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时间:2022-05-23 16:0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前教育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前教育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技能 数码钢琴 运用能力 考核标准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专门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输送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培养机构,更应该对学前教育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我国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幼稚园应特别注重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鼓励儿童进取。幼稚园应创设音乐环境,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技能。”钢琴是学前音乐教育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乐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必要掌握这门重要的音乐技能。

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主要包括:弹奏弹唱、绘画手工、舞蹈表演、现场演说等几个部分。而弹奏弹唱(主要是针对钢琴的演奏和弹唱)作为幼儿教师技能的部分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首先应从根本上重视这门技能课,通过实际的教学观摩、教育实践使学生加强技能性课程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成为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

一、提高认识,加强技能学习

在我国,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有着非常紧密而深远的联系。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使得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的一面。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不仅是因为它的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更是因为要控制它需要人的所有手指,同时调动身体大部分的机体功能才能完成的。钢琴的学多是从幼儿开始,这样人的大脑、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才能在不断的训练中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这种协调即通常所说的“童子功”,是成年学琴者所无法达到的。由于这种先天条件的不足,就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必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钢琴教育。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层次逐步由早期的中专幼师、高职向大专、本科过渡,而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学生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得到加强,但技能课的学习却大多没有同时跟上,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多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很强,而专业技能欠缺,从而导致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钢琴学习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技能课之一,课时的合理安排和课后学生练习时间的充分,是这门技能课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钢琴技能课不同于其他理论类课程。对它的学习有一个接受、练习、消化的过程,绝不能因为有时间上课而集中安排大量课时,以至于学生无法练习和消化技术要点;也不能因课时不够而过度拉长课程周期,以至于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从而事倍功半。

二、立足传统,勇于创新,探索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

第一类是以10人左右为一组的小组课形式。小组课授课形式主要是囿于师资条件、课时安排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学生进行个别授课。这种授课形式虽然在人数上不同于一对一的授课模式,由于学生人数相对大课而言还是一种小班化教学,教师一般都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能及时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指正。但由于钢琴教学是一门非常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学生高质量的回课往往会激发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扩展,而多人集中在一课内,在课时和教学进度的压力下,使得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精雕细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发展。

第二类为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一般人数在24至32人左右。由于现代电子科技的进步,使得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成为可能,这种授课形式有其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首先,数码钢琴是利用电子原件模拟钢琴发声,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电子钢琴多以采样真实钢琴的音色为音源,并且在击键器的重力模仿上也有了很多提高,但它毕竟不同于真实的钢琴,在音色和触感上仍有所不同。数码钢琴除了钢琴音色外,一般都附加了多种乐器的音色,丰富了乐器的表现力。数码钢琴教室是通过电脑、中央控制台、投影仪、摄像机等高科技产品将数十架数码钢琴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电脑和控制台可以对学生进行单个、编组或全体演奏等教学,这是传统钢琴教学无法进行的辅导和授课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利用联机的耳机和麦克风与教师进行单个的有针对性的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联机进行合奏、重奏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通过大屏幕的投影仪,学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示范演奏和教学。从实际教学上看,这是一种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学习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但由于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一种新兴的授课形式,还有许多不成熟和有待探索的地方。

其一,由于集体课人数众多,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对作业情况进行抽查,很难对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较完全的掌握,而集体大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师生间的直接交流。

其二,由于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而这种个体的差异导致教师对学习进度的整体把握相对更困难。

其三,由于人数众多,教师不能及时对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下降。

其四,由于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一门新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使用怎样的教材目前还没有经过统一的、权威的理论论证和实践考查,使得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诸多优势暂时无法充分发挥。

三、整合资源,研究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在技能课教学中,除了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外,教材的选用也是当前本科阶段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习迫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习教材建设还不甚完善,专门针对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材很少,本科钢琴教学基本采用原来的中等师范、高等师范,或者一些通用性教材(如车尔尼、拜厄、布格缪勒等)。这些教材缺乏本科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不能满足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要求。

实践证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较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更应该有过硬的艺术实践能力,才能满足本专业层次的工作需要。这就要求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培养中,不但要研究教学方法,更要重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在教材建设中结合实际需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基本功训练,做好技术储备

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掌握必要的基本功,夯实钢琴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稳步持续发展比短时期学会几首乐曲更加重要。

(二)兼顾主、复调音乐,协调平衡发展

教材建设中平衡主、复调音乐训练,既培养学生的主调音乐感觉,强调旋律与伴奏的主从关系,同时唤起学生的复调意识,培养学生听觉的立体结构和大脑的左右协调平衡。同时,复调对位作品对学生的节奏感及双手协调训练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可以为学生以后的键盘实际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拓宽曲目选择,突出学前教育特点,加强音乐审美情趣

曲目安排中以古典、浪漫派音乐的作品为主导,选入适量的现代音乐、爵士乐,基至流行音乐中好的作品,丰富学生对音乐素材的积累。同时,适当选择一些富有学前特色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钢琴课不仅是一门技能课,同时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音乐审美的重要功能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聆听音乐和演奏钢琴的音乐实践活动,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键盘技能的实际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突出钢琴基础训练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键盘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技能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提高和实际钢琴技能运用水平不能同时提高,这主要表现为有些学生钢琴基本技能很好,但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运用键盘的能力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钢琴视奏能力较弱

在钢琴学习中视奏训练的缺乏,使得学生手、眼、脑的配合缺少快速协调的能力。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零起点学习钢琴,对乐谱和键盘位置的熟悉度不足,如果不进行专门的视奏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对键盘乐器就很难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二)即兴弹奏训练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的即兴弹奏、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相对独立于钢琴演奏的键盘运用实践课程,有别于钢琴基础训练课程。即兴弹奏、即兴伴奏需要钢琴基本技能做技术支撑,结合一定的和声知识和调式调性知识,同时更需要学生发挥其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其所掌握的音乐素材为特定的场景或旋律配上合适的音乐。专门的即兴弹奏、即兴伴奏课程是学生掌握键盘运用方法,提高键盘运用能力的捷径。

