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时间:2023-08-25 17:1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第1篇

“无线电是信息化无处不在的唯一载体”,不仅如此,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该唯一性不断凸显,正在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扩展。而在区域无线电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管好资源、用好频率,确保发挥并进一步挖掘无线电频谱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拥有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无线电监测手段。

值得强调的是,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周期较长,所以无线电监测网络的规划应适度超前于当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当前无线电管理部门管理资源普遍不足的现状,科学、合理、全面地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管理目标分级,摸清不同区域无线电管理需求的轻重缓急,实现资源分配因地制宜,而且可以为监测网络布局提供宏观依据,实现管理核心区无线电监测的率先覆盖。

基于以上考量,宁波无线电管理机构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建立了全市无线电监测网络宏观布局。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宁波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两翼中的南翼,与上海跨杭州湾相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洋产业经济发达。从2003年到2008年,海洋产业总产值由1040.3亿元增长到2309.15亿元,年均增长17.35%,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50.1%上升到58.3%,海洋经济已成为宁波经济的支柱。

预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宁波海洋经济领域的三产比例为3.02:71.20:25.78。第一产业主要是海洋渔业,宁波辖区目前共有水上(渔业)船舶电台约12870台;第二产业以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等临港工业为主,其中仅海洋油气业占海洋经济比例就高达36.05%,其台站频域密度非常高,龙头企业镇海炼化的台站频域密度更是高达38.9台/MHz,为宁波所有无线电用户之最;第三产业主要以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为7.65%,是海洋经济无线电用户最多的产业,宁波港集团的台站频域密度为22.5台/MHz,2011年其专网设备每周利用总时间达到了262080小时,平均每台设备每天要使用19.2小时。

时至今日,宁波的海洋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先后提出了实施海洋经济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的重大战略;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1年7月7日,国函〔2011〕77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一系列发展规划为宁波海洋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经济高地,就是信息高地。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密集区正是经济发展的活跃区。通过进一步分析宁波地区已登记无线电台站的空间分布情况,宁波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发现:首先,无线电台站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和海洋经济产业带上,这些区域的无线电台站数量占到全市总数量的80%。

其次是“一核两带”区域――未来宁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恰好囊括了所有的无线电台站分布密集区。因此,宁波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应顺应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趋势,优先实现这些区域的无缝覆盖。

宁波地区无线电固定台站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

无线电监测网络布局

从“十五”计划至今,宁波地区已经建设完成“十站两车一搬移”的无线电监测网络。这样的监测网络规模在浙江省内名列前茅,但仍然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对无线电监测覆盖的要求。分析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其中期监测网络覆盖的目标应是实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一核两带”地区的无缝覆盖。

核心区、北部产业带和南部产业带无线电监测网络布局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总体可概括为“一核两带”,即核心区、北部产业带、南部产业带。

核心区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部分地区。其中海曙区是所有县市区台站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为28.3台/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台站分布密度的9倍多;除鄞州外,其它区的台站分布密度也都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数。目前该地区已建设完成4座A级固定监测站,基本实现了区域内20MHz~3000MHz的无缝覆盖。

实现北部产业带的无缝覆盖是宁波地区监测网络宏观布局的近期目标。北部产业带南起北仑港区,经过镇海石油化工区,北至慈溪杭州湾开发区,带内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已趋于成熟,带内的北仑区、镇海区、慈溪市、余姚市,其台站分布密度均高于或持平于全市平均数。

目前,北部产业带已建设完成1座A级高山站(具备9kHz~8000MHz监测能力,20MHz~8000MHz测向能力),2座A级固定监测站,3座C级小型监测站。计划近期再建设1座A级固定监测站,2座C级小型监测站,即可实现北部产业带的无缝覆盖。

第2篇

关键词:广西;海洋经济;海洋高等教育:耦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37-03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现代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其对经济所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广西在薄弱的海洋产业基础上,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跨跃发展,如何通过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增强其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处于最佳互动状态,并形成耦合发展,是广西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

耦合在物理学上,是指事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把耦合原理引伸到社会领域,是借以寻找社会领域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结合方式。因此,所谓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指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依托,在实施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目标推动作用下,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办学,着眼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服务于广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形成一种彼此制约、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协调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既表现为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发展要素之间的协调,也表现为广西海洋高等教育自身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等各要素间的协调。这种耦合发展,是双方处于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其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范围内。它是一个理想模式,是一个发展过程,更多时候是一种趋势,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推动促进。

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事物发展普遍联系、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现象。它们之间的系统联系,受其互动规律的支配。一方面,在海洋产业的竞争中,谁能掌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最新最好的技术,谁就赢得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而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振兴都取决于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掌握,但这些都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简言之,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高等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广西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赖以发展的海洋经济而孤立存在。广西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海洋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广西海洋高等教育只有以服务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办学目的。充分利用海洋经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者的相互关系是它们耦合发展的本质原因和内在前提;二者的双向启动,协调发展,则是形成耦合效应、取得最佳成果的途径。

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它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只有实现耦合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脱节的弊端,发挥海洋高等教育对海洋经济建设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作用;海洋经济才能更好地为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和空间,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广西的必然选择

广西人多地少,陆地资源比较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曾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形势将更为严峻,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环境,无疑是广西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从而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可替代的物质自然条件。广西的优势在海,希望在海,要拥海之势,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条件,依托和借助这片海连接东盟的优势,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把沿海优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和经济优势,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为此,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2015、2020年海洋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0%、15%、20%左右。近些年来,尽管广西的海洋经济得到了重视和相应的发展,但海洋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还很小,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1%,经济总量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中倒数第二。

广西海洋经济与其他沿海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固然有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政策以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弱等原因,但其中海洋教育尤其是海洋高等教育滞后,从事海洋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科技研发能力不足,不能不说是导致海洋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今,广西还没有独立建制的海洋学院,沿海高校虽设置有海洋类学科专业,但起步不久,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且尚没有毕业生。

依据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的崛起,需要有一定的支持和支撑系统为前提,而最根本的支撑系统就是人力资源,即用人力资源增长极来支撑经济增长极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增长极,实际上就是教育资源的聚集增长极。美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成为美国西部经济起飞的发动机等案例证明,经济增长极的崛起以教育为支撑已成为一条世界经验。

当今世界,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竞争,关键是海洋科技人才的竞争。海洋经济高层次人才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资源,高素质人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广西要实现海洋产业跨越式的发展,赶上海洋产业发达省市,实现到2015年,海洋产业群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海洋产业群全面崛起,初步把广西建设成为“海洋强省”的海洋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无疑必须在实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快广西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的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海洋科研与技术开发活动,以解决高定位与高层次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满足海洋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开发的需求。通过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耦合发展,来实现“海洋强省”。

三、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路径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高等教育落后于其他省市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要迎头赶上。必须对广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思想认识、政策措施等方面形成共识,在规划建设上做到协调同步,以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耦合发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缩小

差距。

(一)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规划同行、政策同享。广西加快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体系的保障与支持。海洋经济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等章节中明确。同样,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也应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组成部分的一个人才战略支点来建设,列入广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即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拟定开始,以“科教兴海”和“海洋强省”的总体战略目标为基础,设计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科技与海洋高等教育战略统筹集成的发展体系,并同享国家赋予经济区开放开发多重政策倾斜支持的“软资源”,如充分利用“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必要的支持”的政策,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广西发展海洋产业项目、设置海洋高等院校和开设涉海专业在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照顾的支持。

(二)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相应投入、两者兼顾。投入是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条件。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发展,都需要筹措资金,解决投入问题。应科学统筹,两者兼顾。海洋产业在确定项目、安排建设发展资金时,应充分考虑海洋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培训,安排足够的员工培训经费。政府在对海洋产业发展给予融资、筹资投入优惠政策的同时,要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应安排海洋高等教育资金:并应尽快设立广西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和海洋科技开发专项基金,解决海洋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资助高校开展海洋基础课题研究和海洋开发利用高新技术的研发,支持高校海洋学科建设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鼓励优秀的海洋专业人才积极投身海洋教育事业。

(三)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同行互动、相得益彰。随着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海洋产业的发展和领域的扩大,海洋产业的职业要求也将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对海洋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海洋高等教育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也会给海洋产业的拓展和从业者结构的改善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此形成的耦合态势,正是广西海洋经济实现跨越性发展所需要的,并以该态势的持续、发展提高为保障。

