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艺术数字化

传统艺术数字化

时间:2023-08-25 17:10: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艺术数字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艺术数字化

第1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数字化;知识产权;技术规范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由农村涌入城市,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随之而来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伴随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间习俗、民间艺术迅速消失。这些现象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出现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近些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出现,上至国家政府,下到民间研究人员对民间文化的保护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探索出许多保护民间文化的方法,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民间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中的瑰宝,对它们的保护更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民间艺术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数字化保护。

文化保存功能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之一,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上具有综合优势:首先,有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经验,掌握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其次高校图书馆具备与高校民间艺术研究者合作的有利条件;另外高校图书馆具有长期的文化保存经验等。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技术手段等方面。

一、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紧迫形势

1.民间艺术的特点与数字化保护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如面塑、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民间戏曲、民间故事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日本学者柳宗悦是日本民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将艺术分为三大类:时间的艺术、时空间的艺术、空间艺术,又将属于空间艺术(造型艺术)范畴的工艺分为手工艺和机械工艺,手工艺又细分为贵族的工艺、个人的工艺、民众的工艺三类。他认为“时间的艺术,指以时间为基础的艺术,是无形的艺术。可分为两大类,即文学与音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时空间的艺术,指添加时间并以空间为界限的艺术,有舞蹈、话剧、歌剧三大类,是以动作为主、包含诗歌和音乐的时间性的艺术。空间艺术,指依存于空间而产生的艺术,是有形的世界,又称之为‘造型艺术’。具体可分为四类,即建筑、绘画、雕刻、工艺。其中前三者被叫做美术以区别于工艺”。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应该使用不同的数字化方法进行保护,对于空间类的民间艺术主要用图片进行记录再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时间类的民间艺术用视频进行记录再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时空间类的民间艺术应该用图片、视频相结合进行记录再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

2.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民间艺术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保护。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可以这样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就是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瞎子阿炳有200多首曲子,由于种种原因,却只记下了六首,《二泉映月》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像《二泉映月》那样的曲子永远消逝了,已成千古遗恨。许多民间艺术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像剪纸、面塑、民间故事、一些流传在民间的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等,现在几乎都后继无人,缺少资金支持,如不加以保护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二、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的综合优势

1.技术优势

杨海波认为,所谓数字化保护,就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借助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网络等技术,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系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他在文中还论述到传统的保护手段已无法满足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技术手段,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过重要作用,为我们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保护正在替代传统的技术手段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高校图书馆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掌握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设有技术部,技术部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信息技术类专业培训的,有些是信息技术的专家;高校图书馆的其他职工也多数接受过图书馆学或者信息类专业高等教育,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并且在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文献信息保存经验,在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工作中能够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对不同的民间艺术类别采取相对科学、准确的数字化保护方式。

2.高校图书馆与民间艺术专业研究领域合作的优势

董学艺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在北美高等院校里,民俗研究不断发展。美国至少有509所高等院校、加拿大至少有19所高等院校开设民俗学课程。”现在我国的大学中民俗学课程的开设虽然不如国外的大学普遍,但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内有许多大学设立了民俗学研究所或非物质文化研究所,高校中许多非民俗学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进行民俗学专业研究的也非常多,目前的状况是我国民俗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绝大多数集中在高校之内,研究成果丰富,理论建树举世关注,可见由高校图书馆完成民间艺术数字化的保存,一方面可以首先得到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或者直接参与民间艺术的研究之中,在民间艺术数字化的保存中可以接受到科研人员在民俗学专业上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分清形势,有的放矢,对面临灭绝、最需要保存的民俗艺术及时进行保存。

3.保存优秀文化遗产的优势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图书馆从成立之初,图书馆人就以收集、加工、整理人类文化典籍为己任,并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不论高校图书馆还是其他图书馆在保存文化遗产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图书馆进行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存比在其他科研机构具有经验上的优势,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资金,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人,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应用好“数字化”利器,做好民间艺术保护工作。

三、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的问题

1.知识产权问题

目前我国普遍缺少对民间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国家针对民间艺术保护的相关法律、条例也不完善。很多民间艺术家没有自己的作品版权,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民间艺术数字化的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民间艺术家拥有的知识产权的尊重,在数字化保护中涉及到的“机密”“绝活”,更要加以保护,但是这样又不利于对民间艺术原滋原味的数字化保存,这是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民间艺术保护的法律、条例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其他国家的经验、成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用来完善我们对自己民间艺术的保护。白晶认为,对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已经超出知识产权对民间艺术保护的范围,这也是需要探讨的。对于高校图书馆制作产生的民间艺术数字化作品本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民间艺术数字化后的产品,其使用也要符合知识产权的规定,既要有利于扩大民间艺术的传播,发扬光大民间艺术,积极开发、利用民间艺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要遵守在知识产权允许的范围内。

2.技术规范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上的数字信息标准规范日益成熟,数字资源融合相关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民间艺术数字化的技术问题逐步变得简单、规范起来。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民间艺术更好地保存、传播,让更多的受众欣赏和开发利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只有遵守一定的规范,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制作、保存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国家对于数字化的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标准,这是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首先要遵守的。如国家档案局于2005年4月3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31―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以及许多地方性的文献数字化标准也值得参考。杨海波、彭冬梅等人在他们的文章中对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技术问题和国内外保护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值得我们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工作中参考。对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在数字化工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技术,尽力达到保护的完整性,对于民间建筑、雕刻、剪纸、编织、绣花等可以用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如果能够采集到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当然更好;面塑、皮影、狮子舞、民间戏曲等动态的民间艺术应用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民间故事、谜语、歇后语等语言类艺术先转换为文字资料再数字化保存。

数字化保护民间艺术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因为数字化保护对民间艺术也不是万能的,这只能让我们未来的子孙看到过去灿烂辉煌的民间文化的图像音频资料,这与对民间文化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果我们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民间艺术存活的土壤,也就是保护民间艺术存活的文化空间,失去民间艺术存在的根基,同样一切都是白费力气。而民间艺术存活的根基在于政府的扶持,社会的保护,还要大力开发艺术市场的需求,让民间艺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要害所在。

参考文献:

[1]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9,(01):154-156.

[3]董学艺.美国和加拿大高等院校民俗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2).

第2篇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资源的数字化检索、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介质存储下的文化资源正在逐渐消亡,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检索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建设一套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系统。甘肃历史文化悠久,艺术资源丰富,民间文化遗产繁多。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科技的发展,全面、抢救性地收集、记录、整理全省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全面反映甘肃文化艺术的历史、艺术科研的重要成果,为甘肃艺术科学研究提供一套系统、可靠、翔实的研究基础资料,对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系统保护与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21世纪甘肃艺术科学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处于当今时代的艺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亟需研究的课题。《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的最初创意与动机正是基于此而产生。

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前期准备,2005年,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获国家课题立项,我作为课题组的总负责人,顿感肩上的千斤重任,因为我深知,承担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同一般:其一,该课题是国家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首批数据库项目,也是甘肃省艺术科学继“十大艺术志书集成”之后,获得立项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长的项目;其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是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摸清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家底,建立动态运行的文化艺术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全新的宏大信息化系统工程。资源库的建设完成,将会是全国目前唯一一项综合性的电子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其三,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前沿性的开拓项目,既无大量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挑战和压力,只有迎难而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是最好的、唯一的选择。课题获国家批准后,我及时向各级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甘肃省文化厅高度重视,连续三年,把《资源库》建设纳入当年度的全省文化重点工作。历任主要厅领导多次来所调研该项目的进展。经过多方争取,甘肃省财政厅向《资源库》下拨了专项科研经费,为课题的启动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同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无私帮助和指导,为课题的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保证了课题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项目概念

(一)艺术资源元数据

一般认为,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从已有的结论看,元数据的含义是逐渐发展的。“元数据”一词,早期主要指网络资源的描述数据,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其后逐步扩大到各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的描述数据。目前,“元数据”这一术语实际用于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描述记录,指的是关于艺术资源数据的数据。基于应用,可以将艺术元数据分成以下若干种:艺术数据结构:艺术数据集的名称、关系、字段、约束等;艺术数据部署:艺术数据集的物理位置;艺术数据流:艺术数据集之间的流程依赖关系(非参照依赖),包括数据集到另一个数据集的规则;质量度量:艺术数据集上可以计算的度量;度量逻辑关系:艺术数据集度量之间的逻辑运算关系;ETL过程:过程运行的顺序—并行、串行;艺术数据集快照:一个时间点上,艺术数据在所有数据集上的分布情况;星型模式元数据:事实表、维度、属性、层次等;报表语义层:报表指标的规则、过滤条件物理名称和业务名称的对应;艺术数据访问日志:哪些数据何时被何人访问;质量稽核日志:何时、何度量被稽核及其结果;艺术数据装载日志:哪些数据何时被何人装载。

(二)艺术资源数字图书馆与艺术元数据

艺术资源数据库实际上就是艺术资源数字图书馆,是将艺术资源数字化后,支持艺术数字化资源从数据到信息乃至艺术知识的全部相关转化流程。它集艺术资源收藏、服务和保存为一体,包括艺术资源数字化从创造、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集收集、组织、存储、和推送数字信息,并提供有关数字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凸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就是这种数字图书馆中的专业图书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环境,它把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的收藏、服务与个人结合起来,用以支持甘肃文化艺术资源从数字数据到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转化流程。数据库中的数字收藏是建设该专业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根据文化艺术数据库的特点,该专业数字图书馆馆藏按照媒介划分可以分为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根据该数据库的特殊需求,从数字资源的性质和功能方面来讲,数据库的馆藏资源又可以分为一次文献(如电子图书)、二次文献(文摘数据、书目数据)、三次文献(元搜索引擎的索引)。《资源库》的管理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1)资源采集,即对文化艺术数字资源进行采购、数字化加工和采集链接的馆藏体系。(2)文化艺术资源整理,即对文化艺术资源数据的加工,对资源进行描述、揭示和组织的体系。(3)文化艺术资源的保存,包括对文化艺术数据的存档、保存、存储。(4)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即将分散的文化艺术资源和服务按照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艺术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应用系统采用相同的层次模式,即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提供一致的接口,使各个单独的子库之间真正结成一个虚拟的、有组织的、相互操作的、可伸缩的整体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网络信息,实现跨资源、跨系统的无缝连接和检索。各层次的含义为:文化艺术资源存储层:文化艺术数字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于不同的系统中。文化艺术资源加工层:按照拟定的文化艺术资源标准规范对资源进行数字加工和元数据加工。上述两层可以统称为文化艺术资源层。文化艺术资源应用层:通过搜索引擎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检索、调度、获取、传递。文化艺术资源服务层:文化艺术资源库作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交互、为用户提供服务窗口。

