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时间:2023-08-25 17:1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第1篇

团市委重大风险排查防控情况报告

按照许昌市委国安办《关于组织开展第二季度重大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对青少年领域存在的风险源点进行排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召开各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全体会议,统一思想,安排部署青少年领域风险排查工作,使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行动上积极开展关于青少年的各类主题教育,做到青少年领域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化解。

(二)行动有力。针对排查出的青少年意识形态领域、网络安全领域和权益保护领域等3个方面风险点,团市委坚持突出问题导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着力从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考核三道防线入手研究制定切实可操作的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清明节前,组织两千余名师生到禹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禹州市青少年理想信念主题公园,引领全市青少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组建禹州市青年讲师团,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开展党史教育、网络安全教育、防溺亡等专题报告,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社交理念。联系青少年心理辅导站,为学生作专题心理辅导和自身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五四”“六一”等时间节点,表彰一大批青少年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青少年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三)下步打算。一是将风险防范意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对照已形成制度,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二是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同业务工作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从事前预防入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实行一岗双责,形成“风险明确、责任到人、监督有效”的风险防范建设机制

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一)财务风险的基准定位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因素,它产生于企业财务活动本身的多元性、财务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二)财务风险的特点

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财务风险特点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影响因素,导致财务状况的不确定,从而使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基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客观性和现实性

2.全面性和系统性

3.可变性和不确定性

4.可控性和动态性

5.依存性和促进性

6.收益性或丧失性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严峻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显得更为复杂与重要,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稳健经营和发展中的深刻内涵。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为财务风险显现了诱因 ,理念上还存在一定偏差,意识形态相对受限为财务风险埋下了祸根,行业内的无序化竞争为财务风险呈现了隐患,财务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为财务风险提供了可能,财务控制薄弱,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为财务风险滋生了土壤,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为财务风险种下了恶果。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因而,如何防范或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内部管理规范化

1.强化培训,提高风险认识和防范应对能力

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

2.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日常工作中

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财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风险与我无关的思想,树立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

3.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对财务部门而言,防范财务风险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除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过滤和分析的能力外,还应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在自己职业范围内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行业规章,正确处理好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风险防范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组织基础之上,是牵制、制约各项经济业务的规章制度的程序之保障。因此在协调处理企业内部的各层级工作关系时,必须注意处理好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控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单位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与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单位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与过程控制之间的关系。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财务监督,通过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技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所以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项目决策方法,对投资贷款的投放保持谨慎,实施客户区域细分,提高行业研究与宏观经济周期判断的精确度与实践性,理性决策贷款的额度。

(四)建立财务风险的全程控制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既需考虑获得的收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客观分析,制定出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以便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即对财务营运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利用各种凭证、票据来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发生,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首先,企业应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作为评价、指导未来的财务管理行为的依据,制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其次,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风险继续发生。

(五)运用多种财务策略,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在对风险的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尽可能减少和降低风险费用损失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风险回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分散策略等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风险规避

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2.风险分散

企业可以通过相互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使不同项目、不同商品的旺季和淡季,利高和利低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以弥补某一方面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3.风险转移

企业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有关方面承担。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风险自留

有些风险由于可能带来的损失规模较小,对企业影响不大。因此,企业可以采取直接承担风险即风险自留的办法加以处理。而处理那些损失较大、无法直接摊入成本的风险则可以通过自保风险办法来解决。

四、结论

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在完善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风险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管理职责的考核评价,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不断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必备保障。

参考文献:

[1]杜安国.企业财务管理案件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2]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永生.证券投资原理[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徐微.企业财务预测手册 [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8]孙慧.项目成本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3篇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风险社会已经到来,使得一些社会公共危机难以自行化解,最终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当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根据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以提升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水平,防止矛盾的激化。

关键词: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

构建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仅可以规范了社会秩序,而且降低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目前形势下,由于受到市场失灵、政府管理失灵的影响,导致风险社会应运而生。因此,要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当前社会大环境,制定并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从而消除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缓和和调节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进行分析

风险社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当时处于工业社会背景下,从《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书籍中,贝克以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并将其看作是当时工业文明下的一种社会危机,之后对风险社会有了初步的定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逻辑性和扩散性,二是风险社会将会影响到社会正常运行的各个领域,它关系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等。从目前社会运行的现状了解到,风险社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受到政治、经济、生态或者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均会引起公共危机,这种情况下,一旦风险社会真正到来,会影响到人类的主观意识、认知能力及判断能力等,在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时,导致风险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后果。而公共危机是风险社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它具有传播性的特征,例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发生危机时,各种媒体信息平台下就会迅速传播,且这种传播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起复杂的公共危机,使得政府政策失灵、市场机制失灵等,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扩散是由管理失灵造成的,从更细的角度进行分析,产生这种危机可能是由于政府对一些突发事件缺乏认识,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处理,使得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很难从根源上消除,势必会影响危机管理的成效。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及行为模式不符合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馆员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得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选择出不同的策略,难以保证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能够有效消除,此外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分辨公利和私利,根据自身的行为模式和选择决定会直接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

(二)“运动化”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的影响

新形势背景下,很多政府部门在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时,采取严防死守的办法,以运动化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具体进行,这种治理思维仅仅在短时间内具有明显的成效,维持社会秩序,促使社会正常、稳定运行,但是很难长期达到危机治理效果,这种带有“人治”色彩的思维方式,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势必会影响到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解决。

(三)相关管理人员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不够重视

在受到现行官僚体制影响下,相关管理人员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不足,发生市场失灵时,便出现了有组织不负责的状态,比如说:公共危机到来时,一味出台规章制度,但是缺乏对制度的操作性,无法发挥制度的效应,最终导致风险社会危机局面更加复杂,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又比如,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这种执行能力的欠缺难以应对复杂的危机局面,最终影响到公共危机的解决。

(四)政府管理方式不合理

由于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开展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但是由于目前政府采取的是垄断式的管理方式,具体将常态化的治理模式应用到危机管理中,缺乏辅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无法得到有效应对,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三、构建新型体制,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扩散,不仅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国家治理的难度,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负面影响,通过了解上述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危机的重视,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制度体制等方面,以多元化的应对措施解决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失灵现状,确保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因此,下文具体探究了如何构建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通过以下策略的制定,能够更好的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防止矛盾的激化。

(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更新危机管理理念

新形势背景下,要求政府部门要更新危机管理理念,从被动式的治理理念转变为主动式的治理理念,提高风险警惕,具体可以从三大方面具体实施: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来达到对危机管理的预期效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治理危机时,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制定有效的危机治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树立周期理念,任何一个危机的到来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政府管理部门要树立周期理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二)增强政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针对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政府部门在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联系,在相互配合下,建立各地政府的协商机制,以便对不同危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实现危机预防和处理,将危机损失降低到最小,促使社会正常运行。

(三)重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

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了解更多有关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以便出现市场失灵时能够根据规章制度,提高执行能力和应对能力,更有效的解决风险社会危机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局面,降低和减少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协作”治理体系

针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可以采取建立“协作”治理体系,打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提倡全体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到公共危机的治理中来,通过市场合作、社会合作更好的应对公共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从而降低和防范风险。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止矛盾的激化,就必须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治理和解决风险社会公共危机,但是由于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使得风险进一步恶化,引起公共危机的扩散,因此,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做到规避风险的效果,文中从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危机重视度、建立协作体系及增强政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等多方面具体开展,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消除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从而推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

作者:肖达根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体国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建构—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09).

[2]茹梦丹,姬熊华.风险社会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难与对策分析[J].南方轮刊,2015(03).

