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1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在论述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我国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实现文化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文章从建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为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配套、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等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成。但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低水平扩张、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束缚了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引入总部经济概念,推动文化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部经济是指企业等经营实体将总部布局在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等战略资源高度密集的具有特定资源优势的区域中心或者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营运成本较低和土地、能源、材料等常规资源密集的周边地区,最终通过公司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模式来实现价值链的合理分工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并带动经济效益成倍增长的一种新经济形式。2003年,我国学者赵弘首次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年,北京丰台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总部基地,首批有80家大型企业总部入驻。随后,总部经济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上海陆家嘴、浦东新区、徐家汇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成效显著。上海在世博园B片区规划建设央企总部聚集区,预计注册资本将超过500亿元,年经营收入累计超过1.1万亿元。与此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根据《2008—2009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5个城市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分列2010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6名。
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推进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企业总部通常从事决策、科研、营销、投资、物流等高端知识型劳动,占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所占区域面积单位小,产业贡献率大,它有利于破解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资源制约,同时促进人才、资本等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激发通讯、传媒、金融、会计、评估、法律、会展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带动住宅、交通、教育、商业服务等配套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区域经济新的发展引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以总部基地为枢纽,发挥产业链高端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带动辐射制造业等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合理布局与集成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发展总部经济取决于某一区域特殊的资源禀赋、区位布局、制度环境、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包括与兄弟省市的产业布局协调等。当前,部分二三线城市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色,盲目炒作“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时尚概念,导致了同质性化竞争的盛行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乏力,亟需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不可否认,总部经济概念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同样,它对于解决当前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总部经济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全新视角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浮现,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盲目追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些地区拥有较好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基础、或者特色民间文化社团经营经验,却忽视已有的产业基础与特色,盲目追求时尚,提出发展艺术设计、创意咨询、会展等产业门类,意图通过集中资金投入、模式移植迅速占领文化产业发展高端阵地,却因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文化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水土不服”而“后继乏力”。同时,盲目转型使原有的特色文化产业门类失去了良好的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供给等政策依托,竞争力提升受到限制,形成“优势不优、特色不特、头尾顾此失彼”的发展局面。二是盲目追求产业链的完善性,搞“大而全”的产业布局。一些地区既要发展文化制造业、又大力推动文化流通业的发展,同时又积极鼓励发展建筑与装饰设计、信息与软件设计、广告与会展等创意产业。大而全的产业布局,稀释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呈现“失焦”现象,使政府有限的资源供给更加分散,形成“撒胡椒面”效应,“都有所涉及、而均力有不逮”,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三是文化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兴起的同时,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类企业进驻不同的园区,文化产业布局分散,园区之间关联性差,在产品结构,宣传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各自为战,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形不成规模效益,产业集群非但没有生成反而容易形成“同室操戈”的局面,区位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力缺失。四是部分区域文化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部分区域在文化产业更替过程中,传统的文化制造业因为各种原因向人力资本更加便宜、税收等政策优势更加明显的地区转移,与此同时,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却没有及时跟进,形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断层。五是满足于低水平的“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发展格局。部分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片面追求发展数量的扩张,大力扶持作坊型、粗放式的文化企业,搞“文化创业”人民战争,忽视文化龙头企业的培育,文化产业创新度与集成度不高,产业链处于低层次的循环运动状态。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甚至盲目引进非文化类、非创意型企业,对孵化对象缺乏科学合理评估、甚至沿袭传统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形成鱼龙混杂的发展局面。
总部经济通过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来实现不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总部经济的构建直接规制和区隔了总部及其关联区域的产业内容及产业形态,界定了总部基地与制造基地之间的空间布局,实现了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形态的相对“固化”,避免在同一区域内文化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重点的频繁置换,资源的稀释与挤压,通过新经济形态的确立消除了搞“大而全”产业布局的体制空间与学理基础。通过总部基地的建设,实现文化产业高端产业门类的集聚,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推动集约式发展。以总部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的确立及其对周边产业带的辐射效应,有效填补传统制造业基地迁移后带来的产业空白,构建新的文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总部经济的发展,淘汰传统的产销合一、粗放型、小规模、低水平的文化产业经营与发展模式,转而构建文化产业大集团、大项目、大平台,通过发达的文化企业“大脑”的构建,及其所主导、牵引的发达的“制造基地”的建设,实现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质的提升。#p#分页标题#e#
三、以总部经济建设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是要建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引导文化产业合理布局与科学发展。在文化产业总部基地建设中,要立足区域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及特征、政策环境及文化积淀等,科学编制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类型结构,根据区域文化产业门类特征,在管理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经销型、仓储物流型等产业门类中确定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主导类型结构。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层次结构,在规划编制中,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盲目提出上层次、上水平,意图通过一步到位达到某种发展水平。要建立分期、分批、分层次的发展路线图,科学判断区域内外、国内外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竞合格局,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合理确定近期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在预留足够拓展空间、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做好总部聚集区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使产业特色的凝练、发展质量的提升、竞争力的夯实与发展速度实现和谐统一。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区域结构。企业总部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层级定位,比如全球总部、总部洲际派出机构、总部国家中心等。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及其周边省市竞合现状,确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面向的层级范围,即明确总部聚集区吸纳企业总部的层次结构。通过发展量能与层次的合理定位,更好地衔接区域原有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明确文化产业经济的规模结构。总部企业聚集区不能一味求大,一味追求企业数量的简单群聚,炒作企业规模体量的数字流水。要根据区域经济承载量、市场前景、文化产业的现有基础、竞合格局等合理确立总部聚集区的规模。要建立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的整合与退出机制。对于一些定位类同、产业同构的产业园区,要实行优化整合,强强联合,打造旗舰型、示范性的总部聚集区,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一些创新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总部要进行升级改造,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相关指标要求的予以撤销;对于背离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借发展总部经济之名发展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或者传统工业项目的园区,要果断“摘牌”,厘清其性质,不再享受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推动产业业转型所享受的各项政策优惠。
二是要为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配套。政府相关职能要建立起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论证、审批机制,根据区域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要求,对于园区设置与企业入驻进行科学论证,积极促成建立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建设指标参照体系,明确园区产值、创新要素等层级界定要素,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的发展层级予以不同的扶持措施,建立园区服务内容、服务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意见目标,更好地促进园区规划建设。要建立园区服务水平动态监测体系、企业经营绩效动态监测体系等,采取问卷调查、经营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对一定时期内园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态势等进行科学研判。要进一步协调国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与完善区域性政策法规制度,完善总部经济实体的投融资、人力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政策。比如,鼓励依法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参与总部经济实体建设。发挥各级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总部经济实体,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探索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的可行性。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债权融资产品的发行提供担保服务等。园区可以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签订定向人才合作协议,鼓励高校教师及其科研团队以多种身份参与园区建设,通过就业政策、人才引进政策改革调控高端人才流向,建立和保障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入股的创新机制,更好地集聚高素质人才。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针对文化创意保护与侵权界定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文化创意保护的构成要件、技术指标,明确不同层级知识产权侵害的判定标准与依据。制定符合文化特点、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法规。根据不同程度的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行业主管部门处以勒令整改等的处罚,通报并处理直接责任人。情节严重可以通过司法渠道予以解决。通过行政、司法和市场手段的综合作用,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经济 沿海 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根据辽宁地区排名,2012年人均GDP盘锦和大连排在前2位,其余四个城市排名则比较靠后,其中营口排在第7位,丹东第9位,锦州第10位,葫芦岛则位居最后;从全国来看,与沿海发达经济圈相比,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长三角经济圈2012年人均GDP平均为69237元,珠三角经济圈人均GDP平均为85279元,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均GDP平均59431元。
(二)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机构不断发生变化,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1.8:49:39.2;到了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为:8.9:52.4:38.7,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第三产业来说,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的比例则有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三)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
