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0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越南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行对比研究,借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些技术和经验:不良贷款率低、采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分散信用风险手段多样等三大特点,剖析越南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探索优化越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策略。
【关键词】
中越比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一、中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中国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各项经济发展成就,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壮大,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数据显示,我国信贷资产余额目前已突破60万亿元,同时我国信用债券市场余额也已经超过5万亿元。庞大的信贷资产和信用债产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由若干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一起组成的银行体系。
1.随着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信用风险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中国国内金融业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较少,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大多集中于信用风险方面。
2.普遍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贷款五级分类: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管理信用风险,它比中国过去采用的四级分类法更能反映信贷资产面临的实际风险。贷款五级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
3.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它是现代经济体(特别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信用风险,如何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入世”后我国银行界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信用风险可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随着我国资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4.实行风险管理专业化。目前,中国很多商业银行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分工明确,风险管理逐步实现了专业化。
(二)越南
1.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因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是把信贷增长放在第一位,各家银行都在扩大信贷规模,越南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率不断增高。同时,贷款违约的情况也不断增加,贷款质量呈下降趋势。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信用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已经在越南商业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注重增加股本金以保证银行经营活动的安全。近年来,股份制商业股本金增长速度较快,资本金的扩大增强了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能让银行增大信贷规模,相对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使得越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股本比例迅速下降。
3.越南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但多数银行仍保持较合理的贷存比。越南国有商业银行贷存比例比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即国有商业银行将更多的存款转化为贷款。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的启示
(一)不良贷款率低
就目前城市商业银行1%的不良贷款率而言,其处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1.35%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0.76%的中间水平,越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6%,因此在城市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优于越南。
(二)采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更加巨大的信用风险,应该摒弃保守的回避和分散策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富有进取型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以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为辅。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如中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评价体系,信用风险度量明显改进。
(三)分散信用风险手段多样
为避免因信贷集中带来的风险,中国商业银行一直注意运用风险分散的手段来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集中度。
三、越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缺陷
(一)信用风险方面的缺陷
由于越南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时间较短,缺少管理经验的积累,对管理人才的培训也重视不够,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在越南商业银行的推广和运用。目前越南商业银行依法、合理经营意识比较淡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越南国内经济影响到越南商业银行的运营
近年来越南将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危害缺乏重视。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利率,导致越南央行一方面通过高利率来收紧银根,另一方面又要增加货币共给以满足市场需求。越南国内居民和企业对越盾失去信心,将越盾尽快换成外币主要为美元或购买黄金。这导致越南国内在短期内越盾和美元的超额需求,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减少。
2.不良贷款比较严重
越南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一直比较严重的,据越南国家银行数据,2002年,各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7.2%、2004年为4%,2005年增加到5%。从2007年至今越南各家商业银行都努力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下。2010年11月越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2%,其中50%是损失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占1.19%贷款总额,国有商业银行占60.12%损失贷款类,而他们的主要贷款方是经营亏损的国有企业。
3.不良贷款占股本比例过高
不良贷款占股本比例是一个反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占股本比例越高,风险就越大。越南商业银行近几年特别注重增加股本金以保证银行经营活动的安全。不良贷款战股本金比率越高越影响银行经营能力,这将是个潜在的风险,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股本金,给银行扩大股本金规模的压力。
四、越南商业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的优化
(一)优化内控环境
1.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为了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每个银行要设立有关客户和市场标记的警报系统。为了识别和度量这些标记的影响,信用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跟踪客户生产经营状况。科学技术将会带来正确、客观结果,为大规模贷款工作减少时间。
2.发展人力资源。人力要素是活动成败的要素。各银行要设立能敏锐评价信用效果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注重市场营销业务、售货艺术、合同协议和经营文化。
(二)外部控制
1.审定客户贷款资格。在这个阶段,各商业银行要从头做好收集信息、审定客户等工作,其中要注重对内部客户评核结果和国家银行信用信息中心评核结果作比较及分析贷款机构以确定贷款机构对客户破产危机的影响。
2.贷款监察和管理。在贷款期间,银行要监察客户如何使用贷款以及时发现警报标记和潜在风险,提出预防、克服方法。银行人员要定期照顾客户,监察客户的财务状况,再评价客户的潜力及其能力,同时要再检查贷款资料,跟踪市场和客户经营行业的变化。
3.催债和贷款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除再检查贷款资料以外,银行人员还要经常跟踪客户还债情况。通过还债进度可以看到客户的潜力、合作态度及将来的违约风险。
4.信用风险再审定工作帮助各银行确定客户破产时的损失程度。若没有抵押贷款,损失程度确定附属于资产负债表净效果和没有担保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建设
目前,越南市场营销、操作与风险管理部门之间的独立模型在各商业银行还不普遍。越南国有商业银行还没运用这种模型,市场营销、操作和风险管理部门仍未完全独立,各部门之间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种模型的作用体现在,部门工作分工和专门化使各银行限制风险,部门专门化让各人员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这也是融入世界经济过程的必要要求以最好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
五、结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越南商业银行正不断的完善以更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越南商业银行正适当地引进发达国家现代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有效解决越南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评估问题,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南商业银行将会建立起一个有效地管理越南国内日益严峻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建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武剑.内部评级理论、方法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张军.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化专题连载运用新科技创造竞争力国际金融研究,1998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近几年间,信用风险管理已经逐步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形成一个体系,但是在风险管理中仍然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本文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点
(一)信用风险的透明度降低。在信用风险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透明度较低,这样一来与传统的信贷风险相比较,就直接导致其在识别和测定方面更加的难以辨别认清,银行方面想要明确的知道自身在损失方面所承担的最大值,只需要根据贷款上面所呈现出来的数值就行,然而银行就需要利用其对名义金额的违约概率以及清偿率的估计,针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加以有效的计算。