第4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医院 财务管理 优化途径

在多元化的市场背景下,医院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化。笔者立足于新会计制度,就新时期如何优化医院财务管理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制度狠抓落实不到位,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当前,新会计制度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显然与制度本身存在滞后性。与此同时,医院财务管理缺乏对工程项目、实物资产等的严格操作,进而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难以发挥,出现医院实物资产浪费等问题。

2.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导致成本核算难以有实质性开展。当前,不少医院由于自身机制的不忘完善,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的力度不足,相关机制难以落实到位。例如,由于预算编制不到位,导致财务数据出现不详等问题,就容易对财务预算造成重要的影响。

3.财务监管机制不完善,削弱了财务管理效力。对于大多数医院而言,医院资金的运用是有严格控制的,需要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方可执行。可是,对于资金到底应用多少却缺乏相应的凭证。于是乎,医院财务监管难以落到实处,流于形式的监管工作,正一步步将财务管理推向更加尴尬的境地。

二、新会计制度下优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途径

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管理优化,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要切实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意识,以良好的意识形态促使医院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为更好的配合医院发展、落实新会计制度,医院应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强调高效管理下的优质发展。

2.进一步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强调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对于医院而言,需要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注重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科学编制。此外,医院成本的狠抓落实也是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强调基于多样化的财务手段,实现高收益下的有效内控。

3.规范内部控制,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当前,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促使单位的领导树立起风险防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推进;二是有利于各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三是有利于将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全面提升风险防控和内部管理水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科学有效预防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首先,企业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提高自身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逐步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实现风险最小下的收益最大化;再次,基于风险预警机制,以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构建医院市场化的财务管理形态。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以更加良好的发展姿态迎合医改。

5.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2012年4月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首先,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厉行节约、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道德品质契合“八项规定”;其次,落实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为财务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与提升创造良好的平台、环境。在教育培训中,不仅需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而且需要对于其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训;再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质的专业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结束语

改革是医院新时期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在改革中谋发展这是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当前,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已有所改善,但所面临的问题,如管理意识薄弱、监管机制不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等,严重影响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发展。对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医院应坚定不移的推动财务管理改革,牢牢立足新会计制度,大力推进制度、机制等的完善,为财务管理的优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此外,大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强化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是夯实财务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

参考文献:

[1]杨晨.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财经界,2013(02)

[2]柏亚兰.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3(09)

[3]刘倩.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02)

[4]黄淑云,黄征.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09)

第5篇

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竞争、促进长远发展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关键所在。随着市场外包模式的不断成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外包形式的结合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在外部力量的辅助下,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然而,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风险。各自不同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形成背景,而这一文化背景可能是外包公司所不了解的,因此就有可能在文化沟通过程中产生一些误差,造成文化沟通风险的存在。从当前多数企业与外包公司的合作来看,文化沟通风险成为了阻碍外包成功的最大制约因素。由于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的不同针对同一资源问题就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意见,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施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2.经营安全中存在的风险。经营安全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执行中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在企业与外包公司就人力资源问题合作的过程中必要的企业信息透露是必然的,像是企业相关的团队建设、科研成果、经营理念等,都是需要向外包公司陈述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一旦在市场泄露势必将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上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在这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就更大,安全问题亟待完善。

3.外包合作中存在的风险。在企业与外包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比如企业自身的外包决断与处理能力,或是企业能否在市场调控下及时变更自身的外包计划,又或是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实现外包政策的合理调控等,都可能造成企业在外包合作中的潜在风险。不少企业正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进而造成外包合作的失败。此外,在外包机构的选择上企业也必须具备完善的市场辨识度,从机构的信用、能力、服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4.外包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从外包公司的角度来看,也会给企业带去一定的潜在风险。这是由于一些外包公司在执行人员的质量管理上良莠不齐,专业化水平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甚至市场中还存在一些外包公司涉嫌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自身的信誉。还有一些企业在与外包公司合作中并没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导致合作过程意外频发,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外包的最终失败。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升策略

纵观当前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形势,无论是内部发展机制还是对外贸易模式都显得较为成熟,这一定程度上也便利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工作的实施。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风险,外包形式也是如此。面对潜在风险,我们应当从思想上肯定它的存在,在行动中积极降低它的发生概率,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力资源外包实施的有效性。作为一项新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外包形式的虚拟性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只有意识到风险,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促进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化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呈现:

1.完善外包操作的政府引导机制。政府机制引导下的外包流程发展必将朝着更加规划化与系统化的方向迈进。必要的外包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外包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外包市场中的违规操作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以此保障企业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政府部门还应从体制上给予外包工作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扩散外包机构的覆盖范围,促进企业与外包市场的和谐、有序发展。

2.优化企业外包的合作管理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的形成得益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因此,企业应从外包合作的管理理念出发,突出外包合作对于自身核心竞争的发展优势,应在合作中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外包过程中,企业还应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作出相关的战略规划指导,不应放置不理。

3.完善外包合作的目标构建。企业在外包实施前需要首先确定自身的主要市场实施战略,合理安排好岗位人才的配置,促进企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外包实施过程中企业员工的各项薪酬制度或是考核机制都是由外包公司来决定,在这过程中员工的失落感是必然的。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的思想端正,保证外包工作的有效实施。

4.注重国外外包经验的有效渗透。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应不断拓展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积极汲取国外关于外包工作的实践经验。无论是外包体系的构建还是战略合作计划的实施都应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关系之上,谋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最佳形成路径。

5.提升外包团队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企业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之上,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出发,谋求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长运发展。外包合作中,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完成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力量,也是体现外包价值的重要方面,因此,从人才的综合业务素养出发,谋求更好的服务质量,才是实现外包成功的最主要动力。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1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

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

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同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进步的体现,没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行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和自觉性,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保险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文化战略,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第7篇

近年来,加入WTO后但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在给各行业、领域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上(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而很少将WTO规则与商业信用并题而论。实际上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更离不开包括商业信用在内的整个信用制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法制与德治的关系在经贸领域的反映。

商业信用的内涵是以延期付款的方式赊购商品时提供的信用,它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而它的汉语词义包括信任、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等,从这个角度说,信用又属伦理学道德范畴。实际上人们通常是在上述双重含义上理解和和使用商业信用这一概念的。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必须有法制作保证,这一点已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法制需要道德的支持。道德是法制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制就不能独立地支撑市场运行。

作为法制规范的WTO规则需要商业信用的原因之一是,属道德范畴的商业信用是WTO规则的基础。商业是专门从事交换的行业,它的主要业务是买进卖出。现代商业社会首先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或合同是保证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手段,离开了契约就不能实现市场主体间的经济交往。世贸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经济关系,就是以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这种“契约”来维系的。同时,现代商业活动往来又是建立在共同遵守契约的基础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或合同虽然是市场主体交往的重要手段,但合同能否兑现或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则要看签约各方的信用。目前,我国商业领域内不讲信用的情况比比皆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于市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企业之间的资金相互拖欠,严重地影响了经济主体间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视合同如儿戏,言而无信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一方面表明我国的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契约必须建立在信用可靠的基础上。缺乏信用而只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WTO规则需要信用支撑的原因之二是,商业信用的覆盖面极为广阔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可以说,信用可以约束法律管不到或管不了的行为。WTO规则即使再详尽、再完备,也不可能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经贸活动中虽不违法、却不道德的、法律力量所不及的行为屡见不鲜。仅有法律而缺乏道德信用约束的行为,正常的经济秩序必然受到破坏。

WTO规则需要信用支持的原因之三是,信用(道德)约束与法规约束相比,成本低而效率高。在商业经济活动中,由于信用不健全会发生一系列经济纠纷而最终诉诸法律,导致商业成本提高。WTO规则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或双边经贸规则,需要有相应的行政、司法机关来维护;一旦发生贸易摩擦或违背规则的行为,需要动用大批人力、物力用于侦询、取证、诉讼及法庭的维持,社会为此要支付巨大的成本;而道德、信用是社会的公共准则,是人们的内心约束,它不需要监督,更不需要社会支付费用,因而,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约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正是经济学的要义,也体现了WTO规则最本质的内涵。

商业信用是商家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功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诚信。WTO规则下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信誉的竟争。建立在WTO基本规则的基础上,中国市场将是一个开放、竞争、平等、透明的市场。因此,入世后的中国市场将会在竞争者运用相同竞争规则的前提下更加秩序化、多元化,谁都无法回避“优胜劣汰”的现实。那么,商家凭什么使自己“优胜呢”?凭借的只能是所有竞争主体都以高度的信用责任心去遵守市场规则,以优质的服务,适销对路、质量过硬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信誉,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信誉是在多次的商业交换中形成的一种买卖信赖关系,它是靠长期的诚信、产品、服务赢得的。当然,由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利益刺激功能,对从事商业活动的绝大多数经济主体来说,经商的目的就是赚钱,加之我国正处在特殊的过渡转型期,特有的“制度真空”使他们在正常的商业活动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夹着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如冒用名牌商标销售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价格欺诈、以次充好等,这些都与WTO公平竞争原则背道而弛。公平竞争也是信誉的竞争。讲信用、重信誉是实现公平竞争的需要,也是所有商业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永保生机和活力的内功。

