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1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经济产业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调研:《财富品质》中国奢侈品报告
中国游艇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当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当人均GDP 达到5000 至6000 美元时,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 已经达到或超过8000 美元,随着消费升级,中国游艇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出现。
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一是得力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很多靠山靠水的豪宅项目将游艇作为一个重要卖点;二是富豪消费面临升级状态,由豪车到豪华游艇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出口;三是由于国外游艇市场的逐步饱和,国际游艇品牌开始疯狂进入中国,也促进了游艇市场的发展。当然,中国的游艇市场历经多年的积淀,为未来市场的快速增长做好了积极准备,中国游艇市场将在未来10年迎来真正的量上的快速增长。
本次首发的《中国游艇报告》,是中国第一份以关注中国富豪消费者为核心的专业报告,也是第一份专业的第三方媒体所做的专业报告,报告综合表述了中国游艇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以及未来的巨大潜力,特别是“中国游艇城市发展指数”,对中国游艇产业的城市发展具有巨大参考意义。
《中国游艇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目前游艇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整体市场规模仍然整体偏小,2012年中国游艇市场总容量约为人民币17.5亿,其中豪华游艇产业约为人民币7.8亿,意大利和英国作为重要的中国游艇进口国,主导着中国豪华游艇进口市场。
《中国游艇报告》通过对中国341位中国富豪的调研发现,中国富豪对游艇品牌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中国游艇市场还处于无品牌时代,即还没有一个品牌在中国富豪心目中形成强势品牌地位。中国富豪购买豪华游艇目前仍然以商务需要为主,但是将来会有所改变。人民币2000万成为了中国富豪判定豪华游艇的心理分界点,有实力的中国富豪偏爱大尺码的豪华游艇。
《中国游艇报告》从专业视角对中国游艇产业的趋势做出了判断,预计相关的游艇服务业增长潜力空间无限,而最大的投资价值则来源于码头,报告的这点判断无疑更加增强中国房地产业对游艇的投资热情。
1.游艇需求不断扩大,未来增长趋势明显
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统计,2012年中国游艇产业的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7.5亿,其中,豪华游艇市场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7.8亿,占整个游艇产业的44.6%,这一比例将在未来继续增长,豪华游艇将是未来游艇市场的主旋律。在经过了2012年一年的市场低迷后,预计2013年中国豪华游艇市场将有20%左右的微弱增长,但是仍可达到近10亿元的市场规模,2014年开始将保持不低于40%甚至更高的年增长率,并在未来的五年内达到40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规模。
2.豪华游艇需求旺盛,主导整个游艇市场
201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尽管中国游艇进口量同比下降47%,进口额却同比上涨47%,进口游艇单价推向历史新高,达到每艘7.53万美元。这说明,豪华游艇在华需求旺盛,游艇消费者属价格刚性群体,宏观经济对其整体的游艇消费影响较小。
图说:数据来源:财富品质研究院
根据海关数据整理所得,统计口径主要包括:娱乐或运动用充气快艇等船,充气划艇
3.意大利稳居豪华游艇市场大盘,英国领跑中国顶级游艇市场
从进口国别来看,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是对华豪华游艇的主要出口国,其中意大利稳居大盘,进口量和进口额连续三年持续上升;英国紧随其后,并在2012年开始发力,游艇进口单价最高,达到117万美元/艘。作为游艇制造和游艇消费较发达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游艇,比如帆船、钓鱼船等,在豪华游艇方面优势不明显,进口单价也明显弱于意大利、英国和法国。
中国游艇进口额国别分布(2010-2012年)
二、中国游艇产业城市发展指数
游艇市场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目前,上海、山东、福建、辽宁、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纷纷制定游艇产业的相关规划,大量水域将有望放开,配套设施也将逐步跟上,产业环境条件正逐步优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游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游艇产业与房地产业的良好互动关系,更使各地政府不遗余力发展游艇产业。
同时,全国各地的游艇俱乐部及每年开展的游艇展览会为游艇爱好者搭建了良好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游艇产业的发展。然而,尽管中国游艇产业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处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基数小,市场处于低饱和度状态,作为高端服务业标志之一的中国城市游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城市游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财富品质研究院经过专业调研和研究了中国游艇城市发展指数,该指数不仅代表该城市目前游艇产业发展现状,也一定程度表明了该城市发展游艇产业的现有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城市排名指数
1.
上海: 中国最大的游艇城市
上海是中国游艇市场最为发达的城市,俱乐部数量位居大陆翘首,各大国际顶级游艇品牌纷纷优先选择在此设立代表处,如意大利的AZIMUT(阿兹慕)、FERRETTI(法拉帝)及英国的SUNSEEKER(圣汐)等。上海码头资源丰富,拥有中国最多的游艇泊位数量。每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游艇展,盛况空前,目前拥有国内游艇展会最大成交量。上海发展游艇产业优势明显,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大的游艇城市。
2.
三亚:中国游艇产业发展最迅速的游艇旅游产业基地
三亚未来发展游艇业的潜力巨大,不仅是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和气候条件,还在于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在三亚举办多届的“海天盛筵”,吸引全球大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参展,其中包括世界排名前五的游艇集团在内的20多个游艇品牌,极大带动了三亚游艇业的发展。三亚无疑将成为未来几年游艇产业发展最迅速的游艇旅游产业基地。
3.
青岛: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的重镇
青岛凭借区位优势与海洋资源优势成为游艇产业发展的重镇,同时作为山东半岛的经济龙头城市,未来奢侈品的高端服务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十一五”期间,青岛投入海上高端旅游项目的资金将超过300 亿元,其中拟建游艇俱乐部专用码头近30 个,游艇泊位将超过5000 个,发展空间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游艇企业已有50 多家,2009 年游艇产值3 亿元,其中90%以上销往欧美国家,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游艇产业基地。
4.
大连:中国游艇俱乐部产业发展的最佳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北方的天然良港,虽然因为气候原因有所限制,但作为东北富豪最集中的城市,一直是东北最前沿的消费城市,很多奢侈品牌都在大连都获得了优异的业绩。与其他城市一样,基于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对游艇业大力推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游艇业的发展。由于东北富豪特有的消费特点,大连在中国顶级豪华游艇的消费能力上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大连将是中国游艇俱乐部产业发展的最佳城市之一。
5.
厦门: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游艇品牌的主要发祥地和聚集地
厦门拥有一批产量大、品牌响、外向度高的游艇制造企业,如瀚盛、唐荣、欣翔、红龙、飞鹏等,其2007 年产值约3.5 亿元,同比增长60%。同年,厦门市游艇出口2423万美元,同比增长78%,约占全国18%的份额。随着翔安殴厝、五缘湾、香山、东坑湾等游艇经济区的相继建成,厦门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游艇制造商、经销商和会所进驻,厦门游艇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加速期,也将是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游艇品牌的主要发祥地和聚集地。
【数据来源】
财富品质研究院综合各城市游艇消费数量、游艇俱乐部、游艇展会、当地经济发展总量、消费总量、财富人群等主要指标建模计算所得,所有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
三、中国富豪豪华游艇消费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市场令全球奢侈品牌,包括游艇品牌为之亢奋。然而,国际游艇品牌对中国富豪消费者仍然处于雾里看花隔岸观火的状态,并不了解中国富豪,那么在中国豪华游艇领域,中国富豪表现出了怎样的消费特征呢?为此,财富品质研究院发起了《中国游艇报告》富豪消费者专项调研,共调研了341位身价超过千万的中国富豪,他们的观点可以一定程度折射中国豪华游艇市场的独特之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市场令全球奢侈品牌,包括游艇品牌为之亢奋。然而,国际游艇品牌对中国富豪消费者仍然处于雾里看花隔岸观火的状态,并不了解中国富豪,那么在中国豪华游艇领域,中国富豪表现出了怎样的消费特征呢?为此,财富品质研究院发起了《中国游艇报告》富豪消费者专项调研,共调研了341位身价超过千万的中国富豪,他们的观点可以一定程度折射中国豪华游艇市场的独特之处。
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调研结果,有38%的中国富豪表示没有接触过豪华游艇,只是在一些展会上看过或通过媒体了解过信息,大部分中国富豪乘坐过1-4次豪华游艇(61%),乘坐过5次及以上豪华游艇或已经拥有豪华游艇的富豪占1%。
1.豪华游艇在中国富豪群体中仍具有一定神秘感
豪华游艇作为中国富豪消费升级的主要消费品和投资品之一,虽然大部分中国富豪对豪华游艇,特别是顶级游艇拥有梦想,但是真正接触到豪华游艇的中国富豪并不多,特别是缺少水域且游艇产业不发达城市的一些富豪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豪华游艇。
中国富豪更倾向于价格高和尺码大的豪华游艇
大部分中国富豪对豪华游艇价格的期望值比较高,63%中国富豪认为价格超过2000万的游艇才能称得上是豪华游艇,22%的中国富豪认为超过5000万的游艇可以称得上豪华游艇,15%的中国富豪认为超过1亿的游艇方可称得上豪华游艇。可见,在中国富豪心目中,更倾向于价格高和尺码大的豪华游艇。这一现象也进一步说明游艇已经成为中国富豪消费升级的一个具体表现。
3. 63%的中国富豪未来有意愿考虑购买豪华游艇的需求强烈
中国富豪对豪华游艇的消费潜力巨大,当问及是否已经购买豪华游艇或者未来是否会考虑购买豪华游艇时,63%的中国富豪表示如果条件合适未来会考虑购买豪华游艇,而这些被调研的富豪中有些甚至居住在根本没有游艇码头的内陆城市,可见豪华游艇已经成为中国富豪时尚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另有28%的中国富豪表示不会购买豪华游艇,9%的中国富豪表示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购买豪华游艇。在不买和不确定会不会买豪华游艇的消费者中,担心没有码头或码头成本太高成为影响中国富豪是否购买豪华游艇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中国富豪考虑先有码头再考虑买豪华游艇。
4. 中国富豪最青睐200-500万人民币的豪华游艇
当问及如果购买游艇将选择什么价位的游艇的时候,64%的中国富豪最青睐价格在200万-500万人民币之间的豪华游艇,有19%表示将购买500-2000万人民币的豪华游艇,有4%表示其更愿意购买2000万人民币以上的豪华游艇;只有约1%选择购买1亿以上的豪华游艇,表示购买200万人民币以下游艇的中国富豪占12%。
5. 中国富豪购买豪华游艇从商用转向生活方式
中国富豪的商务与生活永远相互影响和相互交叉,在购买豪华游艇的目的上更体现出这一点。目前大部分已经交付的豪华游艇,特别是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豪华游艇,其主要购买目的仍是商务接待。豪华游艇不仅可以展示游艇拥有者的实力和品位,更是一个有效的商务活动场所,在游艇上进行私人派对、观赏海景等会使得原本严肃的商业行为变得优雅及充满乐趣。但是未来这一格局将被改变,豪华游艇将作为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走进中国富豪的生活。在被调研的中国富豪中,51%表示会因为自用需要购买豪华游艇,这部分富豪明确表示,豪华游艇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方式。36%的富豪表示会出于商务目的购买豪华游艇,但是只有2%表示可能会出于投资因素购买豪华游艇,而这部分中国富豪大部分经营着与游艇相关的地产或会所等商业形态。可见,游艇与汽车一样,属于消费品,几乎不具备任何投资价值,也基本不会升值。另有11%的中国富豪没有明确表示为何购买豪华游艇,“如果其他人有了自己也想拥有”,从众消费心理是中国富豪消费的重要特征。
6. 品牌依然是中国富豪购买豪华游艇的重要参考因素
中国富豪由于对游艇产业相对不熟悉,以及中国富豪对品牌的痴迷,所以,当问及什么会影响其购买游艇的决策时,与选择很多奢侈品牌一样,品牌依然是中国富豪购买豪华游艇的重要参考因素。
财富品质研究院消费者调研显示,45%的中国富豪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游艇品牌。同时,中国富豪特别关注游艇供应商提供的相应的配套服务,他们一般希望游艇供应商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他们购买与使用中的麻烦。把服务作为影响游艇购买第一因素的占中国富豪潜在游艇购买者的31%,可是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游艇俱乐部维护保养设施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很多消费者购买了游艇之后享受不到乐趣反而增添了无尽的烦恼,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其他富豪的购买欲望。此外,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要求定制是中国富豪选择哪个游艇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占总体的17%,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目前中国富豪购买豪华游艇时提出大量定制化需求的原因之一。只有7%的中国富豪会因为价格等其他原因决定购买哪个游艇品牌。
7.中国富豪普遍对游艇品牌缺乏认知
财富品质研究院调研发现,中国富豪普遍对游艇品牌缺乏认知,能说出10个品牌以上的消费者几乎聊聊无几,只有不到1%,能够说出5个品牌以上的消费者占总被调研中国富豪的5%,能够说住1-5个品牌的中国富豪占57%,这些人基本上属于初步接触游艇信息阶段,而有37%的中国富豪说不出或说不清楚任何游艇品牌,这些富豪主要集中在游艇产业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说明,国际游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之路任重而道远。当然,这也说明一个巨大市场机会,即谁抢先重视品牌推广,谁就有可能成为多数中国富豪知道的品牌,形成品牌优势,但是目前没有一家游艇品牌能够成为在中国市场具有广泛认知度的知名品牌。
8. 中国富豪豪华游艇消费定制化趋势明显
中国游艇市场经过数十年的沉淀,游艇消费者也在不断成长,虽然品牌仍然是购买游艇决策的最主要因素,但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定制自己的产品已经成为大部分游艇消费者的需求之一。当购买游艇时,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有一定的定制需求,甚至有些消费者喜欢以个人名字或公司名字命名游艇,让游艇更具个性化色彩。目前,中国富豪购买的豪华游艇中,90%以上涉及定制元素,特别是顶级豪华游艇几乎全部定制。
青岛“生物谷计划”是指:在国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鼓励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背景下,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生物科技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在青岛高新区政府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建设“青岛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基础上,与多个国家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合作,借鉴世界生物科技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青岛东部山谷中进行专业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跟进,实施技术与企业孵化并举,聚集大批生物与医药企业,建设青岛生物谷产业区。
青岛“生物谷计划”的基本宗旨是:以发展现代生物工程产业群为目的,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和成果,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与创业孵化体系,争取在10年内初步形成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具体目标是:(1)2001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30家以上;(2)2003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完善,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以上企业股票上市;(3)2005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争取有5家以上公司股票上市,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青岛生物谷的主要开发方向有:基因与遗传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及天然药物开发、纳米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农业生物工程。
