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典文学素养

古典文学素养

时间:2023-08-25 17:0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文学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典文学素养

第1篇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

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

②提纲笔记。

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

④心得笔记(读后感)。

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做法一:帮助学生建立一本自我评价本,主要是对自己所用读书方法以及对阅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在摘录本上进行自我评价。做法二:指导学生明确竞争对手,并制定简单可行的竞争计划及奋斗目标。做法三:要求学生每天围绕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给自己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

2.及时强化的策略: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法一:竞赛。形式可以是:

①古诗文诵读比赛。

②古诗词接力赛。

③“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专题作文比赛,作文形式有读后感、诗歌改为记叙文(包括“文包诗”的形式)、续写、读书生活日记、古诗句研究报告等。做法二:榜样,这是一种正强化。综合每一位同学在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评选“读书大王”或“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积极分子”,并及时进行全校性的表扬。做法三:奖励,是对人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其中,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

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

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

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第2篇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通过文学得以保存和传播,因而文学素养的养成,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文学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在加强古典文学的摄入和古典文化的学习同时,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基础语文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意识培养文学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有着很大好处。基于此,文章以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探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加大古典文学教育力度

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在古典文学中,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加大古典教育力度就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古典文化有意识的引入教学实践中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通过讲一个“嫦娥与吴刚”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将桂花和桂树引入课堂教学的主题。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是否见过桂花、了解桂花的特点,并把知道的关于写桂花的好的诗句背出一到两句,最后老师说明,课堂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可以获得老师课前准备的桂花糕一份。这时,学生积极性较高,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整堂课教学效果较好。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以“嫦娥与吴刚”的古典传说导入课文,其次要求学生找出并背诵写桂花的诗句,这两种举措都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认知度。

二、积极创设有文学氛围的语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具有文学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学素养。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文学知识之星”活动,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学习中积累文学知识,每个月的月末在语文活动课中形成一次评比,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文学知识之星”称号。通过语文课和课外的积累,让学生有着对文学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名著,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可以开出相应的书单,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熏陶,学生在一个有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课外名著的阅读,稳步地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采用引导和鼓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兴趣也不同,教师要在承认这种差距的前提下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对于班级中文学素养较差或是对文学兴趣不大的学生,教师应当对他们表示关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如有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对教师有意识的古典文学的引入也无动于衷,教师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迅速跟学生家里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兴趣爱好,经了解发现,该名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其他科学习情况也不理想。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教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学生想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还发现,该名学生对游戏内容游戏背景介绍等十分了解。因而教师推荐了学生玩一款新出的“三国杀”,让学生了解各位任务的背景故事,了解游戏的整个内涵,并可以和老师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明显发现,该同学在课上表现好了许多,和他进行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对游戏各大人物背景以非常熟悉。教师当时对该学生进行了鼓励,并且提醒该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有点,不能妄自菲薄,没有自信。通过此次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也达到了培养文学素养的目的。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通过幼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展示有文学背景的图片、文字、音乐等,寓教于乐。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还要根据个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作者:艾丽君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联合小学

第3篇

关键词:日本古典文学选读 课程建设 实践

一.日语专业《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

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外语类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日本文学课开设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其中,作为日本文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学日语专业普遍设有《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授课对象多为具备一定日语水平的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开设于本科阶段的第五或第六学期,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日本文学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提高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实践

解读非母语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古代日语更加深了鉴赏的难度,学生会因为其晦涩难懂而觉得枯燥。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所收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致力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做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日语运用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根本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文学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选择性,对一些知识、古典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对考研和准备过八级的学生有所帮助;一方面,会找一些有趣的、和课本知识、时事等相关的、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做到难易兼顾,让参与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古典文学的乐趣,感觉上这门课有意义。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Seminar“演习”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按 “文献检索自主定题主题发表教师补充讲解师生讨论总结讲稿”的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对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读,写,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学生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另外,对讨论中提出独特见解和对课程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可酌情加分。

通过《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日本文化,并用开阔的视角比较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可以为其写好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思考

