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企业财务分析

工业企业财务分析

时间:2023-08-25 17:0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企业财务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企业财务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民营中小型工业;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民营中小工业企业由于企业资产规模和人力资源与大型工业企业有很大差异,所以对其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分析角度、分析范围和分析方法,都可能因为自身特色,而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民营中小企业的特色,提出适合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些不同于大型企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考虑是否应该改变分析角度、分析范围和分析方法。

首先,应明确民营企业的定义。从字面意思分析,每一个非公有制企业都可以称为民营企业;参照我国《公司法》更进一步的定义,把国有控股、国有独资除外,其他类型的企业的公司股本中没有任何国有资本加入的,都应称为民营企业。其次,应明确中小工业企业所包括的企业范围。工业企业的中小型企业,必须符合下面所述条件:在职人员不超过2000 人,或总资产不超过40000 万元,或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0 万元。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划分标准为:中型企业在职人员应不低于300 人,营业收入应不低于3000 万元,总资产应不低于4000 万元;其他就是工业小型企业。关于这方面的概念及范围,学术界几乎少有争议。

在明确定义和范围之后,按照以上定义和范围,对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分析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财务分析的角度

本文所涉及的财务分析角度,主要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和财务分析课题方面的问题。财务分析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民营中小型工业的大部分相关财务管理方面数据显示,投资者应为最主要的分析主体,当然,绝大部分企业也以投资者作为。这里特殊情况在于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贷款难,企业债务特别是长期债务少,所以企业债权人在多数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都不用作为财务分析主体。而经营者在多数民营中小型工业都拥有一定量的股份,但也有职位工资和奖金,针对经营者需要所进行的财务分析是必须的。政府管理部门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基于公共管理目的,在财务和税收方面的要求通常较为公共化,因此不作为财务分析主体的重点。所以民营中小型工业主要的财务分析主体可以定为投资者和经营者。

二、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财务分析的范围

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做财务分析的时候,应界定分析的范围,界定好分析范围才能界定好分析指标体系。而分析的范围可以由分析目标来确定。

如果企业提供的财务分析是针对投资者需要和目标来做,那么应注意投资者投资企业的首要目的是获利,所以提供给投资者的财务分析报告中使用的指标体系应设计得最能体现投资回报率,例如净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而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又要保障债务资金的偿还,因此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应注意使用能体现企业的债务保障程度和即时支付能力的指标,例如流动比率和产权比率等指标。但民营中小企业所使用的指标体系不完全等同于大型企业。大型上市公司通常要做针对股票市场的指标,例如市盈率等,这些指标与股票市场直接挂钩,但多数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上市困难,这类指标很难获得数据。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特点限制,成本往往比较高,指标体系应注重成本的研究,所以成本率的计算应放于分析报告之中,例如营业成本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率等。工业企业成本率较高,通过成本预算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获利率。金蝶软件所做的财务分析内容往往过浅,不能完整反映一个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必须研究其适当的指标体系。在此仅做简单提出讨论。

三、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有多种,多数使用统计学中提供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例如财务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变动分析法、结构百分比法和综合比率分析等。这些方法运用过程中具备各种的局限,因此必须综合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用于三项专项能力的分析,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和营运能力分析。三项专项能力中涉及的指标都用比率来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在选择使用这类指标的时候应注意选择针对性强的指标。例如在大型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中,常常提到流动比率是常见指标。但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周期可能较短,所以常用类指标可以改换成速动比率,即典型的酸性测试比率。速动比率这一类指标能更敏感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适合于民营中小企业使用。民营中小型工业面临的资金缺口问题比大多数企业更突出,使用速动比率甚至现金比率等指标能更快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危机,帮助企业更早预警和改善。

分析方法中最值得民营中小型工业研究使用的是结构分析法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一)结构分析法。民营中小型工业往往资源有限,难以提高资本规模。在经济紧张的年份更是如此。所以在经济不稳定的年份,只能灵活地调整自身资本资产结构来提高企业效益。因此结构分析法对于民营中小型工业来说,短期内调整结构容易实现,结构百分比分析应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以资产负债表为例,在经济增长的年份,通过分析自身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可以观察本企业面资本资产结构是否适合于提高企业效益,如果作为工业固定资产结构比例太小或者偏小,那么在此阶段企业调整资产结构,增加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结构比例,适当减少流动资产中收益性差的资产的结构比例(如货币资金的结构比例);而经济萧条或萎缩的年份,长期资本结构中应减少负债比例,提高自由资本比例,资产结构中应减少长期性资产的持有比例,增加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的比例,以便避开风险、休养生息。

(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2008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银根收紧,国内民营中小企业破产概率变大,原因在于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未做出合理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更是如此。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享受的国家税收优惠较少,资金链更是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考虑选用一批适合于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参考以往的阿尔曼财务危机预警Z模型,构建出一个或一批新的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危机预警模型,使之能迅速准确地反映企业存在的财务危机,并提醒企业管理者根据其反映的具体内容进行财务状况和结构调整。此处仅仅是提出初步的构想。

(三)趋势变动分析法。此法用于财务分析中往往只能反映规模变化,重要性比较次要。但是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规模变动往往体现其发展变化。很多学术性书籍把发展变动和规模变动分开来讲,笔者认为还是同一块内容的两种不同说法。所以在本人从事的研究中常常只做规模变动——即趋势变化的分析。比较财务报表中已包括企业各科目的金额变动和变动速度,所以趋势变动分析法直接用于民营中小型工业的规模分析后可以取消发展变动的分析。

总之,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民营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还存在较多问题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笔者将以此文为一个开始,进一步研究更深刻的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构建新的模型以便提供给企业用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张先治,陈友邦.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分析(第5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02).

[3]宋娟,北京慧运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1).

