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1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营企业的融资途径选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融资 博弈 中小民营企业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银行融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但融资不畅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更加困难,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从银行获得融资是中小民营企业筹资的最重要渠道之一,顺畅了银行融资途径,也就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小民营企业银行筹资难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资信不佳,这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最根本原因。根据5C评估法,中小民营企业诚信比一般企业差,而且资本规模小,资产质量不佳,提供的抵押品的有限,临机处理能力不强,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了降息、放松信贷等一系列政策以支持中小企业,但因受销售市场的影响,导致了企业的现金不能回笼,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进而其他问题也接踵而至,银行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二是我国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统一、透明、有效的资信评估系统未能得以建立和实施;三是银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专业银行体系尚未建立;四是市场失信行为的惩戒体系尚未实现,中小民营企业失信行为的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因此助长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违约,从而加剧了其融资的难度,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银行融资的博弈分析
假设:令中小民营企业从银行筹集的本金为P,利息为I,银行从吸收存款或其他途径获取资金的成本为E,且根据一般实际, I-E>0,即在一个有效的贷款投资中,银行应当取得贷款收益,并设企业利用融资所获取的利润为R,可建立如下静态博弈平衡。
若银行贷款予企业,企业按约归还本金,支付利息,银行将获得收益I-E,企业使用资金获得利润R。
若银行贷款予企业,企业违约,银行将损失贷款本金P以及该笔资金的成本E;而企业则获得资金的投资收益R及违规获得资金P。
若银行不贷款予企业,企业的选择为无效选择,双方的收益都将为0。
以上博弈可用下图1体现。
所以银行和企业的行为之间只存在惟一纳什均衡,即(不放贷,不还贷),这也契合了目前我国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现状。从博弈图形可以看出,银企之间最佳的均衡应当是(放贷,还贷),二者收益均能达到最大,但由于企业的不诚信行为,造成了目前的最差结局,这正是银企之间的行为困境。
那么,是否有可行途径,突破目前困境呢?若能通过有力措施,改变二者的收益,则有可能改善博弈均衡。笔者试图对上述博弈作如下改进:若企业不遵守契约,将承受惩戒成本,所谓惩戒成本,是指若借款企业违背诚信,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将遭受的惩罚金额,这种惩戒既有可能是显性的,如银行终止放款,提前收回贷款,处以违约金等;也有可能是隐性的,如该企业因违背诚信,以后的筹资将面临困难,在日常运营中也将不被信任,进而丧失市场份额等。此处设惩戒成本金额为C,且C必须大于R和P之和,即惩戒成本必须足够大,如果企业违约,其获取的收益将小于零。则改进后的博弈可体现为下图2:
可见,在此博弈中,将同时存在两个博弈均衡,即(放贷,还贷)和(不放贷,不还贷),两个均衡的差别主要在于银行的行为抉择,而银行究竟作何选择呢?很明显,银行在放贷时的收益将大于不放贷时的收益,其最佳选择应当是放贷,故此博弈最终将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即(放贷,还贷)。
三、解决中小民营企业银行融资难的对策
1.健全中小民营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有效惩戒。从以上博弈结果可知,要实现改进后的博弈均衡,关键在于增加企业违约行为的惩戒成本,惩戒措施多种多样,综合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资信评估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中小民营企业资信评估体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银行融资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一个健全的资信评估体系,可在银行的授信环节中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资信评估不仅是企业目前状况的衡量,而且也是对企业历史行为的记录,一个及时有效的资信评估系统,应当可以及时准确地记载中小民营企业的行为,特别是不良行为,从而能够在授信阶段,就能正确识别企业,将其道德风险问题遏制在起步阶段。其次,健全的资信评估体系也可以起到一个有力的惩戒作用,通过公开透明的资信网络,使得企业的违规信息置于一个完全可便捷获得的环境中。不仅是银行,其他与企业发生经济往来的市场主体都能迅速获取该信息。这样便可迅速增大企业不良行为的惩戒成本,从而使得企业自觉杜绝失信行为。
2.建立多元化的银行体系,进一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要。虽然可通过事后惩戒的办法来遏制企业的不良行为,从而获得上图2的博弈模式,形成两个纳什均衡(放贷,还贷)和(不放贷,不还贷)。比较这两个均衡,从数字可见,银行在放贷予中小民营企业时,收益较大,银行应当选择放贷。但这个博弈均衡暗藏了一个必备条件,即银行资本是一种非稀缺资源,银行的资金若未投放于中小民营企业,最终收益将为零。但目前我国的借贷市场基本上属于贷方市场,银行资源相对缺乏,银行不放贷予中小民营企业,并不等效于不放贷予其他企业,也就是说银行不放贷予中小民营企业时的收益并不为零,甚至放贷予其他企业的收益更大。因此,即便是建立了事后惩戒体系,银行还是可能选择其他企业,而不是中小民营企业。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当中小民营企业与其他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等同时借贷时,二者的不平等性显而易见。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抉择,往往是舍前者而取后者。为避免这一不利结局,创设上述博弈结果2,我们应当吸取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专门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银行体系,即在一个多元化的银行体系中,不仅要存在资力雄厚的全国性的大银行,还需要建立各种规模的中小银行。全国性银行有实力放贷予大型的项目和企业,而中小银行受规模所限,则更加热衷于中小项目和企业的投资。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各种经济类型的融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博弈结果2的最终实现。
3.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提升自身资信水平。上述分析的着眼点都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完善,但外因最终还需通过内因产生作用。要完善外部环境,并要通过宏观环境的改进来促进企业内部建设。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关键在于企业本身资信不佳,只有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真正意识到完善自我的重要性,进而苦练内功,不仅做到“言而有信”,而且提升资产质量,加强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才能最终获得较高资信评分,进而顺利获得银行资本,形成良性循环。
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信提升,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树立市场意识,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增强自身的盈利水平,以优良的经营业绩吸引银行投资,变被动为主动地位;其次中小民营企业应当加强资产管理,不但要注重增强盈利能力,还要保证良好的财务状况,特别要注意把握合理的资金结构,在风险与成本间确定适宜的平衡,不能只重视眼前利益,而不求长远发展;另外,中小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保证自身职业操守,保持良好的财务关系,不仅体现在银企关系中,而且在与往来客户、竞争对手之间都应当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中小民营企业最终要求得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组织机构,从而自主控制风险和失信行为。
参考文献:
[1]缪承雄: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博弈分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年第12期