2、生物谷建设现状评价
2.1评价目的与依据
青岛生物谷评价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生物谷”及其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为青岛生物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青岛生物谷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青岛生物谷计划”方案及实施现状;(2)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国际、国内生物科技园建设的经验。
2.2青岛生物谷定位
自身发展定位。从引进在孵企业、项目数量方面评价,2001年底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整体发展现状与预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对比定位。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也相对完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成熟的生物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
国内对比定位。国内长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趋于完整,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孵化或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众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多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工业园84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园区乃至本市的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国内北京、广州等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规划起点高,设计发展规模大,所依据的优势条件明显(北京依托众多国家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信息机构,加之其国际、国内信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充沛;广州具有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其发展不容忽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生物谷(或基因谷、药谷)的发展计划起步晚,但都有各自的资源(生物物种、医药原料、生态环境等)优势,其专业化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相对强的竞争能力,应当引起重视。
高新区产业体系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根据初步调查,本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1家,资产及产值规模远小于电子类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研发等联系也十分有限。
2.3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辩识
2.3.1国际环境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共同体等为代表)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成熟,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是21世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其核心技术得到国家、企业等大力扶植和资助。对青岛生物谷建设的有利影响表现为:(1)为青岛生物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2)应当成为青岛生物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生物医药产品更为容易地进入中国,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也参与国内竞争,为青岛生物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际技术成果和产品得到严格的产权保护,加入WTO意味着必须遵循国际技术贸易规范,获取先进技术将面临更大挑战。
2.3.2国内环境
加入WTO后促使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政策法规改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及对于海洋产业的重视,对于青岛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色的生物谷十分有利;国内已经或正在建设几十个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称基因谷、药谷、生物制药园、生物岛、生物城、生物带、生物谷),造成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激烈竞争,对于青岛生物谷建设造成不利的国内竞争环境。
2.3.3青岛市环境
优势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1)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主办城市: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岛市国际形象与地位,为吸引高技术产业提供良机;(2)国家海洋科技(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谷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国家级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应用、临床试验提供基础;(4)优越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5)国家知名企业集群: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及国际知名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和名牌延伸的优越条件;(5)区位优势:拥有海、陆、空交通运输优势;
不利因素:(1)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数量、知名度等都相对较小;(2)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偏低;(3)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4)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小企业)不发育;(5)咨询、中介、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2.4青岛生物谷基本结构分析
2.4.1深层结构分析
生物谷建设的文化理念。主要生物谷计划提出的理念主要包括:“集聚人才、集中成果、集成技术、集结资金、集散信息”的创业平台;让学家由“科学人”变成“产业人”,再成为“自由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业留人;政府就是“服务”。提出创建的生物谷文化包括:挑战自我,创业报国;经营自我,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瞄准市场,走向国际;长远规划,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人才战略,资本运营。在理念上的概括中,注意强调要素的集聚和塑造以人为本的创业环境,而对企业、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与交流等理念强调不足。对文化的概括则缺乏精炼性,难以进行宣传和贯彻。
生物谷制度建设。生物谷计划提出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遵循国际规范和通行惯例,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办事政府参与不参股,支持不包办,(宏观)协调不强制,(微观)服务不干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企业化科研机构高效率、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创业的文化氛围,靠创业留人的机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对生物谷计划实施的国际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强调不足;对于生物谷计划实施的企业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强调不明显。
2.4.2组织结构分析
资源整合体系。(1)技术源头整合。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但同国际、国内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连接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谷现今同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机构的联系尚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战略联盟或合作伙伴,使得技术源头的稳定性、竞争力不强。(2)人才源头整合。青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高级人才培育尚显不足;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吸引和联合培养野味内入正规渠道。(3)资金源头整合。生物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风险资金引进、利用与退出机制,而现在生物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建设相对欠缺;随着国家加入WTO后对国际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开放,青岛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源头缺乏对前景好的项目的有效、及时投入,职业化的相关咨询、中介服务机构比较缺乏。
技术及企业孵化体系。(1)应强化对被孵化企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不仅包括物业、办公等服务,而更应该建立专业化服务分支机构,强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流动、质量评价、资金运作等功能;(2)促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建立学会及企业协会;(3)建立与国际、国内相关生物技术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生产体系。(1)生产基地发展空间有限,基地建设落后于孵化器的建设;(2)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建立独立生产、研究开发机构(分支)比较缺乏;(3)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体系的建于本区发展有限空间形成一定矛盾。
管理与服务体系。现在尚处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主的时期,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生物谷自身应企业化自主管理也处于初步阶段。服务体系的生物企业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运作方式应该企业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
2.5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分析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和外部市场开拓机制更多地具有自发的性质,对国际要素吸引和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的良性机制尚待加强。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处于建设之中,而建设初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2.6青岛生物谷发展判断
发展阶段。青岛生物谷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特征为:(1)具有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2)生物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处于聚集阶段;(3)生物谷孵化、服务机构正在完善,产业化基地初步确定;(4)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尚未正式产出,国际、国内影响尚不明显。
发展途径。青岛生物谷发展初期的途径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旨在培育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3、存在问题总结
3.1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问题
青岛生物谷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具有超前发展的优势,需要其走后发创新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青岛市的诸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如名牌企业的延伸与投入,疗养与医疗机构的纳入,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申奥城市的影响,会展经济的推动等。
3.2青岛生物谷深层结构问题
青岛生物谷文化与理念应如何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管理决策和具体经营中体现出来,是解决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政府管理、服务与生物谷自主运行的关系,是当前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3青岛生物谷组织结构问题
青岛海洋(生物)科技优势明显,而生物医药产业不发达,造成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和生物医药生产等三个环节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孵化企业将来面临缺乏下游生产企业的问题。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整合,尚处于相对自发的阶段,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优势资源的激烈竞争,生物谷服务体系(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机构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和强化。对成熟企业、机构的整体(分支)引进不足,使孵化企业的产业化面临问题。
3.4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问题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开拓、外部环境适应机制的建设需要提高到战略层次;青岛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应通过组织建设来加强。
4、对策与建议
4.1青岛生物谷自身发展对策
建立协调生物谷计划整体运行的企业化组织机构,对各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与组合,使其具备相应功能,以保证生物谷计划的成功实施;健全各资源整合机构和团队,加紧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强化与技术源头的联系的分支机构;加紧建设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投入中介机构;建设专业化的青岛生物谷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增加网站的专业化信息交流与技术、人才、产品交易内容;加强对被孵化企业的跟踪服务,强化相互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建立相应专业协会与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协助引进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4.2青岛高新区应采取的对策
继续大力支持“青岛生物谷计划”,在扶植方式上体现规范化管理的特征,按WTO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改革政府管理生物谷的政策与具体方式;支持和协助筹建生物技术产业孵化与创新服务体系(孵化、中介、咨询、融资、物业等),促进其按企业化运作;积极支持和促进生物谷建设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
4.3对青岛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将“生物谷计划”当作青岛新世纪初期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予以全方位支持,结合青岛优势企业和知名活动(会展、节庆)进行宣传和推介;积极协调与“生物计划”有关的地方及驻青单位企业、机构,使生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结合申办奥运会成功,积极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投资建设,为“生物谷计划”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2001中国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38.
