练——练基本功(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朗读,写作等),课件制作,模拟教学等;

用——教育实习,教育调查.

思考题: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你将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语文教育的本质(4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第2篇

语文教育本质是语文教育理论的基石和源泉,在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系统中始终居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语文教育理论界关于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历来聚讼纷纭,争论不休,当下仍有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文学性、文化性、实践性、综合性、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开放性、载体性等众多观点。其中现行的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语文是语言,语言具有工具性,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二是认为语文是文化,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学科是人文性的学科。三是认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三种观点虽不乏价值和魅力,但在理论诠释时都因种种限制,故存在着或不够准确、或不太慎重、或不甚严谨的失误。下面分别予以论述:

一.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够准确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非本质属性得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的结论。这就违背了最一般、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律,因而显得不够准确。在语文教育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事实上,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哪一门课程不是“工具”,哪一门课程又没有“人文性”呢?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的学科,那么,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的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的学科”?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的学科,那么,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那么就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了。这种不能完全表明语文教育本质的含混晦涩、自相矛盾的诠释。就难免使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怀疑。众所周知,概念的清晰明确是任何理论思考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概念的含糊混乱或者没有意义则是什么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要使语文教育的理论大厦具有坚实的基石,就必须在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上辨明“语文”所表示的不同概念。弄清了“语文”的不同概念之后,再去审视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充当理论枢纽的“语文”一词所表示的概念在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那里常常是含混不清或游移不定的:它一会儿指语言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文艺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教育学科的“语文”……进而试图把它们合成一个自认为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语文教育本质是什么,然后又幻想用一个定义来求得对它的圆满诠释。这当然是上帝也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试问:谁能够用一个定义圆满地诠释三个不同的概念呢?以这样的违背逻辑思维规律而界定的语文教育本质将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混乱状态呢?

二.语文教育本质理论诠释不太慎重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谈,从而简单地把“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这就违反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属性的逻辑思维形式,因而显得不太慎重。倪文锦指出,这种划定不能准确地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解释语文教育中的许多现象,“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何况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可知的发展变化,我们对“语文”这个事物的认识总不能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语文教育便会失去稳定性,使语文教育成为不可认知和捉摸的千变女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概念和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义内容,但没有说语词的形式和概念的内容各是什么。好像语词和概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其中语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而概念则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实际上,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体就是概念的读音和书写形体,或者说语词就是概念,语词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形式;语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概念的意义内容,就是对事物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就是指相同的概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容,或者说一个语词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说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就是指一个概念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来诠释,或者说一个语词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语词来诠释。说“语文”是语言,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这不是科学的定义,而是一种非常蹩脚的比喻,它丝毫不能说明“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关键属性,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丝毫也不能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因为天下任何一种学问、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究竟是哪一种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说“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这岂不是好比“把发光体的光环误认为发光体本身”吗?以这样的违反逻辑思维形式而昭示的语文教育本质究竟是渊博和高明呢,还是浅薄和愚昧呢?

三.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甚严谨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浮光掠影地根据“语文”中唾手可得的种种非关键属性,来轻率地推断出“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违逆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因而显得不甚严谨。它迷失了系统而缜密地论证和回答语文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的学科的科学的思维和理想的表达之路。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逼仄为语言,语文教育也就会逼仄为语言的训练;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人文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异化为政治形态,语文教育就会异变成为政治教育;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时,就自然会把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语文教育就会成为语