首先,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致使农产品的竞争力较弱;粮食类作物所占比重高,而经济类作物所占比重较低,影响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农业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第二,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品中科技含量较低,产品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工业内部比例不尽合理,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比重较大,大型产业集团较少,加工能力较弱,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合理配置,总体来讲,目前仍处于粗放型的工业生产发展状态。
第三产业方面,2011年,大连服务业比重仅为41.5%,其他五市的服务业比重均未达到40%,且呈现整体下降趋势。这表明,过去几年间沿海六市服务业比重普遍徘徊在一个较低水平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从国内看,目前北京市服务业比重高达75%,长三角地区46.4%,珠三角50%,其它沿海开放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大多超过45%,2010年全国服务业比重平均值为42.9%,可以看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服务业发展差距明显。另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沿海经济带服务行业仍以传统商贸、餐饮、住宿和居民服务为主导,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滞后。现代物流、信息、创意、软件等附加值高、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规模不够大,占比低。
二、关于产业调整的相关建议
(一)优先发展生产业,扩大服务业比重。
一个区域只有成为服务业高度发达,才能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要抓好省政府“两高一点”(“两高”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要高于GDP增长幅度,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幅度;“一点”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都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工作目标完成。强调在保持第二、第三产业并重与协调发展的同时,力争现代服务业领先增长,加快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依托高层次服务业集聚发展,构筑“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服务业、工业、农业联动发展、共同增长的全新格局。
(二)提升生活业档次,优化内部结构。
借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生活服务业档次。加快高密度、高档次、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商业街、步行街为主动脉,以特色景观带为载体,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建设集批发零售、餐饮休闲、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如锦州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上,注重突出产业特色和关联企业的集聚。其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商贸流通集聚区,位于市区核心地带,是今年省政府规划的三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内,亿隆·国际广场、太阳广场、温州名购、茂业百货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商业“金谷”,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和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推动社区综合服务等具有广就业功能的生活型服务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汇聚融合功能。
(三)发挥沿海地域优势,互动联动发展。
沿海经济带位于中国海岸线的起点,整个东北地区都是它的经济腹地,东北内陆地区的海运货物、资源都要由此进出。因此,应重点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物流等体现集散功能、具有区位辐射带动作用的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海内外大企业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入驻,提升沿海六市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和辐射功能。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时应注重港口间的合作,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发展的大框架下,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无序竞争,优化功能分区,加快各港码头航道建设,提高综合通过能力,不断扩大港口集群优势。
(四)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整合智力资源。
沿海六市有众多的高校,但分布不均匀,大连、锦州的高校较多,其他市较少。引导各市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加速本地中、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持服务业企业从全国范围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沿海六市创业发展,鼓励留学人员回家乡创业。
参考文献:
上海生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上海服务业企业总数近40万户,其中以生产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约15万户,生产业增加值已占到现代服务业的一半,到2010年比重有望增至六成,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统计,2008年上海生产业主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88?郾94亿元,同比增长14?郾3%;利润272?郾15亿元,同比增长13?郾2%,增幅不但高于全市GDP增幅,也高于第三产业增幅和制造业增幅。今年1至4月,上海重点生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其中,工程建筑、管理、信息集成等总集成、总承包领域服务收入环比均大幅增长,特别是4月,环比增幅达60?郾7%。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今年6月9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和市环保局联合认定了首批19家重点生产功能区。这19家生产功能区主要涉及10个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用地规模近3000公顷,主要分布在上海市闸北、普陀等10个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些功能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转型类,即工业开发区和核销的老工业区转型为以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为主的生产业;二是调整类,即高能耗、高污染的老工业企业调整为主要发展国际节能环保产业的生产业功能区;三是提升类,即提升开发区能级,为开发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上海发展生产业的主要模式
集聚区模式。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鼓励在各区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生产业产业基地,并各有侧重发展生产业。例如,奉贤区南桥镇凭借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国内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杨浦区江湾五角场充分发挥杨浦区大学强势学科的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产业,形成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科教商务集聚区。其中,以开发区为载体的集聚特征明显。例如:张江、金桥、漕河泾等国家级开发区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都出现了向生产业转变的趋势。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形成了信息服务、微电子设计和研发服务为主体的生产业。漕河泾开发区在1100多家国内外企业中,集聚了一大批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企业,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已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研发中心和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金桥开发区成立了国际物流公司、工业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了工业废弃物公司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延伸服务。
外向型服务外包模式。目前,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已集聚了500多家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其中包括GE、霍尼韦尔、毕博等近10家国际研发中心和惠普、花旗、印孚瑟斯、SAP等300多家技术中心,国际知名的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纷纷落户上海。从目前情况看,发包方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业、专业服务、创意设计、商务等领域;外包业务来源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加拿大、瑞士、法国等。
外资拉动模式。上海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15年位居我国首位,FDI的投资方向和重点都已转向服务业,为上海利用外资拉动模式发展生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已达550家,上海已成为内地吸引外资总部经济最多地区之一。
上海发展生产业的主要做法
在发展生产业的具体做法上,上海非常注重借助自己的优势,深挖优势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利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带动生产业的发展。上海提出的具体发展生产业的方针:首先,要拓展支柱性产业功能范围,加强对上中下游产业的专门服务。其次,要以开发区为基础,立足自身特点,开展针对开发区的专门服务。第三,要注重培育和发展重点行业。
确定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强势推进。上海确定大力发展8个重点领域的生产业,具体包括:总承包总集成、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研发与创意服务、咨询服务、专业售后服务。上海现有100多家大型制造业集团公司,其中一半已具有服务业,并加快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如上海电气集团,在销售制造业产品的同时,加大工程总包、金融贸易等增值服务力度,预计到2010年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将从2006年的20%提高到50%。其他大企业集团,如宝钢集团拥有业内权威的钢材电子交易平台“东方钢铁网”,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租赁”也已成为国内汽车租赁服务行业的龙头。
推进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整合发展,重点发展生产业。上海宝山区围绕该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与钢铁、港口、现代物流等产业相配套的生产业。通过建设上海宝山钢铁物流商务区、上海不锈钢交易配送中心、上海港散货资源交易中心等一批上海领先,辐射全国的生产业基地,以及盘活存量房地产资源,建设引进上海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国际研发港、上海节能推广中心等一批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服务业功能项目,构建上海市北部生产业中心。
突出科技研发服务特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联动发展。上海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努力打造四个平台:总部经济平台、研发设计平台、创新孵化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技术、管理、采购、销售、营运、结算中心等项目落户,鼓励软硬件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系统集成设计及开发等项目安营扎寨,并将成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专业孵化器,以及科技中介、技术产品展示和交易、质量技术检测检验、金融服务等项目的集聚地。
打造知名品牌,形成拉动效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培育自主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品牌企业的不断涌现,是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近年来,上海软件、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鼓励和支持生产业整体发展服务产品和企业品牌。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每年都要评选“明星软件企业”、每两年评选“优秀软件产品”,并从最初单一的经营规模大小评选标准,发展为如今“经营型、出口型、创新型、成长型”四类评选,引导软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注重质量、品牌、服务意识,提高了软件企业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2008年,在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的推荐下,新文化传媒投资、东方宽频传播等5家企业获得当年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企业。
加强行业管理和产业经济部门联手。上海市政府建立了条条联手、条块联手、市区联手的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产业经济部门优势,共同聚焦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行业结构和贡献率、产业特色和水平、各行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分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分别由信息委、发改委、科委、经委、外经委、教育局、卫生局、旅游局和文化局完成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研发服务、专业服务、服务外包、教育培训、生命健康服务、旅游会展、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推进方案并付诸实施。近年来,各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制定生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健康发展,避免行业内恶性竞争。例如,汽车、集成电路、医药产业等行业协会,针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报告;上海市新材料协会编写了《电子信息材料现状及发展政策》、《上海新能源、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风能)的现状及发展建议》等多篇调查报告,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上海发展生产业对我省的启示
目前,我省生产业的开放程度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但与上海促进生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省的生产业开放水平明显滞后于制造业水平。上海发展生产业的一些做法值得我省借鉴。
集聚优势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整合资源,认真研究当前国内外生产业的发展态势,调整引导,以形成不同门类的产业服务特色的规模效应。以开发区为载体,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服务业聚集区功能,在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促进生产业发展的开放水平。扩大服务进口,引入市场竞争,促进生产业质量的改善;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业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培养熟悉国际市场、法规、业务的专业人才,同时建立产业培训机制。要根据各类生产企业的不同需求,引进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协调、服务、自律”功能,引导相关行业协会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行业规划、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同时开展专业研究,指导行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信息流通、政策协调、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规范产业政策导向,加强政府引导。设立省级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政府采购服务、奖励、资助等方式,扶持生产业发展。实施重点突破的战略,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与文化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商务服务等五个生产体系。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生产业。
