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民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

国民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

时间:2023-08-25 17:0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民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民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国有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战略新兴产业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关键。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勇担重任、敢于作为,成为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般的经济作用,也有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一般作用。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性作用。首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上。目前,关系国家安全、重要公共产品供给、自然垄断的行业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都控制在国有经济领域,而这些行业关系到社会的基本运行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可以说国有经济把握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其次,国有经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和管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功能是按照经济规律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基础性作用,而国有经济则是通过制订计划、产业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法律规制以及行政手段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作用是掌舵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方向,对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有所控制,弥补非国有经济功能上的不足。比如,国有金融机构可通过货币、信贷、利率等金融手段政策对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控。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国有银行通过金额巨大的投资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保证国家经济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殊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变化,它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是带动作用。我国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二者虽然都在经济体制范围内,但国有经济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又是由国家赋予的,在某些特殊时期,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功能是高于其盈利性的经济目标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各方面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国有经济更要起到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大胆尝试,并以先试先行的经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至2008年间,我国国有经济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从17606.97亿元上涨到53024.32亿元,逐步加大的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在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经济都保持了较为稳健的状态,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大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还担负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将国民经济从金融危机的低谷逐步带向稳定和复苏,从而保证了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仍能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二是辐射作用。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能够对我国其他性质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国有经济这一特性,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影响力,使之对其他性质企业产生辐射作用,促进社会其它性质企业在国有经济的影响下主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国有经济的这种辐射作用已经被各级政府充分重视,比如地区省市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极力邀请国企,并希望利用国企的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来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优势

首先,国有经济实力雄厚,为其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国企业500强之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在2013年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国有企业有310家,占到了总量的62%,其在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上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表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始终把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能够在关键领域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因此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方式等方面能够对其他企业起到带动作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

其次,国有经济作为创新的主体,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国有企业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力度,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11.6%,其中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为467.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近41.4%,而且国企的研发投入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要高于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量的科研投入也为国有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1.4万项,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科技动力支持。

最后,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起到领军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发展实力,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海外市场与资源的开拓与开发。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力,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国有独资企业占63%。其投资方向逐步从单一的能源、资源开采领域走向多元。这种走出去战略,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能源和资源,还带动中国技术、劳力、设备等走入国际市场,为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难点

我国的国有经济在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以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旧有体制下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有产权的政府及其问题。国有制作为公共产权的国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是以强制性国家政权为依托的关系,并不需要得到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授权;二是人在获得委托权后,其不仅具有公共财产的控制权,还具有剩余索取权,而且这种委托关系的维护是以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为必要条件的,而初始委托人则是通过国家再分配渠道来获取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剩余收益;三是由于国家概念的抽象性,政府成为公共产权的行使者,政府在逻辑上成为国家的选择,相应地,公共财产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由等级制来界定;四是政府进行公共产权的运作,其最大目标并不一定是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具有多元性。

我国国有产权的委托问题在于委托人与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巨大成本。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期望在国有资产的运作下带来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人,其目标却具有双重性:一是要促使租金最大化,完全产权结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二是要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在确定规则的情况下降低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税收增加的目标。但这双重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动机冲突,政府要想实现社会总产出量的最大化,必然要实现产权的高效率,这使得政府具有改善产权结构的动机,但当政府要想实现租金最大化的第一个目标时,其必须通过歧视性的政策来维护低效率的产权结构。由此可见,初始委托人的目标与政府这个委托人之间存在冲突,导致最终结果是生产资源被低效率配置,初始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的弊端。庞大的国有资产使国家不得不建立一个纵向授权系统来完成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而且为了保证国有资产正常运作,国家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系统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政企不分的问题。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在满足委托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委托人本身是风险的中性者,具有监督人的积极性,委托人可以行使退出权以此来转让剩余索取权,从而起到惩罚人违约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角色并不明确。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与此同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这些法律规定没有明确出资人角色,且在具体的运作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并无本质区别。二是委托者与者在国有资产运作中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导致国资委的行为异化。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其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国资委作为人,除了担负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外,还要考虑部门利益,包括权力、地位、声望以及规模等。制度设计的矛盾与缺失,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中出现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三是目前国有资产中委托人与人之间仍然具有行政上下级关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监督和约束。

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弊端。现实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普遍存在委托问题,但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之在委托中面临更加复杂和特殊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一般为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其在法律上有定位不清、权限边界模糊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委托人对国有资产处理并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出现管理上的缺位;另一种恰恰相反,委托人过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出现委托人对人干预过多甚至侵犯人的越位问题。此外,在国有资产的治理上还存在委托人与人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信息掌握得更加全面,而委托人获得国有资产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其获得的信息内容也具有片面性,甚至会出现人故意向委托人隐瞒国有企业信息的情况。而人往往利用自身具有的授权与信息优势,产生在管理经营中的渎职等机会主义行为,甚至为了自身获取更多利益而侵蚀国有资产。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性作用的建议

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地方官员升迁与当地经济政绩挂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地方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大量的投资是实现地方GDP增长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这种发展是粗放的,实践中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新时期,国家鼓励推动经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期望国有企业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方面有所作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利益分歧。要改变这一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减少政府以奖励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代之以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最大程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减少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运营中的非生产;二是严惩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有企业,增加国有企业保持传统发展方式的成本,优胜劣汰,促使国有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为促使国有资产更好地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建立严密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要需要考虑到国有资产的特征、运用方式与目标等,实现差异化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制定相应的监管条例,细化监管法律法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的状况,使市场在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国有企业适应市场规律,防止国有资产陷入权力寻租而受到侵犯。再次,解决国有资产监管中的监管权分割问题,逐步探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所有国有资产的监督体系。最后,将国有资产的监管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原本以实物为监管方式的国有资产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势需要,因而要以监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资产资本的管理,这也就意味着要改革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体制。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可逐步推行“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生产经营企业”三级管理模式。要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将为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基本条件。国有企业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决定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投资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国有资本投入行业关系着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命脉,要重点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产业、支持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这些行业都需要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的转化平台,代表着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技术的创新与转化能够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其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基础产业研究的技术突破,进而扩散到相关行业,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革新,这必将淘汰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其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式,也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不完善、市场不成熟等情况,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国有资产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力支持,使国有企业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和控制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稳定快速发展,主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早在2009年国家就提出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国有企业纷纷将新的发展目标转移到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能源等方面,但在几年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体制弊端,而且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制造、通信设备、医药制药等方面,造成重复性投资生产,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序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国有企业向新兴产业集中时需要科学地选择行业,防止重复建设和投入;其次,要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支持,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与稳定,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最后,要在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向新兴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预期效益,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适应战略新兴产业的考核模式,提高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

第2篇

据财政部2011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 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央企实现利润11 301.9亿元,同比增长37.8%,再创新高。在某种意义上,央企资产重组整合不应单纯是为了资产规模无限扩大和利润高增长,而应着眼于国有经济的经济社会效应提高与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因此,应及时对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路径进行修正,并重新定位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目标,推进并实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央企资产重组整合。

四大重组整合模式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的央企资产重组整合模式可归纳为四类。

央企之间相互划转而进行合并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资产重组整合的风险小、成本低。

依托母体进行央企整体上市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央企整体上市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央企借助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吸收合并或资产注入的方式实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上市;另一种是通过央企整体改制后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上市。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实现整体上市的央企仅有10余家。

设立国资管理公司而完成若干家央企合并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2月22日设立,对部分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整合重组的央企进行管理。类似国资管理公司或国资托管公司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为若干家央企的合并提供了依托平台,也成为央企的一种资产重组整合模式。

依赖地方政府支持而合并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越来越多的央企把资产重组整合的触角延伸到地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或迫于央企的强大经济实力及行政影响力,或出自央企资金注入及大项目落地的诱惑,主动把辖区内最大或较大的地方国企无偿划转给央企。这种划转形成了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央地同盟”关系。这种“央地同盟”的现象从最初的几个东部省份,逐步蔓延到河北、江西、甘肃、湖南、河南、安徽、重庆等十多个省市,并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达到顶峰。

无边界扩张渐生异化

无论是与国外的跨国公司比,还是与国内民营企业比,央企规模已经足够大、利润已经足够高,央企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继续推进,不可能再以规模与利润为导向,而要重视并强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路径要修正,要通过控制央企资产规模过度扩张、央企利润过快增长,防止并抑制正在形成的三种“央企异化”态势。

防止央企无边界扩张所导致的“经济社会独立王国”态势。在追求大甚至世界最大的冲动驱使下,央企进行的合并往往是跨行业的,所重组的一些企业及资产与其主业无关,仅是扩张了自身的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几倍甚至几十倍扩张的央企,正在通过合并式的资产重组变成一个个“经济社会独立王国”。在这种“经济社会独立王国”中,建立了一些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着产前产后服务和员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使员工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与央企以外的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除此以外,有的央企还设立了若干非经营机构,从报纸杂志出版到网络宣传媒体,一应俱全。这种扩张态势与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专业化、市场化不符,使得央企无法将主要资源聚集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或环节上,无法形成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既不利于央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防止央企全面合并地方国企所导致的“国有经济级次失衡”态势。国有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国有经济的布局要合理、国有经济的级次要均衡,不仅中央层面有国有经济,而且允许并保证地方政府也要有一定数量的国有经济。然而,地方国有企业与央企对接并划转给央企,虽然直接而迅速地扩大了央企资产规模,却导致了地方国有企业迅速减少及地方国有经济的萎缩。从央企全面合并地方国企的结果及趋势看,不仅区县、地市两级的地方国有企业要全部消失,隶属省政府一级的国有企业也不会留下多少。如果国有企业及国有经济全部向中央政府集中,会导致严重的“国有经济级次失衡”。

防止央企进入非公经济发达领域所导致的“市场公平竞争失效”态势。“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国有经济进行战略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国有经济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是,从央企扩张的范围看,央企“不为”的领域简直少之又少。央企不但把持着上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且对于那些非公经济发达的领域,只要是有利可图,都会不遗余力地进入。近年来,央企凭借与民企不平等的金融资源、土地资源、政策资源等资源优势,盲目扩大资产规模,不断越界,进入了一些本应依靠非公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房地产、食品、餐饮服务等行业。央企不遗余力进入非公经济发达领域,正在导致“市场公平竞争失效”的态势。

重新定位发展目标

央企实现利润的过快增长,程度不同地掩盖了正在形成的“央企异化”态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中止央企的资产重组整合进程。进程要继续,但目标要重新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央企通过资产重组整合的阶段已经结束,央企下一段的资产重组整合要从支持宏观调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进行目标定位。

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调控失效”。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或“市场调控失效”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市场经济需要带有政府干预色彩的宏观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国有经济是有益的,可以使政府宏观调控更有效。央企作为国有经济的高端载体,其合并或新投资应该更多地瞄准那些无法通过市场竞争得以发展的领域,尤其是民营资本不愿进入或没有能力进入的领域,比如航天航空技术、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无论是国资管理部门,还是央企自身,应关注如何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来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调控失效”。

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定位于抢占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中的高端或空白地带。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作为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央企,所进行的资产重组整合应定位于抢占国际高端市场或进入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的空白地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使中国在这种世界经济格局分布中占据有利地位。

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定位于支持地方国企发展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央企与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单纯是竞争关系,而是协作及相互支持的关系。央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地方国企与民营企业。央企的做大做强,不是为了兼并地方国有企业,也不是为了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而是要引导并支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从“国有经济级次均衡”的要求来看,央企应该支持地方国企的成长,使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实施兼并,将地方企业划归央企;央企与民营企业虽然存在着所有制的区别,但利益是共同的,央企应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加以扶植,为民营企业发展留出空间。从国际竞争战略看,央企应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携手地方国企并联手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充分竞争。

坚持市场化导向

无论是对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路径进行修正,还是对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目标重新定位,都应强调市场化导向。在某种意义上,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加快步伐并加大力度。但是,应该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央企资产重组步伐,加大央企资产重组整合力度。

部分央企应选择合并以外的国有资本退出模式。到目前为止的央企资产重组整合强调合并且把主要精力用在合并上。无论是央企合并央企,还是央企合并地方国有企业,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资产规模更大。从央企已经完成及正在进行的合并案例看,一些被合并的央企或地方国企有利于合并方的资产规模扩大,却并不利于合并方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及产业升级。国有经济发展强调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央企的资产重组整合也要坚持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市场化导向要求不适合合并的央企,可以选择国有资本退出的模式。“舍不得卖”与“不愿意卖”央企的借口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舍不得卖”与“不愿意卖”央企的结果,就是用一部分央企的利润来弥补另一部分央企的亏损或损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取之央企而用之央企”的做法,似乎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选择合并以外的部分央企或少量央企进行出售的资产重组整合是符合市场化导向的。

