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0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标下阅读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生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49-02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如何去把握阅读教学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1 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2 注重生活阅读
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也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3 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去激发学生情感。如《背影》,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的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4 注重略读、精读
要完成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略读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收得其内容”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思维轨迹,弄清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和感情,既达到了理解文本的目的,又能增大阅读量;“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功夫: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我放人作品中,两相比较,并能冷静的思考。“诗要反复的吟,词要低徊的诵,文要周回的默读,小说要耐心的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有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从作品出发,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见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鉴赏的水平,触发的丰富程度,应作为新课标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强弱的具体标准。
5 注重质疑阅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得以整体感知,在读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心得,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说到底就是要还原语文教学课堂的琅琅书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当代小学生要做的事情,也是素质教学的要求。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拓展阅读不够丰富。一是拓展阅读在很多常态课堂上,同主题的或关联主题的拓展阅读往往进行得不够深入或不够广泛。教师的阅读积累不够广泛和丰富,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条件不够理想等原因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因素。二是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只教主体课文,没有处理好“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关系,往往是把二者割裂开来,没有引领学生进行迁移性、拓展性阅读,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能力
2、没有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很少买书;再加上学校图书室设备的不齐全,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达不到预期效果。
3、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落伍。阅读教学时间分配随意性很大,教学空间封闭。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考试化”导致了部分教师把阅读教学课变成分析课。课上教师滔滔不绝、繁琐的讲解、分析、提问、解答,不见学生的读书和思考,没给学生留下必要的读、思的时间和机会,不可忽略的读书活动则被排挤到课外,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读书”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一是导语设疑。例如,在执教《父亲和鸟》一课时,我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9课《父亲和鸟》,但奇怪的是课文中‘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林子里有不少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二是还可以利用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借助多媒体。如在执教《清澈的湖水》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湖面的美景图。学生一看到如此美丽的湖水风光,不禁“哇”叫出声来。我顺势问道:“这里的风景美吗?想不想去走走,看看?”学生被这美丽的风景迷住了,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文读起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湖面的美,山石的可爱,又单独出示课文动画,让学生细细欣赏,再读句子时,湖水的特点已融进了学生向往的情怀,深情的赞美,随着声音流淌出来。四是表演读、赛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
2、把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文章进行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的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代文学作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加以重视,探索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这
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深造及今后走向社会之后的工作与个人发展。
一、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对文本的独特见解。新课标还要求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转化,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提高教学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进而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一是要提倡问题式阅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交锋自己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力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让学生讨论、分析、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这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二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朱光潜先生说过:“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于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于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若对某种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掌握它。教师要善于设疑,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兴趣。如在讲述《项链》一文时,“作者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要安排一个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相会的场面?为什么要点明项链是假的这个事实?”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三是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改进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提供更加直观、多维的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增添学习的乐趣。如教《赤壁赋》一文时,可以提供一段以古筝与洞箫为主的背景音乐配乐诵读,这样使学生感到声情并茂,如痴如醉,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从而清晰的理解课文,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高。
二、新课标下古代诗文阅读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五册,“阅读鉴赏”部分79篇文章中古代文学作品达42篇,涵盖了从先秦至清代的众多经典之作。古代文学作品比重如此之大,可见新课程表中是十分重视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的,所以,在新课改下应高度重视古诗文阅读的教学。
首先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古诗文的创作年代距今久远,汉语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代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诗文相关知识、包括字词、文体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很难很好地阅读古诗文。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有关古诗文的基础知识教育,为他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诗文打下基础。
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册)中的“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唯大王命之”(《荆珂刺秦王》,第一册)中的“唯”亦是此义,而不是唯一、只的意思。这与当今语境中试用的“唯”字的意思就有区别。
还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宜皆降之”(《苏武传》,第四册)中的“降”为使动用法,“使……投降”。如:“单于壮其节”(《苏武传》)中的“壮”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壮”。
通假字更是古诗文阅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如“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两首》,第二册)中的“匪”通“非”,“不是”的意思。如果不了解这种通假情况,把“匪”理解为“土匪”,无疑与作者本意有很大的偏离。
其次,要向学生传授古代文体的知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不同文体的古文,如论、序、表、传、记、赋、诗、词等。学生如果能对相关文体及一般何种情况下使用此类文体有明晰的把握,对于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此类知识,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对于其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较为有利。
三、新课标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现代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主要素材。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创作的,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也更加反映现代社会面貌,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更具有现实性。因此,应该重视现代文学作品在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做好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首先,要提倡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与古代文学作品不同,现代文学作品的产生时间较为晚近,对作品的意蕴往往还没有形成共识。而且,现代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要求。
