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1 05:0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lculation;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结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规模不断增大,逐渐朝着建筑外观复杂化、施工难度大的综合方向发展。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就高层建筑的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要点做以下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计算;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要
1、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猛,特别是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多、建筑高、结构复杂多样,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较长,对施工完整性、结构荷载科学、施工工序等要求较高。所以,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国家开始重视高层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引入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强化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别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对施工安全的监控,并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依据高层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点,国家和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施工理论的革新。目前,高层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并不断发展为钢结构或钢混结构,有效减轻建筑自重。针对施工材料,不断优化和筛选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运输的施工材料,并考虑配合混凝土进行浇注或模块化处理。
3、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结构基础和支撑点,依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俨然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
地基桩基施工技术。桩基施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较成熟的一种地基处理形式。其中,发展和应用最广泛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它不仅适应各种复杂地质,还能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现浇灌注桩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其整体承载力可达1万KN以上,而传统桩型中泥浆护壁孔桩,因其适用性强,已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型之一,国家积极推广建筑基础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并配合超声检测技术,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桩施工集成技术,并不断研发动态、静态测量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模块,适时掌控桩基承载力的状况。
地基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我国高层建筑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施工地基基坑深,开挖难度大,已成为制约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由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集挡土、支护、防水、监测等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研发的基坑支护系统分两种,分别是逆作拱墙和土钉墙,两种支护的造价都明显低于传统支护价格。
4、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建筑墙体实行全面浇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墙体大模块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分别为建筑墙体施工旧、新施工技术,通过对高层建筑墙体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功用价值。
5、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设计、施工工艺。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工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跨度大、高挠度、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都有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6、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建筑材料行业也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因此,对新材料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执行,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发,如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应重视的计算问题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并进行细致的计算,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计算项目,其中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是计算的难点之一。根据相关资料,对风载荷的计算参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出风载荷计算过程,找出其规律性的内涵,方便准确地计算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脚手架规范规定: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
ωk=0.7μzμsω0 其中ωk ―――代表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代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代表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ω0―――代表基本风压(kN/m2)。
计算风荷载标准值三个参数:
1、基本风压ω0及修正系数。荷载规范规定:风荷载标准值即ωk=βzμzμzω0,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取βz=1。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规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荷载规范》采取。
3、风荷载体型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脚手架规范》
4、规定计算。
某计算实例:位于贵阳市郊区某高层框架结构建筑,采用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进行施工,钢管规格为φ48 mm×3.5 mm,脚手架搭设高度60 m,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La=1.5 m,立杆横距Lb=1.2 m,步距h=1.8 m,连墙杆设置为二步三跨式。要求计算:脚手架用密目安全立网(网目密度不低于2 000目/100 cm2)全封闭、脚手架敞开式,两种情况,离地面60 m高度风荷载标准值。
4.1全封闭脚手架
查“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南宁地区基本风压为ω0=0.35 kN/m2。
查荷载规范表6.2.1,大城市郊区,离地面60 m高度时μz=1.77。
背靠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偏于安全计算,取挡风系数φ=1.0,μs=1.2φ=1.2。
离地面60 m高度时,ωk=0.7μzμsω0=0.7×1.77×1.2×0.35=0.5204 kN/m2。
4.2 敞开式脚手架
基本风压―――ω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同全封闭脚手架。
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的φ值按规范表A- 3采用,查挡风系数φ=0.089
脚手架为双排钢管,即n=2 (双排),μ值由荷载规范表6.3.1第32项查表,b/h为脚手架立杆横据与立杆步距的比值,即Lb/h=1.2/1.8<1,φ<0.1,η=1。
查荷载规范表6.3.1第36项规定计算φ48 mm的钢管脚手
整体计算时,桁架杆件的体型系数ηs=1.2。
μs =0.089×1.2×(1+1)=0.2136
离地面60 m高度,ωk=0.7×1.77×0.2136×0.35=0.0926kN/m2.
