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10: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字与古代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早在甲骨文中,“家”就是一个常用字。但对于“家”字的构形的解释却有着较大的分歧。《说文》:“家,居也,从宀省声。”许慎认为“家”义为居住,是个形声字。段玉裁进一步认为:“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为人之所居。”他认为,人所居住的家是从“豕之居”引申过来的。这说明,段玉裁实际上是把“家”字理解为会意字了,也就是“从宀从豕”,会合出“豕之居”(即猪圈)的意思。周伯琦也采纳了段玉裁的观点,他在《六书证伪》中说:“家与牢同意,豕居故从豕。”杨树达则认为,“家”字之所以由宀、豕组成,是“悬豕于堂”的样子,他还是认为“家”本来就是“人之居”,而不是“豕之居”。吴大等人根据殷墟卜辞中的辞意,认为“家”就是宗庙,其中的“豕”是供奉给祖先神灵的牺牲。
那么,“家”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呢?考察甲骨文和金文,我们找到“家”字的如下常见写法:
甲骨文:金文: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除了甲骨文的前三个字形和金文的前两个字形外,其他三个字形并不从宀从豕,而是从宀从犬。这就证明了,许慎所说的“省声”是与“家”的古字形不相符的。
“家”字为什么既可以从豕又可以从犬呢?关于这个问题,方浚益在《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中说得很好:“岂以犬豕皆家畜,故或从犬或从豕欤?”犬和豕都是很常见的家畜,用它们作为家的代表是合乎情理的。因为有了家庭饲养的动物,才是人们定土而居的开始,也才是家的早期的起源。
在远古时期,人们主要靠狩猎作为生活来源,当捕获的猎物有了剩余,便把其中一部分关起来,加以驯养,这些野兽慢慢就变成了性情温顺的家畜,这就是“拘兽以为畜”。被驯养成为家畜的种类很多,除了“豕”之外,还有牛、羊、犬、兔等,这些牲畜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肉和皮毛,而且还能充当祭祀用的牺牲,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家庭饲养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取代了田猎,成为人们获取牲畜的最主要手段。这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便开始由游居改为定土而居。因此可以说,人类从田猎生活进入定居生活的标志之一,就是对牲畜的饲养。而当人们定土而居之后,才算真正有了家。
据《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这里的“营窟”与“巢”分别指穴居和巢居,是人类还不知道如何建造房屋的时候的两种主要的居住方式。《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筑巢而居,不仅可以隔开湿热的地面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躲避野兽的袭击。不过,这两种居住方式都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人们逐渐改进自己的居所,比如把在树上建居所,改成在由木桩制成的“木台”上建造居所。这种居住习俗在汉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汉字中的“京”字,甲骨文写作、、等形(也有人认为是“亭”字),其字形上半部分像屋顶有墙身的房子,下半部分是由几根立柱架起来的木台,整个字形就是架在木台上的房子的形象。木台上面是供人居住的室内空间,木台下面则是半敞开的,可以用来豢养家畜。这样的习俗在近现代时期的少数民族地区仍可找到踪迹。卫聚贤在《国学月报》上发表的《释家补证》一文中说:“李济之先生说现在云贵一带所住的房子名叫‘栏干’,上面住人下圈牛羊猪等。……栏干下有一群豕,自远观之其形为,即以此现象亦可作人的‘家’。”由此可见,“家”或者是以常见的家畜作为家的象征,或者本身就是先民人畜同居一处的生动写照。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圈养猪的地方开始与人住的房子相分离,于是便出现了“”字。《说文》:“,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会意。”甲骨文中作、等形,正像猪在圈中的形象。
家对于人们的意义,不仅是一栋建筑,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夫妇、父子、兄弟,这些最为亲近的家庭伦理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无法超越的。
《说文》:“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这里所说的“丈夫”,不是指男女结婚后女性的配偶,而是泛指成年男子,这就跟“丈人”在上古汉语中不指岳父而是泛指男性老者是一个道理。成年男子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往往“人长八尺”。而古代男子成年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举行加冠礼,加冠要束发插簪,所以“夫”字的构形,就是在像大人之形的“大”的基础上,加上像簪之形的“一”。后来“夫”逐渐由成年男子引申为男女结婚后女性的配偶,与“妇”相对。
“妇”字繁体作“”,《说文》云:“,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也就是说,妇人是在家中服侍人的,其形象是手持扫帚做家务的样子。关于“从女持帚”的“帚”的构形,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帚”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多有出现,甲骨文作、、等形,金文作、、、、等形。罗振玉认为是扫帚的象形字。唐兰则认为此说有误,他认为“帚字之形正像王帚一类之植物,以其可以扫彗,引申之,遂以帚为扫帚之称,习久忘本,遂不知帚字本像树形矣”。徐中书《甲古文字典》采用了唐兰的说法,以帚字“象帚形,古以某种植物为帚,今犹编秫秸为之”。后来又有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将帚与归联系,认为帚是招魂树;或以为帚是长发女子的形象,是妇的本字,等等。我们比较赞同唐兰的说法,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帚”字的确很像植物的样子,字形上部突出其枝叶繁密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其成为做扫帚的优选材料,因此,由这种植物做成的打扫工具也叫做“帚”。而在古代,用“帚”进行清洁劳动的多是家中的女人,因此,“帚”也就成了妇女形象的象征。为了区别表示妇女的“帚”和表示扫把的“帚”,人们便增添“女”旁,写作、、等形,这样“”便成了表示妇女身份的专用字。其后,“”字意义逐渐引申成为与丈夫的“夫”相对的妻子的意义。
父,《说文》曰:“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均作、,像以手举杖之形。从许慎的解释可以看出,我国家庭“严父慈母”的格局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了,父亲在家庭成员内部拥有至高的权威,并且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也有人认为“父”的本义并不是父亲,而类似于“夫”,一开始是对男人的泛称,而男人手中持棒也并非是教育子女,也有可能是狩猎时代男人形象的局部特写。后来,男人的这种身份、性格的特征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强化,最终发展成为专指“父亲”的意义。
子,甲骨文、金文字形作、、、等。《说文》:“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李阳冰曰:‘子在襁褓中,足并也’。”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子”就是小孩子,字形抓住了小孩子柔弱、双腿并着、头大的特点,描述出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的形象。不过,许慎把“子”跟阴阳五行联系起来,就有些玄乎了。
孙,甲骨文、金文字形作、、、等。《说文》:“孙,子之子曰,从子从系,系续也。”所谓“系续”,就是子孙后代绵延不断,系字从糸,取其丝线连绵不绝的意思。由这个字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观念,希望家族可以人丁兴旺、子孙永续。
兄,甲骨文、金文字形作、、、等。《说文》:“兄,长也,从儿从口。”长者为兄,幼者为弟,所以《说文》说“兄,长也”。其字形下部是一个人,人的头部突出其张开的大“口”,表示长者有权威来发号施令。也有人认为,“兄”就是表示祷告之义的“祝”字,像一个跪坐的人张开大口祷告的样子,后来才引申指长者、兄长的意思。
弟,甲骨文、金文字形、、、、等。《说文》:“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古文弟从韦次声。韦束之次弟也。”段玉裁解释道:“以韦束物,如五束、衡三束之类。束之不一,有次弟也。引申之为凡次弟之弟,为兄弟之弟,为岂弟之弟。《诗》正义引《说文》有‘第’字。”这就是说,“弟”的意思是由表示次第的“弟”引申而来的。其字形象用牛皮制成的绳线捆扎东西的样子。用来捆扎的绳线是有次序地缠绕的,兄弟之间的顺序就如同这种次序一样,所以可以用次第的“弟”表示兄弟的“弟”,而在表示次第意义时,则加了竹字头,写作“第”。
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所以,古人既敬神,也敬祖。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民族,大都有过祖先崇拜的经历。特别是中华民族,更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崇祖观念。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形成,使得对祖先的崇敬成为当时核心的价值观,成为维系当时社会政治的重要的伦理原则。后来,在儒家的倡导下,在统治阶层的鼓励下,在中国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崇祖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之中,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此重要的文化事项,无疑也会在汉字构形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祖先的“祖”字,最初并没有“示”字旁,而是写作“且”。“且”本来没有“而且”的意思。作为虚词的意义,很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或者是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如“而且”的“而”,本来是个象形字,像下巴下面的胡须的形状,甲骨文作,后来被借去表示虚词“而且”、“然而”等意思,原来的意思转而由其他字表示。“且”的情况跟“而”很相似,“且”本来是祖先的意思,后来被借去表示“而且”、“并且”、“尚且”等意思,其祖先的意义便另外造了个“祖”字来表示。因为祖先和祭祀、神灵有关系,所以增加了“示”字旁。
那么,“且”字原来为什么可以表示祖先的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说法并不一致。《说文》的解释是:“且,荐也。”这里所说的“荐”,是垫的意思,指切肉时垫在下面的木板,现在叫案板、砧板,古代叫俎。如《史记・项羽本纪》:“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王国维等人据此认为,“且”就是“俎”字,其字形或者只像砧板之形,作;或者在砧板上再添加两块肉,作。最初“俎”是日常使用的器具,后来逐渐由切肉的工具演变为载肉的工具,成为祭祀时的一种必备的礼器,所以古代常把祭祀之事称作“俎豆之事”,如《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在卫国,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摆阵,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里的“俎豆之事”就是指祭祀的事情。“俎豆”可以作为祭祀的代称,祭祀的对象――相先,也就同样可以用祭祀的礼器“且”来表示了。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古置肉于俎上以祭祀祖先,故称祖先为且,后起字为祖。”
还有不少人认为,“且”之所以可以表示祖先,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有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郭沫若。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提出,甲骨文中的“且”(“祖”)字,就是表示雄性动物的“牡”。“且”像雄性动物的生殖器,本作,省作。最初,如果是公牛,就写作:如果是公羊,就写作;如果是公猪,就写作;如果是公鹿,就写作。后来不管是牛羊犬猪马鹿,以至于人,只要是雄性的,都统一写作。由于古时候人的力量弱小,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与野兽、自然界及其他部族抗争,人多力量大,繁殖人口成了部族生存的重要因素。谁生得多,谁的子孙多,谁在部族当中就会拥有较高的地位。于是,人的生殖能力就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生殖崇拜习俗因此而生。后来,普遍意义的生殖崇拜逐渐缩小,演化为只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崇拜,由于祖先崇拜最初表现为生殖崇拜,于是古人就用像生殖器的“且”,字来表示祖先。持这种观点的人列举了不少古代生殖崇拜的例子,而且在现在的一些民间习俗中也不难找到类似的踪迹。