(三)艺术资源元数据规范

1、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戏剧数据库》为例)

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用于描述或标识艺术信息资源对象的内容、属性和外观特征,包括描述、定位、管理、检索、评估和选择、交互等方面。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的内容结构包括艺术资源核心元素、艺术资源类型核心元素、艺术资源个别元素。《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戏剧数据库》剧种元数据著录标准:戏剧剧种元数据由核心元素、戏剧剧种类型核心元素、个别元素三部分组成。核心元素:指在各类资源对象的描述中都通用的元素,包括5项:名称、创建者、创建时间、主题与关键词、描述。戏剧剧种类型核心元素:属于资源类型核心元素,指根据戏剧剧种资源的特点,设计出相似资源共同所需的元素和修饰词,以尽可能保证数据之间的互转换性,包括6项:剧种属性、流布地区、剧目、音乐属性、代表人物、班社剧团。个别元素:以戏剧剧种为特定资源对象的属性、特点为基本对象,仅适用于戏剧剧种,可不用于交换,包括2项:剧种源流、剧种照片。

2、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设计

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或称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指描述艺术资源的具体对象是元数据产生的相关规则的集合。一般包括完整描述一个具体对象时所需要的元素项集合,个别元素及其修饰词项的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等。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设计流程包括艺术资源分析、初步设定、手工著录检测、征求意见、完成艺术元数据规范(初稿)、联机著录开放实验准备、应用规则建立等多方面步骤。

三、项目的实施

2005年12月,本项目正式启动,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从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着眼,在组织管理、工作方式、标准规范等方面探索和实践,建立成熟的工作体系和规范,为项目全面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成立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课题组。并以聘任各数据库负责人的形式,聘请所内业务人员担任各子数据库的负责人,责成各数据库负责人组织人员完成全省文化艺术资源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课题组成员除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业务人员以外,还包括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有关专业研究人员。如民间音乐数据库与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西北师范大学合作,民间舞蹈数据库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戏曲文献数据库与甘肃省图书馆合作,影音数据库与甘肃省艺术档案馆合作。通过集体攻关,发展本所科研实力,推动人才发展。通过与外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二)制度建设

《资源库》建设启动以来,课题组大力加强与探索项目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组织制定了《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资料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采集设备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课题研究中各项工作。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对于确保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的信息准确和信息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文化艺术信息采集设备使用效率,促进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此外,项目组成员还自行编制了《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工作实施方案》、《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编辑体例》、《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录入表》、《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代码表》、《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简报》、《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采集标准》等指导性和实用性强的资料。尽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程序复杂,涉及单位、人员多,文化艺术资源数量大,但由于精心组织,预案到位,管理体系成熟,项目工作始终有序进行,工作进度和信息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工作。在本课题申报阶段,经多方论证,确立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社会科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方面主要采用定量方法,通过统计、量表的制作、分类和分析,使数据系统化,归类科学化。《资源库》下设戏剧、曲艺杂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习俗、艺术科研、影音、图片等10个数据库,采取“多层知识网络”模式建构内容。通过数据库和引文链接等各种知识链接方法,把多个层次的数据库融为一个具有知识网络结构的整体使用。同时,各层数据库也可独立使用。最终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结构标准,使其可与国内外各类数据库在统一检索平台上同时使用。例:根据已经确立的研究方法和课题项目的框架结构,《资源库》信息采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3月)为准备阶段。赴北京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调研“中国记忆”数据库。成立课题组、组织信息采集技术培训、制定《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录入表》、《声像信息记录表》等。第二阶段(2006年4月-2008年12月)为采集、技术指导、专项培训和重点试点集中采集阶段。课题项目负责人责成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数据库负责人自行独立采集。通过两年扎实的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全省这三个方面的信息采集工作。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10年初)普遍采集和审核阶段,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深入铺开。在2006-2008年已完成戏剧数据库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反复论证试点数据库的经验得失。多次组织专业和技术部门有关业务专家开办专题辅导,并将阶段性成果及项目试点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会科技处审核指导。2010年6月,全省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基本全部报送至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信息中心机房进行管理。在《资源库》建设项目实施中,主要采取了三种文化艺术信息采集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一是由课题项目负责人遴选业务骨干,担任各数据库负责人,组成信息采集工作组,赴各地进行信息采集。二是立足于《中国文艺十大集成•甘肃卷》的现有成果,作为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三是强化田野调查工作。及时抢救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文化艺术资料。比如对河西宝卷国家级传承人郑殿有、甘南藏戏、民间舞蹈等的抢救性拍摄。信息采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字数据信息的录入和二维影像信息的采集。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审核———汇总。首先由各数据库人员做好所属资源的采集(文字、照片,声像)、梳理、分类。其次由各数据库组成人员制定本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并按照标准对数据进行合成、录入等工作。然后根据现有条件,各数据库承担人负责对录入元数据的初审,课题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入库元数据的定审。最后,各数据库所有元数据信息报所内信息中心汇总进入《资源库》。其中,要求做到每条数据逐一检查,审核率达100%,条目内容文字错误率不超过万分之四。对出错率超过规定要求的(采集录入数据的检查,准确性和完整性控制在1%以内的,即为质量良好;误差在1%-5%之间的,为合格;误差超过5%的,为不合格),将错误数据记录表分别发回各数据库负责人,限期改正后重新报送数据,进行验收。

(四)设备建设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先后用课题专项经费,分两次购置了相关设备。设备配发使用以保证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需要为原则,同时兼顾信息采集完成后文化艺术数据信息动态管理的需要。信息中心机房按照“运行稳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技术要求,由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完成。机房硬件设备主要包括:PC服务器、光纤磁盘阵列、备份管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UPS设备、专用空调等。自运行以来,经有效管理和维护,机房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为保质保量完成《资源库》项目建设的实施,全面促进甘肃省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8年,通过课题项目合作方式得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获得该中心“中国记忆”数据库的全部软件,作为《资源库》建设运行平台。同时,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积极筹措资金,为单位采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数码相机及摄像器材,信息化设备设施初具规模。大幅提升了全所的硬件建设。文化艺术研究的保护和管理信息化手段逐渐普及。

(五)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员队伍的建设是一项与项目工作成败、项目工作质量水平息息相关的长期性、延续性工作。自项目启动以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立足自身,高度重视项目人员队伍的业务培训,鼓励各数据库负责人开展专题攻关研究,先后在元数据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课题组除参加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举办的有关培训外,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还在选择培训时机、确定参训人员范围层次以及培训教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精心部署、科学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分期分批举办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专项研讨、专题讲座等各类培训课12次,举办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软件操作和影像拍摄专项技术、质量研讨培训,培训业务骨干近30余人(次)。以本所业务骨干为主组成的文化艺术信息采集组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常年坚持战斗在基层文艺信息采集第一线,不畏艰苦,不计名利,潜心业务,精益求精。经过《资源库》的建设,采取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办法,用具体的《资源库》项目带动和有目的性地培养了一批适合担任科研工作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和他们的独立研究能力,使本省艺术科研工作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也使甘肃省文化艺术科研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项目的成果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在甘肃艺术科研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从科研意识、科研概念到科研手段、科研方法等方面跟上了时展的步伐,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课题通过现代电子手段的数据化和影像化处理,系统、翔实、客观地收录和整理甘肃文化艺术资源。为特色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平台,对艺术科学信息化建设提供完备的知识信息资源,并建成甘肃文化艺术研究的检索、查证与评价系统。项目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步建立涵盖全省文化艺术门类的高科技、综合性数据库

截至目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完成的建设格局,成果内容涵盖甘肃戏剧数据库、甘肃曲艺杂技数据库、甘肃民间文学数据库、甘肃民间音乐数据库、甘肃民间舞蹈数据库、甘肃民间习俗数据库、甘肃民间美术数据库、甘肃艺术科研数据库、影音数据库、图片数据库等10个子数据库共76个分库的数字资源系统,录入条目上万条,文字资料30余万字,音视频资料数百小时。初步做到检索、使用相互关联,达到数字资源一体化。

(二)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形制和体系的数据库元数据标准

在课题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课题组通过集体攻关、学习借鉴和自我研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子库结构分类,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元数据建设标准。包括视频元数据加工标准及加工流程、文本元数据加工标准、图片数字化加工标准、音频数字化加工标准,以及各数据库的设定和编制标准,定义数据库结构、字段,最终建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数字化检索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也为其他省市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参考。

1.原生数字视频保存使用标准

2.非原生数字视频保存使用标准

3.流媒体保存使用标准

流媒体采用rmvb格式。视频资料数字化流程图说明(见下页)