(二)风险暴露价值的波动性较大。金融衍生产品既“衍生”于基础商品,它所存在的价值自然就会受到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这样就能够将风险进行转移。也正是因为这样情况的存在,在市场当中却有着巨大的潜在危险,那就是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波动,金融衍生产品和传统金融工具相比,其对于价格的变动就显得更加敏感,所以风险系数也由此而增大。
(三)信用风险更为复杂。银行在进行贷款的时候,其本身所承担的总暴露以及总贷款额度,这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在衍生产品当中,交易者本身对于总信用以及衍生交易组合的总规模的承担责任,却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关的联系。一般而言,由于受到暴露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当中,就不能将他们简单的相互累加在一起,这样所得出的总信用暴露情况是不确切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生成机制
(一)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金融体系透明度不高。首先,信用氛围严重缺乏。我国现代市场目前经济发展略有欠缺,需要进一步的给予加强和完善,然而在信用经济发展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也是略显滞后,在当今社会中所进行的信用交易模式,总体水平还是处于一种不发达依然较为简单的状态。所以,不管是在社会中发展经营的企业,还是社会中消费的群体针对信用道德观念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由此就造成了一种逃避抵赖银行贷款的现象。因为,在后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对于思想观念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加强培养;其次,对于相关行业以及政策信息都需要有着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够针对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信用作出正确的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具体详细的作出最佳理想化的信用评估。但是,这方面的信息系统的建立,还存在诸多缺陷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的全面给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力地将银行的信用风险进一步降低。
(二)尚未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国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储存着各种交易信息,中间数据处理器主要是依据银行在风险管理当中所存在的不同需求,从数据库当中抽取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缺乏的主要是信息系统没有完整的连续性,在信息之间出现的数据没有一致性,对于基础数据的分析缺乏准确性以及数据信息之间不统一,这样对于我国国有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就直接造成了其水平无法更好地提高和全面的发展,存在严重的阻碍性。
(三)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不完善。以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都是运用定性管理法,然而现在逐渐运用的是定量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过这样有效的转变,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理想效果。可是尽管如此,在风险管理方面就目前而言还是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依旧会受到一些限制。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体系。银行需要在其内部将数据库进行统一,将所有的信息全部有效的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不仅能够通过对数据库储存的大量历史数据,作出行之有效的测算,然后通过有效的经验数据以及统计技术进行有力的建立,而且在实际发展中各种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的全面建立,以及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具有强大的数据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所以,数据管理方面有效的运用的内部评级法,在实践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给予全面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给予全面加强和提升。
(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当前国际信用风险分析方法是趋势是:从主观判断分析法和传统的财务比率评分法转向以多变量、依赖于资本市场理论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方法发展,从单笔资产的风险管理向组合管理方法迈进。然而我国就目前信用分析评估技术依旧还是处于使用传统的专家判断和比率分析以及单笔分析阶段。不管是针对资产组合管理模型还是内部评级法,都是需要利用信用评级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所以,我国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信用评级的需求。
(三)加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针对银行的监督银监会,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首先,从合规性监管逐渐向风险性监管转变,将总体的监管效能在过去基础上进一步的加以提升,由此就需要将合规性以及风险性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在风险监管以及全面加强风险监管方面,真正切实际地做好两方面工作及加强认识;其次,现场监管体系需要加以全面完善,需要有力地将监督的持续性进一步的保持,而且在非监管体系方面更是需要保证其科学规范以及统一,在实践工作当中全面有效的进行合规及风险性的评级制度。
参考文献:
[1]满菲,穆彤.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2]王文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0(03).
[3]超五成手机用户使用手机银行——解读《2011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J].金融科技时代,2011(05).
[4]王滨.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J].现代商业,2010(08).
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3-0040-05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一类是根据信用风险保护买方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融资,分为融资性和非融资性信用衍生产品;另一类是根据基础资产所涉及的债务人数量的多少,分为单一信用衍生产品(Single―name)和合成信用衍生产品(Basket)。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对信用风险的关注程度增加,各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及时加强信用衍生产品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探索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理论与模型的比较分析
各金融机构为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对信用风险的关注程度倍增,各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现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理论与模型的比较分析如下(见表1)。
二、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
(一)改善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实现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
商业银行根据经营目标以信用风险为交易对象,不断调险敞口以避免信用风险过度集中,从而保障银行的贷款定价能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相称,达到对冲信用风险的目的。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实现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如,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2000年为14 150亿美元,而2005年达到180 000亿美元, 2005年的增长率高达171%(见图1),是整个衍生品市场增长速度的11.7倍。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统计,2006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合同金额约为20.2万亿美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名义余额在整个场外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为9.2%,仅次于汇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
(二)信用衍生品交易主体多元化,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
各金融机构出于各自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目标参与信用衍生品交易,使得信用保护买卖双方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如,银行凭借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提供贷款并对外卖出信用风险,对冲基金的参与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长期持有信用风险并获得相应收益可以实现其资产负债匹配。因而,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迅速(见表2)。近年来,安然、世通等公司破产案件之所以没有给单个银行甚至一系列银行带来严重危机,很大原因归功于这些银行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信用衍生品来转移其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起到了“减震器”(Shock Absorber)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三)改善银行经营方式,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近年来,我国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张,2006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3.18万亿元,比2005年多增8265亿元。2007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482亿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一步累积。一些银行已着手改革原有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和定价方式,通过传统衍生产品与信用衍生产品相互结合,权衡其贷款资产组合的风险度和信用风险的成本,选用合适的衍生产品交易来化解风险,量身定做一些特定的合成金融产品,使银行巧妙地实现交易对手方的转换,利用风险权重差异节约银行资本,提升资本收益率,扩大在非传统业务区域的贷款业务,获得显著的财务杠杆功效(见图2)。
(四)信用衍生产品可塑性强,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一是与银行债权交易相比,信用衍生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更大的灵活性,市场潜力巨大。其市场参与者出于各种目的,可以在交易对象、期限、金额等方面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定制产品。产品的标准化同时促进了套期交易,允许中介机构通过维持匹配的头寸进行造市交易。二是信用衍生产品具有较强的可交易性,克服了传统信用保险、担保工具缺乏可交易性,难以产生一个交易市场的薄弱环节。信用衍生产品能将信用风险与其他风险分离进行独立管理并定价,在保留资产的同时剥离信用风险, CDS能以相对标准的形式交易。三是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银行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品及其组合产品所提供的流动性市场来提高信用资产的变现能力,使已有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能够进入市场交易,为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一个市场化途径。同时,机构投资者通过信用风险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