但是,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说法。如詹鄞鑫在《神灵与祭祀》一书中说:在郭沫若等人的说法的影响下,过去人们都把原始民族生殖崇拜的偶像称之为“祖”,其实,在原始社会中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毫不相干的,祖先神决不可能来源于生殖器崇拜,把雄性生殖器的偶物(即木刻的或陶制的雄性生殖器模型)称为“祖”也是毫无道理的。詹鄞鑫进一步提出,“祖”的本义应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即陶罐形的人像)的形式出现。詹鄞鑫的这种说法很有启发意义,而且也可以在汉字字形中找到证据。所谓神主,就是“神之所凭依”(范宁《集解》)。“神主”是神的代表,神的化身,神所依附的载体,其作用相当于后来的祖先牌位。如《春秋・文公二年》:“丁丑,作僖公主。”就是说,在鲁文公二年二月的丁丑日,为鲁僖公制作了神主。古人讲究“祭神如神在”,即祭祀神灵祖先的时候,就像神灵祖先站在自己的面前一样。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古人需要有一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祖先的象征,作为祖先灵魂的依附。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牌位是不可能出现的。那么,古人供奉祖先时拿什么作为祖先的象征呢?现代考古材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曾经大量采用“陶葬”的方法,即人死之后,把人的骸骨装入陶罐中埋葬。这种习俗在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遗存。正是由于陶罐可以用作埋葬先人的器具,用陶罐作为祖先的象征也就很自然了。根据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确实有不少制作成人形的陶罐,其中有些陶罐应该就是当时人制作的祖先“神主”。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古代用来盛酒的陶罐的象形字写作、(不带盖的)。我们如果把这些字形颠倒过来,不正是甲骨文的“且”字吗?古文字字形和出土文物都表明,当时的陶罐是尖底的,在地上放置时,可以插入松软的土中,十分稳当。但要把陶罐摆在祭坛上,就只能尖底朝上了,所以,甲骨文的“且”正像尖底朝上的陶罐的形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鬼”字的分析来得到证明。《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说文》的解释有两点不好明白,一是“人所归”为什么是“鬼”?一是“像鬼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关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现代民俗中找到答案。我国凉山彝族有这样一种礼俗,人死之后一年或数年之内,要举行隆重的“尼木措毕”仪式,即送灵归祖仪式,这种仪式在彝族人的心里是极其神圣的。彝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祖源地,同祖先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亡灵不知道从人间回到祖源地的路,必须由毕摩(彝族的祭师)举行仪式进行引导,为亡灵解除各种劳累病苦,教会他们在祖源地生活的技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到祖源地并在那里幸福地生活,这就是“尼木措毕”。纳西族的丧礼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如纳西族丧仪挽歌《梦咨》这样唱到:人死“送到北方去”,“北方是故土,逝者不转来”。这里的“故土”就是指祖先居住的地方,纳西族的人去世以后,也是要送到祖源地的。上述两个民族的习俗,都反映出“人死归祖”的宗教理念。由此可见,所谓的“人所归”,指的是人死后要去归依祖先,而不是像通常所说的人死后灵魂归天。这样看来,古人心目中所谓的“鬼”,并不是后来传说中面目狰狞的阴魂,而是归依祖先、并将成为后人供奉对象的先人。因此,“鬼”和“祖”之间实际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汉字字形去分析。“鬼”,小篆作,甲骨文作等(见图1)。《说文》解释说像鬼头,是由于小篆“鬼”的上部已经变形,许慎已经看不出像什么了,只好说是像鬼头。其实,说“鬼”像鬼头,这种解释等于没解释,人们照样不明白“鬼”到底像什么样子。通过对《说文》小篆字形的系统考察,我们发现,“鬼”的上部正是小篆囟(“囟”)的变形。《说文》:“囟,头会,脑盖也。象形。”所谓头会,就是头盖骨的会合处。婴儿的头盖上有一块是软的,就是因为头盖骨还没有合严。古人认为,人头上的缝隙,是人的灵魂出入的通道。所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偶像,几乎都是以陶罐为身,上部作大人头形,头顶上有一小孔。过去一直没有人理解小孔的象征意义,其实那就是所谓“灵魂出窍”的“窍”。由此看来,“鬼”的字形,并不是《说文》所说的“像鬼头”,而是像大头陶偶的样子。这种大头陶偶,就是已故的先人的象征。既然鬼也是先人,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祭祀,所以甲骨文的“鬼”字还可以写作,旁边也摆放了祭坛和供品。鬼也可以成神,所以“神”字又可以写作“”。更有意思的是,“鬼”在甲骨文中还有从(陶罐)的写法,如等(见图1),这进一步印证了祖先和陶罐的密切关系。陶罐由盛东西的日用工具,发展为埋葬死者的器具,再发展为陶罐形的先人偶像,最终抽象为祖先的神主,这一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汉字演变规律 文言文教学 作用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意理解不透彻,很多文字、词语都无法准确领会其含义,这对文言文的学习极为不利。将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内涵引入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字的本质,进而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一、汉字的字形演变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通过对汉字字形演变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区别文言文中汉字的古今含义。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在文言文的理解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通过对字意的反复背诵记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使汉字失去特有的文化魅力。
在现代的汉字结构中,很多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省略了部首,而很多汉字的部首恰好存在表意作用,这就使得现代人很难通过汉字的字形理解其表达的意思。以汉字“生”为例,生的本意是“万物复苏,草木生长”的意思,大多以“生”为部首的字都与“生长”有关。比如,“产”的繁体字为“b”,其表达的意思就是“生长”,但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b”字的部首被省略掉,使现代人很难通过字形来理解其真实含义[1]。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中经常接触到“书页”的“页”,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人只知道其与书搭配的含义,却不知道它在古代汉语中的原始意义。“页”的繁体写法为“”,追溯到甲骨文,其字体形态表现的是人体,这是用整体映衬局部的形象表达方式,以身体形象映衬头部特征。现代一些与头部特征有关的字仍以“页”为部首,比如“颈”、“项”、“领”等都是指脖子。还有一个经常被人们误解的“颜”字,很多人都只知道“颜色”二字的搭配,并不知道“颜”字的原始意义与头有关,“颜”字最原始的意义是指人两眉之间的位置,这就是现代汉语中将“颜面”二字组合在一起的原因。
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耳刀”旁为例,在汉字的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耳刀”可以在汉字的左边也可以在汉字的右边,左右位置的不同就会导致汉字含义存在差别。“耳刀”在左边其最原始的汉字形态是“阜”字,“耳刀”在右边其最原始的形态是“邑”字。“阜”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土山”,“邑”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城镇”,这就使得由它们组成的字含义差别较大。比如“陂”“阡”“陌”“陡”“隧”等字都是与山体有关,而“都”“郊”“邸”“郡”“邦”等字都与城市有关。
二、汉字造字法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古人在造字过程中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主要包括六种造字方法,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象形[2]。通过对造字法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对汉字构造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的含义。接下来将举几个例子分析造字法对文字含义的理解。
会意字中是将两个或多个独体字,根据意思之间的相互关系合成一个字,将这些字的意思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意思。比如“休”是由一个“人”和一个“木”组成,意为人靠在树上休息。“休”字在以后的发展中拓展了单纯的休息之意,也指在高级阶层或者植物、建筑的庇护下,保护弱小的意思,比如当代汉语中的“休战”、“休止”等。
象形字是能够从字形结构上就可以理解其含义,通过对象形字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古今含义的差别。比如“步”字,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脚趾朝下的右脚[3]。古代中的“步”与现代中的“步”存在一定的差别,古代的一步是指左右脚各迈一步,相对于古代来说,现代的一步只是古代的半步。这也是“步”字结构的依据。学生在学习《劝学》时涉及“跬步”,是指古代的半步,现代的一步。教师通过对“步”字象形意义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古今含义,解决学生对文言文字意的疑惑。
假借字的使用,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但是假借字的使用为现代人对文言文的理解带来了很多困难。被假借的字具有本身的含义,还具有表达同音或近音假借字的含义,这就使得在阅读文言文时,很难确定其具体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整篇文章或者整段文章的语境具体分析,比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中的“距”字,现代汉语意思中是“距离”的意思,但是这里是“拒”的假借字,意为“把守”,学生通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形声字在我国的造字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造字法比较,略有不同,形声字既有表音的声旁又有表意的形旁,同时,有些字的声旁也兼具表意的作用。比如“缨”字,“缨”的绞丝旁表示绳子,“婴”表示读音。在古代“缨”指帽子上的带子,其含义的来源是古代人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上长命锁等饰物以求平安,所以刚出生的孩子称之为“婴儿”,这也是“婴”表声的含义。
指事字是抽象的造字法,是指在没有或者无法用具体形象来进行描绘时,就采用一种能够有所指向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比如“上”、“下”,这两个字是用“一”进行分割的“一”上面有“Ⅰ”的指引表示向上,“一”下面用“Ⅰ”指引表示向下。同时“凶”字也是典型的指事字,「ㄩ表示坑,而「×表示掉到坑里遇到的危险。指事字可以分为独体指事字、合体指事字和变体指事字。独体指事字是指形体上没有出现变更,只是用来表示抽象事物的字。一般都是以线条符号来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指事,比如“一”“二”“爻”等。合体指事字是指当已有的符号或者文字不能够准确表达抽象概念时,在原有的抽象符号或者文字形象上通过添加线条来引出概念,将成文的文字与不成文的符号组合而成的文字就称为合体指事字,比如“元”、“中”等。变体指事字是指为了能够准确地表示抽象事物,将成形的文字形象进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文字形象,通过变化为人们展现另一层概念,通常变体指事字都是在已成形的文字上进行位置变化。比如,“幻”“世”等。
三、汉字的文化内涵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很多演变历程都与民间风俗有关。比如“箸”的本意是“筷子”的意思,但是在古代造字时并没有“筷子”这个词,而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由于风俗的忌讳而演变过来的[4]。古代行船中忌讳说“住”,而“箸”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为了避讳,行船人将“箸”称之为“快”,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筷子”。