小结:
高层建筑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并且在施工时如果遇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做到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字:绿色建筑;施工方案;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1]。由此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引进和研究起步较晚,很多有关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而且绿色建筑一旦出了问题,则很难补救,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一个客观、普适的绿色建筑施工方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的风险评价模型。
1绿色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综述
1972年,罗森布朗在其出版的《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中则提出,风险管理是处理纯粹风险和决定最佳管理技术的一种方法[2]。1983年通过的 “101条风险管理准则”成为了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这也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3]。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制定的《PMBO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全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有我国才接触到关风险管理方面的书籍[5]。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标志着我国风险研究正式步入自主研究阶段[6]。
在实际项目的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在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访谈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绘制风险管理流程图法、现场考察法、参考统计记录法、外部咨询法等[7]。前期预测和识别是项目风险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绿色建筑风险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找出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找到方向。常用的分析分析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外推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2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中的风险和风险识别
由于传统施工模式的思维习惯影响, 以及缺乏绿色施工经验, 人们往往会忽略绿色这一主题,这种偏离“绿色”目标的不确定性便是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因此,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可以定义为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8]。包含了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把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9]。
3 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评价模型
3.1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为了避免人们的主观臆断,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风险的判定,使风险评定工作数据化、程序化, 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10]。此评价指标体系分二级,其中一级指标要素与二级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一:绿色施工方案中的风险因素
3.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指某一单项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具有权衡比较不同评价指标间差异程度的作用。根据本文指标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4 评价方法应用步骤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风险评价步骤:
①U={u1,u2,u3,u4,u5,u6}={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u1={u11,u12,u13,u14,u15}={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②建立权重集:根据每一层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采用专家打分法,分别给每一因素赋予相应的权数,就得到了各因素相应的权重集。如第一层次的权重集A=(a1,a2,a3,a4,a5,a6),第二层权重集:A1=(a11,a12,a13,a14,a15)
③确定评语集:不论评价指标有多少级,评语集只有1个。将风险程度设定为五级: 低风险V1; 较低风险V2,中等风险V3, 较高风险V4, 高风险V5。五个风险评定等级构成V={V1, V2, V3, V4, V5}。
④建立各因素的评分隶属度函数和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由长期从事建筑工程、房地产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施工方案中的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经统计即可得到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式子中的n为各子集中所含的二级指标数,rij表示指标因素i(i=1,2,...,n )对评价等级j(j=1~5)的隶属度。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Bi=AiRi,其中Ai=(ai1,ai2,ai3,ai4,ai5),i=1~6。
⑤进行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模糊综合运算,B=AR, 其中A=(a1,a2,a3,a4,a5),R=[B1,B2,B3,B4,B5]T
⑥得出评价结论:由B中元素的大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绿色建筑施工方案风险的综合评价结论。项目策划人员在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要给于关注, 采取对应措施提高策划质量。
6结论
绿色建筑的施工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各种措施的有效配合。企业的施工成本、社会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干扰程度都与绿色施工方案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绿色施工方案中存在风险,风险概念的引入, 可以使策划者的头脑中树立风险意识, 提高施工方案策划的科学性, 使项目更好的实现绿色目标, 进而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 从而能够更好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对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论坛组织.《绿色建筑评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杨建平,杜端甫.《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动态模型研究》[M].海洋出版社,1997
[3]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101 rules of risk management》,1983
[4]项目管理协会(卢有杰,王勇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7]霍娟.《项目风险管理中定量识别方法研究》.《科技风》,2008
[8]周芳.《建筑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管理》[J].《工程项目管理》,2009
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__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管理责任为手段,提高从业人员遵法守规意识,降低施工现场系统性安全风险,确保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全部具有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组织实施,促进我镇建筑施工安全形势 的持续稳定,继续对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实行“零控制”。
突出现场、深入一线,在各类建设工程现场开展“六整治五落实”工作。
(一)突出整治以下6类分部分项工程:
1、基坑支护;
2、土方(隧道)开挖;
3、脚手架;
4、模板支撑体系;
5、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及拆卸;
6、高陡边坡作业等 。
(二)突出在施工现场落实以下5项规定:
1、施工作业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审批和论证;
3、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施工方案施工;
5、施工方案完成后必须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开展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整治。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的安全监管,强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的论证、审批审核 、现场实话情况监督;积极开展针对性基坑、高支模、脚 手架等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采取重点跟踪加强监管,提高检查频率频次等措施 ,督促责任主体全面履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控制重大危险源,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开展预防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的专项整治。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检验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严格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和使用登记制度;明确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各方的主体责任,查找租赁、安装(拆卸)、使用等环节的漏洞,把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检测、验收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作为专项整治重点的工作来抓 ;加强从事起重机械设备相关企业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管,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继续保持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检查目标明、频率高、查处严的高压态势,严格参建各方的责任落实和追究制,保障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切实抓好汛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管理,确保汛期建筑工地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大风、暴雨、雷击等极端恶劣气候,抓好脚 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临时用电等安全检查工作;做好 对施工现场的宿舍、食堂、办公室和仓库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的排查工作;加强对位于学校、集贸市场、城区人行路边等人口密集地段的施工现场临时围墙的安全检查。汛期施工期间,要严格执行施工、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切实做好汛期值班和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工作,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物资和专家等 应急资源,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能及时妥善进行处置。
此次建设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从5月15日至12月20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部署启动(2015年5月15日至7月31日);各村(社区)、各部门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认真分析安全生产现状,查找问题,研究制定具体实话方案,做好部署、落实工作。
(二)第二阶段,自查自纠(2015年8月1日至9月30日);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指导、督促各建筑 施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学习宣传及贯彻落实专项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
(三)第三阶段,检查督导(2015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在企业、项目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工程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专项方案方面的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四)第四阶段,总结分析(2015年11月16日至12月20日);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建设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形成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告 。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镇政府成立__镇建设施工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负责组织领导、协调部署相关工作。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建设工程 的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结合动员部署,迅速开展行动。(二)把握重点环节,强化责任落实。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认真 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按职责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按季度汇总专项行动情况。活动领导小组按每月一次的频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暗访抽查。重点检查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及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否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专家论证情况,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 对方案的审核签 字等 情况。
(三)严格执法,严肃问责。依照《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工现场无施工方案、不按方案及操作规和施工造成事故隐患的,一律依法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并予以经济 处罚;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的,一律停工整改。专项行动期间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关键字:绿色建筑、施工方案、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1]。由此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引进和研究起步较晚,很多有关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而且绿色建筑一旦出了问题,则很难补救,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一个客观、普适的绿色建筑施工方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的风险评价模型。
二、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由于我国已经有绿色建筑、奥运工程绿色施工等方面的评价标准,所以,在建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时,应尽量与已有的评价标准相协调.其次,我们认为企业管理体系仅仅是一个手段,是否绿色施工的关键应该看施工企业的实际表现,是否在施工中实现了“绿色”.所以,应当更注重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等所体现出来的施工的“绿色性”。工程施工涉及的地域广泛,各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可能有较大差别.为使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需考虑到工程施工的这种特点。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并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即采用专家筛选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选择内涵丰富又相对直观、易于操作的评价指标,最终确定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共分2级,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共17个一级指标的含义较为简单明了,下面仅就二级指标进行阐释.