(三)儿歌弹唱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实际工作中的钢琴运用常常是带领幼儿进行儿歌的演唱,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弹自唱的键盘运用能力。因此,必须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技能课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实际键盘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可以学以致用。

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前专业学生在键盘学习中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合理选用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钢琴技能教法,创新教学实践,明确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弹几首钢琴曲,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用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五、建立科学的学前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在确立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后,应该通过怎样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衡量教学成果,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对学生钢琴技能的培养是否卓有成效的关键。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技能的阶段性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演奏技能评定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演奏技能的评定不应该仅从所演奏曲目的难易程度而定,更应该考查学生的演奏规范程度(包括演奏姿态、方法的正确等),基本功是否准确、扎实(包括调式音阶跑动、琶音、和弦弹奏正确等)。从而使学生的钢琴技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即兴弹奏、即兴伴奏能力评定

即兴弹奏、即兴伴奏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钢琴技能之一。运用能力的评定应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在自身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指定内容演奏的能力。这项考查实际是对学生的键盘运用、基本音乐素养、思维应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三)弹唱能力评定

弹唱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通过此项考查使学生的钢琴技能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科学可行的考核标准,使钢琴技能课有一定程度的量化,便于教师掌握实际教学中的优缺点,为教师调整和优化教学提供依据;也督促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技能真正成为学生可用的工具。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技能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各科目的关键所在,是进行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技能教育应该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系统地研究和实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技能教育,以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技能教育能够卓有成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6]沈秋鸿.学前专业音乐教育系列教材——钢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的钢琴课程,其不仅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钢琴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更要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基本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智能能力的提高、身心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探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1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较大地影响了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钢琴课程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及演奏的基础技能,以便于今后有效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因而其要求钢琴教学必须要按照钢琴教学的内在规律去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的对象又不同于专业的钢琴学生,不能按照钢琴专业的培养特点去对学前教育的专业学生进行授课,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在规范教学和非专业教学中找到平衡,而这又恰恰是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大的地方,许多教师和学生在钢琴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以非专业学习为借口,结果最终导致钢琴教学质量长期不高。

1.2重技能训练轻素养培养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学也正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由此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钢琴课程为例,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钢琴知识和技能,更要以此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的音乐素养,重视将钢琴教学应用到对幼儿的启蒙和教育中去,而这些也正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所恰恰缺少的。不少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重视对学生进行钢琴知识的灌输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和熏陶,教学目光短视,不利于学生综合性的职业能力的提高。

1.3教学模式奉行“拿来主义”,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授课老师大都毕业于钢琴专业或者相关的音乐专业,这使得他们在进行钢琴授课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钢琴专业的教学模式搬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中来,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往往和钢琴专业学生具有很大差异,这也使得这些钢琴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于学前教育学生,进而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动机缺失。

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需要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课程教学质量。

2.1摆正教学目标,加强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摆正教学目标,从加强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入手进行,针对当前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于松散、无序等问题,应加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教学,例如加强读谱、基本的演奏节能等的规范性训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把握好规范性和非专业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一味地使学生追求钢琴的演奏技巧等,要以加强学生对音乐内容、形象的理解为纲,加强练习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2加强和重视对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于其今后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等各方面来说都具有显著意义,教师要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钢琴的学习并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是其今后进行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而综合性的音乐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一味要求学生加强钢琴课程的技能训练,而应以此为抓手,培养和熏陶学生的综合性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力、感受能力等,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专业成长奠定基础。

2.3加强教学模式创业

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学前教育专业快速专业化的今天,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创新钢琴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在积极沿用钢琴专业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将其和“一对多”这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基础较差和基础较好的学生中使用一对一,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予以适当指导;而对于大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样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总之,学前教学专业钢琴教学要以现有问题为突破口,着力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予以提高,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整体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雅芸.关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5):12-15.

第3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 美术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启蒙者,现今的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及一定的艺术修养。美术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主要价值表现在幼儿的认知能力、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表达、形象思维的训练等多个方面。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幼儿教育人才,并能够完全胜任岗位要求。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课程安排上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适应现代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幼儿美术教学是直观的、形象的,这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人的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力。人的智力是通过观察记忆、思考、判断、实践、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美术能培养学前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迁移能力,另外,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也是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一般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结合其他学科综合来进行,着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人格全面发展,同时借助美术形式使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其他学科,启发其学习的能力和愿望。

通过上述的幼儿美术特点可以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多元的,从理论知识到技能要求都应做到既全面又有创新。在课程设定上要突出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形式,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美术素质为重点,以其“师范性”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出具有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理念、培养目标都应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除了基本的素描色彩基础技能的训练外,同时更应该突出其专业特色,教授简笔画、儿童画、卡通画,以及手工创作、美术欣赏、设计等全方位的内容。要将美术技能性和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融为一体,通过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逐步培养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重视的加强,美术教育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前儿童教育也面临全面升格和转型的新形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伟大女性蒙台梭利的特色教育模式中,美术教育是艺术和文化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牢牢地确立了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坚实地位。这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目前的美术课程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1.专业教材的缺失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目前专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编制的美术教材十分匮乏,这就使指导教师在进行指导时缺少一个方向性的规范,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与进行训练。例如儿童画部分,虽然各个院校自己都编写了指导或教案,但普遍存在内容过于简单,知识点不够完善,更新力度不足,教材的形式单一等问题。编制的美术教材内容十分有限,这也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相脱离