[2] Liu Shuguang,Chen Cai.Progress of regional economicgeography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J].The Journal ofChinese Geography.1999,8(3):257-263.
[关键词]过度教育 大学生 就业 影响 对策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过度教育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多度教育的定义也存在各种界说,在本文中,笔者借鉴美国学者曾满超、亨利・列文(Henry Levin)等对过度教育的定义,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从表述可以看出,对过度教育的含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本文将主要从微观层面即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对过度教育进行分析。
二、过度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率低下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人数的扩招,高校的毕业生数量猛增,高校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想匹配。《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但是,进一步的关于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二) 高能低就, 大材小用
过度教育引发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劳动力的高消费。由于具有高学历的人数增多,各个工作岗位自然会追求更高知识层次的人才。接受了各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为了能获得工作只能俯就屈身。高学历者选择一些职业技能要求低的职位正是高能低就的体现, 而如果高学历者不能接受相对低级的工作, 又造成了知识失业。
(三)毕业生学非所用,就业前景堪忧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调查状况》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逐步淡化。然而针对用人单位的一项调查却表明,9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对口是挑选人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关于毕业生就业时专业是否对口的横向数据比较也受到人们关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红黄绿牌”专业就业前景预测如下:
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等。
2013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以上专业与2012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
就业满意度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项指标。《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5%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2%,非“211”本科院校为57%。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为6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农学,为53%。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56%;最低的为生化与药品大类,为44%。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
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偏低,在不同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业岗位层次上的满意度更是参差不齐。
(五)过度教育导致性别之间就业的不平等
由于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发生,知识劳动者大量增加。当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供需差异加大,雇主或企业选择余地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劳动力显然更容易受到雇主的青睐,而女性知识劳动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机会大大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过度教育情况已经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各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难也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过度教育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一)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1.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2.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而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有些学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一味地“追风”,盲目地跟着市场的潮流走,开办和扩招所谓热门专业。其结果是,由于人才的供大于求,大量的毕业生只能放弃本专业而选择从事低级的工作。
3.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在时间上的错位
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昨日的朝阳产业,今日就可能成为夕阳产业;今日的朝阳产业,明日极有可能是夕阳产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而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构成了社会迅速发展与教育培养周期过长的矛盾。从而导致现在热门的专业,到毕业生毕业时也许就成为了冷门专业。
(二)劳动力市场调节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计划经济下按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让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让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竞争、流动的市场。对于城市劳动力市场来说,劳动条件好、工资高、福利待遇高、工作有保障、职业前景好;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福利差,就业无保障,职业前景不太好。
(三)个人对高等教育盲目投资且就业观念不当
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使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需的需求,造成过度教育,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几种不恰当的就业观念,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因而淡化了专业观念;就业地点大多选择沿海一带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而对西部地区、基层、小型企业不感兴趣;不论自己能力大小,追求高工资和好的工作环境。
四、解决过度教育的对策
(一)经济层面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的有限性,根源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拓展劳动力市场规模、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首先要从经济发展入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掘市场潜力,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使高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方面是改革高校的学科结构及培养模式。高校应该有目的地针对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来设置专业,加强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另一方面是重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注重灌输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辨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具有实际操作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三)劳动力市场层面的对策
对于有形就业市场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各级、各类有形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在纵向结构上,要加强国家级、地区级、高校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在横向结构上,要加强教育、劳动、人事部门的信息合作与分享。 对于无形的就业市场而言,应尽快建立以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中心、以各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分支、以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为用户的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四)毕业生要调整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应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校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可选择二三线城市、小企业就业,以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也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参考文献]
[1]郑健壮,王培才主编.经济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5]蒋国林,王国存.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社会应激及其缓冲干预[J]. 社会科学, 2008(09).
[8]盛世明.过度教育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 2007(Z1).
[9]武向荣.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1]陈磊.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2]万勇.论我国高校学生充分就业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3]Arnaud Chevalier,Joanne Lindley.Over-Education and the Skills of UK Graduat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7.
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借奥运契机,北京市先后推出了公交优先、少开一天车、排队日等先进出行理念,使人们对城市运行的认识和日常生活方式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一些专家认为,错时上下班制度的试行,不单单有“奥运意义”,更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 错时上下班,不只是为奥运“让路”,面对有限而且日益紧缺的道路交通资源,以及频频出现、无限拉长的拥堵高峰,通过
合理调整安排出行计划而削峰填谷,应该是一种有益的现实选择。
郑州养老模式
希望和挑战同在
从2008年8月1日起,郑州市“全民养老”开始启动,将覆盖到435万没有参加单位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这是个勇敢的选择。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政府能够用于补贴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这个“全民养老”模式有点像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按照公布的方案,郑州把60周岁以上的人群也纳入了社会养老体系。一个已满60岁的参保者,2008年如按每月169.1元的水平一次性缴足15年的费用,下个月即可开始领取每月257元的养老金,这一人群是比较划算的。但对于年富力强的参保者来说,其保障水平就另说了。
郑州模式已经给农民提供了老有所养的制度雏形。保障水平不高固然是一个挑战,但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发展中的问题总可以解决。
(《北京青年报》)
我国有一半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造成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 震、洪 涝、台 风、干旱、雷 电、高 温 热 浪、沙 尘暴、地 质 灾 害、赤 潮、森 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都有发生。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改革报》)
近11万失业大学生成“啃老族”
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至少有60万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中。根据统计,2007届的毕业生毕业时已经落实工作的比例大大低于半年后的就业率87.5%。2007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毕业后除了读研和就业外,仍有60万毕业生失业。不过,失业的学生中大部分人还在坚持不懈地寻找工作,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留学。近11万失业学生选择了放弃就业和求学,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啃老族”。其中,男生人数明显高于女生,女生比男生少了三分之一。(《法制晚报》)
卫生部启动全民控烟行动
到2010年实现公共场所完全无烟
2008年7月16日,卫生部启动一项普及烟草控制政策以及香烟危害和戒烟相关知识的行动。
中国政府承诺将北京奥运会举办成为无烟奥运会;到2010年,中国政府将全国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全国实现公共场所的完全无烟环境。
中国现有烟民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者的三分之一;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则高达4.5亿。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约为100万,因吸“二手烟”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每年超过10万人。(《北京晨报》)
社科院专家建议
灾后重建应雇用当地劳动力
社科院专家建议,在灾后重建工程中,应雇用相当比例的当地劳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朱玲认为,灾后重建,特别是清理废墟、修建道路桥梁、平整地块、修建安置房等所需的劳动力,尤其是非技术类的劳动用工,应该首先从当地雇用劳动力。朱玲表示,这有三个好处。第一,为受灾群众提供暂时性就业岗位,增加其收入;第二,可降低建设的用工成本,因为当地劳动力不需要施工单位解决路费、住宿等问题;第三,有工作的人和没有工作的人,精神状况截然不同,如果有工作,能够帮助灾区人们尽快从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悲痛中走出来。(新华网)
2008年6月10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方案,规定今年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1.5%,比去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不过,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设立工资指导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员工应对物价上涨呢?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各地虽然通过最低工资制,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工资占GDP比重却出现下降。数据显示,1990年~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很多制造企业处于汇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出口受阻的水深火热境地,最大的任务是存活,而不会愿意给工人涨工资。此外,企业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只有参考价值,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效力。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工资条例(草案)》主体已完成,将把工资劳资双方集体协商通过法律化确定下来。要兼顾企业发展与劳动者薪酬,政策必须通盘考虑,不仅赋予劳动者博弈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转型期给予企业更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发展经济之后才可以共享发展红利,有关方面对此应有清醒认识。(《人民日报》)
寻找新能源
中国路在何方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未来预期都笼罩在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的阴影之下。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创下148美元/桶的新高。在此背景下,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成为全人类空前关注的共同课题。甚至还有科学家打起了月球的主意。
结合中国的现实条件,一条分阶段实施的新能源路径已基本确立:首先,中国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的。其次,中国要打一套分层次、分阶段施展的新能源“组合拳”。从近中期来说,也就是2020年以前,开发各种煤基燃料,走以煤替油的道路,辅以天然气、第二代生物燃料(用一些非粮生物废弃物制燃料,比如秸秆、油藻)的开发是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2020年前后,风能、太阳能有望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化应用。再远一点,到2050年以后,核聚变、天然气水合物、空间太阳能发电和氢能将有望成为更尖端的替代能源。对此,我国已经订立下明确的目标:争取到2050年,新能源在整个用能结构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人民日报》)
汶川等十县市被评估为极重灾区
2017年春节,民谣歌手赵雷在综艺节目《歌手》上以一曲《成都》刷爆了朋友圈,一些人因此前往QQ音乐下载这首歌,但发现不能免费下载,必须支付16元购买包括该曲目的赵雷数字专辑《无法长大》。之前,这首创作于2014年的歌是可以免费下载的。
2016年12月30日,王菲在腾讯视频直播演唱会,在线人数突破2100万,这是LiveMusic和腾讯视频做过的VR直播中在线人数最多的一场。据腾讯科技报道,为此消耗的带宽相当于全国用户每天在今日头条阅读文章和观看视频所使用带宽的两倍以上。
在乐评人看来,2016年的华语乐坛已陷入原创绝境,走红的原创新歌新人屈指可数,各类综艺节目依然在靠老歌老人过活。但同是2016年,音乐行业却受到资本追捧,融资消息迭出。
乐评人和投资人谁更正确?