此外,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促进银企合作。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发行债券、招商引资、上市融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有实力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投资生产业;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发展生产业。
(组 长:潘忠弟
一、北京金融产业聚集发展现状
(一)北京集中了大量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总部。目前,四大银行总部都设在北京,占据了中国银行业业务总量的60%以上。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北京。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建立集中的统一数据库,把整个银行的资金集中到总部统一运作,这就意味着北京地区将集中中国银行业90%的信贷资金。同样,由于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再保险三大保险公司总部都在北京,中国保险业70%以上的资金也在北京统一运作。此外,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大型证券公司总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也在北京,北京成了全国最大的金融结算中心。
(二)特大型国有企业总部绝大多数在北京。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直接监管的196家企业名单,这些企业拥有619万亿元净资产,占到了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60%以上,而这些企业总部在北京的又占了绝大多数,可以说国有资产的总量有一半以上由总部在北京的企业所控制。这些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将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这对北京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金融街为各金融机构进驻提供了条件。北京金融街自元代起被称为“金城坊”,明、清两代更是遍布金坊、银号,清末户部银行即设于此。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已有300多家金融、电信等各类知名企业在金融街安营扎寨,四大金融监管机构都已集中在金融街上。此外,国有银行除农业银行外的三大银行的总行、中保集团总部、银河证券以及中国中央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等金融业服务机构都已坐落于金融街。金融街聚集着中国金融业50%~60%的金融资产,汇总着每年15万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80%以上的数据,是独一无二的全国性金融管理和信息中心。
二、金融产业集聚模式选择
金融产业集聚形成所存在的两条有效途径:一种是借助历史和特殊事件等偶然性因素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依托所在实体经济的发展积累,自发吸引金融企业迁移而形成集聚。早期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必然通过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的乘数效应形成锁定,从而进一步巩固集群的稳固性,扩大集聚地的辐射效应和吸引力;另一种则是主要依赖国家的相关扶持性产业政策,由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空间布局,按照相关标准对城市进行评估,比较选择出具有金融产业集聚潜力的城市,并给予相当宽松灵活的产业政策进行发展配套,引导企业选址投资的方向。
(一)北京金融产业集聚模式选择。产业集聚是新兴工业化道路中提升竞争力最重要的发展动力。金融产业集聚一旦形成,以金融中心、CBD为空间载体,以北京各区为网络节点,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来实现资源在北京甚至全国的优化配置,并持续带来集聚地及周边地区交易的增长、投资的繁荣和产业的扩张,不断强化该城市的地位和功能。
金融产业的集聚对于外部环境、制度背景、配套产业的发展基础的敏感度要高于制造业集群,由于金融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金融业务对信息处理的特殊性,无论是由于何种模式主导了集聚形成,其对区域内的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产业基础、市场开放度及高级专业人才的聚合都存在着相当高的要求。
无论产业集聚发端于何种模式,一旦金融产业集聚地初步成形,就会具备组织惯例作用下的路径依赖特征;金融集群内部具有自组织演化的规律,集聚地内任何一个组织的自组织过程都是在与其他机构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实现的,也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整个集群的制约,从而有效促进了金融产业集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产业集聚地的发展水平及稳固程度,还会不断受到外部拉力的挑战,尤其是金融企业所为之服务的制造业集群的转移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都会对现有集聚水平产生影响。总而言之,区位可以成为优势,同时区位也是可以选择的。因此,面对金融产业集聚,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就我国而言,金融产业的建设属于国家战略,需要有效的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相匹配。换言之,我国金融产业集聚所选择的应当是筑巢引凤式的嵌入发展,要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基础积累和发展潜力的城市,通过大量金融设施等硬件投资,吸引中外资金融机构入驻。
(二)北京金融产业集聚对策建议。北京推进金融产业集聚,首先必须坚持政府有为的原则,通过产业政策的推动,科学抉择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地区,并积极影响引导金融机构的选址决策;同时,也必须准确把握产业集聚的规律,对于金融集聚的规模、程度和辐射范围等按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1、借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力,促进北京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北京要吸引大批金融企业和机构的进驻,必须具备某些要素和标准。不同的优势条件将吸引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导致集聚所产生的规模、辐射效应相差很大,并最终影响北京在金融市场中的层级地位。因此,要寻找到最优化、便捷的发展路径。
2、循序渐进,准确把握金融产业集聚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哪种金融集聚模式,其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比较而言,产业集聚雏形的诞生一般都相当困难,但只要形成了集聚趋势,发展速度就会以乘数增长。实践证明,金融业最基本核心是银行业,业务发展顺序也是从零售银行业务到批发银行业务。因此,相关城市应尊重金融产业的内在规律,在发展本土金融企业及吸引跨国金融企业的类型、顺序及政策力度上有所轻重选择。
3、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金融产业进入壁垒,加速金融产业国际化进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短期内唯有依靠政府推动模式来启动金融产业集聚,因此政府的金融政策是金融产业集聚能否顺利推进的最根本制度框架。大力推动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创新金融产品,尽快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取消存在于不同产权主体、国别主体间不合理差别待遇;加快利率市场化、提高汇率弹性是吸引金融企业投资的必要条件。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效应
北京金融商业中心营造了一个人人向往的环境,具有强大的人气汇聚功能,公用设施能互相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在整个区域内达到人流、车流的完全分离。从而使该区域成为工作、休闲、娱乐、购物的天堂。
(一)能够提高群内的生产率。这主要是指在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柔韧性的条件下,从群落中获得益处。群落内专业人才市场的发展,降低了雇员与企业之间的相对搜寻成本及交易成本,还由于群落的外部经济性,这样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到群落内工作。地理上相互邻近的企业之间容易建立起协调与信息机制。由于邻近及企业之间的联系、信任等原因,有关市场、技术、竞争的信息在群落内的集中与传播更加迅速。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信誉与增加对消费者吸引力方面的组合经济效应具有“1+1>2”的性质。此外,群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及相互模仿推动了成本的下降与操作方法的优化。
(一)总部经济的内涵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藕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高端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在于这些总部和它的生产制造环节在空间上分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资源再配置的价值。“总部”主要是指跨国公司总部,但从广义上讲,国内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集团和股份制上市也属总部经济的范畴。
(二)我国总部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跨国公司总部加速进入我国,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加大在华投资规模,延伸在华产业链条。截至2011年12月,单是上海就有34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7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332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我国本土企业总部正在向中心城市集聚,总部经济呈现加速形成的态势。由于总部拉动城市经济的效应愈发凸显,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把总部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总部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分析
(一)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1.提高税收贡献,扩大地区消费
总部对于中心城市的税收贡献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的税收贡献和企业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如上海浦东新区的总部经济规模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浦东新区12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09年税收总额64.36亿元,是2008年的2.75倍。其次,总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带动整个地区金融、保险、咨询、通信、娱乐等行业的繁荣,而这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地区经济带来直接的税收贡献,优化了地区税收结构和税源结构。
2.提升中心城市的聚集力与辐射力,强化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功能,形成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
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市场辐射力比较强、国际化程度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的区域优势;资本信息要素在价值链分工当中占据高端定位,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区域的经济总量。发展总部经济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深化区域间、城市间分工合作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尤为明显。
3.总部经济能够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够增强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企业总部的聚集发展能够产生大量的高端服务需求,促进各类现代服务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4.提升对人才的聚集力,拉动城市的就业
总部是企业运营的中枢,需要雇用高素质的人才,总部经济发展会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智力人才资源,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劳动就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了解,500强企业在北京吸纳12万余人就业,占全部在京外商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近20%。人员本地化是500强在京投资企业的另一个新趋势。
5.提高地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产生连锁投资效应
综观世界总部集聚的城市,纽约、伦敦等,都是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集聚于此的公司总部凭借当地优良的区位条件,占据国际经济活动的要冲,争得市场竞争上的主动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使用资源。这些总部型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开放公正的商务活动环境,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不仅为吸引企业总部增添了砝码,也为整个城市在国际经济大舞台上参与竞争塑造了形象。
6.总部经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区域经济融入国际化的进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地区总部,使得国际市场形成了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的市场竞争结构。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贸易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纷纷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
(二)总部经济对城市人文发展的正面影响
跨国跨地区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带来的原住地(国)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乃至于风俗习惯、等,有助于促进人员、商品、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跨国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总部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区域文化交流的平台。
大量国内外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发展,能够充分释放中心城市的科技、研发资源,进一步促进高级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不断扩大中心城市的研发规模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总部经济能够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资源辐射力,将丰富的科技、信息等资源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传播、资本输出的方式向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制造基地辐射,有助于中小城市和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总部经济对城市生态的正面影响
我国城市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城市环境持续恶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面临的非常突出的问题。与城市短缺资源相对应,城市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是发达的信息、各类高端人才、丰富的科研机构、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咨询中介服务体系等,企业总部来到大城市所需要的正是这些优势资源。