1.拍摄高清视频资料:用SonyZ7C等数字摄像机拍摄视频资料。

2.建立场记文件:详细填写场记表。

3.DV磁带编号、上架、建立清单。

4.打开电脑、SONY等型号数字磁带录像机电源。

6.将DV带放入录像机磁带仓。

7.用EDIUSNXHD高清采集卡采集视频,保存为AVI文件。

8.依DV带内容及主题加以剪辑分段,并依文件名命名规则予以重新命名。

9.导出MPEG2编码文件,并转流媒体RMVB文件。10.按照影音数据库元数据著录标准完成元数据著录。

11.将视频资料装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将Rmvb文件导出到web服务器。

截至2010年6月,《资源库》采集的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基本涵盖了甘肃文化艺术领域的各个主要艺术门类。在力争做到资料采集的广泛性的同时,还将采集到的文化艺术资源按照民族和地域的特色分布,制作了甘肃戏剧剧种、甘肃曲艺曲种、甘肃杂技项目、甘肃民间歌曲、甘肃民间舞蹈舞种、甘肃民间美术、甘肃主要民间习俗活动、甘肃省艺术科研院所等8个种类的文化艺术资源分布图。以图文的方式将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种类、名目、分布区域展现出来。今后将通过《资源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实现数字化的链接,可以使用户便捷地查询和浏览,对甘肃省的文化艺术资源逐步做到摸清家底。由于资源信息量过大,目前有60%资源进入《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中心机房,由3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更新维护,初步实现了文化艺术信息的动态管理。其他资源信息将在最近三至五年内完成数字化处理和分类入库工作。

(三)在《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平台基础上,申报成功并开展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立足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成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的科研基础和特色。《资源库》的资源优势在课题申报和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截止2010年,共有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研究》、文化部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甘肃部分)》、《甘肃省艺术院团现状调查研究》、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天山雪传奇校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甘肃省艺术院团现状调查研究》、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重点项目《网络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甘肃省文化艺术六十年》等1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在此平台上完成或申报成功。在《资源库》基础上,从2004-2010年,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丛书系列,分期出版了“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丛书”、“甘肃特色文化艺术研究丛书”,如《秦音恋———王晓玲艺术人生》、《陇上秦声———尚育民剧作集》、《跬步集———甘肃艺术科学论文选集》、《骊靬探丛》、《甘肃民间谚语选注》、《华亭曲子戏研究》、《梅之韵》、《花儿与花儿剧》、《甘肃文化艺术60年》、《甘肃加快戏剧大省建设论丛》等。

《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不仅在数据采集、标准规范研究、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发展,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文化艺术资源的“动态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通过文化艺术资源调查项目的开展,初步摸清了甘肃全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家底,打造了一个科技含量高,内容充实、辐射面广的艺术科研平台。《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艺术研究、文化决策、文化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业务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文化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使甘肃在21世纪的艺术科研方面的发展上了新的台阶。

五、项目的二期建设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填补了甘肃省艺术科学资源数据化建设的空白,其整体架构及文化艺术资源分类对其他省市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但从从项目的工作性质来说,它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短期之内不可能穷尽善美。在《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繁杂的甘肃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可调动资源的规模,依据本所的学术传统和长线发展战略,精心选取典范,定向开展田野调查及立档和采录、存储工作,完成了初步的资源库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规模。因此,项目的结项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对资源库不断地丰富和优化将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长期和常规的工作。

下一步,《资源库》的工作思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结项转段,纳入常规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续建工作,明确《资源库》建设初级阶段已结束,项目将转入日常基础性工作阶段。安排专项经费,由各数据库负责人各司其职,组织人员不断丰富和优化各数据库的建设内容,为激励先进,促进工作,将其纳入本单位年度考核、评估、奖惩的内容,逐步建立项目长效工作机制。

(二)加强业务指导,扩大信息采集

继续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信息采集,一方面要组织开展更加广泛的田野调查,进行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训,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市艺术研究所自行开展一般信息采集,逐步充实和完善《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系统。

(三)深化动态管理,转化科研成果,创新科研体系

1、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甘肃主要艺术资源数字动态监控研究试点,延伸创新领域。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甘肃文化艺术资源数字检索体系,完成省级艺术科研数据库动态监控管理标准,实现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的全数字化和艺术科研手段现代化,最终建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数字化实时监控检索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如与张掖市人民政府合作,对甘肃河西地区艺术资源数字动态监控研究。对河西地区流布的几种戏剧、曲艺实时动态监控,设立河西宝卷、凉州贤孝、秦腔、民勤曲子戏动态监控试验区、高校研究示范点。建设河西艺术资源数据库,完成河西宝卷、凉州贤孝、秦腔、民勤曲子戏动态监控,制定监控管理标准规范。实现甘肃省河西文化艺术资源的“摸清家底”与“动态管理”。河西地区试点成功之后,向全省推广。

第3篇

相对于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更大的遗失风险。民间艺术作为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累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民间艺术也是了解一些地区民间习俗、文化特点及历史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包括虚拟现实,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通过采样定理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这样数字化以后的0和1就是各种信息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示,这就可以使书本无法记录的民间艺术得以流传下去。此外,很多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也很愿意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如浙江大学在1989年就开始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即CAD&CG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七五”计划建设项目,1990年对外开放,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的验收,1997年开始对敦煌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研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科技成果。我国的民间艺术保护工作者虽然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还是有一些民间艺术未能很好的保护起来,从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上海嘉定的竹刻,在明清时期,那是相当的繁荣,而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从前的竹刻工作者都已年过半百,且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福建泉州的南音,是我国的四大古音乐体系之一,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据东方网报道,泉州城里有个“南音社”,一位老南音艺术家开办了免费学习班给人授课,即使如此,现在参与南音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少。因此,加强对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2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措施

民间艺术由于覆盖面较广,内容复杂,致使其缺乏必要的归类整理,严重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此外,相关部门和单位缺乏对民间艺术的广泛宣传,导致人们对民间艺术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了解民间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各省市可以根据本省的民间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字博物馆,实行“收藏优先”的原则,并配合民间艺术生态博物馆,建立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料库和数字民间艺术资料馆,使民间艺术得以很好的保护并传承。

2.1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首先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对民间艺术要进行实地考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工。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民间艺术大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对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首先就要对民间艺术的资料进行收集。

2.2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其次是资料的整理工作

大体上讲,民间艺术覆盖面较广,包括皮影戏、剪纸、绣花、狮子舞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各类民间艺术又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内容十分的复杂,如果紧靠书本进行人工整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创作民间美术作品,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出作品的效果图,这样就可以节省在制作中的材料成本并缩短制作时间。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民间艺术进行分类整理。

2.3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要建立民间艺术网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民间艺术网,将民间艺术的数字化资料上传到网络上,免费向人们宣传。网站作为民间艺术资源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宣传民间艺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讨论和补漏的途径,如论坛等,这有利于人们补充遗漏和讨论民间艺术及其保护方法。

3结语

第4篇

一、数字技术的独特艺术形态

当下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种种高新技术产业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坚实的贡献。电影业集合了高新产业的各种技术,将科技界的新发明运用到电影制作中。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因而电影的变化也更为神速。拿世界最早的电影来说,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到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再到梅里爱的科幻电影《月球旅行》,它们与当代电影的技术相比,变化非常之巨大,也正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变革,银幕上的种种视觉奇观才会映入眼帘。数字电影诞生于本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电影的制作镜头开始需要借助电脑完成,或者运用了电脑技术会使影片变得更完美。于是传统电影开始引入数字技术。经过初期阶段的摸索,目前数字电影技术已经很成熟,创作人员已从过去单纯地运用数字特技逐步转化为将其与传统摄制、传统特技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当今数字电影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再数字化到电脑硬盘里。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目前用胶片摄影机拍摄的图像质量远远高于另外两种方式。这是因为胶片的分辨率还远高于数字电影的分辨率。但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清晰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

二、数字技术的独特视听魅力

数字电影技术的巨大潜能,使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以数字方式传输节目,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可以使不同地区的观众同时欣赏到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节目。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胶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2.数字电影最大程度解决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的损失问题,即使反复放映也丝毫不影响响音画质量。数字电影不仅能避免出现胶片老化、退色等问题,还可以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使观众看不到任何画面的划痕磨损的现象。

3.数字化电影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天地,给正在衰落的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具有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员和电影产业中的新兴职业,如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视觉效果设计师等会在今后的电影舞台上成为主角。

4.数字化电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字化电影是电影艺术展开创造翅膀的新天地;数字化电影对于防盗版技术的突破,令电影版权拥有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数字电影非线性编辑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进行编辑;软件、辅助设备、输出系统等技术的飞跃都会带给传统电影新面目;而在电影之外,发展游戏产品、网络产品等,都为数字化电影时代的艺术家提供了飞速发展的空间。

三、数字电影技术与观众之间

数字影像从形态上观察,是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制作的影片和影片片段。从美学层面思考,这是数字技术给电影在制作上带来的新手段,在观赏中带来的新体验。用商业模式运营,明确电影的商品属性,是文化消费品的特性。而文化消费体现的是观众的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生活追求等,这些都影响着电影的定位,选题,制作等方面。如果电影的发展依旧遵循着时代创作情感,在题材、叙事、影像方面符合观众的情感逻辑、道德标准、审美取向、消费心理以及当代时尚理念的影片,加以明星制的引导,便可以吸引更多年龄段的观众回归电影院。现在科技发展迅速,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影变得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大大的将电影的影像属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多数观众因此更留恋电影院观影。

纵观近几年的世界范围内的院线大片,如果离开了数字技术,那么影片的投资规模,制作水准,市场魅力,票房收入都要大打折扣。技术在电影史上使得电影产品保持了依旧卓越的品质,也不断的吸引着当今的观众群体。从90年代初的《真实的谎言》中,飞机灵活的在摩天大楼中穿梭,在海上的独桥中直升机与激战等景象,令观众在观影的时候紧张激动并感同深受。《阿甘正传》中大量的运用了数字技术,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新的影像创造,阿甘跟美国历届总统握手见面,使故事的真实和现实的真实相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电影空间。震撼人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成为数字技术在当代的大赢家,由500多个数字镜头制作而出,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投入了大量资金用电脑制作出冰海沉船的壮观场面,创下了全球票房收入18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凡是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会深刻感受到其数字化的特技效果在影片中的惊人效果。在数字特技制作中,先把电影镜头拍摄出来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尽管这艘巨轮是用模型做出来的,远景中船上的旅客、海中的海豚,船行进中激起的浪花乃至远天的背景也都是用电脑合成出来的,但观众在观影时,却不会对这些从未真实存在过的景象感到怀疑。电影从制作到放映逐渐实现全面数字化,在大荧幕上为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也实现了很多人类想要超越想要实现的梦想。