第2篇

[关键词]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04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07- 02

0 引 言

财务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最早是作为信用分析为银行服务的。随后,由于社会资本范围逐渐扩大,并且筹资渠道也有所增加,更多的社会公众加入了资本市场,需要更加广泛、可靠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就从企业内部转向了外部,尤其是对于商业企业。商业企业的营业利润主要来自于生产企业的让渡,它们的经营周期较短,资金周转较快,利润较薄。因此,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可以使得商业企业在固有的企业特点之上,对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营业利润等做出正确的分析,准确评价其销售情况,为其投资决策提供良好的保障。目前,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予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才能不断完善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

1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指标当中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不足

商业企业对于资金周转的要求很高,而通常的财务分析方式集中于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这几种分析方法的指标多集中于会计利润,从采用的数据上来看都集中在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分析较少。很明显,这就会使得财务分析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在实务操作中,商业企业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来对利润进行操作,以满足管理层的意愿。相比之下,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人为可操作性较弱,通过对其数据的分析,管理者等信息使用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投资决策的风险。

1.2 表外因素的分析不足

商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会忽视表外因素,即非财务因素的分析。我国商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相差较大。其中,大型商业企业为大型外资、国有企业把持,民营企业主要占据零星、本地化市场,并且中小型商业企业通常存在着设施落后、商品流通梗塞、损失浪费巨大等情况。因此,商业企业财务分析如果不考虑表外因素,那么必然就得不到真实的决策信息。实务中,商业企业对于财务分析表外因素的忽略,一方面是因为其管理机构以及职能的不健全导致表外信息散乱,难以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信息本身并没有被包含在财务报表内,没有引起财务分析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小型商业企业。

1.3 财务分析方法不足

正如上文所述,财务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比率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但是传统的分析方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并且企业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商业企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相关人决策的需要。商业企业是市场充分竞争下的产物,其本质在于赚取购销差价,其所提供的产品其实就是其所提供的服务,这与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生产并销售产品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从传统的财务分析角度,即类似于工业企业角度来进行分析,则只能是形而上学的,不能完全切合商业企业的特点。同时,商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多时候也忽略了综合商业企业特点所进行的分析。商业企业虽然都具有赚取差价的特点,但是不同的商业企业其经营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使得我们所要选取的分析指标存在不同。譬如:对于以零售为主的连锁超市,它们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收账款就会很低,而对于以批发为主的商业企业,应收账款则相应较高。因此,对于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需要考虑结合企业所特有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析指标。

1.4 财务分析人员综合水平较低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内部核心因素依旧是人才,分析人员的综合水平内在的决定了财务分析的质量。在实务操作中,财务分析人员在技术上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专业水平较低,其专业理论知识跟不上企业财务分析的需要,而自身又不予以提高,给财务分析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二是人才匮乏,即由于商业企业处于充分市场竞争条件下,利润率相对较低,导致员工薪酬较低,并且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因此,招揽到高素质的财务人才比较困难,从而使财务分析水平不高。

2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运用

2.1.1 加强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

对于商业企业来说,现金流量对于判断其营运能力以及偿债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商业企业利润较低,资金周转较快,所需资金量较大。因此,要将现金流回收期的考核以及资金周转速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分析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促使企业正确地把握企业所要采取的营销模式以及资金周转速度。譬如,对于大型批发企业来说,如果当经营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净流量为正数,那么就说明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经营活动以及投资活动均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撑商品的流转。如果该批发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行情较好,那么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做出广开筹资渠道以满足供货需求的决策;如果处于正常营业阶段,则说明该批发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需要调整经营模式以及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模式,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2.1.2 充分利用杜邦分析体系

对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变造主要体现在成本费用和流动资产两项指标上,即“成本费用=采购成本+期间费用+税金+其他费用+配送成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我们以连锁超市、批发企业为例来分析,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从配送成本以及采购成本两个方面予以体现销售成本,从上述两项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管理思维中的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成本等纳入分析当中,进而影响杜邦分析公式中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最终对商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给予更加客观的评价。

2.2 重视表外因素的分析

财务分析实践要求我们重视表外因素的分析,因为表外因素与财务因素相结合分析的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商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型商业企业,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往往具有组织机能完善、资金周转较快、供货商稳定、销售便利、分布较广、品牌效应较强等一系列优点,其在市场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表外因素来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分析,比如观察超市人流量可以大致得出企业的营业状况,统计其营业点分布状况可以为其所占市场份额提供依据,查看其供货商的营运状况可以为判断企业的营运成本提供一定的依据等。而对于中小型商业企业,我们可以从其销售渠道评估期营业收入,从其供货渠道对营业成本进行大致估算,从其品牌效应判断大众接受度等。可见,通过表外因素,我们可以对商业企业的营运状况、甚至是投资、筹资活动做出一个初步判断,为财务报表的分析提供一个基本方向。此外,商业企业还要重视表外因素的收集。表外因素的收集对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工作的总结汇报,才能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表外因素。

2.3 完善商业企业财务分析方法

商业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适用于工业企业的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由于现金流量的分析对于商业企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运用分析方法时可以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财务分析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比如,可以对大型零售行业进行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等,通过这些指标分析,考察其现金流能力以及销售产品的市场行情等。此外,由于商业企业种类较多,并且规模不一,所以在采用财务分析方法时应当考虑到企业经营产品以及模式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单纯地套用各种指标。

2.4 建立良好的财务分析外部环境

首先,要增强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方面,对其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鼓励其不断更新分析理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其管理,并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技术考核。另一方面,增加人才培养的成本,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建立财务管理人才库,并采用激励考核机制增强竞争力。其次,增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尤其是对于大型商业企业。只有保证独立性,才能保证他们的职业道德不受外界的干扰,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3 结 论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对于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内部分析技术、完善财务分析外部环境,才能不断完善对于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 ; 企业管理;意义;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market environmen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form. To achieve modern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has not received enough attention.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of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have an irreplaceable role. We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enterpris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argeted some reinforcing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 study on financial analysis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words: financial analysis; enterprise management; significanc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所重视。通过财务分析获得企业在某一段经营时期内的财务信息,并据此制定经营的方向或者是调整发展的战略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鉴于财务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如此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有必要对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以确保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长久的经营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的经营收益水平。

一、做好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正确的管理决策财务分析是对企业最近资产、资本的基本状况以及运营的情况进行信息的收集及整理的过程。这些信息最终以各种财务报表的形式传递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手中,对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资本运营的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与判断,可以检索出企业在经营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从而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或者是调整方案,以保证企业的合理运转。

(二)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有利于企业合理的规避经营中的风险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外部的经营环境的变迁或者是内部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产生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经营风险。比如说,资金周转能力下降造成资本的积压、现金流吃紧面临断裂、资本利用率低下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市场开发受阻造成资金回流减慢等等。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各种风险最终的表现形式。做好财务分析在有利于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财务现状的同时还有利于经营者在分析的前提下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三)做好财务分析是企业合法化经营的首要条件

当前企业的经营已经不仅仅关系着经营者和国家两个方面了,同时还关系着企业员工的利益以及股东、股民的合法权益。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已经越来越为人民大众所关注,这也是当代企业经营发展的社会立足点。从另一方面来讲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公开也是国家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的基本要求。因此说做好财务分析是企业合法化经营的首要条件。