(五)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监管的挑战
信用衍生品设计灵活而复杂,同时涉及标的资产自身风险及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等问题,并且信用风险与基础资产的分离降低了银行信用管理的积极性,信用衍生品发行者的套利动机明显加强。如大型对冲基金利用信用衍生品进行了杠杆率较高、没有对冲的投资,并往往不约而同地采取行动,在客观上反复扩大并加剧了市场波动,加大了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传染的可能,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如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信用衍生品明显起了放大器的作用,不但在美国国内市场加剧了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波的程度,还将美国本土的信用风险扩大到了世界范围,使债市的风险蔓延到了股市和商品市场。因此,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转移或承担的风险度难以准确测量,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缺少标准化的产品和合约,对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仍不到位
首先是缺少标准化的产品和合约,尽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的违约指数产品,尽管ISDA制定了标准的合同文本,但这些只是解决了部分产品的问题,该市场的标准化程度与利率衍生产品和汇率衍生产品相差较大。其次,在技术方面,缺少标准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定价公式。国内银行尚未对敞口风险及时估值,对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仍不到位。在商业银行的相关制度中虽有有关敞口风险定期进行重估的要求,以及在代客交易中要求客户根据重估结果及时追加保证金的要求,但缺乏合理的成本和资产的分析测算制度,信用衍生产品是基于利率衍生产品之上的更为复杂的产品,其在国内的普及仍需一定的时间。部分商业银行对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有待提高。有的由于银行硬件支持系统不够强大,价格无法及时传导而表现出较弱的定价能力。此外,会计核算不完善,造成了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核算和披露方面的不规范,各银行间缺乏可比性。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严重,债券市场程度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发达
一是在进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为准确测算资金成本和研究弹性,利率作为货币商品的价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BIS模型方法主要是针对于银行表外业务而提出来的模型方法;在BIS模型中的转换因子中因含利率合约的相关要素,合理的利率水平也将直接决定潜在风险暴露数量的大小。二是发达的债券市场不仅可以间接起到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些计量方法施行的必要条件,如以VaR为基础的Credit Metrics模型中在计算转移矩阵时也需要一定规模并规范的债券市场来支持。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品种较单一,市场规模较小,专业人员素质差,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了市场的发展。三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严重,相对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虽发展情况较晚,但其速度却远远超出了货币市场,这种超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便是资产泡沫在我国一定程度存在,而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表现也根本不能作为货币市场融资的依据。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一国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情况对量化方法来说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如KMV模型对一个公司的分析数据来源于其股票价格,在该模型的计算过程中,货币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鉴定很大程度源于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三)金融市场采集数据的基础不理想,无法达到各种成熟的量化方法的要求
在进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充足性与否将直接决定各模型的作用效果,从实证检验来看,样本大小更成为决定模型结果的关键。国际研究领域对该问题有深刻的认识,目前的做法便是尽量扩大样本数据库来保证数据质量,如KMV公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快速地得到不同企业的EDF值,已经建立起来了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数据库,尤其是不同行业EDF值的数据库是其模型可靠性的主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基础却很不理想,我国数据缺失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也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外汇头寸和证券头寸很少或没有。同时,不同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客户信用状况标准不同。此外,我国数据虚假情况也时有表现。因此,根本无法达到各种成熟的量化方法的要求。
(四)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跨境监管和国际监管合作需要加强
一是市场参与者缺乏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信用衍生产品的监管一般套用相关的监管规则,或者与监管框架较成熟的传统产品进行类比。由于信用衍生产品设计的风险比较复杂,不仅涉及信用资产本身的风险,还要涉及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风险程度的大小尚没有统一的模型和公式可以测算、度量;而目前中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体制相对分散。交易所股票和债券衍生品市场,以及商品衍生品市场隶属证监会管理;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场外外汇市场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隶属中国人民银行(包括外汇管理局)监管。而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和证券公司归属证监会管辖,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归属银监会管辖,保险公司归属保监会管辖。众多的监管机构之间尚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也缺乏战略规划共识。还存在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会计和税收方面的模糊性。二是现行法律对我国机构参与境外期货交易存在监管“真空”,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进行跨境监管。2004年底出现的中航油事件凸现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
四、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系统建设,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以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由统一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整体决策、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检查监督等方面从整体上实施系统风险监控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各类规范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保障整体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为市场参与者的操作提供指引,并制定针对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指引,明确对被监管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以引导和监督其审慎经营、及时控制风险。二是要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健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法规体系。在《证券法》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法》等针对衍生产品特定的法律和法规,以保证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一致性,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消除立法和管理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稳健运行。
(二)完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建立和规范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一是完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商业银行自身系统需要建立具备一定规模和效率要求的数据库基础,必须充分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来完善其基础工作。如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各银行间的行为准则,包括“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客户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等,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金融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机制加强银行间数据的共享工作。二是建立和规范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我国信用评级事业已经开始稳步推进,并在加强信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方面初显作用。我国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即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建立包括评级对象的确定、信用级别及评级方法、评级考虑的因素、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的统计分析、跟踪复评和对评级结果的利用等一系列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基础。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其内部建立一套通用的信用管理体系,并通过可靠的量化数据降低信用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第一,在研究借鉴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模式、报价系统及其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逐步构建起我国自己的市场架构,为国内银行同业之间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第二,构建国内银行与国内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之间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进入贷款市场,既有利于基金实现更为分散的组合,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分散、化解银行的债权风险助一臂之力。第三,适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外资参与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推进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和国外机构投资者之间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外资银行能够借助母行强大的产品开发优势,把海外市场已经成熟的产品带入国内,在引入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四)加强内控建设,防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风险