[2]马杰邹晓明:资信评估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8月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风险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现阶段,依靠金融机构开展融资业务是国内民营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首要途径。但是,各大金融企业一直以来过于注重自身风险性的降低和利益的提升,忽略了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扶持。这样一来,便造成了各民营企业在发展环节中缺乏金融信贷的有力支持,只是依赖内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进步。众所周知,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当前十分常见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了当前企业的主要话题之一。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一)间接融资途径过于单调,大多数以银行贷款为主
由于证券市场的准入门槛比较高,再加上创业投资体系尚未健全、发行企业债的准入障碍等原因,普通的民营企业难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筹措资金。与此同时,我国各民营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十分单调,约65%的企业通过各个银行筹得资金,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比例不足30%,其他方式取得的融资所占比率更低,仅占约16%,最少的债券类融资比例仅有2%。
国内以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间接性融资,非金融机构主要融资工具融资量为5万亿人民币,当中贷款融资额超过4万亿元,所占比重接近80%,拥有明显的优势。从国民经济的运作流程和体系变动中可以发现,政府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迅速下降,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及个人倾斜的趋势逐渐加强,进而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水平急剧下降。
(二)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
由于贷款交易及监控费用较高,银行通常不会放贷给中小民营企业。与此同时,银行的贷款越发严苛,大部分均需要取得一定的担保品或者抵押品,为了更好地防范资金风险,各大银行几乎很少对民营企业发放借款,仅仅可以考虑发放抵押担保贷款。除此之外,民营企业因为信誉度较低,抵押资产匮乏、融资负担较重等原因,很难取得银行的资金扶持。根据研究表明,民营企业获取贷款的基本途径是抵押、担保借款,其次为信用贷款。
(三)融资成本高,风险大
民营企业的融资途径基本为:一,内部融资。即借助自身的I业收入部分填充内部资金,要不就是通过发起内部员工集资的手段来筹措资金;二,民间贷款。从亲戚好友手中或者“地下钱庄”那里以相对较高的利率取得借入资金;三,互相担保。近年来,民营企业间的相互担保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过高的风险性,资质良好的企业不想再替别人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在实践当中互保出现了债转股的方法,也就是被担保人把企业的顾全抵押给担保方,如若担保方为期承担经济责任的时候,其承担的贷款额便转化为出资额,进一步把被担保方的债券变成股权。
二、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信用担保机制存在一定缺陷
众所周知,我国主要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为担保主体,换言之,也就是政府机关出钱,民间资本少之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它们一般只注重良好的社会效益,忽略了担保的高风险性,进而很可能引发担保规模过大的情况出现,最终将担保转化为福利。现阶段,尽管我国不少城市都早已构建起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及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然而,现阶段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基本需求间仍旧拥有不小的差距。举例说明,2011年,中国的担保公司总共只给28717户的民营企业提供了贷款服务,累积金融不足600亿元。与此同时,在保的企业用户数量只有21000户左右,总金额不足306亿元。
(二)金融环境愈发恶劣
首先,很多商业银行的理念发生了一定变化,不管什么样的银行,均争做大项目、招揽大客户,增量信贷资金投向大中企业的比重超过90%,严重忽略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信誉等级低等原因,相应的融资风险及企业运作风险更大,并且投资回报率也不高,在这种前提下,这些信誉不良的企业也不愿按照有关要求提供必须的财务信息。另外,金融机构缺少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资料,从而难以及时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这也造成了银行不愿放贷给民营企业。
(三)民营企业的信誉度普遍不高,欠缺信用观念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获得外部资金,在借款时好话说尽,不少民营企业在该还款的时候通过转移银行存款、借助重组名义躲避债务等方式躲避相关债务。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在对民营企业的讨债过程中只能收回一些设备或者货物。关于信誉方面,在接受调查的一千家企业当中,评价很差和较差的企业分别占到了14%及22%,而评价较高的企业只占到19%。另外,民营企业会计信息与经营信息是银行贷款的关键参照,然而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制度缺失、专业性人员不足、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虚假、舞弊等行为,导致银行不清楚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无法放贷给企业。还有,民营企业不像一般的大型企业那样具备完善的内部银行,并且其内部资金调度能力较差,投资很少考虑外源融资数量,无形中加大了经营风险,降低了可分配收益。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一)政府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要想尽快改善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首先,应当采取措施激励地方性商业银行,将对民营企业提供服务作为重要任务执行,民营企业和地方银行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此外,地方性商业银行因其经营规模不大、结算条件差的束缚,不能给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所以应将重点转到民营企业上来;其次,构建并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这是将行政干预政策转变为政策引导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加强企业信誉观念、改善银行与企业间的关系、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等方面的关键举措。
(二)实现自身的突破
第一点,民营企业应当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社会形象。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相对困难,究其根源主要是其缺乏经营的规范性、社会信誉较低等,这将会进一步造成其他资金的谨慎融资。债务投资在控制力上要弱于股权的投资形式,若缺少抵押、担保等向金融机构借款必需的产品,则债务融资的风险会随之迅速增加。因此,民营企业应当通过改善自身营运状况来减少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度。第二点,规范企业财务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民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更加充分地借助现有金融工具,提升资金利用率,提供全面、真实的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才能满足银行信贷需求,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健全并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及服务
在面对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顺畅造成的融资困难情况时,金融机构应当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基础上主动向民营企业提供更大量的贷款;与此同时,也应进行持续的金融革新,创造出可以满足更多需求的融资工具,畅通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各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和各大金融机构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和民营企业的向导均为市场,目标都是经济利益。双方的关系是建立在信用和契约前提下的平等、互利、相互选择的关系。因此,为了保障银行收益及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的银企关系不可或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国内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展开了论述和研究,通过对国内各个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剖析,提出了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会得到改善,国民经济也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慧英.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5(23).
