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时间:2023-08-25 17:0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历史史料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第1篇

关键词:高考历史;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82-1

201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考历史试卷就是要体现历史学科的内容特色、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的史学素养。

一、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

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繁杂的史料素材,具有注重“史料证据”的特点,史学研究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研究者要在特定情景材料下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解决史学问题。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均比较重视史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进一步以材料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史学研究原则和新课改关于历史教学的要求。与前几年高考试卷相比,2012年江苏历史卷对史料的选择则更趋丰富和多样化,20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均以材料呈现。所选材料类型多样,包含多种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漫画;考查的指向和设问方式也别具匠心,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并且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第6题以后嫌犯在法庭上对法官的称谓,考查革命之后新旧思想并存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第22题以“萧公权对康有为的评价的变化”为媒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综合考查释读材料信息并从中确立准确、深刻的观点和有效迁移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在2011年高考试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所选材料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资料,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考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支持自己的论点或者说明某一观点。成题形式也须多样化。

二、重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注重学科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选官制度的变化、福利制度的调整、维新变法思想等等。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学生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必须在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能力源于知识,必要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不能力忽视基础知识,又不能太细太偏,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在这方面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重视考查学科综合能力

历史高考,换个角度讲,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试卷上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历史学科能力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同一知识点,考查角度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能力考查意图。2012年试卷较好地实现了“能力立意”的目标,以独到的视野和角度,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史实,是否具备应该达到的能力。如选择题中《点石斋画报》与洋务工业题、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题。第22题中论证题以一种新的答题形式,第24题中人物选修“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题以材料观点限定答题思路,均综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提炼概括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尤其是主观题的设计,大多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且能力考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四、重视考查学科思想素养

第2篇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同仁历史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发现,史料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料教学缺乏常态化

史料教学虽然呼声较高,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却让人很无奈。面对新课改,一些历史教师依然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于史料教学浅尝辄止,课堂教学依旧是披着史料教学外衣下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依然未能改变,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更是难以得到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面对新课改的要求,许多教师还缺乏思想上、理论修养方面的充分准备。此外,由于教学内容量大、时间少、课时紧、教学条件差等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也让很多老师底气不足,望而却步。在为数不少的历史课堂上,史料教学被迫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

二、历史课变成了彻底的“史料课” 大部分历史教师是很清楚史料教学的重要性的,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都有尝试,但是将历史课堂变成了“史料堆砌”的课堂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史料“数量”的追求超越了对于“质量”的要求。

为了追求创新,教师对教材中[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素材往往轻描淡写,不做过多的分析理解,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了课本以外的史料上。引用史料时多奉行“拿来主义”,凡是和教材内容有点联系的史料就不加修改地照搬使用,导致史料与课本基本问题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且数量过多。致使课堂上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图片组成的史料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引用的史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不仅教学效果差,还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史料教学模式单一

运用史料辅助完成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教学艺术。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分析,针对不同的课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史料教学模式。

然而,在具体的听课和观摩学习中不难发现,史料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旧缺乏一个科学的操作模式。绝大多数的老师狭隘地认为,所谓的史料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图文材料,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种“-J0切”“以不变应万变”的史料教学形式,既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主导思想和目标。史料教学设计目前仍停留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设计依然缺少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生成问题”的环节,致使史料教学只有空架子,而无实在的精神内核。

四、史料教学功利色彩浓重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大多数历史教师依然是将史料教学作为传统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对于史料的研究和运用也多以高考模拟试题或者历年高考真题为主,功利意图浓厚。史料的运用缺少对于史料的运用策略的研究,为了实现史料教学的形式,而把整节课弄得支离破碎。在引导学生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采用“以论带史”“先论后史”的方式,将史料作为论证“史识”、论证教材内容的依据,忽略了学生自己对于史料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这些史料教学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历史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制约了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第3篇