施工临时用地选址是指临时设施布置时应当尽量避免占用良地,减少临时占用对后续土地利用的影响;施工临时用地面积是通过节地型施工组织设计,减少临时用地面积。施工能耗定额计量是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中能源利用率;施工设备满负荷运转是通过采取恰当的施工组织减少机械无用功,避免造成能源损失;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是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能源使用结构是尽量采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循环材料使用是指充分利用旧料和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作为临时设施和周转性机具材料;就地取材是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施工,减少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绿色建材使用是根据国家对绿色建材的相关规定选用建筑材料。
三、绿色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综述
1972年,罗森布朗在其出版的《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中则提出,风险管理是处理纯粹风险和决定最佳管理技术的一种方法。1983年通过的 “101条风险管理准则”成为了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这也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制定的《PMBO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全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有我国才接触到关风险管理方面的书籍。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标志着我国风险研究正式步入自主研究阶段。 在实际项目的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在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访谈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绘制风险管理流程图法、现场考察法、参考统计记录法、外部咨询法等。前期预测和识别是项目风险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绿色建筑风险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找出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找到方向。常用的分析分析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外推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四、绿色建筑施工方案中的风险和风险识别
由于传统施工模式的思维习惯影响, 以及缺乏绿色施工经验, 人们往往会忽略绿色这一主题,这种偏离“绿色”目标的不确定性便是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因此,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可以定义为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包含了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把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
五、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评价模型
1、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为了避免人们的主观臆断,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风险的判定,使风险评定工作数据化、程序化, 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指某一单项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具有权衡比较不同评价指标间差异程度的作用。根据本文指标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3、评价方法应用步骤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风险评价步骤:
(1)U={u1,u2,u3,u4,u5,u6}={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u1={u11,u12,u13,u14,u15}={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2)建立权重集:根据每一层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采用专家打分法,分别给每一因素赋予相应的权数,就得到了各因素相应的权重集。如第一层次的权重集A=(a1,a2,a3,a4,a5,a6),第二层权重集:A1=(a11,a12,a13,a14,a15)
(3)确定评语集:不论评价指标有多少级,评语集只有1个。将风险程度设定为五级: 低风险V1; 较低风险V2,中等风险V3, 较高风险V4, 高风险V5。五个风险评定等级构成V={V1, V2, V3, V4, V5}。
(4)建立各因素的评分隶属度函数和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由长期从事建筑工程、房地产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施工方案中的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经统计即可得到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式子中的n为各子集中所含的二级指标数,rij表示指标因素i(i=1,2,...,n )对评价等级j(j=1~5)的隶属度。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Bi=AiRi,其中Ai=(ai1,ai2,ai3,ai4,ai5),i=1~6。
(5)进行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模糊综合运算,B=AR, 其中A=(a1,a2,a3,a4,a5),R=[B1,B2,B3,B4,B5]T
(6)得出评价结论:由B中元素的大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绿色建筑施工方案风险的综合评价结论。项目策划人员在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要给于关注, 采取对应措施提高策划质量。
六、结束语
绿色建筑的施工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各种措施的有效配合。企业的施工成本、社会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干扰程度都与绿色施工方案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绿色施工方案中存在风险,风险概念的引入, 可以使策划者的头脑中树立风险意识, 提高施工方案策划的科学性, 使项目更好的实现绿色目标, 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 从而能够更好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对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住建局《关于贯彻落实姜大明省长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有关分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我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合正在开展的县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活动,决定开展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
一、检查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狠抓隐患排查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有效预防模板支撑体系、起重机械、脚手架、深基坑、高边坡等施工坍塌事故,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二、检点
本次专项检查的范围包括全县所有在建建筑工程,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一)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
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基坑深度超过5米或深度不足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基坑开挖、边坡支护等方案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专家评审论证;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单位是否根据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是否存在支护不及时、超挖等现象;基坑边坡周边是否按照规定的距离和荷载堆置各类建筑材料。
(二)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工程是否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是否按规定进行专家评审论证,施工单位是否按审批合格的方案进行搭设;模板工程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是否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责任各方是否履行职责,进行联合验收。
(三)脚手架、卸料平台、防护棚搭设
脚手架、卸料平台、防护棚的搭设是否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是否进行了专家评审,是否严格按照审批合格的方案进行了搭设和验收。
(四)起重机械管理
施工现场使用的塔机等起重机械是否已办理产权备案,是否存在使用淘汰塔机等情况;塔机等起重机械是否由具有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拆卸;安装、拆卸前,安装拆卸单位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进行审批,是否按规定向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办理安拆告知;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到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是否办理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咨询。