为此一方面,海洋行业、企业要认真执行职业认证制度,强化职业规程、职业培训规范、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创新活动,积极采用海洋高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引导高校合理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与海洋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类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严格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广西沿海高校要根据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现有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创造条件开设海洋类专业。在专业条件没有成熟前,先开设专业方向,或将一些相关的专业改造成海洋类专业,不断扩大海洋教育领域,提升教育科研层次,逐步形成海洋类学科专业群,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适应度。

(四)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企事业产学研合作、共同发展。广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实现协同跨越发展,必须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形成海洋高等教育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

在政府层方面,要根据海洋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引导高校积极与海洋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以项目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向战略层面的合作发展,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者综合的合作发展。除此之外,要采取措施,积极组织引导推进。如2010年3月,广西区政府开展“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活动,组织推进高校与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自治区分管教育的副主席率领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到北部湾经济区4市和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企业现场考察调研,为高校与各市及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促成25所(次)高校与4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参加活动的高校共与6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

第3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黄蓝战略 问题与优势 系统工程

一、低碳经济发展是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的概念出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报告提出要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谢进、张坤民、潘家华、邵伟等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尽管各位专家对低碳经济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核心就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正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所在。

二、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建市历史较短,迄今为止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黄蓝战略”背景。十七大提出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规划来看,蓝色经济区要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在此框架中,两极之一就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三带之一即为东营城东海域;三组团之一即为东营-滨州组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山东省和国家纳入战略开发的重要规划项目,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是中央和山东省的战略规划中的重点,此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独一无二的良机。

(2)优越的资源条件。黄河三角洲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卤水和地热资源。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胜利油田目前已探明和开采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截至2002年底,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82.39亿m3,其中约85%集中在该区域。二是生物资源。黄河新淤积的沿海地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的河口湿地,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植物物种多样性达到393种(含变种),其中野生大豆等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柳林在国际上同类湿地中非常少见。三是其他资源。全区卤水资源丰富,储存量总计约7.4×109m3,并含有大量的钾、溴、镁等多种元素;既有低温类型的温水(20~50℃),又有高低温类型的温水(50~80℃);还有岩盐、石膏等地下矿产。

2、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东营市是服务于胜利油田而建的,建市之初的各种发展规划都是围绕着服务油田生产的,发展到今天,交通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内联外接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等。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东营市的建设长期依赖于胜利油田的开发,以油气开采与石油加工、油田化工为主导产业。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可知,东营市第一产业占3.4%,第二产业占76.5%,第三产业占19.8%。随着石油资源的逐年递减,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城市的转型是东营市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自然生态脆弱。东营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誉为是我国最年轻的土地,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独特的资源禀赋。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淡水资源相对贫乏,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堤防修复压力较大。

三、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各地应充分认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自身特点出发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1、加大政府投入,保障低碳经济发展

(1)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稳定有利的政策,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面临的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具体行动中,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规划,使低碳经济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地方政府应根据中长期规划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具体可采

取一些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减排的公共支出。比如: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pm2.5主要是由汽车尾气导致的,而我国私家车的拥有量近几年飞速增加,不仅增加了空气中的pm2.5,也带了诸如道路拥挤、汽车占用人的空间等问题。随着资源税的改革,燃油价格或早或晚都会上涨。作为政府,应当抓住时机,鼓励市民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并加大公共交通的支出,增加公共交通班次、路线,给公共交通部门增加补贴,降低公共交通的费用,让更多的人选择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引进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现代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一批既有低碳经济意识又有能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东营市建市时间较晚,又是一个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自然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碳的排放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人们树立理性的消费理念,自觉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在低碳经济的教育宣传上,应该正视老百姓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在现阶段,大多数老百姓都有了环保意识,但是对环保与自身生存空间的依存度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另外,许多对低碳经济发展有认识的人也只停留在概念上,具体在生活中该如何做还不清楚,这就要求宣传教育要跟上。低碳经济发展教育要进学校,从娃娃抓起;低碳经济教育要进社区,从每个市民做起。同时,宣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意识教育上,应该给老百姓一些可操作的指导,甚至一些鼓励措施让老百姓知道低碳经济就在每一天的举手投足之间。

3、优化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点

(1)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东营市作为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同时,风能发电项目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建设项目也纳入发展规划,是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东营市是一个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地区发展对石油产业的依赖度较高,造成了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是发展低碳经济非常不利的因素。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耗竭,东营市必须考虑城市转型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问题,东营市要逐渐摆脱对石油资源、石油产业的依赖,发展新兴产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既是东营市城市转型的需要,也是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生态海洋产业。《山东半岛蓝色规划》中提出黄河三角洲要发展高效生态海洋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快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生态环保产业。因此,发展生态海洋产业不仅是东营市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规划。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黄河口对虾、中华毛蟹等都是东营市独特的水产品。另外,东营市有着发展现代海上运输的优势,东营港的开发是列入“黄蓝战略”的重要发展规划项目,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生态海洋产业,是东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海洋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东营市低碳经济的良好循环。

(3)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东营市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在东营市的发展虽然历史不长,但是依靠东营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以软件产业园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引起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被列入东营市重点发展的规划,为东营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依托胜利油田发展起来的石油装备产业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东营市乃至全国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基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能为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应该是东营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领域。

(4)生态观光农业。东营市地处入海口,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动植物物种丰富,有着珍惜的野生大豆等国家保护性物种,冬枣等特色产品已经是家喻户晓,黄河口桃花节等旅游观光项目也已经吸引了许多人。东营市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

施,比如,走进生态园,我们只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步行等,相信在人们日益崇尚自然的今天,在黄河入海口这个独一无二的地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必将推动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注:基金项目:2012年度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ei083)。)

【参考文献】

[1] 谢进:发展低碳电力是减少碳排放、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n].人民日报,2008-07-07.

[2]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等: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 韩恩泽: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4] 潘家华: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及其地区差异[j].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2003(6).

[5] 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

[6] 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

[7] 王新、李晓萌:国外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10(34).

[8] chiesa v.organizing for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s:a managerial perspective[j].r&dm anagement,1998(3).

[9] 何庆成、徐军祥、张波等:黄河三角洲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海洋强国;辽宁;海陆联动

[中图分类号]F120.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8-0053-05

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国际上,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海洋强国纷纷制定面向21世纪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曾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党的十又提出“海洋强国”战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海洋强国的内涵是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发达、海洋科技综合水平先进、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突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海洋军事实力和海洋外交事务处理能力强大的临海国家;外延为通过海洋的强势使其成为陆域的强国,此为海陆联动强国。辽宁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2011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排在第八位,占全省生产总值15.1%,而排名第一位的广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18.6%,陆海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因此,本文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全新背景下研究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我国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概况

海洋经济是以海洋(包括海岸带和海岛)为空间活动场所,以海洋资源、海洋能源为开发利用对象的所有海洋产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陆域经济是相对于海洋经济,以陆域为主要经济发展载体,以陆域资源为对象而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

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496亿元,比上年增长9.8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2%,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7%,涉海就业人员3421.7万人。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8865.2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1.5%,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传统海洋产业稳步增长,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海洋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

沿海11个省市海洋总产值以广东、山东、上海为前三位(图1),体现了以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重心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由山东、天津、辽宁组合的环渤海地区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地区总产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35.9%,超越长三角的31.7%和珠三角的20.2%。而衡量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需要测算海洋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天津以海洋产值占地区GDP比重为31.4%而高居首位,之后为上海29.3%、海南26%、福建24.5%、山东17.7%、广东17.3%、辽宁15.1%、浙江14.2%、江苏8.9%、河北6%、广西5.3%。

二、辽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辽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总产值呈逐年递增态势,在辽宁省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辽宁省海洋资源丰富,全省海岸线长292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292.4公里,岛屿岸线627.6公里,海洋生物种类多样化,资源量丰厚。辽宁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后,海洋经济总量逐年上升,从2005年1039.9亿元增长到2010年3345.5亿元,增长了2倍多,年平均增速达26.3%。海洋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2.9%增长为2010年的15.1%(表1),在2006年和2011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42.2%和27.7%,超过了陆域经济15.6%和20.4%的增长率,均表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大连海陆经济地位突出,增长极作用明显。大连海岸线长1906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73%,陆域与海洋资源优势互补,海陆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完善,城市现代化程度较高,已成为辽宁省甚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大连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2033亿元,陆域经济总产值515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60.7%和23.2%,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646亿元,占全省61.5%。大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2.67亿吨,占全省34.2%,集装箱量635.1万TEU,占全省52.9%。可见,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大连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在陆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较突出,2011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50.63亿元,超过沈阳市的5915.71亿元,高居全省首位。