建立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经济社会效应评价体系。央企资产重组整合既要有利于其自身竞争力提高,还要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因此,央企的资产重组整合不应单纯为了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不应单纯为了企业利润的快速增加,而应兼顾社会效应,强调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结合。无论是国资管理部门,还是作为资产重组整合主体的央企,都要考虑如何就央企资产重组整合引入经济社会效应评价指标、建立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在推动央企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社会效应的充分放大。

第3篇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1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所有制类型:

①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

②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4、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润

(2)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2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

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

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3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4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

(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5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第4篇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公有制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起步的。因此,这种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结合进行的。即一方面着眼于如何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直至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则逐步放宽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国有制经济,包括集体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有资产总量迅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国有资产总额(不含境外国有资产)1995年底已达47472亿元。但是,应该看到,迄今为止改革的取向和措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没有真正摆脱传统体制留下的烙印,从而使国有企业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企无法真正分开,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未能真正实现多元化。市场经济是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产权制度直接联系的,而国有企业所有制的性质和比例结构往往从根本上决定它的表现形式(产权制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将传统的国有企业资产一次性转为国有股。另一些在改制中虽然吸纳了其他成份的股份,但均是在政府行政干预下,保持了国有股的绝对优势地位。其结果使产权主体多元化变成一句空话。政府仍要代表国家,以"唯一股"、"优势股"从根本上甚至是表现形式上干预控制企业,导致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上不能放开手脚,同时也了政府管理国家和调控经济的职能,致使企业产权主体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悖。

2、国有制与社会劳动者所有相分离、排斥,国有资产所有者处于"虚置"状态。虽然国有企业或占绝对优势的国有股名为国家或全民所有,但实际上作为真正的产权主体的社会劳动者谁都没占有。产权关系的虚化造成了实际上的分离、转移、排斥。即使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也把国有资产看成是异己的,将自己的劳动视为雇佣,从而在根本上抹消了社会劳动者对国有资产经营好坏、流失与否、效益分配等情况的关注和参与。致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与传统国有制的垄断性、封闭性、压抑性形成了严重的对立与冲突。

3、产权条块分割,国有资产存量不活。时至今日,在传统体制的影响下,仍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始终不能摆脱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困扰,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统一性受到地区和部门分割。产权的分割封闭,必然是条块内部搞经济式的"大而全"和"小而全",同时导致国有资产的"沉淀"和"凝滞",造成国有资产低效甚至无效营运。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全国国有资产存量中,约有15 20%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若按1994年底统计的经营性国有资产22000亿元,全国约有4000亿元左右的国有资产闲置或半闲置。庞大的国有资产凝固不动,不仅不会使资产价值得以实现,反而还会因为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导致资产原值的贬损。由于排斥了经济的内在联系,资源的流动和效益化配置成了一句空话。这显然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和开放性是格格不入的。

4、国有企业负债经营包袱沉重,资产负债率继续攀升。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企业负债额远远超过它所能承受的正常水平。据统计,截止1994年8月,全国已完成资产清查报表会审的12.4万户(占全国总数的60%)工商企业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帐面资产总额为41370亿元(其中尚有未处理的损失4438亿元,将其扣除则实有资产总额36932亿元),负债总额为31047亿元,负债率达75.10%,若以实际资产总额计,则负债率高达84%,其负债率之高是1979年我国工商企业负债率29.5%的2.5 2.85倍。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居高不下,还贷困难,企业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继续负债,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5、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益严重。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国有企业中就是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有布局不尽合理,老企业设备陈旧而无力改造,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品种单一,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再加之企业内部制度不严,基础管理混乱,导致企业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占企业总数60%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明亏或潜亏状态,折旧提取严重不足,自有流动资金减少,工资性支出和其他非生产性支出却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国有资产无疑处于空心化境地。

二、搞好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上述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从深层次都属于体制问题,并且与我国国有经济的产权变革滞后有着深刻联系。在这种新旧体制并存、两种体制对峙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才能理顺产权关系,真正搞活企业,启动和协调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而搞好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则是当前产权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

首先,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运用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市场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间的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同时,自身所拥有的产权必须以商品交易对象而存在,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破产、拍卖、租赁、兼并等多种形式,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从而挖掘资产的生产潜能,促进资产的有效和合理地利用。

其次,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通过入股、参股、出售、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亦日益多样化,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已成为国有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随着产权的流动与重组,按股份共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依靠资产重组,构建和开通了企业间的资产再组合的机制,使重组的企业一诞生就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在不断革故鼎新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国有资产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中闲置浪费与严重短缺同时并存,通过产权的流动与重组,使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闲置"向"短缺" 转移,既可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又可盘活国有存量资金,同时,还可使资金按照市场要求得以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有利于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必然会出现一批企业的衰退或者消亡,出现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的来去交错。产权流动与重组,采取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方式优化配置资源,可以迅速推动资本的集中,把有限的资源转化到优势的企业、优势的产业中去,使优势企业得到扩张,形成一批以资产联结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制,使重组的企业一诞生就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在不断革故鼎新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总之,在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过程中,应从行业类型、企业规模、效益状况、发展前途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因企制宜。既要配合"抓大",又要促进"放小",允许并且鼓励多种形式并存,不搞单一模式和"一刀切"。

㈠通过对行业内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转移、系统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加快技术改造,巩固和发展骨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主导优势。

我国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以平均每年18%的幅度持续稳定递增,显示了国有企业强大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截至94年底,仅占全国国有企业户数0.22%的5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资产占全国国有企业的36.04%,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8.39%,这表明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它们担负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种最重要工业品生产和服务的任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消费品。它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及、基础材料、邮电等重要产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国家必须重点抓好一批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保持对国民经济的调控。坚持资产存量和增量及各种资源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名牌产品流动的原则;坚持促进改制、改组、改造、强化企业管理的原则;坚持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紧紧抓住"关键的少数"是保证对国民经济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的关键。政府要通过调整企业结构,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较快地使国有资产在不同行业之间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要通过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国有控股公司,打破原有部门、地方所有制和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要鼓励同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强强"联合,从而扩大经济规模,走向集约经营,形成规模效益。

总之,抓好大型和企业集团,就可以基本盘活全国国有资产存量,提高水平和增长质量,带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只要激发骨干企业的活力,靠它们支撑的其它企业将会随之活起来。

㈡通过兼并、联合、控股及嫁接合资等资产重组方式,加快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促使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减少企业亏损,建立和形成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配套服务、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群体。国家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产权流动和重组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快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产权转让形式,使国有资产存量流向更有效益、更具的企业和领域,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有经济更富有活力,其主要措施是施行"三个一批":

1、壮大一批。对领导班子强,内部管理好,具有名、优、特、新产品,有一定生产规模,资本金利润率在10%以上,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应采取措施帮助其发展壮大,以形成规模经济,带来规模效益,并力图把其中的一些已具备相当规模、大有实力的企业并入国有大型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主导行业的实力。具体可采取以下若干措施:⑴实行公司制改造,进行企业制度试点;⑵组建企业集团;⑶实行股份制改组;⑷组织企业进行横向联合。

2、重点扶持一批。对产品有市场、领导班子强、发展潜力大,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可以由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或者由银行给予资金扶持,协助企业搞好内部经济核算与资金运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放开搞活一批。对管理不善、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放开搞活:⑴兼并重组,产权转让。为尽快形成规模,走向集约经营,除了提倡优势支柱企业间"强强"联合以外,同时还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即"以强带弱",具体地说,对资不抵债的企业,采取承担债务或兼并或先破产再兼并;对资债基本持平的企业,采取接收式兼并;对有一定数额资产的企业,采取控股式兼并。从而促使一些经营不景气的企业尽快向具有产品优势、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流动,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同时减少或避免实施破产可能形成的巨大债务损失,减轻改革的震动。⑵职工持股,转换机制。对于管理体制滞后,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可将其国有净资产采取有偿转让方式,出售给企业内部职工,职工以入股方式共同出资购买企业产权。国有企业变为职工共有的股份制企业,将彻底放开搞活企业,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实现机制的转换。⑶分块经营,分块搞活。对整体经营有严重困难,局部尚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将存在生机的资产或产品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合理承担相应债务和义务的前提下,组建新的法人实体,独立经营,老企业则寻求新的生长点或成为控股公司。⑷嫁接改造,合资经营。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和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技术装备基础好,产品畅销,市场需求量大,但发展资金紧缺的企业,可采取同其他经济成分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营联合,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企业以其存量资产作价入股,向国内外企业集团靠拢,同时,将企业中的畅销产品生产线及装备、厂房、场地等生产要素裂变出来,与外部资本进行联合重组。通过实行嫁接改造,可使企业吸纳并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摆脱资金紧张的困境,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㈢通过承包、拍卖、出售、转制等方式,加快资产重组,进一步搞活一般小型企业,对于一些扭亏无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型企业可依法破产。本着"大改大进步,小改小进步,不改没出路"的思想,我们要采取有关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活一般小型企业,以便加快产权改革的步伐。放活小的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大的,也有利于搞活整个国民经济。

1、租赁承包,国有民营。把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交给社会法人或人(包括内部职工),按照签约的资产经营责任租赁或承包经营,依法交纳租赁费或承包费。

2、资产拍卖,竞价出售。对长期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企业,或有闲置厂房设备、急需发展资金的企业,可采取资产拍卖方式,竞价出售。

3、转产经营,委托管理。对具有地域优势,适合发展第三产业的企业,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企业也可根据自身生产能力,选择投靠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实行委托管理。

4、破产重组。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企业,应依照的规定实施破产。在实施企业破产重组的操作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首先,抓好宣告破产前的协调工作与重组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把可能阻碍破产工作进程的"事件"先协调解决好,没有可行的重组方案的破产申请不予受理。其次,抓破产过程中的严格依法办事,不把任何经济纠纷带入重组企业。同时做好破产后的企业重组和职工安置工作。 企业破产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不破产。所以,推动一般小型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应将兼并、合并与破产拍卖结合起来或多兼并,少破产。就算对于已资不抵债、连续多年亏损的企业,只要仍有挽救希望,就应将其尚扭亏有望的部分带债分离,其余的部分才依法破产,以避免企业的整体破产,减少因实施破产而可能造成的巨大债务损失。

四、建立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产权流动与重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认识有待统一,操作有待完善,同时也离不开相关的配套措施。

㈠要更新观念,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环境氛围。产权流动与重组在全国虽已不同程度地得以展开,但仍存在思想上的混乱,操作上的失误。不少人把产权流动与国有资产流失必然地联系起来。其实,国有产权流动不等于国有资产流失。运用商品经济的办法管理产权,运用市场和竞争规则来实现产权的分享和流转,不仅不削弱所有权,相反地恰恰是保障国家所有权、使国有资产富有生机活力的制度条件。

在国有产权转让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企业产权要商品化。无论从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企业产权都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然生产资料、资金、场地、等可以是单个商品,那么,作为诸生产要素组合的企业产权无疑也应该是商品。产权转让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交换过程。人们把承认企业产权是商品说成为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承认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第二次飞跃是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因此,要重视产权这个特殊商品。如果企业产权不形成商品就进不了市场。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产权转让要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权转让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同于过去企业的关、停、并、转。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几次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或治理整顿,几次对国有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这些与我们现在提出的产权转让有很大区别。一是关停并转是无偿性的,而产权转让是有偿性的;二是关停并转是采用指令性的行政命令的,产权转让是自愿性互利的经济方法;三是关停并转一般只限于企业整体的有形资产,产权转让不但包括有形资产,而且也包括无形的资产;四是关停并转不改变所有制性质,而产权转让有的则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五是关停并转一般不改变企业法人实体,而产权转让则改变原有企业法人实体。

所以,在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无论是出售实物资产、股权、债权换回货币,还是用货币购买实物或股票、债券,改变的只是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只要坚持市场规则实行等价、有偿转让,国有资产的价值量和所有者权益绝不会减少,更不会消失,根本不存在减少或流失国有资产权益的必然性。容易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出让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低于重置价格或市场评估水平;购买的企业或合资企业把资产接过去了,债务却没有接过去;资产以特殊的优惠性低价让渡出去,而职工的就业留给了政府等等。可见,不规范的流动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过,比较而言,至今为止最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并不是发生在资产存量结构调整的活动中,而是发生在没有进行这种调整的企业中,发生在存量资产不能流动的企业。所以,必须看到,合理、规范的流动不仅不会造成流失,而且可以促进结构优化,进而提高效益。国有资产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增值。资产不流动,就无法从经济效益差的行业或企业撤出,并投入到效益好的企业或行业, 反之会导致资产长期低效甚至负效运营,失去增值机会。