一、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民营企业最显著特点是寿命短。一般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年~4年,民营企业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一点玉环县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
1.内源融资是玉环县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玉环县民营企业在内源融资上成本低,相对容易得到资金,因而内源融资成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和基础方式。
2.外源融资严重不足成为玉环县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直接融资方面目前玉环县只有苏伯尔、中捷集团两家上市公司,二板市场刚刚建立,至于债券融资,也不是很流畅;间接融资方面,主要表现在民间借贷的力量微弱和中小企业贷款难。
二、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可以从企业自身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1.主观原因
(1)管理人员素质低,不重视品牌建设。在玉环县,民营企业大多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过程中存在任人惟亲的现象,经营缺乏计划性,不会优化配置资金,注重短期效益, 不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就玉环县来讲,仅仅“苏泊尔”、“中捷”这两个创立了品牌,其余的都还没有走出玉环县。
(2)企业自身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的不利选择。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比大企业严重,因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他们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只有选择不向中小企业贷款,所以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还是自身造成的。
(3)企业类型单一。玉环县民营企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如家具、阀门、汽车摩托车配件等,比较发达而一般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很少。由于制造型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和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的特点也决定了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难度相应地增大。
2.客观原因
(1)对直接融资规定的严格条件是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虽然,中国A股市场发行上市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坚持民营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曾给民营企业以极大的鼓励,然而在核准制下,证监会对每一家证券公司都有一个严格的上报数额限定,因此对于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僧多粥少”。这样大多民营企业很难进行直接融资。
(2)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的融资难。长期以来,玉环县政府对企业的重视程度片面的强调“抓大”,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社会服务和保障等方面只考虑大型民营企业而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政策上的扶持,缺少政府必要的保护。
(3)融资规模导致融资困难。大多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具有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融资的单位成本比较高。这使得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宁可做“批发”而不愿做“零售”业务,从而使民营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同样融资要考虑利息成本,还要考虑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放弃这种间接融资投向其他融资渠道,造成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总之,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是内外因、宏观微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如何使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解决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针对以上在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结合玉环县的实际情况,要解决其问题,必须从企业本身、政府组织、金融环境等多方面各层次着手,方能解决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
1.完善民营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还要对民营企业积极引导走资本化方向的道路,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要素,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规范财务制度,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2.挖掘民营企业自身潜力。为了解决自身的融资难问题应该合理挖掘自身潜力,具体要做到:民营企业要增强自我积累意识 ,改变分配过程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差的现状;开展表外融资,通过融资工具的多样化降低筹资成本;注意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收到“借鸡生蛋,以蛋还钱,最后得鸡”之功效。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大财政对玉环县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要在财政预算中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逐步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发等为内容的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金支持。加快建立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协会要制定担保行业准则和业务规范。政府应尽快组建再担保机构和监督部门,以分散担保风险。
4.改革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在玉环县建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应主要定位于民营企业。这种金融机构由于对当地的企业了解,所以能适应玉环县这个民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例的县,它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对象,满足其各种金融需求,从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Neil Gregory,Stoyan Tenev.and Dileep M.Wagle,2000,China’s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s: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
[2]刘云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融资租赁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1):17
[3]陈先运: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5(1):9
[4]李富有刘亦:民间资本供求与民营企业融资:对陕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1)30-31
关键词: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融资管理
前 言
民营经济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而其获得的金融支持远远不够。种种迹象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如果融资没有保证企业也就无法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一定要加强民营经济的融资管理,保证民营经济的正常发展。
1.民营经济融资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很多,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势头。但由于金融体制和国家政策及企业内部等原因,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却一直未能有大的改观,融资难依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普遍不能得到满足。大多数民营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总的来看以内源融资为主,外部股权融资的比率比较小。②企业规模与不同融资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有关,小规模企业不得不依赖内源融资,中型企业逐渐可以获得外源融资,因此对内源融资的依赖性下降,但是大型企业实力增强,内源融资作为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③融资需求在不同资本扩张阶段的满足程度有较大差异。初创期民营企业的资金缺口最大,其融资申请银行一般不受理,因此难以获得外源性融资,主要靠自有积累、合伙人集资、亲友间借贷和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解决,这种情况随着企业的成长逐渐缓解。成长期民营企业的外源融资需求较大,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更新机器设备、技术改造、资金周转等,但仍然很难取得银行贷款.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从多种渠道融资,但是企业自身积累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成熟期企业主要利用银行贷款融资,同时也利用内源融资、商业信用。无论哪个阶段内源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都是不可或缺的。
2.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2.1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建设
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影响其融资的内在原因,也是畅通融资渠道的根本。民营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规范经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信誉,使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自己。
(1)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图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要实行产权多元化,构建产权明晰的民营企业发展新机制,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通过股份制改造、出售、兼并、重组、联营,合资等有效途径,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解决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规模、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等问题。
(2)遵循诚信原则,切实履行借贷合同规定的义务,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为融资和企业的壮大创造条件。建立一套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将信用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此为指导,使重信用真正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一种自觉的理性选择。要建立企业家的个人信用,最关键之处在于企业家有信用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自觉践行于经营管理过程。
(3)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赢得商业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和审计,完善员工内部培训,搞好人力资源配置和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份额档次。
2.2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重点,扩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1)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完善风险投资体系。①在风险投资上,逐步转行以企业和民间资本为主导,吸引外资。②在风险投资发展领域,应仍以高新技术为主。③政府加大扶持力度。④建立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2)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中,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建立健全证券交易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
(3)发展债券融资市场,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的需要,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它还不能够满足广大企业筹集资金和完善资本结构的需要,不能够满足广大投资者投资品种多样化的需要。
3.民营经济的融资管理
民营经济的融资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对于融资管理也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的选择和确定,融资方式解决之后对于其管理就简单多了,下面就介绍一些民营经济的融资方法和融资渠道。
3.1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融资渠道上表现为以内源融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我国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都严重依赖自我融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被拒于我国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之外。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将一直起主导作用。
3.2融资方式
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风险投资。主要的融资方式;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股票融资;债券融资。
4.结语
目前,在国家政策和各省颁布的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和实施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地方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部分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应该看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路径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各方面的制约,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瓶颈,从而限制了企业的绩效和活力。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入手。即作为放贷方的金融机构、作为借贷方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保障职能的政府部门。
从金融机构放贷现状看,一是商业银行方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比较有限,流资较多。尽管中央银行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额度,很多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处于资金安全因素的考虑,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放贷一直持谨慎态度,比较忽视小额度且高频率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多数商业银行给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是一年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为获得长期贷款,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只好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形式,但由此也增加了企业负担和融资成本;二是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门槛较高。现有的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证券市场缺少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私人权益资本市场难以顺利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从这个方面看,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很难在资本市场顺利融通资金;三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非正式金融,但这种渠道风险较大。中小型民营企业非正式金融一般是通过内部职工筹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借款、相互担保的形式融资,特别是相互担保较盛行,但其风险巨大,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