其次,要重视对人物的多维分析。任务是文学作品中反映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分析任务的语言、行为,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对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多维分析,才能全面把握人物,理解作品。
例如《雷雨》中的周朴园这个人物,以往的分析往往是批判他的凶残和虚伪,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但是,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中,是可以看到真诚的,包括对年轻时浪漫的留恋,也有遗弃鲁侍萍的歉疚,还有良心对于犯罪的谴责。说明,他本人在心底依然有未泯的人性和良知存在,这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思想也日益多元,对待人物,这种多维的理解人物的方法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所在,也是事关学生今后继续深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关键。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把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个根本标准,探讨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做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教学质量
一、引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传统的“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传统的“教”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力图在教学中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更好地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服务。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
该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报纸,从中获取主要信息;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能根据情境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三、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过去大多数教师在上阅读课时都逐字逐句解释,指出重要的短语、语法知识点,再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就算完事,或者先预习,再讲解、口笔训练、背诵,等等,这种教法固然能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及语法,也能基本应付考试,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方法过于呆板、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不能引导学生探讨全文的主题,思想含义等深层次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一般采用提问的形式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设问、解答和指导等教学环节,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但是,问答式教学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会导致以下一些问题:(1)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忙于应付回答问题,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2)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对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上,而且经常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捧着课本念,这样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良习惯,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开口说英语。捧着课本回答问题,看似在答题,答案也基本正确,但只能说是朗读。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回答问题时不会看着书本念。另一方面,学生尽管花了一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而常常是把包含答案的整个句子或段落念出来。这种回答并不完全符合问题的要求。在公开课上,一些授课老师为了赶时间,不耽误上课进度,越俎代庖。(3)参与问答活动的人数少,只有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4)我从平常相互听课及教研交流中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忽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教师是把语法和词汇同课文分离讲授。
四、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任务,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多种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据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目标。
1.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对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学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设计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
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3.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标准。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3)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4)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5)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5.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1)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2)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教材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途径或媒介。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深入了解,并根据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五、结语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中学生应该形成的英语共同基础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由此,新课标的真正意义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第一版).
[2]王才仁著.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享受语文 提问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语文,就是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不仅有趣味性,而且有充分的延展性。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教师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一、训练语感: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训练作如下规定:
1.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2.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6.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7.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8.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9.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10.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11.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12.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1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15.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阅读浅显的文学,把握大意。16.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17.用摘录或制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的材料。18.写读书心得笔记。
以上规定中多次出现了“感知”“感受”“体会”“欣赏”“了解”“理解”等字样,这些词语实际是对学生将课文的语言描绘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感觉方面的能力作出的要求,即语感能力方面的要求。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训练,加强学生敏捷的、准确的“语感”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前提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二、自悟发现:提高语感重要手段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基于他的语言知识,既成观念和情感取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所表达的意识、情感的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并加强学生的语感呢?自悟发现: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学科没有数理化等课程的精密性,相反,却有很多模糊的东西在里面,大到课文中心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可能见仁见智,难以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的判断形式,很难求得答案的一致性。这正是许多语文教学认为语文不好教的因素之一。可以说,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领悟力”的高低。而这种能力更重要的一个侧面是“自悟”而非灌输。自悟就是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是“发觉”的意思。教学上的“发现”,含义相当宽泛,上述两种意思似乎是兼而有之,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至对向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煮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之“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其优势是显然的。
首先,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发现结论,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发现的过程也是激励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潜能的过程。