言的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统一物。凡是进行理论研究都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可是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在诠释语文教育本质时却概念不清、标准不一,很不善于逻辑思维,想不到“语文”各自都能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更不知道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概念的明确和同一。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岂不是太离谱了吗?这种明显地违背同一律(同一律是人类几千年前总结出来并屡试不爽的四大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之一)的理论必然要成为自造麻烦,自找没趣,最终是自我否定的混乱不堪的理论垃圾。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常常以思维大师的口吻教人要如何重视培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不厌其烦地说明思维能力是如何重要,思维品质是如何宝贵。可是,它在自己的专业问题的思维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就走上了一条投机取巧的思维和偷换概念的表达之路,这种把一个本质并不复杂的事物用同类事物的共性来界定的严重违背逻辑思维方法的诠释,实在是过于粗疏或马虎,无不使人感到有某种莫名其妙的缺憾。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像把“生物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演绎成“生物是什么属性的学科”一样,然后便从动物的求偶性、群居性、繁殖性等等来推断生物学科具有求偶性、群居性、繁殖性等等一样牛头不对马嘴。这大概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吧!这岂不是“你不说我倒是还明白些,你越说我反而越是糊涂了”吗?以这样的违逆逻辑思维方法而显示的语文教育本质不知是语言学的悲哀呢,还是逻辑学的无能呢?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本质是语文教育理论中执一驭万的关键和枢纽,在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系统中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说:“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语文教育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语文教育理论界要研究它的本质,只有全力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从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高度着眼,并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且切实处理“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之间的谐和关系,才能真正科学地认识、理解并把握语文教育的“真善美融合”的特殊本质,从而有效达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因版面有限故参考文献从略)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98-01

教材建设改革,主要解决目前学科教育类课程教材存在的不足,适应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编写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新教材当前小学教育专业所使用的学科教育类教材,存在很多不足。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建设的角度看,目前缺少一套适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需要的教材;从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看,当前使用的教材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没有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没有从这三个维度去解析。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

课程结构改革,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而《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将语文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教师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各有侧重”是指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学科教育类课程各内部课程设置要具有对应性,并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形成合力;“区分能级”是指不同学科在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探索过程和发现方法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量不同,教育影响的结果也有长效短效之分,学科教育类课程内部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能级,实现学科的互补;“明确阵地”是指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综合性、交叉性和自主性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内部课程设置要兼顾课堂教学主阵地、学校课外教育阵地和社会教育阵地,立足于不同的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教育知识学习和语文教育能力形成。以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领域扩充为基础,按照上述原则建构的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从培养中师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再到90年代后期开始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教育类课程(以下简称学科教育类课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给小学语文课程开发、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师培养框架中无论是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育理念还是实践教育,变革步伐已经落后于小学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适应于《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进一步整合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改革课程结构,提升课程层次,已经迫在眉睫。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牵动的学科领域也比较多,从《语文课程标准》新要求来看,矛盾集中在课程结构上。

原有课程结构相对单调,各学科之间整合紧密性不够,构成此类课程的各个学科层次要么缺少能级差别,造成教学和训练内容的简单重复;要么能级差别较大而缺乏衔接和联系,致使承担不同结构功能的学科在理论研究探讨与实践总结创新方面的分工不鲜明,影响了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育实践上的互动作用。解决这一矛盾牵涉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础性问题――-教材建设问题,没有适应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需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系列教材,课程结构的改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一个是关键性的问题――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理念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语文学科教育知识与语文学科教育能力之间的关系、过程展开和方法习得之间的关系、情感体验的深化和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 语文教育 继承发扬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学文化是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其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成为我们奋斗不止的精神动力。儒家倡导的“仁政”的治国观念,与当今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致。我们研究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儒家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应用和创新,对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培养更多的适应当代语文教师队伍和语文人才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应传承发扬孔子儒家教学理念,使其在语文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语文教学要有针对性

就像我们找不到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教师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儒家教学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是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借鉴和应用的,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策略。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计划上,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不同文学才华的专才。同理我们的语文教学,对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应区别。教师面对专业级的学生时,教学方式应表现为专业和深度,这是与和普及大众语文赏析的教学难度有所差别。因此,语文教育的因材施教是体现在语文教育大纲上,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潜在的机能。

二、语文教育中要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在孔子的教学体系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互动、融洽和统一的关系,是在动态的交流过程中相互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学习深化的过程,教学工作者应真正地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老师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所以,在学习课堂中,教与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作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交流。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活学活用的技法,是需要学生去亲自尝试,亲身体会才能学会的技能。理论知识是我们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践内容。在语文课堂上也许有很多语文理论的内容学习起来很枯燥,需要学生去反复记忆认真学习,作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应发挥主观创作性,把枯燥的理论变为有趣的知识。所以说,在语文教育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多吸取儒家教学中的优秀理念,来充实到我们当代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并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统一关系。