我们必须明确,国有产权的凝滞和不流动,才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损失和流失,而产权的流动与重组,则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方式。所以,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合理流动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国有资产向高效益的领域转移,以便有效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为资产重组服务。推动国有资产存量的重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包括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收缴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以及通过清产核资核实企业资本金的制度等一整套国有资产基础工作管理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和资产统计所获得的资料数据,从行业类型、企业规模、效益状况等方面企业资产结构、分布状况和企业发展前途,以制定产业、行业结构调整方案,并为减轻企业负债问题提供对策和建立重组企业的新增资本金制度。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两项工作。产权界定是资产重组的前提,如果产权不明晰,就不可能做到资产合理流动,产权界定的实质就是界定不同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应该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谁受益"的原则做好产权界定,以维护国家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及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不侵犯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重组必然会涉及到产权转让价格,而其确定又是以评估价值为基础,按照的规定,凡是发生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情况,必须对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委托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评估资格的机构确认,并据此作为出让企业产权的底价。另外,应降低被兼并企业的评估费用。在资产重组评估过程中防止低价评估、漏估无形资产、多家介入资产评估工作等不良现象,坚持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原则,加强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

㈢培育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转让行为,为国有产权转让提供媒体。在市场经济范畴下的资产重组,必须要有相应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规范化的产权交易活动,合理组织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防止国有资产在交易过程中的流失。关键性的问题是要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使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产权转让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提高资产重组的性和有效性。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资产存量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流动,有助于资产重组工作。

然而,随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产权交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远远跟不上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步伐,影响了国有资产存量的合理流动。具体表现为:⑴大中型国有企业迫切希望有效地利用产权交易市场,加快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但真正在交易机构内进行交易的很少,大量的产权交易活动是在场外或采取行政措施进行的。⑵小型国有企业为保障其权益,希望产权交易活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客观上需要有一定数量规范化的产权交易场所。⑶产权交易的法规制度不健全,没有统一的法规予以约束,影响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⑷全国各地的产权交易机构很不成熟,发展很不平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4年末,全国只有产权交易中心或产权交易所174个,其中省一级14个,地市一级104个,县一级56个。而且,严格地说,上述产权交易机构中的相当一部分,只能算作企业闲置设备处理机构,不能算产权市场。

由于我国产权交易机构管理体制不健全,实施国有产权交易管理的主管部门不明确,大量的国有产权交易在场外进行,产权交易成本过高,而且还存在行政干预等问题,因此,当前应抓紧培育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转让行为,以确保产权流动与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尽快地制定全国统一的、等健全产权交易的法规制度,对现有的产权交易所进行改组改建,确定产权交易机构的合理布局,保障产权交易规范进行,建立多层次、规范化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其次,要由国资、财政、工商、体改委、计经委、监察、审计、税收、银行等部门加强对产权交易活动的管理,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为资产重组提供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产权交易市场和监督体系,确保国有产权坚持市场规则等价、有偿转让,公平、公正、公开交易。

资料:

1.汪海波、王东:"关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若干问题"

1997年第1期

2.石建新:"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与对策"

1997年第1期

3.印雄文、谢禹、徐强:"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推动国有资产存量重组"

1996年第10期

4.王新民:"论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

1997年第2期

5.鲍怀谦:"推动产权转让,盘活国有资产"

1996年第6期

6.晓亮:"论国企改革与结构调整"

1997年4月15日

7.忱:"关于产权转让的若干问题"

1994年

8.伯彬:"推动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1997年2月

9.李保民:"产权流动与重组"

1995年

10.康恭舜:"关于企业产权制度的思考""

1995年第10期

11.刘方:"试析特区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及改革出路"

1995年第9期

12. 章起刚:"改革产权制度,优化资源配置"

1995年第11期

13. 周小亮:"产权与产权明晰关健论质疑"

1995年第11期

14.

国家体改委编 改革出版社出版 1995年1月

第5篇

摘要:不同的法律部门有不同的法益目标,经济法的法益目标应是经济法首先追逐和实现的利益即社会公共利益。这种法益目标,以经济基本权为权利外形,以实现经济上的"公平"为核心。经济法的法益目标的社会根源,是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它是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经济法的法益目标依靠社会整体调节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发展是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正确地确定与把握经济法的利益保护目标日益显得必要。人们不可能设想,经济法将以保护社会上存在的所有形态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任务。同样,也不可能设想,经济法会不加区别地将任何具体形态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首要保护目标。究竟它应确定什么样的利益保护目标即法益目标,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经济法首要的法益目标--社会公共利益

(一)利益与法益目标

法益应为法律保护的利益。[1]任何部门法都将保护一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任务,或言之,将追逐和实现一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所以,所有部门法都有自己的法益目标。

当我们讨论法益之时,不可避免地会注意到社会上存在的"利益"。法益和利益的关系如何?

无疑,利益先于法益而存在,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发展需要的客观对象。[2]利益总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发展需要者,不能成其为利益。利益不限于有形的物质利益,也包括无形的利益(如名誉等),它们都可能成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但是,利益并非都是法益。只有当某些利益成为一定法的目的,并受到其保护时才成为法益。

法益目标结构在法益目标的讨论中应该给以特别注意。法益目标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依保护形态而区分,法益应由积极的法益和消极的法益构成。前者,指法律保护和积极实现的利益;后者,指法律消极地排除他人之侵害。二是以法律的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加以区分,法益由直接法益和间接法益组成。显然,后者有着特别的意义。就总体而言,我国法律体系中诸多法律部门共同担当着保护和实现自然人(公民)利益、法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任务。但就每一个法律部门而言,它不可能毫无主次地平行地保护和实现上述每一种利益,而只能首先保护和实现一种性质的利益,而后由法律反射进而实现又一种利益,或间接地实现另一种性质的利益。由此,每+个法律部门的法益只能是一个凸现一种利益目标,并由多种利益目标组成的利益保护结构。这种不同的法益结构,虽不能认为是划分不同法律部门的标准,但对辨别不同法律部门,尤其是把握不同法律部’门的功能及其本质,判断行为的违法性,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从理论到实践--经济法追求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1.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存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在法益结构上除忽视公民、法人的独立利益外,还混淆了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区别。而理论与实践都表明,社会与国家、个人是相互区别的,即"社会成了与国家相对立的一个私人领域,一方面,它清楚地从公共权力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风险之中,生活的再生产超出了私人家政的限制,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成为一种共同关心的对象。"[3]经过改革,不仅公民、法人的利益通过立法被肯定下来,而且,社会公共利益也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被肯定下来了01982年宪法第51条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与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表明,社会公共利益已通过立法成为法益了,这无疑是一大社会进步。遗憾的是,经济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如此明确地对社会公共利益作出规定。

在一些法学著作中,有时也可以发现"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同提法。但是,这是相互联系又意义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之。民法学家史尚宽在谈到"公益"时曾指出,"在日本民法不用’公益’二字,而易以’公共福祉’者,盖以公益易解为偏于国家的利益,为强调社会性之意义,改用’公共福祉’字样,即为公共福利。其实,公共利益不独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亦包括在内。"[4]这表明,公共利益是上位概念,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同为并列的下位概念。当然,国家利益有时也包括一定的社会公共利益,但这多是在国家与国家交往之时。应该说,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区别而存在是普遍的,而国家利益包含社会公共利益是特殊情形,不能因特殊情形而否定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分别存在的普遍性的价值。

2、凸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法益结构是经济法的法益结构,而不是民商法的法益结构

如上所述,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法益结构,适应不同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国外的经验表明,民法、商法的法益结构是由民法典确定的,它不因采取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不同体制而不同。在我国,现存的民法、商法的法益结构是由民法通则确定的。作为宗旨性条款的民法通则第1条规定,"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同时,如上述第7条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表明,我国民法、商法既保护公民、法人的个别利益(个别主体的利益),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并且,公民、法人利益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只是防止权利滥用的前提。这就是所谓的民法、商法的法益结构。毫无疑问,这种法益结构体现了民法、商法所确认的意思自治与合同自由、经营自由和用工自由,最能实现市场进入的自由和竞争的自由。同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与自由、公平竞争相悖的现象,也确实可以依照民法、商法所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权利滥用禁止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得到某种程度的纠正。尤其是,当民法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发展,商法的公法化日渐明显之时,民法、商法在制止上述现象和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中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换言之,这种法益结构可以在社会的理念上借助民法、商法的规范,为纠正违反公平竞争行为作出努力。但是,违反公平竞争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往往不是某个公民、法人的利益,而是社会公共利益。或言之,它是通过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市场经济秩序,而侵害公民、法人的个体利益的。因此,将公民、法人个体利益作为第一保护目标的民法、商法法益结构不适应纠正违反公平竞争行为和破坏宏观经济管理秩序的行为的需要。相反,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第一保护目标的经济法的法益结构可以适应首先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或适应通过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实现从总体上保护每个公民、法人利益的需要。经济法的法益结构并非忽视公民、法人的利益,而是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进而实现对公民、法人利益的保护。这种法益结构只是凸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而不是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唯一的利益进行保护。无疑,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可以建立一种秩序,使公民个人利益、法人个别利益、国家利益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但同时又使这诸多利益实现的任意性得到节制。

(三)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

何为"社会公共利益"?用共同的习惯语言来说,社会公共利益就是指那些广泛地被分享的利益。[5]但是,如何揭示它在经济法中的内涵,学者和法律实务界则有许多不同见解。

其一,认为社会公共利益即自由竞争自体。[6]

其二,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确保对等交易权的恢复。[7]

其三,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既指自由竞争,又指广泛的国民经济利益,即国民经济之均衡发展。[8]

其四,认为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上是指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但限制竞争而维护的价值大于自由竞争维护的价值时,此种限制竞争并不违公共利益。日本最高裁判所即持此立场。何为限制竞争维护的社会公共利益?有学者认为,应包括环境保护、公害防止、产品安全、善良风俗及事业者之自卫所采取的行为。[9]

其五,认为经济法上的社会公共利益是竞争秩序的维持和:-般消费者利益的保护。[10]

其六,认为经济法上的公共利益(实际是指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的利益。[11]

其七,认为经济法上的公共利益(实际是指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以确保消费者利益为基调的国民经济民主的健全发展。[12]

以上各种社会公共利益的见解,多从市场管理法和市场秩序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从更狭小的范围讨论问题,即只从竞争法的视野讨论社会公共利益。我国经济法的主张大多认为,经济法不仅包括市场管理法,还应包括宏观经济管理法。这样,社会公共利益仅指自由竞争秩序,就显得窄了些。所以,上述第三种见解,将自由公平竞争秩序和国民经济利益共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更好些。或言之,应将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持和宏观经济管理秩序的维持共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

经济法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其法益,其特征是:

1.以经济基本权为权利外形

任何一种法益结构中的首要保护的利益都需采用一定的权利外形。如果说,法益结构中的反射利益和间接保护利益可以不依赖于权利外形,那么,首要的直接保护的利益则不能避免采用权利外形。譬如,民法保护的公民、法人的利益以民事权利为权利外形。同样,经济法保护的社会公共利益应以经济基本权为权利外形。

何为经济基本权?经济基本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经济基本权,是指满足人们生活所必要的生产、消费经济活动的基本权利。[13]狭义的经济基本权是指抑制大企业经济权力的滥用和对一般消费者、多数中小企业的保护。"[14]显然,广义的经济基本权失之范围过宽,狭义的经济基本权范围适当,比较适合作为经济法保护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利外形。

2.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是实现经济上的"公平"(或公正)

公正"意味着对同样环境中的人一视同仁,并且,应使约束以同样标准适用于所有人,不问其阶级和身份。在实践上,这往往与要求法治而不是(任意的)人治联系在一起。"[15]所谓经济法上的公平与公正,是指经济法确保进入市场的商事主体(即市场经营主体,反不正当竞争法称其为"经营者",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和个体经营户等,以下相同)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

经济机会均等作为经济公正应有之意,应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不受他人妨碍地追求其自选的目标"[16]。但就竞争关系而言,它是指商事主体都有进入市场并进行平等竞争的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必须从注重"结果平等"转到注重"机会均等"。即作为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它所建立和维护的是公平竞争秩序,将进入市场和竞争的机会给予每一个商事主体,即不为某个商事主体在竞争中获胜创造特别优越的条件,也不特别给某个商事主体制造障碍,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同时,经济法律也不允许某个商事主体独占机会。当然,机会均等也理所当然地包括每个商事主体享有宏观经济秩序创造的条件。

经济平等,是指商事主体竞争的条件相同。一方面,商事主体的经济负担合理,包括税负平等和不得在法律规定之外向商事主体索取财、物;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商事主体取得收益的条件相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事主体取得收益的基本条件是资金的筹措条件和取得资源的条件。所谓取得收益的条件相同,即经济法律创造所有商事主体取得资金、资源相同条件的环境,不对任何商事主体进行歧视。