再次,能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另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可以起到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作用,学得活,记得牢,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
总之,“发现”是实施阅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实,以“发现”为运作机制的成功实践,归纳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
阅读教学中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之所以积弊甚深,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变相的“全盘授予”。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依赖于教师被动学习已成习惯,如要予以改变,则必须由浅入深地从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人手,使他们学会探究的思考方法,逐步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二)激发乐于发现的兴趣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缺乏乐趣的苦差事,而主动发现则往往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乐于发现的内驱力。这是营造阅读教学发现机制的重要手段。
(三)提高善于发现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为新课标,是由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六年以后,也就是于2007年的4月份,教育部又对新课标进行了全面修改。在新课标中,有着明确的关于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它要求初中生必须具有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与此同时,新课标规定的初中英语阅读目标是“学生课外阅读词汇量需要达到15万词以上”。
新课改无疑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环节。但由于一直以来,一线教师受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禁锢,在英语阅读教学上普遍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教学观念上的陈旧和方法上的单调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客观上也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变得非常必要。
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要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老词汇、然后学习新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教材词汇量大,文章的篇幅长,这就加重了阅读的教学任务,而且阅读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词汇教学枯燥乏味
词汇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对于理解文章语境及全文内容意义重大。在长篇阅读中,一般会有20多个单词。初中英语教师教授知识的时候,通常采取的办法是照本宣科,即按照课本后面的词汇表来教授。课堂上,首先是由老师领着学生读单词或者老师放录音给学生听单词,接下来老师便会把每个单词的含义讲给学生听,接下来是学生自己学习,最后就是默写。毋庸置疑,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法,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 教师不重视师生互动环节
阅读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的课堂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传统的教法就是由英语老师课前几分钟的引导语,直奔主题后,老师便开始对文章进行讲解分析,主要是想帮学生理清文章大意。这样,学生就只会在教师的带动下机械地、象征性地思考着老师的提问。这种看似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其实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只会起到阻碍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老师喜欢用多媒体教课。多媒体教授课程,学习资源丰富,会让课堂变得生动,但它同样也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其直观性,会转移孩子的重心,他们可能会只注重多媒体本身而不把侧重点放在学习内容上。
3. 阅读课堂忽视对西方文化的介绍
阅读其实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变得非常重要。所以,要想把阅读教学水平提上去,必须要象滴水穿石般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法会忽视这一点。所以,学生在对西方背景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肯定在阅读方面会做得欠缺或表现薄弱。
4. 忽视课外阅读的扩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不仅要重视所使用英语教材这一资源,还要及时关注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报刊杂志等,还要注意把握好阅读的难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技能,否则很难完成“学生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的初中英语阅读目标。
三、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方法
1. 灵活学习并运用词汇
作为教师,教授学生新的词汇后可以以多种方法来巩固所学单词。如动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词义模仿动作,由A同学来做动作,让其他同学猜测其含义。或者,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根据语境来猜测词义。
2. 注重师生互动
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例如,整个课堂的气氛是由老师来带动的,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也不可以忽视。一节高质量的课堂,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行。所以,新课改背景下,老师应该学会与学生适当地进行交流,把课堂适时交给学生。
3. 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阅读中会涉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人文、地理、风情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重相关的欧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注入。
4. 引导学生扩展课外阅读
熟能而生巧,厚积而薄发,这是妇孺皆知的。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强调让学生多读、多练。除了英语课本上的内容外,老师要多找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来跟同学们分享,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四、 结语
【关键词】 课堂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精神 过程评价
1.传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1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科书,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使教学失去弹性,因而它就失去了很多功能性和时效性。同时课程内容对学习者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学习者觉得某种教材过于枯燥,他们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阅读课就完全失去了训练学生阅读机能的功能。
1.2 偏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教师只是利用阅读教材将所要讲解的语法、词汇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从而对阅读课的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1.3 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可见,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1.4 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教学,不作必要的语言分析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再完成课后的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在全班校对答案正误,一堂阅读教学课就结束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因为课文中出现的复杂的长句和复杂的复合句是学生们在阅读当中所遇到的主要的阅读障碍。教师若是忽略了句型结构分析,那么学生的阅读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对课文内容也就一知半解了。
1.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阅读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
2.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转变的几点想法
鉴于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改革。
2.1 根据文章不同体裁结构变化教学方式
新编英语教材所选择的阅读语篇具有时代性,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题材和体裁更是多种多样。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材料,我根据它们的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clue)和主旨大意(general idea)。
2.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微技能,有效地阅读课文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阅读教学建议,基本阅读技能有:猜词,略读,找读,理解大意,文章结构,作者意图,做出推理判断等。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几种基本的阅读微技能,从而逐步掌握阅读策略。
2.2.1 略读 (skimming)或快读(Fast-reading)
指导学生通过略读或快速阅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大意或文章脉络。
例如:英语(新标准人教版)必修3 unit1reading 是篇关于世界各地节日的文章,我让学生快速找出每段的大标题,马上掌握了文章要介绍的是哪些节日。在必修6Unit5《An exciting job>>中,让学生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并概况每部分的大意,从而迅速掌握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脉络。
2.2.2 找读或细读(scanning)
通过做细读练习,如根据每段回答问题,判断正误,完成表格或填写阅读信息,让学生进一步深层了解文章内容。
2.2.3 根据上下文猜词意
以上阅读技能见教学案例Book6Unit5中的Reading《An exciting job>>:
Step1 Pre-reading
Step2略读 (skimming)或快读(Fast-reading)
Divide the text into different part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1(para1-2) Introduction of my job
Part2(para3)desribe the sight of the volcano eruption Part3(para4)Our work after the eruption
Part4(para5)The feelings and attitude of my job
Step3找读或细读(scanning)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Exercise1:Answer the following qustions .