一些汉字在现代汉语表达中可以通用,但是在古代的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侵”、“伐”,在现代汉语中都表示战争、侵略,但是在古代中,这两个字却有本质的区别。“侵”是指直接侵犯他国领土,不需要正当的理由,具有贬义的色彩[5]。“伐”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征讨,需要在战争前,先公布对方的罪行,然后以正当的名义展开战争,用于褒义。了解了两字的区别,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季氏将伐颛臾”。
古人往往将自然作为崇拜对象,特别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事物,古人会将其视为最高的地位。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涉及的“社稷”一词,在古代中指土神和谷神[6]。土神和谷神都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人们视它们为最高的崇拜者,最后把“社稷”引申为国家,主要是因为土地和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二者兼备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文字的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字演化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文字的意思,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文字演变的引入为枯燥、困难的文言文学习注入了新的学习元素,使学生在对文字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了文字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学习兴趣,打破了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从而使文言文的学习更加轻松,同时也为我国文字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合适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蔡红林,何平.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对高中文言文汉字教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218,221.
[2]贺群.形体学视阈下的汉字演变研究[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0(4):49-53.
[3]彭万勇.对外汉字字源教学法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王少凤.宋明时期汉字部首法的演变――比较《类篇》、《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字汇》的部首法[D].天津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汉语教学 汉字教学 文化注入
汉字数量太多,读音规则、书写规则复杂,汉字难学难写难记,已成为母语非汉语者的共识,德国著名汉字教学专家柯彼得曾说:“学习汉语最大的难关就是中国的传统汉字”。
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而言,虽然大部分人已经在小学或中学里学了6年以上汉语,但即使是水平已经达到中高级阶段的学生(HSK考试成绩在6级以上),听说方面也许问题不大,可一旦落笔就错别字满篇,一张不到50字的请假条,错别字甚至可以达到10个以上,可以说令人“惨不忍睹”。更遗憾的是,在这些写错的字中,大部分并不是新学的生字或生僻字,而是常用字。例如:宿舍的“宿”字,很多学生误写为“缩”,亲戚的“戚”写成各种自造的字。可见,在预科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相对来说还比较滞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也需要尽快找到一种更加深入,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方法。
一、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
汉字是自源文字,产生得很早。在古代,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很广。《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说明,在古人心中,文字的创造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汉字也被有的学者称作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由于文字的产生,自古以来的哲学、文化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而汉字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表意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以及另外一些古文字都已不知所踪,以致古巴比伦、古埃及文化也因为失去了文字而失传了,唯有汉文化以汉字为载体一直延续至今。
二、汉字的丰富文化内涵
中国汉字始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指事字、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形表意。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不同,它自身的结构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一点在象形意味浓厚的古代文字中表现的就更明显。而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经历过最初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演变过程,发展到现在的楷体简化汉字,文化脉络虽已不像当初那样清晰可辨,但仍然有迹可循。
汉字直观、形象、概括,其背后蕴藏着汉民族的认识方法、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文化特征。先民造字之初,常把他们造字的意图以及对世间万物的看法都融入汉字形体中,这样后人就有可能据形释义,进而发掘、了解、探讨被历史尘封已久的文化底蕴。
如“男”,会意字,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男人以体力耕于田,因此男子在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处于生产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也决定了其社会地位。而“女”字的初文,就是女子跪着操持家务的形象。“妇”,(女子结婚后称作“妇”)也是会意字,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说文》中释为:“妇,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谓服事人者。”在中国古代社会,女子由于退出生产领域就不得不依附男子为生,从而也就决定了“男尊女卑”的不平等。
再如,“示”字构形取象于神主,是祭祀对象的象征物,从“示”的字,大都与祭祀有关:或为神、祗、社、稷等祭祀的对象;或为祭、祀、祡、禋等祭祀的名称或方式;或为祸、福、祯、祥等祭祀的反报。从这些字的形义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古人宗教观念与仪式的初始形态。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文化内涵及其丰富,以上几个例子只是沧海一粟。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杀伐征讨……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几乎都可以在汉字中追本溯源,找到线索。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三、预科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一)预科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现状
少数民预科学生的母语基本为拼音文字,这和由笔画组成的方块汉字有本质的不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字,在音、形、义的认知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拼音文字是用“形”在记音的,认识拼音文字只要音与义结合就行了,而汉字的过程包括音与形、形与义、音与义的结合,比拼音文字的认识过程要复杂得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望字生畏。
而传统的汉字教学只注重汉字的工具性,忽视了汉字的文化是写字的基础。把汉字看成一个个单纯地记录语言的符号,在教学中仅仅是让学生生掌握汉字的读音、笔数、笔画、笔顺、结构和意义,方法呆板,内容枯燥,结果是教师在课堂上一遍遍地讲,在作业中一遍遍地纠正,费时费力,却收效不大。这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多缺乏汉文化的背景知识,即使了解一些,也仅仅是非常表面化的东西。汉字作为汉语的记录符号,经过长时期历史的演变,几千年文化的浓缩,其间包含了很多文化内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积,才能很好地识记它们。学生缺少对汉字的文化蕴含的了解,这也使得汉字教学成为阻碍预科汉语教学中的“瓶颈”。
(二)在汉字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在汉字教学中适当注入文化因素,即在汉字教学中一方面教授汉字知识,另一方面把文化的因素适时、适量、适度地注入汉字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识记、辨析汉字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文化的历史,增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要正确认识汉字教学和文化注入的关系
教汉字的同时注入文化因素,二者并不矛盾,但是有个主次问题。应该以汉字教学为主,文化注入为次,不能平起平坐,更不能喧宾夺主。文化注入是为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识记、辨析和书写汉字,进而提高汉语水平。而不能本末倒置,变成了汉文化知识的“满堂灌”,偏离了汉字教学的本义。
2.适量、适度、适时
虽然汉字的表意功能,有利于我们探求字的本义,寻找汉字的产生、演变、发展的轨迹,有助于我们分析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但我们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汉字都有负载中华文化的功能,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华文化都能在汉字上找到印迹,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文化注入不能生编硬造、牵强附会。
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适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在汉字教学中要更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而对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则应侧重理据性,可以采用字源法,以一个或几个汉字为例,在黑板上演示出这个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三)在汉字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的现实意义
1.有效减少和纠正错别字
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字时,很容易写错别字。甚至有些字,学生是屡写屡错。以学生常错的“弋”、“戈”、“戋”三个部件为例。究竟是有没有撇,是一撇还是两撇,对不少学生来说,完全是一笔糊涂账。在下笔书写的时候,凭借的是一种毫无理据可言的“感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让学生弄清楚,这三个部件有何异同。“戈”,本义为古代的一种兵器,《荀子·议兵》中说:“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也就是说古代的兵器,也不过是戈、矛、弓、箭罢了。“戈”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戈”组成的字大都与武器或者格斗有关,如“戒”“戎”“战”等。“弋”字与“戈”字在上古本为同字,但后来逐渐分化,读音也大不相同。“弋”字的意思为“用带有绳子的箭来射鸟”或表示“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总之,其义已经与“戈”大相径庭。另外,由这个“弋”字组成的字也大多与它的本义无关了。如“式”、“贰”。“戋”为会意字,甲骨文的此字像两戈相向。两戈相斗,往往出现残局,所以,“戋”是“残”的初文。后世,凡由“戋”所组成的字,大都有“浅、少”义。如“水之可涉者为‘浅’,疾而有所不足者为‘残’,货而不足贵重者为‘贱’,木而轻薄者为‘栈’”。