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只是单一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集中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种单一缺乏实践的教学,脱离了为幼儿美术教育服务的宗旨,使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学前美术大体是绘画和手工,而大多数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却缺少绘画和手工的衔接,缺少实践环节,不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因此,教师应考虑幼儿园这个不容忽视的客体,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调查,使学生在对幼儿园环境有一个清楚、直观的了解后,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新改革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审美教育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激发幼儿审美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承担着情感表达的作用。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只有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正确的审美意识,才能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才能准确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因此,进行多方位的审美能力的塑造是培养优秀的幼儿美术教师的前提条件。以往的美术教学只重技能技巧的训练,淡化对美术知识及作品的理解,导致传统美术教育发展不良。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妨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也使幼儿美术停留在摹画阶段,跟不上现今整体幼儿教育的发展速度。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也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来加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注重内容阶段性、方式多样性,加强学生对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强调多元化技能教育

在学生接受一定时间的基础素描、色彩绘画技能训练之后,结合实际幼儿美术发展需要,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技能训练。以简笔画为例,让学生达到对基本的形象表达准确,动态造型合理美观等要求后,教师可根据命题组织故事性绘画,针对以幼儿教育为主题的命题设计绘画,积极鼓励学生对绘画、手工、设计等多元化技能进行研究。教师可以职业实践为取向,联系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展开生动有效、实战性强的技能教育。如教学挂图制作、游戏工具制作等,要按照不同年龄班的幼儿的理解认知需求展开分析研究,结合绘画表现技法,分析实例,并命题设计练习的内容,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幼儿美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新型教学工具的利用

新时期的教育给各个学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学识、外语水平和电脑知识成为现今知识结构中并列的三大支柱。对于美术教育,电脑是不可缺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在美术教学中有充分的体现。形体旋转、透视及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概念中任意变形,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详细清楚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准确理解,并能结合其他绘画技能组织幼儿美术教学,这是顺应当今信息时代的新的教学要求。部分幼儿园配置了电脑以辅助教学,这也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应该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明确该课程的服务客体,制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多形式、多方位地推进教学改革。在该课程的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上要不断更新观念,把握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需要更加科学、规范的教育指导,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就业需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既具有高文化素质又具有多元化技能水平的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常瑞芳.职业认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J].教育导报(幼儿教育),2008,(07).

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主要问题 对策建议

近年来,幼儿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也相应地广受关注。在学前教育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中,钢琴教学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幼儿艺术涵养、提升学前教学质量。但是,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而如何结合学前专业特点开展教学活动,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钢琴演奏和伴奏水平,提升钢琴教学总体质量,是当前摆在学前教育钢琴教学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这使得与专门的音乐院系开设的钢琴课程以培养钢琴精专人才有所不同,它侧重于培养以后能从事幼儿教育活动,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才,因此根据这一目的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钢琴和音乐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基础弹奏技巧及基本伴奏能力,具备弹奏和编排儿歌简易伴奏的能力,提升艺术涵养,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为以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上课主要采用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从而容易导致不认真备课,随意讲授的情况,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倾向于“灌输”式教学,只顾自己讲课,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反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出现唱“独角戏”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音乐知识,难以真正参与教学实践,从而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死板,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不但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增大学生学习压力,最终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偏难

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在平时的教学和曲目练习过程中,选取难度很高的曲目配合教学,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基础训练的强度也不够,比如说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表现、识谱认音、节奏节拍的把握等。由于W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专业侧重培养从事幼儿艺术教育工作的人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强调学生具备基本的钢琴弹奏的知识和演奏能力、伴奏技巧。

(三)教学实践不足

目前学生对所学知识实践的机会偏少,主要依靠考试来进行艺术实践,平时相对重视钢琴弹奏技术方面的教学,然而,学生要掌握基本钢琴演奏和伴奏技巧,只是依靠课堂时间练习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外大量地实践和不断地揣摩。艺术实践训练的缺乏,一方面难以培养学生的乐感,另一方面导致欠缺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无法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及变化。教学实践的不足,会产生课堂效果不明显、学习效率低、学生的依赖性强、整体教学质量低下等后果。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对策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面目前主要问题表现在上文提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笔者根据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实践,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实行多样化教学方法

当前,在地方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要学会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要不断尝试、创新和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比如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愿成立合作小组,共同探讨、交流钢琴演奏基本问题,互相敦促互相监督,不断锻炼提高钢琴演奏及伴奏能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钢琴教学中,广泛开展探索性教学,教师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并及时纠正在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突出基础性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来源较差,学生的音乐基础底子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基础教学。同时,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幼儿教学工作,所以他们不需要像专业钢琴演奏者那样学习钢琴,要求基本能完成幼儿歌曲伴奏即可。所以在钢琴教学中,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教材,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钢琴基础课的学习,强化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服务于幼教工作的理念,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敦促学生加强自主练习,在这些练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基本技能

(三)培养实践性综合能力

艺术实践活动将钢琴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进行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实际教学能力及艺术实践能力,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要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音乐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接触面,因此视听能力的增强利于加快学生识谱读曲的速度;二要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钢琴即兴伴奏是兼有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的活动,是钢琴教学实践阶段的基本要求,它体现着学生钢琴应用能力的高低。而通过钢琴伴奏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钢琴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李木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

[2]谢姿媚.地方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1,(12).

[3]李爽.浅析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J].鸡西大学学报,2012,(08).