3.海洋产业结构呈现传统态势,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优于陆域。辽宁省海洋产业仍以渔业捕捞及养殖业占较大比重,2006年至2009年,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由9.9%增加到14.5%,说明我省海洋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水产业为主,渔业资源的发展惯性依然存在并且养殖业作为优势产业的地位不断加强;海洋第二产业小幅下降,由2006年53.5%降为2009年42.4%;而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出现上升,由2006年36.6%增加到2009年42.4%,这一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海洋产业呈现出由“资源开发型”向“海洋服务型”转变的态势,是一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表现。陆域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波动上升,第三产业保持平稳的态势。

(二)辽宁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占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是指以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和海洋资源大规模开发为支撑的,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较强产业关联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海洋新兴产业。辽宁省传统海洋产业结构所占比重较大,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所占比重较小。2009年传统海洋产业(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产值比重为93.3%,新兴海洋产业(海洋油气业、生物医药、工程建筑、海洋电力、海水利用、化工业)产值比重仅为6.7%;2010年,传统海洋产业比重为93.7%,新兴海洋产业比重为6.3%;2011年,传统海洋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为86.1%,新兴海洋产业比重增加为13.9%,仍然低于全国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总产值18.3%的平均水平。其中,海洋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为5.1亿元,占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的0.15%。而山东省2010年海洋生物制药产值达81.1亿元,占山东省海洋总产值的1.0%。

2.海陆经济缺乏联动机制,难以发挥系统整体作用。海陆经济系统的自发联动需要较长的技术、产业转移的过程,根据国内外海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政府牵头建立科学、合理的联动机制是推动两大经济系统要素流动的有效力量。一方面,辽宁省沿海经济主管机构分散,初步建设阶段沿海经济带常设办事机构挂靠省外经贸厅,发展阶段发改委设立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交通厅、环保局、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也涉及沿海地区的工作,造成多头管理、反复协调的问题,缺乏权威性的国家层面的海陆经济管理及评估机构来负责制定沿海发展规划,提供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海陆经济技术欠缺共享平台,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辽宁省科技厅在现有项目支持的基础上应在计划项目安排和经费分配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向海洋领域倾斜,构建海陆自主创新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配套平台。

3.海洋科研力量薄弱,高端人才缺口较大。辽宁省在发展海洋科研与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拥有一批像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国内知名的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从统计数据看,截至2010年,辽宁省共有海洋科研机构17家,从业人员1993人,与我国沿海其他省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图2),但是,辽宁省高技术海洋科研力量较薄弱,缺乏高端人才,造成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截至2011年,辽宁省共有海洋科研机构17家,从业人员2118人,其中高端人才(博士)所占比重为5.5%。广东共有海洋科研机构25家,从业人员3088人,但是高端人才比重达到20.7%。

4.海陆规划缺乏统筹意识,出现重复建设问题。随着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海陆经济在用海、用地等方面由于缺乏统筹意识而出现矛盾,在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下,辽宁沿海地区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恶意竞争等问题。陆域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围海、填海,造成海洋不同行业在分配使用岸线、滩涂和浅海方面的矛盾,致使海域污染日益严重。以港口建设为例,辽宁省港口群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核心,锦州港、丹东港、盘锦港、葫芦岛港共六港口,近年来大连港与营口港相互杀价行为虽然推升了货物吞吐量,但港口利润并没有同比提高,内耗造成辽宁省港口整体利益的损失。与此同时,在港口建设上出现各市争上亿吨大港的局面。

5.海陆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造成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由于海陆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造成近海陆源污染的监控、执法检查等相应管理的缺失。根据近几年《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辽宁省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严峻。2005-2011年辽宁省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2012年辽宁省监测的鸭绿江、大辽河、双台子河等八条入海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47.47万吨,其中约53.6%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从近五年的监测结果看,陆源污染排放是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压力来源。辽宁省双台子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锦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辽东湾北部和两侧的滨海地区海水入侵严重、盐渍化程度较高。

三、促进辽宁陆海经济联动发展对策

(一)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

海洋产业与腹地产业间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在加速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应借助辽宁省陆域雄厚的产业基础,实现陆海产业有机联动。

以高技术支撑海洋养殖业发展,构建海洋水产业与陆域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业产业链;海洋交通运输业以综合物流服务为主要模式和方向,注重与陆域集疏运网络的对接,构建陆海联运大通道;修造船业可借鉴鞍钢与大连新船重工的合作模式,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与陆域钢铁业、装备制造业以及专科院校构筑产、学、研链条;鼓励辽河油田向海发展,加速深海油气勘探,构建与装备制造业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滨海旅游业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加强与陆域景点的打包、串联。《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已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专项资金将集中扶持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先支持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装备等产业发展,强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二)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辽宁港口群呈现大连港与营口港“双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今后在功能上形成错位式发展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则,允许各港口企业及相关部门适度的开展行业竞争,从而提高各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辽宁省港口群建设应适度超前于腹地市场的现状,规避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能够及时满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政府应着力培育或吸引那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临港产业集聚。并且,注重吸引那些为临港核心产业服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产业,加强集群效应。例如,鼓励为大连临港修造船业服务的先进船舶机电制造业的发展,提高集群的配套率和附加值。

(三)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扩散作用

沈大交通经济带作为沿海港口与陆域城镇经济要素的载体,首先必须加大交通经济带内交通运输网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以沈大为一级发展轴,以本溪―丹东、盘锦―锦州、抚顺―阜新为二级发展轴,并缓慢向朝阳和铁岭等地区辐射的点-轴系统。其次,将滨海大道建设为高技术产业带,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使这些产业在滨海经济带里不断集群。最后,加强沈阳和大连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区域经济、技术的扩散,加快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发挥沈大经济带对于港口和内陆的拉动作用。

(四)创新管理机制,构筑腹地支撑沿海模式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支持陆域民间资本进入陆海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等领域,创新陆海统筹管理机制。

首先,辽宁省应先试先行,成立省级陆海统筹委员会,协调管理陆海各产业的发展及陆海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以使各部门、各市、县(区)目标明确、互相配合、提高效率,克服当前陆海综合管理方面的弊端。并且辽宁省海洋渔业厅和环境保护厅应联合制定《辽宁省海陆环境保护合作发展规划》,完善近岸海域的监测评价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和执法检查的责任与权利。其次,在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与《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2012-2020)》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辽宁省海陆统筹发展规划》,进一步争取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支持。规划设立海洋经济发展实验区建设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海洋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最后,建立不同层次的管理结构,尤其加强横向部门之间的联系性,鼓励民间机构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对陆海统筹规划方面的不足进行弥补,加强海洋人才的引进与管理,造就一批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陆海一体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辽宁海洋经济蓄势待发[J].辽宁经济,2012,(2).

[2]姜江等.中国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选取原则与发展重点[J].海洋经济,2012,(2).

[3]常丽,薛巍等.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3,(25).

第5篇

2013年6月17日,历经近1500年历史洗礼、淬炼而逐渐形成的闽商精神、以及闽商所践行的中国海洋文化,因第四届世界闽商大会的召开,再度令人注目。

纵观历史,从唐代末年走来的闽商群体,一直是中国海洋文明的积极践行者;以福建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由此成为中古世界海洋经贸交通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枢纽。16世纪以来,闽商已经代表着中华文明中的海洋文化的因素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贸易活动。

福建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区域,在世界最大的水域太平洋的西岸,南面的南洋素来就有“亚洲地中海”之称。福建历来是从海上进入中国的窗口与门户。从海洋发展与全球的视野来看,恰是海洋国际交通的枢纽,是世界多元化汇集、碰撞,比对、吸纳、融合的重要场所。历史展现给我们的是这样一幅场景:这些区域不仅在经济方面充满活力,在文化方面更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自唐宋以来,就领时代之先,突破内陆经济的封闭模式,诞生了中国海洋商帮一闽商。其开放、和平与建设的显著特征,在21世纪的今天,仍表达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华文明内在的固有基因,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民族伟大复兴所必不可少的国家“软实力”的弥足珍贵的战略资源。

同时,闽商所践行的中国海洋文明也再次成为目前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中的一股民间力量。

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事关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对台经贸合作的“三规划两方案”,即《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为历史上诞生了闽商辉煌的福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无疑,福建在大时代的变局中被寄予重望。参与建设美丽福建已显示出对闽商发展利多的一面。

福建是著名的侨乡。闽侨闽商不44,心系原乡;同时,更是所在地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与建设者。历史上,闽商不仅驾福船将中国丰沛的物产与世界人民分享;更是将中国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儒家精神以及传统典章礼仪带到世界各地,与所在地人民共同建设起多样化的人类文明世界。