如此一分析,这三个部件的区别就已经很清楚。再下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形近字之间的错误了。
2.提高汉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汉字难学,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数量庞大,而且形近字、音近字多,如果教师多了解一些关于文化知识,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穿去,就会对这些字的理据讲得更清晰,学生学起来也会更轻松。如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把贝壳作为交换的中介物,因为贝壳具有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后来,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因此在学习“贱、贿、赂、贪、贸、财、购”等字时,从中归纳出“贝”字,联系“贝”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贝”作部首时的字,其本义多与钱财之义有关。这样,这一连串字就在贝字的统帅下形成了一个关联的系统,好记好写。教学中如能抓住它们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非常有利于对这些形音义的掌握,从而轻轻松松地教会一大串字,大大地提高了识字量,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3.提高学生学习汉字以及汉语的兴趣
在汉字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把枯燥庞杂的汉字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学生学起来轻松省力效果好,自然觉得汉字越学越有趣,越学越爱学,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简化了思维过程,又减轻了记忆强度,促进了学习的正迁移,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字以及汉语的兴趣。
四、结语
汉字教学在预科汉语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说词汇是汉语教学的基础的话,那么汉字就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都还远远不够。相当多的学生书写混乱、错字多的现象就反映了汉字教学的不足。作为汉语教师,除了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汉字教学之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使汉字教学摆脱目前的不良状态,只有这样,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水平才有望迅速提高,甚至产生飞跃。
参考文献
[1]柯彼得.关于汉字教学的一些新设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出版社,1995.
[2]李梵编著.汉字简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3]左安民.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九州出版社.
[4]段石羽.汉字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我校是一所具有120多年历史的老校。它历史悠久,百年校史是学校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但是,如何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这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十一五”开局之年,学校确定了实施文化发展的战略,旨在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锁定了汉字文化。汉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维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承载着德、智、美、行的育人功能。
挖掘校内课程资源
我校曾有八字校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本为古代君子之八德,这八字校训曾经教诲和激励了无数“四条”学子。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重拾这八字校训,在分校盈门的墙壁上设计了一面汉字文化墙,墙上镌刻着八个篆书字体的汉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我们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汉字文化,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利用与人品、人格相关的字装饰环境,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由此,我们也确定了以汉字文化为依托,建设校本美德教育的课程。如何能像专家们所说的将校本课程植根于学校,为学校发展推波助澜?校本课程的研发怎样才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体现时代风貌?这令我们陷入了思考之中。
赤日炎炎的暑期,我们10位编委老师聚在一起,开始了研讨和编写过程。我们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就这八个汉字所承载的中华美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而编写过程中,我们忽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分校由校门进入内部教学区,教室上方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校园彩绘中的古代故事“黄香温席的尽孝之道;孔子拜师的尊师重教之礼;以及一诺千金的诚信无欺……”和学校的八字美德遥相呼应,这些不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吗?接下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校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一分校的校园,寻找彩绘故事,然后再查找与这些故事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最终确认,孩子们共找到22个古代故事,并且了解到了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以下呈现是学生们实践活动后整理的部分课程资源——
校本教材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由一个和美德相吻合的校园彩绘故事导入,接着带领学生走进汉字文化世界,告诉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推崇的做人八德;然后,为学生分别解说八德中每一个汉字生动、传神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们从中感悟做人的真谛;最后,呈现关于每一个汉字,每一种美德的艺术作品。
挖掘现代课程资源
我们要把这些古代的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的文明生活相联系,在当今社会中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在讲解“孝”字的时候,我们不但给学生讲了古代的尽孝经典故事,同时也给学生讲了当代孝亲典范邵帅的故事——《我给妈妈捐骨髓》。再如,我们在讲解“廉”字的时候,不但给学生介绍了两袖清风的于谦,也给学生介绍了电影《第一书记》的人物原型沈浩。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我们既要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能有体现时代风貌的课程内容,让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挖掘社会中的课程资源
当我们讲每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时候,都有相对应的社会课程资源,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发现者与建设者。譬如,我们讲解“孝”字,让学生们寻找能够承载着儿女对父母美好祝愿的古迹,建议学生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去参观。学生找到了位于北京海淀区玲珑公园内的慈寿塔、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孝子祠等。又如,在学习“礼”字的时候,学生们发现为了弘扬“圣贤之人”孔子的思想,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庙”。日本的孔子庙,台湾的台南孔子庙,太原孔子庙,福州的孔子庙,泰山的孔子庙……在教学“忠”字的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亲眼见到了丞相祠中著名的“教忠坊”匾额。
关键词:汉字 文化的凝练与延续 空间传承 发展运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一、汉字的历史演变
第一,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汉字的出现既记述着历史同样也创造了历史,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中国古人思维演变的一个过程,它是人们倾注心血的标志。
第二,汉字是文化的表达,是语言传递的最简单方式。在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第三,汉字的书写过程以及汉字的制作背景。造字法是古人根据已有的字加以分析总结概括出来的并非先有方法再造字,所以有些分析不一定正确,同时有些字人们可以有不同分析。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中关于造字法的论述“六书”。王蕴智先生认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
二、汉字的文化传统
第一,保留着的民族的文化。汉字的书写以方正著称,这与中国的古代文化思想是不可分割的,汉字的出现不仅是中华民族素养的体现也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汉字不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样也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第二,保留着传统的元素。传统元素的概念在当代设计以及生活中提到的比较多,比如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古代器皿纹样,古代装饰纹样等等,这些无不记载着我们本民族的优秀艺术文化,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其思维的开拓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传统的元素不仅仅是个提法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可供考究的一个学术问题,传统元素的涵盖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文化、地域、风俗等,传统元素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来说估计也就是目前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从象形文字、甲骨文、篆书到现如今的简体汉字,汉字的演变是漫长的,虽然我们目前使用的文字是简化后的汉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其曾经走过的历史痕迹,这种痕迹是微妙的,是不易察觉的,只有细心的去品味一个字才能感受出它曾经走过的历程,亦可说它就是历史的活化石。
三、汉字的图形化空间概念
(一)汉字的图形化空间概念
汉字的图形化空间概念是基于汉字的造字法,基于中国古文化传统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汉字是记录和书写历史的活化石,汉字的种种造字观念在人们的头脑意识中被谱写。首先汉字图形空间划分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都是在人们的造物思维中产生,每一笔简单的笔画都是一种生活在人们经过了重重考验之下的再造,我们见到如今的汉字都是那么容易书写,而且很容易辨别,但是有没有人曾经想过这些字体在它产生的年代是如何艰难的被创造出来,这个被创造的过程才是文化的一个传递过程。汉字图形化空间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明确的划分定义,与造物论同出一源,简单的笔画顺序都勾勒着一个思想的升华。汉字图形化空间的概念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仅是一种思维的改写,也是一种生活的发现。
(二)汉字图形化空间存在历史与传承