一、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新课改和新高考提出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也列出了历史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等四大考核目标,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的全面铺开,通过新材料、新情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归纳能力已成为高考的主要形式。据统计,2012年文综试题文字阅读量9800字、插图13幅、表格2个,答案文字量2800字左右。答题要求较高,在150分钟时间内除去填涂答案和检查时间外,答题时间130分钟,阅读量和书写量大致在每分钟96个字,这对学生阅读和书写能力是较大的考验。由此可见,阅读理解材料能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考稳定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学科基本特点的具体体现

历史的基本特点就是存在形式的过去性,因此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就是阅读理解能力。有这样一种说法,历史高考“无材料不成题”。高考题型有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可以说都是材料题。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历史四大考核目标,第一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包括三项具体目标: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特点,让阅读走进课堂, 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解析能力。

三、高中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理解能力

1.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便会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无须敦促的情况下主动去接触探究事物。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时,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不感兴趣的只能发挥20%左右。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唾手可得的资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而且可使学生直接感知历史资源,对感悟历史大有裨益。”

比如,在学习必修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分组请学生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A组:收集粮票、布票、油票,附上图片说明;访问农户,对改革前后农村状况进行对比调查。

B组:参观访问我市国有企业,了解该企业改革前后的状况。

C组:通过调查,搜集现阶段我国农村和城市急需进一步改革的问题。

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阅读兴趣,学生也从愿读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2. 重视教材阅读是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现行历史教材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选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文物、插图、地图等,图文并茂,具有典型性、情景性、启发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大方便。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维空间,挖掘新的思考点,这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1)利用教材“导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素材多种多样,除了正文部分,还有“导言”“历史纵横”等栏目,每课都设计了“学思之窗”,既提供了阅读材料,也设计了思考题,这些丰富的史料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素材。

(2)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历史地图、表格、示意图等素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与课本文字密切配合,成为历史知识的载体,具有能力培养的功效。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片教学方法的必要,而新课程下图文并茂的新教材又为实施图片教学提供了可能。

还有,去年连日大范围雾霾令中国的环境污染受到国内外关注。在学习必修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图片《使用蒸汽机的工厂》,设计了两个问题:从图片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伦敦成为“雾都”有哪些历史原因?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图片,并结合所学必然认识到:蒸汽机的普及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伦敦得名“雾都”,根子是工业化。伦敦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重要的工业城市,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煤烟造成了“可以与日全食相比的黑暗”。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18-02

史料教学主要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相关史料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相关历史信息,并充分地利用把握的信息对历史进行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史料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用更多的史料,不仅在于为教材陈述的事件提供证据,增加可信度,而且利用其可以使得学生产生阅读、学习史料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历史素质。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是十分有必要地应用史料教学方式,要做到言之有据。

一、史料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性

1、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历史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收集史料,对史料进行分析并提取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并且能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总结以此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这将会是新的高中历史学习方式,也是未来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方向。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强化史料教学已经刻不容缓,甚至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1]。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使用史料教学的模式。

2、史料教学激活了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教材往往叙事简洁单调、文字死板,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史料则相对生动形象、确实可信。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借助史料,通过相关的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把握历史事件。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历史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清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老师首先通过投影仪将关于清王朝时代特点的建筑物紫荆城、避暑山庄展示在学生面前,从两件事中介绍了清王朝的鼎盛时期,(1)乾隆皇帝证正式批准了章程,确定了中央有效管辖的各项制度;(2)从1793年9月年外国使团来到避暑山庄,以钟表、枪支、机械等用品扩大经商范围,乾隆皇帝用一段话回绝了外国使臣扩大经商的计划,“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组织学生讨论以上“康乾盛世”是怎样的情况。

学生A回答:此时的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学生B否认观点A同学观点:到嘉庆年间的收入之间均处于上升阶段。

老师给予回答,康乾盛世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千百年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所以沿着在传统方向的发展可实现盛世巅峰,但是这是暂时的,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使清王朝走向衰落。

3、史料教学增强历史感

历史教学具有浓郁历史感的特点,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是必须突显出来的。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史料,可以增强历史感。同时也需要让学生确定一点,历史的定论是需要史料作支撑的,而不是个人主观意识的武断裁决。引用史料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事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史料应用于教学的原则