三、检查时间
本次专项整治自年10月17日开始至年11月15日结束,共分企业自查自纠、主管部门督查以及重点复查三个阶段进行。
(一)企业自查自纠阶段(10月17日-10月22日)
工程参建各方要严格落实各项主体责任,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和工作措施,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各施工单位要将所属工程项目的基坑开挖、模板支撑、起重设备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统计,并填写加盖公章的《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自查表》于10月21日前上报建设局安监站。
(二)主管部门督查阶段(10月23日-11月10日)
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所有在建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
(三)重点复查阶段(11月11日-11月15日)
对检查中发现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工程项目,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进行重点复查,对仍未整改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关键词】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案、超高钢管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1 前言
脚手架虽然是临时设施,但它是施工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其主要作用如下:保证建筑工程作业面的连续性施工;能够满足现场的运料和堆料要求,方便工人进行施工操作;对在高处作业的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能够满足多层作业、交叉作业、流水作业以及多工种之间的配合作业要求。超高钢管脚手架主要是指外脚手架,外脚手架既可以用于外墙砌筑又可以用于外墙面装修施工,常用的脚手架有多立杆式脚手架(扣件式和碗扣式)和门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外挂脚手架等。
建设部在2009年5月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分部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将24m以上的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和附着式提升脚手架均列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分部工程,甚至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分部工程,因此高层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工程技术第一关。
2 方案编制的内容
根据工程的不同,所需要的编制的内容也有所差别,国家行业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66-2008对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方案,编制要求如下:工程概括、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现以扣式脚手架为例,说明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
2.1 工程概括
工程概括主要是指主体工程简介和部分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详解。超高钢管脚手架工程概括就要包括工程名称、工程结构、建筑面积、高度、平面形状及尺寸等,详细介绍部分要包括超高脚手架工程施工要求、施工平面布置,还要有设计依据、搭设条件、搭设方案设计等关键要点和特殊要求明细。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概括”中要说明工程的结构、层次、面积及沿口标高、层高,以便施工人员或相关审查人员对工程的基本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减少审查人员审阅时间,提高工程效率。
2.2 编制依据
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主要是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建筑强制性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等。不可以模糊感念,或者是只是依据施工条件而设置不合理或者有违规定的方案,更不能对某些项目一带而过,使施工方案毫无根据。
在编制依据中,有些规范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概述,但是必须列入以下规范:《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885-200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0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规范。
2.3 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主要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主要是为了了解工期周期和工程的进程,并对不同工期的工程进行相关性规范规整和工程的实时控制。编制好超高钢管脚手架施工计划,可以有效的进行脚手架工程的预测和工程材料周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创造更高的工程效益。
材料计划主要包括型钢、钢管、扣件等主材和构配件的规格、型号、直径选用,数量等,还包括脚手板、安全网等,相对来说是施工方案中最复杂和严格的地方,一个脚手架工程的基础设备和材料都必须有所详细的记录和备案。这样既方便审阅人员的快速查找,也方便整体工程量的预算,对工程的预期监制起到指向性作用。
2.4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检查验收。
技术参数主要是指钢管脚手架工程中涉及的数据计算和安全性参数规范。技术参数具体包括:经计算得出的型钢长度、间距,钢管立杆的纵、横向间距,扣件式使用时的搭建距离和错开尺寸、衔接时的相关角度和受力大小,纵、横向水平杆的间距、扫地杆的间距、斜杆与剪刀撑的布置等数据,连墙杆的设置等。由于各构件之间的技术参数都不一致,有落地式、悬挑式和附着式三种,编制时可用表格列出各种技术参数,这样既简明、清楚,又便于查找和翻阅。
工艺流程就是简述脚手架工程的施工操作过程,除了简单的搭设步骤外,还要有相应的施工要求、构造设置和具体做法,包括脚手架下的基础处理。
脚手架工程的检查验收主要是详细叙述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技术交底,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检查,完工后的验收、落手清检查。在此部分的施工方案中要详述以上三项的交底、检查、验收要求。
施工工艺是审阅人员进行工程评估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本部分方案中必须将有相关技术参数明确交代,且不可有前后数据不一致、计算错误等原则性错误,只有做好材料计划,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时才能高效有序的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检验,保证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质量。
2.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安全一直都是强调的重点所在,一个好的施工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在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安全施工的发生。安全事故中有些事可以通过规范现场来避免的,比如说:不在脚手架上对方材料,以免局部超载严重,造成断裂或者脱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还要包括外在的防护设施,施工现场要有安全网,尤其是像超高脚手架工程这类高空作业的施工现场。此外在施工期间,建筑施工现场还要有防电保护措施以及避雷安全措施。
2.6 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是为了更简洁的表示施工量和施工速度。劳动力计划包括人员的分配和人员的劳动安排。做好劳动力计划可以是造价工作更准确,预算更合理。
2.7 应急响应及预案
应急响应及预案应该详细介绍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等事故的急救措施。按规范规定,施工方案都要有“应急响应及预案”,特别是脚手架工程这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而且应详细阅述,也不能缺某项应急预案。
2.8 附录
附录主要是包括脚手架工程的技术参数的计算书和其他未尽事宜。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参数的计算书。落地式脚手架或悬挑式脚手架应分别进行计算,并一一列出计算书。
目前我国多数项目工程采用有关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其计算过程均应列出。超高钢筋脚手架的节点详图和相关部位的特殊构造也要有详细载录。
关于未尽事宜,可以是相关单位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的施工说明,也可以是施工中需要特殊注意的构造方式,并没有强制性填写,可以施工方案编制人视情况选编。
3 总结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规定,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或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或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由总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论证未获通过,不能施工。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都有相关规范的范围,做好一个施工方案不仅要对规范有详细的了解,还有对针对的工程有系统性的掌握。施工方案的编制直接关系施工中的项目审阅、工程进度控制以及施工效率。超高脚手架工程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之一,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认真编制好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方案审批及论证工作,并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预防和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于群,郭月明.悬挑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专项备案监督管理经验浅谈[J].科技与企业,2012(11).