汉字图形化空间划分具有历史性。人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必须通过一个特定的手段才能与别人之间交往,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5000年的文明史也是一个朝代更替的历史,因此在历经了十几代王朝的更替,使得中华大地成为了一个大熔炉,熔化了多元民族的文化,铸造的光辉绚丽的华夏文明。
在我国西周末期,那些奴隶主各诸侯王公们分封制田,“井田制”由此也应运而生,与文章的结合便是这一个“井”字,单纯的四笔可能我们看不出来它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图形化的空间概念使我们恍然大悟,四个最简单的笔画,却把一个抽象意义上的空间划分成了9个份额。 “田”也是一个象形文字,记载着古时田的造型,方方正正的一个造型,在历史典籍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古时候的田也是趋近于方形,只是长宽的差别,为什么“田”不是圆的呢?为什么“田”不是三角形的呢?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便是:汉字的造字论基于一个对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思想和文化的根源相同。
(三)汉字有其图形化空间
中国朝代的更替,也可说成是文明的更替和交融,这种交融促进着文明的发展,各个历史朝代虽然都有各具特色的朝代设计要素,但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建筑的格局,随着民族交流与借鉴,渐渐的形成了统一的布局划分形式。古代建筑的样式不外乎住宅,民居,都城,园林、陵墓等等,这些建筑的布局形式与造字法的基本构造均和书写方式相同,如左右对称,上下均匀,方方正正,中规中矩等,在翻阅了一系列的古代都城图片,以及古代著名建筑物的图片,都可清晰的看到中轴线,四周的严谨的布局。
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四合院,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四合院与紫禁城之间似乎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四合院作为建筑组合的经典范例,其发展的成熟形态不仅塑造了城市中平和朴素的居民,也生成了豪华威严的宫城,北京城内规模最大,形态最复杂的四合院群体就是北京明清两朝的宫城------紫禁城。由此,老北京城成为一座如此系统化的城,四合院的格局不仅帮助统治者建立了一种认为的秩序,还由于其自身的适应性和可变性,也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了较高的空间质量。
(四)汉字的图形化空间划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以当代设计文化的发展以及当代设计氛围为背景,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设计从初期极端的简单模仿,到了当代做设计所主要倡导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模仿年代的结果就是使得本国的设计丧失了自己本民族的要素,因而设计以及从事设计的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就是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引领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去创新,需要有更好的发扬。
设计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日俱增,细化到生活,细化到细节,设计需要的是理性的因素,在一个传统的定义下寻找全新的图形化空间概念,使得这个图形化空间概念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具有一种时代赋予的历史特色。无论在建筑、在平面、在很多的设计领域,这种同源的思维形式运用到设计的空间中都会极大的丰富和完善设计作品的精美度。
(五)汉字图形化空间对设计空间的启发
汉字图形化空间与设计空间二者之间有一个极其微妙的关系,当代的设计思潮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的思潮与国外的设计思潮,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本土的传统文化要素在设计中就存在这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字图形化空间的概念无论是设计还是生活中都是耳熟能详的,在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引入传统的因素,对本国的传统因素进行创新和再造,汉字图形化空间概念不是一个狭隘的空间概念,它是对传统文化的提炼,在色彩、构成、建筑等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它是以全局为着眼点,宏观把握设计的空间组成。不仅对传统文化是个灵活的再创造运用,又是对设计新思路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蕴智.汉语汉字研究论集.上海:中华书局.2004年版.
[2]周健.汉字规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林钰源.构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关键词】错别字;汉字;动画;文化
一、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即汉字是一种符号,而这个符号就是汉字的字形。汉字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演进、沉淀的,体现了一定时期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类的文化心理与观念,蕴涵很深的人文内涵。
古代日本从我国借用汉字作为他们的官方文字,在近代又用古汉语中的原有词汇对译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词汇,赋予古汉语词汇以新的意义,如用“文化”一词来对译英语中的culture,用“文明”一词对译英语中的civilization。
所谓的文化,中国近代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所依靠之一切・・・・・・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行为习惯。
汉字的产生是文明的开端,我们可以从汉字字形上去考察古代社会面貌。对古代社会面貌的了解可以有多种途径:小说―通过想象描写,绘制出古代社会的可能面貌;岩画―通过先民留下的遗迹,管中窥豹;考古―通过实物考察,佐证先代社会文明的程度。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汉字字形体结构的组合会议,逆推当时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基本状况。
由此可见,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信手拈来,无处不在,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然而错别字的产生,影响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而不能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使汉字在传播知识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影响。文字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形式。因此,规范的使用是文明社会的标志。通过纠正错别字来大大的提高文化、思想、艺术、技术等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和效率。
因此,规范民族文字,有助于加强民族文化。
二、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错别字广泛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错别字出现为何如此之多。原因如下:
第一,因字形相似或相近而写错。如“哗众取宠”、“受宠若惊”中的“宠”与“庞”的字形非常相似,容易写错。事实上,这两个字的含义完全不同,“宠”主要指宠爱、偏爱。“庞”主要指庞大、多而杂乱、脸盘。由此可见,写错了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二,因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似或相近而用错。如“寒暄”错写作“寒喧”也是如此。“寒暄”是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这类的应酬话。由于音同形近,有的人又想当然的认为,既是应酬话,又是问寒问暖的,“寒暄”中的“暄”应为口字旁即“喧”。事实上,既然是问寒问暖,那么“寒暄”中的“寒”与“暄”正好一正一反,即一寒一暖,“日”旁的“暄”就是温暖的意思。而“口”旁的“喧”则指声音大。
第三,书写态度的改变。21世纪的现在,电子信息取代了原有的一切。人们不再像原来一样通过写信取得联系、沟通。因此,写字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人变得不会写字。再者,现在的人们大多不会一笔一划的认真写每个字,而是用最简单的笔画以最快的速度将一个字完成,追求的是速度而不是当年的质量。因此,在写这种类似草书的东西时,缺个点、少一笔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当真正需要我们写正楷的时候,我们早已忘记原来的字里是否还有那一笔划。
此外,人们对错别字的放任自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现代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等发达的今天,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触:刚开始用这些即时通讯工具和别人聊天时,看见了错别字一定会马上告诉对方某某字是错别字,可是后来当双方都能理解这些错别字所代表的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时,我们对彼此出现的错别字就不再计较了,彼此都放纵了对文字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样,对错别字也就见怪不怪。
三、动画教学的优点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具体学科的教学之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主渠道。首先改变教学观念,才能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优化课堂设计。
动画是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一样,是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其次,动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动画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加之动画教学也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优化课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纠正错别字动画通过抓住汉字的本质规律及人的认知心理,突出汉字的表意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者思考,在边识字边认识事物的同时,加深了学习者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汉字构型的理解,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识字,而且由于动画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知识面。纠正错别字的动画从汉字本身入手,抓住汉字的构字字理,适当地渗透着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记忆规律反复强调练习,就能使学生分清大量的形近字、音近字,明白它们之间根本的区别所在,从而减少错别字现象。
四、结语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有意义,多元化,趣味性融入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此时,我们利用这个平台来创造一种更为有效,让人更容易接受,更为丰富的方式来消灭错别字。视听是“技术革命的产物”,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过程中,如若在消灭错别字的过程中加入这些元素,也就增添了更有魅力的时代的进步性,也是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方法。将字理与视听动画相结合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可以让学习者更为轻松,更为方便,更具吸引力的去准确认识汉字,进而消灭错别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汉字的传承承载着中华传统优良文化的底蕴,错别字的存在不仅是个人治学为人态度的不端正,更加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对民族感情的伤害。由此可见,纠正错别字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7.