第5篇

随着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的产物——数字艺术。数字艺术是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灵感融为一体的艺术。它的出现影响了各个设计领域。在越来越讲究品牌文化内涵的时装界,服装专卖店作为服装零售终端本身,是单纯的物质构造的实体,同时也是服饰与品牌的外延空间。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的进行艺术创造提供了新的平台,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概念也逐渐在设计的各个领域蔓延开来,本文从数字艺术对如今品牌服装专卖店展示设计产生的影响谈起,并且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可能。

关键词:

数字化;服装专卖店;展示设计

一、数字化艺术的内涵及运用

1.数字化艺术的内涵

数字化设计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数字化设备进行的艺术设计的活动,数字艺术是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灵感融为一体的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全面或部分的使用数字手段。其表现形式有:虚拟互动的数字装置艺术、网络及多媒体艺术、数字音乐及数字感官模拟等。

2.数字化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化艺术作为一项较为前沿的艺术类别,如今被大量而广泛的运用于舞台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中心展示设计等场所。下面就以比较知名的如德国卡尔斯鲁厄(ZKM)艺术媒体中心为例来进行介绍。ZKM艺术媒体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了数字化艺术的互动特性打造的一个以“互动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该博物馆里长期有许多由艺术家与视像工程师、程序设计师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通过技术的支持与艺术的灵感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让人震憾的数字化艺术设计作品。如20年前就完成的互动艺术作品——洞穴的形成,就是一个以现场即时运算的数位影音、人机互动、虚拟空间的一件数字化装置作品。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四周皆为封闭的墙面,墙面上整幅面被显示屏幕铺满,场地中央站立了许多大型的木偶。人们戴上3D眼镜后,随着身体推动木偶,环绕四周的七度立体声音乐会同步响起,眼前会出现配套的动画影片。该作品围绕着“身体”“空间”“语言”三者之间的美学探索,调动人类的各大感官一起置身于黑暗洞穴中体验未来空间的艺术之美。这个装置设计的成功导致后来的许多展示场所都开始运用数字化艺术。

二、数字化艺术设计在现代品牌服装展示中的运用

1.展示道具设计的数字化

人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触、嗅、味,如果能够将其合为一体,形成全方位的信息传递系统,就能赢得整个信息传播的广阔天空。正如舞台背景设计需要大量的舞台道具来制造场景一样,在专卖店空间环境中少不了必要的道具来陪衬气氛,道具的应用在这里要突出的是一种针对性,看似不经意的摆设似乎具有一种偶然性,但它是经过设计,事先安排好的。道具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具象的展示道具往往是特指某种器物,一组个性家具、几尊各具姿态的立体模特、又或是将建筑设计语言、园林设计素材引入作为展示道具的设计原型来衬托情景环境。抽象的道具则需要根据服装的独特性来理解,那么它有可能就是一段背景音乐或是模拟真实环境里的光线效果,甚至天气效果。在什么强度的光线环境下最能凸显出该品牌的服饰的最佳美感、什么样的天气效果搭配什么款式的服装、什么样的背景音乐最能符合消费者的心情。这些抽象的道具要素往往借助于传统的展示设计手法是难以达成的,而将数字技术融入到色彩学、消费心理学、光学等基础理论中,凭借预设好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人为地根据适时情形来调整光色、光线、背景音乐甚至于气味,使环境中的这些起着关键作用的抽象道具充分的发挥作用。在服装专卖店的空间环境里,通过数字技术的辅助,完全可以实现道具为服装全信息的传达和服务,辅助空间来衬托服装展示。

2.展示陈列设计的数字化

传统服装店的展示设计不论品牌抑或是款式几乎都是延续了同一种设计和展示的模式,不论是服装、箱包还是鞋帽基本都会采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手法。在服装品牌专卖店空间中几乎都是静态的展示手法,无法给顾客留下很深的印象,容易给顾客带来视觉疲劳和购买厌倦心理。而且在传统外观静态的展示方式中,顾客也只能得到服装全部信息中的很少一部分。理想中的服装的展示陈列则应更加注重于自由、想象、互动,不再像传统展示中规中矩的摆设模式,在不同特点的空间环境里服装的展示陈列应该更加具有一种随机性,使顾客在空间中能很自然的和“衣”得到接触,除静态展示部分,服装展示在全新的情景环境下,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化装置手段来增加一些活动的地轨,可以自由的调节各种服装的摆放位置及模特姿态,变换一下背景状态,使得原本静态的展示方式增添些舞台艺术的意味。

三、数字化艺术设计在品牌服装展示中运用的实例分析

1.PRADA日本旗靓店

走进PRADA日本旗靓店(见图)就可以发现店堂的屋顶上方自由悬挂下一组组曲度自如的通气管的造型,这些看起来柔韧感与力量感共存的通气管装置在整个店堂中看似随意的覆盖开来,在一排排列队整齐的模特道具上方自由的穿梭,形成了乱中有序,对比在直与曲之间所追求的一种和谐,使得整个店堂看起来时尚感十足。设计师希望配合店堂空间的设计氛围创造出形似潜水艇通气管的物体,从而通过该造型传送影像、声音与光线。管道的末端安装了大小不一的电子显示屏可以用来展示PRADA的不同产品系列。管道内还安置了隐藏的播音器,可以根据人为控制来适时的播放一些不同的背景音乐,令置身其中的顾客沐浴在悠扬乐章中享受购物的无穷乐趣。管道的管壁上安装有调节光线的设备,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节合适的店堂光线。PRADA日本旗靓店的这种设计可以说是既带给了顾客视觉上的时尚感受同时也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给展示增添了立体感和趣味性,让顾客将购物过程能在非常享受的感觉中完成,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数字化艺术设计案例。

2.FENDI罗马旗靓店

走入FENDI罗马旗靓店大门,有个过道空间,它的墙壁突出部分被用作一个室外剧场的电影屏幕,这个悬浮在空中的半环绕型屏幕播放着符合芬迪品位的短片、音乐、戏剧、历史等。利用放置在店堂内的电子屏幕来向顾客宣传品牌情况的做法现在在服装专卖店的展示设计中比较普遍,这也可以算的上是专卖店设计实现数字化所迈出的初级阶段。难得的是FENDI罗马旗靓店将悬浮在空中的半环绕型屏幕作为过道空间至店堂空间的一个过渡,为店堂空间的正式出现做了一个前期宣传和很好的过渡,吸引顾客怀揣着一份猎奇心理走入店堂深处一探究竟。从以上两个品牌服装专卖店的展示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化靠的是一种技术,如何将这种技术巧妙的和设计艺术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状态,让数字技术能更好的为艺术设计的奇思妙想服务,使二者不着痕迹的融合为一体成为了实现专卖店展示设计的数字艺术化所要追求的目标。

四、服装专卖店设计数字艺术化的未来展望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感性消费。这种消费的特征是凭着自我的情绪喜好来决定好还是不好,喜欢还是不喜欢。也就是说他所挑选的产品必然是符合他的喜好特征的。针对消费者这样的心理,商家及各销售研究中心都在不停地探索如何可以更好抓住顾客的“眼”留住顾客的“心”。据报道美国某服装研究中心正在研究一种“模拟试装系统”,该系统设想将传统的封闭的更衣空间完全改为开放,用一块大型的电子屏幕取代传统的穿衣镜,该电子屏幕为智能触摸式。进入试衣系统界面后通过屏幕前方的摄像头装置将站在试衣屏幕前的顾客的形象记录到电脑里,并同时从屏幕中反馈出来,根据电脑内部的身材分析程序迅速为该顾客的基本体型做一个准确定位生成合适的服装尺码。同时界面上会出现推荐给该顾客的服装效果图片,顾客可以选择性的点击。同时系统会配备各种不同的背景与灯光效果给顾客选择。最后点击“预览”,屏幕中就可以模拟出该顾客身着选中服装的图片。(见流程图)这样就使得原本购物时最让顾客头疼的试衣过程变为了非常乐于接受的游戏过程,非常符合现代社会讲效率、追时尚的特点。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充分享受品牌购买背后的附加价值——美、趣味、尊贵。对于卖方而言,则可以提高销售效率,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类似此类的智能系统会被开发的越来越多。数字化技术将被广泛的运用于专卖店的设计中,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的新鲜刺激、也可以充分调动消费者的购买兴趣。艺术数字化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可以说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不只是停留在人们理智的观赏层面上,更多的能从情感上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生活工作中实实在在的服务于人们。

参考文献:

[1]方兴.数字化艺术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利敏,吴学夫.数字化与现代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张杰.现代品牌服装专卖店中展示设计探析[J].设计艺术,2008(5).