首先,作为以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需要结合日本文学史的相关知识展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不能脱离文学史知识而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学史知识,就作品周边(时代背景、文学概观、文学史地位)等方面展开调研,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背景、意义和动机,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作品。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例如,介绍《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平安时代的作品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就汉文学的隆盛,和歌及女性文学的兴盛等时代文学特征,以及平安时代的政治经济特色等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二,扩展课堂知识,引导学生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进行鉴赏学习。众所周知,中日文学间存在着极深的渊源,这点在古代文学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从上代、中古,至中世、近世,日本古典文学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很多作品中都有中国六朝、唐代、直至元朝时代作品的影子。基于课程内容的这个特点,在《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学生发表环节,除了作品本身的介绍,同时设置“中国文学とのがり(与中国文学关系考证)”一项,使学生在了解日本古代文学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解上代和歌集《万叶集》时,引导学生从题材、作品风格等方面着手,对《万叶集》与《诗经》、《文选》等中国诗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一方面有益于学生从宏观上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敦促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本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国学热”升温,古典文学价值重新被人们重视的今天,这种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显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在鉴赏过程中对常用的古典文法做适当的介绍和讲解。日本学者阪仓笃义认为,文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指导学习者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等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由此可见语言基本功对能否正确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经过前期基础日语的学习,虽已具备阅读日语原文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还未学会和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以及日本古典语法,致使在阅读过程中,还无法解读出作者是借助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技巧,来传达出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在对作品内容及相应时代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可以就经常出现的常用古典语法进行普及和说明,一方面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另一方面,也可对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J].文学教育,2013(6):92-93

[2]刘劲松.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105-108

[3]韩春红,甄琦.试析比较研究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语文学刊,2013(1):89-90

[4]占才成.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135-136

[5]苏萍.反思性教学下的日本文学教学模式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71-73

第4篇

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成就最显著、影响最深远的部分,也是历史情缘最为深厚的两个文化体。它们都是关涉肉身、灵魂、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都根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源于生活的需要。它们相通相融、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

1古典文学作品为传统医学提供传播载体

上古之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还没有形成理性意识,文化呈现原始综合态势,这种态势成为古代孕育各门知识最初的摇篮,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的融通关系就是在这种原始态势的影响下孕育起来的。当传统医学还没有从原始综合文化体分离出之前,最早的文学样式民歌、民谣,就已经成为医学的重要文字传播载体。成书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谓是一部以诗传医的早期佳作。《诗经》汇有诗歌305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五行、脏腑、疾病、药物、治疗、保健等医学内容。《诗经》记录各种花草约有149种,可以作为药物的约60种,如芣苢,即车前子;蝱,即贝母。其中木本药物约20种,如桐、柏、梨、槐等;虫类药物约90种,如蟾蜍、虿(全蝎)、蛇等。《诗经》对疾病也有了广泛的认识和记录。如《国风•卷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2],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采用歌赋体裁用以解说中医药知识,使诗歌和医理互融,于是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历史上许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当我们阅读这些中医古籍时,体验到的是林间漫步的怡然,以及与智慧和自然对话的深邃。譬如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是以对话文学为体裁编撰的,其开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用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手法陈述了传统医学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医道。

2古典文学作品蕴涵传统医学知识

自《诗经》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涉医内容丰富,几乎涉及中医药各方面的知识。举凡疾病诊疗、中草药知识、针灸,乃至气功、养生之道等等,无一不在古代文学中得到充分的描写。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文人大多通晓医道,有些人还亲身从事过医药实践。由于具备医药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因此他们创作的作品中的医药内容,往往有科学或经验的依据,真实可信。先秦时期《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书都可见到不少医药寓言故事。在《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等名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医学思想更是举世罕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曾多次借用书中人物之口,描写了刘备的痢疾,姜维的心绞痛,司马昭的中风,曹操的头疼等等。文学对医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映出不同时期医学思想在市井的普及情况,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再现了生活的真实性。小说《镜花缘》写了17个医方,或为作者李汝珍所自拟,或为民间验方,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清代医家陆以湉《冷庐杂识》[3]尝谓:“《镜花缘》说部征引浩博,所载单方,以之治病辄效。”有人作过统计[4],《红楼梦》涉及疾病114种,方剂45个,药物约120种,书中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的病情和诊断过程,“两弯似蹙非蹙柳叶眉,一双似情非情含情目”的林妹妹在中医看来就是肺肾阴虚。这些有关疾病医疗的描写,不仅从一个侧面着实形象地反映了黛玉的性格和命运,也生动阐述了大量的医理,推动着性格与情节的发展。有的情节甚至直接表达出了作者的医学观点和见解。书中八十三回描述了贾府保健医生王太医给林黛玉的诊疗过程:“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一部《红楼梦》就有如此丰富的医药内容,由一斑而窥全豹,可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医学知识之宏富了。传统医药素材丰富了古典文学的内涵,为古典文学注入了活力,提升了古典文学的社会价值,成为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融织的结晶。与此同时,中国古典文学所反映的丰富的医学素材,实质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传统医学的丰富内容,可以看到传统医学对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传统医学广泛地浸透到不同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行为和风尚。