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体验汉字的理趣和情趣
汉字的形体结构形象地记载了不断演进的历史。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字源和字理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汉字的深刻涵义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均衡、端庄、稳妥的文化观念,体会汉字独有的“建筑美”“均衡美”。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在象形、指事和会意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图画来追溯字的本源,搭建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如在“望”字的教学中,教师可出示人站在高处遥望明月的画面,再结合汉字的字形,指导学生学习,使学习过程情趣横生、兴味无穷。
汉字是文化的活化石。从独体象形字到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可以窥探到隐藏在汉字中的古代风俗文化。教师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入识字教学,例如在进行“婚”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结婚多于黄昏时分进行,从汉字中看到中国古代风俗文化,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从汉字看古人对审美的追求。在人教版五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实践活动单元以“我爱你,汉字”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了近两周的实践学习,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语文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去感悟汉字独有的“建筑美”。汉字的“建筑美”表现在外形的均衡对应上。比如:形声字大部分是左形右声,但为了汉字整体更加美观,古人把汉字中的某些部件作了调整或省略,让汉字更具“均衡美”,像“栽,从木,声”,若按左木(形旁)右(声旁)相等排布,就不美观,而将形旁“木”藏在“”的左下角,就显得均衡多了。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通过大量资料阅读,对形声字的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形声字中还有省略形旁、省略声旁、左声右形等现象,这都是古人追求美的结果。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自然获得了审美的体验。
引入诵读吟咏,体会汉字的声音之美
汉字是有声调的,读起来抑扬顿挫、响亮悦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声音之美,感受汉字内在的生命力,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为此,我们将吟诵引入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还原了古代读书人的学习方式。吟诵时,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随时变化大小,声断意连,以传情达意。同时,音高也要随时变化,一方面依字行腔,用这种腔音表示字音的声调,另一方面也是在表达情感。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汉语的传情达意,全在开合、声调、音量的婉转变化上。吟诵中,学生被纯净、美好的中国传统音乐所震撼,感受到了母语文化的魅力。
在书写中接受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创造
写字教学中含有独特而丰富的美育素材。首先,我们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姿,让学生在追求姿态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熏陶。写字姿势的“美”主要包括:头正、身直、胸舒、足平、臂平、纸正以及正确的执笔。各科教师都要及时、准确地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采用正确的姿势写字,直到形成习惯。
1.中国汉字的演变
在专业人士的考古研究中,距今大约7000到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珍贵的早期陶瓷,上面就刻有一些具有文字形式的图形或者图画符号,这些是早期汉字发展的萌芽。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推测出,汉字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在夏代的中早期,距今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战国时期,各方诸侯割据争霸,在汉字的使用上发生了混乱的状况,经常会出现一个词语包含多层意思或者多种词语表达相同概念的情况,这种状况给汉字的流通和使用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秦始皇大一统之后,将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在全国推广使用,这种小篆和之前的象形文字相比更加简洁明了,但是还是有些繁琐。随着时间的推移,隶书这一字体慢慢被人们创造出来。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又创造出了楷书这一新型字体,这种字体更加简洁和美观。楷书的出现正式将汉字的形态确立为方块状,汉字也逐渐有了间架结构。
2.汉字的精神含义
在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形体由复杂慢慢转变成简化字体,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汉字体系,汉字的符号性也逐渐增强。汉字具备非常独特的表现形式。汉字的构成和“六书”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象形是汉字最重要的特征。象形主要是对自然界中的物体加以模仿,并且通过较为抽象的形式将其提炼出来,通过简单的笔画书写出来。汉字本身就是艺术文化的体现,我们可以通过汉字的书写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出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
二、汉字和现代标志之间的关系
1.我国利用汉字作为标志的发展历程
标志是物体本身的标明符号。它将较为单一、明显以及容易被人们识别的物体形象、文字符号以及图形和图画等作为直观表现的语言,除了表示和代替,也具备表达含义、表现情感以及指令和动作等方面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标志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和含义,如公共场所标志、交通路标、商标以及店面标志等。这些标志从不同角度或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出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沟通以及宣传交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方面的发展,对人们的合法权益也起到了保障作用。标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以图腾为主的表现形式,考古人员在古埃及坟墓中就发现了具有象形文字的标志图案。早在古希腊时期,标志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古罗马、庞贝和巴勒斯坦的古建筑中也都发现了当时的石匠所刻的专属标志。在南京明城墙的每一块砖体上都刻有由汉字书写的烧造者的姓名、住址,这虽然算不上非常严格和正规的标志,但是同样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标志性作用。我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设定自己专属的标志,与他人进行明显区分的习惯。在我国唐代的纸张制造业当中,纸张中已经出现了暗纹标志;宋代,商标的使用非常广泛,将汉字当作标志的例子更是广泛,如,将“当”字、“茶”字以及“酒”字等作为店铺在行业中的标志。
2.标志和汉字具有共同的符号特点
标志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传播符号,通过对特殊图形以及文字的组合,以一种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形式体现出其所要表达的独特的信息和意义。标志的设计主要注意四点,即标志的识别性、标志的象征性、标志的审美性以及标志的符号性。我们从这四点具体分析,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处理,使汉字和标志的特性完全一致。这里以“合”字为例进行分析。“合”属于会意字,其本义是闭合、合拢的意思,引申过后的词义可以理解为配合、合并、集合等。和以字母组合为文字标志的语言相比,汉字的组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现代标志设计中对汉语的具体应用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各方面都逐渐走向全球化,尤其是在标志设计方面。但是,由于受西方设计理念以及世界文化融合背景的影响,一些设计师不知道如何彰显中国标志设计的特色,这时可以顺其自然地与我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德国设计师霍格•马蒂斯说过:“在任何国家的标志设计中,都需要展现出国家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在我国现代标志设计当中,如何展现出民族特点是标志设计设计者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对于汉字本身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平面设计,通过巧妙的构思、较强的寓意以及简洁的形象表达一定的含义,这正是现代汉字标志的设计特点和风格。但是,汉字在具备了图形的所有特性的同时,还具备了图形图画所无法取代和表现的内容,这正是现在汉字可以作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元素,且其他的标志设计元素所不具备的表现形式、视觉的审美原因之一。汉字本身就具备了图形的美观特性,汉字在表现形式上具备视觉审美功能,并且汉字在信息的传递方面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直接性等。此外,汉字所具备的图形化特性,使汉字从其字意的传递到图形的传递变成了可能,而且具备了较强的可塑造性和想象性。在运用汉字进行标志设计的时候,首先可以从汉字本身表达出标志性目的。如中国银行的行标,设计人员就借鉴了古代象征财富的钱币作为标志的外在形象,在钱币的形象中以“中”字作为基本的形状,古代钱币中间的正方形孔洞在竖直方向加上垂直的线条,形成“中”字的形状。这一标志的含义就是天圆地方,以经济为根本,简洁明了,大气稳重,识别度较高,寓意丰富,且具备了较强的中国传统特色,可以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汉字在字形方面不断变化,直到今天发展成一种具备一定层次和标志性的符号以及图像化的方块字。现代汉字注重强调字体的符号感,还有其内在的艺术造型和价值。几乎每一个汉字都包含了许多层含义,所以设计师在选择汉字的时候必须着重考虑一些一语双关的词汇,从而带给人们更为广阔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好的创意首先应该具有一种朦胧美,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引发人们思考。从当代的汉字设计中我们发现,运用汉字元素进行设计的作品具有简洁、富有意境美、结构较为丰富的特性,而汉字和其他图形相结合可以增强人们的视觉观赏效果。汉字的含义通过标志的设计充分展现出来,使所要表达的意境个性化,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四、结语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由汉字发展来的中国书法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简单最典雅而又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
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传说,如战国时期的“结绳说”、“画卦说”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仓颉造字说”。一些古典籍中也有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仓颉之作书,以教后世”(李斯《仓颉篇》)。而从许多古代典籍对古代社会的记载和出土资料的研究来看,汉字应该是以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彩陶为基础,后发展到殷商的甲骨文,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殷商的铭文、到秦朝的小篆,到两汉的散录,到东晋的今草,到唐代的端楷,到宋、元、明、清的行草,每种书法都表现出当时代文字特有的魅力,甲骨文的古朴,金文的高雅,篆书的委婉,隶书的端庄,楷书的方正,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飞动,无不显示着汉字的灵性与飘逸,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而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蹈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为什么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审美愉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与汉字本身不但具有独特的形态美,进而还含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一、汉字结构的和谐对称美