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为WTO规则实施奠定基础

1、在全社会进行市场经济基本道德的教育,形成文明经商的社会氛围。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离不开商品交换。所以,只有使交换在公平、平等、公正、自由竞争的环境下进行,以不侵害双方的利益为前提,以满足双方的需要为目标,才能保证其顺利的进行。以商业为例,全国有一千多万个经营单位,有四千多万从业人员,年零售额达三万多亿元。除少数规模较大、组织程度较高的企业外,其他“散兵游勇”对政府的法律、法令、条例很难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和落实,而且他们目前的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都较低。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只是想通过简单的管理使其奏效是很难的。而且,不仅要对商人,更要对全社会所有的人进行市场经济基本道德及商业规则教育,要采取各种形式,长期持久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直至各种工作岗位,使人们在市场上都能诚信待人,和睦相处,使市场秩序井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8篇

社会的发展中风险是一个破坏和谐的因素,从美国的911事件到印尼的地震海啸,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感觉各种风险事故对人类社会的破坏,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安定,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因素。作为以风险作为经营对象的保险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强调指出,要把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保险业发展的着力点。

理性认识保险的职能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保险的职能和社会功能

保险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怎么发挥作用与保险本身具备的职能和社会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看法保险具备的基本职能是分摊风险、组织经济补偿和给付,这是保险本身存在的基础,同时保险在经营中围绕着补偿和给付职能对风险实行的控制和对资金进行运营使得保险还具备防灾防损和融资的派生职能,不管是基本职能还是派生职能都是保证保险的经营的目的得以真正的实现。而保险的社会功能是保险在经营的过程中,客观上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种稳定和促进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就是保险这一行业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即保险业的间接作用。表现为保险在实现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在宏观上对社会、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微观上能对企业、家庭和个人所起的保障作用。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强调保险具备的“社会管理”功能,就是保险经营中为更好的实施其经济补偿职能降低承保单位的风险,为企业或个人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等管理服务。这样保险公司间接上和客观上可以为政府管理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为经济建设护航,为小康社会保障。这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社会生活,对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在理解保险业在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时,是指其社会管理功能的实现,而社会管理能的实现是有赖于保险职能的充分实现。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过“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他提出:“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其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社会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是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要追求的东西。而由于追求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的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为大。”我认为这段话对我们在如何发挥保险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作为一个商业企业,保险业所想的不是它自身能起多大的作用,而是立足于本职工作,按照保险经营的原则和原理,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消化社会风险,给社会最大的保障。也就是说,保险能发挥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必须建立在其基本职能的实现,通过基本职能的间接给社会创造福利。

当前商业保险在基本职能没有能够很好的实现导致社会功能发挥上的缺陷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不可能应对所有的风险,它只能在其商业的领域,运用商业的手段实现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损失分摊的机制。然而,当前我国商业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品和服务上、在各个经营环节上都没有使得保险这一风险分摊机制的基本职能充分的实现,表现为面对社会日渐增加的各种风险保障的需求,保险没有能够提供充足的产品,风险的防范和处理有很大的欠缺,资金的投入和运用能力不足,导致保险基金的壮大没法保证,直接影响到保险业的补偿能力;承保能力和分保能力有限,影响对风险保障范围。等等。保险基本职能的不充分实现,客观上限制保险的社会功能发挥的。而保险职能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有:

商业保险首先是一个“企业”,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获取利润

商业保险其商业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费用、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在这样的目标下,各个保险公司有其相同的行为特征,在市场的选择上,更多的考虑经济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而屏弃落后地区;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上,更多的注重赢利性产品;不开办或者停办亏损性业务;在风险选择上,注重低风险的产品而回避高风险的产品;在业务开展上,更注重高端客户,忽视低端的,投保能力弱的客户。根据统计我们注意到,2004年,差不多每个月都有外资公司在内地开设分支机构。除了个别公司进驻成都市场外,几乎清一色的外资公司都选址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从产险业务发展来看来看,70%的保险业务集中在车险业务上,传统老三样(企财、货运、机动车保险)占到85%以上,而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财富增值的主流显然不是只集中在这个方面。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0%,但是农业保险由于风险极大而使保险公司极少涉足,加上农业再保险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交纳保费能力有限也制约了农业险发展。使农业保险成为商业保险公司的冷落险种。

这样的导致的后果是保险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整个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均衡,在很多极需保障的领域,在广大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以及收入水平低的民众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这些领域、地区和人民极需要最基本的保障,保险的社会福利在这些地区和民众中得不到实现。从而导致保险的社会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

保险在我国得到充分发展也就二十多年,在产品开发、承保,分保业务上以及资金运用上都有很大的欠缺,使得保险人在风险承保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保险的保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保险人能提供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产品,并且能提供保险的附加服务。这对保险人开发研制产品的能力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的保险业在保险的技术水平上,我国保险业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首先体现产品开发能力的不足,我国保险业的险种条款单一,雷同性极大,相互克隆的情况严重,面对社会各阶层各种规避风险的要求,保险产品开发的能力薄弱,导致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从而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而在资金运用上,由于法律的限制以及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对外来风险缺乏防范和应对手段,没有能够很好的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和升值,例如前几年由于利率下降造成的利差损降低给某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对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给付职能的实现造成影响,妨碍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

保险意识淡漠和保险需求的特殊性制约着保险面的展开。

去年沙河“11・20"矿难中,遇难的70名矿工中仅有8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包头空难中也仅有25名乘客购买了航空意外险,人们的保险意识之淡漠可见一斑。然而在震惊世界的协和飞机空难中,100名乘客几乎都有数百万美元保额的意外险。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均保单多达5至7张,而航空意外险购买率超过95%。两者相比不难看出,国人缺乏风险防范的观念,保险意识亟待提高。

保险作为一个保障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和服务有着非常不同的特征。而在其交易中的非即时结清使得投保人对其付出的保险费的意义或者获得的保障难以清晰的了解。因此,淡漠的保险意识制约着保险需求从而制约保险业务的发展。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开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不过二十多年时间,在这一发展期间内,人们对保险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对保险缺乏应有的了解,表现在保险的深度或者是密度上,我国的保险密度只有332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0,也低于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因此,除了经济原因,社会保险意识也显得非常的重要。我国的保险保障范围和参加保险的人数有限性导致保险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在保险的发展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某些保险人的急功近利,以及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聘用不合格的人,保险诚信经营出现危机,使得保险这一风险分摊机制被社会大众所误解,对人们的保险意识的提高起了相反的作用。

保险业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作用

保险业的充分发展是发挥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从重新整合保险资源的角度,充分发挥保险资源在社会所起的保障作用。目前我国的保险发展体现出来的矛盾是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二者的结构性失衡制约着保险业的发展。使得需要保险的都能得到适合的保险保障,要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我认为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促进潜在需求转化有效保险需求,提高保险意识乃保险业以及全社会的需要

所谓的潜在需求,是一种由于对风险的厌恶所产生的回避或规避的需要。但是潜在需求不是有效的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有效的需求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欲望,二是满足欲望的能力,即经济能力。产生购买保险的欲望是首先,这种购买的欲望必须是人们观念中的对风险的主动采取的规避手段,即有赖于民众的风险意识。必须提倡"全民风险意识"。 中国经济生活和民众中缺乏风险意识。只有风险意识增强了,与风险意识相联系的保险意识才能树立起来。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是中国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转化的前提条件。在中国,尽管蕴藏着巨大的保险需求,但将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需求,从而实现保险业的大发展,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自发的过程,需要意识形态的根本转变。

a风险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政府和保险公司的积极参与

风险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客观上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才能克服。构建和谐社会,这决不仅仅是为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需要,这是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大力倡导全民风险意识,既是保险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提高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并不是一句空话,应该从不同的层次对保险深入民心做不同的努力,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是从风险意识的角度提醒民众风险的防范,把唤醒民众的风险意识作为一个纯公共产品而纳入财政计划。而作为保险经营者的角度,因为风险意识保险意识与保险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保险公司应该有所行动,应重点在于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