第6篇

一、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集成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性思维,在表现形式上、创作过程部分或全部依靠数字科技手段的新艺术形式,称为计算机生成艺术或计算机图形艺术,简称为CG(ComputerGenaratedArts或ComputerGraphicArts)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受控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和信息设计在表现形式、表达内容和传播形态上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开始走进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发展,更新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数字化时代得以普及和繁荣,以其数学化技术特征和交互性传播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具有可实现信息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和艺术性的沟通的优点,已全方面渗透至包括摄影、摄像、电影、电视、报纸、书刊、动画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和包括传统绘画、平面设计、展览展示、建筑和工业设计、旅游业、咨询业、计算机游戏及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公共媒介系统。作为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新兴艺术形式,归属于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创作工具数字化、作品展示交互性、作品呈现多样性、表现题材广泛性和艺术传播大众化的特点。

二、旅游文化传播

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定居地,为体验不同文化和经历,本着对另一个地方的向往,选择去这个地方旅游,以实现认识这个地方的目的。旅游过程中,除了对旅游地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色、人文特色和历史遗迹等观光外,对旅游地文化的认识和传播逐渐成为旅游者的新追求。正是这种新需求,有利于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深挖旅游地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同步产生,但被得到关注和重视仅有20多年的历史。旅游文化被晏亚仙先生在《旅游文化管见》中被完整定义:是基于区域规划和建设思路,以山水景等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为框架,以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展览和科研等多种途径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综合性活动。如果说旅游的灵魂是文化,那保证旅游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就是传播。旅游文化的传播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岳景观文化、水景观文化、生物景观文化和特异景观文化等自然景观文化传播,人文景观文化传播,包括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社会景观文化传播及企业文化传播等。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可以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等旅游主体,也可以是旅游社和旅游地职能部门等旅游中介。其中旅游者既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向旅游地居民和来自其他旅游居住地旅游者传播自己居住地的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接受者,可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和其他游客的文化传播。随着数字化信息社会的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媒体业已为旅游业中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旅游文化呈现出视觉化传播和媒介化传播时代特征。一方面,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元、生动形象的视觉化旅游文化信息内容,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且以旅游者角度出发,提供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和接受方式的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文化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实现有效的旅游文化传播。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影响

旅游文化的传播是不同地域间景观、人文、社会和民族文化等文化信息的流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和发展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文化旅游者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渗透至旅游文化传播的各个角落,在传授关系、传播形式、传播媒体、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等方面产生了下列的影响:

(一)传授关系依托于电视媒介和平面印刷媒介的传统旅游文化信息基本上属于被动型媒体,信息和旅游者形成的是给予与被给予的单一关系,旅游者仅可以被动接受信息。基于主动化传播是传播的重要属性这一思想,数字媒体艺术介入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以其强大接受力和传达效果实现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主动传播。旅游者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旅游文化信息,从灌输式传输的消极接受过程到互动双选的主动参与过程,通过双向沟通、合作、互动和反馈过程,旅游者从传统的旅游文化接受者角色主动转变为旅游文化的传播大使。基于数字技术数字化和高容量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增强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打破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空性。旅游文化的传播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均采用数字化形式和数字设备完成,利用计算机将实拍素材和图像合成实现非线性自由编辑,经数字保存、压缩和传输技术完成高质量影像作品至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地图、旅游电子杂志、网路虚拟旅游等数字终端设备上,均以数字化的形式打破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空性。

(二)传播形式无形的旅游文化经数字媒体艺术视觉听觉综合处理后,具有多感官体验的综合表现,有利于实现旅游文化信息传播的最好传播。基于数字技术和创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增强旅游文化的视觉感知,加之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响等新型形式组合的巧妙使用,不仅有助于增强旅游者对文化信息和内涵的视听感官效果,而且会以全面化和立体化,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效果,吸引旅游者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旅游文化传播活动,开阔旅游文化传播新视野和高效互动性。新数字媒体介入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中,艺术创造过程中采用的非线性数字技术及多层面性、大发散性思维模式,集自然、社会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考量,依赖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平面、三维、静态和动态的数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图像、图形、影响、文本和音频等多种组成的表现形式,开阔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带来更具表现力和传播力的作品,维性的创意设计语言集中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对传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对传播内容的印象、识别度和记忆度。

(三)在传播媒体上,实现了多媒体的整合传播和新旧媒体的延续与共融基于计算机虚拟完成平台和资源的整合,打破传统媒体各自为政的格局。在结构上,通过调研各媒体的优劣,优化组合,借助统一的数字形式整合众多单一的传统媒体为一个多元媒体组成的扩媒体传播平台,即数字传播媒体。在功能上,数字媒体集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途径,构建了高效、高容、多元的传播方式,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方便旅游者自主选择。新媒体的出现并不会完全取代旧媒体,旧媒体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会在新的数字环境下继续适应和演进。一方面,考虑到年龄较大的群体对新媒体的尚未充分适应,另一个方面,在数字媒体的帮助下,传统媒体也实施了相应改革,在内容制作和传播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

(四)传播效果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数字媒体艺术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引起了旅游者的注意。数字媒体艺术多元化的设计帮助旅游者选择性理解,充分挖掘和彰显了人文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通俗易懂方式帮助旅游者顺利读懂人文景观文化。数字媒体艺术通过多种手段加深旅游者选择性记忆,帮助旅游者多记住有意义的旅游文化信息,同时忽略或抑制不友好的旅游文化信息。新数字媒体介入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中,艺术创造过程中采用的非线性数字技术及多层面性、大发散性思维模式,综合考量自然、社会和环境等各种因素,依赖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平面、三维、静态和动态的数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图像、图形、影像、本文和音频等多种组成的表现形式,开阔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带来更具表现力和传播力的作品,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对传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对传播内容的印象、识别度和记忆度。

(五)传播意义旅游本身是综合文化需求、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活动。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旅游文化传播可以实现追求文化差异,领略不同区域人文差异,寻求文化认同,探索文化环境的跨文化交流。数字媒体不仅有利于信息高度沟通,加大对话时空密度,丰富沟通内容,更能保证文化交流的及时性、互动性、个性化、全面性和直观性,尽最大可能避免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作为贯穿于旅游全过程的旅游文化传播,基于视觉形象的社会化和商业化行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是每时每刻均有经济和消费相关,数字媒体艺术促进旅游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是基于数字媒体的方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新的旅游消费咨询、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过程。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旅游文化传播改变了传统旅游的模式,改变了破坏环境,破坏地方特色的粗犷式旅游模式。现代科技手段在旅游业的应用,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数字技术和传播技术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实现由传统单向、静态、被动的传播方式到动态、交互主动的传播方式的过渡,旅游者可通过网路自主在线观看、下载保存和沟通分享旅游文化。数字技术可通过扫描、拍摄、模拟等重塑传统传媒手段无法还原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技艺民间音乐等即将消失或业已消失的旅游文化,不仅可以通过配合文献解译、现场解说和文书解释为旅游者提供素材,还可以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子孙后代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一睹历史,实现旅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

四、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水墨动画;3D技术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动画界探讨的热门话题是如何是的中国的商业动画片走向世界,如何使中国动画成为大众化产业,并过渡到商业化运作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动画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商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捷径便是直接借鉴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产业的形成条件、形成历程以及形成法宝,拿来振兴中国动画。动画界在关注中国商业动画片的同时却忽略了艺术动画片的发展。忽略了艺术动画片与商业动画片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此境况下就出现的一批动画片失去了民族特色,而研究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的人很少,出现的作品也如凤毛麟角。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大的动画制作机构就开始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传统动画制作的部分手工活,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地发展,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动画生产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不仅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大规模、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而且出现了一些独特的计算机图像(CG)艺术语言。但是无论是在艺术动画创作领域还是影视栏目包装领域,尤其数字化3D水墨动画的创作中,问世的优秀作品屈指可数,也未有详尽的实践总结或学术评论对其艺术表现及制作技术进行研究和概括。

1 3D水墨动画的社会价值

1.1 3D水墨动画的适用性

水墨动画因其以点带面、意蕴深厚的艺术特色具有良好的接受度与普遍适应性,在动画广告、电视台栏目包装、建筑景观动画等方面也均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例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栏目包装片、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推出的新形象广告片等均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水墨的形式进行演绎。江南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诸多的景观尤其适合利用水墨形式进行表现,无论是断桥残雪的浪漫景象还是曲水流觞的文化传承,水墨宣传片无疑是推广城市文化及旅游资源的绝佳载体,对应数字时代的审美观与市场要求,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文化精髓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3D水墨动画艺术理论及制作技术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可行性及普适性高。

1.2 3D水墨动画的时效性

水墨动画作为我国动画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韵味,水墨动画片把中国的传统画种水墨画带入动画制作里,动画片的灵活多变与中国画优雅深邃意境的完美结合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和精神境界有了重大的突破。从它的问世至今,经历了从探索、繁荣到沉寂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而随着时代的演变,传统水墨动画因为制作过程的繁琐、耗时等种种原因,得不到发展。

数字时代下的水墨动画尝试三维技术,在制作工艺上以电脑代替传统的手工制作,减少繁琐的程序,在视角与空间上有所突破,三维立体是以往的传统手工制作很难达到的效果。数字技术提高了水墨动画的视觉冲击力,提高了它本身的审美价值。数字技术使制作一部水墨动画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解决了传统制作工艺繁复的问题,给水墨动画的再生产创造了条件。对传统水墨动画的视听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为3D水墨动画的创作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基于3D技术数字化水墨动画的创作研究

目前,一些院校的新水墨动画创作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奖项,但相关的艺术理论与技术流程的总结性成果少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水墨动画创作的推广与交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对民族水墨动画创作进行研究并引入3D技术推广新的创作技术与方法。

2.1 文化审美层面研究

从文化审美层面研究传统水墨动画经典作品,分别从造型科学与视觉规律两个角度总结其画面构成规律。从水墨动画的抽象性、意向性、塑性及语境适应等角度研究其形式语言特征从水墨动画的技术性、假定性、角色造型、镜头感、时空综合、蒙太奇手法等角度研究其影视美学特征。

2.2 水墨动画经典剖析

通过对传统水墨动画经典如《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的剖析,探究水墨动画自身的特点、产生、发展、现状。立足于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现状,研究传统水墨动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同时在剖析新一批的水墨风格动画如《夏》《绝笔》《双下山》等作品的艺术风格、手法与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初步设定3D水墨动画宣传片的基调和叙事风格及画面布局。

2.3 3D水墨动画实现的新型制作模式

3D水墨动画的实现涉及国画、影视动画、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水墨动画片同电影影片一样,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而对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水墨动画的综合性美学特性,尤其体现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通过经典水墨动画片的研究,对应数字时代的审美观与市场要求,提炼出将传统水墨动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等文化精髓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将水墨画表达事物的符号引入三维动画制作软件,通过创建三维模型,调节动画,赋予模拟笔墨的材质,处理轮廓线,然后分层渲染出序列图,最后利用后期制作来进一步校色处理和特效表现,控制水墨的浓淡、虚实变化,力争灵活地展现了水墨虚拟世界,并最终形成3D水墨动画实现的基本技术与创作程序等新型制作模式。

3 小结

我们试图通过对传统水墨动画经典的剖析,探究水墨动画自身的特点、产生、发展、现状。立足于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现状,研究传统水墨动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寻找将传统的在平面绘制方式下工序复杂、制作烦琐的水墨动画能比较容易和高效表达出来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创作自由度提高,探索小型团队甚至个人独立创作一部水墨动画短片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陈瑛.动画的视觉传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金悦译,章鉴校.数字3D电影的进展[J].现代电影技术, 2009(02).