1、趣味性、实践性和实际性并重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择有利于实际历史教学的史料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过程中需要注重史料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实际性。老师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宜多选择形象化、贴近生活、易被接受的史料。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素质。

2、遵循史料选取范围广、种类多的原则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人类的历史发展是复杂的。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择涉及多个方面。史料形式多样。如图片、影像资料、漫画、名人名言、历史地图等,涉及领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等,将多种形式的不同内容进行组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对于历史的厌学心理,提高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历史素质。

3、选价值高、代表性强的史料

力求史料多样性并不代表“宁滥勿缺”,在选择史料时,教师应加以鉴别,选择准确体现历史、代表性强的史料辅助教学,因为不典型的史料很可能导致学生依据不完善不够透彻的史料展开分析和思考,这样肯定无法保证论从史出[2]。所以所选用的史料需要具有代表性,并且需要将史料与所用教材相联系,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历史素质水平。

三、史料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忠实于原始资料

在选用史料过程中必须遵循“实录”的原则,科学严谨地对待史料。在使用过程中忠实于原始资料,谨慎摘录选用,引用准确,尊重历史,给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学生身上,误导学生。

2、增强针对性

老师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选用史料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所以在选择史料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选择的史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选择课堂内容需要的史料。同时需要兼顾到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3、难度要适宜

高中历史教材所选择的史料是由编者筛选过的,难度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状况相当。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的大量的课外史料需要注意其难易程度。

需要把握学生对于史料本身能够理解的程度,学生只有把握了历史事件,才能够将史料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联系,对史料进行理解,并以此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4、数量要合理

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在选用史料时常常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所用史料的数量是越多越好,这样越能体会到自身的水平。但是事实上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能力所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用的史料是不易过多。史料过多可能会导致学生只是通读了史料,而不能够对史料进行必要的理解,从而史料的引用并不能够对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高中历史课堂教育过程中,史料的引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课堂上引用史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更高效地完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有助于高水平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我国的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将史料教学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是适应了现代社会的教育新形势。高中历史老师们必须将探索新的史料教学方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同时需要认真钻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第5篇

吴伟教授对历史学科素养作了如下定义:“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与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1]笔者以为,吴教授对学科素养定义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与方法、正确的历史观和自觉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品质等四个层面内容。以2014年高考四川文综历史试题第14题(题略)为例,该题就突出彰显了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价值导向,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其突出表现如下:

1.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考查基石

历史学科素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否则难以培养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该题遵循“回归教材”的命题思路,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积淀。如第(1)问: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3,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该问看似简单,但测试结果难度系数为0.29,是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小题。该问材料只是以时间为序呈现了一些重大事件,解答时考生除受叙述能力要求制约外,必须调用必修2中如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等基础知识。只要对这些知识烂熟于心,通过理解问题要求,那么解题基本没有障碍。

2.以科学的方法引领求证、求真意识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不能通过实验复原和体验,这决定了对历史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甚至合理的推论上。虽然高中生掌握历史是以学习高中历史课程为主的,但也不能背离学科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第(3)问中第一小问: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该问突出特点体现在:立足于史料解读,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该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得出陈旭麓对“中体西用”的评价和评价原则,答案来源既不是教材,又不是老师讲授,更不是考生主观臆断,而是必须依据材料得出。陈旭麓之所以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中体西用”,是在查阅、整理和分析大量各类史料后的理性判断。因此,该问在无形中也在强调史学家的治史原则,进行求证、求真的思维引领,因为只有求证、求真的历史知识才是有意义的。

3.良好的学习迁移思维和能力,使学习更有意义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高中生掌握的只是人类历史演进中最重要的知识和基本方法。因此,针对历史事物间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关系,需用已有知识和对立统一等方法分析思考,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迁移思维和能力。

如第(3)问中第三小问: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3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该问要求考生在概括陈旭麓评价“中体西用”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该原则评价另一观点,体现史观与史法的迁移,能力层次明显提高。这种迁移有助于引导考生通过学习,形成基本的史观和方法,并内化为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这样的考查更具有学科意义和人文关怀。