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企业以及将制造型企业转移到基础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减少制造业对于本地区生态资源的破坏,提升地区经济素质。总部的进入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地区发展观念的转变。企业总部集群内部的学习效应和示范效应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带动本地企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从根本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三、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负面影响分析
(一)可能会阻碍生产基地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结构、层次的不平衡
总部经济把价值链低端环节布局在周边地区,尤其是当发达地区控制了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环节,拥有了定价权后,生产基地在产业分工体系中仅能发挥加工车间的作用,很难培育其竞争优势,可能沦为加工车间。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结构、层次的不平衡。由于总部经济使得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向中心城市集聚,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加工迁往或滞留在“周边地区”。
(二)造成一些新兴地区竞争压力更大
新兴地区本身经济起步晚、底子薄、基础设施较落后,是整体经济实力处于中下水平的地区。而总部经济是一种比较经济,企业总部在决定企业内部投资行为时,有一个比较选择的过程,哪个地方资源环境优越、生产要素配置成本低,企业就会落户在哪里。同时,企业总部是在比较各地投资成本和环境后决定投资行为的,环境优越地区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就强,该地区招商引资的项目就多,经济发展就快。反之,投资项目就少,发展就慢。
(三)使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两江新区
一、引言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于2010年5月7号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5月15号,国家发改委网站的信息对此予以确认。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两江新区的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
二、两江新区产业现状
两江新区将建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都市综合功能区三大板块,十大功能区。2010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0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9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4.2%、110.2%;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0%。一年来,新区先后开工建设了34条道路,全长160公里,总投资208亿元。
三大板块为:
1.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中国面临着由出口型向内需型转型,强大的中国内需市场主要在中西部,而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总量中最大的一块。重庆恰好占据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又处在东西部的承接点上,加上重庆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这里布置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对中国启动强大的内需市场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作为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打造江北嘴金融区和北部新区总部集聚区,推进创新,建设国家级研发总部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既有实现的可能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3.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重庆作为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两江新区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性经济,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涉外经济,成为西部对外开放发展最快的地区。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西部新兴增长极,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中资源,建立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
十大功能区为:
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区、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北部新区、空港新城、悦来会展城、蔡家高科技产业区、水复生态产业区、木古出口加工区、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
三、影响两江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
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具体的,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社会消费: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所以社会消费结构既检验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又引导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求的方向变动。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同,其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科技水平:科技水平决定生产力,它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商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
四、两江新区产业战略布局与定位
1.两江新区产业布局
新区成立之初,其技术力量、产业工人条件等基础较好,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5+3”的战略性创新布局,即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
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形成实力雄厚、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做强做大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小排量、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型汽车、柴油车,推进零部件产业的优化升级,建设有利于自主开发的汽车综合实验场,增设国家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加快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振兴装备制造业,支持重庆发展风力发电和轨道交通配套装备。鼓励发展重型铸造业、齿轮箱、大型柴油机配件等基础零部件产业。建设传动部件生产基地、创建西部特种船舶、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高水平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拓展产业规模和产业链。优化提升材料工业,做好重钢环保搬迁和产品结构升级改造。增加氧化铝有效供应,提高精加工的水平。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五大产业将培育一批高成长型新型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还将商机带向整个城市其他行业,比如商贸、酒店、餐饮、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
2.两江新区的定位
两江新区的一大历史使命就是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已经划入两江新区产业定位的“新”、“高”、“活”三大原则。新能源战略的实施,能为重庆带来巨大的市场,以核电、风电为代表的高效清洁发电装备和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新”主要指新产业。新产业的布局既有助于重庆的产业优化,更凸显开发区自身的产业特色。重庆总体上传统产业比重过高,继续拓宽新兴产业,作为最大的新型开发区,在产业定位上切忌低水平的产业重复,应该以发展新产业为导向,以充分发挥新区的产业引导和升级功能。“高”主要指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新产业发展风险较大,新产业主要以技术和装备为核心竞争力。“活”主要指产业发展方式,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灵活等。(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重庆;400067)
参考文献:
[1] 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ADF检验;OLS回归
一、引言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意味着其经济总量的不断积累以及其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使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改变,需求层次提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使得经济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产业技术完善,产业发展深化,从而带动经济竞争能力增强。因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具有一种合理协调的发展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肩负着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四川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及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重任,对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则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对成都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从研究结果过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方面论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库兹涅茨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中认为,影响其变化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因为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若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总量增长,会限制产业结构的变化。其观点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相对比较成立,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缓慢增长的经济总量使得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较为缓慢,因此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地相关关系。
与库兹涅茨的观点不同,罗斯托则主要认为在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主导产业之间不同部门的交换更替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不同的主导产业支撑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通过使用统计归纳的方法,钱纳里得出了更为适用的结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其实是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通过对对个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其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变化的过程概括为一种“标准结构”,其可以更好地描述经济增长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分配的情况。
帕西内蒂则明确认定,结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部门之间的差异会使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使部门经济之间的提高速度的不同。同时,部门之间的需求扩张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都可能是使经济增长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在国内的研究中,吕铁、周叔连(1999)认为提高生广率于经济发展而言是关键,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内生经济的积累。刘伟、李绍荣(2002)证明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对与经济增长而言会产生负的效应,得出了与一般观点相反的结论。刘保裙(2007)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结构分解,从而得到一个系统分析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成因。金春雨、程浩、王伟强(2011)针对吉林省主体功能区做了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在演进升级的同时,必须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个协调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孙植华、翟有龙(2008)对实证分析了四川省产业结构差异动态变化,以四川省的19个行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区位摘灰色关联法对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行了测度。张平、董险峰(2011)利用四川1978―2010年间各年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建立有关测算的经济计量模型,从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得出四川省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其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四川地区经济的发展增长。
通过上述文献的描述分析,可见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既有定性的理论研究,也有定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某一具体地区的深入研究还是比较少,比如成都市,然而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对于其经济运行状况的相关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为希望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这一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分析。
三、成都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幅员面积12390平方公里,下辖9个区、6各县,代管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 1400万,占四川人口数量的17.5%。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成都市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长迅猛。据北京社科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出版《2008―2009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成都综合经济发展能力位居第八,中西部排名第一。2013年成都市生产总值(GDP)达9108.9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1.9%。其中,第三产业增长最大,比上年增加 548.98 亿元,增长 13.64%;其次是第二产业增加 415.88 亿元,增长 11.04%;增长最少是第一产业增加 5.1 亿元,增长1.47%。到2013年三次产业比例变为3.88%、45.91%和50.22%。
就经济总量来说,成都市在四川省城市对比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从产业格局、产业层次来看,成都市也是优于全省水平的。可谓是形成了四川省的城市分布特有的“一城独大”的状况。
四、数据、模型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
本文将1991年到2013年作为实证分析数据的样本区间,分别设为GDP、X1、X2、X3表示在这23年之间成都市的经济总产值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序列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来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的统计年鉴。