[3] 舒艳红.“小蝌蚪”该游向何方?――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水墨动画之走向探析[J].装饰,2009(08).

[4]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阎评,张勃陕.现代动画艺术设计分析[M].西人民美术

出版社,2004.

[6] 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中国市场

出版社,2006.

第8篇

整合了数字技术的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音画系统,自古以来就是一门技术的艺术。尽管技术从来不以一种单一而明了的因素作用于影视艺术,但影视媒介形态的每一次变化、影视技术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给影视艺术的内容形式、美学形态、视听语言和欣赏接收带来巨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承认影视艺术是一门艺术的、娱乐的、商业的大众媒介,而媒介是传承和接受信息的手段和载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电影电视的技术史理解为影视艺术的媒介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同声音、色彩和宽银幕等影视艺术上的前三次重大技术革命相比较,数字技术使影视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从照相本性向比特本性的转变是影视艺术数字化革命的起点,也是它的核心要义所在。

目前从模拟制式向数字制式的转变已经改变了影视摄制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方式,并开始在影视的发行、放映和播出领域发挥类似的效应,另外数字技术还引发了影视艺术与互联网、数字电视、视频游戏等其他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技术给影视艺术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啻于是对影视媒介本性的一次“脱胎换骨”。

从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段到创作观念,从表现元素到视听语言,从视觉效果到美学形态,从观影习惯到消费方式,数字技术给电影电视的策划、创意、生产、制作、发行、放映、流通、传播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深刻变革。

数字电影的制作者、美国电影艺术家托马斯・A・奥汉年和迈克尔・E・菲利浦斯在《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写道:“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①

今天,数字技术使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真假难辨、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在画面上营造的视觉奇观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影迷的青睐和迷恋。数字技术不再是影视艺术的视觉噱头,它实际上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重新建构我们关于影视艺术的观念。今天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攫取高票房收入的利器,已经不再是一两家数字特技公司或几位影视特技怪才的一时兴致或偶尔一搏,它已经俨然成为商业影视制作的行业规范和必要环节。

根据Boxofficemojo网站的统计数据,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票房收入排名前10位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泰坦尼克号》、《指环王3:王者归来》、《加勒比海盗2》等,无一例外都是数字技术在其中唱主角的影片。②

数字技术不仅仅制造了一种影视形态,同时也制造了一种影视观众。这些观众往往由年轻人构成,他们沉浸于数字技术所营造的声光炫影、排山倒海的视听奇观中,享受着数码环绕立体声效和高解析率、高透亮度的影像画质,他们讨厌传统影视艺术的绵密的叙事和拖沓的情节,他们喜欢场面胜过喜欢故事,喜欢动作胜过喜欢人物。很难想象这群被好莱坞数字大片惯坏了胃口的年轻一代会对小投资、小制作的影视节目抱有多大的兴趣。

张英进就指出,好莱坞的数字大片其实是“西方中心主义称霸全球的一种新的符号”,这些高科技、高投入、高概念的奇观影像“生产出他人所难以达到的电影‘文明性’的标准,结果产生所谓的‘斯皮尔伯格效应’(如《侏罗纪公园》等电影系列),这对众多的国族电影而言,既是诱惑、又是威慑”③,从而进一步拉开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影视工业在人才、资金、数字技术等方面与好莱坞之间差距和“鸿沟”。

被数字技术所整合的影视艺术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只要张开感觉的神经就可以体悟到今天的影视艺术走进了一个有别于经典影院和电视屏幕时代的、影像四处流溢的、泛媒介形态的文化时代。有人把它称为“后影视时代”。

后影视时代的影视景观的显著特征是观众不必囿于特定的影院时空或客厅沙发上,而被置身于一个影像文本超量堆积、观看欲望被充分满足、影像符号无处不在的视觉文化的海洋中。

例如,今天的电影除了在影院中被消费,至少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被观看:无线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高清电视、VCR、DVD光盘、PPV/VOD(点播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电脑屏幕、移动手机及其他视频终端设备。除此之外,影视文化还可以附着在图书、杂志、海报、玩具、服饰、纪念品、电脑游戏、主题公园等广泛的影视衍生产品上。

当你端起一杯咖啡,杯子上可能会印有迪斯尼的图案;当你拨打手机,你可能会听到根据电影原声改编的待机音乐……

针对这种多媒介环境中的影视文化现象,美国媒介学者安妮・弗雷德博格指出:“在20世纪末,电影这个延续了一个世纪的大众的娱乐媒介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已经嵌入了(或者说消失于)包裹着它的各种新技术中。很清楚的一点是,电影、电视和电脑媒介之间的区别正在迅速消失。无论是制作技术的层面、还是接收和展示技术的层面都体现了这个事实。尽管电影银幕、电视屏幕以及电脑屏幕还保留着它们彼此独立的位置,然而你在它们上面观看到的影像已经丧失了它们以各自的媒介特性为基础的差异。”

总之,今天的影视艺术正在丧失其独立的媒介身份而处于一个多媒体激荡汇流的客观情境中,也许我们没有必要对媒介融合趋势中的影视艺术所面临的前景表示过分的担忧,但传统意义上的影视艺术的观念将走向瓦解、数字技术将引发影视的生态现实的重构是不争的事实。

重塑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观念

如果说数字化浪潮代表着一种客观趋势,那么影视艺术将如何应对当下媒介形态的变化并重新确立自属的艺术身份,影视融合(电影和电视)和影网融合(电影与互联网)是否意味着电影、电视、网络界限的消失,新媒体技术的介入怎样重新定义了影视艺术的本体内涵并推动了当下影视文化的整体转型,围绕着影视艺术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所引发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艺术的本体流变、生态空间、文化图景和发展趋势作出重新定位。

本文认为,对影视艺术来说,媒介融合不仅仅意味着电影电视与新媒体形式的外部融合,也意味着新媒体技术与影视艺术形式本体的内部融合;不仅仅意味着电影电视可以联系其他媒介渠道或产品形式来延伸影视母体的商业范围、让同一标题下的内容跨越多种媒介形式被广泛地播映或消费,也意味着影视观念、影视制作、影视商业和影视观看的挑战性的重新组合,以及影视本体身份的重新定义以及一种崭新的互动性的、参与式的影视文化的产生。

尽管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艺术所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虽然不会终结影视艺术本身,但是技术的变革可能会大大地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影视艺术的结构与形态。(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中的影视艺术的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D7600014)

注 释:

①托马斯・A・奥汉年、迈克尔・E・菲利浦斯著,施正宁译:《数字化电影制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②金丹元、徐文明:《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当代电影》,2008(3),第71页。

③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155页。

④安妮・弗雷德博格:《电影的终结:多媒体和技术变革》,载《重建电影研究》,伦敦:Arnold出版社,2000年版,第439页。

第9篇

关键词:文化遗址;虚拟现实;h里城;三维;文化保护

1 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遗址的保护

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中珍贵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珍贵财富,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纹石窟、安阳殷墟等。这些文化遗址作为不同时期文化信息的载体,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及艺术和科学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随着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现存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正在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以及旅游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存的文化遗址在不同程度上正在遭遇着破坏或腐蚀;另一方面,文化遗址如何能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向世界展示其蕴含的独特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科学参考价值,使其得以保护和展示、传承和发扬,并保证文化旅游价值,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数字技术时代已经到来,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得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利用三维技术和虚拟展示等可以对文化遗址的原始风貌进行虚拟复原和模拟,探索更生动的信息表达方式;将文化遗址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化保存,获取珍贵的基础数据,有助于文化遗址的修缮和复原工作;利用互联网的游客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对虚拟展馆进行自由游览与交互,避免和减少游客对文化遗址实物的直接触摸引起的文物损坏等现象的发生;通过打造一个为游客提供在线漫游、参观、教育、娱乐等多功能体验的平台,不仅能够较好的解决古遗址保护的条件和场地的制约,也更有效的拓展了遗址的保护、展示与研究的新领域。所以利用虚拟现实进行遗址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展的要求。

2 文化遗址虚拟化保护研究现状

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较早地开展了对遗址文化的保护工作,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数字化手段的一种,将文化遗址的复原、展示和保护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欧美一些国家利用网络对已经保存的文化遗产进行传播和展示,如美国的虚拟庞贝城等;新加坡Visual Factory公司与新加坡国家遗产文物局合作,为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美术馆等6家文博机构创建了整套的3D虚拟在线展厅,世界各地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参观新加坡的知名博物馆。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文化遗址的虚拟保护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停留在文化遗址宣传的网站阶段,表现形式多为图片、文字内容、FLASH动画和遗址的展讯动向等二维网页形式,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缺乏沉浸感和趣味性。其次,虚拟展示系统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作为文化遗址的一个信息平台,没有将文化遗址在互联网上的功能进行挖掘和延伸。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国家加大了对遗址文化的保护与文化软实力的投入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力度。20世纪90年代后期,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率先将部分内容进行数字化制作并上传至互联网,开辟了国内网络虚拟博物馆的先河。2013年我国第一个360°全景虚拟博物馆开放的中华艺术宫艺术数字博物馆开放,为珍贵藏品的数字档案管理和网络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故宫博物院与IBM合作开发的紫禁城虚拟世界“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是我国第一个通过互联网展示文化古遗址的3D虚拟世界,网民们通过网络可浏览三维的故宫建筑、古文物以及古代人物,通过对页面的点击交互可查阅遗址详情等。