4.历史思辨性与理性的统一

历史思辨性与理性主要是指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对历史事物进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历史事物发展本质的解读、阐释,其关键是对历史科学地分析、理性地对待和运用的思维和能力。如第(2)问: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解答该问分获取史学理论信息、分类整理历史事物、解释因果关系等三步。第二步要求从交通与通信工具变迁、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和大众传媒变迁角度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虽然考生难以得出“集中体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结论,但分类角度是清晰的。第三步对辨析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要求较高。经过整理后的事物蕴含了解释历史的方向:侵略肯定给中国带来灾难;但侵略也在客观上推动近代国人在西方文明压力下不断反思、探索。但现行教材这些相关内容阐述分散在必修1、2、3中,缺乏系统性与条理性。由此,命题者意在引导备考复习要形成很强的通史意识,对历史做到系统性、整体性认识,这本身就是历史思辨性和理性的体现。

综上所述,2014年高考四川卷14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反映了命题的主流趋势。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趋势呢?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作了这样的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2]可见,课程标准就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素养定位为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和载体提高人文素养。既然如此,将学科素养培养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始终,是高中历史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在教中渗透、学生在学中积累和领悟,唯有如此,学科思维与学科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史料教学;差异;启示

一、史料及史料教学的基本含义:

(一)史料

就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客观历史过程的那些资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1)

(二)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新历史科”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知识。”(2)

在我国,史料教学,即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史料为载体探讨一定的历史问题,旨在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的教学活动。(3)

二、英国与中国史料教学的要求及差异

(一)英国史料教学的要求

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重视史料运用的学习。早在1991年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就对学生的史料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课程标准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方面,提出了三方面的成就目标,其中,第三方面的成就目标即为“史料的运用”。这一成就目标由高到低又分为十个水平标准。

水平一 表达从一份史料中所获得的信息。

水平二 认识到史料能有助于回答有关的历史问题。

水平三 从史料中作出推论。

水平四 综合从不同史料中所获取的信息。

水平五 把一份史料作为特殊探究的证据,从内容来评述其有用性。

水平六 把不同的史料作为特殊探究的证据,来比较他们的有用性。

水平七 从史料产生的环境来判断其可靠性和价值。

水平八 表明一份不可靠的材料仍然是有用的。

水平九 表明理解一份材料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其所提出的问题。

水平十 解释历史证据具有可争议的性质,表明理解根据史料作出的判断可能是暂时的。(4)

从这一水平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水平一到四旨在强调学生从一份或多份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或者做出一些历史推论的能力水平;五到七,则旨在强调,让学生从一份或者多份史料中评述或者判断其有用性及可靠性;九到十,则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的提升阶段,需要学生在学习史料中充分发挥历史思维能力,对问题本身进行探讨。

2007年,英国颁布了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于历史史料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在历史课程中,学生们查找资料,评价其有用程度,从而得出结论。为了做到这些,学生们需要去研究和详细审查资料,并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这些能力在成人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5)最新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没有像1991年的课程标准一样将其专门细化为成就标准之一,但强调把史料的运用深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中,使学生对史料的理解更加深入,它不再是条条框框的水平要求,而是在学习中的一种自觉的应用。

(二)我国史料教学的要求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6)

(三)差异

从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要求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运用有明确的层级,在不同层级上,需要应用的程度,反映出相应的历史思维状况;而在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这些能力要求,只是用相对模糊的词语概括出来,比如,学会、掌握、养成习惯、比较、概括、阐释等词语,让学生不知道究竟需要从史料中提炼出什么,需要进行哪些思考;对于教师而言,界定不规范全面,在教学中就难以把握,所以需要有更加明确的标准。

三、英国与中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在考试中的运用及差异

(一)英国史料在考试中的运用

以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的历史试题为例。试题内容包括四部分:客观题、半客观题、自由反应题、结构型试题。而结构性试题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材料解析题。这种试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2、根据背景介绍,提供一系列材料,而这些材料的来源渠道多样,与此同时,这些材料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可以是可靠的;可以是有用的,也可以是无用的。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内容会涉及以下的几个方面: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鉴别、推断和验证;对具体史料的可靠性和有用性做出判断;综合各种材料得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说法等。(7)

