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

时间:2023-08-25 17:1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目前真实经济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

第1篇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不难发现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2006年2月15日,我国了以公允价值运用为最大亮点的会计准则体系,目前新准则体系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公允价值研究的重点,也是深入公允价值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公允价值的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会计上提及公允价值可追溯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告,而后正式的定义,是在1970年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四集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或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是最早的公允价值的定义了,这时人们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虽然还比较简单、不够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成本的计量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人们开始寻求更能反映真实经济情况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会计界的热点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研究机构也都对此进行研究,并先后提出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是其涵义总的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公允价值的相关特征

本文重点介绍三个与公允价值的动因相关的三个相关特征:

(一)估计性。估计性即除非计量日与实际交易日重叠,公允价值一般都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而是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估价技术估计得出的。在初始计量时,由于计量日就是计量对象的形成之日,公允价值即是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但在进行后续计量时,实际交易价格并没有发生,此时,公允价值一般就是假设的交易价格或靠估计得出的交易价格。

(二)时空性,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必须是与决策相关及时的信息。公允价值之所以能够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是因为它是会计环境的产物,它反映现行经济情况对资产或负债的影响在市场上的评价,今天的公允价值可能在时空的变化下、经济情况的变化下变得不再公允了,在新的时点上又会产生新的公允价值。

(三)虚拟性。形成公允价值的交易及交易双方,并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交易及交易双方,而可以是假定的或虚拟的交易及交易双方。而在历史成本会计中,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是在交易真实发生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形成历史成本交易的双方是特定的、真实的。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动因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现代会计目标。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存在必须服务于一定的目标。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关于会计目标亦称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不同的会计目标观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

1、公允价值符合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重要理论基础是委托一理论,该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为了抑制或减少人出于自身利益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随意操纵的“败德行为”,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因而强调以事实性数据为基础并具有可验证性,即在特定情况下,只能按照唯一认可的原则将可验证的事实加工成数据。因此,在这种观点下,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过去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一旦初始确认计量后仅做部分调整,如折旧等不再进行后续确认计量或新开始计量的特性,使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2、公允价值符合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决策理论,决策有用观主要是向现在的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计量往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就是这些计量属性的复合。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现在、面向未来,能够及时反映环境的变化,提供对经济决策最为相关的会计信息。总之,公允价值符合决策有用观。

(二)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收益,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众所周知,现行企业计算收益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而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很明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如,企业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2篇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

(1)估值技术的可靠性下降了。持续通货膨胀,剧烈物价变动使得历史成本会计收到了冲击。当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时,成本与收入的比配就缺少了逻辑上的统一性,存货成本、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已经不在具有可比性,企业的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严重虚胖,这将导致财务状况失实。因此,如果按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难以真实的反映一个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2)历史成本会计的相关性很差。对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是相关的,这是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的;相关性是指信息导致不同的决策能力来使得使用者形成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宜结果的预期,这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见解。历史成本在更多情况下不能提高投资人需要的相关信息,因为它不反应当前的市场价值。(3)历史成本会计的自然趋向。历史成本会计下的资产可以用隐藏的储备,而在繁荣时却不可以。这是历史成本会计的另一种周期性。假如认识到繁荣时期用历史成本计量金融工具的银行业可以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来增加杠杆率。那么这样对于正确的解释历史成本会计的负周期性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历史成本会计不可取代公允价值会计。大量的研究结果和报告取消了历史成本会计继续存在的意义,它不得不让位给公允价值会计。

二、公允价值的运用的必然性

(1)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会计国际化必然要求。在会计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离得太远,与国际惯例缺乏可比性将阻碍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交融。中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设置种种壁垒阻挠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且诉诸各种反倾销诉讼使中国遭受了大量经济损失。(2)公允价值的运用符合我国现实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新会计业务的不断涌现是推动公允价值应用的直接动力,近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理论与实务提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注入了无限动力。二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了动力。三是公司治理的加强和法制建设的完善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展望

(1)公允价值将来应该会越来越被重视且广为采用。就会计职业界而言,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进一步认识,对会计公允的评价也越来越切实地基于会计基本目标,因为公允意味着会计真正成为了为信息所需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全方位决策信息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而对于审计职业界来说,公允一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工作目标之一。至于评估职业界,可以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公允而生,为公允而存的。在现阶段,我国应积极进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2)加快会计准则的实施,积极推进我国市场信息化建设。我国与国际一样,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有活跃市场的报价;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的报价;采用估值技术(涉及对现金流、对折现率的判断)确定。我国应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同时公允价值本身也并非十全十美。这不能不说是公允价值的一大缺陷。但是,公允价值存在的缺陷不能也不应成为回归历史成本的理由,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才是理性的选择。并且在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会计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总之,目前国际上已经普遍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切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地信息。

参 考 文 献

[1]崔宏,李文玲.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河北财会.2002(2)

[2]葛家澍.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卢永华.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J].金融会计.1999(11)

[4]陈容.浅析公允价值计量[J].企业导报.2010(5)

第3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

1 引言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从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出现大幅滑坡,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但经济目前还未进入强劲反弹的道路。从物价来看,2007年4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07年全年CPI指数上涨4.8%,2008年2月CPI指数高达8.7%,创历史新高。随后几个月CPI和PPI大幅回落,已连续数月为负值,截至2009年7月份CPI同比下降1.8% PPI降8.2%。同时货币供应量高位趋稳,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同时我国对外依存度扩大,内外失衡,虚拟经济也在不断膨胀,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增长率上升虽然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但有着密切联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迫使总需求的“主动增加”,尤其是促进了资产价格的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并引起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就会对宏观经济形成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2 西方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货币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不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货币就是中性的,不然货币就是非中性的。但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中性的理解在程度上也不完全一致。代表性观点有:(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主张货币经济只不过是实物相互交换的实物经济,货币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启到媒介作用,对实际经济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2)威克塞尔货币非中性论,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中引入了“自然利率”的概念,认为货币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因素,而在长期内则影响价格。把利率作为货币与产出的枢纽,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主张货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实际经济:货币市场决定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导致总产量和总就业量的变化;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它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替代效应。(4)新古典主义的货币中性论认为,宏观经济总量的解释只是建立在单个人的最优化选择的基础上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通过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等应用于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货币中性的结论。声称货币主义的短期和长期不是特别有用的,真正的区别是预期与未预期到的差别,正是由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能预期到系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对经济中的实物变量不产生影响,从而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的观点。

3 货币与经济关系计量分析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控制货币存量的增长率,使其按照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同步连续地变化,货币当局就能提供一个可为经济稳定发展的货币背景。对此,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货币存量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下面,我们选择1978-2008年间的M0供应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GDP 增长率(年度数据)作为我们实证的数据区间,根据货币数量论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政策的稳定性进行计量考察。

(1) 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分析。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应用统计计量分析软件Eviews,得到了M0供应量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m0和cpi的相关系数为0328686642237996,m0和gdp的相关系数为035392280266161正如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许多实证所验证的那样,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货币的长期周期性变动与相应的货币收入(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和稳定的。另外,根据它们之间的点线图,我们可以得出,M0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即它们具有长期的一致性。当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变动是否是即期还不明显,我们将在下文给出分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经济波动较大时一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较大的波动。