保险的宣传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司宣传,目的是向公众传递公司差别意识。二是保险知识宣传,目的是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对于第二种宣传,具备行业普遍性,不应该由各个公司小打小闹的宣传,应该有专门的部门、人员进行在全社会范围对民众保险意识系统的、全面的策划和长期的推广。这个工作可以成立专门的提高民众保险意识的宣传基金支持,由各公司交纳,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进行运作。

b保险宣传应该客观理性,还保险之真面目

首先,重新树立保险的正确形象,对保险的基本知识做理性的解释而不能任意夸大其词,这样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反而容易造成人们对保险的误解,尤其在保险信用缺失今天,诚信建设体现在保险的宣传上,就是还保险本来面目。其次,让保险产品通俗化,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保险销售简单化,让人们的保险需求更加容易满足,真正变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保险人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实现保险产品的供给能力的扩大

根据一些学者的预测,保险供给能力都存在缺口,且有扩大之势。同时,不管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供给能力都不能满足保险需求的需要。靠供给拉动需求,其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目前我国表现为一种带有供给约束型特征的一种市场的不均衡。

要解决保险市场的矛盾还要从供给角度入手,保险业除了要有足够的保险基金积累、充足的赔付能力、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控制度,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保险业,当务之急是设计更多的保险产品满足保障的要求。

a从供给的方面把市场做大,应该把握准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要求开发新的产品。

目前,我国保险供给不足,保障比较薄弱的是以下几个领域:

养老保险领域。越来越多的个人、家庭和企业开始把商业保险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健康保险领域。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50城市的保险需求调查,居民对健康保险的预期需求高达77%;在农村保险领域。如何从制度上解决八亿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责任保险领域。近年来相继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威胁,对责任保险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从以上社会迫切需要的地方作为保险人新产品研制开发的主要方向,扩大保险产品的供给。

b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激励必须要注重产品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

我们认为,商业保险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行事,所投入的必须能取得相应的回报,投入才是合理的,可延续的。产品的开发也是这样,当保险人能从产品的开发当中占领市场、获取利润,所投入的科研费用才能回收,或者说能给开发公司带来利润。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54-04

近年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受到我国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企业文化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发挥了精神引领作用,全面渗透到组织的制度建设、流程再造、架构优化、创新转型等领域;二是确保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方向明确,避免短期内的盲目冲动和路线偏离;三是激励人心和凝聚士气,不仅让员工对银行怀有认同感、归a宿感和自豪感,进而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员工相互间的粘结力;四是对外宣传和塑造了银行形象,将银行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内容向社会公众进行传播和普及,并从中识别和发掘出认同本银行经营理念的潜在客户群体。因此,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都已规划或正在规划符合自身特色及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随着我国银行业跨业、混业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随着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迅速崛起,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本身也不断经历着扩张、碰撞与融合的动态演进。

一、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界定

按目前学术界的一般定义,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恪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具体到商业银行,它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整个实践过程中,通过全体人员共同营造、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银行哲学、银行精神、价值观念、银行道德、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以及银行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外在形象[1]。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层次性

从文化的层次性来看,企业文化通常可分解为三个层次:一是最核心的精神层,包括企业愿景、企业目标、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意识形态或文化观念;二是处于中间的制度层,包括管理制度、运作方式、激励机制和行为准则等;三是最外部的物质层,包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建筑、广告、形象标识、产品包装设计等,是外人最先观察到的企业文化。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通常包括三至四个层次(见表1)。

招商银行与此略有不同,其物质文化层进一步分解为社会层和行为层两个层次(见表2)。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企业经营的诚信与稳健原则。如工、农、中、建都明确将“诚信”或“诚实”放在第一位,交行的“责任立业”同样包括了对客户利益的承诺责任。事实上,不仅五大国有控股银行重视诚信原则,许多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如浦发、光大、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也都如此。此外,“稳健”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遵循的另一个根本传统,唯有如此,才能在业界建立良好声誉,赢得客户的信赖。尽管商业银行强调创新和绩效,但其重要性通常要排在诚信和稳健之后。以“因势而变”著称的招商银行虽然将“创新”摆在前面,但同时也不忘强调“稳健平衡是核心”。

2.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以人为本,表达出了两层含义:第一,以客户为本,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而银行也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应回报,实现了和谐双赢;第二,以员工为本,让员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力得到展示、创造得到激励、贡献得到尊重,使每个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愿景有机地融合,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实现企业、客户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3.强调团队合作与执行力。首先,银行同业间业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如果完全依赖销售人员个人关系去争取业务,则客户流失的可能性较高,因而强调银行营销组织团队,包括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网点结算人员等的整体作用,才有利于巩固客户关系;其次,银行业务大多是综合,且客户贷款融资的需求还需要产品部门的严格审查,需要银行内部销售人员、结算服务人员和产品审批部门相互协作;再次,业务部门为了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必须将本部门的各种产品和业务人员都调动并整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最后,业务部门之间的交叉销售,如公司金融业务与个人金融业务、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与投行业务等之间都可以实现跨部门的相互支持,共同推动。

二、投资银行的企业文化

投行业务泛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专业从事投行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即狭义的投资银行,如美国的投资银行、英国的商人银行及我国的证券公司;广义的投资银行则指所有涉足投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除投行(证券公司)外,还包括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同时也包括了商业银行的投行部。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不仅在服务内涵、盈利模式和作业特点上迥然不同,同时还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狭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服务的专业与高效

在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通常并不刻意强调“专业”和“高效”。一方面,与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汇业务相比,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涉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相关的方方面面,从债务融资工具承销、IPO发行、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到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需要金融、法律、财务、科技等领域掌握高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广发证券的“知识图强”核心价值观就特别突出了投行业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商业银行庞大的经营网点及动辄以万计的员工规模,投资银行雇佣的人员较为有限,因而更强调个人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二)不断追求创新

对于高度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投资银行来说,创新能力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并集中体现在研究创新力、产品创新力、服务创新力以及市场创新力等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驱动下,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重点已由传统的证券承销向以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创新型业务转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招商证券提出了“励新图强”的企业文化口号。

(三)弘扬卓越和进取精神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投行从诞生之初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资本市场行情的起落,投行的经营业绩也将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只有时刻保持进取心态、昂扬斗志,不断追求卓越,投资银行才能最终成为市场上的胜者。长江证券的“追求卓越”正反映出了这种信念。

(四)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业绩至上

长期以来,经纪业务是我国券商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只有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投行开展经营活动根本出发点,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实现投行与客户的双赢。因此,国信证券、光大证券和兴业证券等都将为客户创造或提升价值摆在突出位置。

三、商业银行文化与投行文化的冲突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现状

近年来,在资本约束趋紧、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多重外部压力的倒逼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和战略转型的重点正逐步移向新兴中间业务,而善于深度发掘企业客户需求、综合贡献度高的投行业务无疑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就已通过控股境外投行子公司,如中银国际、工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等,在境外开展上市保荐、账簿管理、证券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2003年,中银国际还获得了在境内经营证券业务的牌照。不过,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内大规模开展投行业务主要还是在2005年以后,以央行批准短期融资券发行为契机,各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或“公司及投资银行部”,从事债券承销、财务顾问、权益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普遍呈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工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26亿元,比2010年增长45.7%;农业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63亿元,比2010年增长61.7%;交通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63 亿元,比2010年增长52.9%;招商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9亿元,尽管总量不如其他大行,但比2010年增长高达83.8%。

(二)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行亚文化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转型,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日渐趋同;但从深层次看,两者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分歧和差异依然巨大,产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群体成员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因文化模式不同所感受到的冲突和压力[2]。在企业组织内部,它体现为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因道德、观念、行事风格等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过程。