(二)我国史料在考试中的运用

自从1989年高考采用史料解析题以来,史料题就逐渐成为高考题目中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在我国的考试中对于史料运用方面,也有我们自己的能力要求。

以我国上海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为例,其要求就是:“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8)具体要求被分为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在我国历史考试中,史料的运用,可以说,几乎是渗透了各种题型,例如选择题,史料解析题,以及材料分析论证题等,可见,这些题,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历史思维等。

(三)差异

英国在考试中,对于史料地选取,是开放的,史料有真实的,可能也有虚假的,有有用的,有无用的材料,需要学生自己鉴别,这需要对具体史料的可靠性和有用性做出判断;而我国的史料,在考试的应用中,相对单一,就是把材料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史料中,找出设计者,需要学生发现的有效性信息,并总结出答案。但是,近年来,试题的编制者,也注意到这些问题,我国在历史考试中,对于史料的运用,也变得多样,更注重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

四、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

(一)需要明晰对于史料运用的标准

凡事在有一个标准的情况下,才好进行实际操作,不论是与学生还是教师而言,如果我国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运用史料,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能力要求,就可以使教师有重点地培养,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史料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考试需要,做机械地训练,而是真正地从史料中感悟到历史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需要教师提高发掘史料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在当今可能最实用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这方面能力地培养,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使得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更好地理解史料所反映的问题。

(三)运用史料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也只是一种证据而已,就像英国课程标准中的水平要求一样,需要让学生判别史料的可靠性,这就要求其辩证地看待史料,不能全部都相信,如同朱熹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一则史料反映一则史实,这样一一对应,就又将陷入“填鸭式”教学中,也就与我国的新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基于这样的考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要让学生敢于对史料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有些荒诞,但在这些荒诞的想法中,或许就存在着一些合理的因素,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给予支持,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告诉学生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纠正的,让学生有兴趣去研习史料,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注释:

(1)贾东海、郭卿友.史学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2)转引自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J].历史教学,1988(10),37-41

(3)李稚勇等著《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页

(4)聂幼犁译:《英国历史学科1―4学习阶段成就目标和学纲》,载《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1期

(5)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第81页

(6)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

第7篇

【关键词】 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探究创新;理论与史实统一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即使是高三的学生在试卷中普遍存在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弱,原理不清;审题能力弱,理材不清;解题技巧弱,应试无技;知识迁移弱,重组不会;思路狭窄,扩散不足等。这说明学生利用史实、运用史实、解决史实的能力弱,达到“史论结合”就更无从谈起。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着个问题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做到什么,不如教学生如何去做。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灵活巧妙的运用史料分析法去做到史论结合,即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等教学中老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究精神萎缩,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一定在教学理念上要快速的更新,以生为本,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要以学生全面地发展为教学指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史料分析法。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

2精心备课,把握方向

史料分析法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学生能力是否提高又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材料的表面现象去就事论事,而必须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现象中揭示出历史规律及本质。在备课中有计划、科学地利用教材,拓宽、挖掘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思考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问题,精心挑选材料,使学生能根据史实发展的全过程,得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处理好史实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3教授方法,慎重选材

指导学生“到材料中去”,对典型史实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提炼、整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步提高处理材料能力,最终达到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的概括归纳能力,引出理论,即“论从史出”。这个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要润物细无声的注入学生的头脑中,所以材料选择一定慎重:一要具有指导性,短而精,少而明,使学生容易产生正确思维,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二要材料要从易到难,目标的适度,让它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材料要有成效性,有效的材料会激励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影响。