从制度基础层面严格加强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效率,逐步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一是建立合理的奖惩和内控制度。银行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实行交易业务与风险管理相分离。同时,应建立高效独立的信息通道,克服可能出现的信息障碍。二是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应采取先进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测量衍生交易头寸变化时风险价值的变化情况,尤其在进行非标准的场外衍生产品交易时,要对定量风险模型所使用的市场参数深入研究和验证,保证其正确性。三是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和风险报告制度。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在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出现重大风险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损失继续扩大,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监管机构。四是注意风险控制与风险教育。应将发行者完全、准确信息披露放在首位,要充分认识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应注意多类型市场参与者的培育和风险教育,要引导他们理性投资。
(五)强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信用衍生产品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它产生的时间短,加之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它的高风险性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的要求。因此,必须注意培养信用衍生产品定价、信用风险模型等领域专门人才。一方面,要选拔一批年纪较轻、基础较好、有金融专业学位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集中培训或到境外进修,以提高信用衍生产品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与本行业往来密切的国外高级管理人员来介绍信用衍生产品方面的经验、最新动态及风险防范。在实际工作中,使他们熟悉掌握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风险。此外,对于缺乏相应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关键岗位,可招聘国外银行的风险管理专家,以加速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进程。
(六)健全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促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第一,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确保金融稳定运行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大力运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与监管网络系统。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集中统一、严密、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引进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拓展监管面,提高监管效率。第二,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完善金融机构行业自律体系。现实生活中金融市场是非有效市场,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和相应的同业公约及其他制度,要求市场参与者必须严格进行行为自律,有效地发挥行业自律体系监管作用,控制系统性风险,为公平竞争和规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进一步加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交易市场较强的多变性和管理的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对金融的监管必然需要国际上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监管经验,以提高监管效率,少走弯路,降低监管成本;另一方面应该与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委员会(IOSCO)等国际组织密切协调和合作,促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风险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银行家,2005,(8):108-110.
[2]方洪全,曾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实证研究及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4,(1):62-69.
[3]谢清河.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7-182.
[4] 省略/span/span.htm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the SPAN Pages.
摘要: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机构日益重视信用风险监管的有效性,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信用中介性与高杠杆性是银行业的行业特质性,它既是银行获取高额利润的基石,也是整个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根源所在。银行在攫取高额盈利的同时必然内生伴随着高风险,从本质上来讲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如何有效管控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健运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银行业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银行风险从日常运营可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占据特殊地位,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金融创新、全球化、放松管制的背景下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把信用衍生品推到了风口浪尖,主流的观点认为信用产品泛滥及其监管不当是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0年12月16巴塞尔委员会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Ⅲ),有效吸取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对资产负债表外信用风险的监管,提高了对交易账户和复杂资产证券化风险暴漏的资本要求。我国在危机过后的监管更趋审慎主动,逐步建立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对应的宏观管理制度框架。2009年出台《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指引》,2010年相继出台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初步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法人)》统计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9月,我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高于规定的8%,2012年前三季度均高于12.7%,资本充足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BaselⅢ对后期各级资本充足率实施了更为严厉的监管。BaselⅢ规定截止2015年一月,各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下线从现行的2.0%提升至4.5%,一级资本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6.0%,从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分阶段设立总额不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的防护缓冲资本,并提出了0-2.5%逆周期缓冲资本。在危机过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这一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的运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银行必须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做到风险可控、安全运行和收益最大化。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的进步
1.内部信用评级建设逐步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早已着手于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开发建设,从建设之初不断积累企业的财务数据及其它指标信息,同时也致力于完善评级模型,提升信用评级的精准度。目前商业银行基本上能够根据已掌握的数据预测出企业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并据此制定相关的信贷政策、计提风险资本。
2.信贷相关的内部控制得到改善
前台和后台监管相分离是提高贷款决策水平、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举措,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岗位职能已实现了“审贷分离”,做到贷前调查和风险评估授信相分离、层层推进,而不是相互干扰。同时,也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责任制,对信贷人员的日常经营业务和授权作出明确规定,使得权力和责任相对称,促使信贷人员在既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
3.贷时贷后监管得到有效发挥
在整个信贷风险管理各环节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都比较注重贷前审批,依赖风险额度来控制信用风险,轻视了贷时和贷后的风险控制。而现阶段商业银行越发重视贷时贷后的监管,调查分析企业的真实贷款需求,了解信贷资金的流向,防止企业拿到信贷资本后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当发现企业信誉降低或出现反常经济行为时,则减少风险资产的暴漏或提早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
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习惯了用规模来控制风险,不超过事先设定的风险额度,对风险的理解偏重于防控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管理,而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考核指标主要是不良贷款率,并没有足够重视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如果收益能够足够覆盖风险,那么风险就可以接受。同时,我国信贷人员素质较低,风险意识淡薄,在审贷过程中对信贷风险评估能力不足,贷后监督检查乏力,而且并不能很好地遵守既定的授信授权等合规性操作制度。
2.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匮乏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主要采用专家法和打分法,所选的指标和权重缺乏客观依据,信用风险评估主观性较强,对企业的的偿债能力和违约概率的预测精准度偏低,而且信用价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信贷资产的差异程度。风险资产计量的准确度、敏感性不足以支撑银行对风险资产进行有效的识别、估计和监管,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我国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模型的适应性、应用性还有待检验。