数据的使用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用同比增加值而不是实际增加值,是因为同比增加值可以很好地反映成都市的产业格局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关系。其次,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对应,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
(1)ADF检验模型
由于经济系统存在惯性作用,从而导致伪回归的产生,所以本文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了时间啊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以保障经济时间序列预测的合理有效,避免伪回归的产生。本文主要采用的是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其具体用回归方程式为:
由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四个序列的ADF值都是小于5%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所以知道这四个序列都是平稳的。
(2)OLS回归
由于检验得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直接做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结果如下:
Y∧t=0.0093+0.1480X1+0.3892X2+0.4247X3
se=(0.0053)(0.0245)(0.0184)(0.0233)
t=(1.7292)(6.0183)(21.0301)(18.1607)
R2=0.9871F=487.1404DW=0.8705
根据样本容量n=23和解释变量的数目K’=3,查DW分布表,可知DW=0.870578
本文采用的是科克伦一奥克特迭代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更精确的自相关系数估计值。
Y∧t=0.0055+0.1192X1+0.3925X2+0.4666X3+0.3889AR(1)
se=(0.0055)(0.0204)(0.0127)(0.0261)(0.1564)
t=(1.0038)(5.8260)(30.7749)(17.8558)(2.4866)
R2=0.9941F=720.8077DW=2.0164
可知DW=2.016470>1.078。因此,不存在自相关关系,由此得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实证分析
由上表可知,产业结构变动能够影响经济增长。第一产业每同比增长1%,GDP同比增加0.1193%;第二产业每同比增长1%,GDP同比增加0.3925%;第三产业每同比增长1%,GDP同比增加0.4667%。可以看出,目前成都市的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的拉动占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作用最小。当然,这也跟四川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现状较为吻合。
成都市目前朝着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发展,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己经让步于第三产业,无论是总产值占比还是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上,并且,第三产业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因此,第三产业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技术、资金、服务支持,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五、结论
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利用1991年至2013年相关的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分析成都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生产要素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成都市经济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1991年成都市生产总值仅为232.78亿元人民币,2013 年达到 9108.90 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成都市 1993 年才实行改革开放,缺乏市场经济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处于波动快速发展时期。2000 年以后,成都市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得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布局,拉动成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逐步趋于稳定发展时期。
未来成都经济要保证增速和质量并重,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更趋合理,以保证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增长。根据成都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计量回归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应积极引导产业转型;第二,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化制度,促使产业结构协调统一;第三,制定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培养、引进和储备人才系统;第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第五,开发和引进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徐捷锦、黄志亮、周兵.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8(9)
[3]蓝英.南充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5]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6]曹新.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重庆社会科学.2000(1)
关键词:重庆 未来 支柱产业
一 产业发展背景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承载着西部发展火车头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发挥重庆的带动作用,主政者为重庆提出了“314总体部署”。“314总体部署”为重庆的发展指明了定位、目标和途径。为重庆发展描绘了大致轮廓,在此指导下,重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争取政策倾斜,引进战略产业,为实现重庆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笔记本制造产业的引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将仔细分析这一产业在重庆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二、产业轮廓已经显现
1、产业发展设定
重庆将形成“3+6+200”(三个品牌商、六个代工企业、两百家配套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3大笔记本品牌:惠普体系+宏碁体系+华硕体系,6大代工企业:仁宝+纬创+和硕+富士康+广达+英业达。
2010年12月1日,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品牌宏基公司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协议,宏基将协同供应链伙伴在重庆市布局全球制造基地。与此同时,华硕将于未来几年在重庆地区累计投资1.5亿美元,至2015年,在重庆形成年产3000万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生产规模,并在高新区建设华硕中国第二营运总部大楼及其它配套设施,从而建成华硕全球电脑基地。
全球最大电路基板(PCB)制造商——台湾华科事业群12月5日与市政府签约,在永川区建设其西部总部暨第二生产基地。华科集团在全球一年的产值是3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型电脑电路基板生产商。因此,华科的入驻对于笔记本配套产业有重要意义。
预计到2015年,重庆将形成1亿台笔记本电脑的产能,建成全球最大、最具特色的笔记本电脑基地,构建起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在内完整的产业集群“整机+配套”产业集群,产出上万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第一支柱产业。那时,重庆造笔记本电脑将占全球的1/3
2、西永综合保税区助力产业发展
2010年2月15日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西永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综合保税区。“十二五”规划末期,西永将形成1亿台笔记本电脑生产能力,据估算,到2015年,将形成1000亿元产能,相当于目前“三分之二的重庆工业”;实现进出口贸易近1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重庆进出口总额的10倍;此外还将解决50万人就业。这些都将从根本上改变重庆对外开放的格局。届时,重庆将与上海、苏州、深圳一起组成全球电脑制造基地,世界现代电子制造布局将因此改变。
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升笔记本产业的发展优势
笔记本是高科技产品,对于产品的运输时间有着较高的要求,自2010年以来,重庆的交通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对笔记本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如今,已建或在建的通道使重庆渐渐的具备了产业发展的物流优势。
2010年5月,重庆打通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开通重庆至深圳盐田港的“五定班列”,运时比原先缩短一半,货物运抵欧洲比从“长三角”出发还快两天,且运费相当。(渝深铁海联运,2010年一年累计发送的重庆造IT产品就超过了180万件)
2010年9月,重庆开通直飞欧洲电子产品国际分拨点的货运航线,比沿海地区采用航空运输快2个小时,且运输距离更近,运费更便宜。 2010年10月,“渝新欧”铁路国际贸易大通道国内段进行试运行,全段将于近期开通,经过该线,到德国只要13天,比从中国沿海经满洲里到欧洲快7天。
而到2012年,随着兰渝铁路建成,重庆生产的笔记本通过重庆─兰州─新疆─莫斯科─鹿特丹”的铁路线,只需13天,甚至比从中国沿海地区货物运输到欧洲还要短15天。
四、户籍政策和公租房建设为重庆留住人力资源
笔记本制造业得发展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作为支撑,在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的背景之下,为充分发挥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自2010年年初,重庆市宣布实施一项极具震撼性的户籍改革计划:到2012年,让300万农民拥有城市户口,用10年时间将重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7%提升到60%,新增城市人口1000万。这是城乡人口结构上一个历史性的大翻转。新增的城市人口,将为重庆增加大量的可利用劳动力。
除此之外,重庆为解开“住无居所”的难题,吸引各地的人才的涌入。决定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将全市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重庆的公租房,约一半配租给农民工,此举打消了农民进城后的一大隐忧;一到两成配租给毕业不久的大中专学生;剩下三成左右配租给城市中低收入原住民;五年后可自愿购买。
户籍政策和公租房的建设,为重庆的重庆笔记本产业的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强力的保障。这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
五、结论与建议
重庆笔记本产业规划合理,运作顺畅,现已经初具规模。重庆笔记本产业的引进、配套设施的建设处处体现着政府行为,是政府引导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现已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是否能按计划实现还需进一步的观察。为更好的建立笔记本产业基地,本文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 加大对本地企业扶持力度,促进本地产业龙头的产生。为此,需要进一步鼓励本地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第二 促进内需,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现有笔记本产业主要针对出口,国外市场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风险,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也会为产业的发展埋下一定的隐患。与此同时,国内将逐步成为笔记本的重要市场,具有巨大的需求潜能。所以,应该适时开发国内市场,丰富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政协发展战略课题组 , 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 重庆市主导产业与产业发展重点的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发展格局 中西部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专业分工的愈益精细化,国际服务外包正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由此推动的服务业国际转移也改写了全球的经济版图。
一、综述
在全球的国际外包市场中,发达国家是外包业务的主要发包国,其中美国约占三分之二,欧盟和日本占三分之一。发展中国家是主要承接国,印度是亚洲最主要的承接国,市场份额占到60%以上,其次是中国和东盟;欧洲输出外包的主要承接地为爱尔兰和东欧国家;拉美的主要承接国是巴西。但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加入了承接外包业务的竞争行列。目前,美国市场被印度和菲律宾垄断,欧洲市场被爱尔兰、以色列和捷克垄断,日韩市场则被我国垄断。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服务外包的发展,已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确定为提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2006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总额达118亿美元,其中IT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占整体产业的12.2%,而国内市场份额占绝大多数,为87.8%。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政府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截至合肥等城市被批准成为第三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国家商务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已先后认定14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大连、上海、成都、西安、深圳、北京、南京、武汉、杭州、济南、天津、合肥、广州、长沙)和4个示范区(苏州工业园、无锡太湖保护区、大庆、南昌高新区)、一个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天津),同时还有常州、青岛等也在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由于外包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城市的行为,而是众多资源的有效结合,因此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及汇聚了西安、成都、武汉的中西部地区的四大服务外包集聚区的发展格局。甚至有专家指出,各地政府对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热情已出现了“”迹象。
二、长三角地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长三角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已相继崛起,且来势汹汹,在全国14个相关外包基地城市及4个示范区中,长三角地区占据5席:上海、南京、杭州3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苏州苏州工业园“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无锡太湖保护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同时,常州、昆山等地也不甘落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特色的产业规模。
(一)上海的辐射作用显著
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连接国内外两大市场的枢纽作用,已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和设立“指挥中心”的首选地。而以上海为龙头,在长三角地区正成为中国甚至亚洲跨国公司总部集聚的高地,并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上海,两个副中心――南京、杭州”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上海现已聚集了30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1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中央大企业总部和100多家中央大企业地区总部、重要生产基地或营运部门。根据城市特点,上海在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时定位于要成为服务外包提供商在中国的总部所在地。因此虽然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正远离上海,但产业链高端的研发设计等则向上海集中,并正在逐步形成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利用总部经济的知识型、辐射性,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扶持力度大,竞争激烈