4科学设问,探究学习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所提问题应当是具有探究的、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师再启迪诱导学生得出答案,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们发现史学领域原来的一些观点或定论,随着史学的发展,史学理论不断发展,新的史料不断发现,现在看来,有些还存在疑问或还没有定论。这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为了得出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必然对史料和史实进行研究和推理,产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关于对李鸿章是忠臣还是与日本狼狈为奸?是成功还是失败?对的评价?在中的作用?以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充分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现在高考能力上的要求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的过程。而史料分析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以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促使了学生不断创新,从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学生在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的同时,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史实,丰富和发展理论,最终达到理论与史实的高度统一。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陈龙安

[3]闫承利编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8篇

【关键词】课程群 历史学科 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3-02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建设的研究现状

学科课程群建设最先在国外兴起,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于是在高校中出现了一系列新型学科,或围绕某一传统学科开展许多相近的选修课程。这是课程群建设在高校的具体实践,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如刘玲娣、殷小平的《历史学科中国史课程群建设刍议》等。

就中学阶段来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高考改革的来临,传统的课程设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课程群建设可谓是面对挑战的一次勇敢尝试,部分南方的中学已经开始进行实验性地尝试,如浙江的景宁中学。

不难发现,现阶段关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高校阶段,中学阶段虽有部分高中开始尝试,但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未对某一具体学科的课程群进行深入地分析,所以本课题拟从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的建设出发,尝试探索与分析高中阶段学科课程群建设在推动课程改革以及适应高考改革方面的作用。

二、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涉及的方面

该课题就是在面对高考改革、面对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脱轨的现状下,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群这一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本课题拟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群这一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分析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设置的目的性,目的性必须明确,否则在学科课程群构建中就会摇摆不定、无所适从。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设置的目的有二:一是针对高考;二是针对大学教育。所以要对两者进行分析,分析高考所考,分析大学所需,方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历史学科课程群。

2.从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出发,展开对于历史学科课程群建设的探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包括三本必修和若干本选修,如何整合必修和选修的关系,这一问题值得思考。再者,三本必修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略显支离破碎,学生对于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缺乏必要的了解,我们可以尝试设置部分断代史、国别史或通史,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的时序性和整合性。同时,除去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外,其他的专题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民俗史、宗教史等等。

3.从历史学科与其他相近或相关学科出发,深入挖掘历史学科的外延,加强历史学科课程群的建设。这一方面体现在某一学科的具体知识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如历史与地理的结合、历史与国学的结合、世界史学习与英语的结合、历史与经济学的结合等。另一方面体现在某一学科为历史学习提供相应的方法或技能,如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提升史料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提升理性思维等等。这一部分将成为该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建设的价值所在。

4.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制定高中阶段切实可行的历史学科课程群建设规划。这将包括各学科间的配合、相关学科结合部的教学等内容。这一方面的内容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总结。

三、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讲,教育的本质在于推动人类融入社会,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身。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很难用某一具体学科知识解决,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一种必然。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把这一责任简简单单地推之于大学教育,高中阶段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也应该加强知识与知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从学科本身来讲,《新课标纲要》指出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以前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缺乏整合的状况。中学阶段进行学科课程群建设,更有利于中学生对某一学科本身及其外延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认知,这不仅有助于其专业方向的选择,更有助于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接轨。

具体到历史这一学科而言,一方面历史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是一个百科式的学科,如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经济史、自然科技史等,都需要学生对其他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历史学习本身也需要以其他学科作为工具,如对史料的阅读与理解就离不开语文,历史的研究方法又离不开政治与哲学等等。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 背景下 高中历史 复习课 史料教学 模式研究

1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再认,也就是原来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可能出现,而是体现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我们普遍采用的是复习课史料教学模式研究,二轮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是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微观把握历史。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复习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梳理教材的知识。针对我校学情,具体做法是:①利用考纲,理解教材中的考点内容并准确记忆;②借助图片、文献资料去深化,不断变换学习材料,这样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③围绕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④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加深记忆;⑤对学生记忆的理论给予专业的指导。