汉字中有许多字型是对称结构的,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思维。它表现为许多汉字都是由对称的结构组成,如“林”,双木为林;“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炎”,一火之谓火,火多谓之炎;这些形体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字符组合而成,集合以后就产生一种新的意思,这种独特的对称形式,往往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同时,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也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
二、汉字具有形象意境之美
这是由于汉字的字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象形字时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也就是说,随着事物弯弯曲曲的样子把他勾画出来。日;太阳的轮廓是圆的,而且高挂在天空,不断的发光发热,所以古人就把“日”简略成为一个圆形,中间一点。月,画成一个弯弯的形状,因为古人看到的月亮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弯的,所以古人将月亮画为轮弯月来表示。在中国人的眼中,线条不仅仅是线条,而是含有更多内在的东西,如八卦,“一”代表的阳是,“一一”代表阴,用这二种符号就组合成为代表万事万物。中国的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就是说自然和社会的事物虽然纷繁复杂,但却都是由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始材料按照一个基本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既所谓的太级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汉字就是多用象征的手法把事物化繁为简,以最简单、平易、意象的艺术手法来完成人的思想。例如: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形象生动。中国汉字讲究一字传神,人的无限思绪往往短短三五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如“龙”字,中国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国家,在草书中的龙,就是一条张牙舞爪飞腾的巨龙的形象,因为这个字的意境深远,我们透过这个飞腾的龙字看到的是中国先民的精神崇拜和中国古老的文化。
三、汉字潜藏的文化之美
1.哲学思想
在汉字中的很多字形都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我们先来看看汉字中最简单的“一”字,首先从“一”字的含义上来说,许慎在解释“一”的时认为: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清轻阳为天,重浊阴为地。正像《周易》上所说的“天一地二”,“一”是天之数也,“二”是地之数也,中国的先民就是这样把汉字溶入了更深的内容和意义,把汉字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在古代的汉字艺术中,有一种表现形式叫“计白当黑”,其实里面蕴涵了古人的“有”“无”的一种哲学思想,如齐白石画虾但不画水,而是用空白的纸面做水,他的虾给人看了以后感觉有种鲜活感,他以“无”表现“有”,把空白的空间留给观者,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充,去意会白纸中的水,以“道家”的思想来解释,画出的虾就是“阳”,留下的空白的水就是“阴”,这样就在对立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2.伦理思想
(1)做人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关键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的道德修养很高,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天下的重任,也是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如“信”,《说文》解释:“信,诚也,从人言”就是人说的话要真实,如果一个人讲话不真诚,就达不到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就是不一个真正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人”。“仁”,《说文》:仁者,亲也。从人二。《中庸》解释: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做人要做一个有爱心,有信用,能够对别人以帮助的人。中国易学有三才之道:立天之道,曰之日月:立地之道,曰之刚柔:立人之道,曰之仁义。可见古人将仁义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来对待。
关键词:汉字特点 语文教学 文字教学 字本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09-02
语言和文字是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 汉语教学始于文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一项教学任务就是识字与写字。但与其他汉语教学要素相比, 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汉字是对汉语的再编码,是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神秘图画。与中外历史上已经湮没的,以及正在使用的文字相比,汉字称得上最为璀璨的一种。要学习汉语,特别是要获得汉语读写能力,就一定要学习汉字。因此,该文章将从汉字的特点出发,探究汉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汉字教学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思想感情寄托于语言来表达,语言借助于有形的文字传达”,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
汉字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一定数量的汉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汉字的能力,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读、写、讲、用。也就是说,认识一个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把学过的字运用到实际语言环境中去。
2 汉字的特点
要突破汉字教学的瓶颈,就要建立科学的汉字观,换一双眼睛看汉字。作为意音文字,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本身是一个系统,字母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字母属于字母文字阶段,汉字属于古典文字阶段,它们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阶段”[1]。作为世界上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汉字是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的文字。
在寻求汉字特点的过程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无疑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字本位”理论。人们将以字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汉语研究思路称为“字本位”。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字’是中心主题,‘词’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辅的副题。”[2]这从汉字的书写上就能看出来,每字呈方块形,不连写,只见字不见词。“字”才是汉语结构的本位,是研究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的交汇点,更是汉语言研究的核心和基础。
2.1 汉字具有理性和逻辑性
首先,形体固定的汉字,专字专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与缺少形态变化的汉语是相适应的。汉语是单音节语,它的结构单位本身没有语法的变化。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儿化音”以及少量多音节汉字,如“尽保ㄊ克)、“俊保ㄇЭ耍外。
其次,汉字经历了形体的变化,却还是表示同一个字。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方块汉字没有变,“一个字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是书写形体本身的变化,还是同一个字”[3]。如“明”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明”(楷体)。
2.2 融形、音、义于一体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3]音、义是语言必备的两种元素,而汉字基本都结合了形、音、义三种元素,以形为核心,以意为内容,以音为物质外壳,有机地构成了一个三维合成信息码。
汉字构形复杂,多数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不易记忆,不易书写,平面型方块汉字,笔画平行或纵横交错,多向展开。汉字笔画、偏旁数量繁多,仅基本笔画及其变体就有三十余种,汉字的偏旁只以现代通用字统计就有1500个左右。
每个独立的汉字,无论其内部笔画有多少,结构差异多大,都能表示至少一个音节。汉字的字形与语音发生直接联系始自形声字的产生,《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形声字多达7697个,占了总数的82%还多。在现代近7000个通用字中,形声字有3975个,占56.7%,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相当重要。
汉字造字之初是根据字义构形的,汉字字形“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4]在古代汉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字形与本义的关系上,而现代汉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是字形与现代常用义的关系。
2.3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具有理性化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汉字是一些互无关联的抽象符号,或是抽象的、冰冷的描述工具,汉字是最基本、最深厚的文化载体。
首先,汉字是古人心理和思维活动的产物。例如,“筷子”的“筷”就反映了古代的民俗,“筷”,古作“箸”,“箸”与“住”声音相同,因船家忌讳“住”,于是反其意取名为快,后来又加上了竹字头,变成了今天的“筷”。
其次,汉字是我们解读史前文化,记录当代文化,储存未来文化的重要工具。蔡邕在《笔赋》中赞扬汉字“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功勋”,将汉字与宣扬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联系起来,赋予其社会政治功能。
最后,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古代不同毛色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马都有自己的专门称呼和用字,如:千里马叫做“”,三四岁的马叫做“”,马高七尺叫“Q”,马高六尺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马的作用几乎完全被现代的各式交通工具给取代了,因此,很多从“马”的字都变成了不再流通的死字了。
3 “授之以渔”―― 汉字特点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汉字教学中采用的策略不外如下七种:主流的“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字理识字”,支流的“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谜语识字”“听读识字”。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们辛勤探索的结果。不过,为推进汉字教学改革,我们迫切需要将汉字的特点运用到汉字教学中去。
3.1 以字形为切入点
汉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属于象形表意体系的文宇。自从秦朝统一中国后,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虽然方言各不相同,但是人们却通过汉字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对于汉字,我们以“形”为基点进行研究,在于更好地理解汉字在视觉传达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因为“包括图形在内的视觉意象可以为理论性的观念提供知觉等同物”[5]。
比如,“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山、日、月”这些与自然事物比较相似的字形大多意义比较生动易懂,适合讲授给汉字入门阶段的学生,以增加趣味性。象形是独体字,只能孤立地、静态地表达意义,而会意字和指事字则集合地、动态地表达意义,比如,“梦”,其甲骨文为“”,其字形为睡着的人躺在床上,一只手指着眼睛,因此可以分析其字义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这就是“梦”。