三、重视语文的心灵教育功能

语文具有强大的心灵感知力,美好的语文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提高大众内在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乐施篇》记载:“乐也者,圣人之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正是中国儒学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的宗旨与升华。《论语》记载:“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儒家的语文美学观对中国传统语文的形成和现代语文的发展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不仅重视语文中所传达的美的感受,更重视语文中传达的善。孔子所指的善不仅体现在中国古时杰出圣贤的一言一行中,也表现在新生婴儿的纯净目光中。孔子曾把婴儿纯朴的心灵美比作他最敬爱的音乐。孔子所推崇的语文是达到善与美和谐统一的境界,语文是可以传达很深的精神内涵,这种语文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启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礼乐思想”的核心是礼乐中美与善升华达到和谐统一。孔子认为如果没有仁,那么礼乐就失去了本源的意义。礼乐思想是以人的内部修养为基础的,这种礼乐是一种高层次的直达人心,升华人们思想的乐章,这正体现了好的语文对大众的心理教育功能。古时儒家曾以礼乐教育为主,通过正统的礼乐教育,人们提高心灵境界并培养了理想健全的人格。孔子把育人作为语文教育的本源目标,来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创造劳动,需要全面的知识、美学修养和职业奉献精神。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关注升华学生的精神思想。

四、语文教育中也要关注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主要教育方法是言教与身教,相比较而言,身教显得更为重要。《论语・子路》记载:“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孔子提到了身教与言教的辨证关系,强调了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正确处理好言教与身教的关系。博学是专精的基础,只有博学才能求精。语文教育中教师的素质体现在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文法、句法、诗歌、词汇、语文史论等扎实的语文专业外,教师还应对哲学、美学、教育心理学等文科也要有所了解。语文教师除了应做到对本专业深入研究还应了解其他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博学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如,才能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广泛兴趣。

结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更多地应用和创新,无论是对儒学优秀教育思想的传承,还是对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孔阳著.先秦语文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6.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第6篇

特级教师是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优秀的特级教师往往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优秀特级教师的作用,教育部于1999年组织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其中就包括编辑出版一套《中国特级教师文库》。这套丛书由教育部人事司和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评审,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第一、二辑已于2003年、2004教师节期间面世,其中第二辑收有蔡澄清先生的《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也是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创始人。语文点拨教学法是蔡先生在长期的语文教改实践中逐步形成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结束,拨乱反正,百废待兴,语文教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有感于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号召大家研究语文教育的规律,探讨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道路。当时,大江南北,举国上下,涌现出许多语文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大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改革实验,蔡先生的语文点拨教学就是其中影响较大,也是较成功的。它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弊病提出来的;强调教师点拨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积极钻研,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动脑、动手、动口,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相互切磋,民主讨论,共同提高。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要求把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把教学八股变为灵活点拨,把只重“学会”变为注重“会学”,“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由于这项教学实验切实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而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在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就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专著,总结了作者长期从事点拨教学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升华到教育科学理论的高度,创立了“积累・思考・表达”的“语文能力发展三部曲”理论,构建了“点拨―训练―创新”的教学过程,探讨了实施点拨教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系,阐述了点拨教学的特色及其运用和发展前景,可供广大语文教育及研究工作者学习参考。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次语文课程改革,总结了新时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母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其中一点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应该说,这些语文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提出的,也不是从国外同行的有关论著中引进的,而是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为基础,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今天看来,语文点拨教学法,正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在批判继承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改进语文教学,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一、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认知误区

(一)大学语文只是一种工具,与职业教育无任何相关

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仅是一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觉得它仅是对于中学语文知识量的补充,未曾关注到大学语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瑰宝,而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懂得文明的延续历程与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教授的文明与培养的品格无疑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人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属性相当强的课程,过于强调其理论价值,即便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引用大学语文中的某些理论泛泛而谈,使得理论与实际脱离,最终解决方法也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实效。长此以往,导致多数人都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使用大学语文所教授的理论去联系具体实际,是能够处理职业生涯中所出现的那些问题的。