在现代组织中,企业文化不仅包括了主文化,同时也包括了亚文化。主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居于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是为企业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准则。企业亚文化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企业的副文化,即与企业主文化相伴而生,潜藏于企业内部的非主流、非制度的文化,如部分企业成员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纽带等结成的各种派系或小群体,他们之间或产生某种文化共鸣,从而在企业中发挥隐性影响;二是指企业的亚群文化,即企业文化的次级文化,由于现代企业组织一般包含了多个科层,各层次主体均具有其特定的业务、职责、权限,且人员构成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企业整体文化之下,还可能存在次级文化,如部门文化、分支机构文化等[3]。本文所探讨的亚文化主要是第二种概念。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其内设的投行业务部门也在一定范围内孕育了投行亚文化。不过,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相比,这种亚文化的独立性和实际影响力都较弱,原因有三。一是从组织架构上看,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行业务往往脱胎于公司业务,受传统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基层,不少银行的省级、地市分支行迄今尚未成立专门的投行部,投行业务往往依附于公司业务部门,由公司业务人员兼任,基层对投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二是从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上看,投行部的主要经营活动都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业务开展严重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信贷资产及其他部门的配合,因而无法挣脱整个银行主文化的影响。三是从激励机制上看,与商业银行其他业务条线类似,投行业务条线在预算支出和收入分配上也受到各种严格制约,无法像真正的投行那样给予业绩突出的员工以相应激励,由此也导致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人员对投行文化的感受和认同不深。

(三)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1.在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上,强调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文化与追求进取、卓越和创新的投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例如,商业银行投行部开发的很多投行类创新产品,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往往会与授信、合规、财务、风险管理、资产池管理等银行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不一致。对于同样的监管规则,投行部理解的口径常常从宽、从松,而其他部门理解的口径往往偏窄、偏紧。

2.用人机制上,强调团队、等级的商业银行文化与突出个人效率的投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成绩属于集体,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提拔晋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在投行文化中,虽然也重视团队精神,但更看重个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个人能力突出的员工,获得晋升的速度较快。

3.在激励机制上,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商业银行文化与注重业绩激励的投行文化之间也可能产生冲突。从投行文化的视角来看,个人的业绩表现理应与收入挂钩,如此方能体现公正、公平;而在传统商业银行的文化理解当中,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宜拉得过大,以免造成相关人员的思想波动。因此,即便部分商业银行的投行条线在激励机制设计之初引入了市场化考核手段;但在落实过程中,基层单位常以“统筹奖项”、“二次分配”为借口截留下发的奖金,导致激励效果被稀释,甚至根本无法兑付,由此挫伤了投行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思考与建议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的文化冲突不应简单否定。国外研究表明,组织内冲突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冲突水平太高可能引发组织内的混乱无序,危及组织的稳定及生存;冲突水平太低也未必就是好事,它可能导致组织的思维和行为逐步钝化,从而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丧失革新和前进的动力[4]。因此,组织内适度存在文化冲突其实是有益的,只要管理得当,反而能够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提升组织绩效。

借鉴“文化适应”模型[5],本文认为企业内部主文化和亚文化的碰撞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一方的文化(通常是主文化)强势注入并彻底取代另一方的文化,后者被迫放弃原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被前者同化;二是“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主文化和亚文化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互不接触,井水不犯河水;三是“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即双方在文化上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有目的地吸纳对方的优良文化成果或文化经验,以达到文化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企业新的文化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内设投行部门而言,“注入式”模式意味着放弃自身的投行文化和创新业务属性,而一个彻底失去投行文化灵魂的投行团队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生存下来。“分离式”模式尽管让投行部门在短期内保持了一定灵活性和竞争力,但从长期来看,一是“重创新、轻风控”的单纯投行发展思路迟早会引发风险的集聚和暴露;二是如果与银行其他部门在企业文化上格格不入,也难以建立和谐稳定的战略协同和业务联动关系,无法获得来自整个银行集团的客户资源、财力和智力等全方位支持。相比之下,只有“融合式”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主文化和投行亚文化的优势,确保投行业务持续、平稳发展。当然,在融合的侧重点与程度上,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转第70页)

(上接第57页)

第一,在投行业务的经营理念和风险防范机制上,应遵循商业银行主文化这一基石。在投行业务的经营方面,强调诚信、稳健对于保障投行业务创新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息改费”及各种虚假财务顾问业务泛滥,说明背离诚信价值观、片面追求业绩和“创新”的投行业务终将难以为继,由此也引发了2012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和“乱收费”的全面清理整治。传统的商业银行文化高度重视风险防控,从流程和制度上保证了前、中、后台分离及全流程覆盖;而在投行业务部门中,风险防范整体上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推动投行业务创新时,无论采取何种产品形式,最根本的原则都应是“风险可控”。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应严控风险,完善投行业务审批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因违规发行或代销理财产品问题曝光,已严重影响了全行声誉。

第二,在投行业务的用人机制上,应坚持商业银行文化和投行文化并重。既要强调团队的密切协作,全面梳理和发掘客户的各种潜在需求,构建联动营销网络;又要突出个人业务素质的专业性和复合性,要大力选拔、储备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全面、实务技能卓越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投行业务岗位。

第三,在投行业务的激励机制和薪酬设计上,则应承认投行业务和投行文化的相对特殊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并不等于在投行部门内部没有收入差距。此外,在传统商业银行部门与投行部门之间也应实行有差别的薪酬制度,给予一线投行业务经理各种灵活的专项激励,以提升其营销客户、创造性发掘投行业务潜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Berry, J.W. 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M].

In N. Miller & M. Brewer (Eds.), Groups in Contact.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1984:11-27.

[2]Brown, L. D. Managing Conflict at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M]. London: Addison-Wesley,1983.

[3]Nahavandi, A. & A. R. Malekzadeh. 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

[4]李永浩.构建银行企业文化[J]. 经济世界,2001(4).

第10篇

关键词:小企业;财务外包;风险;防范策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经济多元化的背景下,财务外包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机制可帮助我国小企业解决财务管理机制乏力的难题。小企业财务外包已经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机,其市场潜力和运行价值已经引起了实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风险。因此,站在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对小企业实施财务外包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的梳理论证,总结风险的特征,分析问题成因,并就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企业财务外包的主要形式

(一)应收账款外包

小企业与外部财务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应收账款交由他们进行核算。应收账款在小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收账款能否在短时间内进行变现或缩短变现周期,对小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二)薪酬核算外包

小企业与其他外部服务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由外部服务商负责小企业的薪酬核算工作,以使小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战略性工作上。

(三)税务外包

税务外包是小企业将税务管理过程中的税务核算等部分事项或全部事项从相关的日常业务中分离出来,交由外部的税务服务商代为处理。这种外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小企业的成本。除上面几种外,小企业也可将财务资金管理外包给银行系统,将应收账款管理外包给专业化的收账公司等。伴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力推进以及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财务外包活动不断,所涵盖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交易账目的统计核算层面,还涉及财务信息数据分析、风险检测及评估和有效控制。

二、小企业财务外包的意义

(一)降低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

小企业将相关的财务工作交给专业的财务公司进行处理,自身不需再设置相关的财务机构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二)提高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将小企业的相关财务工作外包给优秀的财务公司进行处理,弥补了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人员短缺、水平不高等缺陷,使得小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使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三)帮助小企业将精力放到战略性工作上

财务外包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能不断激励和发掘小企业的潜力,解除其后顾之忧,将更多精力放到战略性工作上,使得小企业有更大的发展。

三、小企业财务外包的风险

科学合理的财务外包机制能够有效地增强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可以规避财会外包过程中的很多风险。

(一)财务管理控制功能削弱风险

1.签订合同时存在的契约风险如果小企业对发包合同考虑不细致、约定不合理,就可能存在契约风险。比如有些条款规定不严谨,就可能让承包的专业机构找到降低服务质量的借口。此类风险不仅在处理过程中消耗小企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无法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2.财务成本增加的风险从实际运作来看,小企业财会外包投入成本不减反增,重点是体现在合同或者协议签订之前以及签订过程之中所实际形成的契约性投入成本上。比如财会外包决策实施以后,公司对一些关键产品或者服务以及财务运作的控制能力弱化,这实质上是创新创造能力的弱化。3.发包方财务核心能力削弱风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不但涵盖了财会计量核算,还涵盖了投入成本预决算、税额筹划、账目管理等业务。实施财会外包之后,小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围绕市场全面创新,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升品牌竞争能力。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公司长时间不处理相关财会事务,就等于放弃了财务专业技能提升和经验积淀的机会,会对公司可持续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财务信息安全性降低风险