(2) M0供应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得如下检验结果。对于通货膨胀不是货币供应量Granger 原因的原假设,拒绝它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0.80471,表明通货膨胀不是M0 增长率Granger 原因的概率较大,不能拒绝原假设。而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 0.01037,表明我们至少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M0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 成因。对于GDP 增长率与M0 增长率之间的Granger 因果关系,我们得不出类似的结论。

(3) M2 供应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回归分析。由上面的相关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很有理由地运用货币供应量的两因素模型对三者进行回归分析。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CPI =94.87505(8.602099)+

37.59689 M0(-1)(8.692193) +

16.14602 M0(-2)(8.603579)+

7.041960 M0(-3)

R=0.533619 F=9.153363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检验,并且整个方程的F 检验也是显着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于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显着地影响。另外,我们也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GDP =0.097290+0.068918 M0(-1)(0.045173)+

-0.030353 M0(-2)(0.045646) +

-0.053743 M0(-3) (0.045180)

R=0.147209 F=1.380957

它的回归系数的t值不显着,方程也不显着。这说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没有显着的关系。

4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综合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我们上面的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显着的。同时,货币总量的变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经济变动受到货币变动影响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因此,当货币存量的增长率存在明显波动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197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基本上遵循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政策主张。然而,由于经济的大幅度增长,投资的狂热和相对无序,货币当局无法摸清经济运行的规律而又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导致了货币供应不连续、不平稳、无规律地变动。这种货币供应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经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中期物价持续上涨和经济波动。如在1990-1996年间,我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率平均都在25%以上,由此直接导致了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泡沫经济和平均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同样的原因也造成了1988年和1989年高通货膨胀(分别为18.5%和17.8%)和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恐慌。同时,由于对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缺乏考虑,货币政策造成经济波动的突发性反过来使得货币当局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被动性,从而进一步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如1997年以来,我们虽然制止了高通货膨胀,却又陷入了持续的通货紧缩(1998、1999、2000年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2.6%、-3%、-15%),在某种程度上这不能说不是在治理通货膨胀时由货币政策的突发性造成的,目前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对以上分析结论,以及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背景,我们提出以下政策主张:

(1)根据经济的长期预期增长率来指导货币供应政策。由于长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是由实际的劳动力增长率、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因此,为了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至于对长期经济发展冲击,引起经济的不稳定,我们就必须使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紧跟真实经济的长期预期增长率,进行连续、平稳的供应货币。稳定的货币供应还会使一般公众建立起对货币政策的信任,使货币当局的政策在执行时更为有效和及时。 转贴于

(2)货币政策应以稳定物价水平为目标。由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当货币增长引起物价水平上涨后,公众预期价格将会持续上涨,投资者愿意投资,借款者愿意借款,这样就使利率不断上涨,经济趋于狂热,结果泡沫经济和危机就随之而来;反之,物价下跌后,公众相反的行为使利率不断下跌,最后也会使经济趋于崩溃,并且这种影响过程是逐渐的、长期的。因此,为了消除物价的恶性影响,盯住稳定的物价目标是可取的,而这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与推动物价涨跌间稳定的关系来达到这个目的,正如我们上文所分析的实证结果那样。

(3)加强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主导地位。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富有弹性,财政政策对利率的缺乏弹性,使得财政政策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是无效的。

因为财政政策只是对现存的货币总量进行再分配和使用,它排挤了“私人”投资而转为“政府”投资,这种投资的“乘数”效应会大大降低。而根据长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所确定的货币政策,当它与财政政策共同实施时,可产生繁荣的经济增长,这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所证实。

参考文献

[1]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J].财经研究,2002,(4):38.

[2]汪红驹.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货币需求函数[J].世界经济,2002,(5):5561.

[3]王双正.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127.

[4]黄凤忖.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的依存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4,(10):9596.

[5]闰慧.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现金M0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4):152.

[6]任立民.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的协整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192.

[7]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8):3343.

第4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管理设想;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本世纪初,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确立了审贷分离制度。在复杂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各行能落实国家产业、信贷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控制风险,确保了业务的健康发展。但是2008年以来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波动,特别是2012年以来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大幅反弹现象,风险管控压力加大。除了客观上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环境等重要因素外,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和存在的新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关。笔者结合宁波地区实际,对近年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就基层行(城市分行、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想与建议。

一、近年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分析近几年发生的不良贷款原因,可分为客户和银行自身两方面因素。

(一)客户原因

1.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严重亏损,拖欠款增加,经营周转困难,导致资金流断裂。

2.由于实际控制人对经济形势判断不准确,盲目投资、快速扩张,但是收益未达到预期,最终导致资金断裂。

3.企业涉及民间借贷,难以承受高额财务成本,最终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银行借款。

4.被担保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借款企业代偿或被查封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

5.受上下游、关联企业等拖累,借款企业难以持续经营。

(二)银行自身原因

1.贷前调查不彻底。主观上部分信贷经营人员在处理业务营销与风险把控的关系时,更偏向业务营销,贷前调查不彻底,甚至视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为业务发展的阻碍;客观上部分信贷经营人员调查能力不够。如未认真审查核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未全面了解实际控制人名下关联企业信息,不了解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状况,对企业或有负债状况审查不严格;未及时掌握企业涉及法律诉讼、民间借贷的信息等。

2.审批阶段把关不严。由于种种原因使审批申报资料关键信息传导失真,信息不对称,或迫于业务发展压力,或审批人主客观因素等原因,导致审批关口未能把控住。

3.贷中发放阶段审查不严格。没有动态了解企业风险变化,支用审查流于形式,特别是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或未落实贷款发放条件,没有把好银行资金流出的最后一道关口。

4.贷后管理不到位。对客户风险监管与排查不到位,未及时掌握客户风险变化情况。如有的企业经营产品市场大幅下滑,信贷资金被挪用,关联企业出现风险事项等。银行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客户并进行有效应对。

5.部分产品设计存在缺陷。如“联贷联保”、“小额保证保险贷款”主要是对风险控制措施考虑不够充分,风险敞口难以全覆盖;“个人消费贷款”额度过高,不符合社会消费习惯,实际资金用途难监督,容易被挪用。

6.风险预警制度未落实,处置不力。在客户风险苗头暴露后出于侥幸心理,未按规定进行预警,未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甚至通过继续授信等方式拖延风险暴露时间,贻误最佳处置时机。

二、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基层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更趋复杂,银行同业竞争激烈。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思想麻痹,风险控制的主动性不足,业务流程控制失效,激励约束机制效果欠佳,队伍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要求。

1.面对同业竞争与业务考核,基层行信贷风险管理意识被淡化,缺乏持续性

由于商业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保持市场份额、增加收入,各银行必然加大对基层行的考核力度,在社会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业务增长快,资产质量问题不容易暴露,基层行风险管理意识逐渐淡化,各环节的力度放松。一旦经济形势下滑,不良资产就会大量暴露出来,此时才开始警觉起来。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力度时紧时松,缺乏持续性。

2.重流程,轻实质,经营管理中存在风险隐患

近年,各大银行积极推进流程银行、信贷工厂经营管理模式,强化合规经营,经营管理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延,思想上出现固化,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线管理制度下,严密设计的流程有时出现失效现象。主要体现在关键信息不对称、传导失真;管理只注重形式,结果控制失效。分析不良贷款企业案例后可以发现,大部分企业在案发前后我们掌握的信息资料迥异。由于对客户调查不充分,或出于侥幸心理,有意、无意地隐瞒关键信息,预警制度失灵等,后面再严密的流程也难以弥补,流程管理和风险控制就会流于形式。