3传统医学作品承载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学是医学的基础,是习医者必备的文化素养,历代名医无不运用文学来编纂和撰著,以阐明医理。中医学很多宝藏,都保存在历代文献里,通过书面语言保留下来。医学家没有一定的文学水平便不能很好地把它继承下来,更谈不到整理、提高、发扬。可以说凡医学之有成者,无不娴熟于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优美的文字语言,促进医学的发展。中医家历来将文、史、哲作为治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很难深刻领悟医道的。清代医家陆以湉[5]说:“医非博物不能治疑难之症。”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习医规格》写道:“盖医出于儒”,正说明文学为医学家构筑文化底蕴,文学可以帮助医学家加深对“人”的体验,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医儒不分,由儒而医,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纵观中医发展史上,不少著名医家是从饱读经书的秀才走上医学道路的,在中医史上,医学家兼通医学与文学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而集医、文、史、哲之大成者,不乏其人,如被称为“中医针灸学之祖”的魏晋著名学者皇甫谧,在文史方面很有成就,写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等文史著作,后因病中年瘫痪,愤而学医,所撰《针灸甲乙经》成为针灸学奠基作之一。在这样一部医学巨著里,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哲学观点,他在《针灸甲乙经•精神五脏论》[6]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体现了气是构成万物生命的根源这一哲学观点。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精通文学和哲学,他的文学代表作古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被鲁迅先生称为“意绪秀异,文笔客观”。而他的著名理论著作《抱朴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这部著作不仅论述了神仙、炼丹、符箓等道家思想,其中如《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宋范仲淹倡导“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人生理想,曾对一部分文人的人生观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事实上有不少文人学士皆通医道。如白居易、苏轼、司马光、沈括、陆游、元好问、蒲松龄、刘鹗等文学家虽不以医名世,他们皆有关于医学的论作。以博学和才情著称的苏轼,就曾写有《人参》[8]一诗:“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灵苗此孕毓,肩股或具体。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上药无炮制,龁齧尽根柢。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它的形态、特性,介绍其服法和功用。文、医皆通的东坡居士,将诗兴与学识及人生感悟熔为一炉。文学家把在文学中关注生命,崇尚生命的思想转向对医学思想的审视。医学家通过文学艺术来体验病痛、孤寂和疾病的可怕,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诸如人们抵抗病痛时个人和社会的反应,了解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在不同的背景下的心理、思想和情绪,从而加深对人的认识。可以说古典文学奠定了医学家坚实的生活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使得传统的医学著作有不少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性。

4古典文学形象拓展医学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滋生和发育起来的医学和文学都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基础,以整体性思考来认识世界,这使得古典文学与中国传统医学都善于以形象思维作为主要思维模式,即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类比等方法进行思维。传统医学思维与古典文学思维的相通性,使得传统医学能够从古典文学中汲取思想营养。古典文学作品都蕴涵着大量的医学内容,且运用了文学的表达方式,使它们具有浓厚的形象思维色彩。如《红楼梦》第七回所写的“冷香丸”,它的配制方法奇特而繁琐[4]:除了各种中西药料以外,还要春夏秋冬四季的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和白梅花花蕊,再取雨水、白露、霜降和小雪4个节气的雨露霜雪调成丸,埋入梨花树根下待用。历代医药典籍并未见“冷香丸”的记载,可见曹雪芹虚构的这种“艺术药名”蕴涵着阴阳相交,天地精华周全之意,体现的是中医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观念。透过“冷香丸”的配制过程及药名的取用,无不符合中医之理,并用文学的形象思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奥的中医理论及思维方式,将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展示在读者面前。蒲松龄构撰的药品戏曲《草木传》也有这样的效果。《草木传》是蒲松龄按照中草药的性味、功效,其中运用生、丑、旦、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绎,将药物人格化、情节故事化,把中药搬上了舞台,共涉及了经常使用的中草药五百余种。如第五回“灵仙平寇”开场有这样一段描写:“(末扮威灵仙上场引)生长深山,人称俺‘铁脚灵仙’。(诗)驱风壮骨千年健,益胃兴阳巴戟天;若是宣风得气顺,必须用我威灵仙。(白)想我在蕊石山从师学艺,学会了驱逐水风,下得山来,身有微恙,不知如何是好。(唱)那杜仲理腰疼强筋壮骨,鹿角胶补精血益肾有功,川牛膝理膝腿也能补淋,且吃了肉豆蔻止泻温中,再吃些淮山药补脾有益,久服那沉杰香降逆暖宫。”这一节戏文以文学形式,形象地介绍了威灵仙的生长环境和功用,同时还点明了杜仲等6味中药的作用,自然贴切而不着痕迹,这种写作方式可以称作用文学思维方式再现中医知识的科普范例。医学家借助古典文学形象思维的特征,常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各种药物的形态、色泽、性味、功用,有时还把它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或思想感情的寄托,完全让人们从文学的审美角度去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大量形象思维的运用,使深奥抽象的医学理论得以形象生动地展现,为中医加上了可以感知的翅膀。