二、财务分析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对财务分析的认识和意识

现代化管理体系纳入到我国企业经营中的时间还比较短暂,目前我国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比较重视的还是经营利润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在管理中也比较倾向于各种资源的管理,对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还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和重视,对财务知识以及财务管理手段缺乏系统的学习。

(二)企业财务分析往往太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性的分析

只重过程或者是只重结果都不是正确处理事情的出发点。在现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中, 大多数的企业往往将企业的经营利润作为财务分析的重点内容来对待。普遍认为企业只要盈利了就说明运营状态良好。往往忽略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作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链管理和现金流管理对于控制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投资产出比率以及资本运营的能力有着根本性的提高作用,并非简单的实现盈利那么简单。

(三)企业财务分析只是作为事后分析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分析应该做到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以及事后分析整体实施, 即在会计期间最初就应该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与状况进行收集与分析,对所要发生的财务事项进行评估和预测。在财务事项发生的过程中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有助于对财务事项进行很好的管理与控制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效果,实现最初经营管理目的。事后的财务分析有助于对各种财务事项进行经济上的评价以便于改正其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第4篇

关键词: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内涵;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9-0144-02

1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涵义、特征及作用

1.1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涵义

企业财务管理报表既要向社会公开披露本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又要为本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内部资料,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烟草行业的财务报表同样可以分为内部管理报表和对外报送报表。对外报送报表是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编制的对外提供服务的会计报表,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如烟草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均属于对外报送报表;而内部管理报表是指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编制的对内报表。一般而言,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包括本行业的财务预算、成本报表、财务分析及其他内部管理报表。是烟草行业财务管理部门为满足内容管理者个别需要的专用会计报表。对内报表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详细且属于本行业的商业秘密,烟草行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内外有别。

1.2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特征。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与对外报送报表相比,具备以下特征:

①相关性。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提供的信息应当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烟草行业决策层对生产经营作出全面评价,如应付账款余额表可以分为应付烟叶款、应付辅材款、应付香料款等分单位明细列示期末余额,并同比列示往年数据对比;而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金额系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②及时性。卷烟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决策要求既准又快,内部管理报表的价值在于帮助烟草行业高层及时详细了解本行业烟草生产、收购、加工及经营现状并作出决策,时效性非常重要,即便是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未及时提供就会失去了时效性,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不再有实际意义。

③灵活与针对性。企业生产经营千变万化,不同时期经营战略各有侧重。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一定要紧跟市场变化与最新经营战略,针对本行业当期重点工作不断补充完善报表数据,及时提供相关有效数据,为本行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④网络性。当今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企业管理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烟草行业内部报表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手段,同样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本行业的各项业务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信息传递,以此来提高烟草行业经营效率,以求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游刃有余,获得可持续发展。

1.3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作用。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是可以为烟草行业的经营者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二是为烟草行业的管理考核提供依据;三是可以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提供帮助;四是可以及时了解有关经营业绩和经营情况的变化。随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展变化,内部财务报表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2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性不足

烟草行业现有的内部管理报表主要是为财务分析服务,如成本报表就是为分析成本变动原因,销售报表只是反映销售情况,各类内部管理报表显得各自为战,未能形成一整套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完整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情况。

2.2 思想认识不足

总体而言,烟草行业领导现在都重视对外报送财务报表,对内部管理报表重视不够,对外报送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整体情况,而内部管理报表是对外财务报表的延伸,反映的是更多更详细的分类信息,是对外报送财务报表的基础。特别是生产经营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内部管理报表可以一览无遗。

2.3 整体性不强

当前,烟草工业企业已整合完毕,大多企业财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集中纳税,二级成本核算的模式,卷烟生产厂家丧失了原先的法人地位,不再对外报送财务报表,只是各自存在一些内部管理报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相互之间没有对比分析,各自为战,各具特色,未能形成合力整体进步。

2.4 信息化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大家对内部管理报表重视都不够,未能列入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编表人员只是在使用时需要,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信息化生成相关数据,大多数内部管理报表需手工计算,及时性与准确性不能有效保证。

3 烟草工业企业内部管理报表建议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报表重要性的认识

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现金流;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高级财务分析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美]E.B.DeakinM.W.Maher著,孙庆元等译.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第6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项目、不同产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有些数据不能从报表和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做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分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情况。财务人员应尽可能的争取,各级领导也应该多给财务人员深入施工生产一线的机会,多让他们参加相关会议,使财务人员能了解施工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深入一线和参加各种会议,了解各种情况,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包括施工生产、物资供应、招投标、劳动工资、设备动力等部门)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二、确定报告分析的内容和范围

报告分析的内容和范围要根据报告阅读者对象来确定。我们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者是企业领导和上级财务部门。报送给经营领导的报告也要因人而异,对于有丰富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经营领导,提供的报告可以使用专业术语,叙述可以简练一点;而对财务专业知识比较陌生的经营领导,提供的分析报告尽量简述的详细一点,易懂一些。报送给上级财务部门的分析报告,可以专业化一些。对于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分析人员在写作时,要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则,报告分析的若是公司的二级单位或项目部,分析的内容稍细一点,事项具体一些;若分析的对象是公司一级的,则分析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的问题都面面俱到,a、b、c、d、1、2、3、4罗列一大串,应该集中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使读者感到新颖、简练、有力度。

三、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

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要依据读者(或领导)对信息的需求来确定。记得有一年的财务分析报告让领导看后,他说:“你们的财务分析报告写的不错,很全面,应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但太长了,而我想真正需要的信息却不多”。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可事实上,我们都是按照上级规定的格式通报一下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对于领导想要知道的重点指标后面的各种变动因素的分析,只是粗略地概述一下,根本就没有进行重点的分析其内在的变动因素。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管理者和使用者真正要了解的信息。

四、财务分析报告写作的内容

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的说明(也是对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工业企业正进行的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施工企业重点项目的攻关阶段则需要对其的成本、货款回收、利润等主要指标进行重点分析说明。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①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等都十分重要。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流动资产、资产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则涉及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等。②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营业(或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然后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据此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③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营运能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驾驭资产,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营运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资本增值的程度,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和评价,一般是从资产的周转速度指标来进行的,包括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④企业成本费用的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从财务会计的概念讲,主要反映业务成本,(对于制造业说,就是生产成本,而对于施工企业则是工程成本),以及三项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此时财务分析主体根据分析目标,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主要是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成本表和其他附表)中体现的数字,并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以及对企业相关比率进行衡量,以得出与其他财务评价指标相配套的系列评价结论。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对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是财务分析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比较,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极为注重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评价指标数值的优劣情况。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连续若干期财务报表中相同指标的对比,来揭示各期的增减变化,据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的目的是通过计算确定一个综合经济指标所包含的各个因素的变化对该指标影响程度。只有知道各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才能把握指标变动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上述分析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受财务报表局限性、滞后性、重量不重质等的缺陷。因此财务人员只有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使得分析结论更可靠、更有说服力。