从政府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促进及保障作用现状看,1998年中央提出要向中小型民营企业“增加贷款”。2000年国务院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随后制定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法》,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保障,使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现在,在政策扶植下,全国已有上百座城市建立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2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搭建了新的平台。
从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看,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积累筹资,外部融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遗憾的是银行贷款主要提供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提供长期信贷的还比较少。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当地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表现出主动积极姿态。在中西部地区,当地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则是持慎贷原则。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还很严重。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优化路径选择
1.创业期融资路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业期的资金投入称为种子资本,这阶段企业资金需求大,投入密度强,供应相对短缺。这一时期企业要详细调查市场销售及利润情况,并进行长远市场的科学预测,做好各种资本考察准备。从创业资本家角度来看,科技型企业收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且回报时间较长,资金回报率理应较高。初创期企业一般很难满足向金融机构直接借贷融资的条件,应排除把金融机构融资作为主渠道。应该重点考虑采用内部融资,由投资人通过以个人筹款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的投入,或以内部发放股权的形式,通过职工融资。同时,民间资本市场可以成为这一时期融资的首选渠道。
2.成长期融资路径。成长期企业产品销售快速,生产规模增大,企业自身形象开始树立。这一阶段企业呈现发展态势,内部机制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凝聚力较强,在生产及销售等环节需要更多投入。这一时期选择正确的融资决策是企业规模扩大,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固定资产,部分企业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借贷的条件,能较快获得短期贷款,但重要融资渠道还要借助资本市场。
3.成熟期融资路径。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内部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开始平衡发展。企业内部机制逐步完善,生产规模得到有效扩大,企业效益达到高峰状态。不足之处是企业增长速度开始持续放慢,企业高层发展的创造力、冒险精神开始出现动力不足现象。企业形象得以树立、完善,形成定势。进入成熟期后的中小企业大多可以发展为大型企业。此时融资主要以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国际私募、上市融资等方式融资,融资渠道多样化,企业能较好、较快地获得各方面的融资资本。
4.衰退期融资路径。衰退期的企业产品市场走向萎缩,组织机构庞大、臃肿,效益滑坡,出现亏损。因此,为规避衰退期,多数企业会通过二次创业模式增强企业效益。企业开始重新开发新的产品、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或通过创建子公司,走多向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再次发展。该时期企业已拥有相当的规模、技术以及产品,融资渠道与成熟期基本相同,主要渠道还是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谭小芳,赵舒婷.短板理论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关键词】民营企业;原因分析;融资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制度逐渐建全,金融机构的管理更加严格,经营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升。加之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不断恶化,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明显下降,贷款风险逐步加大。为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各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时门槛不断提高,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导致企业贷款难度日益增加,尤其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资源有限,往往达不到贷款要求的条件,贷款通过率相对较低,企业规模越小越容易被银行拒绝,民营企业贷款在整个信贷投放规模中占比在不断下降。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十分匾乏,特别是通过银行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不畅,难在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多。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只有少数企业可到资本市场融到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
去年以来,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和复杂,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看,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同时,近年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链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等问题让众多民营企业陷入困境。这些企业家四处奔走,然而处处碰壁,呼救无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准入和门槛的不断提高,又有多少企业家遭遇了“玻璃门”、“弹簧门”。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上存或购买国债,对急需贷款的民营企业却不予支持。另外,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已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力量。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实际资本充足率偏低,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补充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却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民营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则是各方面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1.丰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研究探索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力争使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民营企业来说“门槛”过高,为适应民营企业直接融资需要,有必要为其开辟一个合法的股权流通场所,即开辟一个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第二板市场。
目前,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来解决单一的融资渠道。日前,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与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合作额度130亿元。
根据这个协议,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在未来5年内,将通过“投资、贷款、证券”等金融手段向陕西省的民营企业投放贷款130亿元,同时将积极推动包括区域绩优票据、债券发行等在内的民营企业金融产品创新,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据了解,近年来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加强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建设,推动建设民营企业融资的“四台一会”,即融资平台、担保平台、组织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促进会,实现了以批量融资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困境。
2.加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
2013年,全省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还将持续低迷,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将面临巨大的困难。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政策咨询宣讲、投融资对接、管理升级竞赛、民营企业信息化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可持续性。积极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理财服务等,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有效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能。
3.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充分发挥银行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的调控作用,根据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适当的放宽对其利率的浮动范围,并调动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鼓励银行开发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充分把握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风险状况,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企业的贷款机制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积极开展股权质押、票据质押等不同形式的贷款。对阻碍民营企业金融发展的相关规定等进行修改或者废除,赋予合法的位置,纳入国家金融管理体系中。
4.完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体系
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民营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民营企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5.提高民营企业的自身素质
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如规范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融资租赁等市场行为,需增强企业的自主发展和生存能力。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优胜劣汰。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积极采用高效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技术,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正确引导和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出谋划策。
现代的民营企业要生存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民营企业应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人力资源,走科技发展和创新之路。
四、结论
由此可见,造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原因很多方面,只有不断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及融资政策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一批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过程,面临着二次创业。但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因为经营规模的限制,投资基金更多依赖外部资金,但是我国民企融资现状普遍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发展基金,错失很多市场发展机会,所以融资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就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粗浅分析,并就其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出大致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融资 现状 对策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从理论上讲,现代企业融资渠道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内部融资主要就是企业的内部积累,而外部融资方式主要就是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具体而言就是外部负债、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这几种方式。
(一)内部融资方面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自创业初期,由于经营规模小,商品不成熟,市场占有率低,风险较大,此阶段的发展基本都是靠自我积累发展壮大起来;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我积累便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规模,使许多企业坐失发展良机;
(二)外部融资方面
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方面,对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来说,能选择的也只有银行贷款一种类型,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对于唯一能选择的商业银行贷款,由于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而且资金成本压力也较大,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所以,在外部融资方面,中小民营企业也是举步维艰;
二、导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导致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很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注重信用建设,融资遭遇信用障碍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信誉是非常重要的,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来说,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生产效率不高,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帐目不清,一个公司内部有好几本帐,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民企财务信息审查难度这是这是导致中小企业信誉缺乏的基本原因,。另外由于民营企业合并、兼并、破产等活动导致的一系列债务问题的不规范处理,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整体信誉和形象。
(二)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产权高度集中,家族式管理为常态
多数民营企业,由最初的家庭式作坊发展而来,最终形成家族企业,实行家族管理模式,导致内部决策缺乏灵活性,董事会构成不合理直接影响到重大问题的决策,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监事会起不了监管作用,重大问题决策通常取决于某一人决定,缺乏合理的法人内部治理机构,管理经验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家族式管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另外,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无法准确预测,难以吸收投资者注意,并且民企的生命周期短使得投资者投资的风险过大而不愿意投资。同时,民企的资产相对的较少,负债能力有限,不能吸引太多的投资。
(三)政策环境上,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目前,企业获取资金的主渠道依旧是银行。但在现行的金融体系中,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少之又少,如按所有企业公平竟争,大多数中小民企是无法与国企业及大型外企等相比,无法得到银行的金融支持;同时,国家严格限制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活动,使民企借贷无门。
除银行借贷之外,还有股票和债券是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由于资本市场在我国发展得并不是很成熟,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认为那是一个不可及的目标,不会以此为发展目标;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也确实难以达到;即使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也需要企业有一定的基础。
另外,政府管理不规范,许多有利于民企融资的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致使政策上有限的扶持,沦为一纸空文。