3.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完善的信贷信息系统能够为风险资产的分析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比较差,信贷业务数据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对贷款公司的信贷资金规模、流向和使用效率的有效监管,不能做到实贷实付动态跟踪。而当贷款公司的资产和偿债能力发生变动时,又很难做到信用评级的动态调整。
4.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使用担保抵押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来降低风险暴漏,这种预防性的管理方式往往指标不治本,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无能为力。而信用衍生品的出现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开辟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改变了以往被动防控的局面。信用衍生品不仅能够分离风险资产暴露所带来的信用风险,通过交易活动将其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手,还可以有效解决风险控制与业务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参与者较少,从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的都是商业银行,从而导致信用衍生品只能在银行同业之间流动,银行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
内部评级体系不仅能提升风险度量的准确性、敏感度,还能摆脱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使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能够获得更大的自和资本优惠。在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开发,建立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贷数据库。同时,加大对风险管理技术的研发,能够精准的预测出贷款企业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漏和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做到信用评级的动态调整,信用价差能够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差异程度。
2.加强风险管理文化与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要积极倡导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文化素养的提升,覆盖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各组织机构、业务部门、信贷业务流程各阶段的全面的文化建设。而人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拥有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才能够承载风险管理文化、把文化内涵渗透到日常的业务操作中,使得信贷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都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把关和控制,从客户信贷的调查、评估授信,到信贷资产的发放、贷后检查,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审慎监管,全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效率。
3.建立高质量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建立高质量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与处理,还能解决由于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扩大所导致的信息沟通效率的问题。在建设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时,一方面要集中收集客户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使得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能力、所处地区与行业的综合信息,减少信贷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高贷款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贷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监管,在贷款规模上做到实贷实付,在信贷业务流程各阶段做到自动检测,在风险控制上做到预警监控。
4.开发适宜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目前,我国的风险度量技术比较落后,国内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度量模型和数量化风险管理工具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的具体环境作出适应性分析,或者在模型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国际上运用最广泛的四个信用风险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计量模型)、KMV模型、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Portf0lioView(信用组合观点),其中作为盯市类型的KMV模型,利用贷款企业的财务及交易信息推导出其市场价值及波动性,再根据长短期债务信息计算出违约距离,进而映射到不同的预期违约频率,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适用性比较好。
5.优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环境
信用衍生品能够很好解决我国信贷风险分布高度集中的问题,把风险分散化、转移化。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若要推动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长期发展,必须优化其发展环境。首先,须完善基础性金融市场,信用衍生品交易衍生于基础性金融市场,它的价格必须能够灵敏反映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成熟的金融市场拥有不同层次需求的交易者、一定的交易规模以及低廉的交易成本。这些基础性条件才能使得衍生品价格反映信贷资产价差的变化。其次,要加强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引导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的披露与监管。(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第三版巴塞尔协议[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9-42
[2]李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09(2):82-84
[3]刘香,张海霞.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J].北方经贸,2012(4):97-98
[4]产俊,冯仲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研究[J].海南金融,2011(6).
[5]武次冰,张 强.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途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报,2010(1).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
一、前言
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大、最复杂的风险种类之一就是信用风险。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最常见的就是信用风险。实践也表明,在近3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银行危机中,所有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无一例外地都是因为在风险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根据《新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就是因交易对手违约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是银行业固有的风险。信用风险,从狭义上来讲,它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二、文献研究综述
国外方面,当前用于定量测度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组合理论模型,比如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KMV模型等;另一类是违约模型,如瑞士第一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等。两类模型最大的区别是,违约模型是基于理论分析估计组合未来的违约分布,而组合理论模型则从历史数据中估计组合的未来违约分布,这些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出现适应了信贷市场的新变化。在美国和欧洲,出现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而且传统贷款的证券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些模型为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概念性框架,有利于证券实时定价,使银行能够积极管理信用风险,消除组合中的信用风险点,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组合,有效地采取识别、减小信用风险的策略。
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国内学者对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研究课题集中在银行内部评级方面,围绕信用评级为基础展开的风险内控机制创新建设和比较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彭书杰、詹原瑞(2002)对Credit risk+模型与我国贷款风险度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风险度量方法提出了合理化见解。韩立岩、谢朵(2003)根据KMV模型的思想,改进信用风险模型,对资金信托违约风险进行了度量。朱小宗、张宗益(2004)从多方面分析评价了比较著名的风险管理模型,并提出了管理建议。马蔚华(2005)指出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沈沛龙(2005)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程功等(2006)根据Credit Metrics技术提出了信用风险的动态测量方法。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步骤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良贷款率自2009年开始已大幅下降,各商业银行不断改善贷款质量,效果明显。从图一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都在不断的下降。根据银监会公布数据,截止2010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为3646.1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比例的1.15%。大型商业银行即中国四大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081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不良贷款的84.5%,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的1.31。然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处在比较高的水平。2007年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12009.9亿元人民币,其中约11149.5亿(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92.84%)存在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5%;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15%o所以不管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国有商业银行都要比同期的股份制银行高。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独立审批人制度