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真正起到 “财务参谋”的作用。

五、财务分析报告写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资金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特别是我们各施工项目都远离驻地,就需要我们分析人员深入施工一线,了解各个项目各个施工环节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并依据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如果分析报告是就数字论数字,报告的重要性质量特征就会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2、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3、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得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第7篇

关键词: 知识经济;财务评价;无形资产;智力资本

引言

现行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是以1999年财政部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为基础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但是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知识对现代企业经营、财务活动的渗透,继续利用现行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分析与判断,将会出现诸多的局限与不足。因此,根据现代企业所发生的变化,补充与完善财务分析内容和评价指标,以实现对企业正确、全面的评价成为各信息需求者和决策者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企业经营管理内容发生的变化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迅速从一个建立于制造业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一个极为重视信息、服务、供给与销售的新经济体系。在知识经济体系中,工作性质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维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财务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在企业新的资本结构中,传统的以厂房、机器、金融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同时企业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担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

(二)财务分析与评价内容的变化

企业财务分析内容和评价指标应随之作出调整。首先财务分析应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财务分析对象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又包括无形的知识资本;财务分析内容即包括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活动,又包括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的剩余分配活动。

二、现行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存在的几点不足

(一)财务分析中对有关企业的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等知识资产的信息利用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和信息化技术对现代企业的渗透力越来越强,企业对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投入越来越多。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人才、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知识、技术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计量与披露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所以包括企业智力资本、自创商誉及知识产权的信息在财务分析中得不到利用。

(二)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从而将分析的范围限制在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

目前的财务分析指标大多使用的是数量性资料,而很少考虑非货币计量因素。但是,随着各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行业转换、技术进步、政府行为和需求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等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层价值观与能力等相关非货币性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另外,目前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工业企业基础之上的,不仅分析评价对象局限于企业有形资产,选用的指标局限于可用货币计量的定量指标,不能确切地反映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真实情况。

(三)对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时未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财务报表信息反映了经济活动“静”的方面,而忽视了“动”的方面。动态信息往往更重要,因为“动态”代表事物的前进与发展,比如人力资本就是企业中最活跃最处于动态运动中的生产要素之一。现行的财务分析评价内容局限于企业静态状况,对企业持续发展情况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评价不足,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的,重视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却忽视了企业在将来因继续经营而增加的现金流量的能力,比如有些企业拥有良好的商誉,有的企业仅凭其产品品牌就有很强的融资能力;有些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其各项财务指标可能并不如意,但其拥有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可能会在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这些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中未得到充分反映,在财务分析中也未充分利用。

三、改进与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建议规范和扩展表外信息披露的范围,同时表外信息可以以量化和非量化的形式披露,作为对现行报表体系信息的补充和完善。

表外披露的信息可从宏观(企业外部环境)和微观(企业内部资源)两方面加以考虑。

1.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信息:(1)所在行业信息,包括行业前景,行业中产品的平均获利率,主要竞争对手,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或竞争优势,行业中相关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或更新速度以及本企业在该方面所处的位置。(2)企业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保持率,核心产品获利率和获利水平,产品营销网络等。(3)顾客信息,包括顾客对产品及售后服务的满意度,顾客忠诚度,顾客对企业声誉与形象的认可等。(4)企业社会形象信息,包括企业年创利税额,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等。

2.企业内部资源信息:(1)企业无形资产信息(2)人力资源信息(3)由前两者衍生出的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信息。

(二)设计并运用非财务评价指标以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评价体系。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应包括企业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的信息,还应包括诸如有关企业背景和未来预测的信息。企业背景信息包括企业所在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实际治理效果、企业核心技术及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治理结构、主要股东和债权人、主要竞争对手、企业近期与远期目标、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理念等。前瞻性信息包括: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大投资计划、重大技术进步、经营环境的预计变化等。

针对企业的变化,可以考虑采用以下非财务评价指标作为财务评价指标的补充: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如公司重组和管理层交接;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如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团队精神,管理有效性;创新能力,如研发投资及其成果、新产品开发能力;核心技术;市场份额;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

(三)设计相应的财务或非财务指标,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人力资本和相关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对无形资产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1)非货币计量指标。企业商誉包括自创商誉的价值;产品品牌价值;拥有的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的价值;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企业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及营销网络优势等。

(2)货币计量指标

无形资产价值总额。它等于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及其它无形资产的价值之和。该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或者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潜在的收益。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总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比重将逐渐超过有形资产,比如在某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些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已占到总资产的50%—70%的比重。它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技术型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总额的比重。无形资产可区分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无形资产,前者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后者包括产品商标、商誉(自创商誉)、土地使用权等。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及技术创新力更容易成为企业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研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强弱,也预示着企业在创新领域的保持力。

在通过无形资产评价企业发展潜力时,还应注意分析以下内容:(1)技术型无形资产的应用价值,包括使用价值的技术水平、对企业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该项技术的投资回报率、竞争力等因素。(2)核心技术生命周期,包括技术可有效利用的时间,行业相关技术的淘汰或更新速度等。

2.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分析以下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实现对企业的评价与预测。

(1)非量化的指标。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及员工素质,员工拥有的专门技能,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团队精神,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及管理有效性等。

(2)量化的指标

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及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重。研发人员的数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大小;而通过分析研发人员所占的比重可以间接判断企业对研究开发工作和产品创新的重视,也间接体现了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即企业为吸引人才发生的与招募相关的广告费、人事费等;培训或发展成本即企业对员工的上岗前及在岗技能培训、在岗学习进修等发生的费用;保持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及福利费、为留住好的员工而增加的报酬等。

通过该指标可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和管理状况,了解企业对知识资产投资是否重视及其知识资源的优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以后的获利能力及经营发展的潜力。

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产出比率。通过该指标可评价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效率。

在分析企业人力资本信息时,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过去3—5年或更多年份企业职员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高级工程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的流动性及变更情况,人员满意度或保持度、职工学习或接受培训的机会,评价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能力,并评价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3.由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衍生出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创新能力是指企业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成为好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制胜的法宝,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包括创新产品利润率、研发费用投入产出率、技术装备水平、研发人员比重、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这些指标突出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对企业分析评价的新要求。