从唱片到播放器
2013年4月,北京市版权局了《数字音乐收入倍增计划》,引发了一场“版权大战”。彼时,在互联网免费音乐的冲击之下,传统唱片业已经濒临崩溃,有人预料“版权大战”之后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唱片公司是以OP(Original Publisher,词曲著作权)为主的管理公司。对音乐人以经纪业务形式管理,生产音乐产品。盈利模式主要为两块,一是版权收入,唱片公司生产音乐产品之后,通过发行公司宣发,再通过零售商,将黑胶、卡带、CD等音乐制品卖给消费者。二是唱片公司通过包装歌手,通过广告、演唱会方式等赚取服务费用。
在传统音乐产业链上,唱片公司位居核心。当时全球市场是五大唱片公司主导――华纳、BMG、EMI、Sony、环球。中国内地的唱片公司起初难以与之抗衡,后来凭借对本土市场的熟悉,逐渐发展壮大。涌现出红星音乐社、华谊音乐、麦田、海蝶等唱片公司,其中以太合麦田和华谊兄弟两大公司最具代表性。此外,保利、中信等央企巨头也成立文化公司涉足音乐市场。
正当内地唱片公司甩开五大巨头步入正轨之时,互联网兴起了。无论国内唱片公司,还是老牌国际巨头,都在互联网免费音乐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国际唱片公司因此开始了整合大潮,“五大”变为“三大”。中国市场上,小唱片公司大都被淘汰出局,大唱片公司则有的名存实亡,有的靠并购整合抱团取暖,到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互联网冲击的是全球音乐市场,但国内市场更为惨烈。”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点评说。
《2015年音凡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实体唱片市场规模下降至仅有6.15亿元,歌手们纷纷转战其他领域。以李易峰为例,原本是在歌唱类选秀节目中出道,却因在音乐领域难以突破,转而向影视剧发展。相较于可以通过影视变现的歌手而言,大批依靠音乐而生存的创作者面临更大压力,流失严重。
创作者流失,使音乐无法靠原有的内容、版权、推广进行盈利。此时,互联网已经从PC端向手机端转移,移动音乐成为音乐消费的主要形式。商业重点则从靠MP3吸引流量,转入到对“播放器”这一新业态的争夺。
“播放器之争导致了直到今天,一提起音乐行业,多数人想的还是播放器,而非音乐行业本身。”太合音乐集团市场中心总经理司新颖对《财经》记者说。
2015年7月,一纸“史上最严限令”(《国家版权局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彻底终结了网络音乐的“盗版”时代,播放器公司则因此坠入冰点。
版权冲击波
“现在这些音乐版权太贵了,虚高!”前网易云总经理,现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对《财经》记者说。此前,《财经》记者在QQ音乐、虾米音乐采访时听到过同样的抱怨。
“版权大战”落幕时,百度音乐、唱吧、喜马拉雅、阿里音乐等众多网络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 220余万首,超过300家网络音乐平台关张,幸存的在线音乐平台不得不花费巨资购买音乐版权。
王磊告诉《财经》记者,来到百度音乐后,他发现百度音乐用户基础庞大,但是2015年10月之后,因为版权问题,150万首歌下架,用户流失严重。于是大平台开始与版权公司签独家授权协议,以期待留住用户,但这使得版权费用更加高昂。百度音乐为了充实曲库,准备了几亿元的预算跟腾讯签合作。虾米音乐告诉《财经》记者,他们用的也是签独家的方式。而QQ音乐作为最大的版权购买方,转卖版权也是他们的营收之一。
“版权大战”之初,QQ音乐采取了“封杀”策略,用户无法从其他音乐APP分享音乐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但从 2015年10月开始,QQ 音乐的策略转向“合纵连横”,与多家平台达成版权互授,全面解除“封杀”。
相较于大平台,财力有限的小播放器公司开始卖出变现,退出江湖。
2013年底,阿里集团收购天天动听,与旗下虾米音乐合并。2014年海洋音乐并购了酷狗、酷我,计划赴美上市,但随后即被QQ音乐并购。百度音乐在2015年底卖给了版权实力雄厚的太合音乐集团。
至此,互联网音乐播放平台基本形成了“三大二小”的产业格局。“三大”是腾讯、阿里、太合,“二小”是网易云和多米音乐。小公司再也难以有生存和进入空间,这也使得拥有众多音乐版权的公司迎来春天。
有两种公司手上拥有版权,一种是以太合音乐和国际三大唱片公司为代表、靠艺人经纪管理生产音乐产品的传统唱片公司,还有一种就是在SP(sub-publishing,转授权的二级版权公司)时代就发展起来的版权管理发行公司,这类公司目前的代表是恒大音乐。
音乐版权一般指音乐著作权,实际上,音乐版权还包含了音乐作品的表演权、灌录许可权、同步权、复制权、印刷权、广播权、网络传输权等财产权利和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互联网上的免费音乐侵权,主要是指网络传播使用权,但维权上还涉及到翻唱的演唱权以及灌录许可权等,维权所需的时间长、成本高。
所以,早前的SP管理公司,都会以收购唱片制作公司,或建立自己的唱片公司的方式,变身为唱片公司向上游推进。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时间节点踩得恰到好处的恒大音乐。
恒大音乐做的是传统的发行和演出业务。宋柯和高晓松,一个负责版权、演出、推广,另一个负责产品内容制作,打造了恒大音乐的星光音乐节品牌。但恒大音乐的版权优势并不为人所熟知,恒大音乐拥有2.2万首歌曲的版权,是中国版权曲库最大的唱片公司。在2016年10月26日恒大文化退出新三板时,其年报显示,其下载量高的优质版权占比为20%,音乐版权毛利润约为437万元,毛利率高达64%。
音乐版权业务成本低、利润高,使得版权公司赚得盆满钵盈。宋柯和高晓松离开后,恒大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恒大音乐没有展开更多业务,主要是依托版权赚钱。恒大文化2016年上半年的财报里甚至没有恒大音乐节的收入。
虾米音乐的一位人士对《财经》记者解释,购买版权价格评估,并不靠歌曲数量,主要取决于这家唱片公司手中下载量高的那些曲目。简单来说,以恒大音乐为例,其拥有2.2万首歌曲,但实际卖出的其实仅是那20%下载量高的优质版权,其他曲目算是“赠送”。
除了版权业务,唱片公司对开拓其他业务普遍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能赚取那些“头部”歌手和歌曲的版权费用,包装新歌手的风险就很大,所以传统唱片公司对此极为慎重。
唱片公司仅靠收取音乐版权费能维持多久,不得而知。但音乐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重构,其核心地位已然消亡。
新产业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要知道你的用户在哪,你的用户是谁,你的用户想要什么服务。”基于这个认识,太合音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实穆促成了太合音乐集团和百度音乐的合并。
2015年12月3日,百度宣布旗下百度音乐业务并入太合音乐集团,之后将会协助太合打造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音乐机构。太合音乐集团整合了太合麦田、海蝶音乐与大石三大音乐公司,目前是华语音乐市场份额最大的唱片公司。
太合音乐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解释,购入百度音乐,太合音乐看中的是其线上的用户,也就是百度音乐的渠道效应,因为这与本身从事唱片行业的太合连接,恰好可以形成一个商业闭环。
实际上,从黑胶、卡带、CD、MP3到数字音乐时代,表面看是音乐产品变化,实际则是销售渠道的改变。以太合音乐集团为例,过去围绕艺人做服务、发行,从未做过客户端的服务。而通过音像市场卖出的CD,唱片公司并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购买,所以传统唱片公司对终端客户的判断并不清晰。
互联网数字音乐将销售渠道彻底改变。音乐产生之后,直接放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没有发行公司、没有音像市场,也可以说将其合二为一,将产业链缩短为更为简练有效的“内容+渠道”,但渠道已经从传统唱片公司手中转移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
在互联网平台兴起之前,渠道掌握在唱片公司手里,唱片公司的发行能力让其对上游内容创作者享有高比例的版权分成,对下游零售渠道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另外,唱片公司还承担了版权维护和确认的职能,比如唱片公司帮助词、曲作者进行版权的维护与收费,进一步提高发行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行能力渐转到了平台手中。据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各类应用使用率中,音乐以77.2%排名第四。QQ音乐推出的付费数字音乐专辑之后,互联网音乐平台基本完全掌握了线上发行渠道,并且逐渐取代线下发行渠道。此时,帮助词、曲作者进行版权维护与收费的工作也转入到平台,QQ音乐为此甚至建立了专门的法务团队。
渠道的易主,既是传统唱片公司不愿意做新专辑的原因,也是愿意做原创音乐的太合购入百度音乐的原因。“因为和百度音乐平台的结合,我们现在准确知道C(用户)在哪了,C是谁了,这个渠道会更宽,同时指导我们把服务做得更精准。” 太合音乐集团董事长钱实穆说。
对于这种为解决渠道而做完整产业链的模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优势有,比如百度音乐可以独播太合旗下的版权音乐,再比如百度音乐大力宣传太合音乐旗下歌手。但问题是,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音乐产品天生具有极强的社交性。
以社交性优势起家的QQ音啡衔,在产业链上的每一块,都有自己的盈利点,所以QQ音乐坚持做媒介平台和渠道推广,音乐内容还是交给专业的唱片公司去做,QQ音乐会与每个拥有良好音乐内容的唱片公司合作,而非一家。
阿里音乐也认为,太合的长产业链模式不适用于阿里音乐。具有阿里电商基因的阿里音乐的商业模式并未定型,但重心已放在数据和服务上。
盈利难题
音乐产业链的重构将给音乐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对音乐平台公司而言,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盈利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移动音乐市场规模已达96.2亿元。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中,实现盈利的只有QQ音乐,而且也是首次盈利。
目前各音乐平台的盈利点包括:付费用户、数字唱片、版权转让费、维权收费、广告等。盈利点虽多,但金额却都有限,甚至难以覆盖昂贵的版权费用。
盈利难也体现在这些播放平台不高的估值上,《财经》记者从网易云音乐的融资计划书上看到,网易云音乐预计IPO前估值为140亿元,市盈率为40倍,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之前预计赴美上市未果的海洋音乐,估值为28亿美元。而国外已经成规模的公司,比如纽交所上市的公司Pandora,市值仅为20亿美元。
收费难是由于早期互联网音乐不仅可以免费听,还可以免费下载,用户没有付费意识。但东北证券研报认为,新生代的主流消费群体90后、80后,具备一定的学历和消费能力,有更强的版权意识和付费意愿。在政府和音乐平台推动音乐资源正规化和付费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易被激发,音乐收费、音乐产权更高价值的激发是可以预见的。
太合音乐对付费音乐的前景并不乐观。首先平台成本高,带宽、服务器的使用再加上版权价格居高不下;其次收费会员的转换率低,用户最多的QQ音乐,非付费用户过亿,付费会员仅1000万。同时在线音乐用户变化太快,平台忠诚度很有限。新的盈利点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创新、补充、健全。
阿里音乐董事长宋柯同样不看好付费音乐。他算了笔账:“苹果公司加Spotify,这两家全球经营的公司,到现在付费音乐用户总数不足3000万。中国内地市场乐观估计,付费用户也就3000万-5000万规模。这些人每个月花10元包月,一年就是60亿元。其中版权方拿走一半,剩下30亿元,至少六家平台分,每家5亿元。继续增长?我觉得很难。”
Spotify的商业模式确实不适用于中国市场。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公布的数据,全球三大音乐市场分别为美国、日本、英国。这三大市场中日本较为特殊,传统唱片业依然为市场主流。另外两大音乐市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英国大力发展现场音乐,美国转向了数字音乐流媒体,Spotify就是美国数字音乐流媒体的产物。
在美国,iTunes 成为了音乐数字化的里程碑,推动形成了线上音乐购买习惯。Spotify2008年的建立则标志着数字音乐流媒体时代来临。所谓流媒体音乐,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互联网播放的媒体音乐格式。
根据尼尔森年度音乐报告,2014年美国付费流媒体的收入占据了整体音乐行业收入的27%,共18.7亿美元,这些收入来自7700万付费用户,比2013年用户数提升了26%,而2013年的付费用户数比2012年几乎增长一倍。截至2014年底,Spotify在美国市场拥有470万订阅用户。
Spotify 的盈利模式有两种:其一为免费模式,靠广告收入盈利,平均播放 5首-6首歌后会有一次30秒左右的广告。其二为订阅模式,9.99美元/月。可享受免广告、高音质、离线音乐的服务。两者中,主要利润来自于订阅服务。
从Spotify的分成方式可以看出,目前的技术手段已可将每一笔收入精确到分,并可以进行跟踪。就单曲而言,支付给版权所有者的占比并不高,音乐创作人获得的更少。但以数字音乐庞大的用户量和每位用户单曲收听次数来看,这笔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Spotify的成功在中国很难复制。一方面,美国音乐产业的版权保护机制较为完善,从没有受到过互联网免费音乐的冲击。另一方面,早年间几大唱片公司已通过资本并购完成了行业整合,保证了自身对下游渠道的议价能力。美国三大唱片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86%,离开这三家公司,任何音乐平台几乎无法提供基本的音乐服务。这种垄断造就三大唱片公司强有力的话语权,所以在版权维护、歌库销售上,美国唱片公司仍具有极强的市场议价能力。这些中国市场都不具备。
普华永道在《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年度报告》中断言,尽管音乐播放平台的发展十分迅猛,但仍然难以为音乐产业带来更多收入。以美国为例,音乐付费下载总营收极有可能从2015年的23亿美元 左右跌至2020年的10亿美元。
太合音乐集团认为,要解决平台盈利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回归到音乐本身。一手做起网易云音乐,现为百度音乐总经理的王磊告诉《财经》记者,在离开网易云音乐后,其实机会很多,也有房地产公司找过他,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百度音乐。因为,百度音乐已经不是单独的播放器公司。
面对新的音乐产业链,平台公司的盈利难题仍在求解之中。
回归音乐本身
传统唱片公司还有一块业务是演唱会,该业务受互联网冲击较小。2014年,中国演唱会票房总收入同比增长5.7%,观众规模同比增长31.2%,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30.6%。
演唱会的盈利不止于此,英国音乐产业报告Measuring Music 2015指出,2014年英国的音乐产业为英国经济贡献了41亿英镑的产值,其中现场音乐占到整个英国音乐产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同比增长了17%,收入9.24亿英镑,几乎是录制音乐6.15亿英镑收入的1.5倍。
同时,现场音乐目前也成为英国在经济和就业贡献方面增长最快的领域。2014年有950万人为看现场音乐演出来到英国,比2011年增长了34%。2014 年,现场音乐旅游给英国经济带来31亿英镑的收入,并为11.7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演唱会业务的快速增长,不仅给恒大音乐、太合音乐这些操办演唱会驾轻就熟的公司带来收益,同时也让众线上音乐平台窥视,王菲线上直播演唱会可以说是互联网音乐平台对此项业务的试水。这些此前拒绝向内容环节延伸的音乐平台,也开始做起了线下演唱会、签售会、歌友会等业务。
其他文化产业公司也将触角伸了进来,乐视音乐、恒大音乐、摩登天空等目前都在筹备可以取代LiveHouse,甚至比 LiveHouse更高级的场所。LiveHouse最早起源于日本,是一种小型室内演出场馆,具备专业的演出场地和高质量的音响效果。与大型体育馆或者大会堂等不同,LiveHouse提供了一个让观众与表演者零距离接触的平台,演出气氛往往会远胜其他大型场馆。
摩登天空在2015年开出第一家与地产商合作的演出场馆Modernsky Lab,集合了LiveHouse、商店、咖啡馆、录影棚等功能。Modernsky Lab在西安、长沙和上海的场地也在陆续签约,举办LiveHouse演出、主题派对和艺术文化交流沙龙等活动50余场。2016年随着“月亮湾”的竣工,Modernsky Lab将为上海带来全年近200场的现场演出、100多场电音派对,以及近30场沙龙和艺术展览。
原有的互联网音乐平台争夺还没决出胜负,新的模式和公司就开始不断涌现。“内容+渠道”的音乐产业链上,仅靠渠道争夺是不够的,业内越来越意识到,好的音乐作品才是实现盈利的核心。
不过原有的唱片公司包装歌手的方式,在新技术面前不再适用了。“目前的技术,做一张专辑仅需要一台电脑。”多位音啡硕几嫠摺恫凭》记者,早年那种只靠演唱的歌手已经很少了,都是自己作词作曲自己唱的形式。数据显示,国内的独立音乐人数量已经超过10万,其中只有极少数为大家所熟知。而目前各平台争夺的重点是:如何让这些独立音乐人依附到自己平台之上。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 of GIS and its application at present and analyzed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in the logistics system,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GIS system onmodern logistic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scenarios.
关键词:GIS;现代物流
Key words: GIS;modern logistic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22-02
0引言
简单来说,物流是指将物体从供应地(生产地)到需求地(目的地)的一个实体转移的过程。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物流是伴随人们的活动而产生的。而在今天人们又提出了现代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 “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
随着中国进入WTO,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然而对于人们所要求的现代物流而言我国的物流行业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比较流行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C/S架构的硬盘安装版,主要的开发语言有vB、VC等;另一种是基于B/S架构的网络版 ,主要的开发语言有Java、C++等。但这两种不同架构都有自己的缺点:对于基于C/S架构的硬盘安装版而言,在分布式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这种架构的缺点主要体现在系统数据库更新过程中不容易做到同步,这也就限制了它难以在一些大型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取得应用;而基于B/S架构的网络版它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能够实现的功能目前来说还比较有限,同时对网络条件的依赖度也非常高。针对上述物流系统的发展缺陷,人们又引入GIS(Geogm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加以解决。