3.业务流程不断叠加、影响授信效率与风险管理效果

授信业务申报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业务部门审核,内容多达十几项,并且只增不减。每笔授信业务一般需要经过2个及以上经营管理部门审核后才能进入授信审批程序。实际上出现了多头审批,降低了授信流程的效率与风险控制的效果。

4.经营管理方式、方法有待调整,风险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在分行层面,客户与产品管理、风险管理及信贷审批等部门工作方式需要结合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适时调整。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新老问题缺乏解决的主动性,例如,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问题,关键信息不对称、传导失真问题;流程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本位主义问题;对客户动态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等。

5.队伍建设有待于加强

近些年,银行扩张迅速,新员工队伍大幅增加,各银行间信贷相关人员频繁流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大,客户营销、调查与风险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6.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

银行经营往往存在业绩表现在前、风险暴露延后的特点,加上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人事管理方面的特殊性,与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相比,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方面滞后,与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匹配。

三、强化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基层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设想与建议

(一)树立以推动业务快速、健康、有效发展为授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授信工作主要部门:信贷经营部门、信贷管理部门与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在思想和行动上需要保持一致。防止出现看似完美,实际上只是形式主义、工作互相推委、本位主义等,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确保以促进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便捷服务和有效控制风险的目标实现。

1.确立以推动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本部门、本岗位的责任,落实“一岗位双责”

由于银行信贷经营的特殊性,信贷经营与风险控制岗位都承担着双重责任:推动业务发展与有效控制风险。在加强条线管理、要求各行其责的同时更需要明确双重责任,使有关部门、岗位始终以推动业务快速、健康、有效发展为授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降低本位主义影响。防止只顾发展业务,不顾风险控制;或只管风险控制,业务发展与己无关等状况的出现。具体可以通过创导正确的授信经营管理理念,调整业务流程与部门及岗位职责来落实。

2.共同做好客户选择和风险管控工作,促进银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客户授信主要经过营销、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申报授信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等环节。目前除了授信审批主要在分行完成外,其他基本在经办行完成,由于经办行业务人员素质、经验参差不齐,对政策理解把握也不一样,分行有关部门对经办行有重点的、主动的、制度化的支持,特别是帮助经办行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及贷后管理等环节,共同做好客户选择、制定方案和风险管控工作。

3.信贷经营管理工作应简化后台,重心向前移

几年来,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了城区经营管理扁平化、设立城区单点型支行、风险管理集中、部门职能调整等探索性的改革,分支机构管理人员不断壮大,管理方面得到加强。但是对基层的服务与支持改进并不大。员工大多数精力是围着分行、部门的大小会议转,或根据上级布置做些突击检查。相关经营部门应简化后台工作,工作重点面向基层、前台,多做些实实在在的有效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应加强服务与支持基层的团队建设,特别是需要充实经办行客户经理与产品经理,提高基层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二)进一步优化授信工作流程

1.优化授信工作流程的目标:是有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授信流程,有利于选择客户、优化授信方案,守住风险底线,提高效率。流程能确保客户经理、经营管理部门采集的第一手信息能全面真实的传递到决策环节,给审批决策提供依据,以得到正确判断。从客户选择到审批决策必须是符合基层经营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彻底改变以银行为中心的传统理念与流程,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授信流程。

2.目前授信工作流程的主要缺点:一是申报环节的审核工作主要集中在分行经营部门,每笔授信业务一般需要经过多个经营管理部门核准后才能进入授信审批程序,在分行同一层面进行多部门的核审查、审批,其实际意义并不大,且影响效率。二是由于客户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发放、贷后管理等环节主要由经办行完成,分行部门参与少;同时审查、审批主要在分行,看似分工、职责明确,实际上容易出现思想上互相推委,信息传递失真,控制环节走形式。

3.建议改进的授信工作流程:通过对安全控制与流程效率的再审视,改进一些不必要的流程控制,提高流程效率。一是减少在同一管理层面进行多部门的审查、审批内容,尽量由经办行对具体授信业务从分析客户价值与风险控制两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提出申报的充分理由,给分行审批决策提供依据,做到责、权、利对等。二是分行有关经营管理部门工作重心应该移向流程的两头:帮助支行客户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指导与监督支用审批、与贷后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产品经理团队、贷后管理团队,明确职责,有重点地参与、指导与监督。

(三)主动风险管理,提高其前置性和有效性

1.培育可持续的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经营着庞大的资产,同时也经营着的风险。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要牢牢把握住风险底线,确保风险可控。持续的风险管理才有持续经营效益。通过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及奖罚等措施在员工中牢固确立持续的风险管理文化,使之浸透客户营销、信用评级、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及贷后管理等各环节。

2.要充分重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

贷前调查是基础,也是第一道关口。调查时需要严格审查相关信息,特别是需要核实重要财务数据、销售订单等事项;掌握企业涉及法律诉讼、民间借贷及企业主个人习惯、爱好等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清查企业或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被担保企业情况,防范关联企业、被担保企业风险转嫁;审查风险缓释措施的有效性等。

贷后管理是客户日常管理的重点。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与企业经营变化,贷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投资战略变化。对企业规模扩张、跨行业投资要进行分析;对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企业要警惕;严格审查贷款资金用途;关注关联交易、关联担保风险。如出现风险苗头,要及时预警,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

同时要加强信息收集,加大与政府部门、监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密切关注可能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事项,关注信贷客户交易对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有效防范信贷欺诈。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复杂、财务管理不规范、抵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使银行在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方面难度更大。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具有针对性:客户调查与贷后跟踪更需要注重现场与社会环境调查;经营者人品、声誉调查;关注个人资产负债情况、投资行为;对客户授信总量控制,防止授信总量超过实际经营所需资金,导致部分小企业财务负担过重,或企业将多余资金用于经营之外的其他投资,从而产生风险。

4.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

风险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基础上要开展区域、行业、客户及产品的风险评估,为经营部门及审批部门提供指导与参考。如出现区域、行业、客户及产品的风险苗头,应该预先采取措施,防止风险集中爆发。一要控制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钢贸、房地产等行业信贷风险,化解平台客户由于政策收紧带来的风险隐患;二要做好大额授信客户风险诊断,摸清风险敞口,掌握未来关键时点的客户偿债能力变化;三要加强表外业务、理财业务、票据业务等业务管理,警惕担保链、资金链、产业链传染蔓延,防范个别产品出现问题后影响相关产品,造成系统性风险。

5.确保信息畅通

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信息传递畅通基础上的,所以保证银行经营管理各方面信息的畅通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如贷前调查信息能否完整、真实地传导到审批环节是审批决策正确性的前提;再如发现重大信用风险事件发生前的各类先兆性迹象并及时预警,为采取保全应对处置措施或及早实施信贷退出争取宝贵的时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上下级机构、前后台、部门之间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加强沟通,紧密协调,建立高效快速的反应机制、重大风险事项的应对机制。杜绝对风险事项遮遮掩掩延误风险处置的最佳时机的事件发生。

(四)发挥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的作用,岗位职责清晰,奖惩严明

实际上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比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完善,管理工具也较多,但有时效果不如部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经营管理环节多、人事制度难突破、奖惩措施不落地,使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的作用发挥得不理想。

1.发挥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的作用。严格执行总行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及相关信贷政策,并在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区域实际进行落实;强化非现场监测和风险预警,建立并动态调整日常关注客户名单,进行排序,确定重点关注客户,对重点关注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按金额进行分层管理;充分利风险计量工具增强组合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收益水平;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及银监会征信咨询系统,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