(三)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学课程,对职业生涯不具实际效用

许多人都觉得大学语文是专注于文学的课程,而在真正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遇到文学中那些“伤春悲秋”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对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即便是学习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并无多大帮助,反而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倒不如将学学语文的时间去多记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多学门技术。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并不专注于研究文学,它旨在于通过文学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大有助力。

(四)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无作何关系

当前,由于职场上过于关注技能的培养,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只要自己具备一技之长, 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并非只是指技能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品格的培养,而素养与品格的培养与大学语文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可见,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二者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关系认知误区的分析,尽管由于大学语文具备着人文属性,其相较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或是应用科学,对于职业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言教育的革新又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结合不仅具备着重要性而且还具备着必要性。那么,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又具备着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职业至上说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由原来的普通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开始大都以职业准备为导向,职业至上说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始更多地趋向于职业化。由于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的步伐开始迈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结构来说,一旦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真品格、技能水平强的人才。换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加以革新,以便既保有其原有魅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职位升迁离不开知识基础

新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需要具备知识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既是最最基础的资源,同时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于知识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升高,导致经济已逐步从传统的物质投入转变为知识投入,知识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培养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累积,那么将很难在职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一旦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便能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如果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困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就会与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脱节,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地保有竞争力,那么具备一批高级地知识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专职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一直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进。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腾飞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格所进行的培养,尽管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人文课程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职业教育势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要想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加以培养,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灏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8篇

对于文化的概念,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的论断据说是最早的文化定义之一:“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一个偏重于文化精神方面的定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起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这个定义偏重于文化的物质方面。把文化理解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写道:“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文化是特定个人所达到的生活方式,并且是由他们保存下来作为社会其他的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广泛的社会现象,仅仅从某一角度对文化下定义是很难的,必须从社会的精神、物质和行为三方面来界定文化。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传统与文化争论》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典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这里,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的、思想的、制度的三个层次。

如果把社会文化整体比喻成为一个圆,那么,从圆心到圆周,大体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序,即精神文化是文化圈的内核,可称为文化的深层结构,行为文化称为中层结构,物质文化称为表层结构。

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语文包含于文化之中,语文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语文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文化与语文教育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语文传播、继承、发展文化,语文教育的内容承载着民族文化,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语文教育体制,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选拔机制。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保存民族文化传统,更主要的是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作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活化文化的方式来保存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定内涵,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给下一代。因此,民族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价值观念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沉积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中,成为衡量事物的基本尺度,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及方式方法的看法,从而使语文教育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语文教育对文化也有体现作用。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体现文化的特征。下文从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关系、中西不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这两点加以说明。

1.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变化中,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除一个短命的秦朝主张法治、废除儒术以外,其他历朝历代没有不崇尚儒家思想的。从春秋战国的儒家到秦汉时期的经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到隋唐时期的佛家,再到宋元时期的理学、明清时期的科举,几乎无一不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积淀,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1)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关注,“仁”和“礼”是这一伦理本位文化的两大范畴。“仁”主要指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和要求。它以“爱人”为核心,包括礼、智、信、义、忠、恕、孝、悌等诸多内容。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在诸多道德伦理原则中,儒家极为重视“孝悌”这一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把这种家庭伦理层面的孝悌观念推及社会政治,于国家社稷而言,就是忠君爱国。“礼”是指维护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成为对人的一切行动的约束准则。孟子在此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宋明理学提出的三纲五常,实质上是对儒家政治伦理化统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儒家的“仁”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最重要原则,而“礼”则是利用血缘宗法关系维护既定社会制度的一种手段。

(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它力图探求天与人的相通之处,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以达到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天命观”、孟子的心性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及宋明的“天人一道说”。总之,“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内容十分广泛,但它的主导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便达到一种道德伦理层面人与人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稳定太平、统治秩序坦然的社会发展目标,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

2.儒家文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承载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根本的而且是巨大的。下面就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几个方面来谈谈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

(1)对语文教育理念的影响

儒家文化具有以伦理为本位的基本特征,这种伦理型的思想文化渗透着古代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一教学理念强调德、智是衡量人才的两条最重要的标准,故而要求德育、智育能够同时得到发展。儒家思想认为,德育的实施也能够促进其他教学。儒家教育不仅肯定德育的核心地位,而且将智育视为德育的手段。这一原则对纠正或防止片面的知识化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导致重德轻智,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为伦理、政治服务,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到了隋唐,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语文教学只重视写作,以八股文取士,使人们思想僵化。顾炎武曾经批评,这种文章训练的方法使“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