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弹唱;课程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课程内容

音乐专业学生有着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积累和钢琴演奏能力,但学前教育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任何音乐基础与钢琴弹奏基础,而弹唱课程又是包含了钢琴弹奏、即兴钢琴伴奏、乐理知识、和声知识、曲式分析知识、声乐演唱等多项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专业课程,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课程教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积累。

(一)视谱能力的培养

为了增强学生对五线谱的熟识,避免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清唱曲谱跑调,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在视谱教学时,采取让学生边读谱边击打节奏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五线谱的熟识和节奏感,也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二)即兴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课程主要是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为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能力。幼儿歌曲经常使用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形式,因此,在即兴钢琴伴奏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逐步进行。一是要让学生明白调式调性的概念。学会判断调式调性以及首调和固定调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五线谱与简谱,从而对歌曲进行分析,以此确定旋律的调式、确定调式的主音,为和弦选配做准备。二是和弦的编配。在和弦的选择上,要让学生切实明确正三和弦为主、副三和弦为辅的概念,以此巩固作品的调性,并且要遵循“主—下属—属—主”的和声进行原则。在为旋律编配和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瞻前顾后”,根据乐曲的结构和旋律进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和声进行,最恰当的终止式,编配和弦。三是伴奏音型的选择。每首歌曲都有着不同的情绪特点,有抒情叙事性的歌曲,有铿锵有力、进行曲性的歌曲,有轻快活泼性的歌曲等,根据歌曲不同的情绪特点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才可以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即兴钢琴伴奏,可以先从简单易学的适合抒情叙事性歌曲的长时值柱式和弦与全分解和弦、适合节奏鲜明的进行曲性歌曲的短时值柱式和弦以及适合节奏轻快活泼歌曲的半分解和弦等三种伴奏音型入手。伴奏音型都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当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有了一定的伴奏基础以后,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较有难度的跳跃式半分解和弦、带有低音的柱式和弦、琶音等伴奏音型自然而然地也会融入学生的学习实践之中。

(三)节奏与力度把控能力的培养

一首歌曲弹奏得是否流畅,弹奏者对节奏的把控是否准确是主要因素之一。而稳定的节奏则要求学生在弹奏钢琴时要合理地分配指法,使旋律的每个音能够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从而达到节奏的稳定准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深厚的钢琴弹奏基础,而弹唱课程的歌曲旋律往往又没有标注指法指导学生弹奏,因此,学生常常因为无法合理地分配指法,导致弹奏时忽快忽慢、旋律断断续续。对于这种现象,在初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标记指法,避免学生过分依赖使用1指、2指和3指,帮助学生训练每一根手指的弹奏能力,合理地分配指法,从而能够把控歌曲的节奏,使歌曲速度保持整体一致。一首乐曲弹奏得是否优美动听,节奏的稳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强弱的对比了。左手的弹奏音量大于右手的弹奏音量,是初学者最易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左手弹奏的是和弦,而右手则是单音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左手的伴奏是自己配奏的,谱面上不显示,右手音则是已经印刷在书本上,因此学生的注意力会过多偏重于左手弹奏的音的。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指导学生在弹奏时多听右手旋律音,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旋律的进行以及自己的演唱上,从而避免左手伴奏的音喧宾夺主。

(四)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逻辑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儿童歌曲也多以某方面的知识作为题材,帮助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并且可以从儿歌中体验对成年人工作和生活的模仿,从而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因此,对儿童歌曲的弹唱不需要像美声一样有着高超的技巧,而是要像讲故事一样,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旋律特点,配合适当的面部表情,让儿童便于模仿和吟诵,使他们能够通过儿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给予儿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二、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课程重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弹奏与演唱无法同时进行的情况。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弹奏上,就无法进行演唱;注意力集中在了演唱上,就无法进行弹奏。这种能唱不能弹或者能弹不能唱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与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与声乐演唱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教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弹”与“唱”同时进行是本门课程的重点。

(一)单手弹唱歌曲的旋律与歌词

由于在儿童歌曲的即兴钢琴伴奏中,右手弹奏的就是歌曲的主旋律,因此,让学生先用右手边弹边唱歌曲的旋律,一方面降低了弹唱的难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歌曲音乐形象的认知。在熟练弹唱歌曲旋律后,可以单手弹唱歌曲的歌词,虽然与之前一样都是单手的弹唱训练,但是单手弹唱歌曲旋律时,“口”“手”“脑”三者是一致的,而单手弹唱歌曲的歌词时,旋律与歌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弹奏旋律的熟练程度和音准与节奏,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注意力的分配。

(二)双手合奏的弹唱练习

双手合奏需要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因此,在进行双手合奏的弹唱练习时,在某些难点位置学生经常会出现弹奏不连贯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是要指导学生将难点位置单独练习,练习熟练之后再将歌曲从头至尾完整弹奏;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进行完整弹奏练习时,遇到难点位置依旧无法弹奏连贯的情况时,不要随意停止弹奏,而是应当让手指保留住前一个弹奏的音,想好下一个音如何弹奏之后再继续弹奏,这样多练习几次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克服困难,弹奏就可以连贯进行了。

(三)弹唱的实践练习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以自弹自唱的形式或者自己弹奏他人伴唱的形式进行表演,一方面可以展示学生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当遇到心里容易紧张、无法在课堂上将所学成果展示给他人的学生,可以及时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对于他们今后走上教育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很有帮助。

第6篇

目前我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已由早期的中职幼儿师范转为中职幼儿师范、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大学组成的梯级培养;专业结构也形成了由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组成的立体式培养,近年来,各地又在探讨培养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在各层次院校培养过程中,又按照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形成了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如: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前教育体育方向、学前教育艺术方向等。此外,随着对幼儿园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呼吁下,各省又展开了针对现有幼儿园教师的“国培计划”,此项计划的展开为提高现有各级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近几年是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地幼儿园师资缺口很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部分幼儿园对刚刚毕业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工作能力作以了解,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对工作的适应性慢、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教育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等。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当前,我国开展学前教育培养工作的院校层次完善,各个层次的院校在其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侧重点也略有不同,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学者王剑兰曾经对我国培养学前教育的中专、专科和本科三种培养层次的教育培养模式作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师侧重艺体技能训练,本专科侧重专业理论的学习;本科比专科更重专业理论的学习研究,专科比本科较重视艺体技能的学习训练”。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其中各类层次幼儿园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和一些双语幼儿园不仅仅看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学历,更加重视其综合职业能力。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各项专业知识与能力作了相关规定。笔者依据相关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走访部分幼儿园,在分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综合概括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2.1基本素质与能力