闽商传统的乐善好施、公益慈善的人性之光芒,在这里尤其耀眼夺目。

163名闽商获得“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赠公益事业奖”;72名海外海外华侨获得“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此次受表彰人数、投资到款金额、捐赠金额,均比上届有大幅增长。

可以看见,海内外闽商正以新的姿态,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架设世界友谊桥梁和促进两岸共同繁荣的推动者,向世界传递正能量,发出中国好声音。

这也正是闽商可以走天下的缘由所在。

第6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72-01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十二五”规划,中央和各级政府都鼓励并出台多方面的扶助政策来促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海洋面积299.7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31.25%,是一个巨大的宝贵资源库。海洋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沿海城市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省毗邻东海,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岛占有量居全国之首,拥有世界级深水港群,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加上全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更应该抓住新机遇,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不过海洋经济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与陆域经济存在差别,各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必须因地制宜、掌握关键,寻找正确的发展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在海洋经济的概念下,探讨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提出浙江省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海洋经济的概念

海洋经济概念早在近40年前就出现,但是具体的定义有诸多差异。

在早期,学者杨金森(1983)认为海洋经济是指“以海洋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未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之后简称《纲要》)中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徐质斌(2003)认为的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总和。在一般意义上,海洋经济包括开发海洋资源、依赖海洋空间相关的生产活动,和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而产生的相关性产业活动。”《纲要》对海洋经济的定义基本代表了中国国内对海洋经济的界定,本文也主要依据此定义进行论述。

三、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是必然选择

1.陆域资源匮乏,矛盾升级

浙江省人口数量大,直到2013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5442.69万人,占全国的人口的4.00%,而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06%。从陆域资源看,浙江省的资源禀赋条件差距,主要矿产资源更是稀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浙江省面对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2.蓝色资源丰富,潜力无穷

浙江省作为沿海城市,东临东海,拥有相当于其陆地面积2.6倍的26万平方公里海域,全省海岸线6696公里,居全国第一;拥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878个,占有量达全国海岛总数44%,居全国之首;将近400万亩滩涂资源,约占全国的13%;有着全国最大的渔场,可捕捞量全国第一;拥有潮汐能、洋流能、波浪能等。这是浙江省得天独厚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的强省必经之路。

3.政府政策扶助,前程似锦

早在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始重视海洋资源这块宝贵资源库,多次召开海洋经济会议。2003年,中国国务院为扶助海洋经济而正式出台《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更确认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之路。2004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之后又出台一系列规定,为发展海洋经济奠定基础。2010年,浙江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复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发展浙江海洋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浙江发展海洋经济要进行循环经济模式

在国家海洋局出台的关于海洋领域的地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中,海洋经济可以划分成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类,按照三个层次分,则主要是核心层的海洋产业、支持层的海洋相关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层的海洋相关产业。浙江省的港口经济活动有水产品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和海洋旅游等。

1.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是最传统的海洋经济活动。但是我们会发现水产品行业聚集度不高,企业的规模较小,很多的是家庭式的生产规模。比如舟山全市有160多家企业,但平均产值仅仅8700万元左右。水产品行业近年来由于受到资源限制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处于停滞状态。整合企业刻不容缓。淘汰落后的小型加工企业,集中化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既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行业的升级转变。

2.港口物流业

港口物流产业依托海域深水岸线的丰富资源发展迅速,但是分布比较分散。浙江省加强岸线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积极和周边的港口协调联系,比如舟山港口、宁波港和上海港等。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在国际物流的驱动下,提高港口物流产业的建设标准,做到岸线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港口各空间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

3.制造船业

海工的修造船产业是沿海城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建造单一的船舶很难再提升整个产业的增长速率。需加强引进高级设备,提高核心技术,扩大生产领域。企业除了常规船舶的制造,应该涉及特种船只、海洋工程设备、大型豪华游艇等,使原始行业加快转型到这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行业,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4.资源旅游业

第7篇

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海洋旅游业产值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占整个旅游业产值的三分之二左右。

宁波位于我国东海之滨,海岸线总长达1562km,共有大小岛屿700多个,占浙江省岛屿数的17%。除渔山列岛离大陆较远外,其余大都在近岸分布,且大部分属于无人岛。宁波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岛旅游开发条件优越。

旅游业已成为宁波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总收入已占GDP的9.5%以上,但宁波的国际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内旅游,海外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创汇能力在全国主要沿海城市中排名靠后,根本原因是缺乏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宁波的旅游产品虽然数量众多,但缺乏独特性和差异性,海洋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海洋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难以吸引海外游客特别是欧美游客。因此,以发展海洋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符合国际旅游方向的海岛休闲旅游产品,是提高宁波旅游国际化程度的必然选择。

二、宁波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宁波海洋旅游开发已经起步,2005年,宁波市滨海旅游业总产出达到2.88亿元,年增长21.67%。但总的来说,海洋旅游开发的效果并不理想,富有吸引力的海滨旅游景区和旅游岛极少。宁波市旅游局2006年对全市36个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市所有旅游景区中,除了中国渔村等滨海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门票收入进入了前20位以外,其余滨海景区都排在20名以后。

宁波海岛旅游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多数海岛旅游景区缺乏有个性的包装和品牌策划,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的现象。二是资源利用程度低,海洋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多数滨海景区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为主,海洋休闲度假产品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三是部分海岛旅游开发处于无序状态,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四是一些海岛交通和安全设施落后。随着海岛旅游开发热的升温,如何探寻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使海岛旅游开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已经成为宁波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宁波海岛旅游开发思路探讨

1.突出一个主题

海岛休闲度假旅游作为全球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之一,近年来逐步呈现出注重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岛屿的区位特色、突出旅游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等特征。目前宁波的一些海岛旅游项目虽然命名为休闲度假旅游区,但大都注重对“岛”的开发,而对“海”的开发不足,对“岛”的开发又基本停留在观光的层次,休闲娱乐度假产品开发不足,需要突出海洋休闲主题,加大参与性强、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等项目的开发,才能逐步改变宁波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海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重点挖掘两种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宁波是我国唐宋以来著名的对外交通贸易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保存着上林湖越窑遗址、唐代海运码头等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密切联系的遗存,具备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优势。其开发主要思路有:一是通过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深度开发唐代海运码头遗址、波斯巷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其次是根据陆海联动原则,将这些遗址开发与渔山列岛、象山石浦等海洋旅游开发相整合,优化组合成富有特色的宁波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另外,与“海上丝绸之路”历经的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发,共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是使宁波旅游融入国际旅游市场的有效途径。

海洋民间文化。宁波海洋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是渔文化、海洋商业文化和民间文艺气息浓郁。渔文化主要包括祭海活动、妈祖崇拜、鱼师崇拜等。海洋商业文化在宁波各地都有分布,主要表现在餐饮业、航海(运)业、造船业等方面。另外,梅山岛的舞龙、舞狮、造趺、车灯舞等民间文艺也独具风情。利用海洋民间文化进行海岛旅游开发是的主要形式有:一是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当地居民和中外游客进行展示,以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二是精心策划和举办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旅游节庆,注意体现旅游目的地的个性,注重城市的牵动效应,加大游客参与度。三是开发具有海洋文化和海岛地方特色的海洋旅游商品,大幅度提高旅游经济收入。

3.处理好三个关系

(1)海岛旅游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宁波近海海域污染程度不容忽视,影响了海洋旅游质量和旅游吸引度。为了避免由于方式不当或过度开发造成海岛资源的破坏和周围海域的环境恶化,必须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目标,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应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岛资源的综合管理。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

(2)海岛旅游开发与渔农村社区建设的关系。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洋旅游的细胞,是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宁波海岛旅游发展应当充分利用渔农村社区这一平台,将旅游业的发展与创建海岛渔农村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养殖加工、休闲娱乐、餐饮,以及渔民转产转业等相结合。通过要创新经营机制,采用渔村经济聚合型、企业拉动型(如公司+渔农户、企业+社区+渔农户等形式)、海洋生态经济型等结构形式来发展旅游业,推动海岛地区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3)特色品牌打造与区域旅游协作的关系。一是借鉴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按照“一岛一特色”模式,充分发挥各宁波海岛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精品。二是推进旅游陆海联动战略,把宁波海洋资源优势和陆域旅游的综合优势、海岛旅游开发的后发优势与陆域旅游的先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陆域经济支撑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溪口-雪窦山等陆域旅游景区的龙头效应,使用合力进行开发和宣传促销,以便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轰动效应。三是坚持区域旅游合作理念,既要注意利用各岛屿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打造各自的特色品牌,又要全面认识全市的海岛资源整体特色,充分考虑到与舟山、台州等周边旅游地的衔接,按照特色互补、风味兼顾、项目搭配合理等原则,以联合和协作来构筑长三角地区合理互补的海洋旅游产品体系。