二、经济法的法益需求的社会根源

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产生经济法法益需求的社会根源。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经济关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两个重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一是强调公民和企业的独立的主体地位,使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发生不再依赖政府,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被更加突出出来了;二是伴随国家一元身份到多元身份的分解,管理形式也分化了。由此,使与市场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一些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尤其是使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明晰化了。

(一)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乃至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国的经济形式是单一的公有制①,而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又占有绝对优势。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成其为企业。[17]一方面,企业的财产是国家的,政府既是国民经济的管理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既没有独立的财产,也不能独立经营。另一方面,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和"统收统支"的财政政策,资源(包括物资和资金)的配置和产品的收购均通过计划实现,因而商品交换除在生活资料方面存在外,整个的社会商品经济处于萎缩状态。在此情况下,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不发达,而且是受经济管理关系制约并与其混同的,不同的经济关系处于混沌状态。1979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能够自主地进行经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机制已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充分发展。由此,具体性质不同的经济关系从"混沌"走向"清晰",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不再受经济管理关系的制约,经济管理关系与企业经营关系(实质是商事关系)分离。于此,不仅民法、商法既在理论上也在实际上分别有了自己的调整对象。前者,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后者,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而且,经济法也有了明确的调整对象--经济管理关系。

(二)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是具有社会公共性特点的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不是一般的经济管理关系,而是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

同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变化一样,管理结构的变化也是形成经济法调整对象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是单一的。虽然,有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不同的称谓,但由于公有制的单一形式,国家所有占支配地位。实质上,涉及经济的管理只能是单一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国家(主要是政府)不再是一个身份与职能不分的包罗万象的管理者,而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不同的地位。就主要者而言,国家是国家财产(含经营性财产和非经营性财产)的所有者,是行政关系的权力主体,是社会公共管理者。当国家以财产所有者的身份进行民事活动时,它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由民法凋整;当国家进行行政管理和实施行政权时,它所发生的行政关系由行政法凋整;当国家(主要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实施经济管理权时,它所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才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显然,这里的经济管理是区别于财产所有者的财产管理和行政权力主体的行政管理的,它是一种社会公共经济管理。这种管理表现为一种普遍性的措施,着眼于社会整体,而不是着眼于某个个体。它既不表现为对某个自然人和法人的直接控制,也不表现为对某个自然人和法人的个别保护,而是以承认并维护自然人和法人的独立地位为基点,着眼于社会整体的市场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在这种管理中所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具有社会公共性。

有的学说认为,"从经济关系的法律性质看,经济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政府这一价值主体的法律角色看,经济法调整政府以管理主体身份与作为管理受体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此种类型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18]这一学说,一方面正确地指出了经济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而另一方面却又认为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行政隶属性的经济关系。无疑,后者所引发的问题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是政府参加的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否都具有隶属性?否。前已述及的多元管理告诉我们,政府的不同管理产生不同的管理关系。由于财产所有关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此处不必论述。仅就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而言,虽然它们都可以发生不平等主体间的管理关系,但两者是有区别的。行政管理关系具有隶属性,社会公共管理关系则不具有行政隶属性。不可否认,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实施者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不能将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管理关系等同于行政隶属性的管理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在政府(包括法定的政府部门)以社会公共管理者的名义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适度干预时发生的管理关系,不能以行政隶属性揭示它的特征,只能以社会公共性揭示它的特征。

毫无疑问,经济管理关系的社会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利益需求不同于民事关系、商事关系、行政关系的利益需求。民事、商事关系的个体性,决定了该种社会关系的利益需求具有个别性;行政关系的隶属性和垂直性,决定了利益需求的集中性,即国家利益。而经济管理关系的社会公共性,则使该种社会关系的利益需求着眼于社会整体。这就是经济法凸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法益结构的社会根源。

三、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证

对于市场经济的凋节机制,如果略去行政调节机制不论,主要有三种:一是普通个别主体自我凋节机制,依赖于单个或多个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行为和自我约束,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采用民法形式;二是营利的自我调节机制,依赖于商事主体的意思表示、行为和自我约束,适用于平等商事主体之间,采用商法形式。这两种调节机制,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两者严格区别的是社会整体调节机制,它不依赖于平等主体的意思表示,而是依赖于社会公共管理。"过去被推人到私人领域的冲突现在进入了公共领域;公共领域逐渐成为一个利益调解的场所;群体需求不能指望从自我调节的市场中获得满足,转而倾向于国家调节。"[19]这种调节,就是政府以社会名义进行的整体调节。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是唯一的社会整体调节者。在某些情况下,社会经济团体也可以担当社会整体调节者的角色。

经济法的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是同经济法的综合性紧密相联系的。但是,经济法的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是有其特有的内容的。首先,经济法的调整着眼于社会经济整体,而不是着眼于社会经济个别领域与个别层次,更不着眼于某个个别主体,而是着眼于社会整体的调整。所谓整体调整,其微观上的立场是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其宏观上的立场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这种法律调整,其重点不是具体地规定每个市场经营主体的权利、义务,而是规定普遍性措施,涉及到哪个主体便在哪个主体身上产生权利、义务。

经济法的社会整体调节主要采用两种形式

(一)确认自由,公平竞争的规则,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

1。通过对限制竞争(包括限制竞争行为和在市场结构上的垄断状态)的禁止、限制、排除或认可、承认,为所有商事主体(包括外国的经营者)自由地进入市场并公平竞争创造一般性条件,进而实现保护和促进竞争的目的。

2,通过划清不正当竞争和正当竞争的界限,揭示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3.规定消费者权利,并规定措施确保消费者实现其权利。显然,良好的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最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利。换言之,市场上确实存在着自由、公平的竞争,是消费者实现其权利的一般性条件。因此,上述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必然带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后果。但为了更充分地保护消费者,经济法还特设了消费者保护的特别领域,形成了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有效结构。

4.规定市场职能管理法律措施,建立市场职能管理秩序,与市场竞争秩序共同构成和谐的市场秩序。

(二)确认宏观经济管理规则,造就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和秩序

1.通过确认预算和税收的法律规则,建立良好的总收入和总分配的秩序,为实现总收入和总分配的平衡创造法律条件。

2.通过确认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规定实现货

币政策的法律规则,为实现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创造法律条件。

3.通过确认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则和振兴特殊产业的特别规则,建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秩序,促进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和该产业内部的竞争。

4.通过确认价格规则,建立良好的价格秩序,防止价格严重波动对国民经济宏观经济秩序的破坏。

5.通过确认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计划管理的规则,建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秩序。

6.通过确认经济监督的规则,建立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准确基础资料和向社会宏观经济信息的法律机制。

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法律秩序与建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和宏观经济法律秩序,就总体而言,两者是一致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法律秩序,无疑是促进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依赖自由、公平的竞争,并且不得破坏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但是,两者之间也有某些冲突之处。从总体而言,宏观经济管理法律措施,强调的是取得"总量"平衡的效果,因而难免限制或鼓励某一经济领域的发展,从而也影响该领域商事主体的发展。而从竞争法的角度而言,这就是市场准人上的一种障碍。就具体领域而言,也可能出现某些与市场竞争机制相悖的现象。譬如产业法的实施,当它强调振兴某一产业时,它不可避免地要为该产业的商事主体的市场准人设置一些方便条件。另一方面,商事主体在自由、公平的条件下充分竞争,也可能导致破坏"总量"平衡。譬如,在资本市场没有设置任何障碍的条件下,商事主体在某一行业竞相投资,就极有可能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发生失衡。因此,两种调节有-个如何协调的问题。这种协调,既要实现自由、公平竞争,又要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进而实现公平与效率在总体上的统一。

由于经济法的社会整体调节是上述多种类、多层次的调节系统和调节功能作用的统一。经济法有别于其他法的一个重要之处,是它的多种类、多层次的调节功能。既有建立市场竞争秩序的引导功能,也有经济运行中的强行组织功能;既有限制某些经济领域发展的功能,也有促进某些经济领域发展的功能。这种多调节功能的相互结合,表现了经济法调节系统的内在协调和统一。而这种社会整体调节,不仅带来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益,也为法人和自然人的个别利益的实现创造一般性条件,这就是社会公共利益。注释:

初期,中国存在五种经济成份,即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1952年,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份占的比重,全民所有制经济为19.1%,集体所有制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为0.7%,私营经济为6.9%,个体经济为71.8%。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全民所有制经济上升到33.2%,集体所有制经济上升到56.4%,公私合营经济上升到7.6%,个体经济下降到2.8%,私营经济消失。1980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占60.3%,集体所有制经济占34.6%,加上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合营的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95.3%,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占4.7%。见马洪主编:《现代中国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参考文献:

[1]李宜琛.民法总则[M].台湾:正中书局,1977.44.

[2]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69.

[3][19]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128,40.

[4]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北:正大印书馆,1980.31.

[5](澳)休·史卓顿.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99.

[6][7][8]赖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论[M].日本东京:月旦出版社,1995.37、37、38.

[9](日)松下满雄.经济法概说[M],日本东京: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6.56-67.

[10][14](日)丹宗昭信、伊从宽.经济法总沦[M].日本东京;日本青林书院,1999.164、164.

[11][12]服部育生.比较·独占禁止法[M1.日本东京:日本泉文堂,1998.27、27.

[13](日)森户.全劳动收益权[M].日本东京:日本弘文堂出版版,12.

[15][16](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5,85.

第6篇

关键词:民间金融;制度变迁;制度安排

我国的民间金融产生于体制转型期,存在于新旧体制的缝隙之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从小到大、从剩余资本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研究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在当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民间金融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民间金融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在中国特定的经济转型背景下“民间金融”具有特殊的内涵,它不同于国外研究文献中的“非正式金融”,也与国内学术界提出的“体制外金融”、“民营金融”存在差异,而且,更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地下金融”或“黑灰色金融”。因此,如何准确、全面地界定“民间金融”,成为我们研究我国民间金融的首要问题。

“非正式金融”侧重于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的完善、完备性,即指那些营业场所、人员配备、组织管理制度等不完善的金融组织或机构,“非正式金融”一词多见于国外研究文献中,在国外,商业性金融机构或组织可以说几乎都是民营性质的,它们只有组织、制度正规完善程度的差别,而没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区分。

“体制外金融”更强调了经济体制的范围,意指存在于国有金融体制之外的非国有金融组织、机构。较之“非正规金融”,它更接近于我们所研究的“民间金融”,但是,“体制外金融”还包括了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所以说,此定义不尽精确(宋冬礼,徐怀礼,20D5)。

而“地下金融”、“黑灰色金融”是指为世界各国金融法律制度所禁止的金融活动,如洗黑钱、金融欺诈等金融犯罪活动,这更偏离了民间金融的本义。

近年来,理论界和决策层对于民营金融和民营银行的讨论和关注也在逐渐升温,但往往将民营金融和民间金融混为一谈。“民营金融”实际上就是经营权非国有的、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金融组织和实体;而只有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非国有的、没有登记注册的才应归于民间金融。因而,民间金融实际上必然是民有民营,因为它的主体、行为、市场和组织形式都没有符合国家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而民营金融则更多地侧重经营权而非所有权,只要经营权属于非国有、且经过注册登记的金融形式都属于民营金融,这其中有可能存在国有民营和非国有民营等形式。

民间金融与官办金融有着本质的区别,与民营金融有交叉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见表1)。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间金融是指由民间非国有经济主体投资和经营,依靠民间信用,在官方监管之外的金融交易。主要形式有:民间借贷、合会、银背、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等。

二、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一)我国既有的金融制度变迁分析

我国既有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社会的偏好结构。回顾我国20余年的金融改革历程,金融制度变迁的每一步都源于自上而下的供给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政府推动和强制性变迁的色彩,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微观金融主体需求行为。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但制度供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微观金融主体的制度需求,也不一定能提高制度变迁的效率。当改革的措施、速度与政府利益和偏好发生矛盾时,政府一般就暂缓改革,甚至不惜走回头路,比如将具有合作性质的城市信用社改组为国家控制的城市商业银行,这是对原有制度极强的路径依赖。改革初期国有金融垄断了整个金融体系,使金融体制内部缺乏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利益团体,金融部门的体制改革只能靠实质部门体制改革的压力推动。而经济制度变迁采取了诱致性和强制互演进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在坚持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体制外推动,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从发展非公有产权与深化公有产权改革两个方面来建立市场经济,并从正式规则上肯定了非公有产权(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性(钟昌标,胡亮,2002)。从我国已有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来看,为了减少改革与现存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利益之间的摩擦,改革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外延扩展上,如增设一些新的机构,引进一些新的工具,开辟一些新的市场等,而对那些涉及面广,可能对现有制度框架和金融秩序造成冲击的深层次问题,则尽可能采取回避和拖延态度,把改革的矛盾和困难后移。即使是已推出的一些金融制度安排,也仅具有创新的“外壳”,内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离市场化要求甚远,比如城市商业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其实质也是一种准国有金融机构。可以说,我们在大力推进微观金融主体市场化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大量复制我们将来同样要花大力气才能改革的对象。