小企业财务管理中会形成大量的财会信息数据,往往还会涉及一些商业机密。公司财务外包以后,相关的财会信息数据都需要传递给承包方。尽管在相关合作协议或合同中会有一定的保密条款要求,但是如果承包方内部管理不完善,就可能给小企业带来信息安全性方面的风险。财务信息安全性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这是财务外包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承包方对发包方的信息数据安全保密管理没有做到规范有效,或者是对相关操作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就会造成小企业财会信息被泄露。尽管导致财会信息泄露的相关人员必须承担责任,但是对小企业的客观影响。2.信息丢失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是较高的,主要是在信息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由于承包机构的技术手段不先进或者操作失误而导致。如:承包机构的技术平台不够稳定,发生意外时不具备及时有效的补救能力,相关工作人员在岗位调动之后相关工作的交接不到位等,都有可能导致重要财会数据信息的丢失。3.信息被窃取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后果比较严重,因为相关的财会数据信息一旦被窃取,小企业就再无商业机密可言。这种风险一般是由承包机构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保护机制严重乏力所致。如:客户资料没有实施专人管理,团队成员的素质能力不过硬,相关的网络平台安全密码设置不合理、计算机或者数据硬盘遭到病毒攻击等,都可能形成重要财会数据信息被窃取的风险。此外,承包机构归属服务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很容易发生重要财会数据信息被窃取的风险。4.承包方本身导致的信息质量风险小企业将财务事项外包给承包机构来管理,从实质上来讲就已经失去了对这些事项的控制权。另外,合作双方在公司文化、管理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层面所存在的不同,尤其是一些跨境财会外包活动,由于合作两方在语言、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差异,都可能导致承包方的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形成信息质量风险。

(三)财力管理机制弱化风险

这种风险重点体现在沟通不畅和效率不高两个层面。从目前来看,承担财会外包业务的专业机构服务能力欠缺,相关人员难以随时到小企业提供服务,而是一段时间内进行集中处理。还有一些小企业在实施财会外包之后就对整体的财务管理不再重视,这样就导致财务管理机制不仅没有通过外包行为得到加强,反而使整体工作被弱化,这对公司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四、小企业财务外包风险的成因

在西方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财务外包业务被广泛推广,但在我国,这一层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刚刚开始,尤其是对小企业来讲,基本上处在一个对其不甚了解的状态。财务外包在我国的小企业中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财务外包市场发育迟缓,专业机构能力不足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财务外包市场还在发展之中,少数已经开展此项业务的相关机构既缺少相关的运作经验,又缺少专业驾驭能力和专门人才,甚至会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而损害合作公司的利益。这是一些小企业不想选择财会外包的主要原因。此外,先行开展这项业务的承包机构基本上是一些会计师事务机构,但是由于这项业务烦琐且经营成效较低,这类机构并不主动去开拓市场,而是将精力放在和中型以上的企业进行业务合作上。

(二)业务层次不高

当前我国财务外包基本上还停留在记账这个简单的业务层面,有些经营机构甚至在财务外包业务上只能提供报表分析、纳税申报和简单收支统计等基础业务服务,难以适应小企业财务外包的倾向性需求。承包方通常不会主动地根据发包方财务信息的变动情况去分析研究发包方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为发包方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帮助和决策依据。

(三)缺少统一收费标准

在我国,财务外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国家和地方尚没有对这项业务的具体收费标准实施统一规定,因此如何收费基本上是靠合作两方的谈判而定。但是,收费问题直接影响着财会外包工作的成效。伴随着财会外包业务的创新发展,肯定会有更多的高端专业人才加入,当这种专业机构实现规模发展之后,出现诸如审计市场之类的恶意竞争几乎是一种必然。因此,从当前来看,我国亟须制订和实施财务外包统一收费标准。

(四)管理理念陈旧,排斥外包

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不仅可以促进小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而且可以有效保障公司资产的系统安全。在小企业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管理者自身素质能力与管理理念的客观局限,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导致公司的财务管理无序,财会信息披露严重失真,在客观上对财务外包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

(五)财务信息反馈的滞后性

当前,承接财务外包业务的专业机构服务能力相对欠缺,工作人员难以随时到小企业提供财会服务,一般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集中处理,很难及时向发包公司反馈财务状况,就更别说提供相关的专业建议和分析。这种状况导致承包机构的服务和发包公司的经营生产严重脱节,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中问题和难题明显滞后,影响了两方的继续合作。

五、小企业财务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签订完整合理的财务外包合同

小企业委托相关机构实施财务外包,在签订协议或者合同之前一定要全面权衡,应选择一种更加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尤其是符合财务管理的外包模式,制定对两方有相互监督制衡作用的合同。另外,由于财务工作会涉及公司的商业机密,因此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小企业不但要充分了解和分析承包机构的社会信誉、管理和保密举措等,而且要在合同或者协议中提出专项保密要求,并根据可能发生的政策机制变更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制订应对方案,以保证财务外包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降低外包成本,增强小企业灵活度

小企业到底是否需要实施财务外包,关键要看实施这种决策是否能给自身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质量提升带来明显的成效,同时要看能否让公司的成本得到降低。这就决定了公司在实施财务外包之前,管理者必须提前制定战略决策的基本思路,进而对劳动力成本、一系列的隐性成本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评估,比如供应企业的挑选、人力资源的布局、信息数据的传递、合作两方的文化协同以及外包合同的签订等,都要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在科学合理地对上述成本进行预测性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力成本一起分析,才是公司实施这一行为之后的实际投入成本。只有确立这些内容,财务外包才能使公司真正受益。

(三)合理确定财务外包业务的范围

在决定实施财务外包之前,小企业应该合理定位真正需要外包的业务。小企业实施财务外包的初衷在于保留核心的财会业务,而将自身不具备管理优势或者不具备管理能力的财会业务外包出去,以此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准备对外承包的财会项目,也必须制订风险应对预案机制。比如在纳税申报这个项目中,就应该确立纳税筹划机制,防止承包机构随意套用纳税模式而导致公司纳税投入增加。

(四)完善防范措施

1.充分了解承包方的信誉状况小企业在战略化挑选财务外包合作机构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对公司的经营特点尤其是财务运作非常熟悉的专业机构,而且这个机构一定要有诚信且具备品牌实力。同时,还要对承包机构的综合实力进行全面了解,如业务规模、专业能力、品牌形象、员工队伍的素质能力等。优质的承包机构必须具备良好的品牌信誉和信息数据安全控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与这一机构合作过的经营公司进行侧面了解。还要对承包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管理理念和专业能力,并加强沟通交流,通过签订安全协议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2.与承包方签订保密协议小企业在实施财务外包的过程中,必须与承包机构就信息数据的使用与管理等进行专项规定,对合作两方的权利及义务进行界定,要求承包机构对信息数据的安全保证进行承诺,并对承包机构因管控乏力或者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信息数据泄露、被窃取和丢失风险进行明文约定,标注补救的方案及相应的经济赔偿。由于当前我国实施财会外包刚刚起步,相关的立法规定严重缺失,在操作上也难以做到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与承包机构签订细致严谨的保密协议至关重要。

(五)增强自身专业技能

小企业实施财务外包的目的在于运用这种机制来克服自身的不足,获得高端的专业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学习、借鉴。这一新模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应用,但是对于小企业来讲,要想通过这种形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前提是必须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1.注重长期化的利益获得小企业实施部分财会业务外包,可能导致公司长期依赖这种外部条件,时间一久势必减弱自身财务管理能力。伴随着公司经营业务的全面创新发展,公司自身构建运作高效的财务部门和培育具备高素质能力的专业财会人员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实施部分财会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健全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机制,重视自身的财务专业能力提升,以独立处理一些重要的财务实务。只有将目光放长,注重长期化的利益获得,才不失财务外包实施的价值意义。2.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实施财会外包并不表示公司的财会岗位人员就可以不对自己严格要求,而是更应该强化学习,通过学习积淀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承包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业务能力上的合理较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企业应该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财会人员进行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积极打造优秀财会专业人才队伍,这样才可以真正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保障公司经营利润最大化。3.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财务外包数据对接在信息化时代,小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科技操作能力,为实施财务外包随时提供安全稳定的对接平台。对于已经实施财务外包的小企业来讲,由于公司和承包机构之间财务数据信息的传递非常频繁,因此不宜再利用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而应该利用快捷高效的网络平台实现技术信息化。公司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随时对出去的相关财务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尽可能保证运作质量。小企业财务外包这一运作模式在我国尚处在摸索阶段,相关的运作经验积累不足,只能在一系列的摸索实践中按照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小企业应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分析,挑选信誉好、有实力、讲诚信的财务承包机构进行合作,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并注重培养自身的财务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腾博.财务外包风险与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外包策略探讨[J].财会研究,2012(10).