[2]王君良.简要论述建筑施工中的脚手架工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
[3]张倩.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5).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措施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即具有时代的特色,又具有我国文化的烙印,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城市的发展不断壮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必不可少,是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实用的标准,因此要求建筑工程管理精益求精,借鉴外国先进理论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工程的实用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包含了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工程施工的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不断的更新技术,这样能够有效的解放劳动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减少成本;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是要提高他们的操作新设备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才能进行良好的技术管理。
2、成本管理
所谓的建筑成本其实质就是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建筑成本管理是要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优的施工状态,包括材料成本、设备的损耗、人工成本以及与有关的其他支出,管理首先是要对材料的用量进行管理,在保障工程施工进度的前提下,要科学计量,尽量减少材料资源的浪费;其次是要控制材料价格,通过了解市场信息等方式掌握材料价格,材料价格包括运输费、材料价格、以及运输中的各种损耗,最后控制机械费用,科学的计量所需的机械数量。
3、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对于建筑行业至关重要,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指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最大程度的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既包含了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也包含了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的安全。近些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质量管理主要是指管理活动的目标就是要建造符合使用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和使用功能能否充分的发挥,因此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动员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影响施工质量的众多因素进行管理,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较多,且不规范,大多数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漏洞较多,成本管理执行力度不强等等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很多施工单位没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受计划经济影响严重,没有重视到建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粗放的管理方式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加大了建筑施工的危险性,导致施工企业利润减少,信誉受损,长此以往,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影响行业的发展。
2、监管存在漏洞
我国的建筑企业内部的监管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内部没有严格的建筑施工监管体系,对于各个岗位的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人员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从外部原因来看,现存的监管公司较多,资质不明,彼此之间竞争激烈,恶性竞争普遍存在,加上专业的建筑施工监管人员较少,监管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水平有限,同时相关的监理、监督部门的工作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工作不认真、业务素质有限,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监管水平,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强化内部监管制度,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强化自身责任。
3、管理职责不明
目前,成本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相关联系,错综复杂,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明确责任,但是目前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责任,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只负责管理本部门的事情,对于各部门之间责任的交叉工作无人问津,造成工作脱节,各个部门信息蔽塞,工作过程中只能片面的考虑自身因素,忽视整体的协调性和相关性,导致施工中材料的浪费,成本的增加,影响管理的效果。
4、管理缺乏可操作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有一部分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不高,由于建筑工程与其他产品不同,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与其他成本管理的区别,只有这样制定出的管理制度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往往会忽视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因此无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达到管理的最终目的。
5、忽视工程质量
由于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激烈,供大于求,因此很多招标单位一再的压低工程价格,竞争单位甚至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施工时为了获取利润,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继续使用本该废弃的边角料,或者选择价格更低的、质量相对较差的原材料,这样看上去虽然节约成本,但实质上是会影响工程质量,增加工程后期的维护成本、延误工期,验收时如果质量不合格,出现返工现象,那么需要施工单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成本控制要适可而止,要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是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保障工程质量。
6、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现有的施工人员多数是农民工,他们业务素质较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合理的对施工材料进行利用,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同时监督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通常只会对工程的表面进行管理和检查,片面的追求成本降低,不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理论知识虽然较强,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弱,无法达到建筑管理的目标。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完善建筑施工制度
建筑施工制度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施工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程序,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建筑施工监管例会和专家咨询制,定期召开例会,与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商讨解决工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发挥专家作用,为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节约成本避免工程纠纷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严格审核是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建筑物质量的保障,因此在施工前要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以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确保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工程质量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原材料的采购量、工程期限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获得,因此首先,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人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设计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确保建筑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且符合实际情况,其次,要保证施工方案没有不正确的内容,面面俱到,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于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提前预警,做出解决方案;最后施工方案的审核人员要严格审核,及时发现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避免因方案不完善所造成的建筑质量出现问题,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方案程序进行。
3、协调建筑施工现场各方力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施工方的施工要求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差别的问题,这些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与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不畅出现的。对于这样的问题,两者之间要积极沟通,明确要求和设计理念,以便及时调整。施工人员不能盲目的全盘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以免造成质量隐患和纠纷;另外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既要有一定水平的技师,还要有操作能力的基建工人,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合理分配工作,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提高施工单位的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施工单位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