(2)对语文教育内容的影响

我国古代没有单纯的语文教育。古文教育是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教育。比如我国奴隶社会的六艺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的综合性内容。春秋战国之后,教材主要是《五经》《四书》。《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讲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和古代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顺序,即:小学―四书―孝经―六经―子书―史书。

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选择《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是因为:《四书》是儒家正统思想的精华,体现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孟子一脉相传下来的儒家思想。其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和教育教学思想,历来被统治者所推崇,并规定为一切官办学校、私塾的基本教材。《五经》也是历代各朝宣传封建宗法思想的重要根据。《诗经》相当于文学课本,《书经》相当于政治课本,《礼经》相当于道德伦理课本,《易经》相当于哲学课本,《春秋》相当于历史课本。可见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就连当时的蒙学读物“三、百、千”也是识字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阐述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

(3)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

儒家教育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采用了许多教育方法,并对他们进行了许多理论性的探讨和总结,如问答法、讲授法、论辩法、诵读法。这里仅以诵读法为例来说明儒家文化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两汉时期为什么流行诵读法呢?因为内容多是《四书》《五经》,而儒家特别强调诗书的教化作用,“以孝治天下”“以论语治国”成为当时的口头禅。所以当时盛行记诵法。

3.儒家文化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传承力,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会产生很强的渗透作用。儒家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其中的精华部分,如重人伦、中庸和谐、自强不息等精神,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其中的糟粕部分,如过分注重伦理、忽视新知的探索等,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有负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如传统的德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使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始终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传统德育的方法如讲求“克己”“慎独”,对于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又如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如“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对于励志、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有深刻的意义。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思考

如今,多元文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这种景象呈现了对立碰撞而走向统一融合的多维形态。多元的文化背景促使语文教育不断更新其课程内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理应填充新鲜的时代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旧有的模式框架,恢复语文教育应有的鲜活生机、朝气洋溢,为各种文本内容充分碰撞、交流和对话提供广阔的天地。语文教育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应当反映当今社会时代的精神内涵,更有世界范围内优质的异国文化,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对国外的教育理念,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吸收扬弃,取长补短,以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

参考资料: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9篇

关键词:言语实践派 洪镇涛 王尚文 李维鼎 李海林

语文教育学诞生以来,形成了于漪情感派、钱梦龙导读派、宁鸿宾思维派、魏书生管理派等几大流派。最近十多年,一些研究者认为,可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亲历、自得,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笔者称之为“言语实践派”。代表是洪镇涛、王尚文、李维鼎和李海林。

一、言语实践派形成的背景

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由此把我国语文教育分为古代和现当代两个历史阶段。古代语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主要以“义理”为中心,语言运用可有可无,教学方法重在熏染和潜移默化,确也培养出了寥若晨星的大家,但大部分求学者在这种效率较低的摸索中失败了。

单独设科后,引入“语言”概念,语文因“语言的觉醒”而开始以“知识”为中心。这被认为具有科学和系统性,可以矫正古代语文教育的随意性和神秘性。它强调传授语文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大搞语文技能训练,并愈演愈烈。效果如何呢?用吕叔湘的话就是“少慢差费”。可见,语言知识为主的药方医不了语文教学的病。

最近十几年,语文教育界一些新锐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把“言语”这个概念引入语文教学,认为语文就是言语,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古代“义理”,是道德、思想教学;现当代“语言”知识学习和训练,是纯粹的语言知识教学,都有偏颇。他们认为提高语文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言语实践,通过生活化教学,进行“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亲历、自得,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言语实践派的代表人物及标志

提出“言语实践”思想的,先有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后有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长沙电力学院李维鼎教授,还有浙江师大李海林教授。