第5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

一、前言

人文素质,是指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关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以及个人能力,包括人的理智、能力、情感和意志这几个内在因素。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转化为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等的过程,是引导人们求善、求真、求美的精神教育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一)人文知识结构失衡

中国有着悠久的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然而,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的应试教育的普遍采用使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导致人文传统在高等教育中逐渐被淡化。但目前在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一些学生民族意识淡漠,对中国文明史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很多学生不了解“清明”、“端午”的来历,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十分崇尚。

(二)人文精神价值观偏狭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这弱化了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利他精神,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丧失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丧失了人生方向。人文知识的结构性缺失导致了当今很多大学生们精神不充实,不丰富,不优雅,反过来加剧了物质化实用化的泛滥。许多学生成了只想着自己那点小利益的没理想,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小市民,造精神的欠缺、价值观的偏狭。

(三)人文心理及人生理想欠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切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因受挫而颓唐;还有一些学生理想天天有,行动迟迟无,毕业时追悔莫及;还有部分人,把混张文凭、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作为上大学的目标,他们把经济尺度作为指引其人生的重要航标;更有小部分人理想信念模糊,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混日子。

三、古代文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教材

(一)中国古代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

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融和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博大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传统的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心理,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既是专业文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

(二)优秀的古典文学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深厚的民族情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思想,中国历代的诗人、词人以其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时代强音。他们中有在汉民族本身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诗人如屈原、杜甫,有在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诗人、词人,如陆游、辛弃疾、岳飞、张元干、文天祥,有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中涌现出来的诗人,如戚继光、林则徐。特别是这种情感不是以理论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于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这就更容易感染大学生的心灵,拨动大学生的心弦,为他们乐于接受。

(三)古代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素质情感教育的源泉

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传统伦理观念,固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有不少属于糟粕的东西,但其中合理的部分,仍应为我们今天所效法。孔子的“泛爱众”,孟子的“仁者爱人”,墨子主张的“兼相爱”,古典诗文中反映的勤劳俭朴、忍辱负重精神,元、明、清戏曲、小说中反映的朋友之义、手足之情,与人交往的文质彬彬、款款有礼,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好的伦理道德。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不在这些方面倾注形象,贯注爱憎,营造意境,升华感情,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具有极为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建立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机制的途径

(一)奠定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基础

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的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在经过一定的沉淀后便升华为人文素养。教师还要注意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思想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学科研究领域中以现代观点去进一步理解把握传统的人文知识,奠定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基础。

(二)注重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优势非常明显,因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 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情感教育,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三)培养人文个性,提升人文精神

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意志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人类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健康的审美心理,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左慧青,人文精神的传承——浅析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2]冯华,浅议.工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 教育与职业. 2006(17)

[3]滕志朋,陈贻琳.学习语言、传承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关于《大学语文》目的任务的思考[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第6篇

当今学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学者已露头角,学术刊物不断增多,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就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而言,老一辈学者渐次凋零殆尽,而以新时期培养的博士为主体的学者全面占据了学术舞台。整体而言,学术的传承完成了顺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命运却有一丝隐忧,担心在当今学术体制的制约下古典文学的内在精神逐渐消亡,担心未来古典文学界的话语霸权被毫无古典情结的学科带头人所占据,担心未来的新进博士最终以现代学科建设的名义‘革’掉古典文学的‘命’”[1],这种忧虑绝非空穴来风,当前学界的古代文学研究确有沦为其他现代学科附庸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保持古代文学内在精神的纯一性,要想让古代文学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学科的侵袭之中,根本环节还在于对从事该门学科研究事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也是古代文学学科能否发扬光大的命门所在。