(四)分析反映企业较长一段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信息,并结合企业所在行业及产品市场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价与预测。

我国有些企业比如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业绩变化比较大,对这类企业,其信息使用者比如外部投资者在分析企业的业绩或成长潜力时,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比如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上市前3—5年的经营情况、上市前有无兼并行为或资产重组行为等,尤其应关注的是企业上市前3—5年的财报业绩有无明显的异常;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预测则包括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管理有效性、人力资源优势、所在行业前景等。但是也有些与“上市”无关的企业,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业绩与财务状况也有较大的变化,比如四川长虹1999年每股收益2.07元,而2001年主营业务亏损,每股收益仅0.01元。因此,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并不断发展,只考察一定时点或很短时间内的业绩,并不足以反映其发展潜力。对企业的分析与评价,应追溯到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在考察企业整个过去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这方面已用到的财务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无形资产投资增长率、人力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以上指标也可以进行多期比较,也可以计算3年—5年的平均增长率等。

(五)对企业经营绩效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时,把有关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动态与静态指标以及有关企业有形资产和知识资产资料等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避免对企业评价有失偏颇,又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传统的财务综合评价方法,如杜邦法等,只涉及财务指标,不适应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的要求,无法对非财务因素进行有效的计量与评价。如何将定性指标纳入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评价,也是当今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我国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等文件,在原来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指标,专门对影响绩效评价的非计量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还有企业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分析方法,对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现行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具体在实践中对这些指标涉及的内容如何确认、对指标如何进行评价与应用等,本文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还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徐笑君.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 [美]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苑泽明.无形资产评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苏伟伦.企业智慧资本管理[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饶淑华,张文贤.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建议[J].财会月刊,2005,(1).

第8篇

【关键词】中职会计 工作过程 系统化 课程体系

一、引言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岗位需要的初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即能在企事业单位,尤其能在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中从事会计核算、财税协管、统计、仓管、财经文员以及收银等相关岗位的操作性工作。但目前中职会计教育实践性培养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

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实施的是以公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为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没有摆脱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

(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重复

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中职会计课程体系中多数主干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如《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税收基础》与《税务会计》之间都存在知识重复交叉现象,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

随着中职课程改革的深化,普遍中职学校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实践教学提到与理论教学并重的程度。但很多学校的做法都是,学期前十几周理论教学,后面几周为专业实训周,人为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割裂。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传授会计知识,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缺乏教学情境设计,没有向学生提供企业最关注的工作过程基本工作经验、方法和岗位技能,课堂上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担任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学习兴趣性和主动性不高,难以进行有效的学习。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造成了会计专业毕业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差,分析问题的能力差,缺乏会计职业操作技能,就业上岗时遇到实际会计问题,就无从下手,解决不了。这大大有悖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需要的初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三、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会计课程构建思路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改革,笔者所在的学校建立了由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人员、企业财务总监、课改专家和会计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参与到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反复的研讨,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致提出:要依据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教学,要以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设计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基础、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会计课程体系架构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会计课程安排

根据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议,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情境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全面打破原有中职会计课程体系,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线索,以财务核算与管理岗位真实业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新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总分为四个模块分为:技能认知模块,技能训练模块、技能证书模块和技能综合模块,如图1所示,具体专业课程安排如下表。

(二) 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会计技能课程体系

1.《认识会计》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会计从业资格标准,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从具体工作任务出发,介绍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将原有《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进行重新分解、整合为十个教学项目模块:认知会计岗位、识读会计报表、建立新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登记总账、清查财产、编制会计报表和装订与保管会计档案。

2.《会计基本技能》课程

本课程以活动为引领,以实际操作为切入点,以技能训练为主,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会计数字书写、珠算、简易心算、点钞技术、电子计算工具的应用、小键盘录入和账表盲打等。

3.《企业创立与沙盘》课程

本课程以完成创立企业的实际工作为载体,分设筹备工作、企业创立、处理经济业务和事项、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四个单元。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企业创立办理流程(如工商注册、税务注册、银行开户等),并且结合实物沙盘模拟企业经营使学生对企业运营有更深刻的理解。

4.《收银员工作》课程

本课程结合收银员日常工作过程,分为收银设备认识、服务礼仪、零钱兑换、伪钞识别、收银设备使用、收银登记、收银交接以及门店协助等模块内容。

5.《会计岗位技能实务》课程

本课程是中职会计技能课程的核心课程,它以企业会计典型工作岗位任务情境为课程项目载体,以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为项目依据,以会计岗位工作技能标准为项目标准,分为3门子课程《小规模商业企业会计》、《小规模工业企业会计》和《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这三门课程分别以小规模商业企业、小规模工业企业和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连续3个月的模拟经济业务作为教学案例及开展学生实训操作。其中每门课程又细分为十个模块课程:《出纳员工作》、《费用会计核算工作》、《往来会计核算工作》、《财产物资核算工作》、《存货保管与收发工作》、《职工薪酬核算工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税费计缴与申报》、《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工作》和《电算化核算工作》。

6.《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

本课程是结合大量财会工作实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Excel的凭证设计与应用、Excel的账簿设计与应用、Excel的常用财务报表设计与应用、Excel日常管理统计表设计与应用、Excel常用财务分析和Excel的常用财务决策等。

7.《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工作》课程

本课程结合企业信息统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方法,内容分为认识统计、企业信息统计的组织和基础工作、企业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企业劳动统计与分析、企业生产统计与分析、企业销售和库存统计与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统计与分析以及企业能源统计与分析等八个项目模块。

8.《企业会计实务(综合)》课程

本课程主要分为小规模商业企业会计实操、小规模工业企业会计实操和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操三部分,这三部分实操应分别涵盖三种企业从创立试运行直至正常营业的三个会计期间(10月、11月、12月)经济业务,让学生仿真连贯地模拟三类企业3个月不同经营情况的账务处理。

9.《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习完《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和《电算化核算工作》两门课程后开设的,是结合《企业会计实务(综合)》实操内容在用友、金蝶等常用财务软件下进行电算化实操处理,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企业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会计从业证书考试科目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简称会计证),要取得会计证必须通过考试。目前会计证考试目前采用的是无纸化考试方式,达到60分即合格通过。笔者认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必要条件,当前考试题目以客观题为主,知识点内容也基本上以识记为主,因此会计证考证科目即《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建议在第四学期专门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门课程,以帮助学生轻松应对考试,学生通过考试即获得该门课程学分。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中职会计课程体系与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的新课程体系相比较,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建立以典型工作岗位任务情境为载体,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岗位工作技能要求为标准,以企业实际案例、项目课程为主的技能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评价方式,强化学生会计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小课堂与就业岗位差距,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9篇