洪镇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思想。他认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读、写、听、说等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1],提出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2]。他认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应该“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1]。变“讲堂”为“学堂”注重教师指导下的亲历、自得、实践,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则触及语文本体。值得注意的是洪镇涛提的是“学习语言”,根据他“领悟――理解――积累――运用”的学习语言模式,实际上指的是言与意之间的互转,即语言的运用,“言语实践”。洪镇涛把他的教育思想直接运用于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王尚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包括三方面,一是以“义理”为本位和以“语言知识”为本位的失误分析,着眼于“破”;二是“语文人文性研究”,即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三是“语感”研究。后两方面着眼于“立”。特别是“语感”研究,标志着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的成熟,即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言语形式来培养语感。他说:“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的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3]那么,语感如何培养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语感的创造只有在言语主体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中才有可能。语文教学要达到创造语感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言语实践的机会。”[4]他又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提出语文教学要贯彻“对话”理念:“听说读写实际上是一种对话活动,听说读写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对话能力,它主要来自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的对话实践。”[5]对话是在听读中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的对话,与作品背后的作者的对话;在说写中,是通过言语与读者或听众或自己的对话,而对话就是言语实践。总之,王尚文处处以言语实践为根基,建立了他的体系。

李维鼎认为,“语文”不是“语言”,而是“言语”,即使语言是工具,也不能说语文是工具[6]。单看他《语文言意论》第二章目录,就可知他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第一节,“语文”即“言语”;第二节,“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他认为语文性质“工具说”是错误的,而“言意互转”是语文课的本性,由“意”到“言”的转换是言语的表达,由“言”到“意”的转换是言语的吸收。在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中都要经受“语言的痛苦”,即古人所说的“言不逮意”和“意不称物”。要达到理想的状态,表达者和理解者都要付出精力,要亲历。在亲历中言语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地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沟通由言到意的吸收和由意到言的表达,并在反复中求得沉淀和积累,使语感不断丰富和敏化。而这种效果的获得,正是对“语文生活”的回归中,在一定语境中的“话题”带挈的语文实践活动(言语实践)中实现的。这些年,李维鼎成果颇丰。

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奠定了他在语文教育界的地位。该书浓缩成一个公式就是“语文=言语”,实现了对“语文=语言”的历史性突破,把“言语”概念全面、完整、系统地引入语文教学,引起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有可能从根本上清理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如文道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彻底动摇了工具论的理论基础。它说清了为什么语文教学高能耗低效率,“少慢差费”的原因,并引导人们对症下药。李海林提出“言语”概念之后,又提出“关于言语哲学本质”问题,从哲学角度,对工具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局限性进行阐述后说:“人类在这种实践方式(指工具实践和精神实践――引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创造了第三种实践方式,我称之为‘符号实践’。”[7]这种“符号实践”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言语实践。它别开生面地提出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要跳出“××性”的思维定势,“××性”的表述方式是把语文课程的外部特征当作了语文课程的内部性质,而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一种“言语智慧”,即运用语言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在生活和生活化的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来培养的。

以上几位的语文教育思想,有个共轭点,即“言语实践”,都主张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方法是言语实践,故以“言语实践派”命名。

三、以“言语实践派”冠名的缘由

受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语文教育流派思想启发。上述四位,观点相同或相近,当然也可称一个流派。“言语”就是语言的运用,包括听说读写的行为及结果,其中内在地包括了“实践”之意。这里加上“实践”,一是突出和强调语言习得的手段和过程;二是言语实践是符号实践,同工具实践和精神实践对立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张正君把洪镇涛归为“语感派”,言语实践派也非常重视语感,那为何不用“语感派”命名?这并非标新立异,而是考虑到“语感”多少有些神秘色彩,操作感似乎不强,而“言语实践”操作感很强的缘故。

参考文献

[1]洪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J].中学文科教学,1984(7).