4、 提高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人作为施工主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流动性高,且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上管理人员管理责任心不强以及监理人员工程监理的态度不端正等等原因,都是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必须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员的稳定性、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进行定期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区别培训,对于设备操作人员要加大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熟练度和安全性;对于现场施工人员要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和应急水平;最后国家要增加专业设计人员,完善他们的知识构成,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完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5、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监督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保障工程进度和及时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管,首先,要选择资格健全,责任心强的监理单位,重点考察监理单位以往的业绩和信誉,其次,建立并完善对监理单位的考评制度,重点考核监理单位的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完善、质量控制程序是否严格,监理机构工作质量高低、监督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最后,给予监督单位更大权力,尤其是现场监控的权力,避免其他因素造成的监督不到位,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的现象出现,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树立其监督单位的威信,是监督单位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城市的市貌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管理人员要认识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达到国际标准,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企业形象,为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肇远.浅谈加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
[2] 标.浅谈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管理;危险源控制;
一、事故发生与施工现场编制的施工方案流于形式有很大关系
国内一般的高层建筑施工,总承包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管理粗糙。在没有认真审图和根据实际施工架料及荷载进行承载力计算的情况下,按常规进行脚手架搭设、支撑架搭设,结果在实际的施工中荷载过大,支撑或防护架不能承受其所产生的荷载而发生架体垮塌。所以在项目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尤为重要。通常来说项目施工的技术负责人应当召集整个施工队的技术力量,首先进行图纸会审,明确施工现场的防护重点部位,外架、防护架、支撑架搭设的施工方案编制时,要对搭设使用的架体材料的规格、型号使用部位进行承载的验算,在满足荷载的情况下,对架体的搭设方法,连接方式、立杆间距、横杆步距在方案中明确。直到该方案是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适用方案为止。
二、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重点部位监控意识淡薄
一般施工项目,在有了施工技术方案以后,就有项目部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直接让劳务作业班组开始施工作业,而忽略了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把真正进行施工作业的班组工人集中起来,共同研讨方案。让实际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施工方案,知道施工的重点部位及施工时的安全防护方法。在彻底掌握方案以后,接下来就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作业的过程实施指导和监督。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关键的监控部位有以下部分(以房屋建筑为例);
1、基础平场的土石方开挖爆破及外运方案、开挖方式、转运方式、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和监督。
2、基础施工的土石方(人工开挖、钻孔)时,先有技术交底的前提下,土石的开挖及调运、钻机的操作、基坑的防护、临电搭设、防坍塌措施、探洞措施按施工方案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指导和监控。
3、主体施工时主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要先于施工作业场所防护完毕。这也是建筑施工最重要安全防护的关键点。主体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防护搭设,在每六层的建筑物临边、电梯洞口、预留洞口实行固件封闭。在实施砌体作业需要拆除防护部件的,就必须在施工作业层的临边加设整体封闭防护,整体防护随着施工进展步步封闭。这个阶段施工人员对防护部位的搭设、巡视、拆除实施全程监控是关键点。
4、装饰装修阶段的室内作业比较多,这个阶段要抓住的关键点在建筑装饰材料的防火灾事故,防止交叉作业以及物体打击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对于外墙装饰工程,高处坠落仍然是安全管控的关键点。
三、安全作业意识的灌输走过场,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对于一项建筑物施工过程来说,打桩基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桩基质量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那整个建筑物工程质量就不可能满足施工要求和使用要求。把好桩基质量关,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桩基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桩和桩顶。根据不同的桩基的施工过程不同,桩基的类型又分别高承台桩基和地承台桩基。这两种桩基的施工工艺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高承台桩基有一部分是在地面以上的,而地承台桩基全部都是在地面以下完成施工,包括基桩和桩顶全部都在地下施工。根据建筑施工工程中桩基施工工艺的不同,又可以对桩基进行不同的分类。在我国最常用的有两种,分别是预制桩桩基和灌注桩桩基。预制桩桩基的工艺比较简单,主要是利用打击或振动将桩基打入地下,而灌注桩桩基相对比较复杂,含有多个复杂的施工操作步骤,比如打孔、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等等,每一步操作过程都要注意施工要点,以保证施工质量。为什么说建筑物的桩基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物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呢?这是因为建筑物桩基能够将地表上建筑物的震动压力有效的传递到桩基周围的土壤中,这样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摇晃,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避免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遇到大的震动造成建筑物倒塌。所以说,作为建筑行业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建筑物桩基质量的提高。如果建筑物桩基质量出现问题,或者是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缺少桩基的建设,将致使整个建筑物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影响后期的使用,最可怕的是造成整个建筑物的倒塌,即造成经济损失,也威胁人身安全。
2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准备工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桩基施工质量,需要从各方面着手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就是对桩基施工工艺过程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勘察施工现场,二是编制施工方案,三是准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做好桩基施工准备工作,有利于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有利于桩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把关,下面,作者简单介绍下各种准备工作的内容。
2.1勘察施工现场
做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来说,都知道在建筑物施工开始前或说设计前就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主要是查看地质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返工情况发生,或是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施工现场勘察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制定解决方案。在进行桩基施工时,现场勘察更是影响施工工艺稳定性与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勘察地质水文状况后,可以根据施工地区的土层性质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尤其是对于预制桩还是灌注桩的选择提供参考。对于土层性质的勘察还有利于我们了解地下水文状况,有利于排水沟的设计,以防止排水不畅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2编制施工方案
勘察施工现场后,我们就要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需要在施工开始前完成,施工方案的选择很大一部分也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充分勘察施工地区地质水文状况,进行研讨与分析,从而确定出适宜的施工工艺。例如预制桩施工工艺还是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确定后,就要根据工艺完成的要求确定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同时对整个施工操作过程进行具体规划,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与细则,从而使整个施工过程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选择机械设备
完成以上两项准备工作后,要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与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有利于保证桩基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由于机械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或是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到位而影响施工工期。机械设备的提前选择与准备,对于保证桩基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3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多样的,但是在我国,就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现状来看,最常用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有两种,即预制桩施工和灌注桩施工。
3.1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
在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工艺过程要点有两个:一是对于沉桩高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预制桩的质量,对于预制桩沉桩工艺过程有多种方法,比如水射法、击打法、静压法和振动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且适合的施工环境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沉桩工艺方法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以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最佳效果;二是对于预制桩施工过程需要用到浇筑工艺,浇筑工艺过程质量对于预制桩桩基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浇筑工艺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着浇筑过程的持续性,并且要恰当合理的设计保护层,确保保护层参数设置在25米左右,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3.2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