2构建高中历史知识的基本体系。强化时间和空间概念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到现在的专门史中外混编的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某个专题,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初中中考历史采取开卷考,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是比较薄弱的。新教材的学习给我们特别是学生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复习过程中除了要帮助学生抓住各专题发展的脉络,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侧重注意专题所包含内容间的区别联系,在宏观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基本体系。只有建立起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第一,纵向联系。理清有关专题的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其阶段性历史特征。第二,横向联系。从分析各专题的政治、经济、文化阶段特征人手,理清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3精讲精练。重视解题方法指导

3.1要培养审题能力。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定题”,即“这题我做过”,越熟悉的题目越要小心。因为高考试题一般是原创题,平时练习做到原题的机会是很少的。出题者有时稍微改动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答案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所以,首先审题一定要仔细。其次,审题时要从几个关键点来读懂题目,如时间: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弄清阶段特征;空间:是中国还是西方;是依据材料还是要结合所学知识;是局部还是整体等等。读懂题目才能针对某一阶段历史的背景、特征,将掌握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这也是基本能力之一。

3.2培养订正试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确与否)、知其所以然(即该答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还要知其所以不然(该题之所以错的原因),因此引导很重要,老师在讲评习题时“精讲”,使学生知其所以不然,还要通过变换情景、变换问法,多度全方面进行练习,一题多用,以达到做一道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的目的。

第一,掌握新史学观。新课程背景下史学理论和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为主线索的革命史观在史学界已经不是主流,代之于:其一,文明史观,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历史研究标准。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即文明史观看待历史的发展已成为主流的史学观。按这一史学观点,我们可以将社会发展分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师可以按这一观点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其二,现代化,“现代化”就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无论是中国史还是西方史,“现代化”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中整合史实、构建知识结构的理论旗帜。其三,全球史观。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代现代史都可以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

对于历史现象,学术界一些权威专家经常会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或一些新观点即所谓的学术热点。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专家的新观点与新看法,并与考点有效结合。

第10篇

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一、试题解析

试题通过相关材料呈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以及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体现了小切口深分析、以小见大的命题思想。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的“厂里出的纱和布”、“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等相关信息,概括出“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洋务企业的兴起”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3)问是对材料的审视和对相关观点的思考,这一问新颖、别致,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史学特色。

需要说明的是,命题者并没有提供第(3)问的具体参考答案,仅仅提供了一个评分标准,这势必推动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由“采点得分”向“采意得分”转变,考查注重思维结果与思维过程并重。如果我们能学会运用正确的史观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解答这一问其实也不难。

首先,要弄清楚题中观点的内涵,依题干所言“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可知,陈旭麓先生对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过程的认识是“新的生产方式是历史的主题”。其次,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形成这一认识的史实依据又有哪些。解读材料时,要抓住“苦难”、“朝气”等关键信息,并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进行全面的分析。事实上,正是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化才开始起步,而的开展、的兴起引发了中国社会一系列的变革。最后,由于答案具有开放性,解答时要注意“四个结合”,即史论相结合、课本与材料相结合、小史料与大背景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参考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答案仅供参考)(答案一)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社会的近代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旧的生产方式解体会产生苦难,这体现在传统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生机,这体现在人们去工厂做工,将手工业品销往国外,这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了利才是历史的主题。

(答案二)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带来传统农业生活越来越苦、妇女无事可做、纺纱织布技术没落、风俗堕落等弊端;但等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中出现又好又细又便宜的工业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女子去做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更有一些女孩纺织发网等销售到美国,使中国越来越商品化,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代表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主题。

二、复习策略

论证写作类的试题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材料的新颖性、过程的探究性、答案的开放性、考查功能的全面性。基于以上认识,在今后的复习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1.有效地发掘史料的功能。

第一,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完全脱离教科书的知识背景去单纯地分析史料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史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恰当地分析史料来源并透彻地掌握基础知识。反过来,学习知识时也可适当穿插史料,使二者相得益彰。

第二,史料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历史材料汗牛充栋,是无法穷尽的。用于学习研究的材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最经典、最恰当、最能说明问题、最切合教材内容的材料;选取的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包括文字类、地图类、图片图像类、数据图表类等。