从信贷业务流程看,信贷审批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环节,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重要部分。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主要经过了经营机构层级审批转变为专职贷款审批人独立审批的阶段。审批人的职责是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总行、省分行确定的信贷经营战略,从商业银行的利益出发审查每一笔上报审批的信贷业务的技术、经济和商业可行性。贷款审批人遵循商业银行利益至上原则、独立审批决策原则,不得受包括借款人在内的任何其他人的不正当影响。每笔信贷业务必须确定一名审批牵头人,该审批牵头人即为该笔信贷业务的审批主责任人。审批牵头人可由行领导、信贷业务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二)客户评价
“先评级,后授信,再使用”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三步骤,客户评价则是客户准入的第一步。信用评级是对客户因偿债能力变化而可能导致的违约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评价系统逐年修善,并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的技术标准,国内商业银行客户评价系统一般启用定量模型,从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信用记录和基本面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信贷审批
信贷审批环节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信用风险限额是商业银行按照有关客户信用评级办法的规定,测算出未来一段时期内本行能够承受的客户最大信用风险总量。原则上授信额度不能超过信用风险限额。授信额度不仅受限于风险限额,还需要依赖贷款审批人通过判断客户外部环境和客户分析评价,作出授信审查和决策。客户外部环境的认知判断依靠贷款审批人对宏观、区域、行业的分析能力,这是贷款审批人宏观分析的内功;客户分析评价能力依赖于贷款审批人对企业基本面、财务状况的分析能力;在面对单一授信项目时,运用宏观分析、客户分析能力及其他技巧和能力,最终得出审批决策的过程。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包括风险的日常检测和对超出容忍范围之外风险状态的控制。这是商业银行及时掌握日常风险状况,并防止承担过度风险的主要管理工具。在信用风险监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改变过去单纯对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的考核,转变为对风险动态变化及授信质量迁徙情况的动态监控,引入Baseln预期损失(EL)作为债项评级的核心变量。债项风险评级,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违约损失率的计量对象是每一笔信贷合同,通过债项风险计算器完成。通过内部评级系统的逐步深化计算得到客户风险,再结合每笔信贷合同的其他关键风险因素,测算出债项的风险程度,最终实现评级、预警、组合分析的统一。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些信用风险分析与计量软件方面运用方面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且这些计量模型也存在着缺陷,如VaR模型是潜在的顺周期性工具,而且有些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经济压力时期。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市场风险控制的实践活动,对有效防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意见。
(一)健全市场管理体制,打造社会信用环境
健全的市场管理体制,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市场制度缺陷是社会信用漏洞百出的重要原因。只有制订强有力的市场游戏规则,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二要加大行政执法打假力度。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甚至是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监管不力,打假手软。为了遏制疯狂的造假甚至护假行为,打假理应成为工作重心。三要进一步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要借助媒体力量,让造假护假行为彻底暴光。总之,通过上述措施,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锻造诚信文明的现代社会。
(二)加强信用风险的度量工作
风险度量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度量方法比较简单,而国际上许多大银行在信用度量与管理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现有的市场风险度量模型大多是静态模型,是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的被动反应,不能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管理活动对风险状况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加强信用风险度量的度量工作,创建更为精确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三)重视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我国商业银行应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包括风险条线各层级的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在风险管理战略中应提出对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才的素质和数量要求,每年各层级均在按照矩阵式素质框架补充和培训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样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举措。
(四)强化信用风险控制部门的管理职责
由于我国政策、金融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各商业银行的评级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各商业银行实施给予VaR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之前,各商业银行需要对专职的信用风险控制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银行必须建立独立的信用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或选择、实施和业绩表现。这个部门必须独立于负责管理发放贷款的部门和人员。信用风险控制部门负责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美]亨利.范格罗.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J].2005.
[2]闰晓莉,徐建中.中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研究[J].2007.
[3]刘郁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2009.
[4]高云.关注信用风险加强信用衍生品监管[J].经济论坛,2009.
[5]秦志林.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启示[J].重庆经济,2009.
作者简介:
一、经济新常态呈现的特征
第一,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回落的现象,也可以说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的增长期,这主要是受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产品的出口量大大下降;同时在国内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很多传统型的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明显存在,所以国家和政府有意在放慢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二,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很多传统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经济新常态下,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淘汰和升级,促进产业向着效益集约化的形式发展。
第三,推动了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变。新常态下,我国在土地、能源和劳动力上的价格优势逐渐下降,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所以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变应该恰逢其时,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态势。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体现
1.商业银行发展理念陈旧的风险
传统的商业银行以业绩定英雄,侧重银行的短期业绩,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贷的准入标准,给银行增加了一些低层次、高风险的客户,不良贷款现象也就因此产生了。同时为了取得更加高层次的业绩,银行的客户经理多以放贷为主,无法准确把握退出的良机。很多银行在追求业绩时对抵押和担保过于信赖,无法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行及时的监督,所以在经营中随时都可能出现预警信号掌握不及时,判断不准确等风险。
2.银行制度执行不当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但是在制度具体执行中一些存在的问题都会造成操作风险。首先,贷款前调查的不够细致,没有及时进行帐表的核实,也没有利用政府等官方网站进行贷款人背景的核实,对客户的财务报告过分依赖,片面化的轻信企业介绍,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分析等,都很难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识别。其次,对贷款中期的审查不够严格,信贷审查、决策形式化强,风险判断力度缺乏,所以很难对此进行风险监管。最后,对贷款后期缺乏监督,检查形式化严重,过场多,风险隐患难以规避。
3.客户群体单一而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属于顺周期行业,也就是经济发展前景好时商业银行就会主动放款,当经济下行时,商业银行就不愿意主动贷款了。过去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下行,这些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断突出,也因此出现了无力还贷的?F象,所以这种客户群体单一的形式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十分严重的。
4.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的风险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企业,所以在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形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取得实效性,这也就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主体不明,承担者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增加了。这种风险管理控制不到位的现象,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操作性风险不断暴露。
三、经济新常态视野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1.革新发展理念,制定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经营理念
首先,在经营理念上,将风险控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发展质量与速度结合起来,不要以牺牲质量进行信贷规模的盲目扩张,不要过分放大贷款的杠杆作用,不以牺牲企业的长远效益换取短缺的业绩。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培养员工将风险管理纳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在贷款工作的前、中、后期都要做好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氛围。第三,在考核方式上,将风险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对银行的信贷产品进行质量的严格评估,并且可以制定考核奖励兑现的延缓期,也就是将当期的奖励与未来的风险防控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规范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