3.着力构建四大主要旅游岛群

根据《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宁波海洋旅游经济产业布局主要分为杭州湾大桥旅游区、北仑港城旅游区、象山港旅游度假区、象山黄金海岸旅游带等四大板块。根据宁波的海岛分布和资源禀赋状况,宁波海岛旅游开发应该着力打造宁海强蛟群岛、象山黄金海岸、渔山列岛、北仑等四大旅游岛群。其主要产品布局和旅游形象定位如下表所示。

4.精心打造五大特色旅游精品

(1)海洋休闲渔业。首先要搞好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规划应与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相协调,将休闲渔业的发展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渔民转产转业以及康复、医疗、托老、保险等相结合,使休闲渔业既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精品,又成为解决三农(渔)问题的途径和渔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在经营上既要打破单一生产的模式,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以及购物等开发与渔业有机结合,不断延伸和拓展渔业产业链,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项目,以实现休闲渔业产业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目标。

(2)海钓。宁波海钓资源十分丰富,“亚洲第一钓场”渔山列岛拥有120多个钓点以及鲷科类、石斑科等珍贵钓品。宁波近年来开展了一些海洋垂钓节庆活动,建设了一些垂钓设施,举办了一些国际国内海钓比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宁波海钓缺乏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海钓基地和海钓场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海钓业与旅游等产业结合程度大有潜力可挖,需要建立健全海钓管理制度,健全海钓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好重要鱼种资源及其栖息地,促进海钓与旅游、海洋体育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海钓比赛与海洋旅游节庆、海洋文化节庆相结合,才能要促使宁波海钓业与国际接轨。

(3)海鲜美食。宁波海鲜作为一种餐饮文化,在国内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要做大做强海鲜美食旅游产品,还需要充分发挥宁波的海洋文化优势,吸收外来海鲜之精华,对宁波海鲜美食实行品牌整合和统一包装,把其作为宁波旅游新品牌广泛推向全国内外。另外,要将加强宁波菜传统菜点的文化挖掘和创新,重视宁波汤圆、溪口千层饼等名优小吃的开发,扶持和培养几家餐饮名店,将品尝和观赏宁波名优小吃活动纳入旅游线路之中,使宁波菜与宁波港、宁波帮、宁波装、宁波景一起成为宁波城市形象的五张亮丽的名片。

(4)海洋旅游节庆。宁波目前举办的海洋旅游节庆活动中,中国象山开渔节运作比较成功。如何整合政府、企业和民众力量,探索以文化资源的互补性、经济的共需性和利益的共享性为前提的旅游节庆运作机制,既把旅游节庆活动办得既有声色、有影响,游客和居民参与度高,城市的牵动效应强,又富有经济效益形成联动互促的良性共生关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5)游艇业。按照国际经验,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宁波和长三角各大城市都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具备了发展游艇业的物质条件和消费群体基础。随着奉化峰景湾海上游艇中心、美国双门公司投资的宁海世界级游艇基地等项目的建成,以及海洋旅游开发的加速,宁波游艇业发展空间很大。但宁波游艇业要与国际接轨,还必须向游艇业先进的国家获取先进经验,完善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立游艇俱乐部等机构,建立健全游艇航运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我国近年来在一些沿海城市已经出现游艇投资热,在具体项目建设方面,还应做好充分论证和市场调研,切忌脱离国情和不顾市场需求盲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高林:迎接海洋旅游经济的辉煌[J].中国水运,2006(05)

[2]宁波市政府: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R] 2007.1 中国宁波政府网站gtog.ningbo.省略

[3]宁波市旅游局:宁波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 2005.3宁波市旅游局网站nbtravel.省略

第8篇

关键词:黄岛新区 人力资源 开发 对策选择

一、黄岛新区七大功能区划分

黄岛经济新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着眼青岛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挥青岛本土优势,探索科技兴海模式、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引领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而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推动发展规划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1月10日青岛市市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中,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进行深入讨论并原则性通过。青岛黄岛新区发展规划打破现有行政区划,根据功能划分不同将新区重新划分为七大功能区即:前湾保税港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董家口经济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央商务区、古镇口服务保障区。认识七大功能区划分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探索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

七大功能区以保税港区作为新区发展的新引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下,凭借着自身的地理优势,按照功能明确、产业创新、高端带动的原则,规划黄岛区未来发展的七大功能区。

(一)前湾保税港区

前湾保税港区总面积9.72平方公里,一期3.42平方公里已封关运营。前湾保税港区是在争取国家支持的条件下,对封关区域进行调整,其目标是建立其世界性的贸易和物流中心。整个保税港区的建立采用异地置换模式,在王台区域设置保税功能区。同时,通过保税港区的建立,争取加快西海岸的贸易结构转型,促使以出口加工型为主的西海岸经济向出口加工区或综合保税区转化。首先,在董家口港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同时逐步向外拓展,规划周边产业配套区。形成保税港区片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片区和董家口片区三大保税功能拓展区,预计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次,充分发挥口岸功能和保税功能,大力开展航运金融、离岸金融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政策等试点,促进国际贸易、航运物流、临港制造、金融联动,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港航服务、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临港装备制造等产业。根据新区规划,到2015年,前湾保税港区的生产总值将争取达到1300亿元。

(二)国际经济合作区

国际经济合作区为中德生态园建设发展为核心,同时整个区域将拓展到红石崖、辛安、灵珠山和黄岛四个街道,整个经济合作区的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中德生态园的合作领域集中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两个方面。通过生态园的建立和发展,我方将与德方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合作:1、生态园区规划和改造2、创新能源技术3、节能产业发展4、节能生态建筑示范5、人才交流和培训。这五个方面的合作有利于黄岛新区乃至整个青岛市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通过与德方的合作,我们将充分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管理办法,加快经济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生态园的步伐。根据总体规划,预计到2015年,整个国际经济合作区的生产总值争取达到700亿元。

(三)董家口经济区

董家口经济区主要由泊里、大场两个镇的部门区域组成,整个经济区面积约为140平方公里。借助区域的地理优势以及资源优势,董家口经济区可以大力发展其港口服务业。同时,董家口经济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将区域建设成为集生产、储存、加工、物流为一体的交流中心。在经济区内,不仅仅有石油化工、钢铁生产,还将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其海洋经济,充分开发和利用其海洋能源,建设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根据青岛西海岸经济发展规划,到2015年,董家口经济区的生产总值争预计将达到600亿元。

(四)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技术开发区是在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区域经济发展项目。自1985年动工以来,青岛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青岛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3年青岛技术开发区划入灵山卫、王台,并成为了黄岛新区战略开发项目中的又一重要功能区。青岛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主要依托有三个:绿岛计划、蓝岛计划和智岛计划,力求从加强环境建设、发展海洋经济以及优化人力资源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的发展步伐。

(五)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

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划分体现了青岛市对其旅游资源的重视,其重要包括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含竹岔岛)和灵山岛,整个度假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是传扬文化内涵为主,以观光旅游为辅,在度假区内部建立具有产业化性质的现代文化产业。具体做法是在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创意文化、出版传媒以及影视创作等一系列现代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开发区域内旅游资源,如建立海上乐园、开发高端度假村等高端旅游业项目。其次,区域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致力于将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为世界知名的生态岛、文化岛。

(六)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的定位为以总部经济、蓝色经济、商务服务、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改变了市北区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业态格局。据相关数据分析,截至2012年底,中央商务区范围内办公型企业产值占63%,商贸业产值占22%。中央商务区内部金融业、设计咨询以及总部办公等现代服务业,也有电影院线、商场、餐饮等传统娱乐项目,力求将中央商务区打造成为商业项目与产业结构、项目与产业联动、功能与业态伴生的商务生态链。

(七)古镇口服务保障区

古镇口服务保障区包括滨海、张家楼两个街镇的部分区域,整个区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保障区内部既有船舶保障产业园,位于大珠山东麓,产业园区内船舶维修、装备维修等产业发展迅速;又建有生活服务保障基地,位于大珠山西麓,力求将古镇口服务保障区建成集商贸、居住、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为一身的服务保障区。