2.本着“谁放、谁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贷款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有效控制操作风险;落实监督,加强教育,严防道德风险。

3.要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尊重历史,尽责免责,认责有据”的原则,规范、认真地进行责任认定工作,责任认定不只对不良资产,还应该对重要制度未执行(如风险预警未执行)进行责任认定,做到奖惩分明,杜绝管理上的严重错误发生。

4.经营管理人员交流调整,应该建立追索制度,有效防止经营管理者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

(五)提高人员队伍结构、业务素质与履职能力

一直以来,后台管理机构庞大、人员众多,而前台经营部门,特别是客户经理人数相对少,并且流动性大,这是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人员结构不合理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后台工作内容与流程,能简则简,梳理工作量,优化人员结构,特别是需要增加一线客户经理的数量与质量,这是保证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5篇

【关键词】会计失信;会计诚信;重塑形象

中国会计最缺什么?是我们的准则、制度没有与国际惯例完全对接吗?不是。是会计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吗?也不是。最缺的其实就是最质朴、最淳厚、最容易遗失的东西:诚信。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所有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求会计人员共同探讨。

1.造成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诚信基础已经动摇。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

1.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由于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我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制造虚假信息者又能获得好处,使得会计信息制造者竞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再次,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次品驱逐良品。

我国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投机盛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缺乏研究,造成市场对虚假信息的大量需求,必然导致虚假信息供给的增加,结果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挤出市场。

1.2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在日常经济中,由于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

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诸如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二是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给投资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三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1.3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

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

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

1.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公司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会出现诚信问题。而目前的状况是,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许多人和企业都从“失信”中捞到好处,甚至一些擅长做假账的人员还成了一些企业竞相聘请的“人才”。正是因为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才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另外,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而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

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不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才会不断上演公司会计造假的闹剧。

2.如何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思考

2.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二是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2.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三是改变激励措施;四是调整持股结构;五是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六是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2.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一是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要加大处罚力度,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

二是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者,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讼。

三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其驱逐出相关行业。

2.4推行诚信保险制度;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

当公司出现失信,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

2.5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

一是着力打造信用政府,提高政府的信用度。

二是建立信用档案。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

第6篇

关键词:新形势;经济管理;创新

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受到了全球化市场的冲击,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骤然增大,许多企业因为无法应对这种大趋势带来的变化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内企业采用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无法跟上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落后的管理带来了效率的低下和管理成本的提高,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滑。因此,研究目前外部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如何通过创新来进行自我改进与完善,有力的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经济管理简介

1.1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从管理理论方面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如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等。企业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系统分析方法和逻辑推演基础,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预估,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日常决策的影响,最终深刻的影响了企业长期发展和经济成长的性能。从管理内容方面分析,企业经济管理的对象包含了企业经营中发生的种种行为,如采购、物流、生产、成本控制、营销开发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实现这些管理工作所用到的最重要的工具即为财会工具,通过完善的财会审核制度,企业可在经济层面对内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

1.2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切身的感受到了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冲击所导致的经营压力,有不少企业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以及经营理念的落后而陷入生存危机。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机遇,保持企业的活力,成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正视的问题。而在众多的解决策略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以实现更加合理的对企业资源的进行科学配置成为了首选的方案,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和竞争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经济管理的价值还体现在为企业加速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上,企业经济管理为企业进步开拓了空间、积累了经验,在客观条件允许时能够实现企业的加速发展。企业经营方面,经济管理工作全过程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经济管理通过对外协调、对内挖潜等措施,提高企业经济和管理工作的协调能力,这对于整合企业资源,将企业各个部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内在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润。虽然,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财会工具发挥的功能有限

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和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不强是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许多中高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技术,在管理企业时往往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和教条式的管理模式,而财务人员在执行财务制度时,往往不能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这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很难保证高效准确的开展同时,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济效益过分强调,而忽视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许多财务工作的执行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这一点尤其在中小型企业当中更为普遍,失去了财会工具的强大能效,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2.2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力度不够

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市场风向变化快,消费者也永远在追寻更新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体验。这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迅速的跟进市场变化,大力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保持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当前许多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都对产品的附加值予以了高度关注,对产品的内在价值也进行了深度挖掘,但由于以往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的限制,使得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先进技术方面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少,或者在选用新技术时缺乏针对性,为了创新而创新,使得新技术和新方法不能有效的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

2.3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无法充分利用财会工具的强大作用

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督制度对于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企业经济数据的收集、分析、计算和归档的重要工具,会计工作发挥着实时监控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制度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存在诸如会计岗位权责不明、会计审计缺乏独立性、相关监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很难保证管理质量。

3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加强

3.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将信息技术同财会管理工作相融合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量基于数字化综合平台的高智能、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管理系统不断涌现,并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尤其对于财会管理工作,由于其牵涉到的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且计算繁琐,因此更需要信息化系统的辅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信息系统的引入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的效果。企业经济行为发生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其中的各种数据都需要通过财会工作进行管理,从采购到营销,从仓储到配送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财务信息,若要实现对大量信息的管理,单靠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显然是不够的,且传统的财务处理方式手续复杂,管理成本也较为高昂。信息化平台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量,将繁琐的工作大幅简化,从而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成本。

(2)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现代市场变化快、波动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若要跟上这种市场的变化,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尽可能的提高对市场变动的响应速度,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最新、最可靠的决策依据。因此,大量的信息采集,分析和统计工作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可以极大的加快这方面的运算速度,且准确性高、误差率小,且可以轻松的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运行,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3)进一步拓展了财务管理的适用范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所覆盖的范围相对有限,为了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各种经济活动必须在可控距离内的实际场所中进行,否则将可能由于时间延迟过长而导致数据失效,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轻松的实现远程实时化监控,使得财务管理的业务处理的范围大大增加了。

3.2转变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于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在首先应该要让更多的企业经济工作人员能自多了解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以及优势,从而促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顺利推广。

3.3加强人力资源柔性化

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人才质量的高低,配置是否合理,对企业能否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柔性化的管理方法目前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广泛认可。在该管理模式下,要求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分析,了解人力资源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可以将更多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科学配置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强新员工的选拔,二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的能力培养。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为员工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再配合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岗位上实现更大的价值。

4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管理模式能否应对市场变化,管理策略能否灵活的解决企业的经营问题等,都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我国企业更要加快建设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经济管理这一有利武器,帮助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2(3):22-23.

[2]刘立新.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2):31-33.