一、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

外在行动发生于内在品格,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品格。

首先必须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摒弃将古代文学作为历史附庸、技巧渊擞的狭隘理念,树立将古代文学视为一部与当代相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心灵史的文学观,具有宏观的大文学意识。古代文学学界倡导宏观研究已有数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题目大才是宏观,于是有了许多大而无当的东西。其实,倡导者的本意并非如此。着名学者陈伯海说:“于是我联系唐诗的发展,晚唐诗坛的分派,乃至由唐诗向宋诗、宋词转变的轨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历史地位,写出《宏观世界话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进入唐诗总体研究,由唐诗进人中国文学史总体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陈先生阐释了他本人治学的轨迹,即由宏观步入微观,再由微观回归宏观。由此可见,没有宏观意识的宏观研究实为微观研究的大杂烩,却失了微观研究的严谨扎实,正是一种空疏无用的学风。形成大文学意识观的客观依据是: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以审美心理为主的整个心灵世界感受客观现实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形态;作家的心灵也就是民族心灵的浓缩和积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灵也就是民族的心灵,体现了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因此,就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古代文学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心灵史的科学。此外,不能满足于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绎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脉络,还要探明那些消极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导现实,人为消除某些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消极民族心理的不良影响。这里的大文学意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科界限和专业分工,而是强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尽可能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尽可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具体体现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三是打通古代文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联系;四是打通研究与创作的关联。

其次,应该具备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从实践和理论上把握客观世界,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也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古往今来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总是与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紧密相关。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具有实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对象,但它没有事先设定用它进行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层次,出神入化地运用某种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客体都有自身规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规定性外,还要寻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泽厚认为:“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基础、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例如有人适合于搞精确考证;有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长于分析;有的喜欢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静的客观描述;有的则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3]他主张在多样的方法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只有靠苦读积累才能把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似可采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为手段,舍筏登岸,决不可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机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观的限制,又需主观的努力和识力。也许正因如此,当前古代文学学界我们看到的运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还不多。

再次,应该具有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能够拥有今日之辉煌,靠的就是历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识之士所组成的这支中间力量的开创性探索,假使没有魏晋以来大胆主张文学脱离史、哲而另立门户的有识之士,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文学研究或许长期只是游离于文、史、哲研究之间的“四不像”,假使没有进行纵横贯穿、探索规律的开放式研究的有识之士,古代文学研究也只会停留在诗话、词话式的小本经营;假使没有建国以来大胆主张古代文学研究应不拘于单一社会学模式的有识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学研究又岂能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并非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前沿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已难以像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

时髦学科一样,有着施展创新才能的广阔天地。这种偏见促使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在业务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遑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创新与开拓的余地将永远是难有穷期的,正如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前进而难有穷期一样。从问题的多端性,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假设;从问题的伸缩性,可以改变思维;从问题的新颖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生人才而言至关重要。

上述三种品格,即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与该素养相适应,研究生人才还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对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也应有基本了解。总之,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关于人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汉民族学说的知识。

二、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的各种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于学术的推进,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学术界其它领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是一场序幕。本世纪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掀起的“新方法”热及“宏观研究”热,其意并不是某种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单纯倡导,实质上是借助当时思想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新的话语方式,旨在清理长期盘踞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旧的政治一元论霸权,扬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由单一的政治批评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美学、文学批评,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的的话,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系统的更新转变具有战略性的价值意义。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们认为:老年学者和大部分中年学者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使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其范围主要包括在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研任务的人员,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科研的人员,在校学习深造的研究生,大学生以及部分青年业余文学研究者。他们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过广泛接触各门人文学科及其前沿动态,并广泛接触新科学方法论知识而转变成新型人才。而在这些人员中,研究生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实现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转变?首要条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当前学术界发展状况而对古代文学现状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改革需求,这是转变的内在动因。此外,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和观念的相应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改革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建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将古代文学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识而盲于现实,无益新知的“掉书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开动智力去鉴别,评价所学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由此出发去发掘创造新知识。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独立查阅文献,要求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写综论或述评,并争取在有关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对研究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与分析能力、汉语的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还应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从入学直至论文撰写阶段,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科研基本功训练上、知识面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指出,使之加以充实改进。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并与其及时交流。同时,导师也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才能有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创新人格。