2.遵守银行制度,在全流程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严格规避“贷款形式化强,风险高”的现象,明确规定贷款主体、资金用途、抵押担保等方面的责任,做到各个环节的真实可靠,避免通过交易、用途、报告等方面的虚假产生信贷资金套取的现象。其次,加强对客户风险的监测和贷后管理。据此避免商业银行在信用贷款中出现贷款挪用、违规套现等现象。第三,强化风险早期的干预行为。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等形式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3.拓宽客户群体,与客户群体建立起长期关系
上述对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客户群进行了分析,所以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必须要拓宽客户群体,避免交易对象的选择标准过于侧重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发更加有潜力的客户,以降低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但是,当前的商业银行在这种客户群体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所以拓宽客户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期关系,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流程,促进商业银行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型发展。
4.明确风险主体,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存在与内部人员的银行操作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是最为关键的措施。首先,明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体,完善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尤其对重点岗位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将内部职工的不正当行为进行严格的排查,加强对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防范。另外,加强各机构风险防控的意识,通过对员工的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各机构内实施风险指标预警,及时有效的发现商业银行信用中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中之一。因此,分析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法,对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发生变化而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务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合约义务的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信用品质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信用差价风险。
信用风险一般可分为违约风险和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劵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约的条件而构成的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没能有效的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不高,政策性任务和行政干预还很多,风险承担的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的管理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限制和干扰,造成决策的效果不佳。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增多。二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用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
3.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的控制;缺乏全面、客观评估各类风险的机制,对于偶有发生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总行、支行的运行系统作用,控制系统的更新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把控力度有限;垂直管理的模式使得交流渠道较为狭窄,信息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损、偏差;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价和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4.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计量准确、结构复杂的模型被大量运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将专家方法和单变量方法相结合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日益多元化,这种度量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高度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金融法制建设是改善金融环境的保证,金融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信用质量。首先,应通过立法规范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的业务。其次,要通过立法使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披露透明,完善银行保险体系,保护存款者的利益。最后,通过立法建立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并且建立一套统一的外部监管体系并规定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公开透明,保证各项制度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顺畅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有章必循、违章必惩、不徇私、不舞弊。要转变过去的垂直管理模式,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系统,并进行动态监控;对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严格禁止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的放款行为。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抵御信用风险的发生。
3.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含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善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来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发展的需要。再次,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应坚持“三结合”:一是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先进评级技术,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评级方法而言,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要学习其模型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
4.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力度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规避和抵御风险,银行可以选拔优秀人才出国进修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将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引入我国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加强对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不断学习和更新风险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水平,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剑峰,卜素.西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2004,(9).
[2]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一、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诸多困难
作为银行重要客群的各类企业,从大型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到一般小微型企业,均不同程度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市场有效需求萎缩,财务指标质量下降。作为零售业务主要客户的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艰难考验,它们相较大型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市场、资金等诸多方面受到钳制。随时间推移,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被不断挤出,导致小企业贷款和个人商务贷款风险持续释放难以遏制。
(二)行业风险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零售业务贷款客户行业分布广泛,客群不可避免地涵盖了从事风险行业的客户;二是从贷款投向看,部分贷款仍然是投入到了风险行业或领域中,存量贷款难以迅速退出;三是部分顺周期行业在经济下行阶段风险集中爆发,如制造业、批发零售?I、酒店餐饮业等,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集征;四是受国家去产能等政策影响,钢铁、煤炭行业风险不断释放,产业链风险持续发酵,并在小微客户端快速爆发。
(三)区域风险不容忽视
从贷款风险爆况看,部分区域贷款逾期和不良集中并加速爆发,贷款逾期风险的区域集中性显著上升。一是部分地区信用环境遭到破坏,短期内无法修复,在这样的区域开展贷款业务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二是零售业务客户众多,本身具有地域集中性,一旦经济环境等情况变动,容易发生连锁反应。
(四)客户个人原因
零售类客户经营活动受到的合规性约束较少,且经营活动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主个人。从贷款逾期案例中总结原因不难发现,客户经营转型失败、盲目投资、挪用贷款、涉赌、涉毒、参与民间融资等导致无法正常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客群素质问题正在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深刻影响。
(五)内部管理问题
一是部分经营机构缺乏风险意识,坚持重发展、轻管理的经营理念,给后期信用风险的爆发埋下重大隐患。二是从已暴露风险的贷款倒追问题发现,前期业务发展不规范,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均是导致贷款信用风险上升的重要原因。三是逾期贷款催收不利,部分经营单位不善于把握逾期前期的最佳催收时机,反应迟滞导致逾期贷款快速向不良迁徙。四是部分产品或还款期限设计存在问题,如产品设计让客户存在投机余地、期限设计与客户还款能力不匹配等,容易导致贷款逾期发生。
二、应对措施及对策
(一)提高信用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
建立起覆盖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信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将信用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针对信用风险成因、传染路径的特点和规律,完善自身的风险策略、风控体系、信贷规则,实现对风险的全流程管理。