由于经济实力雄厚,长三角地区城市出台的对服务外包的政策扶持力度一再加大,据粗略估算,长三角地区每年计划用于发展服务外包的扶持资金已有20亿。上海市是国内较早出台服务外包扶持政策的基地城市,2006年设立了3亿元的专项资金,扶持金额在当时也是全国最高的;无锡2007年9月份提出“超常规”的“123计划”,其规模之大、造势之强令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颇感不安。为争夺“服务外包”这块蛋糕,长三角诸多城市目前均已推出庞大的招商计划,拉开了长三角新一轮服务外包外资的争夺序幕。近年来,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长三角的转移明显加速,因此未来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将是体现在服务业上的外包化。
(三)人力资源丰富,人才吸引力强
长三角地区教育体系发达,教育水平高,加之各地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灵活优惠的政策措施,所以长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源供给链条很成熟,保障条件非常好。根据在全国47个城市人才竞争力报告中,上海、杭州、南京均进入前十位,同时常州、苏州的人才竞争力也不弱。整个长三角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表现的特点: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潜力方面表现好。
(四)产业定位清晰
长三角地区各地市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定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海外包已经有了走向高端的趋势,在保证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具有战略优势的金融服务外包。以“民营当家、自主产权、应用为主”为鲜明特征的杭州已成为继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全国第四大软件产业基地,确立了构建以软件开发设计、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和电信运营服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培训和金融服务等为主的业务流程服务外包体系。常州、宁波则以动漫产业为发展定位。
三、珠三角地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计算机产业发达,人力资源丰富,加之毗邻香港,在发展服务外包方面已占尽先机。
(一)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发展态势良好
由于毗邻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珠三角地区一直是全
国港商投资企业最集中、利用港资最多的地区。我们知道,香港GDP的90%是服务业创造的,香港能成为人均GDP2.5万美元的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可谓功不可没。回归十年,尤其是CEPA实施四年,珠三角地区有效地承接了香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以深圳为例,截至2006年,深圳现有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近100家,软件销售额超过750亿元,软件出口产值25亿多美元,连续八年居全国首位;服务外包出口额1.6亿美元,接近全国服务外包出口总额的1/6。广州从2008年开始,广州市每年将投入10亿元财政拨款,连续投入三年,在广州搭建一个服务外包与软件外包相结合的贸易大平台。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广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国际外包中心。
(二)外向度高,市场成熟
广州、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外向度很高,市场比较成熟。在发展服务外包方面显示出三大特点:一是在企业主体上,跨国公司、香港和留学生背景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各占三分之一。二是面向欧美市场为主,日本市场为辅。三是以直接接单和高端业务为主,承接的业务以项目整体建设和高端开发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三)人才竞争力强
人才的吸引力极强,人才需求也比较旺盛。其中深圳人才竞争力排名第三位,人力资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基本成本最高,人力资源质量较好,教育程度高。广州是优秀人才最向往创业的城市之一,人才的质量高、数量多,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体系欠发达,所以在人才的储备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四、环渤海地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环渤海城市圈正在形成我国服务外包特别是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北京乃至整个东北、华北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又为其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腹地。这里聚集了北京、大连、天津、济南四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同时青岛、沈阳、大庆等地也在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外包业务,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区域。
(一)北京的辐射作用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科技实力、人力资源都处于中国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较好(2006年GDP7870.3亿元),已经形成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完整产业链,企业聚集度高、规模大,仅从事离岸外包的企业就约有400家,比整个江苏省还多100家,企业规模较大,通过CMM系列认证的企业127家。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占全国的24%,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出口比重占42%。北京在发展服务外包方面绝对是中国的龙头城市,对周边城市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其中毗邻北京的天津,最容易与北京实现资源互补。
(二)大连的辐射作用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中央把大连定位为“国际航运中心”。大连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提升引资质量,在对外开放和引领东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舞活”了东北经济发展的龙头。大连利用其对日的地缘优势和语言优势,积极开拓日本市场,使一批日资企业落户大连,大批日本外包业务转移到了大连,对日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成为大连的一大特色。
(三)人才供给充足
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良好,人才结构合理,教育资源丰富,人才竞争力很强,具备一定的提升潜力。其中北京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一,聚集了全国最多、最优秀的人才精英和科研机构。天津第六,济南第九。大连因为依托东三省,人才储备雄厚。
(四)产业成熟度高
北京的服务外包类型中,软件开发类项目在业务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39.95%,整个产业正逐步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上移。大连对日外包已成规模;天津由于金融支持资源雄厚,2005年底,各类金融机构达到了2926家,从业人员4.7万人,融资能力居全国的前列,在发展金融BPO方面已有所建树。
五、中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以科教实力雄厚、成本优势著称的西安、成都、武汉及长沙、合肥、南昌等这些中西部重镇都已形成了外包的区域性中心,无论是行业成熟度还是发展潜力都对国际服务业的发包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行业成熟度较高
中西部地区尤以西安、成都以及武汉在软件产业发展的行业成熟度上优于东部、中部的一些大城市。西安软件园、天府软件园、光谷软件园等在国内已享有盛誉。
西安已经建成了国内有影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园区,是全国四个拥有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的“双基地称号”城市之一,服务外包业态主要包括:外向型软件加工(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研发中心(R&D)、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派遣。成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相对低的消费水平和成本,同时成都市为发展软件外包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武汉外包链条逐渐成熟,正在努力向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交付中心迈进。目前全市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超过70家,从业人员达到4000多人。主要业务集中在软件分包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具有显著地方特色。
(二)人才优势显著
中西部中心城市的IT人才素质及人力资源储备、高等教育系统的方面优于深圳、大连等IT产业发达的城市。西安的科研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人才培训市场化程度高,并形成了社会、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和大型服务外包企业的“四位一体”人才培训体系。成都是西南地区人才荟萃之地,武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强,高校实力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人力资源的总体特点是高等教育体系发达,城市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人力资源素质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丰富,人才储备雄厚,人员流动性低。
(三)成本优势明显
中西部地区另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这一点与服务外包发展的最初推动力相一致。在生活成本方面,据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美世(Mercer)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中国国内部分大都市的生活成本指数研究显示,当北京为100时,上海与深圳为98,大连、南京分别为88,成都、西安则分别为77与76。在人力成本方面,据51JOB的调查结果,从2004~2005年两年的员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总和来看,西安、成都分别只占深圳的49%和56%。其中西安、成都的从事软件业的人力成本略高于全员平均工资水平,大约占上海、北京、深圳的60~70%。此外,办公用房成本也明显较低。以高级写字间的租赁价来看,西安、成都分别占深圳的36%和63%。
(四)产业定位明确
西安提出了打造“BPO”之都,利用其成本优势、人力资源储备丰富等,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开端良好,BPO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并且聚集了一批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主营欧美离岸外包的ITO和BPO的种子企业。成都自2000年以来,软件产业持续保持30~40%的增长幅度,形成了一批骨干软件企业群体。更是以承接动漫外包打开了一条发展新思路。目前,成都动漫产业对外加工主要集中在游戏领域,发包企业集中于法国、韩国和新加坡等。
六、中西部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几点启示
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影响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是基础环境,包括法律政策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信息电信基础四个方面。第二是人才环境,包括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成本。第三是市场需求,包括本地需求和国际的离岸需求。最后一个是服务商的发展,包括跨国和本地服务商。从这些影响因素来的比较可以看出,各城市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总体环境上差距并不大,各具特色。虽然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需求不旺盛、对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了此地区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业转移,但是根据离岸服务外包发包商看重的要素来看,中西部城市在某些要素方面较之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更明显。从制造业、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来看,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服务外包领域东部地区又在凭借着各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唯有在服务外包领域具备了与东部竞争的优势,形成齐头并进的格局,因此在新一轮的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中,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要充分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定位,整合现有资源,在这项攻坚战和持久战之中取得胜利,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大气力发展服务外包。
(一)充分利用成本优势。积极承接欧美和日韩的离岸外包业务
随着服务外包的最大市场――美国经济的衰退及美元的一路下滑,使外包市场的利润和价格一再下落,即使在外包的最大接单国印度,许多企业都开始面临成本攀升、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的经营状态。在此情况下,印度企业开始寻求成本低廉,而且能够满足业务需求条件的转移地或转包地,同时考虑到人民币的一再升值(2008年初已突破7.3元),中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和良好的人员储备开始得到印度等国企业的高度关注。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抓住印度产业转移的趋势,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基础条件的配备和建设,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将其业务转移过来,积极承接欧美和日韩的离岸外包业务。
(二)突破人才瓶颈,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服务外包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就是智力经济,没有优秀的人才,产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与热火朝天的市场相比,中西部地区外包人才的行情却并未随之看涨,人才市场波澜不惊,形成外包人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人才是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核心要素。外包人才留不住是让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行业头痛的原因之一,高校毕业的学生多,留下的却很少,大多又因为外语水平和基本商务技能偏低、经验不足而无法胜任工作,此外,相对较低的薪酬水平制约了一批求职者,又降低了人才吸引力。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产业持续发展的要素,重点培养了解西方商务流程的人才,因此对人才培训工作进行重点资金支持是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当务之急,并制定灵活实惠的人才政策,吸引中高级人才。
(三)确定产业规划。资金重点扶持
相比于制造业的来料加工,服务外包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目前,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产品主要集中在IT服务、商务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金融服务、影视文化服务、医疗服务以及包括建筑设计、法律服务在内的各种专业服务等七个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被外包的业务将越来越多,所涉及的行业也必然越来越广泛。与动辄数亿的扶持资金相比较,中西部城市的资金投入显得很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深度发掘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针对中西部外向度不高,对国际商务流程不了解,但是人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现实,各地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找准行业,找准产业,找准定位,对重点领域予以资金方面的倾斜。