基本素质与能力是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工作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它是能够完成学前教育工作的最低保障。具体要求如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对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及以上外语并能进行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2.2专业素质与能力

专业素质与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工作人员区别于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它是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工作和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①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主要的对象是幼儿,每个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当关心热爱幼儿,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②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在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在努力发现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自身的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完善个性等心理活动。但就个体的发展而言,有共同的规律也存有个体的差异,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并应努力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和研究儿童发展,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③能够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能力。应该熟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并能够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与儿童发展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有机整合成促进儿童科学发展的连贯课程体系。④能够创设和利用适合儿童发展环境的能力。环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儿童在其生长过程中应有适宜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应能为儿童创设一种安全和谐,能够促进儿童成长、学习和游戏的教育环境,以利于儿童的情感、态度、身体等全面发展。⑤应急事件处理与教育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儿童的活动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教学活动,偶尔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学前教育教师应冷静处理相关问题并应利用事件的规律对儿童展开教育活动,此类教育形式通常是儿童乐意接受并记忆深刻的活动。⑥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儿童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不少优秀教学经验,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良好的贡献。然而,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学前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学前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⑦组织和管理能力。虽然学前教育的工作大多在幼儿园开展,但是儿童教育工作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完成这一活动,在完成相关活动过程中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此次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锻炼自身组织和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在日后儿童教育工作中组织协调各方资源,为儿童教育工作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文艺素养与能力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并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人的文艺爱好源自遗传和从小的耳濡目染,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文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在相关方面的兴趣和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加强各方面的文艺素养与能力。

(3)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学前教育工作主要从事儿童教育与管理,为了能够积极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儿童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科学方法,并用以指导儿童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注意培养自身科学研究的能力,为成为未来一名研究型幼儿教师而努力。

(4)具备一定信息技术能力

当前,教育界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和技术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不仅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效果,而且会逐渐培养儿童的信息意识。因此,具备信息意识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能力。

(5)具有与国外学前教育合作交流的能力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瑞吉欧•艾蜜莉亚(ReggioEmiliaApproach)等学前教育体系对我国各大幼儿园办学理念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掌握一门及以上的外语,并加强口语交流能力,为将来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做准备。

3结语

第7篇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欠缺科学幼儿观的重点教育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在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上述专业标准强调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幼儿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未能得到高度重视。表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普遍注重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建设,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了解幼儿权益、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本的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明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为其工作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极易受伤害的幼儿,学前教师的态度、师德及职业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理解、尊重、责任心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缺少创新类课程,难以满足新的形势需要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发展是二十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专业课程更多是参考历史较长的高校本科学前专业课程而构建的,普遍而言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沿袭传统而设置,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三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五法”,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等课程,而学前教育领域一些最新开发的课程,如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幼儿教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0~3岁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因专业教学的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再加上新课程需要教师尽快地成熟教材,准确把握内容要点,所以普遍按传统“三学”及“五大领域教学”再加“游戏、活动”等课程设计教学。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应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专业核心能力中欠缺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的特别培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幼儿尚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比较弱,更需要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出现的细小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观察与照料,这是幼儿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专业的学生自身年龄小,许多还是独生子女,走进幼儿园的时间有限,零距离观察幼儿、与幼儿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沟通,主要基于他们自发对幼儿的喜爱。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设计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活动时,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容易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和喜欢,幼儿园也比较认可,但在生活照料、针对幼儿个别学习活动时,很多同学就不知如何动手,特别是面对个性强的孩子更不知如何进行沟通管理。这些现象恰恰反映出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重集体,轻个体”的不平衡问题。

(四)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能适应专业标准的要求,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绝大部分为近年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上也认真投入,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园实践背景,在教学上讲专业理论比较深入,但在联系幼儿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幼教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亲身感受性的教学经验,常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按照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一长一短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全科幼儿教师,他们不仅要充分了解“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承担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普遍是本专业技能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开展教学时不能将学前教育特点与才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必须把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贯穿人才培养

全过程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是对其职业的特别要求。幼儿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为此,第一,强化入学专业教育,利用多种形式使新生懂得,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一生的发展起着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专业理念。第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学等课程,强化师德理念与职业理想追求,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社会现象分析、深入教育机构实际观察、个人道德践行直接体验等,促使个人行为修养的不断提高。第三,强化专业实践类活动,扩展加大见习、实训、调研、实习,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全面认识,解决学生思想上由单纯喜爱孩子到理性认识学前教育职业理念的转变,形成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热爱。

(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处理好必需、够用、拓展的相互关系

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但参考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总学时的设计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思维,国内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增设必要的自主选修课,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或非专业课程,利用通识课、公选课、讲座课等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第二,针对沿用传统课程过多、缺乏创新这一问题,应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与幼儿园一起研发新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课堂;第三,坚持专业理论课“必要、够用”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实时优化课程设置,该增设的一定增设,该删减的一定删减,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

(三)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升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的专业能力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科学的规律,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保教结合”的整体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体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不同影响。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教育。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以培养专任教师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学生普遍对幼儿保育知识了解不够,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专业行动践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开设的“学前儿童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保育知识的渗透,并且最终要体现在考核成绩中。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分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向保育员或生活教师学习观察、保育技巧。逐步尝试熟悉幼儿,与孩子们沟通,协助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进入城市、农村社区了解各类幼教机构保教结合的现状,从而直观感受保育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内培外聘,加强“双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发挥好“双师”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全科”特点,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各类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第一,可以借鉴许多院校的做法,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深入幼儿园实践,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新动向,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备课、教学(听课)活动,并将深入幼儿园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制度要求,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第二,从现有教师中进行转型培养,选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有才艺技能基础的青年教师到区外著名的学前教育专业进修培训,安排他们参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使他们成长为熟悉专业的技能教师。第三,与各类幼教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幼儿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举办专题讲座、讲授课程相关内容、开展实践课程指导等,用他们的所长弥补自身的不足。第四,建立与其他基础教育学院、少儿活动中心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艺术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共享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才艺教师在学前教育技能教学中的作用。