1.限额控制,严把准入。一是形成总体信用风险限额控制业务风险整体水平,并将风险限额细分至各个贷种及经营单位,充分发挥抓手作用,引导各经营单位形成风险约束,将业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内。二是树立风险前置观念,把好客户准入关,从源头上管控风险,为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存量高风险行业客户适度压缩额度,必要情况下果断退出。
2.强化贷后管理。将贷后管理作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促进贷后管理在风险识别与化解方面的效能发挥,通过对客户情况的动态监测,全面系统地掌握客户现时状况,及时识别风险隐患,防范客户风险向信贷资产逾期转化。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考克斯过程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是20世纪90年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是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的最新代表。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四类,按照其价值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一类是基本的信用衍生工具,它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违约概率的期限结构,如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TRS),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第二类是一揽子信用互换(Basket Default Swap,BDS),它的价值与纳入篮子中的信用体的相关性有关;第三类是信用价差期权(Credit Spread Option,CSO),它的价值取决于信用价差的波动性;第四类是信用联系票据(Credit-Linked Notes,CLN),其价值主要取决于所约定的参考资产的信用状况。据英国银行家协会的统计资料,仅TRS、CDS、CSO和CLN这四种衍生工具的交易量就已占到整个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模的90%以上。
一、违约互换定价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简称为CDS)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信用工具,它是指信用保护买方(信用风险卖方)向信用保护卖方(信用风险买方)支付一定费用(Premium),如双方约定的“参考资产”或“参考实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特定“信用事件”(Credit Events),信用保护卖方须向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相应款项(信用违约支付)的互换交易结构。在未发生约定的信用事件时,信用保护卖方无需向信用保护买方支付任何对价(零支付),卖方向买方承担的支付义务属于“或有支付”(Contingent Payment)。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将信用风险从原来的风险承担者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信用风险的人。信用衍生产品的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的信用质量,标的资产通常是具有违约风险的债权类金融产品,如银行贷款、公司债券等。
设即期利率过程 r(t)具有如下形式:
dr(t)=(?兹(t)-?琢r(t))dt+?滓dz (1)
其中回复速率?琢,波动方差?滓是常数,均值水平?兹(t)是时间t的确定性函数。
即期利率以速率?琢回复到?兹(t)。 z(t)是标准布朗运动,且 z(0)=0。令 f(t,T)表示远期利率,由方程(1)可得r(t)的形式如下:
N(t)=1{τ≤t}=1(τ≤t)0(τ>t)
若N(t)=1,说明t时刻之前参照信用发生违约;若N(t)=0,则t时刻之前参照信用未发生违约。设λ(t)为N(t)的一个随机强度过程,λ(t)表示[t,t+]内参照信用发生违约的近似概率。
假设市场是完全的且无套利的,记概率空间为(?萃,Ft,p),其中Ft=?滓(rt,Nt)t≥0; V(t ,T,δ(τ))表示在到期时刻T可获得$1的有违约风险零息票债券在t 时刻的价格,其中δ(τ)表示在违约时刻τ,零息其中v(τ-,T)表示零息票债券在违约时刻τ之前的瞬时价值。Et(g)表示在概率测度Q下的条件期望。
假设即期利率过程和违约强度过程具有如下线性关系:
?姿(t)=?姿0(t)+?姿1r(t)
?姿0(t)≥0是关于时间t的确定性函数,?姿1是常数。
对信用保护的买方而言,远期信用违约互换在t时刻的价值为期望收益减去期望支出,即对信用保护的买方而言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的价差C 就是在t = T时刻使得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对双方的期望价值为零时的价差,即在t = T时刻满足方程Vt{T≤t≤τ}的C值,解方程得:
二、信用衍生产品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弥补了信贷市场的缺陷:将信贷合约标准化,使之便于市场交易,促进信用风险的转移。信用衍生产品以其可以单独分离并交易信用风险、显著增强信用风险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热烈欢迎。90年代以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进行信用风险对冲的新型管理手段也开始走到了风险管理的最前沿,必将促进对信用风险定价、资产组合集中度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引发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和银行业的重大变革,进而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
对信用违约互换模型的定价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考克斯过程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的理论模型,对模型建立、计算、参数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分析信用违约互换的价值和违约互换和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信用衍生产品也不是万能的,它是一种对宏观环境、金融机构素质、监管机构水平要求很高的风险管理手段,需要相对完善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外部监管
信用风险是源于信用活动和交易对手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银行正处于内外交困的阶段。一方面入世后面临着外部的竞争,使银行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实力,如何在纷纭复杂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体制问题,造成了大量的坏账呆账,过高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影响银行正常运营的巨大障碍,并且也影响到我国整个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而国外银行不断完善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给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意义
1.信用风险内涵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具体来说,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讲,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2.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它是运用一种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授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债务人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测、监督和控制,通过贯彻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实现风险和收益配比最优化的过程。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和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通过现状调查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一般采取的是定性的方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具体如下:
1.建立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应在以下方面优化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权份额,引导具有现代银行管理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构建有效的长期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人手,积极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的评级思想技术,并与国内同行业进行数据共享与合作开发评级参数,同时参考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对内部评定结果进行修正,增加评级结果的前瞻性,制定出一套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并能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体系。
3.建立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需要诸如企业违约概率、违约贷款的回收率、评级转移矩阵等时间序列资料,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数据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严重制约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可以借鉴西欧部分国家的经验,国内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突破数据源的障碍。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推行与改革风险经理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也在向客户和职能两个方向设计的矩阵型管理体制转变,但是改革还不到位,风险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情况较为严重,没有发挥矩阵型管理体制在进行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风险经理制的推行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才开始推行风险经理制,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在推行风险经理制,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经理制与国外同业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将职能风险经理从客户经理、业务风险经理中分离出来,培养自己的职能风险专家。
5.注重信用文化的建设
我国银行在控制风险时一般局限于将信用审批集中于高层或信用委员会。然而,银行全体成员都应具有风险意识,而且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有共同的认识。这对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因此,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并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结论
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理论的支持,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新理念的分析和学习,我们提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相关建议,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由于国内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的薄弱性,健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能以偏盖全,也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切实将科学的方法、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结合,以健全组织管理结构人事制度为手段,以开发实用性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为核心,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优化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