这种改革思路导致了在经济主体已经多元化的情况下,微观金融主体的实质依然是垄断和单一的,金融部门的产权安排滞后于产业部门的产权演化趋势,金融制度变迁落后于经济制度变迁。金融制度供求的失衡与产权制度的单一,表明我国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型的制度非均衡,制度供给不足意味着有潜在利润的存在,制度创新能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并能增加经济效率,产生“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二)民间金融:内生于民营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金融成长的内生理论表明:一国金融成长的真正动力与基点在于内生机制的构造,机制本身又进一步取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流程。从理论上看,由于起始机制的不同,金融成长可分为两种状态:内生状态和外生状态。金融成长的内生状态主要基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参与和贡献,是在一国经济与文化的内层机制启动下“不知不觉”形成的,它不存在人为刻意雕琢的痕迹。也就是说,在内生状态中,企业部门和个人部门所起的作用是首要的,政府部门只是为金融成长构造环境。无疑,内生状态一般包含较为完备的金融激励、创新、约束和努力机制,从而对金融成长起持久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内生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典型的“内生金融”。民间金融是改革后迅速兴起的民营经济为摆脱外部融资的制约而出现的一种自我突破,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内生地引致了民间金融这一制度安排形式的萌生,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国有金融更多的是一种“外生金融”,也即由政府或者金融当局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上而下设立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形式。张杰(1999)认为,民间金融更多的是一种“横向信用”,也即主要依靠“互助合作”等原则建立起来的,在某一经济水平和特定经济群体中建立的“横向信用”体系;而“国有金融”则更多的是一种“纵向信用”,主要是依据金融资源的等级权力原则建立起来的“垂直

信用”体系,这一体系中占有金融资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高低。

林毅夫(1989)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起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毫无疑问。民间金融因其所具有的自发性、盈利性和渐进性特征而属于前一种类型,是非公有(私营)经济在无法从正规金融部门得到满足的融资需求下,由民间部门自下而上形成的自发性金融制度,所以,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其内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史晋川(1997)通过对温州案例研究表明,民间金融业的兴起是在传统国有金融体制的金融深化难以有实质性推进的情形下,中国国民经济市场深化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所引致的结果。所以,温州民间金融的产生是一个典型的诱致性金融制度变迁案例,温州特殊的民间金融发展是温州模式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之一。在金融抑制和融资歧视的情况下,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内生出对民间金融的需要,市场导向(政府极少干预)则给予了民间金融很大的发展空间。民间金融明晰的产权制度和信息优势,克服了国有金融的弊端,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渐进式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资源支持。

三、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制度安排

(一)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虽然政府曾多次强行禁止,民间金融也一度从地上转入地下,但其并未从此消失。如果强行干预,只能起到暂时抑制作用。对于政府来说,更为明智的选择是尊重民间诱致性制度变迁,并为其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选择空间,促进其制度创新。中国民间金融的未来如何,应该从整体经济和整体金融的发展来考虑,我们不主张把现有民间金融的所有形式都强制性地迅速转化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应着重考虑建立真正的民营金融体系。因此,应在适当时候采用立法的形式放宽对民营金融的限制,彻底打破中国金融的现有垄断局面,形成金融业的竞争局面,更好地为多种经济形式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安排

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安排问题。由于长期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制度之外,诱致性变迁中形成的自我增强作用会使民间金融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具有非正式、不规范和低效率的特点。如果没有外部强有力的制度冲击和国家制度供给,民间金融会由于制度创新的成本过高而无法走出这一状态,真正的民营金融体系将很难建立。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 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民间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要从法律上确定民间金融合法的地位,参与民间金融入股者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真正行使所有权、控制权和监督权。不仅要明确民间金融的产权,更要重视民间金融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有效的产权制度指产权得到明确界定和有力保护,产权可以自主转让,有效的产权制度使民间金融参与各方在制度保护下形成稳定的预期,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交易效率。

2 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路径选择应该遵循自下而上,自小而大,符合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原则,其机构设置和规模升级的基础是具有自生能力的自我扩张,而不应该是自上而下,多层级的政府推动型的分支机构设置模式。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应从底层推进,就像农村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制度一样,都产生于底层自下而上的改革过程。底层推进的意义在于:它能够通过人们之间“互不吃亏”的交易推导出一个稳定的制度结构,并提供可使交易更为节约的制度化规则,其实质内容是放开金融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这就需要按市场化的原则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在准入方面,民间资本可以发起组建民营金融机构,只要股东人数、资本金、经营者资格及其它有关条件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就可注册登记,在这方面,要吸取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采取的城市信用社市场准入过低的教训,防止出现机构膨胀,“银行过度”的现象(钱小安,2003)。在退出方面,民营金融机构能不能发展,该不该退出,应该由市场决定,对于不合规经营的民营金融机构,可以依法自行兼并、联合及重组,对于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或有重大违规行为的民营金融机构,金融当局可强制进行清理、关闭,并对相关当事人查处并重罚,使其付出高昂代价而不敢贸然行事。

3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发展民营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现有的银行实际上都是以国家信用来支撑的,对于民营银行这一增量改革的新生事物,由于其产权的特殊性,不由政府控制,所以不能由国家信用作保障。但这意味着民营银行与其他银行竞争起点的不公平,会导致储户的“市场选择”自然也是扭曲的,因为储户已经习惯政府不会让银行倒闭的做法,出于安全性考虑,储户可能会放弃民营银行,这会影响民营银行的业务发展。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来保护储户的利益和增加对民营银行的信心,也是民营银行实行市场化退出,防范社会风险的必要制度保障,存款保险的度和范围要科学合理,应严格依据各银行的实际存款额来设定,额度超过实际存款额太高,不利于约束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额度太低又难以防范社会风险。总之,既要起到防范社会风险的作用,又要强化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

第7篇

(一)经济转型的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1、按转型的状态划分: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因此,结构转型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另外,有的学者把经济转型的状态分为四类: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等。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经济转型都不外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种类型。

2、按转型的速度划分:分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二)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探讨经济转型之前,应分析“转型”一词的词义。“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研究文献中,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三)经济转型的特点

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段性经济转型。

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别的领域渐进。

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同步。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转型

1、转型的四个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

中国从计划

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

2、当前全国经济转型概况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并且许多地区还制订了经济转型规划。其它地区虽然没有提出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实质上也在做着经济转型的工作。整体上看,全国经济转型可分为北方的经济转型和南方的经济转型,并且南北双方的经济转型有着明显区别。北方的经济转型以东北三省为代表,南方的经济转型以粤、浙、闽等省为代表。北方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的能源开采利用,许多地区能源开采业进入了萎缩期,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东北以阜新市、辽源市、伊春市、大庆市为代表的四个国务院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国重型制造业基地,但是制造业整体水平落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北方工业需要有新的提升。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其次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北方经济转型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的经济转型。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与世界发达经济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

3、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4、当前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5、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发展态势与经济转型

加入了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由于不再受到最惠国、反倾销之类的威胁,因而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05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和2004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因此,在部分地区的经济转型中,有的地区(如阜新市新邱区)把服装行业作为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外贸出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的潮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使然,在这场竞争中世界经济将转向以商务电子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龙头经济。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新经济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

(六)经济转型与传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才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持续性指的是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以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经济本身应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经济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具有“匀加速”或“加加速”前进的能力,将来不会出现因“加速度”急剧下降而产生经济衰退现象。其二是经济具有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能力。即经济发展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要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但要同社会进步相协调,不能以损害社会、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所谓的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结构要合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政策和谐、与社会发展协调、与环境承载能力适应等。

第8篇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M2指标与上证指数呈完全同步的变化。

外贸进出口的三分之二来自美国、日本,美日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我国外贸总值,从这一指标考察,上证指数将是悲观的预期。

随着股市运作的逐步规范,上证综指必将反映国民经济的总量变化,2001年下半年股市变化已经有了反映国民经济变化的端倪,即国民经济处于一个大的下降通道中。

国有股减持、违规资金的查处、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股市的变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政策或是一种工具,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本在于国民经济的好转,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提高。

股市是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个窗口,股市的兴衰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股市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都将对股市及股市中存在着的各种股票发生显著作用。

本报告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出发,考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分析GDP构成中投资、消费、外贸对股市的作用力,同时对股市波动中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加以描述,以期能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中揭示股票市场的周期变化规律。

一、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变化

1.1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

为了尽可能全面的反映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变化,我们截取了十年的GDP季度资料和股市的月度资料以观察其相关的变化,这里股市的波动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综指作为观察样本。

从观察的情况看,自94年开始,国民经济处于一个大的下降通道中。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机关年纪处于衰退阶段。一般说来,在经济衰退时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到危机时期,股价跌至最低点;而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又会逐步上升;到繁荣时,股价则上涨至最高点。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企业的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促使企业减少产量,从而导致股息、红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的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当经济衰退已经达到经济危机时,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瘫痪状况,大量的企业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形势持悲观态度而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经济周期经过最低谷之后又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又能开始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觉得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缓缓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企业的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股息、红利相应增多,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

从我国的情况看,93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在11.2-7%之间波动,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经过三次统计平滑处理的资料显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处在一个缓慢下降的通道中。而同期上证综合指数仅在92、93年同国民生产总值有趋同的趋势外,其它年份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趋势完全背离,以月份考察的上证综指常常出现大幅震荡的现象。但总体而言,上证综指处于于大的上升通道中。我们以十年的年动态数据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的相关关系表明,其相关系数仅为0.08。以季度动态数据测算的相关系数竟然为-0.245。经济周期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与现实情况完全不同。

二、GDP相关指标与股市变化

2.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六五”到“八五”时期,除1989、1990两个特殊年份之外,其余年份投资和GDP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而且投资增长速度在很多年份均高于甚至是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六五”时期,投资增幅高出GDP增幅8.7个百分点;“七五”时期为8.6个百分点;“八五”时期为24.9个百分点。进入“九五”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相对应,同期GDP可比增长速度也呈逐年下滑趋势;另外,投资高出GDP的幅度也明显缩小,1996年为5.2个百分点,1997年二者持平,1998年为6.1个百分点,1999年则呈逆趋势,GDP增幅高出投资增幅2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继1989、1990年之后的第三个投资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特殊年份。2000年,为刺激经济,政府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同年投资增幅达到9.26%。进一步对影响2000年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00年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这与1999年的情况截然不同。据我们测算,2000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基本持平达到40%左右。199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5%,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比1998年分别高出20.5和1.1个百分点;而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1%,?陀谕冢牵模性龇?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8.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2%,比1998年下降1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2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为扩大投资需求,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政策,包括继续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财政贴息;继续降低利率,活跃股票市场,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对投资方向调节税实现减半征收;出台《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尤其是1999年中央继续发行国债用以扩大投资需求,其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年共发行1100亿元),而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然十分低迷,且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从资本市场而言,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政府、企业、居民各不同的投资主体之间的资金难以进行有效的调剂。政府、企业、居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其中企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政府投资,最后是居民个人。与投资地位相对照,全社会资金在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分配则完全呈相反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状况为:政府由资金结余部门转变为资金短缺部门,短缺资金占GDP的比重在1%以上;企业一直是资金短缺部门,且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居民一直是资金结余部门,且结余份额越来越高。根据对2000年资金流量的测算,政府部门短缺资金为1000亿元,非金融企业短缺资金为12100亿元,居民个人结余资金为16000亿元。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状况表明,要实现投资的快速增长,只有对不同投资主体间的资金进行合理调剂,也就是说,通过合理渠道,将相对次要投资主体居民的闲置资金转化为主要投资主体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使用的资金。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格局显然不能满足有效调剂资金的需要,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很难从目前的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首先是银行贷款受到限制。银行部门一般不愿意为民营企?祷蛑行∑笠荡睿蛭歉械椒⒎糯畹姆缦沼胧找娌欢猿啤?998年以来,为扩大内需,刺激民间投资增长,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中央政府首次要求银行系统“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各个国有银行先后成立了中小企业部,同时为鼓励银行将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政府还相应提高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利息的浮动范围。但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以及民营企业本身一些固有的缺陷,使银行对其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其次是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从一开始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促进其机制的转换,要求股票市场要优先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对十分狭小,且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必须已经连续三年盈利,上市公司所流通股本应在5000万元以上。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都较小,产业层次低,与国家对企业上市规模和优先产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客观上加大了中小企业上市的难度。我国上市公司中非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所占比例不到10%。三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以谋求高收益的特殊商业性投资活动。美国IT产业的崛起与风险投资业和NASDAQ系统的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险投资业在美国兴起,极大地支持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进入“二次创业”过程,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正处在起步和成长阶段,需要相应的创业机制予以扶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而目前我国对风险投资的扶持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投资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传导机制是投资增加经济回升股票市场上涨。其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影响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可能的表现形式是部分以投资为理由的贷款违规进入股市,但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对这部分资金的影响程度作出判断。但就理论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不直接作用与股市。下表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和月度变化也反映了这种现实。