关键词:烟草企业;经济分析;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烟草企业进行了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更加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就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一、国内烟草企业经济运行的现状

2013年4月16日,烟草行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明对2013年烟草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他指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烟草的产量持续增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烟草行业的整体状况良好,可是,在行业整体态势良好的同时,我国烟草行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对烟草行业经济运行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改善烟草企业经济运行的现状。

二、进行经济运行分析的意义

1.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可以将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反映出来。通过利润、利税等主要财务指标,可以将企业的财务效益情况完整的反映出来,而通过企业库存、销量、产量等指标,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情况反映出来,除此之外,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对标管理和资产管理体现出来。

2.通过经济运行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将会更加明确。通过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可以将企业在发展、经营以及财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出来,企业领导层可以利用分析出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计划,制定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因此,可以这样说,经济运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填补企业现有的缺陷,使领导层在制定决策时,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高。

3.经济运行分析可以作为领导层决策依据。利用收集和整理的数据,企业领导层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营销、利润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决策,例如:只有先分析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以及速动比,才能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再制定相应的方案。通过分析企业各项指标,可以准确定位企业目前所处的行业地位、竞争对手等,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科学而可靠的依据。

三、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几个重要内容

1.销售分析。销售分析的作用是评估与衡量销售目标和实际销售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能对各种因素对销售绩效的影响情况加以分析,例如:售后服务、价格、产品品牌等,都是分析的内容。

销售分析主要从库存、销量、产量等进行动态分析,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烟类商品的销售状况、卷烟人均销售情况、低焦油卷烟销售情况、重点产品销售情况等进行分析。

2.财务分析。所谓的财务分析,指的是利用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为根据,采用多种方法和分析技术来对企业过去以及正在进行的分配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增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的活动的总称。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经营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并为企业未来发展之路提供可靠的信息。

要进行企业财务分析,可以从偏差分析、环比分析、指标同比等多个方面进行,在进行文字说明的同时,必要时还需要配上图表加以说明。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有成本费用、主营收入情况、利润情况、利税情况等,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重点。

3.其他方面的分析。工业企业可以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础管理情况和主要耗能指标情况等反映出来,而商业企业则可以通过企业运营过程中工作所获得的成就、烟草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来进行分析。

四、烟草企业经济分析现状和改进对策

虽然,经济运行分析已经在烟草企业中有了很广泛的使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烟草企业在经济运行分析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分析结果有所偏差,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没有将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第二,在经济运行分析时,没有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用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数据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三,企业人员素质和水平整体偏低,无法满足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这三个方面,大大影响了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现状。

1.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有效利用企业信息化设备。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帮助,因此,在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内部报表、数据库,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业务发展情况及时的反映出来。

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指标。要通过企业的管理需求来建立指标体系,杜绝贪大求全思想的出现,一定要将需求和可行,微观和宏观的关系处理好,高效的完成任务,因此,我们需要遵循规范和全面性原则,来建立起完善的指标体系。

3.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经济运行分析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员,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高低、专业技术扎实与否,都会对经济运行分析的质量和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对行业、企业内部和整个市场进行分析,为高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企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虽然还有着诸多不足,但是是完全可以弥补的,我们只要从企业体制、信息化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入手,一定能够改善现状,提高经济运行分析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成本 内部控制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运企业也借助这一“东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12年我国的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410万公里,并正在编制四通八达的全国公路网,同时发达国家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客车也在逐渐进入我国,诸如ABS、ASR等系统软件也能有效保障客运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这些投资发展涉及对大量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为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客运企业加强对本单位财务成本的内部控制管理也势在必行。

一、财务成本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的概念最先是由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提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内部会计和管理控制两部分,其定义为一个保证公司业务、管理及规章相一致,并能加以准确完整记录的系统。在国内,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保障公司业务的有序进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并能及时纠错和防止各种舞弊行为,在体系上主要由控制程序、控制环境以及会计系统构成。财务成本控制渗透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影响各环节、各领域的工作,企业财务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并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严重时甚至会决定企业的发展命运。相比其他企业,公路客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呈现新的特点:对象的多样性、变动费用大、计算方式单一以及不存在产品成本等,也使客运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二、客运企业财务成本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客运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变动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小,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企业运营地点分布广,跨度大,成本计算的对象也较为多元化,在近几年对客运企业的财务工作审计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并制约企业的整体发展,主要集中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执行力较差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均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随着企业的进步而逐步改善调整。客运服务企业通常是采用外派财务人员或是成立结算公司的形式来对分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控制[3],但这种控制往往并不受到重视,总公司外派的财务人员与分公司无直接的利益牵制关系,与分公司员工也缺乏协调的配合,对分公司业务缺少足够的分析与了解,在业务处理上只是将各部门上报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汇总核算,并不是真正的去进行财务分析,记录的财务信息也缺乏真实可靠性。或者总公司为了更好的控制分公司,直接外派财务人员进行分公司的业务处理,外派财务人员兼任总公司与分公司的财务工作,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无法有效的监督控制公司的财务工作,并且为财务造假等违法活动提供了机会。制度的不健全会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管理缺乏灵活性,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力弱化,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对于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部门的重视不足,对制度的执行力较差,出现仅凭个人意志办事,忽视规章制度的情况。例如在原始凭证的审计中,也经常会有费用报销单仅有经办人员签章,却并没有领导签字和财务审核的现象,因此结合该类企业的经营特点,对内控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创新性

在人员的选聘方面,企业集团往往认为自身的产品较为单一,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需要进行在产品的结转,成本核算相对简单,对于财务人员的选聘,特别是成本控制方面的专业人员的选聘,要求较低,业务水平不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落后,仅仅是从事事后的业务核算工作,缺乏事前的控制和监督能力,财务分析的能力更差。有些分公司的财务人员直接是集团总公司外派过来,外派财务人员有些对分公司业务不熟悉,专业能力较差,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准确,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财务成本内部控制效果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财务人员,客运企业存在一个显著的现象便是重使用,轻培养,没能对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训练,员工经常被动满负荷的处理日常重复事务,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其很难有时间去专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导致其在整个工作的开展中缺乏创新性。