“授之以鱼”弗如“授之以渔”,汉字是一套特殊的书写符号,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字形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2 归纳汉字读音规律
与印欧语系文字不同,汉字的字音不能通过形体直接拼读,但这并不代表汉字读音无规律可寻。谐音与形声现象是汉字读音的两大特点,分别代表了汉字读音与字义和字形的联系。
汉语发音原理有五种情形:拟音、音拟、谐音、紧缩、外来。其中拟音、音拟、谐音这三种方式,无论汉语或其他什么语言,其原始的音义联系都是如此产生的。拟音是模拟事物的声音。如:动作时发出的声音,呼、吸、呵、哈、欠、吼、嚎、号、囔、嗦等,拟音是汉字发音的源头。
谐音是汉语语音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汉语普通话共有四百多个音节,平均每个音节有六个同音字。比如,“hàn”这个音节,就可以表示“汉、汗、瀚、焊、旱、憾、撼、悍”等字形。
谐音即音近意通。形声现象是汉语语音的另一特点。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字,有首歌谣对形声字概括的非常到位:“形声字,好识记,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3]
方块汉字不能直接拼读出语音,但通过建立字音与字形字义的联系,汉字读音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3.3 据形析义
“义起于形,形为义设,义为形存”的独特个性使汉字为人们的认读和理解带来便利。“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所表达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6]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形体上具有可视性,主要表现为汉字能够见形知义,通过考察汉字字形,就可以解说该字的字义,发掘、揭示字中隐藏的丰富意蕴。
比如“马”本是象形字,它本身固定下来的“马”这个意义始终没变,当它作意符组成“骏、驭、驰、驯、骑”等形声字时,也是靠它自身固定下来的意义来表示与“马”有关的意思。只要了解“马”的意义,一旦见到以“马”为偏旁的字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这个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与马有关。
但是,汉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如安子介所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它没有像古代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那样成为历史的遗迹,而是历久常新。例如,“骗”在《集韵》中表示:“跃而乘马也”,“骄”在《说文解字》中表示:“马高六尺为骄”。字义本与“马”有直接联系,可是现代常用义“欺骗”“骄傲”与“马”无关,所以,关于汉字的形义关系,在汉字教学中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汉字难学,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是没有用科学的识字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无奈的表白。张志公先生曾说,汉字在初学阶段难,并且很难。所谓初学阶段,指的是学会千把字之前,尤其是五六百字之前这一阶段。等学会千把字以上汉字在学习上的优越性将会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7]。汉字与汉语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汉字是汉语学习的基础,汉语是汉字学习的前提。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汉字是汉文化的代表,它在汉语学习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34.
[2] 袁毓林.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64.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3-184.
[4] 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41-48.
[5] 杨开昌,何顺超.“六书”理论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J].河套大学学报,2010(9):39-41,45.
[摘要]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形象意境之美——汉字,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本文认为汉字所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不只是因为它形体的特征,更是因为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而作为汉字艺术审美价值的最高表现,散发出书法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看汉字的审美,应该从汉民族的文化角度来对汉字进行审美,即以书法艺术为工具,以汉文化为角度来剖析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书法艺术汉字造型文化意蕴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由汉字发展来的中国书法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简单最典雅而又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
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传说,如战国时期的“结绳说”、“画卦说”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仓颉造字说”。一些古典籍中也有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仓颉之作书,以教后世”(李斯《仓颉篇》)。而从许多古代典籍对古代社会的记载和出土资料的研究来看,汉字应该是以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彩陶为基础,后发展到殷商的甲骨文,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殷商的铭文、到秦朝的小篆,到两汉的散录,到东晋的今草,到唐代的端楷,到宋、元、明、清的行草,每种书法都表现出当时代文字特有的魅力,甲骨文的古朴,金文的高雅,篆书的委婉,隶书的端庄,楷书的方正,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飞动,无不显示着汉字的灵性与飘逸,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而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蹈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为什么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审美愉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与汉字本身不但具有独特的形态美,进而还含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一、汉字结构的和谐对称美
汉字中有许多字型是对称结构的,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思维。它表现为许多汉字都是由对称的结构组成,如“林”,双木为林;“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炎”,一火之谓火,火多谓之炎;这些形体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字符组合而成,集合以后就产生一种新的意思,这种独特的对称形式,往往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同时,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也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
二、汉字具有形象意境之美
这是由于汉字的字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象形字时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也就是说,随着事物弯弯曲曲的样子把他勾画出来。日;太阳的轮廓是圆的,而且高挂在天空,不断的发光发热,所以古人就把“日”简略成为一个圆形,中间一点。月,画成一个弯弯的形状,因为古人看到的月亮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弯的,所以古人将月亮画为轮弯月来表示。在中国人的眼中,线条不仅仅是线条,而是含有更多内在的东西,如八卦,“一”代表的阳是,“一一”代表阴,用这二种符号就组合成为代表万事万物。中国的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就是说自然和社会的事物虽然纷繁复杂,但却都是由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始材料按照一个基本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既所谓的太级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汉字就是多用象征的手法把事物化繁为简,以最简单、平易、意象的艺术手法来完成人的思想。例如: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形象生动。中国汉字讲究一字传神,人的无限思绪往往短短三五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如“龙”字,中国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国家,在草书中的龙,就是一条张牙舞爪飞腾的巨龙的形象,因为这个字的意境深远,我们透过这个飞腾的龙字看到的是中国先民的精神崇拜和中国古老的文化。
三、汉字潜藏的文化之美
1.哲学思想
在汉字中的很多字形都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我们先来看看汉字中最简单的“一”字,首先从“一”字的含义上来说,许慎在解释“一”的时认为: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清轻阳为天,重浊阴为地。正像《周易》上所说的“天一地二”,“一”是天之数也,“二”是地之数也,中国的先民就是这样把汉字溶入了更深的内容和意义,把汉字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在古代的汉字艺术中,有一种表现形式叫“计白当黑”,其实里面蕴涵了古人的“有”“无”的一种哲学思想,如齐白石画虾但不画水,而是用空白的纸面做水,他的虾给人看了以后感觉有种鲜活感,他以“无”表现“有”,把空白的空间留给观者,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充,去意会白纸中的水,以“道家”的思想来解释,画出的虾就是“阳”,留下的空白的水就是“阴”,这样就在对立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2.伦理思想
(1)做人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关键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的道德修养很高,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天下的重任,也是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如“信”,《说文》解释:“信,诚也,从人言”就是人说的话要真实,如果一个人讲话不真诚,就达不到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就是不一个真正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人”。“仁”,《说文》:仁者,亲也。从人二。《中庸》解释: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做人要做一个有爱心,有信用,能够对别人以帮助的人。中国易学有三才之道:立天之道,曰之日月:立地之道,曰之刚柔:立人之道,曰之仁义。可见古人将仁义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来对待,
(2)礼教思想。古时的礼教制度非常严格,如“君”,《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意思就是说,所谓“君”者,就是发号口令的人,慢慢的“君”字就成了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就是一个被统治者的形象,“臣”是一个侧目、曲身、俯首称臣的人。在古时候,作为臣子,从来不能用目光与君王正视,这样做回被视为不敬,对君王所说的话就要无条件的接受,这就是古时的君臣之道。“孝”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说文》解释: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也。“孝”在我国是有很深的思想根基的,子女孝顺才能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国家稳定,国之本在于家。
汉字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它包含着太多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这其实就是汉字富有如此魅力的根源。汉字反映了民族心理,表现出了民族性和民族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萧启如.从人字说起.
[2]宗白华.神奇的汉字.
[3]萧元.书法美学史.
[4]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
[5]宗白华.美学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