2.2消费

在我们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表明GDP处于下降通道中,GDP的下降除投资的影响外,消费需求不足是另一因素。我国GDP的增长率在1992年达到14.2%的罕见高度之后呈现逐年回落态势,到2000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这一周期的回落与1992年以前的增长率波动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是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同时出现了回落,其中工业增长率回落11.3个百分点是主要因素。二是回落持续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个周期都长,而且目前仍无明显回升的迹象。从国内消费方面来看,1992年之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但从1992年之后,消费贡献率连续8年低于60%,平均贡献率比前几十年的年平均贡献率低6个百分点左右。这一突出变化表明,需求不足是影响GDP回落的重要因素。对于消费需求不足,政府消费部分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分析。这里仅就居民消费加以论述。影响居民消费不

足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影响。根据历年的调查资料:1985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2.9﹕1,1990年这个比例为3.9﹕1。2000年为5﹕1,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虽然没有城市的大,但其发展趋势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就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量化研究,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二是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大都是量入为出,储蓄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这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现象。三是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需求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即期收入,还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而有关收入的预期又与人们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预期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

改革、机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等,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支出水平,而唯一没有正式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又无法使人们在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之间划上等号。人们可以预见的收入增长仅仅是工龄和职务工资等有限的几项,面对人员的分流、下岗压力以及日益与市场挂钩的子女教育费用等等涉及切身利益的社会变化,都将加强居民储蓄倾向。

为了刺激消费,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已经降到了历史低点,低利率储蓄政策在短期内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是很显着,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其影响必然会逐渐增加。此外,实行低利率储蓄对新增储蓄的影响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而且有利于一些储蓄资金转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这些资金的流动将随着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投机因素的减少,向消费领域回流。但是,就股票市场而言,低利率促使资金投向消费或股票市场的倾向并没有显现。从94年8月的325点到97年5月的1510点;97年9月的1025点到2001年6月的2245点;97年7月的2245点到目前的1680点,股票市场的变化独立于消费和利率的变化。

2.3外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增长,明显地改变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出口年平均增长13.2%,进口年平均增长11.2%。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外贸依存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开放经济中,净出口是总需求的函数,以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它直接构成对GDP的贡献。实践表明,贸易的高速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而贸易的下降则是导致目前中国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

由于外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增长变化与国际形势、汇率有直接的关系,不同于投资、国内消费。为此,我们将近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的绝对值与上证指数的变化加以对比,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上证综指的走势竟然与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变化如此的趋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视觉上的直观,我们将上证综指做了放大一倍的处理)。我们计算的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我们用滞后一年的进出口总额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81。这说明股市提前一年反映进出口的变化的强度要大于当年。这一意外的发现我们试图做以下解释:一是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势必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由于外币的国内不可流通性,这必然要求增加等值人民币的供应量。资金的增量供应必然对股市产生影响。二是随着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程度的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是伴随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而进行的。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资本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八五”时期平均增速为36.1%,“九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大量资本的流入,弥补了国内资本的不足,这使得国内的部分资金有了相对宽松的腾挪空间投资于证券市场。外贸形势不乐观时,情况正好相反,所以其波动趋于一致。三是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运行的下行阶段,通货紧缩加剧,大量产能过剩,职工下岗失业日增,宏观环境的恶化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1998年实施扩张政策,大力启动经济,但扩张政策收效不大,经济仍在波动中继续下滑,人们的预期尚未改变,投资者的信心也未恢复,因而,消费依然看淡,投资也只是政府投资扩张,而民间投资仍不活跃。但此时,即97-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7299、29153、31135、34153亿美元,绝对量处于升势,同期外资的利用为644、586、527、590亿美元。从外资的情况看98、99两年利用外资的增幅回落,2000年大幅增长。上证指数提前一年发生变化。这源于资本本性的决定,国内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进入股票市场逐利成为必然。四是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中的投资收益以1995年为界,之前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之后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前者反映的是资本收益的实际流出额,后者记录的是全部的资本收益额。于是资本收益有两个流向:一个作为资本收益换成外汇流向国外,第二作为利润再投资记在资本项目的直接投资项下,这种利润的再投资在记入利用外资的同时,资本项目下的投资进入股票市场存在现实的可能。五是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们的进出口主要来自美日,美日经济向好,其股票市场繁荣,促使我国的进出口增加,股票市场呈现牛市。

2.4货币供应与股票市场

收入型货币数量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随收入的提高货币发行量以一定的比例增加,对经济总量的提高有显著效用。但是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

证券市场交易包括发行新股交易,也包括市场主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改变其持有的不同资产组合而导致的交易,但常见的大量交易,是源于二级市场上投资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心理预期、新信息传播及对其解释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对市场的不同看法所导致的交易。与商品交易一样,证券市场的资产交易也是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的,同样不可避免要产生对货币的交易需求。这里我们通过对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年份M0M2M1上证指数

1993年586434879.816280833.8

1994年7288.646923.520540647.9

1995年7885.360750.523987555.3

1996年880276094.928514917

1997年1017790995.3348261194.1

1998年11204104498.5389531146.7

1999年13455119897.9458371366.6

2000年14652134610.3531472073.5

股票市场变化引起总的货币需求变化的途径或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人们名义财富的增加,在收入比股价波动性更小的情况下,意味着财富/收入的比率上升。而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财富/收入比率越高,往往反映为货币/收入的比率越高,或者说收入流通速度越低。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的这种关系为财富效应。二是股价上涨反映了风险性资产的预期收益相对无风险性资产而言有所上升。在人们的风险偏好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相对价值的变化将导致风险性资产的风险程度增加,从而人们将会增加其资产组合中相对安全性资产的比重来抵消这种风险,比如说增大持有短期债券、货币等,从而引致货币需求增大。这种增大其实质是资产组合的货币表现。三是股价的上涨往往伴随着股市交易量的扩张,这要求相应的货币供应来完成这些交易。四是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张,一般会使得股票吸引力增加,从而在人们的资产组合中比重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货币资产(主要是广义货币,如居民储蓄存款)有一种替代作用,从而降低货币需求。以上的股票与货币的传导机制中,就理论而言,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作用有时是正向的,有时是反向的。我们用上表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大,导致货币需求相应增加。

股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变化的同时,货币供应的变化又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下图直接反映了货币流通量与股市的变化。变化表明货币供应量的走势完全同步于股市的变化,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股市的上涨与资金的推动是密切相连的。版权所有

三、关于股市背离宏观经济走势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这个新兴的证券市场中,证券融资的制度安排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强制执行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和中国国企的传统背景的原因,这种制度不可避免的与完全市场下的融资行为产生摩擦。

3.1上市公司股权失衡

与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股票市场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性,股票市场被严重分割,市场结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统一的市场体系。股票市场结构缺陷首先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严重分割。国有股一股独大,且这些代表国家所有的股权又不能上市流通,这种股权结构被严重分割的状况,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占67%的国家股、法人股主体代表的缺位,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3.2机构投资者发育不全

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比例过小,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操纵市场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使得市场大起大落、坐庄投机等现象时有发生。股价与企业效益已经没有匹配的效应。股票价格并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信息,而信息失真和市场参与各方信息之间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不得不为之付出额外成本,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被演化为理性投机行为,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不但信息传递机制发生扭曲,而且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可避免发生了扭曲。尽管国家的政策导向一直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战略投资者、封闭式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股票市场本身的发展要求相比,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3.3上市公司缺乏投资价值

从纵向比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呈整体劣化的趋势,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呈下降态势,通过对不同年度上市公司的考察,发现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越长,其效益越差。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上市的目的不是促其建立适应市场运作机制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而是乐于从二级市场圈钱,MM理论中的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债权融资的理论完全失效,关键在于董事会、经理层对股东的回报没有制约,总认为二级市场圈的钱是没有成本的美餐。不怕股东用脚投票。毕竟大股东代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上市公司为了在现行的制度下保住其融资的资格,不惜弄虚作假,愚弄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证券市场股份制改制的功能缺陷,致使公司的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投资价值。

第9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优势;挑战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34-0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作为民营经济的载体,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度里,民营企业也有其特殊的含义。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不仅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而且包括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等。在中国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缓慢增长,进入21世纪后,民营企业的数量才有了快速的增长。截至2011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个体工商户3600万户。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超过25万亿,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超过1.5万亿。民营企业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除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优势。

1民营企业存在的优势

1.1民营企业内部产权清晰

民营企业是私有制企业,其内部产权自然是清晰的。具有这样性质的企业,完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2民营企业具有灵活性和竞争性

民营企业作为非国有制经济,因此无法得到像国营企业那样的优惠政策扶持,所以民营企业是完全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性。与此相适应,在投资,生产,销售,分配等各个方面,民营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在企业用人方面,民营企业对有才能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的重用也一直是其明显有别于部分国有企业的内在优势。

1.3民营企业具有完全的市场导向

民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有将其利润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进一步的资产增值的内在投资欲望。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其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将资本向市场需要的产品上转移,将资本投到边际生产率高的产业。

当然,进入新世纪后,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民营企业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民营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得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了解自身的缺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民营企业存在的缺陷及面临的挑战

2.1在民营企业内部,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

民营企业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未来的形势缺乏准确的判断。民营企业的产生是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从而造成很多企业的创建是冲动式的,只是看到当期的短期利益,没有对未来的形势加以分析,推测,导致大部分企业最终难以摆脱失败的结局。其次是企业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企业的目标是赚取利润,只要有利可图,很多企业宁可铤而走险,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没有给自己的企业制定一个合理的,长久的目标规划,很难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没有舵的小船,会在原地打转。可见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上世纪90年代的三株口服液,沈阳飞龙药业都是通过强有力的广告策略使产品深入人心,但是这些企业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虽然他们都有过短期的辉煌,但最后都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2.2民营企业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本管理概念

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大部分管理者只重视人才的招聘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缺乏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意识,所以职业经理人短缺是我国民营企业的普遍现象。同时企业对职工的培训缺乏认识,没有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大部分培训工作都是被动的,临时的,片面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只重视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而忽视培训的质量和内容。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不仅带走企业的技术,商业秘密,及大量的客户,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了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2.3企业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大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化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化决策,决策者即是企业经营者又是企业所有者,经营权和所有权不分离,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当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后,家长制管理造成的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同时民营企业家决策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往往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

2.4民营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形成的,是企业在长时间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这种能力使企业不断地对各种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从而使企业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民营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创新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循守旧,不能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的企业必然是死路一条。这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秦池酒厂的案例就反映了企业创新的重要的作用。当1996年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勇夺央视标王之时,为秦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声誉,秦池一夜之间从无名小辈成为公众明星。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大大提高,各地经销商纷纷主动上门提货,在很短的时间里企业在全国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1996年底时,企业最大的矛盾已经不是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了,而是企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即面临着改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敏锐的经济头脑,没有把重心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而是继续在央视广告投标中进行豪赌,沿用去年成功的经验。1996年11月8日,秦池以3.2亿元卫冕标王,但是企业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而被报道通过收购川酒进行勾兑的事实,从此秦池的市场形势开始全面恶化。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变化的形式,过去的方法和制度可能已经失去价值,成功的经验也会成为未来失败的根源。第二,品牌意识不足:品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在市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区别与其它企业的标志。品牌的主要代表是商标,而我国的企业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同仁堂商标在日本被抢注,康佳商标在美国被抢注等等,致使我国优秀商品进入部分外国市场的渠道被封杀,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民营企业外部,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民营企业主要有三种融资方法: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或股票和企业内部积累。受政府政策调控和企业内部政策法规影响,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税负过重,降低自我内部积累。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造成企业很难得到国家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以2009年A股全部上市企业为例,国企所占比例达到6成,平均税负仅为10%;而民营企业平均税负达到24%,远高于国企平均水平。

第二,银行对民企贷款难,金额少,期限短。民营企业属于非国有经济,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不同,导致国有银行对民企贷款不重视,采取歧视性政策导致很多国家政策难以实行。而非公有制股份制银行如民生银行对民企的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无法满足企业长期的资金需求,导致民企信贷资金供给严重匮乏。

第三,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较少,管理不够规范。我国民营企业筹措资金主要靠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大约占到70%左右。除此之外,一些基金公司和担保公司是企业融资的另外渠道,但是由于我国的基金公司和和担保机构处于初建阶段,数量较少。截至2011年底国内正式注册的担保公司1367家,而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达到900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3600万家,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可以从基金公司和担保机构获得融资服务。况且由于国家缺乏相关的法律约束,缺少对担保机构的约束力。

第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道路艰难。目前主板对中小民营企业有严格的硬性要求和条件限制,海外上市也极其困难,而且还受到国内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满足中小企业上市的创业板也是2009年10月才设立的,对于中小企业的上市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充分适应国家政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还要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当前,民营企业所面对的形势,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是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民营企业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7,(2).