三、改变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对策
在解决中小民企融资的问题上,重要的是通过多方的努力,引入竞争机制,营造一个共同受益的赢利格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建企业信誉,以诚信经营为立足之本
首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规范企业运作为基础,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机构,改变家族管理模式,向家族控股,职业经纪人管理的模式过渡,实施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增加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的实际工作职能,设计必须的权力制衡制度和措施,健全公司内部权力机构,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健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以诚实守信为经营理念,由内至外全面树立企业诚信形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以诚实、准确、全面的企业信息公之于众,接受审计部门严格审计,以利投资者及债权人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增加对企业的信任。
(二)丰富融资手段和渠道,作出正确的融资决策
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能够选择的融资方式是各有侧重的,简而言之,在企业建立初起,由于不确定因素多,风险极大,此时应以内部融资为主,即企业主自己出资,企业内部积累等方式;企业进入创业期,整体风险还是较高,此时企业还是应以股权融资为主,吸引外部风险投资者入股,同时,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贷款结构和财务成本;进入到扩充期,企业承担风险和融资成本能力大大提高,此时应以债务融资为主,以期最大限度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在成熟期,企业有大量销售利润和经营资产,承担风险和成本的能力与前几个阶段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此时企业应从自身资本结构出发进行融资。
企业要明确定位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清偿能力这五个因素入手,进行融资效率分析,总的来说,债券融资效率是高的,高于股权融资。我国民企应严格按照自由融资顺序融通资金,先以内部资金满足资金需求,其次,考虑外部资金融资方式。
企业还应合理利用各种融资手段,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方式。比如,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发挥自身灵活创新的特性,和大企业发展密切的技术经济合作,从大企业那里获得资金支持;或者能够加入大企业集团,以获得长久的发展;再有,建立建全了自身的企业信用管理后,利用票据融资、融资租赁、应收款保理、动产担保等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甚至典当也可以成为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快速融资的便捷渠道。此外,民营企业之间可以搭建融资联盟,由于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融资规模的障碍,所以两个以上的企业可以组成融资联盟,通过联盟内部的合作关系,达到民营企业融资的目的。
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还应重视资本市场的动向,近几年来,中小板,创业板的建立,为众多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这两个非主板市场较低的准入门槛儿对众多民营企业来说,也并非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当然,首先也必须规范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及财务信息体制;特别是对于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继续发展却困难重重的处于瓶颈期的民企来说,这可以做为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达到企业发展的一个飞跃。
(三)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政策环境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早已引起国家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10年两会期间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两会期间,温总理指出我国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政府应以国家立法,出台优惠政策等形式给以扶持,通过鼓励和引导开展小微型企业信贷业务,从而间接实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目标。
研究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发展民营银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营业税实行适当减免;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组建创业中心,设立创业孵化基金;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健全和实施企业之间债转股机制,实施企业债务重组新战略;规范民间金融交易行为,健立健全民间金融体系等等方案都已提到议事日程,这些都将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另外,政府还要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要做到这点就要实现由单纯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并重型转变;同时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及时提供有效信息,使其科学决策;此外还要强化对私营企业的投资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同时,做好私营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超越这一瓶颈限制,必须从企业自身和经济环境这内外双重因素入手。企业自身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科学管理规范企业的各项市场行为,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提升自身社会形象,取得社会的信任,扩大融资渠道;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中小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立法,政策,宏观调控,政府服务等各方面入手,创建良好的环境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必将得益于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而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涛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S1).
[2]肖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分析.市场与发展.2003(2).
[3]柴靖静.优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对策和建设.经济与管理.2003(1).
[4]汪玲.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模式及借鉴意义.金融论坛.2004(11).
[5]陈李宏.民营企业融资的自身障碍及解决途径.湖北社会科学.2007(01).
[关键词]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不同阶段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在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得到了扩展和提升,但从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还处于起步期和发展期。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完善和中国民营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程度的提高,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因素。民营企业应该认真分析周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估判断,制定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资本运作手段,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研究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本运作模式对民营企业的长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资本运作的概念
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企业规模的成长与企业内涵素质提高相结合的过程。资本运作作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丰要手段,也是企业充分利用经营资源,分散风险、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资本运作是以资本为基础的资本运营,其概念是指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本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降低风险、成本,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的价值增值。资本运作是一系列将各种现有资本有效组合的动态活动。资本运营丰要涉及对企业所能控制的产品形态、资产形态、房地产形态、金融形态、无形资产形态的组合、配置。所需要涉及的市场有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产权市场等。
二、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的运作环境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整合了外部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现阶段,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资本运作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一)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有限
在金融危机下,虽然中央银行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民营企业放贷。同时银行大多喜欢大额贷款而忽视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近年来,银行的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快,但同样也是集中于大企业,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票据承兑额度。即使商业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但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开放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因而民营企业最多也只能获得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很难获得长期的资金贷款。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负担和融资成本。由此可见,现有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民营企业再创业和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
(二)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
中国资本市场仅有20年的发展历程,其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融资。目前,证券市场缺少适应各类企业融资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还不能很好地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这表明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机制尚不具备:受所有制和市场规模、制度环境的限制,即使是成功的民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融资也比较困难;二板市场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不可能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很难利用现有正式资本市场融通资金。
(三)资本运作的概念认识上存在错误
现阶段很多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概念的起步和目的就是股市圈钱,为上市融资而融资。许多公司不是立足于自身产业的发展,而是片面追求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稀缺的资源,加大上市成本。而上市后,资金在自身产业没有投资机会,擅改募集资金用途,甚至挪用募集资金炒股。
(四)资本运营脱离主业运作
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的同步考虑缺乏,危及正在健康、有序发展中的实体产业。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后,直接通过委托理财方式、靠炒卖股票来进行创收活动,结果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失败了,使企业承受了不必要的风险。以资本运作为幌子进行资产重组,实际是为二级市场炒作制造概念。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或直接投资等手段来制造题材,实力表现出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并通过炒作这些题材使企业的股票价格飙升,从中谋取暴利,并以此作为企业的经营之道,而忽视企业的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三、不同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资本运作策略的运用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创业、成长、成熟与衰退阶段,民营企业也不例外,在不同发展阶段,要根据企业该阶段特点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一)初创期策略
企业初创时期特点是资金需要量大,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品,外部融资相对较难。这时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相对便利的借款和租赁融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尽可能取得财政资金或政策性银行借款,并从信用担保机构取得贷款担保,租赁融资按需要可分别采取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方式。为满足临时或短期使用资产的需要可选择经营租赁方式,为满足长期资产的需要又缺少现金时,可采用租赁融资方式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的目的。虽然租金成本较高,但筹资程序简单,速度较快。同时这一阶段,企业的员工较少,组织结构单一,这时企业往往具有自己的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求得生存。这一阶段,企业真正的投资一般为购置经营设备或购建厂房,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选择可行的投资项目,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论证和资金安排。
(二)成长阶段策略
企业经过成功的创业,进入成长阶段,其内部已形成一定的资金积累,融资条件相对较好,资金需要量也相对较大。这时,企业在注重内部积累的同时,应当设法从外部融资。其融资方式除了选择借款和租赁融资外,应逐渐转向直接融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方式来融资。由于目前国家对债券融资限制条件多、程序复杂,因而直接融资应首选股票方式融资。虽然这种方式融资程序复杂,制约因素较多,但融资金额大,风险低,能较好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时期的资金需求,提高其进一步举债的能力。同时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其经销盈利已经开始能补偿它在创业初期所耗用的资金。企业的组织机构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各方面日趋完善。金融界和商界已逐渐了解企业,并愿意投入资金。这一阶段已初步形成主导产品,注重用品牌去开拓市场,营造市场,为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此时,由于债务资本的可能介入,企业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真正的投资行为可能集中在经营项目的扩建方面;此外,随着企业固定资本的增大投入,企业诸如存货、现金等其他流动资产会相应增加,做好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周转速度和效益也是资产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成熟期策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financing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macro-statistic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areas of Jiangsu and the survey data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ir financial status,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financing was to conduc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from the aspects of banks, corporations, governments we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ways 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ea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Jiangsu were proposed.