三、结语

第8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所以,对于学前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比较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英语与汉语都是交流的工具。特别是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全球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亦成为热门。

一、英语专业是学前教育培养目标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英语教育专长的、有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根据此目标,该专业在教学上要求其设计的内容包括职业与岗位分析、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等.充分体现以教育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心、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宗旨。学前教育的培养内容:

(一)知识能力。该知识能力包括教育专业知识、学前儿童保健知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知识、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

(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承担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技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技能、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和以艺术手段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技能、玩具制作的技能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四)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即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法概念清楚,掌握5000个左右的单词。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学前教育教学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学的前教育能力培养策略

中专三年制学前教育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是门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加强文化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重视英语课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未来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学前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六岁以下的幼儿,年龄尚小,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得到老师教学甚至生活的引导与照顾。处此年龄段的儿童天性活泼,喜爱玩耍,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适应儿童学习的方式开展儿童教育活动,所以老师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爱好。选取合适和简单的材料教学,使儿童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三)开展教育实习活动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灌输,还应注意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的、由学校开展的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等的社会活动;向学生介绍未来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学生通过见习、实习。了解目前省内幼儿园英语教学师资及教学情况,学生在与幼儿园英语教师、外教的交往中,检验了英语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搞好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与知觉性。

(三)采用听说领先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学龄前儿童所学的英语知识主要以听、说的方式完成。语言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应交际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将语言放到真正的交际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这种模式下,主要采用无意识记忆模式,在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背诵基本常用句型,经过大量的1:3头训练之后,每当学生听到一个句型,都会条件反射式地进行回答。

(四)教育学生热爱教育工作与教育对象

第9篇

入学初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确定就业目标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业指导工作一般在学生毕业前期进行。根据当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生源情况,有必要改革就业指导模式,开拓就业指导新方法。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十分重视就业教育,从学生一入校便启动就业指导工作,并对此进行精心规划,分步实施,使就业指导工作符合实际,收到实效。

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对中职生源挑选的宽松性,而这种宽入口不可避免要给中职学校带来诸多问题。首先,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是厌学等问题,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其次,由于大多数学生年龄偏小,又是独生子女,他们过于娇气,缺少吃苦精神,而且不善与人交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极强的个人主义。另外,中职学校一般为三年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二年半左右,所学的课程门类繁多,致使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只能具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很多学生直到毕业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对自己估计过高,没有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基于以上这些问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很有必要在学生一入校就展开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方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确定努力的方向,从而增强择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就业指导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步进行,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用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就业指导融于各学科教学中没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就不能承担实际工作。就业指导不仅要使学生端正就业态度,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应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懂得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各学科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就业工作的指导者。各科教师经常深入幼儿教育第一线,了解本学科知识在幼儿园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以此制定教学计划,在传授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传授与本学科相关的幼儿园教学法。如:钢琴—儿歌弹奏;视唱—儿歌;美术—学习幼儿简笔画、蜡笔画、儿童水墨画、玩教具制作、环境设计。在体育课教学中,每堂课先教基本动作,后教幼儿体育游戏;英语课先教基本的英语知识,后教幼儿英语教学法;幼儿园活动设计课每堂先进行幼儿模拟教学,即教师作为幼儿教师,学生作为幼儿园小朋友,然后再让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对本次课进行评析;幼儿卫生保健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如何矫正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各学科教学内容和幼儿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了各学科知识,又学会了幼儿教学方法,为今后求职就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此外,在学生入校一学期后,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重新编班,开设舞蹈、钢琴、声乐、美术、英语、蒙氏等特色班。各种特色班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加强学生特长的专门训练,使一些学生就业后很快就能成为幼儿园的舞蹈、钢琴及美术等专职教师。

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1)做好见习和实习工作。通过见习和实习,培养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能力。学生二年级时,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两周(有时还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到当地幼儿园见习);毕业前半年时间,让学生到学校教育基地实习。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在全国和当地建立了二十多个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北京红黄蓝多元智能实验幼儿园、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新加坡爱尔坊幼教集团、北京欢乐堡幼儿园、沈阳哈津教育集团等。在见习和实习中,学生向幼儿教师学习,进行实践锻炼,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基地实习后被留下工作。(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特长意味着为今后就业提供了优先权。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如举办大型艺术节活动,开设个人特长专场,举行各学科竞赛、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全国大型文艺演出及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的拍摄活动,以此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价值,找回自信和自尊,提高就业能力。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中职学校很多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在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成败。为此,就业指导工作还应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近年来,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花大气力,下大工夫,从一点一滴抓起,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觉抵制愚昧、腐朽思想的侵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以诚实守信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还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观念、劳动态度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1)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学校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纪念日的专题活动及主题教育月活动(三月份礼貌月,四月份诚信教育月,五月感恩教育月,六月环保教育月,七月励志成功月,八月国防教育月,九月爱老敬老月,十月爱国爱校月,十一月就业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等,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对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习惯养成为主线,从最基本的文明素养抓起,对学生的坐、立、行等仪表行为习惯做严格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养成教育。现在全体学生均能做到遇见老师、客人主动问好,不在楼内大声喧哗,不随便吃零食、扔垃圾,排队上下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蔚然成风,具备了求职就业所需要的必要的道德素养。