二、加快黄岛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目前,整个黄岛新区的整体规划已经成型,但是各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人才缺口日益增大,如何充分利用区域内人力优势,同时吸引外部人才加入,进一步加强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黄岛新区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充分了解新区的七大功能区划分,明确各区域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人才需要是解决新区人力资源短缺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加快黄岛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增强人才凝聚力,必须优化人才环境,同时黄岛新区应当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参与到区域发展规划当中。具体来说,一个区域的标志是由其历史决定的,进行文化保护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只有充分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区域内历史文化是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才能更多地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力资本。其次,各区域应当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黄岛区内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人才发展环境。最后是加强区域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城市的功能、生态环境、宜居程度的高低,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只有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充分带动区域内人才资源投入

随着黄岛新区整个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区域内进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任务也不断加重,对给类人才的需求量倍增。这给整个黄岛新区及周边人力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于新区的未来发展来说,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工作便是为地区内人才营造良好的就业和发展环境,吸引本地内优秀人才参加到地区内的发展工作当中,降低一定的人力成本。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政策,积极引用并采取国外先进的人力管理方法,同时采用相应的激励计划,将个人工作与绩效薪酬挂钩。另外,目前随着黄岛新区各功能区的进一步明确,如何根据各区内发展重心确定人才分配计划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各功能区来说,应当明确发展要求,营造针对性的、具有功能区特色的人力发展计划,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

第9篇

关键词:日照港;临港经济;港口经济

中图分类号:F5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港口经济和临港经济的概念

目前,港口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但是对其概念尚无统一的认识。随着对港口经济活动的认识延伸,港口经济的概念也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狭义的港口经济一般是指港口所进行的具体的业务活动,如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作业和旅客上下等等。广义的港口经济是指在港口区域内(包括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与港口有密切依存关系的各种产业的集合。这种产业的集合一般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

临港经济是指以港口及邻近区域为中心,以港口城市为载体,以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以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充分发挥港航和综合运输的优势,利用临港的资源禀赋,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交流的开发性的区域性经济。

二、推动港口经济向临港经济升级转型的主要任务方向

(一)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国家一系列沿海发展规划的通过,对我国在发挥枢纽港口的区位与条件,紧密依托经济腹地,培育未来临港经济核心区等方面已经做出了部署。目前我国港口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条块分割严重、结构不合理、港口竞争无序、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这对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中带动作用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港口资源的整合就非常必要,整合要把握有序有效的原则,积极完善产业配套,提高港口的现代化程度,才能充分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积极推进港口城市的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信息化对于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港口的信息系统作为整个社会大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港口原料类货物运量的变动信息,可以及早发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消长态势。总体来看我国港口的信息化水平不是很高,所以,提升港口运营的信息化水平就显得非常必要,要推进港口的EDI建设,推动港口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发达必然会带动高科技产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港口经济结构的完善优化升级,进一步发挥港口对临港城市及内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大力提升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我国港口城市的发展,应具有世界眼光,首先,在基础设施与运营管理上,应向国际化的强港看齐,可以和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国际强港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从而充分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港口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其次,国际贸易航线对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国际航运线路还较少,因此,应大力拓展我国港口城市的国际航运线路,与世界级大港签订合作协议,广泛开展国际运输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港口的国际化水平。

三、推动日照港口经济向临港经济升级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港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要制定港城互动、共同发展的战略,树立港城一体化思想。日照市在城市规划中,应把港口和城市的建设发展一体规划,一同发展,港城互动,实现双赢。

二是建立港城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日照港城经济开发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鲁南、华东和中西部地区,不仅是日照港的腹地,也是日照市的腹地。港城联手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合作。当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大港小城的困局。日照城市经济对日照港发展的推动作用仍旧有限。日照市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合资合作力度。在产业规划上充分考虑日照港的发展规划。发展与港口依存度、关联度更高的产业集群。

(二)提升港城综合竞争力

一是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要提升港城综合竞争力,政府的职能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发展港口经济,支持港口发展,要打造以港口为主的城市经济中心,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上,都应考虑港城一体发展,并把鼓励支持的政策固定下来,不因城市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二是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功能。要对港口的未来发展规划、优化发展思路以及港口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系统考虑,将港城一体化发展作为未来日照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应加大力度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把日照港打造成一个绿色、无污染的生产港区,调整完善港口功能,以港口功能多元化来带动临港产业多元化。建立起以金融、物流产业为支撑的智能服务产业体系,加快港口管理数字化建设,实施数字物流港工程。

三是积极开拓港口腹地,大力发展内外贸易。腹地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日照市不仅要加强与日照港的互动,更要搭建平台,加强与腹地经济的互动。采取各种措施拓展腹地的范围,开发更多的货源。

(三)着力发展港城重点产业

发展临港工业,是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必然选择,日照也不例外,日照市应在大力发展六大海洋产业的同时,要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支撑,大力发展物流业,整合各种运输资源,开展多式联运。制定激励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更新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鼓励通过多种方式融资,以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四、结语

总体来说,日照市作为港口城市,除了要发展城市经济外,作为鲁南经济带的发展龙头,具有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使命。国家批准的建设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日照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临海产业、海洋产业的发展应立足港口这一特色,与临港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好港口这一平台。同时,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推动日照港发展转型升级,将十分有利于推动日照城市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芸芸.港城互动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2]李晶,王金婷.山东临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4).

[3]王琳.港口经济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第10篇

[关键词] 海洋强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经济 广东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089-05

[基金项目]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强国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编号:201405029);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1609)。

[作者简介] 杨黎静(1985 ― ),女,福建莆田人,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与管理;钱宏林(1957 ― ),广东人,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李宁(1980 ― ),河南郑州人,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室,博士,研究方向:海洋经济。

一、 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优势

广东毗邻港澳,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地缘优势突出。“湾区”特征明显,具有“六湾区一半岛”①,是多元文化融合与合作的平台。随着CEPA 等深入实施,跨行政区域、跨界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进一步加深。加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自贸新区的助力,未来广东将以湾区为核心,扩大区域共同利益,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

广东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3倍,岸线长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之首,港口岸线资源丰富,适宜建港的海湾200多个。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港为枢纽港的港口运输体系,全省生产泊位码头数、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均居于全国沿海省市首位。截至2014年底,全省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广东港口群在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此外,广东海洋生物、旅游、矿产等资源相当丰富,沿岸海洋能开发潜力巨大,海洋资源综合实力排序中居首位,海洋资源存量指数也远高于其它沿海省市。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场体制发育良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及其配套体制,为海洋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者,广东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重要战略,并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率先在全国建成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二、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现状

海洋政策不断完善。广东先后签订、出台了《关于促进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框架协议》、《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相关配套实施方案,带来了大规模海洋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启动;又率先在全国编制《广东海洋经济地图》,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广东省财政厅和海洋与渔业局还联合的《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了相应的财政政策保障。此外,广东沿海9地市纷纷制定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意见或实施方案,旨在助推海洋强省建设。

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广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379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3%。同时广东海洋经济在地方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近三年广东的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5.7%,高于同期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目前形成了以滨海旅游业为首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如图1),五大支柱产业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海洋产业结构已呈较为合理的“三二一”模式,进一步拉大了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

海洋科技能力不断增强。广东的海洋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果转化初见成效。2014年广州南沙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此外广州、湛江还被确定为国家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科研机构(含中央驻穗机构)数量约占全国的1/7,居沿海各省前列,其中有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家海洋科研机构。此外还有中山大学等部分院系参与海洋科研和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教育体系和强大的海洋科研力量,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部分高校还设立海洋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在粤涉海科研机构成立海洋高新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启动建立国内首个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库公共服务平台。近两年共争取国家支持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专项扶持资金5.58亿元,引导社会投资超过20亿元,重点开展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装备等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海洋生态文明不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基本建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宜林海岸线绿化率达94.6%。开展重点湾区海岸整治修复,陆源入海污染防控力度加大,启动美丽海湾建设,初步实现还海于景。截至2015年全省海洋与渔业保护区总数达10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海洋公园4个,保护区数量、面积和种类均居全国首位,涵盖河口、海岛、珊瑚礁和海草场等生态系统。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数量也居全国沿海之首,珠海横琴、汕头南澳、湛江徐闻更是纳入了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此外,广东还将与海丝沿线国家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合作,在国外建设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站9个,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污染物监测与控制等联合研究。

海洋公共管理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东在海洋管理方面建立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确立了联席会议等统筹协调机制,有序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先行区建设,先行探索海砂开采海域使用市场化配置、区域性集中集约围填海开发管理模式,推进“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海洋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组织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海洋灾害影响评估和警戒潮位核定,启动建设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及部分海洋气象浮标站,部分沿海地市建成三维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应用、海域使用移动监视监测和三维海底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三、广东建设海洋强省面临的挑战