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是比较复杂的,具体来看,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主要和混凝土施工存在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要严格混凝土施工操作程序,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灌注桩桩基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对于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中的成孔操作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在当前我国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成孔操作方式有四种,即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沉管成孔和冲击成孔。其中干作业成孔又可以细分为机械钻孔和人工挖孔两种方式。对于这四种成孔方式来说,特点各异,具体的施工程序和施工优缺点也各不相同,在具体的成孔操作中需要我们根据现场成孔的具体要求进行恰当选择,比如对于一些施工现场多为粘性土或者淤泥土的情况就应该选择泥浆护壁成孔方式进行成孔操作。
4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影响因素;方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s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it operation activities of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past and the problems of control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of the better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can for construction units and individuals to create mor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architectur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运转,市场化经济的繁荣发展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把建筑企业推向了竞争更为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为谋取生存空间,建筑施工企业在重视自身技术增长而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得加强施工成本的控制,并在这个精神贯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此,总结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特点,提高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内容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指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所需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其他用于建设的费用支出,进行科学的指导、监督和控制,及时解决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错误偏差,将建筑成本费用控制在计划的范围内,实现成本目标控制。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为降低建筑成本、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3.建筑施工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3.1外在因素
近年来招投标方法采用合理低价中标,造成施工企业从投标就开始让利。国家规定的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是以质量合格等级测定的,施工企业要创质量优良等级的工程,就必须增加施工费用,而受益的建设单位却未能严格执行有关的奖励办法。随着建设工程的造价改革发展,价格构成更接近实际成本,取费的标准由原来的按企业资质等级取费改为按工程对象取费。加上国家环保条例日趋完善,建筑施工及生产技术要求,日益受到环保条例的制约。另外施工过程受自然条件的干扰,如气候、地基、地下水等不利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本。等等诸多原因都造成了施工成本费用的增加,使建筑业成为微利行业。
3.2内在要素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对项目管理的内涵把握不准确,容易产生形式上的简单项目承包,造成成本加大,企业收益降低。另外对项目法施工的认识不到位,把项目法施工简单理解为下放权力,项目承包,一包了事。由于实行了分权制的管理方式,很多权力下放给项目管理部,出现了政令不畅,各自为政,以包代管,以包抗管的局面,削弱了企业的总体实力和法人的调控能力,肢解了企业的整体优势。由于在分权制下推行项目承包经营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等多级利益主体。产生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磨擦,项目负盈不负亏。大量效益被项目经理部消化了,该上级的费用缴不上来。导致企业整体效益流失[2]。
4.提高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方法
4.1综合考虑施工各要素,规避风险,细化成本指标
在进行成本控制之前,要对影响项目施工的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和分析,对各项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处理,确定这些因素中与成本中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根据因素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施工项目中的成本因素进行分类,分类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生产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将之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3]。
4.2编制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
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和纲领,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提高企业的声誊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在确保可行性的基础上,将科学、先进性置于第一位,尤其是在具体方案的确定过程中,要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及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制定、监督及咨询。在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将目光置于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上,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长远利益。在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确保方案的科学、先进、经济合理,这样才能使得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确保企业的效益。
4.3实施严密合理的生产组织
从目前建筑项目施工的生产组织施工管理来看,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成本控制不周的情况。目前,建筑行业通常采用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委托给财务部门进行的成本控制方式。由于财务部门其自身的工作特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容易将注意集中在成本核算之上,对成本控制工作则主要是通过采用控制的一些“死原则”进行被动的“价”,这直接导致出现“卡”而不控的后果。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还需要对项目各个方面的生产,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应该进行严格的生产组织。
4.4加强施工材料费的成本控制
工程直接费中,材料费约占70%左右,是构成工程成本的主要内容,材料费控制分为价格控制和数量控制两个方面。首先要把好进货关,对用量较大的材料采取招标的办法。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或者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材料差价;其次是对使用量少的材料,在充分考虑采购、运翰等费用的基础上,根据成本大小,选择从厂家直购还是由中间商供货。按工程进度需求计划供应材料,减少积压,减少原材料的堆放损耗和保管费用的开支,从而增大资金周转[4]。
4.5对人工及机械消耗费用进行科学的控制
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通常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保证人工费用的单价低过预算定额中规定的人工费用单价与合同规定的相关人工费用补贴的总和。在对机械设备消耗费用的控制中,通常由于机械效率难以达到定额标准,同时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施工机械原值与折旧率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所以经常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费超过预算。因此,除了按通常的向甲方要求追加机械费用补贴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机械设备与人员的管理,从源头上对人工及机械消耗费用进行科学的控制。
4.6加强成本统计工作,实施动态控制
这主要是针对施工周期较长的建筑项目,对其在一定的时期内的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加强成本统计工作,根据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成本管理缺陷进行实施的纠正,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的动态控制,对施工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这些统计的数据,可以总结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这对于企业之后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4.7加强科技攻关,增长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影响施工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组织工程师及施工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在不影响项目进行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这对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或任务。它涉及的内容广而复杂,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企业发展和工程实施过程不断总结自己的管理模式上的优缺点,认真重视起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和工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各个小团体或部门的费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步,方能使企业谋取更多的经济利润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籍晓华. 论建筑施工成本控制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5:51-53.