[2]邹显敏.洪镇涛 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3).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

第10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 相互渗透

一、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学习知识的要求非常死板而且严格,使得语文成了一个选拔书呆子的工具,致使语文不仅难以教出高素质人才,反而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语文教育方式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拾起人文性这一工具,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给学生独特的思维想象空间,才能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缺乏人文教育

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当然,语文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把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生活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几十年来,固定模式的知识系统,死板的解题技巧充塞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导致了抽象、概括、提炼、分解的训练占据着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突出的不是语文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反而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也就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我们看重的是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加上近一、二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兴起,我们的语文教育距离人文教育的道路越来越远。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必须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训练资料以及刁钻古怪的各种考试试卷,这些不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而且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意识将严重匮乏,而且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升华。这些做法恰恰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态度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驰。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育,这样就误解了教育的本质。孔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己去探求知识,然后学以致用。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最具有头脑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国家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三、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不是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所表达出的深刻哲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同样具有人文价值。语文教育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样内在地蕴涵着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的,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人文精神。失掉了人性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出的学生大都是死读书、没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学生。丧失人文价值的原因有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教师素质也制约着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和传播。那么,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转移为个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评价等,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兼容性和互补性,是有差别的统一。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注重人的整体素质发展,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整体协调发展。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最终将决定人的塑造和提升,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二者的融合,是语文教育日趋完善的表现。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素质与人文性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人文精神重构为目的。通过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注重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语文教育。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兼容的教育,也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如何使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成为一个整体

(一)注重情感的培养,关注心灵的提升。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与乐趣的过程。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快速地讲授文本内容,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业绩相当出色,但是学生却苦不堪言。机械性地接收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下降,以及情感的淡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扮演的应当是一个指向帆的角色。他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情感的基调,引导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学生,那么教出的学生将会是被物化了的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多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抓住学生所感兴趣的,才能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求知,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性化,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全面评价学生,注重教育过程。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以后学习的状况。一个好的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认可,这样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使自己更加完美。相反,一个差的评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或许会给他们带来厌学甚至不再爱学习的后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教学的同时,要学会掌握评价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时也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

此外,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教育,而不是只为了单一地拿出什么样的教育成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育的时候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最后学到的也只有死板的文本知识,而那些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学生将很难体会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让他们体验求知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为教学而教学,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个可悲而且失败的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催化人文之情。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解读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我们的写作灵感,大都源于我们平凡的生活。要写出有质量,富有情感的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其内心的情感一定也会很丰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而富有乐趣的社会体验作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升华。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能够把学习搞好。这比死板的课堂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时代人文气息。

另一个写作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阅读。叶圣陶曾说过:“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阅读量多,写起文章来,自然能信手拈来。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而且阅读对于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计划里,没有让学生阅读这个条目,那这个教学计划就是不完美的。

五、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语文教育作为我们最基本的教育,也有着其灵魂所在,它的灵魂就是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人文融合,只有把语文教育与人文结合,才能够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深度,也更能彰显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

参考文献

[1]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0).

[2]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河东学刊.

[3]潘美明.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 2007.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思想

的学术研究涵盖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新时期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在很多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观点。经过总结分析,我得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与语文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上来看,《课标》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性质

对语文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便是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他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提出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自由”二字,把语文从单纯的工具性解放出来了,赋予了语文工具性以鲜活的内涵,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正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从教学理念上来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当时很具有前瞻性,它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早从孔子办学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办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私塾教育、书院教育为主,教学方式也基本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在当时就已认识到,这种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当时的语文教育,尤其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些教育主张,在当时是极具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对当下的教学也极具指导意义。

的这些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不谋而合,如针对写作方面:《课标》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再有针对阅读方面:《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都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课标》中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提倡的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完成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而这正是新课改最大的突破。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和文法教学,他的这些主张在《课标》写作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完善

1.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上来看

认为善于积累素材,整理思想情感和经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习惯,他认为写作教学要重视素材的收集和真实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识去写文章。他说,“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删除的删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会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课标》沿袭了对写作教学的教育思想,提倡多读书、多练习,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主张学生厚积而薄发。在这一目标上,《课标》和是最一致的,目标就一个 ――学会积累和写文章。

2.从文法教学上来看

重视文法教学,他认为文言写作不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他主张写作教学应摒弃文言,采用白话,这也体现了倡导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主张以写实主义文学代替假文学。

而课标也规定:“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课标》继承和发展了的语文教育思想,作为20世纪初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推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师范生;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指向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对教育对象的人文教育,并把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实现其改革目标的主要担当。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2年级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的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5~6年级的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也被收纳到小学语文教材中。但是,文学教材有着不同于非文学教材的性质和特点,文学作品的教学自然也有别于非文学作品的教学,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有文学教育的理念,掌握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方法。而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教育理念和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应从职前教育即师范教育开始。