海洋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双重压力。目前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海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各种累积性环境矛盾尚未完全解决,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滨海湿地减少、海洋生物群落退化等,环境调控和修复的速度滞后,近岸海洋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此外海域、岸线等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也不高,自然岸线被截弯取直,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污染物加速在海底积聚,海岸生态、景观价值严重损耗,也减弱了抵御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全面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的市场化配置机制,严重制约着广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规模不大,关键技术自给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差距明显,许多成果距离产业化目标尚远,缺乏海洋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对海洋产业的贡献明显不足,缺乏大型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制约海洋强省的建设。

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不高。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统筹协调,沿海产业结构雷同,出现部分低水平重复建设及无序用海争夺,无法发挥区域竞争的正面效应。与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产业结构还存在有较大差距,急需深度调整,其中第二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海洋主导产业没有形成优势突出、相互关联的格局,产业集聚度不高,尚未形成整体规模优势。珠三角与粤东、粤西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资源过度开发与闲置并存。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不足,粤闽台、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实质内容不多,不利于海洋强省的建设。

参与次区域合作圈力度不够。广东政府在区域发展策略上对东、西两翼的重视不够,导致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不足,不仅使粤西地区错失发展良机,也给参与东盟次区域合作形成一道无形壁垒,阻碍了对相关次区域合作的深度参与。对东盟的研究较缺乏,尤其体现在参与相关次区域合作机制方面,在政府层面对东盟区域合作热情不足,力度及层次也不够,相关针对性政策比较缺乏,这与广东―东盟彼此的经贸份额、地位较不相称。

海洋综合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广东尚缺乏具有高度权威的综合管理机构对海洋事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监督及服务,相关涉海部门职能交叉,用海项目仍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效率。海洋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已严重滞后于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海洋防灾减灾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理有待提升,海洋资源市场化管理技术体系尚未形成,岸线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海洋事业综合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水平不高等。由于目前缺乏开展海洋综合管理的配套管理办法及相关经费支持,也尚无海洋综合管理专项资金,未能通过强有力的海洋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广东建设海洋强省战略构想

根据《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中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定位并立足于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优劣势,未来广东省海洋强省的建设目标应该是:2015~2020年广东省真正实现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跨越,至2020年全面实现海洋强省建设;至2025年,全面完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自贸区建设等历史重任。

海洋强省的具体目标应包括:

――海洋基础设施和基础领域加快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实现“五通”①要求,达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准;

――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3%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海洋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区域海洋发展协调度明显增强;

――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陆源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达到0.4以下,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比例达到90%以上;

――海洋科技贡献率进一步加大,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科技投入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

――海洋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理等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海洋文化发展迅速,文化考古、遗址修复、海洋展览、海洋影视等各类海洋文化业态得到充分发展,全社会对海洋的认知度得到明显提高。

五、广东建设海洋强省路径

(一)运用政策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稳增长

首先,在当前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应加快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利用金融创新引导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机制。其次,应该大力发挥政策优势,强化海洋生态资源和海洋灾害治理,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广东建设海洋强省获得国家前所未有的支持,大规模海洋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启动,都有利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

(二)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通过不断地提高海洋高新技术在海洋科技中的比重,加强海洋科技的人才投入、集中力量进行知识、技术、集成创新,不断完善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才有助于海洋经济的升级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进程。其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涉海科技基础,推进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如2015年广东成立的首个海上丝路协同创新中心,充分整合了全省科技创新力量,不仅在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学术研究上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而且积极拓展多边海洋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为海洋强省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统筹产业竞争与次区域合作圈发展

注意突出特色,集中重点,发挥地区优势,建立跨区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特色鲜明、错位竞争、合作双赢的现代蓝色产业发展体系。首先,需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强各产业在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通过提升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带动粤东、粤西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其次,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发挥临海区位和资源优势,带动腹地对外开放,发展地方特色海洋产业,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并努力提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重。再次,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积极推动构建粤港澳、粤桂琼、粤闽台海洋经济合作圈,统筹次区域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发展关系,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共拓,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主力省,争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

(四)坚持海陆联动实现共赢发展

以优势海洋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也要进行海陆统筹,改善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条件,发挥港口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全面的开放格局,以点线带面,利用湾区推动城镇化建设,统筹海陆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城市群,带动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共赢发展。

(五)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人海和谐

首先,应构建海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重点推进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逐步实施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修复示范工程,积极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在海草、珊瑚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合作,探索建立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其次,要打造高质量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各地开展港湾整治和生态修复,开展海岛陆域生态修复、生态廊道修复,建设亲水平台和海洋观光体验园、红树林公园,并在美丽港湾内推动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加强自然岸线和生态敏感海域的保护,制定港湾生态容量。再次,结合城镇化建设,优化国家级渔港、美丽港湾和幸福渔村建设,打造海洋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滨海城镇,打造一批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海岸景观带。最后,树立尊重海洋、顺应海洋、保护海洋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海洋”、“美丽广东”,实现广东海洋强省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文刚、黄小珍、刘沛.广东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J].2014(2).

[2]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J]蓝海经济,2015(1).

[3]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15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R].2016年.

[4] 杨黎静.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思路与对策――以广东为例[J].地方财政研,2013(11).

[5] 张莉.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J].太平洋学报,2009(8).

[6] 杨黎静,谢素美,王平.广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现状与使用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5(9).

第11篇

关键词:沿海经济 战略对策 滩涂环境

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挖掘江苏省发展潜力、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极、支撑江苏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江苏省“三沿”发展战略中,南通被划入“沿江”,连云港被划入“东陇海沿线”,苏北沿海作为整体规划区域事实上已经被肢解。因此,笔者认为应把“苏北沿海经济带”作为完整的规划区域进行研究。

苏北沿海经济带的区域特征

自然地理与资源条件。江苏省953.88公里大陆岸线为沿海三市所共享,除连云港拥有少量基岩、砂质岸线外,90%以上属粉砂淤泥质岸线。三市海涂面积约3.5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陆域面积的34%。在这片广阔的海洋和滩涂上,蕴藏着全省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众多的港口岸线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再生性能源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等。

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苏北沿海三市承担着呼应浦东开发,将浦东的辐射力向广大北方区域传递、扩散的历史任务,苏北沿海恰好位于它的两个结点及其地理中心位置,战略地位令人瞩目。

区域经济相对落后。三市土地面积占全省20%以上,人口占27%以上,但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在20%以下。这种状况与沿海地区的资源条件、战略地位以及拥有两个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城市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即便是这样的总量水平,区域内部还存在着严重不平衡,许多重要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发展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相似性及相关性。沿海三市的发展虽有不同的基础条件和相对优势,但位居沿海这一因素使它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以港兴市”战略,港口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需要一定的腹地条件,这就带来了港口布局、功能分工、腹地划分、项目资金安排、基础规划的互相衔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由此可得出结论:苏北沿海经济带是一个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区域,是一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区域,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本文认为,沿海三市分属三个规划区域这一现状,并不妨碍将它们同时列入完整的规划区域。

发展苏北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挖掘资源潜力

江苏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和市场存在较强依赖性的“两头在外”的省份。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两头在外”状况,但在增强资源自给能力、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保持经济发展后劲上,其战略意义不可低估。例如,约0.5万平方公里的潮上带滩涂的完全开发,相当于增加7个县的平均耕地面积,这对于人多地少、近几年平均每年减少40万亩耕地的江苏省来说,战略意义显而易见;约3万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和浅海中,有总生物量巨大的鱼虾蟹贝类资源,更不用说没有省界、国界阻隔的整个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这些资源,对于江苏省全面参与全国和世界性的海洋开发竞争,加快发展海洋食品、海洋药品和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同样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南通、盐城、连云港之间约900公里的大陆岸线,目前是我国最长,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港口空白带。据初步勘察,苏北南黄海盆地内约有2.9亿吨以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加快开发这一资源对加快全省现代化建设步伐,更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其他如海水化学资源、再生性能资源、旅游资源等,也无不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二)有利于将“三沿”发展战略变成有机整体

江苏省“三沿”发展战略是由三个区域发展战略有机组合而成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这样一个总体战略中,不但要解决区域战略、区域重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解决区域分工、区域配合问题。抓好“苏北沿海经济带”的规划与发展,也就抓住了“三沿”战略衔接的关键环节。例如,在沿海开发与发展规划中,南通市规划部分兼顾在沿江规划中的区域分工和区域配合;连云港市规划部分兼顾在沿线规划中的区域分工和区域配合;盐城市规划部分兼顾本地区区域分工和配合。