其次,与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要调整古代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方式。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要适当根据学科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的兴趣和要求,广泛开设人文科学各学科的选修课,对于一些相关性密切且研究生兴趣浓厚而本院校却不能开设的课程,应允许并积极支持研究生跨校选修。所有选修课程都应该采用多提示、低课时的(包括提示学科重点、主要书籍文献和解疑)的教学方式,而不必进行规定性考试,研究生在学习中确有所得者,可作自选题论文呈教师批阅。只有做到广泛开设选修课与讲授方法的改变相统一,才能使古代文学研究生既不致因课程繁多、考试频仍而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从而泯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多、快、好、省地获得形成创造力所必须的广厚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全新文学观和宏观研究气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变古代文学研究生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保障其信息来源。不仅保障其一般信息来源,如各类古籍文献和前人研究着作以及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杂志,而且要重点保障那些传达相关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新技术革命和新科学方法论最新成果的信息来源。不仅要保障其静态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类书刊和网络资源,而且也不能忽视动态信息来源的摄取,允许、支持并积极组织古代文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教师不要以自己习惯的传统治学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和思维,不要将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学观念及其所运用的新方法视为旁门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误和偏差来否定其研究,而应该在责任中加入对其勇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关方面都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生采取宽容谅解乃至支持的态度,那就必然会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转变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释:

[1]周裕锴:《原文阅读与经典模拟》,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2期。

[2]陈伯海:《中途小识—谈谈我对文学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

[3]李泽厚 :《在多样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和自己的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4]董乃斌:《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和新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J].文史知识,2003,(5).

[4]宁稼雨. 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李素娟.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高教,2004,(6).

第7篇

传统文化散发着思想的光辉,蕴含着人类的人文精华,表现着高尚的情怀节操,体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实践的高级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使学校和学生过于重视专业课和实践课,重视理科知识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广博深邃,富有哲理性,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仁者爱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除此之外,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都是至今仍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民族精神在《周易大传》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教育担负着创新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具有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人才素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历史上很多为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爱因斯坦有着高超的小提琴造诣,从音乐中他得到很多灵感,大大推进科学研究。苏步青、华罗庚等既是数学家,也是诗人,更是道德超群的优秀学者。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等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大学生成才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积累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创新灵感,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很多人为生活奔波,为利益拼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享乐至上的思想。要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有必要重视传统文化,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继承传统儒家文化追求“内圣外贤”理想人格的传统,追求“人格和谐”,提高人文素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充分利用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来自经典,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兼顾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凝结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修养。

(一)整合教材,精选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方法,拓宽视野

高职语文的教学要有别于中学的教学方式。中学阶段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语文教学侧重于工具性,免不了题海战术、应试策略。教师备课围绕着考试进行。高职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文学的趣味,领悟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但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

(三)关心社会,关注生活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各类体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教师应注意将有关的文化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个体思考,生活感悟有机渗透,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文本材料与社会生活的对话。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文化、思想层面上关注社会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内化。如在介绍老庄和谐思想时,结合现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保护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感悟,以传递人文思想。

(四)加强教学,陶冶情操

中国优秀古典文学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坚强和乐观是古典文学的基调,也是古代文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重塑人文精神。如屈原的“独立不迁”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境界和坚强乐观的态度,激励人们奋进不缀。发挥古典文学作品文的作用,就是通过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文鉴赏等课程,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一个寓教于乐,寓抽象于形象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坚固持久的人文精神。因此,开设古典文学教育要求教师传递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人文精神,并使之深人学生心灵,成为其人格精神的一部分,而不能仅局限于诗、词、文的趣味欣赏。

(五)寓教于乐,激发机智

语文课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这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机智,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除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还应采用多种灵活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如辩论、演讲、讨论、情景剧表演、走进大自然及社会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乐学”中提高人文素质。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 体会

一 、 引言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1]

二 、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在“课标”中是这样要求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三 、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2]

四、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五、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总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arduous task of training qualified personnel with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excellent qual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or i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cellent litera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inf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ontent system and educational law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Have certain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deep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s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written expression abil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suitable for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e transmitted to the education objec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m.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literary attainments.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literacy attainments

0 引言

文学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备的一个素质,必须要引起重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能够加强其对教育体系内容的深刻理解,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把授课内容传递给受教者,从而提升人格魅力。由此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1.1加强文学素养能够加深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深刻理解

中国的传统古典文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很多著作中都能体现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思维方法,古语有云:“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通过文学、历史能明白很多人生哲理,文学艺术除了供人娱乐消遣之外,还能认识世界,并对世界做出解释。单独从文学角度考虑,文学具有掌握世界的方式,并且有整体性、深刻性、预见性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文学是对社会人生的综合反映和整体性反映。