Q1:what is my job? answer in details.(para2)
Q2;where did I work?(para1)
Q3:when did the volcano erupted?what did I hear and see when it erupted? Find the sentences that can show it.And find an adjective word in the paragragh to describe it .(para3)
Keys:Q1:a volcanologist, collecting information for a database about Mount Kilauea
Q2:work outdoors,sometimes in office, sometimes using scientific eqipment and meeting local people and tourists.
Q3: when:In the second week after I arrived in Hawaii.
What I saw and heard:
My bed began shaking and I heard a strange sound, like a railway train passing my window. Suddenly my bedroom became as bright as day. Red hot lava was fountaining hundreds of meters into the air.
Adjective: fantastic.
Step4根据上下文猜词意(word-guess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 in blanks.Guess their meanings from the context and match them with the correct meanings.
Example: qeustionnaire: the written set of questions
1eqipment A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success
2 appiont B be given a job to do something
3alongside C move carefully
4 potential D next to the side of somebody
5make one''s way E machines and tools
Keys:1E 2B 3D 4A 5C
2.3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而不是以往"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更应注重学生学为主,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根据个人教学实践,可从以下方面来着手进行。
2.3.1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 难度大, 抽象概念内容多, 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 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在每个Reading之前,布置些阅读练习或将要讨论的话题。
2.3.2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可将班按水平相当的原则,以前后六人为一小组,可临时适当调换位置,完成阅读讨论练习。
2.3.3 课后进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做出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参与学习能力。根据文章体裁和内容不同,课堂后可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或学生互评。
2.4 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课堂阅读课要阅读和朗读结合。根据文章结构特点,让学生分段,分角色或分小组朗读。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写延伸。例如在Book3Unit3Reading中,要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阅读完后将戏剧中的第三场改写成故事。
2.5 充分用足多媒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网络和多媒体是现代化英语教学的有利辅助手段,充分合理利用会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形象有趣。例如:在人教版Book2Unit2《the olympics Games》和Book6Unit1Art的Reading中,前篇是关于奥运会的新闻采访,后者是关于绘画的派别和发展。因此,我采取了多媒体图片的导入方式,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小学生母语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爱上阅读,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总结一些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1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1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让小学生感受到这些文学作品的魅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小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就会慢慢体会到其中的一些内涵,这样对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感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当他们鉴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就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看到生活的美好,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1.2 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年龄是比较小的,在这个时期,丰富他们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自己的成长环境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因此,阅读教学成为丰富小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认真、仔细地读书,就能体会到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这样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小学生在学习《静夜思》时,就会通过自己的真情阅读,慢慢的与主人公有一个心灵的对话,体会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然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心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小学生在听完教师的问题之后,就会思考问题,会勾画自己心中的家乡的样子。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小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小学生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3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将文中的语言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在学习过阅读过程中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会培养自己的一个语感,慢慢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在日后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会使自己的口语更加规范。可以说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2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2.1填鸭式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比较落后的,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的。因此很多农村教师在教学中是以讲解分析为主,教师使用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每天的上课内容就是,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让学生背诵文章的段落,理解每个词汇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语文知识,小学生在这样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之下,慢慢的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枯燥无味的,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给学生增加一些压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不到一丝的乐趣。
2.2教师片面追求考试分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对一些课文中内容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考试中的难题。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背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背诵某些词汇,会背诵默写段落,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没有学习到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也没有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是成为了一个背诵知识的机器。学生仅仅死记硬背一些知识是很难提高语文成绩的,因为这时学生的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没有提高,他们在遇到一些灵活性的问题的时候,是难以解决的。