(四)强化局部服务环境建设,提升软环境发展
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就政府服务以及市场环境而言,中西部地区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条块分割严重,导致地区间经济协调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也不够畅通,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致使在体制创新上,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个问题,中西部地区应从小处着眼,在示范园区内部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包括政府服务、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保护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人才服务等。其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诚信的产业环境尤为重要,西方厂商普遍认为,从国家立法、执行力度和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程度来衡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产业环境是政府需要下大力气做的工作。
(五)重视中小企业成长,推行标准化管理
【关键字】株洲服饰产业,产业集群,影响因素
一、前言
围绕“中国南方服饰之都”的发展目标,以“生态塑城、产业营城、系统织城”的三大理念为指导,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基础,沿左权大道和规划后的服饰大道,株洲将打造以“现代商贸中心、总部创意基地、服饰产业新城”为核心的千亿服饰产业走廊。株洲芦淞,是株洲市的发祥地和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商贸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京广、浙赣、湘黔线在此交汇,交通四通八达;产业基础雄厚,株洲服饰城闻名遐迩,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市场群。倚靠如此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株洲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千亿服饰产业集群”的重要目标,在芦淞区规划面积约23.3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服饰城,将其定位于“中国南方服饰之都”,拟打造现代商贸中心、总部创意基地和服饰产业新城。
现代商贸中心是以芦淞市场为核心,推动市场空间外拓、品质提升、业态升级,推动芦淞市场由服饰批发转向功能综合、业态合理、形象时尚的现代商贸中心;总部创意基地则以品牌和品质为核心,发展服饰贸易的新型业态,打造服饰品牌营运中心,带动时尚创意、总部研发、物流商贸等相关功能的发展,完善服饰产业的商务服务、研发、物流等生产服务功能;服饰产业新城将推动服饰产业空间的外拓和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形成适合多种企业类型、具有多种空间模式的产业园区,包括中小服饰企业园、规模服饰企业园、品牌服饰企业园等多种类型,打造株洲服饰产业集聚区。同时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形成产业新城。
二、株洲服饰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
中国纺织服装业经过30多年发展,实现了产业转型与品牌升级的跨越式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全球时尚产业格局加速转变,国内服装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快速转移。市场“活跃地带”的迁移,新兴力量的崛起,传统市场的升级与改造正在重塑纺织行业格局。这为株洲芦淞产业的升级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为了更好地定位株洲服饰产业发展的因素,以下从服饰业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制约和影响株洲服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外部因素
目前影响株洲服饰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府的重视、投资环境、竞争环境、规划管理滞后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作用等几个方面。
(1)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在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能够通过行政手段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集群和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维护产业安全等等。然而政府的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行动要领要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可能反而成为阻碍集群发展的障碍。服装产业集群政府在集群发展初期注重招商引资的短期效应,而对集群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使得集群内部管理缺乏系统性,对如何优化集群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缺乏战略考虑。政府应鼓励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使区域行业组织成为促进集群发展的骨干力量。
(2)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往往是一个集群形成初期政府作的最大量工作之一。然而对这些外来资本的服务和这些资本的植根性问题却关注不够。政府的业绩也往往与资金的引进挂钩,而资金的流失却被忽视。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对企业的植根关系重大,一些企业认为转移生产基地往往给企业带来“不安全感”,不能确信将要前往的地区是否能够兑现招商时的优惠承诺、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当地各类行政和非行政部门是否存在“欺生”现象等等,而制约了优质资产的流入。
(3)竞争环境。株洲是内陆的前沿地区,是南部(广东)产业北移、东部(江浙、福建、上海)产业西进的过渡地带,加之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成熟的市场体系,我市服饰产业将面临承接沿海发达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难得的机遇。
(4)规划管理。要打造服饰千亿产业,面临用地瓶颈的制约,工业用地以及路网、基础设施需用、相应的配套商住及生活用地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5)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作用。市场建设和网站建设,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原料及成品检测、鉴定等商务服务滞后,使生产和经营成本较高且存在盲目性。对外宣传工作也和重要。
2、内部因素
(1)创新能力。
创新是服饰产业之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下,这些集群由于缺乏创新而逐渐丧失了生命力。株洲市大多中小服装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或来样仿制,贴牌、套牌生产为主,产业以跟进型为基础,专业化程度不高,简单重复多,大多数不具备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缺乏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以廉取胜,以量取胜”导致了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大路货居多。这是株洲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不足。
(2)产业内部管理,产业链建设。株洲市服装企业多数为租赁企业,主要是租赁厂房、车间等,企业规模较小,且为分散,形不成经济规模。2000多家加工企业(户)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18家,拥有100台以上缝纫设备的企业只有20多家,这些加工厂大部分是靠贴牌、套牌和委托加工生产,加之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难以扩大再生产。企业规模小,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抗风险能力十分弱。
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可以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能够降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同时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单纯发展一个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降低产业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降、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降。
(3)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和商场的基础环境和设备,尤其是市场群的基础建设。服饰市场群内商品交易、商品配送、商品仓储混在一起,没有明确分区,每天人流量数万人。长期以来,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采购货物的人流错综复杂,造成道路有效使用面积不足,交通拥挤。这些都严重影响服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由于芦淞服饰市场建设起步早,起点较低,受原有建筑的限制和市场区内寸土寸金利益的驱使,造成市场内空间窄小,布局不规范,防火隔火配置差,消防通道建设不完善。而服装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大多数是较为原始的缝纫和裁剪设备,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程度低,缺乏先进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整理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普遍不高。服饰行业的覆盖网络也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利器之一。
(4)品牌建设。服饰市场群多数为二级批发市场,本土服饰缺少名牌名品,周边省、市市场迅速崛起,交通优势逐步弱化,市场的发展后劲不足,向一级批发市场过渡任务仍然艰巨。同时众多的服装企业规模偏小,环保措施不得力,亟待在整治中规范发展。
(5)专业人才。株洲现有服装人才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服装研发、设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着株洲服装企业和产品的提升。目前,我市服装加工厂大多数是由服装市场个体经营户投资兴办的,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基本上是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员工大部分是未经培训从农村直接出来进入加工厂的,在工作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
我市服装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人才不足问题的困扰,服装行业招人难的情况非常普遍,而本市没有一所专门的服装职业学校。在现有的职业学校中,服装专业也存在专业窄、规模小,师资弱,设备差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本市服装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对口的培训机构,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我市服装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市服饰产业竞争力,推动服饰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计量分析方法,根据株洲服装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不同因素的重要度,再根据各种因素对促进株洲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程度。对每一项因素进行评价,最后按照各因素的重要度评分得出全部因素对株洲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度。但由于各个因素之间界定比较模糊,故通过专家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下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 株洲服饰产业聚集的有利程度较高(82%),具体因素来看, 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 产业内部管理,产业链建设和品牌建设都比较高,说明政府部分重视度较高,产业内部管理, 品牌建设也较好,但是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作用和专业人才,投资环境等都较低,说明现在基础设施和环境都较差,再不引起重视将不利于株洲服饰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建设。另外要引进人才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把企业自身的水平提上去。
参考文献:
[1]宋艳辉.湖南服饰产业集群略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
[2]孟杨.新芦淞服装工业园将成品牌崛起之地[J].纺织服装周刊. 2010年第24期
[3]杨丽.株洲服饰迈开新步伐 2011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举行[J].纺织服装周刊. 2011年第41期
[4]毛吉元, 龙俊.“新芦淞”为打造株洲千亿服饰集群提速[J].纺织服装周刊. 2010年第21期
[5]张海波, 张艾莉,郭平建.浅析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30期
一、研究背景
早期的北京CBD主要以零售业为主,突出商业中心的功能,2005年,北京市CBD批发零售业总成交额达到1523.2亿元,占总成交额的 70%,随后,房地产业以及生产性和贸易业(金融、保险等)开始聚集,由于中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白领消费者和经营机构,因而吸引了大量配套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以及高档零售机构。同时,大量广告公司,电商公司、航空公司等介入,而一般制造业、零售业因为无法负担地价上升带来的高额成本而大量迁出,由此形成了中心商业和中央商务并行发展的格局。随着高层次的商业流入,配合高档消费的配套休闲娱乐服务业相继进驻。
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CBD发展具有政府支持和外资推动相结合的重要特征,北京市CBD聚集了大量外国领事馆和跨国公司总部,外资影响力较大,外向型发展的特征突出,外商直接投资对CBD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北京市CBD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政府鼓励更多服务行业外资进入。
二、理论分析
影响北京CBD发展的主要因素。CBD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因此,CBD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北京市 CBD的形成和发展与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北京市GDP的总量是影响CBD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个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裕的财政收入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建设CBD区域的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为CBD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CBD的成熟与发展。北京市CBD的发展一直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紧密相关,近年来北京CBD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据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以及CBD管理委员会的数据表明北京CBD,集中了北京市约90%的国际传媒机构169家,约80%的国际组织、国际商会110家,约8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约70%的世界500强企业160家,约70%的国际金融机构252家,约30%的五星级酒店17家。国际交流频繁,多元文化交融,区内登记外籍人口近4.4万人,约占北京市的50%。北京市约50%以上的国际性会议、90%的国际商务展览在这里举办。至2014年,北京市CBD的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占总企业的47%,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总部搬到该区,为该区带来了大量国际化的人才,引进了前沿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二,城市交通在CBD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对CBD的形成以及规模的扩大起到重要的影响,传统CBD大多坐落于城市中心,这与城市中心便捷的交通网络是离不开的。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较高的可达性使得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在此聚集,交通便利是商业发展及经营的基本条件。由于服务业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以及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各个企业管理者仍然将距离和区位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在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车辆堵塞的情况,因此交通便利对CBD乃至整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服务业对CBD发展贡献较大。第三产业一直占北京CBD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GDP从2005年的6969.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1330.8亿元增长了接近了三倍,各年的GDP涨幅均在10%左右。第三产业的总产值从2005年的4866.1增长到2014 年的16627亿元增加了3.41倍,同时,第三产业所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重要贡献。