第7篇

关键词:电影行业;财务管理;行业问题;对策方法

一、国内电影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

据资料表明,2015年文化产业总值已经超过1000亿元,电影行业票房总值更达到400.5亿元。电影行业在盈利空间增大的同时,行业饱和度也达至历史巅峰。以横店为例,每周平均有47部电影进行拍摄,其中能成功实现播出的只有50%,而能在央视电影频道等权威性平台露脸的只有4%左右,能上映盈利的更是少之又少。严峻的形势下,电影行业急需根本性的变革和整治。改标须治本,抓住问题,才能以科学的方法权衡利弊,解决问题,化险为夷。

1.行业财务管理体制空乏松散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关乎企业的运行效率,影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就目前的电影行业而言,财务管理体制虽然具备初步的模型框架,但多走形式化路线,体系不规范,制度不完整导致电影行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无法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预算和控制,资本成本数据拿捏不准,分析考核更无法尽如人意。这些问题导致电影行业财务管理体制部分功能丧失,对企业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经营目标造成一定阻碍。电影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归于资产密集型产业,而不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更会造成企业融资难题,阻碍融资渠道,影响企业引导资本流入的能力。无米难为炊,没有资金,企业也无法实现经营价值目标。

2.行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紧缺

调查表明,目前在国内,电影行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普遍较弱,其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即便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适合行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执行力的欠缺仍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的作用大打折扣。如今电影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驾驭业务能力较弱,无法对企业资金运用和分配进行有效控制,不能把握企业预算方向,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出现偏差,由此导致无法从财务管理角度解决资本市场随时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其次,管理者对人员监督不到位,财务知识的欠缺使大部分管理者无法科学地分配指导财务人员。岗位职能不明确,监管力度不到位,更加使财务管理人员,影响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进行。

3.行业财务管理实践性不突出

实践中,电影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大多与事业单位所采取的财务管理方法不甚相同,而事业单位大多数业务实行收付实现制,这样的会计记账基础根本不能适应企业的经济活动,会造成真实的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无法得到体现,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由此导致的问题可想而知,收支规模不平衡,企业的市场价值不能得到真实体现,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也很难查阅和直观反映。总体来说,电影行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并不具有实践性,在企业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相对其他行业来讲非常简易和粗糙,对内,无法使管理者据此完善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对外,也无法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解决国内电影行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方法

经过前面的阐述,不难看出电影行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面对现状,我们应该理性分许,在认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挖掘自身的优势条件,发现自身不足,学习借鉴的同时团结力量,趋利避害,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占空取地。

1.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框架,巩固内部控制及监督力度

行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企业的发展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引路力量。在实务工作中,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涉及诸多方面,企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及经济体制来制定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其他行业成功的财务管理方法,取而用之,对成本效益、资金成本、企业融资水平和资金运用及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水平进行夯实和提高。同时,企业管理者应加强管理,认清内部环境,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同时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最后,最重要的是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把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科学分配内部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工作者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业务水平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针对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有关财务专业知识的教育课程,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知识水平,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对优秀的财务人员给予奖励。与此同时,组织招聘活动,选拔能力出众的财务人员加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管理者要根据财务人员的自身特点,科学分配人员,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促使财务人员充分发挥其能力。

3.抓住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专注增强管理实用效力

打蛇打七寸,治标须固本。管理者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分析行业内部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引用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结合收付实现制,促进财务管理改革,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全面揭示风险、防范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专注实质重于形式,使会计信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加强管理,增强管理的实用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体制不完善、人员分配不合理、工作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但这也为电影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进步空间越大,机会就越多。财务管理的改革会帮助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宏观决策,管理者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慎以行政,定能利用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促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作者:史少华 单位: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重点论述了医院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要树立风险意识,对造成风险的主客观因素加以防范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工作面临的情况也愈来愈复杂,审计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大,由于审计不当而导致诉诸法律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正确认识医院审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是目前医院审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下文就医院如何强化风险意识、规避审计风险问题进行阐述。

一、医院审计的作用与意义

风险就是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所谓审计风险,就是由于从事审计活动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发表了不恰当意见,而使审计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不仅包括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也包括审计过程之外的,非主观因素产生的风险。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医疗行业中的个别不正之风不但存在,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忽视全局、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医院审计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医院内部审计可以促进社会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过去我国医院经济管理部门因种种原因,风险意识一直淡薄,如今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社会对审计期望却提高了,审计风险在升高,我国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必须提高风险意识,控制审计风险。这是因为:

1.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审计环境变化很大且日益复杂。各种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竞争激烈,破产、兼并、重组的现象时有出现。经营风险如此之大,必然导致审计风险增加,医院单位也不例外。中外许多审计诉讼案都是经审计认定持续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不久便宣布破产。因此,加强医院审计有利于其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提高其生存能力,避免审计风险而没有“近忧远虑”。

2.医院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医院的宗旨是医治和预防疾病,保护人民健康,其性质是社会主义事业单位。因此医院的改革必须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放在首位,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注意要提高社会效益。因此,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以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保障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从我国立法、执法情况分析,加强医院的审计监督,可以促进健全经济法制。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尚处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阶段。在财经法纪方面更是如此。一方面,因为我国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立法滞后、执法不严的问题,违纪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国家诸多法律中对审计的法律责任逐渐明确,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识和对审计人员可控制的因素导致的问题的关注越发提高。在某些医院里,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行为不同程度地滋生和蔓延,如在医院中屡禁不止的“红包”问题。通过有计划的、有步骤地开展审计监督可以完善国家的法制和管理体制,维护财经纪律。

4.为促进医院工作管理改善,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审计监督也十分必要。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有的会计业务水平不高,责任性不强和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常会出现账目混乱、财产不清、账实不符、成本不实、滥用资金、不讲效果等问题。如某市某医院,在2005年就暴露出在医院扩建中的贪污收受贿赂等问题,影响医院的管理。因此,只有通过审计加以监督,可以促进改进工作。

二、医院审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分析

结合审计风险的含义,分析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审计环境、审计地位和内部控制局限性易形成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管理职能,是控制手段,作为担当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部门,要想完全独立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它难以跨越这种环境障碍,其行使的职能极易为环境所左右。在各类审计活动中,某些医院管理人员出于对本位利益和外部竞争压力的考虑,往往不能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工作、不能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医院真实经营情况。企业内控制度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容易产生作弊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内控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将导致不能杜绝一切重大差错和舞弊;二是内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如工作人员串通作弊,管理人员责任心差导致控制系统失效,管理者对控制制度不重视,内控系统不能发挥作用等。这些都使得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业务时增加了工作难度,易受到环境制约而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增加了审计风险。

2.审计项目的复杂性增加了审计风险。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实行多种形式的重组、兼并等资产结构调整。在资产结构调整中涉及到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医院改制时要进行清产核资,审计人员要对医院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避免在医院改制过程中某些人乘机转移、隐匿、贪污国有资产。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就有可能造成医院资产流失,损害了医院的利益,也同时出现了审计风险。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成立的时间短,无论是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践方面都不十分成熟,特别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内部控制与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另外审计机构缺乏对审计人员的约束监督机制,不能严格执行审计法,按审计法的要求去履行责任,甚至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3.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该具有审计准则所要求具备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审计人员应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专业水平、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才能够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客观公正、认真负责、清正廉洁,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由于目前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务专业转岗而来,大多不具备审计专业学历,缺乏企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医院审计风险的对策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就会转化为现实的损失。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对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深度及广度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就是和损失相联系的一种不确定性。审计风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审计风险管理是整个审计管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深化。但审计主体可以通过经验和积累,预测方法和技术的改进等主观努力,把握审计风险的规律,降低审计风险的这种不确定性。审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小审计风险,降低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对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做到了如指掌,并要求主管部门对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及时反馈信息,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无论是哪种主体风险,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都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不引发审计责任,最终将客观审计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具体言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合理设置内审机构和人员,内审机构及人员保持相对足够的独立于他们所审计的经济活动之外,以确保内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保证其对该经济活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不同的审计项目,每个项目中不同的工作对审计人员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卫生系统内审人员结构应逐步形成从单一的财会人员向以财务、经济、工程、机械、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结构转变,既要熟悉所属单位财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又要掌握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资金运行情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