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农村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农村的语文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总结阅读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不断的发展。
3.1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吸引学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使阅读教学充满无限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泛读、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比如,在教学《骆驼和羊》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插图,让学生先观察插图中的动物,然后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文的故事教给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小学生就会带着问题阅读。小学生在阅读中就会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阅读的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课本中和同桌讨论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接着教师就可以指导小学生行进行分组,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就会理解课文蕴含的做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因为自己能做某种事情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做某种事情而垂头丧气,要有一颗平常心。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这样小学生在阅读课中,就会真正地感受到语文的一个趣味性。
3.2读说相结合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外,还要提高小学生的说的能力。在农村,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在教育方面是很难得到父母的关注的,他们的普通话能力也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通话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语言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也是比较少的,因此,这时候教师培养他们的普通话能力是比较好的。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先指导小学生读出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然后在反复说的基础之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就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小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涵,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再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把书面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样他们的普通话能力就会慢慢的提高。小学生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中,就会慢慢的学会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样也能够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一个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阅读教学 主体探究性 合作对话性 创新发展性 关注过程性
探究式阅读教学要求阅读应该着眼于文章信息的处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筛选重点。主张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围绕问题去搜集信息,探索奥秘,找到问题的症结,并由此可能形成新的认识,得出新的观点,在原有知识结构上有所提高、创新。
内涵决定外延,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独特内涵使它具有与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等同步调的先进教育思想,体现出与传统阅读教学理论不同的特点,即主体探究性、合作对话性、创新发展性、关注过程性。
一、主体探究性
探究式阅读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是从教与学的关系及其教学职能、价值、机制上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揭示和阐发,这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理论中视学生为客体和改造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地位的反省,是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创造的主体的重新审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精神。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说法,学习是学习者心理自我组织过程,只有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才能使教学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外界的强加是没有作用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观察、思索、运用、评价、反思和调整,才能促进自我认知结构的充实和完整。因此,探究式阅读教学认为学生的“阅读是他自己的事情”,学生是自己阅读活动的维持者。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式阅读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教学过程的特点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不仅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提出了教学的主体参与机制和方式,即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探究中创造,在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因此,主体探究性是探究式阅读教学区别于其他阅读教学理论的本质特点。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出初中阶段所学鲁迅作品,并简要分析不同文体作品的特点。又要求学生查阅《范进中举》有关资料,看看封建末期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有什么特点。以上两个要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二、合作对话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是师生互动互学、合作平等交流。探究式阅读教学强调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但这种诱导、讨论和一般的启发式、讨论式有所不同,它更强调学生的共同参与和更注重对学生的暗示激励。它好像把一个个问题放在山坡、把答案放在山顶一样,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顶峰,但每个人都能从攀登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表明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对话过程,就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文本是一种呼唤,它渴求被理解,需要去探究。
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注入、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它提倡每位学生以自己的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建构文本意义、人物形象的多元化理解,提倡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如在复习课上学习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时,提出问题:为什么陆游笔下的梅是寂寞的,“独自愁”的?而《卜算子・咏梅》中的梅却是“俏也不争春”“她在丛中笑”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两位作者的身份、所处的社会环境、写作的时代背景去讨论。提出疑问,经过讨论和交流,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可见,探究式阅读教学强调主体之间的合作对话,是具有极为深广的内涵的,它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获得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语文素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创新发展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教改的主攻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方面着力强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出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活动中,不论是学生主体对文本的探究品味,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获得。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这种获得就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由创造。因为只有当学生主体在探究阅读的基础之上,才会进行更为复杂的创造性阅读,即以超文本、塑造自我为目标的阅读。它更能促进主体拥有渴望感知客体、进一步了解客体和改造客体的心情。它能够使阅读主体处在一种积极、开放的状态中,以随时准备用独特的心理图式去接纳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作者的意图,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探究式阅读教学善于突破常态的阅读学习模式,善于对教材做拓展深化的工作,善于对语文知识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再现”,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发展性。比如,对《我的叔叔于勒》结尾的多种处理可以说是创新发展的一个范例。“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从自己尝试学、探究学的过程中,有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当他们自觉地、自主地、无拘无束地进入学习活动中时,他们的创新发展意识就会萌生,创新发展思维就会冒出火花,创新发展精神会逐步树立,创新发展能力在悄然形成。