三、完善客运企业财务成本内部控制的发展建议

结合上文针对客运企业在财务成本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企业生产运作实践,完善企业财务成本的内部控制需要着力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各项成本控制制度,设定费用开支标准,各项手续的审核报账程序,规范各种涉及企业成本的经济活动,针对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全面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和目标,并且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工具,建立企业的财务控制平台,实现有效、即时的控制。集团公司应该加强对各分公司业务的审核与管理,对财务人员实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规范各种费用的审批报销制度,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固定资产的入账,减值,折旧,报废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动,调整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灵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明确界定各种项目的开支标准,并以此为基准落实好各项基本工作。通过各项制度规范的制定和落实,明晰各主体的权利责任,在企业内部开展相互之间的监督关系,保障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通过各种强制性规定充分调动各主体执行力,有效保障各项制度的执行效果。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创新成本控制理念

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注重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促进其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使财务人员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作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财务数据信息。另外,还要建立各种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使财务人员不再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更多的是做好事前的监督和控制,鼓励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为企业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出谋献策。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不仅能有效提改进工作效率,得到更多的学习时间,形成良性循环效果,更能增强员工的自我成就感,加强员工与企业的情感联系,从而将更多的情感及时间精力投身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去。作好财务成本控制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企业的总体战略,创新成本控制理念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针对客运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企业应该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考核奖惩制度,鼓励全体成员参与,严格执行相关的控制规范,减少内部控制成本。另外,企业要不断的降低各种固定项目的运营成本,避免浪费,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掌握运输工具的管理及运行情况,严格的进行各种成本的控制。

四、结语

客运事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壮大,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文章在分析客运企业财务成本内部控制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制度和加强人才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希望借此能有效促进该类企业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陈金友.公路客运公车公营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J].会计之友,2012,(12).

[2]覃灵艳.对公路客运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2011,(10).

第11篇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理财环境现状

总观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虽比以往有较好改善,但依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由于政府政策体现的是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要求,因此,政府的政策扶持通常会有倾向性。多年以来,中小民营企业并不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主体,通常只有国有企业或是一些大型企业才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会给与它们一些税收优惠以及一些其他的政策支持,使国有企业或是这些大型企业能更好地降低成本、增加销量、提高竞争力,从而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带动该行业、该地区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不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通常会采用“放任”的态度,“放任”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自生自灭。特别是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民营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不到充分发展。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3—5年,60%以上的企业在创办后不到5年便破产。〔3〕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短。虽然近年来,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是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而且,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与引导的力度,在现有的政策体系下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强本地区的一些大企业、大品牌的竞争力,在政策的扶持上过多的倾向于大企业,而忽略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扶持。其二,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我国,法律对所有的企业包括中小民营企业都是有强制性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和制约的。因此,法律体系的规范程度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并没有真正完善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支持的法律体系。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在政策上对大型企业的支持,因此也只注重经济法律法规对大型企业的适应性,而忽略了经济法律法规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中小企业促进法》自颁布以来未有大的改变,而且多是一些原则性的、弹性的条款。《中小企业促进法》仅仅是涉及到中小企业,而对于才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来说,很多法律跟不上进度。在当前金融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破产法》等很多法律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力度不够。随着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金融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相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亟需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三,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受到金融环境的限制。中小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的,因此,金融市场是中小民营企业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对中小民营企业理财活动的限制也就最直接。一般来说,中小民营企业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筹资,所以金融市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筹资上,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困难。在货币市场上,由于我国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够充足,呈现出规模小、资信程度差、违约率高等特点,导致其在经营业绩、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不高。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如果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金融机构通常会出于自身的经营安全和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不愿意承担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通常会拒绝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申请。而在资本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有限,且资信程度差,导致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和债券这两种方式进行融资,这也是导致中小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国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最新的全国工业企业2011年1-4月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平稳,但原材料、人力等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问题需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据测算,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因此,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如果想要扩大规模,在筹资上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只能依靠自身的逐渐发展。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必然会导致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困难。其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产生内部失控。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家族式”企业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关键部门,尤其财务部门里,中小民营企业往往不敢任用“外人”来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只任用“内部”人员来参与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重大决策通常由企业主做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决策。因此,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受重视的程度取决于企业主的态度和决心,导致内部控制环境普遍较差。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容主要以会计控制为主,普遍忽视人力资源控制、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控制,内控质量和有效性没有得到应有的监控、评估和及时反馈。此外,中小企业对外信息、沟通的动力不足,存在滞后性,也影响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标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目标的实现。也使中小民营企业容易发生资金流失的问题,从而严重威胁到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外,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度不高,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已经建立,但是并没有认真的执行,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这就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缺乏权威性。在缺失的内部控制制度下,极易发生资金管理不力、成本费用核算不真实、账实不符等问题,使得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效率不高、财务管理活动混乱。

二、优化中小民营企业理财环境的措施

基于上述,为进一步优化中小民营企业理财环境,谨提出如下措施。第一,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创建有利于中小企业理财的社会环境。我国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小民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表现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繁荣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并充分发挥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监督、指导、服务的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中小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的条件下,鼓励、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也应该转变其观念,从长远出发,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引导力,增加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政策支持的科学性及在资金支持上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政府应采取“大小并举,强弱并扶”的政策,提高政策扶持的科学性、公平性、透明性,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沟通平台等,消除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鼓励中小民营企业使用新技术,加快中小民营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速度。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政策支持的侧重,完善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小民营企业平等的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加强中小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方面做出努力,使中小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难的困境,从而真正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第二,健全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法律的规范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会用法律的形式把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固定下来。因此,法律的规范作用对中小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要,只有在公平的法律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合理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更加规范的参加市场竞争。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的法律环境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法规,并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财务管理活动的特点来完善法律环境。政府要尽快完善关于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支持问题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细则,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金融机构法》等,以便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修改完善《担保法》,扩大担保范围,通过引入新的担保方式,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制定相关的再担保制度,降低中小企业金融风险,改善中小企业理财环境,从而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更加主动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修改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会计、统计、财政及税收等制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平台。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有关中小民营企业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更加规范地参与市场经济竞争,从而更加合理的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来规范和保护中小民营企业的理财活动,才能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服务,从根本上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从而为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顺利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法律支持,使中小民营企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法律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第三,改善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金融环境。中小民营企业要开展财务管理活动,金融环境是最直接的外部环境,而金融环境对中小民营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到中小民营企业的筹资问题,而资金不足又恰恰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因此,要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就要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可靠的筹资渠道。政府也可以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使银行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偿还更有保证。政府也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服务,使中小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渠道来筹集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更好的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第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商业服务体系。由于自身发展限制,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征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存在信息滞后或不畅的现象,政府应将一部分管理工作社会化,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管理咨询、财务分析、融资需求、人员流动等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化服务。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类服务机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而这种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采取政府兴办为主,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功能的方法联合共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第五,中小民营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多“唯亲是用”,并没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这就导致中小民营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财务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比较落后。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改善内部理财环境,就必须要摒弃“唯亲是用”的观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更多地引进和培养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来留住人才,从而增加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更加规范展开。中小民营企业要重视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例如:中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要确保权责明确,使各部门、各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中小民营企业也要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科学严谨的财务控制体系,确保各项制度的切实落实。第六,建立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区域产业集群环境。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的相互融合,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企业就可以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进行融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发挥要通过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集群内企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实现。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要求以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等方式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大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纵向一体化的供应商、采购商、制造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形成区域产业品牌,并且可以利用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扩大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来源,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水平,从而使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更好地为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其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还要更好地适应理财环境,并适当进行理财环境的创新,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在规范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也能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为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服务。