目前文化遗址虚拟化实现方法类型主要分为如360°全景或者720°全景的基于照片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方法和基于三维造型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方法,而我国利用三维现实场景对文化遗址进行展示的系统较少,但是360°全景甚至720°全景漫游是无法达到基于三维造型的虚拟现实系统所营造的“沉浸感”的。

3 h里城数字化保护的背景与意义

h里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作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是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是展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扇窗。

“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位于h里城遗址的八卦阵便成了凸显八卦知识、传播天人合一思想的良好平台。h里城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是中国文化传统发生的地方,是链接炎黄子孙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虽然h里城景区内的实体设施基本具备,但是缺少对遗址的数字化虚拟化保护和管理。目前,h里城的宣传网站是依附于河南省汤阴县旅游局官网,并且是h里城唯一一个在线景区360。全景漫游系统,是作为h里城景区网页页面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存在的。该漫游系统入口的摆放位置不是很醒目,界面风格较为单调缺少民族元素,可浏览的信息内容有限,交互方式单一,沉浸感较差。如果想要打破这种简单的浏览方式,使游客更加沉浸式地参与虚拟互动和交互,这就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打造一个多维度的h里城遗址虚拟现实交互体验平台,增强页面信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将遗址文化得以数字化保护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激发游客对遗址文化的认同感。

4 h里城数字化虚拟保护与设计理念

4.1 遗址古物的再现和文化的复原

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等先进的智能技术,将h里城遗址建筑及文物展品等通过三维创作的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示、宣传、研究与教育,搭建出一个完整的h里城虚拟遗址三维互动平台。打破文物在保存环境与技术上的局限,以及遗址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多数据通道方式开发多种展示和知识传播途径,加强遗址文化的展示和教育功能的深度与广度。

4.2 遗址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宣传

通过数字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h里城遗址的场地、建筑及展品等进行三维创作的复制,建立出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展示交互系统,游客可以对将h里城遗址的方位格局以及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进行自由行走和三维漫游任意浏览,如果遇到感兴趣的文物展品,通过鼠标的点击触发查看该物品的三维展示详情;通过查询和定位的功能,使游客迅速查询遗址信息,了解当前所处位置,以及随意切换位置,“穿越”各个景点;同时,通过设立一些如“遗址概况”“精品文物”“文献资料”“八卦课堂”等专题和模块,体现了历史与文明的关系,使得游客在浏览过程中了解遗址文化的背景及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遗址的历史文化通过游客的参观浏览与互动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影响着游客,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可;“在线商铺”可以将线上与线下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得遗址文化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与保护。

4.3 基于遗址文化的界面视觉设计

h里城数字化虚拟漫游系统作为一个信息传递、资源展示、文化宣传的大平台,遗址地域文化通过虚拟交互与该平台进行结合,可以使h里城遗址的周易文化和特色得以传播与推广,提高周易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先,界面设计要符合人机交互的人性化设计,主页面与子页面间要实现良好的层级关系和阅读欣赏顺序,并且超级链接可以快速地使游客进入三维漫游系统进行浏览以及快速的显示游客所点击对象的媒体信息;各界面要使游客快速有效地接受遗址文化信息内容,避免花哨和杂乱,通过较为合适的视觉表达形式来满足游客的浏览需要,使游客对界面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浏览;在界面视觉设计中,注重遗址文化特色和代表性,例如通过加入具有周易文化特征的创新设计元素,挖掘周易八卦图在设计中应用的诸多可能性,在视觉上探索周易文化与界面设计的契合点;利用信息关联和音视频功能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该平台的表现力和娱乐性,在界面中通过设置音量、开关等按钮,方便游客对音视频的控制;由于h里城拥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界面的色彩定位上可选择较为深沉稳重的颜色从而使界面具有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的神秘感。

5 结语

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将文化遗址进行虚拟复原,为游客打造一个线上浏览与体验的文化遗址三维互动平台,使文化遗址在数字空间得以再生和延续,弥补文化遗址受到空间与自然环境限制的不足。要注重遗址文化的特色和代表性,挖掘遗址特色民俗、文化的视觉符号,用合理有效的表达方式可以将遗址的文化信息更好更效率地使受众接收,为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对外交流提供了一种全新手段。

参考文献:

[1] 胡小强.虚拟现实[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板佳.数字博物馆的开发与教育应用研究――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 2007.

[3] 徐士进,陈红京,等.数字博物馆概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杜嵘.虚拟遗产研究初探[J].新建筑,2001.

[5] 方建国,姜小林.以增强观众体验为导向的三维虚拟博物馆交互设计思路[J].大众文艺,2014.

[6] 谢思思.新媒体视野下的虚拟博物馆研究[J].

第10篇

关键词: 网络媒体 艺术素养 培养对策

步入信息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多元文化交融发展,艺术已经广泛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学习,以及精神陶冶不可分割的部分,艺术素养随之也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必备素养之一。因此,探讨网络媒体环境下艺术素养的培养问题,是一项符合社会现实和时展的课题。

1.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艺术素养概述

艺术素养一般是指个体通过接触、欣赏、鉴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内化了的艺术底蕴。在网络媒体环境下,艺术素养主要指现代媒介公民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如电视、电脑、手机等)接触和体验传统的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文学、舞蹈、书法、戏剧、建筑、服饰、装潢等)和新媒体艺术门类(如电影、电视、数字短片、动画等)时展现出来的禀赋、能力、品味、修养和举止风度等。它是信息媒介素养、形式符号素养和其他相关素养的综合体,包含了个体对美的理解,蕴含了个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价值追求。

艺术素养的培养能够使人们在数字图像信息的轰炸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健康向上的艺术趣味,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品位;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有助于人们在网络虚拟的审美活动中积极投入情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而不是停留在低俗的感官刺激愉悦上。艺术素养的培养对人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全面发展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还能够使社会文化艺术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调节人际关系,使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都能够有序而自由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2.网络媒体在艺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网络媒体也可以称作“互联网媒体”、“第四媒体”,是指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以电脑、电视及移动PC和手机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形式传播媒体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1]网络媒体具有即时性、连通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艺术素养的培养中,网络媒体发挥着传播艺术信息资源、连接新媒体平台、构筑艺术素养教育网络资源库和创生并承载新媒体网络艺术等四方面的作用,如图1。

首先,网络媒体作为艺术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体现了其即时性、连通性、交互性等特点。在网络媒体环境下,人们通过网络接触、欣赏、体验艺术不但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而且更加方便快捷,互动性更强,同时能带给人们一种更加自由的艺术审美和全新的审美体验,从而获得艺术的熏染和陶冶。

其次,网络媒体的即时性、连通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使之将各类新媒体平台连接和整合在一起,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个人电脑、智能手机、Ipad2、网络电视,以及博客、微博、虚拟社区等,其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新媒体平台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网络媒体环境下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媒介手段之一。

再次,网络媒体可以包容海量的艺术信息和资源,从而建构成艺术素养培养的网络资源库,并充分发挥其连通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艺术资源库,检索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欣赏,还可以参与远程网络艺术课堂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

最后,网络媒体作为网络艺术形成和发展的最佳载体和平台,体现了其创造性、交互性等特点。网络艺术主要包括以网络媒体为存储和传播载体的传统艺术形式及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的新艺术作品两类。网络艺术通过广泛的网络传播渠道,在满足社会大众娱乐性和消遣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民众的艺术辨识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总之,网络媒体在以上四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得民众能够借助于发达的现代传媒手段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保证了艺术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和同一性,很好地实现了艺术资源在社会群体中的共享化,对普遍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艺术素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网络媒体环境下艺术素养培养的对策

网络媒体环境下艺术素养的培养要充分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紧紧围绕网络媒体在艺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3.1建设艺术信息渠道,提高艺术活动参与率。

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只有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才能完成,提高民众对各类艺术活动参与是展开艺术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首先要广泛建立艺术活动信息渠道和群众参与渠道,满足民众对艺术文化的享受和消费需求。例如艺术文化机构应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媒介的优势,开设艺术网站,即时艺术展览活动、艺术表演活动和群众艺术培训活动等信息,扩大群众对艺术活动信息的了解渠道,使得更大范围内的艺术活动参与成为可能。

3.2构建网络艺术资源库,实现艺术资源共享化。

网络艺术资源库是在网络媒体环境和现代数字技术条件下,对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等相关艺术资料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数字转化,并存储于专门的艺术数据库中,从而形成的艺术数据库网站,方便人们通过网络媒介搜索、选用、欣赏和学习其中的艺术资源。例如百度网站的MP3专栏,就是一个音乐艺术的网络资源库,其音乐种类十分丰富,在供人们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使人们获得音乐艺术的陶冶。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海量的优秀艺术作品经过数字化和分类整理后,能够供更多的人进行艺术学习、交流和研究,实现艺术资源的共享,这对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3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艺术创作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终端的逐渐普及,网络艺术日益成为社会大众接触、体验、感悟艺术的主要艺术形式,而且在当前日常生活中,使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创作数字艺术作品,并上传到网络上与人们分享已成为当下流行的艺术活动方式之一。然而当前我国民众的信息识别素养、媒介素养还不高,容易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受到网络恶搞等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利于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要积极营造和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艺术创作与传播环境。为此,我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媒体绿色生态环境,加强媒体自律,抵制庸俗化、纯娱乐化倾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创造出更多健康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媒体文化产品。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构建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培养社会大众对各种媒介正确认知和批判的能力,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介促进自我成长。最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构建新时期传统文化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和谐共荣的文化艺术新格局。