四、关注过程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识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
很多老师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舍弃”词汇教学,“淡化”语法教学。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有些教师矫枉过正,忽视词汇教学,或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法分析,致使学生只要碰到不认识的生词就束手无策,时常对一些复杂长难句理解不准确,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
3.采用单一阅读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空间和学生思维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
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1.采用先进的阅读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认为,词组是意义的基本单位,词组构成句子,句子构成段落,段落构成篇章。所以只要理解单词就一定能够理解篇章了。这一阅读模式忽视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积极作用,忽视了其承载的文化背景意义。随着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认为读者应被看作是主动的参与者。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了解并重视阅读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尝试采用先进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将知识教学与篇章结构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融合到自己的阅读教学中,用阅读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
2.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策略。Mackey (1979)曾列出扫读、预测、猜词、利用语篇标志等19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而且应该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限时阅读,重点训练skimming和scanning, 或让学生列出自己在阅读中所用过的阅读策略,或相互之间交流各自使用策略的情况。
3.构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阅读新模式。
这个新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过程,可把阅读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标题导入、视听导入、背景介绍、设置悬念、联旧引新等灵活有趣的形式,启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在阅读中,教师应从语篇角度出发,根据阅读的三个层次科学地设计问题,即主旨大意类、细枝末节类和判断评价类,采用以学生自学为基础、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适时启发与引导的形式,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还可设计读后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改写课文、角色扮演、话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利用多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背景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说法,“文章的生词不多,句子也很简单,可是读不明白”;“文章的新单词很多,可我能看懂,问题也能答对。我曾读过类似的汉语文章,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这样的反映揭示了读者已有的相关信息及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影响。教师应在阅读中给学生提供基本背景知识或激活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资源来扩大课外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不断查阅资料,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将对他们以后的阅读实践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读者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对篇章的联想和理解就越准确。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反思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把握阅读目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更新知识结构,主动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去指导学生。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在“知识学习- 技能训练- 学习策略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并能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阅读作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输入方式,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早在《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中就指出:高中英语必须注重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实际问题,从各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分析,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益。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从教材编写内容来看,一直注重课程和材料编排。在新课标中,也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阅读浅显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要点摘录等,并且能够通过句子结构、上下文对词义、线索、故事情节进行推断,然后带着不同的阅读目标制定阅读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革新力度加大,高考阅读越来越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从教学课时安排来看,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但是阅读能力依然有限,阅读水平始终不能满足英语高考和课程配置,所以,无视阅读思维、篇章训练及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在新课标不断深入的今天,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不仅是教学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人心所向。
二、阅读失误的原因
从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造成影响的因素来看,它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可能是家庭、环境,也可能是个人。从大的方面来看,大致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解码。在基础学习中,由于对某个单词的错误解码,或者在陌生词汇停留的时间过长,都会影响信息连贯,导致阅读中断。在生词越来越多,文章意义越来越模糊的环境下,对文章正确判断与推理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2.长、难句分析。受中英语言习惯影响,在省略、倒装、意群中存在差异,即使学生突破了解码障碍,对于意群、长句也很难正确解码。
3.文化背景。从英语词汇来看,很多词汇都带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单从字面意思很难理解,这些词汇有的来源于神话、圣经,有的来源于风俗、历史,有的源于航海、商业,甚至动物娱乐。
三、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不仅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区域的习惯、风俗、思维、价值理念,还必须把握作者态度与观念,具体展现在造句、用词和思维风格上。从当前的高考阅读资料来看,很多都选材于英文原版,带着浓郁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留心英美文化背景,尽量多地接触原版文章,让学生领略异域文化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