第10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航空产业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71-03

一、世界主要国家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的经验借鉴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关军民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军民一体化”、“寓军于民”、“先军后民”、“以军带民”。

(一)美国:军民一体化

对于美国,在推进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实现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模式可以概括为“军政协作、民为军用、以军带民”,通过两头兼顾的总体思路,促进“军”与“民”的一体化发展。“军政协作”即国家最高决策层启动并监督军民融合项目,保证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军政单位、相关部门负责的项目的具体工作,从而营造有利于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与体制机制;“民为军用”要求军政部门(主要指国防部,航空航天局)要主动积极识别各自领域中能够相互促进与补充的高新技术,并将它们载体化,通过与现有装备结合,推进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军事技术的提高;“以军带民”指的是通过对国防军工项目的投入,带动并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国防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到,美国在推行军民融合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新技术条件下利用民用高科技推动军事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注重利用军事项目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军民技术的共同提升。

(二)日本:寓军于民

在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化的路径中,日本的总思路是“先富国、后强兵”。通过采取“寓军于民”的发展模式,逐步深化军用与民用项目的融合。二战之后,虽然日本没有独立完整的国防科研生产体系,对从事武器与装备生产的工厂受到国际社会及相关法律的压力及约束,但民用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研发能力、资金投入、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相当实力。在推进相关产业(项目)军民融合的过程中,日本特别注重军民两用型技术的发展,通过建设“以军掩民”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大军民两用型项目在人、财、物上的投入,不断提高民用技术,并保持民用向军用快速转化的潜力,从而提高军用技术水平。

(三)俄罗斯:先军后民

回顾俄罗斯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从军民侵害、到重军轻民、再到军民融合等几个阶段。冷战时期,前苏联优先发展军事工业技术,占用民用资源,侵害了民用工业的发展,阻碍了民用技术的提高,军用产业与民用产业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军民分割的现象十分严重,先进的军用技术不能有效地转为民用,对国民经济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民政策,利用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化成果,来解决军用工业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同时,俄罗斯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细化与调整民工作的步骤及内容,逐步推进“军民两用型”技术的运用,以建立军民融合的工业体系。实际上,无论在哪一个阶段,俄罗斯各届政府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是保持本国国防工业的实力,提高国家军事竞争力及威慑力,从而为本国的军事建设和大国地位提供保证与服务。

(四)以色列:以军带民

出于地缘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以色列非常注重军工产业的发展,在军民融合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以色列强调“军”与“民”的相互带动性。在长期的产业布局及整合进程中,以色列始终将国防高科技产业放到首位,通过国防科技力量的提升与带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产业的整体实力,反过来民用产业实力的加强,又进一步促进国防科技产业的进步。从而既保证军工、国防产业的发展,也能对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外贸等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对从上述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的梳理,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以下的共同特点:一是每个国家都具有较为完善的军民产业及相关的大型公司,这些大型公司在推动产业军民融合过程中伴演着“旗舰租客”的角色,吸引并维持了一个巨大的高科技劳动力蓄水池,并吸引了大量制造企业的入驻;二是相关产业都实现了集群式发展,在集群区域中,从设计到制造、从销售到售后服务,都有相应的企业与之对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实现了产业网络化发展;四是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设施及人才资源。

二、中国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航空产业在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航空科研体制处于封闭状态,民事机构或企业难以参与,军民融合缺乏有效的互通渠道

中国的航空工业产业主要是以“计划”的形式发展起来的,直到目前,国内的航空产业也没有或很少向民事企业开放。航空产业在制定产品的过程中,主要是军品,而很少生产民用产品,从而形成较为封闭的设计、生产体制。同时,中国的航空工业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防范性,更不利于军民技术在产品或产业的互通。从现实情况看,中国航空科技已经具有明显的部门垄断特征,在此背景下,航空工业内部缺少吸纳民事企业的技术、管理,或与其合作的动力,从而难以有效提高航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创新力,民事企业或部门也不能利用军工技术实现技术的民用化,二者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进程中。

(二)缺少独立从事军用与民用航空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

随着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在需求及科技上的差异化,军用与民用产品在发展理念、规划路线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对产品的科技基础研究与开发上也应由不同且独立的机构来进行。但中国的现实是,国内的航空研究机构具有高度的垄断性,都归属于航空工业内部。无论是民品研发,还是军品开发;无论是航空基础探索,还是产品应用研究,都是由航空产业内部完成。由于缺乏独立的民品科研机构,导致中国的民用航空工业长期不能得到有效发展,无论在研发投入上,还是在研发资源整合、人才培养上都受制于军品部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三)组织结构固化,阻碍了航空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从目前国内航空产业的组织结构看,其产业发展路径几乎都是采用的是“纵向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明显弊端就是容易造成产品投入成本过大,价格过高,在市场化导向下缺乏竞争力,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提高。当前世界先进国家对于航空产业在军民融合过程中采用的组织模式多为“专业合作化”。该组织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外部信息的可用性,同时能够通过知识的深化及泛化提高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创新水平。因此,中国需要积极主动改革当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模式,不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产业竞争力,提高军民融合的有效性。

三、推进中国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调整组织、生产等模式,提高产业军民融合的有效性

1.组织模式的专业合作化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在航空产业普遍采用专业合作化的组织模式,它指的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不同的工艺、部件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最后由一家企业进行总装,并且其组织过程主要是通过市场利益为纽带,根据合约规定实现(见图1)。

专业合作化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信息可信性、深化及泛化专业专业知识,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时,区内的劳动力会进一步分化,专业分工也将进一步细化,区域内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将会得到扩展与加深,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频率也会加快。该模式下导致的产业集群发展将会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区域的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处于集群区的企业可以与自己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产业链的互补及规模的壮大,从而避免因企业资金规模的限制而失去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优势,同时又可以防范决策迟缓、管理僵化等问题。

2.模块化生产与总装集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模块化、集成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产业的主要运营模式,对于航空产业,自主研制或转包生产业已成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在模块化生产模式下,主供应商主要负责与航空公司合作,确定产品核心指标,设计思路、方案,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个子系统及相关部门(见图2)。

模块化生产可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能够有效提高零部件和子系统的总体科技实力与水平,同时通过总装集成可以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子系统知识的兼容。

(二)进一步优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对于航空产业,过去单一的国有化产权导致了整个航空工业体制的固化、僵化和效率低下,航空产业企业中真正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实现。企业中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问题较多。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到位,企业领导、职工的薪资、升迁、待遇等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经营的好坏,导致企业员工缺乏创新的愿望和热情,加上没有生产竞争的压力,从而中国航空工业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也没有把科技成果运用于民事部门的动力。许多企业在投资上热衷于“短平快”;在利润分配和资金使用上,重消费、轻积累、重生产、轻开发、重非生产性消费、轻生产性消费、重扩大产量和规模、轻内部技术创新和挖潜改造。整个行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军品订货或国家投资拉动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也没有调动民营部门参与航空工业发展的积极性,经济规模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用通过梳理国外航空工业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中国航空产业在实现军民融合过程的发展模式。

(三)吸纳民间科技力量参与,积极培育竞争机制

加快实行招投标制度,扩大航空科研的投标范围,鼓励非军工企业积极参与航空工业科研的竞争,对那些科研能力较强,符合航空工业科研条件的私有企业提供国家支持;并且鼓励非军工企业的自由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航空装备的科研开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非军工科研单位参与航空装备科研的法律依据,形成依法竞争的良好秩序。在项目安排上,对重大航空装备型号和少数关键部件的科研任务实行在实力雄厚的航空科研单位中招标,实行适度竞争;其他航空装备的科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包括重点院校、军队及地方科研单位、企业等中实行招标竞争,扩大竞争招标的范围,促进航空装备科研水平的发展。

(四)加大投入,着力培育军民融合航空工业企业

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在科研,而最终的产品制造还是在航空工业企业,所以要把培育能同时进行军机与民机产品开发生产的航空工业企业放在重要位置上。从理论上讲,军机与民机在航空科技知识基础上、在科研生产设施与工艺上,以及供应商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军机与民机研制之间具有相互的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此外,军机与民机在市场需求上也具有互补作用。从实践上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航空工业企业也都是既生产军机又生产民机的。要让航空工业企业既能够参与军用航空科研项目的研发,又能够参与民用航空科研项目的研发,借此提高航空工业企业技术积累与研发能力。目前中国采用“军民分立、并行研发”的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军机与民机研发相互干扰,但从长期来看,军机和民机在产品研制环节还是应该统一起来,以实现航空工业产品研发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要培育这种军民融合的航空工业企业,首先必须以中国的航空工业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改变目前航空工业企业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样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才会驱使航空工业企业把军用技术自觉地转移运用到民用航空产品的开发上,避免目前航空工业企业过于依赖国家军品订货对研发投入重视不够的现状和问题。其次,要对中国航空工业进行专业化改革,要改变过去航空工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行业组织模式,而实行由主机制造商、分系统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等专业化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并着力推进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管理、组织、生产。最后,要加大对航空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培育航空工业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要通过国家航空科技管理局和国防部的渠道加大对航空工业企业参与航空科研的支持,同时也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担保等方式加强对航空工业企业自主研发项目给予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杜人淮.世界军事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与中国军事工业的出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0,(57).

[2] 刘怀德.论国有经济的规模控制[J].经济研究,2001,(6).

[3] 罗仲伟.军事工业主体的特性与产业组织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5).

[4] 游光荣,朱启超.“寓军于民”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11篇

转轨中的中国经济具有独特性,经济结构的演变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走出了一条独特轨迹。这种轨迹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也是别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模仿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在不断调整和不断演进过程中,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集中表现为:市场结构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产权结构的变化,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供需结构的变化,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转变;逐渐形成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封闭型经济结构向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政企合一的直线制等级模式向现代公司制转变。循着这些变化的轨迹,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深刻分析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将会呈现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次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行业集中度渐强;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的态势将会延续。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一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1,需求结构的转变和需求量的增强是经济结构演变的诱导性动因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前主要以消费食品和底端物品向消费服务和高端物品、奢侈品和耐用消费品转变,所以产业结构也向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进一步转化。投资结构一直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水平化低效益投资过多,导致投资收益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并造成了能源和资源浪费。正因为如此国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让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业逐渐向科技行业和低污染低耗能行业转移。需求的因素具有决定性,引导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业转移。

2,供给结构不合理反过来抑制了需求,加剧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正在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于能源等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但是市场的供给是缺乏弹性并且像石油和煤等工业原材料的供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由于资源的缺乏导致了供需不平衡,这样一些依赖原油等资源的行业将会受到限制,所以供给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反过来抑制了需求。我国资源的紧张局面可以在每一次上调电价和油价的措施中找到答案。因为资源的严重缺乏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向低耗能行业演变。

事实上在中国经济的现实中,需求和供给之间既有量的矛盾又有结构的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需总量的不平衡也是经济结构的动因(总量不平衡是常态,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但是相对来说扭曲的供需结构矛盾却是主要因素,显然正式供需结构化的矛盾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的主要根本动因。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最显著动因一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

中国的经济发展最初就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开始,因为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从而进一步对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开始,随后以强制性制度变迁引领的两种模式交互作用的过程。发端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自发承包集体土地分散经营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中国式经典案例。随后从农村向城市扩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的制度演进过程。

(三)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是由政府主导的

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非国有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西方国家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外。还经历了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从制度层面上看。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涉及到市场体制如何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问题[参考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252页。]。因此,我国的非国有经济主体从开始就具有独立于传统计划体制的“体制外”发育的特征。“体制外”市场主体借助两种发展形式: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而采取这两种形式发展的前提是制度创新。