毕业前夕集中就业指导,提高学生求职应聘能力

毕业前夕集中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择业的心理训练和择业技巧、方法的指导。毕业生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不仅会遇到种种外部障碍,还会产生种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心态问题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障碍,择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着手,采取课堂集中指导、专题讲座及个体咨询等形式,调整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使他们放下包袱,除去心理障碍。在情绪调控方面,帮助学生保持一种平常心,不过分看重成败,以积极的情绪对待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鼓励学生勇敢地接受社会挑战,正视现实,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引导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客观公正地分析就业形势和择业倾向,正确对待就业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用人单位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把过高的期望值降下来,脚踏实地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同时,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创业,开设自己的幼儿园,这也是就业的最佳办法之一。

求职择业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而又恰当地“推销自己”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技巧培养。它包括自我介绍技巧、获得好感技巧、回答问题技巧、把握方式与人交谈技巧等。尽管各种求职的方法和技巧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准则是必须精心准备、充满信心、不卑不亢、随机应变、诚信为上、务实为本。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面试时往往会表现为不知所措,所以对学生面试的训练是就业指导的又一重要内容。通过举办模拟招聘会,让学生得到体验,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并及时弥补和改进,从而在真正应聘中取胜。

就业后跟踪指导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怎样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这个转折点,成功地走向社会,还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就业的延伸指导。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并不等于就是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还要在工作单位中继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学校不断派人去学生工作单位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详细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同时,经常把毕业生请回学校,汇报他们的工作情况及体会,从中找出教学与就业指导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和改进。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对学生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妥善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指导他们主动地认识自己的弱点并加以克服,培养新观念等,让他们顺利地从不适应期过渡到适应期,再塑自我,立志成才,使毕业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综上所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全方位就业指导,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对学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本贤.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06,(10).

[2]颜水发.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5,(6).

[3]周琦.加强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4]罗华国.关于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5]赵正强.开展就业指导探索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新途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

作者简介:

第10篇

一、培养学生正确识谱、唱谱的习惯

学生最初学习钢琴时,识谱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把五线谱标记成简谱。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动手制作一套音符卡片,正面记录音符,反面记录音名、唱名等(见图1),要求学生多读谱唱谱,加强识谱练习。确保正确、快速地读音符唱乐谱,并在钢琴键盘上相应的位置正确弹奏。

二、加强节奏节拍训练

初学阶段有部分学生很容易忽略乐曲的节奏、节拍,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准备弹奏一个新作品时,先打拍子唱谱,对乐曲的节奏节拍有一定的了解,对节奏感不好的同学,可以建议多听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或借助节拍器来协助专项训练。

三、重视钢琴弹奏的坐姿、手型和指法

钢琴弹奏的坐姿(见图2)以自然、端正、有利于弹奏为原则,不要僵硬、紧张或过于松懈。一般来说,弹奏者只应坐到凳子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往后躺。上身直立略向前倾,腰不要塌陷,使重心略靠前,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图2坐姿图3手型手型(见图3)的基本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第二,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向外凸出,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即指关节)和第三关节(即掌关节)塌陷呈凹状。第三,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一个指头对准一个琴键。第四,手指触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二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黑键应弹在键前端位置。第五,手指的第一关节一开始就要训练独立站稳的能力。手型和手指指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今后能否弹好一首乐曲。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提出正确的手形和弹奏要求,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初学者要先做好五指定位练习,再根据学习进度进行穿指、转指训练,一般乐谱上会有指法标记,学生可以根据乐谱上标记的指法进行弹奏。

四、保持科学、合理的练琴方式

1.训练手指独立性。法国钢琴家玛格丽特•朗曾指出,训练手指独立性目的就是要“统一强指和弱指的力量和弹性,使它们能够对付同样的困难”。断奏又称断音弹奏法,是钢琴弹奏中重要的基本弹奏方法之一,能较好地训练手指的独立性,也是其他弹奏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断奏的弹法练习,可以分为四个动作过程,即:①把手型摆好;②手臂自然提起;③手臂自然下落;④指尖肉垫部位着力触键。这四个动作过程是一个自然连贯的有机整体。在断奏练习手臂自然提起时,肩膀放松,大臂带动手肘,肘部自然带动小臂和手腕,让手抬起,自然重力落到相应的琴键上,手指处于积极主动的弹奏状态,保持正确的手形,指尖立住站稳,让每一个手指得到练习,达到平衡发展。2.分手慢练、注重细节。随着教学的推进,左右手会分别承担着钢琴作品中不同声部、不同节奏的弹奏任务。分手慢练,能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将思考和练习相结合,有利于让学生把握作品的细节,提高弹奏的准确性,体会手指在弹奏音符和乐句时需要表达的触键感,有针对性地分乐句、分乐段、分手练习,逐步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标。3.合手练习、做好协调。分手慢练将音符、节奏、指法、乐句等细节都能较好地处理了,还要考虑声部和手指的协调配合。初学者在做双手组合练习时,总是显得很生硬,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遇到类似的情况,教师要循序渐进,重点讲解纵向对位法,让学生能按照指法和旋律走向,做好协调配合。4.注重内涵、善于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讲解、示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弹奏逐步具备完整性和艺术表现性。5.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技工院校生源情况和教学实际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人潜在素质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学生之间在学习进度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此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并根据划分的小组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做好培优补慢,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让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把演奏技巧和作品内容、风格更好的结合到演奏中来,学得慢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放弃。6.定期举办教学观摩交流。钢琴教学是一门技能实践课,通过弹奏来传递声音、表达情感,让观众从感官上体验声音艺术。定期举办教学观摩,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与感悟,逐步引导学生接触、了解多种音乐形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加强学习。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将专业知识和弹奏技巧相结合,探究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灵活应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教学条件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阳燚 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发展