(三)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江苏省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在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全省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苏南等发达地区,没有充分发掘苏北五市的增长潜力。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均衡发展,不能没有发达地区的带动,同时也不能没有相对落后地区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由西方转向亚太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东部转向中西部,都表明这是一种体现经济发展客观规划的历史大趋势。苏北沿海三市中,盐城、连云港与南通的差距正是江苏省南北差距缩影。加快开发苏北沿海,受益的将不仅仅是沿海三市,而是整个苏北,整个江苏,乃到整个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陇海一兰新一线经济带。只有“苏北沿海经济带”的迅速崛起,才能保证江苏经济在全国的整体优势地位。

苏北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重点

将港口及海洋运输业作为核心产业。苏北沿海三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港兴市”战略,“小港小兴,大港大兴,无港难兴”,已经成为共识。目前,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急需在省级层次上协调三市的规划内容,拿出一个既有科学依据又兼顾三市利益、既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又满足未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既考虑自身发展又注意在更大区域里发挥整体交通的省级港口和海洋运输业发展规划。在苏北沿海海岸中部可建深水良港的建港岸线,选择一处作为辐射整个江苏省中间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商港来规划建设,其他各处按其不同条件规划建设中小型工业港和渔港,形成以大港为骨干、大中小港配套的苏北沿海港口群。

以电力工业为先导建立强大的沿海工业。电力工业是全国及至江苏省的“瓶颈”产业,加快电力工业建设,缓解供求矛盾,是国家的既定产业政策,也是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目前,江苏省电力工业能力缺口很大,而长江以南电力工业布点的环境容量已经基本饱和,向处于华东电网“神经末稍”、具有良好建港条件的沿海地区布点势在必行。因此,江苏省电力工业建设应与港口建设同步,将电力工业作为港口工业的先导产业,走一条“以电促港,以港促电,港电联动,带动各业”的路子。以电力工业建设推动港口建设,为兴办大运输系数和高能耗的港口工业,如石化、盐化、钢铁、建材工业等提供必备条件。

加快以滩涂垦植、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为支柱的海洋“第一产业”。苏北沿海三市都有很长的海岸线,滩涂垦植业是充分挖掘滩涂资源潜力的主要企业,应加大投入,尽快将潮上带滩涂全部开垦出来。应当考虑采用设立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农林牧场的形式进行农场化、机械化规模开发,主要发展林业、特禽特畜、特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海水养殖是充分挖掘潮间带滩涂和辐射沙洲生物资源潜力的主要产业。苏北沿海以淤泥质岸线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海水养殖必须以潮间带和辐射沙洲海水养殖为主,浅海养殖为辅;以对虾、蛤、蛏等优势种群的养殖为主,以引进海珍品和其他非优势种群为辅;以牧场化、工厂化精养为主,以大面积粗养为辅。在大力发展海养水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力争在延伸加工层次和增加附加值上有所突破,尽快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海洋食品、海洋药物和海洋生化制品企业,使之成为带动海水养殖业大发展的“龙头”。远洋捕捞业是参与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产业。苏北沿海地区在努力保护近海鱼类资源的同时,必须把眼光转向世界,实现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向远洋捕捞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规划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建设。苏北沿海地区是江苏省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最为薄弱的地区,加快社会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集中,加快建立以港口和海洋运输业为核心的大海洋和滩涂经济,就必须突破这一薄弱环节。目前,苏北沿海三市都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但互相缺少衔接;且大多数只考虑到中心城市,未考虑到可能建港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沿海滩涂是海湾和滩涂开发的最前沿,目前缺路、缺电、缺淡水、缺医院、缺学校、缺商业网点的情况却相当普遍。因此,三市间的大通道建设必须衔接,未来建港地区必须有大容量的水陆疏港干线,重点开发地区必须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的中心城市或小城镇作后勤基地,整个滩涂必须具备路、电、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苏北沿海经济带的后发优势分析

现阶段要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必须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综合开发和社会环境相对优越、辐射带动力强的地区作为突破口,尽快形成苏北沿海经济带的增长点和发展极。盐城位于苏北沿海中部,在很多方面具有后发优势。

第12篇

这里是宝钢钢铁基地项目的工地现场。这个巨无霸重工业项目承载着湛江海洋经济崛起的希望。

广东海洋强省战略提出之后,成为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急先锋”的湛江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缩影。

2011年,广东省再次以9807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这已经是广东省海洋产业第17年蝉联全国首位。

荣耀的背后却是广东海洋经济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薄弱的尴尬处境。作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的海洋产业依旧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发展乏力、发展规划不清晰等种种弊端。

在广东海洋强省战略启动的第一年,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动刺激了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这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做大海洋第二产业过程中,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或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埋下隐忧。

新兴产业困局待破

在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的西部,是广东省最著名的海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湛江。作为广东海洋经济产业“第三城”,湛江长期占据着广东海洋经济第一梯队位置,多年来,其海洋经济总产值仅次于珠三角地区发达的广州和深圳。

广东海洋强省战略提出之后,湛江成为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急先锋”。2011年,湛江市主要领导开始奔走于国家海洋局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就湛江先后引入的两个重大临港工业项目: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和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审批进行“公关”。

这两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将给湛江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革命性的意义。根据《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到2015年,湛江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将可以优化为8:76:16,以临海重工业为龙头的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将得到显著提升。

湛江着力发展海洋第二产业的冲动在于改变其在广东省内并不匹配的经济地位。尽管其拥有发达的传统渔业经济,但单一的经济结构令湛江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市。2011年,广东省21个地市的综合经历实力排名中,湛江仅以1650亿元的生产总值位列全省第八。

“湛江是传统的海洋大市,但其海洋产业主要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仍然发展落后,比如装备制造、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还很低,海洋产业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海洋经济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朱坚真教授表示。

两个投资超千亿项目的落户承载着湛江崛起的希望。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湛江宝钢钢铁基地项目上报国务院批准的程序,项目主体工程有望在年内动工。

4月10日,当记者来到湛江东海岛宝钢钢铁基地项目的工地现场时,一块面积达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举目四望,除了一座孤独的灯塔外一无所有,海风所到之处,黄沙滚滚,天空暗黄一片。

已从这片土地上搬迁离开的当地居民吴伯对于这个巨无霸项目并无多少好感,对其而言,这个项目带走了他们祖祖辈辈所有的农田和房屋。在领取了一笔数目不多的补偿款后,如今吴伯只能以摩托车载客为生。

他的载客生意也并不好做。随着石化和钢铁项目的落户,东海岛上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龙海天”近年来已经游客寥寥,岛上衰败倒闭的海滨旅馆随处可见。

而真正令朱坚真等学者担忧的是,大项目的落户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朱坚真认为,东海岛进驻如此大的项目后,针对岛上原有的一些生态,比如红树林、珍稀物种等,理应划分一个保护区,“但接近15平方公里的一大片土地被推平之后,只剩一片黄土,被扫的一干二净,连规划图纸上都没有(保护区规划)。”朱坚真认为,湛江对大项目可能带来的环保问题考虑仍有欠缺,缺乏具体的举措。

对于类似的这些担忧,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曾表示,在大项目落户方面,湛江一方面要求投资方必须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同时环保部门也会对项目实施最严格的环保监测和管控,项目与居民区严格按规定划定安全防护区。只是对于湛江政府本身会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维护生态环境,刘小华未有表述。

尽管上述两个项目建成投产仍需时日,其将来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有待评估,但在建设初期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已经足够引起警示。

海洋经济主打重化工

湛江的海洋经济发展冲动不过是整个广东提出建设海洋强省战略以来,海洋产业谋求破局的一个侧面写照。“湛江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也是目前整个广东省海洋产业现状的一个缩影,广东的海洋产业经济也是以海洋第一产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产业的关联度也太低,而且海洋产业的规划布局也存在着多重点、无序发展的弊端。”朱坚真表示。

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当年广东海洋经济中的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0:42:48。对于这个数字,朱坚真表示值得商榷,“这组数字有统计口径、比较价格体系及海洋产业行业指标体系等技术性问题,即使这组数字是真实的,也不能表明目前广东海洋产业结构已经趋于合理。”

一个广东政界、学界公认的事实是,目前广东海洋经济的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存在着发展乏力的短板,广东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如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

朱坚真以及其领导的课题小组在他们最近撰写的《广东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研究报告》中,将广东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归结为广东多年来在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上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同时缺乏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倾斜,而在新兴海洋产业方面亦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