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制度变迁是个体私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而且这种“制度”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最高的正式规则的形式。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是“内源型”市场经济,而包括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是“输入型”市场经济。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没有国家提供法律层次上的制度供给,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而这一改革过程始终是由制度创新推动的。迄今为止,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6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各种关系。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1987-1991年是第二阶段,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1 992-1 997年是第三阶段,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7年以来是第四阶段,在“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1,产业结构演变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次渐强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也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并且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越发重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纠正严重失调的“农、轻、重”比例关系,第二次是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第三次是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倾向,第四次调整集中体现在“十五”计划时期。是基于经济“存量”的全局性战略调整,它以调整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为核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因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更强。

2,政府的改革方案促成了市场结构变化

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制度供给型价格结构演进为核心。自80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我国不少商品和要素的价格采取“双轨制”这种渐进的制度变迁形式。直到1 997年,中国的价格双轨制在渐进变革的方式中终于基本完成了市场化的转轨任务。有学者认为,计划内价格与计划外价格并存的“双轨制”是当时中国利益格局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选择。国家财政收入的约束、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压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寻租需求”是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参考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135-144页。]。据估计。价格“双轨制”(紧缺物资平市差价、汇率差价等)所导致的“寻租”,在1 987年和1 988年分别达到2000亿元和3500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25%[参考胡和立:《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第36-43页。]。也有人认为,双重体制在国有部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一开始就以一种渐进式推进和局部扩展的价格自由化构筑了“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想框架,与当时改革决策层对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认识与理解是一致的[参考安东建,《中国经济改革的结构与未来方向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检,2004,第318-319页。]。然而,价格“双轨制”确实为非国有企业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下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四)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最基础动因一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演变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经济结构演变归根到底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技术进步就成为经济结构演变的又一主要动因。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结构、要素禀赋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技术进步有多种形式。一是自主的技术创新,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步。例如专利技术、商标以及专有技术。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贸易)取得的技术进步。当前。技术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内容之一,而且技术引进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三是通过技术扩散(技术外溢)和“干中学”而获得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技术的外溢效应广泛存在。

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最基础动因

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通过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利用外资等形式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内传统工业设备与引进设备之间的技术差距平均在30-50年。为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我国进口贸易的指导方针一直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扶持机械、轻纺和交通设备制造等加工工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支持电子、信息、航天、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先导产业的发展:认真组织重点建设物资、农用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因此,进口贸易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直接的技术引进和间接的技术扩散。

技术进步还推动我国一些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基础的助推因素。最为典型的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在我国是伴随着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在“干中学”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壮大的。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产品的信息产业。不断生产和更新技术本身,正是这些技术产品不断改造和更新着其他产业,因而从整体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生产制造系统。这些新的生产制造系统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并通过企业间横向和纵向的连锁效应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除了信息产业之外。航天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从产业结构方面考察,技术进步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由于生产设备和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形成与使用、技术的外溢效果、生产的协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会形成某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在特定的区域聚集成长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空间组织。同时,生产相同产品且具有正式和非正式互补关系的大量企业出现地理集聚,这便是产业的集群化。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存在互动的作用过程,即发生在空间距离接近的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集群发展又反过来强化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基于技术梯度的垄断竞争格局。少数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总是企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维持垄断优势。并通过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将相关企业通过技术纽带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

3,技术进步也是区域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之一

如同技术革命推动国际产业发生梯度转移一样,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步形成一种基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差异的梯度分工格局。受技术进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正在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转移。所以,产业梯度转移过程实际上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过程。

4,技术进步还通过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要素供给的数量,也可以提高要素的质量。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资本积累:新技术的采用有助于开发新的自然资源,并以人工合成的新材料替代天然原料:通过教育投资和科技培训I可以增加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供给。人力资本的技术水平和物质资本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会改善要素供给的质量。其次,技术进步会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减少要素投入,相对增加要素的供给量。技术进步往往并不是“希克斯中性”的,大多是节约资本型或是节约劳动型或是节约资源型的。无论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会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会改变一国既定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根据H―0―V模型,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会改变部门和整个经济的产出向量。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林毅夫等人认为。技术结构内生于要素投入结构,某项技术的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实现。而投入品的相对价格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禀赋结构决定的。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极

小化应用成本是选择适宜技术结构的关键,其基本原则在于保持技术结构与禀赋结构之间的一致性。

5,技术进步还会引起市场结构变化

首先。技术创新会带来同质产品的水平差异和异质产品的垂直差异,从而构成垄断的市场基础。基于技术创新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基于技术外溢的外部规模经济使技术领先的企业能够比同类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租金”而具有更强的技术垄断愿望和技术创新动力。因此。技术进步会使市场结构演化为“垄断竞争”格局。其次,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R&D)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巨额的物质资本投入,这会给许多企业造成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的进入障碍同时也增大了技术研发的风险。行业内的一般中小型企业由于研发实力不足。只能居于以垄断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为中心环节的技术创新链条的低端。巨额的初始投资和研发费用形成了较高的行业进入障碍。这种进入障碍会加强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的垄断地位。最后。技术创新还会导致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的产生。

(五)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外部因素一国际分工格局

随着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的逐渐显现,目前中国超过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分工格局的标志。源于新技术革命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所引起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演进,由于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在分工形式上,国际分工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由于分工层次的细化和深化,迂回生产各个环节的投入要素的异质性增强。并由此导致中间产品也越来越表现出要素的性质。从而强化了分工的要素“边界”特征。

国际分工同时导致了我国外贸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国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在国内转变产业结构,对外就是体现为贸易结构的演变,这种演变的要求是客观的,不仅是由外部传导的,而是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同时国际分工引导我国市场结构的演变,主要原因在于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应该不断进行的,公司组织结构不断演变的结果是大企业领导的行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演变,最终将促使市场结构演变。

从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来看,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宰。传统的以国家为界限的分工已明显弱化,跨国公司经营的企业内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分工、地区经贸集团所组织的国际分工以及协议性国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因此。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制于同一分工体系。由于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原先以比较成本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国际产品间分工和贸易逐渐让位于基于要素可流动的产业内贸易、垂直专业化贸易和公司内贸易。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而我国像联想华为这样的公司已经参与了国际竞争,同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等已经是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正在逐渐扮演国际分工主体的角色。

三、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

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将会呈现出: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次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演变。由于大量滞留农村的劳动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较小。农业劳动力将持续向其他产业转移,同时,绝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其消费的比重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而有所降低,工业对原料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也将随着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第一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重会有所增加。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在第二产业内部,一些传统产业比重将下降,相反。一些高技术含量大的制造业比重将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以高技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而实现经济的腾飞。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适应海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同时还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放开资本市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应变能力,减少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

在次级产业结构内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由于对服务和高附加值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以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将会发展到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工商银行以650亿元的年利润位居世界第一,说明我们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

(二)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行业集中度渐强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过渡阶段,市场结构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又不同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自己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结构也在发生演变。这个时候一些大企业的规模已经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渐加强。市场既有活力和竞争力也有一些企业做大作强并走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像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大公司的重组已经完成,行业的集中度更高,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企业更有竞争力。

(三)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的态势将会延续

我国的产权结构从一元向多元转变的速度正在加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畸形,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障碍。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使产权清晰,使企业充满活力,使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得到转变。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机制缺位是产权结构单一化的根源,而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产权结构多元化,这也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必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一方面国家已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维持对企业的单一资本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无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扩张的资金需求。所以引进外部资金以股权形式持股,为企业融资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要求就越发明显,现在为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我们的产权改革正在逐渐走向不可逆转的多元化方向。

第12篇

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与化解经济领域潜在风险结合起来,谋求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关于经济结构的理论解释

(一)经济结构的理论内涵

经济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其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转变已经成为引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经济结构转变在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了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库兹涅茨曾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他根据对大量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分析和截面分析后指出,美国1948 - 1966 年生产率的提高有10 %是由资源的再分配引起的。但是,西方学者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西方经济学家从结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时,常将所有制结构因素抽象化,即把所有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视同为市场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样自然,而不予考虑。此外,西方学者完全忽视了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为西方国家内部由于生产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并不突出。然而对中国来说,所有制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然是两个无法忽略的因素,因此,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

对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葛新元在总结前人对经济增长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衡量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法,并结合中国的数据计算了1952―1997 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夏明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转轨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发现在1981―199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

(二)经济结构转变的理论内涵

理论界对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解释是:一国的经济结构转变是随着人均收入变化而发生的需求、贸易、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面变化。[2]

根据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型数据,结构转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产品的生产,在低收入水平上,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

2.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一旦人均收入水平超过400美元,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高于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由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制造业产品数量的极大增加使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社会分享了制造业生产的财富,从而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分析

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与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不断演变和调整的过程中, 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主要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封闭型经济结构向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政企合一”模式向现代公司制转变。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动因包括三个,分别是: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分工格局的变化。

(一)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

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过程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3]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从诱致性经济制度变迁开始,随后以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为引导,两种经济模式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市场化进程存在根本性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商品经济,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外,还经历了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因此,与西方的市场化进程不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公有制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变迁是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内容,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纠正严重失调的“农、轻、重”比例关系;第二次是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第三次是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倾向;第四次调整集中体现在“十五”计划时期,是基于经济“存量”的全局性战略调整。

(二)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

经济结构演变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技术进步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又一个主要动因。[4]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

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和结构升级等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加工业中比较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业领域的许多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业机械等,在80年代初也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直接和间接的技术引进对我国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和结构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还通过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要素供给的数量,也可以提高要素的质量;其次,技术进步会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减少要素投入,增加生产要素的相对供给量。技术进步大多是节约资本型或是节约劳动型,无论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会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提高社会在既定条件下的生产能力。

技术进步还会对市场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5]首先,技术进步会带来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的差异,这是形成垄断的市场基础;其次,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R&D) 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巨额的物质资本投入,这会给许多企业造成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的进入障碍,同时也增大了技术研发的风险;最后,技术创新还会导致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的产生。

(三)分工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

分工的变化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转移,进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的分工格局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是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基础,而且,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本身也包含着分工的变化。[6]

分工可以分为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内分工在空间上的延伸。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链的不断延长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国际间的劳动分工出现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处于较低分工层次上的劳动的差别逐渐缩小,生产要素的通用性增强,进入、退出壁垒的难度降低,因而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处于较高分工层次的劳动差别扩大,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在高层次的劳动分工中十分重要,生产要素的专用性增强,进入、退出壁垒的难度增加,因此,高层次的分工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分工格局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际分工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以国家为界限的分工不断弱化,跨国公司经营的企业内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分工等新的国际分工形式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因此,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进入同一分工体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国内分工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7]在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大国模型”的特征,所以,中国的分工格局主要是由本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收入分配政策、市场需求规模、经济体制、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经济结构变化与分工变化是共同进行、相互影响的过程。

三、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

(一)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个方面,而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的取向偏重于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工业总量的提高,忽视了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主要依靠高积累、高投资的支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产业结构问题:一是生产结构不合理;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

2.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出现趋同化现象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方政府长期追求工业自成体系,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导致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地区间的分工协作程度弱化。[8]尽管东、中、西部的资源和经济技术环境存在很大差别,但在工业产品结构中,相似程度却很高。据有关部门测算,东部与中部地区结构的相似率为93.5%。中部与西部的相似率更高,达到97.9%。

3.城镇化水平偏低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无论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还是从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按照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分布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还达不到国际低收入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35%)。城镇化水平过低不仅影响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不利于扩大国内投资与国内消费需求。此外,还加大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1.调整产业政策,完善实施方式

对各个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制定和实施分类产业政策。[9]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情的不断变化,我们应不断分析各个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调整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力求发挥优势,回避劣势,避免仿照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来被动地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2.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根据中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消费水平提高的新要求,中国政府将从多方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3.加快高新技术发展

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工业及产业结构,巩固和发展中国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因此在近期和中期,中国将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具有中国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特别要发展具有潜在优势的高技术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10]

4.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为尽快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状况,中国政府将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今后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是必然的趋势。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发展小城镇将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此外,要改革农村的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行政管理机制。

5.改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国内市场效率

逐步削弱直至取消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行政干预,打破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部门垄断现象,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真正消除市场封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规则,促进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由于此项工作不仅牵涉到市场规则的改变,还影响到一些部门的利益,因此调整将是十分困难的。在近期内我们应该做的,主要是梳理现有各项政策,特别是对一些内部规定进行修改、删除、公布,推进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断改善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提高国内市场的效率。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逐步改变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我国建立更为健全的产业体系提供了条件。[11]

本文对我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及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国内及国际分工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演变的三大动力。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现状作了相关调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我国经济中的新情况,我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最后,本文对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作出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结构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也是对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的讨论。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安东建.中国经济改革的结构与未来方向思考[J].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检,2004.

[3]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周小亮.论经济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中的对称与互补[J].经济评论,2001.

[5]刘世锦.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战略调整[J].宏观经济研究,2000.

[6]石奇.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现状与推进思路[J].经济评论,2001,(3).

[7]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9]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夏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