2.加强内部审计督导,防范审计风险。加强审计监督,是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首先,加强审计监督,是科学管理的内在需要,是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防线。第二加强审计监督,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医疗行业要自觉接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在经营生产过程中,使国有资产不断地保值增值。

3.加强审计质量考评控制。要科学考评内部审计质量,应建立健全一个内部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是由很多具体指标所构成的,包括定量、定性两方面指标。定量指标包括审计覆盖率、审计计划完成率、被审计单位违纪问题重复发生率和审计处理落实率等。定性指标一般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否胜任审计监控工作,审计机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是否及时、正确处理已查证的各种问题等。考评审计工作质量时,需将各类各项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作一整体予以运用,以得出正确结论。科学考评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效果是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内部审计的最终结果,才能了解过去、分析现在、预测未来,才能总结和掌握有用的内部信息,发挥内部审计提供信息的参谋作用。

4.努力提高内审队伍素质,注重卫生系统审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抓好政治思想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选调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正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使内审人员既能当好“警察”又能当好“参谋”、“医生”。做一名合格的内审人员应取得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办法,妥善地处理可能遇到的纷繁复杂的问题;正确运用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去认识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失误或偏差,并通过必要的调查得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正确运用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去了解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记录及报告;对金融、税务、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与经济相关的法律等知识具备基本的了解,以便适应可能涉及到这些领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瑛.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J].理论界,2000(3)

2.朱荣恩.审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税收流失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控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征税构成了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因此偷逃税款是纳税人本质的、天然的心理动机。据资料显示,2004年度我国税收流失的绝对额在4000亿元左右,2005年我国总体流失在3200亿元至4300亿元之间,约占应纳税款的30%以上。信息不对称对我国税收征管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完美的税制都无法绝对避免税收流失的发生,一些对治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各项举措的研究和探索也仅仅是立足于把税收流失的规模控制在某一合理的范围之内,尽管合理的税收流失规模范围究竟应为多少,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税收流失规模无疑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这一合理范围。

一、对资源配置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体系中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流动和组合的危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于纳税人而言,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向偷逃税的纳税人所支付的“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的存在,使同类企业或同类产品的税收成本不同,从而引起市场失真,错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同时,还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那些守法纳税的经营看要么转而改行,要么被挤出市场,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市场效应。从税收与商品的价格关系看,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某些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就会使这些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与依法纳税的同类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或者在同样价格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从而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扩大,或者吸引更多的资源投人到该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还表现在它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纳税人为了利用各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漏洞,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各种偷逃避税方案,有的还花费大量钱财聘请专业顾问,或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进行无谓的调整。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发生,减少偷逃税,不得不额外增加各种软硬件设施,增加更多的税收征管人员和稽核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最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的扭曲,从而危害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而决策的失误往往是资源配置中最大的失误。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危害

首先,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可能会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使得能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中获得更多利润的地下经济活动“繁荣”起来。一方面,由于地下经济能通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积聚更多的财力物力再投入到地下经济活动之中,通过本身的繁殖增长起来,另一方面,地下经济活动的高收益、高回报会吸引公开经济中一些资源的流入。而地下经济逃避了政府的管理和监控,其增长率、就业人数等指标都没有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中,这样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容易只注意可观察到的公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地下经济的危害。除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外,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会对其他各项经济统计指标造成扭曲。

其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的有关货币供求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由于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而受到危害,产生扭曲。例如,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严重、利润比较丰厚的经济活动,要维持这些活动相应地需要吸纳相当一部分货币,如果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只考虑到公开经济的货币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表面上看,中央银行是多发了货币,但如果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则这种过大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与整个经济活动的需要相适应的。再如,现金被誉为地下经济的天使,为了偷逃税和逃避其他监管,地下经济活动大多以现金交易方式进行。这样,随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日益严重、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社会,对流通中现金的需要也会增加。以上这些都会危害到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现金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三、对收入分配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一方面导致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导致了守法纳税者的心理失衡和追随效仿,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恶性循环。首先,部分纳税人通过偷税或避税等手法使实税负水平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其它纳税人,本来纳税人作为税收的负担者,其实际税收负担应该是与其生产、经营、收入情况用一致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逃避了纳税的义务和负担,而国家总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却并未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而有所减少,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所逃避掉的税收任务就势必转嫁到那些依法纳税的纳税人身上,从而加重了守法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使实际税收收入低于预期的税收收入,为了获得既定的税收数额,政府不得不提高法定税率水平.或扩大征税范围,开征新税等,以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从而使依法纳税者反而要承受更加沉重的税收负担,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另外,如果依法纳税者看到各种税收违法行为未得到应有惩罚的话,必将严重挫伤其纳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使其也加入到偷逃税的行列中来。在税负不公和过重时,纳税人认为花更多的钱,采取更复杂的手段和冒更大的风险来逃税是值得的,由此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收入减少(分配不公)——税率提高或开征新税——分配更加不公——更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其结果必然是激化了公众对税收制度的抵抗心理,加剧了纳税人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参考文献:

[1]谭庆关,赵黎明.信息不对称下税收征管的多重博弈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4:13-15.

第10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视角;企业;财务分析

经济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的财务分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通过有效的企业财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对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未来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坚守“不进则退”的原则,单纯地开足马力向前冲,就会导致企业在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紧张的现象,以至于其出现资金链断裂、面临财务风险等问题,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实现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终极目标。可持续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环境、资源的可再生,主要是侧重于社会、经济和环境几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会对后代需求产生危害。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这一概念逐渐延伸,并成功进入到企业的财务领域内。所谓的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需要耗尽企业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最大比率增长。也就是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应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一定的约束,使企业在财务上保持良好盈利能力、稳定资金流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稳定增长。

二、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1.企业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企业财务分析,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并利用专业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2.企业财务分析作用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的财务分析属于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以便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体来说,企业财务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提供决策信息通过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分析,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对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找出存在问题及潜在风险,并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估量,并据此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企业当前经营过程中的资产状况将更加公开、透明,便于企业的管理者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合理调整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并据此加强财务预算,做好资金规划,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进而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持续发展。(2)反应企业经营状况从企业财务分析结果中,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企业经营规模、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程度、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通过有效的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对自身的发展动态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等,如:找到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并从与其相关的环节入手,优化改进,以提高企业的就经济效益等。(3)业绩评定企业经营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资金流动、盈利能力、运营能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与财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暴露,使得企业管理者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对其进行调整,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财务分析的现状

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企业财务分析中,仍存在明显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认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是从技术和业务部门中提拔上去的,其在日后的管理过于沉重,更加注重生产技术、营销方式对企业的影响,而忽视了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这种有限的认识,企业的管理阶层对财务分析支持程度较小,以至于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仅仅只有几张简单的财务报表,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管理阶层的不重视,以至于财务分析过程中,缺少相关部门的配合,使得分析结果与实际业务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从而丧失了企业财务分析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企业财务分析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在他们看来,财务分析仅仅是向外界展示企业的业绩,而不是借此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应。这种错误的认识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分析,进而对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产生阻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财务分析资料有限

目前,在企业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的依据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内容局限。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很难对企业过去的某一段时间的真实经营状况等,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依靠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就会导致其分析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进而无法给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精准的数据,极容易导致其在决策的时候,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当前,市场波动较大,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就会直接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而导致其分析结果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出现不相符合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无法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明确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对企业的资金链进行有效的评定,进而使得管理者制定出错误的发展策略,导致企业的在后续发展中,出现资金断裂等现象,无法进行长期发展。