关键词: 江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对策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in Jiangsu;financing difficulties;caus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15-02
1 问题提出
经过多年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家自主创新最具活力的重要生力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力量。1990年以来,全国民营企业数以每年30%速度增长,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以达到70%以上。
江苏省是全国民营企业发展最活跃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省技术创新中的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实力的重要力量。截止2009年底,江苏民营企业已达24431家,实现收入18695.8亿元、净利润1581.3亿元,上缴税金126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59.6%、62.1%。江苏民营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达38.2%,吸纳就业人数293万人。据统计,2009年江苏民营企业共申请专利86046件,专利授权37364件,分别同比增长45.3%和58.3%,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产出大幅增长。由此看出,江苏民营企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江苏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但是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困扰江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政府和人民银行采取了诸多措施,但仍未真正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
江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是怎样的?现阶段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具体有哪些?相在管理制度的选择上和在既定制度的约束下,如何解决江苏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这些都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 江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江苏民营企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上。现阶段宏观资金环境相对宽裕、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度增加,但江苏民营企业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及新增贷款规模中的比重,反而呈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江苏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广泛地存在。经调查及分析后,江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具体总结如下:
2.1 内部融资所占比重过大 民营企业成立之初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来自于企业的自筹,股东资金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而在生产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来自企业间的相互拆借、民间借贷等。江苏较发达地区企业融资中内源融资比例在60%以上,苏北欠发达地区达到了80%以上。但企业实际的内源资金极度不足,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外部融资仅有银行信贷融资,没有可以利用的其他融资渠道,仅靠企业的内部资金使得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2.2 银行贷款比重偏低 企业在获取外部资金时,银行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江苏民营企业从银行所获得的贷款在银行同期全部贷款余额中所占比例很低,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7%,与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极不相称。在96户被调查企业中,81家企业表示当遇到资金困难时首选向银行、信用社贷款,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较强,但实际贷款中遇到的障碍很多,银行的贷款与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
2.3 融资渠道不畅 江苏民营企业总数有100万家以上,但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民营企业总数还不到100家,股权融资、项目融资、企业债券、并购融资等新型的融资形式还没有在实践中广泛应用,股权融资面临政策的缺失以及风险基金退出渠道,严重影响了权益融资的比重。
2.4 信用担保体系缺失 在江苏较发达地区(如苏锡常地区),已有一些担保机构出现,但数量有限,其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地区民营企业支持的作用有限。在苏北的欠发达地区,担保机构数量极少,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担保机构。江苏作为民营企业众多的省份,担保体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融资。
2.5 民营企业融资的区域差异明显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地区民营企业无论在银行贷款还是在民间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上有很大的不同,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融资要相对容易很多。
3 江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江苏民营企业出现上述融资现状及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金融体制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的金融环境因素,还包括银行和企业的自身因素。该部分根据江苏民营企业的特点和现有的环境,分别从银行、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分析江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指出目前企业融资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3.1 银行方面
3.1.1 银行的构成体系 从金融体制的角度看,我国现有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并不适合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江苏省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从总体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总数、从业人数以及资产金额大都位居前列。从资产规模上看,江苏民营金融机构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为2008.4亿元,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为1881.9亿元。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数量为2115个,机构数量虽然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机构数,但资产规模仅为1881.9亿元,相对较少。
3.1.2 贷款结构 ①贷款期限结构。从1995年到2010年,江苏省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保持不断的增长趋势,但短期贷款的增速慢于贷款总量的增长速度,主要由于信贷资金投向了中长期贷款,这部分资金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民营企业获得中长期贷款的数量并没有增加。近几年来,贷款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短期贷款量基本保持不变,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②贷款分布。1)贷款集中导致了地区间资金的不平衡。2002年到2006年间,江苏省新增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3市,平均占新增贷款总量的70%左右。2)贷款投向集中导致企业间资金的不平衡。由于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趋同,新增贷款基本投向了效益较好的优势企业,如大型国企、三资企业和上市公司等。这样的贷款投向使得部分地区民营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1.3 交易成本 因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导致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运作程序更为严格,所需费用也因此增加,但收益却并未风险提高。另外,若民营企业一旦资不抵债宣告破产,银行债权难以保障,且民营企业的呆坏帐按规定不好核销,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
3.2 企业方面
3.2.1 经营管理不完善,有效资产不足 江苏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企业,没有正规的公司章程或管理机制,使银行无法对企业基本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很难及时收集足够的信息对企业资信状况进行客观评估。再加上民营企业产权不明晰,导致股权结构单一,易受内部人控制。而且,江苏民营企业拥有的大规模厂房和先进设备少,部分企业只是租赁经营,或采取挂靠集体、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无有效资产作抵押,使得企业贷款额度进一步减少。此外,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力,导致抵押资产评估作价随意性很大,资产处理损失大,资产变现难,交易费用高。
3.2.2 财务不透明,竞争力和成长性不强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会计报表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外部很难从一般的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其相关的信息。南京市某区有80%的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真实或者没有财务报表,企业给税务局、银行和自己用的帐册是不同的。由于财务不透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民营企业很难吸引外来投资。这样导致江苏民营企业竞争力和成长性不强。
3.3 政府方面 融资立法方面,我国有关民营企业融资的规定还只是纲领性文字,相关法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逃避银行债务,法律对银行债权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另外,在资金融通方面,政府没采取扶持政策,也没建立相应的为民营企业贷款进行担保和保险的机构,客观上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4 缓解江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建议
4.1 银行方面
4.1.1 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 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区性的民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作用。培育民营企业与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民营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市场环境,建立正常的融资渠道和以民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银行分工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和规模。在苏南局部区域建立以互助的非盈利性的会员制组织方式如民营企业担保协会等中介组织,负责搜集本地区企业的信息,并制定一系列的跟踪监督机制防范企业的道德风险,建立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增加企业的信用成本,降低银行对民营业的贷款成本。苏北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应实行关系型融资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该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民营金融机构,发挥与地方民营企业的互动和长期合作关系,利用重复博弈过程缓解该地区企业融资难问题。
4.1.2 加大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包括创新资产保全方式、拓宽信息渠道、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内涵等。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针对一些业务长期稳定,且赊销比例较小的民营企业,采取仓单质押的保全方式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②针对一些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固定配套产品的民营企业,在其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背景前提下,根据民营企业资金流动性强、金额小、周期短和频率高的特点,可采取办理应收货款转让或票据贴现方式提供融资业务。③针对一些能由企业所有者及其亲友提供自然人担保的,可采取抵押、质押、抵质押加保证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额度。④对苏南大量存在的外向型企业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可采取出口退税托管贷款方式,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并保障银行信贷的安全。在拓宽服务领域上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承汇票、保函、信用证、周转性贷款和透支性贷款等。⑤推行企业联保贷款模式。联合担保企业一般在产业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于是相互之间的信息比较对称,大家愿意相互担保。缓解民营企业抵押不足,寻找外部担保难的问题。