广东省面向社会认定幼儿教师资格的文件明确规定: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佛山市禅城区2011年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更进一步说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及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的人员不能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今年的相关中职办学文件也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学校不能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如果一定要办的,也只能办保育员方向。这些无疑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我们急需解决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出现,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它是在我国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对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极大补充。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乐观的一面,又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职教冷、普高热、职教招生处于低谷的情况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往往爆满,一枝独秀,同时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就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以及就业质量问题。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明文规定,逐步取消中等师范教育,大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中师已逐渐被淘汰。在《佛山市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通知》中也有明确的具体目标:2011年,全市幼儿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56%以上;2012年全市幼儿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58%以上;2013年全市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9%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60%以上。可见,这是国家和社会重视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必然趋势。不言而喻,中职学历的学前教育师资将成为不合格的学历,只能应聘为保育员,没有上课的资格。这种情况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是导致目前该专业的办学从社会总量来说数量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及办学基础。首先,从师资上来看,基本上是本科以上学历,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学历及专业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次,虽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硬件条件薄弱,但是经过多年的积累,一些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比如数码电子钢琴、风琴、舞蹈房、画室、音乐室等。再次,已培养了一大批毕业生充实到了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实习教育基地。但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缺乏政策的支持,如前所言,国家对专科以下的师范类人才培养的限制,造成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受到挑战。即使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及就业异常火爆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严峻的现实。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立足保育员,多方面拓展就业方向。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型人才,属于劳动部门管核的范畴,而幼儿教师是属于师范院校培养的对象,属于教育部门的管核。可见,中职学前教育的就业方向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如前所述,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中职学前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承担保育员的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并不是降低了学生的档次。相反,这是学前教育专业性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保育员资格和普通话等级证,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艺术教育领域的,我们可以培养各种艺术特长人才,就业时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早教中心的教导师;各种事业、企业单位的文娱组织;各区文化站、街道、居委会相关的文化宣传;各种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导人员:琴行、画室、少儿舞蹈工作室的教师;还有一些相关的行业,如健美中心、瑜伽馆、婚庆策划公司等。

(二)面向未来,积极寻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新路子。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突破现状,向培养高素质、高层人才的方向努力。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即使在校期间达不到专科的学历,但是给学生指引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学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国家认可的专科学历证书,这也为学生尽快申请教师资格证找到了出路。同时,可以考虑与中师、高师联合办学,让学生通过“2+1”或“3+2”的模式完成中专、大专课程的学习,丰富学前教育知识,获得中专、大专学历,从而适应幼儿教育市场的需要。

(三)扩大招生范围,服务周边学前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

现在,城市的学前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在城市周边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范围不仅仅只面向城市,而是应该从城市转向周边相对落后的地区,甚至是偏远的山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又能帮助落后地区提高学前教育水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不断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

(一)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用好现有的办学资源,改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一步盘活资源,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条件条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的授课形式。

(二)加强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

积极向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比较成熟的师范类学校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教材建设,采取选用与自编相结合的办法;对于课程建设,及时补充与修订教学大纲,成立由各方面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完善教学大纲的规范性。

(三)优化教师队伍。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

舞蹈是一种行为艺术,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学生的必修课,而他们舞蹈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在中职院校中,老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将来工作需要来进行舞蹈专业教学,为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发挥自己的学前教育能力。所以说,在对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进行专业舞蹈教学时,老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升他们的舞蹈学习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舞蹈课呢?接下来,我就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开展探讨一下。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一种多方面综合性的教学,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却对舞蹈课的认识仅处在表面上,缺乏思考和课下练习,同时,中职院校对学生的舞蹈课安排不恰当,学时较少。除此之外,中职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差,学校也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

二、创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建议

(一)突出舞蹈教学的趣味性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是根据幼儿特点所开展的,所以其课程应该具有趣味性。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在课程开展时多注入童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关键一环,当学生对所学课程充满了兴趣,他们才会有动力和激情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中职的老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积极地给他们创造快乐的课堂环境,使他们的舞蹈能力有所提升,进而更好地进行将来的幼教工作。音乐与舞蹈是不分家的,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鲜明且欢快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快速地融入舞蹈课堂中。例如,老师要注重对舞蹈课的设计,刺激学生对舞蹈课的激情,在教学生跳舞时,要先要求他们一步一步地踩节拍,接着再给他们加入舞蹈的步法,期间配上节奏感强的音乐,使学生由易到难地进行学习,同时,老师还可以穿插多种舞蹈的教学,比如:民族舞、拉丁舞,以及富有童趣的幼儿舞蹈,丰富教学内容,使舞蹈教学更有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使他们对音乐的乐感掌握得更好,为他们将来进行舞蹈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教学中的舞蹈实践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要面临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所以说,他们要具备良好的舞蹈实践能力,而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老师要把学生的实践课程摆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就业为首要方向,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的舞蹈知识,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的舞蹈教学。在以往的舞蹈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教学生怎么学习舞蹈,而忽视了对学生舞蹈的练习,导致学生到了实习岗位往往不懂应该怎么教孩子跳舞的结果。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老师逐渐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充分实践怎么进行舞蹈教学。例如,老师要注重课堂舞蹈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模拟演练,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相应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课下,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幼儿园实习,使他们能真实地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进而锻炼他们的实操能力,培养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

(三)创新编排舞蹈教学

时代在改变,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学会与时俱进,注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逐渐地被淘汰,这要求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能创新教学模式,紧随时代教育的潮流,根据幼儿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使舞蹈更好地发挥其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中职院校中,舞蹈老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多往创新的方向发展,引领学生对舞蹈进行创新编排,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例如,在学习完一套基础的舞蹈动作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统一的音乐,让他们根据这一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运用基础动作,也可以融入自己创造的动作,接下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创编的舞蹈进行评价,使他们的舞蹈动作更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编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其舞蹈功底也更加扎实了。总之,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教会他们学习舞蹈的方法,还要让他们学习怎么进行舞蹈教学,发掘出舞蹈的趣味性,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创新创编舞蹈,进而提升他们的舞蹈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进行幼儿教育工作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张晓宁.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