第三,对史料的分析要透彻。材料解析重在进行恰当的、透彻的分析,并能举一反三,找出解析材料的方法并养成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也是高考的能力要求。

例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这是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最著名的一段话,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材料给出的信息可知,此谈话发生在十天后。从材料中至少可以分析出的两点态度:认为尚不是战端已开,还希望将其作为地方事件处理;表示了准备抗战的决心和态度。

把核心的材料分析透彻,那么与其他任意相关材料组合而提出问题,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因而,对核心材料的透彻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关注对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认识。

近几年来的新课程高考历史卷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意图,而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失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历史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要重视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及创新性;要养成用多维视角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如史学范式的多元并存进一步拓宽了考察历史的视角,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史学范式分析同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如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绝对与相对、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内因与外因、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英雄人物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斗争也需要杰出人物领导等。要注意运用史学理论深度分析一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等。

3.注重对专题知识的深挖与拓展。

虽然课程标准不再要求提供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在每个专题之中却是存在体例结构的。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作为一个专题有其体例结构,那就是包括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两个方面,而在这样的体例下,囊括了从战国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专题之中,命题者可以把内容挖掘得很深,可以根据学术研究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对该专题的理解。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考试的范围将大大缩小,对考试内容深度的挖掘将大大增强。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宏观上纲举目张,熟悉教材目录,理解历史概念,理清发展线索,明确阶段特征,掌握知识结构;微观上精雕细琢,做好对难点、重点、盲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整理与辨析,做到知识掌握无遗漏。

4.加强典型试题的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平时可以设计、训练一些开放性试题,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样,既能促进知识的牢固掌握,又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

例 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第11篇

一、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

1.以史导论,史论结合。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史导论、史论结合的学习基本规律。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广泛搜集史料,并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升华,最后得出基本观点和基本的历史结论。

2.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透过若干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方法。

3.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偶然中包含必然,必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人类历史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教材各部分的文字、图表等材料,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他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第12篇

【关键词】阅读 阅读能力 高中历史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能力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并指明发展智能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抓起。由此可以看到: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本需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见高中生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是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一个基础。只有阅读能力提高,才能更好的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才能更好的落实。

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历史学科属于文科,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的教材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二、要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要重视专业阅读,除看教材和教辅之外,更要耐心地阅读几本史学经典名著和一些史学教育经典,以此来加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三、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带着问题去阅读。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一定的有意义的问题去阅读教材,边阅读边寻找答案,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寻找具体问题的答案,可以熟悉教材内容,夯实基础知识,学习也更有兴趣,不至于觉得读书是件枯燥无味的事,这就是用设问巩固基础,阅读教材了解知识。在实践教学中,这种做法经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阅读标题、导言,把握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是对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历史概念教学对于统领专题、构建体系、认清本质、把握规律、应对高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历史概念尤其是历史核心概念往往是一个单元或一课的“灵魂”,对这一单元或一课具有统领作用,而教科书的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导言部分都明确了相关内容的历史核心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利用新学期导言课或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标题、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导言的方法,梳理要素,即可全面把握历史概念。

3.科学、严谨地选择史料,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科学审慎地挖掘引用相关材料,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认识,提高学生的论从史出、阅读分析能力。如在讲到近代史时,可以选择清代著名诗人和思想家龚自珍的诗文,帮助学生了解前夕清朝的社会状况。其诗文“不论盐铁不筹河”最能体现时代特征,该诗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通过该诗的阅读,可以了解白银外流的严重危害和清王朝的腐败,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段历史。另外在高考历史试卷中都有史料解析的题型,而不少考生的解题能力比较差,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阅读障碍。因此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时更要重视阅读材料的训练,通过科学地选择相关史料,来提高学生史料解析题的应试能力。

4.注重教材栏目内容在提高阅读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新课程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栏目内容具有知识拓展的作用。重视相关栏目的阅读分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其中两个“历史纵横”,一个对皇帝制度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表述;一个具体介绍了秦朝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内容,不但能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常识,还能深刻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形式。而教材中的栏目内容有的是对一些历史片断或场景的生动再现或描述,则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进而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