1GIS定义及发展现状
GIS是利用计算机存贮、处理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是一种在计算机软 、硬机支持下,把各种资源信息和环境参数按空问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和分类编码输入、处理、存贮、输出,并且能够收集、管理、查询、分析、操作以及表现与地理相关的数据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为分析和处理大量地理数据提供重要的支持平台。它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学、资源管理、土地规划、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电力行业、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科研、教育和国防等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的技术,新兴的信息产业。
在我国GIS的发展应该追溯到30年前。以陈述彭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敏锐地觉察到GIS的发展潜力与应用意义,将GIS技术引入国内,一个研究GIS理论与技术的热潮随之在中国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兴起,并首先在资源和环境领域尝试开展GIS的技术应用。这个热潮确立了我国GIS的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熟悉和精通GIS的学术骨干,形成了我国GIS的核心技术队伍,奠定了我国GIS发展的基础。90年代初,徐冠华院士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的GIS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部从“九五”开始将GIS软件产品研发与示范应用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开展年度国产GIS软件测评,大力推动GIS技术进步和产业化的进程,形成了我国GIS发展的又一次。1994年4月,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GIS协会”,此后又成立了“中国GIS技术应用协会”,加强了国内各种GIS学术交流,研制推出了Geostar、Citystar、MapGIS等具有自主版权的GIS软件。GIS是以应用为龙头,市场为导向,软件为核心的产业。是应用促进了GIS的发展,也是应用校正了GIS蓬勃发展的方向和促进GIS软件市场的形成。
2GIS在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和作用
2.1 GIS在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
2.1.1 GPS接收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是一种可供无数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对于陆地、海洋和空间的广大用户,只要用户拥有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接收设备,即CPS信号接收机,就可以在任何时候用GPS信号进行导航定位测量。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用户要求的GPS信号接收机也各有差异。
2.1.2 仓储控制中心仓储控制中,合是基于GIS平台的可视化仓库管理中心。一方面可以对现有库存进行可视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将分拣信息显示在安装于仓库货架以及叉车的显示屏上,便于货物的分装、分拣。
2.1.3 在途监控中心在途监控中心是一个基于电子地图的GPS,GSM监控系统。其功能是将目标定位信息动态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检索;进行地图开窗缩放等基本操作;查询并回放目标运行轨迹;分析判断配送实施情况,对突发事件以及无法完成的配送任务进行在途的重新调度。
2.1.4 配送控制中心配送控制中心是一个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系统。根据国外的物流配送发展来看,实施有计划的配送是物流配送现代化的必然方向。其主要功能包括:物流的网络流计算、配送任务分解、货物配送的最短路径分析以及车辆路线的确定等。
2.2 GIS在物流系统的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物流运输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优越的物流配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完善。GIS技术的发展、成熟,使得物流配送可以依靠地理信息的处理和通讯能力以及定位来对整个配送过程进行空间网络分析与配送跟踪。地理信息系统对物流配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制造中心的选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及资本的转移加速化,物流配送呈现跨地跨国的运输形式。因而利用GIS的空间查询、分析及叠加的功能将资本配置到最优的地理空间位置,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2.2.2 配送中心及配送点的分布配送中心根据客户要求进货,在配送中心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经其它配送点或直接送给客户。配送的基本流程是:进货存储分拣配货、配装发送。因而利用GIS的空间网络分析和决策功能,对节点(制造点、配送中心、配送点和服务对象)及网络连线(配送路线)所形成的空间网络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得配送中心布局和配送点的分布趋于合理,大大加快物流的速度。
2.2.3 最佳路径的选择在信息时代,配送路径的选择在最佳配送方案的选择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利用GIS的空间决策可以解决时间因素,甚至运输成本、关税以及路桥费的的空间距离。
2.2.4 物流配送的可视化表达及动态监测。依靠GIS的图形表达功能,可以将传统物流系统中的表格和图表转化成空间网络图,借助空间网络图,可以实时监测物流的动态配送。
上述地理信息系统对物流配送的作用中,可以了解GIS在物流领域是作为一个分析的基础,它能把数据以地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把空间要素和相应的属性信息结合起来,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GIS应用于物流分析,而完整的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物流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①车辆路线模型。主要用于解决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从一个起点到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物流作业费用。②网络物流模型。主要用于寻求高效率的配送路径及配送中心网点分布与布局的问题。③分配集合物流模型。根据要素间的相似点,将同一层上的要素分为几个组,用来解决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也就是合理分布,使得每个要素要解决的问题均衡。④设施定位模型。物流系统中,对于节点和网络连线所组成的空间网络中,每个设施就是网络中的节点,而节点又决定了运输的路线(网络连线),所以设施定位模型的运用就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解决节点与网络连线的物流关系。
3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有下列特征:①配送系统信息化。物流系统信息化表现为物流配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配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在物流配送信息处理中的应用。②产业化。将物流配送业务交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做。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得整体最优的效果。③智能化。物流配送作业过程包括大量的运筹与决策,如运输路径的选择、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间题都需要借助智能化系统解决。④个性化。物流配送企业必须与其上下游客户进行良好的合作,及时交换信息,改进配送流程,增加配送系统的柔性。它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将产品通过配送网络快速、便捷、准备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如图1所示。
由图分析可以知道,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两方面:一是地理数据,是与整个配送系统有关的设施点、服务区、运输线路等。二是物流数据,包括所有的公共信息、顾客及供应商、企业报告、网上订单等。这些数据经过空间分析和决策后,就要实施网络配送规划,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配送效率的高低,而GIS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能力,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网上的订单信息可实施物流配送路线的确定,同时利用GIS的快速空间查询和搜索选合更加合理的最佳方案,然后实施物流配送的动态监测及其评价,将结果输入评价模型,得出最终结果,以便整个配送过程最终实现一体化。
4GIS的发展趋势
虽然 GIS以及 GPS技术有着突出的优势,在国外一些大型的物流信息系统中已经取得了应用,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成本高昂,这也是其没有能够迅速在我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取得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GPS产品线也逐渐丰富起来GPS接收机、PDA等车载、手持设备价格也已经降到大众可以接受的程度。但作为这种技术应用的基础――GIS基础空间地理数据,无论从覆盖面、详细程度、市场价格等各个方面来说,都还不能很好得满足需求,尤其由于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缺乏数据共享机制,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成本更是居高不下,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物流行业来说这样的投入实在是费力不讨好,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物流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
不过,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地球技术的应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化浪潮的来临,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将迈进一个全新的境界。当然,对于我们物流运输来说,其配送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就是:配送速度、运做成本、信息处理和服务内容,引进的GIS技术,能使现代物流配送管理跨入智能化的阶段,同时也使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社会化、简单化。利用GIS能高效地处理地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地优势建立起来地基于GIS地物流配送系统,虽然处于初始阶段,但无疑是有益的尝试,也必然是以后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三大库建设计划的逐步实施,GIS、GPS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上述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铎.我国物流企业如何迎接电子商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1(1):12-13.
[2]刘秉镰,姜国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1,(1):2.
[3]邬伦,刘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葛元君,李明秋.基于GIS的现代化物流配送系统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3:4.
[6]孔祥强.GIS/GP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6:1.
[7]赵红丽,范景辉,李志中.GIS和GPS技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应当采取措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自治区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开展和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任期及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使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经济、产业和技术政策,进行资源开发、区域国土整治、城乡建设等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公众等方面的意见,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产业投资和环境污染治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统筹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对重点环境污染问题和违法行为,实行联合执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要求减轻和消除污染危害、享受良好环境、知悉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有权举报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的义务。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环境保护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各种开发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因保护和改善环境确需修改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原编制和批准程序办理;修改后的保护标准不得低于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十一条 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并向社会公开。上报审批的环境保护规划应当附有公众意见以及对公众意见采纳和不采纳情况的说明。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或者调整本行政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各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第十三条 自治区建立跨设区的市的重点区域、流域和海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其他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有关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应急预案,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导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紧急情况时,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通报当地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邻近地区的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因过错造成突发环境事件,导致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有权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现场监测、调查取证;
(二)查阅或者复制有关资料,采集样品;
(三)责令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停止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查封、扣押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第十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自治区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数据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健全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运行监测数据库,并依法监督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活动。
第十七条 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篡改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报告。
第三章 保护生态和生活环境