作者:徐丽洁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第12篇

关键词:EVA考核方法增加指标

EVA的内涵

EVA 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意译为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一个新名词。EVA在数量上等于税后净经营利润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价值。其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经营利润-投入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中的税后净经营利润为企业经营活动创造的净利润,它不包括金融活动的损益,即税后利息费用;投资资本为金融负债与股东权益之和,它不包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短期和长期无息负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和债权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数。经济增加值最早由美国财务分析师乔・斯登和本耐特・斯图尔特提出,是指公司经营成果高于公司债务成本及权益成本的那部分利润,是扣除所有者成本后的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EVA理论蕴含了“经济利润”和“剩余收益”思想,其内涵不同于会计利润。

换言之,EVA就是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注重资本费用是EVA的明显特征,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工资一样。由于考虑到了包括权益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体现了企业在某个时期创造或损坏了的财富价值量,真正成为了股东所定义的利润。假如股东希望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只有当他们所分享的税后营运利润超出10%的资本金的时候,他们才是在“赚钱”。而在此之前的任何事情,都只是为了达到企业投资可接受的最低回报而努力。

对于经理人来说,概念非常简单的EVA也是易于理解和掌握的财务衡量尺度。通过衡量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EVA使管理者不得不权衡所获取的利润与所投入的资本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布里吉斯-斯特拉顿公司从1991年开始引入EVA体系后,发现从外部采购浇铸塑料部件和引擎要比自己制造划算得多。公司总裁约翰・雪利不无感慨的说:“(引入EVA后)公司营运利润大大增长,所需资本量却大大降低。”

大多数公司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中往往使用各种很不一致的衡量指标:在进行战略规划时,收入增长或市场份额增加是最重要的;在评估个别产品或生产线时,毛利率则是主要标准;在评价各部门的业绩时,可能会根据总资产回报率或预算规定的利润水平;财务部门通常根据净现值分析资本投资,在评估并购业务时则又常常把对收入增长的预期贡献作为衡量指标;另外,生产和管理人员的奖金每年都要基于利润的预算水平进行重新评估。EVA结束了这种混乱状况,仅用一种财务衡量指标就联结了所有决策过程,并将公司各种经营活动归结为一个目的,即如何增加EVA?而且,EVA 为各部门的员工提供了相互进行沟通的共通语言,使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有效。

二、EVA与绩效管理考核

随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正式施行,经济增加值(EVA)成为中央企业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一石激千层浪,该办法的施行正逐渐引发央企内部管理升级的连锁反应。EVA确实是一个好理念,它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指标,在国外一些大企业运用较为成熟,国资委推进EVA绩效考核也标志着EVA管理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多公司的追捧,它使得经理人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行为,有助于分析并找出多元化企业中最佳的资本投向,更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

经营者要通过掌握EVA管理体系与企业战略、风险控制、经营管理、投资、考核评估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如何成功设计和实施EVA管理体系,最终解决企业该如何依靠EVA管理体系实现价值的增长,并妥善处理企业规模扩张与投资回报约束这一难题。

三、国资委考核EVA方法

目前,国资委已将EVA进行单独考核,且对考核结果采取“只奖不罚”的政策,目的是通过试行引入EVA理念,逐渐完善EVA考核。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中规定:

1、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 + 平均负债合计 -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2、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1)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

(2)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后,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

(3)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包括:

a.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减持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不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后又减持取得的收益);企业集团(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转让所属主业范围内且资产、收入或者利润占集团总体10%以上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取得的收益。

b.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企业集团(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转让股权(产权)收益,资产(含土地)转让收益。

c.其他非经常性收益: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

(4)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对于因承担国家任务等原因造成“专项应付款”、“特种储备基金”余额较大的,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

(5)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3、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1)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2)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

(3)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4)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4、其他重大调整事项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对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产生重大影响的,国资委酌情予以调整:

(1)重大政策变化;

(2)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企业重组、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

(4)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

四、国企如何增加EVA指标

仔细解读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的《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判,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增加本企业的EVA考核指标。具体而言企业可采取以下手段达到提高EVA的目标:

1、投资于预期回报率超出资本成本的项目。减少低收益的投资,尤其是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的项目。

2、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和效率。为改善EVA状况,被考核单位要自觉调整业务结构,在缩减价值创造能力低的业务基础上,逐渐增加价值创造能力强的业务,做大主业,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3、采用科技创新手段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充分利用经营杠杆,提高销售收入的增长,从而尽可能在保持资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税后经营利润。 4、追求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率,以最低的资本成本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必须关注内部和外部资金的运作方式,寻求内部留存收益和外部债务和股权融资的最佳平衡。因为过多的股权融资将产生每股收益的幻觉,而过多的债务将增加财务风险。

过去,子公司为减少上缴母公司利润资金流出压力,往往采取转增资本的方式,实行EVA考核后,企业要尽量少采取此种决策模式,以减少以后年度的长期压力。

同时,企业可适当利用过去积累下来的信用在控制财务风险的合理范围内尽量增加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等无息流动负债占用来取得投资资金。5、避免资本支出规模过大,核实下属企业运营的有效资产,尽量减少所使用的资产。改变过去各子公司多拿多占现象,积极处置闲置的资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解放资本沉淀。

6、合理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在年初编制全面预算时做好筹划,将企业预计发生各项材料消耗、工量磨具、薪酬、会议、研讨等费用进行充分分析,将可计入研究开发立项范围内费用要无一遗漏的核算为研究开发费用,以充分享受国资委在考核公式中给予的优惠鼓励。

参考文献:

[1]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国资委政策法规局,2009,(12)

[2] 《高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编,2009,(6)

[3] 毛莹. EVA考核指标的特点及应用,《现代经济信息》,20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