4.结语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艺术素养培养具有了空前的结构开放性、信息互动性和价值多元性等特征。在艺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作用,结合经典的传统艺术作品和优秀的网络艺术作品,培养民众健康的艺术趣味,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艺术欣赏、评价和创作的能力,不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润泽,形成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真正地提高民众精神生活质量,达到“艺术化生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赵雪.网络媒体对艺术的影响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第11篇

【关键字】数字技术影视制作素材存储合成

前言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介入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特性,也使影视制作平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影视制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场变革开始于美国,最先使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的著名导演詹姆士·A·卡梅伦认为:“视觉娱乐影像的制作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也认为:“我在发展数字技术方面的主要兴趣在于能加快电影制作的过程,从而使我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我的想法。我一直致力于改进我在电影制作方面的能力,因为主要的电影制作过程仍然停留在19世纪。数字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能源,它可以使电影制作人员更富有创造力(无论是在特殊效果还是在后期制作方面)并且使电影制作工作更加轻松。”

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工序大大简化,制作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地集导演、摄影、美工等于一身,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影视作品更充分地表现创作人员的个性,从而为影视制作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制作空间。

一、影视素材创作数字化

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计算机合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影视镜头中的景物可以由无数个独立拾取、记录和处理的影像元素来合成,从而大大拓宽了制作人员的创作想象力。许多影视素材都是通过实拍,然后利用专门的采集设备转化为数字影视素材的,再根据创作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特效处理;有的影像素材,从头到尾都是创作人员通过不同的编辑软件创作出来的。这些素材可以是图形、图像等静态素材,也可以是动画、录像等动态素材,还可以是声音素材。

图形、图像作为一种静态素材在影视制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素材可以通过拍摄、采集或扫描等方式使其数字化,然后通过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成各种效果。如果制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甚至可以自行创作,而且自行创作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现,并可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集成功能。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Painter、PaintBrush、Illustrator、CorlDraw以及PhotoDraw等等。

作为动态素材的录像视频素材,主要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将呈现在屏幕上的影像截获,并以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从而获得可利用的数字化视频素材,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视频捕获或抓帧。通过抓帧得到的原始素材,可以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做二次处理,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制作人员的创作要求提供了条件。这类处理软件有Premiere、AfterEffects以及VideoStudio、DSP等等。还有一种动态素材——动画,它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创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剧本或创意进行制作,大大提高了影视作品的美感和技术含量,这类软件有Maya、3DSMAX以及Software3D等等。

近几年,随着音频技术数字化的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已经成为专门的计算机化硬盘录音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功能,支持处理长样本文件(文件大小只受硬盘大小的限制),而且可以随机存取编辑。音频素材记录在硬盘上,无损编辑不会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效果,同时还支持DSP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将一个片断或在整个音频样本实现编辑,不管是实时的还是非实时的,都不会影响信号的质量。

二、影视素材存储数字化

随着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影视素材的处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来记录在电影胶片、磁带上的声音、视频和图像将逐渐被存储在硬盘等数字存储设备上,使常规的胶片、磁带的存储转向数据硬盘存储,视频磁带录像机逐步被数字录像机所取代,这将是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飞跃。

数字化存储设备主要有磁存储器(如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如CD-ROM、DVD等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这些存储设备存储的素材都是数字素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3种数字存储器各有利弊,作为单个的存储器都不能满足影视级的存储需要。目前许多影视素材(无论是高清的还是标清的)是以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存储在硬盘阵列系统中的。通过网络技术将诸多影视编辑系统设备与硬盘阵列连接起来,各个编辑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访问硬盘阵列,从而形成在线数字素材库。

例如,目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所使用的S2A8000光纤磁盘阵列,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容量大、可扩展性强,并采用了先进的虚拟存储技术,使数字素材的存储看起来就像存储在一个大存储池中;而且采用了高宽带和并行处理方式,使影视制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快捷地得到所需的数字素材。

三、影视合成数字化

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像合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特效混合处理的过程。如抠像、叠加以及色彩通道合成等多种合成手法都在影视制作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技法在乔治·卢卡斯的代表作《星球大战》中,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影视合成的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它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专门的采集设备数字化,并用计算机将这些数字化素材合成为最终作品,然后输出到磁带或胶片上。其画面效果要比传统的光学合成方式要好得多。例如曾轰动一时的影片《泰坦尼克》,就以数字化的合成技术实现了诸多惊人的视觉效果,其中最为经典的男主人公教女主人公在甲板上飞翔的镜头大家还记忆犹新。它就是通过在绿色背景下运用运动控制捕捉技术进行原始素材的拍摄,然后用三维软件设计“泰坦尼克”号,通过虚拟摄像机拍摄一段轮船以及海水运动的画面,最后在合成软件中进行最终的效果合成。这些数字化的制作和合成手段及方式,都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影视工作者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合成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数字合成技术的便利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合成的作品比传统的合成效果更加精美,更加不可思议。这成为了推动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

目前我国在影视制作方面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逐渐拥有了世界水平的一些软件、硬件设备,已具备了影视数字加工、数字特技制作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了诸如《紧急迫降》、《惊涛骇浪》、《极地营救》、《十面埋伏》等多部数字化技术含量较高的影视作品。当前根据我国影视制作的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培养一批具有创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化制作能力。

参考资料:

[1]《影视多媒体》,郭斌主编,2004年11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电视剧作艺术》,杨田村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馆智能化 网络发展 好处

传统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慢慢进入智能化时代。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馆藏形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智力与技术保障,而信息网络的开通也让图书馆进一步拓宽了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空间。因此,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导潮流将会是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信息系统,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贮存,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联结,提供即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正在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也曾指出:“未来图书馆的模式就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将文献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与全国联结,乃至与世界联结,这是个方向。”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该积极组织开发信息资源,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加大数字化的建设力度,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为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出一份力。

二、网络发展为图书馆智能化服务

现代网络技术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今风靡全球的互联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也在改变这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这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信息是一种资源,并且已经成为上至一个国家或地区,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可或缺的需求。而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更为便捷的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其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而得到的各种信息资源,是有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它具有分布广,传播速度快,数量巨大,种类多样,更新迅速,类型多样化,内容价值差异大等特点。网络资源便于查询和利用,帮助用户提高检索效率,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网络发展对图书馆智能化的好处

图书馆是提供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文献信息收藏和服务的中心。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使图书馆的基础资源突破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界限,成为重要的虚拟馆藏,并且其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因此,开发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会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1.网络发展为图书馆的管理升级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让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快捷性、实时性和动态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传统图书馆却一直存在着图书众多、查找操作繁琐、图书整理麻烦、馆藏资源受限等等问题,这种传统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这些要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工作产生了变革性的冲击。

网络信息资源不论是在内容、数量还是形式上,都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补充。而网络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信息交流渠道,让图书馆的工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在允许的条件下调用世界上任何在线的图书馆或者资料库资源,使图书馆的资源丰富起来,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所以,图书馆管理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网络,实行服务和管理科学化、智能化,这样既提升图书馆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服务读者,也满足自身管理升级的需要。

2.网络发展为读者的自主性获取提供了条件

信息检索指的是从一个文档集合中查找出包含有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关的信息内容的文档或文本。世界网络化的形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量的极具增长也让人们对于信息检索的方式与结果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在被比作为“信息的海洋”的互联网里,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是人们寻找信息的灯塔。利用好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检索,能为图书馆智能系统以及读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模式,也能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及定制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实现读者信息获取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要求,这也意味着读者能彻底从繁琐的规则中解脱出来。所以,信息检索技术的智能化在未来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势必能为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

3.网络发展为获取信息的便捷性提供了保障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再是局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空间环境中,而是更多地融入开放的互联网网络中,为用户的信息获取、共享和传播带来了方便。因而图书馆读者已经可以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智能系统以无线方式接收图书馆服务的服务模式,方便、便捷、快速地进行图书订阅、续借、查找等服务。如“移动图书馆”便是依靠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让人们可以通过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等在网络覆盖的地区的任何时间和空间,灵活便捷地查询智能图书馆的资料信息、浏览甚至下载的一种新颖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伴随着移动终端的高度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快捷。可以说,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等方式,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接受智能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真正做到全天候与即时性。

4.网络发展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图书馆网络平台主要是由文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与涉及档案管理、借阅传输系统的图书馆业务系统和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控制系统、网络服务系统等的通信自动化系统等组成。要搭建图书馆网络平台,首先就要突破传统的面对面的服务方式,并且依靠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为提高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增强信息保障能力,图书馆之间需要一定形式的合作,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依赖自身收藏或拥有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所有信息需求,特别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和文献呈指数增长,图书馆都不可能也不必要收集世界上的所有文献。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获取的渠道来实现知识 信息的社会化交流与共有,借助于网络快速发展去建设图书馆网络平台,可以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便利的场所。将图书馆的只是服务纳入互联网环境中,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使知识与信息能广泛传播的必然需要。

三、结语

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构从线性到多维,查询从目录―文本到浏览―存储,获取从本地资源远程利用到远程资源的本地控制、从书目记录到数字对象,书目控制转向网络资源开发。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已将图书馆从传统的实体延伸到了无限的虚拟空间,依托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建立职能图书馆是适应信息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网络发展会是实现图书馆的管理与工作创新、智能化图书馆的推进的动力,会让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和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谭全国;论图书馆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J];《医学情报工作》2001年04期

[2]张惠文;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智能化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年06期.

[3]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 2007年

[4]刘磊;关于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36期

[5]洪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