[2] 兰雨. 建筑施工与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230-233.
【关键词】施工方案;工程设计;常见问题;编制
施工方案不仅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组织的纲领性文件,而且是工程施工阶段保证安全、质量、进度、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等保障企业自身利益满足合同要求的管理文件,在近几年对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大部分项目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示例很容易列举出来。希望施工单位能够给予重视并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以充分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应有的功能。
一、施工方案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要求程序。
(2)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各工程的施工顺序和进度。
(3)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4)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部署,要考虑各阶段、各工序、各工种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做到各阶段、工序、工种间能够有机衔接。
(5)全面履行合同,按期交付使用,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发挥最终投资效益。
(6)为了落实责任,文字、图纸、计算书必须履行签字手续。要特别重视结构计算、工序能力计算、临时工程设计等。
(7)为了保证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先进性,各种主要施工编制方案制定要进行充分的比选和技术经济比较。
(8)在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统筹安排,扬长避短,不仅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让他们参加编制和审查,更要充分利用技术和管理原则,发挥综合优势,配合良好以进行合理的工序交叉。
(9)当遇到需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时,要进行专门性的研究,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织专题会议,集大众智慧来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技术管理智力资源不足
目前施工技术资源由于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造成累积,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原因有两点,一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二是传播渠道不足并且不畅通。所以编制的内容往往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也没有进行借鉴,所以没有做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比如,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经作为经验可以借鉴,但他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从而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不必要劳动。这种现象往往是存在的。
(二)编制人员设计不到位
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由于缺乏具体施工经验和技术理论基础,就照搬照抄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而未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具体工程的特点,设计内容单一,最终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三)编制方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编制的施工方案编制很少考虑经济效益,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想要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却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根本等同于空中楼阁。
(四)施工方案流于形式化设计
施工方案编制往往只是个形式,不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施工方案的编制经常会出现内容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的情况,所以根本不能真正起到施工指导的作用。
(五)施工方案缺乏专业管理
施工方案编制没有健全的逐层审批手续,未能严谨实现公司各对应的相关部门层层复核、评价、审批工作甚至存在代替、仿造审批人签署意见的现象,
三、施工方案编制问题解决方法
(1)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中方案施工管理规定的内容及要求编制施工方案。
(2)编制的内容不能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
(3)编制方案内容应做到与现场施工状况一致,也应做到及时验证和修改方案内容。
(4)施工技术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安全可靠,还要经济适用。编制的内容要根据工程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5)对于危险性较大或者超过一定规模的工程的专项方案应经过外部专家审核,确认合格后才能实施。
四、总结语
在基于施工管理的施工方案编制问题分析时,要始终把坚持施工管理作为指导性文件,赋予其权威性,并且应用于编制、审批、实施、修正与经济核算等环节。要及时察觉并且明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刻把施工方案编制原则摆在前面,以减少基于施工管理不当而引起的施工方案编制问题,找到施工方案编制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展东,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版。
[2]吴根宝,建筑施工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版。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not just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unit of construction level,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is closely bound up. Only making the related quality control work, can be sure the houses i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lso can ensure that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This pap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question briefly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伴随着我国国内建筑业的逐步开放,国外很多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了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中,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国内建筑业的竞争压力。如何在高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寻求建筑施工企业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成为了摆在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工程质量是当代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搞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管理
1.1、管理方法是包含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管理。技术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依据。为了确保这些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目录清单,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图纸会审贯穿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之中,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后必须详细整理及确认,并分发给图纸持有人,让施工图在变成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为施工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
1.2、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技术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必须将技术方案交底作为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控制。
2、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
环境管理是指工程技术环境的监控及现场管理环境的监控。由于环境因素具有多样性,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所以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的显著,复杂多变,如临近河边或水源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暴雨、酷暑、严寒都使地下水位发生大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前一工序人工挖孔就是后一工序浇筑成桩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另外,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环境;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理布置,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实现文明施工,从而达到环境的监控,以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3、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对策。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安全工作水平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基于系统的理念,立足于事前、事中控制,综合防范,考量项目安全工作所面对的各种不同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1 从根本上提高各方面人员的素质
施工中各方面人员自身的素质对工程质量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从管理、施工到操作人员各方面人员都有较高的素质,这个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保证。否则,很难保证质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使自己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话,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应该做到:
第一,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
第二,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防水作业、钢筋连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2 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管理,重视施工方法的选择
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每项工程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制定、修改、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3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序的质量
开工前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层层把关。编制各分项工程的预防质量通病措施,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形要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从根本上完善管理体系。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再按照上述程序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结束语
建筑施工工程是百年的大计,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生死存亡大计的关键性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的质量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施工程序进行严格的管理,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惠.浅谈创精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3).
[2]吴玉山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 铁道技术监督, 2005,(02)
[3]丁士昭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王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陕西建筑.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