文学具有整体性、深刻性、预测性的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教育规律是相吻合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人思想道德的一门体系课程,幼时强调德智体美劳,之后强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受教育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着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的教育有着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取向,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另一方面,文学素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水平以及对社会、历史、人生、心理的认识能力,提升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和预测能力,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具有规律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1.2 加强文学素养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授课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交流和互动中产生效果的。如果教育者只对教育内容进行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让受教育者吸收消化。而文学素养对提高教育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极其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把一定的教育课程内容转换成文字,传送给受教育者或者说是撰书立著去阐述某种认识,表达某种观点,这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我们也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的书,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其中的立意新颖,观点敏锐明确,会让我们从中获得先辈的经验思想,从中得到启迪,通过这些书,我们感到他们的人生经历跃然纸上。就算有的文章侧重于抽象理论的东西,但是能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深刻的情感内涵,更感人,使读者印象深刻。

教书育人,所谓的言传身教,教师和学生之间首先是言传,口头上的教导还有交流,需要教师有着较强的表达能力,需要文字的组织能力,也需要语言的方法和语言的技巧。大多政治家、思想家的执政理念、自身观念都是通过各种文体来表达的,如果没有文学素养,没有文学功底,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能感染人、说服人,那就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思想家。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文学素养的功能

2.1 导向功能

高校的教育者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通常情况下,处于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思想取向、行为选择上都必然会受到该文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对教育对象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文化因素弥漫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具体深刻的想法艺术化,引导师生员工理想信念的树立。理想信念是师生员工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导向功能通过将教育目标渗透到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心灵,引导师生员工树立与高校发展趋于一致的理想信念。一是文化环境传播理想信念知识,引导师生员工接受并转化为行为。如文化环境中蕴含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刻苦钻研、严谨笃学,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并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引导师生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二是引导师生员工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巩固已树立的理想信念。高校中充斥着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现代化的所谓文学冲击着我们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学,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大学生有效避免错误思想的干扰,巩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成为一个传统文学的接班人和传递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者。

2.2 鼓励功能

鼓励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学素养运用文化信息的传递、思想内容的交流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激发鼓励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激发最终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激发鼓励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学素养不仅能鼓励身边的教师增长见识,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

2.3 塑造功能

其实塑造功能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学素养通过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达到足够影响受教育者成长的目的起到的积极作用,影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学习。

(1)塑造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人才的中心灵魂,主导着人才发展的方向并且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这也是新的时代高校师生共同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未来使命应具有的基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观念道德原则规范,这些在某个个体身上凝结,是一个人长时间的认识和道德的修行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内心状态和思想方向。(2)塑造受教育者的智能素质。智能是一个人才在创造性劳动者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格,是一个人才的核心素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才水平的标准,个体拥有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所蕴含的文学素养能够使其以独特性塑造教育对象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进而提高智能素质。

2.4 凝聚功能

凝聚功能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将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经历,性格迥异的师生员工融合在一起,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所蕴含的文学素养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吸引聚集的有利作用,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意识。

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文学素养的措施

3.1 加强高校校园文学理论培养

高校理论工作者应发挥高校理论阵地的优势,推进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一是加强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研究,不要求多深,但是涉猎面必须广,通过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矛盾的关键点,理论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要求做到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吸收新元素,补充新养分,根据时代的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内容,让永葆生机与活力。

3.2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

高校教师中的青年教师是未来的主力,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学素养实现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年龄和很多大学生相差无几,思想上十分接近,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青年学生对文学的看法,积极引导他们去学习传统文学,培养文学素质。

3.3 加强教育,深入主旨

每个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深化认识才能增强行动上的自觉,最先着手的就是灌输思想认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学素养教育,是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观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学品位。

第10篇

一、引导学生走出写作的误区

误区:“文以载道”,必须有鲜明正确的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允许写身边没有多大社会意义的琐事,更不允许写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烦恼与痛苦,甚至在文章中做个人感情的宣泄。

恐怕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再墨守“政治标准第一”的成规,然而其影响还是不容低估的,尤其是传统的“文以载道”在我们这些中年教师心目中,仍是一条金科玉律。“文能载道”固然不错,而让学生通过作文暴露一下自己内心中一些解不开的“心结”,也绝对不是坏事。

二、作文要有高度:

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中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只让学生苦练、自己埋头批改是不行的,投机取巧、走模仿的捷径更不行。教师必须了解语文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了解作文教学的最新动向、发展趋势及内在规律。作文教学改革并非一定要提出新思路,采用新方法,走出新路子。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减轻学生的负担,教给学生实用的写作技巧,再加上精心批改,从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才是成功的教学。当然,要想作文不仅仅停留在写得清楚明白这个基本的档次上,就必须进行“拔高”训练。其实,作文难教,就难在“拔高”上。因为就整体而言,由于学生重理轻文,都存在着视野狭窄、课外阅读甚少的局限,即使聪明过人的学生,对语文的投入也难免“吝啬”,课外阅读与较差的学生相比,也好不了多少。这样,“拔 高”训练的实施,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好基础,适当提高。

老师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到了初三高三,本应产生质的飞跃的学生作文却没有产生飞跃。纵观现在的命题形式,可以说,话题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松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在作文的自由王国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从而写出有文采、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来。然而事实上,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极易成为四不像。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打的不牢靠。

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急于对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要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练好基本功。记叙文是基础的基础,教师要以此文的训练为主,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记叙文所适用的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最能锻炼、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所以,记叙文练好了,作文便成功了一半。议论文是中学作文的另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虽然现在的教科书对议论文的训练不是太多,但是议论文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严密的论证体系,所以,也会有不少成功的习作是议论文。其他诸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也要进行严格有序的训练。各种文体都训练到位了,就不可能出现四不像的话题作文。

(二)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每一本谈作文的书都会告诉你,要写出优秀记叙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而要观察,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 中去,才能有所收益。这是常识,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经验。

老师们都很清楚,观察是有其局限的,即使做到所谓的“行万里路” ,也难免会挂一漏万,有大量观察不到的东西。何况,学生功课那么繁重,哪里能有专门的大块时间去观察生活呢?但只把观察仅仅定位在现实生活中是画地为牢。

人的经验的获得,一部分来源于直接的生活经历,而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间接经验,即汲取别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亲身经历体验一番。所以要写好作文,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但要想阅读大部头的名著,到了高中,阅读时间有限,大多数学生被功课压得连法定假日都不能休息。过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只能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的名篇,经常阅读一些优秀报刊,为了有利于作文教学的操作,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妨写什么样的作文就找什么样的范文来读。我甚至把过去学生写得好的作文保留下来,作为范文读给 学生听,让学生讨论其优劣,取长补短,取得启迪。

对于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主要精读中学生写的作文或有针对性的范文,在作文和阅读水平都相应提高之 后,再进而阅读水平较高的佳作。实践证明,因人而异指导学生阅读,效果较好。使我们不必行万里路而达到行万里路的效果,我们甚至可以在国际互联网络上,与相隔何止万里路之遥的人交谈。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也能看到世界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生 活,甚至可以看到太空人在月球、火星上活动的情景。因此,我要求学生不仅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也要留心媒体报道的各种事件,只有做到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三)多读古典文学,感受中华文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部著名篇章的出现,都有中国古典文化精粹的影子,任何一个文学大师的诞生,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第11篇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已经为大多数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所认同。值得欣喜的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我们可以随处见到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子”,也已经开始重视语文学习的新途径,练习中经常出现“网络”一词,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网上阅读这一信息时代新的阅读形式。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大知识时代。网络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的语文学习应充分利用网络,形成网络资源共享。

1 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利用网络设备播放视频《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把课文描写的场景与视频中出现的景象进行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就对理解课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还播放了一段介绍蝴蝶泉的视频,姿态各异的蝴蝶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动态和静态的蝴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 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

小学课文篇幅都不是太长,大多节选自名篇名著,其中隐藏着许多空白,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文典故等,教学中,可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快捷这一特点,适当进行补充,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1 补充时代背景。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作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

2.2 补充作者资料。《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深沉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瘫痪后,母亲对自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作者史铁生青年时期因一场重病致终生瘫痪,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岁月遭此打击,其思想上的波动是可想而知的,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正是他当时真实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可从网上下载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入情入境。

2.3 补充人文典故。《赤壁之战》一文中蕴含着不少著名的典故,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曹操败走华容道”,这都是学生所不知道的。从网上阅读这些典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4 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荷花》一文,在学生反复诵读“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后,适时点击网上关于荷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再描述各种不同形态的荷花,网上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了仿说仿写的训练。

3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第12篇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总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