第十八条 自治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置明显标志标识,并实行严格保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备用水源地的管理,防止饮用水、备用水源的污染;按照有关规定对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监测,并定期水质监测报告,完成水源地环境状况年度评估。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主要河流两岸、水库周围等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区域,种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植被的树木。
第二十条 自治区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优先区域隔离带,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重点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危险废弃物等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造成土壤污染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责令其限制生产、排放或者停产,并责令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对已被轻度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种植指导,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保障耕地安全利用;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其划定为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建设、规划等主管部门应当合理规划被污染场地的土地用途,严格控制受污染场地的土地流转;未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风险评估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被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或者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得用于居民住宅、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场所等项目开发。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废弃物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并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年度计划,逐步在乡(镇)、村(屯)建设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第二十四条 工业园区建设应当符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加强对排放重金属污染物、危险废弃物等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管理。工业园区应当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等防治污染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鼓励工业园区配套建设集中供热、供气系统。
第二十五条 油码头、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库(区)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运输易挥发物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产生油烟、异味或者废气的餐饮服务、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项目,应当设置油烟净化、异味或者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二十六条 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以及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设置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城市市区、镇和村庄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域功能区划的要求加强各种水域和地下水保护,加强对水体污染防治的监控,防止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污染,对本行政区域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水体进行综合整治,使水质符合水域功能区划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水体排放、倾倒污水、废水等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破坏。
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以及渔业生产等生产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入海排污口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禁止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新建排污口。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岩溶洼地、溶洞、漏斗、天窗、裂隙和地下河排放污水。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组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防止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发生。
第三十一条 建设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者安装高频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规范,电磁辐射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在已有的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者高频设备周围,按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规范和城乡规划要求划定的限制范围内,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场所等敏感建筑的审批手续。
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者高频设备电磁辐射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应当采取措施降低电磁辐射值。经采取措施后仍达不到国家规定限值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责令其停止使用或者迁出。
第三十二条 引进国外生物物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论证或者安全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物种进入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发现有害生物物种入侵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扩散、消除危害。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集中处置,逐步推广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并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相适应的投放垃圾与收运模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减少日常生活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
鼓励和支持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易消纳降解的包装物、容器,对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包装物、容器、废油和废旧电池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对塑料包装袋、购物袋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督管理,并采取措施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购物袋。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废塑料污染的危害性。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销售塑料包装袋、购物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地丢弃塑料包装袋、购物袋。
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午间和夜间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时段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
(二)高考、中考等特殊期间,在考场周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
(三)将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排入下水道或者随地倾倒;
(四)在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疗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从事产生粉尘、恶臭污染的露天装卸、堆放水泥、石灰、粉煤,露天喷漆和屠宰、水产品加工、生物发酵等活动。
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持有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提前二日公告附近居民。
第三十六条 禁止在城市市区住宅楼、商住综合楼的居住功能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业和产生环境噪声、振动污染的歌舞厅等娱乐业经营场所。商住综合楼的商业功能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项目应当设置专用烟道,产生环境噪声、振动污染的歌舞厅等娱乐业经营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三十七条 在居民住宅区或者毗邻居民住宅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唱歌、跳舞、健身等活动,应当控制音量,禁止使用产生过大音量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禁止夜间在以上区域开展使用乐器或者扬声设备的唱歌、跳舞、健身等活动。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室内娱乐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午间、夜间不得在毗邻居民住宅的餐饮等场所进行猜码划拳、喧哗等产生噪声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 禁止在城市市区、其他人口集中区域或者环境敏感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甲壳素、骨胶、骨(鱼)粉、喷漆、塑料制品及其他产生恶臭污染的生产项目。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三十九条 污染物排放实行浓度达标和总量控制。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下达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解,由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将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
对超过自治区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自治区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任务的市、县,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四十条 自治区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浓度、方式等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一条 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变更、延续、撤销、吊销、注销,应当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取得排污许可证,并不免除其法定的治理污染义务和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平网:
(一)排污单位纳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建设要求的;
(三)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
(四)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有较大影响或者位于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污染源;
(五)其他影响公共利益、需要重点监控的污染源。
对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建设项目,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通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所称污染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自动监测设备管理运营单位应当保障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自动监测数据,并按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自动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确认真实有效的,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四十三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规范的规定开展排污状况的自行监测或者委托环境监测机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四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和便于监测的采样平台,并安装标志牌。排污口和采样平台设置后不得随意变动。不符合排污口和采样平台设置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应当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
第四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要求和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要求,制定操作规程,并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产生污染物的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
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需拆除或者闲置的,应当事先报经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因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故障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采取措施,保证污染物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排放,并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放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重点工业企业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监管,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状况,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对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的企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进行地下勘探、采矿、工程降排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可能干扰地下含水层的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四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单位运营其防治污染设施或者实施污染治理,并与受委托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环境保护责任。受委托单位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 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自治区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无污染或者轻污染产业的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状况等因素,确定在本自治区或者部分区域内禁止建设和严格控制建设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并根据环境质量变化状况适时进行调整。
第四十九条 固体废弃物产生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不能自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应当提供给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利用或者处置。