3.财务分析方法不成熟

首先,企业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不仅要依靠相应的财务分析指标,还要在此基础上与当前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地结合,如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淡旺季、行业背景、客户账期等。但就目前,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仅仅以依靠相应的财务指标,对财务报表进行筛选、整理、汇总和分析,这种片面的分析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导致分析结果出现一定的片面性;其次,分析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两种方法均可以反映出企业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这两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报表获得信息的时间与企业发生时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所得出的分析结果与企业实际经营之间,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加强企业财务分析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财务分析,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对企业财务分析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从组织制度上,对财务分析进行规范,并对财务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加强其他部门的配合,全面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发展计划和策略进行有效地调整,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着眼于长远的利益,而非眼前利益;此外,针对财务分析的结果,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因为其中暴露了企业发展和经营中的问题,而出现随意修改的现象,否则,只会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财务分析工作,利用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切实为企业呈现出一份全面的、科学的、准确的财务分析结果。

2.不断完善财务报表,拓展财务分析资料的来源

财务分析资料是确保财务分析结果的基础,针对目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资料有限问题,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1)完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一旦报表中相关数据出现偏差、错误等现象,就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因此,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财务报表工作,确保报表中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以为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2)拓展财务分析的资料来源。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齐全的财务报表,还要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信息进行详细的注视,并将其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以防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出现片面化的现象。

3.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针对目前财务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到:首先,考虑财务分析指标的多样性。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对其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也应在立足财务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分析,以确保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次,选择最佳的财务分析方法。根据目前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具体情况,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在利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应对多种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各自的优势,并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最后,企业财务分析的指标除了财务指标外,还包含非财务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必须要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第11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

我国普遍使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这五种计量属性反映了计量对象的不同特征,主要体现在时间的顺序、交易的性质、交换价值的类型、信息质量特征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从时间序列看,历史成本是过去时态的计量属性,其计量对象是过去交易的代价;重置成本、公允价值是现在时态的计量属性,其计量的对象是现在的现金等值;可变现净值、现值是未来时态的计量属性,其计量对象是未来流量的金额。

一、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分析

1.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关系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初始确认时相同而后可能相异的矛盾关系。在初始确认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将收到或支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即历史成本认定为公允价值,当然如果资产不是在熟悉情况和交易双方自愿的公平交易中取得的话则需重新认定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强调时态,而本身属于过去时态所以只能用于初始计量并供以后各期进行摊销和分配,不存在后续计量问题。而公允价值并不强调时态,既可用于初始计量,也可用于后续计量。历史成本是基于实际发生的交易,从企业投入价值角度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又可以是假定的,是站在市场的角度采用公平成交价来计量,并不强调从企业的角度去区分投入或产出。

2.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关系

重置成本,是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具有同等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的新资产而付出的现金额或其他等值。它与公允价值的主要区别是:重置成本是以买方市场价格进行确定,是一种以市场价格形式表现的虚拟交易;而公允价值则是以市场价格形式表现的实际交易,它以双方自愿接受的价格而定。

3.公允价值与现值的关系

现值,是指资产在正常清算条件下的变现价值或现实现金等值。在一般情况下现值就是公允价值,两者在内涵上最为接近。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现值并不强调市价的“公允性”,即对交易的市场是否公开、活跃无特定要求,而公允价值则强调市价的“公允性”;现值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故难于对无现行市价的资产例如无形资产、专用设备、金融资产、厂房等进行恰当计量,而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价格时,公允价值还可基于可得到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确定。所以现值只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公允价值有时表现为市价,有时则表现为其它形式。

4.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的关系

可变现净值是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或将要支出的现金流出。它与公允价值的区别是:可变现净值是扣除了预计变现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后的净值,公允价值通常不考虑直接成本;对于一项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资产而言例如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可变现净值要求以产品预期完工后出售所得的现金流入扣除加工成本及销售费用后的净额来计量,公允价值则只针对原材料本身进行判断。

二、公允价值较其它计量属性所具有的优点

1.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及时性

历史成本信息一经初始计量不再发生变化,而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是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在公平市场上能获得的市价,要求期末体现出公允价值的变动,可以及时地反映经济环境变化对初始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影响。

2.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及时性较强,在期末能体现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以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公允价值信息了解企业当前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在做决策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更具相关性。

3.更能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一方面是指时间上的配比,即收入与成本、费用必须发生在同一会计期间,另一方面指进行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联系。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价,这样不符合配比原则,而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完全实现收入、成本、费用在计量属性上的配比。

4.能真实反映企业收益

若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收入反映的是现行的市价而成本费用反映的是历史成本,这样计算出来的收益无法代表企业的真实收益,会给投资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决策。但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在通货膨胀等情况下也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收益,可以有效避免相关问题。

5.适应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体现出传统计量属性无法真实反映交易的实际价值,而公允价值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熟悉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同意便会产生一个价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如实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风险,这样可以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财务信息,便于决策也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的困境

1.会计环境的不完善导致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

目前我国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会计环境并不十分健全,因此在现有市场经济情况下,新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将会长期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中,相对较为客观,允许一些会计事项可以参照类似的交易价格,而有的却无法寻找与之相类似的可比信息,只能通过估算来取得相对主观性较强的公允价值,可能会导致企业会计报表不具有可比性,增加会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理解上的难度。

2.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我国现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合理可靠地辨认,大量种类繁多的资产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实际工作中只能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进行确认。而且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投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因此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就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在技术操作层面难度较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还要取决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虽多,但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进而限制了公允价值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3.公允价值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允价值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还不成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因此还不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对于公允价值的概念也处于较模糊阶段。FASB对公允价值定义强调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关于计量日的理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时,计量日为通常主体的交易日和报告日,另一种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计量日当天则是双方确定承诺的那一天或那一天中的某一时点及之后的各个报告日。很明显,定义包括了公允价值内涵的四个特点,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仍然采用1998年我国首次引入公允价值时的概念,即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未能体现公允价值内涵的四个特点,同时对“市场”、“公平交易”、“估计价格”等与概念密不可分的名词未做出明确解释。

4.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报表审计工作的难度

在涉及不同业务时,新准则关于现值估价法的规定各不相同。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准则规定,当该资产及其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照使用该资产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评估确定。而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对于非现金资产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折现计算的现值确定。因此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对审计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报表审计方法和程序就很难满足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审计目的和要求,必然增加报表审计工作的难度。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有效运用的政策建议

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最客观可靠,也最简便,因此应积极培养各级市场特别是对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以获得客观市价。如对于二手交易市场,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如二手房地产交易的房屋咨询、房屋置换等专业服务机构,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

2.完善公允价值确认标准,规范公允价值现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需满足四个标准,即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可以计量、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未能明确规定公允价值确认标准,而只是指出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应当持续可靠计量。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应补充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并做出明确表述。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进行统一规定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的现值估价,应包括现值计量的要素、现值计量的方法、现值计量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现金流量与折现率的关系、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调整等事项。尤其是对于现值计量要素,应明确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或在更复杂的情况下是对一系列在不同时间发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对这些现金流量金额或时间可能变动的预期,以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非流动性和市场不完善等在内的其他因素。

3.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会计执业能力

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强调了职业判断能力,例如未来现金流量时点、金额估计、相关资产负债风险判断、各种折现率选择,均要求较高水平的职业判断。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会计,同时还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学估值技术和其他财务管理技术,进而使利润操纵失去支撑。

4.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

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需要通过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一方面是在具体实务运用中便于具体操作,另一方面要求能较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应通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以及有关法律规章明确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例如可以制订具体采用现值技术进行公允价值估计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5.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在选择具体公允价值评估方法时应进行充分评价,所选公允价值评估方法应与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行业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并保证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一致性。如果变更了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要求详细记录并说明变更原因及依据,证明如何获取更适当的估价基础,以及会计准则及其环境变化能否支持其变更。

参考文献

[1]刘家伦.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J].财会研究,2009(4).