4.2 企业方面
4.2.1 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争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要继续深化产权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综合素质;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真正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使民营企业从仅靠简单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扩张。民营企业必须通过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赢利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
4.2.2 提高信用水平 提高民营企业信用,对于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还款的信誉程度,恪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准则,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主动争取银行的信赖和支持。
4.3 政府方面
4.3.1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己经初步建立,但相应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2002年我国关于民营企业的第一部法律《民营企业促进法》正式通过,但还是存在对民营企业的界定范围不清晰,政策的指导性不够强,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不足等缺陷。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民营企业促进法》为指导,有效整合现有的《担保法》和《公司法》,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搭建起基本的框架。同时在规范市场环境、维护市场公平和自由竞争方面,还应该出台诸如类似国外的《反垄断法》等法律和制度。在建立了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司法的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公正的司法环境,从而在法律环境上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
4.3.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①制定规范和鼓励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江苏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担保机构的试点情况,研究制定规范、发展民营企业担保机构的政策法规,对担保机构的准入、运营、退出、监管和扶持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促进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化发展。②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强化民营企业的信用观念。针对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的问题,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建立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大平台,信用平台应解决依法披露、资源整合、技术平台与接口以及资金的问题。通过信用平台实现民营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加大对企业违约的处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③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及其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政府要先注入一定的资金建立政策性的担保机构,机构主要通过市场化的模式运作。政府在担保机构建设中要适时转变角色,逐步从原来政府为主体过渡到政府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
5 结束语
江苏民营企业在全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而它所面临的融资现状,遇到的融资困难问题,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以江苏民营企业为试点进行融资问题方便的研究,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万解秋.企业融资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援成.中国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研究叨.金融研究,2002(3):1l~22.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的数量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民营企业的产业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少,核心竞争力较弱。三是民营企业的融资贷款难、发展局限性大,不容易做大做强。四是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单一,不利于走现代企业管理的路子。五是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发展环境仍需要不断优化。
对__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鼓励同类企业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知名品牌企业。走大型现代企业建设之路,建集约型经济模式,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是民营企业的基本走向。一是以“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和“铸龙”工程为牵引,加强同类企业整合,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二是走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改变企业单一的产权形式,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机制。三是以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基础,打造强势产业,创造知名品牌。
2、集中使用技改资金,突出重点搞好扶持,逐个破解企业难题。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思想,把眼光放长远些,把技改资金重点投放在优先支持有实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企业上。一是要汲取教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技改新途径。使技改工作中的修修补补变为实实在在地革新改造。二是创新方法,突出重点,采取集中力量新战略。使技改资金的使用从“平均分配”的形式转为有重点有选择的投入。三是总结经验,创新办法,趟出民企发展新路子。多方筹措资金,集中财力物力,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企业优先进行技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3、逐步改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培植良好发展环境。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民营企业的期望,建设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和高效服务型政府,为民企发展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民营企业在资金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资讯供给、工业安全、污染防治、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二是努力探索融资新路子。完善担保网络体系建设,发挥好我市现有担保机构的作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担保服务。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把服务企业发展的事情做细做实。
4、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引导企业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发展作为民营企业的第一要务,把科学作为检验发展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唯一标准,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既要gdp,也要节能降耗,还要清洁环保。一是要科学规划发展战略。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三是要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县域金融 民营经济 融资
现阶段,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层级,除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和直辖市外,基本上是省(区)―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全国各省(区)最基本的行政体制。到2004年底,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已有269个“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市管县”体制下的地级市所领导的县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民营经济不仅成功地助推了各地区经济增长,还为再就业提供了就业途径。在县域建设中,民营经济更是占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欠发达地方。据对江西吉安市遂川、万安、永丰三县调查显示,2007年1至9月三县金融机构对有贷款需求且申报了的民营企业,其贷款满足率不足50%,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欠发达县域民营经济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县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一、县域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
1.银行信贷有限投入与民营企业资金紧缺不协调、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信贷资金的集中和统一调配力度,使信贷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向城市大企业、向基础设施“三集中”。而在县域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却十分突出, 2007年9月末吉安市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的2.8%;2007年1月~9月,全市民营企业新增贷款24518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9.1%。尽管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有限,但却不能阻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2007年1月~9月,吉安市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35.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1.5%。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获得的支持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高比例贡献是极不相称的,融资扩大发展的渠道受到较大限制。
2.金融业务创新滞后与县域民营企业高效服务需求不适应
目前金融服务手段相对落后,银行结算不十分畅通,服务品种也仅限于资金结算、账户管理、简单的票据业务、传统的结算业务等,信用工具比较单一。而近几年县域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虽然增长较快,但市场份额小,其他如信用证、保函、融资租赁、网上银行等业务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几乎空白。2007年9月末吉安市11个县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0520万元,仅占贷款余额的0.56%。这显然与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需求极不相适应。
二、制约县域金融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运行成因分析
1.从间接融资渠道来看融资难
(1)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信贷计划时,授信额度的绝大部分安排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仅较难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且在同等条件下贷款的使用成本也较高。