危险废弃物产生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危险废弃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确需临时贮存的,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且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临时贮存的时间、地点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第五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粉尘、噪声、振动、噪光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在城市市区内,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工地应当设置硬质连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应当及时清运,在工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或者洒水抑尘等有效防尘措施。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应当采用密闭方式运送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运输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五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以及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环境质量信息。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将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报、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获取政府环境信息。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定期公布以下信息:
(一)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名单;
(二)污染严重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三)发生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四)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第五十四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向社会如实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
鼓励和支持其他排污单位自愿公开有关环境信息。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接受并及时处理公众的举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环境监测机构未按照法律规定和环境监测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造成监测数据失实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伪造、变造或者篡改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造成污染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对规模化养殖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罚;对非规模化养殖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向岩溶洼地、溶洞、漏斗、天窗、裂隙和地下河排放生产污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午间和夜间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时段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高考、中考期间,在考场周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将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排入下水道或者随地倾倒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在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疗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从事产生粉尘、恶臭污染的露天装卸、堆放水泥、石灰、粉煤,露天喷漆和屠宰、水产品加工、生物发酵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八条规定,违法建设产生噪声、振动环境污染的娱乐业经营场所以及产生恶臭污染的生产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未安装并联网自动监测设备的,对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或者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导致自动监测设备不能反映真实排污状况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防治污染设施,依法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停止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拒不停止或者逾期不改正违法行为的,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次日起,按照原罚款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
(一)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连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的;
(二)未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的;
(三)未对施工工地内堆存的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或者洒水抑尘等有效防尘措施的。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未采用密闭方式运送或者未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或者未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未向社会如实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第六十七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午间,是指北京时间12时至14时30分;
(二)夜间,是指北京时间22时至次日早晨6时;
(三)采样平台,是指供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仪器的空间;
(四)城市市区,是指城市规划区的建成区域。
第六十九条 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措施1.空调冬18夏26 全国节电上亿度
冬季的空调温度调至18度或以下。如您感觉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简单的举措就可以节约电力,从而减少燃煤发电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
夏季的空调温度调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调负荷约占盛夏最大供电负荷的40%-50%,将空调的温度从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电力负荷,减少4-6亿度以上的耗电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于健康的,能增强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并促进自身免疫。
2.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并且要购买经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您可以通过是否印有节字标志来判断。在相同光通量条件下,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80%,用于购买节能灯的费用,在(8~10)个月的电费节余中就可以收回。
3.垃圾分类不乱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20xx年,中国产生的六大可回收的废物量分别为:废钢铁4150至4300万吨、废有色金属100至120万吨、废橡胶85至92万吨、废塑料230至250万吨、废玻璃1040万吨、废纸1000至1500万吨。至今中国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达250亿元,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胶橡的回收率为31%。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
4.不用电器断电源 节电10%能看见
家庭和办公室内的各种电器,如电视、电脑等,请在不使用时关掉电源。在待机状态下,电视机每小时平均耗电量8.07焦耳,空调3.47焦耳,显示器7.69焦耳,PC主机35.07焦耳,抽油烟机6.06焦耳。关掉电源这一小小的举动既可以帮您节省电费,又能保护环境。
如果说,30多年前互联网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那么今天,这场看似遥远的梦已经照进现实。网络在当今,无疑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相比而言,美国的总人口也就3.15亿。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一批为实现中国互联网之梦而不懈努力的有志之人。如果您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那么您一定听说过这么一个人――
他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完成了从一名北大核物理专业学子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奠基人,从一名被“发配沧州”的工人到“中国十大杰出网络人物”等一系列跨越性的转变。从在逆境中靠“饥不择食”的精神从事半导体研发,到“转舵”计算机科研领域,并最终在互联网这片天地大放光彩,他的经历跌宕起伏,充满传奇,全凭一颗执着于梦想,追赶时代的心。让我们走近这位颇具传奇性的信息网络时代代表人物――刘韵洁院士。
深厚底蕴贫贱不移――机遇在前方等你
刘韵洁,194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有着深厚书香底蕴但却贫寒的家庭。祖父是知识分子,早年毕业于北京一家师范学堂,长期从事文科教学工作。他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是祖父给起的,希望他干净做人,纯洁高尚。
由于祖父和父亲一直在外工作,是母亲,一个善良而倔强的女人一手撑起了一个家,并奠定了刘韵洁一生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虽为家庭主妇,她素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做人要正直、厚道,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占人便宜。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人生榜样。
刘韵洁是家中幼子,上有一位姐姐和两位哥哥,清贫的家庭使他们自小就懂得发奋努力,但因要为家庭分忧,很早就辍学从工。相比而言,刘韵洁是最幸福的一个。因有兄长一路支持,他放弃了最初与兄长们走同样老路的决定,立长志以知识改变命运,报效祖国。
长兄如父,刘韵洁的大哥是对其影响至深的一位亲人。是他,将尚在懵懂时期的刘韵洁带到了北京,供其读书,立其志向。大哥的一言一行,品行喜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尚处在青葱岁月的刘韵洁:他以小学文化自学大学课程,由一名化工厂学徒成为技术高工的故事,教会了刘韵洁凡事不能自暴自弃,要自强自立;他喜欢的马克思、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等伟人和科学家的传记,名家作品,同样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刘韵洁;他告诉刘韵洁,做人要勤勤恳恳,要热爱祖国,因此在读书时期,刘韵洁硬是不给国家添半点麻烦,放弃申请本可以享受的助学金,靠大哥一路支撑直至毕业。
“自强不息”、“执着认真”道出了刘韵洁一家三代人一生勤勉、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他们所坚持的品质,就像准绳,比量着他之后的人生轨迹。
1963年,怀抱以核物理专业报效祖国梦想的刘韵洁考入中国一流学府――北京大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巍巍学府里满腹学识的科学巨匠,蕴含的深厚底蕴和涌动的学术思潮充分滋润着这位年轻学子求知的欲望,在拼命吸取知识养分的同时,自小就担当过班干部的他更是找到了发挥自己热情的天地,在学生集体中绽放着光芒,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系学生会主席以及系党总支委员等职。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多后,爆发了。刘韵洁不可避免地赶上了这场浩劫,不仅影响了毕业时间,毕业后一心想在国防建设尤其是核试验方面有所作为的他,被“发配沧州”,到一个农机厂当起了工人。从“天之骄子”变为“发配工人”,他难免会有失落和困惑,但从小所受的凡事不必自暴自弃,要自强自立的教育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选择的不是一味地抱怨,而是既然要干,就要干好一行。果然,机遇留给认真对待工作的人。
20世纪70年代初,上级交给沧州地区一个研制高频大功率晶体管(要求输出功率达100瓦,截止频率50MHz)的任务。这个任务难度非常大,当时沧州地区的领导想到了被发配至工厂的那群大学生。因刘韵洁向来表现优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身上。对于这个跨专业的任务,刘韵洁“饥不择食”,选择了迎难而上,因为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学不会的知识,钻研不出来的课题。拿出以往在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他团聚起几个北大同学,硬是带领大家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该成果在河北引起不小反响,也为刘韵洁“打响”了名声!
“在顺境中不狂妄自满,在逆境中不妥协丧志”、“贫贱不移”、“永远向前”成为刘韵洁成长路上积沉下来的一个又一个宝贵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他在半个世纪科研和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成为引导他从一个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坚定支撑。
回忆自己的求学和成长经历,刘韵洁感谢人生路上遇到的每一位领路人和每一段经历。他将在这些经历所提炼的精华用于丰富自己,并引领自己走向成功。总结自己的成长经验,他很坦然地说自己虽然智力不错,但并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很早就知道扎实为学的道理。他将成功归功于不懈的努力,不管前路有多难,执着于内心所想,机遇总会在前方等你!
与时代同行――追求卓越勇敢创新
“永远前进,追求卓越”,是刘韵洁对待事物的一贯态度,是他能够坦然面对现实,勇敢地憧憬未来的原因。也许,先驱者心中都怀有这样的信念。也许,只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才能追赶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刘韵洁一生的科研生涯中,有两次让人深感意外的大转变。每一次都是在众人以为他要沿着前景光明的路途走下去的时候,突然转向,投向一个未知的冒险旅程。然而事实证明,每一次都是超前而准确的预判。他说:“我不是在喜新厌旧,而是追求完美和执着的秉性驱使着我不断寻找新的挑战和机遇。”恰是这种执着的态度,帮助他实现了人生的多次跨越。
第一次大跨越发生在1973年他从沧州调回北京以后。因在半导体领域有过不俗的成绩,有科研院所通过高职向他抛去橄榄枝,但刘韵洁却一一婉拒。因为,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梦”,一个有关于“计算机”的梦。他感觉到,这个梦到了必须要实践的时刻。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个绝对新鲜的事物。幸运的是,早在北大附中念中学的时候,刘韵洁就有幸接触到了计算机,并参加了老师组织的计算机兴趣小组,梦想的种子由此种下。回京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原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组建不久的计算机室工作,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做起,开始了自己的计算机研究之旅。没有人料到,正是这样一个“门外汉”做出了国内从未有过的“创新之举”。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计算机领域内的积累还十分薄弱,许多部委都依靠从国外引进大型计算机联机系统来建立计算机中心。工作中,刘韵洁发现了日本厂商的“挣钱之道”,他们往往将大型机卖得很便宜,作为吸引顾客的“筹码”,但终端却卖得很贵,以此“绑架”国内已经购买过他们大型机的客户,因此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外流。何不将PC机拿来当做联机终端?何不将国产计算机与国外大型计算机联网?一旦成功能为国家省不少钱啊!刘韵洁大胆地做出了这样的设想。但很多人表示反对,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其中牵扯到很多错综复杂的难题:电脑之间不同的协议,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网管……千头万绪,要一一屡清谈何容易!但刘韵洁却选择了迎难而上,畏首畏尾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1980年,当清华大学刚出PC机的时候,他买了两台,别人都是拿来当电脑用的,只有他,用来当成终端,并开始了联网试验。随着一个又一个难关的突破,一个连接起国外引进计算机与国产计算机的异种计算机网络系统诞生了!