三、影响北京CBD经济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了能对影响北京市CBD经济发展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根据以上选择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y=β0+∑7i=1βixi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CBD核心区主营业务总收入,而影响CBD发展的因素较多如理论部分介绍有经济发展因素、贸易因素、交通因素等,鉴于北京市CBD经济发展现状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解释变量最终选取:地区总产值(X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2)实际利用外资总额(X3)服务贸易总额(X4)城市公交线路总里程(X5)居民消费水平(X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X7)以上数据来自于2014年的《北京市统计年鉴》和《朝阳区统计年鉴》由于本文引入的解释变量较多,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如表所示7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超过了0.6,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解决多重共线性,采用因子分析,减少解释变量个数,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得到方程如下:
Lny=0.314lnX1+0.319lnX2+0.327lnX3+0.325lnX4+0.140lnX5-0.515lnX6+0.052lnX7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CBD发展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外商投资总额,大量跨国公司将总部搬到北京CBD为该区带来了大量国际化的人才,引进了前沿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CBD区域主要包括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较靠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核心区主营业务增加3.19%。
地区生产总值(GDP)代表北京市的经济规模,是解释变量中最重要的因素,GDP增长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核心区主营业务收入增加3.14%。
四、结论
由实证分析的结论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CBD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北CBD积极健康发展
政府应该给外资企业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软件环境要求政府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和办公效率,有效吸引更多外资,推进CBD经济进一步发展。
非常高兴参加本次都市区建设与房地产业发展—思念·果岭山水“宜居城市”高层论坛。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都市区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以建设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路径,将周边的县(市)、乡(镇)统一纳入中心城区,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今天举办这个论坛很有意义,省会各个方面的专家、房地产企业的专家、省社科院的专家,欢聚一堂共同研讨都市区发展、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这必将对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和都市区建设带来积极作用。首先,针对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我表达一些个人观点。
从发展成效看,总的来讲,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潜力很大、任务很重。所谓势头很好,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好的,国内一些著名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看好房地产业;所谓潜力很大,目前市提出了都市区建设战略,为房地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潜力;最后说任务很重,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省会城市,尤其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地级市相比,无论是开发品位还是品牌规模都还有很大差距,真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适宜人居的高端房地产,还是偏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市房地产业发展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从发展走势看,房地产业曾经支撑了建设的半壁江山,并且我认为它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从年,市、区两级财政收入的结构来看,由房地产贡献的税收几乎占到了市级财政收入的50%以上,二七区是51%。所以我认为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都市区建设进程中将继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党委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
从发展空间看,都市区建设提出要打破规划界限、行政区划界限,推进合村并城、合村并镇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必将带动整个乃至周边地区进入城市建设史上少有的高速发展期,为房地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从目前来看,房地产业在城市的发展非常好,但在农村几乎没什么发展。如果下一步房地产业能够按照合村并城、合村并镇的思路进军农村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从发展结构看,现在市产业结构正由“三一二”、“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的比重。发达地区一般是三个70%,其中三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70%,从事服务业的人口要达到70%。而房地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关联性强、产业链长,它的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带动5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传统商贸中心区的二七区,正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城市景观形象差、功能不完善、群众居住环境差、产业业态层次低等现状。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领跑全国商业发展的二七商圈,年的营业收入仅为57.4亿,远远落后于面积相当的重庆解放碑商圈、南京新街口商圈,急需要升级改造。在这方面,我们一直也做了很多工作。从年开始,谋划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和合村并城,去年拆迁面积达到580万平方米,已经进入城乡更新的关键历史时期。房地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以房地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突破口,是历史的、现实的选择。房地产业重任在肩。
从发展过程看,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来到河南以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的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巨大需求,决定了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个人判断至少二十年——房地产业仍将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个人认为,当前应该支持、鼓励发展房地产业,建议由政府主导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包括公租房、廉租房等,以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使居者有其屋。另外一个层面,政府要大力支持以市场为主导的房地产业发展。首先,要发展以人为本的高品位、高端居住经济。其次,要发展商业地产,包括办公写字楼、商业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是支撑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市的商业地产发展严重滞后,老城区的经济承载力较低,没有一个真正的城市综合体,没有一个真正的5A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数量也屈指可数。针对二七区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经过前期我们的策划、规划,现在希尔顿酒店已经开工建设,还有5个正在谋划的五星级酒店。第三,要发展休闲旅游地产。二七区西南部位于上风上水的区域,有10万亩生态涵养林、6000亩水面、30里樱桃沟、1万多亩葡萄园,沟壑纵横,非常适合发展休闲旅游地产。目前总规已经制定完毕,准备进入操作阶段。第四,要发展工业地产。工业地产利润率相对较低,必须依靠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否则很多企业可能都不愿意参与。那么怎么样做好市房地产业的发展?
第一、做好策划。策划很重要。都市区的发展战略提出后,市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定位、策划、发展?第二、做好规划。在策划的基础上,要做好规划。现在我们城市周边休闲地产、工业地产、合村并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规划滞后,没有实现规划全覆盖。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必须要依据城市规划和小城镇规划,但是小城镇规划面积有限,如何突破规划瓶颈,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市委连书记对此非常重视,已经做出了指示,制作西南小城镇南水北调区域的总体规划。第三、解决好土地问题。如何在集体土地上搞开发建设?如何利用合村并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如何使集体土地尽快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开发建设也会受影响。国家对土地的管理非常严格,新的土地管理法正在酝酿阶段,下一步很可能集体土地也会像国有土地一样流转、拍卖。如果实现这一步,我们的开发建设就能破解土地瓶颈。但是目前来说,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搞建设开发,条件还不成熟。第四、提高标准。现在市房地产业建设的标准不高、品位不高、定位不高,没有把房地产业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仅仅定位于赚钱。如果这句话冒犯了哪位领导,希望提出批评意见。
作为党委政府一定要全力支持发展房地产业发展,这必将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拉动农村房地产市场方面。再往深处说,目前我们国家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就是服务业、房地产业。今年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城区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创。我们区就已经初步显现,房地产的成交量大幅下滑。我同意韩恺先生的观点,单纯依靠降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怎么样真正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新加坡70%的人口都住在政府提供的现代化公共租屋中。因此由政府主导建设保障性住房,这是最重要的。
作为市中心城区、传统商贸区和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七区也高度重视并依托房地产业发展,按照都市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紧扣“财富二七、商贸旺地”的发展定位,坚持“组团发展”的理念,打造“上风上水上二七、宜商宜居宜兴业”的城区品牌。为什么说“上风上水”?市地形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南部是市的最高点,西南部海拔比东部平均要高出100多米。有人曾经做出测算,南四环与二七塔顶的高度是一样的;另外,市的几条主要河流金水河、熊儿河都发源于西南部。根据辖区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我区提出了四大经济板块组团发展的模式。
第一板块是中心城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主要通过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引进国内外品位高的开发商建设。去年我区城中村拆迁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米,三环以内城中村已基本上全部拆迁完毕。快速推进恒隆广场、华润万象城等重大品牌项目,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住环境、建立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居民就业、造福二七群众。第二板块是二七新区。南水北调经过二七区的长度是6.72公里,围绕两侧,我们规划了28平方公里的区域,这是目前离市城区最近的尚未开发的地块,生态、自然资源非常好。正式的名称已上报市委市政府修订、批准之中,可能会改为“滨水新城”或“滨河新城”。新区的规划设计采取面向国际招标、征集总规设计方案,共有国内外四家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参与竞标,经过专家评审最后上海同济规划院中选。主要以“总部经济产业园区”、“商业商务办公区”、“现代物流产业区”、“生态休闲产业区”等四大功能片区为支撑,通过土地一级整理和二级开发,加快推进新区道路、水电气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总部经济产业园等品牌项目带动新区发展,进而打造成引领都市区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智慧宜居新城区和低碳生态示范区。第三板块是马寨食品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已建成6.1平方公里。主要是发展食品工业和装备机械制造,已引进企业268家,其中规模企业69家,年完成产值90个亿,总收入达到3亿。大家现在喝的康师傅品牌的矿泉水和饮料都是产自于马寨工业园区,我们建设高铁、高速公路需要的重工机械也都是来自于马寨工业园区的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商加快发展,第四板块是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龙西湖也就是原来说的尖岗水库,水面面积6000亩。围绕龙西湖的开发建设,我们邀请了香港泛亚国际规划设计了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规划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有八万亩生态涵养林、6000亩水面,以及一个已建成的4400亩市树木园,适合中原地区生长的700多种植物中,这里就有600多种。上周一在全市重大项目例会上,连书记决定,将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正式更名为市龙西湖文博森林公园。按照组团开发的原则,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打造休闲旅游地产,未来将是市区群众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同时,我区高度重视策划、规划工作,聘请了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编制完成了《二七区产业发展规划》,聘请“中国策划之父”——领衔编制完成了《二七区发展战略策划》。《二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村并城规划》、中心城区五大商圈的规划、《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区总部经济产业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等已经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从年到年,我区已相继完成了四大板块的所有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