[2]于强.我国财务外包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财会研究,2010(8).

[3]衣娟.A企业财务外包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哈尔滨:东北石油大学,2014(5).

[4]戴福祥,吕利平,石银萍.财务外包风险防范研究[J].财会通讯,2009(11).

第11篇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财务危机, 建制理念, 新隐性债务

当前,在全球172个已经建立并且运行多年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正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基金财务危机。而在我国,这一危机又尤为突出,严重威胁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这一危机,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流产之虞,并将最终导致养老保障制度的破产。因此,梳理当前危机成因,找出应对措施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

    调查显示,2001年平均每3.65名在职职工“养活”1个退休职工,到2050年这个比例预计将是1.87∶1。到那时怎样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由劳动和 社会 保障部法制司、社会保险 研究 所和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的《

    

三、应对当前财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据世界银行专家 分析 ,要安全平衡地度过养老保险金支付的高峰期,我国需2万亿元左右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在近期内我国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为缓解因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对我国 政治 改革、 经济 发展 、 社会 稳定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建制理念,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杜绝财务危机的制度根源。

    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实现养老社会化。 中国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根源还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现行制度的建制理念还保留着计划经济 时代 的“大锅饭”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意识形态残余。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家长作风,包办一切,管得过多,保得过厚。纵观当今世界,中国恐怕是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最高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基金压力巨大。同时也给 企业 带来了沉重的缴费负担,压制了经济活力,同时也打压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空间。企业负担过重,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空间狭窄,又反过来造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负担,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养老 问题 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政府责任。所以,中国要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提高社会和个人在养老方面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层次的养老保险提供发展的空间,才能减轻企业缴费压力,增强经济活力。

    其次,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混账管理导致了空账问题,空账的恶性循环是本质上的现收现付,既有可能导致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扩张性支付,也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同时还会阻碍劳动力正常流动。因此,必须实行“统账分离”制度,推行个人户“实账化”,并完善个人账户的有效管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提高个人账户的经济效益,使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名副其实,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债务危机。统账分离后统筹基金的资金支付缺口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包括居民的福利住房)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

    (二)改革退休制度,降低当期支付规模。

    首先,要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如以缴费15年作为“门槛”,缴费15年可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15%作为基础养老金,每多缴费一年多领1%,如果恶意中断缴费,按照离退休年龄差几年停缴的办法,一年扣0.3%。

    其次,要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根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另据测算,如果我们从2015年起,每3年把退休年龄提高1岁,用15年的时间到2030年提高到65岁,其结果将使2030年和2050年的老年赡养系数由37.0和47.5下降到21.1和30.9。我国现阶段男性60岁和女性55岁的退休年龄规定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仅49岁,而 目前 已上升到70岁左右,应当说在我国提高退休年龄存在着较大的空间。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退休年龄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当前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是66岁,平均退休年龄为男60.5岁、女58.6岁。而我国当前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4岁,但退休年龄却仅为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所以,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的退休年龄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至于提高退休年龄与就业压力的相关性,尚缺乏实证性 研究 。即使有相关,也可以——更应该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提高 教育 年限、推动职业培训等方式加以化解。

    (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基金供给。

    首先,加强基金征缴工作。一方面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资金来源。扩大全社会参保范围有利于筹措资金,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因此,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职业者等都应作为扩面的范围和重点,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新经济组织的职工要和国企职工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目前参保单位通过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逃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抽样测算过程中发现1999年缴费工资比1998年降低了5.7%(下降545元),而统计局统计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1.6%。根据全国参保单位缴费工资与平均工资的统计比较,前者比后者也低了10个百分点。如果将参保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严格核实,至少可以使基金增收10%。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要固化财政投入机制,以往政府财政投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稳定的基金供应。因此,要固化财政投入。根据基金缺口测算,财政应每年拿出5%,即每年约700亿元,用25年时间逐渐消化掉基金缺口。建议中央以立法形式明确这一财政政策,以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税收融资,国有资产变现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等。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增进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基金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就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基金营运实行监管;基金的营运管理就是业务运作管理,包括核定、收缴、 会计 核算与财务管理、支付、投资营运管理等。为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我国应尽快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借鉴国外特别是智利的经验,把基金交由多家非政府部门进行经营并引入竞争机制不失为一条可取的途径。

    在基金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对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管理运营。个人户的管理应是以户资本化运作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法规,包括:合理的管理成本、资本市场投资选择、投资收益、风险防范和 金融 服务。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对养老保险个人户基金的投资管理,采取全部委托方式为宜,即建立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保管人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并相应建立一套风险监控制度。受托人,由省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充当;投资管理人,从我国现有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中选择;保管人,从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择。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市场管理运营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防范兼顾的目的。

    (五)加强社会保险立法,促进养老保险社会化及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上文所提到的导致财务危机的众多成因中,大都和社会保险立法不健全有关,比方说提前退休问题、基金征缴问题以及基金管理运营问题。同样,在上文所提到的应对危机的对策中,也大都要依赖法制的保障才能奏效。所以说,加强养老保险乃至整个社会保险的法制化建设应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社会保险 法律 体系包括:《宪法》;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法规;地方立法、行政机关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对于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而言,当务之急是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险法》。

    此外,还要不断地推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和可持续性建设,要着眼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提高政府信用和制度信誉。

    注释:

    ①主要是测算 方法 和条件假设不同,另外,把这一债务看作是“转制成本”还是“隐性债务”,也会导致测算结果的不同。因为相对于隐性债务,转制成本的 计算 弹性要大得多,而隐性债务的计算通常采用中止法。世界银行和国家体改办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进行了估计,数值分别为2.8万亿元、6.7万亿元。

第12篇

经贸观察

(1)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探析——引入美国经济表现对比 夏晓雪

(4)全球价值链中我国稀土贸易被俘获的问题研究——基于稀土国际市场需求的角度 杨梦佳

(5)建立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经济发展方向概述 郭家炜

(6)欧债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杜德

(7)黄岩岛对峙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 陈天明 徐群 李君芳

(8)安徽纺织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对策——基于swot分析 芮昊

(9)出口商品结构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策 赵星

(10)新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小玲

(12)基于swot分析嘉兴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李爱香 李春暖 王蕾

管理创新

(14)从企业经营看环境信息披露 郭品 李勇勋

(15)eva的激励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李乐童

(17)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初探 赖娇娇

(18)eva企业价值评估在兵工研究所的应用探讨 王爱武

(19)从三鹿事件看食品加工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 赵肖瑞

(20)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周亭

(21)强化企业统计工作 促进企业经营管理 杨锦宏

(22)加强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研究 孙其兰

(23)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过程风险控制研究 张翠霞

(24)后危机时代企业成本控制法宝——多维成本管理 刘彩霞 马鑫 李冬悦

(25)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张防修

(26)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影响因素探析 巫毅

(27)路桥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材料管理初探 陈迎春 韩瑞英 彭向阳

(28)mc公司内部控制的调查研究 郭莉莉 郑小凤

(29)基于不对称信息下我国中小企业加强自身融资管理策略探究 张宇丁

(30)基于dea方法的电网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刘凯 董萌萌

(31)提升全面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文化意识——打造成本文化核心竞争力 张瑞