[2]韩东平,王亚鸣.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12).

[3]王廷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8(4).

[4]李海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问题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

第12篇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各国纷纷酝酿或也已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退出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和节奏,成为一个重大的政策和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应该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因,同时在把握退出时机和节奏上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 经济刺激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抑制衰退,普遍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采取经济刺激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在市场投放巨额资本以拉动经济增长。在各国政府的努力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态势都有所好转,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在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国际金融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各国股市稳步回升,流动性紧缺和信贷紧缩现象有所缓解,市场信心慢慢恢复。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做出危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的判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基本结束。在这样的环境下,探讨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具有重大的政策和现实意义。

不久前,澳洲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澳洲央行第六次加息。巴西央行也决定将该国参考贷款利率上调75个基点,宣布进入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我国尽管没有加息,但是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完成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距2008年6月的17.5%的高点仅有一步之遥。全球正在酝酿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刺激退出政策。

一、我国已经到了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时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在调节经济不足,纠正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就是“逆风行事”。如果说在2009年的主要任务是“保八”,那么在2010年随着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的加快,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减少以致退出,是必需的。在我看来,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已经到了可以逐步退出的时候。

(一)国内经济复苏

在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国内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延续了上季度的进一步上升,分别达到135.9和133.0;工业增加值也表现出良好态势,其中前八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6.6%,环比增长13.9%;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4.8%,达到140997.74亿元;八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达到12569.8亿元;八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去年同期的102.7攀升至了107.3。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经济已经逐渐走出国际经济危机的阴影,走上复苏的道路。一般而言,在确认本国经济连续三个月回升以后,刺激政策可以逐步减轻;而已经判断经济形势连续半年或以上回升以后,就可以逐步退出“全身而退”了。在此时候明确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可以明确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有利于企业家和投资者更好的作出经济决策,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不及时退出将带来通胀和赤字压力

通胀压力。“菲利浦斯曲线”的理论分析指出,政府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通货膨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代价。这正是当前各国政府挽救经济的真实写照。经济增长引发通货膨胀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经济结构中的瓶颈制约,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带动短缺生产部门的产品和劳务价格迅速上涨,从而引起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在有管制的汇率制度下,出口收入增加了国内货币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刺激物价上涨。三是汇率的变化,当经济增长本身是由扩张性货币政策拉动时,本国货币会随之发生贬值,这就使得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进而形成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最后是通胀预期的作用。随着危机缓和,经济逐渐复苏,一旦已经释放出来的流动性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在中长期就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如果美国出现通缩的情况,我将会开直升机往外面扔钱”。而中国的现实不是通缩的压力,而是在持续的扩张经济政策下,带来的资产价格攀升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

赤字压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地大量兴建基础设施和其他公用设施,资金除来自中央拨款和2000亿元地方债券外,地方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主要依靠投融资平台。2009年地方政府银行贷款余额由1万亿元上升到5万亿元,接近2009年新增信贷9.6万亿元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70%以上分布在地级市和县,要么以政府所拥有的土地进行质押融资,要么用综合收费能力保证项目还款。很多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本金很少,但杠杆率却很高,大部分资金使用在自偿能力比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项目之上,给地方留下隐性赤字和债务负担,造成财政结构性风险。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许多项目难免会半途而废,地方政府融资链条面临断裂,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也可能面临停滞。最后不仅造成政府还款能力欠缺,也会导致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短期看,大规模发行国债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债券和资本市场资金,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长期看更会影响资本形成和私人消费,从而削弱经济增长的持久力。加之在当前条件下,财政赤字无法依靠加税扭转,只能凭借债支撑,沉重的公共债务必将推高长期利率,增加经济整体运行的成本。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持有公债时,通过货币乘数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信号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影响很大。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收紧是我国调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因为如果在国际金融政策仍很宽松的情况下,我国过早上调利率必然会引起国际游资的注入,抬高楼市和股市的价格,带来资本市场的泡沫。同时也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国内刚刚复苏的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也要防止退出过晚,否则长期的低利率水平带来流动性过剩会流入资本市场,国外资本也会趁机流入。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大多数国家连续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大。这一话题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期间和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受到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澳洲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挪威再加息25个基点,全球正在酝酿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在此时,我国适当缩紧扩张政策,也就不必担心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了。

二、经济刺激政策退出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就经济刺激方案而言,过早的退出可能造成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而在经济回升之后不作适当调整,又可能加剧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原有矛盾,带来通胀压力加大等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审慎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和节奏,下面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

货币政策方面,从抑制通胀角度出发,应由侧重于“宽松”转向“适度”。尽管去年和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都是“适度宽松”,但重点应有明显不同。去年为保增长而侧重于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今年为防通胀,同时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

财政政策方面。我国的财政刺激政策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到2009年上半年已经有较大规模。我国的财政刺激措施像冲锋枪,政府一下子把所有能想到的刺激手段都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获批开工,巨量银行信贷潮水般涌入经济体内,房地产行业受到大力度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提振。中央财政大手笔频出。大部分自己使用在自偿能力比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项目上,给政府留下隐性赤字和债务负担,容易造成财政结构性风险。当务之急,要建立政府债务规模管理以及预警机制强化指标检测和风险管理。同时,要推动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化,证券化,鼓励更多通过债券发行方式筹资。

(二)要把经济刺激政策的调整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

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结构需优化,促进经济由投资拉动型外生性增长转变为消费推动型内生性增长。2009 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8%,是过去十年平均值的两倍,但消费增长并不同步。而且,政府部门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相当部分贷款流向了政府主导的城市投资公司等平台,挤压了私人投资空间,民间投资没有同步跟进。政府投资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也应该有一个节奏。因此,经济刺激计划重点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未来应向现代服务业倾斜,向消费倾斜,向中小企业等私人部门倾斜。刺激性财政政策的退出重在转型。目前我国的财政状况允许继续使用财政投资手段来保增长。财政政策退出的重点应考虑转变财政刺激的方向,把“惠民生”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政府投资应逐步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性投资转向民生性投资,多投向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社会福利从而拉动内需增长,提高财政投资效率。鉴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应平衡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内外需求,进一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由出口导向型转为侧重于消费的内需拉动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过程中实现经济复苏的接力棒,从而避免“硬着陆”的风险。

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要有前瞻性、一致性、协调性和预见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要协调搭配,发挥退出政策的叠加效果。同时,还要与世界各国协调好退出政策的节奏。一个良好的退出机制和有效的操作,不仅仅是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中期应对,而且会对我国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Michael D.Bordo&John Landon-Lane.Exits From Recessions:The U.S.Experience 1920-2007.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10.

[2]包明友.美联储救市政策未来的退出战略.中国金融.

[3]谢鹏,刘洪,丁宜.经济刺激计划何时退出.金融博览.2009(11).

[4]陈之荣,赵定涛.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平衡关系研究.经济理论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