(2)信贷市场结构不合理。目前对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相对较多的机构主要是各地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规模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存款和贷款的比重仅为6.2%和5.7%,且其中的至少一半以上是贷给国有或集体企业。
(3)银行对申请授信的中小企业既没有充分的时间又没有合适的渠道进行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现象。
(4)计划体制固有观念仍存,人们依旧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去要求银行,往往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发展前景的观念形成冲突,从而显得银行贷款难。
2.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来看融资难
(1)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一方面表现为许多个体私营经济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银行因担心民营企业不按科学的程序进行经营决策,而使银行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另一方面表现为经营行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滞后,多数民营企业财务透明度低,财务资料不齐全、不真实。
(2)信用度差:其一民营企业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一些民营企业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缺乏有效预测机制,加之企业制度、财务制度未建立健全,这使金融机构不敢盲目投资,同时也达不到贷款授信评估标准的要求。其二大部门民营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与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了贷款的使用时效。其三民营企业中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其四近年来少数民营企业骗取银行信任后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这些恶劣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累及其他民营企业,银行管理者不得不加大防范这种道德风险的力度;
三、欠发达县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1.加强信贷业务创新,提高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
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和企业信用制度,开展创建守信用民营企业活动,建立民营企业信息档案,改善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健全贷款担保制度,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联户联保,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信用机构和担保基金,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还可以完善融资社会服务体系。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或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民营企业协会,集中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
2.县域金融业有效整合
要制定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既防范信贷风险,又有利于民营企业快捷获得贷款支持。还要转变金融经营理念。金融部门应当积极改革信贷管理体制,适当下放权限提高基层银行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再须完善评估制度,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分类评估制度。统一信贷评估标准,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统一客观合理评估,减少评估的环节和成本。
3.民营企业增强经营管理水平
一要不断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在市场经济中求改革促发展。二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谢小康: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选择.南方经济,2005.11
[2]王华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济南金融,2004.10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信息不对称;征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85-01
1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城市集体企业、农村乡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个体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12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了70%和45%,并且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说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然而,尽管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80%以上的中小企业却面临融资困境。特别是在民营经济极其发达的浙江省,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遏制民营企业成长的一大瓶颈。这里有企业自身的信用素质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我认为,其中关键的因素是资本市场的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1 民营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分析
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我们发现,民营中小企业中超过半数选择从国有银行贷款。这说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狭窄,而且,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普遍性。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渠道一般是银行、证券、债券,还有民间融资。针对以上几种融资渠道,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1.1 融资渠道――公司债券、证券
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因此我国目前发展的企业债券实际上是“准国债”,基本上没有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
1.1.2 融资渠道――民间借贷
由于通过正规的途径无法顺利融资,民间借贷就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民间借贷靠的是个人信用,适合小额、小范围。
但目前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没有国家法律的保护,缺乏正规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银行业虽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往往有国家作为最后担保),因而民间信贷风险比较高,其利率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水平,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大经营风险,容易导致拖欠和欺诈,一旦发生将推高利率,形成恶性循环。
1.1.3 融资渠道――银行信贷
目前向银行融资可以说是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兼备安全与成本的一种融资渠道。但是,银行融资渠道也不是完全可以满足,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基本局限于向国有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信用等等问题,国有银行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有非常严格的限制。现今,各国有银行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时采取的基本都是抵押贷款。但是目前浙江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底子薄,以及我国的所有制度的限制,在现有的银行贷款制度下,难以提供相当的抵押担保。
1.2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根据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浙江民营经济中国内贷款的比重明显下降,2003年为27.1%,2004年下降到24.3%,今年一季度同比又下降4.3个百分点。企业也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融资较为困难。据企业景气调查,有24.3%的企业感到流动资金紧张,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4.2个百分点。一季度有16.5%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比上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融资景气指数仅为98.5。
从银行角度而言,设置“高门槛”也无可厚非。在未来几年,中国的银行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国有银行都面临着股份制改革,国家将渐渐抽离银行保护者的角色。因此,风险的控制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尤为重要。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时,由于无法对其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估,导致银行往往对于贷款与否以及贷款额度都难以把握。因此选择相对保险的全额财产抵押贷款对银行而言就安全的多了。
2 中国企业的信用状况
在这里引用一个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统计局等一些部门组成)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征信情况所做的一个调查和商务部研究院近年所做的调查,显示了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中国企业征信现状是,被调查的企业中,经营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信用的作用,国内企业的信用状态有所好转,60%的企业认为,诚信是企业合作的基础。各地区企业的信用状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开放度呈正相关。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的信用度较低,信用风险较大:62%的企业认为须防范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其次,中国企业征信存在的问题是,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认为企业拖欠贷款和税收的比例最高,占76.2%。
以上一些比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信用环境并不令人乐观,但是可喜的是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3 信用浙江的发展
3.1 现状分析
作为与上海同属长江三角洲的浙江而言,上海的征信体系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相较于上海而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从2003年起浙江政府开始打造“信用浙江”,并开始设立信用评级机构,其中有政府认证的杭州资信和中诚信两家公司以及为数不少的民间信用评级公司。但两年下来,可以说收效不大,由于组织设置等等问题,以上公司或者是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或者由于民间性质而使公众对其信用报告的权威性质疑。分析浙江征信的现实情况,我认为浙江目前还没有解决一个初步的问题,这个征信系统究竟采取何种模式――公共还是民营?
3.2 浙江征信体系模型
当然,要建立一个适合浙江现状的征信系统,并没有那么简单。我认为,目前浙江应该建立政府为主导,辅以民营模式的双线行型征信系统,同时在未来几年里要逐步减少政府的干预,发展成以民营模式为主的征信体系。
3.2.1 第一阶段――公共模式为主
具体来说,现阶段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因为目前浙江的征信环境不容乐观,所以以政府强制力来推动征信系统的建立能有效的形成征信体系的初步模式。公共征信系统主要被用于控制银行风险,这与现阶段浙江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相关。
3.2.2 第二阶段――公共模式与民营模式并行
在公共征信模式渐成系统之后辅以民营征信模式,设立征信局。征信局是针对民营征信企业的管理机构和信息交换机构,在欧洲的一些以公共征信系统为主国家也都存在着。为什么要辅以民营征信模式,我做以下说明。第一,公共征信体系主要是用于银行监管,具有信息垄断性,是一种类公共产品,这不利于征信系统的长期发展。第二,由银行信贷信息为主的数据库收集的信息覆盖面太狭窄,需要民营征信系统的信息进行补充。第三,浙江的民营征信有一定的发展,在行业中有一定的渗透性,在浙江民间资本的运用中能提供准确的信用的信息,有利于充分、安全的运用民间资本。
3.2.3 第三阶段――以民营模式为主
逐步减少征信体系中的公共模式成分,形成以民营模式为主的征信体系。浙江民营力量雄厚,以征信局为主导的民营征信体系信息覆盖面广,参与的主体既包括金融机构又包括非金融类的企业,最终可以涵盖以银行为主体的公共征信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9):103-126.
[2]李振宇.资信评级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