概括来说,依据在儿童文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担当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阅读指导能力确定为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师范院校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来完成,具体做法如下:

一、树立师范生关于文学教育的理念,开阔师范生的儿童文学视野

论及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儿童文学学者、语文教育研究者朱自强先生倡导文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他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诚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是非文学教材所不具备的,对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小说等这些儿童文学教材,理应采用文学教育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树立起文学教育的观念,对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意识地采用文学教育的方法,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原有的审美价值,发挥人们希冀的教育功能,才不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厚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广阔的儿童文学视野,随时关注儿童文学创作、研究的动态和成果,了解儿童文学参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和现状,研究儿童文学现象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向学生推荐贴近社会、时代脉搏的最新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将从儿童文学中得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儿童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纵深发展。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广阔的儿童文学视野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养成的前提。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可借助本课程及“儿童文学理论研读”“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等选修课的理论讲述及理论研读,来帮助师范生即准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文学教育的先进理念,来扩大师范生的儿童文学视野,为其日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提高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儿童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阅读指导能力的内涵、基础和保障。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对古今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量大面广地阅读,才能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向小学生介绍、推荐语文教材之外的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师也只有自身对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赏析能力,才能在文本赏读中获得真实、深入的情感体验和乐趣,才能准确把握具体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阅读教学中将自己获得的审美感性体验和乐趣与小学生交流、互动,通过有效教学,使小学生获得具体文本给予的或阅读乐趣、或情感熏陶、或想象力激发、或生活启迪、或人性教育等。

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应重视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要求师范生要有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和广阔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面,涉猎古今中外各个时代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且作品的代表性强,涵盖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给师范生列出详细的阅读作品目录,并把作品的阅读积累作为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考量的一个硬性标准,用评阅阅读笔记的方式来考查,得分归入儿童文学学科成绩。

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是在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可传授给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原理、规律等,指导师范生从普通读者和教师两个视角去解读儿童文学文本,先是从普通读者的视角去赏读,以求获得阅读的乐趣和感性化的审美体验,再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文本的艺术特色、对儿童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并据此去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

三、养成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读、讲授、表演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讲、演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阅读指导能力的内涵和具体呈现。众所周知,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他们接受文学的方式和审美心理有着特殊之处,他们欣赏文学作品好听赏、喜口诵、爱手舞足蹈,观赏戏剧还会参与演出,感性形象始终贯穿他们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再者,儿童文学中的儿歌、儿童诗作品语言生动活泼、音韵优美、节奏明快、音乐性强,阅读教学中适合引导小学生通过诵读作品去体验文本传达的情感,去感受文本描绘的物象,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故事、童话、寓言、小说等叙事性文体的作品有着生动的情节、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对话等,阅读教学中适合采用讲述、角色对话、表演等方法,让小学生在讲述、对话、表演等活动中更真切、深入地感受、体验和领会,更积极地发挥想象,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言语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讲述、表演等活动应当成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课堂活动,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读、讲述、表演能力,因为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这些能力,才能给学生示范和指导,才能与学生共同开展诵读、讲述和表演活动。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可结合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教师口语”和选修课程“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讲、演”的教学,利用“第二课堂”如儿童文学作品诵读、讲述、表演比赛及相关社团活动,来进行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诵读、讲述、表演训练,以培养其能力。

四、训练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阅读指导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直接体现。

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可结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的教学,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师范生练习教学设计,着重练习设计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理论讲述、教学设计示例、学生实践等教学环节,引导师范生考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和对各年级段阅读目标的具体要求,根据文本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再结合孩子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自有其方法和特点,如它突出欣赏阅读,淡化分析阅读,重视儿童对文学作品传达出的情感的体验和对文学作品艺术地反映出来的生活的感受,允许多元化、模糊性的解读等。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带有较为明显的文体特征,不同文体的作品自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引导师范生考虑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把握具体作品的文体特征,针对儿童的审美习惯、审美心理、审美特点等,设计出恰当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

[2]朱自强.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晖.儿童的文学世界――我的文学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1.

[4]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

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