(32)浅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马鑫 李冬悦 刘彩霞

(33)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周勇

(34)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李宁

(35)erp系统实施与管理会计的互补性及业绩影响文献综述 童素娟

(36)创新管理 破解瓶颈 努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湖南省凤凰县总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纪实 裴晓凤

经营有道

(37)对当前国内工业企业经营困难的成因剖析 宋科进

(39)湖南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卢伟

(40)审计师独立性、信誉以及业

务——以德勤(中国)为例 汪洁

(41)雇主品牌推广策略 冯利敏

(42)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问题分析 刘燕

(43)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势分析 周燕飞

(44)浅谈品牌“回声”作用与多品牌的“共振”作用——由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引发的思考 岳晓雯

(45)我国零售企业进入他国市场的模式选择 史博

(46)汽车后市场保险服务的特点以及对策分析 鲍艳萍

(47)我国零售业态发展评价及对策分析 徐正虹 陈晓华 孙一闻 郑莉莉 葛洁蓉 陆兆蕾

(49)企业并购目的:追求协同效应还是产生共谋——基于百胜收购小肥羊的案例研究 许世杰

(50)对镇江宗教旅游开发的调研及建议 朱庆贤

(51)小议娃哈哈启力的市场定位 曾艳

(52)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省电动自行车产业升级研究 方柯 柏海花 陈聪宵 颜佳杰

(53)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形式——以滨州沾化旅游观光农业为例 范慧敏

(54)美容设备生产企业供应商选择 万志军

金融天地

(55)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新增住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张玉洁

(57)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魏亚丹

(58)跨期羊群行为实证分析——以我国公募基金为例 杜婷婷 陈媛媛 韩剑飞 陈久盈

(60)我国发展金融bpo的建议 刘一博 邱焕喜

(61)基于央行实行逆回购操作——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葛慧侠 吴非

(6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对策 冯舒婷

(64)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及发展研究 王迪

(65)浅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及解决途径 郝阳

(66)基于信号传递的中小企业融资博弈分析 蔡再兴

(67)黄金价格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陈晓青

(68)探讨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模式与途径 苏鸿龙

(69)经济人“趋利动机”与股权融资偏好 周云 汝莹

(70)浙江外贸经济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研究 翁星星 樊振华

(71)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实施路径探析 朱英 陈万江 王小芳

(73)东京、香港、上海三地股市联动效应的探究 张传昌

(75)上市公司披露不实信息影响因素研究 李良

(76)欧债危机下我国汇市、股市的arch效应分析 袁啸

(77)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研究进展 杨宝元

(78)基于因子分析的股票投资决策评价 徐哲

(79)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研究 刘畅

(81)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许艳阳

(82)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彭中云 翟万里

 

; (83)政治联系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建蕾 梁娟

财会研究

(84)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相关问题的思考 杨华华

(85)浅谈监狱企业内管领导干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雷新民

(87)基于直联模式的代收学费业务系统建设的探讨 赵敏刚

(88)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甘泉

(89)对国内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思考 王娜

(90)山东省地方公路建投资情况研究与对策 韩冲

(91)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浅议 郑国芳 张勇

(9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相关性分析 谈荣霞

(93)会计教学中的“做”与“学” 杨如梅

(94)论如何促进公益类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 陈芳

(95)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徐媛媛

(96)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会计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陈思蓉 王积田

(97)实施动态会计监管的方法研究 贺美玲

(98)层次分析法在资产评估风险防范中的运用 周婧璇

(99)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对策 张丽敏

(101)企业组织结构复杂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 辛薇

(102)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与实证分析 张虎成 孙艳霞 陈文浩

(103)我国大企业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通用电气为例 王绪

(104)我国养老保障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从包容性增长看农村养老保障基金 刘彦君

(105)注册会计师行业商业贿赂行为分析 宋丽 王晓娜

(106)食品、饮料零售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 李洁

(107)新疆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分析 朱希斐

(108)新疆财政教育支出分析 唐梁凤 贾亚男

(109)多角度探讨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张菊华 朱胜

(110)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韩潇

(112)我国税负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张菊华 朱胜

(113)浅析山西省税收收入结构变化 耿变华

(114)浅议对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评价 胡成江

人力资源

(116)创办教师养老年金,实现最优薪酬分配 宋莉芳

(118)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程蔚

(119)浅议如何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何静

(120)eva业绩评价方法对经理人激励的影响 马珂艳

(121)我国包容性增长战略下社会保障税实践的现实性探析 马冉冉

(122)北京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分析——基于社会福利政策的选择维度视角 杜蔚

(123)文化比较视角下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

理新模式 宗娜

(124)区域经济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性研究 张丽英 李华

(125)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周静娅

(127)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究 周鹏飞

(128)浅析商场营销员的胜任力构成要素 赵海涛

(129)四川省各市州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曾佩琴 熊健益 梁冠立

(130)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许学珍

(131)利用微博资源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信息共享和互动性 江静 邱道欣

学术交流

(133)浅谈学好《基础会计学》的技巧 史可

(135)谈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办法 林凤平

(136)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 包小妹 孙昊 戴竹青

(137)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评方式探析 李迪

理论探讨

(138)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翠波 张琳琳

(140)“五型”班组创建初探 谷荣宽

(141)青岛市保障性住房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高璐 于?

(144)台湾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周英英

(145)应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研究电网物资需求预测问题 宋斌

(146)发展工业旅游促进河南“两型社会”建设探析 冯小伟

(147)浅析管乐教育在当代中国主要城市的普及发展状况 朱光

(148)如何发挥工会组织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浅谈 方小英

(149)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讨 蒋萍

(150)乐山融入成都经济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何瑞

(151)从文化差异看国际广告在中国的本土化 曾俊秀

(152)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张克 杨悦

(153)大学教师如何重视一线课堂教学的研究 朱伟伟

(154)基于科技带动与支撑的咸阳食品工业发展研究 薛汉莉 朱文莉

(155)企业并购绩效文献综述 姚香

(156)强化基础创新机制推动发展——阿尔山市党的建设工作调研 徐东华

(157)河南省政治中心东移对郑州经济的影响 张霞

(158)中专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探讨 朱良 赵建峰

(159)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入手 王翠敏 刘毅 李炜

(160)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几点思考 叶柳凤

(161)独立学院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李小想

(16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与实现机制 李波

(163)城镇化与农民工进城若干问题研究 王松江

 

; (165)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杜叶婷

(167)青岛市利用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对策分析 于晓燕

(168)“合芜蚌”试验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袁建明 郭思炜 王大伟

(171)河南省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李海云

(172)山区、半山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障碍性因素分析——以曲靖市麒麟区为例 彭琳 张洪

(174)贵州省工业园区发展中失地农民的统筹发展 王楚 王苗

(175)贵州产业承接对工业化进程影响实证分析 潘飞 李锦宏

(177)企业文化dna遗传机制分析 袁建明 邹晓雪 潘伟伟

(179)社区经济理论模型研究 杨朝继 马海英

(181)浅谈桩基检测方法与发展 梁潇文

(182)浅析洛克白板说哲学思想 林蓉

(184)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选择 李婧 王菁华

(185)sop范式下r&d投入与产业集中度关系研究——基于我国37个行业分析 韦巍

(186)意识形态一元与社会价值多元下高校德育解构 陈佳

(188)基于共生视角的“产品质量年”文化建设研究 张娟

(189)中美物价对比分析及思考 齐飞

(190)北京市生产业对服装产业的影响 常宏 吴思影 鲍丽珠 陈桂玲

(192)加快花垣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滕飞

(193)上海市生产业对服装产业的影响 杜鹃 辛馨 王竹宁 陈桂玲

(194)灰色模型在青海省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俞新昀 吴艳

(196)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关系研究 曾佩琴 熊健益 梁冠立

(197)江苏省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类型研究 汪敏 孟小会 黄挺

(199)在高中新课标下高职高专数学的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与策略 毛大会

(20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分析 赵静静

(202)中国与美国民主基础研究——《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窦诚松

(203)基于消费价值观的市场细分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为例 侯蓓

(205)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努力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