这是一次大胆超前的创新之举,大概过了六七年,《计算机世界》才报道:“PC机联网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他当时就在PC机上增加了通信软件,成为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
创新有时候看似很容易,它往往在思考过后的一瞬间灵光闪现;创新有时候又很难,因为它常常隐藏于很多看似平常的事物中,不易被察觉,或者容易被人忽略。事后,刘韵洁回忆这段经历,总结他的经验:“其实,解决那些问题并不是很难的事,但因为很繁琐,很多人在此面前止了步,而我,只是因为不惧怕困难,选择了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而已。这,或许正是他常常先于旁人摘取胜利果实的原因所在。这次成功,也为他后来转向网络,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1980年,刘韵洁已经是计算机行业一名小有名气的技术专家,这也证明了他当初义无反顾投入这一领域所体现出的超前意识。但就在众人以为他会趁胜追击一路领航的时候,他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在计算机发展风潮涌动的时刻,他选择转入不被大家所重视的信息网络领域,从此对网络情有独钟,结下不解之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各部委开始引进计算机系统,每个部委的系统都从中央到省,再到地市,最后到县,这必然产生网络的需求,如果没有网络,就必须走专线,当时我国没有那么多专线,而且也不经济,这是我国数据通信网络产生的大背景。
1993年,刘韵洁临危受命担任邮电部电信总局数据局负责人,由此开启了他20世纪9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数据开拓之旅”,为将我国顺利带进“数据时代”,他勇敢地走出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并大胆预测我国数据网的发展趋势。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他克服了最初人数少,任务重等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带领数据局的员工先后建成了中国分组交换数据网、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使我国的数据网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备、从低速到中高速的巨变,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促进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其中,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成为国内计算机互联网名副其实的骨干网,它的建设凝聚了刘韵洁的很多心血。1993年,他凭着自己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数据业务发展的预见性,提出了建设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建议。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将互联网和宽带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又将以中文内容为主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结束了我国互联网应用仅限于科研领域的局面,标志着我国信息网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后,互联网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除了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以适应中国用户的需求外,刘韵洁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因特网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今天我国在数据通信领域才没有走在人后。刘韵洁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为中国的网络发展抓住了机遇。1998年10月,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特殊贡献的50位杰出人物之一,该刊尊称他为“中国的因特网之父”。
历史的车轮还在前行,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为时刻保持与时代同行的步调,刘韵洁一路追索,一路奔跑。他就像是一个不停转的陀螺,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感知前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上。时代赋予每个人不同的使命,而他,注定要成为引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领头人。如此,虽然很累,但使命所在!责任所在!正因为这份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时刻保持追求卓越,勇敢创新的追赶姿态,这才有了现在的成功,有了他后来的“联通破冰之行”和未来网络的运筹。
融合之道――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融合是未来网络的趋势。――刘韵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古人类就知道以容纳和融合来实现自身的新旧更替。在技术日新月异,数据海量生成,包罗万象的IT江湖,融合的作用和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刘韵洁,搏击在互联网发展的数次浪潮中,早就练就了一身“融合之道”。
“不走寻常路”是他的一贯作风。即使在创新思维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世界,他的与众不同依然显得尤为突出。立于风云变幻的网络天地,他总能大胆地在平静的未知湖面里“投下一枚石子儿”,唤醒网络新的生命力;但在网络充斥着泡沫、虚假繁荣景象的时候,他又能清醒认知,脚踏实地。难怪有媒体评论他为“富有想象力却脚踏实地的人”。诀窍或许就在于恰到好处地绝妙融合。
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刻,在人们惊叹于互联网不断带来的惊喜和快乐享受它诸多便利的时候,网络泡沫充斥着整个IT业。刘韵洁,并没有被这种网络的虚假繁荣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创新才是长远之道。在他56岁的时候,又迎来了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1999年初,国务院决定重组中国联通,从事数据通信以及互联网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多年的刘韵洁被任命为中国联通总工程师。因在中国电信建设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时的突出表现,他被委以重任,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联通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相当于是为中国联通业务“开枝散叶”搭设“树干”。
因为有了前期良好的铺垫,在众人以为刘韵洁会按照原来在电信的那一套做法布局的时候,(事实上,联通公司最初对他的要求也只是如此),他又做了一个让人不解的“自我挑战”――重新构架一套新的网络平台。
“如果按照电信局的一套做法来做,对我来说更为简单,但投资成本要成倍增加,建网周期也会很长,将来网络维护费用也要大得多,当时的联通并不富裕。”刘韵洁如是解释当时选择“自我挑战”的原因,一切都是从国家、公司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但挑战并不容易,有事实为证: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电信运营公司都曾尝试过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同时提供语音业务、数据业务以及视频业务,但并没有一个公司成功。
当时只有两个技术能选择,一个是互联网IP技术,一个是ATM技术。但是,使用单一的路由器技术,语音、视频等实时业务的质量就无法保证;使用单一的ATM技术,则无法适应大量IP业务的迅猛发展。那么,能不能将两者融合起来呢?刘韵洁的脑子又运筹思考起这一问题来。为破解这一谜题,他反复比较、分析、调研、论证,为此还专门组团到美国知名电信公司寻求技术帮助,当被询问诉求的时候,他如是阐述自己的构想:既非现在的路由器技术,也不是现成的ATM技术,是非驴非马矣。当时一名通晓中国文化的专家接过话茬:那就是骡子了!
对!就是骡子!这一创造性的思路使刘韵洁和联通走上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正因如此,同样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当然外国人也不愿意与他冒这个险。刘韵洁一人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肩挑起来,带领团队成员踏上了这条将IP和ATM进行嫁接并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的创新之路,他们并没有辜负众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同时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的梦想,成功建成了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开创了电信运营公司当年建设当年盈利的范例。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是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一次大规模成功的实践,为业界多年追求三网融合的目标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途径。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鲜花和掌声背后,饱含着多少辛酸苦辣,只有刘韵洁及其团队成员们心里最清楚。建网之初,除了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之外,刘韵洁还做了一个备用方案。在全力以赴构建新网的时候,出现过很多次较大的故障,网络经常瘫痪,很长一段时间,刘韵洁在晚上11点以后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就是“网又瘫痪了”。在长时间不断的挫折和失败面前,有些人顶不住了,恳求他“启动备用方案”。在一次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上,有人在说到难处时忍不住哭了,结果引来众人哭成一片。男儿有泪不轻弹,对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刘韵洁来说,他深知自己的团队成员并不是经不起风浪,而是身上所背负的太沉,太重了,如果不是到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不会如此。但他始终没有表态,逼迫大家不得不坚持走下去。后来证明,一切努力和经历的痛苦在巨大成就面前,都是值得的。
回望当初的艰辛,刘韵洁称不后悔于最初的选择。“创新路上荆棘密布,艰难困苦在所难免,但只要坚定目标,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曙光。我们做到了,这是让我一辈子感到自豪的事。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用虚拟化技术解决网络融合问题的思路后来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并成为研究未来网络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所谓创新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在孤独前行,而是得到业界的肯定、应用和追随,这才是真正的原始创新,创新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刘韵洁做到了,这次成功让他更为坚定地走融合之道。
一位科学家真正应该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学术著作或者科学成果,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对刘韵洁来说,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我国互联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执着的精神使他抓住了一个又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融合之道成了他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他认为,融合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也成为他不遗余力倡导以SDN(软件定义网络)+ICN(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技术融合的方式寻求解决未来网络发展问题的原因所在。
老骥伏枥开启未来网络大门
2013年8月8日,对年已70的刘韵洁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一天。这一天,他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盛事:我国首个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开通仪式在中国(南京)未来网络谷隆重召开,它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未来网络领域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其必将对我国未来网络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俗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悠悠探索征程五十多年,刘韵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信息网络发展事业。如今,青丝早已变白发,他依然奋战在为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运筹帷幄、献策献计的第一线,不辞辛苦,不知疲倦。“老骥伏枥奋力行,只为晚霞红满天”。这,又是一段令人感动的奋斗之程。
早在2005年,当互联网成为全球最火爆的行业的时候,刘韵洁就已经开始致力于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寻求出路的不断思索中,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他又开始步入一个无路可寻的荆棘之地――未来网络领域。
什么是未来网络(FutureInternet)?具体说来,未来网络就是不受现有网络架构模式的约束,设计出高效、高度可伸缩、灵活快捷、支持异构融合的新型网络体系机构,具有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保障、可管可控、可重构、可感知以及绿色节能等特征,同时还要与现有的网络技术高效融合,并能够灵活地支持不断涌现新型业务需求。
对为什么要推动未来网络发展这一问题,刘韵洁如是解释:“现在的互联网发展超出人们的想象,路由器的功能越做越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包括安全、绿色等一系列伴随而生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可扩展性,发展不下去,网络不可期许,解决的方案就是未来网络。”
“未来网发展有两个大的思路:一个是软件定义网网络(SDN);一个是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ICN)。前者核心思想是将网络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通过硬件将数据平面尽量简单化、标准化,通过软件将控制功能集中处理,但由此也带来一个新的扩展性问题;而后者能解决现在网络普遍存在的信息重复传输等问题。“总体来看,SDN和ICN均有许多挑战尚未解决,所以我认为,将SDN和ICN两种技术思路进行融合,取优弃弊,可能是一条出路,这也是我们团队向未来网络领域进军的主要技术路线。”
或许,您会觉得未来网络的这些专业、技术性的问题让您觉得有些乏味,但刘院士之后的一番描述一定会让您大开眼界,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网络世界会因为未来网络的发展变得更让人充满想象。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刘院士对未来的遐想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或许您会觉得我们当前的通讯网络发展已经够好了,但其实,它可以做得更好!未来网络发展以后,我们的世界可以是如此的美好:进地铁、进电梯信号将不再中断,网络QQ不再掉线,视频、网络连接将随心所欲,下载也会变得飞快……更让人期待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它如影相随,甚至会根据您的需要来设置布局,你可以不再需要“翻墙”去外国网站浏览所需要的信息,翻译好的中文版内容早已“恭候多时”;我们需要的信息也不再需要重复性地通过少数几个门户网站去获取,而是“量身定制”,“就近选取”。网络,变得更为“亲民”,更为廉价、更为快捷……
五十多年探索征途中,一个不断成长的探索者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证明了梦想可以创造奇迹;五十多年后,同样是这位探索者,虽然岁月霜染了白发,但他告诉我们梦想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此时,他已经用他的成功和不懈让人不再敢轻视他的梦想。
朝着梦想,他继续努力着,奋斗着。随着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的正式开通,刘韵洁院士下一步的规划和想法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推进。对于南京政府基于创新体制探索建立起了的中国(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更名为中国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他深表赞赏。他认为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次很好的探索。得益于这一机制的创新,很多有志、有识之士集聚一堂,围绕我国未来网络发展顶层设计、技术研发、标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孵化与发展奉献智慧,进行创业。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支致力创新的队伍已经由原来的三个团队发展到现在29个团队,呈现出一片蓬勃的发展前景。
“我们国家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原始创新之路,但大家都在喊原始创新,该怎么走?至今仍没有一个很好的出路。中国(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的模式不失为一个好的探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作为一个领域的主要谋划者和推动者,刘韵洁的目光并不局限在“一领域之发展”上,而是融入到历史中,站在一个国家,一个行业长远发展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去谋划布局。